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01 04:34:14
序論:在您撰寫神經病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1理論聯系實踐國內外大量教學改革嘗試顯示,在理論教學階段加強基礎理論與臨床的聯系,比在臨床階段強化基礎理論效果要好,且可行性強[1]。哈佛大學的“案例教學法”是最節約時間、成本最低的“社會實踐”,是通過理論課模擬社會實踐的優秀教學方式[2]。但案例教學法的成敗,關鍵在案例分析的數量和討論的深度,唯有時間充足的長學制、充分深入討論便捷的小班教學才符合案例教學法的要求。八年制是實施案例教學法的良好對象,故我們參照哈佛大學MBA課程的案例教學法模式,首先創建一個典型病例庫(具體參照1.2),然后依照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將其整合成一個個由易到難的案例,分成以下三類實施神經病學的案例教學法:一是評述型,即對病例中的醫生診療過程加以評述;二是分析決策型,即假設自己是接診醫生,將如何開展診療過程;三是虛擬完善型,即根據既往其他學科知識或疑難病例,對給出的簡單病例加以修改,使其變得更加復雜完整,但修改必須合乎邏輯并給出理由。除此之外,在臨床見習、實習階段,我們也積極鞏固他們的神經病學理論知識。例如,參加每周一次的影像學“閱片會”,由影像學教師閱讀分析典型和疑難病例的磁共振或CT片,全科醫生共同學習討論;同時,要求他們參加每周一個晚上的神經疾病專題講座,再一次復習強化相關理論知識,進一步了解神經科常見疾病的最新進展。對于周末有時間的同學,鼓勵他們參加本校主辦的各種神經科學學術活動,聆聽國內外專家的學術報告,了解神經病學的發展前沿和最新動態。
1.2重視見習、實習過程中臨床基本功訓練優先選派英語口語較好的副教授以上教師脫產教學,除了全面準確采集病史以外,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神經系統體格檢查的標準化培訓[3],這是見習階段的重點所在。首先讓學生觀看教學資料庫中錄制的神經系統體格檢查的錄像(包括神經系統體格檢查內容、方法、結果判斷及典型的陽性體征),然后學生分組(每組二人)互相練習,老師示范、指導和糾錯,最后進行總結、評價。未掌握者可借用體格檢查工具課后繼續練習,并在神經科見習結束時予以考核,力求每個學生準確掌握神經系統體格檢查的方法。
1.3重視臨床思維的培養例如每單元選擇幾個神經科常見疾病的典型病例,首先由學生詢問病史、進行體格檢查、收集輔助檢查結果,然后提出問題,共同對患者進行診治。在此過程中,教師從旁引導、適當解惑答疑,并做最后總結,同事重視和相關疾病的診斷、鑒別診斷和診治方案的橫向對比。對于討論過程中有爭議的問題或疑難問題,讓學生課后查閱相關書籍或文獻,在隨后的見習課中再討論。這樣,不僅保證見習效果,而且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鍛煉其臨床思維,拓寬學生的醫學理論視野。再比如,在實習階段,我們一般由教學經驗豐富的教授擔任其臨床導師,除了上述教學方法外,積極組織他們參加每周一次的“疑難病例討論”,由學生提前熟悉病史,查閱相關文獻后,整理并匯報病史,分析病情,提出診療措施,然后由臨床導師補充、討論并做最后總結。
1.4培養神經科基本臨床操作能力臨床操作能力的培養也是見習和實習階段的重要內容之一。對于神經科常用的腰椎穿刺術,一般由見習老師帶領學生到學校臨床技能中心,使用腰椎穿刺教學模型,進行模擬穿刺。穿刺前首先由學生匯報腰椎穿刺的適應證、禁忌癥、操作方法、注意事項,出現意外情況的處理措施等,老師正確示教后,學生逐個操作,直至完全掌握。實習階段,則由高年資的主治醫生帶領操作實習。而對于肌肉活檢、神經活檢、血管造影等操作,見習時由老師講解操作要領和示教,實習階段學生充當助手參與操作過程。這樣,我們通過理論學習到模擬訓練,再到臨床見習,直至最后參與操作,循序漸進,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臨床操作能力,而且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2專業英語應用水平的培養
在神經病學的理論教學階段,我們構建神經病學詞匯庫,包括重要概念的英文單詞、簡寫等,要求學生有目的的記憶;在理論大課教學過程中,授課老師的英文版課件,不僅要講解各個章節的重點和難點,還要求融合神經病學的英文經典教材和前沿信息,由教研室課前組織統一試講并審閱;視頻錄制、課堂授課都盡量用英語講解和板書,對于重點和難點,穿插少量漢語解釋。課后推薦學生閱讀神經系統疾病相關的英文綜述。學期結束考試時也要求用英文答題。在見習和實習過程中,盡量安排他們和外國留學生為一組,有英語口語好的老師擔任指導教師。每周至少進行一次英語教學查房,匯報病史、分析病例,鼓勵學生用英語回答。在遇到外籍患者時,首先讓他們自己用英語采集病史、體格檢查和診斷處理,老師進行輔導和把關。在文獻匯報、疑難病例討論中,鼓勵學生用英語交流。臨床實習結束后還要求書寫一份神經科常見疾病的英語病歷。對于英語口語很好的同學,鼓勵他們擔任來校講學外籍專家的大會翻譯。
3臨床科研思維和能力的訓練
在案例教學法過程中,針對臨床問題,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思考,講述該問題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發展動態,鼓勵有興趣的學生系統查閱文獻,進行回顧分析;組織參加各種神經病學講座,并撰寫總結報告;課堂上適當介紹本學科各個研究方向的最新進展,組織學生參觀實驗室。在見習和實習階段,重點是結合臨床實踐,提高臨床試驗的研究水平,例如特殊病例或罕見疾病的歸納、分析和總結,要求他們進行病案檢索和文獻回顧分析,結合病例特點,完成病例個案報告或病案系列報告;同時,引導他們在臨床工作中發現臨床問題,通過閱讀相關文獻后,對大型臨床試驗的設計、研究目的、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預期的實驗結果及其研究的意義作認真分析,了解臨床試驗設計的技巧和組織實施過程,并介紹本學科正在開展的臨床試驗研究項目。通過這一系列的方式,培養他們的臨床科研思維。在此基礎上,我們還鼓勵他們到實驗室掌握常用的實驗技術,如病理切片及其染色、細胞培養、分子生物學相關技術、動物的飼養和繁殖等;要求他們掌握如何規范地收集和保存臨床標本(血液、肌肉活檢標本、腦脊液等);有條件者,在科研型博士的帶領下,針對相關臨床問題設計實驗,并親自完成實驗操作,讓他們在今后遇到不同問題時,知道應該使用哪些實驗手段解決問題,并熟悉具體的實驗技術。最后,在導師的指導下,撰寫中英文的臨床總結論文或實驗研究論文。
4存在的問題和展望
臨床醫學八年制是目前醫學教育的最高層次,是一種精英教學模式。其中臨床能力是基礎,科研是緊跟醫學前沿的國際化需求,英語水平是兩者結合的橋梁和手段。在幾年的神經病學教學實踐中,我們運用案例教學法結合其他多種教學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八年制學生的學習興趣[4],而且把一些復雜枯燥的疾病概念,通過一個個具體的病例形式生動地展現出來,減輕了他們記憶的難度,教學效果明顯得到提高。雙語教學在神經病學課程中順利開展,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尤其是專業英語的應用能力明顯增強,并在一定程度上鍛煉了他們的科研能力。由于八年制醫學教育培養模式開展時間不長,培訓制度尚不完善,教學資源相對有限,而且八年制學生時間緊、課程重、需要學習的內容多。盡管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卻也存在一些問題,譬如,帶教老師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學生在見習、實習階段缺乏有效拓展,沒能充分發揮雙語教學的優勢,大多數學生英文閱讀能力尚可,病例寫作、口語交流能力卻不足;其次,由于沒有嚴格的科研考核壓力,科研能力的培養大部分也只是停留在理論層面,許多學生疲于應付繁忙的臨床學習和實踐,無暇顧及科研能力的培養。針對上述問題,我們今后嘗試增加英文寫作訓練,例如參考USMLE(美國執業醫師規范化考試)病例庫,規范八年制醫學生的英文寫作;同時,強化英語聽說技能訓練,如增加英語病例討論的次數、開展英語讀書報告會、組織留學生及國外交換生相互交流學習,為聽說訓練提供更多的平臺;另外,建立更加系統、對口的科研培養體系,把科研也作為八年制神經病學教學考核內容之一。
作為一名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常常驚嘆我們的大腦竟然具備如此發達的功能:當大腦某一部分受到損傷,我們就會活動不能,感覺異常,無法言語,還可能情感反應失常,甚至影響食欲,心率,呼吸這些與生命息息相關的功能。誠然人類已經獲知了許多關于大腦的解剖和生理知識,但神經系統的復雜性遠非我們目前所知可以揭示。因此,相比其他醫學??贫?,神經病學教學顯得難度更大,往往被同學們形容為“天方夜譚”,讓很多同學望而生畏。如何讓神經內科課堂教學易于領會?實踐教學易于施行?我們發現,如果能夠在教學過程中把握一些心理學知識,常常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課程設計遵循與感知相關的心理學規律
感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個別屬性的反映。知覺是對客觀事物各種感覺的結合,即整體屬性在人腦的反映。知覺來源于感覺,但不同與感覺,它比感覺更為持久,也更具有理解性和整體性,是掌握知識方能達到的認識層面。知覺還受個人知識經驗的影響。人類認識每一個事物的過程都是從感覺到知覺,從事物的個別屬性逐漸升華到整體屬性的過程。《神經病學》課程設計也應遵循從感覺到知覺,從個別到整體的認識規律,并結合學生既往的知識經驗。
比如說,《神經病學》教學的核心問題在于定位定性診斷,而這正是缺乏臨床實踐和神經解剖知識的學生最難以掌握的內容。比如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腦和脊髓,腦分為功能各異的大腦、小腦、腦干;脊髓不同節段損害出現不同的癥狀體征,同一節段癥狀又因為前角、后角、后索、側索等位置不同癥狀各異。神經系統疾病定位上講顯得內容復雜包羅萬象,如果試圖一下子讓學生掌握所有的定位診斷勢必難度太大。因此,課程設計上應該遵循認識規律,從簡單到復雜,從個別到整體,不能急于求成,灌輸式教學。按照我們的經驗,定位診斷在每個章節開始時分別講述,這種效果明顯比從中樞神經系統講到周圍神經系統的單獨定位診斷授課更為易于領會。比如在大腦疾病章節中按照額葉,顳葉,基底神經核,腦白質等部位講授大腦的定位診斷,脊髓疾病章節也按照橫向定位和縱向定位講授脊髓定位診斷,周圍神經系統疾病中再講述周圍神經及肌肉的定位診斷。當學生們對大腦,脊髓,周圍神經等各個部位的定位診斷有了一定感性認識后,總體課程最后再總結神經系統定位診斷的規律,這樣學生的認識更為深刻,也就自然地上升到能夠更為持久記憶、更為深刻理解的知覺水平。另外,根據感知覺的認識規律,講課時可以利用各種教學手段發動學生的感覺器官增強各種感覺傳入,比如插入音樂,圖片,注意音調的抑揚頓挫,注意色彩的搭配,還可以利用一些教學模型復習學生的神經解剖學知識,這些相關知識經驗也增強了學生對課堂教學的理解性。但是,需注意的是避免過多重復刺激造成條件反射的抑制,引起感覺性下降。課堂上也需有意識增加一些提問,檢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無由于不正確的知覺引起錯覺產生。
二.課堂講授把握與記憶相關的心理學規律
記憶是過去的經驗在頭腦中的反映,記憶是人類智慧的根源,是所有學習過程的奠基石。記憶過程分為識記,保持,回憶,再認四個階段,前三個階段是密切聯系不可分割的,缺少任何一個環節記憶都不可能實現。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發現了遺忘規律,即遺忘進程是先快后慢的,為了取得良好記憶效果,要及時復習。人類有三個記憶系統:瞬時記憶系統主要以感覺后像儲存,具有鮮明的形象性,一般維持在1秒內;短時記憶系統容量有限,主要以聽覺編碼和形象編碼儲存,一般維持在1分鐘內;經過復述后,短時記憶可轉入長時記憶系統,一般維持在1分鐘以上,以語義編碼和形象編碼兩種,具有較好的理解性。
醫學課程具有記憶量大的特點,課堂記憶效果往往影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渡窠洸W》課程也是如此,短短一個學時有大量的新知識要求學生快速記憶,我們經驗發現課堂講授中如能遵循與記憶相關的心理學規律,將能更好地提高授課效果,也降低了學生考試復習的難度。比如,課堂講課中注意三個記憶系統的規律,從瞬時到短時,從短時到長時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新的知識盡量初次講授時增加圖像,影片等強化形象性,以形成較好的瞬時記憶,然后可以通過圖表,語言等以形象編碼和聽覺編碼的形式提及,幫助形成更好的短時記憶,每堂課最后采用簡要復述的形式,幫助短時記憶轉入長時記憶。比如,講授橫貫性脊髓病時,先給學生看一張桑蘭或者張海迪的圖片啟動瞬時記憶,然后講授脊髓損害后的運動癥狀,感覺癥狀,植物神經癥狀等,主要內容講完后用表格形式列表總結,幫助形成短時記憶,最后結束前再復述一次所學內容幫助進入長時記憶。另外,根據遺忘規律,在每節課前可以簡要復習下前面內容,這樣就可更好地記憶所學內容。但是,由于記憶中還存在明顯的系列位置效應,系列兩頭比系列中間的材料記憶效果好,又可稱為首位效應和近位效應。因此每堂課的設計也不應內容太多,如果實在無法避免盡量分小節分段授課,形成多個首位效應和近位效應,這樣學生課堂利用率會大大提高。
三.教學互動注意與溝通相關的心理學規律
溝通指信息的傳遞和交流過程。溝通過程由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饋、障礙與背景等七個要素組成。在溝通使用的各種符號系統中,最重要的是語詞,可以是聲音信號也可以是形象符號(文字)。面對面溝通除了語詞本身的信息外,還有溝通者心理狀態的信息,可以使溝通雙方產生情緒上的互相感染。溝通中反饋和背景也非常重要。反饋是溝通得以順利進行達到最終目的的重要前提,溝通時的背景包括心理背景,物理背景、社會背景,文化背景等。
教學互動是提高教學效率、活躍課堂氣氛的重要手段?!渡窠洸W》課堂上最常使用的教學互動手段有提問、點名回答、自由回答、自問自答、朗讀英文術語、說出幻燈片上圖片中的標記物、大家想一想……大家說說看……等;有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學生與學生的互動、教師與教材的互動、學生與教材的互動等等??偨Y近年來教學工作,為了讓學生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課堂效率,在教學互動涉及的環節從心理學角度應該注意以下幾點:(1)提高信息源的趣味性。設計的教學互動方法應新穎有趣,使得學生好學樂學。(2)創設良好的溝通背景,根據學生特點可以適當使用詼諧語言調節課堂氣氛,保證互動背景和諧。(3)充足的信息必不可少。應提供與學生互動內容有關的所有材料,使學生可以易于領會互動內容。(4)及時反饋,比如在課堂互動中隨時提了解大家的理解程度,尤其對于某些神經系統難點要密切關注學生的掌握程度,否則容易引起厭學情緒。(5)如果互動中出現障礙,比如提問后無人回答,或者學生沒有按照要求進行互動,要分析原因,是否與教師本身相關,或是與所授內容相關,或者與教學互動方式有關。及時調整,更好地完成教學互動環節。
四.診療思路側重與思維相關的心理學規律
神經內科臨床診療思路用順藤摸瓜來形容一點不差,醫生常常在蛛絲馬跡中尋找證據。相比其他醫學學科而言,神經內科教學更側重學生臨床思維的培養,了解與思維相關的心理學知識至關重要。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和事物間內在聯系的認識,最主要的特征是間接性和概括性。思維過程的基本形式有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四種。
在神經內科臨床診療思路的培養過程中,分析與綜合,抽象與概括常常交互使用,缺一不可。有些疾病初期的病例的體征不夠完全,到底損害部位是哪里常常顯得撲朔迷離。在這種情況下,不能妄下結論,一定要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并動態觀察總結。思維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容易受遷移和定勢的影響,前者是指已有的知識經驗對解決新問題的影響,后者是指事先的心理準備對思維活動的影響。比如,學習了脊髓炎的診療后,再學習腦炎的診療思路可能相對容易;教學中首先講周圍神經的組成,然后再學習髓鞘和軸突損害的相關周圍神經病,這樣學生更容易領會貫通。另外在培養神經內科診療思路的過程中,要注意解決問題的策略。通用的問題解決策略有算法策略和啟發式策略,前者是把所有解決方法都一一嘗試,這種方法能保證問題的解決,但在臨床思路中不可取,容易造成時間和資源的浪費;后者是運用已有經驗,把總目標分解成子目標,然后逐個實現問題解決,這種方法在臨床思路中較為常見,不論是診斷還是治療常常用排查法逐個解決問題,比如先除外顱內病變后再除外顱外病變,除外脊髓病變后再除外周圍神經損害等??傊?,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思維活動的這些規律和方式,盡可能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神經內科臨床思路。
五.臨床實踐圍繞與動機相關的心理學規律
動機是激發個體朝著一定目標活動,并維持這種活動的內在心理動力和內部動力。動機與效果之間一般說來是一致的,即良好的動機會產生積極的效果;不良的動機會產生消極的效果。由個體內在需要引起的動機叫內在動機,在外部環境影響下產生的動機叫外在動機。由于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而努力學習的動機是內在動機;為了獲得獎勵而學習的動機是外在動機。兩種動機是密切聯系相互作用的,在推動個體的行為活動中都發揮作用。但是,外在動機只有在不損害內在動機的情況下,才是積極的。如果外在動機的作用大于內在動機的作用,個體行為活動的積極主動性就會大大降低。
對于醫學生而言,臨床實見習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是理論聯系實際,走上工作崗位前的重要技能培訓。神經內科臨床工作病種多,涉及面廣,學生必須有積極參與的意識和行為才能較好掌握神經病學臨床實踐。近幾年來,由于醫學生就業的難度增大,考研升溫,許多學生為了考驗而舍棄難得的臨床實習機會。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成為臨床實踐能否搞好的關鍵所在。根據我們的經驗,提高學生的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將較好地保障臨床實踐教學的順利進行。比如,提高學生對神經病學的學習興趣,可以在臨床實踐中多增加一些觀摩,比如舞蹈病,錐體外系疾病,癲癇等癥狀體征的觀摩活動,還可以把實踐教學安排多樣化,神經系統查體和腰穿這些實際操作與病史采集相結合,門診與病房相結合以提高學習興趣,達到提高學生內在動機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組織小范圍的集體會診,用集體的氣氛來感染個人,提問還可以附帶一些獎勵措施,結合考研內容進行教學等,這樣都可以提高學生的外在動機。但是,必須注意因材施教,不能強迫教學,盡量讓實踐教學在嚴謹和輕松的原則下順利進行。
總之,心理學知識貫穿于我們教學的始終,掌握心理學的一些知識并結合學科特點及學生特點,將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鬃釉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利用心理學知識充分發揮學生和教員的主觀能動性,實現教學相長,值得推廣發揚。
[參考文獻]
[1]陳洪霞.積極心理學對心理學教學的啟示.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6(4):111-113,
[2]王佳偉,李丹.神經內科教學工作的實踐與思考.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8,7(2):186-187.
[3]陳家麟.基礎心理學[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1.方法
實驗組采用Seminar教學法,教學具體步驟如下:學生分組和主題確定:將30名學生分成5個小組,每小組6人,授課教師根據本校教學大綱及教學計劃要求,將教學內容確定為一個個討論主題,教師提前1周將每個討論主題的題目發放給各組學生,并引導學生自學。學生自學:各小組按照討論主題,通過預習課本及網上查閱資料等方法來準備相關討論材料,并制作課件及討論提綱。小組討論:教師先講解重點知識點,并引入討論主題,各小組選1名代表發言,其他成員可以補充和參與討論。總結評價:授課教師總結本堂課關鍵知識點和學習重點,指導學生進一步學習目標。課后以討論小組為單位上交學習報告。對照組應用講授教學法教學。教學結束后,對兩組學生進行理論考試和教學滿意度調查。
2.考核與評價
(1)理論考試。學期末對兩組學生進行理論考試,采取同一試卷,試卷評閱根據評分標準統一進行。
(2)問卷調查。自行設計滿意度問卷,問卷共設十個項目,每項均按Likert(李克特)5分量表計分,非常同意為5分,同意為4分,不確定為3分,不同意為2分,非常不同意為1分。
3.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珋±s)表示,兩樣本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1.考試成績對比
實驗組的平均成績為(85.66±6.00)分,高于對照組的平均成績(80.33±6.61)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問卷調查分析
1.1攻擊方式口頭威脅、辱罵,吐口水100多次;徒手攻擊(抓傷、撞傷、扯頭發等)45次,持物攻擊(潑熱水等)8次,嘴咬3次。
1.2攻擊對象攻擊的主要目標是護士,約占所有攻擊行為的60%,其次是同室病友,約占20%,醫生和管教干警受攻擊的比率各約為10%。
1.3攻擊原因精神癥狀影響41例,占66.13%;與病友鬧矛盾10例,占16.13%;自知力缺失5例,占8.06%;護士態度問題2例,占3.23%;病房環境影響2例,占3.23%;藥物不良反應2例,占3.23%。
2攻擊行為分析
從以上對攻擊行為發生原因可以看出,導致精神病患者攻擊行為發生的主要因素是受精神癥狀的支配,而攻擊的主要目標是護士。住院精神病患者攻擊行為常帶沖動性和突發性,這與精神病患者存在的妄想、幻覺、被控制感、敵意猜疑、易激惹等因素有關。因為患者在幻覺、妄想的支配下,感到自己正遭受迫害,從而做出對他人攻擊和傷害的行為;患者自知力缺失,不適應醫院環境,與病友鬧矛盾以及抵制住院治療等,也是導致其產生攻擊行為的重要因素;此外,患者的一些心理需求或行為得不到滿足,醫護人員的解決手段或態度處理不當,他人的頻繁活動等,也會導致攻擊行為的發生;由于藥物治療過程中導致的精神運動性興奮,也會導致少數患者產生攻擊行為;對于女性精神病患者,尤有特殊原因就是月經周期的影響,因為月經可使病情復發,促使精神癥狀加重。雌激素水平的高低影響著女性的情緒變化,而月經前期是體內雌激素水平最低時期,最低水平的雌激素加重了女性精神病患者抑郁、焦慮癥狀而控制沖動和自殺的能力下降,容易使其產生自殺觀念和攻擊行為;加上女性感情脆弱豐富,易傷感,這些生理、心理特征成為女性精神病患者在月經前后容易發生攻擊行為的生物學基礎。
3護理
3.1關心新入院的患者首先應熱情接待,住院環境及作息制度向患者逐一介紹,協助做好衛生工作;詳細了解患者病史,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動態,患者由于從關押單位轉送到醫院治療,住院環境的陌生以及監管人員的改變,常感到焦慮與不安,護士應主動與其交談,解釋其病情;對情緒不穩定、自知力差及不愿住院的患者要多給予關心體貼,做好心理護理,使其對自身疾病有一定認識,從而產生親切感,積極配合治療,早日重返關押單位繼續勞動改造。
3.2安撫易激惹的患者對于易激惹的患者,護士的接觸方法尤其重要。在與患者交談時需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氣氛,以消除患者的戒備心理,在交談過程中認真傾聽患者的傾訴,避免使用過激性語言,以免激起患者的攻擊行為。同時,對患者的過激性語言采取不辯論,不說理,不注意,但不過分遷就的方式。住院期間,盡量避免將易發生沖突的患者安排在同一病房,防止因爭執等情況而引發攻擊行為[1]。
3.3注重服藥護理護士發藥時要認真負責,做到“藥物到手,服藥到口,看藥服下”;對有藏藥、拒藥行為的患者,要注意做好服藥后的檢查工作,不要訓斥患者。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讓其認識服藥的重要性,積極配合治療,從而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3.4掌握患者月經周期規律因為女性精神病患者的暴力傾向與月經周期有密切關系,因此,護士在工作中要建立起女性患者的月經周期登記表,這對預防攻擊行為的發生具有重要作用。在每位患者的月經期前后,要嚴密觀察其動作、行為及心理的變化情況,有無配合治療護理及飲食、睡眠改變等,做到心中有數,班班交接,發現可疑情況,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例如通過心理疏導,熱情關心和安慰患者,耐心傾聽患者的訴說,從而逐漸達到消除安全隱患的目的[2]。
3.5沉著應對發生攻擊行為的患者當遇到患者發生攻擊行為時,護士首先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在管教干警的陪同下,迅速到達現場,盡快制止患者的行為;當語言不能有效制止時,果斷采取保護性強制約束措施;置單人房,派專職衛生員專崗看護;在保護期間,注意讓患者保持舒適的,經常巡視查看約束帶的松緊度,向患者解釋保護性的限制約束是為了患者及他人的安全,而不是懲罰;對極度興奮,雖經保護性強制約束措施仍謾罵大叫,躁動不安或吐口水的患者,應給其戴上口罩,或遵醫囑使用鎮靜藥物;待患者安靜并表現出合作態度后,可以解除保護性約束,并及時進行溝通,鼓勵患者繼續配合治療及護理。
3.6充分的預見性護士在平時的治療護理工作中要密切觀察患者的言行[3],對患者攻擊行為的發生要有充分的預見性,尤其對新入院、躁狂癥患者、近期有思想波動者、拒服藥者、月經期患者等要重點觀察,一旦發現患者語調高、坐立不安、挑剔、無理要求多或有懷疑、敵意表情時,護士應高度警惕,盡量避免刺激患者,有條件時安排患者到安靜的場所,并及時把環境中可能的傷人或毀壞的物品移除,盡量不接觸患者的身體,適當滿足患者的一些合理要求,允許患者在限定的范圍內活動。
3.7做好心理護理護士在治療護理過程中,應視病犯為普通患者,一視同仁;及時了解患者的思想動態,做好健康教育,讓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這樣有利于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對沖動后冷靜下來的患者,讓她們講述沖動原因和經過,以便進一步制訂防范措施;平時鼓勵患者積極參加各種工娛療活動,減少或避免攻擊行為的發生;根據患者的不同性格、愛好、特長等,針對性向患者傳授如何緩解壓力及控制情緒、如何應對憤怒等的技巧和方法等,以提高患者對自己行為負責的能力。
3.8嚴格安全檢查精神科患者的安全管理是精神科護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每日應定期檢查病房設施的安全,如有門、窗、床鋪損壞應及時維修;平時加強對危險物品的管理,如刀、剪、繩(約束帶)、輸液用的玻璃瓶、打火機、棉簽、藥膏殼等銳利物品,用后及時回收,并不定期進行清點;新入院、外出檢查或活動后回病房的患者,要嚴格檢查危險物品,禁止危險物品出現在病區內;同時,定期開展護士防身技巧培訓,嚴格帶教新上崗的護士,盡量將受傷害程度減小到最低。
4小結
1.1護理措施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采用綜合性護理,包括生活、心理、安全、用藥護理及物理療法幾個方面,具體如下。
1.1.1生活護理(1)飲食方面:老年精神病患者適合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低脂、低糖、清淡易消化飲食,并發高血壓患者更應注重低鹽飲食,忌咸菜、腌制食品等。由于精神病患者的特殊性,老年患者可能會出現拒絕飲食,無法自主進食等情況,需要護理人員精心護理,協助患者進食或完全喂食。要留心觀察老年精神病患者飲食行為,督促患者飲食均衡,避免挑食等不良習慣。注意有無因牙齒問題而導致進食困難的患者,及時給予對癥治療。(2)睡眠方面:老年精神病患者多出現睡眠障礙,難以入睡或早醒。由于神經系統紊亂,部分患者夜間異常興奮,也有部分患者異常抑郁或焦慮,均可導致失眠。對夜間興奮、吵鬧擾民的患者加以勸阻,必要時采取強制措施;失眠嚴重的可遵醫囑給予藥物幫助睡覺,以保證患者擁有足夠的睡眠。(3)行為方面:老年精神病患者由于神經系統障礙,可出現更衣、如廁、上下樓梯等行為缺如,護理人員應勤助老年患者更換衣服、勤擦洗,保持身體干凈,促進皮膚代謝。如廁障礙者需要隨身照顧,以免大小便污染衣服,避免隨地大小便的現象。老年患者視力減弱,應時刻關注其走路,尤其在上下樓梯,需要隨時攙扶。尤其注意高血壓嚴重患者,避免意外摔倒的發生。
1.1.2心理護理老年精神病并發高血壓患者與其他老年患者一樣,甚至由于他們自身精神病的困擾,存在更多的心理問題。家庭、社會、疾病等壓力使得老年患者更易產生焦慮或抑郁,喪偶等相關重大事件無一不刺激著情緒的變化,這對于病情進展是一種惡性因素。護理人員應充分關注老年患者的言情舉表,及時加以開導、關心以及鼓勵,可調動家庭和社會支持系統,開展大型座談會,彼此打開心扉進行交流,從而緩解老年患者的孤獨感;解釋治療的有效性,幫助患者樹立信心,消除絕望。做到不嘲笑、不責罵患者,寬容對待每位老年患者,爭取獲得其信任。對于躁動難制服的患者,必要時采取行動,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使其在心理上獲取一定的撫慰。
1.1.3物理療法當患者的思想、情感或意志行為受到某種外界因素影響,利用物理方法(如電波、超聲波或某種更先進的儀器)對老年精神病并發高血壓患者進行治療。對于急性期精神病患者可以選擇無抽搐電休克治療,以期快速控制癥狀。
1.1.4安全護理老年精神病患者因精神問題使其反應能力減弱、記憶力衰退、視力下降,行走時容易發生摔倒、碰撞等意外。另外,老年患者的骨頭脆弱易折,發生意外后容易骨折,尤其并發高血壓的患者,多伴存心、腦血管疾病,一旦外界刺激,血管易破裂,搶救不及時將嚴重影響生命安全。護理人員應做防跌倒、防墜床等醒目標識,老年患者的鞋底應防滑,褲腳不宜過長,病房地磚應防滑或加防滑墊,病房及走廊應減少設施物品,保持路道通暢。衛生間應設置救護鈴。同時,告知家屬也應注意患者的出入安全。對于老年精神病患者要時刻關注情緒變化,尤其是思維受幻覺、妄想支配且內容不暴露的患者,應嚴防意外的發生。對有自傷、自殺、傷人傾向的患者應重點監護,同時關注有嚴重抑郁情緒的患者。
1.1.5用藥護理老年精神病患者應遵醫囑給予抗精神藥物;另外,并發高血壓患者,應結合降壓藥物治療,護理人員須嚴格遵醫囑發藥,并保證患者無漏服、誤服、延服藥物等現象的發生。由于老年患者記憶力減退,神志不很清晰,須監督服藥,確保用藥準確,以便醫生更好地掌握病情,準確增減藥物劑量。同時,向患者及家屬宣教遵醫服藥對病情的重要性,引起大家的重視,利于更好的治療。
1.2觀察指標
1.2.1焦慮自評量表(SAS)主要反映的是有焦慮傾向者的主觀感受,分為4級:1級表示沒有或很少時間有,2級表示有時有,3級表示大部分時間有,4級表示絕大部分或全部時間有;判斷標準:50分為分界值,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70分及其以上為重度焦慮。
1.2.2事故發生率與血壓平均值記錄發生跌倒、墜床等意外的患者例數,計算其占總例數的百分比;監測患者血壓,記錄治療期間患者平均收縮壓以及舒張壓。
1.2.3滿意率采取本院自制的滿意度問卷調查分析,主要從護理人員的服務態度、責任心、專業素質、患者焦慮改善度及舒適度等方面來評價,總分為100分,60分為分界值,小于60分為“差”,60~70分為“中”,70~80分為“良”,大于或等于80分為“優”,滿意率計算為評“優”和“良”總例數與患者總例數的比值。
1.3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α=0.05為檢驗水準,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SAS檢測結果比較進行綜合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SAS檢測結果顯示,輕度焦慮41例、中度焦慮8例、重度焦慮1例;對照組患者中,輕度焦慮17例、中度焦慮23例、重度焦慮10例;觀察組中、重度焦慮患者均明顯少于對照組,而輕度焦慮患者明顯多于對照組,兩組相比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事故發生率和血壓均值比較觀察組10例患者發生事故,發生率為20.0%;收縮壓均值為(142.0±10.2)mmHg,舒張壓均值為(89.0±6.3)mmHg。對照組42例患者發生事故,發生率為84.0%;收縮壓均值為(150.0±12.4)mmHg,舒張壓均值為(91.0±7.6)mmHg。觀察組患者事故發生率和收縮壓均值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觀察組患者舒張壓均值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滿意率調查比較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評“優”“良”“中”“差”分別有36、10、3、1例,滿意率為92.00%;對照組患者評“優”“良”“中”“差”分別有19、10、15、6例,滿意率為58.00%;觀察組患者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比較差別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糖尿病常見的慢性并發癥,其發病機制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方式:
①多元醇。肌醇途徑(山梨醇增加肌醇減少);
②非酶蛋白糖基化;
③血脂代謝異常;
④氧自由基;
⑤微循環。此外,肌醇枯竭,免疫因素,以及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及其他代謝途徑都或多或少在疾病過程中涉及的,最終導致線粒體中氧自由基和NADH氧化酶活性增加,神經營養因子的破壞增加,影響的軸漿運輸和導致基因產物的表達。在神經病變,其病理改變以節段性脫髓鞘和軸索變性為主,常累及感覺神經,臨床表現為燒灼感疼痛,麻木和針刺樣疼痛癥狀。
現代醫學理論認為,病理變化有兩個方面:
①神經營養小血管的變化,主要是管腔狹窄,玻璃樣變性和內膜沉積。糖尿病導致血管內皮細胞增生、腫脹,降解的外皮細胞碎片以及基底膜物質增多,導致血管壁增厚。而血小板聚集和沉積則會引起血管狹窄或閉塞的缺血性神經病理改變。
②神經本身的變化。神經軸突消失,特別是神經末梢處,并且伴隨有軸突背側死亡。外周神經纖維丟失,主要為大的有髓鞘的神經,以及一部分無髓鞘的小神經纖維,并且存在有局灶性的脫髓鞘。
代謝紊亂的機理多見于山梨醇-肌醇代謝異常。山梨醇-肌醇代謝異常導致周圍神經組織山梨醇、果糖堆積,肌醇含量和Na、K-ATP酶活性降低,軸流運輸及軸突生長障礙,神經傳導速度減慢。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嚴重程度與血糖的高低不完全平行。然而,血糖控制,將直接影響疾病的發展變化。由于長期高血糖引起的一系列代謝紊亂干擾神經組織的能量代謝,它改變了神經細胞結構和功能。此外維生素缺乏癥和神經病變有一定的關系。
2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護理現狀
在臨床中并無療效確切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治療方法,故在治療中必須結合多種護理措施。
2.1血糖監測
遵醫囑嚴格執行降糖治療,按照藥物作用的時間準確給予患者藥物,并對血糖定時準確監測及記錄。指導患者進行適當運動,如太極拳、餐后散步、做操等。按照患者年齡詳細講解控制血糖波動在理想范圍的重要意義以及餐前、餐后的理想血糖值。
2.2足部護理
對于患者感覺要經常詢問并做好記錄。遵醫囑給予改善微循環和營養神經的藥物,同時要將這些藥物起效較慢的特點告知患者,并囑其必須要堅持耐心治療。在對患者進行合理的針灸治療時,應當指導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有效的足部按摩?;颊呖梢月犚魳贰⒖磿?,使注意力得到分散,由此來使不適感減輕。在按摩完畢后需要對局部皮膚情況進行觀察,并囑其保持30min的臥床休息,并且做好足部保暖,防止發生受涼,同時在休息時應當要將下肢抬高,飲一杯溫開水,按摩后患者要避免盤腿而坐,防止發生下肢血運被壓迫,對足部的血液供應造成影響。
2.3運動療法
進行適量的運動,可使患者的體質得到增強,抵抗力增加,使組織和肌肉對葡萄糖的利用度得到加強,并使血糖降低,微循環得到改善。故在臨床中,護理人員可鼓勵患者進行適量的步行、太極拳、慢跑、保健操、氣功等運動。在鍛煉過程中患者應當按照自身情況選擇有規律的運動項目,并循序漸進,長期堅持,在運動過程中輕度肌肉酸痛、有微汗、休息后很快恢復為宜。
2.4飲食護理
患者出院后需要自己對每餐食物進行選擇,可遵醫囑給予患者一份出院飲食單,其中包括不可食用食物、少量食用食物以及可食用食物。同時具體規定每日食鹽、食油、牛乳、雞蛋等食物的用量,并對每日餐次分配方式以及加餐方法提出幾種合理建議。
論文關鍵詞:弗吉尼亞·伍爾夫;精神病:文學創作
伍爾夫是英國19世紀意識流小說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女權運動的經典作家,其特立獨行的創作活動享譽世界文壇。她創造性地運用意識流的手法。有意識地從女性主義的立場出發。積極尋求和營建與女性作家的性別身份相吻合的文學話語方式。其女性主義思想對于后來的女權運動具有奠基性的指導意義。但是與伍爾夫的創作活動相伴隨的是間歇性的精神抑郁與興奮,從作家一生的情況看。弗吉尼亞伍爾夫每完成一部小說的時候.她都會精神崩潰;而在小說創作投入時,往往會極度地興奮。吉爾伯特·桑德拉和蘇珊·古芭在女性經典之作《閣樓上的瘋女人》中指出:“瘋女人”成為19世紀和20世紀女性作家筆下女性人物及女性作家自身形象的典型意象,反映女性作家在表達真實自我與傳統男性寫作規范之間痛苦的精神抗爭。伍爾夫的文學創作就是在這一文化背景下進行的,伍爾夫曾描述自己的生活是“那種走在深淵旁的羊腸小道的感覺”。
一、伍爾夫的精神病概況
1941年3月28日.伍爾夫59歲的時候,在寫下給丈夫倫納德與姐姐文妮莎的信后,來到烏斯河畔,在衣兜里裝滿石頭,慢慢走入河心沉入水中結束自己的生命。傳記學者們大多認為她的死與她的精神病史有關.伍爾夫確實患有嚴重的精神抑郁癥,它是人的主觀思想感情和行為與其存在的客觀世界發生了嚴重不協調和沖突時所出現的一種精神異?,F象。對伍爾夫而言,瘋狂的警告性癥狀是頭疼、失眠、視聽幻象,血管刺痛,頭暈目眩。伍爾夫曾多次表現出自殺傾向.1904年,父親去世。她不斷陷入幻覺,試圖從窗戶跳出去:1913年,婚后生活的不適使她一度陷入精神紊亂,悄悄吃下100片左右的巴比妥,經過緊張搶救才脫離危險;28年后,她以自殺這種極為瘋狂的形式擺脫病魔的困擾,來完善生命、實現自我。
伍爾夫的精神病首先是源于家族的遺傳。斯蒂芬家族存在著精神病不穩定的血緣氣質。其父萊斯利-斯蒂芬發作過他稱為“狂暴突發癥”的病。他的朋友們都害怕流露對他的批評意見.伍爾夫也繼承了這種對輿論意見的極度敏感。其次。伍爾夫的瘋狂是一種對往昔歲月的逃避。這與她身邊親人接二連三的死亡有關:13歲時深深依戀的母親朱莉亞因流感而引發風濕病去世:15歲時接替母親照顧她們的同母異父的姐姐斯蒂娜離開了他們:22歲時父親斯蒂芬患胃癌去世:24歲時哥哥索比也離開了他們。除此之外,伍爾夫幼年曾經遭受過同母異父哥哥的犯。痛失親人的傷心、無助以及對父親的負罪感嚴重地影響著她的健康。最后,男性社會各種制度規范對女性的壓抑與女性追求精神心靈的自由、表達女性真實內心世界的努力之間的各種矛盾也是伍爾夫精神瘋狂的原因。伴隨著伍爾夫的文學創作活動的是她的精神疾?。骸皠撟鞯某晒κ顾硎艿綕M足,創作的過程中的心路折磨則使她感受到深刻的憂慮,每當焦躁和憂慮猛烈地襲來,就會成為精神病復發的誘因?!?/p>
二、女性作家身份焦慮加劇病情
美國耶魯大學教授哈羅德·布魯姆(HaroldBloom)在其詩學著作《影響的焦慮》(AnxietyofIn.lfunece,1973)中將文學的影響比作父子關系,弱勢詩人只能模仿其父輩詩人。而強勢詩人卻能奮起抗爭,挑戰父輩詩人。形成俄狄浦斯式的對抗。桑德拉·吉爾伯特和蘇珊·格芭在《閣樓上的瘋女人》中修正了哈羅德·布魯姆關于影響的焦慮的理論,將“文學父子之間的俄狄浦斯斗爭的弗洛伊德范例轉變成女性主義的影響理論,用來形容在父權制文化與文學中的19世紀婦女作家的焦慮。”實際上l8、l9世紀在傳統男權社會的各種社會道德規范束縛下的女作家就扮演了文學中“子”的角色,吉爾伯特和格芭指出,“在男性中心的文學俄狄浦斯范式中,女作家被忽略。女作家在面對這樣男權中心思想所建構的創造力與文學史圖景,她的焦慮是更深層的?!环N對作家身份的焦慮?!?/p>
作為女性作家,伍爾夫對其作品創新、超越傳統、超越自我的焦慮使其處于精神痛苦中,甚至多次精神崩潰。伍爾夫在其El記中大量記載了這種擔心與憂慮?!熬蛯懽鞫?。最糟糕的是作者過分看重外界的贊譽。可以肯定,這個短篇(《邱園記事》)是得不到什么贊賞的。而我還會對此有些在乎。一大早的沒人來說好聽的,很難動筆?!?1919年5月12日記) “《夜與日》仍纏繞在心頭,浪費了許多時間。喬治·艾略特從不讀書評,因為別人的飛短流長會令她無法寫作。現在我明白她的意思了。毀還是譽我并不特別計較。只是這些東西擾亂了心神。”(1919年11月16日)今天下午我終于設想出一部新小說的新表現手法?!唇Y構松散,可以包容一切,同時,更接近主題.卻又能保持形式和節奏的不變?!?1920年1月26日)“我將不再為取悅別人而寫作,而作出改變,現在我完全是自己的主人,將來也是。”(1937年8月6日)培伍爾夫的成長受到已經內化于心的貞潔觀念的影響,她常處于緘默狀態?!白鳛橐粋€女性,她常常會感到很難替復雜的思想狀態找到適當的語言表述。
……弗吉尼亞·伍爾夫小說中的女性和小孩都儲藏著私人化的詞語內涵。因為她們使用公共話語的空間受到了她們低微地位的限制?!鼻О倌陙砼缘木}默狀態與作家所必需的心靈的自由、表達的自由形成一種的尖銳的矛盾,這使得女性作家在創作活動充滿了困惑與焦慮。伍爾夫常處于思想表達的壓抑狀態,“我有一個女人的感情,但我只有男人的語言”。當她寫作時感覺到:女性寫作“缺乏一種傳統規范,而一代人的工具對下一代毫無用處,又是一個多么嚴重的問題?!痹谖膶W創作中,伍爾夫發現,要大聲地表達她作為一個作家的聲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對現存的語言無法表現的女性特有的感情建構一種表述方式,幾乎需要瘋狂地冒險?;趥鹘y的“性別類比的思維習慣”,大男子批評家像對待婦女那樣評判她們的作品:“婦女作品所受的待遇好象它們本身就是婦女,對它們的評論往往始于其胸圍、臀圍進行的學術測量”。同仰對于伍爾夫來說,寫作是一種革命行為,她與英國父權制文化及其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的形式和價值觀的差異是如此之大,以致她在落筆時充滿恐懼和決心。因為語言和文化被壓迫者攥在手里,要和他們爭奪需要巨大的勇氣和膽略,但伍爾夫還是義無返顧的拿起筆,努力地抗拒和顛覆著父權文化。
三、創作的文學治療作用
心理學理論認為,精神抑郁狀態是心理能量長期淤積的結果,這本身是一種致病的過程,淤積的心理能量必須釋放,釋放了才覺得舒暢和健康。而文學、藝術、科學和哲學等精神創造活動便是心理能量釋放的重要途徑和出路。對于伍爾夫而言,早年母親的去世誘發了精神病,之后親人接二連三的離去以及同父異母哥哥的犯都使她長期處于抑郁狀態.特別是婚姻生活的不適及沒有孩子常常讓她在姐姐跟前感到自卑,還有將自己所思所得訴之于筆端的沖動欲望等等。而伍爾夫創作活動使她表達自己聲音的欲望得到滿足。創作上的成功也沖淡了婚姻生活的陰郁氣氛,在一定程度上,寫作緩解了伍爾夫的精神抑郁癥,有自我精神治療的作用。
伍爾夫生病時。她經常會產生幻象并受到奇怪的聲音的折磨,她會聽到死者聲音,這種幻象與往昔的生活和已逝的靈魂聯系在一起,使她處于一種精神上的孤立狀態和毀滅性的隔絕狀態中。她的思想空白,退化到完全被動的植物狀態。這與她早年失去親人的的經歷以及成長中的孤獨有關。為此,父親死后,伍爾夫兄妹們逃離了令人窒息、充滿傷心記憶的肯辛頓區搬到布盧姆斯伯里區,企圖從父親的專橫、呆板、陰暗的生活陰影中擺脫出來,伍爾夫一直都在做著努力。然而,早年刻骨銘心的記憶以幻象的形式使她精神恍惚,難以擺脫。她意識到自己可以通過寫作來記載斯蒂芬一家曾經的快樂生活.也塑造心目中父親和母親的形象,期望卸出心頭的重負,后來的《到燈塔去》就是這樣一部小說。小說中的拉姆齊夫人就是她塑造的心目中母親的形象.一個有個性卻沒有留下生動言論和著作的維多利亞時代的女性。從13歲母親去世到44歲完成《到燈塔去》草稿的多年里,母親的靈魂始終占據著她的心靈。當這部小說完成時,她就不再看見母親了,也不再聽到母親的聲音了。通過給記憶賦予形體,她現在能夠自己支配父母遺傳稟賦,排除他們的錯誤從而將自己造就為藝術家。
四、患病豐富了她的文學視角,形成獨特的藝術景觀
伍爾夫在《奧蘭多》中寫到:一個作家靈魂的每一種秘密,他生命中的每一次體驗,他精神的每一種品質,都赫然大寫在他的著作里?;疾∈且环N生命體驗,是一種獨特的精神漫游,它帶給作家探索人物內心隱秘世界的機會,也進一步拓展了作家文學描寫的的空間。對伍爾夫而言,其身體的或精神的特殊體驗都會影響到她的創作過程,寫作既是為緩解瘋狂的緊張狀態而作的掙扎。同時也是對心靈掙扎的自動記錄?!懊恳徊孔髌范汲莻€虛構的弗吉尼亞·伍爾夫上堆積一點,我則把它像假面具戴著在世上走” “真我”和“假我”之間的抗爭讓作家陷入自我分裂之中。因此,“瘋子”形象就是作者本人的重象,是作者的另一個自我,傾訴了作者本人的憂慮和憤怒。
在《達洛衛夫人》中通過賽普蒂默斯的形象傳遞了作者對世界的獨特認識。伍爾夫對賽普蒂默斯的心理活動進行了細致的刻畫,大篇幅地描寫了他的妄想性的幻聽幻視等錯覺以及意念跳躍、情緒亢奮、語無倫次,有時聽見麻雀用希臘語歌唱,有時又以先知的身份向世人宣布真理等等情景,顯示了作家對于精神病人反常意識形態的深入把握;而且都可以在伍爾夫的病史中找到依據.這種人物的塑造方法與她患病經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同時通過賽普蒂默斯的視角.對當時英國社會進行了尖銳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