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07 05:43:31
序論:在您撰寫課余文化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建設課堂文化的意義
所謂課堂文化,是指在長期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形成,并為師生所自覺遵循和奉行的共同的課堂精神、教學理念和教學行為。課堂文化體現了課堂教學的內核,它包括支撐著教學活動的根本理念、價值訴求,展開教學活動的基本思維方式,以及維系師生交往活動的人際氛圍和精神氛圍等。可以說,課堂文化是現代學校文化的最高境界。而課堂文化建設,以科學的發展觀為前提,以課堂為主要空間,以行為實踐為主要形式,促使學生逐步產生積極的學習情感、思想品質和行為習慣,形成民主平等、合作探究、張揚生命的文化意識形態。課堂文化并不是課堂教學本身,它是課堂教學的“土壤”,是課堂教學存在、運行和發展的“元氣”,是課堂教學的活力之根和動力之源。課堂文化是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生成的,但課堂文化一旦形成,反過來就會對課堂教學具有根本的制約和導向作用。因此,當先進的課堂文化成為課堂主流時,和諧課堂的構建才不會走向形式化、隨意化。
二.傳統課堂文化的缺陷
第一,課堂文化的專斷現象。課堂文化的專斷主要表現在教師對文化的表達和闡釋的控制上。在傳統課堂中,教師作為“真理的擁有者”、“知識的代言人”,擁有絕對的話語權。本應豐富多變的教學過程被窄化為簡單的授、受過程。這種教學方式使知識遠離了學習,從源頭上剝離了知識與智慧的內在聯系,“師生在校的生存方式在不同程度上都呈現了被規定的特征,他們面對過去,面向人類已知的領域,而不是面向未來,面向需要發明和創造、探索的領域”。 這種專斷的課堂文化剝奪了學生課堂學習的,喪失了與教師平等的文化主體地位。
第二,課堂文化的隨意現象。課堂文化的隨意主要表現在教師教學行為的散漫和自由化上。雖說和諧的課堂沒有一定的模式,但是教師一味地追求所謂的個性或者過分地看重自身的情緒感受,導致課堂的隨意和松散,應該說是違背和諧課堂的要旨的。例如課堂中牽強生硬的齊聲鼓掌,對學生發言的敷衍模糊的點評,偏離教學內容目標不明的發揮,不能營造活潑生動、情趣盎然的文化氛圍,使得課堂缺少一種為師生自覺遵循和奉行的共同的課堂精神、教學理念和民主平等的意識形態。
第三,課堂文化的背離現象。課堂文化的背離現象表現在課堂教學背離了“以人為本”這一根本出發點和終極目標,忽略了教育要為每個學生提供全面發展、預制人生這一宗旨,使得教育目的出現極大的偏差。在這種課堂教學文化的主導下,師生關系發生異化,本應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遭到破壞。教學已不是師生的共同活動,而成為教師對學生的異己控制,封閉、灌輸、異化的教學方式也就大行其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受到壓抑,學生的自由思考精神受到禁錮,從而造成學生產生嚴重的知識缺陷乃至人格缺陷,導致了教育的不和諧。
最后,課堂文化的單調現象。課堂文化是一種聚合化的文化,豐富多彩是其重要的特征,但現時課堂的單調乏味已成頑疾。主要表現有:一、教師形象的單調。遠離生活、學術化的話語系統,嚴肅加嚴厲的動作、表情,教師總是有意識地將教室中的自己和生活中的自己分裂開來,戴著一副神圣的面孔走上講臺,以傳教士的心態站在學生面前,無疑拉大了學生與教師的心理距離。二是課堂活動的單調。課堂文化是在活動中萌發和形成的,但現時的課堂脫離學生的生活世界,課內活動的單調和枯燥與課外活動的生動、鮮活形成鮮明的對比。
三.先進課堂文化的形態
(一)民主的對話型課堂文化
構建平等民主的課堂文化,首先要在教學的著眼點與著力點上面對全體學生,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每一個學生都是課堂的主人,并沒有主次之分,和諧課堂更加追求教育的全民性和公平性。其次,要實現教師自身角色的根本轉換。教師要改變話語權的掌控者的角色。泰戈爾曾經說過,“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一種心靈與心靈的約會的關系”,是基于情感的認同,而不是基于任何霸權。教師要徹底改變原有的權威式和灌輸式角色特征,而成為一種新型的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知識建構的促進者,從知識權威轉變為創新性思維的啟迪者,從“獨奏者”轉變為“伴奏者”,從領導者轉變為“平等者中的首席”,從文化知識的“代言人”轉變為意義的“對話者”。
對話型課堂文化強調了課堂的民主性。所謂對話就是指“主體間以語言符號系統為中介進行的交往,它的基本特征就是主體間的在場相遇,平等交流”。對話以師生平等和教學民主為基本前提,它要求教師將師生關系轉換為“你——我”關系,營造一種主體間的平等互換的對話語境,以平等的態度在與學生經驗共享的過程中進行相互造就。對話型課堂文化需要營造一種“公共話語空間”和人文情境,使每個學生都能成為言說的主體,擁有應答、質疑、選擇、表達自我的話語空間。
(二)智慧的探究型課堂文化
課堂教學中,教師講授的內容和教材實際上只是學生學習的一個“劇本”,是一個個生動的“案例”,對于這些“劇本”和“案例”,由于教師以及每個學生的經歷、體驗和解讀方式不同,得出的結論和觀點也有可能不同。所以課堂教學不應該視教材為“圣經”和“金科玉律”,不應該停留在對教材本身所傳達的文字信息上,而要關注“案例之后”的更為本質的東西,鼓勵學生自主探究,鼓勵學生奇思妙想,允許學生對“文本”進行不同的解讀,對“問題”進行不同的解答,大力倡導“創讀”、“創解”。
更為重要的是,構建自主探究型的課堂文化,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不僅從原有的“權威——服從”關系轉變成了“價值引導——自主探究和發現”的關系,而且學生通過這種自主探究和發現知識的過程,學會了思考,啟迪了智慧,獲得了一種成功的體驗和自我價值的實現。一旦這種自主探究和意義創造的課堂文化構建起來,學生就具有知識發現和能力生成的后續力,就會不斷地實現自我超越,達到改善學生生活質量、提升學生生命價值和意義的目標。
(三)綠色的生命型課堂文化
構建綠色的生命型課堂文化,要立足于學生的生活實際,關注學生的“精神世界”“價值世界”“體驗世界”,注重課堂的生命意義和生活價值。強調從學生生活實際和未來發展出發,觀照與學生相關的活生生的經驗,讓學生體驗過程,習得某種經驗和體驗,使學習成為學生生命經歷中的一部分。
生命型課堂需要體現如下要點:一是賦予學生生命成長必備的共享的核心價值觀。生命型的課堂要增加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文化意蘊,淡化對分數、升學的功利性期望,在一種文化的分享和創造中豐富學生的生命,形成基本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二是賦予學生生命的關懷與尊重。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發展需要,尊重學生的發展潛能,賦予學生生命的關懷,是生命型課堂的基本訴求。三是聯系學生生活和社會實際,開辟更加廣闊與生動的教學空間,使課堂教學活動富有強烈的生命色彩。
(四)互動的合作型課堂文化
合作指的是個人與個人、群體與群體之間為達到共同目的,自愿結合在一起,通過相互間的配合和協調而實現共同目標,最終使個人利益也獲得滿足的一種社會交往活動。合作型課堂學習有利于傾聽各種意見,不斷完善已有的文化,其重要價值還在于把學習者置身于社會背景中、置身于交流的環境中,從而將學習過程與發展過程進一步協調起來。
應該注意的是合作型課堂文化中的互動,應該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師師之間多種形式的互動,是一種復合活動。它具有多向型,強調多邊互動。針對傳統課堂文化的弊端,應格外突出生生互動的作用。生生互動立足于學生發展,與師生互動相比,地位更為重要,更能滿足學生個體內部需要。生生互動就是將課堂教學建立在滿足學生心理需要的基礎之上,使教學活動帶有濃厚的情感色彩。通過生生互動可以實現取長補短,共同提高,這不但有助于學生發展良好的個性,培養學生交往溝通的能力,而且能形成一種和諧靈動的課堂文化,促進學生和諧人格的形成。
人對于客觀物象的把握總是局限于某個特定范圍內;比如說對于人,人的臉部,某些特定的角度,某些特定的光線,特定的情境。人在描繪再現它時總是帶有一定主觀性,這和此人的知識結構,描繪方式(技術程式),性情等都有關系??赡苡腥艘f照相機是絕對客觀的,在照相機面前繪畫是軟弱無語的,它不能把握真實??梢兰词拐障鄼C感光出的膠卷也是帶有它自身結構的烙印的;如圓形鏡頭造成成像的不同程度變形;更不要說感光度,曝光時間,膠卷質量等。往深了想,把握瞬間影像的可行性都是值得懷疑的。除此以外,用相機拍攝也是人的主觀行為;它必然帶有人的主觀選擇的烙印。
至此我們對所謂的客觀性深表懷疑。如果我們說用一種純粹的眼睛來看事物不帶任何偏見的觀察和記錄此眼所見;現在可以確定這種現象在真實世界是不可實現的。那么我們是不是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就是:客觀性是不真實的,真實的就是不客觀的。
那么什么是繪畫真實性呢,在此我們已經知道毫無偏見的記錄眼見真實是不可實現的;那么看來機械的看待物象是不對的。我們周圍的世界時如此鮮活,這背后一定是有一種更重要的東西存在。當我們在描繪一個人體時,如果僅僅是看他的顏色,解剖結構,身體比例等因素,那么你會始終感覺畫出的是一個沒有生命的尸體,或人偶,如果你沒有注入自己的感受;如果你沒有感覺到一個個局部之間充滿力量的有機聯系;你畫出的就會是一個沒有生命感的東西。但如果你把握了它,即使你畫的和對象相去很遠;你也可以在其中感受一種真實的力量。
以中國古代木偶藝術為例。木偶應是屬于民間藝術,那些工匠也大都不具備獲得高深學養的條件。但看了一些甘肅木偶圖片,我們不得不佩服那精湛高深的藝術修養;這不是現在一般的所謂藝術家能夠比擬的。那些古代的傳世木偶一律極有神韻,熠熠生輝。你可能會覺得他們的臉部結構并不符合解剖結構,看的出來當時制作木偶的藝人對于人體結構并不了解,五官的結構感性而簡單,按照現在科學寫實的觀點來看就是錯誤的;但和現代人做的木偶比起來明顯感到現代木偶一律生硬呆板,像是僵死的尸體,甚至連尸體都不是,只是一些缺乏有機生命的起碼完整性的虛假拙劣的一堆散碎東西。
木偶面部表情和人物性格很大程度上依靠臉部那些意象的臉譜紋飾來烘托。所有紋飾構成一個有機的力的完整體,如同書法的抒情方式差不多。人物形象夸張概括的如此自然流暢,沒有阻礙;這種真實的感覺是和客觀物象的真實并行不悖的;而不是一種對物象的附屬關系和簡單模仿的關系。
二、如今繪畫學習和創作方法反思
當寫生變成一種依賴,往往扼殺了人的感受力。眾所周知,當年西方繪畫對中國繪畫界最大的影響就是科學寫實主義的引入,以至成為后來學院純繪畫教學的主流。而寫生也就成為最理所當然的基礎訓練方法,我們必須承認這種方式可以避免陷入不知所以的程式;使繪畫可以回歸到一個比較原初的起點;但這種方法如果發展成一種依賴的話就會有很多的弊端;直接導致對于繪畫理解的本末倒置,為了寫生而寫生;或者因為寫生的習作性質而忽視畫面的獨立性和完整性。把繪畫的意義簡單化為被動的描繪,從而在創作時離開所謂寫實造型的技術框架就無所適從了。
再來看看寫生這種行為本身。在寫生之前必須掌握一些基本的分析方法,觀察方法;據說這些方法是比較科學的。在描繪某個物體時還必須掌握這個物體的結構。比如畫人時要掌握一些例如三庭五眼等基本比例和頭部的解剖結構;也就是說當你在寫生時,其實是在運用你獲得的知識在描繪,并非是純粹的觀察。如果我們沒有掌握這些知識并且在實踐中熟練運用,那么就基本不知道怎么把看到的物體畫出來。根據這些科學的知識準備,我們畫出了科學的繪畫。到這里,繪畫就成為科學的附屬物,或者說是科學的插圖。
非洲的原始藝術之所以在現在人看來那么奇怪,就是因為那背后的知識框架和我們現在的知識框架完全不是一回事。就像非洲原始部落的人也看不懂我們的寫實繪畫認為這些東西和現實并不相符。
根據以上的推斷,我們知道寫生并不是對客觀物象純粹描繪的過程,它無非也是某種理論的實踐和某些知識的運用過程。當這種框架和理論停留在機械唯物主義的認識層次時,我們的寫生活動基本就是扼殺心靈的行為。
當照片和電腦變成創作的必須條件時,它們往往限制了人的想象力。
由于我們對于科學寫實框架的依賴,致使現在從寫生過渡到創作最普遍適用的方法就是運用照片。不管怎么樣,必須有一個能說明你的寫實功夫的活體現出來,然后才能被大多數人接受。在此并不是說運用照片就不可以;但如果這成為一種必須的條件,甚至是唯一條件的時候就又成了本末倒置。很多時候往往是換種方式來寫生;背后的精神是空洞的,蒼白乏味的,人云亦云的。
現在國內的繪畫專業的教學缺乏創作過程的訓練,更缺少藝術思維的鍛煉,大多數時候是要先拍出或先做出一個圖片,再轉移到繪畫上去,對于那些已經對繪畫有相當領悟的人或比較有天分的人來說這不失為一個比較善巧的方法,但很多時候,這會使人產生依賴,并且失去對繪畫獨立生命的體會,繪畫有自己的空間和結構的規則,這和畫面上每一個哪怕最細微的部分都有關系,比如筆觸的關系,顏料的層疊,色彩色調的關系,它關系到作畫者的每一個過程和每一個動作以至每一點情緒的變動。所有這些都將融入到你的繪畫中,這和你的畫面形象是否符合科學透視,解剖,等等沒有關系,形象只是可辨識的符號。
但筆者并不是要把兩者分裂并對立,在古代兩者是沒有區別的,但是自從照相術發明之后,形象被相機從繪畫中抽離出來,兩者變成了矛盾的東西。乃至后來藝術家走向兩個極端,一派極力反對繪畫性,無限放大可辨識圖像;另一派堅守繪畫本體語言,排斥繪畫的圖像效應。說的嚴重點造成這種分裂罪魁禍首其實就是現代技術。我們現在為什么不能像古人一樣忠于自己的內心,根據自己的記憶繪畫;主動避開這種對技術的依賴。
三、古代畫家的擔憂
現在人類已經掌握了很多以前無法想象的技術,過去被認為是很復雜的事現在可以在技術的強大力量下變得輕而易舉。這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其實很難說清;現在的人容易對科技過于樂觀和依賴,而忽視了自己正在被異化的事實,機器延伸了人的各種功能,同時也取代了人的各種能力。
當年洋人的新技術登陸我們這個有著幾千年輝煌文明的泱泱大國時,國人就覺得各式的科學技術只是奇技巧,讓人養成懶惰的習慣。當時可能是一種保守的表現,但現在看來我們應該理解了當時人們為什么會有這個擔憂。
西方的現代史大致就是技術發展史,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透過畫了格子的玻璃發現透視技術,達芬奇這位文藝復興大師是一個自然科學的癡迷研究者,他其實只是在藝術中加入了一個非藝術的表象,開創了一個看似不斷進化的過程;為美術史家編造美術史提供了一個借口。西方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并不會因為技術的進步和寫實能力的提高而相應的提高了他們的藝術的審美價值。
所有這些技術的進步不能等同于藝術的進步,而且優越的技術往往會限制人們的靈性發展的空間。技術使得人們忽視自身的能力,也無法調遣自己的潛力。為什么現代再也不能有人能像米開朗基羅那樣用自己的精神建構一個完整的藝術世界,很多繪畫蔓延著乏力空洞的影像拷貝;我們再也沒有戈雅那種的想象力了嗎?我們可以像過去人那樣根據記憶和想象來繪畫嗎?只有那些沉淀在心靈里的形象才是你自己的一部分,才是最鮮活生動的想象而不是機器的冷漠記錄。
照相術發明之前中外的很多藝術家都是根據記憶和想象繪畫。我們中國古代的畫家學習和創作是和現代人截然不同,他們對于繪畫技術的掌握大都通過畫譜的臨摹和口訣的揣摩來達到的,而不是對著對象寫生。比如山水畫,他們是先學習古人總結下來的一些程式,然后把心目中的山水和畫譜中的山水對應起來;通過觀察自然的山水回來之后用學得的程式描繪下來。而且是按照繪畫的規律來創作,這樣從一開始就著眼畫面本身的獨立性;隨著程式的熟練掌握而融入自身的情緒與學養,有杰出成就的畫家會進而不斷改革和完善出新的程式。
由于技術條件的局限,古代的藝術家基本是根據記憶來作畫。但我們現在看來,這種局限非但沒有限制他們,反而使他們更好的發掘了內心的潛力,也更好的把精神專注于繪畫更本質的屬性上;經營畫面的格局,營造畫面的空間和意境是古人樂在其中的享受。古代的山水和我們眼中現實的山水顯然是有很大出入的,然而我們在那些山水中能感覺到一種更純粹的美境,那是等同于現實山水的另一種現實。他和簡單描繪眼中所見空間和透視的類似照片的繪畫比較,具有一種完整性,藝術的完整性,而不是一個空洞的片斷的現實投影。
藝術永遠是關乎心靈和觀念的,他和外在的技術沒有直接聯系。中國畫一直都有個很好的傳統就是尊重人的直觀感受,以科學的標準去看就是近似兒童和原始人的思維方式。他們用意象和審美的眼光看待自身和這個世界,這個世界無處不投射了一種人格化的精神,一棵樹、一塊石頭、一只鳥。所有這些都寄予了古人的人格理想,并和個人生存狀態息息相關。古代畫家在擺弄著畫面上的線條和看似單一的程式時,令人驚訝的運用極簡的程式語言描繪出了山水人物的活生生的氣韻。這種神奇的效果往往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
在這個科學至上的時代,我們回頭看看那些古代的藝術,就像一個充滿鳥語花香的童年故鄉,它總能帶給我們一種心靈深處的感動——那是個沒有分裂的世界。
摘 要:體育課堂文化具有中間性、外顯性、情境性、聚合性等特點,構建體育課堂文化要充分利用教學基礎設施,注重競技文化的培養,開展多種形式的體育活動。 關鍵詞:體育課;課堂文化;體育教學 一、體育課堂文化的界定
體育課堂是指以學生身體練習為主要學習形式,以身體健康知識獲得、運動技術技能傳授、心理健康水平增進為主要學習內容,為增強學生身體健康和運動能力而進行的師生多邊互動的教學活動。鑒于體育課堂本身是具體的微觀社會系統,其所蘊含的文化也只是社會文化的一小部分,根據格爾茨主張的文化的定義,應當在具體的研究領域中對文化做狹義、特殊的理解,在理論探討上更具力度。本文將體育課堂文化定義為“體育課堂教學中的觀念和行為”。 二、體育課堂文化的特征 1.中間性。學校體育是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之間的第三種體育。因此,體育課堂文化也是處于兩者之間的第三種文化,原因在于,在體育課堂教學中,一方面由于育人目標及其時空條件的限制,我們反對將運動訓練搬進課堂,反對把體育教學過程等同于運動訓練過程;另一方面,由于課堂又是一個相對嚴肅的傳遞社會文化的專門場所,我們也反對把它等同于學生隨意玩耍嬉戲的場所。 2.外顯性。從體育課堂文化的主體――教師和學生的行為表現來看,體育課堂文化具有顯而易見的外顯性。在體育課堂中,像在文化課堂上那種教師“動口不動手”“學生動腦不動身”的主體行為是不被期望的。因為體育知識從本質上講是一種操作性知識,這種知識的獲得與展現都必須通過外顯的身體動作來完成。盡管失去外顯的身體動作,僅依靠內隱的頭腦認知也可以“懂”得某種體育動作,但我們可能根本就不“會”該種體育動作。追求對體育知識的“懂”與“會”,是體育課堂教學中對學生主體的目標希求。 3.情境性。體育課堂文化主要發生在教室這個特定的空間和一節課這個特定的時間里,因此,它必然受一定的時空影響。而且,體育教室還有一個與文化課教室明顯不同的特征,那就是隨著教學內容的不同,體育教室的空間特征也在不停地發生變化,這不僅發生在一節課的時間里,而且發生在一個教學單元、一個學段的時間里。例如:中小學體育課會安排兩個以上的內容進行學習,一節課的前半部分時間可能是在田徑場,后半部分時間可能是在排球場;從一個學段的時間來看,體育課堂的這種空間變換更是明顯。 三、體育課堂文化的類型 1.規范文化與非規范文化。體育課堂教學中的規范文化是指體育課堂教學中所具有的與社會統治階層價值取向相吻合的規范、價值、信仰和表意象征符號的復合體。它是社會對體育課堂文化正式要求的體現,表明了體育課堂作為一種傳遞社會體育文化之場所的嚴肅性。體育課堂教學中的非規范文化是指體育課堂文化中那些在社會價值取向期待之外的部分。這種文化既可能含有與社會價值取向并不完全相抵觸的成分,也可能含有價值取向的成分。非規范文化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的存在,表明了體育課堂雖然是一個嚴肅的傳遞社會體育文化的場所,但如果“操作”不當,仍然可能被不良文化“入侵”而變得不那么純潔。 2.競技性文化與娛樂性文化。體育離不開競技,“競技體育在當今已經成為一種社會文化的模范”。正是由于競技體育在體育文化系統中的獨特地位,使得它不可避免地與和它有著親緣關系的學校體育課堂教學發生著種種聯系,進而使體育課堂教學在文化特質上顯現出較強的競技性。體育課堂教學中的娛樂性文化是指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帶有明顯娛樂性特征(即與娛樂體育文化的觀念和行為相吻合)的文化形態。 3.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性別文化。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性別文化是指存在于體育課堂教學中的關于不同性別群體的體育觀念和行為的復合體。體育課堂性別文化主要表現在性別差異和性別偏見。性別差異主要有練習內容的差異、師生互動方式的差異、隊列位置的差異等,性別偏見主要是指體育委員的任命對象、體育器材安排的人選、技術示范的人選等主要為男性。 四、體育課堂文化的構建 1.充分利用教學基礎設施。體育教育的基礎設施是體育文化的物質基礎。在體育教育中構建體育文化,應加大對體育教育基礎設施的建設,通過對學校體育教育中基礎建筑、場地、器材等的配備的完善,為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文化活動提供物質上的保障,也潛移默化地對大學生進行體育文化的熏陶。 2.注重競技文化的培養。課堂中有效融入競技體育元素,突出競技體育文化,是構建體育課堂文化的有效措施。體育教學中,體育課以學生的學習和鍛煉為中心,但課堂時間是有限的,僅要求課堂中教師通過短短的教學時間來實現對體育文化的構建是遠遠不夠的,要培養學生體育行為和競技意識,使學生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從而在課外也能從事體育運動,課外體育運動更是體育課堂文化的一種拓展。 3.開展多種形式的體育活動。以競技性、趣味性、多元化為基礎,以廣大學生為對象,多種形式的體育文化活動的開展,是構建體育課堂文化的保證。具體來說,體育課堂中應體現各種多元的體育文化,一線教師可以積極開展校本課程開發,挖掘體育課堂教材,豐富課堂內容,同時也可以開展多樣化體育比賽或體育知識競賽、體育圖片展等活動,以展示體育的魅力。
參考文獻:[1]周登嵩.學校體育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2]劉耀明.課堂文化的詮釋與重塑[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3,(12):56-59.
選擇恰當的教材與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意愿
根據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教材與教學內容是教學能順利進行的保障。目前可供選擇的精細化工專業英語教材很少,教材建設是當前亟須解決的問題。經權衡利弊,我們以劉宇紅主編的《化學化工專業英語》為教材,[4]以花建麗主編的《精細化工專業英語》為參考書,[5]部分教學內容可選自參考書。《化學化工專業英語》不是專業英文文獻的簡單羅列,而是分為科技英語翻譯方法、專業文章閱讀及科技論文摘要三部分。其中,第一及第三部分既方便教學又利于學生自學,第二部分的專業文章內容涵蓋了專業基礎課及精細化工專業課的一些內容。我們選擇的教學內容包括無機、有機、分析、物化、化工單元操作、表面活性劑和洗滌劑、化妝品和盥洗用品及香料等方面的文章。對精細化工專業的學生而言,專業基礎課的內容是學習專業課的基礎。基于這種考慮,在選擇時,我們兼顧了基礎化學、化工單元操作及精細化工專業課的內容,同時考慮課文難度及學生對專業熟悉的程度。恰當的教學內容會開啟學生心中的興趣之門,因為熟悉的專業知識會令學生如遇故人,只不過這位“故人”換了妝,以英文的形式出現了。原來專業知識可以這樣用英文解讀,熟悉及親切之感會讓學生愿意去學。
明確基礎英語與專業英語的關系,理清學生的學習思路
學習之前,對于專業英語與基礎英語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大多數學生一知半解,這往往導致學生學習時抓不住重點、找不到方法。因此,教師在第一次課上應講清楚二者的關系?;A英語與專業英語都屬大學英語學習的范疇,二者不可生硬割裂。但二者的側重點不同,基礎英語偏文偏基礎知識,專業英語與專業緊密結合,偏理偏應用,是用英文來闡述專業知識,進行溝通交流,獲取專業信息以及寫作。很多學生認為以過去的英語知識為基礎,再記些專業詞匯就能學好專業英語。這種觀點是片面的。專業英語除內容上的專業特色之外,行文風格、構詞方式、語法等方面都具有鮮明的特點。為了客觀、準確、精煉地敘述專業知識,專業英語在行文風格上的表現就是結構嚴謹、邏輯嚴密,語法上的表現就是被動語態多、后置定語多、復雜長句多。另外,專業詞匯量非常大,但構詞手段靈活多樣且具有規律性。明確了專業英語與大學英語之間的關系,了解了專業英語的特點,學生就能清楚怎樣學習這門課,由此就有了想探究下去的好奇心。
精心設計教學過程,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前所述,專業英語的課堂教學很容易陷入到單調、沉悶之中。為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進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我們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對每一次課,我們都精心安排教學內容,盡量避免在一次課上只講解課文。就好比吃飯,總吃一道菜,難免讓人食欲漸失,若是每餐菜品豐富,必令人胃口大開,課堂教學也一樣最忌單調。每次課我們都巧花心思,盡量使內容多樣化,除安排基礎的詞匯、課文教學,再在恰當的時候穿插諸如數字的英文表示與讀法、化學式的英文讀法、溫度的英文表示法或者一些與課文相關的背景知識等。每個新的知識點,會成為一個新的興奮點,能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課堂上應該讓學生學習哪些專業詞匯,也是我們教學內容設計的重點之一。如果詞匯學習只局限于所學課文的詞匯,詞匯量會大打折扣,而且過于零散無規律,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因此,我們拓寬了詞匯學習的范圍,比如增加了元素周期表詞匯、與課文詞匯相關的詞匯以及化合物的名稱等。我們將元素周期表詞匯安排在第一次課,為后序的基礎化學相關課文以及化合物命名方法的學習打下基礎。由于學生在學習以及將來的工作中都可能接觸到許多化合物的名稱,而化合物的中、英文命名法又有許多不同,因此我們也將其作為詞匯學習的內容之一,將化合物的命名方法作為小專題進行講述,使學生對化合物的英文名稱有系統的了解。詞匯學習內容的拓寬與多樣化,能有效調動學生學習專業詞匯的興趣。
在課文教學中如何將課文內容作為話題,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如何使其能創造性地解決課文話題所引出的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是擺在我們外語教師面前的一大課題。而教育學理論中的“近體原則”在中學英語課文教學中的運用,為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發揮其創造潛能和學以致用開辟了一條新路。
“近體原則”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應盡可能縮小教與學之間的差異,在時間和空間的距離及心理和情感等方面的差異,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也就是說,教師應在充分了解所教學生的心理狀況、年齡層次和知識水平的基礎上,認真分析教材,并對教材進行創造性的處理,縮小教與學之間的時空差距,以及心理和情感等方面的差異,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近體原則”可分為時間近體原則、空間近體原則、心理近體原則和活動近體原則?,F分別論述如下:
一、時間近體原則
在中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師生要不斷吸收新知識、新信息和新材料,及時了解國內外重大事件發生的原因和背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這些重大事件與課堂教學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根據課文內容創設話題,用課本知識去分析當今國內外所發生的重大事件的原因和背景。這種教學方法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社會責任感,還有利于提高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TheGreenHillsofTangsa一課時,教師可以運用時間近體原則向學生提出這樣一個話題:WhydidthepeoplealongtheChangjiangRiversufferalotinthebigfloodin1998?然后讓學生分為若干小組,用英語進行討論。學生人人參與,氣氛活躍,經過各小組發言,歸納出1998年中國長江發生特大洪水的主要原因,如:氣候變化,河床抬高,河道變窄,雨水集中,山坡植被破壞嚴重,圍湖造田,森林遭砍伐等等。接著教師又不失時機地引出另一個話題:Whatcanwedotopreventsuchadisasterinthefuture?這一問題的提出再一次引發學生積極思維,主動探討,各抒已見。通過小組總結和歸納,師生們得出了解決這一問題的答案。
高中英語新教材中有不少涉及社會熱點和焦點問題的課文,例如:動物保護問題----MiludeerreturntoChina;男女平等問題----Thesecretisout;關注地球問題----Savingtheearth;殘疾人問題----Disability;世界糧食問題----Feedtheworld;垃圾處理問題----Dealingwithwaste及自然災害問題----Earthquake,Fire,Hurricane等。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留出一定的時間,引出課文以外的話題,創設問題情境,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創造性地思維,為課堂教學創設出一種緊張、活躍、和諧和民主的氛圍。
二、空間近體原則
受全局性和典型性的局限,教材在選材時不可能選用近期發生在學生所在地區的事例。由于空間距離遠,在教學中直觀性差,感受性弱,學生的興奮點不易被激發,因此教師應以課文內容為依據,盡量結合當地典型事例,從課文中引出最受學生關注的話題。
例如,在教學Disneyland這一單元時,教師如果在課堂上抓住時機,向學生展示2lstCentury(1999.11.3)全版刊登的將于2005年完工的香港迪斯尼樂園彩色模型圖,并作必要的介紹,就能達到進一步吸引學生注意力的目的。教師可以作如下介紹:
Aftereightmonthsofnegotiations,theHongkonggovernmentstruckadealonNov.2fortheconstructionofaUS$3.55billionDisneyland.TheparkwillbethethirdDisneythemeparkoutsidetheUSafterParisandTokyoandisaimedattouristsfromtheChinesemainland----whichisseenbymanyWesterncompaniesasahugemarketforthenewmillennium.It"stobebuiltoverafive-yearperiodonHongkong’sLandauIsland.
此時,教師如能抓住學生注意力集中、興奮點強的有利時機,創設“輻射式”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則能引起學生一系列的言語實踐活動。例如:
1.WhydoestheHongkonggovernmentdecidetobuildDisneythemepark?
2.CananotherDisneythemeparkbebuiltintheotherplacesofChina,suchasinBeijingorinShanghai?Whyorwhynot?
這一系列問題縮短了課文內容與現實問題的空間距離,自然會收到良好的課堂效果。
又如AngkorWat一課介紹了柬埔寨通過對吳哥窟的開發與保護,使其成為柬埔寨最著名的旅游風景區。學生學習了這一課后,教師可以引出中國著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的保護和開發這一話題。讓學生針對當前就圓明園開發與利用存在著的兩種截然相反的意見展開討論,即部分經濟學家、企業家和房地產開發商欲將圓明園開發成一個集商業、貿易、房地產開發為一體的綜合園林,變廢為寶。同時,圓明園的開發還可成為北京市的一個經濟增長點。另一種是以文史學家、考古學家為代表的意見,即圓明園是中國近代史的一面鏡子,要讓它保持一片廢墟的原汗原味,以便讓子孫后代永遠銘記中國近代史上的這段屈辱史。根據這一話題背景,教師可提出如下一些問題供學生討論:
1.IsitbettertokeepthedesertedYuanmingyuanParkasitisortodevelopit?Whyorwhynot?
2.WhatwillyoudoifyouarethemanagerofYuanmingyuanPark?
經過討論,學生得出了一個折衷的方案,即在保持現存圓明園風貌的基礎上,將其主體部分開發成一個中國人了解近代史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還可以劃出園中一部分把它開辟成一個民俗村和拍攝古裝戲的影視基地;還可以在園內建一個古玩市場,把國內外游客吸引到圓明園,做到以園養園。
三、心理近體原則
心理近體原則是教師從實際出發,了解某一年齡段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通過創造性的設計,從課文中引出學生最關注和最感興趣的話題,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引發學生的思維和探索,從而達到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
例如,在進行AFarmingPioneer的教學時,學生不禁贊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和智慧。此時,教師如能拿出《中華英才》畫冊,向學生展現一幅樸素農民的彩照,讓學生猜一猜他是誰,他有何偉大成就?這一情景一定會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經教師提示,學生能夠猜出那位農民是被世人稱為“當代農業之父”的袁隆平。然后教師再提出以下幾個問題:
1.Whydowecallhimthefatherofmodernagriculture?
2.Withouthisgreatinvention,manypeoplewouldgohungry,doyouthinkso?Andwhy?
3.Whatishedoingnow?
通過聯系實際回答問題,學生不僅參與了言語實踐活動,而且一種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四、活動近體原則
智力的發展不應僅僅停留在課堂,教師應讓學生在自己動手動腦中去發展,在實踐中去進行體驗和回味。因此,課余時間和節假日,教師應鼓勵學生走出校園,把枯燥的語言課變成談經驗和談體會等的交流會。
例如,教學TheSummerHolidays一課時,教師可引導學生談談親身經歷過的事情。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報社記者采訪來自農村的學生,談談他們假日是怎樣幫助父母進行夏收的;也可采訪來自城市的學生,談談他們在父母上班時是怎樣安排自己生活的,等等。這時的課堂是生活的舞臺,教師是舞臺上的組織者和導演。教師的作用是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擴大學生的參與面。
再如,在教學Travel一課時,教師可在黑板前掛一幅中國地圖,讓學生聯系實際談談他們的旅游經歷。這時,有的學生描述了去廣州和深圳的經歷,其中包括怎樣去的,跟誰去的,花了多少錢,用了多少時間,買了什么紀念品等內容;有的學生談了旅途中的見聞和當地的風俗習慣,等等。在教師的啟發和誘導下,學生個個爭先恐后用自己所學的英語表達自己的經歷和感受。這樣,不但訓練和培養了學生用英語表達的能力,同時也融思想教育于英語教學之中。
【關鍵詞】課堂提問 優化 因材施教 “問題”意識
課堂提問是一種教學手段??茖W的課堂提問對啟發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及時反饋和調控教學,增進師生交流具有重要的作用。語文教學中,科學的提問可以啟發學生思維,使他們能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積極地解決問題,從而起到激發學習的動力,提高學習效果的作用。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我結合學生實際,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優化課堂提問。
一、了解不足,換位思考
語文課堂教學中,老師在引導學生理解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時,通常有提問,但經常出現這樣的不足,即提出一個問題后,學生未能回答或回答不完全時,老師既不啟發,也不作適當評價,就讓另一位同學回答;或剛有學生勉強答上,學生未能思考消化,老師就馬上提出下一個問題。這樣的提問,根本無法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不能使學生根據自身情況思考學習,久之就會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嚴重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這問題的癥結何在呢?我覺得癥結就在于老師問題的設計是從自身的思考出發,而沒有從學生的實際心理狀態出發。
因此,教師備課時應根據教學大綱和學生實際,做到“四有四備”。“四有”即胸有大綱、腹有課本、目有學生、心有教法;“四備”即備目標、備教具、備板書、備合作(備合作最重要)。只有這樣才能夠駕馭教材,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課堂上教師要站在學生角度,進行心理換位,從學生角度思考提問的設計及問題的啟發,讓一個個問題轉化為師生共同探究的問題,努力營造民主、和諧、自由寬松的思維氛圍,讓學生學得活潑、學得主動。
二、因材施教,精心設問
問題設計是課堂提問的基礎,是課堂提問順利進行的關鍵,而且問題設計的優劣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正如大教育家孔子所說:“善問者如伐木,先其易者,后其節目?!币虼?,在教學中,老師應精心設計課堂提問,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從而達到啟發學生,調動學生思維積極性的目的。
例如:在復習病句時,我根據病句類型的不同,選擇了如下一些句子,然后再設計問題提問。
病例:
1、在遼闊的天山腳下的大草原上,有一種野馬,夜間經?;烊肽寥?。
2、采取各種辦法培養和提高師資水平,實在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
3、看了“崇尚科學、批判”的展覽,使我有了許多感想。
4、討論戰爭和平等嚴肅話題的國際舞臺紐約聯合國總部,將破天荒首次出借給電影公司拍攝電影。
問題:
1、這些句子對嗎?
2、如果錯,錯在哪里?怎么改正?
這兩個問題的設計層次不同。第一個問題難度較低,學生憑語感或能判斷其正誤。這一層次問題的設計既考慮水平較低的學生實際,也是考慮到病句經常以選擇題形式考查,學生只要能判斷其正誤即可。第二個問題難度較高,學生除了要判斷其正誤,還應懂得錯在哪里,如何修改。這一層次問題的設計既考慮水平較高學生的理性思考與分析,也是考慮到病句或以主觀題形式考查。不同層次問題所引起學生的思維參與程度不同。較低層次的問題側重于學生對知識的感性認識和簡單應用;較高層次的問題則需要學生對知識進行理性思考和分析。較低層次的問題是學生學習的基礎,較高層次的問題有利于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在課堂提問中,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出適合不同認知水平的學生的問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做到因材施教。
三、引導學生發問,培養“問題”意識
傳統的課堂提問常常是“教師問,學生答”,教師關注的大多是如何使得課堂教學沿著預先設計的思路進行,而忽視了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在新的課程理念下,要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對課堂提問應有新的認識和理解。課堂提問的目的不僅僅是要讓學生“會答”,還要讓他們“會問”。因此,教師應科學合理地設計和實施課堂提問,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并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適時對學生進行質疑的方法指導,引導學生自己善于發現和提出問題。譬如引導學生從題型失分實例中探究其原因,讓學生從反面材料的批判中得到教訓與啟發,從而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切實提高解題技能。
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活動中一種自覺、能動的心理狀態,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維,探索知識的內在動力。怎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實踐表明:能牽動情感的事往往能引起興趣。而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在課堂教學中,恰當地使用電教手段是創設情境的最佳途徑。
例如:教學《筍芽兒》一課。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在了解竹筍的生長過程中,學習筍芽兒沖破一切阻力茁壯成長的精神。上課開始,我首先播放一段竹林景觀的錄像。先將青翠欲滴的竹亮。再將鏡頭逐漸聚在竹筍上,使學生感知竹筍的形、色。此時及時提問:筍芽兒是怎樣成長為竹子的?需要哪些生長條件?來誘導學生思考,拉開了學習的序幕。接下來教師可邊講故事,邊放“雨聲”、“雷聲”的錄音,邊投影各種情景:如筍芽兒扭動、向上鉆、脫殼、成長、小草搖動以及雨景、桃紅柳綠,太陽出來等等,這樣,學生如同置身于大自然中,隨著文中各種人物的出現,輕松愉快饒有興致地學習了課文。
二、激發思維,釋疑解難
每篇課文都有突出中心和可以用來體現訓練重點的詞、句、段,也有意思比較深或內容離學生實際比較遠的詞、句、段。在課堂上,當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學生“啟而不發”時,當教材中的重點難點或關鍵處需要學生理解掌握,而學生難以掌握時,教師可使用電教手段。因為電教煤體具有對事物與現象過程的時間因素和空間因素進行擴大與縮小的表現力。它突破了時空的限制,再現了教學內容的全貌,從而激發興趣,啟發思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學《趙州橋》一課,本課的難點是理解為什么趙州橋的設計是建橋史上的創舉。要想解決這個難點,必須使學生懂得趙州橋結構的獨特作用。由于建筑學方面的知識對于學生比較陌生而且有一定的難度,我準備了一幅趙州橋的剖面投影片向學生講解:這個拱形的大橋洞不是普通的半圓形,而是由二十八道拱圈拼成的弓形,每一道拱圈都能獨立支撐上面的重量,一道壞了,其它道不受影響,所以,趙州橋雖然沒有一座橋墩,橋身卻仍然很堅固。這樣將抽象的語言文字轉化為形象的內心圖象,而且不需冗長的解說,學生就輕松地理解了趙州橋結構的獨特。然后讓學生小組討論這種設計的作用是什么,再出示趙州橋的投影片,請學生到前面指圖講解,這樣可以加深印像,使理解更加深刻。此時,再讓學生解釋“創舉”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趙州橋的設計是建橋史上的創舉,難點自然而解。
三、激起情感共鳴,陶冶思想情操
語文教材中,許多文學作品是中外名家的名篇,如何讓學生在閱讀這些作品時,通過不同的藝術形象的感染,受到美的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呢?這就要運用電教手段,激發學生的情感,并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因為從審美心理來說,情感是最活躍的因素,它既廣泛地滲透在其它心理因素之中,又是感知與想象、理解的中介,即審美的感知由于情感的推動而進入想像,趨向理解。簡單地說,感情對人的認識和行動起著刺激作用,而電教媒體對于提供具體的形象和激發學生的情感有著顯著作用。
例如:教學《采蒲臺的葦》其中一句:“遠處的炮聲還不斷傳來,人民的創傷并沒有完全平復”,涉及到歷史背景。但是,由于當時的年代距現在較遠,而且學生缺乏生活經歷,如果只靠語言的中介,是很難認識其特定環境的。所以,我播放了一段精心選制的錄像,讓學生邊欣賞一望無際的葦海及冀中人民為了保衛美麗的家鄉而英勇戰斗的情景,邊聽著老師的講解,“時期,冀中是遭受日寇蹂躪最厲害的地區之一,但是這里的人民群眾充分利用水鄉的自然條件,出沒于蘆葦叢中,戰斗在煙波之上,沉重地打擊著侵略者,勇敢地守衛著祖國美麗的水鄉,最終取得了勝利,課文中寫的人民的創傷并沒有完全平復就是指戰爭給人民造成的損害還沒有完全恢復過來?!边@樣聲畫并茂,視聽結合,學生理解了當時的背景,體會到了冀中人民勤勞、機智、勇敢和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并且為理解下文作了準備。
四、加強信息傳遞,強化有意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