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02 04:01:23
序論:在您撰寫英語會計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1順應市場對國際化會計人才的需求
如今越來越多的國際化公司涌入中國,對國際化會計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導致考各類國際會計證書越來越盛行。為滿足廣大學生對國際類會計證書的報考需要,在高職院校高質量地開展英語會計這門雙語課程正順應了社會的市場需求,將為市場上國際類會計人才的缺口提供良好的人才供給。
1.2充分起到良好的銜接作用
由于英語會計是高職學生的一門能力提升課,學生在上這門課之前已經學習過相應的基礎學科,像基礎會計學、中級財務會計以及財務管理都已經學過了,所以已經有了相當的基礎。而英語會計的教學內容并不太深,和前面這些課程都是相互關聯的,甚至有很多相同之處。差別更多地存在于不同會計方法的適用條件和方法的選擇。所以這門課的開設是對之前會計教學的一個鞏固和延伸,也是對之后的雙語教學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這就要求老師要對學生之前學過的課程要有相關的了解和認識,在上英語會計時能做到有的放矢,主次分明,重復的內容做為鞏固和強化,新的內容要詳細講解,真正讓學生前后知識銜接恰當,融會貫通,對所學的知識有一個系統深刻的理解和體會。
1.3強化與國際接軌
由于英語會計這門課程需要讓學生了解中外會計差異,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大量借鑒國外會計領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和實戰案例,同時還需要中外教師多進行交流探討,通過實際交流了解實際操作上的差異,為之后在教學中向學生解釋中美會計處理差異時更有理有據。而且外國各高校網上也有很多教學內容資料可供參考,這也可以幫助我們老師更早更快地了解和更新相關領域前沿知識,在之后教學中也可以幫助老師適時指導學生自己上網尋找相關信息為英語會計的學習錦上添花。
2教學內容需深入挖掘
原先的英語會計課程重在向學生講授美國會計原則和實務,但這顯然是遠遠不夠的。對于中美兩國存在的差異分析和系統的比較更能幫助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會計英語的精髓,同時為將來學習兩國的會計實務差異奠定扎實的基礎。我國和美國不管是在會計準則的制定機構、制定程序以及準則的具體內容與范圍上都不盡相同,其一,我國的會計準則由財政部制定,是面向國家、投資者、債權人的混合會計模式,屬于政府管制模式。而美國強調行業自律,較少依賴法律和政策,所以政府對會計的監管很有限。其二,美國在會計上制定的是概念框架,用這個概念框架來指導和規范整個準則體系的結構性綱要。而我國使用的是《企業會計基本準則》,這個準則只是會計概念框架的雛形,在會計要素的定義和范圍上均與美國制定的規定差異較大,并且美國更強調相關性,而我國更關注可靠性。其三,實務中的具體會計準則不管是在內容還是在范圍上都千差萬別,例如存貨,借款費用,固定資產,收入確認,項目中的銷售收入確認,資產負債表日后發生事項等等。
3教學方法及學生參與度的重新探索和大力創新
3.1充分做到讓學生參與進來并有所獲得
由于英語會計課程的教學內容涉及頗多又是英語授課,教學內容多,時間又緊就造成了教師在教學中不可能對教材的所有內容一一講解,而只能對重點內容進行深入講解,這就需要學生的充分配合,只有他們按照要求做好預復習工作才能確保教學內容及時有效地開展。在教學中,筆者根據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特點和他們的實際情況,為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將一些不太難可以自行掌握的部分作為學生的自學內容,然后以開卷的方式對他們進行檢測,用這個方式強化學生的自學能力。通過這個方式,學生的自學能力通過一個學期的訓練均有大幅提高,為他們之后自己學習需要的東西奠定了良好的能力基礎。
3.2多方位探索學習渠道
由于英語會計這門課程是需要大量借助國外教育資源,這就要求學生要學會充分利用好國內外的網絡資源去進行課外學習,拓展和加深課內所學?,F在網絡的便利讓許多學校愿意在網絡上分享他們的教育教學資源和各種教學經驗,特別是美國很多大學都十分青睞于網上分享資源,鼓勵學生教師進行互動,這樣一來就大大方便了我們學生到國外大學網站獲得相關的學習資料,進行知識的擴充。為讓學生更好地學會利用這些珍貴的國外網絡資源,教師可以事先把相應的網站告知學生,給學生布置相應的任務讓他們自己獲取相關信息,然后進行網上探討。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大多學生會在一學期學完后越來越適應自己去探索和利用國外網絡教學資源,對未來的學習和生活都可謂大有幫助。
4結語
專業英語的教學對象為高職高專大二學生。進入該階段的學生已掌握基本的英語語音和語法知識,在聽、說、讀、寫、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同時具備相關專業的基礎知識,對崗位相關知識的學習興趣濃厚。但由于高職院校生源的特殊性,該階段的學生英語基礎知識不夠扎實,詞匯記憶能力較差,沒有掌握科學的記憶方法,英語思維能力較弱,翻譯能力有待提高,而且專業相關基礎知識不過關。因此對于專業英語課,大部分學生覺得課程重要,但是難學。
二、高職專業英語教學方法
專業英語教學要求學生從英語學習的基礎階段過渡到應用階段,它既不是單純的英語教授,也不是單純的專業知識傳授,而是以實踐練習為主,讓學生學會在專業領域中用英語去進行有實際意義的交流。專業英語有自己的詞匯特點,句法結構,篇章框架,表達方式和特有的概念和理論?;趯I英語自身的特點和性質,結合高職院校學生的基本學情,在專業英語的教學中,嘗試采用以下的教學方法。
1.啟發式教學法。對于專業英語課,教師一味地講解,課堂會變得沉悶無聊,學生也會出現神游的狀況。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提問的方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入到思考學習狀態,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例如在課堂中學到新的英語會計術語時,啟發學生回憶以前所學的會計專業術語,引導他們有機的結合二者,強化記憶。開始新課時,先給出問題,讓學生自己在文中找答案。當然在課堂上,教師要突出重點、難點,給學生指明自行鉆研的道路。
2.案例式教學法。專業英語課是和學生的專業緊密相連的,為學生提供了將來的工作崗位應用能力。對于和他們將來工作息息相關的課程學生學起來更有興趣。教師在課堂中通過案例更能讓學生體會到真實的工作情況,因此案例教學可以使課堂更生動靈活,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它還能教會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問題。
3.講練結合式教學法。專業課是以實踐為主的,“講講練練、講練結合”這一教學模式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將“教、學、做”融為一體。例如在財務會計英語的教學中,每講完一種類型的交易,就輔之以實務操作,使學生及時消化、理解和運用這個知識點。如講完辦公用品的購入該如何做分錄后,就讓學生處理實務。通過學生的練習結果也可以進一步檢驗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教師也可以及時地對學生給予指導,對知識點難理解的部分再有針對的深入的統一講解。
4.比較式教學法。就以詞匯而論,各專業都有自己大量的專門用語和專門詞匯,即使是共核詞匯也有自己嚴格的定義和確切的內涵意義。同一個詞在專業英語中和在普通英語中的意義不同。在專業詞匯的教學中使用比較式教學法,能夠收到較好的學習效果。如把相同詞根的詞或意思相近的詞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從而找到它們的共性和個性,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點。還可以將常出現在基礎英語中,但在專業英語中意思發生變化的單詞單獨提出讓學生通過對比對單詞加深記憶。
5.語法翻譯教學法。長難句是專業英語的一大典型特點。在專業英語的教學中使用傳統的語法翻譯教學法向學生講解教材內容,可以讓學生更為透徹地理解知識點。教師首先講解專業英語長難句的詞法和句法特點,讓學生形成對專業英語長難句的初步認識,再引導學生結合語法知識,拆分長難句。最后,再根據漢語的表達習慣,改變原文順序,組合漢語譯文。學生在以后的工作中,也會接觸到英語的文章和文獻,現在學習用語法翻譯法理解長難句,為以后做好鋪墊和準備。
三、結語
(一)教師素質欠缺。會計英語的教學要求授課教師既要具備雄厚的會計專業基礎,又要能夠熟練地運用英語。但從我國目前高職院校的師資情況來看,二者兼備的少之又少。如果讓不懂會計的英語教師來授課,專業英語課就變成了翻譯課,會計理論變得支離破碎;如果讓不精通英語的會計專業教師來授課,又會過于偏重會計而忽視英語,達不到應有的學習的目的和效果。
(二)教材質量差。近年來,高職高專會計英語課程的教材層出不窮,但整體質量卻不容樂觀。大多數教材在內容的難易程度、涵蓋的專業范圍、翻譯的準確尺度以及專業詞匯界定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給讀者的閱讀和學習造成了很大困惑,也給實際教學過程帶來了諸多問題。
(三)教學方法刻板單一。傳統的會計英語教學,教師一般都采用類似于講授英語精讀的教學方法,即對文章進行逐字逐句的分析和翻譯,或用英語陳述會計理論知識,或將基礎會計知識由中文譯成英文,從而使得會計英語課變為只是用英語簡單重復基礎會計知識的第二課堂,很少進行師生互動,課堂教學變得枯燥乏味,滿堂灌的教學形式使得教師和學生都身心疲憊。(四)學生的基礎差,學習勁頭不足。高職學生大多數英語基礎較薄弱,起點低,也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會計英語的課程學習不僅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英語素養,還要求學生對會計專業知識掌握得較為扎實。這就導致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倍感吃力,很多學生上課聽不懂,學習困難,無法與教師互動,因而產生畏難心理,甚至厭學、逃課。還有很多學生錯誤地認為這門課程與會計實際工作聯系不大,即便學得好,將來也沒有用武之地。
二、對高職會計英語教學改革的建議
(一)加強師資建設。要提高英語課程授課教師的素質和能力,一方面可以考慮從校外引進既懂英語、又懂會計的專門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從校內現有教師隊伍中進行選拔和培養。對英語專業教師,或通過進修會計專業課程來提高其對會計專業知識的把握,或鼓勵他們去攻讀會計專業的碩士及博士學位;對會計專業教師,或委派其在國內的語言學校參加語言培訓,或到外資企業參加社會實踐和學習,或到國內知名大學甚至國外做訪問學者,通過多種途徑增強外語應用能力,同時也為將來應用雙語開設課程打下基礎。學校教務管理部門還可以采取措施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組織英語教師和專業教師進行教學研討,互相交流教學經驗和心得,共同進步,努力提高教師對會計英語課程的駕馭能力。
(二)加強教材開發。目前圖書市場上的大多數會計英語教材基本上都是參照本科院校的會計專業英語教材而進行小修小改,沒有結合高職院校學生特點、也沒有突出實踐動手能力和地域差別,不適合高職學生使用。高職院校應激勵教師積極參加涉外企業會計實踐,利用企業的人力資源和真實的資料來源,校企合作開發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為地方經濟培養人才。市場調研表明,企業要求涉外會計人員能就某些專業問題進行簡單的英語交流,能看懂并且會填制英文單據和憑證,包括匯票、支票、信用證、保險單等以及企業內部的一些常用英文單證,能讀懂或填寫以英語表述的憑證、報表等,強調口語表達的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因此,教材的編寫應根據情況納入典型的單證和報表,在內容上可以根據賬務流轉過程設置模塊,并輔之以企業的實例練習。會計英語術語一向是高職學生最難攻破的堡壘。專業詞匯量大、生僻,詞義變化多,致使許多學生望而卻步。若教師在課堂上逐一講解則既浪費時間,又枯燥乏味,但詞匯量是口語表達和熟練處理會計業務的必備基礎,由此,建議高職院校編印詞匯口袋書,便于學生隨身攜帶、隨時記憶和查詢。在詞匯編排時,可以按照模塊進行基本的排序,并提供單詞記憶法。
(三)采取靈活的教學方法。一是實施任務教學,以練代講。實踐表明,學生在一個真實的任務環境中將更具有主動性和成就感。二是加強英語口語情景教學。涉外會計人員經常需要和外方人員進行日常交流和會計業務交流,因此每個教學模塊中都應設置一些情景模擬訓練。增強學生對詞匯的記憶和掌握。三是大力采用現代教育技術。使文本帶著音樂、動畫,增強立體感和音像效果,圖文并茂的演示文本既可以加快講課節奏,減少教師板書和繪制圖表的時間,增加課堂信息量,又可以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1.給予學生恰當、合理的評價
幫助高職高專學生樹立學好會計英語的信心每個人都渴望來自外界的正面肯定與激勵,這是推動他們逐漸完善自我、朝著更好方向發展與進步的最根本情感需求。通常情況下,高職高專學生的知識基礎較為薄弱,在被應試教育思想牢牢桎梏的大教育環境中,始終處于一個不被他人所認可與接受的尷尬地位,自然更談不上具備充足的學習信心以及端正、明確的學習態度了。而這很顯然是制約其實際學習效果得以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鑒于此,我認為要想激發高職高專學生會計英語的學習興趣以及積極性,英語教師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給予每一位學生充足的信任、肯定與鼓勵,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中的點滴進步,都要及時進行表揚與鼓勵,這樣才能使學生在真正感受到來自老師寬容、尊重與理解的同時,形成“會計英語并不難學,只要我努力了,就一定會有收獲”的主觀意識。這一積極的情感體驗不僅有利于學生同老師之間建立起一種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促使學生自覺地將對老師的積極情感自動轉移到其所教授的會計英語學習科目上,與此同時,還能夠得到老師的肯定與鼓舞,還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高職高專學生逐漸樹立學好會計英語的信心與信念,這些都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其會計英語學習興趣與積極性的誘發與形成。
2.會計英語教學必須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
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高職高專院校的會計英語專業仍多固定為“灌輸式“”填鴨式”等傳統教學模式,長此以往,在老師滔滔不絕的灌輸與講解中,學生對會計英語的學習興趣逐漸下降。我認為在會計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但要徹底摒棄以往自身“以教師為中心”的陳舊理念,而且要自覺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先進教育教學意識,這既是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學習地位的必然要求,更是充分激發與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因為“以學生為中心”真正強調的是尊重學生自由的天性、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此時,教師在學生學習活動中的主要職責并不再是簡單地向學生死板灌輸既定的理論知識,而是在引領學生學習方向的大前提下給予他們更多的學習空間與自由,促使其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有選擇性地經歷自主探究性質的學習過程。這一新穎、別致的教學模式一方面能帶給學生耳目一新的獨特感受,極大提高其學習過程中的興趣與積極性,另一方面還能對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綜合素質進行培養與鍛煉,真正有利于全面而綜合地提高學生實際學習效率。
3.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
盡量采用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素材與材料英語作為一門外來語言,在我國本身就缺乏良好的語言使用環境,除此之外,高職高專院校教師的教學模式多固定局限在教材理論知識的講解與傳授上,這就使學生很難感受到會計英語學習的必要性,也很難在實踐活動中對其進行靈活地運用。這種嚴重脫離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制約了學生對會計英語這一學習科目的興趣與學習熱情。為了有效改善這一尷尬狀況,我認為高職高專院校的英語教師有必要打破以往照本宣科、嚴重脫離學生生活實際的落后教學模式,改為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從具體教學內容的實際出發,盡量多地采用契合高職高專學生現實社會生活實際的會計英語教學素材與材料。如: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資產(assets)這一會計專業術語,我拿自己的電腦舉例用英語講:“Thiscomputerismypersonalbelongings,therefore,itismyassets.ThemarketpriceofitistherealassetsIown(.這個電腦是老師自己的個人物品,因此,它是我的資產,它的市場價格是多少,那么我便擁有價值多少的資產)”如此就將assets這一會計英語的專業術語巧妙置于了同其學生現實實際密切相關的生活情境之中,不僅有利于調動學生對這一內容的學習興趣,而且更幫助他們實現了對于這一專業術語的更深刻感悟與記憶,真正取得了一舉兩得的良好教學效果。
二、總結
一是降低了利用資產減值準備調節盈余的可能。過去我國會計準則、制度均規定資產應建立減值準備(資產發生減值時計提,資產升值轉回)。但事實表明資產減值準備的這一核算規定被用來進行盈余管理的頻度及深度均很大。如何有效遏制企業利用減值準備進行盈余管理,新“企業會計準則——資產減值”舍棄了過去與IASB趨同,即允許轉回長期資產減值的做法,轉而向FASB靠攏,采取了在長期資產存續期間只計提不允許轉回的做法,這樣就使資產減值的調節功能大大降低,從而反制公司濫用資產減值調節利潤。另外,對流動資產計提的準備(如壞賬準備、存貨跌價準備等),新會計準則雖然允許計提和沖回,但對其計提和沖回也進行了嚴格限制,如應收賬款作為一項金融工具,要求必須有“客觀證據(如債務人發生嚴重災害、財務困難、即將倒閉或財務重組等)”表明發生減值才能計提,減值準備的大額沖回也必須提出證明原計提的減值準備的適當性和資產價值于本期確實大幅回升的充分適當的證據,否則視為調節利潤而建立的秘密準備,必須按“重大會計差錯”來處理。
二是對公允價值的運用過程進行了適當限制。相對于國際會計準則而言,我國公允價值使用的前提、范圍及具體方法上更加謹慎,這既是對我國過去曾使用公允價值計量屬性出現問題的總結和改進,也是基于我國國情,確保公允價值不被濫用的現實選擇。如在基本準則第43條中就明確指出采用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當保證所確定的會計要素金額能夠取得并可靠計量。投資性房地產準則第10條明確規定只有在有確鑿證據表明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能夠持續可靠取得的情況下,才可以對投資性房地產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進行后續計量。在非貨幣換準則中規定了以公允價值作為計量基礎確定換人資產入賬價值和換出資產價值損益的首要條件是交換必須具有商業實質,同時還明確指出:“關聯方關系的存在可能導致發生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不具有商業實質”。此外,公允價值使用的限制性規定還在金融工具的確認與計量、股份支付、套期保值等會計準則中得到體現。新會計準則的這些規定向企業傳達的信息是嚴肅而鮮明的,只有在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基礎上才能使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禁止含有較多假設的估值技術的應用。
三是消除了死角。過去有不少經濟業務,要么會計準則、制度未作規范,要么準則、制度雖作規范,但規范粗糙、模糊,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差,成為企業進行盈余操控的最佳選擇。新會計準則基本上消除這些會計規范的“盲區”,一定程度上牽制了企業盈余管理。如企業合并業務,過去各企業在如何確定合并成本及其分配、如何確定作為對價付出的相關資產的相關損益、發生或承擔的負債等方面一直很混亂,影響了盈余的核算口徑。新會計準則第20號對此作了專門規范,要求企業將企業合并區分為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兩大類,并分別采用不同的規則進行處理。又如,對傳統金融企業出現的創新金融業務和一般企業的套期保證、衍生金融工具、年金基金等新業務的確認、計量和列報進行了統一規范,減少了企業會計處理上的隨意性。
四是完善了會計披露的要求,增強了企業經常性和非經常性損益信息的透明度。新準則對損益披露的要求隨處可見,除“財務報告列報”準則外,各具體準則幾乎都有要求,如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準則要求在會計報表附注中披露非貨幣性資產交換而換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及確認的損益金額;債務重組準則要求在附注中披露債務重組雙方的重組利得或損失的金額;投資性房地產準則要求在附注中披露公允價值確定的依據和方法、公允價值變動對損益的影響、房地產轉讓的情況和理由、當期處置的投資性房地產及其對損益的影響等;關聯方披露準則要求在附注中披露關聯方交易的金額、定價政策等;分部報告準則要求在附注中將企業的損益按地區分部或業務分部進行分部披露等。這些會計報表列報要求使財務報告使用者能較好判斷企業損益的構成、風險幣Ⅱ報酬的主要來源,增強了決策科學性。
二、新會計準則客觀上增加了盈余管理的空間
(一)借款費用資本化范圍擴大
由原來僅限于“為購建固定資產的專門借款所發生的借款費用”擴大到“為需要經過相當長的時間的購建或者生產活動才能達到預定可使用或可銷售狀態的固定資產、存貨、投資性房地產等的專門借款和一般借款的借款費用”。由于企業的借入資金借入后是混合使用的,企業上述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到底占用了多少一般借款,為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而借入的專門借款到底有多少被用于短期投資性運作、產生了多少投資收益,企業外部人很難準確了解,因此借款費用是費用化還是資本化,數量上如何分配,企業管理層選擇的空間有所增大。
(二)公允價值運用范圍的拓展
新準則在金融工具、投資性房地產、非共同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債務重組和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等方面的確認與計量中引入了公允價值計量屬性。公允價值如能在上述經濟業務事項中得到正確運用,將有效提高會計信息的相關性,但不能排除公允價值不被濫用。公允價值與企業盈余關系密切,其可驗證性相對較差,加之存在信息不對稱,審計部門和監管機構的審計、監管手段、方法等又不盡完善,所以企業管理層有意識地借助公允價值計量進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極大。
(三)資產減值中會計選擇與職業判斷增多
資產減值準則中的“可收回金額的計量”、“資產未來現金流量的預計”、“折現率的選擇”,“資產組的認定”等都存在不確定因素和主觀判斷,若企業管理層利用公允價值進行盈余管理,將更難查證。
(四)研發支出的非完全費用化處理
企業的研究與開發費用支出過去一直是全部計入當期損益。新無形資產準則則將企業的研發費用分成兩個階段,并允許部分“符合條件”的開發階段的支出資本化計入無形資產的價值,然后分期攤銷。由于允許開發支出資本化大大降低了開發費用對發生當期利潤的沖擊,對調動企業科技創新的積極性有利。但由于新產品、新設計和新技術的研發難度大,風險高,且其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的界限也較難準確劃分,因而可能被企業管理層用于盈余管理。
(五)預計負債計量的新規定
新或有事項準則對預計負債的初始計量增加了“……如果貨幣時間價值影響重大,應當通過對相關未來現金流出折現后確定最佳估計數”;同時還增加了后續計量的規定:“企業應在資產負債表日對預計的賬面價值進行檢查,如有客觀證據表明該賬面價值不能真實反映當前最佳估計數,應作相應的調整,差額計入當期損益?!边@些新規定也為企業進行盈余管理增加了余地。
(六)新債務重組的三大變化
一是債務重組利得的會計處理由“資本公積”科目回歸到“營業外收入”科目,而且由此增加的利潤只需在附注中披露,勿需在計算每股收益指標時扣除;
二是以非現金資產抵償債務時,既確認債務重組利得又確認轉讓非現金資產損益,而且用以抵債的資產的轉讓損益應根據資產的性質確認為正常情形下的出售損益,如主營業務收入(成本)、投資收益等;
三是以修改其他債務條件進行債務重組時未來應收金額或應付金額由過去以協議中規定的未來的本利和確定,改為按未來現金流量的公允價值確定。新債務重組準則的這三大重要變化也給企業盈余管理留有一定空間。
此外,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準則的交易類別劃分和不同類別相關損益的不同處理規定,存貨準則有關存貨與投資性房地產之間重分類的會計處理規定,企業合并準則中有關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的界定及不同的會計處理規定等,都存在盈余管理的空間。
三、新會計準則盈余管理差異分析
(一)對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影響不同
由于新會計準則主要是以上市公司為平臺進行調查研究后設計的,而且出臺后其實施范圍又暫定于上市公司,所以新會計準則對上市公司的影響必然大于非上市公司。但新會計準則的實施范圍隨時都可能擴大,因此其對非上市公司的影響在1—2年后也會逐漸顯現。
(二)對境內公司和境外公司的影響不同
新會計準則對設立在我國境內的公司影響較大,而對設立在境外或設立在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公司,由于其必須遵守所在國或地區的會計準則體系,所以新會計準則對其影響也小。但是,對于內地企業設立在境外或港、澳、臺等地的子公司,因其財務會計報告要與大陸的母公司合并,其會計信息需要遵從新會計準則進行折算、調整和合并,所以新準則對其的影響也不亞于境內公司。
(三)對不同行業的影響不同
就上市公司而言,不同行業板塊公司執行新會計準則對其會計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沖擊是不同的,對其盈余管理所產生的沖擊也不盡相同。如經營投資性房地產的企業執行新會計準則后,其持有的投資性房地產的后續計量模式不再為單純的成本計量模式,而可能完全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在采用公允價值模式的情況下,投資性房地產的價值將隨其公允價值的變動而調整,調整的金額要計人當期損益。這意味著過去市價大幅上升或下降帶來的資產價值和潛在利潤波動不予反映的情況將不復存在??傮w上講,新準則對石油、天然氣、金融、保險、農業、房地產、特許經營服務等行業的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會產生較大影響,其盈余管理的空間也隨之變大。
新會計準則對企業盈余管理的影響是客觀存在的。面對新會計準則對盈余管理的這些影響,應采取正確態度和方略。
第一,不能將新的盈余管理行為完全歸咎于新會計準則。因為盈余管理的存在有其深層的社會政治、經濟原因,會計準則與盈余管理不存在因果關系。會計準則只不過是盈余管理在特定時期和特定環境下加以利用的工具,而不是唯一可資利用的工具。實際上,早在會計準則產生之前,盈余管理即已存在。會計準則并不影響盈余管理的存在,影響的只是盈余管理的具體手段。
一、會計估計與會計職業判斷的含義及現實意義
(一)會計估計與會計職業判斷的含義。會計估計是指對結果或者交易或事項,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為基礎,所做出的判斷。為了準確、及時提供有用的會計信息,企業需將持續不斷的營業活動(經濟業務)劃分為各個階段,如年度、季度、月度,并在權責發生制的基礎上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這樣就必須進行會計估計。合理地進行會計估計,不僅有助于企業為會計信息使用者編制出客觀、公允的財務報表,也有助于企業管理當局了解企業的真實情況,繼而做出正確的經營決策。會計職業判斷是指會計人員根據會計法律、法規,會計原理和企業會計準則等標準,充分考慮企業現實與未來的理財環境和經營特點,以及對經濟業務性質的精確分析,運用自身專業知識,通過分析、比較、計算等方法,客觀公正地對應列入會計系統某一要素的項目進行判斷與選擇的過程。
(二)會計估計與會計職業判斷的現實意義。隨著現代化經濟的迅速發展,企業的經營業績成為很多企業的首要前提,從而使會計報表的信息質量要求必然受到更多人的關注。通過對“銀廣夏”、“重慶實業”等財務事件的披露,人們高度重視了企業財務信息質量的安全性。而會計本身具有復雜性和不確定性,會計人員的專業水平不同,判斷誤差較大,也會造成不一樣的影響。相關資料獲取不及時,市場尚不成熟,不同行業差異較大,都會使得會計估計的不確定性增加,使得會計估計具有很大的差異,從而導致企業財務人員的職業判斷誤差較大,財務信息不準確?,F今上市公司通過會計估計變更來操作其利潤,使得產生上市公司濫用會計估計變更的會計舞弊行為。所以,現代企業會計應充分認識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職業判斷的重要性,規范財務報表,提供正確的財務相關信息,維護企業,投資者的利益,有助于企業的長期穩定的發展,同時營造良好的資本環境,促進企業健康持續穩定發展,有利于國家經濟的長遠發展。
二、對盈余管理的科學理解
美國會計學家斯科特的《財務會計理論》一書指出,盈余管理是會計估計和會計政策選擇的必然經濟結果,是經營者在自行選擇時使自身效益最大化的體現?!傲愫筒┺摹笔怯喙芾淼牡湫捅憩F,在企業各利益相關者群體中,其中一個群體從盈余管理中獲取的利益是以另一個群體的損失為代價,這種利益的分配機制是基于與會計盈余有關的某些權利或資源的控制。盈余管理是企業根據會計準則的基礎,通過對財務報告的會計收益進行合理調整和監控,從而實現企業利益的最大化。而會計估計和會計判斷的正確性對財務報表的準確性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盈余管理是企業在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制度的前提下,對企業的財務報表相關信息的監控和調整,以使企業利益最大化。其目的是為會計信息使用者對企業經營業績的理解,影響那些基于會計數據的契約,以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或企業價值最大化。
三、會計估計、會計判斷在盈余管理中的合理運用
(一)企業的盈余管理需要會計職業判斷。提供相關可靠的會計信息有利于會計職業判斷,更有利于企業的盈余管理。盈余管理和會計職業判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通過會計職業判斷和會計方法的選擇和調整、會計估計的合理運用等,使得企業的盈余管理更加合理化、規范化。盈余管理利用了會計職業判斷合理的調節利潤。
1.企業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下的會計職業判斷。會計計量在新的會計準則中被單獨列為一章,增加了四種計量基礎: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增加的計量基礎需要專業的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在新準則中很多企業相關業務都涉及會計人員的職業能力判斷,可以提高財務報告信息的可靠性,有助于管理者做出正確的職業判斷。如公允價值的使用需要活躍的交易市場,更需要會計人員較高的職業判斷能力,不同結果會導致會計信息的差異。財務數據的可操作性增強,就會對企業的盈余管理有很好的控制。
2.企業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和轉回需要會計職業判斷。對于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長期資產的減值準備,規定一經提取以后年度不得轉回,這就有效控制了企業利用減值準備一次虧夠,企業可能利用存貨跌價準備、壞賬準備的計提等來調節年度的會計利潤。所以會計人員在資產減值業務中涉及的職業判斷就較多,如“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需要專業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來確定,又如發生減值的界定需要會計職業判斷。這些都給企業的盈余管理帶來了可操控的空間。
3.對商業實質的判斷。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有兩種計量模式,其中公允價值計量是基礎,企業應該遵循實質重于形式的要求,從而判斷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是否具有商業實質,這些需要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這些會計的操作對盈余管理有著較大的可操作性。企業通過合理的判斷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時,可以將不具有商業實質的交換轉化為具有商業實質,實現企業的利潤。
4.利用無形資產調節利潤。無形資產中的研發費用處理和攤銷是重點。企業無形資產的費用分為研發支出與開發階段支出,其中企業在研究項目階段的支出應當于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開發階段支出符合條件時計入無形資產成本。新準則對公司的研發支出和開發支出進行了劃分,但是無形資產研發階段的項目工程量復雜,經營風險大,明確劃分兩個階段的范圍的難度大,這就需要會計人員具有一定的專業職業判斷能力。企業在進行盈余管理時,可以充分利用這點進行合理規劃,在盈余管理時進行合理監控調整,如在資本化和費用化之間作調整,合理進行盈余管理,從而實現企業的經營效益,提高競爭力。在初始確認時,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和凈殘值有一定的規定,但是相關企業的實際狀況也是充分必備前提,這就需要相關會計人員做出專業的估計和預測。無形資產攤銷方法包括:直線法、年數總和法、雙倍余額遞減法等。這就可以使企業的盈余管理選擇了好的基礎。通過對折舊的加速攤銷或年數的控制,來提高公司的相關成本。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如果不確定,會計上的處理是不應進行攤銷,但需要每年進行減值測試。這就增加了人為的控制、估計和調節的空間,需要會計人員具有高素質的判斷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企業合理的盈余管理。
(二)企業的盈余管理需要會計估計。固定資產折舊率、折舊年限的變更或延長或縮短,以及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比例的變更,這些都是會計估計變更的內容。由于取得了新的信息或者積累了更多的經驗,導致會計估計計量的基礎發生變化,需要對會計估計進行修改或變更。所以,財務報表周期性編制的必然產物是會計估計。如果不合理進行盈余管理,沒有明確合理的會計估計,會導致財務信息的不對稱,財務信息管理人使用人或企業的管理者,很難判斷公司現狀及對企業經營發展規劃受到的影響。所以,合理的會計估計有利于盈余管理。盈余管理對會計估計變更有促進作用,同樣,會計估計變更有利于企業的盈余管理,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缺一不可。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在新企業會計準則中有明確規定,而規定的內容也給管理層預留了較大的空間。當企業進行的未來計劃或者企業新信息的更多積累發生變化時,就需要對會計估計進行合理的變更。但是,會計估計變更的實現需要真實、可靠的相關資料作為基礎。當一定時期的資產和負債狀況以及經濟效益或者義務發生了變化,都需要對資產負債表或利潤表進行調整。同時,相關資產或負債的賬面價值需要合理調整,如資產的定期消耗金額是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而不斷變化。所以要求企業的財務信息也符合企業的實際狀況。合理的盈余管理,可以充分考慮到會計估計的影響價值。只有合理的會計估計才能實現盈余管理。同時,正確的盈余管理有利于企業做出正確的會計估計,從而實現財務報表的準確性和真實性。至關重要的是,可以為管理者提供資料,為企業的發展規劃提供依據。
1.1會計英語課程設置和定位不清在高職院校中會計英語的課程定位不是太明確,會計英語往往只定位于一門單一的專業英語課程,沒有把專業和英語的運用明確聯系一起,使得會計英語課程的教學缺乏系統性和連貫性。在目前的教學中,教師教授會計英語課程時大多沒有弄清楚教學目的和課程定位,上課只是像課程翻譯,練習一下專業術語,將專業英語課程當成英語課一樣來講解,錯誤地引導學生把精力用在單詞或詞組的學習上,從而混淆了專業英語學習與英語學習的區別。
1.2教材選擇滯后,缺乏國際性在進入WTO以后,全球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以及會計準則的國際化發展,作為高職院校,為培養學與用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必須把這些新思想、新文化顯現在日常的教材中來。遺憾的是,會計英語方面的絕大多數教材卻沒有做到這一點?,F行的大多數會計英語教材只是純粹的中文會計書的翻譯本。另外,高職會計英語課程應該突出“職業”與“技術”的特點,而目前高職院校所選擇的教材很難滿足這一需求。
1.3師資力量薄弱,教學方法陳舊高職院校中會計英語師資非常薄弱,缺乏高素質的雙語教師,很少有既精通會計專業又精通基礎英語的教師。因此造成了會計專業好的教師無法讓學生用英語來做會計分錄、會計報表;基礎英語好的教師又不能解釋清楚專業術語和會計準則。這就形成了教師糊糊涂涂地教,學生朦朦朧朧地學,使得學生在學習完會計英語課程后仍然無法獨立用英語做會計報表的情況出現。因此,我們需要高素質的雙語教師,運用高效的教學方法,做到讓英語與會計專業很好地融合,建立一個符合高職實際情況的英語教學體系,運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是目前高職院校會計英語課程改革的要求和目標。
2高職院校會計英語教學改革相關建議
2.1定位好會計英語課程安排和發展高職院校會計英語專業的特點決定了該專業培養的是具有扎實的英語基本功,掌握國際先進的會計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的高素質復合型英語人才。目前我國會計行業急需既有扎實的英語基本功、又熟練掌握從事會計實際工作所需要的專業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如果高職會計英語課程安排和定位上能夠把會計學和英語相結合,必將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效果,從而達到教學要求。在開設會計英語課程前,學生需要學習一部分會計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如會計基礎、國際會計、會計核算等科目。同時學生在學習會計英語課程之前還需要有良好的英語基礎,因此高職院校應把會計英語課程開設到二年級,此時大多學生已經通過了高等學?;A英語能力測試。在課時安排上也應該給予充足的課時,會計英語已經成為學習會計專業的核心課程,是很多專業知識的綜合,覆蓋面也較廣,只有保證足夠的課時量才能使課程正常有序的進行。
2.2教材選擇要具有全面性和國際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高職院校會計英語在教材的選用上,盡可能使用原版教材及配套練習,保留語言的原汁原味。目前高職院校院校所選教材五花八門,有些教材內容是由國內中文資料直接譯成英語,雖然在某種程度上便于了學生理解,但失去了語言上活潑新鮮、淺顯易懂的需要。各個國家的文化都有較大差異,思維方式、語言表達習慣也有很大差異,選用原版教材或者原版英文資料,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熟悉英文特有的表達方式尤其在需要閱讀英文文獻資料或按照資料實際操作時,很容易就能理解運用。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上還需要注重會計知識的擴展。比如一些英文的會計專業資料,如憑證、上市公司的年報等,教師通過用實際的案例來豐富教材的實用性和生動性,讓同學們產生興趣。而大多數國外的會計教材都是由若干的實例組成,完全能夠滿足學生的需要。
2.3加大引進或培訓優質雙語教師,督促教師運用先進的教學方法高職院校應該加大專業英語課程的師資引進和培訓力度,并為他們提供學習、培訓、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提高會計業務及英語基礎的水平,這樣才能建立一支有專業素養的教師隊伍。在教學上盡量采用雙語教學,由于高職院校學生入學的英語水平限制,全英語教學不符合實際,因此教師采用英語授課時,盡量選用符合學生程度的用語并用中文輔助授課。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對會計英語教授的過程中需要對教學方式和方法進行變革,做到少翻譯,多練習;輕概念,重術語;會提煉,懂流程?!吧俜g,多練習”,指的是教師在教學中不要只是做簡單的翻譯,而是要多實際操作?!拜p概念,重術語”,指的是在日常教學中,不需要在概念上多花功夫,而是要讓學生掌握會計術語,特別是英文的會計術語。教師需要多花功夫在學生的會計專業術語的學習和理解中,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皶釤?懂流程”,指的是教師要能夠依據學生的英語水平以及會計原理知識的掌握情況,通過提煉歸納公式、圖表來代替書中復雜的大段描述內容。同時要讓學生了解會計的循環流程,從分析經濟業務到登日記賬、分類賬、過賬,試算平衡,編制財務報表,結賬這一流程??梢杂媚骋痪唧w公司為例,讓學生了解其某會計期間內全部的資料,讓學生具備用英文處理會計工作的基本技能,從而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3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