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08 09:58:36
序論:在您撰寫中西方建筑差異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you hongyan
【論文摘要】在英語教學實踐中,很多學生常把英漢文化等同,忽略了文化的差異,在理解方面造成了許多誤區,阻礙了外語水平的提高,影響了教學效果。語言、文化和社會是密不可分的統一體。而語言又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傳播工具,因此在英語教學中,讓學生了解中西文化差異,豐富文化背景知識,對于英語語言的學習是十分有必要的。
文化是一個社會所具有的獨特的信仰、習慣、制度、目標和技術的總稱,是在一個社會漫長的形成演變中產生和發展的產物;而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傳播工具。因此要真正學會一種語言就必須了解這種語言所體現的文化,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掌握此語言的精髓。我們教師在教學中應逐步滲透文化知識的內容和范圍,提高學生對英語的理解與把握。英語教學大綱指出,外國語是學習文化科學知識、獲取世界各方面的信息、進行國際交往的重要工具。因此,學習一門外語的過程,也是了解和掌握對方國家文化背景知識的過程。
下面先來看一個對白:一個外國人稱贊一個中國人your wife is beautiful , 中國人用where ? where ? ( 哪里? 哪里?) 來回答,于是外國人說:from head to toe (從頭到腳都美) ,中國人又謙虛地說:not to be seen ,not to be seen (不見得,不見得) 。這樣的對話顯然是由于說話方對中西方社會習俗差異的不了解而引起的。在美國,稱贊對方或對方的家人是很重要的一種社交習慣,被人們稱贊時,要表示樂于接受并愉快地感謝,不要急于否認或自貶,也不應表現得扭捏不安。而在中國,聽到別人的贊美總要謙虛一下,因為這是中國的傳統美德! 因此如果不了解語言的文化背景和中西文化差異,在英語學習和用英語進行交際時,就會產生誤解和歧義,不能得體地運用語言,以致鬧出了笑話。
就文化差異的內容來說,涉及面非常廣,從中西方的文學、音樂、美術、雕塑、建筑風格和人們的衣、食、住、交友、娛樂、節日等風土人情到日常見面問候、稱贊、致謝、道歉等生活習慣,還有中西方各自獨特的委婉語、禁忌語乃至體態語言等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有時對待同一個詞匯、同一個手勢、同一句話,英美人與中國人的理解就大不一樣。所以,我們的英語教學幾乎是從第一天起就開始接觸中西方兩種文化的差異。通常有詞匯的文化內涵差異:如ambition(野心)一詞,本身具有褒貶兩種含義。我們常用其貶義表示“野心勃勃”,而美國人卻常取褒義表示“有雄心壯志”;思維方式的差異:中國人以謙遜為美德,中國人在待人接物,舉止言行總考慮溫文爾雅,通常會用“you are overpraising me.”(過獎)來應酬,這往往會讓說話者感到你在懷疑他的判斷力;抑或是用“where? where?”來回答,弄得外國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對隱私的界定差異:如中國人表示關心的“你去哪兒?”(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語中就成為刺探別人隱私的審問監視別人的話語而不受歡迎;稱謂上的差異;由于這種文化上的差異,造成學生的簡單理解。同樣還把漢語中習慣上稱呼的“張醫生”、“王護士”稱為doctor zhang,nurse wang。英語中稱呼人一般用mr., miss,mrs.等。如 :在中國稱中年以上的人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西方,“老”卻意味著衰朽殘年、去日無多,因此西方人都忌諱“老”、都不服“老”。在美國老人普遍得不到尊重的社會里,老人們養成了堅持獨立的習慣。所以美國的老人都不喜歡別人稱其為老人(elderly people),在美國都用“年長的公民”(senior citizens)這一委婉語來指代老人。
對于別人送來的禮物,中國人往往要推辭一番,接受以后一般也不當面打開。而在英語文化中,人們對于別人所送的禮物,一般都要當面打開稱贊一番,并欣然道謝。 ( thank you , i really appreciate it) 。在講英語的國家,談天氣是很保險的搭話方式,如:——lovely weather, isn’t it? 又如:中國人也喜歡用“去哪啊?”打招呼,如果和你的外國朋友說“where are you going?”大部分人會不太高興,有甚者會說“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著嗎?)”。還有禁忌話題: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最明顯的禁忌話題要數“how old are you?”。對于中國人來講可能覺得很正常,可是對于說英語的國家人來講他們更注重“個人隱私”,因此多半情況下,他們會告訴你“it’s a secret.”
由此可見,文化差異的確是英語教學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更進一步說,在我們進行英語教學時,學生好比是整個建筑,文化是建筑風格,語言是建筑實體,而老師就是建筑設計師。學生對中西文化差異的了解程度,直接決定著學生能否自如得體地運用英語的能力。而且在英語教學中滲透文化因素,還能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賦予語言以情感色彩,使學生帶著趣味情感學習,這樣學生對所學語言材料的印象就會深刻而牢固,理解也會透徹而容易,那么在教學中,如何做到這一點呢?
筆者認為:可以在課堂上結合課本介紹詞匯的文化內涵,教師在語言教學中應該有意識地總結一些具有文化背景的詞匯和習慣用語。例如red 一詞,無論在英語國家還是在中國,紅色往往與慶祝活動或喜慶日子有關,紅色象征著激情。但在英語中的紅色還意味著危險狀態或使人生氣,如red flag (引人生氣的事) 。加強中西文化差異的比較,將中西文化在稱呼、招呼語、感謝、謙虛、贊揚、表示關心 、談話題材和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差異自覺自然地滲透到英語教學中。
在課堂上,同學們可以交流與角色表演,教師可以讓學生收集一些有關國外文化方面的資料,如畫報、雜志、圖片等,研究不同國家人民的服飾、裝飾、發型等,使他們在這一過程中了解不同的文化。課外活動的形式更是多樣化,可以讓學生欣賞或學唱英文歌曲。誦讀英文詩歌,排練英文短劇。利用多種渠道、多種手段,吸收和體驗異國文化??梢允占恍┯⒄Z國家的物品和圖片,讓學生了解外國藝術、歷史和風土人情;運用英語電影、電視、幻燈、錄像等資料給學生直觀的感受,使學生對英語的實際使用耳濡目染。向學生推薦閱讀體現外國文化的簡易讀本,以增加對英語文化的了解;邀請中外“英語通”作中外文化差異方面的專題報告;組織英語角,英語晚會等,創設形式多樣的語言環境,加深對文化知識的實際運用。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不能只單純注意語言教學,而必須加強語言的文化導入,重視語言文化差異及對語言的影響。只有這樣,才能在實際中正確運用語言。
參考文獻
[1]戌林海. 翻譯與文化背景知識. 外語教學與研究.
[2]張蓉. 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知識的滲透. 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3]羅明燕. 論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提高策略.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
[4]張紅玲. 跨文化外語教學.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You Hongyan
【論文摘要】在英語教學實踐中,很多學生常把英漢文化等同,忽略了文化的差異,在理解方面造成了許多誤區,阻礙了外語水平的提高,影響了教學效果。語言、文化和社會是密不可分的統一體。而語言又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傳播工具,因此在英語教學中,讓學生了解中西文化差異,豐富文化背景知識,對于英語語言的學習是十分有必要的。
文化是一個社會所具有的獨特的信仰、習慣、制度、目標和技術的總稱,是在一個社會漫長的形成演變中產生和發展的產物;而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傳播工具。因此要真正學會一種語言就必須了解這種語言所體現的文化,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掌握此語言的精髓。我們教師在教學中應逐步滲透文化知識的內容和范圍,提高學生對英語的理解與把握。英語教學大綱指出,外國語是學習文化科學知識、獲取世界各方面的信息、進行國際交往的重要工具。因此,學習一門外語的過程,也是了解和掌握對方國家文化背景知識的過程。
下面先來看一個對白:一個外國人稱贊一個中國人Your wife is beautiful , 中國人用where ? where ? ( 哪里? 哪里?) 來回答,于是外國人說:From head to toe (從頭到腳都美) ,中國人又謙虛地說:Not to be seen ,not to be seen (不見得,不見得) 。這樣的對話顯然是由于說話方對中西方社會習俗差異的不了解而引起的。在美國,稱贊對方或對方的家人是很重要的一種社交習慣,被人們稱贊時,要表示樂于接受并愉快地感謝,不要急于否認或自貶,也不應表現得扭捏不安。而在中國,聽到別人的贊美總要謙虛一下,因為這是中國的傳統美德! 因此如果不了解語言的文化背景和中西文化差異,在英語學習和用英語進行交際時,就會產生誤解和歧義,不能得體地運用語言,以致鬧出了笑話。
就文化差異的內容來說,涉及面非常廣,從中西方的文學、音樂、美術、雕塑、建筑風格和人們的衣、食、住、交友、娛樂、節日等風土人情到日常見面問候、稱贊、致謝、道歉等生活習慣,還有中西方各自獨特的委婉語、禁忌語乃至體態語言等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有時對待同一個詞匯、同一個手勢、同一句話,英美人與中國人的理解就大不一樣。所以,我們的英語教學幾乎是從第一天起就開始接觸中西方兩種文化的差異。通常有詞匯的文化內涵差異:如ambition(野心)一詞,本身具有褒貶兩種含義。我們常用其貶義表示“野心勃勃”,而美國人卻常取褒義表示“有雄心壯志”;思維方式的差異:中國人以謙遜為美德,中國人在待人接物,舉止言行總考慮溫文爾雅,通常會用“You are overpraising me.”(過獎)來應酬,這往往會讓說話者感到你在懷疑他的判斷力;抑或是用“Where? Where?”來回答,弄得外國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對隱私的界定差異:如中國人表示關心的“你去哪兒?”(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語中就成為刺探別人隱私的審問監視別人的話語而不受歡迎;稱謂上的差異;由于這種文化上的差異,造成學生的簡單理解。同樣還把漢語中習慣上稱呼的“張醫生”、“王護士”稱為Doctor Zhang,Nurse Wang。英語中稱呼人一般用Mr., Miss,Mrs.等。如 :在中國稱中年以上的人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西方,“老”卻意味著衰朽殘年、去日無多,因此西方人都忌諱“老”、都不服“老”。在美國老人普遍得不到尊重的社會里,老人們養成了堅持獨立的習慣。所以美國的老人都不喜歡別人稱其為老人(elderly people),在美國都用“年長的公民”(senior citizens)這一委婉語來指代老人。
對于別人送來的禮物,中國人往往要推辭一番,接受以后一般也不當面打開。而在英語文化中,人們對于別人所送的禮物,一般都要當面打開稱贊一番,并欣然道謝。 ( Thank you , I really appreciate it) 。在講英語的國家,談天氣是很保險的搭話方式,如:——Lovely weather, isn’t it? 又如:中國人也喜歡用“去哪???”打招呼,如果和你的外國朋友說“Where are you going?”大部分人會不太高興,有甚者會說“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著嗎?)”。還有禁忌話題: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最明顯的禁忌話題要數“How old are you?”。對于中國人來講可能覺得很正常,可是對于說英語的國家人來講他們更注重“個人隱私”,因此多半情況下,他們會告訴你“It’s a secret.”
由此可見,文化差異的確是英語教學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更進一步說,在我們進行英語教學時,學生好比是整個建筑,文化是建筑風格,語言是建筑實體,而老師就是建筑設計師。學生對中西文化差異的了解程度,直接決定著學生能否自如得體地運用英語的能力。而且在英語教學中滲透文化因素,還能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賦予語言以情感色彩,使學生帶著趣味情感學習,這樣學生對所學語言材料的印象就會深刻而牢固,理解也會透徹而容易,那么在教學中,如何做到這一點呢?
筆者認為:可以在課堂上結合課本介紹詞匯的文化內涵,教師在語言教學中應該有意識地總結一些具有文化背景的詞匯和習慣用語。例如red 一詞,無論在英語國家還是在中國,紅色往往與慶?;顒踊蛳矐c日子有關,紅色象征著激情。但在英語中的紅色還意味著危險狀態或使人生氣,如red flag (引人生氣的事) 。加強中西文化差異的比較,將中西文化在稱呼、招呼語、感謝、謙虛、贊揚、表示關心 、談話題材和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差異自覺自然地滲透到英語教學中。
在課堂上,同學們可以交流與角色表演,教師可以讓學生收集一些有關國外文化方面的資料,如畫報、雜志、圖片等,研究不同國家人民的服飾、裝飾、發型等,使他們在這一過程中了解不同的文化。課外活動的形式更是多樣化,可以讓學生欣賞或學唱英文歌曲。誦讀英文詩歌,排練英文短劇。利用多種渠道、多種手段,吸收和體驗異國文化??梢允占恍┯⒄Z國家的物品和圖片,讓學生了解外國藝術、歷史和風土人情;運用英語電影、電視、幻燈、錄像等資料給學生直觀的感受,使學生對英語的實際使用耳濡目染。向學生推薦閱讀體現外國文化的簡易讀本,以增加對英語文化的了解;邀請中外“英語通”作中外文化差異方面的專題報告;組織英語角,英語晚會等,創設形式多樣的語言環境,加深對文化知識的實際運用。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不能只單純注意語言教學,而必須加強語言的文化導入,重視語言文化差異及對語言的影響。只有這樣,才能在實際中正確運用語言。
參考文獻
[1]戌林海. 翻譯與文化背景知識. 外語教學與研究.
[2]張蓉. 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知識的滲透. 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3]羅明燕. 論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提高策略.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
[4]張紅玲. 跨文化外語教學.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5]劉道伍. 漢英文化對比與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 池州師專學報,2001
You Hongyan
【論文摘要】在英語教學實踐中,很多學生常把英漢文化等同,忽略了文化的差異,在理解方面造成了許多誤區,阻礙了外語水平的提高,影響了教學效果。語言、文化和社會是密不可分的統一體。而語言又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傳播工具,因此在英語教學中,讓學生了解中西文化差異,豐富文化背景知識,對于英語語言的學習是十分有必要的。
文化是一個社會所具有的獨特的信仰、習慣、制度、目標和技術的總稱,是在一個社會漫長的形成演變中產生和發展的產物;而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傳播工具。因此要真正學會一種語言就必須了解這種語言所體現的文化,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掌握此語言的精髓。我們教師在教學中應逐步滲透文化知識的內容和范圍,提高學生對英語的理解與把握。英語教學大綱指出,外國語是學習文化科學知識、獲取世界各方面的信息、進行國際交往的重要工具。因此,學習一門外語的過程,也是了解和掌握對方國家文化背景知識的過程。
下面先來看一個對白:一個外國人稱贊一個中國人Your wife is beautiful , 中國人用where ? where ? ( 哪里? 哪里?) 來回答,于是外國人說:From head to toe (從頭到腳都美) ,中國人又謙虛地說:Not to be seen ,not to be seen (不見得,不見得) 。這樣的對話顯然是由于說話方對中西方社會習俗差異的不了解而引起的。在美國,稱贊對方或對方的家人是很重要的一種社交習慣,被人們稱贊時,要表示樂于接受并愉快地感謝,不要急于否認或自貶,也不應表現得扭捏不安。而在中國,聽到別人的贊美總要謙虛一下,因為這是中國的傳統美德! 因此如果不了解語言的文化背景和中西文化差異,在英語學習和用英語進行交際時,就會產生誤解和歧義,不能得體地運用語言,以致鬧出了笑話。
就文化差異的內容來說,涉及面非常廣,從中西方的文學、音樂、美術、雕塑、建筑風格和人們的衣、食、住、交友、娛樂、節日等風土人情到日常見面問候、稱贊、致謝、道歉等生活習慣,還有中西方各自獨特的委婉語、禁忌語乃至體態語言等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有時對待同一個詞匯、同一個手勢、同一句話,英美人與中國人的理解就大不一樣。所以,我們的英語教學幾乎是從第一天起就開始接觸中西方兩種文化的差異。通常有詞匯的文化內涵差異:如ambition(野心)一詞,本身具有褒貶兩種含義。我們常用其貶義表示“野心勃勃”,而美國人卻常取褒義表示“有雄心壯志”;思維方式的差異:中國人以謙遜為美德,中國人在待人接物,舉止言行總考慮溫文爾雅,通常會用“You are overpraising me.”(過獎)來應酬,這往往會讓說話者感到你在懷疑他的判斷力;抑或是用“Where? Where?”來回答,弄得外國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對隱私的界定差異:如中國人表示關心的“你去哪兒?”(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語中就成為刺探別人隱私的審問監視別人的話語而不受歡迎;稱謂上的差異;由于這種文化上的差異,造成學生的簡單理解。同樣還把漢語中習慣上稱呼的“張醫生”、“王護士”稱為Doctor Zhang,Nurse Wang。英語中稱呼人一般用Mr., Miss,Mrs.等。如 :在中國稱中年以上的人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西方,“老”卻意味著衰朽殘年、去日無多,因此西方人都忌諱“老”、都不服“老”。在美國老人普遍得不到尊重的社會里,老人們養成了堅持獨立的習慣。所以美國的老人都不喜歡別人稱其為老人(elderly people),在美國都用“年長的公民”(senior citizens)這一委婉語來指代老人。
對于別人送來的禮物,中國人往往要推辭一番,接受以后一般也不當面打開。而在英語文化中,人們對于別人所送的禮物,一般都要當面打開稱贊一番,并欣然道謝。 ( Thank you , I really appreciate it) 。在講英語的國家,談天氣是很保險的搭話方式,如:——Lovely weather, isn’t it? 又如:中國人也喜歡用“去哪???”打招呼,如果和你的外國朋友說“Where are you going?”大部分人會不太高興,有甚者會說“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著嗎?)”。還有禁忌話題: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最明顯的禁忌話題要數“How old are you?”。對于中國人來講可能覺得很正常,可是對于說英語的國家人來講他們更注重“個人隱私”,因此多半情況下,他們會告訴你“It’s a secret.”
由此可見,文化差異的確是英語教學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更進一步說,在我們進行英語教學時,學生好比是整個建筑,文化是建筑風格,語言是建筑實體,而老師就是建筑設計師。學生對中西文化差異的了解程度,直接決定著學生能否自如得體地運用英語的能力。而且在英語教學中滲透文化因素,還能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賦予語言以情感色彩,使學生帶著趣味情感學習,這樣學生對所學語言材料的印象就會深刻而牢固,理解也會透徹而容易,那么在教學中,如何做到這一點呢?
筆者認為:可以在課堂上結合課本介紹詞匯的文化內涵,教師在語言教學中應該有意識地總結一些具有文化背景的詞匯和習慣用語。例如red 一詞,無論在英語國家還是在中國,紅色往往與慶?;顒踊蛳矐c日子有關,紅色象征著激情。但在英語中的紅色還意味著危險狀態或使人生氣,如red flag (引人生氣的事) 。加強中西文化差異的比較,將中西文化在稱呼、招呼語、感謝、謙虛、贊揚、表示關心 、談話題材和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差異自覺自然地滲透到英語教學中。
關鍵詞:軸線;文化;景觀;差異
一、 概述
16-18世紀中國處于皇家園林的繁榮發展時期,而歐洲國家則興起了樂諾特爾式園林,中西方的帝王園林更是分別代表了中西方當時造園藝術的最高成就,因此本文主要以16―18世紀的具有典型特征的園林中軸線做法作為參考。
中軸線在中國及歐洲出現有其共同原因,但基于文化影響上的差距,他們又以不同的形式表現。本論文則從文化視角分析了基于中西古典園林軸線差異的深層原因。提出當今全球化的景觀規劃設計軸線設計趨同的問題,并呼吁文化識別性在規劃中的重要性。
二、 中西文化比較對軸線的影響
1 地理背景影響下的軸線差異
從地理區位上來說,中國地大物博,屬大陸文化,而西方臨近地中海,是海洋文化。大陸文化因受山嶺江河阻隔而造成狹隘性與封閉性,因對土地的私人占有而產生封疆與世襲觀念,又因土地占有的面積大小與山岳的高低形成等級制度。這就是中國古典園林中軸線多以封閉院落形式組構而成,而軸線上的建筑高低起伏象征著等級制度。
海洋是人類的精神家園,天風海濤,最能啟迪人們想象與幻想;而險惡的風波,又能培養人們的冒險精神,使航海成為勇敢者的事業。海洋是流動的,變化的,寬容的,有較大自由度,較少狹隘觀念與保守思想。因此,西方的軸線往往更為寬敞開放,像一幅平面的圖案,有較大自由度,常見各種地毯式花壇,非常壯麗1。
2社會心理引起的生活方式不同
在中國古典園林的軸線中我們常見到那種院落圍合而成的軸線,園林以靜幽取勝,而西方園林中的軸線形式則非常張揚,體現西方人外向的特征。
中國人生活方式有明顯內向的特征,不是向外探索自然界規律,而是向內探索人的心靈世界,重視人格修養,追求道德意識的完善。修身養性成為知識分子讀書人獨特的生活方式。這不同于西方人外向型的認知取向,向外探索自然物的結構成因,追求純知識是基本特點。在對于自然之物的探索,中國人不是追求對自然界純規律性的認識,而是用自然界的規律來說明人身道德意義和做人的道理。這些都表明了一些內傾的取向。這些內傾的取向在園林中就要求達到兩點要求――啟迪人心與賞心悅目。而西方人把宇宙自然看作是對立面,人要認識宇宙,征服自然。因而西方17到18世紀的軸線變現的極為理性。
3思維模式
密西根大學研究小組通過心理學實驗科學證明,西方人在觀察物體時,專注于中心物體,而中國人會用更多的時間觀察背景,透過環境看物體。西方人把事件看作具體動因的結果,而中國人則把事件置于更廣闊的背景之下。研究人員表示:東亞人生活在相對復雜的社會關系網中,有固定的角色關系,因此關注背景對有效的職能運作非常重要。相比之下,西方人的社會約束較少,強調獨立性,他們較少關注環境。西方人雖也講究關系,但西方整個社會建構在法律和契約之上,個體的發展與其出身背景和社會關系的相關性已相對降低。
中國依環境設置軸線,注重軸線與周邊環境的聯系,中軸線上注重于周邊山水環境的關系,軸線更虛,而通過點景物聯系,這是在歐洲園林軸線布置中所沒有的。而規劃中功能分區的理念也是由西方傳入中國。
4倫理道德
在人情與契約上,中國人重人情,人情是維系中國人際關系的主要紐帶,而西方則是以自我為中心,強調獨立、自由,契約也就成了西方人際關系的基礎;在罪感與恥感上,“恥”為中國的基本道德底線,因而中國人強調內心的自律,而西方文化則是一種“罪”感文化,強調由外向內尋求解釋,以實現對“道”的追求。
在園林軸線中的表現,中國有著嚴密的宗法禮教制度,中軸線上的建筑及空間的錯落布置表現了等級秩序,尊卑有序,表現了中國人重人情及復雜的人際關系。而西方軸線則以主體建筑為中心,沒有其他建筑與其構成錯落有致的尊卑秩序,表現了西方以自我為中心的倫理道德觀念2。
5審美情趣
中國人總是努力把美直感化、直覺化、使之融入生活、融入自然、尤其是融入自我。相反,西方美學從古希臘的柏拉圖時代開始,就一直與哲學、科學密不可分。西方美學家傾向于讓科學意識統攝生命意識。因此,中西方美學從本質上就不同。
中國文化以和諧、含蓄、體悟與綜合為其主旋律,并形成了中國傳統文化審美觀的獨特性――模糊性。西方的審美思維更注重個體性和精確性,是一種解析性思維,習慣于從個體上把握描述對象,長于對整體中各個細節的精密分析,能比較深入的觀察事物本質,卻少了一種朦朧美感,少了一絲含蓄,多了一種直白。
中國式軸線不拘泥于形式,更加自由,但注重的軸線上各點之間的含蓄的聯系,更臨近自然,給人以無限想象的空間。西方的軸線邏輯性強,強調理性的秩序,西方常通過大水渠作為軸線、幾何的水池及有規律的噴泉、雕塑或修剪整齊的花壇作為軸線上的視覺焦點,這些元素都是人類對自然界理性的創造。
6傳統價值觀念
中國人注重“天人合一”,重風水思想,西方人注重“以人為本”。如我國的寺廟園林,深山藏古寺,安徽休寧縣的寺廟園林太素宮為江南的道教名山之一,中軸線上的建筑群左、右、后三面群山環抱,山勢前低后高,前緩后陡。山門、真武殿以及對面的香爐峰剛好形成中軸線4。體現了中國人的風水思想及天人合一的觀點。
三、 對當今規劃的啟示
從我國的世紀大道的建設與法國香榭麗大道的規劃對比可以看出,香榭麗舍大道的歷史比較久遠,其演變同巴黎的市政發展緊密相連。三百多年來這條街道見證了法國的許多歷史時刻早已成為巴黎最具景觀效應和人文內涵的街道。巴黎香榭麗舍大道這條軸線既傳承了歷史,又憧憬了美好的未來。而世紀大道較為年輕,由法國事務所規劃,規劃初期就有很高的定位,是一種自上而下的規劃,當規劃建成后,毫無歷史積淀及文化傳承,不符合人性化的需求,破壞了城市原有肌理。西方的那種寬大恢宏的尺度不適應民主化時代要求,西方的那種對軸線直白的表現手法更不符合我國的文化體系,在規劃中不顧本國文化歷史及市民的需求而刻意模仿將國外的軸線形式將導致文化認同感及歸屬感的缺失,該場地將最終成為城市的失落的空間。
四、 結語
中國人的老祖宗在每個中國人出生前,就把這種“炎黃基因”的大部分覆制傳遞到中國人身上,就是說,還沒出生,中國人就不由自主地成為特定意義上的“中國人”。而德國人,或者說歐洲的那些西方人,也一樣,也只能將他們祖先的基因傳承下去。這就是一個民族的靈魂的根之所在,設計師應努力將中國魂通過軸線展示給世界。
參考文獻
1 (日)針之谷鐘吉.鄒洪燦譯.西方造園變遷史――從伊甸園到天然公園[M].北京:建筑工業出版社,1991:159.
2周維權.中國古典園林史[M].清華大學出版社第二版,1999:8-9.
關鍵字:中西方建筑 文化差異
中圖分類號:E2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總述
縱觀歷史,中外古代建筑普遍存在有明顯的差異,不論是形體風格還是和諧審美上都表現出了各自獨特的魅力。從目前的視野往前回顧,我們不難發現,中國古建筑皆傾向于地面式的橫向發展,表現為重重院落相套形成的巨大建筑群,給人一種寬廣無限的感覺。而西方古建筑卻都傾向于高度式的豎向發展,表現為體量疊加垂直向上的雄偉單體,給人一種挺拔向上的感覺。面對如此迥異的中西方古建筑形制表現,讓我們對于建筑歷史文化產生了深深的思考。
概括來講,歷來一個社會或者說一個時期的思想文化都與當時統治者的統治思想密不可分,不論是飲食、醫療、服飾、教育還是我們本論文講的建筑都為統治者們服務。中國古代帝王所居為皇宮,皇宮形制為院落式組合結構,各地民居也是“家國同構”,所建的住宅形制按故宮比例縮小;而在古西方,統治人民思想的是主流基督教文化,統治者非帝王而是教皇,故我們可以從高聳云天的教堂建筑窺見各式各類向上挺拔的西方其他建筑。
二、細述
中國向心式與西方外向式
中國古代建筑以群體組合為優勢,其別擅長運用院落組合達到各類建筑的不同使用要求和精神目標,其建筑靈魂是庭院式中國古建群體布局。中國庭院建筑是由屋宇、圍墻、走廊圍合而成的內向性封閉空間,它能營造出寧靜、安全、潔凈的生活環境。受正統儒家觀念的影響,中國人習于培養不驕不躁的謙虛品質,體現在建筑上,也可以深深的表現出來,不張揚、向心性的庭院或許還有接地氣的平鋪布局,表現出中國人的內斂性格??梢哉f,庭院在中國古代建筑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低位,也就是俗語所說“無庭不成居”。
與中國古建不同,西方古代建筑是呈現開放向高空發展的單體空間格局,采用體量向上和垂直疊加的創作手法,由巨大而富有變化的形體形成巍然聳立的整體布局。由于基督教義中倡導人人平等與西方傳統觀念中家庭觀念的淡薄,所以西方建筑住宅其形制與中國傳統庭院式建筑大大不同,沒有圍墻的實物壓迫,沒有家長等級的精神威懾,子孫非長輩的附庸,故其形制相比于中國平面布局也較平淡,只是更多的向天空中發展,形成傲然屹立與自然對立的鮮明特征。這與中國古建“庭院深深深幾許”的圍合特性截然不同,不僅體現出西方人外向開朗的性格,也通常給居住其中的人一種明亮、通敞的感覺。
中國禮樂文化與西方酒神文化
(1)禮樂文化
中國《考工記》“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涂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敝芯忘c明了中國古建筑城市規劃中的整體規劃定制,即,表現出禮樂文化中上下尊卑的倫理秩序、講人治、講究皇權至上、尊卑等級、人倫道德、主從關系、層次分明的社會秩序等字眼背后的獨特文化意義。
北京故宮是中國封建社會末期代表性建筑之一,在利用建筑群來烘托皇帝崇高與神圣方面,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其主要是在1.6km的軸線上,利用長的、橫的、方的不同形狀的院落,與不同體型的建筑物相配合,構成連續的、對稱的不同氣氛的封閉空間。如圖1及圖2,自午門至神武門南北軸線嚴謹對稱,層次脈絡分明,體現封建統治階級威懾森嚴的意圖,強調了禮制文化的深刻含義。
圖1 圖2
老北京四合院,其形制如同皇宮,有“家國同構”的意味,也是以其院落組合形式體現封建禮制文化的代表。主要表現為以各個庭院為中心,進行大小、深淺的空間組合變化以形成整個建筑平面。通常一個老北京四合院是三進院落,而當一個院不夠就在后面增加一個,要是大家族聚在一起,就主軸線上再旁邊分出支軸線,以成為多組院落的并列組合。例如明清時浙江東陽縣盧宅即有15公頃占地面積。如圖3為正統老北京四合院建筑形制。
圖3
整個四合院以垂花門為節點,由北至南,倒座房為仆役住房、貯藏等,北房為全院中心是家長所居處(據說未出嫁的女子也在此與父母同?。?,耳房也做儲藏所用,東西廂房分為兒子所住,東廂為長子,西廂為次子,倒座屬外院,通常為男仆等居住,為便于守門護院只用。整個四合院中軸對稱,等級分明,秩序井然,宛如京城規制的縮影。
不管是皇宮還是民居,其建筑格局都是適應著國家政治、社會關系的秩序,都反應出中國古典建筑的等級觀念、等級差別,是中國歷史上君權勝神權的社會制度造成的獨特產物,由此,更深刻的顯現出其區別于西方國家文化的獨特禮制文化。
(2)酒神文化
如果要談論西方的酒神文化就要追溯到古希臘文明時代,古希臘文明時代有兩大精神文化,一個是阿波羅為形象的日神文化,一個是狄奧尼索斯為代表的酒神文化。這兩大精神文化被認為是互補構成為西方文化,是從同一現實分裂出來的兩種對立的宗教精神,前者被認為是精神的沉醉,后者則是夢的沉醉。而著名哲學大師尼采認為,在藝術創作中,酒神精神是本質創作的基本動力,而日神只不過是為酒神提供具體象形。早在公元前7世紀,希臘就有了“大酒神節”,每年三月為表示對酒神狄奧尼索斯的敬意,都要在雅典舉行這項活動。在此活動中,人們打破一切禁忌,狂飲爛醉,追求一種解除個體化束縛、獲得與世界本體的融合歡樂。作為藝術創作之一的建筑創作,其文化意義深深地反映出酒神文化的精神特質。
圖4圖5
圖4為西方園林具象之綠化,不規則的幾何圖案,隨意混亂排列,有序井然形成。圖5我西方園林具象之水體,其氣韻恢宏、靈動感較強,表現為奔放、熱烈之勢。這兩幅圖皆是重在表現所筑物在所處大環境中的奢華綺麗、奪目外露之感。
3、“天人合一”與“人定勝天”
中國古建筑構建最重要的理念之一便是“天人合一”的建構思想,在民間主要表現為風水思想的合理運用。下面將以民居中,“門”的情況進行詳細說明。受風水學影響,老北京四合院的外門一般不開在中軸線上,而開在八卦方位的“巽”位上,即東南角的位置。據風水,巽為風,門開在此有助于藏風聚氣,按老百姓的說法即可以開門討平安、順順利利,即風水里的“坎宅巽位”。而對于門的設置,也就是說人們在進入大門后走入主人正房的行走路線的設置。通常進大門為一小天井,正對門樓設一影壁(按現在通俗的說法就是大門開進設一遮擋視線的墻以保證主人隱私不讓一覽無余),穿過隔墻上的門洞,才到軸線上的第一進院落。中國院門之所以如此設置是由于北方風水學的影響,此學說認為鬼(即煞氣)走路不會拐彎,所以住宅進門通常為“之”字形路線。不管是怎樣的趨吉避兇、祁穰求福,都是表現“天法地地法道道法自然”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有機人文觀。
而西方卻完全不是如此,西方基督教中的自由觀念深入人心,教父通常都會教導教徒們勇于突破自我向上發展,表現在建筑上就形成了不同于我國傾向于地面形制變化的高體量形制。典型的我們可以看他們的哥特式教堂建筑,以德國的烏爾姆市教堂為例,它高達161米,建筑形制表現為強烈的向上動勢。這種以高、直、尖和具有強烈向上動勢為特征的造型風格是教會的棄絕塵寰的宗教思想的體現,同時也是城市的文化標志(表明在最黑暗的中世紀獲得一點有限的自由)。巨大的空間尺度形成與不近人情的高聳入云建筑高度,都反映除了西方古建中非人性化,人與自然機械相處的環境生存觀。
三、結論
在不斷發展的現代化今天,建筑業也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驚人變化,由此,作為業界有識之士務必做到“以史為鑒,方可知得失”。繼承建筑傳統,需從深層文化思想內涵入手,合理分析其表象詮釋,再結合中西方建筑文化的融合與創新,最終將能夠得出今后設計的指導內涵。
四、參考文獻
1、黃浩.淺析中西方建筑文化差異,2011
2、黃國紅.中西方城市空間特色比較.新建筑,1997
3、朱小雷.形式實驗的追問――從中西文化比較視角看當代關注形式的建筑文化現象. 華中建筑,2000
4、俘裕哲.從東西方人聚環境理論的演進中談建筑師創作思維的變化.建筑學報,1995
5、徐巖,王少飛.混沌思維與中國傳統建筑文化,1999
摘要:自從中西方園林藝術文化開始交流,人們對這兩個風格意境截然不同的園林形式的比較就沒有停止過。中西方的園林形成了不同的藝術風格,而且這兩種風格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本文通過分析中西方園林藝術的特點,進而了解中西方園林藝術的差異性。
關鍵詞:中西方;園林藝術;差異
一、中西方園林藝術的特點
(一)中國園林藝術的特點
1、追求自然美。中國園林追求自然的美學思想主要受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思想的影響,他們認為“自然為萬物之本”、“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上善若水,上德若谷”,崇尚自然、追求虛靜、逃避現實,向往原始自然狀態生活的哲學思想深深影響了當時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藝術理想和審美情趣。
2、追求含蓄美。中國園林形成含蓄的特點,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受中國詩畫的影響,詩貴含蓄,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另一方面是與追求自然、追求意境這兩大特點有著十分密切的內在聯系。中國園林在“天人合一”的理念指導下,在尊重、崇尚自然的前提下進行規劃造園,創造和諧的園林特色;源于自然,但又高于自然,把自然美與人工美巧妙地結合起來,達到了“雖由人作,宛如天開”的境界。
3、追求意境美。中國園林是文人、畫家、造園家和藝匠對自然山水的渴望和追求,深悟山水的形象特征和內涵,并把對自然山水的認知,帶到園林藝術創作中,這種融匯了客體的景和主體的情的藝術意境,一直是中國園林刻意追求的境界。給景物以藝術的比擬和象征,想象上的“人格化”,使園林富有詩情畫意,如選石,強調山石的“透、瘦、漏、皺、清、丑、頑、拙”,梅花表示風骨清高,松柏喻示堅貞,在中國園林中,作為審美對象的山水花木等,完全成了審美主體抒發主觀情緒意趣的載體。
(二)西方園林藝術的特點
代表西方園林風格的是l7世紀下半葉法國古典主義造園藝術,強調駕馭自然、改造自然,“強迫自然接受均衡的法則”,因此形成的基本特點是:整齊劃一、均衡對稱,具有明確的軸線引導,講究幾何圖形的組織營造,甚至連花草樹木都修剪成規矩方圓,一切都納入到嚴格的幾何制約中去,一切表現為一種人工的創造,強調人工美。
二、中西方園林藝術的差異
1、總體風格的差異
由于中國園林追求的是意境美,追求“境生于象外”的藝術境界,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哲學,主張酷愛自然,提倡自然之美、樸素之美,強調自然、自由、自我的思想, 反對一切清規戒律,要在自然的無限空間中得以自我心靈的抒發和滿足,所表達的是“物與神游,思與境諧”的審美意識。因此,中國的古典園林是以和諧一致、參差不齊、曲徑通幽、峰回路轉、影影綽綽以及含蓄回味的特點,從而做到“雖由人作, 宛自天開”,充分反映了中華民族對于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鑒賞力。西方從柏拉圖到法國浪漫派都是以建筑的幾何法則和審美思想來規劃園林,他們把園林看作是建筑的附屬和延伸,形成了幾何式的園林風格,布局上有明確的中軸線貫穿全國, 講求絕對的對稱,園林中的景物設計都有精確的比例和嚴整的幾何圖案,道路筆直而又平坦寬廣,園林中的水體和花壇也都是規則的幾何形,甚至連樹都被修剪得整整齊齊??傊?,一切都被納入到嚴格的幾何制約中去,以及表現為一種人工的創造, 表露“人是萬物之靈長”的思想和人的自由意志。
從總體風格上看,中國的園林缺少人工造作的物質力量以顯示與自然對抗或對自然的征服,相反,總追求與自然的和諧,追求從屬于自然,服從于自然,與自然相一致的境界。中國文人的鄉居生活與西方中世紀的碉堡里的莊園主頗不相同,更多的是與自然山水的親近,更多表現出深堂琴趣,柳溪歸牧,寒江獨釣,風雨歸舟的特定的詩情畫意,而西方的園林風格展現了人類享受自然,擁有自然,征服自然的思想觀念。
2、歷史淵源的差異
中國園林發源于商、周時期,最早的形式是囿,囿是將一定的天然地域加以圈圍,并在其中放養動物,以供帝王貴族狩獵游樂之用的場所,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的自然地貌,審美與實用結合在一起。西方園林作規則式布置,最初大都出于農事耕作實用的需要,如法國的花園就是起源于果園菜地,在一塊長方形的平地上,由灌溉水渠劃成的方格,果樹、蔬菜、花卉、藥草整整齊齊地種在這些格子形的畦里,在此基礎上,種上灌木和綠籬,形成簡單樸素的花園,便是法國古典主義園林的雛形。
3、政治形態和美學思想的差異
中國園林從原始狀態脫胎出來,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工園林,園林從生產生活走向藝術是在春秋戰國時期,此期社會動蕩,戰亂頻繁,階級對抗尖銳,政局復雜多變,使得一些文人士大夫階級的自信心遭到崩潰,理想幻滅,并逐漸確立了以自然、適意、淡泊為特征的人生哲學與生活情趣,追求的是一種文人所特有的恬靜淡雅的趣味、浪漫飄逸的風度、樸實無華的氣質。許多文人雅士避凡塵,脫世俗,寄情于山水,有的甚至隱身于山林,復歸大自然。正是此種崇尚自然的社會風尚,使藝術家產生了表現大自然優美的情感動力,勢必在文藝作品上打上深刻的烙印,從而影響到園林藝術的創作。在西方, 17世紀的法國逐漸成為歐洲最強大的中央集權國家,頌揚至高無上的君主,贊美絕對君權和專制政體,隨之成為時代文化的新趨向和藝術創作的新主題,推崇唯理主義,以幾何和數學為基礎的理性判斷完全代替直接的感性審美經驗,不信任眼睛的審美能力,代之以兩腳規和數字來計算美,力圖從中找出最美的線型比例。此種數學的或說幾何的審美思想,一直頑固地統治著歐洲的文化藝術界,不僅左右著建筑、雕刻、繪畫,同時深刻地影響到園林,西方幾何形園林風格正是在這種“唯理”美學思想的影響下逐漸形成的。
4、宗教信仰的差異
在封建時代,世界各國的意識形態領域,基本上均由宗教觀念統治著,歐洲有基督教,中國有佛教,盡管宗教和園林藝術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社會意識形態,兩者并無直接關系,但宗教的傳播和發展要借助包括園林在內的文學藝術形式和力量,而園林藝術也或多或少地反映人們的宗教生活。宗教對我國園林影響最大的是佛教,由于傳播佛教的需要,各地建寺成風,并形成一種與佛教密切相關的園林類型―寺廟園林。中世紀的歐洲,由于只有教會和僧侶掌握著經濟命脈和知識寶庫,因此寺院十分發達,園林在寺院中發展,并形成寺院式園林。在不同的宗教影響下形成了各自特色的宗教園林類型。園林藝術對宗教的傳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寺廟、教堂等宗教建筑及附屬園林不僅為宗教活動提供物質場所,也為宗教創造了一個神秘的氛圍,達到從心理上征服人的目的。
三、中西方園林藝術差異的意義
深入研究中西方園林藝術差異可以透過園林特點這一表面現象,使我們能更加深入了解中國和西方園林的造園史、園林藝術的本質特征,并充分感受到不同歷史、不同民族的審美意趣,人類文明的多元和多彩。在各種文化、文明互相交融沖擊的今天,有利于我們在造園、景觀設計時除弘揚自己的傳統文化外,還能更好地吸收和借鑒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成果來充實和提高自己的作品,使整個人類的園林文化顯得更加絢麗多彩。
結論:
終上所述,中西方園林藝術在風格、歷史、政治形態、宗教等很多方面都有不同,正是因為這些不同,才造就出了風格迥異的兩種園林形式,也為后人的研究帶來了很好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王向榮,林箐。西方現代景觀設計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2]、朱建寧,酈芷若。西方園林[M]。鄭州:河南科學基礎出版社,2002
[3]、林箐。法國勒諾特式園林的藝術成就及其對現代風景園林的影響[M]。北京林業大學,2005
[4]、針之谷鐘吉。西方造園變遷史[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1
[5]、華梅。人類服飾文化學[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6]、上海市戲曲學校中國服裝史研究組。中國歷代服飾[M]。上海:學林出版社,1984
關鍵詞:思維,翻譯,世博,標語
一,引言
王瑛(2005)薩皮爾(Sapir)和沃爾夫(Whorf)曾經指出,語言不僅是思維和交際的工具,同時也是社會文化的反映,并制約人們的思維。思維對語言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卡爾.普萊布拉姆認為:世界各民族之間的相互理解和睦鄰關系不僅因為各民族語言的繁雜受到影響,在更大程度上因為思維模式的差異,即定義認知根源和組織連貫思維所采取的方式不同而受到阻礙(Pribram,1949)。翻譯是信息的語際轉換過程,是從一種語言到另一種語言的活動,翻譯也是思維共享與思維交換的過程。翻譯活動之所以能夠進行,是因為人類具有共同的思維規律,即思維共性,但思維方式又是“個人選擇,評價和組織外界刺激的過程。”(Singer,1971)因此,思維也具有個性,正是這種思維的個性導致了各民族語言形式和結構的不同,從而成為民族交往的障礙,也成為翻譯過程中的大敵。那么,各民族尤其是中西方民族在思維上有哪些差異呢?體現在語言中有哪些不同呢?對翻譯過程有何影響呢?
二,中西方文化差異—以上海世博會標語為例
2.1靜態VS動態
尹振宇(2008)英語是屈折語,其動詞的使用由于形態變化而受到很大的限制。由于嚴格的語法規范,一個句子結構通常只能有一個謂語動詞,當一個句子涉及多個動作或事件,它們之間又不是并列或先后關系時,只能用限定動詞表達主要的動作或事件,其他與動詞有關的意義可以通過非謂語動詞或通過形容詞、副詞、介詞及同源名詞形式表達,從而使得英語的靜態特征得以體現。而漢語中沒有詞的屈折變化,不能像英語的某些單詞那樣,既可以作為單詞具有完整意義,又可以充當詞根加上詞綴構成派生詞;而且由于漢語動詞無形態變化,往往只能采用動詞本身,“連動式”和“兼語式”也層出不窮。例如:“她到了公園發現小明已經走了”;“我看見他拽著小偷出去找警察”。同時動賓結構也使動詞的使用顯得很自由。如:“學習外語很重要。”這些都勢必使漢語表達呈現動態傾向。翻譯時須清楚地了解英漢語言的這種特點,采取詞類轉換法,靈活地選擇詞性,擺脫名詞化的束縛,淡化英語表達中與漢語詞類的機械對應,實現靜態與動態的轉換。
如Better City,Better Life
譯文: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從這個翻譯中我們可以看出英漢比較結構在動態和靜態上的差別,即漢語表達動態感強,而英語則呈靜態;這里的翻譯是不對等的,即產生了“信息差”,因為原文和譯文沒有同時使用比較結構或者使用了不同層次的比較結構。形式上,“Bettercity, better life”反映了英語作為曲折語,名詞占優勢,從而呈靜態的特點。而中文譯文“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因為使用了動詞‘讓’而充滿了動態,這是漢語本身的特點使然,因為漢語是非曲折語,動詞使用較多,敘述呈動態;形式上看起來兩者不很吻合,但如果我們對這兩句話進行分析,就會發現其中的奧妙,該中文翻譯其實表達的極其準確。原標語的潛在之意,側重城市發展的與時俱進.強調“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強調的是不斷的改善。其比較對象是城市自身,是通過城市自身的改善。讓生活。包括城市里的生活,甚至也可以包括鄉村的生活更美好。信息的輕重角度來看,在譯文中,“城市”這個信息得到突出,它強調城市的發展是使人們生活更好的動力和源泉。論文大全,翻譯。在世博會159年的歷史上,上海世博會是第一個以城市為主題的博覽會。論文大全,翻譯。這在中國,有歷史意義;在世界,也有歷史意義。2000多年前,亞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人們來到城市是為了生活,人們居住在城市是為了生活得更好。”人們注意到,第一次在發展中國家舉辦的本屆世博會,它的城市主題,恰巧是21世紀以來世界發展的新趨勢——發展中國家正在快速城市化。城市化,已經成為發展中國家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改變了這些國家既往的城市格局和風貌,這是不爭的事實。
再如,城市有我更可愛,官方譯文為“Our City,Your Joy”中文使用動詞“有”使整個句子呈現動態。這里的“我”既指上海市民,又指上海世博會的志愿者。中文標語傳達出志愿者的積極作用,號召大家熱情的投入到上海世博會的志愿工作中去,從而使世博會辦的更好。英文的譯文呈靜態,名詞占優勢,句中用了兩個簡短的名詞詞組,“our”和”your”,”city”和“joy”形成強烈的對比。而city和joy,讀音中輔音的一致又形成了英語中的押韻,讀起來瑯瑯上口。且譯文簡短干脆,容易記憶,充分考慮了標語的特點,使它宣傳的精神深入人心
2.2 人稱 VS 物稱
胡維(2008)一般來講,思維方式具有深遠的民族文化根源。它反映的是使用某種語言的民族,在漫長歷史過程中形成的語言心理傾向和民族文化定勢。中方思維在傳統上認為主體自身是宇宙的中心,人是萬物的尺度,認識了自我就認識了客觀世界及其規律.孟子說:“萬物皆備于我”表明了在處理人和自然的關系中必須強調主體意識,以人為出發點。
李柯(2005)西方人重視理性分析,重視客體意識,思維的目標往往指向外界,探求外部客觀世界對人的影響,執著于客體的物與主體的我之間的距離。認為只有離開了距離,才能對研究對象進行冷靜的描述和剖析,語言表現多以無生命名詞為主語,體現了較強的客體意識。
漢民族心理中源遠流長的關鍵詞作主語和使用作主語的非人稱句,以此來強調物的重要,讓事物以客觀事實的形式表現出來。論文大全,翻譯。
如上海世博會標語“當好東道主,文明迎嘉賓”譯成“Shanghai Welcomes You with Open Arms” 中文口號的說話人是省略了的第一人稱,即“我們”,“嘉賓”是他者的范疇,即第三人稱,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同時預設了第二人稱的存在,即作為讀者的“你們”,所以,世博承辦方(包括志愿者)、中國人、外國游客三方分別體現為第一、二、三人稱,讀者取向是中國人。在語義關系上第一人稱與第二人稱可以被納入同一個范疇,即“東道主”,言者與讀者的統一是最典型的讀者取向。口號的英譯轉換了讀者對象,這種轉換從兩個名詞的翻譯中盡覽無余:“東道主”對應Shanghai,“嘉賓”對應you。中文口號中的第一人稱和第二人稱在英譯版中體現為地點名詞Shanghai,而中文口號中的第三人稱變成了英文口號中的第二人稱,即“嘉賓”變成了you。中文雖然隱含了人稱,但暗含著每個上海市民都是本屆世博會的主人,應對游客以禮相待,熱情好客,充分顯示出上海以及中國人民的友好。而對應的英文簡潔、清晰,運用了英語中地道的表達方式,使外賓體會到賓至如歸的感覺。2.3主語VS主題唐媛(2009)中國人的思維特點是直觀的、綜合的和整體的,強調部和外部世界、主客觀的整體性。具體說來,中國人的邏輯思維一般是“螺旋式的”。思維活動大多是螺旋式地繞圈向前發展,把作出的判斷或推理的結果,以總結的方式安排在結尾。這種“螺旋式的”邏輯使得中國人利用間接的交流方式,在語言表達上,一般是首先敘述事情的背景,或羅列客觀上的條件,或說明問題的原因,或擺出事實的證據,最后再做出結論,說明自己的觀點或看法。也就是說中國人習慣將次要信息擺在句首(如狀語或其他敘述部分),先將外圍環境,時間背景一一交代周到,最后畫龍點睛,道出話語信息的中心部分或表態部分。
而英語民族的思維方式的特點是邏輯的、分析的和推理的。具體地說,英美人的思維方式是“線性的”,往往采用直線推進的方式。這種“線形的”邏輯方式使得西方人采用直接交流(直截了當)的形式。在語言表達上,他們習慣首先說明看法或觀點,點明主題,然后再依次說明背景、條件、原因、證據或進行分析。因此英語句子的主謂機制一般位于句首,開門見山,提出重要信息,然后用各種標志進行補述、修飾、限制。
如:世界文明的盛會,我們大家的世博
Civilization in focus: we all gather at the Expo中文標語先渲染整體的氣氛,指出上海世博會在世界的地位,它是一場世界文明的盛會,是中西方思想交流和碰撞的舞臺。論文大全,翻譯。在這里,我們不需要踏出國門,便可領略全球不同的文化。中文標語在從側面闡述完外圍環境之后,之后點出話語的信息中心。指出雖然它如此盛大,但卻又屬于我們每一個人,是“我們大家的世博”,這里的“我們” 指出世博的承辦主體,也突出責任主體。英文譯文則開門見山,直接點出重點,前半句指出這是一個全球矚目的文明盛會,后半句補以次要信息,這里的“we”指代來自全球的游客,是前半句進一步的解釋。再如,世界在你眼前,我們在你身邊 At Your Service at Expo中文標語按照空間順序由遠及近,由外到內,第二人稱“你”指“中國游客”,而”我們“則是指在上海世博會服務的成千上萬的志愿者,前半句烘托大的背景—上海世博會是全球文化展示和交流的舞臺,而后點出話語的核心信息,即志愿者無微不至的熱情服務,會讓全世界的游客感受到溫暖。論文大全,翻譯。這里體現了中國志愿者的周到服務,也讓中國游客感受到了人文關懷。英文譯文并沒有渲染周邊的環境,而是直入主題,點出為游客服務的宗旨,“At your service”愿為您服務。 這是在英美國家酒店或餐廳服務員經常會說的一句話,當顧客在餐廳用餐,或住酒店有事找服務員時,他們通常都會先說這句話。另外,古代的臣子,仆人接受國王的任務時,理解成愿為您效勞(效力,效忠)。有時候,也表示對對象的尊敬,表示愿意幫忙。“語言使溝通的橋梁”地道的英文表達,更能拉近與外國游客的距離,使他們如同在自己國家游覽一樣,沒有任何障礙,親切感油然而生。三,結語
本文探討了思維和翻譯的關系,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思維方式,世界觀,人生觀會有差異,而這種差異會體現在他們的語言運用上。論文大全,翻譯。而從一種語言轉換為另一種語言的翻譯活動,也體現了中西方文化上的差異。本文以上海世博會標語為例,結合標語的特點,分別分析了標語翻譯中體現的中西方思維中靜態與動態,人稱與物稱,主語與主題的區別。
參考文獻:
[1]Arthur Waley.Tao TeChing.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Press. 1998.
[2]Pribram. Karl.Conflicting Patterns ofThought.San Francisco.1949.
[3]Singer. Marshall.Culture: A Perceptual Approach.The Bridge,Occasional Paper.No. 11 1971.
[4]鄧炎昌,劉潤清.語言與文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9.
[5]蔡平.文化翻譯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2008
[6]卞浩宇.語言和文化———翻譯中的文化因素[J]. 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03(9)
[7]張啟劍.英漢互譯中的文化差異[J]. 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6)
[8]胡維.中西方思維方式差異與漢英翻譯[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8(5)
[9]李柯.從中西思維方式的對比看英漢表達方式的差異[J]. 新疆師范大學學報.2005(2)
[10]王瑛.中西方思維方式比較與翻譯[J] .河北建筑科技學院學報(社科版)2005(6)
[11]唐媛.中西思維差異對翻譯的負遷移[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09(2)
[12]尹振宇.靜態、動態的英漢對比與翻譯[J]. 柳州師專學報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