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20 18:49:45
序論:在您撰寫提問藝術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問題本身是否具有價值,這是關系到教學成敗的主要因素。只有富有價值性的問題,才能讓學生通過探究來達成預定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學到知識、掌握技能。相反問題沒有價值性,學生的探究就會流于形式,學生并不能掌握相應的知識與技能。因此,要有效運用提問首先就必須要重視問題本身的設計,使問題具有一定的探索性與價值性,這樣數學教學才能取得成功。
(一)有明確的指向性也就是說問題要具有一定的針對性與目標性,我們在設計問題之初就要明確學生通過這個問題的探究要達到一個什么樣的結果,這樣才能提高問題的價值性。為此在設計問題時我們既要了解學生的基本學情,又要對教學內容深入了解,設計有明確指向性的問題,以引導學生朝著特定的教學目標來展開探究。
(二)問題要難易適中問題過于復雜,超出小學生的知識視野與思維范疇,學生通過探究無法解決,這樣就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熱情與信心,甚至會讓學生喪失數學學習興趣。相反問題過于簡單,又不會引起學生的重視,這樣的探究都是徒勞的。問題要難易適中,要基于學生的現實水平,同時還要具有一定的挑戰性,要讓學生能夠運用所學通過獨立思考與思維來解決。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與技能,同時也可以讓學生享受探究的樂趣、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讓學生愛上數學探究。
(三)問題要具開放性新課改倡導開放式教學。在設計數學問題時我們也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要為學生設計更多富有開放性的問題。開放性問題與條件完善、答案唯一的封閉式問題相對,具有條件不完善或條件的不唯一。這樣的問題更能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充分調用已有的知識儲備來展開富有個性與創造的探究性活動,從而引導學生展開富有創造性的學習。這樣既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真正理解與掌握,同時也可以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與創造性思維。
二、把握好提問的時機
提問并不是無目的地無序提問,而是要講究提問的時機,只有在最恰當的時機提出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不分時機,隨意發問,那么就容易讓學生疲于解決,而使學生陷入機械解決之中,不利于學生興趣的激發與教學效果的提高。
(一)學生注意力分散時小學生年齡小,以無意注意為主,很難長時間將注意力集中于某一事物上。時間一長,學生就會出現精力不集中,注意渙散的現象,做小動作、小聲說話等,做一些與教學無關的舉動。在這種時候如果由教師指出不僅不會起到集中學生注意力的效果,相反還會打斷正常的教學思路與進程。而此時提出一個富有趣味性與挑戰性的問題,更能引起學生的關注,激起小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從而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因此,在教學中當學生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時,我們要學會運用問題的懸念性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不斷激起學生參與的熱情與動力。
(二)在知識的重難點處數學具有很強的系統性,在某一節、某一模塊中有著知識點處于最核心的地位,是學習某塊內容的關鍵,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重點。而難點則是學生理解起來具有一定難度的知識點。不管是重點還是難點這是我們教學的重點。只有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才能達成良好的教學效果。為了引發學生的關注,誘發學生的探究,我們可以在這些知識的重難點處設問,以此來讓學生通過自我探究而達到透徹理解與牢固掌握的效果。
(三)學生思維受阻時學生的認知活動本身就是一個由淺到深、由易到難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尤其是小學生正處于認知的初級階段,數學基礎知識薄弱、生活閱歷有限,他們在學習這些抽象而深奧的數學時難免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阻礙思維活動。此時我們可以富有啟發性的問題來啟迪學生,讓學生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新切入點,從而使學生的探究活動得以正常開展。
三、提出形式的豐富性
長期單一地呈現問題,這不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會讓學生感受到教學的枯燥無味,而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熱情與探究動力。在提出問題時我們要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特點,通過豐富的形式來展現問題,這樣更能增強教學的趣味性與藝術性,更能起到激發學生興趣、誘發學生探究的效果。
(一)用故事呈現故事是小學生所普遍喜愛的,將問題寓于幽默而生動的故事中,更能引發學生的關注。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善于利用學生愛聽故事、講故事的天性來收集與創編更多學生所喜愛的故事,寓枯燥的問題于生動故事中,讓學生在聽故事的愉悅氛圍與輕松狀態下順勢進入問題的探究。
(二)用游戲呈現小學生活潑好動,喜愛游戲。將游戲與教學結合起來,在教學改革進程上邁出了成功的一大步,可以真正實現寓教于樂,讓學生在快樂的游戲中來學習新知。
關鍵詞:英語課堂提問提問藝術藝術探討
很早以前,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就采用了提問教學法。自那時起,教育學者在教學中使用并倡導提問。提問是指教師通過提出問題來檢查和了解學生的理解程度,鼓勵和引導學生深入地思考問題,復習鞏固運用所學到的語言知識的一種教學行為。課堂提問是師生在課堂里互相交流的一種形式。對于學生來說,提問是一種學習策略;對教師來說,提問是一種教學技能。良好的課堂提問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力、興趣與好奇,鼓勵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積極思考,創造活躍的課堂氣氛;幫助教師及時了解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理解的程度,分析學生可能存在的問題,了解學生的觀點和態度;同時,也是語言教師評估學生對語言掌握程度的一種手段;又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方法之一。因此,教師一定要認真慎重地對待課堂提問,把它當作一門教學藝術。
一、在備課時,設計課堂提問要注意以下幾點
1.問題的科學性
問題既要具體,又要清楚簡潔。一個好問題是《大綱》的具體化,又是教材內容的高度概括。問題的內容要把發展學生智力和掌握本課重點結合起來,詞匯量要控制在學生已掌握的范圍之內,不要超出學生的認知水平。同時,教師的語言要符合英語語言習慣,具有嚴密的邏輯,發音要準確,口語流利。問的目的是為了對已有知識的抽查、訓練和鞏固,是教師能知己知彼有的放矢地穩步教學的前提。
2.問題的有序性
問題的有序性指的是問題反映教材內容的一般規律,即從易到難、由淺入深、從分到總、層層深入、步步達標;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身心發展規律。適時的提問有它的意義所在:回憶性提問,讓學生回憶所學習過的基本知識,鞏固上節內容,點明已有知識重點,提醒學生加強理解和記憶;認定目標時理解性提問,設置懸念,啟發學生積極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導學目標時分析問題提問,進一步突破教學目標,環環相扣;達標檢測時綜合性提問、評價性提問,可點主題,強調重點,對所達目標進一步闡明,同時,升華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表達能力和與他人合作的精神。整個教學步驟有序而又有目的。
3.提問的藝術性、針對性
巧妙的提問可起到承前啟后,引人入勝的效果。問題的針對性,其一指緊扣大綱,聯系教材,針對教學內容;問題能切入正題可順暢導入新課。問題的高度概括可深化主題;同時,問題要“溫故而知新”,也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其二指提問對象的針對性。提問力爭使每個學生都緊跟教師的思路,設計問題從全體學生出發,設計出層次不同的問題,以便因材施教。
好的問題設計等于課堂成功的一半,另一半在于教師課堂的駕馭能力。教師在課堂上提問時一定要注意提問的方法。
二、注意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
課堂教學的目的是使全體學生獲得知識和學習方法,這是素質教育對我們的要求。
提問時做到先提問后叫人,這樣使每一個問題都產生群體效應。切忌先叫人后提問,這樣會使未叫到名字的同學放松注意力。提問時眼看全班,不要盯住將要或可能叫的學生。那樣,問題便起不到讓全體學生思考和準備回答的作用。眼光要均衡地從掃瞄到另一邊。就是個別學生回答問題時,也要在看著他的同時注意全班。在一個班里,學生的智力水平、基礎知識和理解能力參差不齊,學生對問題的反應速度就不一樣。教師要根據本班學生的具體情況,在本節課教學目標的范圍內,對層次不同的學生提出層次不同的問題,使每個學生都有問題可答。例如,對學困生可提問一般疑問句,對中等生可提特殊疑問句,對優等生可提綜合性的問題。老師不能為了趕速度,只提問舉手的學生或者優等生。對于不舉手的學生和學困生,老師要根據他的具體情況和所處的層次,在適當的時候提問他們??傊?,要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得到鍛煉。對于不舉手的學生不提問,表面上看起來課堂上有問有答,轟轟烈烈,而實際上存在著死角,不能完全達到提問的目的。
三、提問中注意教育的機智
提問后要注意停頓,這樣學生有思考、討論的時間。但一些教師對課堂上的沉默,即使是短暫的沉默都會感到緊張或不適應,催促學生或自己回答,這不利于學生參與課堂活動。必要的沉默是應該的,萬一學生回答不出來,教師可以用不同形式重述問題或將問題簡單化、具體化,給予提示,有步驟地引導,啟發學生,而不是一味的遵照預先設計的提問。若如此,課堂就會失去活力,阻礙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四、注意維護學生的自尊心
為了快速順利地進行課堂教學,教師在提問時總希望學生一次回答正確。但實際情況并不全是這樣。即使是學習成績很好的學生回答老師的提問也有出現錯誤的時候。這時,教師不能急,要有耐心。對學困生或其他學生一時因沒有注意聽講而回答不對時,老師要和藹地對待他們。老師對學生提問時,要維護學生的自尊心,不能故意出學生的丑,讓學生感到尷尬。有些學生的自尊心一旦受到損害,就會產生對立情緒,甚至自暴自棄。所以,老師的一言一行都要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
五、要做出及時的評價和充分的肯定
對學生的回答要作出及時的評價,要善于發現學生回答中的“閃光點”,充分肯定其中正確的部分。要充分肯定學生的成績,特別是要發現學困生的進步,給予肯定,讓他感到自己有進步,從而提高他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英語課堂提問可以訓練學生的聽力,給學生思考的機會,使求知欲強的學生實現說的欲望。同時,教師通過學生的回答可掌握學生的發音是否準確,句子是否完整、通順,是否符合英語習慣,語法是否正確,答案是否為所問;同時,教師又能及時矯正其語音、語調、語法上出現的錯誤。課堂提問盡可能使課堂英語化,營造愉快的外語學習氣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教學內容。課堂提問可以幫助教師及時獲得反饋信息,并予以補救,在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做為一名教師,我們要認真對待研究課堂提問的藝術。
參考文獻:
[1]胡春洞.《英語教學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4
如教《誰是最可愛的人》中戰士蹲防空洞吃雪一段時,若教師隨便發問:這體現了什么精神?那是非??斩?、呆板、令學生乏味的。如果教師能抓住三笑”做文章,讓學生思考:“笑了笑”、“笑起來”、“笑著”三者可以調換嗎?各表達了什么感情?這就具體多了,細微且有趣味,學生的思維會一下子活躍起來:“笑了笑”表現了志愿軍戰士態度謙遜和藹、胸懷寬廣美麗和“苦了我一個,幸福千萬人”的思想;“笑起來”表示志愿軍戰士對祖國的思念是刻骨銘心的;“笑著”表現了不計報酬、無私奉獻的精神。并且,學生還可從“三笑”不可調換的語言事實中認識到何謂用詞準確的道理。
二、巧設“障礙”,制造“沖突”,激活思維。
學生對每篇課文的學習,不是一開始就感興趣的,為此,教者應當深入鉆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給學生設置問題的"障礙",形成他們心理上的一種"沖突"。當學生急于解開這些"沖突"(問題)時,也就意味著進行了思維訓練,對課文重點、難點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上海的于漪老師在教《孔乙己》一文時,就很注意發問的技巧。她一開篇就問學生,"孔乙己姓甚名誰?"這樣一個看似簡單卻又難以一下子回答的問題,很自然迫使學生認真地研讀課文。教者在此基礎上,接著順勢利導學生認識孔乙己沒有名字的深刻性,解決本文的教學難點??梢姡挥谒囆g技巧的提問,會讓學生學得主動、積極。
三、提問變直為曲,引人入勝。
課堂的提問切忌直來直去,啟發性就不強,假如我們把問題換成"曲問"、"活問"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學生開動腦筋,并且要求他們在思維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如在《老山界》一文中,引導學生分析戰士在第二天吃早飯"搶了一碗就吃"中"搶"字用法時,學生可能一下子難以理解,那么可以換個角度來問:"’搶’字是否說明了戰士不遵守紀律呢?"當學生給予否定回答時,又進一步啟發學生:"’搶’在這里該如何理解?例如小明今早起來晚了,當媽媽煮好早餐后,他搶了一碗就吃,然后急急忙忙上學去,小明的’搶’又說明了什么?"到這里,經過教者設置的"曲問"和引導學生的類比分析,學生對戰士"搶"這一動作的理解自然明確了。所以說,這種要拐個彎才能找到答案的問法,不僅能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有時甚至產生"投石激起千層浪"的教學效果。因此,因勢利導、富于技巧性的提問,能有效地培養學生思維的各種綜合能力,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率。
四、分層設問,化難為易,化大為小。
教者要站在高處,從整篇課文來謀劃,設計出一組有計劃、有步驟的系統化的提問,層層深入的引導學生向思維的縱深發展。這樣的提問處理,學生也樂于接受。如《變色龍》一文,可以采用這種分層設問的方式進行教學。教者先提出問題:奧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這個問題學生較容易回答出來--"善變";然后再問:他"善變"的特征有哪些?這下學生的熱情高漲,紛紛答"變得快"、"反復無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礎上,教者繼續問:他雖變來變去,但有一點是沒變的,那是什么?學生由于有了前面的問題作鋪設,可以不費勁地回答:"看風使舵"。最后,教者就順勢利導,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問題:是什么原因使他一變又變?作者為什么要塑造這個形象?請看,這樣一組從易到難,環環相扣的設問,在教者的引導下,學生對本文重點難點的學習肯定容易解決。
五、巧妙設問,變“死”為“活”。
教學活動中存在兩種類型的課堂.一種是教師很少提問,從頭到尾平鋪直敘.這樣的課堂無論講的多精彩,都會讓人感到乏味,提不起學習興趣.為什么呢?因為學生的思維沒有問題來激發,不需要動腦筋,當然聽不進去了;還有一種類型是喋喋不休地提問,仔細一聽,都是“對不對???”“是不是???”這類問題.學生的思維層次很淺,學習效果很差.在多數教師看來,課堂提問要把握好提問的數量.問題是,這是提問數量的問題嗎?筆者認為,這兩個特例應該帶給我們這樣的啟示:即什么時候才應該提問?
1.1引入新課時在引入新課環節,會通過故事和實驗之類創設一定的物理情境.往往是引人入勝的故事或實驗結束之后,情緒高漲的學生會突然松懈下來,讓你感覺他們是來看熱鬧的.或者是當你已經開始下一環節了,還看到一些學生在竊竊私語,“沉迷”于剛才的感官刺激中.如何將學生順利帶入下一個教學環節,且保持合適的思維興奮度呢?筆者認為,恰當而及時的問題跟進是一個好方法.一個緊扣背景的問題提出來,可以迅速地使學生從“陶醉”狀態清醒過來,轉而開始思考“為什么”、“這是怎么回事”.比如,在“物體的浮沉條件”的教學中,教師首先在兩個玻璃杯中倒滿雪碧,然后把一個青葡萄投入一杯雪碧中,大家都看到葡萄是沉底的.這個現象很平常,生活中會沉底的物體太多了.這時候,教師又出示一個青葡萄,說這個葡萄是有靈性的,能聽我指揮.然后把它投入另一杯雪碧中,結果發生了令人感到驚奇的現象,葡萄在教師的口令下一會兒上浮,一會兒下沉,學生們都快看傻眼了.稍作停頓,教師發話了:“這顆神奇的葡萄真能聽懂我的話嗎?它的上浮下沉肯定另有原因,到底為什么呢?大家想不想一探究竟?”學生在這樣的問題引領下,一定會積極思考,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后續問題的探索中.如果沒有這幾個問題的提出,結果會怎樣?我們也不妨來預想一下,實驗做完了,學生也看呆了.這時教師發話了:“好神奇的現象,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物體的浮沉.”接下來他的課堂會呈現什么樣的景象,我們應該能想象得出,有的繼續盯著葡萄欣賞,還有的在想我回家也做做看,太好玩了.總之,學生的思維沒有被真正調動起來,這樣的引入可以說是功敗垂成.當然,在引入環節設置問題也要注意方式.提問的目的是統一學生的思維,引發學生的思考,激起學生探索的欲望.所以不要單獨提問某個學生,也不要急于找出答案,問題要點到但不要點透.
1.2進行探究時提問這時的學生已經冷靜下來了,問題擺在面前,要做的就是動腦筋分析背后的原因,尋找理論支撐.這時就涉及到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問題.比如,猜想和實驗的設計,選擇什么樣的器材,要采集什么數據等等.如果教師不提供任何幫助,想讓學生自主完成探究是不現實的.為什么呢?初中學生的心智水平決定了他們很難獨立完成科學探究.那么學生能不能求助于課本呢?現行教材中的探究實驗其實是一種模擬的探究過程,整個過程甚至結果在教材中都有安排或提示.學生如果提前預習,那么課堂上的探究就會失去價值,但不預習,學生往往又會束手無策.怎么辦?他們必須要得到教師的幫助.這時的教師就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引導,而這種引導主要是以問題的形式提出:你的意見是什么?你能想到用什么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你怎么證明這個想法?這樣做的意義是什么?你為什么要這么做?什么樣的器材能給你提供幫助?你想看到什么現象?你看到了什么現象?你認為這意味著什么?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比如,在“壓力作用效果的影響因素”的教學中,通過生活實例和學生的親身體驗,學生已經發現了壓力大小和受壓面積會影響壓力的作用效果.但具體怎么影響,怎么研究這個問題才是學生認知的重點.而此時,大多數學生感到謎底已經解開了.教師這時候就要及時地拋出一個問題:你認為哪個因素對壓力作用效果的影響更大呢?你為什么這么講呢?這顯然會引發爭論或疑惑.而接下來就是在你的“煽動”和一個個問題啟發下,學生開始了各顯身手的探究過程.在整個過程中,教師并沒有包辦什么,也沒有插手學生的探究,要做的就是“場外指導”,一個類似于“先知”的角色.這樣就避免了學生思維的過度發散,也避免了學生活動的盲目性.同時也符合“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
1.3得出結論時提問任何探究都應該有結論,可以是定性的描繪,也可以是定量的數據.學生在得到結果以后就會認為該做的事情已經做完了.其實,這正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絕佳時機.一組數據能說明什么?你的結論有沒有片面性?多做幾次會怎么樣?比如,在“浮力大小的影響因素”的實驗中,將圓柱狀金屬塊用彈簧測力計懸吊著逐漸浸入水中的過程中,學生觀察到隨著金屬塊浸入水中的深度的增加(未完全浸沒),彈簧測力計示數不斷減?。畬W生由此分析出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浸入水中的深度有關.這是一種常見的錯誤,實驗設計沒有問題,數據也沒有問題,你怎么否定它?有的教師直接告訴學生這是錯的,其實在剛才的過程中V排也在變化,是V排的變化導致了浮力的變化.這樣的處理方法怎么樣?這簡直就是否定學生的努力,學生的探究實驗.還有的教師會靈活一些,告訴學生剛才的實驗金屬塊都有一部分露出水面,再試試看,完全浸沒會怎樣?這樣的啟發很明確,學生按圖索驥找到答案是很容易的.但這樣的處理還是浪費了一個開啟學生智慧之門的機會.那怎么處理才夠精彩呢?有經驗的教師會先肯定學生的發現,然后提出自己的疑問:深度越深浮力越大,如果是這樣的話,把金屬塊放到很深的水里會怎樣?會不會浮力大到足以和重力相等?這樣的話會出現什么結果?可能會有重大發現的心理驅動足以讓學生開始新的嘗試———金屬塊慢慢浸沒到水下.學生會有什么發現?他們的思維會產生怎樣強烈的波動?我想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2把握提問的策略
2.1問題與學生的匹配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提問時對照名單挨個來,師生交流就會顯得磕磕碰碰.因為問題沒有找到適合的學生來回答.有經驗的教師會將問題分成幾類,將學生也分成幾類.像基礎知識的提問以及引發興趣的問題要找一些學困生來回答.比如,在“滑動摩擦力影響因素”的教學中,可以設計一個小游戲———拔河比賽:請一男一女兩位同學用兩根手指捏緊一把鋼尺的兩端,用力向后拔,通常男同學獲勝.在經過必要的“煽動”后,兩人都拚盡全力向后拔.結果男同學反而輸掉了比賽,為什么呢?這個問題可以讓基礎較差的學生來回答,因為沒用標準答案,可能的原因有很多,學困生也能說出一兩條(實際原因是男同學那端被涂了一層油).這樣不但提高了這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給了他們展示自己的平臺,讓他們獲得了成功的體驗,對他們后續知識的學習也是有幫助的.而中等難度、需要進行概括或引申的或靈活性較高的問題,就需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和思維能力的學生來回答.比如,在“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中,開關閉合后小燈泡不亮,這是什么原因?這個問題需要學生對電路知識有足夠的理解和把握,而且題目也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對能力要求較高.需要一些成績優秀頭腦靈活的學生來回答,否則就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會影響到教學進度.還有些問題根本無需學生立刻作出回答,提出這些問題的目的是要引發學生的思考.有時幾個問題連珠炮式的提出,層層深入,足以讓學生陷入沉思.就如同福爾摩斯探案一樣,一個又一個問題在頭腦中縈繞.能讓學生對某些問題進行深度思考,我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2.2問題要有一定的思維空間有的教師為了營造師生互動的氛圍,每一句話后面都跟著“對不對?”還有的教師會把每一個教學動作都用語言描繪一遍,然后問學生:你們看到了嗎?這種沒有思維空間的問題學生懶得回答.久而久之,思維惰性出現了.那我們應該怎么設計問題,設計什么樣的問題呢?筆者認為除了常規的知識性的問題以外,帶有啟發性的問題才能激發學生的思維,活躍課堂氣氛.比如,“調光燈電路設計”這個教學內容,要求燈泡分壓范圍在0~3V之間變化(電源電壓為3V).這個過程需要教師的指引,學生不太可能自主設計出符合要求的調光燈電路.但怎么引導?點不到位的話學生莫名其妙,點透了就沒有什么思考價值了.有位教師是這么設計問題的:“將一個滑動變阻器和燈泡串聯能不能解決問題?會不會是滑動變阻器規格不對?憑什么認定串聯電路解決不了問題?并聯就更不對了,為什么?大家想想看,對于滑動變阻器來講,當滑片從一端移動到另一端,滑動變阻器的分壓會怎么變化?我們可以怎么利用這一點?”這樣的幾個研討式的問題問完,學生的思路被統一了,既沒有過分發散,也沒有被習慣思維約束,解決問題顯得水到渠成.
處于小學的學生本身具有活潑好動的性格特點,而且他們的理解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上都存在著很大的欠缺。這些共同的因素決定了教師必須做好學生的引導學習工作。而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恰當的提問無疑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辦法。并且,課堂的提問實質上依然是教師的知識傳授。同時,又能夠在師生的交流中完成彼此之間的情感交互,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當然,這種價值的最終實現需要借助于教師在提問中所使用的語言藝術。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語言藝術內涵,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提問能夠完成學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綜合。對于小學生來講,其課堂的注意力本就容易分散,而數學課程又是令學生頭疼的一門科目。因而,在數學課程的學習上更容易出現開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而課堂的提問顯然能夠解決這一問題。在這種形式之下,學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學習效率也會提高,從而慢慢進入數學學習的正常軌道之上。而一旦學生能夠以正常的心態進入學習的狀態,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也會被激發出來。這樣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對于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具有非常大的幫助。其次,提高學生的活動熱情。課堂本身是具有很強的嚴肅性的。這種嚴肅性雖然能夠讓學生對課程的學習產生重視。但是同樣,過于單調的氛圍卻讓學生慢慢進入數學學習的疲軟狀態。而課堂提問卻能夠召喚學生進入良性活動的狀態中來。而且,當這種互動具備了穩定性之后,學生會形成提問或者詢問的習慣,并慢慢促使他們在數學的學習中表現自己真實的情感。而這種情感的活動,也必然會增強學生之間的交流,這對于幫助小學生解決人際交往的問題具有很重要的意義。最后,提問能夠維持課堂的正常秩序。在小學課堂中,由于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控能力較差。因此,在面對他們所不喜歡甚至不適應的數學課堂中,很容易出現開小差和交頭接耳的現象。而如果教師能夠在課堂中安排提問的環節,看似令一學生措手不及,實際上卻也是讓學生始終保持注意力集中的方法。這樣一來,不僅數學課堂的秩序得到正常的維護,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由此可見,教師必須正確認識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環節的價值,也要真正理解提問的語言藝術內涵,這樣才能夠保證課堂提問效用的最大化發揮,也才能真正達到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果的目的。
二、明確目的,確定提問順序
相關研究證明,教師在提問環節如果能夠完成連續的提問,具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如果問題得以以有序地方式進行有效提問,那么就能夠使學生從一個全新的視角來認識問題。另一方面,連續的提問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回答問題的質量,同時也會讓教師與學生之間形成一個更深層次的互動。由此可見,教師如果能夠有一個明確的提問順序,對于教師和學生來說都具有很重要的意義。而要真正完成這一具有完整意義的連續提問,教師就必須注重兩大問題:問題的重點以及問題的層次。換句話說,教師必須完成一個具備目的性的,有核心的連續發問。當然,這一核心問題的存在價值并不是讓學生形成客觀的記憶,而是幫助教師逐步引導學生進行課堂內容的回憶和理解。這就要求教師必須以認真的態度精心設計核心問題,同時要保證問題求解的有序性。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核心問題必須與教學目標相一致,并能夠達到激發學生思維和討論欲望的目的。把握問題切入點 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環節時,應當準確把握問題的切入點。這就需要教師對課堂的節奏有一個準確的把握,而要達到這種精確把握,教師可以豐富設計問題的方法。
其一,設計生活情境問題。例如,在學習《加減法》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拋出這樣一個問題:在體育課上,小明發現自己的前面有6個人,而自己的后面有4個人,那么請問小明所在的這一豎排一共有幾個人?在學習《乘法分配律》時,教師可以同樣以設置情境的方式,讓學生理解乘法分配的規律。具體的情境內容如下:“有學生a、b一同去看望教師c,(a+b)*c,然后這兩個學生分別同教師握手可以得到:ac+bc,那么請問教師c握兩次手的做法正確嗎?如果學生a先伸手,教師c卻先于學生b握手,即結果是a+bc,那么請問教師的這種做法對嗎?結果很顯然,在后一個情境當中,教師c的做法是錯誤的。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給出自己認為正確的答案,并用式子表示出來。對于初學乘法分配律的小學生來講,其意義和結果都是很難掌握的,但是通過教師對這一式子進行情境的加工設置之后,很顯然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分配的“內涵”。由此可見,在這樣一個貼近學生生活,又在學生理解范圍之內的情境問題設置,不僅能夠簡化教師講解的任務,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對乘法分配律形成完整的認識。
其二,以教材知識為切入重點。在傳統的數學課堂上,教師陷入了提問的誤區,在這種誤區之內,教師過于頻繁地向學生發出提問,不僅讓學生產生過度的緊張而形成排斥心理,同時可能因為問題過多和過雜,讓學生對于章節內容的學習形不成主次印象,造成課堂的無重點。而且,高密度的提問,會造成教師成為課堂的完全主導,而學生卻成為被動的回答,長此以往的發展下去,學生的思維勢必受到激發的限制。因此,教師必須掌握好問題的提問數量。尤其是,在知識日益增長的今天,教師必須有一個問題提問的標準。而這一標準實際上就是教材。教師可以以逆向思維的方式,讓學生明確自己需要掌握到的重點。這樣教師才能夠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和學生對知識的消化。豐富問題特性 任何一個問題的設置都必須具備鮮明的特點,這既是小學數學課堂提問中語言藝術的要求,同時也是讓學生對問題印象深刻的必然。因此,教師要想提升問題的效能,就應當豐富所設置問題的特性。一般來講,問題可以具備以下幾個特性。
其一,聚焦性。教師在提出問題后,如果學生沒能夠正確回答問題時,教師就可以利用重新聚焦的方式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陳述,以告訴學生他們的回答不正確的原因。例如,在學習《質數與合數》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先問學生“四個相同的正方形能夠拼成幾個不同的長方形?”當學生回答是一個時,教師也可以繼續深入解釋,四個小正方形能拼出的這一個長方形其長和寬分別是多少?對此,學生可能會提出疑問,為什們只能是一個長為4寬為1的長方形?而不是邊長都為2的正方形?這時,教師就要告訴學生,正方形也是特殊的長方形。之后,教師就可以繼續重復問出這一個問題。毫無疑問,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就能夠給出一個正確的答案了。
關鍵詞藝術意義藝術家藝術作品藝術活動
談到藝術,我們毫不猶豫地可以說出一系列藝術作品,同時我們可以舉出無數的藝術家。但是,當我們真正追問是什么使他們(它們)成為藝術家和藝術作品的問題,藝術的內在本質究竟是什么時,我們又變得茫然起來。藝術是什么?對于此,前人已經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回答,而且接著他們的思考,我們仍可以繼續回答下去。在前人已經提出的所有解釋中,任何一種解釋都不是沒有道理,但是任何一種解釋也并不是有道理,我們即使將所有的解釋加在一起也還無法說明什么是藝術。
“藝術是什么?”這一藝術定義問題本身作為一個傳統的形而上學的命題,與“美”的定義等問題一道,在西方現當代美學尤其是英美分析哲學美學中成為一個主要的問題,并且已被認為是一個沒有實體的自我循環的假命題而多被詬病。此前從狄爾泰已經開始對藝術的本體問題不作追尋,他的探討退出了本體問題而討論藝術的意義。他認為藝術在上下文中才有意義;藝術在特定的歷史中才有意義;藝術在人們的興趣(關注)中才有意義,因此不存在沒有前提(先決條件)的藝術。分析哲學的先驅喬治·E·摩爾認為,“美”不是一個自然客體,故不能采用像自然科學下定義的方式來加以界定,而只能采用直覺來把握;早期維特根斯坦也認為美屬于不可言說的東西,對不可言說的東西,人們只能保持沉默。著名分析哲學家艾耶爾則斷定,由于美學的命題基本上沒有實指,所以都是“妄命題”。因此,美國美學家莫里斯·韋茲和肯尼克,都根本否定給藝術下定義的做法,宣稱藝術是不可定義的。所以,在這些理論來看,藝術什么也不是,什么都不是的就是藝術,藝術的本體在它的賓詞后沒有成立的可能性。
但是這種沒有可能的可能性,恰恰是我們思考的起點。對藝術的本質問題的追問的不可置否性,在現代藝術中顯示的最大意義,就在于它顯示著并不具有實體的藝術,也就是這種無有的存在,如何在人的心靈中變現為實體的藝術活動、藝術家和藝術作品。很顯然,面對“什么是藝術”這類問題,我們并不是要放棄對藝術的追問,而是要改變這種本質主義的追問方式,必須首先思考藝術之為藝術的心靈特質,放在對人的藝術活動的考察上,使我們的思考直接從“什么是藝術”的問題前的問題開始。通過藝術活動的分析,進而從藝術作品、藝術家、藝術接受等所有的藝術活動的相互關系,也就是藝術與心靈的關系中去尋求藝術的意義。
一、藝術和藝術作品
探討藝術問題,通常我們首先從分析藝術作品入手。根據經驗,我們很容易判斷出藝術品與非藝術品,我們在聆聽音樂、欣賞繪畫、閱讀小說、觀看舞蹈等藝術活動中,不假思索地認為它們都是藝術品,而且我們會有意識地去評判它們的藝術水平的高低。但問題也就隨之產生了,我們憑什么說它是藝術品或是非藝術品,如果作為藝術品,它們的水平高下是如何確定的,我們判斷的基準在于什么,也就是說,藝術作品是什么?這個問題的內在含義也就是,在我們所面對的眾多物品面前,如何判斷哪個是藝術品,藝術品符合什么條件才能被稱為藝術品,我們怎樣確定藝術品的水準的高低。顯然,我們通常的判斷是建立在對作為藝術品的基本構成的涵義的理解上,這種判斷在我們當下的話語系統中是有效的,比如在特定的時限或氛圍中,可是一旦超出這個范圍,問題可能會變得復雜起來。究其實,我們對藝術品和非藝術品的追問,回到根本上也就是對藝術問題的追問。因為我們在劃分藝術品和非藝術品時,我們已經存有了藝術的觀念在指導著我們這樣做,不管這種觀念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地支配著我們。這就是說,我們對藝術品本身的追問,也就隱含著對藝術問題的追問。所以,探討何為藝術作品的問題,實際上也就成了藝術探討的奠基性問題。但這一探究從一開始就顯得困難重重,問題遍布。
自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開始的藝術“模仿說”是雄霸西方千年的藝術理論,模仿說被作為經典的藝術理論在東西方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但實際上這一理論是直接以藝術作品為邏輯起點來探討藝術的。柏拉圖認為,世界的本質是理念,現實世界是對理念世界的模仿,作為藝術的藝術品又是對現實世界的模仿,這種模仿也就是不真實的、虛幻的。另一位哲人亞里士多德則肯定了現實世界的真實性,因而也就肯定了模仿它的藝術的真實性。后來古羅馬美學家賀拉斯也繼承了藝術模仿說,直到17世紀,古典主義藝術家們還提出了“藝術模仿自然”的原則,以再現現實為宗旨的現實主義文藝可以說是模仿說的最高發展階段。雖然,隨著西方現代藝術的崛起,在各種全新觀念的沖擊下,這一理論遭受嚴重的挑戰而變得如此不堪,但在我國當代的一些僵化和陳舊的藝術理論中還有極大的市場,以一種變形了的“反映論”藝術觀的面目出現。這一理論探討的是藝術的本質問題,但實際上卻是從藝術作品的問題開始的,分析了藝術作品和自然、理念、事物的關系。模仿說把藝術與現實世界聯系在一起,把藝術看成是再現和認識世界的一種特殊的方式,從藝術作品產生的源泉來把握藝術本質。然而,其根本問題在于,一方面它把藝術局限于“模仿”世界的認識論范圍;另一方面,它忽視了藝術創造的主體性。根本的問題也就在于把對藝術的探討以藝術作品為邏輯起點,這樣自然就把藝術的問題置換為藝術作品的問題。顯然,嚴格地講,藝術和藝術作品是有差別的,這樣一來問題就變得含混了起來。
因此,從藝術作品作為邏輯出發點來探討藝術的本質的主要問題就在于,這種探討首先就預設了藝術是一種現實的存在,認為藝術品是一種區別于自然、理念等的存在物,然后去探討它和世界的特殊的聯系。但在這其中有兩個不可回避的問題:其一也就是我們在前面提到的,在藝術之所以成立的預設中也就包含著藝術之為藝術的本質主義假定,反過來正因為有了這種預設和前提,藝術作品才得以成立和顯現。顯而易見,這自然就導致了對藝術的真實意義問題的掩蓋,其所探討的出發點即邏輯起點是藝術作品而不是藝術,但我們可以進一步追問,這些藝術作品存在的邏輯前提又是什么?藝術作品是怎樣從世界中剝離出來的?我們怎樣認定這些悲劇、史詩、雕塑等就是藝術作品而不是其他?這樣,藝術的意義的真正問題就掩蓋在本質主義的預設之中了,藝術的問題就變為藝術作品的問題。其二,既然藝術作品是藝術的現實存在物,它是對世界的模仿,它所體現的是藝術作品和世界的關系,那么,在這種關系中,藝術家作為這種活動的直接介入者,他的意義又何在呢?藝術家在這種模仿世界或理念的活動中,不介入自己的任何理解而機械、本真地模仿自然或再現理念,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反過來,恰恰是藝術家的活動,使得本真從遮蔽中綻出,使得藝術作品充滿了生氣,這樣,藝術家的活動正是決定藝術作品水準高低的主導因素。所以,單方面地從藝術作品出發來探求藝術問題,顯然就掩蓋和遮蔽了藝術的最基準的問題。也就是藝術的意義的真實問題。
藝術模仿說以藝術作品與世界的關系為其探討的主要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藝術的這種無限多樣的自由創造性,因為它一味地強調藝術和現實世界的完全的符合。但事實情況是,藝術就是藝術,它和現實就是不一樣的,繪畫中的顏色在現實中我們可能根本見不到,小說總歸是一種編造的故事,但它們卻又實實在在地影響著人,使人神情激蕩,思緒飛揚。為什么又會如此呢?顯而易見,用藝術作品和現實之間的這種生硬的關系來說明這些問題,已顯得極為力不從心了。這樣,就使得我們不得不又向前邁進一步,把探索的目光聚焦于藝術作品的現實來源,也就是藝術的制作者,即藝術家。
二、藝術和藝術家
藝術家,通常認為,就是藝術的制作者。藝術首先是藝術家制作出來的物品,自然地,是藝術家使藝術成為藝術,沒有藝術家,藝術似乎是不可能的,藝術家以及他的藝術制作活動是藝術的主導因素。邏輯地看,藝術活動首先是藝術家的制作活動,藝術作品也是藝術家的制作活動的最后結果。
隨著西方近性主義的高揚,人的價值,個性自由,人的主體性等問題得到了普遍的關注,浪漫主義藝術潮流也隨之勃興,藝術強調藝術家個性的自由張揚和展現,自由、創造、天才等概念成了這種潮流的主導性范疇,藝術家成為藝術的主導因素。與之相應的是藝術“表現說”對傳統的“模仿說”的反叛。18、19世紀的浪漫主義思潮,標榜“自我表現”,沖破了“模仿說”的羅網,“表現說”于是興起。表現說批評模仿機械復制,強調藝術必須以表現主體情感為主??档伦钤缣岢觥疤觳拧闭?,強調藝術是天才的創造和表現,提出天才是和模仿精神是完全對立的觀點。在康德的先驗哲學中,主體性問題被強調到了極致,人是目的的問題是康德哲學的基本出發點,這樣,他就是從藝術家的活動出發,肯定了天才和創造在藝術制作中的巨大意義,他認為天才是一種天賦的能力,這種天賦因素是藝術的決定因素,這樣藝術家在藝術制作中的作用被康德充分地加以肯定了。德國浪漫派畫家德拉克洛瓦認為,人即使練習作畫,感情的表達也應該放在第一位。德國直覺主義哲學家柏格森認為,詩意是表現心靈狀態的。意大利表現主義美學家克羅齊更是干脆宣稱藝術即直覺,即抒情的表現。表現說把藝術本質同藝術家主體情感的表現聯系起來,突出了藝術的審美特性。中國的言志說、心生說和緣情說大致上是與表現說相類似的觀點。較之模仿說,表現說不是從藝術作品而是從藝術家作為邏輯起點來探討藝術的意義問題,更明確地來說,就是把藝術家的情感作為藝術的核心和關鍵性問題。但同樣可以看出,在這種以藝術家以及藝術家的情感為主導的藝術問題的探討中,照樣包含著對藝術更為極端的本質主義化的傾向。
首先,藝術活動是以藝術家為主體的活動,我們絕對不否認藝術家對藝術制作活動的意義,正因為藝術家的存在以及藝術家的制作活動的水準的高低,就自然決定了藝術作品的產生和水準的高低,否則那些非凡、偉大的藝術作品是不會產生的。但是,我們把問題拓展開來看,如果說,藝術家的制作的結果是藝術作品,推而廣之,就是藝術。那么,是什么使得藝術家的制作得以成立?也就是說成為藝術作品,成為藝術,是他賦予的他的制作品的風格,還是情感,還是其他?這些都無法說明這一問題,而且會使問題再一次陷入到循環論證中而無法自拔。進一步的問題也就是,在藝術家的制作活動開始之前或進行中,他是否明確或已意識到他正進行著藝術活動,是否明確他的制作的結果將是一件藝術品而不是其他,如果是這樣,那他已經就是按照藝術的模式和規則來進行藝術產生,那么,藝術的創造性又怎樣灌注其中,藝術家的主體性又如何體現出來呢?這些問題又涉及到了藝術的意義問題,這就促使我們從其他方面而不是從藝術家出發去探究。顯然,從藝術家為邏輯起點來探討藝術的意義,認為藝術家就是藝術的立法者,藝術家使藝術作品得以成立的觀點,同樣使得問題簡單化了。不難發現,藝術創造并非藝術家為遵守規則而遵守規則,實際上只是為了某種藝術創造才去遵守這樣或那樣的規則,藝術家不是遵循了某些規則而成就了藝術。因此,需要有另一種線索來研究藝術家是如何賦予藝術品的藝術性或者藝術質量以及藝術規則的藝術質量。
其次,藝術是一種以情感為主的活動,情感的激蕩構成了藝術活動的基本意義。但是,如果僅僅承認只有藝術家具備情感的表現能力,只有藝術家的天才能力才能超越事物的表面,捕捉到那最為動人的情感,那么,問題是這種情感能表現出來嗎?即使能夠表現,我們又如何體驗到這種表現呢?這里問題還是不少。正如我們前面已否定的,藝術本來什么也不是,我們不要試圖給藝術負載什么文化、情感等的因素在其中,但情感表現主義卻把模仿說中的再現自然或理念暗換為表現情感,這種情感中心主義,實際上沒有什么大的突破,反而以一種模糊的情感來惑亂視聽,使藝術被一種不知所云的神秘主義面紗所籠罩,或是成為膚淺的弗洛伊德主義者的某種陰暗、病態心理的暗示,把崇高的藝術變成了類似原始巫術一樣的神神道道的東西。本來情感使藝術充滿活力,但情感表現主義所要求的情感的意味和表現,實際上是對情感的一種貶低和嚴重的曲解。
從藝術家出發探討藝術的基本思路是,因為存在藝術家,藝術才成為可能,不管來自于理念還是自然,還是表現歷史、情感等,它的一個基本的前提是藝術就是藝術家的制作。其中關鍵的問題是,就是藝術家以及他們的這些有意識地向自然或理念模仿或是表現情感的活動,藝術才賴以成立,藝術品才從自然中分離出來。這樣,藝術家成了藝術制作的主體,相應地,藝術家之外的與之對立的自然、理念或情感則成了藝術的源泉和來源,是為客體。這是一種表面化的探求和本質主義的預設,因為根據這一觀點,我們自然可以推出,在藝術之前,已經存在著所謂的藝術之為藝術的實體,不管它是在自然或是理念、歷史、甚至情感之中,只不過是藝術家把它抽取出來而已,藝術家在這里扮演的是一個抽取的角色。這樣,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兩個對立的因素:藝術的本體和藝術的諸現象,即藝術作為藝術的本質和藝術家、作品等,藝術之為藝術的東西自然地隱藏在事物背后,藝術家將它開掘出來,藝術家就成了藝術的代言人。
以藝術家為邏輯起點出發對藝術的意義的追問,使得藝術的意義探尋問題向本質主義更深地推進了一步,沿著這一思路下去,藝術欣賞或藝術接受就成了二次開掘的工作,作為藝術接受者的活動就是猜謎式的或是破譯密碼式的工作,我們面對藝術,就要愁眉難展、費盡心力地再次去找尋藝術家植入到藝術作品中的這種意義,但是,是否存在這種永恒的意義呢?這種尋找意義的活動是否構成了藝術活動呢?這種尋求意義的意義又是什么?解釋學藝術理論便試圖從藝術接受方面來完成這樣的工作。
三、藝術和藝術接受
當從藝術作品和藝術家出發對藝術的探討充滿問題時,大家不約而同地把目光聚焦于以往的理論中關注甚少或根本沒有關注的藝術接受問題上來。藝術接受包括藝術接受者及其接受活動,是對藝術作品的一種體驗、感悟和評價;在這種接受活動中,通過對藝術作品的現實的存在的感受和思考,我們可能會和藝術作品一起構成一個屬于我們自己的世界,獲得一種情感上的體悟和評價。顯然,這不單純是個體當下的評價、接受的行為,同時也是在文化和文明的作用下產生的行為。因為這種接受、評價、體驗的行為的復雜多樣性和易變性,就使得這一過程變得更加撲朔迷離而難以把握,所以,因其無序性和隨機性的特點,以往的研究多不予關注。但它確實是藝術活動中十分重要的組成因素,而且是藝術活動的直接發生者。20世紀以來的解釋學藝術理論便試圖以此為出發點來讀解藝術、藝術作品。
解釋學藝術理論把藝術接受作為藝術活動的主體,其基本觀點在于強調從藝術接受者出發的對“文本”闡釋和讀解的多樣性,肯定了藝術接受中“前結構”和接受中的誤讀和解釋的合法性,由此達到對傳統的藝術理論所認為的藝術的中心意義的消解。解釋學藝術理論從藝術接受出發探討藝術,是針對傳統的藝術表現論而言的,這一理論首先要詢問的是藝術中究竟有沒有這種恒定不變的意義中心,作為藝術接受活動的實質究竟是不是對這種恒定的中心意義的尋找。在這一前提下,他們認為,在藝術接受活動中,這種“前結構”,也即“歷史視閾”是影響接受的基本因素,它構成一種“合法的偏見”,所以,對于接受來說,不存在所謂的與文本符合或發現中心意義的問題,而是由文本和接受構成了另一個世界,在這一世界中,文本向接受者敞開,接受者也向文本敞開;故而,藝術接受中對藝術的理解,不是要指向那意義,進入藝術之中,絕對占有藝術所構成的世界,而是將自己是“非現實化”,將自己“暴露”給文本;在藝術接受中,是力圖和自我構筑的“他者”不斷地對話,形成一個不同的世界和新的視野。所以,解釋學藝術理論強調藝術接受對藝術的意義,不但主張藝術接受者對藝術意義的占有,而更為重要的是通過這種占有對接受者自己的創造和激發。這樣,傳統的藝術的永恒、普遍的中心意義消解了,藝術不再是反映現實或表現情感的東西,它沒有普遍的標準,永恒的意義,一切都在解釋和對話中不斷地展現,不斷地開啟著新的世界。在這一理論中,他們提出“讀者中心主義”的口號,力圖解構藝術作品、藝術家的在藝術中的意義,這樣,藝術作品的范圍大大擴展,藝術家的創造不再對作品具有決定意義,甚至作者徹底地從接受視野中消失了。
但解釋學藝術理論的局限也是顯而易見的,果真像他們所描述的,任何文本,在認識視界中是真理,而在審美視界中是藝術,全由接受者的讀解來決定,那么,藝術的意義的規定性幾乎等于零。這樣,藝術創造、藝術家甚至純粹的藝術作品都會從人們的視閾中消失,我們可能面對的一切都會成為藝術的世界,我們的一切活動都可能會成為藝術化的活動,在我們隨意性的指稱中,藝術就誕生了,那么,藝術還有什么意義和規定性而言呢?所以,這又不得不迫使我們把問題引向縱深。
從藝術接受出發來探討藝術的意義,對藝術的本質和中心意義的消解,強調藝術接受的意義,從而強調藝術闡釋的多元化和不確定性,這是現代哲學對傳統形而上學的反叛在藝術理論中的體現。這樣,在藝術接受的誤讀和敞開中,“我”和“藝術”構筑著世界,藝術活動成了藝術的意義探究的核心,藝術經驗和審美經驗則是藝術中主要強調的因素,對藝術的意義的探討就直接指向了人的心靈的意義的探討。在這里,藝術不再是模仿現實或理念等事物,或不再是情感的不斷表現,藝術沒有這個必要,藝術的意義變成了一種行動,一種構筑著“別樣”世界的活動,藝術的意義在于將自己“暴露”在世界中,世界向自己的一種展開和敞亮,正是在這種沉淪和上升中,藝術的意義開啟了。所以,解釋學藝術理論引人注目的地方就在于將藝術的意義的探討最終指向了藝術活動,指向了人的心靈。
四、藝術和藝術活動
從前面的分析我們看出,不論是模仿說還是表現說,不管是從藝術作品還是從藝術家出發來探討藝術,都包含有一個不可克服的問題,都企圖從讓藝術來負載一些什么東西在里邊,不論是作品中對世界的反映,或是藝術家感情的宣泄,都試圖把理念或情感的內質強加給藝術,這是一種本質主義對藝術的否定,它在給藝術賦予一定的本質的時候,恰恰就將藝術徹底背離了。所以,我們認為,對藝術的意義的闡釋的最大的問題是極端的知識化。人的任何活動都有相應的知識,歸納性的、解釋性的或是反思性的等等,藝術作為人的一種活動,也被限制在知識的規范中了,這在很大程度上應該歸咎于美學理論。作為藝術的規范性理論,美學理論已嚴重地背離了藝術,由于它過分的和極端的知識化傾向,使藝術被淹沒在空洞的理論中。而要試圖探討藝術的意義,除了擺脫這種空洞理論的束縛外,最主要的還在于溯本逐源,從藝術活動的本初談起。而解釋學藝術理論的努力則扭轉了這個方向,它更重視藝術是一種活動,在這種闡釋的行動中,藝術和接受對自我和世界的意義的構筑和開啟。因此,我們強調,藝術什么也不表現,什么也不反映,什么也沒有,什么也沒有的就是藝術!所以,對藝術的意義的探討,從藝術作品、藝術家或是藝術接受出發,最終都要歸結到對人的藝術活動的探討中去。
藝術活動的根本所在就是構筑另一個世界的活動。我們之所以提出藝術什么也沒有,什么也沒有的就是藝術的極端的觀點,并不是徹底的虛無主義和相對主義的遁詞,而是要徹底否定所謂的藝術批評和美學理論對藝術是什么的概念化和知識化的思考,藝術開啟的本來是一個非凡別樣而不同平常的世界,而我們的理論總是試圖將它納入到我們正常的世界中來思考,這就從根本上將藝術背離了。所以,我們所要否定的就是對藝術是什么的提問。因此,問題最后會變為藝術可能的意義,藝術能夠給予什么的追問,而這種追問只能再回到藝術活動中去探究,因為藝術活動是藝術的基本的和原初的起點。
如果我們以藝術活動作為藝術的意義問題的起點,那么我們又如何來描述藝術活動呢?人的活動紛繁復雜,究竟那些屬于藝術活動?面對這些問題,我們又會變得困惑。但是,我們先驗地認為人就是一個活動的主體的話,那么藝術活動也就是人的所有活動中的一種,這種活動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種再造另一世界的活動,它是一種心靈構筑意義的活動。
首先,人的活動的特殊性,用馬克思的話來說,就是創造“第二自然”的活動,活動本身是自然向人生成的過程,馬克思在這里看到了人和自然的關系問題,但人的活動不僅僅體現為人和自然之間的活動,人也不僅僅是使自然向著他自己,他的活動的內涵應該更廣闊,馬克思這里所說的創造“第二自然”的觀點卻為我們提供了思路。由此可見,人的活動具有某種創造性,這種創造性就體現為人對另一世界的探視的努力,在這種探視中,他不是還原現存世界,而是力圖去開啟和敞亮可能的世界,這種可能的世界只能是藝術世界。不管是藝術制作還是藝術接受活動,都存在著這樣一種可能。所以,不管怎樣,藝術活動是一個使我們的世界“陌生化”的活動,這是一個極為樸素的事實,但這正是我們思考藝術的真正出發點。正是在這種制造陌生事物的活動中,我們在不斷地超越,超越現存世界有和無的隔離,在心靈中出現了另一世界,這就是藝術世界。藝術世界是心靈不斷地展示自己的運動,藝術家、藝術作品、藝術接受都可以包含在這個心靈的運動之中。藝術活動的本意就是心靈自我改造的意義,面對一件非凡的藝術作品,我們感悟到的東西,絕對不是現有的知識告訴我們的,或是藝術理論告訴我們的應該是什么的東西,而是對我們心靈的改造;藝術作品也不是一個常規的現實存在的物,它絕對不是知識的對象,而是一個開啟我們的世界面向心靈的物,藝術作品的本意是激蕩起我們的感受,是藝術作品驅使著我們,而不是我們審視藝術;所以,真正偉大的藝術家以及他的作品,應該就是不斷地刺激著我們的感覺,使我們進入到“我—藝術”的世界中,使之在思考中感受,在感受中思考,藝術就是著力于激發塑造新的心情,新的感受方式,是藝術的方式在制造著我們感覺的方式,而不是我們在不斷地規定著藝術的方式。
關鍵詞:藝術體操;運動員;動作
1引言
藝術體操不僅有體育運動的健康美,而且融合了包括雕塑、繪畫、工藝在內的藝術美,以及芭蕾舞、民族舞、技巧、武術、雜技、戲劇等技術之精髓,而且還創造了一整套有思想、有感情、有層次、有結構、有難度的立體練習程序,從而構成了藝術體操的美。藝術體操綜合了舞蹈中的形體藝術,美術中的造型藝術,音樂中的音響藝術,并將這些藝術與高超的身體和器械技術交融組合成千姿百態的舞臺和流動變幻的場面,給人以優美、清新、高雅、新穎等印象。
2藝術體操項目人體美的研究
2.1體型美
藝術體操項目是以優美為其主要特征的,運動員漂亮的外貌及健美的身體形態會為創造優異的成績帶來良好的“印象分”。外貌主要是指臉型、五官和氣質。臉型、手型與藝術體操運動員身體各部位比例勻稱,在選材時對運動員體型結構外表都有相應的要求:頸部及四肢修長,軀干略短;肩部稍寬,髖部稍窄,臀肌上收。這種苗條修長的身材,完成的動作不但幅度大而且非常優美,給人以美好的視覺享受和無窮的藝術魅力。
2.2姿態美
姿態美是身體各部分所呈現出來的外部形態美的一種。姿態美是藝術體操運動員在完成過程中的審美意識及對運動員自身的審美要求,是評分的重要依據之一,是提高動作質量的重要內容。因此在完成動作過程中,動作舒展、姿態優美大方是對藝術體操運動員的基本要求。通過訓練使人體的一些基本形態表現得更加優美動人。而在藝術體操基礎訓練中正是借助舞蹈、芭蕾等基本功訓練來提高運動員的形體。使藝術體操運動員身體挺拔、雋秀,更顯女性曲線美,使運動員的一舉手一投足都散發著青春、優雅的魅力。
2.3氣質美
藝術體操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不僅僅要進行多方面的技術訓練,作為一名優秀的頂尖級運動員還要有獨特的氣質。氣質美是人的品德、性格、精神、風度等綜合性的一種內心世界的美,是人對外界事物反映的一種心理品質和心理現象。一個人的美離不開外在和內涵兩方面。人是一個統一的機體,外在表現和內心世界應該是統一的,行為美與心靈美應該是統一的,動作美和氣質美也應該是統一的。長期從事藝術體操鍛煉的人,那高雅優美的動作造就了他的形象美,那婉轉動聽的音樂與動作的結合使人的氣質在身體與心理的交融中自然而然得到升華。此外藝術體操運動員獨特的個人氣質美是比賽中獲得高分的關鍵因素之一。
2.4造型美
造型美是用身體形態姿勢表現的美。它包括靜態造型美和動態造型美以及動靜結合的造型美。藝術體操的靜態造型美光彩照人,像一尊精美的雕塑。如藝術體操套路的各種開始和結束姿勢以及各種平衡等等,都是靜態的造型美。動態造型美是在運動中的空間造型美。如跨跳、鹿跳、接環跳,立轉、平轉以及旋轉中的平衡,都是動態的造型美。而跳步接踹燕等動作則是典型的動靜結合的造型美。這些造型或動態或靜態或動靜結合,無一不是藝術價值的完美顯現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5難度美
在藝術體操的比賽中,形成其藝術價值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身體動作是重要的技術基礎,是由跳步、平衡、單足轉體、波浪等基本動作,以及各種移動小跳、單足跳、擺動繞環等動作組成,其中跳步、單足轉體、平衡3類動作豐富多變,是組成難度的核心部分。成套難度的數量多達20—30個;而難度動作的系數涉及10個級別,難度之大令人咋舌。例如,卡巴耶娃做的踹燕轉體360°和不用手幫助的結環轉體360°;阿列克山德羅娃做的上體側倒側劈腿轉體360°和拋器械后連續3次伊柳辛接器械等動作,使人耳目一新。更令人驚嘆的是她們能把這些創新難度和其它轉體或平衡難度連接起來做,出現以連續體相接的聯合難度,使觀者目不暇接,練者一氣呵成,達到形美感目、神美感心的微妙境地。這種作為藝術美的創造性發展所體現出來的難度美,使人真切感受到運動員本質力量中所潛在無窮能力,從而悟出不斷追求新領域的真諦。超級秘書網
2.6人體與器械的配合之美
藝術體操器械有繩、圈、球、棒、帶,不同器械均由不同的材料特制而成,輕便別致容易操手。若巧妙配合,使器械成為身體的一部分,例如:拋、接、踢、滾動、繞、等等。都能表現出許多高超動作,運動員有序地變化隊形,器械的相互交換,空間與地面、人與器械的結合形成動態圖案。天衣無縫,渾然一體,人與器械和諧一致。
3藝術體操音樂美的研究
藝術體操成套動作是在音樂伴奏下完成的,不僅烘托氣氛,更是各種形態和技術展示的藝術手段,所以音樂是藝術體操的靈魂。曲調優美、風格鮮明的音樂,不僅可以激發運動員的激情,突出個性,增加動作的感染力,還可以增強表演的氣氛和藝術感染力,動作是聲音的形象化,是表達音樂形態和內涵,優美的音樂的開始,使人產生美妙的聯想。運動員心情和意境受音樂旋律的啟迪,從而產生藝術創造的激情,隨著音樂的旋律,用全身的器官盡情地自如地表現動作。使音樂形象和動作達到完美的統一,給裁判和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4結論
藝術體操只有以高難的技巧動作、優美的舞姿、動聽的音樂旋律、感人的藝術形象和藝術表現力等各種因素,才能創造出鮮明、完美的意境,令人心馳神往,產生強烈的審美力量。若忽略了任何一個部分,如技巧難度太低,音樂旋律不動聽,造型不美,神形分離等等均會對整套動作產生巨大的影響。在藝術體操中(下轉178頁)(上接177頁)絕不能把難度技巧、舞蹈、造型、器械、音樂等等看成是各自孤立的、個別的,而應嚴格地按照每一部分美的規律進行編排,并把它們和諧、完整地統一。一套藝術體操動作就是一件藝術作品,只有各方面的美融為一體,才能獲得最佳整體效果,創造最美的藝術境界,其美的特征及美學價值才能得以最完美的實現。
參考文獻:
【1】大眾藝術體操
【2】楊鵬飛.藝術體操的美學研究[M].武漢體育學院學院.2001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