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5 02:21:13
序論:在您撰寫自然課教學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近年來,從我國小學自然教學整體教學狀況來看,絕大多數的老師都能夠正確有效的把握自然課教學方面所具有的特點,同時也能夠正確的把握好其中學與教之間的關系。但是在自然課教學的整體發展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特別是在那些農村小學當中,這些問題就顯得更加的突出。由于小學自然學科是對小學階段學生進行科學性啟蒙教育的基礎性學科,所以就必須要想辦法提升小學自然學科的教學質量,這對于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來說具有極為深遠的意義。
一、激發學生學習目的,樹立教學目標
小學自然課堂的主要教學目的還是為了提升課堂的教學質量,因此就要求教師必須要對這門學科進行深入的研究,制定好教學大綱,同時對教學的主要目的加以明確,深入發掘教科書當中所要表達的深層意圖和基礎性知識,以此來實現掌握其中各種重難點知識點的目的。而要想實現這一目的就必須要充分的激發出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們能夠真正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品質[1]。這就直接對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們必須要充分的發揮出自身引導和激勵的作用,以此來促使學生們進行主要的學習,讓學生能夠渴望學習。這就可以利用學生們的好奇心來激發其進行學習的興趣,由于好奇是兒童們的主要天性,所以小學生通常都會對很多新鮮的事物和現象感到非常的好奇和有趣,在這種好奇心之下小學生們的求知欲望也是最強烈的,因此教師就可以對此加以引導,以此來激發學生們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例如:在教習《浮力》這一課程時,就可以讓學生們雞蛋在水底緩緩浮起的現象和原理,這一就能直接引起學生們的好奇心,這樣教師就能在一旁加以引導,整節課的教學質量也將明顯提高。
二、強化實踐,進行實驗觀察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因此觀察和實驗也是學習小學自然當中的基本途徑,假如沒有做好這兩個部分的工作就必然無法真正滿足和完成自然課程當中的主要教學任務。所以在自然課程的教學改革工作當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須要強化對學生們實踐能力的培養工作。這就要求在真正的課堂教學當中,教師要促使學生們都必須要積極的參與到具體的操作和做法當中,不但讓學生們學習自然科學的知識,同時要求學生們必須要親身參與到實際的操作當中,從而充分的感受到整個實驗過程的感覺,有效的體驗到著其中的全部過程。例如:在教習《摩擦起電》的課程當中,教師就可以舉出那些東西會真正產生摩擦,產生靜電等,比如頭發和木梳、塑料棒和紙屑等,同時也應當讓學生們用手中的筆進行摩擦,以此來吸起小紙屑,這樣學生們在這整個實驗的過程當中就充分的感受到了者們學科的樂趣,同時也收獲了各種科學知識,鍛煉了其自身的動手能力,對于學生們的學習和成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切合教學的特點,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由于小學自然課這一科學和其他學科之間存在著教學目的、內容及研究對象等多個方面的差異性,因此所需要采取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和和其他的學科大不相同。自然課程其主要研究的對象還是學生們四周最常見的一些自然性事物,雖然這其中所蘊含的的內容非常的廣泛,但是其所具有的深度卻非常的淺薄。正是由于這一研究對象所具有的特殊性特點,因此就直接決定了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指導學生們直接認識對象是一項客觀具體性的自然發展事物,而并不是單純的書本教材。這種課本教材的主要作用和能力還是對教學內容加以確定,并以此來幫助和啟迪學生們對自然事物起到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所以在自然課的教學當中必須要切合不同的課程內容來運用多種不同的教學方式。交給學生們進行自主學習的方法,促使學生們能夠真正學習自我探索和應用的能力。例如:教師在教習《種子的萌發》時,教師就可以在真正講解完課程的內容之后,直接要求學生們回家都種植一顆植物,并以此來進行有目的和有計劃的觀察工作,以此來對其真正成長的過程加以記錄和引導,再通過最后的觀察和學習來促使學生們進行自主性的學習,這樣就能有效的鍛煉學生們的對事物進行感知和學習的能力,并以此來幫助學生們真正獲得更多感性的認識,在游戲培養學生們動手能力的同時,幫助學生們真正學會了觀察和學習的能力及方法。
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深入調查,摸清本地自然教學條件
小學自然教學大綱指出:“我國幅員廣大,各地自然情況千差萬別,教科書中的具體材料不可能完全符合當地的情況。因此教學時應從當地的自然情況出發,選取當地的相應材料來替換或補充?!睘榇耍覀冊诜治鼋滩?、弄清教材對自然條件要求的基礎上,組織教師跋山涉水,走村串戶,對本地的自然資源、環境情況、本地農民的生產生活狀況、本校的自然教學條件和現狀、學生對自然課的認識和態度等四個方面進行了認真的調查和研究。經過分析,我們發現本校要按照自然教學大綱的要求開展自然教學,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優勢和劣勢。
(一)主要優勢
1.選擇感知材料的優勢
自然課以學生周圍常見的自然事物及其相互間的聯系為認識對象,課本所列舉的動物、植物、土壤、巖石、礦產、水域等具體事物,在鐵坪村的山上山下,有85%能直接找到,有10%能找到相應材料來替換或補充。如課本涉及的102種動物,這里能找到82種;有關的土壤、巖石和能源礦產等,在周圍地里、山上、煤礦里能找到18種。這是農村學校自然教學得天獨厚的物質優勢。
2.學生感性經驗的優勢
鐵坪村小學的學生都是來自鄰近三村的農家子弟,他們開門見山林,低頭見田園,長期的山鄉生活,不僅使他們有機會認識大量的自然事物,了解山村四季農事和物產,而且他們在幫助家人從事放牛、砍柴、打豬草、種菜等家務勞動和簡單生產勞動的過程中,獲得了許多人類探索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保護自然的親自經歷。他們生在山村,長在山村,對家鄉自然界的一草一木有著深厚的感情。所有這些,都是農村學生學習自然的認識優勢和情感優勢。
3.組織實踐活動的優勢
鐵坪村是一個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的山村,種植業特別發達,山上有茶場、藥材場、果園、林場,山下有農田、煤礦,家家戶戶有菜園、香菇棚、自留山。形式多樣的生產基地,為學生的采集、制作、栽培、考察等自然研究活動提供了良好的實踐基地。農民有豐富的種植、栽培的生產經驗,他們可成為學生課外實踐活動的技術指導??梢?,農村具有自然教學天然的環境優勢。
(二)主要劣勢
我校是位于荊門、南漳、當陽、遠安四縣交界的山村。偏僻的地理位置,使得學校交通不便,規模很小,正規實驗設施和自然課師資不足。三年前,學校一無實驗室,二無生物園,僅有的幾件演示儀器既不能用,也無人會用。自然課作為“搭頭”人人可以代,隨時可以減,照本宣科是唯一的教學方法。設備和師資成了影響農村自然教學的兩個難題。
二、聯系實際,探索自然教學改革出路
承擔實驗課題以后,我們一方面組織教師學綱,端正對自然學科的認識,另一方面因地制宜,揚長補短,積極進行自然教學的改革實踐。
(一)揚山村材料之優勢,補正規儀器之不足
著名物理學家麥克斯韋認為,實驗的教育價值往往與儀器的復雜性成反比,學生用自制的教具,雖然經常出現毛病,但它卻會比用仔細調節好的儀器得到更多的東西。自然教學大綱指出:提倡教師和學生共同開辟自然教學園地、自然角、搜集材料,自己動手制作教具、學具,改善觀察、實驗條件。為此,我們發動師生自力更生,從以下幾方面對自然教學材料進行了改革。
1.作為認識對象的材料由學生自采自帶
對于動植物、土壤、礦物等認識材料,我們一般布置學生課前自采,上課時自帶。教學效果好的材料便制成標本保存下來。如教《植物的根》一課,我們通知學生提前到自然界中采挖植物的根;教《植物的葉》,我們讓學生到大自然中去采摘葉形、葉緣、葉脈、葉柄等各不相同的葉;教《壁虎和蛇》,我們也同樣讓學生到大自然中去采集活標本(壁虎)。
2.簡易的實驗器材指導學生自制自帶
教學中有大量的儀器可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通過自制自帶來解決。如在教《四季是怎樣形成的》一課時,我們讓每個學生用鐵絲、乒乓球制作地球儀;做實驗缺少酒精燈,讓學生用墨水瓶、鐵管等材料自制;缺少漏斗,用塑料瓶子去底后代替等。
3.復雜的器材由教師自制或找合適的東西代替
有些教學內容必須用實驗來幫助學生認識,才能比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為了在課堂上能給學生形象生動的感知,我們自制了大量的教具。如三球儀、簡易照像機、飛機升力演示器、熱脹冷縮演示器等。這些教具用于課堂,解決了教學中一些難點問題。對于實驗所需的一些常規設備,如水槽、燒杯等,則一般用生活器具來代替。如水槽用臉盆代替,燒杯用茶杯代替,魚缸用大罐頭瓶代替,濾紙用毛邊紙代替。對于那些少見的自然物則選取本地的性質相似的同類物來替代。如在教《植物怎樣繁殖》一課時,不僅準備了天竺葵,還補充了紅薯藤、石榴、柳樹、紫薇等植物的莖,讓學生廣泛實踐。這些自制、替代的材料用于教學不僅能被學生接受,而且教學效果好。
(二)利用農村自然環境優勢,提高自然教學質量
1.選擇典型環境進行現場教學
對于有關客觀環境的教學內容,城區學校一般采用掛圖、錄像手段進行。我們則充分發揮鐵坪村的環境優勢,大力提倡走出教室進行現場教學。如在教《水·土·植物和人》一課時,我們以大雨過后的蔡家溝一帶作為教學現場。在蔡家溝一帶,學生們親眼看到,農田含沙量大,莊稼瘦小,農戶房屋破爛,家境貧寒。針對這些實際,同學們開展了熱烈的討論。通過這樣的現場教學,學生不僅親身感受到了水土流失帶給農戶的嚴重后果,深刻領會到了水、土、植物、人四者之間的關系,而且還提出了許多治理蔡家溝的設想和建議。有的認為應大力植樹造林,綠化荒山,制止亂砍亂伐;有的認為應迅速在河的上游修攔沙壩、水庫,減少沙石流失;有的認為應加強環境保護知識宣傳教育工作;等等。學生把自己的建議整理后,交到村委會,得到村領導的重視和采納。
在教《能源礦產》一課時,我們把學生帶到15里外的馬河煤礦,讓學生在工人師傅的帶領下,深入礦井,實地考察??疾爝^程中,學生興趣盎然,他們親眼看到:煤在地下是分層排布的,有的水平,有的傾斜,有的斷裂,它們都夾在沉積巖中。學生在煤層中還找到了大量的植物化石。根據實地考察的事實,學生很自然地推想到了煤的形成過程。
據統計,小學自然課中的30%的教學內容可安排在校外進行。四年來,我們結合本地實際,盡量把學生帶到最理想的環境進行教學。教學實踐使我們深刻體會到,利用本地有利于自然教學的客觀環境進行現場教學,雖然花費的時間多,但它能真正做到“啟發學生自行探求知識和應用知識”,收到一舉多得的教育效果。
2.營造小“自然”,充分利用生物園地進行教學
山區學校具有土地寬闊的優勢。我們結合本校條件,發動師生自建生物園。建起了大小42個植物床、4間飼養欄、1個香菇場。每年春、秋組織學生到野外采花木、挖樹樁、找奇石,移植于園中;每到植樹時節,組織學生進行播種、扦插、嫁接等活動,如今園內各種典型植物已有56種,飼養的豬、狗、貓和從外面引進來的鳥、刺猬、青蛙、蝸牛、昆蟲等動物達40多種。學校生物園的建成,既給學生提供了觀察材料、露天實驗基地,又為校園綠化提供了大量的花木幼苗。在教學中,我們充分利用生物園進行教學,需要學生動手實踐的內容,我們組織學生到園地上課;對不易觀察的材料,如地下莖、根等,我們把它們拿到課堂上讓學生觀察。如教《植物與環境》一課,為了讓學生親自研究植物與陽光的關系,讓學生在植物園選取兩株種類一樣、大小相同、環境一致的綠色植物,在每株植物上扣一個開有“窗口”的紙盒。過了四五天,讓同學們把紙盒揭開再觀察這兩株植物發生了什么變化,學生通過親自對比實驗、觀察分析,正確地認識到植物與陽光的依賴關系。又如教《植物怎樣繁殖》一課后,我們讓學生到植物園對植物的根、莖、葉分別進行繁殖實驗,經過長時間的觀察,他們發現百分之八十的植物都能用莖繁殖。在教《植物的根》一課時,教師把準備好的幾種有代表性的植物的根帶進課堂,讓學生進行觀察、對比,他們很快認識了根有直根、須根、貯藏根。
3.利用實習基地進行鄉土教材教學
鐵坪村的農民親身感受到靠單一的糧食作物種植已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而開發多種經濟作物,又缺乏應有的技術。從這一實際出發,我們針對本村相繼引進的一些經濟作物補充了《桃樹的栽培與管理》、《香菇的栽培與管理》、《盆景制作》等鄉土教學內容,并把學生帶到離校2里遠的實驗基地(鐵坪村油桃基地),運用所學知識,進行除草、剪枝、施肥;同時要求學生配合家長大力發展家庭木耳、香菇生產,鞏固所學的實用技術。通過以上活動,既對學生進行了勞動鍛煉,又使他們掌握了一技之長,深受家長歡迎。
(三)積極開展課外活動,補課堂教學之不足
學生認識某一事物的過程是一個連續發展的過程。這種認識不因課堂教學的開始而產生,也不因課堂教學的終止而結束。因此,教學中我們根據農村學生課外時間充足,常與活生生的自然事物、農業生產相伴的生活實際,把自然課前和課后當作整個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部分,狠抓了課外觀察實踐的指導。如在教《昆蟲》一課前,我們讓學生到野外去抓蟲子,帶進課堂進行研究。在抓蟲子的過程中學生獲得了許多關于蟲子的生活環境、外形特點、行動方式等方面的感性知識,為課堂教學提供了良好的認識基礎。課后,我們又組織學生對稻田的昆蟲進行觀察研究。通過觀察,同學們不僅對昆蟲的特點和生活習性有了比較深刻的了解,而且還提高了消滅害蟲、保護益蟲的認識。又如學生學習了地質單元教材以后,我們組織學生對當地的巖層進行考察。通過考察,學生發現小林灣一帶的巖層都屬沉積巖,在巖層中還發現了不少植物化石。根據這一事實同學們開展了討論,推斷出兩億年前這里曾經有過茂盛的植物,這些植物被沉積的泥沙覆蓋起來,經過許多年復雜變化,有的成了化石,有的可能形成了煤。為了證實地下有煤,他們把夾在巖層的黑色土石帶回學校進行實驗分析。把黑色土石做成煤球,然后放進火爐燒,燒過之后,他們發現煤球的質量減少了百分之十五,這說明黑色的土石里含有能燃燒的東西,這些能燃燒的東西可能就是煤。同學們把這次考察情況報告給村委會,得到領導高度重視,并請專家進行了勘測,證實小林灣一帶確實有煤。
三、教改實踐給我們的幾點啟示
(一)根據農村實際,利用當地有利條件,搞好自然教學。對于自然教學來說,農村學??晒├玫膬瀯菔墙^對的,面臨的劣勢是相對的,只要我們遵循自然學科的特點,根據本地自然條件的實際,揚長補短,真正讓學生到自然界中去“真刀真槍搞科學”,自然教學是大有作為的。
其實,他們在教學活動中也“捏過幾把汗”,只不過他們每次都能“化險為夷”。這除了教師備課認真、組織得當、引導得法等因素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教學機智。
在自然課教學中,如何運用教學機智,提高課堂效率呢?下面談一點粗淺的看法。
因勢利導在充分“展示學生才能和智慧”的自然課堂中,往往會出現一些預想不到的問題。如果教師沒有一定的教學機智,就會急得手忙腳亂,影響教學效果。處理這類問題時,教師不要完全拘泥于原來的教學設計,可以因勢利導,順著發生的問題去想點子,去啟發學生。
例如,教學《磁鐵》一課時,學生實驗后,教師讓學生看他演示“磁鐵隔著盤子也能吸鐵”。教師把一塊磁鐵放在盤子上面,然后拿了幾顆小鐵釘放在手掌上,并把手掌放到盤子下面,使鐵釘接近盤子底部,學生睜大眼睛正準備看鐵釘被吸起來的精彩情形,結果看到盤子幾次都沒能把鐵釘吸起來,出現了事與愿違的意外情況。這位教師靈機一動:“為什么隔著盤子鐵釘吸不起來呢?”學生的興趣又被調動起來了,他們踴躍思考,仔細分析,推測出可能是磁鐵的力量太小了。教師按照學生的意見換了一塊大磁鐵,結果鐵釘一下子被吸了上來。同學們歡呼起來。如果當時教師不是因勢利導地采取上述方法,而是向學生解釋:“因為盤子厚,磁鐵的磁力小,所以不能吸起鐵釘,我換一塊大的磁鐵再做一遍?!边@樣的處理就遜色多了。一是暴露了教師準備不充分,二是教學顯得不緊湊,三是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學生不懂教師問話的意思,在回答問題時,也會出現出乎意料的情況。如一位教師教《水能溶解別的物體》一課時,做了食鹽溶解于水的實驗后,教師問:“食鹽溶解了,看不看得見?”學生齊聲回答:“看得見!”學生的回答出乎教師的意料。教師馬上順著學生的回答繼續問:“你們說的看得見的意思是什么?”學生回答道:“是看得見食鹽溶解在水里了。”教師接著問:“食鹽溶解在水里了還看不看得見食鹽呢?”“看不見了?!蔽覀儚倪@里可以看出,教師順著發生的問題因勢利導,順利地解決了問題。當然,出現這個問題的原因是教師提問不確切。因此,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準確清楚地使用符合兒童特點的教學用語。
意此言彼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常為某一結論展開熱烈爭論,雙方各持己見,“理由充足”,一時相持不下。作為教師,此時若充當“裁判”,必將挫傷其中一方的學習積極性;若說:“這個問題下去觀察研究好不好?。俊睂W生雖無異議,但問題仍為問題,必將削弱學生的學習興趣。
有一句古話“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自然教學中,我們不妨用它一試。
例如上自然課第二冊《青蛙和蟾蜍》一課,學生在課堂上為“青蛙的身體分為哪幾部分?是否有頸?”展開了激烈的爭論。有的同學說:“青蛙有頸,頭與身體相連的稍細一點的部分就是頸?!贝藭r教師可以讓學生暫停爭論,不說青蛙有沒有頸,而去找一種雙方都認為有頸的動物,共同討論它的頸有什么作用,青蛙的“頸”與它有什么差別。問題立即得到了解決,同時學生還從中知道了青蛙沒有頸還有它的好處。通過共同討論,剛才的爭論早已被他們拋到了九霄云外,雙方均學有所獲,樂不可支。
在教《碘酒與淀粉》時,怎么才能讓學生知道米飯、面粉、紅薯、馬鈴薯等食物都含有共同的物質成分——淀粉呢?這一抽象概括得出的結論,對小學生來說是有相當難度的,可它在全國自然課教學能手章鼎兒面前卻十分順利地解決了。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他的教學過程。
章老師先不急于讓學生知道有一種遇碘變色的物體叫什么,而是問學生:“柿子、蛋糕、月餅、牛奶……是甜的,還是咸的?”
生:是甜的。
師:柿子是甜的,蛋糕是甜的,月餅是甜的……這些看來很不一樣的物品,嘗起來卻都是甜的,這是什么原因呢?你會怎樣想呢?大概它們里面有一種相同的、嘗起來甜的東西。你知道人們把這種甜的東西叫什么嗎?
生:糖。
師:馬鈴薯遇碘變成藍黑色,紅薯、饅頭也一樣,這些看起來很不一樣的東西一碰上碘卻都變色,這是因為他們有一種——
生:變色物體!
師:對極了,這種“變色物體”在什么條件下變色了?
生:碰到碘酒的時候變色了。
師:對!這種變色物體平時不變色,一碰上碘酒就“唰”的一下變成藍黑色了。變色的不是馬鈴薯、紅薯、饅頭、米飯里的別的東西,而是它們里面的那種變色物體。后來人們真把那種物體給提純出來了。把它叫“變色物體”太麻煩了,而且不準確,人們給它取了個名字叫“淀粉”。
上例中,章鼎兒老師不是直接引導學生總結食物中遇碘變藍黑色的成分是淀粉,而是另辟蹊徑,去討論蛋糕、月餅中甜的成分是糖,意此言彼,水到渠成。
在自然教學中,如果某一思維過程對學生來說難度較大,我們可以有意識地繞一個彎子,教給學生如何運用概括抽象和思維遷移的方法。如果彎得好,彎得精彩,那么教學難點的突破便輕松自如,順理成章了。
釜底抽薪學生考慮問題往往從直觀入手,只觀察事物的表面現象,他們對一些抽象概括性結論的回答往往不一定正確,但也不是沒一點道理。面對學生似是而非的結論,經驗不足的教師往往會不知所措,使課堂出現卡殼現象。此時教師最關鍵的是要冷靜,面帶微笑,不立即肯定與否定,要給學生以“成竹在胸”、“早已預料”的印象。在學生思考的同時,教師迅速究其思路,找到學生思考問題的出發點,一旦找到,也不應從學生的結論或思維過程入手,而應避其鋒芒,從思維過程的起點入手,釜底抽薪,從而使學生自己糾正錯誤,轉變思想。
例如,教學《光》這一課,學生在明白了什么是光源,知道了我們能看見光源,是因為光源發出的光傳到我們眼里的緣故之后,很自然地進入了“我們眼前這許許多多物體,它們本身沒有發光,那么我們為什么也能看見它們呢?”這一問題的討論。面對這一問題。有的學生會不加思索地回答為:“因為我們有眼睛。”這樣的結論顯然不能用“不對”否定了事。這時,教師應從學生分析問題的起點入手,挖其錯誤根源。根不在了,錯誤無立足之處,其結論自然“土崩瓦解”了。既然學生將出發點放在眼睛看物體上,教師也就應從這一點上反問學生:“是啊,大家都有眼睛,并且視力正常,可是在漆黑得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眼前這些不發光的物體,我們能看見嗎?”學生便釋然,從而改變了思維角度,得出了正確結論。
當然,教師面帶微笑考慮對策的時間,也是留給學生思考問題的自控時間,在這一時間內,學生如果能自己糾正錯誤那效果就更妙不可言了。學生的思維有較大的跟隨性,第一位學生的發言將影響或決定其他同學的思考方式,如果在一定時間里,學生仍跳不出這一思維模式,教師便可抓住適當時機采用上面的方法。
如一位教師教學《水的蒸發和沸騰》中,就采用了釜底抽薪之法,使學生對“蒸發”理解得更全面深刻。
師:在生活中,你們見過哪些使水變干的方法?生:用太陽曬、用火燒。
生:把濕東西擱在暖氣上烤。
師:大家剛才的回答都是正確的,但都是用加熱的方法使水干掉。同學們是否還記得,昨天刮著風,沒有太陽,我家洗的衣服卻干了。
[關鍵詞]自然課教學;創新教育;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309(2010)08―0091―1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和要求。《自然教學大綱》中也明確指出:“自然教學的基本過程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認識自然事物和應用所獲得的知識,教師應盡可能地啟發學生自行探求和應用知識。”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不但要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而且要重視對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的培養;不僅要向學生提供“黃金”,更要讓他們掌握“點金術”;不僅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從這個意義上說,創新教育不是一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而是一種意義深遠的教育思想。那么,如何在教學中落實創新教育思想呢?
一、激發學生創新的熱情和欲望
好奇心和求知欲既是激發學生創造性活動的誘發劑,又是進行創造性活動的原動力。小學生的心理及年齡特點是:好奇心強,生玩、愛動、愛問。這表明他們已經初步具備了實踐能力,并萌發了創新意識。這時教師就可以適時運用創造性理論,開發小學生的創新熱情和實踐欲望,引導與培養他們進行推導、想象、推理、猜測,讓他們在自然科學的實踐中觀察、實驗、分析,體驗樂趣。
二、放手讓學生探索創造
創造性思維方法和實踐活動技能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正確的假想可以推動實踐活動順利完成,同時,實踐活動順利完成后的成果又可以驗證假想的正確與否,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堅持做到更新教學觀念,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盡量多給學生一些思考的機會,多給學生一些活動空間;盡量多給學生一些思考的機會,盡量多讓學生獲得一些創造的機會;多讓學生一獲得些成功的體驗;教師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方法和實踐能力的關鍵是:給學生足夠的自由空間,讓學生獨立自主地把已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并自主進行分析、比較、判斷,從而形成自己的大膽設想與實踐方法。
三、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關鍵詞:自然科學;教學;植物;自然課
【中圖分類號】 G623.6【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1-1297(2012)10-0198-02
小學生好奇心強,渴望了解大自然的種種秘密。于是針對兒童的心理特征,根據教材內容、教學要求,精心設計問題,創設情境,引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濃厚的探索興趣。自然課是培養學生能力、傳授學生知識的主要途徑,也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主陣地。在小學自然教學中,不能只重視課堂上知識內容的傳授,而應讓學生深入到大自然中,參加自然社會實踐活動,讓他們親身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學會主動觀察、主動思考、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以適應時代的需要。
一 深入調查,摸清本地自然教學條件
活用教材,在知識體系上創新。小學自然課堂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指導學生初步認識自然界,初步了解人類對自然界的探索、利用、改造和保護,從而使他們獲得基本的自然科學常識,發展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和能力,受到科學自然觀、科學態度、愛家鄉愛社會主義祖國等思想的熏陶,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在小學階段,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編寫的九年義務教育教材每期一冊,其主要內容包括:認識物體(水、空氣、金屬、土壤、巖石、宇宙、動植物等),學習生理衛生、力學、聲學、光學(熱)、能源等知識。在常規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按部就班,根據每課時的教材內容進行教學,缺乏相關知識的聯系。而自然知識在各冊中都有一定的聯系,因此活用教材相當重要。
二 聯系實際,探索自然教學改革出路
1.問題的提出。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是當今社會人才最寶貴的素質。開發創造力,培養創造型人才,是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教育事業改革與發展的需要。同志曾多次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薄耙涌茖W技術突飛猛進和知識經濟迅速興起的挑戰,最重要的是堅持創新?!瓌撔碌年P鍵在人才,人才的成長靠教育。”因此,為適應時代的需要,提高我們整個民族的科學素養,作為我們跨世紀的教育工作者,就應義不容辭地承擔起培養學生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責任來。小學學生天真、好奇、愛玩、好動,樂于接受新鮮事物,具有發明創造的潛能。而自然學科,更是學生大顯身手,進行實踐和發揮創造才能的一個大舞臺。
2.觀念的轉變。要培養學生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首先教師要有創新的觀念和創新的方法。鑒于目前學校受傳統的教育思想及“應試教育”的影響,必須先要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讓教師從陳舊的教育思想和“應試教育”中解脫出來,轉變到“教育是對人的創新精神的培植和創新能力的挖掘”中來。因此,我們組織了組內教師認真學習同志有關創新教育的講話及創新教育基本理論,使教師認識到創新教育的必要性、緊迫性和可行性。組內教師在校內首先學習了多媒體技術,踴躍參加各類培訓進修學習,教學中大膽嘗試新的方法。
著名物理學家麥克斯韋認為,實驗的教育價值往往與儀器的復雜性成反比,學生用自制的教具,雖然經常 出現毛病,但它卻會比用仔細調節好的儀器得到更多的東西。調查研究表明:農村自然教學的不利因素主要是教學儀器設備少。但農村學校也有許多有利的教學條件: 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資源為自然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活生生的教學材料;為開展自然教學提供了觀察、考察 、飼養、栽培等實踐活動的場所;自然課中50%以上的內容都是農村學生所熟悉的事物和現象,學生對農村的 自然事物有著豐富的感性認識等等。所以,我們特別注意引導實驗教師充分利用這些有利條件。為此,我們發動師生自力更生,從以下幾方面對自然教學材料進行了改革。
(1)因地制宜,選擇適應教學需要的替代材料。自然課中的觀察、實驗材料雖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不可能覆蓋所有地區和學校,對于那些當地缺乏的材料 怎么辦?我們采取的辦法是:對教材中與自然條件結合較緊的課文進行系列梳理,列出不易得到的教學材料, 選擇可以達到的教學目的要求、當地易得的材料替代和補充(如用紅薯藤替代天竺葵學習“扦插”,用菜青蟲 替代蠶學習“養蠶”等。有些教學內容必須用實驗來幫助學生認識,才能比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為了在課堂上能給學生形象生動 的感知,我們自制了大量的教具。如三球儀、簡易照像機、飛機升力演示器、熱脹冷縮演示器等。這些教具用 于課堂,解決了教學中一些難點問題。對于實驗所需的一些常規設備,如水槽、燒杯等,則一般用生活器具來 代替。如水槽用臉盆代替,燒杯用茶杯代替,魚缸用大罐頭瓶代替,濾紙用毛邊紙代替。對于那些少見的自然 物則選取本地的性質相似的同類物來替代。
(2)選擇典型環境進行現場教學。設法把大自然“搬上”課堂。有些自然教師,往往要到上自然課時,才帶著準備好的教具、材料走進教室,上完課就又帶著教具、材料離開了。學生在課前和課后就不能進行觀察,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為了解決這方面的矛盾,我們開辟了“自然角”把大自然“搬上”課堂,供學生觀察學習。
(3)利用科學家發明創造的事跡,培養學生創新意識。人類只有不斷創造,社會才會不斷向前發展,科學家的發明創造為人類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在小學自然教材中蘊含著大量中外科學家發明創造故事的素材,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這些素材,激發學生的創造興趣,誘發創造動機,培養創造志向。
三 教改實踐給我們的幾點啟示
1.根據實際,利用當地有利條件,搞好自然教學。對于自然教學來說,學??晒├玫膬瀯菔墙^對的,面臨的劣勢是相對的,只要我們遵循自然學科的特點,根據本地自然條件的實際,揚長補短,真正讓學生到自然界中去“真刀真槍搞科學”,自然教學是大有作為的。
2.因地制宜開展自然課外研究活動是提高農村學生科學素質的重要途徑。根據學生的生活實際, 結合自然教材的內容,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采的課外實踐活動,放手讓他們去采集、種植、飼養、考察、實驗,這既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和能力,學到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又能幫助學生了解家鄉、認識社會,受到良好的科學啟蒙教育和生產勞動教育,提高科學素質。
參考文獻
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深入調查,摸清本地自然教學條件
小學自然教學大綱指出:“我國幅員廣大,各地自然情況千差萬別,教科書中的具體材料不可能完全符合當地的情況。因此教學時應從當地的自然情況出發,選取當地的相應材料來替換或補充?!睘榇?,我們在分析教材、弄清教材對自然條件要求的基礎上,組織教師跋山涉水,走村串戶,對本地的自然資源、環境情況、本地農民的生產生活狀況、本校的自然教學條件和現狀、學生對自然課的認識和態度等四個方面進行了認真的調查和研究。經過分析,我們發現本校要按照自然教學大綱的要求開展自然教學,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優勢和劣勢。
(一)主要優勢
1.選擇感知材料的優勢
自然課以學生周圍常見的自然事物及其相互間的聯系為認識對象,課本所列舉的動物、植物、土壤、巖石、礦產、水域等具體事物,在鐵坪村的山上山下,有85%能直接找到,有10%能找到相應材料來替換或補充。如課本涉及的102種動物,這里能找到82種;有關的土壤、巖石和能源礦產等,在周圍地里、山上、煤礦里能找到18種。這是農村學校自然教學得天獨厚的物質優勢。
2.學生感性經驗的優勢
鐵坪村小學的學生都是來自鄰近三村的農家子弟,他們開門見山林,低頭見田園,長期的山鄉生活,不僅使他們有機會認識大量的自然事物,了解山村四季農事和物產,而且他們在幫助家人從事放牛、砍柴、打豬草、種菜等家務勞動和簡單生產勞動的過程中,獲得了許多人類探索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保護自然的親自經歷。他們生在山村,長在山村,對家鄉自然界的一草一木有著深厚的感情。所有這些,都是農村學生學習自然的認識優勢和情感優勢。
3.組織實踐活動的優勢
鐵坪村是一個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的山村,種植業特別發達,山上有茶場、藥材場、果園、林場,山下有農田、煤礦,家家戶戶有菜園、香菇棚、自留山。形式多樣的生產基地,為學生的采集、制作、栽培、考察等自然研究活動提供了良好的實踐基地。農民有豐富的種植、栽培的生產經驗,他們可成為學生課外實踐活動的技術指導??梢姡r村具有自然教學天然的環境優勢。
(二)主要劣勢
我校是位于荊門、南漳、當陽、遠安四縣交界的山村。偏僻的地理位置,使得學校交通不便,規模很小,正規實驗設施和自然課師資不足。三年前,學校一無實驗室,二無生物園,僅有的幾件演示儀器既不能用,也無人會用。自然課作為“搭頭”人人可以代,隨時可以減,照本宣科是唯一的教學方法。設備和師資成了影響農村自然教學的兩個難題。
二、聯系實際,探索自然教學改革出路
承擔實驗課題以后,我們一方面組織教師學綱,端正對自然學科的認識,另一方面因地制宜,揚長補短,積極進行自然教學的改革實踐。
(一)揚山村材料之優勢,補正規儀器之不足
著名物理學家麥克斯韋認為,實驗的教育價值往往與儀器的復雜性成反比,學生用自制的教具,雖然經常出現毛病,但它卻會比用仔細調節好的儀器得到更多的東西。自然教學大綱指出:提倡教師和學生共同開辟自然教學園地、自然角、搜集材料,自己動手制作教具、學具,改善觀察、實驗條件。為此,我們發動師生自力更生,從以下幾方面對自然教學材料進行了改革。
1.作為認識對象的材料由學生自采自帶
對于動植物、土壤、礦物等認識材料,我們一般布置學生課前自采,上課時自帶。教學效果好的材料便制成標本保存下來。如教《植物的根》一課,我們通知學生提前到自然界中采挖植物的根;教《植物的葉》,我們讓學生到大自然中去采摘葉形、葉緣、葉脈、葉柄等各不相同的葉;教《壁虎和蛇》,我們也同樣讓學生到大自然中去采集活標本(壁虎)。
2.簡易的實驗器材指導學生自制自帶
教學中有大量的儀器可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通過自制自帶來解決。如在教《四季是怎樣形成的》一課時,我們讓每個學生用鐵絲、乒乓球制作地球儀;做實驗缺少酒精燈,讓學生用墨水瓶、鐵管等材料自制;缺少漏斗,用塑料瓶子去底后代替等。
3.復雜的器材由教師自制或找合適的東西代替
有些教學內容必須用實驗來幫助學生認識,才能比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為了在課堂上能給學生形象生動的感知,我們自制了大量的教具。如三球儀、簡易照像機、飛機升力演示器、熱脹冷縮演示器等。這些教具用于課堂,解決了教學中一些難點問題。對于實驗所需的一些常規設備,如水槽、燒杯等,則一般用生活器具來代替。如水槽用臉盆代替,燒杯用茶杯代替,魚缸用大罐頭瓶代替,濾紙用毛邊紙代替。對于那些少見的自然物則選取本地的性質相似的同類物來替代。如在教《植物怎樣繁殖》一課時,不僅準備了天竺葵,還補充了紅薯藤、石榴、柳樹、紫薇等植物的莖,讓學生廣泛實踐。這些自制、替代的材料用于教學不僅能被學生接受,而且教學效果好。
(二)利用農村自然環境優勢,提高自然教學質量
1.選擇典型環境進行現場教學
對于有關客觀環境的教學內容,城區學校一般采用掛圖、錄像手段進行。我們則充分發揮鐵坪村的環境優勢,大力提倡走出教室進行現場教學。如在教《水·土·植物和人》一課時,我們以大雨過后的蔡家溝一帶作為教學現場。在蔡家溝一帶,學生們親眼看到,農田含沙量大,莊稼瘦小,農戶房屋破爛,家境貧寒。針對這些實際,同學們開展了熱烈的討論。通過這樣的現場教學,學生不僅親身感受到了水土流失帶給農戶的嚴重后果,深刻領會到了水、土、植物、人四者之間的關系,而且還提出了許多治理蔡家溝的設想和建議。有的認為應大力植樹造林,綠化荒山,制止亂砍亂伐;有的認為應迅速在河的上游修攔沙壩、水庫,減少沙石流失;有的認為應加強環境保護知識宣傳教育工作;等等。學生把自己的建議整理后,交到村委會,得到村領導的重視和采納。
在教《能源礦產》一課時,我們把學生帶到15里外的馬河煤礦,讓學生在工人師傅的帶領下,深入礦井,實地考察??疾爝^程中,學生興趣盎然,他們親眼看到:煤在地下是分層排布的,有的水平,有的傾斜,有的斷裂,它們都夾在沉積巖中。學生在煤層中還找到了大量的植物化石。根據實地考察的事實,學生很自然地推想到了煤的形成過程。
據統計,小學自然課中的30%的教學內容可安排在校外進行。四年來,我們結合本地實際,盡量把學生帶到最理想的環境進行教學。教學實踐使我們深刻體會到,利用本地有利于自然教學的客觀環境進行現場教學,雖然花費的時間多,但它能真正做到“啟發學生自行探求知識和應用知識”,收到一舉多得的教育效果。
2.營造小“自然”,充分利用生物園地進行教學
山區學校具有土地寬闊的優勢。我們結合本校條件,發動師生自建生物園。建起了大小42個植物床、4間飼養欄、1個香菇場。每年春、秋組織學生到野外采花木、挖樹樁、找奇石,移植于園中;每到植樹時節,組織學生進行播種、扦插、嫁接等活動,如今園內各種典型植物已有56種,飼養的豬、狗、貓和從外面引進來的鳥、刺猬、青蛙、蝸牛、昆蟲等動物達40多種。學校生物園的建成,既給學生提供了觀察材料、露天實驗基地,又為校園綠化提供了大量的花木幼苗。在教學中,我們充分利用生物園進行教學,需要學生動手實踐的內容,我們組織學生到園地上課;對不易觀察的材料,如地下莖、根等,我們把它們拿到課堂上讓學生觀察。如教《植物與環境》一課,為了讓學生親自研究植物與陽光的關系,讓學生在植物園選取兩株種類一樣、大小相同、環境一致的綠色植物,在每株植物上扣一個開有“窗口”的紙盒。過了四五天,讓同學們把紙盒揭開再觀察這兩株植物發生了什么變化,學生通過親自對比實驗、觀察分析,正確地認識到植物與陽光的依賴關系。又如教《植物怎樣繁殖》一課后,我們讓學生到植物園對植物的根、莖、葉分別進行繁殖實驗,經過長時間的觀察,他們發現百分之八十的植物都能用莖繁殖。在教《植物的根》一課時,教師把準備好的幾種有代表性的植物的根帶進課堂,讓學生進行觀察、對比,他們很快認識了根有直根、須根、貯藏根。
3.利用實習基地進行鄉土教材教學
鐵坪村的農民親身感受到靠單一的糧食作物種植已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而開發多種經濟作物,又缺乏應有的技術。從這一實際出發,我們針對本村相繼引進的一些經濟作物補充了《桃樹的栽培與管理》、《香菇的栽培與管理》、《盆景制作》等鄉土教學內容,并把學生帶到離校2里遠的實驗基地(鐵坪村油桃基地),運用所學知識,進行除草、剪枝、施肥;同時要求學生配合家長大力發展家庭木耳、香菇生產,鞏固所學的實用技術。通過以上活動,既對學生進行了勞動鍛煉,又使他們掌握了一技之長,深受家長歡迎。
(三)積極開展課外活動,補課堂教學之不足
學生認識某一事物的過程是一個連續發展的過程。這種認識不因課堂教學的開始而產生,也不因課堂教學的終止而結束。因此,教學中我們根據農村學生課外時間充足,常與活生生的自然事物、農業生產相伴的生活實際,把自然課前和課后當作整個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部分,狠抓了課外觀察實踐的指導。如在教《昆蟲》一課前,我們讓學生到野外去抓蟲子,帶進課堂進行研究。在抓蟲子的過程中學生獲得了許多關于蟲子的生活環境、外形特點、行動方式等方面的感性知識,為課堂教學提供了良好的認識基礎。課后,我們又組織學生對稻田的昆蟲進行觀察研究。通過觀察,同學們不僅對昆蟲的特點和生活習性有了比較深刻的了解,而且還提高了消滅害蟲、保護益蟲的認識。又如學生學習了地質單元教材以后,我們組織學生對當地的巖層進行考察。通過考察,學生發現小林灣一帶的巖層都屬沉積巖,在巖層中還發現了不少植物化石。根據這一事實同學們開展了討論,推斷出兩億年前這里曾經有過茂盛的植物,這些植物被沉積的泥沙覆蓋起來,經過許多年復雜變化,有的成了化石,有的可能形成了煤。為了證實地下有煤,他們把夾在巖層的黑色土石帶回學校進行實驗分析。把黑色土石做成煤球,然后放進火爐燒,燒過之后,他們發現煤球的質量減少了百分之十五,這說明黑色的土石里含有能燃燒的東西,這些能燃燒的東西可能就是煤。同學們把這次考察情況報告給村委會,得到領導高度重視,并請專家進行了勘測,證實小林灣一帶確實有煤。
三、教改實踐給我們的幾點啟示
(一)根據農村實際,利用當地有利條件,搞好自然教學。對于自然教學來說,農村學??晒├玫膬瀯菔墙^對的,面臨的劣勢是相對的,只要我們遵循自然學科的特點,根據本地自然條件的實際,揚長補短,真正讓學生到自然界中去“真刀真槍搞科學”,自然教學是大有作為的。
例如,有一位教師教學《從天然材料到人造材料》一課時,發現學生能講出很多材料的名稱,卻難以給這些材料分類,特別是對“合成材料”的歸類更是模糊。教師針對這種情況,靈機一動,借事解惑,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生:人們能用煤、石油、天然氣做原料人工合成橡膠,橡膠是合成材料(教材原文)。那么,做房子用的預制板是由鋼筋、砂子、水泥為原料做成的,預制板也應該是合成材料。
師:我們把已損壞的預制板用鐵錘砸碎,你們能看到里面的鋼筋、砂子和水泥嗎?(教師讓學生看預制板碎片)
生:能看到。
師:我們把合成橡膠用刀切開,你們能看到里面有煤、石油、天然氣嗎?(教師切開合成橡膠讓學生看)
生:看不到。
師:合成橡膠是合成材料,預制板是不是合成材料呢?
生:預制板不是合成材料。
師:加工材料有什么特點?(讓學生討論)
生:加工材料是把天然材料進行加工形成的,沒有變成新材料。
師:對,那么合成材料又有什么特點呢?
生:合成材料是用幾種不同的材料變成一種新材料。
師:總結得很好,你們以后就根據這些特點去給材料分類。
再如,一位教師教學《船怎樣行駛》中,師生共同總結出“甲物體給乙物體一個作用力,乙物體就給甲物體一個反作用力”后,繼續探討:
師:這就是科學家總結出來的一個結論。那么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一先一后地產生的呢?還是同時產生的?生:一先一后(大多數學生齊答)。
生:同時產生的(有些同學分辯說)。
師:有人認為是一先一后地產生,有人認為是同時產生的,到底誰正確呢?我們還是來看一看事實吧!我這里有兩張椅子,底下都裝有輪子,我找你(指一個同學)坐在這兒,你是甲物體。再請你(又指另外一個同學)坐在這兒,你是乙物體。甲物體給乙物體一個作用力,乙物體就會給甲物體一個什么?
生:反作用力。
師:他給乙物體一個反作用力,乙物體就會怎樣?
生:向前。
師:乙物體給他一個反作用力,他就會怎樣?
生:向后。
師:現在我們看看他們是一先一后地分開呢,還是同時分開?(坐在滑椅上的甲同學蹬了乙同學坐的滑椅一下,兩人同時分開。)
生:同時分開。
師:也就是說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怎樣產生的?
生:同時產生的。
這里,教師面對學生相持不下的不同看法,不是含糊其詞地敷衍過去,也不是武斷地作出裁決,而是借助事實,通過學生親自體驗,讓學生自己得出正確結論。
揭示矛盾學生在明白了某種道理以后,將這一知識進行應用時,常常不自覺地違背這一道理。如果短時間內,學生自己不能將這一錯誤結論推翻,說明學生還未能真正理解前面所學的知識。為了讓學生真正掌握前面所學知識,教師不應表示不快,也不應暗示學生結論不對,更不能批評學生。
教師應假設問題,幫助他們揭示矛盾,讓他們去發現矛盾的存在,否定自己的錯誤觀點,同時真正理解前面所學的知識。
例如,上完《壁虎和蛇》一課后,教師讓學生舉例:“除了壁虎和蛇外,你們還知道哪些動物屬于爬行動物?”有的同學將蜈蚣也說成是爬行動物,并認為它的身體符合爬行動物的共同特征。此時,教師可參與其討論,并故意對學生講下面一段話,把學生回答中的問題用矛盾事件含蓄地提出來:“說起來也真巧,老師的雞昨天剛好捉到一條蜈蚣吃了。吃完后,地上只剩下一副蜈蚣的骨頭。你們信不信?”“為什么不信?”學生反駁了老師的假設,卻發現是自己在反駁自己,笑聲中,問題解決了。以后他們再也不會將體內無骨胳的動物叫做爬行動物了。
再例如上完《日食和月食》一課后,為了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可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農歷初一我們看不見月亮是什么原因?”有的同學以為剛學過日食和月食,結論肯定不是日食就是月食,于是便回答:“是因為發生了月食。”這一結論與月食的形成存在明顯的矛盾。教師先留給學生一點時間讓他們自我更正,如果沒有人反駁這個結論,則說明教師前面所講的知識學生領會不夠,或者學生思路轉移遲緩。此時老師可以這樣設問:“我們把這個問題放在這里,大家先聽我講一件事:有一天有個人在校門口講,某年某月的農歷初一白天他親眼看到了日食。到了晚上一點月亮也沒有,是發生了月食。日食、月食同一天都發生了,你說稀奇不稀奇。我對他說了幾句話,他說他錯了。你們猜老師說的是幾句什么話?”學生的回答便是對自己錯誤結論的否定。在討論、回答過程中,他們將思維轉到了研究月相變化上去了,最終達到了復習、比較、鞏固三者統一的目的。
課堂教學中,揭示矛盾是常有的。如果過于直露便無味了,也談不上教師的機智了;但過于含蓄、隱晦,使學生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教師的機智同樣無法體現出來。
巧設機關上自然課,少不了要做實驗。目前,我們大多數情況下是這樣做的:學生做實驗,通過實驗發現問題,研究總結結論。“老師要我們做實驗的目的就是為了問實驗結論。”這一點在學生心里十分清楚。當然這樣做并非做得不對,但長期應用這一模式,教師鋪路,學生在教師牽引下,依葫蘆畫瓢地被動去實驗,沒有主動要求實驗的內趨力,實驗課對學生而言漸漸地便會失去吸引力。怎樣才能上出一節好的實驗課呢?我認為最吸引學生、最能激勵學生學習的辦法是——巧設機關。
下面仍以章鼎兒老師的《碘酒與淀粉》為例加以說明。
章老師在上這一課時沒有讓學生用碘酒點米飯來發現米飯粒會變藍黑色,而是課前讓學生們都洗凈了手,課中又讓學生用碘酒將拇指與食指消了毒,然后要學生用這洗凈又消毒的手指將老師發給他們的米飯在白紙上擺整齊,非常巧妙地讓學生在“無意中”發現令他們感到驚訝的問題。這一問題的發現對學生而言是偶然的,但對教師來說卻是有“預謀”的。
在這節課上,學生發現飯粒變成藍黑色后,產生了強烈的要弄清“為什么”的求知欲,從而主動地推動老師進入下一步的教學。試想,如果章老師讓學生直接用碘酒去點米飯粒,學生心里早已有了變色的準備,那就沒有“戲”了,學生探討的氣氛就沒有這么濃了,課堂就沒有這么活躍了。
再比如,沈陽市國紅梅老師上《水和空氣是怎么傳熱的》一課,講解水的傳熱過程時,在燒瓶底部加了一點鋸末,水受熱運動便帶動鋸末運動起來,使不容易觀察的水的流動情況變得容易觀察了?!凹愉從边@一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動作在此時簡直“想絕了”。
又如,湖北的王正金老師教《無限宇宙》時,學生已知道了銀河系從“側面”看去,“上方”和“下方”的星星很少,于是看上去銀河星體就像光帶子一樣將地球圍在一個光圈中了。可學生仍覺不夠信服,提出:“既然如此,那么我們為什么看不到銀河整個面目而只看到一條白色光帶呢?”此時,教師用一白色塑料管圈比作銀河星體所組成的光圈,請一同學將頭作為“地球”,住到“銀河系”中來,問:“你能看到整個銀河系嗎?”“怎樣才能看到整個銀河系呢?”經過同學們一番實踐,他們終于明白:“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要知道銀河系的整個面貌,只有在銀河以外的宇宙空間中才能觀察得出來?!边@一實驗,教材上沒有,資料上沒有,因陋就簡,就地取材,在“山窮水盡疑無路”時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巧設機關,靈活處理教材,設計行之有效的突破難點的教法固然不容易,可一旦想到后,做起來也并不很難。問題就在于自然教師肯不肯下功夫鉆研教材,了解學生,在教學上多花心血。如回答是肯定的,那“教學機智”便跟上你了。
教學機智從何而來?
我們先來看一看參加全國首屆小學自然青年教師優秀課觀摩會的李細清老師《水的浮力》一課教案的開頭部分:
1.做蠟燭在水中上浮的實驗,讓學生分析蠟燭上浮的原因。估計:(1)水的浮力(2)蠟燭很輕(3)水的壓力。
如果學生的認識是(1),就直接引導學生去感知水的浮力。
如果是(2),就討論:“為什么蠟燭輕就上?。俊币龑W生認識到水的浮力作用。
如果是(3),就組織學生根據水的壓力知識,解釋“水的壓力是怎么把蠟燭壓上來的?”導出水的浮力。
李老師采取這種“估計”、“如果”的思考方式,充分預測了學生可能得出的結論,并根據學生可能得出的結論設計了幾種不同的引導方法。上課時,學生這樣說,教師這樣對待;學生那樣回答,教師就那樣引導?!氨鴣韺?,水來土掩”,焉有不成功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