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24 08:36:12
序論:在您撰寫林產化工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我國林產化工專業具有“厚基礎、寬口徑”的特點。大學期間,除重點學習4大化學及化工原理外,還包含多門專業課程,如植物纖維化學、木材化學、造紙原理與工程及天然產物化學等。由于我國林產化工工業基礎相對較薄,林產化工企業又大多歸類于化工企業,因此社會對林產化工專業認知不足[8],導致該專業本科畢業生的就業率不如普通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畢業生,找工作難度較大。以北京林業大學2011~2013年林產化工專業本科生就業率(表1)為例,林產化工方向本科生就業率普遍不高,連續3年低于90%,最高就業率為2011年的88.0%。而林產化工(制漿造紙)方向由于相關企業相對較多,該方向本科生就業率連續3年均高于90%,最高就業率為2012年的95.7%。然而,整體而言,2011~2013年北京林業大學林產化工專業本科生就業率并不是很理想。需指出,隨著當前可再生生物質資源研發及相關產業的持續發展,林產化工專業本科生的就業渠道將不斷拓寬。除畢業生就業率這一直觀數據外,筆者對北京林業大學2011~2013年林產化工專業本科生對口就業率也做了統計,結果見表2。從表2中可以看出,林產化工專業本科生對口就業率不及50%,其中林產化工專業就業人數更是不超過1/3。雖然林產化工專業培養的是適應社會需求的復合型人才,能勝任不同領域的多種崗位的工作,但用人單位不了解,或者本科畢業生往往對專業對口的工作期待較高,加之對對口企業了解不足、個人能力與對口崗位需求不符等,導致林產化工專業本科生對口就業率偏低。
2畢業設計周期與選題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應屆畢業生人數逐年上升,就業形勢日趨嚴峻。這種大背景使得社會對于畢業生的要求也愈加嚴格[7]。為保證學生的未來發展,畢業設計成為影響應屆畢業生就業的關鍵環節。借助畢業設計,可以進一步加強本科生對自己所學專業的認識,了解自己專業的對口企業。此外,通過畢業設計的系統訓練,還可以有針對性地根據對口崗位的需求來提高個人能力,以增加就業成功率。顯然,如何發揮好畢業設計環節的積極效應,與本科生的就業率和對口就業率密切相關。綜合上述對北京林業大學近3年林產化工專業本科生就業率和對口就業率兩項數據的解析,在全面分析畢業設計各環節后,筆者發現畢業設計周期與選題兩個環節至關重要,畢業設計存在問題如下。
2.1畢業設計周期過短
按照北京林業大學教務處關于本科生畢業設計工作的規定,本科生畢業設計選題工作于第7學期末完成并落實到學生,各學院可根據專業特點制定具體的時間安排。當學生開始選題時,畢業設計環節正式啟動。通常情況下,本科生畢業設計周期為1個學期。由于本科生在第4學年時,往往忙于兩件事情,一是完成畢業設計,二是確定未來方向[8]。面對現今社會就業壓力大、就業難等問題,大部分準備直接就業的學生都在大四伊始,即開始著手投遞簡歷、參加面試,將主要精力投放在求職上,而忽視畢業設計這個關鍵環節對自己擇業的重要性。據筆者了解,在選擇直接就業的學生中有少部分更是在其他學生都早已開始畢業設計的工作后,才在指導老師的催促下開始畢業設計的實驗或設計工作。而選擇讀研的學生,大多會認真對待畢業設計,希望能夠通過畢業設計的訓練,進一步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培養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提高實際操作技能。然而,無論對于哪種類型的畢業生,1個學期的畢業設計周期明顯過短。
2.2畢業設計選題范圍窄
按照北京林業大學教務處關于本科生畢業設計選題的規定,選題由指導教師提出,并填寫任務書,經教研室(系)討論,教學院長審批后向學生公布,可選題目的數量應適當多于學生人數,選題分配實行學生和指導老師雙向選擇的方法。這樣的規定致使現有畢業設計選題幾乎全部是以指導老師設計命題為主。通常情況下,指導老師會根據自己的研究方向或正在研究的課題需要,提供幾個可以研究的課題供學生選擇。致使目前的本科生畢業設計選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畢業設計周期與選題模式創新
針對上述本科生畢業設計周期與選題兩個環節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筆者及所在專業的畢業設計指導老師做了如下探索。
3.1畢業設計周期應因人而異
通常,本科生在大三階段就已經決定畢業后是選擇直接就業還是繼續讀研深造。根據學生本人的意愿,可提前將學生分為就業型畢業生與繼續學習型畢業生。針對不同類型的畢業生,可適當調整畢業設計周期。(1)就業型畢業生從上述對北京林業大學林產化工專業本科生畢業現狀分析可以發現,多數本科生對專業對口的工作期望值很高,但因為對對口企業認識不足或個人能力與對口崗位需求不符等原因致使無法找到理想的工作。林產化工專業的本科生,就業途徑主要為進入專業相關的企事業單位,部分單位在學生第4學年時,就準許學生進入企業進行實習。對于這部分就業型學生,可適當提前畢業設計的啟動時間、縮短其畢業設計周期,利用其實習期,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深入了解對口企業以及相關崗位的工作要求,有針對性地進行深層次學習和訓練,以提高應聘成功率。此外,通過調整畢業設計周期,還可以有效避免學生因無法平衡實習與畢業設計而帶來的就業困難或畢業設計質量不高等問題,以保障應屆畢業生學習、實習兩不誤,平穩度過學生、社會人的身份轉換期。(2)繼續學習型畢業生隨著可再生生物質資源研發的持續升溫,林產化工專業本科生考研的方向和高校的選擇范圍也在不斷拓寬。以北京林業大學為例,林產化工專業研究生階段可供選擇的研究方向較多,如林木生物質資源與化學品、生物質煉制與生物材料、林產精細化工等,為協助繼續學習型畢業生盡早明確其考研研究方向,對于有繼續深造意愿的本科畢業生,可準許其提前進入科研團隊,延長畢業設計周期,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完成畢業設計,也使學生對研究課題和項目有更深層次的理解,也有利于選擇考研導師及專業。此外,近年來北京林業大學林產化工專業老師積極鼓勵本科生提前進入實驗室學習。在本科生學習專業課程的同時,可根據其自身興趣愛好,選擇合適的研究課題對其進行專業技能的培訓,其中最主要的途徑是鼓勵本科生以團隊形式積極申報國家級、北京市級及校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從表3中可以看到,隨著年級的增長北京林業大學林產化工專業本科生提前進入實驗室學習的比例不斷提高。在進入第4學年后,將近一半的學生都已進入實驗室開展相關課題的研究。對于這部分學生,無論是畢業后直接就業還是繼續讀研深造,都可以將研究的課題進一步凝練后列為其畢業設計的題目。這部分學生的畢業設計周期實際要比學校安排的長很多。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針對不同的學生類型,畢業設計周期應體現靈活性,因人而異。
3.2畢業設計選題應因材施教
畢業設計選題的總體目標是使學生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盡可能結合生產、科研、教學與實驗室任務,完成具有一定理論與實際意義的選題。此外,選題應具有一定的深度與廣度,使學生經過努力能在規定的時間內按時完成;同時選題要有明確的針對性,避免過空過大,使學生在完成畢業設計過程中得到理論與實踐的訓練。針對不同類型的畢業生,可以適當增加畢業設計選題模式。(1)就業型畢業生林產化工專業作為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學科,其本科生的畢業設計選題除傳統的教師先命題,師生再相互選擇外,還可與就業型畢業生的實習有機結合起來[9]。通過學生、指導老師、實習單位的3方溝通,確定具有一定實際指導意義的畢業設計選題,增加新的畢業設計選題模式。如已在本專業相關企業開始實習或成功應聘的學生,可對企業遇到的實際問題進行梳理,在與指導老師和企業溝通后,選擇合適的某一實際問題作為自己的畢業設計選題,可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2)繼續學習型畢業生為更好地提高其考研成功率,針對繼續讀研深造的學生,可以讓其提前進入實驗室,參與到具體的科研項目中[10]。指導老師可以從課題組的科研項目中選取幾個獨立的課題,供學生選擇并開展相關研究工作,以培養應屆畢業生動手能力和科研能力。以植物資源化學研究領域為例,指導老師可以讓學生由淺入深,逐步了解木材細胞壁3大素的特性后,結合學生自身興趣和課題研究內容進行選題確認。作為指導老師,針對繼續學習型畢業生完全可以讓其參與畢業設計的選題。選題可通過召開師生研討會的形式,由學生參與討論并提出相關研究內容,指導老師負責具體把關,進一步凝練科學問題,共同確定畢業設計選題。此外,如表4所示,北京林業大學林產化工專業考研學生中每年都有少部分(28.6%~43.8%)選擇外校讀研,因此這部分學生的畢業設計選題還可以結合其未來研究生導師的研究方向來確定。這樣不僅可以充分調動該部分學生的畢業設計熱情,還可以使其提前了解自己未來的研究方向,有助于提高考研面試成績。在畢業設計選題過程中,指導老師還需把握好選題的難易。針對就業型畢業生,應以培養其整體綜合能力為主;而對于繼續學習型畢業生可以適當為其增加畢業設計選題難度,以激發學生的科研能力。因此,筆者認為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畢業設計選題應體現針對性,因材施教。
4結語
本科生科研最初起源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在1969年推出的“本科生研究機會計劃(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UROP)”。這是針對傳統的接受式學習模式存在的弊端而提出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被世界各地廣為效仿,成為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徑。由于本科處于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的基層,因而在本科階段鼓勵學生參與科研活動,使其具備基本的科研素質和自學能力尤為重要。借鑒MIT的成功經驗,清華大學提出“大學生科技訓練計劃(Students Research Training, SRT)”,并于1996年正式實施。2007年,教育部推出了“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的本科生科研項目[1]。2008年,東北林業大學開始推行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其中林產化工專業把本科生參與科研作為培養拔尖人才的重要舉措之一。通過組織本科生組建創新實驗團隊進行創新實驗以及大學二年級的本科生根據自己所感興趣的研究方向,自主選擇科研項目兩種方式對本科生進行拔尖人才培養,兩種參與科研的方式在林產化工專業得到了全面的開展,并取得了良好的階段性科研成果。多數本科生期間發出若干篇SCI、EI以及國內核心期刊論文,科研能力和創新思維顯著提高。
二、參與科研對林產化工專業本科拔尖人才培養的重要性
1.參與科研有利于本科拔尖人才培養的學習興趣和實踐能力
對所學專業具有濃厚的興趣并培養出較強的實踐能力是本科拔尖人才應具有的素質之一。傳統的僅僅局限在課堂上的教學模式,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學習興趣是學好專業知識的前提,參與科研的過程使學生把課本上學到的知識得以實踐,學以致用,并且在科研的過程中會發現自身所學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的不足之處,促使其更加重視專業理論課程的學習,對于專業理論課程的學習具有一定的積極和促進作用。
林產化工專業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學科,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在教學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通過參與科研使學生具有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使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在科研項目的實踐中得以驗證、補充和拓展,真正地實現了理論到實踐的過渡,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融合。在參加科學研究過程中檢驗了專業理論知識的實用性,加深了對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所以,提倡本科生參與科研項目是培養林產化工專業本科拔尖人才的有效途徑之一。
2.參與科研有利于提升本科拔尖人才培養的創造性思維和科研能力
以培養具有深厚化學基礎知識的本科生為林產化工專業的培養目標。培養本科拔尖人才創造性思維是實現拔尖的人才培養的前提。對于林產化工專業的本科生而言,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關鍵。林產化學專業針對本科拔尖人才創新能力的提高,選擇讓本科生參與科研作為有效途徑。在科研項目研究的過程中,學生會圍繞本學科已發現未解決的問題、未發現的問題而展開研究和思考,選擇新的視角確定科研方向,通過科學實驗把理論知識變成現實。整個科研過程培養了學生主動發現、主動思考的能力,創造性的思維模式也逐步得以形成。為林產化工專業拔尖人才的培養奠定了基礎。
同時,參與科研項目使學生掌握了與科研相關的多種技能,培養了一定的科研能力。參與科研需要很多前期工作的準備,為了確定科研項目的選題必須查閱大量參考資料,并對收集的相關資料進行總結和分析,從而得出相關的數據。在選題的過程中,鍛煉了學生查閱學術文獻的技能、資料整理總結的方法以及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參與科研中論文的撰寫以及大量相關數據的處理,可以有效地鍛煉本科生對科研信息的綜合分析能力、總結概括能力和寫作能力[2]。
3.參與科研有利于促進本科拔尖人才培養的科研環境建設
高??蒲袌F隊的組成不能僅僅依靠學校的教師和研究生,本科生也是科研隊伍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撐力量。吸收本科生參與科研可以有效地推動學生群體中積極的潛在力量發揮其潛在的科研能力,同時也為本科拔尖人才的培養創造了良好的科研環境。由于本科生的思維方式通常不會被常規的固化的思想束縛,因此具有突破常規、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勇氣。在教師正確的引導下參與科研活動,一定會取得具有突破性的科研成果,成為高??蒲邪l展的有生力量。
東北林業大學林產化工專業一直以來堅持讓本科生參與科研的教學模式。大學一年級掌握了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作為基礎,大學二年級對感興趣的方向追隨相關的專業老師走進實驗室開始參與科研項目,真正實現了理論知識在實踐科研中得以驗證。并且學校為了調動學生參與科研的積極性,為學生提供了參與科研的硬件環境。根據興趣的不同,把學生分配在相應的實驗室,確定指導教師,同時創立科研創新小組進行創新實驗。
對學生而言,把科研引入到教學過程中改變了學生的學習狀態,打破了“老師教,學生學”的“填鴨式”固定模式,而是讓學生主動去探索、去研究。“大學教授的主要任務并不是‘教’,大學生的主要任務也不是‘學’。大學生必須獨立地自己去從事‘研究’,大學教授的工作是引導大學生‘研究’的興趣,再進一步指導并幫助大學生去作‘研究’的工作”[3]。林產化工專業的專業特性也要求學生在科研實踐中探索和發現新的領域,獨立地從事專業方向的研究也是本科生拔尖人才必備的素質。對高校教師而言,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進行科研項目研究,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專業理論知識中實際應用部分,從事科學研究應該具備的能力。可見,本科生參與科研是高??蒲协h境構建不可缺少的部分。
4.參與科研有利于增強本科拔尖人才培養的就業能力
社會競爭的日益加劇,對人才能力的要求也日趨提高。具有較強的科研創新能力、工作經驗和團隊精神的高素質的復合人才正是現在企業所需求的,而高校的本科生的綜合能力卻與之相差甚遠,就業問題變得十分嚴峻。林產化工專業未來的就業方向主要也是生物質以及化工等相關企業,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實踐操作能力都是企業所要求的必備素質,所以參與科研的教學模式在培養本科拔尖人才就業能力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讓本科生參與到實際的科研項目中來,鍛煉其實際的科研實踐能力,加深其知識的實踐水平,增強了學生將來的就業能力[4]。高校的培養目標不僅僅是畢業生,更是培養出合格的職業師。首先,本科生參與到科研活動中,科學實驗創造出新的科研成果,通過和申請專利的形式得以呈現,不僅僅增加了學分,同時也為未來的考研和就業增加了新的競爭砝碼和把握機會的能力,其次多角度、多層次地開展豐富多彩的本科生課外科研活動,并深入到經濟建設中形成產學研的有機結合。從而將本科生參與科研的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以形成推動我國高科技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5, 6]。因此,參與科研對于增強本科拔尖人才的就業能力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三、總結
林產化工的產品具有資源可再生的天然性和應用中的不可替代性。在當今化石資源、能源危機不斷顯現、環境污染日益加劇的背景下,大力發展林產化工,尤其是生物質能源,已列入國家長期發展規劃。因此,林產化工領域高層次人才的需求將不斷增加,從本科階段開始培養拔尖人才,為社會輸送更多思維敏捷、具有很強的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工作人員、對未來林業產業發展,改善生態環境具有重要作用。
項目:東北林業大學教育教學研究課題(DGY2013-05)。
參考文獻
[1] 梅中磊, 劉敏, 楊帆. 指導本科生參與科研活動的體會與思考[J]. 高等理科教育, 2014, (3): 98-101.
[2] 王有基, 呂為群. 依托科研項目培養本科生創新能力――以生物類專業為例[J]. 中國高校科技, 2013, (9): 58-59.
[3] 卞軍, 魏曉偉. 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科研培養高素質的創新人才.高等教育研究, 2011, (6): 85-91.
[4] 馮團輝, 范麗波. 關于本科生參與科研的思考[J]. 科教文匯, 2010, (2): 64-64.
[5] 何劍, 梁鏗浩. 論加強對高校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J]. 黑龍江教育: 高教研究與評估, 2006 (4): 26-27.
關鍵詞:分離工程;應用型人才;林產化工;三結合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52-0212-02
分離工程課程作為化工專業及其相關專業的一門骨干課程,具有內容涉獵面廣、知識點多的特點。該課程對石化工業、無機和有機化學工業、石油加工、資源和能源工業、材料工業、聚合物加工、生化工業、制藥工業、環境保護和核工業等許多國民經濟重要工業領域的人才培養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分離工程課程教學改革目標是開發出一種新的工程類專業課教學模式,通過一門專業課的教學改革實踐,使學生的創新能力、綜合能力、實踐能力等綜合素質得到提高。該項目完成后,教學改革經驗可以在其他高等林業院校的工程類專業課教學中推廣應用。
一、課程改革的目的和需求
林產化工專業是以樹木、森林采伐和加工剩余物為原料制備生物質化學品、生物質新材料和生物質能源的國家重點專業。專業立足于黑龍江省的資源特點和優勢,突出“綠色和環境友好化學與工藝”的主要特色,抓住生物質資源代替石化資源的機遇,以生物質資源的高效化學利用為特色,瞄準世界各國的林產化工領域科研前沿,培養能在林產化工、精細化工、化學工業等領域從事植物化工的生產、設計、產品開發工作并且具有較強創新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由于分理工程課程所涉及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較多、較散,各知識點間相互聯系不是很緊密,內容相對比較抽象,教學中發現大多數學生反映該門課程難學、難懂,在有關知識的應用方面特別是工程計算方面只能機械模仿教材例子完成課后作業,通過計算機編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不夠[2]。因此,造成了學生一定程度的畏學情緒和厭學心理,若單純地講授理論知識學生很難理解,影響了對知識的掌握和課程教學質量。針對林產化工專業分離工程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林化專業分離工程課程改革的關鍵是:加強課程理論和實踐教學的結合,彌補講授法的缺陷,以小論文代替作業、自主設計實驗[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面向社會服務和實際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學生們參加國家、學校和學院三個層次不同級別的創新實驗,結合課程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最終達到強化學生工程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的總體素質達到全面提高。
二、課程教學改革
林化分離工程課程教學改革研究內容包括:①教學方案的改革,結合目前國內外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研究其教學內容的內在規律、教學重點和難點,調整教學重點并增加林產化工科研領域分離工程技術使用的新技術相關的設備和方法原理的知識點;②分離工程課程面臨著學時壓縮(由72學時壓縮為32學時),而知識量、信息量反而增加的矛盾,這需要構建新的教學體系和方案。③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容易理解的課程章節采用以考代講的方式,或采用多次研究型和課題調研型的大型作業,強調學生的主動探索創新精神,以小論文的形式提交并在課程結業考試中占一定的分值;降低課時縮減的壓力。④針對工廠現場分離設備存在的問題,提取工廠數據,讓學生自己設計程序進行計算,培養學生解決工廠中實際的分離問題的能力。
三、分離工程課程需求與三結合法的結合策略
本課程實施“專業課與基礎課結合”、“專業課與實踐結合”和“專業課與競賽結合”的“三結合”教學方法[4]。該改革方法意在加強林化專業學生化工分離基礎理論,強化培養學生化學工程的理念,力求使學生掌握化學工程與工藝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在化工工程技術方面具有初步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5]。課程教學中以實例原理凝練知識點應用指導原理的層次進行教材內容的組織;將產學研所獲得的科研成果、工廠實踐經驗和學科前沿知識等帶進課堂,有機地融入到教學內容里,增加學生對學科前沿知識的了解,推進課程建設;以工程實踐中的應用為實例,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四、實施情況
1.專業課與基礎課結合,調整林化分離工程課程體系。本專業課程體系按職業崗位能力需要,對主要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進行了必要的整合。林化分離工程課程體系的構建采用的調研方案為:收集有關研究資料;到其他高等院校進行調研;確定教學內容和新教學大綱,確定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根據教學改革方案,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實踐;結合林產化工領域科學前沿進展情況和本校的科研成果實施實訓教學和實驗教學,通過實驗教學和參加教師科研課題等實踐環節,彌補課堂教學的缺陷,著重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和提高學生的素養。①課程內容與學科前沿的結合,進入在21世紀,分離技術向高級化、應用廣泛化發展。與此同時,分離技術與其他科學技術相互交叉滲透,產生了一些更新的邊緣分離技術,如生物分離技術、膜分離技術、環境化學分離技術、納米分離技術和超臨界流體萃取等技術。近年來科技人員在分離過程及設備的強化和提高效率、分離技術研究和過程模擬、分離新技術開發幾個主要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過這些研究成果在工業上的應用,強化了現有的生產過程和設備,在降低能耗、提高效率、開發新技術和設備、實現生產控制和工業設計最優化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同時也促進了化學工業的進一步發展。林化分離工程從分類、研究內容及方法出發,詳細地介紹了多組分分離基礎、多組分精餾的簡捷計算和嚴格計算、多組分氣體吸收和解吸、特殊精餾(包括恒沸精餾、萃取精餾、加鹽精餾和反應精餾等)和萃取技術等化工基礎知識,同時結合科技前沿,引進結晶、其他新型分離方法(吸附、離子交換、膜分離、薄層色譜等)和分離過程及設備的效率與節能等內容。課程內容與學科前沿的緊密結合有利于學生以生物質資源的高效化學利用為特色,瞄準世界國的林產化工領域科研前沿,成為能在林產化工、精細化工、化學工業等領域從事植物化工的生產、設計、產品開發工作、具有較強創新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②課程體系考核重點的調整,林化分離工程課程除借鑒化工原理課程內有關相平衡條件、相平衡常數和分離因子的定義、活度與逸度的定義、相平衡常數的計算方法、泡點方程及露點方程的內容外,還借鑒了Henry定律、Langmuir方程、Langmuir-Freundlich和Freundlich方程氣體的吸附平衡和液體的吸附平衡的內容。林化分離工程課程立足于基礎課的知識點,在此基礎上合理擴展和延伸,體現了專業課與基礎課緊密結合的課程改革的指導原則,實現了基礎課為專業課服務的目的。比較化工分離工程和林化分離工程,發現二者在課程的指導原則上存在不同,化工分離工程作為基礎課程,其教學體系強調加強化工基礎、拓寬專業、理論扎實、擴大信息;林化分離工程由于教學學時只有32個學時,教學環節更注重拓寬專業、注意與前期專業課程的銜接,避免重復教學,啟發思維、引導創新便于自學。因此,化工分離工程課程體系考核重點在于掌握傳質過程和分離工程的基本理論,了解重要的分離單元操作及其設計、計算、應用基礎,對于林化分離工程而言,考核重點在于與工業生產緊密結合的多組分分離基礎、多組分精餾的簡捷計算和嚴格計算、多組分氣體吸收和解吸、特殊精餾、和萃取技術等簡單的化工基礎知識,同時結合科技前沿,掌握結晶、其他新型分離方法和過程的技術原理,實際應用實例和設備的效率與節能等內容。該課程體系的調整重視現代分離技術及其前沿發展,有利于林化專業的學生培養扎實的理論基礎,活躍的創新意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利用先進的手段從事相關領域研究的能力。
2.專業課與實踐相結合,強化分離工程實驗的實訓性。我們發揮實驗獨立開設實驗課與大學生創新項目的實訓作用,強化林化分離工程實驗與專業領域結合的緊密性;同時積極進行林化分離工程專業創新型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充分利用學科所在實驗室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優勢,進一步開放實驗室,并實施“課程認知—實驗技能訓練—課程實踐—創新實踐”的專業實踐教學模式,使學生能鞏固和加深對課堂理論教學內容的理解,得到實驗技能的基本訓練,并強化工程實踐的觀念。課程認知是在課堂上講解分理工程實驗的理論和原理,實驗技能訓練在實驗課上完成,根據實驗動手能力和實驗的完成給予實驗技能考核;課程實踐主要是會同本專業的化工原理課程實習,在哈爾濱化工二廠和三精制藥等企業進行化工分離和藥物精制分離等課內實例的工廠實踐環節。幾年來學生運用分離工程專業知識解決了很多創新的科研和工程實際問題,學生的課程設計、畢業設計題目均具有實際工程背景,設計質量有很大提高;學生涌躍參加校、省和全國各類專業技能大賽,在“挑戰杯”和林業部舉辦的“嘉漢杯”等省級以上創新、創業大賽中成績斐然。綜上,采用“三結合”教學法對林產化工專業分離工程課程建設與實踐的初步探索,經過初步實踐檢驗,教學過程調整授課重點,突出生物質資源的高效化學利用的特色,使學生更好理解林化專業分離工程的概念,達到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養成嚴謹、求實、認真的精神,為林化專業學生在林產化工、精細化工、化學工業等領域從事植物化工的生產、設計、產品開發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理論與實踐基礎。
參考文獻:
[1]葉慶國,徐東彥,王英龍,程江峰,尹進華.分離工程精品課程的建設與實踐[J].化工高等教育,2011,(03):23-25+29.
[2]劉翠瓊.跨學科研究生創新型人才培養現狀的調查研究——以北京林業大學研究生培養為案例[J].中國林業教育,2012,(06):59-62.
[3]張軒,陳海燕.高校生物分離工程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34):75.
[4]肖瓊.“三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策略[J].當代職業教育,2012,(09):30-32.
[5]張啟昌,程廣有,劉寶東,趙紅蕊.地方林業院校林學特色專業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3,(12):158-160.
(一)理論課教學內容落后
目前,北京林業大學院材料科學與技術學院林產化工專業的“有機合成化學”課程是以2004年版王玉爐主編的《有機合成化學》教材為主。它包含了有機合成的重要反應、選擇性反應等內容,體現了當前的合成反應內容,但該教材缺少林化產品應用的實例,因此需引入新的教材充實教學內容。
(二)實驗課教學內容和實驗方法陳舊
林產化學工業是以森林資源為原料進行化學加工利用的工業,是森林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制取人類生活和生產所需要產品的工業。當前“有機合成化學”實驗課程的授課內容為“樟腦氧化合成樟腦醌”的實驗,其選題和采取的實驗方法都已較為陳舊,不能滿足當前林產化工行業科技發展的需要。而且實驗設備數量有限、老化等原因使得實驗測試分析方法單一、落后,從而導致實驗數據誤差增大、高質量的設計性實驗無法正常開展。
二、“有機合成化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措施
(一)理論課教學內容的改革
針對林產化工專業“有機合成化學”課程教學內容存在的問題,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了改革。
1.引入新的教材
筆者結合林產化工專業林化學科的發展趨勢,分析國內外相關課程的發展現狀,適時吸納有機合成化學方面的研究成果,對教學參考書的選擇進行了廣泛的調研,選擇出適合課程教學內容、具代表性的中外文教學參考書,如Morrison的《OrganicChemistry》原版專業教材。
2.增加新的教學內容
筆者認為教學新內容和前沿科研內容的引入,不僅使教師所授的理論知識更加全面、具有緊跟國際形勢的先進性,而且體現了林產化工產品的多樣性,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另外,筆者還將“有機合成化學”課程中沒有包含且屬于當前我國林產化工行業發展的熱點內容介紹給學生,目的是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激發學生對科學研究的熱愛、培養學生勤于觀察思考的習慣。
(二)理論課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有機合成化學”課程是在學生具備了必要的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等基礎知識之后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是承上啟下的課程。因此,筆者認為教師做好本課程的教學工作,對其進行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有利于提高林產化工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
1.以現代教育理念為指導,制作高質量的多媒體課件
筆者認為采用“黑板+粉筆”的教學手段授課,教學效率低下,因此必須以教育教學理論為依據,采用現代教學工具和手段開展教學活動。在“有機合成化學”課程教學過程中,筆者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采用新穎多樣的多媒體課件授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如,筆者采用自己制作和搜集的與理論知識相關的反映實際合成反應現象和反應機理的模擬視頻和三維動畫片及部分生產工藝流程的錄像,開展“有機合成化學”課程的教學活動,使抽象難懂的“有機合成化學”課程變得生動形象,使抽象的反應機理直觀、清晰。學生在課堂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各種合成產物的準確結構和詳細反應工藝原理,這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而且也可以使教師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為學生講授更多的教學內容及學科前沿知識。
2.遵循現代教學理念,使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
如果教師在課堂上采用“倉儲式”“填鴨式”教學方式授課的話,那么學生就會對學習產生厭煩的情緒。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筆者應用現代教學理念,結合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有機合成化學方面的素材進行講授,提高學生學習的趣味性,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如教師在講授“應用萜類化合物進行香料的合成”“塑料用增塑劑的合成”等問題時,首先將學生分成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查找資料;其次讓小組的代表在課堂上對這個問題進行講解,并讓學生對不明白的問題互相提問;最后由教師評出講解內容和所提問題都有深度的一組,給予適當的獎勵,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3.將理論教學與科研、生產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
筆者通過一些小型科研活動,讓學生掌握并設計出先進合理、貼合生產實際的目標產物的有機合成路線,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此外,還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及各類科研活動,這既拓展了理論教學的內容,又鍛煉了學生的科研能力。因此,筆者認為只有讓學生直接參與一些小型的林產化工學科實際生產的目標產物的有機合成路線設計,才能讓學生把所學的“有機合成化學”課程的知識真正應用到實踐中去,教師才能夠發現學生在實際應用中所暴露出的問題,并及時解決問題。
(三)實驗課教學的改革
高校實驗課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的應用和創新能力。實驗環節的教學不僅對學生鞏固有機合成化學基本理論知識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實際操作、綜合設計等能力。因此,筆者認為必須深化實驗環節的教學改革,具體做法如下。
1.根據科研情況開設研究設計性實驗
在對實驗室進行建設的同時,筆者結合“有機合成化學”實驗課程教學內容及林化產品加工的特點,讓學生設計具有前沿科研性的實驗。如藿檀酯木香型香料(國際著名香精香料公司Symrise和Quest的產品)的合成實驗,學生利用α-松油烯(林化產品中間體)與缺電子親二烯體,通過Diels-Alder反應,合成一系列化合物,如與丁烯酮、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醛等物質通過雙烯加成合成不同香型的香料。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證明,學生通過設計新的實驗,激發了對科學研究的興趣,提高了科研思維和創新能力,為其今后的畢業設計和將來從事科研開發工作提供了實踐平臺。
2.開展雙語教學
在“有機合成化學”實驗課程中有許多“人名”反應,翻譯成中文后會有很多不同版本,不易被學生理解,不利于“有機合成化學”實驗課程的講解,影響學科的發展。因為很多專業知識點用英語解釋時準確性較高,并有利于學生對專業知識點的理解,所以筆者在“有機合成化學”實驗課程中引入了英文版的專業教材,開展雙語教學活動。這不僅可使實驗教學內容緊跟國際科研前沿信息,及時將專業領域研究的最新發展和所學的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而且可使學生在實驗課教學中很好地掌握專業外語知識,為學生今后獨立查閱科技外文文獻打下良好的基礎。
3.采取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
在這次教學改革中,筆者建立了科學、系統、客觀、嚴格的實驗課考核方式,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對學生進行考核:①實驗操作;②對實驗常識性問題的理解與掌握;③對實驗過程突況的處理;④實驗報告書寫的規范性。筆者認為使用這種考核方式,教師不僅可以全面地考核學生對實驗內容的掌握程度,給出科學、合理的實驗成績,而且還提高了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三、“有機合成化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效果
“有機合成化學”課程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水平和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都有了較大的提高。同時“有機合成化學”課程的教學活動得到了學校教學督導組專家的肯定,主講教師的授課多次被評為優秀、受到學生的熱烈歡迎和一致好評。
(一)理論課教學改革的效果
因為“有機合成化學”課程本身具有理論性強、概念抽象等特點,所以單純的理論授課很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改革后的課程使教學內容更加緊跟國際先進趨勢,體現出林產化工產品的多樣性,更符合我國林產化工行業的發展趨勢,從而更能激發學生對專業課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創新、自主設計的能力。另外,教學理念的轉變活躍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不僅在課堂上積極參與教師的教學活動,而且在課下踴躍思考、提出問題,收到了好的教學效果,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并使年輕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得到提高。
(二)實驗課教學改革的效果
開設先進合理、貼合實際生產的設計性實驗課程,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動手能力,培養了學生科研思維和創新能力,使學生在畢業論文(設計)中涉及新產品的制備和應用的內容明顯增加。實驗課的全新考核方法真實地反映了學生的實際水平。學生普遍認為這一考核方法比較好,能較真實地反映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對他們的學習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四、結語
關鍵詞:學科評估 學科建設 農林高校 項目評價
一、學科建設與學位評估
今天,隨著大學規模的增大,學科的規模也在增大,學科建設已成為學校工作和發展的關鍵時期。從學科建設的狀況上根本反映和體現了學校的辦學水平、辦學特色、學術地位和核心競爭力。大學的優勢與特色主要通過學科建設水平來體現,一流的大學必定有一流的學科[1]。教育部先后于2002-2004年、2006-2008年和2012年在全國開展了三輪一級學科的評估工作,第一輪評估分三次進行(每次評估部分學科),共有229個單位的1366個學科申請參評。其中具有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的學科基本上都申請評估;第二輪評估分兩次進行,共有331個單位和2369個學科申請參評;第三輪評估一次性在95個一級學科中進行(不包含軍事學門類),共有391個單位4235個學科申請參評,比第二輪增長79%。參評單位總體情況見表1[2]。
表1參評單位總體情況統計表
全國高校中,有363所高校的4166個學科申請參評,具有“博士一級授權”學科的參評率為80%。表2 各類學科參評情況統計表。
表2 各類學科參評情況統計表
該評估指標體系采用“客觀評價與主觀評價相結合、以客觀評價為主”的指標體系,主要構成是師資隊伍與資源、科學研究水平、人才培養質量和學科聲譽等四個一級指標。第三輪評估指標設置突出“質量、成效、特色“,在各方普遍關注的”學生評價、論文評價、科研評價、特色評價“等方面進行改革創新,倡導新的”學科評價質量文化“。
表3 本學科參評情況
二、突出學科特色,強化分類指導
高校學科建設大體可分為四種類型:第 一類是經過長期建設已達到國際、國內先進水平的學科;第二類 是經過努力,已基本接近國內先進水平的部分學科;第三類是已 有了發展苗頭的新興、交叉學科;第四類是還達不到應有水平的少數一般學科。第一類和第二類一般屬于學校的優勢、特色學科。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國內競爭,高校發展必須突出自身特色,以特色強校,以特色發展,以特色取勝[3]。特色辦學集中反映在學科建設上,學科的特色決定著高校的辦學特色。福建農林大學材料工程學院圍繞“林業工程”一級學科進行特色建設,發展“木材科學與技術”、“林產化學加工工程”、“生物質能源與材料”二級學科博士點,和“木材科學與技術”、“林產化學加工工程”、“制漿造紙工程”、“生物質能源與材料”4個學術型碩士點。建立起以植物資源化學與生物質材料為特色,以林業工程學科為優勢,材料、化工、輕工、家具、新能源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形成了生物質復合材料、生物質能源、生物質工程材料、生物質吸附材料、生物質化學品、生物質清潔生產六個研究方向。構建一個以結構合理、特色明顯、整體水平較高的學科體系,進一步彰顯福建農林大學林業工程學科優勢。
三、挖掘現有問題,提升學科建設水平
從這次學位評估可以看出,全面貫徹落實以質量為核心,樹立注重質量的良好氛圍,淡化規模為導向的主要思想。因此,我院林業工程重點學科近年來雖然取得一定成績,研究生培養質量不斷提升,研究生數和高水平論文數也有明顯提升,同時畢業生已成為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專家以及我省林產加工行業、制漿造紙行業、材料加工行業的業務骨干,但還有不少差距和不足。特別是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含提名)和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一等獎還有待新突破;博士到海外高水平院校(研究機構)開展合作研究偏少;省級以上專業建設、規劃教材與精品課程建設項目以及教學成果偏少等。因此,學院著力從海外和國內985大學引進優秀博士,通過出臺人才脫穎而出的激勵措施,形成大家齊心干事業、為學科發展做貢獻的良好氛圍。
四、調整成果評價模式,強調學科的社會服務能力
本次學科評估,邀請大量行業和企業人士及所有參評單位本學科專家對學科的社會聲譽進行全面評價,形成了“崇尚創新、重視質量、社會參與”的科研評價新模式。同時,在主觀評價部分增加了社會服務和學術道德等內涵。
兩年來我院專利授權50多項,但成果轉化極少。根據福建省高水平大學建設的要求,以提升我校社會服務能力為宗旨,學院大力支持和強調專利成果的轉化與應用,鼓勵專利成果為社會經濟建設服務。著力推進我省竹木加工產業技術升級,以提高竹木利用率、竹木產品附加值、節能降耗為目標,開發新型竹木生物質材料并實現產業化;參與建設國家級的新農村發展研究院,構建自主創新、成果轉化、技術推廣和創業育成一體化的新型農村科技綜合服務體系。學院為牽頭單位的“福建省竹加工產業技術創新重點戰略聯盟”和“福建竹加工產業國家科技特派員創業鏈”建成國內有重要影響的產業技術創新重點戰略聯盟和科技特派員創業鏈,建成快速的竹加工產業科技服務網絡系統。通過技術服務企業幫助一些企業、總結一些經驗、鍛煉提升專家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升學校在我省竹加工產業的統領地位及在全國的影響力。以科技服務的突出成效推動我校“林業工程”重點學科發展。學院在生物質材料方面具有較強的研究開發和技術創新實力,具備承擔重點技術開發項目的能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成果、發明專利,具有持續創新能力。
五、創新學術論文,營造學術論文的良好氛圍
這次評估首次采用“定量與定性、質量與數量、國內與國外”相結合的“多維度學術論文評價”方法。就是將論文“他引次數”及“ESI 高被引論文數”與最新發表的高水平期刊論文同時納入評價指標等,創立了學術論文評價的新質量文化。我院“林業工程”學科近兩年來發展較快,授權發明專利50多項,600多篇,被SCI、EI收錄的論文70多篇,其中Ⅰ區13篇,但論文“他引次數”不多。學院教師普遍使用定性理論分析,基本屬于個人觀點陳述型和經驗總結型,定量模型分析、實證研究和大規模的統計調查研究極為稀少。雖然我院學科建設的研究成果不少,但研究結果基本是具體學科經驗的總結;研究方法僅限于表層分析,研究深度不夠,得出的研究結論缺乏了更多的實證基礎,所進行深刻的理論分析、實證分析和統計調查的研究也不夠[4]。因此,營造一個素質精良的科技創新隊伍和堅實的學科基礎、良好的科研平臺基礎以及顯著的前期科研成效,定能促進我學科建設更上一層樓,并在生物質低碳加工、生物質化學利用和改性、生物質功能材料、生物質工程材料、生物質吸附材料、生物質復合材料等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進一步提升了我院在國內乃至國際上的科技影響力。
六、創新學生質量,開創學生的新視角
此次評估是以改革人才評價方式,強調學生為本,注重在學培養質量與畢業后發展質量相結合的評價理念為模式。引入用人單位對“學生畢業后質量跟蹤評價”;新增學生派出留學、交流指標,鼓勵對學生培養的投入;引入教育部博士學位論文抽檢情況指標,促進博士學位論文質量全面提高。為提高學生質量,開創學生新視角,我院加強閩臺交流,與臺灣虎尾科技大學、嘉義大學、臺灣大學等研究機構建立了合作交流關系;與英國布魯內爾大學、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加拿大新布倫瑞克大學(UNB)、加拿大國家林產品創新研究院、英國皇家建筑研究院等國外研究機構建立了合作交流關系;與北京林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等國內院校建立了合作交流關系;并派博士研究生赴國外高校讀書。我院畢業生已成為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專家以及我省林產加工行業、制漿造紙行業、材料加工行業的業務骨干。
綜上原因,根據學科發展趨勢,鞏固原有基礎,進一步完善人才 隊伍,提高教學和科研水平,使其在現有基礎上更上一層樓。我院將立足于海西經濟社會發展,以高水平大學建設為契機,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人才培養為核心,以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為重點,以提高教學質量為基礎,以提升學科與研究水平為目標,充分利用和整合各類資源,發揮學科特色與優勢,加強學科內涵建設,大力發展研究生教育,促進人才培養質量和師資隊伍素質不斷提高、高新技術研究和成果轉化水平提升。努力打造福建農林大學材料工程學院“升級版”,基本建成特色鮮明、人才培養水平和科技創新能力高、社會服務能力強的高水平學院。
參考文獻:
[1]馬建淮.關于學科建設的幾個問題[J].中國高等教育,2001(7):20-21
[2]” 2012 年學科評估―0829 林業工程“, 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2013.4
[論文摘要]文章分析貴港市的區位、地理以及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從制糖、造紙、建材、化工、能源等優勢產業做大做強貴港市產業鏈的凡點建議。
隨著廣西北部灣經濟建設的全面啟動以及南寧到廣州高速鐵路、公路建設的即將鋪開,貴港市迎來了一個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我們應抓住這一機遇,更好地發揮貴港市在機制糖、造紙、建材、化工、能源等優勢產業的作用,加快貴港的發展步伐。
一、區位、地理優勢決定貴港具有制糖、造紙、建材、化工、能源等優勢
(一)區位優勢
貴港地處廣西東南部,位于南寧、北海、欽州、柳州的幾何中心。1993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1995年10月經國務院批準升格為地級市,轄區有港南區、港北區、覃塘管理區、平南縣和桂平市。黎湛鐵路和西江貫穿全境,未來即將建設的南寧至廣州高速鐵路也將貫穿貴港。貴港是華南地區的聯運交通樞紐,大西南東向出海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之一,是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海關出口檢疫機構齊全。西江航道一年四季可通航千噸級船舶,從貴港出發可直達港澳。
(二)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幾大優勢
貴港地處廣西最大的平原,氣候宜人,全年無大型臺風現象,氣候適宜幾乎所有亞熱帶水稻、甘蔗、玉米、速生林的生長。貴港的礦產資源豐富,有金、銀、銅、錳、鋅、磷、鉛、石灰等,其中石灰石利用已形成較大規模;化工產品有磷肥、復合肥、硫酸、碳酸氫銨、氧化鋅等;貴港能源豐富,境內蘊含總能量達160萬千瓦以上,是全區水能利用的最大基地之一。
二、產業優勢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分析研究
貴港市前身為縣級市管轄,現今的港北區、港南區以及覃塘管理區與桂平市、平南均為玉林地區管轄,在由縣級市升格為地級市跨越過程中,經濟總量少,工業基礎薄弱,三大產業所占比例極低,各項硬指標遠低于全國、全區平均水平,經濟難以增強,財政和農民收入困難。在機制糖、造紙、建材、化工、能源等優勢產業中沒有很好地發揮自身的優勢。發展中存在如下問題:
(一)防洪、排澇抗旱工程薄弱。甘蔗地受災影響甘蔗產量
貴港經過多年對大堤的建設,形成了西江沿岸的“千里長堤鎖蛟龍”的壯觀場面,但是當遇到2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襲擊時,部分堤段的洪水漫過大堤,使個別地段被水沖毀,蔗田被淹。
各地在防洪中,只把重點放在建設防洪大堤上,用于排澇工程投入少。每次洪災中,防洪大堤雖然鎖住了洪水對蔗田的襲擊,但是由于內河排水不處理,內澇毀了不少低洼的蔗田。
貴港市甘蔗產區主要分布在大圩、慶豐、五里、三里、石卡、大嶺、西山、蒙圩;桂平的石龍、附城、金田等鎮。不少甘蔗區種在丘陵、山坡上,每年秋冬干旱時,由于抗旱能力差,不少甘蔗枯死,導致減產。
(二)國有建材、化工企業大部分破產被私人承包。國有資產部分流失,原有的資產也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貴港市國有建材業有貴港市水泥廠、獨山水泥廠、達開水泥廠、桂平水泥廠、平南水泥廠等。國有化工企業有西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豐寶化工總廠、西江氮肥廠、桂平磷肥廠等,這些建材、化工企業部分尚未改制的企業,目前基本上對外私人承包。
在私人承包的這些企業中,由于承包費用低,承包人片面追求利潤,使原有的設備資產大量提前透支利用,沒有達到發揮應有的效果。
三、依托優勢產業做大做強對策的研究
(一)建立防洪排澇工程總體規劃。興修水利
貴港在目前以及今后的一段時間內應繼續把防洪排澇工作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制訂出防洪排澇的總體規劃,定期檢查項目進展情況,解決防洪排澇工程中出現的問題;在資金來源上可使用抗洪籌集的資金、財政撥款或企事業單位贊助等方法籌集,專款專用,防止貪污挪用。
同時抓好蔗田的抗旱工作,興修水利,在甘蔗園區建立抽水站,使甘蔗在大旱季節也能保證大豐收。
(二)制訂優惠政策,調動蔗農種蔗的積極性
1、穩定并適當提高甘蔗收購價格
要根據蔗糖市場漲價的情況,在穩定收購價格基礎上,適當提高甘蔗收購的價格,這是調動蔗農種蔗積極性的較好方法。
2、制訂扶持甘蔗生產的政策
為調動蔗農的種蔗積極性,要實施各項優惠政策,包括:
(1)推廣種植良種蔗種,免費提供蔗種,有計劃地提供肥料、農膜、農藥給蔗農。
(2)對蔗區連片種植甘蔗的,制糖企業應該給蔗農免費機耕,免費供應蔗用水。
(3)在旱植連片的蔗田由制糖企業免費抽水抗旱。
3、蔗農服務組經費由糖業企業承擔,改變過去從蔗農蔗款扣除的方法。
4、制止、杜絕“坑農”、“吃農”現象
加強對運蔗司機車輛的管理,實行運蔗司機與企業、村、服務組四方簽訂合同,制止和堅決杜絕“坑農”、“吃農”現象。
(三)建設速生林生產造紙加工基地
貴港除了利用蔗渣制造新聞用紙和卷筒紙基地外,要大力發展速生林,把建設速生林基地作為一項經濟支柱產業和富民興貴的重點工作來抓。
1、建設速生林生產加工一體化的紙業龍頭企業
以覃塘林場作為速生林生產基地,從資金、技術、政策上給予扶持。建設大型紙業生產企業,實現造林、林業加工一體化,造就一個產值超億元利潤超千萬的林業龍頭企業,并使其成為林產品加工園區。
2、制訂優惠政策,帶動多企業、多階層參與發展速生林
制訂發展種植速生林的優惠政策,以龍頭企業作為發展速生林為突破口,加快建設速生林步伐,以形成國有、集體、個體、外資以及社會各階層齊參與投資開發的模式,在資金來源上采取貸款、引資、合作、入股、合資等多種渠道,使貴港成為速生林開發基地,在“十一五”末期實現富民興貴宏偉目標。
3、把貴港建設成為林業加工群體
憑借貴港市獲“廣西林產品加工基地”的聲譽,加大宣傳力度,對林產品加工企業的收費實行優惠政策,放寬經營加工項目許可審批的條件,吸引大批經濟能人、客商到貴港投資辦廠,從而加快林產品加工企業的發展,使貴港建成林產品加工群體。
(四)對目前的國有建材、化工承包企業實行破產
對目前的國有建材、化工承包企業按《企業破產法》實施破產。對計劃破產的企業進行審計,防止私人承包者進行資金和設備轉移、瓜分國有資產,對全市的國有資產進行統一的清查。
(五)利用建材優勢,把貴港建設成為廣西最大的建設基地
貴港市委、市政府多年利用當地的資源優勢,加大了招商力度,先后引進了華潤水泥集團、海螺水泥、臺灣水泥、魚峰集團等大型水泥企業,對項目是供一條龍服務,實行項目跟蹤服務,及時掌握項目動態,密切注意項目進展情況,千方百計為投資者排憂解難,使重大項目進展順利。
目前,由華潤集團投資的貴港360萬噸水泥一期項目、魚峰集團投資的600萬噸水泥項目、平南華潤水泥項目已經建成投產。正在建設的項目有平南洪德200萬噸水泥項目、平南華潤水泥三期工程項目、華潤貴港石卡180萬噸水泥項目、華潤桂平年產30萬噸干法旋窯水泥熟料項目、臺灣貴港年產900萬噸水泥項目、港橋水泥粉磨項目等。貴港現有20多家水泥生產企業,去年產水泥770萬噸,到“十一五”末期,水泥年產量將達到2000萬噸,成為廣西最大的水泥生產基地。
(六)化工再上新臺階,打造南方最大的碳銨生產基地
1、把貴港建成磷肥、復合肥、硫酸生產基地
充分利用貴港化工產品磷肥、復合肥、硫酸、氧化鋅、高分子化工材料等資源優勢,加大投資力度,引進新技術、資金,在“十一五”期間再上一個臺階,把西江化工股份責任公司建設成為磷肥、復合肥生產基地,把豐寶化工總廠建設成為硫酸生產基地,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建材業及化工產品需求,把格蒙化工冶煉有限公司建設成為氧化鋅出口基地。
2、建設中南地區最大的碳銨生產基地
多年來,碳銨氫銨價格逐年上漲,產品難以滿足水稻、甘蔗、速成林及其他農作物的需求。而貴港、玉林、欽州、梧州等地周邊地區只有幾家生產碳銨的企業,分別是西氮、北氮、黎氮,均已由私人承包,年產碳銨35萬噸。而以上地區為廣西最大的水稻、甘蔗、速生林及其他農作物產區,每年需碳銨在85萬噸以上,缺口每年達50萬噸。以上的三家氮肥企業以西氮為例,私人承包后每年的產量僅僅為18萬噸,而據查其實際生產能力應該在28萬噸每年以上(年產合成銨7萬噸),實際生產能力遠遠未得到發揮。要充分發揮西氮的生產優勢,建成可年產30萬噸合成銨,折碳銨120萬噸,折尿素60萬噸及生產用水優勢(西江水),通過引進大化工企業、引進資金,通過增資改造,可建成中南地區最大的碳銨生產基地。
(七)利用能源優勢,建成廣西能源基地
貴港充分利用水能優勢,開發的西江航運樞紐一、二期工程已建成發電。由華能集團在廣西投資的最大項目——貴港火電廠規劃裝機容量為320萬千瓦,總投資120億。一期工程3×60萬千瓦超臨界燃煤機組于2007年2月8號并網發電成功。而裝機容量為120萬千瓦以上的大藤峽水電樞紐為待開發項目,應爭取把其列入到廣西“十一五”重大項目中去,并做好開發前工作。以上項目建成后,貴港將成為廣西最大的能源生產基地,滿足廣西的發展要求。
(八)在南寧至廣州高速鐵路建好和高速公路開通后。融入珠三角經濟圈。利用產業轉移的機會,大力發展各項產業
珠三角經濟圈隨著該地區人工費、土地使用費的上升,珠三角許多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產品價格競爭優勢正在逐步喪失。珠三角必須將這些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有承接能力的欠發達地區轉移,騰出空間大力發展技術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產業。只有這樣,珠三角的國際競爭力才能得到不斷增強。而貴港直通廣州的鐵路和公路將為貴港地區打下堅實的發展之路,成為貴港地區致富的“生命線”、“希望線”。
[關鍵詞]林下經濟資源利用;創新能力;開放式教學
林下經濟資源利用課程是東北林業大學林學院在全國各大院校開設植物資源學課程基礎上,適應林業行業“發展林下經濟”而開設的具有林業行業特色的本科生課程。林下經濟資源利用是一門以林地資源和森林生態環境為依托,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資源和林蔭空間,發展林下種植業、采集業、森林旅游業等的課程。林下,主要指樹林中林冠以下的相對有限的空間。林業行業發展林下經濟,主要是發展林下林菌、林藥的種植業。廣義的林下經濟資源利用,既包括林下產業,也包括林中產業,還包括林上產業[1-5]。林下經濟資源利用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在理論教學中,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相結合,以學生為本,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開發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設計與實踐進行總結,為基于課程學習中心和翻轉課堂的東北林業大學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林下經濟資源利用》的混合式教學提供參考。
1林下經濟資源利用分類的教學設計與實踐
1.1林下經濟資源利用分類教學設計的依據
2017年,全國首個“林下經濟”博士點學科在東北林業大學成立,主要研究方向分為林下動植物資源高效培育、食用菌資源撫育及利用、林下資源活性成分及深加工利用,依據林下經濟資源利用定義以及相關博士點研究方向,林下經濟資源利用主要是發展林下林菌、林藥的種植及其利用,涉及較多的是非木質林產品,非木質林產品、經濟植物學的含義[6-14]如表1所示。表1可為林下經濟資源利用的非木質林產品種類等提供參考。
1.2林下經濟資源利用分類的教學實踐
依據林下經濟資源利用的定義和表1,林下經濟資源利用分為林藥、林農藥、林果、林菜、林菌、林精油、林油脂、林樹脂、林樹膠、林纖維、林色素、林淀粉、林鞣料、林草、林花等15類,每一類細化為林下、林中、林上等3小類。主要參考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委會編寫的《中國植物志》講授資源植物的植物學名、科、屬、主要利用部位形態特征、資源分布與生境等,吉林農業大學楊利民主編的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全國高等農林院?!笆晃濉币巹澖滩摹吨参镔Y源學》的植物資源分類、張以山等的《林下經濟概論》講授,如林藥資源利用、林果資源利用等。
2課程論文的教學設計與實踐
2.1課程論文教學設計的依據
林下經濟資源利用課程第4學期開課,第5學期學生將接觸到更多專業課,專業性和實踐性增強。第4學期部分學有余力的同學,利用自己4學期所學知識申請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來提高自己的創新實踐能力。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是對學生綜合素質的鍛煉,需要寫申請項目的申請書,設計實驗方案等。林下經濟資源利用學科歸屬植物資源學(經濟植物學)學科,所以課程教學可以參考植物資源學和經濟植物學課程教學。北京林業大學經濟植物學課程采用了課程論文的考核方式[15]。林下經濟資源利用課程應用性較強,比較適合鍛煉學生寫課程論文,來增強自己實踐能力。第4學期,學生具備了相關基礎理論知識和基礎實驗能力,依據課程內容鍛煉學生撰寫課程論文,是比較合適時機。能力培養需要一個長期的鍛煉過程,學生需要在文字表達、方案設計方面加強練習。第4學期依據課程內容鍛煉學生撰寫課程論文,增加學生自主學習體驗,對學生大四撰寫本科畢業論文也是一個很好的鋪墊。
2.2課程論文教學實踐
利用互聯網等現代工具查閱文獻,撰寫課程論文,理論聯系實際,具有國際視野、溝通、協作、自主學習的能力。課程論文,不占用教學學時,單獨組織。題目自擬,以林藥、林果、林菜等一種資源植物為例,綜述林下經濟資源利用研究,結合植物資源的特點以及林學專業特點(如森林植物資源等),談談你對林下經濟資源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的建議(林下經濟資源利用,如林藥種植模式案例分析等或科研項目綜合性實驗方案設計等)。
3理論聯系實踐應用能力培養教學設計與實踐
3.1開放實驗及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能力培養的依據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資源學課程在森林旅游、林學、林產化工等林學院、創新學院、農學院相關專業開設。將最新的學科動態及研究成果引入課堂教學中,保持教學內容的新穎性和先進性[16]。開放實踐性教學在其他大學植物資源學課程均有體現[17-19]。
3.2開放實驗及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能力培養的教學實踐
通過開放實驗和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實驗等(不占用教學學時,單獨組織),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能夠采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和實驗儀器獲取數據,提取信息,具有林特產品加工利用等分析和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開放實驗主要是設計綜合性實驗,鍛煉學生利用自己學的理論知識去設計解決實踐中的科研實驗項目問題,為生產實踐服務。自己設計,自己利用業余時間,自己到實驗室驗證,可以預約,老師給予指導。驗證性實驗,已經在課程學習中心都有,課程學習中心有實驗關鍵步驟的微視頻(1-3min)、學生開放實驗照片,供學生網上在線學習。分層次教學,感興趣的學生就看一下,不做硬性要求,愿意實踐一下就預約去實驗室體驗一下。開放實驗的目的是為了驗證學生自己的實驗方案設計,每個人根據自己需要選擇。依據理論課程,增加學生設計綜合性實驗能力,以一種合適的方式,考核學生設計科研項目能力,還有網絡在線學習能力,可以在閉卷考試體現,加強這方面的應用題。理論課也一樣能培養學生能力,現在互聯網發達,學生可以多渠道獲得知識和創新能力,為今后走上工作崗位累積實踐經驗。開放實驗等給學生提供一個利用所學理論,應用到實踐,尤其是綜合性科研項目設計中的一個體驗機會,閉卷考試時側重原理應用和方案設計?;ヂ摼W的快速發展,對大學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傳統教學、多媒體教學、板書輔助多媒體教學等教學手段,以課堂講授為主,采用啟發式、案例式、講解式、討論式等教學方法,結合案例分析、課程論文、開放實驗等教學環節共同實施。線上、線下、課堂教學緊密結合,以學生為本,提高學生學習效果。每一種教學手段都有其特點和優勢,多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相結合,百花齊放。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選擇適合學生提高學習效果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張以山,曹建華.林下經濟概論[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
[2]國家林業局農村林業改革發展司.全國林下經濟實踐百例[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3.
[3]李榮和,于景華.林下經濟作物種植新模式[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0.
[4]王海英.課程學習中心網絡資源的混合式教學研究[J].廣東化工,2016,43(24):162-163.
[5]王海英.課程學習中心在線學習教學實踐[J].廣東化工,2016,43(13):282-284.
[6]胡延杰.非木質林產品認證[J].森林與人類,2016(3):136.
[7]WickensGE,王維榮.什么是經濟植物學[J].世界科學,1991(7):18-21.
[8]楊利民.植物資源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
[9]楊雨晴,萬志芳.黑龍江省發展林下經濟影響因素分析[J].林業資源管理,2016(6):17-21.
[10]王孟生.淺談如何促進林下經濟的發展[J].中國林業產業,2017(1):119.
[11]梁珍海.新時期發展林下經濟的模式研究[J].綠色科技,2017(1):83-84.
[12]張玉柱.黑龍江省林下經濟資源開發與高效利用探討[J].防護林科技,2015(12):101-102,104.
[13]黑龍江省院士工作辦公室.2013年院士龍江行暨林下經濟發展咨詢會在伊舉行[J].中國國情國力,2013(9):2.
[14]李婭,陳波.我國林下經濟發展主要模式探析[J].中國林業經濟,2013(3):36-38.
[15]賀康寧,趙云杰.進行開放式教學提高學生主動參與意識—“水土保持經濟植物學”教學改革嘗試[J].中國林業教育,2000,18(1):48-49.
[16]蔡靖,張文輝.“植物資源學”課程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中國林業教育,2013,31(4):73-76.
[17]任玉鋒,魏玉清,周立彪.“主導—主體”教學模式應用于植物資源學的調查與分析[J].教育現代化,2015(16):194-195.
[18]黃寶康,秦路平,張宏,等.《野生植物資源學》選修課程的教學策略[J].西北醫學教育,2010(6):1169-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