時間:2022-09-15 00:23:28
序論:在您撰寫供給管理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電子商務管理論文2800字(一):電子商務與供應鏈管理的概念及內在聯系論文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電子商務發展前景一片大好,并且企業供應鏈運作方面的變化可謂天翻地覆,此類變化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電子商務和供應鏈管理之間的密切關系。從實際角度出發,對電子商務和供應鏈管理的概念予以分析,在此基礎上探尋兩者之間的內在聯系。
關鍵詞:電子商務;供應鏈;概念;聯系
中圖分類號:F713.3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20)15-0146-02
當前時代是信息化時代,電子商務已經融進了我們的生活,電子商務現在開始由時尚化日漸向生活化方位轉移,社會上越來越多的行業都開始涉足電子商務。但是電子商務之所以成功且迅速得到廣泛應用,后臺供應鏈管理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
一、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是通過應用計算機技術,以電子交易方式在全世界方位內進行且完成的各類商務活動和交易活動以及金融活動。簡而言之,電子商務便是借助計算機網絡平臺,集產品買賣和付款以及服務等于一體的經濟活動。
對于企業而言,電子商務總體目標一共分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企業在全球范圍內創設銷售網絡結構體系;二是企業可以提供不同類型商務活動全面數據信息內容,處理企業生產以及銷售環節中的信息收集困難等問題;三是減少企業進入市場的若干環節,助力企業拓寬本體市場,從根本上提升商品銷售效率;四是降低企業銷售成本,科學有效地降低商品交易成本;五是為交易雙方提供便利,以網上談判形式為彼此促成合作;六是為企業一方提供堅實的質量支撐;七是方便顧客網絡檢索所需商品種類與詳情。
二、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主要是指由供應商和制造商以及倉庫和配送中心等所組成的物流網,其類型主要分為三類:一是是基于客戶需求的供應鏈,二是基于銷售的供應鏈,三是基于產品的供應鏈。供應鏈管理則是指調整和完善供應鏈活動,供應鏈管理對象便是供應鏈組織以及期間產生的“流”,集成和協同是核心應用手段,最為主要的目標便是滿足客戶需求,之后在此基礎上強化供應鏈整體競爭水平。供應鏈管理的實質便是深入供應鏈體系之中,囊括不同增值選項,將客戶所需產品在正確時間點,根據正確的數量和優質的質量、合理的狀態,最終送達指定目的地,最大限度上去降低經濟成本。
1.供應鏈管理將所有節點視為統一整體,然后達成全過程戰略性管理。老舊式管理手段,一般都是將企業職能部門作為基礎,但是由于企業和企業間、職能部門與職能部門間的目標迥異,所以就會相繼產生諸多矛盾和沖突,企業和企業間、職能部門與職能部門間此時便不能有效發揮功效、履行職能,所以難以達成整體目標。供應鏈管理,會將物流和信息流以及業務流等方面的管理貫穿于供應鏈始終,整個物流囊括在內,從原材料、零部件采購,直至產品運輸以及儲存等,這些都涵蓋其中。其間,處在各個節點上的企業一定要實現信息共享和風險承擔、利益共存,要站在戰略層面去掌握供應鏈管理的價值和意義,之后方可達成整體高效管理。
2.供應鏈管理的集成化管理特點甚是突出。需知,供應鏈關鍵的核心便在于集成思想和集成方法,從供應商端開始,會經由制造商和分銷商以及零售商、客戶這些全要素和全過程,然后形成集成化管理樣態,這是一種新型管理手段,會將不同企業統統集成在一個供應鏈里,然后提升供應鏈水平和質量,企業間的強強聯合最為關鍵。只有如此,才能實現全局最優化發展局面。
3.供應鏈管理過程中的“庫存”愈加明顯。傳統庫存思想理念表明了,庫存是保障企業生產和企業銷售的必要手段,是一種必要成本。所以說,供應鏈管理讓企業和其他企業在不同市場環境下達成了庫存轉移,企業庫存成本得到科學合理的降低。此時,要求供應鏈上的各企業成員間要通力合作,形成戰略互助關系,要做出快速反應,從而更好更優地節約投入成本額度。
4.供應鏈管理遵循“客戶至上”的原則,此為供應鏈管理的經營方位。無論是供應鏈節點中企業數量多少與否,也無論企業類型如何、參與程度深淺,之所以形成供應鏈,客戶和消費者需求始終都是核心導向。正因為客戶和消費者需求的存在,供應鏈才會應運而生。唯有讓廣大客戶和消費者需求得到有力滿足,供應鏈的發展空間才會變大,未來才能擁有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三、電子商務與供應鏈管理的內在聯系
當前,全球每天都會有數以億計的交易活動產生,每筆交易均為供應鏈體系中緊密相連的業務活動,最為常見的就是虛擬市場和跨過客戶需求分析、資源供給、科學安排、新產品研發、策略型資源獲得、產品加工生產,諸如此類,均會被納入到全球化供應鏈管理范疇中。由上可知,由此所產生的信息量之龐大、之繁雜,管理難度必然比一般流程下的供應鏈管理更高。
1.電子商務是供應鏈管理的集成驅動器。電子商務讓供應鏈上的成員方可以緊密合作、積極交流,將供應鏈概念合理地進行延伸,供應商的供應商以及客戶的客戶都會從中受益。這是一種全球化的協作樣態,所涉內容繁多,包含了需求預測內容和產品設計內容以及商品外購、服務客戶等內容,為進行全球化供應鏈管理提供了技術支撐和發展平臺,使得供應鏈管理朝向變得愈加動態化和柔性化以及虛擬化,供應鏈管理持續競爭力倍增。
2.供應鏈管理是電子商務發展的理論依據。企業建立電子商務模式,供應鏈管理概念的建立是第一位的,要以供應鏈管理理論作為核心依據,之后在此基礎上使用新型技術模式進行嶄新的管理方案制定,將供應鏈管理視為和電子商務相輔相成、相互影響的運行環境,并且要將供應鏈管理看作是與電子商務密不可分的發展平臺,這樣才能實現全球化的電子商務發展。
3.供應鏈管理和電子商務之間的整合。供應鏈管理的核心理念是放眼世界、放眼未來,立足于全球性的供應鏈體系,這給基于全球化發展方向的電子商務提供了一個優異的管理平臺,讓供應鏈管理不僅僅被限制在企業內部和區域里,形成慢慢延伸至全球化的一種供應鏈體系,最終形成一種跨企業合作模式和跨區域合作模式。電子商務和供應鏈管理,是企業提升競爭實力的法寶,需要在不斷探索發現中去找尋滲透渠道、整合辦法,最后漸入佳境。
四、結語
綜上所述,全球化電子商務系統建立是大勢所趨,以互聯網和電子商務技術為根基,面對全球化供應鏈的信息溝通、處理的低投入、高產出的新平臺出現,信息交流矛盾和資源共享問題才能夠被一一化解,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溝通協作也會變得愈加融洽,存貨效率會得以提升、資金流動也愈加流暢。不僅如此,業務處理速度和客戶需求響應速度也會雙向提升。電子商務和供應鏈管理是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實力的“法寶”,實踐階段,二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主要關系。
電子商務管理畢業論文范文模板(二):基于電子商務運營模式的企業物資管理分析論文
摘要:利用電子商務技術進行物資采購和管理,采購信息準確、全面,方便決策,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采購效率,增加效益。
關鍵詞:電子商務;運營模式;物資管理
電子商務技術作為一種新興技術,基于信息化市場的擴張,憑借其商業模式上的創新與延伸,逐漸成長并成熟,成為當下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營銷模式。很多傳統企業從獲得更大的成長空間和更快的成長速度的立足點出發,將原有管理模式和銷售業務與電子商務進行互補結合。
一、企業物資管理的特點
目前,信息化是物資采購管理業務的基石。傳統物資采購方式不僅采購效率低,而且供應商也難以滿足采購部門的要求。而電子商務模式的出現,恰好解決了這一問題,使得企業得以推行信息化、自動化的管理模式,建立企業內部網絡,從而實現統一管理資源共享。隨著行業規模逐漸壯大,隨之而來的是與日俱增的物資管理與監管成本。在業務流程中,除了要完成信息化和確保對物資信息進行保密處理之外,還需要實現電子商務價值最大化,簡化采購流程,降低采購成本,從而真正提高采購電力物資的效率。
二、采購環節
2.1采購申請和審批流程
采購環節最初需要進行編制需求(采購)計劃和提出采購申請。采購部門主要參照采購計劃進行物資采購,以維持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若編制的采購計劃偏離實際需求造成物資短缺或過量,甚至無法跟上生產進度,就會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秩序。為避免這些問題出現,可從三方面著手加強管控:第一,生產、經營、項目建設等部門,應參照實際需求編制采購計劃。第二,基于年度生產經營計劃和企業發展目標,結合現有庫存量,通過物資管理平臺合理布設采購計劃,避免過量采購或物資短缺。第三,采購計劃應納入采購預算管理,經相關負責人審批后,作為企業剛性指令嚴格執行。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物資采購和管理具有它的優勢所在,但是真正實施起來也是困難重重,所以怎樣運用電子商務進行物資管理工作是很重要的,盲目的使用不僅不能方便物資的管理工作,還有可能因為管理混亂引起物資供應和管理問題,造成工程因材料供應不及時而發生問題,釀成大錯。所以,加強網絡物資信息收集、網絡詢價議價、采購運輸、到場配發等環節,是企業和物資采購人員應當加強的。若企業缺少一套相對完善的物資請購制度和審批流程,就無法合理控制采購量,可能會破壞企業的生產經營秩序。采購申請指的是企業生產經營部門基于物質需求和采購計劃提出采購申請。主要管控措施為:首先,確立物資請購制度,依據購買物資或接受勞務的類型,授予相應歸屬部門請購權,厘清各關系部門的權責范圍,明確請購流程;其次,請購人員和部門必須根據成本預算和市場行情提出采購申請,依照規定辦理請購手續;再次,負責審批請購單的管理部門必須按成本預算嚴格審查請購單,檢查采購申請是否與采購計劃和生產經營需求相符,采購內容是否健全,物資量是否超預算等,如采購申請超預算或與上述要求不符,可不予審批。
2.2選擇合適的供應商
采購方的生存和發展與供應商的實力、行業信譽和產品質量息息相關。為了選擇合適的供應商,并且與其保持長期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企業要堅持完善供應商準入制度和相應的評估制度,在政策方面適當給予優秀供應商一定的優惠,確保供貨源穩定可靠,促進企業經營生產活動可持續發展。
2.3控制采購價格
第一,完善采購定價機制,通過協議采購、招標采購、詢比價采購、動態競價采購等途徑,對所采物資進行合理定價。第二,采購部門必須深入剖析大宗物資的成本構成,通過市場調研,時時關注其價格波動情況,并根據其市場價格波動規律分析其供求關系和市場行情,構建采購價格數據庫。
2.4建立采購合同內部審查制度
一是審查采購合同的內容。檢查合同內容是否嚴密、完整,是否符合法律規定。如當事人的姓名、住所;合同價款或報酬;雙方約定的地點、期限、履行方式;違約責任和爭議解決方式等。二是審查采購合同產生的過程。合同產生過程的審查實際是對合同產生的必要性、效益性進行審查。如審查采購方式是否符合企業實際;審查采購計劃、物資定價和資金分配過程;審查供應商選用及開標過程。三是審查采購合同的履行情況。重點審查驗收環節和結算環節的工作流程,也就是審查采購標的物的數量和質量是否與采購合同中的具體要求相符,是否根據規定預留了質量保證金等。
三、驗收環節
健全采購驗收制度,規范驗收流程,是該環節的主要工作內容。首先,采購、驗收兩大部門必須相互分離。其次,規范驗收流程。指派專人或指定驗收部門對照請購單和合同條款逐一核查物資規格、品種、質量和數量,審核通過后編制計量報告、驗收報告及驗收證明,并辦理接收手續。再次,及時上報存在問題的物資,深入調查問題根源并妥善處置。最后,健全退貨管理制度,明確告知退貨的條件和手續,規定貨物出庫、退貨款回收等相關內容。
四、付款環節
在付款環節,如果付款方式不當,不嚴格審查付款流程,致使付款金額超預算,企業不僅將因此蒙受經濟損失,信譽度也會降低。為避免此類問題發生,可從三方面著手加強管控:一是健全預付賬款及定金的授權審批制度;二是嚴格審批流程,采購預算、合同、審批程序、驗收手續、發票等手續通過審核后才允許辦理付款;三是定期與供貨商審計核對應付款項和票據,如有賬款金額與實際不符,應立即核查糾偏。
(1)應急管理由政府主導
這一特點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政府擔負著維護社會公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責任,掌握著主要的社會資源,具有巨大的社會動員能力,應急管理是政府協調社會功能的重要體現。當公共事件突發時,只有政府能調動社會資源并采用應對措施來解決突發公共事件。其次,《突發事件應對法》規定了政府在應對突發公共事件時的主導地位和責任。各級人民政府在應對突發公共事件時,必須嚴格遵守法律規定,落實責任,任何違反法律規定的不作為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懲罰。
(2)公眾具有參與政府應急管理的法定義務
《突發事件應對法》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參與應對公共突發事件的義務。因此,政府應急管理具有較強的社會性。雖然政府擔負著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主導責任,但這并不代表公眾就能不參與突發事件的應對工作。政府的社會動員能力最主要的就是動員公眾,脫離群眾,政府的社會動員將顯得毫無意義,無法充分發揮自身的職能。因此,如果沒有公眾參與,突發事件應對所取得的效果就會很差,甚至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3)政府應急管理具有行政強制性
解決突發公共事件不同于其他行政行為,突發事件具有特殊性,政府在處理過程中的行為勢必要隨之發生變化,集中權力和決策,簡化執行決策程序。因此,在應急管理中,政府的決策就會具有強制性,離開強制性,將影響到政府應急工作的效率,從而導致不必要的后果發生。但是,政府應急管理的強制性也要受法律法規約束。法律法規規定政府應急管理中政府做決策的程序、組織、方法,從而保證政府正確行使決策權。法律對政府應急管理強制性的規定,就是要讓政府在正確作為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護公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二當前地方政府應急管理存在的缺陷
2014年12月31日,在上海外灘廣場發生了震驚全國的踩踏事件,該事件共造成36人死亡、40多人受傷,這給了我們慘痛的教訓,也暴露出相關政府在突發事件應急管中的突出問題,而這些問題作為一個縮影集中反映了我國政府在應急管理中存在的缺陷。
1事前預防準備不足
風險分析不到位,預防信息沒有形成體系化在這次踩踏事件中,對大規模的人流集聚沒有做出充分的估計和判斷,而且也沒有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在事件發生時,出現了無從下手的困境。同時,由于對事件發生估計不足,沒有及時協調武警支援,預防與應急準備的各個環節嚴重脫節。
2相關資源準備不充足
在這次事件中,對人力資源的投入不合理,共700多名警力到場,但由于在事前沒有對如何安排警力做出合理的部署,導致事故發生后,警力不能及時到位。
3安全監管制度落實不到位
安全無小事,很多公共事故的發生就是因為安全監管不到位才引起的。因此,加大對隱患的排查力度,可有效避免公共事件的發生。這次踩踏事件的發生就是因為沒有做足安全監管方面的功課,風險分析不到位。因此,做好安全監管就必須要落實責任,不能讓安全監管工作流于形式。
4責任追究不明確
公共事件的發生自然要追究其法律責任,從而做出法律上、行政上的處罰,懲前毖后。事實上,我國也確實是這樣做的,但是,在責任認定上并不是十分明確。這次踩踏事件發生后,對于相關負責人的追究遲遲得不到定論,究其原因,這次踩踏事件不能算作安全生產事故。按照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只要違反了法律規定就必須要追究責任人的法律責任,但是在事故發生后卻因為事故不能定性而不能認定責任,充分說明我國在責任追究方面還存在著很大的漏洞。
三新公共管理對地方政府應急管理的啟示
[關鍵詞]公共管理;職業活動;倫理;道德
工業革命使社會治理活動成為一種職業活動。歷史進入19世紀中期,由于英國政府采納了東印度公司的管理經驗,因而出現了文官制度,使得政府中的公務活動成為正式的職業活動。到了20世紀,政府中的行政管理作為職業活動被世界各國迅速地接受。目前,在全世界范圍內,人們普遍把行政管理當作專門的職業化的社會治理活動加以看待。然而,在社會治理活動職業化的過程中,馬克斯•韋伯的官僚制理論曾經影響行政管理活動主要從屬于科學化、技術化的原則,導致這一職業的倫理規定喪失了生長的空間,行政倫理學的研究也一直處于空白狀態。直到20世紀七八十年代,隨著美國出現“新公共行政運動”這一要求變革社會治理方式的思想運動,行政倫理的研究才引起人們的關注。由此可見,關于社會治理的倫理思考是與人類追尋后工業社會治理方式的進程一道啟動的?,F在,公共管理作為一種新型的社會治理模式已經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對象。其中,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是,公共管理者的職業活動應當是怎樣的。在一定程度上,公共管理是建立在倫理關系基礎上的社會治理模式,公共管理者的職業活動比以往任何時候的治理活動都更加依賴倫理的引導和道德的規范。
一公共管理活動的職業體系
公共管理的職業體系是職位和崗位的結構體系。與以往的管理體系一樣,職位和崗位指明了公共管理者在公共管理體系中的具置,規定了公共管理的權力、職能及責任和義務。職位是就公共管理的縱向關系而言,崗位是就公共管理的橫向關系而言。無論是私人部門還是公共部門,都是由職位和崗位構成的職業體系,直接從屬于管理的原則。以往的社會治理體系在行政管理的名義下所形成的職業體系也從屬于管理的原則。但是,作為社會治理體系的公共管理卻發生了根本變化。它在管理的意義上告別了以往治理體系的權力定位或法律定位,不再是僅僅滿足于科學化、技術化原則的職業體系,而是在倫理原則的基礎上科學構造職位和崗位的職業活動體系。正是這一點,決定了同樣由職位、崗位構成的公共管理職業體系不同于以往的行政管理。對于公共管理的職業活動來說,“命令—服從”的行為模式為真正意義上的“分工—協作”的行為模式所取代。
職位和崗位都是職業體系的形式方面。公共管理與行政管理的不同不僅在形式方面,而且在內容方面。對于內容來說,公共管理的職業活動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職業關系。雖然在一般的意義上,這些職業關系可以歸結為權力關系、法律關系和倫理關系三大類。在現實的社會治理過程中,這些關系總會以極其具體的形式存在于公共管理活動之中。公共管理的職業關系越是具體,就越是包含著道德的內容。比如,當職業關系表現為公共管理者與其職務、崗位之間的關系時,就要求公共管理者忠于職守、忠實地履行職務以及崗位上的責任和義務;當職業關系表現為公共管理者之間的關系時,就要求公共管理者團結協作、相互尊重、和睦共事、互相支持;當職業關系表現為公共管理者與其對象之間的關系時,就要求公共管理者平等待人、公正處事、真誠服務,以求得廣泛的合作……這樣一來,公共管理在形式上是分工—協作的體系,在內容上則是道德行為的表現。盡管都是在管理,但傳統的行政管理是失去了實質性內容的管理,而公共管理則把形式與內容統一起來,擁有了倫理本質。
由于公共管理中依然存在著權力關系,所以,權力關系賴以生成的等級系列依然會存在。當然,管理型社會治理方式已經實現了對等級關系的根本性改造,把人與人之間的直接等級關系改造成以組織層級為前提的等級系列,從而使個人之間在人格、權利等實質性方面達致平等。盡管管理型社會治理模式中的以組織層級為前提的等級關系只是形式上的,卻反映了權力關系的本性。在一切存在著權力關系的地方,都會程度不同地存在著等級。只要公共管理還需要權力,它就不能消除這種“等級”。因此,作為個人的公共管理者在公共管理這一合作體系中也會遇到處理上下級關系的問題,并且會成為他進行日常公共管理活動的基本內容。比如,政府中的公共管理主體需要執行上級命令和維護政府利益;政府外的公共管理組織需要處理與政府的關系、服務于社會和維護社會利益。無論是政府中的公共管理主體,還是社會中的公共管理組織,對于公共利益的理解都會出現偏差,特別是如何把握長期利益與短期利益,必定是一個時時都會碰到的難題。公共管理中存在著無法完全解決的利益矛盾甚至沖突。盡管如此,公共管理者卻不能無所作為。事實上,在公共管理的服務定位中所派生出來的一切主動性、積極性,都會外化為公共管理者自主地處理這些矛盾和沖突的實際行動,進而使公共管理者不同于以往各種社會治理模式中的治理者。做到這一點,從根本上說,就是充分發揮公共管理者的角色意識。只要公共管理者能夠對自己的職業表現出充分的自覺,按照自己對其職業特殊性的正確理解去處理上述各種矛盾和沖突,他就會無愧于公共管理這一職業,并且總會達致最佳的從業效果。
在統治型社會治理模式中,對于官吏的要求長期存在著爭論?!肮俦疚弧蔽幕乃悸吩诮K極追求中是要無條件地“忠君事主”;“民本位”文化的思路則反復申述“民貴”“君輕”的主張。管理型社會治理方式以制度的形式消解了所謂“貴”與“輕”的爭論。但這種社會治理方式往往是通過間接的、迂回的途徑來認識和了解公共利益的,往往在公共利益的要求與實現之間存在著“時滯”。特別是那些已經實現了職業化的社會治理者,缺乏積極回應公共利益要求的熱情,往往表現出我們稱為“”的那種對于公共利益的冷漠。所以,在走向后工業社會的歷史轉型的過程中,在人們期求更為進步的社會治理模式的過程中,管理型的社會治理方式需要由更加靈活的、積極的和主動的公共管理取而代之。
對于公共管理來說,新型的社會治理體制和制度是其賴以展開活動的前提和基礎。但是,與管理型社會治理方式不同,治理者的職業并不只是簡單地充作體制和制度的構成因素和實現途徑,而是體制和制度的必要補充。由此看來,統治型社會治理倡導官吏忠“君”愛“民”。在君民之間出現矛盾和沖突的時候,要么要求盲目忠君,要么要求理性地貴“民”輕“君”。這兩種選擇都要求官吏在“君”與“民”之間作出選擇和取舍。在統治型社會治理模式得以發生的歷史背景中,“君”“民”的矛盾和沖突是無法調和的。所以,矛盾之中會出現上面兩種對立的主張,要求官吏在兩者之間擇其一。管理型社會治理模式中的官員和公務人員以體制和制度作為行為選擇的終極標準,被動地接受體制中的程序驅使,對人民、對公共利益表現出極度的冷漠。他們在公共部門中工作,與在工廠中工作一樣,都具有工業社會特有的色彩,屬于形式化了的職業活動。與此不同,公共管理者的職業活動發生在合作精神已經成為一種時尚文化的時代。在這種條件下,社會在整體上不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和沖突。因為,一切矛盾和沖突主要來源于不同的認識和理解。如果通過交談和討論能夠取得共識、消解矛盾和沖突,那么公共管理者的職業活動就是運用權力促進交談和討論。
二公共管理者的職業角色
人的道德生活來源于人的社會角色。只有了解和確定人在社會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才能判定他的行為在何種程度上是道德的。比如,一個公務員做出的某件事可能會被人們認為是不道德的,但是,一個普通公民做出同件事卻不被人們認為是不道德的。對一個人進行道德評判,在很多情況下,是因為我們先行對他的社會角色作出了定位。我們說一個人是不道德的,可能是指他的某一行為與他的社會角色偶爾不一致,也可能是指他的某一行為與他的社會角色經常不一致。在一般情況下,偶爾不一致能夠得到理解和原宥,而經常不一致則會招致他人的批評和鄙視,甚至遭到他所在群體的排斥。
人在社會生活中可能會同時扮演著多重角色。有些角色是與生俱來的,如血親關系中的角色;有些角色是個人成長過程中必須接受的,如做學生等;而更多的角色是個人選擇的結果。職業作為人的最基本的社會角色形式,正是人的選擇的結果。就是說,普通的社會角色是在人的成長過程中自然生成的。一個人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能夠理所當然地形成應有的角色意識,并且準確地扮演自己所承擔的社會角色。職業角色則不同。它需要人們通過自覺的選擇和主動的學習,才能夠獲得準確的定位。
人們選擇職業有著復雜的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人們選擇某一職業,可能因為生活的需要,可能來自生存的壓力,可能出于興趣愛好,也可能屬于理想追求……當人們定位職業角色時,會在職業導師的引領下進入職業角色,也可能會在職業活動的實踐中逐漸找到職業感覺。但是,所有從事職業活動的人,都需要借助于自覺的職業選擇和積極的職業學習,才能夠使自己融合到職業中去,成為真正的職業活動者。這個過程,就是從業者在職業序列中準確地找到他所從事的職業位置的過程。職業活動的舞臺是職位和崗位。職位、崗位是人的社會角色的明確化、具體化和固定化,是職業化了的社會角色。同時,明確化、具體化和固定化的社會角色,在每一職位和崗位上都會有著明確的責任和義務。人類社會活動職業化程度的提高,更多地表現在越來越明確、越來越具體地規定職業活動中職位、崗位的責任和義務,即通過組織結構、制度規范和活動程序等等方式,為每一職位和崗位確立起明確的、具體的責任和義務。
在社會治理體系中,無論是公共領域還是私人領域,只要是職業活動和組織行為,都會通過職位和崗位來明確界定人的責任和義務,有效地配置權力。這也是近代社會“理主義”組織行為模式中最為典型的形式,但該行為模式沒有注意到人的職位和崗位直接地構成人的多元社會角色中的一種。就是說,任何一種職業,任何一類專業化社會活動,任何一個組織行為體系,都不僅以整體的形式構造組織化的人的社會角色中的一部分,而且在組織成員個體那里擔負著社會角色,甚至首先在個體那里成為社會角色中的一種。對于人來說,每一個職位、崗位都不僅是特定的組織行為體系中的責任和義務,而且直接地根源于整個社會的責任和義務。
職位和崗位具有二重性,與之相對應的責任和義務也是有同樣的二重性。一方面,責任和義務屬于特定的職業和組織行為體系;另一方面,責任和義務又屬于整個社會。對于每一職位和崗位上的從業者來說,他的職位、崗位及其責任和義務,在職業活動和組織行為體系內會以職務的形式出現,在面向其直接歸屬的行為體系之外時,則以職業的形式出現。特別需要指出的是,職務與職業在從業者這里只是社會角色的二重歸屬。在從業者與他人的聯系中,職務與職業都是直接的。因此,當管理主義組織行為模式成為職務—職業—社會之間的單線聯系模式的時候,責任和義務便被片面化、形式化和缺乏道德的內容。我們在近代以來的社會治理中,時時處處都可以看到社會治理者只對社會治理體系負責而不對社會治理活動的對象及后果負責的情況。比如,就政府而言,下級官員只對上級官員負責,政府所有的官員都只對政府負責。只有政府才對社會負責,政府官員喪失了直接對社會負責的責任和義務的向度。政府對社會負責,卻很少對它的官員負責。因為,政府的官員僅僅是政府的“雇員”,以至于政府的官員在政府中也時常會感到“不平”。公共管理的職業活動就是要改變這種狀況,把單線的責任、義務模式改造成雙線的甚至多線的責任、義務模式。還以政府為例,公共管理的職業活動要求政府官員一方面對政府負責,另一方面直接對社會負責;同樣,政府既對社會負責,也對其官員負責。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官員不僅僅是雇員。他們在直接對社會負責的過程中獲得了在政府體系中享有自主性的資格。如果說,管理型社會治理模式中的政府視其官員為雇員的結果就是使他們成為政府行政執行的工具,那么,公共管理條件下的政府則使政府官員成為擁有自主意識的人。這就是兩者的根本區別。若把這種區別變成革新現實社會治理模式的動力,不容置疑的起點則是在理論上把握職位、崗位及其責任和義務的雙重直接關系。
三公共管理者的職業行為
職業活動規定著人的行為。一個人從事的職業和開展的職業活動,決定了他會有某種定型化的、重復的和連續的行為。他的行為總和構成了他的職業活動的基本內容,進而證明著他的職業角色。從表面上看,人的行為與職業的關系是被決定或被規定的關系,即職業決定和規定著人的行為。但是,這種決定與被決定、規定與被規定的關系,僅僅具有行為形式方面的特征。從實質上看,它是反向決定和反向規定的關系,即人的行為決定職業。特別是在充分自由地選擇職業的情況下,人與職業之間的聯系就是人的行為選擇的結果??疾烊说穆殬I角色可以發現,有的人選擇了某一職業后能夠迅速地進入角色,而有的人雖然從事某種職業活動相當長時間,卻始終游離于這個職業角色之外,并不是合格的從業者。這種與職業角色的“和合”與否體現在人的行為中。所以,正是人的行為決定了他是否是合格的從業者。對此,筆者認為是“行為決定職業”。
在職業活動中,人的行為形式可以同一,但人的行為實質卻會各異。對于那些行為規范和評價標準無法量化的職業活動來說,在同樣的職業行為之間會存在著天壤之別。這種情況在社會治理的職業活動中表現得尤為典型。因此,當人們選擇了社會治理這種職業的時候,還只是獲得了形式上的職業規定,實質上的職業規定則涵育于他在社會治理活動中的行為表現。就是說,社會治理者的職業角色主要由他自己的職業行為所決定。人的行為對于人的存在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正是通過人自己的行為選擇了自己的存在形式和存在內容。人愿意做什么樣的人,不只是由自己的愿望決定。只有當自己的愿望轉化為行為,他才能成為自己愿望中的人。相對于做人來說,既然人能夠通過自己的行為選擇做什么樣的人,那么人就更能夠用自己的行為來證明自己能否成為某個職業的合格從業者。
自從有了職業活動,人的職業角色就開始由人的職業行為來決定。然而,在近代以來的整個工業社會中,職業活動的形式方面總是受到制度性的強化,使人的行為更多地表現出被決定的特征。同樣,在與工業社會相適應的管理型社會治理模式中,社會治理職業活動由于治理者自主性的喪失,也使治理者的行為主要顯示出受決定的一面。這種現象并不能否證人的行為對于人的存在、人的社會角色和人的職業角色的決定意義。相反,它證明了人的行為的受動性、被決定性和被規定性是由于歷史造成的,是工業社會的歷史條件限制了人的行為對于人的存在、人的社會角色和人的職業角色的決定性作用。隨著工業社會的結束和后工業社會的到來,人的職業活動在形式方面的規定開始弱化,在實質方面的規定受到強化。人在職業活動中的行為選擇日益顯示出決定性的作用。與后工業社會相適應的公共管理型社會治理模式,突出地反映社會治理職業活動的主體—公共管理者的行為選擇的意義。
公共管理職業的一切實質性的內容,都是由公共管理者的行為直接決定的。如果說選擇公共管理職業的行為決定了從事公共管理活動的形式的話,那么當一個人成為公共管理者的時候,怎樣扮演自己的職業角色,怎樣證明自己是合格的公共管理者,則取決于他的職業行為。公共管理者在職業活動中的某一行為或許多行為,都不能決定其職業角色。決定其職業角色的,只能是貫穿著服務精神和體現著服務原則的、穩定和持續的公共管理職業行為。公共管理者的職業行為是公共管理的服務本質得以實現的途徑。公共管理體系的結構和制度安排無論怎樣貫穿著服務精神和體現著服務原則,都不是服務的現實。只有通過公共管理者的具體行為,服務精神和服務原則才能夠轉化為現實。對于公共管理者來說,他的職業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法律的規范,他的崗位服務和任職工作在很大程度上由權力結構決定。當然,一些特殊崗位和特定職務也會由法律作出規定,但對于公共管理體系而言,卻不是基本現象。職業和崗位、職務方面的法律規定與權力規定,在公共管理者的行為中將以綜合統一的形式出現。這一點也是公共管理行為區別于以往社會治理行為的基本特征。
在統治型社會治理模式中,社會治理行為主要體現著權力意志;在管理型社會治理模式中,理想的社會治理行為應當主要反映出法律精神。公共管理行為既不是權力意志的作用,也不是法律精神的顯現。公共管理者把他在職業和崗位、職務上的權力規定和法律規定統一起來,作為公共管理的服務精神和服務原則的支持力量灌注到自己的行為中去。所以,在公共管理的具體實踐中,權力和法律都是公共管理行為的前提和依據。權力和法律所支持的和試圖達到的是實現服務的精神和服務的原則。這樣一來,我們在公共管理者的行為中所看到的,就是以服務精神和服務原則為旨歸的、權力和法律的綜合統一。它在根本上結束了“權力歸結為法律”或“法律受權力統馭”的爭論。
盡管公共管理者在其職業行為中用服務精神和服務原則統一了權力和法律,但權力和法律在他的職業行為中畢竟是一種客觀力量。無論行使權力和執行法律或受權力支配和法律制約,這種客觀力量都會對他構成壓力,使他的行為選擇受到約束。公共管理者怎樣才能超越這種被動的、不自由、不自主的狀況呢?應當說,在一切存在著權力和法律的地方,社會治理者都會遇到這種被動的、不自由、不自主的狀況。對此,以往的社會治理者往往不得不加以接受。公共管理者采取的則是積極應對的態度。他們把公共管理這一新型的社會治理模式所擁有的、作為制度力量和體系力量的服務精神和服務原則轉化為個人的道德力量。這樣一來,公共管理行為便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職業行為,而是發生在公共管理職業活動中的道德行為。就是說,當公共管理體系的服務精神和服務原則僅屬于制度和體系的時候,還只是相對于公共管理者的“客觀精神”,公共管理者在職業活動中必須秉承和尊奉。一旦這種服務精神轉化為公共管理者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標準,公共管理者也就獲得了自由和自主。這時,公共管理者的行為不再是受著某種外部力量驅使的行為,而是由他自己的意愿主使的行為。在人的一切行為中,只有道德行為是最自由、最自主的行為,職業行為亦然。
[關鍵詞]公共管理;職業活動;倫理;道德
工業革命使社會治理活動成為一種職業活動。歷史進入19世紀中期,由于英國政府采納了東印度公司的管理經驗,因而出現了文官制度,使得政府中的公務活動成為正式的職業活動。到了20世紀,政府中的行政管理作為職業活動被世界各國迅速地接受。目前,在全世界范圍內,人們普遍把行政管理當作專門的職業化的社會治理活動加以看待。然而,在社會治理活動職業化的過程中,馬克斯•韋伯的官僚制理論曾經影響行政管理活動主要從屬于科學化、技術化的原則,導致這一職業的倫理規定喪失了生長的空間,行政倫理學的研究也一直處于空白狀態。直到20世紀七八十年代,隨著美國出現“新公共行政運動”這一要求變革社會治理方式的思想運動,行政倫理的研究才引起人們的關注。由此可見,關于社會治理的倫理思考是與人類追尋后工業社會治理方式的進程一道啟動的?,F在,公共管理作為一種新型的社會治理模式已經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對象。其中,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是,公共管理者的職業活動應當是怎樣的。在一定程度上,公共管理是建立在倫理關系基礎上的社會治理模式,公共管理者的職業活動比以往任何時候的治理活動都更加依賴倫理的引導和道德的規范。
一公共管理活動的職業體系
公共管理的職業體系是職位和崗位的結構體系。與以往的管理體系一樣,職位和崗位指明了公共管理者在公共管理體系中的具置,規定了公共管理的權力、職能及責任和義務。職位是就公共管理的縱向關系而言,崗位是就公共管理的橫向關系而言。無論是私人部門還是公共部門,都是由職位和崗位構成的職業體系,直接從屬于管理的原則。以往的社會治理體系在行政管理的名義下所形成的職業體系也從屬于管理的原則。但是,作為社會治理體系的公共管理卻發生了根本變化。它在管理的意義上告別了以往治理體系的權力定位或法律定位,不再是僅僅滿足于科學化、技術化原則的職業體系,而是在倫理原則的基礎上科學構造職位和崗位的職業活動體系。正是這一點,決定了同樣由職位、崗位構成的公共管理職業體系不同于以往的行政管理。對于公共管理的職業活動來說,“命令—服從”的行為模式為真正意義上的“分工—協作”的行為模式所取代。
職位和崗位都是職業體系的形式方面。公共管理與行政管理的不同不僅在形式方面,而且在內容方面。對于內容來說,公共管理的職業活動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職業關系。雖然在一般的意義上,這些職業關系可以歸結為權力關系、法律關系和倫理關系三大類。在現實的社會治理過程中,這些關系總會以極其具體的形式存在于公共管理活動之中。公共管理的職業關系越是具體,就越是包含著道德的內容。比如,當職業關系表現為公共管理者與其職務、崗位之間的關系時,就要求公共管理者忠于職守、忠實地履行職務以及崗位上的責任和義務;當職業關系表現為公共管理者之間的關系時,就要求公共管理者團結協作、相互尊重、和睦共事、互相支持;當職業關系表現為公共管理者與其對象之間的關系時,就要求公共管理者平等待人、公正處事、真誠服務,以求得廣泛的合作……這樣一來,公共管理在形式上是分工—協作的體系,在內容上則是道德行為的表現。盡管都是在管理,但傳統的行政管理是失去了實質性內容的管理,而公共管理則把形式與內容統一起來,擁有了倫理本質。
由于公共管理中依然存在著權力關系,所以,權力關系賴以生成的等級系列依然會存在。當然,管理型社會治理方式已經實現了對等級關系的根本性改造,把人與人之間的直接等級關系改造成以組織層級為前提的等級系列,從而使個人之間在人格、權利等實質性方面達致平等。盡管管理型社會治理模式中的以組織層級為前提的等級關系只是形式上的,卻反映了權力關系的本性。在一切存在著權力關系的地方,都會程度不同地存在著等級。只要公共管理還需要權力,它就不能消除這種“等級”。因此,作為個人的公共管理者在公共管理這一合作體系中也會遇到處理上下級關系的問題,并且會成為他進行日常公共管理活動的基本內容。比如,政府中的公共管理主體需要執行上級命令和維護政府利益;政府外的公共管理組織需要處理與政府的關系、服務于社會和維護社會利益。無論是政府中的公共管理主體,還是社會中的公共管理組織,對于公共利益的理解都會出現偏差,特別是如何把握長期利益與短期利益,必定是一個時時都會碰到的難題。公共管理中存在著無法完全解決的利益矛盾甚至沖突。盡管如此,公共管理者卻不能無所作為。事實上,在公共管理的服務定位中所派生出來的一切主動性、積極性,都會外化為公共管理者自主地處理這些矛盾和沖突的實際行動,進而使公共管理者不同于以往各種社會治理模式中的治理者。做到這一點,從根本上說,就是充分發揮公共管理者的角色意識。只要公共管理者能夠對自己的職業表現出充分的自覺,按照自己對其職業特殊性的正確理解去處理上述各種矛盾和沖突,他就會無愧于公共管理這一職業,并且總會達致最佳的從業效果。
在統治型社會治理模式中,對于官吏的要求長期存在著爭論?!肮俦疚弧蔽幕乃悸吩诮K極追求中是要無條件地“忠君事主”;“民本位”文化的思路則反復申述“民貴”“君輕”的主張。管理型社會治理方式以制度的形式消解了所謂“貴”與“輕”的爭論。但這種社會治理方式往往是通過間接的、迂回的途徑來認識和了解公共利益的,往往在公共利益的要求與實現之間存在著“時滯”。特別是那些已經實現了職業化的社會治理者,缺乏積極回應公共利益要求的熱情,往往表現出我們稱為“”的那種對于公共利益的冷漠。所以,在走向后工業社會的歷史轉型的過程中,在人們期求更為進步的社會治理模式的過程中,管理型的社會治理方式需要由更加靈活的、積極的和主動的公共管理取而代之。
對于公共管理來說,新型的社會治理體制和制度是其賴以展開活動的前提和基礎。但是,與管理型社會治理方式不同,治理者的職業并不只是簡單地充作體制和制度的構成因素和實現途徑,而是體制和制度的必要補充。由此看來,統治型社會治理倡導官吏忠“君”愛“民”。在君民之間出現矛盾和沖突的時候,要么要求盲目忠君,要么要求理性地貴“民”輕“君”。這兩種選擇都要求官吏在“君”與“民”之間作出選擇和取舍。在統治型社會治理模式得以發生的歷史背景中,“君”“民”的矛盾和沖突是無法調和的。所以,矛盾之中會出現上面兩種對立的主張,要求官吏在兩者之間擇其一。管理型社會治理模式中的官員和公務人員以體制和制度作為行為選擇的終極標準,被動地接受體制中的程序驅使,對人民、對公共利益表現出極度的冷漠。他們在公共部門中工作,與在工廠中工作一樣,都具有工業社會特有的色彩,屬于形式化了的職業活動。與此不同,公共管理者的職業活動發生在合作精神已經成為一種時尚文化的時代。在這種條件下,社會在整體上不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和沖突。因為,一切矛盾和沖突主要來源于不同的認識和理解。如果通過交談和討論能夠取得共識、消解矛盾和沖突,那么公共管理者的職業活動就是運用權力促進交談和討論。
二公共管理者的職業角色
人的道德生活來源于人的社會角色。只有了解和確定人在社會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才能判定他的行為在何種程度上是道德的。比如,一個公務員做出的某件事可能會被人們認為是不道德的,但是,一個普通公民做出同件事卻不被人們認為是不道德的。對一個人進行道德評判,在很多情況下,是因為我們先行對他的社會角色作出了定位。我們說一個人是不道德的,可能是指他的某一行為與他的社會角色偶爾不一致,也可能是指他的某一行為與他的社會角色經常不一致。在一般情況下,偶爾不一致能夠得到理解和原宥,而經常不一致則會招致他人的批評和鄙視,甚至遭到他所在群體的排斥。
人在社會生活中可能會同時扮演著多重角色。有些角色是與生俱來的,如血親關系中的角色;有些角色是個人成長過程中必須接受的,如做學生等;而更多的角色是個人選擇的結果。職業作為人的最基本的社會角色形式,正是人的選擇的結果。就是說,普通的社會角色是在人的成長過程中自然生成的。一個人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能夠理所當然地形成應有的角色意識,并且準確地扮演自己所承擔的社會角色。職業角色則不同。它需要人們通過自覺的選擇和主動的學習,才能夠獲得準確的定位。
人們選擇職業有著復雜的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人們選擇某一職業,可能因為生活的需要,可能來自生存的壓力,可能出于興趣愛好,也可能屬于理想追求……當人們定位職業角色時,會在職業導師的引領下進入職業角色,也可能會在職業活動的實踐中逐漸找到職業感覺。但是,所有從事職業活動的人,都需要借助于自覺的職業選擇和積極的職業學習,才能夠使自己融合到職業中去,成為真正的職業活動者。這個過程,就是從業者在職業序列中準確地找到他所從事的職業位置的過程。職業活動的舞臺是職位和崗位。職位、崗位是人的社會角色的明確化、具體化和固定化,是職業化了的社會角色。同時,明確化、具體化和固定化的社會角色,在每一職位和崗位上都會有著明確的責任和義務。人類社會活動職業化程度的提高,更多地表現在越來越明確、越來越具體地規定職業活動中職位、崗位的責任和義務,即通過組織結構、制度規范和活動程序等等方式,為每一職位和崗位確立起明確的、具體的責任和義務。
在社會治理體系中,無論是公共領域還是私人領域,只要是職業活動和組織行為,都會通過職位和崗位來明確界定人的責任和義務,有效地配置權力。這也是近代社會“理主義”組織行為模式中最為典型的形式,但該行為模式沒有注意到人的職位和崗位直接地構成人的多元社會角色中的一種。就是說,任何一種職業,任何一類專業化社會活動,任何一個組織行為體系,都不僅以整體的形式構造組織化的人的社會角色中的一部分,而且在組織成員個體那里擔負著社會角色,甚至首先在個體那里成為社會角色中的一種。對于人來說,每一個職位、崗位都不僅是特定的組織行為體系中的責任和義務,而且直接地根源于整個社會的責任和義務。
職位和崗位具有二重性,與之相對應的責任和義務也是有同樣的二重性。一方面,責任和義務屬于特定的職業和組織行為體系;另一方面,責任和義務又屬于整個社會。對于每一職位和崗位上的從業者來說,他的職位、崗位及其責任和義務,在職業活動和組織行為體系內會以職務的形式出現,在面向其直接歸屬的行為體系之外時,則以職業的形式出現。特別需要指出的是,職務與職業在從業者這里只是社會角色的二重歸屬。在從業者與他人的聯系中,職務與職業都是直接的。因此,當管理主義組織行為模式成為職務—職業—社會之間的單線聯系模式的時候,責任和義務便被片面化、形式化和缺乏道德的內容。我們在近代以來的社會治理中,時時處處都可以看到社會治理者只對社會治理體系負責而不對社會治理活動的對象及后果負責的情況。比如,就政府而言,下級官員只對上級官員負責,政府所有的官員都只對政府負責。只有政府才對社會負責,政府官員喪失了直接對社會負責的責任和義務的向度。政府對社會負責,卻很少對它的官員負責。因為,政府的官員僅僅是政府的“雇員”,以至于政府的官員在政府中也時常會感到“不平”。公共管理的職業活動就是要改變這種狀況,把單線的責任、義務模式改造成雙線的甚至多線的責任、義務模式。還以政府為例,公共管理的職業活動要求政府官員一方面對政府負責,另一方面直接對社會負責;同樣,政府既對社會負責,也對其官員負責。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官員不僅僅是雇員。他們在直接對社會負責的過程中獲得了在政府體系中享有自主性的資格。如果說,管理型社會治理模式中的政府視其官員為雇員的結果就是使他們成為政府行政執行的工具,那么,公共管理條件下的政府則使政府官員成為擁有自主意識的人。這就是兩者的根本區別。若把這種區別變成革新現實社會治理模式的動力,不容置疑的起點則是在理論上把握職位、崗位及其責任和義務的雙重直接關系
三公共管理者的職業行為
職業活動規定著人的行為。一個人從事的職業和開展的職業活動,決定了他會有某種定型化的、重復的和連續的行為。他的行為總和構成了他的職業活動的基本內容,進而證明著他的職業角色。從表面上看,人的行為與職業的關系是被決定或被規定的關系,即職業決定和規定著人的行為。但是,這種決定與被決定、規定與被規定的關系,僅僅具有行為形式方面的特征。從實質上看,它是反向決定和反向規定的關系,即人的行為決定職業。特別是在充分自由地選擇職業的情況下,人與職業之間的聯系就是人的行為選擇的結果??疾烊说穆殬I角色可以發現,有的人選擇了某一職業后能夠迅速地進入角色,而有的人雖然從事某種職業活動相當長時間,卻始終游離于這個職業角色之外,并不是合格的從業者。這種與職業角色的“和合”與否體現在人的行為中。所以,正是人的行為決定了他是否是合格的從業者。對此,筆者認為是“行為決定職業”。
在職業活動中,人的行為形式可以同一,但人的行為實質卻會各異。對于那些行為規范和評價標準無法量化的職業活動來說,在同樣的職業行為之間會存在著天壤之別。這種情況在社會治理的職業活動中表現得尤為典型。因此,當人們選擇了社會治理這種職業的時候,還只是獲得了形式上的職業規定,實質上的職業規定則涵育于他在社會治理活動中的行為表現。就是說,社會治理者的職業角色主要由他自己的職業行為所決定。人的行為對于人的存在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正是通過人自己的行為選擇了自己的存在形式和存在內容。人愿意做什么樣的人,不只是由自己的愿望決定。只有當自己的愿望轉化為行為,他才能成為自己愿望中的人。相對于做人來說,既然人能夠通過自己的行為選擇做什么樣的人,那么人就更能夠用自己的行為來證明自己能否成為某個職業的合格從業者。
自從有了職業活動,人的職業角色就開始由人的職業行為來決定。然而,在近代以來的整個工業社會中,職業活動的形式方面總是受到制度性的強化,使人的行為更多地表現出被決定的特征。同樣,在與工業社會相適應的管理型社會治理模式中,社會治理職業活動由于治理者自主性的喪失,也使治理者的行為主要顯示出受決定的一面。這種現象并不能否證人的行為對于人的存在、人的社會角色和人的職業角色的決定意義。相反,它證明了人的行為的受動性、被決定性和被規定性是由于歷史造成的,是工業社會的歷史條件限制了人的行為對于人的存在、人的社會角色和人的職業角色的決定性作用。隨著工業社會的結束和后工業社會的到來,人的職業活動在形式方面的規定開始弱化,在實質方面的規定受到強化。人在職業活動中的行為選擇日益顯示出決定性的作用。與后工業社會相適應的公共管理型社會治理模式,突出地反映社會治理職業活動的主體—公共管理者的行為選擇的意義。
公共管理職業的一切實質性的內容,都是由公共管理者的行為直接決定的。如果說選擇公共管理職業的行為決定了從事公共管理活動的形式的話,那么當一個人成為公共管理者的時候,怎樣扮演自己的職業角色,怎樣證明自己是合格的公共管理者,則取決于他的職業行為。公共管理者在職業活動中的某一行為或許多行為,都不能決定其職業角色。決定其職業角色的,只能是貫穿著服務精神和體現著服務原則的、穩定和持續的公共管理職業行為。公共管理者的職業行為是公共管理的服務本質得以實現的途徑。公共管理體系的結構和制度安排無論怎樣貫穿著服務精神和體現著服務原則,都不是服務的現實。只有通過公共管理者的具體行為,服務精神和服務原則才能夠轉化為現實。對于公共管理者來說,他的職業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法律的規范,他的崗位服務和任職工作在很大程度上由權力結構決定。當然,一些特殊崗位和特定職務也會由法律作出規定,但對于公共管理體系而言,卻不是基本現象。職業和崗位、職務方面的法律規定與權力規定,在公共管理者的行為中將以綜合統一的形式出現。這一點也是公共管理行為區別于以往社會治理行為的基本特征。
在統治型社會治理模式中,社會治理行為主要體現著權力意志;在管理型社會治理模式中,理想的社會治理行為應當主要反映出法律精神。公共管理行為既不是權力意志的作用,也不是法律精神的顯現。公共管理者把他在職業和崗位、職務上的權力規定和法律規定統一起來,作為公共管理的服務精神和服務原則的支持力量灌注到自己的行為中去。所以,在公共管理的具體實踐中,權力和法律都是公共管理行為的前提和依據。權力和法律所支持的和試圖達到的是實現服務的精神和服務的原則。這樣一來,我們在公共管理者的行為中所看到的,就是以服務精神和服務原則為旨歸的、權力和法律的綜合統一。它在根本上結束了“權力歸結為法律”或“法律受權力統馭”的爭論。
盡管公共管理者在其職業行為中用服務精神和服務原則統一了權力和法律,但權力和法律在他的職業行為中畢竟是一種客觀力量。無論行使權力和執行法律或受權力支配和法律制約,這種客觀力量都會對他構成壓力,使他的行為選擇受到約束。公共管理者怎樣才能超越這種被動的、不自由、不自主的狀況呢?應當說,在一切存在著權力和法律的地方,社會治理者都會遇到這種被動的、不自由、不自主的狀況。對此,以往的社會治理者往往不得不加以接受。公共管理者采取的則是積極應對的態度。他們把公共管理這一新型的社會治理模式所擁有的、作為制度力量和體系力量的服務精神和服務原則轉化為個人的道德力量。這樣一來,公共管理行為便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職業行為,而是發生在公共管理職業活動中的道德行為。就是說,當公共管理體系的服務精神和服務原則僅屬于制度和體系的時候,還只是相對于公共管理者的“客觀精神”,公共管理者在職業活動中必須秉承和尊奉。一旦這種服務精神轉化為公共管理者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標準,公共管理者也就獲得了自由和自主。這時,公共管理者的行為不再是受著某種外部力量驅使的行為,而是由他自己的意愿主使的行為。在人的一切行為中,只有道德行為是最自由、最自主的行為,職業行為亦然。
從專業角度來說,公共危機是社會生活中突然發生,對社會秩序產生嚴重影響,給社會造成嚴重損失的事件。政府與社會的常態化管理,并沒有將公共危機囊括在內,針對此,需要政府與社會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應對。通常情況下,公共危機被分為兩類,即自然災害與人為因素引起的事件和人類社會生活產生的沖突和災難。公共危機有以下幾項特點:第一,突發性,在短時間內出其不意地發生;第二,危害性,直接造成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嚴重情況下還會影響社會發展;第三,不確定性,公共危機的發生并不是常態,且處于動態發展過程;第四,緊迫性,在公共危機發生時,政府需要立即采取應對措施,如果延遲,將會造成嚴重損失;第五,雙從性的結果,一旦發生公共危機,不僅會給社會發展帶來一定影響,還會增加不安定因素。在此過程中,逐步建立相應的體制,將有利于完善社會秩序,促進社會發展。在我國,普遍將公共危機信息管理看作在特定情況下,運用信息管理理論、技術、方法及手段,收集、分析、組織公共危機信息,為危機管理提供解決方案的過程。實行危機信息管理,必須在全過程獲取信息的基礎上,處理并利用好取得的信息,以提高危機管理效率與決策的準確性。危機信息管理系統的建立,可以為社會公共管理部門提供準確、快速、經過科學分析的信息。因此,公共危機信息管理在社會和諧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危機信息管理要以信息管理支持危機管理為基本原則,從中可以看出,危機信息管理開始從危機管理與信息管理中分離出來,逐步發展成為相對獨立的研究領域,并逐步成為危機管理核心。
2加強政府公共危機信息管理的措施
目前,政府公共危機信息管理還存在較多不足,如缺乏信息預警機制,政府信息法制建設落后等。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強政府公共危機信息管理。
2.1完善信息預警機制
當前,我國各級信息機構危機信息監測、信息收集能力與預警能力相對而言較為薄弱。這主要是因為危機信息監測、預警與收集工作制度不完善,信息監測技術和方法相對落后。針對此種情況,需要采取相應解決措施。首先,要建立激勵機制。激勵機制的建立有利于強化政府部門服務人民的意識;其次,開發新技術和信息預警方法;最后,提高信息人員鑒別信息真偽的能力。完善信息預警機制,有利于在危機信息處理過程中,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關注危機信息源頭,做好調查與訪問工作。
2.2擴大政府信息公開途徑
政府是危機信息管理的主體,要加強危機信息管理,應當擴大信息公開途徑。首先,在應用傳統形式基礎上,結合現代技術手段,將兩者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把傳統公開方式與現代化技術手段,如互聯網、電子郵件等相結合,保證信息公開的及時性。其次,建立健全政府新聞發言人制度。政府部門要逐步建立新聞發言人與相關部門和地區的責任問責制度。如果新聞發言人在發言時公布不準確的信息,或故意隱瞞真實信息,相關部門要追究其法律責任,以保障信息公開透明化。最后,充分發揮第三部門的作用。從目前發展形勢來看,第三部門對政府部門與社會的影響逐步擴大。因此,在公共危機信息管理過程中,應當充分發揮第三部門的優勢。
2.3建立健全國際化信息溝通與合作機制
在社會形態不斷發生變化的過程中,國家化形式也發生改變。目前,任何一次大型公共危機都有可能演變為全球性災難。在社會關系越來越緊密的過程中,各方依賴性進一步加大。因此,政府部門要以全球化眼光看待公共危機,與國際組織在危機信息管理方面進行擴展合作。在危機管理過程中,積極爭取國際性與區域性組織在人員、教育與資金方面的支持,加強與國際組織間的溝通,通過協商建立合作機制。
3結語
1設計管理的作用
現在的公路工程項目管理中,對于設計管理比較忽略,建設單位對于質量、工期、成本這些因素比較關注,卻沒有很好的對工程設計過程進行管理,導致了設計過程的問題產生,影響了工程的進度、質量和造價等。工程設計中的一些問題會讓開發商承受損失,因此,應該要對設計過程進行管理,能夠認識到其重要性,對管理中的不足進行完善。(1)設計管理工作是聯系業主需求和現場施工的橋梁;(2)設計管理工作能夠極大地提高建設單位的經濟效益與投資回報,在設計階段盡可能地控制項目工程的造價,以降低項目的總投資;(3)盡量在設計階段及時地發現并解決問題,避免在施工工程中出現較多次數的設計變更,防止因為設計變更影響施工進度、質量和工程造價。
2公路設計管理主要工作內容
設計管理的基本工作是保證項目的合理性、適用性和經濟性,重點放在設計優化和投資控制上。設計管理的具體工作內容如下:(1)接受投資方委托,制定設計管理工作計劃,投資方批準后實施;(2)協助投資方優選設計單位和設計師;(3)擬訂和商談設計合同,提出設計要求和設計任務書;(4)制定并監督執行設計進度計劃、設計階段要求、成果審核方法,并參與建設單位所進行的優選設計方案及設計評審工作;(5)對設計質量進行跟蹤與監控,提出設計優化意見,保證設計的技術質量、經濟質量;(6)督促設計單位的設計進度,對階段設計成果的投資控制情況提出意見;(7)設計投資估算、概算、符合性審查分析。
3設計優化管理公路工程項目
需要使用的專業領域比較多,設計內容要求高,存在較強的專業性,所以,管理者需要具備一定的綜合素質,才能夠用比較全面的角度來對項目設計管理進行審視。為了保證設計的質量,需要對設計過程進行控制管理,根據策劃文件的要求。對工程的工期、質量、安全等問題進行確定,規劃好工作,合理調配,把握住關鍵,針對性的控制,讓設計任務可以高質量的完成。工程項目設計管理的優化主要內容如下。
3.1將專業工程工作內容灌輸給設計院不
少的設計人員都忽略了工作界面的劃分,可是管理者如果不能夠將工作界面劃分清楚,那么他的工作將很難開展,因此,必須讓設計院能夠具備這樣的意識,對其引起重視,防止施工階段的各種責任推諉。結合項目的特點以及施工場地的情況,對整個項目的施工段進行劃分,標注好工作的內容、工作界面。設計院必須具備這樣的思想,引起他們的重視,這樣才能保證實施的準確性。
3.2抓功能需求
落實以項目總體為部署依據,要求設計院能夠做好出圖計劃工作,根據這個計劃反過來要求設計管理人員、項目部人員提前協助設計院解決在出圖過程中所需的設計條件,為設計院創造好的設計環境,使設計院的出圖時間滿足總體計劃安排,并贏得了超投資時進行設計優化的時間。
3.3利用設計單位的技術力量
項目建設各階段要積極發揮設計咨詢單位的作用:設計咨詢和設計管理。根據建設工程的要求,對投資、進度、質量進行控制,管理工程信息。以合同為基準,和涉及單位之間來協調,實現設計階段以及施工階段的監督和管理目的,對設計成果文件進行審查和復查,對其中的問題進行糾正,給出一些建議,結合設計文件的審核意見和咨詢報告來提供技術支持。利用設計咨詢單位運用自身的知識、技能和專業技術以滿足我方對項目的需求和期望,通過在投資、工期和質量三者之間尋求最佳平衡點,以使利益最大化,從而實現對工程項目投資、進度和質量的控制。
3.4認真分析圖紙
在進行項目管理的時候,需要注意控制投資,設計是整個項目的開端,因此設計對于投資值的確定起到了非常大的影響。設計單位在提供設計圖的時候應該要明確的指導項目的低值,為了避免預算超出,而無法對其進行控制。對于圖紙的真實價值進行了解,還需要專業造價公司的輔助,在前期對設計圖靜寧縣造價審核。雖然這樣做會到整個項目的投入增加,但是出于投資控制而言還是非常有益的。
4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對設計項目的過程中,考慮到人力、物力、資源、費用等等的把控,對其進行調節、管理和控制,將生產費用保持在計劃的成本之內,讓既定的成本目標成為現實。(1)工程設計項目負責人作為項目成本控制的首要人物,需要對項目的盈虧進行及時的了解,獲取反饋信息,提供有效的監控措施,提升調整的靈敏度。(2)對人工費用進行控制。設計院要對工程技術人員參與設計給予安排,合理的進行項目的搭配。
5結語
新公共管理模式強調政府應提高工作效率,以有限的資源提供盡可能多的公共服務。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信息交換的速度、信息利用的頻率得到了快速提高,政府對信息資源的利用方式、利用頻率也在這個過程中發生了改變。大數據時代,政府要充分發揮政府職能,傳統的紙質文件已無法作為信息傳遞的主要渠道,以信息資源數字化和信息交換網絡化為特征的電子政務得到了比之前更快的發展。政府通過海量數據的存儲、交換和共享,實現了為公眾提供容量更大、速度更快的公共信息的目標美國的數據開放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美國總統奧巴馬認為:“人民知道得越多,政府官員才可能更加負責任?!痹谶@種以信息公開促進官員責任的理念下,奧巴馬提出將把政府數據用通用的格式推上互聯網,“讓公民可以跟蹤、查詢政府的資金、合同、專門款項和游說人員的信息”。2012年5月,美國公布了數字政府戰略,提出要以信息和客戶為中心,改變政府工作模式,為公眾提供更加優質的公共服務。公眾可以隨時隨地通過任何設備來獲取政府信息和公共服務信息成為美國數字政府戰略的核心。信息技術的發展使數據開放的目標得以實現,例如美國于2014年建立了稅收方面的共享數據庫,通過該數據庫,納稅人可以查詢個人近三年的納稅記錄,更加便捷地進行抵押、貸款。除美國外,加拿大也是由傳統政務向電子政務轉型的主要代表國家。加拿大推行的“政府在線”項目旨在為公眾提供在線服務。通過整合各種分散的信息資源,對各種公共服務項目進行匯總編排,公眾能夠更加便捷地獲取公共服務資訊。開放的數據帶來了開放的政府,從傳統政務到電子政務的快速轉變有利于構建更加開放透明的公共部門?;诤A繑祿恼展_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權,也為公眾提供了更全面的數據服務。把信息的力量放到公眾的手中,大數據時代的電子政務無疑有助于政府公信力的提升。
2、提供更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
“服務行政”的提出改變了傳統模式下政府和公眾之間的關系。新公共管理運動以來,西方發達國家的公共部門注重以公民滿意度為導向,注重對效率的追求并實施明確的績效目標管理。堅持服務取向使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發號施令者,而成為優質、高效公共產品的提供者。信息技術和數據分析技術的進步為更加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提供奠定了技術基礎,政府能夠運用更先進的技術手段改變公共管理的方式,實現以往很難實現的公共服務目標。應急管理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大數據時代,利用大空間尺度的數據庫和傳感器,政府能夠快速獲取地理、人口、災害等方面的數據,更快捷地為應災、救災奠定基礎。美國在黃石火山安裝了數百個觀測儀器,儀器觀測的數據分為常規數據和異常數據,異常數據越多,自然災害發生的可能就越大。觀測數據實時傳遞到預警系統,由預警系統進行快速甄別并通過網絡對外。日本“311”大地震后的海嘯預警也是大數據運用的典范?!?11”地震后,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快速了海嘯預警。之所以反應迅速,在于美國建立了覆蓋全球的龐大的海洋傳感器網絡。通過海洋傳感器,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能夠及時獲取并分析大量海洋信息,促進災害預警的及時,為公眾的人身安全和財產轉移贏取時間。大數據也帶來了公共服務方式的轉變,降低了服務成本。隨著數據存儲成本的降低和數據讀取速度的加快,警方能更多地存儲各種社會信息以備執法和犯罪預警使用。如洛杉磯警方將基于數據分析的“犯罪熱點圖”運用到了日常工作中,在犯罪熱點區域加強巡邏的警力,有效地降低了轄區的犯罪數量,維護了轄區的治安。
3、決策科學化與政民互動導向對于政府決策而言
大數據的一個重要價值在于提供盡可能多的詳盡信息并對信息進行有效分析,促進決策科學化和管理精細化。例如,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局推動了大數據在輔助決策上的作用,通過在情報、偵查領域建立決策支持系統,推動了數據分析基礎上的決策自動化。美國一些地方政府建立了縣政工作數據系統,為減少交通擁堵、提升公共安全、資源管理等方面的公共決策提供了更全面的數據支持。德國憑借自身較高的信息化水平,通過大型基礎數據庫和地方數據庫的建設,重視在政府管理中運用數據資源服務公眾和服務決策。德國的一些州政府建立了覆蓋人口分布、地理數據、礦藏信息等領域的“中央數據庫”,并提供相應分析軟件。通過數據分析,州政府的各部門能獲得很多有價值的信息,促進了決策的科學化。同時,大數據的發展使政府更加快速地由單向的公共服務提供向政民互動導向的公共服務提供轉變。信息交流的便捷和頻繁,讓公共部門和公眾更為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政府在做一項公共決策時,再也不能僅僅只考慮自身的決策偏好和執行能力,而是要深入了解公眾偏好,對公眾的政策訴求做出及時回應。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公眾在公共政策過程中變得更加積極主動,公眾對公共服務的需求被更多地納入到政府的決策視野中來。在此情景下,依賴傳統的對社會進行分析的方式已經不能完全適應時代的發展,如何利用好大數據資源,發揮網絡和信息技術的優勢,進行管理方式創新,成為政府避不開的重要話題。這種公共部門和公眾的互動導向也成為目前西方公共管理模式的新動向。
4、走向合作共治的公共管理變革隨著信息溝通的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