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22 03:55:30
序論:在您撰寫地理與生活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讓學生積極參與,提高他們對知識的認識
學生思維的調動首先就要通過提升學生對地理的興趣才能激發他們的思維。在很多情況下提問是激發學生興趣的催化素。精心準備的問題能很好的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敏捷性。精心準備的問題相當于為學生制作的一個磁力場,以教師為導體,聯合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內容作為一種誘發物,從而激發學生的對地理的好奇心、興趣和求知欲,促使他們對學習地理的動性,啟動他們的創新思維。然而學生的求知欲是學生學習中最活躍的部分,只有新鮮、奇怪、具有懸念和啟發性的問題才能在短時間內聚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的思維、記憶變得活躍從那進行更好的學習。
例如:在第八年級的初中地理上冊中教學的《中國的自然資源》,當學生了解了我國的土地資源特征之后,教師可以通過講解、提問來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發揮自己無窮的想象力,如:對于我國的耕地和林地人均相對較少的特點,請問該怎么做呢?那么在后備耕地資源不充足的情況下,應該怎么提升農業生產等的問題呢?請同學們快速的思考,迅速的回答出來。待學生回答完畢之后,教師要對學生的回答迅速做出肯定或者是否定或者是及時的進行補充。這樣的做法,使得學生在思考問題的時候變得順暢,也加快了思維的靈活度。通過自己的大腦對問題的分析,從而得出與書本上相似的結構,當學生在獲得了喜悅感和成功感的同時還能不斷的提升對問題的應變能力和分析能力,以便于增強雪上創新思維的敏捷性。
二、培養學生的情感從而協調發展
曾經有一位心理學家說過:教學的過程不僅僅是一種認知的過程,更重要的還是一種情感的投入和交流的過程平等[2]。要從心理學的角度去想,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唯有關注和注重學生的情感,方能促進學生在“知識、情感、意念、行為”等多方面的協調發展。教師在教學方面,不僅要加強對學生知識的的傳授以及技能的培養,與此同時還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其實,學生在學習上以及實際生活中是渴望得到尊重、肯定、平等的,對于老師來說,希望老師既是良師,又是益友。教師應該在教材中去挖掘能夠培養和感染學生情感的部分內容,然后分別在情感和形象上進行加強潤色,加強學生在學習上投入情感,促使學生在認知的過程中從而獲得體驗學習的積極情感。例如:北京古老的故宮、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有雪域之稱的青藏高原、千姿百態的雅丹地貌等等,這些對地方生動形象的描寫,深深的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那些地區產生崇敬、贊美喜悅的情感,從而激發學生對地理內容的以及我國的地理環境產生情趣和熱愛。
例如:在教學《長江萬里行》時,首先教師要結合長江沿岸的地理特點,介紹長江沿岸各省的氣候、生態等特點,并結合長江的水資源開發,從而積極引導學生收集長江沿岸各省的資料,以開展主題為《長江知多少》的活動,此時此刻,同學們的內心已燃起了一種強烈的求知欲望,他們便會在課后積極的找尋資料,或者是查看相關的硬碟、圖書,精心的準備這次活動。實際上,這樣的活動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而且在活動還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他們在輕松、有趣、愉快的氛圍里盡情的學習新知識和培養自己的自主創新能力。在這個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在自己的努力下清楚了有關于長江的任何故事,也對長江的過去和未來有了一定的認識和展望。這樣的學習過程,在教師輕松、學生愉快、課堂和諧的情況下完成教學任務。
三、結合地理學的特點,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一)充分利用地理圖冊
形象的地理圖冊能更加直觀的反應出地理事物以及地理規律,這也是地理知識的第二種語言。準確的利用地圖冊能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的知識,還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等。例如讓學生學習“中國分層設色地形圖”的時候,根據其地形的顏色變化,找出三種顏色的分解以及相應的高度,通過自己的分析、聯想、概括,在其中尋找出地形的本質特征、屬性以及內外之間的聯系,這樣不僅讓學生了解了我國東低西高的地勢以及了解分三級階梯的特省,而且還激活了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
(二)培養學生的比較能力
地球上的萬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氣候、位置、河流以及工農業、資源等,它們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總而言之,地理具有綜合性。老師咋教學中,善于使用比較的方法,對地理知識進行相關的調整、梳理、提升,不斷的解釋現實生產與生活中的地理現象。例如:黃河與常見之間的比較,氣旋與反氣旋之間的比較,通過找尋出它們之間的差異和聯系,從而加深學生對不同概念的理解,以便于提升學生的分析、比較和概括能力。
四、聯系生活,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一)教師需要樹立起“生活地理”的教學概念
地理學科中包括了自然、社會等等很多的知識,其內容覆蓋面十分的廣泛,其所蘊含的知識覆蓋面也十分的廣。在其中有很多知識都不是用枯燥的文字就能夠讓學生明白的,它所要構筑的立體空間也不是平面圖畫與文字所能夠構筑的。生活中有許多的東西都可以幫助我們去理解地理知識和分析地理問題。因此,我們地理教師就必須要養成“生活地理”的教學概念。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不能夠過于的依賴于教材,也不能夠迷信教材,我們必須要盡可能地將生活中的素材引入課堂,讓學生們學會從日常生活中去認識地理,同時還能夠將課堂中的知識在生活中進行運用,例如出門后如何分辨東西南北,了解家鄉各種信息等。只有有效的將地理知識與生活進行緊密的聯系,才能夠讓學生們更好的感知身邊的地理現象和事物,從而更好的激發他們的學習地理的興趣。
(二)運用生活經驗分析地理問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我們班有八個環保小衛士,我們不能當一個有名無實的小衛士,所以我們決定今天上午去做一件跟保護環境有關的事情。
早晨,我7:00就起床了。當我穿好衣服時,我聽見窗外傳來“沙沙沙”的聲音。我抬頭向窗外望去,哇!天灰蒙蒙的正下著小雨。我一下子變得沒主意了,心想:怎么辦呢?到底是去還是不去,我猶豫了一下。不行,我不能說話不算話。記得爸爸說過:做事情要講原則,不能做個言而無信的人。所以不管下多大的雨,我都要去。
于是我打著雨傘,拿著塑料袋和筷子去了我和同學們事前約定的地方,準備和同學們一起去撿路邊的垃圾。我一個人一邊打著傘,一邊左看右看,等著同學們。時間就像河水一樣一分一秒地流著,過了好半天都沒有一個同學來。這時我的心里有些著急,又有些生氣,感覺好像被欺騙了一樣,最后我想干脆先回家打電話問問同學們到底來不來。
我又打著雨傘回到了家,剛一進門,電話就響了,原來是李昀珂媽媽打來的。她媽媽說叫我們等雨停了再去。哦!原來是因為下雨,同學們怕爸爸媽媽擔心,避免生病。所以我也就不生氣了。后來我又和李昀珂約好了,等雨停了我們老地方見。
快到9:00的時候雨真的停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著工具去了我們約定的地方。馬上開始了我們今天的活動。我們一邊走,一邊撿,撿完路邊的又撿草地上的,這時丁雨萱也加入了我們的隊伍。我們三雙明亮的眼睛認真地尋找著每一個角落里的垃圾。不到一會兒,我們的袋子就被煙頭、果皮、紙屑脹得鼓鼓的。我們撿了一袋又一袋,我們的手弄臟了,可是當我們回頭看見被我們撿得干干凈凈的馬路和草坪時,我們開心地笑了。更讓我們開心的是那一群大人們不時的夸贊,不斷投來的贊許的目光,讓我們笑得更甜了。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如何在生物課堂上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自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既是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也是體現以人為本、著重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F以“傳染病及其預防”一節課的課堂教學為例,談一下如何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解決生活中問題的能力。
本節課的一個重要任務是讓學生運用探究、比較的方法理解傳染病的相關知識。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情境體驗、音樂欣賞、圖片觀察與分析、課外探究等活動,有效地培養了學生運用知識自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我首先播放《健康歌》來導入新課,為以下新課的開展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出課題后,我并不急于往下進行,而是讓學生思考:看到這個課題,你想了解些什么呢?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了,紛紛提出了自己想知道的問題:“怎樣保護自己的健康?哪些病會傳染?怎樣預防傳染???”
這樣由教師設疑轉到學生設疑,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并且將提問的機會也留給了學生,培養了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提供了動力。
二、觀察對比、表達交流、歸納概括,創設自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空間
讓學生觀察對比幻燈片中狂犬病和近視眼的圖片,并說出二者病因有何不同、與健康人接觸后結果有什么不同,學生表達交流、歸納概括病原體和傳染病的概念。接著展示幾種病原體(包括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的圖片,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讓學生體會知識與生活的聯系。
三、分析資料,討論探究
學生了解了傳染病的概念之后,急切想知道傳染病是怎樣傳染的,我把學生分成小組,共同分析教材69頁有關流感、肝炎的資料來討論探究:傳染病流行時,從病原體到患者要經過哪些環節?
這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在此要給學生留出足夠的討論分析時間,并深入到學生當中與他們一起討論。為了使學生更形象、直觀地了解流感是如何傳染的,給學生播放動畫(課件),最后通過班級交流探究結果,由學生概括出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學生在回答過程中,要給予適當的鼓勵、點撥、補充。然后馬上播放動畫:你能分別說出流感、肝炎、艾滋病的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嗎?幫助學生合理地搭上理論聯系實際、自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條線。
接下來引導學生思考:缺少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傳染病還能夠在人群中流行嗎?如何針對這三個環節來預防傳染病呢?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一些常見的預防傳染病的方法,在老師的點撥提示下,歸納出傳染病的預防措施(即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并讓學生舉例說出一些常見傳染病的主要預防措施(如:麻疹、乙腦,要預防接種,以保護易感人群為主;肝炎、淋病應以切斷傳播途徑為重點),使學生明白,預防傳染病,要做到綜合與重點措施相結合。
四、運用知識,關注社會
1、新流感:簡單介紹新流感(因近期流行,學生很熟悉),讓學生說出防治方法,然后再出示相關防治圖片。
2、“非典”:“非典”曾給人留下刻骨銘心的記憶,可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非典”流行的三個環節以及預防措施。
3、艾滋?。喊滩∽鳛槭兰o頑癥,目前科學界對它也沒有好的治療方法,它對人類的危害極其嚴重。如何對待艾滋病患者引起了我國和世界的高度關注,因此給學生普及艾滋病的知識十分必要,這也是本節課的難點。
首先學生在歌曲《愛的奉獻》的熏陶下,交流課前查閱的資料。學生的回答可能不十分全面,接下來播放影視資料,包括艾滋病的病原體、傳播途徑、預防艾滋病的方法、艾滋病患者圖片、“紅絲帶”(防治艾滋病的國際性標志)圖片,以此來激發學生正確地對待艾滋病人,關心他人的情感。同時也幫助學生解決了如何與艾滋病患者相處的問題。
五、暢談收獲,自我總結
學完本節課的內容之后,讓學生自由發言。要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讓他們都有表現自己的體會,嘗到成功的喜悅。接下來轉入鞏固練習,以一個具體病例分析不同的處理措施分別屬于預防傳染病的什么措施,再次幫助學生合理地搭上理論聯系實際、自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條線。
六、課堂延伸,鞏固升華
課件展示:課外調查當地常見的傳染病,把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每個小組書寫一份調查報告。又一次幫助學生合理地搭上理論聯系實際、自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條線。
優秀本科畢業論文感謝信范文【一】
在這四年本科學習接近尾聲時才能深刻體會到時間的飛逝,在家鄉四年的學習生活使我受益匪淺。經歷大半年時間的磨礪,本科畢業論文終于完稿,回首大半年來收集、整理、思索、停滯、修改直至最終完成的過程,我得到了許多的關懷和幫助,現在要向他們表達我最誠摯的謝意。
衷心感謝我的導師胡毅夫教授,胡老師嚴謹細致、實事求是的治學態度,認真勤奮、不知疲倦的工作作風,思維敏捷、銳意創新的研究風格以及對科研的執著追求都將使我終生難忘,時時鞭策我努力工作。
衷心感謝彭述權老師、樊玲老師,彭老師學問扎實、思維開闊、治學嚴謹且具有創新精神,在試驗研究上的認真和細致讓我肅然起敬,在理論分析上的高屋建瓴讓我欽佩;樊老師在試驗方案和現場給我們的很多建設性的意見讓我們的試驗柳暗花明,讓試驗順利開展。
感謝和我一起做試驗的塔里木大學的王強、馬光誠同學,感謝所有在我科研和生活中給我關懷和幫助的老師和同學。
感謝我的家人,一路走來,謝謝你們對我的支持、包容和激勵。是你們熱切的期盼和溫馨的鼓舞讓我有了不竭的動力,勇往直前。
感謝我的同門師兄弟馬元軍、烏青松、馬莉、謝小明等。難忘四年與大家的朝夕相處,那些曾有過的爭執與歡笑,并肩奮斗與酣暢對飲以及汗灑疆場的意志與酒入愁腸的情誼,都是一生中最美的回憶。同學志四海,天涯猶比鄰。分別的日子里,青春永不散場。
紙短情長,想要說的太多太多。
這一次轉身過后,我們又踏上了新的航程。人生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重逢只為了不期而遇或相約而至。前路漫漫,大家且行且珍重!
優秀本科畢業論文感謝信范文【二】
感謝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基于粗糙集理論的地理信息服務演繹推理研究對本研究工作的資助,該基金課題由苗立志老師負責,研究期限為XX 年1 月-2XX年12 月。本文研究工作是在苗立志老師耐心指導下完成的,苗立志老師總能給我提出建議,使我把握住方向,非常感謝苗立志老師在我本科四年學習生涯中,對我生活方面的幫助、學習能力方面的提高、科研工作方面的關心,并指導我沿著正確的研究方向一步一個腳印的前進。
感謝地理與生物信息學院的領導,給我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感謝陪伴我四年的本科同學:陳金群、徐亮、蔣志遠、潘多,感謝他們四年來對我生活上、學習上的幫助,祝愿他們都能找到滿意的工作,感謝我父母的支持,感謝父母無私的幫助,感謝在百忙之中評閱論文和參加答辯的各位專家和教授!
優秀本科畢業論文感謝信范文【三】
時光飛逝,轉眼四年緊張充實的大學生活就即將結束了。在這四年的時間里,我收獲很多,不論學習還是生活上?,F在即將結束這一切,我的心里雖滿是不舍但也充滿感激。在論文完成的此刻,特向所有關心過和幫助過我的老師同學及所有人表示由衷的感謝!
在這短暫的四年里,我首先要感謝我的導師齊雁冰老師,在我人生最關鍵的時期得遇恩師是我的幸運。無論是在學習和生活中,齊老師都給予了我莫大的關心和幫助,并以其嚴謹的教學態度和寬以待人的作風影響著我。每當我在學習上倦怠的時候,齊老師都會督促和鼓勵我;在我遇到困難時,齊老師會悉心為我答疑解惑。我的論文是在齊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完成的,從論文的選題、實驗設計、論文開題、發表期刊論文以及畢業論文的撰寫,都傾注了大量精力和心血。值此論文完成之際,謹向齊老師致以我最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謝!
感謝常慶瑞老師,常老師以其嚴謹的治學態度、淵博的學識和對教育事業的熱情感染著我,讓我懷著無限的激情面對我的科研生活!
感謝師弟楚萬林、師妹蒲潔在我生活和實驗中給予的關心和支持!
感謝論文實驗開展過程中,實驗室各位老師在實驗儀器和測試過程中給予我的方便和指導!
感謝劉夢云老師在我的導師出國學習的這一年里給我的幫助與支持!
回首四年的本科生涯,有那么多的老師和同學給予了我幫助,有太多太多的人需要感謝,感謝劉京老師、陳濤老師、高義民老師,感謝學院田宵鴻老師、楊巖榮老師、任曉萍老師、哈力娜老師、李景林老師等,在我學習和科研等各方面為我提供的幫助。
一、及時聯系生活中的現象,來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上課時看到學生穿上了棉衣,聯想之前的陰雨天氣,問學生:這跟什么天氣系統有關?身邊的事物與書上的知識有意識地聯結在一起,不但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本知識,而且增加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講到“對流層氣溫變化的特點”時,聯系污染物的擴散及逆溫現象,指導學生分析:晚上逆溫層增厚,直到太陽出山,污染物不易擴散,污染嚴重,因此在太陽升起兩小時后空氣新鮮,鍛煉身體較好。使大家走出早上空氣新鮮的誤區。
另外,還要觀察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角、晝長的變化情況及樹影方向、長短變化;測量樓間距,估測南樓高;調查農作物類型、熟制、產量;調查工廠布局及環境質量;利用節假日調查家鄉土地利用類型、飲用水質量、人口數量及素質和人口流動情況并撰寫小論文等。
二、在課堂講解時運用時事材料,有效提高教學效果
時事材料往往具有時代氣息濃、與生活密切相關、反映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等特點,每件事都和一定的地理環境相聯系,更因“新聞”是對新近發生事實的報道,它貴在“新”,時效性強,是地理教學中的很好的“活教材”。其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普遍關注,更有利于培養學生關心社會、關心時事的責任感。尤其在目前中學地理課程改革的新時代背景下,適時地、恰當地用好時事材料,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開展素質教育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如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了里氏9.0級地震,導致部分地面下沉,還引發海嘯,造成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1-4號機組發生核泄漏事故。甚至對我國有部分核輻射,并造成搶鹽風波。用所學地震知識解釋以上現象,并指導學生如何在地震中進行自救與互救,組織學生討論防震、避震知識。
三、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地理環境對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影響深遠,可以說自然地理中的每一個因素都會對人們的衣、食、住、行發生作用,人們的日常生活又會受到多種地理因素的影響。
我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用所學知識分析生活、社會中的問題。如房屋與地理環境:北方平房,南方帶脊房,傣族的竹樓,福建客家土樓,陜西黃土高原的窯洞;本市地域結構:商業區的位置、工業區的分布與哪些因素有關,評價京華園旅游景點及調查游客的來源;看中國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在北京與紐約的人是否同時在20點觀看?
四、不能忽視新教材“活動”內容的教學
現代教育理論家杜威認為:教育即生活。生活離不開活動,“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傳統教法的弊端,它能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有利于學生主動性、獨立性的發展和學習興趣的培養。因此,我們應重視教材中“活動”內容的教學,有意識地將其融入課堂教學。
必修2第二章第三節的活動3:根據計算結果,結合你的生活體驗,說說過快的城市化帶來的壓力,試提出緩解這些壓力的措施。第四章第三節的活動1:分析魯爾區的區位優勢,歸納魯爾區曾經衰落的原因、綜合治理的經驗及我國遼中南應借鑒的……”
由于新教材“活動”內容類型多樣,因此,在“活動”開展形式上也應根據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方法,以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進一步探究、嘗試的欲望。除采用傳統的課堂提問外,還可采用地理小論文黑板報、地理小報、競賽、演講、作品展示等多種形式。
五、章后問題研究,及時組織學生活動
“煤城”焦作出路何在?北京自行車是多了還是少了?綠色食品知多少?這類活動在時間安排上,當堂課不能完成,必須讓學生在課前或課后作充分的準備。一般可以在課前一段時間,布置學生準備,學完本章內容后解決;也可以在本章內容學完后,布置學生準備,在單元小結時解決。
如:綠色食品知多少?給學生一個星期的準備時間,之后上交論文,評出一、二、三等獎若干名,并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學生參與此活動的積極性非常高,既培養了學生動手的能力,也讓學生體驗了經過艱苦的勞動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同時還激發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這就使“研究”成為地理課堂教學的延伸或補充,真正使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并通過實踐,掌握技能。
關鍵詞:生活中地理;主體性;自主性;創造性;選擇性
學生主體性是指學生在日常學習中表現出的選擇性、自主性和創造性等,與消極、被動、盲目等特性呈對立關系,是教師教學活動開展和學生學習效率提升的重要保證。近年來,培養和提高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問題受到教育界乃至全社會的日益關注。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和探究是當前我國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地理學是一門離人們日常生活很近的綜合學科,通過自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不斷探索發現,將地理與生活密切結合對學生主體性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提出如下具體的實施策略和途徑:
1教師要疏通教材,建立高中地理課程內容與生活的聯系
從人教版教科書的體系設置上來看,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主體性:單元開始———相當于首語或前言;單元最后———自學園地(閱讀、技能、練習篇)。單元小節節后———活動;每節內部———穿插閱讀、資料、思考;課后———問題研究。各章節啟用特色欄目正是培養學生主體性的體現。地理教師要清楚高中地理教材的內容體系特點,通過通讀教材,構建適合自己教學的知識結構,建立和發掘地理課程內容與生活的聯系,在教學中才能自如、恰當地運用“生活中地理”引出地理理論知識。
2發掘鄉土地理資源為學生地理學習搭建平臺
地理教學中,教師以鄉土地理資源作為載體,給學生開展探究性的學習活動,在學生親身體驗地理研究的過程中,將有利于學生認識地理學的特性和發展變化規律,理解并掌握地理學的研究方法,樹立科學精神和創新精神,從而促進個人主體性的發展。例如,我在講授城市功能區形成時,要為學生闡明“集聚效應”,如果單純地介紹“集聚效應”的概念,對于學生來講是不容易深刻領會的,要攻克這個概念最好的辦法就是結合生活實際。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集聚會帶來什么影響,所以我設問:“同學們,如果你們打算買衣服,你們是選擇只有一家服裝店的地方呢,還是選擇有很多家集中分布的地方呢?”學生的回答可想而知?!斑@么看,集聚不光會帶來競爭,同時也會增大機遇。所以,在我們的城市中,商業活動通常是集中分布的,你能在大安市找出這樣的案例嗎?”學生首先會想到的就是世紀廣場,接下來讓學生應用該原理聯系實際判斷在大安哪里還會發展成第二個商業中心,學生很快會發現是慶克隆處。雖然鄉土地理研究的是小尺度空間范圍內的人地關系,但仍然可以反映出各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地理學的綜合性特征和區域性特征,以及社會環境與自然環境之間的相關關系。
3把握當代中學生關注的社會視角
作為地理教師,需從學生關注的焦點入手,積極尋找契機。例如,經了解,學生們現在普遍都在玩“微博”,“微信”,通過“微博”和“朋友圈”,筆者也“跟風”注冊了一個新浪微博賬號,但關注的視角和學生不一樣,主要是與地理相關的人和團體,包括旅行、自然風光拍攝、中國地震臺網、城市新聞晚報等等,從中搜集有利于筆者教學的資源。在講選修6“水污染及其危害”一節時,我跟學生說:“我最近在微博上看到幾張有趣的圖片,和同學們分享一下?!贝藭r,學生聽到微博兩個字立刻精神了兩分,聽說我也玩微博時,學生更是興趣盎然。當他們看到憨態可掬的企鵝穿著色彩繽紛的毛衣時更歡樂,接下來我說:“看到這么萌的企鵝,是不是心都融化了?難道現在的企鵝也走時尚路線了,還是企鵝也被當成寵物了?”學生開始進入猜測,大多數學生說企鵝穿毛衣是為了御寒。當我將真實的原因(石油泄漏,海水受到污染,企鵝的羽毛由于粘上石油后失去了保暖功能)告訴學生時,學生仿佛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他們意識到了石油對海洋生物的危害,紛紛表示要保護生物,愛護環境。經課后了解,好多學生也開始關注環保類用戶,在班級時常分享他們的見聞。分享微博這項活動既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又能鍛煉其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在分享的過程中體驗成功,以達到培養其主體人格的目的。
不過,“生活中地理”在學生主體性培養方面適用的范圍有限,更多的適用于課程導入設疑,或者驗證相關理論,不能貫穿教學的始終或者每堂課,而且在培養學生主體性時往往還需要與其他策略配合使用,比如小組合作、探究模式等。另外,主體性的主要特征表現為自主性、創造性、選擇性,但是利用生活中地理培養學生主體性時,并不一定能將其做到一一對應,有時一項生活中地理問題可能培養的主要是創造性,然后在學生的創造力得到認可或者學生體會到自身的價值時,自主性才可能隨之得到加強,有時可能生活中地理的應用都不能直接起到提升學生學習地理的主體性,而是間接的。
作者:曹雪 單位:吉林省大安市第一中學
參考文獻
[1]姜繼承.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高效課堂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3,(03):90.
[2]祁建軍.“生活化教學語言”的啟示[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2(04):25.
[3]羅立紅.生活地理教育的理論和實踐[D]:[碩士學位論文].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4(04):8.
[4]孔海燕.論杜威的教育及其在兒童早期教育中的意義[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3(04):103.
【關鍵詞】地理教學;激發興趣;提高效率;途徑
地理這一名稱無論是對小學生、初中生還是高中生,是一個多么熟悉而又陌生的詞匯,對于中學生來說,地理學科一直處在被砍、被恢復的循環怪圈中,無論高中、初中都如此。不過近些年以來,高考一直在變,而中考似乎穩定下來,地理學科又回到中考學科中,盡管只有僅僅的20分,但這20分對很多學生來說,應該是很重要的?;谀壳叭匀挥泻芏喑踔猩鷮⒌乩硪曌鞲笨疲粔蛑匾暤默F狀,如何調動他們學習地理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地理素養,人文素養,我想這是我們廣大地理教育工作者應正視和思考的問題。
本文從學生學習心理出發,以求構建地理學習的激勵機制,以此來激勵學生,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和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地理成績,豐富他們的地理素養,進而提升素質教育的質量。那么,如何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呢?筆者認為:
一、激發學生的地理學習需要
有需要才會有行動,有動力。需要越強烈,越迫切,它所引起的活動就越有力,所以在日常的地理教學中,只有學生真正意識到地理知識對生活及對他們將來的學習生活的意義,這樣才能產生學習地理學科的求知欲,從而形成強烈的求知動機。這就要求我們地理教師能夠將地理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并進行生動形象的分析,從而激發學生對地理學習的強烈愿望。例如:學生們每天無論回家還是在校都要使用水,以前我們使用的是天然水庫的水,而目前卻要使用長江水,為什么我們要使用長江水,而且老師一再強調節約用水,為什么水會那么緊張,同時讓同學們回家數一數,沿道有多少家工廠,讓同學們思考,為什么我們處在長江流域,水資源依然那么緊張,得出結論:化工廠導致的污染,即常說的三污,以及人們的生活用水,這一切導致我們都得用凈化后的長江水。那么如何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以及如何處理化工廠的三污問題呢?要求學生就此寫一則調查報告,并形成論文形式,然后對學生的調查報告以及論文進行評選,并選出一二三等獎,同時選出校環保小衛士,并將評選結果與研究成果公告于學校公告欄,讓全校師生觀摩。通過這一活動,顯然可以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地理學習,因為這讓他們感到學習地理知識是一種迫切的個體和社會需要,因而學習氣氛會格外濃。
二、激發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情感
地理學習的情感,首先應建立在良好的師生關系上,實踐證明,學生對一門學科的熱愛,往往來自于老師的個人魅力,素養以及知識。學生們對某一門功課的深切熱愛,首先是對教師的熱愛。所以我們要讓學生愛地理,首先應當讓學生愛地理老師。鑒于此,我們要求地理教師做到:
1.作為地理教師首先應該是尊重學生,根據馬斯洛需要理論,自尊和受尊是教育較高層次需要。教師首先要尊重學生,自然能贏得學生的信任,這樣教學任務便能盡快完成,從而能更好激起學生學習地理的熱情。
2.多鼓勵學生,應時常為學生傳遞作為他們的地理老師的你對他的一種充分信任的信號。皮格馬利翁效應告訴我們:當老師將信任和贊許巧妙地傳遞給學生時,學生就會受到深刻感染,得到極大的鼓勵,并能增強自信,進而從內心產生對地理教師的好感和尊敬,從而喚起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強烈情感,特別是學困生多些信任,多些鼓勵,往往能徹底改變他的學習觀念,從而能產生對地理學習的強烈興趣,進而地理成績也會明顯提高。
3.教師的個人素養包括知識水平,以及將這些知識表達出來的語言,往往決定了教師的個人人格魅力。一個擁有豐富地理知識,純熟的業務水平,以及能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將它表達出來的優秀地理教師,往往能夠受到學生的追捧和熱愛,同時學生們也十分尊敬這樣的老師。這種教師和學生在情感上產生的共鳴,往往能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熱情。所以我們的地理老師要盡量朝這一方面努力和看齊。
三、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1.讓學生長期保持對事物,尤其是地理事物的好奇心,我們可以向學生展示一些學生未知的而又與地理息息相關的地理現象,如國家地理雜志上的一些自然人文現象,學生看后一定能產生濃厚興趣,并產生好奇心。有了好奇心自然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學貴在問,問得多了,自然對地理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所有我們地理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有必要向學生經常展示一些神奇、奧妙的地理世界,從而激發他們對地理學科的熱愛和興趣。
2.讓學生知曉地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讓他們知道,地理與生活息息相關,生活離不開地理,從而保持學生們對地理學習的渴望。例如我們在教學中可以向學生傳遞這樣的信息:生活離不開能源,而能源的開發與發現則與地理密切相關,沒有地理工作者就沒有能源可言;再者,城市的發展同樣離不開地理,如城市的選址,城市三污的處理,以及城市的規劃都離不開地理知識,地理工作者。教師可以通過這些平時潛移默化的灌疏,讓學生意識到地理對生活真的很有用,從而讓學生能夠保持對地理學習的渴望。
新課程改革下的地理學科,鑒于其特點,我想它能夠更有利地推動地理課堂教學改革,所以在新課程理念下,我們地理教師要多給學生創設相互交流的空間、時間,讓學生在自主研究合作中,產生真知卓見,使我們的教學過程在心與心的交流,情與情的感染,生命與生命的對話中產生新知識,相信新課改下的地理學科將更加擁有生命力。
【參考文獻】
[1]《地理教師用書》七年級.課程教材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
[2]《皮格馬利翁效應》陳敏.編著.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2005年7月.第1版
[3]《中學地理教學法》刁傳芳,高如珊編著.1988.10.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