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05 16:28:19
序論:在您撰寫閩南文化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朱宗慶打擊樂團從1986年創建至今,已經形成了完整的復合產業鏈結構,從曲目的創作、世界各地的演奏、打擊樂的推廣、朱宗慶的教學系統、打擊樂的研究等方面結合發展,并配套TIPC臺北國際打擊樂節、臺北國際打擊樂夏令營等節慶活動來向世界推廣打擊樂。筆者認為朱宗慶打擊樂團的核心價值就是永不停歇的腳步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就如同朱宗慶教授所說的,“我用三十年的熱情來打擊鼓動,從舞臺旁邊移到目光焦點的中間,人生的躍動也是一樣,只要你有熱情執著,相信總有一天,你也會從配角成為最佳主角!”
臺灣的文化創意產業成績斐然,已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實踐經驗,已走在世界的前端,本著“拿來主義”,相互學習、理解交流、融會貫通的精神,相信很快能讓海峽兩岸的文化創意產業攜手共進。
廈門有自己的立足點的,否則就只能是單純的仿制品。這個立足點,實體上是廈門市,區域上是廈漳泉,升華上去是閩南文化,也是廈門立足點最本質的東西。
閩南文化的積淀很有深度,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向上可以追溯到秦朝的閩中郡;上千年的發展中,宋元“海上絲綢之路”選擇泉州作為起航點,明清西方商人傳教士為閩南帶來了西方文化。閩南文化內容十分豐富,挖掘空間非常廣闊,我們要在這個立足點上著力發揮閩南文化的優勢,力推閩南文化的城市精神,兼有包容、含蓄、開放、創新的特色。文化創意產業是以文化為靈魂,以創意為核心,以產業為依托的新型產業。一個有創意的文化作為外衣披在傳統產業的身上,產業就可以華麗轉身,得到了升華。第一、二、三產業加上文化的元素,便可以成為文化創意產業。文化創意產業可以與晉江、石獅的服裝產業,德化的陶瓷產業,泉州的茶文化等等產業進行對接,幫助它們完成產業的再次升級。
福建省大力推進“廈漳泉”一體化進程,有助于形成廈漳泉文化產業集聚效應。廈漳泉是省內經濟發達的地區,這是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很好的著手點,在這里民間資本有意愿也有實力進入文化創意產業,同時產業化的通道也比較容易建立起來,需要兼顧的公益化也有較堅實的基礎;我們可以與地區內主要產業進行對接,通過區域輻射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就廈門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布局而言,結合實際情況和優勢,重點發展的七大文化產業(集群),包括文化旅游業,文化會展業,藝術產業,動漫網游業,文娛演藝業,傳媒產業,出版、發行、印刷和版權產業。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些產業將形成足夠的市場效應,同時也推動著廈漳泉經濟一體化、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整體目標。
關鍵詞:手機游戲 閩南元素 閩南傳統文化
一、閩南手機游戲美術的概念
手機游戲美工是指手機游戲畫面中的美術組成部分,我們在游戲中所能看到的一切畫面都屬于游戲美工的工作范疇,其中包括了建筑、地形、人物、動物、植物、動畫、特效、界面等等的制作。由于游戲美術的工作量龐大和種類繁多,通常游戲公司會對游戲美術部分再進行細分為:原畫設定、場景制作、角色制作、動作制作、特效制作、等不同的工作崗位[1]。游戲畫面能否長時間吸引游戲玩家的眼球,讓玩家愛不釋手,手機游戲美術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手機游戲美術是一款游戲在制作前期所要進行的一項重要工作,這個過程將提供游戲項目所需要的全部美術設計方案,主要包括概念類原畫設計,制作類原畫設計兩種,為后期的游戲美術制作提供標準和依據。隨著現在游戲行業的發展,畫面越來越接近電影級的畫面表現效果。在眾多的手機游戲玩家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是以貌取“戲”的,根據游戲的畫面來選擇是否進行體驗,游戲美術的重要性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二、閩南手機游戲的構思
任何一款手機游戲在開發制作前都要有一個明確的游戲主題,游戲主題的創新與表達在整個手機游戲設計中占重要的地位。游戲中的所有元素都是是圍繞游戲的主題展開的,那么手機游戲的設計思路就應該按照所表達的主題來設計[2]。本論文的手機游戲主題思想和設計思路是通過數字繪圖軟件來繪制經過矢量化的游戲角色、場景、道具在數字無紙中的游戲動作表現,表現不同質量的物體在手繪游戲動作中的運動表現,同時展示用數字繪圖軟件制作手機游戲美術的優越性。
游戲主題:從小生活在泉州這個閩南文化古都中,受閩南文化的長時期熏陶,一直想為閩南文化宣傳做一點貢獻,所以利用自己工作職業之便構思了一款真正具有閩南特色的游戲。此次的閩南手機游戲創想的故事背景與情節剛好可以利用與地方特色文化的結合,達到對手機游戲創新的一大亮點,讓所有的閩南人玩這一款游戲自豪感會由然而生。也可以借助這款手機游戲把閩南特殊的文化傳統發楊光大,為閩南文化宣傳上出點力。
三、閩南手機游戲創意設計
1.閩南手機游戲焦點:它是一款具有一定故事性、融合了角色扮演元素的類冒險類游戲。在游戲中,玩家可以任意選擇一個比較有個性的閩南特色人物(例:惠安女、拍胸舞者等)做為游戲的角色,在游戲中玩家必需不停的對兩邊出現的變種基因怪進行攻擊,才能獲得相應的金幣,換不同的武器繼續攻擊。游戲只有一個關卡,怪物會從游戲界面兩端源源不斷的出現,怪物等級不同,需要用打怪獲得的金幣購買不同級別的武器才能消滅不同級別的怪物,直到把所有的怪物消滅了游戲就通關了。而該游戲不一樣的探險環境以及里面特有的閩南風土人情,給玩家帶來非常不一樣的體驗。玩家可以在游戲中一邊玩一邊了解與欣賞泉州閩南風俗文化,這樣也起到了宣傳閩南文化的目的。
2.手機游戲手繪風格:根據本游戲的選材特點以及現有制作技術限制,確定了做單純的二維動畫,平面感強,色彩鮮明易于吸引人。在游戲風格還沒有完全確定之前,當然得先做一些準備功課那就是游戲素材收集,特別是對泉州閩南文化特色材料的收集,甚至還對拍胸舞的起源發展,舞蹈動作做專門的研究,繪制了不少關于拍胸舞的草圖。
3.閩南手機游戲角色設定:在閩南手機游戲當中,游戲的故事背景與劇情對游戲來說顯得更為重要,所以我們把角色的設計依賴于游戲的劇情,在設計角色形象之前,先考慮角色的背景故事,再根據故事的特點來確定角色的形象風格。劇情驅動的角色設計要求設計者真正地理解角色,然后將他們形象化[3]。這種角色設計方法能夠使角色形象更加有血有肉。參照閩南民俗舞蹈拍胸舞作為游戲角色造型的研究基礎,可以把閩南手機游戲角色設計成簡單的卡通造型,使玩家置身于一個充滿閩南風土人情的游戲世界中,這樣讓玩家在邊玩的時候還可以順便熟識閩南文化,對于閩南文化的推廣將會有很大的幫助。手機游戲的故事情節跟風格已經確定下來,那就可以著手對手機游戲的角色進行設計。
4.游戲場景設定:游戲的場景是指運行在游戲中的主控角色可以到達的場地[4]。在游戲中,主角置身其中的場景、以及場景內一切除游戲元素之外的物品,構成了游戲的場景。游戲的場景制作,根據對游戲故事情節的定位,游戲場景設計應該也是具有閩南特色的。閩南有什么特色可以做場景,閩南地帶文化歷史悠久,至今還保留著很多古建筑物,所以游戲的場景就先以閩南(泉州)古建筑特為背景繪制。
四、閩南手機游戲相關動畫制作
在傳統手繪動畫中,角色的連貫動作需要使用大量的動畫定位紙來進行手工繪制,在這期間產生了大量的紙張成本投入,繪畫工作量巨大與圖像的檢查和修改的條件限制決定著這樣的工作方式的逐漸淘汰。當然依然喜歡傳統手繪制作動畫方式的動畫設計師,還是會使用動畫定位紙來繪制動畫。而對于接觸過電腦的新生代大學生來說,大家更熱衷于直接用軟件繪制動畫,如今市面上比較流行的動畫制作軟件有Flash,閩南手機游戲動畫當然也是直接用軟件繪制動畫。
五、小結
如今手機游戲已經向有故事情節方向發展,游戲大都是來自一個童話故事或者電影電視改編過來的,很少有那種具體體現一個地方文化特色的游戲出現。都知道閩南很有特色,也知道一些有關閩南的游戲比如閩南人喜歡斗地主,例如斗地主也只是在游戲當中添加了閩南語進去。這樣是遠遠不夠的,現在泉州被評為東亞文化之都,很多媒體看好這點,都拿這個當點子對各自的產品進行包裝宣傳,絕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制作或宣傳閩南文化的環節。把手機游戲制作的故事情節設定在閩南文化特色這個大背景下,再對手機游戲的制作與設計過程進行研究。本文通過具體的手繪案例直觀的向讀者初步了介紹了閩南手機游戲中文化元素的制作與創意方法,主要是通過游戲美術設定一方面來推廣閩南手機游戲產業。當然這個手機游戲創意還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在以后的實施與創作過程中能不斷的對閩南手機游戲進行改善與提高。
參考文獻
[1] 龐鎮.論游戲美術崗位的技術特點――兼論游戲美術在教學中的重要性[J].青年文學家.2012年15期.
[2]豆丁網..游戲策劃培訓筆記之設定游戲故事[Z]
[3] 宋華燮.游戲角色設計[M].人民郵電出.2011-1-1.
我國的青年志愿者組建工作是一個長期而自然的過程,是建立在深厚的少數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上。青年志愿者在少數民族文化保護中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青年志愿者可以配合社會對民族事業的發展需求,為大家傳播少數民族民俗文化中的精髓部分。為了滿足少數民族文化保護,青年志愿者工作得順應民族特點。
二、青年志愿者在海南少數民族民俗文化保護中的作用
1、彌補政府和市場在海南少數民族文化保護中的不足
在海南少數民族民俗文化的保護工作中,政府與市場的作用不容忽視,然而,它們在實際的保護工作中逐漸呈現出一定的不足之處。對于政府機構,一方面由于其在資金周轉和專業性等方面都存在著缺陷,有時候會出現“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況;另一方面,在其廣泛的“功利性”觀念的驅使作用下,在文化保護中常常會出現以忽視文化效益的提高為犧牲而去贏得最大化的經濟效益,最終的結果可想而知。對于市場,其最終的目標就是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這就決定了其在文化保護中的方式和手段。然而,青年志愿者便可以很好地彌補這兩者的不足,因為其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同時還與人民大眾的生活實際有著緊密的聯系。如此一來,青年志愿者不僅可以極大地拉近與少數民族之間的距離,而且還便于深入地體會少數民族文化的真正內涵所在。由于青年志愿者這一群體的特殊性,他們在文化保護的具體工作中更具責任感與耐心等,可以積極取得足夠的資金來源,極大地減少了人力等方面的開支消費。此外,青年志愿者在有效地利用社會資源和聚集分散的社會人力方面具有很好的影響作用。
2、參與海南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及創新性傳承
青年志愿者在保留危在旦夕的海南少數民族文化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具體的文化保護工作中,其不僅能夠把海南少數民族遺留在民間的零散文化通過有形的書籍或者檔案等記錄下來,以便于保管于我國的少數民族文化知識庫中,而且還可以積極思考采取靈活多變的形式來保護海南少數民族文化遺產。在海南少數民族民俗文化的保護工作中,青年志愿者正在并且即將采用更加多樣化的方式來積極對其進行保護工作,不僅在時刻提醒著人們對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而且還把各種文化以不同的形式呈現在大家面前。
3、通過少數民族文化產業化實現其經濟價值的轉化
現如今,青年志愿者對海南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是一股全新的力量,他們能夠充分地使用文化所包含的經濟價值來完成文化的保護過程。針對海南少數民族的文化特色,可以精心設置一臺突顯民族特色的文藝表演,再利用演出賺取的費用,對文化保護工作進行展開。通過這種對海南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中,可以讓其文化得到最大程度上的繼承與流傳,使得更多的人對其文化有更加全面客觀的認識,為海南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增添新鮮的力量。
三、總結
[關鍵詞]海西;閩臺文化;閩南傳統文化;兩岸文化交流
[作者簡介]楊行健,集美大學政法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福建廈門361021
[中圖分類號]G1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728(2010)05-0113-06
改革開放后,在兩岸20多年的交流中,閩臺之間的文化交流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這些交流利用共同的文化源流,為兩岸開啟了寶貴的溝通之門??梢哉f,兩岸關系能有今日之成就,閩臺文化交流功不可沒。就淵源看,閩臺血脈相承、文化同根,閩臺文化是中華文化范圍內的地域文化,而這種地域文化是立基于海西地方傳統的。閩南傳統文化作為海西地方傳統乃至中華文化的一個子系統,其內涵精深豐厚。
一、關于閩南傳統文化
(一)閩南傳統文化的含義及內容
閩南傳統文化泛指民俗(單民俗方面就包含很多宗族節日現象)、方言、戲曲、建筑、、民間文藝、手藝等事象。
傳統文化是一種很廣泛的概念。通常所說的傳統文化,是指從古沿襲至今的、具有世代相襲特點的文化事象。一般而言,閩南傳統文化包括兩層含義:其一,這種文化事象必須是從古沿襲至今的。有些產生于近代而不是從古沿襲下來的文化事象,或者對民間社會影響不大的文化事象,便不能算傳統文化,一般不納入閩南傳統文化研究的范疇。其二,傳統文化必須具有族群認同感及世代傳承特點。那些雖然從古沿襲下來,但由于中原人南遷閩南、地域及氣候等因素的改變導致迅速解體的文化事象,一般不作為閩南傳統文化研究的內容。所以,我們所說的閩南傳統文化,不是指單純中原古漢文化的大量保存及繼承,而是指在此基礎上結合閩南本地氣候、地形、土著文化等而發展起來的文化現象。
閩南傳統文化方面:關帝圣君、玄天上帝、開漳圣王、保生大帝、三平祖師、天上圣母(媽祖)、廣惠圣王、水仙尊王、廣澤尊王、清水祖師三代祖師、惠澤尊王信仰。
戲曲方面:泉州代表戲曲南音、高甲戲、漳州竹馬戲、廈門歌仔戲、潮汕與漳州云宵、東山、詔安一帶戲種潮劇等閩南地區各類木偶戲。
民間手藝:木版年畫、八寶印泥、剪紙手藝、木雕、石雕手藝、漆工、扎燈、染布等。
民俗方面:送王船、拾福分、普度、尾牙、端午、中秋、搶頭香、割香、做功德、巡鏡、鎮五營、巡安等。
閩南民間文藝:舞獅、龍藝、踩高蹺、大鼓涼傘、拍胸舞、漳州木偶、泉州高甲戲、同安宋江陣、小坪褒歌等。
(二)閩南傳統文化與中華文化
閩南傳統文化是中華文化這一母體文化中的重要分支之一,是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這種不可分割性具體表現在如下幾方面:其一,全世界使用閩南方言的人口達4000萬人以上。閩南方言的形成與中原漢人在歷史上三次大舉南遷緊密相聯?,F泉州、漳州等地使用的閩南語中的“十五音系統”即源于東晉中原漢語。中原漢人的第二次大舉南遷是在唐末年間,帶來了唐朝的中原漢語。中原漢人第三次大舉南遷大約在宋高宗年間,帶來的是唐宋時期的北方方言。這種北方方言就是現在流行于閩臺等地的閩南方言前身。由于歷史與地理方面的原因,閩南方言至今基本保留唐宋時期中原漢族北方方言的風貌。其二,閩南的經濟文化和風土習俗源于中原文化?,F在的泉州地區,包括惠安、南安、晉江、石獅等縣市,其工商文化和風土習俗保留著與中原文化非常密切的鄉土遺跡。泉州、惠安、晉江的梨園戲、高甲戲、南音南曲等戲曲藝術,至今仍保留著晉唐時期的藝術風韻。閩南文化在其歷史變遷中,歷經滄桑,但始終保留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無論土木建筑還是石雕木刻,無論是造船打鐵還是漁獵農耕,也無論是婚喪禮儀還是節日慶典等,至今仍可以從中領略到中華民族文化的余韻。其三,閩南沿海地區有著悠久的造船歷史。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福建的先民就“以船為車,以楫為馬”。隋唐時期,泉州地區是當時全國主要的造船基地之一。宋元時期是泉州海外交通鼎盛時期,也是泉州地區造船業最發達的時期,惠安的洛陽、白沙、西方、百崎、秀涂、崇武,石獅的坩江、祥芝,晉江的永寧、金井、深滬、東石、安海,泉州的烏嶼、埔等地遍布船廠。其四,閩南地區自古以來海外交通貿易發達。在宋元時期,閩南作為福建南部的一個重要地區,也是進行海外交通貿易的重要港口。兩宋時期,泉州、晉江、惠安等地的海外交通貿易非常發達。其五,閩南沿海地區的人民,自古以來以海為生,世世代代以海為家,奮斗不息。閩南沿海由于其土地貧瘠、海岸線長,老百姓大多以海為家以海為生。深海捕撈、遠洋運輸、近海養殖。戰狂風、斗惡浪,以海為生,成為閩南漁區人民世世代代奮斗不息的歷史畫卷與現實寫照。
二、深入研究閩南傳統文化的現實作用
(一)有利于加強閩臺交流、促進祖國統一
總書記2006年元月視察福建時指出,80%以上的臺灣居民祖籍福建,閩南話也是臺灣的重要方言,閩南文化深深地扎根在臺灣民眾精神生活中,福建要運用這些豐富資源,在促進兩岸交流合作中更好地發揮作用。因此,我們要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發揮閩南文化資源優勢,加強文化遺產保護,進一步深化閩臺文化交流,促進祖國統一。
閩南地區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廈門、漳州、泉州與臺灣一衣帶水,是臺灣民眾的主要祖籍地。人們常說的閩臺之間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連、法緣相循的“五緣”優勢也在這里充分展現。閩南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由不同歷史時期南移的中原文化與古閩越文化、外來文化多次交融、層層積淀而發展起來的。宋元時期,海外交通貿易發達,泉州刺桐港成為東方第一大港,閩南文化隨著“海上絲綢之路”,源源不斷地傳播到臺灣地區和東南亞各地落地生根、發萌滋長。特別是作為共同文化區域的閩南和臺灣,盡管歷史風云變幻,但閩南的文化習俗和文化精神至今仍然深深地扎根在兩岸和世界各地的閩南人的生活方式之中。“閩南”這兩個字,在海峽兩岸,在一代又一代同胞的心底,始終是一個難以割舍的理念和向往。
泉州、漳州、廈門三地,也是閩南文化的發祥地和保存地。閩南文化與臺灣地方文化之間,可謂“一脈相承、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之基因處處可尋,構成了閩臺文化之間多彩的景觀。2005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的101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有40多項與臺灣地區有著緊密關系,有許多至今仍在臺島廣為流衍傳播。福建地方戲曲中,在閩南一帶盛行的梨園戲,素有“宋元古南戲遺響”的美稱,彌足珍貴,
在臺灣都擁有熱心的觀眾;歌仔戲(也稱“薌劇”)既是福建的五大地方劇種之一,也是臺灣的主要地方劇種,它發萌于閩南,成形于臺灣,返流入閩南,至今盛行兩岸,成為閩臺文化同根同源的鮮活見證;精美精細的木偶雕刻、雅致幽婉的南音、膾炙人口的閩南歌謠等無不傳載著兩岸的文化關懷和訴求。
近年來,持續不衰的“閩南文化熱”吸引了兩岸各界的關注。海西文化論壇、閩南文化節、閩南語歌曲大賽、兩岸姓氏譜牒展暨學術研討會等文化活動和學術活動,使閩臺文化交流更加主題鮮明、深入廣泛。“閩南文化熱”,也推動了以“閩南文化”為主題的閩臺文化交流進一步密切與豐富,成為維系兩岸人民情感的重要紐帶。我們可以期待,隨著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和發掘、整理、交流的加強,必將使“五緣”的優勢得到充分的發揮,“六求”(經貿、交通、旅游、農業、文化交流和載體建設)進一步拓展、合作,也必將為閩臺關系的良性互動和發展提供重大的物質和精神支持。
(二)有利于傳承文化遺產、促進文化繁榮
閩南地區文化積淀深厚,傳統文化生態充滿著生機和活力。泉州市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6個綜合性試點之一。泉州擁有20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0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項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20項省級非遺保護項目,數量列省內各設區市之首。漳州是1986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現有國保單位15處、省保單位58處、6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16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廈門市現有7處國保單位、19處省保單位、5項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8項省級非遺保護項目。閩南三地的文化遺產項目分別占福建省目前擁有的國家級和省級保護名錄項目總數的51%和43%。同時,全省26個國家級民間藝術之鄉中,有18個聚集于此;同時還聚集了眾多成規模、成建制的民間職業劇團;民間南音、北管吹奏、吟誦等民間社團更是近2000個。流布于閩南民間的鄉土文化,燦若星海,美不勝收。
海內外閩南鄉親、閩南籍閩商,是保護和弘揚閩南文化的重要力量。熱心文教、回饋桑梓,是海內外閩南鄉親和閩南籍閩商的共同心愿和實際行動。在閩南,許多文化設施場館、民間信仰場所的建設,民俗文化活動的舉行,都是在閩南鄉親、閩南籍閩商捐資捐贈下而成;在閩南,無論是政府、社會、民眾,還是臺胞、僑胞,無不希望閩南文化代代相傳、薪火不熄。閩南還是全省經濟發展最快、最活躍、基礎最扎實的地區,當地黨委、政府亦高度重視社會經濟文化協調發展及其閩南文化生態的整體性保護。隨著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和發掘、整理、交流的加強,有利于傳承以閩南文化為主的優秀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以地域文化的繁榮推動海西以及全省文化的繁榮。
(三)有利于促進文化強省建設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福建文化強省建設和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十分強調文化是根、是主題,文化是軟實力、是生產力。2006年3月,在廈門閩南文化生態保護研討會上,黃小晶省長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提出加快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的具體要求和目標任務。2008年,福建省人大開展了“一法一例”(《文物保護法》《福建省民族民間文化保護條例》)的執法檢查,主題是文化遺產保護。省委、省政府分管領導還多次深入閩南地區調查研究,提出了閩南文化整體保護的措施和辦法。同時,組織專家學者進行周密研究和多方論證,制定了《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規劃綱要》,從保護區建設的指導思想、方針、原則、保護目標,到保護范圍和對象、保護方法、步驟和計劃、保障措施和政策等方面進行了全面規劃。強調對閩南地區文化生態的整體性保護,要堅持試點先行、總結鞏固、規范交流并推廣;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明確職責、形成合力;堅持重在持續、重在提升、重在運用、重在實效。有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有文化部的精心指導,有國家一批專家學者的關心幫助,有省直各部門的大力支持,有閩南三地的通力合作和共同努力,隨著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和發掘、整理、交流的加強,一定會不斷取得新成果,從而對全國和全省其他有代表性區域文化的整體保護起到示范和推動作用,從而有效地促進福建文化事業繁榮、文化遺產保護和文化強省建設。
三、閩南文化傳統傳承研究現狀及舉措
(一)在全國首創文化遺產學校教學機制
早在上世紀90年代,泉州市政府就把南音納入到了中小學校音樂教學課程。泉州師院開設南音專業,招收本科生。廈門在幼兒園開展“閩南民間藝術教育的課改實踐”,在小學建立“閩南童謠基地”,在中學開設“閩南文化基礎課程知識”,先后編輯出版了8本鄉土教材。而漳州則在小學開展了木偶戲、錦歌、燈謎等教學課程,還成立了相關的少兒藝術表演團體。
如今,這一成功的實踐已為國家政策所借鑒,《國務院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指出:“教育部門要將優秀文化遺產內容和文化遺產保護知識納入教學計劃,編入教材?!?/p>
(二)建立文化遺產社會普及機制。讓專業傳承與社會普及相結合
據不完全統計,泉州、廈門、漳州三市的南音、北管、詠誦等民間社團近2000個,民間職業劇團250多個。泉州專門成立了拍胸舞俱樂部,廈門舉辦各類打嘴鼓培訓班等。2005年1月,《福建省民族民間文化保護條例》正式頒布實施,福建成為全國最早以省級立法形式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三個省份之一。這將更好地保持閩南傳統藝術多樣性、完整性和獨特性風貌。
(三)開展基礎性的調研工作
近年來,福建省文化部門已經作了兩項基礎性的調研工作:一是“非遺”項目保護現狀調查。調研的福建“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共計232人。調查結果顯示,“非遺”項目中自我造血能力較強、有一定產業基礎和市場規模的約占10%,這部分傳承人既有藝術基礎又善于經營,有適度的市場規模,已探索出一條適應市場規律的經營機制、實現新型的傳承發展之路?!胺沁z”項目中自給自足式的局限型約占55%,這部分傳承人有一定的市場意識,基本解決生存的問題,小有盈余。但經營模式傳統、觀念相對保守?!胺沁z”項目中自生自滅式的瀕危型約占35%,這些非物質文化面臨著老藝人相繼去世、年輕人轉業,得不到及時幫救與扶持,市場萎縮乃至瀕臨消亡的境地。在保護、扶持的過程中,應充分認識到每個“非遺”項目的個性特點和真實需求,采取相應的切實有效的方式和措施。另外,為了記錄、保存、搶救、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廈門、泉州、漳州三市全面開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并建立了國家、省、市、縣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體系。在此基礎上,福建出版了《福建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是中國第一部雙語版非物質文化遺產圖典,也是福建省第一部完整、系統地介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工具書。
(四)設立我國第一個文化生態保護區
2007年6月9日,文化部批準設立了我國第一個文化生態保護區――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在廈門、漳州、泉州先行開展區域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工作。2008年5月,福建省文化廳組織專家學者經過周密研究和多方論證,制定了《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規劃綱要》,從保護區建設的指導思想、方針、原則、保護目標,到保護范圍和對象、保護方法、步驟和計劃、保障措施和政策等方面進行了全面規劃。堅持“試點先行、整體保護、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明確職責、形成合力”的實施原則和“重在持續、重在提升、重在運用、重在實效”實踐要領。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設立后,省文化廳正協調廈門、漳州、泉州三地按照《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規劃綱要》的要求,分步實施,協同建設,整體保護,力爭在規劃的時間內。在全國率先建成區域性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取得經驗并推廣?!拔幕z產日”期間,省文化廳會同有關部門和單位組織了部分文化遺產項目晉京展演展示;部分文化遺產項目展演、展覽和講座;文化遺產保護論壇;公益性文化場館和“世遺”項目免費開放;地方戲展演;閩臺傳統文化交流項目;文化遺產進校園、社區、農村展覽等,呼應了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設立。
(五)兩岸文化交流活動方興未艾
近年來,“閩臺對渡文化節暨蚶江海上潑水節”、“海峽兩岸保生慈濟文化節”、“海峽兩岸民間文化藝術節”、“海峽兩岸三平祖師文化旅游節”、“漳臺族譜對接和民俗展覽”等兩岸文化交流活動持續開展。
2008年,在泉州舉辦的主題為“弘揚閩南文化,增進交流合作,推動海西先行,加快泉州發展”的首屆海峽兩岸閩南文化節,就有閩南文化論壇、第九屆國際南音大會唱、海峽兩岸戲劇展演與交流、南少林武術系列活動等15項閩南特色文化活動亮相。
2006年以來,廈門海滄每年舉辦文化節,并先后多次成功組織了保生大帝神像赴金門、澎湖巡游,有力地促進了兩岸文化交流,擴大了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知名度和閩南祖地文化的影響力。
2010年,剛剛落幕的為期12天的“庚寅年保生大帝神像赴臺灣巡游暨海峽兩岸保生慈濟文化節”活動由臺北保安宮(臺灣保生大帝信仰總會)承辦,此次活動是廈門海滄青礁慈濟宮、漳州龍海白礁慈濟宮和臺灣保生大帝信仰總會三地合辦并輪流承辦保生慈濟文化節的第一年。活動主題仍為“健康、慈濟、和諧”、“弘揚閩南文化、促進兩岸交流”,分巡游活動和文化節活動,主要活動有過境踩街、儀陣表演、家姓戲、養生藥膳及藥材展、古跡藝術展覽等。全國政協常委黃志賢和臺北市長郝龍斌為啟動儀式開鑼。來自廈門海滄青礁慈濟祖宮的保生大帝神像自北向南,巡經島內18個縣市,巡游包括保安宮在內的9座保生大帝宮廟,這是保生大帝神像巡游時間最長、路程最遠、巡游宮廟最多、參與人數最眾的一次。大陸第一部公開赴臺拍攝的電視劇《神醫大道公――保生大帝》也在文化節期間在臺北首映。大陸方面組織巡游交流團100多人、旅游團400多人前往參加開鑼儀式等活動,隨后赴臺中、南投、嘉義、臺南、高雄等地8座宮廟開展巡游,5月6日從高雄走“小三通”返回廈門。這些活動,既是對文化遺產的保護,也是展示文化遺產和促進對臺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對促進兩岸同胞深層次的文化交流、文化認同,增強中華文化的凝聚力,維護祖國的和平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具有其他地域文化不可替代的意義和作用。
四、今后閩南傳統文化研究的著力點
(一)進一步理解認識閩南文化
閩南通常是指廈、漳、泉。不過,從語言上看,則有一個閩南文化圈,講閩南話的基本上都是,如福建的龍巖、漳平,臺灣地區(臺灣同胞的祖籍地主要是泉州和漳州),廣東的潮汕地區,海南,浙江的平陽,江西的上饒等等。
閩南保存了很多古老的節日,如普渡節、中原節等保留得很完整。從宗教、習俗、語言等看,閩南確實保存了許多古代的東西。最有趣的是《世說新語》里面的許多六朝口語詞,至今還可以在泉州、莆田一帶聽到。
閩南的確實相當普遍,這也是閩南文化的一個特點。內地其他地方,各個地區有各個地區的,但是像閩南這里,每個地方,每個村,甚至泉州市區每條街道,每個鋪境,都有其信奉的神。另外一個特征,就是和生活密切相關,如生病有醫藥神,生孩子有保生大帝。老百姓某方面生活比較困難,他就會在某方面造出相關的神,如“床母”、“灶神”等。
閩南的宗教文化也很有意思。宗教本來是封閉的,排他性也最強,可在閩南地區,各種宗教卻能共存兼容、和諧相處,不同宗教間的沖突斗爭基本沒有,這種奇觀在外地難得一見。
宗教和海洋文化關系很大。傳統認為“坐船跑馬三分命”,所以凡能保護自己的神都相信。閩南人地區差別很大,觀念也有很大不同。像惠安人鄉土觀念就很重,同樣是靠海,但遠渡重洋經商?;莅踩司吞貏e少,而晉江人卻大量往外跑。兩個地方靠得這樣近,就是沒有互相影響。
閩南的歷史文化積淀是非常深厚的。從歷史淵源來說,是中原傳進來的,但傳進來以后。出現了這樣一個情況,它在閩南地區生根、開花、結果以后,就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文化子系統――閩南文化。而中原文化本身發生變化以后,它卻很少與中原文化再進行交流。
閩南文化的形成可能有這么幾個因素:第一,源于農耕社會。當時的中原是農耕社會,所以,閩南文化是農耕社會的產物。第二,夷夏之辯,中原中心主義很突出。當時凡不是閩南人,都被稱為“阿北仔”(閩南話,北方佬)。第三是海洋的影響。從一千多年前的唐代開始,閩南人就越海渡洋,形成了新的和中原人不一樣的品格。第四,宋代以后,理學在福建的特殊影響。后來到了明代,西方文化傳進來,閩南得風氣之先,多種因素綜合起來,就形成一個很奇特的閩南文化??梢哉f,閩南華僑經歷這么長時間,卻基本沒有受西方的價值觀影響,比中原人、東北人更古老。這說明了文化根深蒂固,不容易變化。而華僑來認祖,實際上認的就是文化。
(二)處理好存古與創新的關系
這實際上是閩南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的關系處理問題。閩南人最引以為驕傲的是文化積淀豐厚。方言、南音、南戲都有“活化石”的美譽。但是另一方面,也面臨一個問題:對慢節奏的南音、南戲,現代的許多年輕人適應不了、接受不了。怎么辦?就拿閩南非常盛行的南音來說。廈門主張以革新來吸引觀眾。目前,在地處廈門文化藝術中心的廈門夏商好清香美食坊新設的荷音軒,可邊品美食邊欣賞從演唱到表演方式都令人耳目一新的南音表演,食客如織??捎行┤萑丝戳耍瑓s說這怎么行啊,這還叫南音嗎?認為全變味啦。再如現在的女子十二樂坊,爭議也很大,但是年輕人喜歡。這有個見仁見智的問題。申報聯合國人類口頭非物質文化遺產,需要這樣的東西,越古老越好;但是因為很
古老,除了那些忠實的老觀眾外。年輕一代都敬而遠之,它又怎么生存?
存古是優勢,也可能變劣勢;是優點,也可能成缺點,特別是當它成為創新的包袱和絆腳石的時候。要存古最好不要動,一切都原汁原味地保存下來。但這又不符合時代潮流,社會總是在不斷地前進發展,人的思想和欣賞習慣也在跟著發展。你要永遠停留在那個地方是不現實的。因此,如何保護繼承又與時俱進是關鍵,值得深入研究。
(三)研究視角要革新擴展
閩南文化面臨著這么一種尷尬――說起來,閩南文化是正統的中原文化,閩南人經常以自己的文化來源于中原文化而自豪。但它又很封閉,所以造成人們把它當作一個古董,尤其是閩南人,沒有自覺地把它放在中華文化背景上來看,經常無奈地面對曲高和寡、后繼乏人這么一種尷尬的局面。這是非常嚴峻的現實。一種地方文化若不向前發展,終究是會消亡的。這可能是閩南文化怎么生存下去要首先解決的一個很大的問題。
怎樣把閩南文化同中原文化有機地聯系起來?保存的許多東西怎么讓它顯露出來?這一定要有一種前瞻的意識。首先,作為主體的閩南人,思想觀念要開放、革新。其次,客家文化、潮汕文化,這些都要聯系起來。再進一步,可能還要聯系東南亞華文文化圈。這些都是一個大背景下的產物。
(四)政府要持續加大投入
對閩南文化的保護,政府重視很重要。政府關注了,有一定的資金投入,很多事情就有條件去做。其實,從事這方面整理、研究工作的還是大有人在。這個工作不做,再過一二十年,有些材料可能就會消亡。因此,搶救是很有必要的。這些年,泉州對這方面的工作比較重視,如南音、南戲方面的搶救和保護措施就很得力。最近,泉州又啟動了編撰《泉州文庫》的工程,準備每年拿出100萬元來整理出版泉州的地方歷史文獻。這是功德無量的大工程。但還有很多實質性的搶救工作需要去做。搶救的力度若能加大,損失就會減少。盡管從理論上講。有些文化現象的消失是不可避免的,但每一種文化現象的消亡,都是人類社會的一種損失。聯合國之所以要提倡保護人類口頭非物質文化遺產,正是基于這種認識。如果我們能盡早采取些有效的保護措施,起碼可以起到減少損失或減緩消亡的作用。何況現在還可以用各種先進的現代科學手段把它相對完整地保存下來,這未嘗不是對人類文化的一種貢獻。
(五)弘揚閩南傳統文化,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和兩岸關系的穩定發展
[論文摘要]云南是民族文化大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和民俗文化資源。近年來,隨著旅游業的發展,民俗文化開發的市場化程度也越來越高。其中從經濟學、人類學等方面,對云南民俗文化的市場化研究狀況作了總結,可資參考。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交通的便捷和人們生活消費觀念的轉變,越來越多的人對民俗文化發生濃厚的興趣,客觀上在促進民俗旅游產業發展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將其推向了市場化的境地。與此同時,對以豐富的民俗資源著稱的云南進行有關市場化的研究也有了很大的進展,內容涉及經濟學、人類學等多方面,現將其研究成果綜述如下。
一、國內的研究狀況綜述
(一)文獻典籍中的記載
民俗文化市場化是經濟進步和人類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故國內早期專門研究民俗文化市場化的著作幾乎沒有,但關注商品市場與民俗文化之間關系的觀念中國早已有之。從歷史典籍記載進程來看,《莊子·逍遙游》記載:“宋人資章甫而適諸越,越人斷發文身,無所用之”,用“章甫”(帽子)這個商品因民俗文化的不同而在市場上無法流通的事例,記載民俗與商業貿易之間的關系。司馬遷在《史記》中專辟“貨殖列傳”專欄,以區域性民俗特點作為該傳的基本框架。把各地物產概括為山東、山西、江南和江北四區,然后結合各地的民俗來闡述當時的商業活動規律,認為古代風土人情對區域貿易的影響很大。潘雄先生對此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他認為,如果經濟民俗學或民俗經濟學能正式成為一門應用科學的話,那么這一學科的先驅者應該是中國的司馬遷。此后的《風俗通義》、《荊楚歲時記》等文獻也對一些民俗文化事象展開論述,但未見將民俗文化與市場相結合進行敘述的內容。
(二)經濟學角度的研究
目前,關于民俗文化市場化有系統研究的成果甚少,從可以查閱到的資料來看,專著類的成果有:何學威所著的《經濟民俗學》,圍繞物質民俗、社會民俗、精神民俗等方面展開,闡釋經濟生活中的民俗文化因素,首次提出了民俗文化產業理論與實踐的問題,從經濟開發角度系統地研究民俗文化,將民俗文化與文化產業掛鉤。民俗文化與文化產業的關系實質為民俗文化與經濟的關系,民俗文化與經濟的關系相輔相成,作者提出以經濟騰飛帶動民族民俗文化發展,以傳統民俗文化的發揚光大促進經濟繁榮的觀點。該著對民俗文化在經濟的沖擊下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沒有做深人地探討與分析。論文類的成果,最典型而且最具代表性的是潘雄的《民俗研究在商業貿易中的重要性)(載于張紫晨選編《民俗調查與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一文。該文作者運用對比研究的方法,追述了中國民俗與貿易之間關系研究的最早典籍記載,見于《莊子》與《史記》,同時與馬林諾斯基的“庫拉”制度研究作對比分析,以實例論證的方式,闡釋了民俗在商業貿易中的巨大作用:作為“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商人來說,只有翔實具體地了解民俗事象,才能在商品交易中獲利與成功。該文只是著重論述民俗在商業化中的重要作用,對市場化給民俗事象帶來的影響沒有涉及。
(三)人類學角度的研究
20世紀80年代,旅游經濟正式納人國民經濟計劃,作為旅游資源當中極為重要的部分,民俗文化資源隨著旅游文化的發展,漸漸走向產業化道路。目前,真正對民俗文化市場化進行的研究,也著重從民俗旅游和產業化角度進行研究與分析。
從民俗旅游角度對文化資源開發進行研究、分析的成果較多。王德剛的《民俗旅游開發模式研究—基于實踐的民俗資源開發利用模式探討》(載于《民俗研究》,2003年第1期)一文,通過對民俗旅游發展經驗研究,總結出了民俗旅游開發的六種模式:品牌經營模式、社區一歷史(傳統)街區模式、鄉村模式、“生態博物館”模式、主題公園模式、節慶活動模式。同喜琴的《論民俗旅游對旅游地民俗文化的“污染”與防治)(載于《貴州民族研究》,X006,_年第1期),闡述了民俗旅游對旅游地民俗文化的“污染”:由于過于關注民俗文化的形式,常常導致民俗文化精神內核的喪失;偽民俗大量涌現,破壞了旅游地民俗文化的
和諧性等方面。李彬,包磊的《旅游商品化對民俗旅游本真性影響研究》(載于《商場現代化》2008年3月(下旬刊))文,著力探討民俗旅游本真性和商品化的內涵,并力圖尋求二者之間的內在張力,提出解決的建議,以獲得民俗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此外,徐贛麗的《民俗旅游的表演化傾向及其影響》(載于《民俗研究》2006第3期),李正歡,黃遠水的《解讀民俗旅游本真性與商品化的內在張力》(載于《哈爾濱學院學報),2002年第11期),邱扶東的《論民俗旅游資源的保護原則與方法》(載于《寧夏社會科學》,2007年第4期)等一系列文章,對民俗文化旅游開發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作了探討與研究。
從產業開發角度進行研究的,主要有何學威的《民俗文化產業與振興民族經濟》,(載于《中南工業大學學報》,2000年第6卷第2期),把民俗文化當作一種隱藏在人民生活與思想中的象征符號,研究民俗文化產業在振興民族經濟中的作用及可行性。姜繼為,呂桂蘭的《試論民俗文化與市場經濟的相互融合》(載于《河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第3期),主要論述了民俗文化與市場經濟相互融合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民俗文化與市場經濟相互融合的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民俗文化的生命力與市場經濟的生長點的問題。此外,張來芳的《民俗文化產業化的構想》(《江西社會科學》,200()年第5期),邱扶東的《論民俗旅游資源的保護原則與方法》(《寧夏社會科學》,2007年第4期)等論文都相應分析了民俗文化產業化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可實踐性。
(二)國外的研究狀況綜述
國外旅游產業發展較早,對民俗文化商品化、市場化研究的論著也較多,美國旅游人類學家格林伍德(Greenwood. 1977)就對旅游文化的商品化給予了較多的關注。他認為,文化旅游的開展必然帶來文化的商品化,但若是把文化完完全全按照商品來進行包裝,就會帶來極大的消極意義,因為這實際上“剝奪了文化的內涵”,同時也剝奪了構成文化的方方面面。商品化使文化失去真實性,使民俗生活置于舞臺化和戲劇化之中,故格林伍德反對民俗文化在旅游開發過程中將民俗事項商品化,提倡對文化的市場持一種理性的態度。但是,也有學者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待民俗文化的商品化。以色列著名的旅游人類學家埃里克·科恩(Erik Cohen)就認為,民俗文化商品化、市場化使其真實性喪失的說法是不貼切和荒謬的。一種新的商品化了的民族文化,可以隨時被接受為是真實的,哪怕僅僅只是市場化了的真實,同時這種商品還會得益于悠久的民族文化所賦予的深厚內涵,成為更具吸引力和市場的商品。由于有了商品經濟效益帶來的資金支撐,又反過來使文化產品的生產更加完善和進步,進而促進民俗文化的推廣和發展。
此外,隨著全球一體化的發展,現代旅游規模的日益擴大,民俗文化的市場化程度也不斷加深,由此而帶來旅游開發對旅游目的地及民俗文化所造成的影響,尤其是負面的影響越發引起學者的關注。這些負面影響大多發生在不發達國家和地區,涉及到社會文化和環境影響問題,成為20世紀70年代學術界最感興趣的領域。隨著民俗旅游商品化傾向的日益嚴重,國外很多學者開始在“真實性”和“舞臺性”兩方面展開了研究,試圖尋找民俗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出路。在這方面,影響最為深遠的理論就是馬康納(MaCannel)的“舞臺真實”理論,較系統的探討了關于旅游景觀系統的六種舞臺類型。國內對民俗文化市場化的境遇研究,較少有比較系統論述的著作,大多只是在民俗旅游的研究中有所涉及。雖然有一定數量的文章談及民俗文化的市場化,但是對于民俗文化市場化進行實例探討的文章并不多,在筆者涉獵的文獻中尚未發現從市場化境遇角度出發來研究云南民俗文化發展的專題性論著。
一、麻陽苗族民俗文化的起源
麻陽民俗文化歷史源遠流長,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時代,那時,人們時時刻刻面對大自然的挑戰,在求生存的狩獵與征戰需要下,在對生命的追求和渴望中,便產生了民俗文化的雛形。有歷史見證,古代的圖騰文化、盤瓠文化、是麻陽民俗文化的重要佐證,所謂“圖騰”本意為“他的家族”,在辭海中批注為:原始部落以動物或植物作為種族血統的標志并將之繪成圖案,當成祖先來崇拜,這種當成崇拜對象或符合者,即是“圖騰”。它是人們用原始的圖文形式開始對“福”、“祿”、“壽”的追求,史書記載,它主要是源于對遠古的星辰自然崇拜,古麻陽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賦予他們非凡的神性和獨特的鄉土習性。經過一段歷史時期,便產生了大量的民間習俗和傳說。譬如,“搬土地”,農歷正月初三至十五日,“土地公”頭戴面具,包長紅布于頸,手執插“香”杖,伴著“土地婆”(男扮),雙雙挨戶送財驅瘟。苗族人民酷愛“土地入門”,以粑粑相送?!败?chā)七姑娘”,在錦和、堯市、拖沖、文昌閣等上山區,流行一種“車七姑娘”的民俗。傳說:到了七月初一,家里死去的親人都會回到自己的家里,與家里的親人相伴半個月的時間,在七月十五日晚上回去。所以,在這半個月的時間里,可以通過“車七姑娘”的方式,讓靈魂去西天看看死去親人的情況。用農村有靠背的椅子,四腳墊上冥幣,人坐在上面,頭蒙頭巾,口含神水(老司念咒作法后的圣水),閉目,由老司在身后念咒作法,手拍大腿,腳跟離地,如騎馬狀急行至天宮,這樣就可以看到死去親人的近況了。等等,這些傳說與神話都說明了古麻陽人對吉祥富貴的向往和追求。到中古時期,以吉祥富貴為主題內容的節日和吉祥物等也開始以文字形式記載。譬如,在麻陽上山區稱為“過時節”,在下山區稱為“過月半”,就是每一個月都要過一個節,殺雞宰鵝,燒紙敬奉先人,祈求五谷豐登、先祖保佑、生活美滿幸福。每年正月初二至十五日,由孩童或藝人化裝演唱,常常在夜間以村落氏族為單位進行,稱燈班跳燈。演唱內容豐富,有唱古人的,有宣揚禮教的,有貶剖社會丑習的,有歌唱愛情生活的,有祝福祝壽的等等,這個風俗現在依然盛行。到了現代,麻陽人過大年時,家家戶戶都會在大門前貼上倒“?!弊之?表示“福到了”?!靶∧昵描尅?。農歷臘月二十六日前后,拖沖、大王、大酉、旋渦等地謂之“小年”,組織藝人在廟內或村莊較高之樓舍,有節奏地敲鑼,朝夕不停,通宵達旦。村民挨戶為敲鑼者呈酒送飯。鑼響時,男女老幼坐在家里靜聽,喜笑顏開,慶五谷豐登,賀六畜興旺。在麻陽苗鄉的石門柱上,路邊、河邊的耀眼處都可以看見雕有“?!薄ⅰ皦邸钡仁?這些都反映了人們對吉祥富貴的祈盼、追求。近二十年來,麻陽民俗文化的形式,人民開始對其深入研究、整理和開發,其中,“儺文化”、“盤瓠文化”等一些鄉土文化作為民俗文化的一種主要表現形式,在媒體、在民間作為熱點被推介和傳播。
二、麻陽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
麻陽有著悠久的歷史,遠古時代即有先民在這里勞動、生息、繁衍。在秦朝時期就已屬黔中郡地,漢為武陵郡地。南朝陳天嘉三年(562年)置麻陽戍,唐武德三年(620年)置麻陽縣屬辰州。其后雖幾經變易,但麻陽縣名一直沿用至今,已有1386年歷史。麻陽人民在幾千年的勞動、生產、生活中,形成了獨特的民俗文化。這種文化神奇獨特、古樸神秘,它集對神的敬仰和對福的祈求、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于一身,是麻陽民俗文化的精髓。
在麻陽,“節”文化與民俗文化緊密相連。過節,在上三區稱為“過時節”,在下三區稱為“過月半”,就是基本上每一個月都要過一個節,殺雞宰鵝,燒紙敬奉先人,企求五谷豐登、先祖保佑、生活美滿幸福。概括起來有:三月初三的“上巳節”、立春后第五個戊日的“吃社”、五月十五的“盤瓠龍舟節”、七月十五的“鬼節”、六月第二個卯日的“吃新節”、十月初二的“過苗年”等等。
豐富的節日活動產生了豐富的民俗文化。雖然這些民俗文化活動有的含有一些封建迷信色彩,但站在宗教信仰和民俗習慣的角度來看,無不體現了麻陽人們追求幸福生活、祈禱健康長壽、懷念先人的優良傳統。
正月跳燈。每年正月初二至十五日,由孩童或藝人化裝演唱,常常在夜間以村落氏族為單位進行,稱燈班跳燈。出行時,2人先行開路,1人舉姓氏燈,燈上書寫堂號:張姓“清河堂”、滕姓“南陽堂”、黃姓“江夏堂”、劉姓“彭城堂”、田姓“雁門堂”或“紫荊堂”、陳姓“穎川堂”、譚姓“弘農堂”,李姓“隴西堂”等。1人下貼,通知村寨,燈班即至。燈班進寨,神燈放下,謂之扎營。諸燈聚匯村寨院落或豪富人家,謂之打欒。打欒之初,演唱“二十八宿”,即比喻前朝古人為星宿,群星聚會,吉星高照。演唱內容豐富,有唱古人的,有宣揚禮教的,有貶剖社會丑習的,有歌唱愛情生活的,有祝福祝壽的等等。正月十五日,路燈活動停止。即日,殺豬宰羊敬神燈,燒掉神燈和花燈,宣告一年一度新春跳燈活動結束。
搬土地。農歷正月初三至十五日,“土地公”頭戴面具,包長紅布于頸,手執插“香”杖,伴著“土地婆”(男扮),雙雙挨戶送財驅瘟。苗族人民酷愛土地入門,以粑粑相送。
小年敲鑼。農歷臘月二十六日前后,拖沖、大王、大酉、旋渦等地謂之“小年”,組織藝人在廟內或村莊較高之樓舍,有節奏地敲鑼,朝夕不停,通宵達旦。村民挨戶為敲鑼者呈酒送飯。鑼響時,男女老幼坐在家里靜聽,喜笑顏開,慶五谷豐登,賀六畜興旺。
車(chā)七姑娘。在錦和、堯市、拖沖、文昌閣等上三區,流行一種“車七姑娘”的民俗。傳說到了七月初一,家里死去的親人都會回到自己的家里,與家里的親人相伴半個月的時間,在七月十五日晚上回去。所以,在這半個月的時間里,可以通過“差七姑娘”的方式,讓靈魂去西天看看死去親人的情況。用農村有靠背的椅子,四腳墊上冥幣,人坐在上面,頭蒙頭巾,口含神水(老司念咒作法后的圣水),閉目,由老司在身后念咒作法,手拍大腿,腳跟離地,如騎馬狀急行至天宮,這樣就可以看到死去親人的近況了。
一種文化的形成,需要特定的歷史環境、特定的人文基礎和特定的歷史變遷。正是得益于這樣的民俗文化的熏陶,麻陽苗族人們形成了古樸厚道、勤勞善良、思想淳樸的性格,產生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全社會形成了追求幸福美滿和富貴吉祥的好風尚、好傳統、好家風。誰不按照追求幸福美滿好風俗就會受到村民的鄙視和譴責,會被當作沒有“家教”,不孝敬長輩的例子教育幼輩。這樣的好風尚、好傳統、好家風,使家庭更加和睦美滿,其樂融融,形成了獨特的“錦江民俗現象”。
三、麻陽民俗文化對中華民族文化的作用
中華民俗文化是中華民族偉大文化的重要內容,是中華大文化的分支,從中華民族的精神和發展歷史來看,中華民俗文化可以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根本和歸宿。
在湘西南麻陽地域文化基礎上形成的麻陽民俗文化,與其他民俗文化相比較,既有共同點,又有差異性。它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延伸和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麻陽民俗文化形成的追求幸福、美滿的鮮明主題,是對中華民俗文化的重要貢獻,是中華民俗文化的瑰寶。
麻陽人民古樸簡單。在千百年的生產生活中,麻陽人們依山傍水而居,伐木建房,以茅草蓋之,采野菜而食,捕野畜以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與花草相伴,與鳥獸為依,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盡情地享受著天地之間的靈氣。他們過著古樸簡單的生活,沒有太多的欲望雜念牽掛,平平淡淡,寬宏溫和,正應了“氣之溫和者壽”、“量之寬宏者壽”的真理。
麻陽人民思想淳樸??鬃诱f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麻陽人民淳樸的思想里貫穿著“和”的社會理念,“家和萬事興”、“和為貴”、“和氣生財”,這些都是注重人際關系融洽的表現。淳樸的思想給社會帶來了福音,家庭和睦,鄰里和睦,親朋和睦,產生了淳樸的社會環境,形成了良好的社會風氣。
麻陽人民勤勞善良?!百|之善良者壽”。麻陽人民十分勤勞,在辛勤的勞動中,他們擁有了強健的體魄,擁有了健康的基礎。他們懂得,只有通過辛勤的勞動,才能改變生產生活環境,才能創造更多的財富,才能改變生活質量。豐富的物質基礎和精神生活,為幸福、健康、提供了賴以生存的條件。
四、麻陽民俗文化理念的提升與發揚光大
獨樹一幟的麻陽民俗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有超強的生命力和發展前景。近年來,麻陽縣委、縣政府站在歷史的高度,以弘揚民俗文化,發展縣域經濟為己任,提出了打造民俗文化品牌的戰略決策,必將進一步豐富麻陽民俗文化的內涵,將麻陽民俗文化研究推向一個新的階段。這是麻陽苗鄉37.3萬苗族同胞之福。
追求幸福、健康、和諧、美滿是湘西南麻陽苗族人們美好的夙愿。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麻陽人民追求生活富裕、社會和諧和實現健康長壽的愿望越來越強烈。麻陽縣委、縣政府高瞻遠矚,審時度勢,提出打造地域文化品牌,發展縣域經濟的思路,符合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指導思想,符合麻陽人們的根本利益,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必將使民俗文化理念得到提升。
麻陽有良好的生態環境,獨特的生態資源,有很多潛力等待我們去利用與開發。這里有被譽為中國冰糖橙之鄉、還有曾被列為貢品的小籽花生和苞茅酒,有益壽延年的松花養身酒和雄山長壽礦泉水等特產,經過近年來的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步伐的加快,這些無公害農產品資源越來越豐富,不但滿足了麻陽人們生活的需要,還有大量的儲備等待外銷。
關鍵詞:南疆;漢民族;文化遺產
一、我國文化遺產發展現狀縱覽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古代文明為中華民族留下了及其豐富的文化遺產。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擁有可移動的文化遺產越1200件,已知地上、地下不可移動的文化遺產近40萬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271處,世界遺產30處,世界文化遺產27處(含文化、自然雙遺產4處),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兩項。這是中華民族炎黃子孫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精神財富,對其精心呵護、傳承發展,是政府組織和全社會共同的神圣職責。
中國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狀,用兩個字可以形容,那就是“堪憂”,因為我們國家在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原來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正在迅速的改變。比如我們過去有很多勞動歌曲,插秧的時候要有插秧的號子,薅草的時候有薅草的鑼鼓,林業工人在伐木的時候有伐木歌,抬木頭的時候有抬木歌,但是現在這一切都以現代化來代替了,原來的這些民歌就都不存在了。
如果說物質文化遺產是化石,非物質文化遺產則是活化石,文化形態的深入力量同樣無法替代。但是,比較起前者,大家對后者的價值認同遠遠不夠。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包括一些民間老藝人的絕技,是在毫不自知的狀態下,從眼前永遠地消亡!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迫在眉睫。
二、新疆南疆漢民族文化遺產的價值與意義探析
南疆漢民族非物質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的不可忽視的部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源遠流長,資源豐富多姿,種類異彩紛呈,是中國人民智慧創造的結晶,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寶庫,是全人類共同的寶貴財富,也是世界文化多樣性的生動展現。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極富精神價值
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體現了各個國家和民族長期以來形成的共同心理結構、意識形態、生產生活方式和習俗等特點,因此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民族精神的載體,又是民族精神和傳統文化的象征。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許多閃光的倫理精神,如公而忘私的“天下為公”精神,以義制利的“見利思義”精神,人格獨立的“威武不屈”精神,虛懷若谷的“厚德載物”精神,清正廉明的“執法不阿”精神,艱苦奮斗的“自強不息”精神等等,至今像涌動不絕的清泉,滋潤著炎黃子孫的生活,陶冶中華兒女的情操。這種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情感和個性特征,以及自強不息的民族凝聚力和親和力,是維系中華民族情感的重要紐帶。這種精神品格和精神力量已經溶入我們民族的精神之中,至今大量地、鮮活地藏匿于民族民間,埋藏在老百姓的心靈深處。因此蘊涵著彌足珍貴的精神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們可以退守和棲居的精神家園,也是我們增強文化認同的寶貴資源。有了一種文化認同,我們的先進文化建設就有了豐富的精神資源和深厚的文化根基。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著獨特的歷史價值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民群眾在勞動實踐中創造的,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和歷史進步的標志。由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凝聚了古人對事物本質和規律的認識和實踐經驗,所以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民族民間的科技文化蘊涵著大量的尚待開發和破解的歷史文化信息。這是祖先留下的極具歷史價值的精神文化寶庫,為我們后人的科技發明和文化創造提供了無限豐富的靈感資源。而一代又一代承傳的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祭祀禮儀,甚至我們的風俗習慣所表達的是人類自己對現實的人和社會關注和療救的一種愿望,更重要的是要表達人類超越社會歷史限定和時間空間限定的一種永恒的期盼和希冀。這是先人們開創的一種靈動的文化自覺。有了文化自覺的意識,我們就有了構建和諧社會先進文化的基本動力。
近些年,不少地方和個人在重視經濟發展的同時,卻很少考慮文化的發展。急功近利的房地產開發商為了眼前的經濟利益,使許多鄉村在推土機的轟鳴聲中,頃刻間夷為平地,我們的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冰冷無情的鐵鏟下,瞬間都統統蕩然無存。如果我們在全力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和房地產開發中不加特別的關注和十分的留意,那么極具重要歷史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會斷送在我們這一代手里。可持續發展觀需要一種文化自覺來支撐,構建和諧社會需要文化因素浸潤其間,它需要弘揚一種精神,培養一種文化自覺的基因。具有厚重歷史價值的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堅持科學發展觀提供了最基本的文化自覺。這種文化自覺所特有的民族自尊、自愛和自信,是推動我們民族進步和發展的激越的鼓點,可以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巨大的精神動力和正確的精神導向。
(三)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著巨大的文化價值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價值首先是傳承文化傳統,為文化創新提供基因、動力。眾所周知,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農耕文化、游牧文化和漁獵文化相互融合的文化。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在游牧文明、漁獵文明和原始農耕文明中養育起來的,它與群眾的生產生活實踐密切相關,它深深扎根于我國各民族人民群眾之中。我們尋找中華民族精神文明源泉的目的是要更好地認識它的文化價值,并將它精心呵護,傳承發展。我們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是把舊有的東西當作“活化石”擺在博物館里僅供展覽,也不是把故舊的民俗事象簡單地搬到現代生活中重演,而是要在深層挖掘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基礎上,進行文化創新和藝術創新,從而使我國新的文化成果更具中國特色,更彰顯出中華民族獨特的民族精神,推動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向縱深發展,始終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為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打造出一個更加有利于和諧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環境。這是我們保護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初衷,也是其保護研究的價值意義所在。
三、南疆漢民族文化遺產保護的出發點與思路
筆者認為在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研究中,有緩急之分,而無輕重之分,為什么呢?,因為對一個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者而言,所有的我們民族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是重要的。但是有緩急之分, 筆者認為,所有這些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所處的困境都是一樣的,但是每一個項目自身的環境又有所區別,比如有的真的是瀕臨滅絕,就剩一口氣了,這就叫“急”。有的環境還相對比較好,就可以稍緩。當然所謂“緩”不是推遲,而是盡量的在最短的時間內先把“搶救”兩個字落實。并進行深入研究。
南疆漢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難點主要有兩個,第一個是現在從政府到民眾,更多的想的都是如何改變、提高我們的物質生活,如何發展生產,民眾想的是如何過上更好的物質生活。因此,整個社會對南疆漢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以及保護研究它的深遠意義缺乏認識。第二點就是文化一體化的進程使主流媒體,比如電視,普及到千家萬戶,而這種流行藝術的普及,擠壓了傳統藝術存在的空間。而且更重要的是,在這種主流媒體的狂轟亂炸之下,我們的整個民族,現在都在“自覺自愿”地拋棄自己的民族文化,在追求現代化的文化??傊?,如果一個民族自己不再喜歡自己的傳統藝術,而一位地追求現代化、追求西方的藝術,這一點才是最可怕的。
參考文獻:
[1]王仲殊.《物質文化概論》,載《考古通訊》,1956年,第1期
[2]薛宗正.《中國新疆古代社會生活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