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30 01:46:40
序論:在您撰寫會計誠信問題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我國市場經濟也得到較快發展,政府減少了對經濟的干預,一方面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另一方面也出現了很多誠信缺失的問題。特別是在企業內部,會計審計的誠信情況不容樂觀。會計審計工作者常常以犧牲誠信為代價以獲得自身高額利益。加強企業會計審計誠信建設,不僅有利于企業自身的發展,也將對市場經濟良性運行大有裨益。
2關于會計審計誠信的概述
會計審計的誠信關乎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但是近年來會計審計人員誠信缺失的事件時有發生。會計審計的誠信包括兩方面內容,首先,從自身方面來看,企業會計審計人員為了從企業賬目中獲取利益,常常虛報公司的支出情況,在支出報表中增加一些條目或者增加各項支出的款項。同時對于公司的收入也適當報低,進而達到“貪污公款”的目的;其次,從公司來看,為了躲避檢查或者少交稅,公司就會對一些“非法款項”進行洗白處理,對賬目進行粉飾,一些會計審計人員因為職業素養不夠,常常聽之任之,這也是會計審計人員誠信缺失的重要表現。
3當前企業會計審計存在的問題
3.1缺乏誠信環境,會計信息不對稱
首先,會計信息不對稱表現為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企業管理者往往比企業投資者更了解公司狀況,為了鞏固其地位,企業管理者常常通過“做假賬”來給企業投資者營造一種公司盈利的假象。且企業投資者離生產一線較遠,大多只負責公司的重要決策,查看公司經營狀況大多只能通過查看公司賬目來獲知,這就使得企業管理者有機可乘,企業管理者若缺乏監督人員,就會喪失誠信環境,最終導致誠信缺失。其次,會計信息在披露的時間上也缺少時效性,大多中報、年報都是歷史信息,公布時間與發生時間有一定的時間差。在這段時間差內,就很容易發生虛報債務與資金的情況,且間隔時間越久,就越難以查證。
3.2會計審計制度不健全
我國企業會計審計的聘任大多由經理層負責,經理屬于公司的管理層,這也為企業管理層收買會計師的審計意見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土壤。因此,企業管理層與會計師因為利益關系就會產生一份虛假的審計報表。同時,在會計審計人才的培養中,大多數學校都只重視其專業技能和知識的提升,忽略對其職業素養,職業道德的培養,這就造成了很多會計師在面對金錢權力誘惑時難以自持,造成了會計審計的道德缺失情況時有發生。
3.3會計審計工作存在安全隱患
會計審計工作中存在著很多安全隱患,特別是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會計電算化的普及,很多報表都是經過電腦整理并保存的。同時,在會計重要審計信息在生成、存檔、傳送的各個環節都有可能遭到不法分子的偷竊、攔截、篡改。加之,缺乏相應的法律條文對其進行約束,會計審計工作的安全性也難以得到保障。從軟件防護的方面來看,會計審計系統缺乏相應的安全控件,不能對漏洞和病毒進行查殺,且安全監測裝置較為落后,安全級別很多。將會計審計資料暴露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就極有可能被更改。除此以外,會計從業者若缺乏相應的電腦操作知識,因為其不合理操作導致文件損壞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3.4缺乏完善的監督體系
首先,會計審計由于起步時間較晚,我國的法律制度還有一些漏洞,會計行業規范的處罰力度還不是很嚴格,且監管方式較為單一,這就在法律層面讓會計工作者有“空子”可鉆。其次,缺乏企業內部的監督管理系統。因為會計審計工作大多有經理直接任命,且對其負責。經理作為管理層,常常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買通會計師,讓會計審計報表與管理層的利益相符,會計審計報表失真。且報表公布時間較遲,這就對企業內部對報表的監督與審查造成了很大的困難。企業內部要建立起獨立的內部審計系統(不附屬于管理層),委派專職人員對會計進行監督才有可能減少虛假報表的出現。
4加強企業會計審計誠信的措施
4.1優化會計審計誠信環境
要優化會計審計的誠信環境,首先要從會計審計工作者的教育入手,在培養會計審計從業者時,不忽略對其職業素養,職業道德的培訓。加大誠信的宣傳力度,使其成為行業規范;建立健全對誠信會計審計工作者的獎勵制度,讓優秀會計師發揮其模范作用,引領會計審計工作的誠信之風。更為重要的是,在會計行業內要加強對不誠信工作者的曝光,并建立誠信黑名單,將不誠信且情節嚴重的會計工作者列入黑名單,永不再錄用,這也能發揮對會計工作者的警示作用。
4.2建立健全會計審計制度
首先,應該健全內部審計制度。長期以來,我國企業的內部審計制度都不甚健全,經理在會計審計工作時有著極大的權力,且因為經理層對公司的運作情況了如指掌,能夠利用職務便利和經濟手段操控會計審計工作。這就需要企業內部設立獨立的會計審計監察部門,能夠由企業投資者指派專業人員,且直屬于企業投資者,這不僅將大大減少企業管理者與企業財務信息不對稱的情況發生,更能有效地監督企業內部的會計審計工作;其次,在法律層面也需要對相關法律進行完善和補充,摒除其中不適合會計審計發展的內容,對會計審計工作中存在的不誠信狀況有明確的法律規范,讓會計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4.3創建安全的會計信息環境
首先,安全的會計審計環境的創建離不開對會計審計人員素質的提升,對其進行相關培訓,使其能夠更好地操作計算機進而為會計工作服務,推廣會計電算化的應用;其次,應該對會計審計系統進行升級換代,使其適應會計工作的發展,同時對系統內部存在的漏洞進行修補,減少黑客入侵造成的會計審計報表被偷盜篡改的概率。更為重要的是,軟件開發者,應該積極研究出一套與會計審計系統相配套的軟件系統,而提高系統的安全性,就是提升整個會計信息的安全性。
4.4實施會計委派制度
會計委派制度破除了管理層(經理)對會計直接聘任的傳統,由企業所有者直接派遣,保證了企業對會計隊伍的規范化管理,同時避免了管理層與會計沆瀣一氣的情況的發生。會計人員由企業所有者委派,是新時期會計聘任的重大突破,對企業所有者更清晰了解企業運營情況,規范會計審計工作,減少不誠信情況的發生大有裨益。
5思考
誠信是會計的立身之本,但目前高職會計專業的誠信教育現狀是令人堪憂的。本文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加強高職會計專業誠信教育的建議。
【關鍵詞】
高職;會計專業;誠信教育;會計文化
誠信,即誠實守信,它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職業道德的最基本要求,是公民的第二張“身份證”。 高職會計專業學生作為會計人員的后備軍,理應具備誠信品德,但高職會計專業學生的誠信現狀如何呢?
1 一次無意的誠信考核
筆者一朋友公司要接待較大型的會務,需臨時聘請數十人在各賓館收取會務費,于是委托筆者組織了三十多名會計專業的學生。由于有的參會人員報到較晚,部分學生收班后回校時已無公汽,會務組就讓學生乘坐出租車回校,然后再憑車票據實報銷。但在報銷車費過程中就出現了以下幾種作法。作法一:虛報費用。學生們回校的出租車費用是可以估算出來的,但有學生來報賬的車費大大高于估算數;作法二:重報費用。一學生由于當天沒帶錢,于是會務組一工作人員先預付了車費,但該生卻擬再報一次費用;作法三:分報全費。有兩個學生分管的賓館離的較近,于是會務組安排他們合坐一輛出租車回校,但兩人卻分別來報銷全額車費。
這本應算是一次非常短暫的社會實踐活動,卻成了對高職會計專業學生一次無意的誠信考核。毫無疑問,我們會計專業的學生沒能順利通過這次考核。除了這次“偶然”事件外,學生們在學習生活中誠信缺失的表現更是比比皆是,如編造謊言請假請假、抄襲作業、考試作弊、畢業論文從網上下載、惡意欠費、編造履歷等等。學生們的誠信缺失除了自身原因外,還有很多外在因素的影響。
2 高職會計專業誠信危機原因分析
2.1 對高職教育培養目標存在誤讀
自1999年試辦高職教育以來,對其培養目標的表述雖然在不斷更新,但基本定位都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應用型人才”,但“高素質”三字成了修飾詞,總被人忽略,而且“高素質”到底有什么內涵,也沒給予解釋,很容易讓人認為只指業務素質。這就導致了高職教育長期以來只重視知識和技能的培養,而忽視了職業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只看重業務素質,而忽略了心理素質和道德素質。這最終導致了學生重技輕德、急功近利、道德水準低、抗壓能力弱、責任意識差、不講誠信等。
2.2 社會大環境產生負面影響
當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許多傳統的道德觀念受到沖擊,整個社會的道德出現許多新變化,價值取向多元化,在各行各業中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誠信危機。在會計行業,會計造假案頻頻發生,會計人員貪贓枉法的報道屢見不鮮,這些都對學生們都產生了負面影響。特別是很多學生在校期間同時在進行“專套本”的學習,以及參加各種職業資格證的考試,這些學習和考試本來是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的,但由于很多社會團體將“專套本”和考證當成牟利手段,只管收費不管教學質量,不僅沒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反而直接且嚴重地影響了學生的誠信觀。
2.3 會計專業教學活動與誠信教育脫節
教師不僅要教書,而且要育人,對會計專業而言,講授任何一門課的教師都有義務有責任也有可能將職業道德的教育融入教學過程中。無論是基礎課,還是專業課,教師們都能找到切入點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但是很多教師卻僅僅將自己當成了“教書匠”,為上課而上課,缺乏育人意識,認為只要按時上下課,不出教學事故就行,所以即使講授與職業道德有關的內容,也只是機械性地講授條款,沒能融入以誠信為核心的職業道德教育,學生們在學習時也只是死記條款,根本沒內化為自身修養。
3 加強高職會計專業誠信教育的建議
3.1 完善高職教育培養目標
職業教育的培養對象是未來各個職業戰線上的主力軍,學生在校期間具備了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走向職場后才能真正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否則,一個具備高技能但缺乏職業道德的人反而會給社會給國家帶來更大危害。因此,高職教育培養目標應予完善,應將職業道德素質放在首位,并明確表述,因此,建議將高職教育培養目標表述為“培養具備良好職業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以扭轉當前人們重技輕德的偏頗認識,并指導高職教育實踐。
3.2 構建以誠信為核心的會計文化
文化是立國之本、固國之基、強國之魂。文化不僅表現為對經濟活動中各種丑惡現象的譴責,而且包括對某些合法而不合理的經濟行為的揚棄,特別是對經濟活動所指向的價值目標的矯正。會計文化作為文化的體系中的一個分支,其內容豐富,包括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其中精神文化應是主體,它在實踐中發揮著對會計人員的導向功能和激勵功能。因此,構建以誠信為核心的會計文化,將有助于學生形成誠信的信念、價值觀,人生觀,在步入職場后才能真正做到誠實、守信、客觀、公正,維護經濟秩序。
3.3 將誠信教育貫穿會計專業教學活動始終
今年6月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中已經明確指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科學合理設置課程,將職業道德、人文素養教育貫穿培養全過程。會計專業更應將誠信教育貫穿會計專業教學活動始終,而且都能找準切入點。在入學環節,可通過軍訓、入學教育中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可將誠信教育融入到各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在畢業環節可通過就業教育對學生強化誠信教育。通過各個環節的配合教育,誠信觀念一定能成為會計專業學生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寶貴精神財富。
3.4 營造誠信環境和氛圍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备呗殨媽I的誠信養成離不開一定環境和氛圍。高職院校對社會環境難以控制,但可以在校園內營造誠信環境和氛圍。學校首先要營造一個校風、教風、學風、文化氛圍良好的大環境,再針對會計專業的學生營造誠信氛圍,可采用黑板報、校報、廣播站、電子顯示屏等宣傳工具,全方位、多角度地開展誠信教育宣傳;可以將國內外典型的會計舞弊案例材料進行整理后推薦給學生閱讀,讓學生在真實而鮮活的案例中去感受會計舞弊對國家對社會帶來的危害,同時感知舞弊對自己可能帶來的后果。另外,學校應加快大學生誠信檔案的建立工作,扎實推進大學生誠信建設,在校園內形成了講誠信的濃厚氛圍。
【參考文獻】
[1]姚蘇芮,論會計專業學生的誠信教育,教育與職業[J],2010(14)
[2]張勁松,淺論會計專業誠信教育的現狀及其對策,科學咨詢[J],2012(12)
[3]許紹定等,高職會計專業誠信教育融入課程的思考,統計與管理[J],2013(5)
會計畢業論文范文一: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實訓項目的設計
論文摘要: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堅持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實踐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高職院校應不斷強化和完善實踐教學環節,設計會計專業實訓項目,加強對會計專業學生的職業技能的培養。
論文關鍵詞:會計,實訓,分崗
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堅持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實踐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高職院校應不斷強化和完善實踐教學環節,設計會計專業實訓項目,加強對會計專業學生的職業技能的培養。
根據會計專業理論知識及學生技能培養的特點,高職會計專業應建立由淺入深、分層次進行、立體式的實踐教學體系。會計專業的校內實訓項目可分為專業課程的模塊實訓、課程綜合實訓、分崗實訓三個層次。
圖1:會計專業校內實訓項目的設計
一、專業課程的模塊實訓
高職院校課程設置必須改變以學科體系為本位的模式,創建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中心、從職業崗位群分析人手、基于工作過程的實踐導向的課程體系,實現以新型的實訓課程替代傳統的知識型學科型課程。
高職會計教學首先要打破傳統的教師一言堂教學模式,打破原有的知識結構并對其進行對原有的知識進行整合運用情景設置法,把學生帶到了虛擬的情景中,使學生能觸景生情很快進入角色,加深對知識的運用和操作。情景教學模式的特點是強調知識性、實用性、實踐性相結合,尤其強調人際溝通能力,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這與高職高專培養人才的目標具有同一性。
通過分情景、分模塊進行實訓,使實訓更加具有針對性。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一邊學習,一邊通過會計實訓軟件或手工進行實訓,加深對所學知識的了解和認識,掌握所學知識在實踐中的應用。比如說學生在學習《基礎會計》的過程中可以進行實訓操作,學生在學習記賬憑證這個模塊的時候,就可以通過校內實訓,填寫記賬憑證,從而掌握會計憑證的填制方法。專業課程的模塊實訓在每一門專業課程中都有安排,從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會計電算化-財務管理-審計等一系列專業課程中,都有實訓,其中既包括軟件實訓也包括手工實訓。專業課程的模塊實訓是針對技能課程設置的專項訓練,具有較強的針對性,便于學生及時消化課堂教學內容,及時地掌握會計工作發展過程中新出現的核算課題。通過專業課程的模塊實訓,可以使學生熟悉內容、流程,掌握基本技術和方法,使學生完成理論知識到實際操作的銜接,有助于促進學生對會計核算工作形成整體的感性認識,并循序漸進地達到接受綜合實訓的水平,為綜合實訓打下良好的基礎。
專業課程的情景或模塊實訓在每一門專業課程中都有安排,從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會計電算化-財務管理-審計等一系列專業課程中,都有實訓。其中既包括軟件實訓也包括手工實訓。專業課程的模塊實訓是針對技能課程設置的專項訓練,具有較強的針對性,便于學生及時消化課堂教學內容,及時地掌握會計工作發展過程中新出現的核算課題。通過專業課程的模塊實訓,可以使學生熟悉內容、流程,掌握基本技術和方法,使學生完成理論知識到實際操作的銜接,有助于促進學生對會計核算工作形成整體的感性認識,并循序漸進地達到接受綜合實訓的水平,為綜合實訓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課程綜合實訓
每一門專業課程的各個情景和模塊學習完畢以后,根據課程的內容需要進行課程綜合實訓。課程綜合實訓是在專業課程的模塊實訓的基礎上,采用具體企業的業務資料或者仿真業務資料進行實訓,從而對所學的課程內容有一個系統的理解和掌握,進一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例如《成本會計》課程學習完以后,就讓學生集中2個周的時間進行實訓,實訓資料為一個制造企業11月和12月共2個月完整的會計資料。
基于小型企業將若干會計崗集于一人承擔,即多崗一人的實際情況,該實訓模塊,要求學生根據畢業后擬從事工作的企業類型,每人獨立完成一套實訓資料。實訓通常選用制造業、商品流通業等有代表性行業的典型經濟業務,以相鄰的兩個月的經濟業務為實訓內容。在課程綜合實訓中,學生一人扮演所有的角色,每個學生從頭至尾獨立完成全部業務賬務處理,這對全面掌握業務是十分必要的。值得一提的是,從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會計電算化-財務管理-審計等一系列專業課程中,都安排有專門的課程綜合實訓。
三、分崗實訓
分崗實訓是在專業課程的模塊實訓和課程綜合實訓的基礎上進行的。分崗實訓采用分崗操作和職位輪換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大中型企業會計實務中通常將會計分為若干崗位,采用一崗一人或一崗多人形式,會計工作就形成一個團隊,既分工、又協作,因此,學生在校期間應該熟悉會計崗位群中不同崗位的工作和會計工作中的相互牽制作用,通過分崗實訓可以達到這個要求。會計分崗實訓,應該在仿真的會計環境下進行,采用真實的會計用品,選用中型制造業的典型業務,按內控制度和不相容崗位分離原則,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把會計人員的崗位可以分為出納、稽核、資金核算、往來核算、工資核算、總賬、成本核算、固定資產核算、財務報表編制、財務分析等,要求學生根據崗位進行實訓,每一個學生都找到相應的“職業角色”的感覺。通過分崗實訓,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了解到企業崗位交接程序和內部控制管理,體會到基于企業工作流程的運作模式。
為使學生有置身企業真實業務環境的意境,親自嘗試出納、稽核、資金核算、往來核算、工資核算、總賬、成本核算、固定資產核算、財務報表編制、財務分析等不同會計崗位的每一具體工作,以及經歷在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專業問題,在分崗實訓中,分階段進行職務輪換,循環進行,使每位學生能熟悉會計操作流程,在不同的角色下都能進行會計處理。
此外,在模擬實訓過程中企業內可設置模擬銷售、采購、倉庫等崗位;企業外可設置模擬購貨方、模擬銷售方、模擬銀行、模擬稅務崗位。這種融合立體型的崗位實訓對于培養學生的崗位意識、崗位技能,理解不同崗位之間的工作關系起著重要作用。而輪崗實訓的安排,又可以使學生獲得綜合崗位技能的訓練。對于能夠熟練使用會計軟件的學生,可安排手工賬和電算賬同時運作,形成手工模擬和電算化實訓一體化,強化學生對電算化崗位的認識。這種實訓方式對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團結協作等職業關鍵能力也有重要意義。
通過分崗實訓,不但使學生大量接觸不同類型的經濟業務,而且讓學生了解社會,認識社會,掌握了會計處理的全過程,同時也正確理解了企業與政府、供應商、投資人、債權人、中介機構的關系,提高了模擬的興趣和工作效率。
四、實現二個結合
通過專業課程的模塊實訓、課程綜合實訓、分崗實訓三個層次,可以有效的實現全崗實訓和分崗實訓相結合,手工實訓和電算化實訓相結合。
1.全崗實訓和分崗實訓相結合。
全崗實訓是指在實訓過程中不分崗位,一個人承擔所有崗位的會計角色,可以使學生熟悉會計各個崗位的工作任務,掌握會計崗位群的各種技能,成為適應會計崗位工作的多面手。分崗實訓按照實際單位的會計工作任務設置崗位,分崗位針對性進行實訓。在實際工作中,大中型企業會計實務中通常將會計分為若干崗位,采用一崗一人或一崗多人形式,會計工作就形成一個團隊,既分工、又協作;而在小型企業,常常將若干會計崗位集于一人承擔,即多崗一人。校內實訓全崗與分崗相結合,先全崗后分崗,能夠學生全面地掌握全崗與分崗的會計業務流程和具體業務操作,畢業后可以勝任大、中、小等各種類型企業的會計崗位工作。
2.會計手工模擬實訓與會計電算化實訓相結合。
第一層次進行會計手工模擬實訓,要求學生掌握傳統的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編制會計報表的一系列賬務處理,掌握在手工條件下各不同會計崗位的工作流程。第二層次進行會計電算化實訓,要求學生掌握企業財務軟件的操作和不同崗位的會計人員在各個模塊處理中的職責及權限,提高會計電算化操作水平,培養學生的現代化技能。第三層次是手工會計模擬實訓和電算化實訓一體化。這一層次的模擬實訓將傳統的手工會計實訓與會計電算化實訓結合在一起,兩者采用同一模擬企業的資料進行會計處理,并將各自核算過程與結果進行比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技能。
綜上所述,改變會計專業學生不能很快勝任會計工作的現象,需要高職院校將實訓教學過程定位在“突出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會計崗位技能、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設計符合高職要求的實訓項目,提高學生的會計崗位操作技能、分工協作能力、職業能力和較強的適應能力,從而使會計專業學生零距離上崗,以此促進高職會計專業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任延冬,創新會計實訓教材促進高職教育發展,教育研究,2009.6:p163-164
2劉振威,楊寧,高等職業教育會計實訓教學研究,合作經濟與科技,2009年2月:p52-53
3程玉民,王維鴻,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創新研究,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學報,2009年6月
4劉建華,會計實訓仿真環境設計與建設研究,遼寧省交通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12月:p75-77
會計畢業論文范文二: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事務所實訓基地建設探究
論文摘要: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主要教學步驟,是高職院校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計專業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受會計保密性、政策支持力度不夠等制約,使得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困難。通過與會計師事務所開展松散式、培訓式和引入式的實訓基地建設方式,為會計專業學生提供不同的實習實訓機會,把課堂學到的會計專業理論運用到實際會計業務中,從而增加學生的實際經驗和實踐技能,最終實現快速就業。
論文關鍵詞: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事務所,實訓基地
一、高職會計專業校外實習的現狀
(一)校外實習是學生就業的需要
當前,由于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大專以上財會生劇增,人才供過于求,使得企業進一步提高用人的門坎,高職院校財會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具體表現在企業招聘會計人員時,往往要求應聘人員具有會計工作經驗。民營中小企業大都只有一名主管會計,要負責整個企業的賬務處理、納稅申報和會計管理工作,要求會計人員專業素質高,綜合能力強。不僅要懂得生產經營與管理,能夠妥善處理各種經濟業務,還要能夠協調級部門之間的關系。外資企業、國有企業對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要求更高。因此企業一般不聘用剛畢業的大學生擔任會計工作。這就要求學生在走出校門時就應該初步具備企業要求的技能和條件。校外實習是學生實現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培養技能的重要環節,特別是對于以應用型為主的會計高職教育,實踐環節更是必不可少的。但目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校外實習普遍存在許多問題。
(二)校外實習存在的問題
1.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困難
目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校外實基地建設困難,首先這是由于會計崗位的特殊,企業大多不愿意接收學生進行會計實習。即使接收學生實習,也大多是以介紹企業情況和講解核算體系及方法為主,至多讓實習學生自己翻翻已有的一些憑證、賬簿等資料。其次,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而接納學生實習是企業單方面的付出,因此企業熱情不高。最后由于計算機在會計中的廣泛應用,工作效率提高,一般企業的會計人員配備有限,在傳統的一對一的實習模式下,實習單位不能夠容納太多的學生進行會計實習。這些都導致了實習基地的建設困難,使高職院校缺少實習的條件。
2.校外實習實際成效差。
根據規定,高職院校應有半年以上的校外實習,校外實習主要是第五學期的校外頂崗實訓以及第六學期的畢業實習。由于大部分高職院校都沒有能容納所有財會生的校外實訓基地,因此校外實習以學生自行聯系實習單位,分散實習為主。經常有部分學生在規定的校外實習時間結束的時候仍沒有找到實習單位,即使是找到實習單位的同學,實習的效果也不盡如人意。學校沒有和實習單位一起建立相應的檢查、考核約束機制,有關實習內容的安排、監督工作都由實習單位承擔。實習單位沒有監管學生的義務,實習主要是靠學生自覺。由于會計工作責任重大,學生在實習單位很難做到頂崗實習,學生沒有實踐操作的機會,也就失去了學習興趣。因此有些學生就對實習采取應付了事的做法,自己起草填寫實習鑒定表,找家單位蓋章以應付學校,使得校外實習效果差。
二、高職院校建立事務所實訓基地的可行性分析
(一)建立事務所實訓基地是雙贏的合作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只有建立在雙贏互利基礎上的校外實訓基地才能有持續的生命力,這是高校與實習單位關系價值的立足點。事務所業務季節性強,每年12月底至次年的4月底業務繁重,需要大量的助手。學??梢岳米陨淼娜瞬艃瀯?,幫助事務所選拔優秀人才,降低人才使用成本。事務所可以根據自己的發展需要或結構調整,進行人才培養,讓學校成為企業發展的“蓄水池”。事務所實訓基地為學生創造了理論結合實際的良好學習條件,也便于事務所對學生進行全面考察和擇優錄用。正是因為雙方各有所需、各有優勢,雙贏互利,才能為一個穩定的實習基地創造前提。
(二)會計師事務所具有高層次的實習指導人員
規模相對較大的事務所具有人才、資金、成本、信息、客戶、培訓、研究等方面的優勢,尤其是財會、金融、法律、工程、外語、計算機等各類專業人才匯聚一堂。會計師事務所中的專業人員擁有較高的學歷和注冊會計師、高級會計師、會計師等專業資格,具有較高的會計理論知識和會計專業實踐技能,積累了豐富的會計工作經驗,為建立大學生實訓基地提供了雄厚的師資力量。企業基層會計人員一般從事分崗位的核算工作,尚能勝任會計日常分崗位核算的指導,但遠遠達不到綜合性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而事務所專業人員對日常核算實踐有全面系統的認識且能接觸高層次應用實踐,對高層次綜合性實踐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高職院校還可以聘請會計師事務所的高管人員,作為兼職教授,以做階段性講座的方式直接指導大學會計實踐。高層次的實習指導人員是會計師事務所建立大生會計實訓基地的先決條件。
(三)事務所全方位專業服務業務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提供平臺
事務所能為股份制企業及上市公司、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以及外資企業等提供審計、評估、稅務、咨詢、記賬、專業培訓等全方位的專業服務。全方位專業服務業務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提供平臺.
1.學生專業實踐能力培養
(1)會計核算能力的培養
事務所記賬部通常都有幾百家服務企業,承接中小型企業的會計工作,涵蓋了工業企業、商貿企業、外貿企業、建筑安裝企業、房地產企業、旅游業、lT產業等會計領域。涉及到工業會計、商貿會計,外貿會計、房地產會計、建筑業會計、服務業會計,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性質和生產特點,因此會計核算方法不同,稅款的計算與申報也不相同。
例如,工業企業生產工藝復雜,原料材料種類多,成本的核算方法繁瑣,實行增值稅種,主要隸屬國家稅務局管理。商業企業的核算主要側重于采購成本和銷售成本的核算及商品流通費用的核算,實行增值稅和營業稅稅種,隸屬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管理。建筑業生產周期長,實現主營業務收入時間亦長,實行營業稅種,隸屬地方稅務局管理。外貿企業與眾不同,享受國家出口退稅的優惠稅收政策,核算起來難度較大。旅游業、廣告業又實行差額納稅的政策。外資企業的管理方式、核算方法、稅收政策與內資企業不同,會計處理方法復雜,外匯結算麻煩,還要提供中英文對照的會計資料。在記賬部的實習過程中,大學生從會計數字的正確書寫,到新開辦企業的設立手續,銀行支票、匯票的使用方法,憑證制作,登記賬簿,會計核算,出具會計報表,稅務申報、繳納,報關退稅,購匯結匯、財務軟件的運用,憑證的裝訂等實際會計業務學起,親自動手,在師傅的指導下獨立操作,完成完整的會計核算程序。通過在記賬部的學習,可以提高大學生會計核算、財務軟件運用等會計核算能力。
(2)較強的審計業務能力
大學生不僅可以在會計業務部學習賬務處理業務,還可以在審計部門跟隨注冊會計師到客戶企業,進行審計業務、鑒證業務實習。通過下戶審計,大學生可以更廣泛更直觀地了解企業的實際財務狀況和經營情況。在審計過程中,注冊會計師面對給定的審計材料,能迅速找到切入點,從蛛絲馬跡中發現問題,在職業敏感性的基礎上進一步解決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著眼點。注冊會計師較強的綜合分析能力、職業判斷能力以及其良好的職業道德,為大學生們樹立了榜樣。大學生在下戶審計中得到思想和業務方面的鍛煉,提高了他們的綜合分析能力和職業判斷能力。
2.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
實踐經驗告訴我們,做好一名會計人員,要首先學會做人,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會計本身就是一項枯燥艱苦的工作。要求會計人員必須樹立吃苦耐勞,勇于奉獻的思想。勤奮刻苦,忠于職守,愛崗敬業,堅持原則,恪守企業機密,這是一個會計人員的基本職業道德。大學生大都生活條件相對優越,未經過坎坷,通過會計師事務所崗位上的實際訓練能讓大學生獲得課堂上難以培養的素質,如:服務社會觀念、事業心和責任心、團隊精神等等,提升思想品位,為日后從事會計職業奠定良好的品質基礎。
(四)師生之間沒有排它性
會計是個實踐性很強的行業,企業卻出現不少會計不愿帶徒弟,特別是不愿意傳授核心技能的現象。老會計們擔心“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尤其是一些民營企業會計,這種思想更為明顯。他們認為自己這點專業技能來之不易,是付出了很多才得來的,也是自己在會計界立足的資本。再加上擔心別人學走了技能,自己的地位動搖了,甚至飯碗不保。所以在帶徒弟的過程中,師傅往往會有意無意地將其技能的精華留一手,以防徒弟超過了自己,奪了自己的飯碗。而在事務所實踐基地則不然,大學生不會排擠會計師傅的工作崗位,會計師傅也就沒有岌岌可危的后顧之憂。會計師傅可以毫無保留將所掌握的會計業務知識,傳承給大學生們。
(五)有利于建設具有較高素質的“雙師型”師資隊伍
工學結合實施的關鍵是要建設一支理論基礎扎實、技術應用能力較強的“雙師型”師資隊伍。會計師事務所實踐基地的建設,可以加強教師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提高教師技術實踐能力。高職院校通過設立青年教師到事務所實習鍛煉的常規制度,有計劃選派骨干教師到事務所掛職鍛煉,與學生一起接觸會計專業前沿知識和最新技術,扎扎實實地實踐新技術;通過定期聘請事務所高級管理人員對教師作專業發展前沿的技術講座,開拓教師的技術視野.通過和會計師事務所專業人員共同承擔實踐教學任務,零距離交流,提高技術實踐能力。在“實訓型”鍛煉中培養教師的學習能力,挖掘專業教學團隊和“雙師型”教師資源,借助事務所專家的研究力量,全面提升教師課程開發綜合實力。
三、事務所實訓基地的建設與完善
(一)校內實訓與校外實習相結合
會計實習是溝通理論和實踐的橋梁,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場所。為了提高會計實習效果,可以按“認知實習—教學實習—專業實習三步走的策略。充分利用校內實驗室與校外實習基地,將校內實訓與校外實訓相結合,將理論與動手能力相結合。具體來說,在會計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設置上開出了三個階段的實習實訓。第一階段——認知實習:組織學生深入工商企業(校外實訓基地),了解企業商品經營活動特別是會計的基本工作程序、工作方式和工作內容等,通過實習使學生獲得有關本專業實際工作的感性認知。第二階段——教學實習: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的實習實訓。通過財務會計實訓(包括手工模擬與會計軟件模擬)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專業理論知識,逐步培養專業實踐能力,對學生進行技能培養和訓練。第三階段——專業實習:對學生進行綜合實習(會計師事務所校外實習基地頂崗操作),通過實習使學生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進行實際操作,進一步培養綜合業務能力。
(二)建立完善的工學結合的教學管理制度
事務所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工作應列入學校的發展規劃與年度工作計劃,制定目標、落實責任、動態考核。針對工學結合中出現的新問題,制訂出一整套便于操作的制度,包括學生申請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帶隊教師管理制度、學習成績考核和綜合測評制度、評價反饋制度、經費保障制度等。高職院校與事務所合作制訂與理論教學相適應的實踐訓練計劃、實踐訓練大綱、實踐訓練指導、實踐考核辦法等實踐教學計劃管理辦法,嚴格操作規程,爭取做到人員結構合理,崗位職責明確,保證校外實訓基地運行規范有序和建設管理工作的制度化、科學化。在企業實習階段要引進企業對職工能力的考核標準,建立適應工學結合需要的教學實訓評價體系。校企雙方共同組建考核小組,由學校代表、企業代表和學生自己根據企業的考核標準共同參與考核。為確保工學結合實踐環節的教學質量,校企雙方要共同組建教學質量監控小組,對專業設置、教學計劃運行、教學實訓、生活管理等實行全過程、全方位跟蹤調查和研究,構建暢通的信息反饋渠道,及時把質量監控信息向學校、企業、學生三方反饋,不斷完善和創新工學結合的運行機制,提高工學結合質量和人才培養水平。
參考文獻
1林松池.工學結合模式下的高職會計實踐教學的探討[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9,(12)
2丁佟倩.基于關鍵能力培養的會計專業課程改革[J].職業技術教育,2008,(20)
會計作為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置身于企業內部。當企業的內、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時,都會對會計產生重要影響。另外,會計系統自身的不完善,也會對會計產生一定的影響。
1.1政治環境的影響
目前我國會計信息失真與會計從業人員所處的政治環境有關。政企不分問題依然十分嚴重。在國有企業里造假的會計、統計信息成為企業領導取信于官的資本。上市公司更是地方政府的“門面工程”,非常多的企業在通往股市的狹窄通道上想分一杯羹,于是“過度包裝”被引入企業。政府這時不是公正的裁判員,而是為了地方利益、為了小集團利益、為了個人利益去充當造假的運動員。具有官員身份的經理人的大量存在,是會計舞弊不可忽視的一個因素。我國自古就有官商一體的說法,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政府對經濟行為的干預無所不在,市場經濟原則要求企業自負盈虧自主經營,但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官與商仍有千絲萬縷的關系,市場的政府行為層出不窮。
1.2市場經濟的影響
市場經濟的發展大大激發了人們的競爭觀念和奮斗精神,不但對推動生產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而且對促進人們的精神解放也有著巨大的意義[2]。但是在市場經濟模式下,“經濟人”的假定,即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也產生了一些非道德因素,人們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時出現了私欲膨脹的現象,引發了極端利己主義和個人主義的傾向,在競爭時違背誠信原則,爾虞我詐,假冒偽劣產品屢見不鮮,虛假廣告泛濫,違約合同增多等等,造成社會道德滑坡,原道德體系被社會風氣破壞,各行業欺詐行為盛行,大大降低了市場的效率,打亂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維持的市場經濟運行秩序,妨礙了經濟發展,這種不良的社會風氣必然會對會計人員產生影響,作為經濟信息提供部門的會計,為了企業或個人的利益不可避免的會喪失誠信原則,進行造假。
1.3法律環境的影響
目前,我國法律環境對會計誠信的影響主要表現在無法可依和執法不嚴問題。首先,我國法律制度的科學性存在欠缺。會計工作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有自身的工作方法與手段。如果相關的會計法律、法規缺乏嚴謹的科學性,就會為會計信息真實性的判斷帶來困難,進而影響會計法規的貫徹執行,為會計造假提供法律空間。其次,我國法律建設嚴重滯后。進入市場經濟以來,我國實行的現代企業制度,使企業逐漸成為自主經營的法人主體,但有關的法律、法規建設卻沒能跟上。雖然現行頒布的《會計法》、《企業會計準則》等均對會計誠信問題作了一定規制,并對違反會計誠信的造假行為進行了打擊,但由于我國尚缺乏一部核心法規為信用行業的發展確定基本的制度框架和系統規范。總之,沒有相關的會計誠信的法律法規對我國的會計誠信建設有很大影響。
2.誠信體系的構建探討
2.1建立健全的會計誠信法規體系
首先,應根據經濟發展、科學進步和管理的需要,應制定一些新的與已經制定的其他經濟法規相配套的會計法規。如制定會計職業道德準則、推行會計信用等級評定和公開制度等。
其次,會計誠信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相關法律法規的建立和完善,不但促進了我國法律建設,同時也促進了誠信建設。我們有必要對《公司法》進行修改,以促進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不斷完善,從制度上消除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內部因素。同時我國還應借鑒國外經驗,結合本國現實情況,制訂可實際操作的《信用法》。
2.2明確企業管理當局的會計責任
企業會計信息質量水平高低與企業負責人員對會計的態度有十分密切的關系。企業領導支持會計監督,則企業的會計監督力度就強會計信息質量水平也就高,反之則差。當前我國會計監督領域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企業領導阻礙會計監督,并指使會計人員作假,因此要從根本上解決會計監督不力、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恐怕首要措施就是加大企業負責人的會計責任。我們應進一步加大企業負責人的會計責任、加大處罰力度,只有這樣才能使領導意識到阻礙會計監督的后果,才能從內心深處支持會計監督,為會計監督創造良好的環境。
2.3加強會計誠信教育
會計誠信教育作為塑造會計人員高尚道德風貌的工作,其作用在于把社會意識中得到反映和論證的會計誠信原則、會計誠信規范和會計誠信觀念灌輸到會計人員的意識之中,引導會計人員既能夠實行自我監督,調整自身行為,也能夠參與社會行為的調整過程,對其他會計人員提出會計誠信要求和進行會計誠信評價。基于會計是社會生產、人類生活須臾不可離的職業,它的從業人員遍布社會的各個層面,而且又能動地享有一定的“道德自由空間”,這就使得會計誠信教育過程是一個極為復雜的矛盾運動過程。
會計誠信的建設是一個系統的、綜合的工程,需要從各方面來加強和完善。總之,會計誠信體系的建設應主要從加強會計誠信環境建設、會計誠信監督體系和會計信用等級評價體系建設入手。
參考文獻:
1.鄭紅梅,論會計信息質量監管,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3
2.辛福榮,論會計誠信,遼寧稅務高等??茖W校學報,2004
3.程蓮萍,會計行業呼喚誠信建設,會計之友,2002
4.張學平,建立會計誠信體系的構想,財會月刊,2003
5.張澤榮,劉方東,加快會計誠信體系建設的政策研究,經濟與管理,2004
關鍵詞:成本會計 信息失真 會計誠信
1 會計誠信的內涵與意義
1.1 會計誠信的內涵 什么是會計誠信?簡單地講,會計誠信表達了會計對社會的一種基本承諾,即客觀公正、不偏不倚地把現實經濟活動反映出來,忠實地為會計信息使用者服務。“誠”對于會計從業人員來說就是忠誠于自己所承擔的會計事業,熱誠勤勉地做好會計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卓越?!靶拧本褪侵v究信用,樹立會計信譽,恪守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不屈從和迎合任何壓力與不合理要求,不提供虛假會計信息,不以職務之便謀取一己私利,提高會計的公信力。所以,從整體看,會計誠信的內涵包括良好的會計職業道德和會計職業操守、精湛的會計技術和會計技能、完善的會計信息質量和優質的會計服務。
2 會計誠信缺失的原因
近年來,我國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嚴重失真,會計造假案頻發,會計行業面臨誠信危機的嚴峻挑戰。筆者認為,導致會計誠信缺失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 會計誠信缺失有其社會背景,它是社會誠信缺失在會計領域的反映。當今社會正處于市場經濟的探索過程中,各種法律和制度建設尚不成熟或者說尚不完備。單純靠社會道德教育和所謂“紀律性”約束,顯然已不適應今天人們多元選擇的價值觀念;也不可能用來規范人們的各種社會行為。在沒有嚴格法律規范人們行為的背景下,社會誠信缺失是必然要出現的一種現象。它會反映在各個領域——政治、經濟、文化等等。反映在會計領域,便是我們必須正視的會計誠信缺失。
2.2 會計誠信缺失是“公民意識”淡薄在會計領域的一種表現。在會計領域,缺乏公民意識違背“契約”精神,造成會計誠信缺失。讓人擔憂的是,這種公民意識淡漠,是普遍存在于社會各個層面的;讓人欣慰的是,這個問題已引起社會各界有識之士的關注。
2.3 會計誠信缺失是社會職業道德觀念弱化對會計領域的潛在影響。會計誠信缺失所引發的明顯違背職業道德的行為,如造假報表、假審計報告等弄虛作假的法人行為,挪用公款、貪污、侵占等個人行為,就是一些具體表現。職業道德觀念弱化,是造成會計誠信缺失的一個潛在原因,它的真正危害在于,違法心安理得,犯罪成為“邊緣化”。
2.4 民事賠償機制不健全,會計造假成本低 在成熟的證券市場,上市公司欺詐性的信息披露行為都會受到嚴厲的懲罰,其中就包括高額的民事賠償,往往令違法者賠得血本無歸。
3 會計誠信缺失的收益
成本收益原則是經濟學的基本原則之一。在經濟學中,在服從理性人的假設下,無論為或不為,我們一直都追求的是收益最大化,效用最大化,收益要遠遠大于成本是我們所期待的,我認為會計誠信也是符合這一基本原則的。
3.1 從企業本身來看, 企業喪失會計誠信,提供失真的會計信息,主要可以獲得以下收益:
3.1.1 可以籌集資金。在當今社會中,一個企業要生存,要發展,資金是至關重要的。沒有資金,企業經營就沒有保障。然而不管以那種方式籌集資金,公司的財務報表都是至關重要的,都是對方必需審查的對象。因此公司財務報表所反映的公司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的信息也就成為能不能籌集資金的關鍵因素。有些公司的財務狀況不好,要想獲得資金,只有缺失會計誠信,扭曲財務信息。
3.1.2 可以獲得稅收上的好處。在我國現行的稅收管理體制下,一些跨區域的企業,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采取虛構或隱瞞交易、人為抬高或降低交易價格等手法,以確保所繳納的稅收均能夠進入某一地方政府的口袋。而在“內部人控制”下的企業,企業的利益也就是內部人的利益,內部人為“確保企業的利益”,便出現了偷稅、漏稅、減少或延遲納稅的動機,而為達到這些目的,只能通過會計舞弊,調整賬面會計利潤,從而調整應納稅所得額。
3.2從企業內部人員來看,企業因缺失會計誠信,扭曲會計信息,內部人員所獲得的收益主要有:
4 會計誠信缺失的成本
會計誠信缺失的成本是指違背會計誠信原則所要付出的代價。會計誠信缺失的成本通常包括罰款、處分、吊銷會計師資格證書、免職、會計誠信缺失行為的各種支出等。但所有的成本可以歸分為四類:管理懲罰成本、市場懲罰成本、違約懲罰成本、會計誠信缺失的費用。
5 治理會計誠信缺失的措施
5.1 加大監管和懲罰力度,提高管理懲罰成本 加大對造假者的監管和處罰力度,提高造假的管理懲罰成本,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①修改《會計法》中關于有關編制虛假會計信息和指使、授意、強令會計機構、人員編制虛假會計信息的規定?,F在的規定太輕,對于造假的罰款太少,相對于造假收益來說就是“九牛一毛”,微不足道。我們應該加重罰款力度,讓有造假欲望的單位和人員覺得造假不可行。②建立會計誠信檔案制度。這種辦法是對企業和相關人員(包括企業管理者和財務人員)的誠信實施檔案管理,從而評價出一個企業的會計誠信等級。對于講誠信單位要在政策上給予適當的優惠。
【論文關鍵詞】會計信息化會計電算化分層次教學
0引言
2005年8月,由會計之友雜志社承辦的中國會計學會會計電算化專業委員會年會在山西太原召開。會上提出了“會計電算化”向“會計信息化”發展的理念,與會專家就這兩個概念進行了熱烈的討論,一致認為用“會計信息化”可以更好地概括“會計電算化”的進一步發展,也可以進一步提升“會計電算化”的應用水平。近年來,《會計信息化》這門課程逐漸在各高校中取代會計電算化等相關課程。
2009年4月國家財務部印發了《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我國會計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全面推進我國會計信息化工作的目標和主要任務。高校作為培養財務人才的基地,針對會計信息化的教學更是得到重視。為達到教學目的,《會計信息化》課程教學方式成為眾多教學工作者探討的話題。
一、《會計信息化》課程的介紹
(一)會計信息化的含義
會計信息化是會計與信息技術融合的過程,是將會計信息作為管理信息資源,全面運用以計算機、網絡與通訊為主的信息技術對會計信息進行獲取、加工、傳輸、存儲等處理,使會計信息處理高度自動化,信息高度共享,并能主動、實時報告會計信息,為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者、企業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全面、及時的信息過程。
會計信息化代表了一種全新的會計思想與觀念,是傳統的會計理論和現代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等相結合的產物,是現代會計發展的必然趨勢。實現會計信息化后,會計系統將是一個實時處理、高度自動化的系統,業務內容來自企業內外業務的實時數據,出現真正的電子憑證、電子賬簿和電子報表,會計處理方法將更加多樣化。
(二)會計信息化課程的內容
會計信息化課程是在原會計電算化的基礎上開設的,不僅包括傳統的會計電算化所涵蓋的內容,而且,由于會計信息化產生于信息社會,其是在計算機核算的基礎上提出的信息多元化處理,能實現會計業務的信息化操作,充分發揮會計工作在企業管理和決策中的核心作用,最終實現企業的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一體化。會計信息化課程比會計電算化有更高的要求,教學中不僅包括信息化中的具體財務操作,更包括企業信息系統中各功能的數據傳遞及相關關系,最終得讓學生清楚企業的財務信息是如何形成;又是如何與其他相關信息發生作用;最終又能給企業提供怎樣的信息。在信息傳遞的同時,物流、資金流與信息流又有怎樣的關系等等??傊?會計信息化課程的內容要更豐富,具體操作也要求更高,課程教學內容、方式都將發生變化。
會計信息化課程教學分為理論部分和實驗部分。理論僅占很少學時,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會計信息化及其發展情況。實驗教學是重點,學生將花大量時間用于具體實驗,在實驗過程中體驗會計信息化的內涵;教師也將在實驗階段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學生能否按實驗要求出實驗效果及能否真正學好會計信息化都在這個階段得到體現。因此,教學所采用的實驗教學模式、方法等是至關重要的。
二、分層次教學
(一)分層次教學的涵義
分層次教學是指在承認學生有差異的前提下,教育者依據學生實際情況,以學生為主體,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提出分層次的要求,并在課堂教學中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不同層次的教學要求,創立評估體系,從而使不同層次學生均能得到最充分的發展與提高的教學過程。分層次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整體素質,促使每個學生在最適合自己的環境中求得最佳的發展。教師必須打破以往按統一模式塑造學生的傳統做法,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特殊性,并在此基礎上實施分層次教學。
(二)分層次教學具有的優點
教學,尤其是高校專業教學本身就是一個體系。學生不是一門課程學好了就表明專業學好了,總存在一部分學生部分專業課程學不好的現象。分層次教學就是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以不同層次學生為基礎因材施教,具體教學過程中有不少優點,表現如下:
1.分層次教學體現了教育的公平
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動者,應該在承認差異的同時,公平教學,而不能只為一部分學生而進行教學,這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分層次教學的應用讓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不能忽視成績差的學生,而是積極主動地為各個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
2.分層次教學展現了教與學的互動
分層次教學讓高校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模式及方法,不再是教師講授,學生接受,最終能接受的就好,不能接受的就差,教師不用在乎學生學的結果。教師采用分層次教學后,要主動關心學生學習情況,并關心學生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如何對基礎不同的學生施教等。這樣,教學中的“教”與“學”不是分開的,而是互動的,教師教學對學生的影響又將影響教師將來的具體教學。這樣,分層次教學將繼續升化,教與學將在互動中不斷得到發展。
3.分層次教學的落實將逐漸改善高校教育現狀
高校教育中,進行分層次教學有望改善教育現狀。教師因要進行分層次教學轉變,而改變原來的教學內容、方法,并開始主動研究自己的教學情況,在教學中找原因,考慮如何對現存的差異開展教學等。分層次教學使得教與學不斷變化,從而可能改變有的教師幾年都用同一教案的狀況,教學質量有望得到提高。
三、會計信息化分層次教學的具體落實
(一)領會分層次教學模式的指導思想
分層次教學模式的指導思想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教師的“教”要適應學生的“學”。學生是有差異的,“教”自然要有差異。第二,教學目的是要促進學生的發展。每個學生都是有發展潛能的,不能以犧牲一部分學生的發展為代價來求得另一部分學生的發展。因此,在教學中要形成一種促進每一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較好發展的機制。第三,學生之間的差異是一種可供開發利用的教育資源。學生的主體性不僅表現為他是教學中學習的主體,而且表現為他在某種程度上還可以成為“教”的主體。
承認學生的差異,是要讓差異縮小甚至消失。筆者認為,教師是分層次教學的主導者。所謂分層次教學并非要把學生形式上分成幾個等級,而是教師應看到學生之間客觀存在的差異,做到教學內容、方法、方式等有差異,以便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接觸一門新的課程都會有興趣或都能很快培養興趣而投入到這門課的學習。由這門課的興趣學習又將帶動整個專業體系的學習,以至最終不僅成功講授這門課,還可能激發學生對所學專業的極大熱情。還要知道,學生學習成績差不一定不具有潛在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多年的實驗課程中筆者就發現不少學生專業成績差,但在實際操作中很有創新精神,并能解決很多電腦實際問題。教學關鍵是要因材施教,將學生的潛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出來。
(二)把握分層次教學的目的,安排好分層次的具體內容
1.學生定位的分層
會計信息化教學過程中,不可能把學生按其他課程成績或綜合成績進行排名,然后分班或分組進行。然而,必須承認學生經過大學前一階段的學習確實存在差異,而且這種差異不小。有的學生認真,專業基礎和計算機基礎都好,對學習也非常有熱情;有的學生曾經有掛科,已對學習沒有好心態,根本沒有興趣;有的學生基礎一般,態度也一般,主要看課程開始后,教師上課的內容有沒有吸引力(這占多數)。只有承認了這些差異,并能在實驗課中盡早將學生層次對號入座,根據不同情況學生進行差異指導和引導,爭取讓基礎好的學生自己努力實踐,達到或超過課程的要求,讓基礎一般的學生提起興趣,讓基礎較差的學生培養起興趣。
在會計信息化實驗中,學生層次是沒有絕對劃分的,只能是依據學生的表現及提問等來作基本判斷,而且這種分層次會隨著實驗內容及過程的變化而變化。因此,體現了分層次教學是教師主導的,教師應在分層次教學中發揮主要作用。
2.分層次備課
分層次備課是分層次教學的關鍵。既然學生是有層次的,備課就一定要有層次。作為實踐課程為主的教學,教師不僅要按課程的基本教學目的進行準備,還要按課程的實際可能情況做好充分準備,以滿足教學要求,從而保證讓基礎好的學生在實驗中得到極大的滿足。另外,對于基礎差的學生,備課要按心理學加上實務案例,由淺入深地做好準備工作,要通過心理、思想引導教育,利用最簡單和適用的知識等將他們引入教學,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證層次差的學生也能重視這門課程教學,積極投入到實驗訓練中來。分層次備課對教師要求較高,故教師要不斷在教學中進行總結,在不斷總結之后完善分層次備課。
3.分層次實驗
會計信息化課程主要是實踐訓練,以學生們通過案例資料進行驗證式實驗為主,可以說沒有很多新知識,多是原來所學知識的貫通運用。多操作、多思考后再操作,一般都能有較好的效果,但這整個過程,分層次的講解,分層次的要求都將對課程有極大幫助。實驗中要確定基本的要求,提高后的要求,實驗的目的并不是簡單的驗證,而是要讓學生知道具體實驗操作對信息化建設有怎樣的影響,會造成怎樣的后果;甚至要讓學生知道出現情況后要如何調整和補救等等。整個實驗教學過程是針對不同的學生給出不同的操作要求,針對不同的操作情況給出不同層次的處理方式。
在分層次的實驗中,還可充分利用學生差異來進行,讓部分優秀的學生變得主動起來,幫助一部分基礎差的學生。會計信息化的實驗課程中,不妨讓一些計算機知識很好的學生來幫助處理些涉及到計算機操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讓出現同樣問題已得到解決的學生來幫助需要的學生,這樣既能減輕教師實驗課的壓力,又能讓這部分學生在展示自己才能的同時加深實驗效果,同時被幫助的學生也可從中感悟很多,學生之間的感情會更深,課堂氛圍也會更好。在多年的實驗課教學過程中,筆者常這樣利用學生差異,效果確實很不錯,很多在實驗課中幫助別人或被別人幫助的學生還常聯系,溝通現在工作中的具體操作與應用。
(三)不斷在實踐中分層次、分層次中實踐,最終達到教學目的
會計信息化課程實驗通常是在計算機中完成,而且實驗課中每位學生都將有一臺屬于自己操作的計算機。這對實驗的獨立檢驗和操作是有一定好處,但在分層次教學中,這種方式也有一定的不利。因此,可以在單人組實驗結束后,特意安排一個綜合實驗,并考慮將不同層次的學生或是知識能互補的學生安排2~3人為一組進行實驗,還可以比賽的方式進行,最終可作為學生平時成績加分。
相對于很多課程重視結果而言,會計信息化課程的教學中更重視的是過程。在實踐過程中學生可以學到很多其他專業課本中學不到的知識,所學的更能貼近將來工作實務。實踐業務在不斷發展過程中,實驗也就會不斷出現新的問題。學生層次的差異所提出的問題也將有差異,差異的問題解決后還會產生新的差異,這不僅要求學生不斷實踐,不斷努力實踐,同時,也要求教師在整個實驗教學過程中不斷的分層次,并在分層次中不斷總結,最終通過不同層次的教學實踐來達到最終的教學目的。
1.有利于構建社會誠信體系
不僅僅存在與會計行業中,我國現階段的很多領域都面臨著誠信缺失的風險,會計行業中的誠信缺失僅僅是整個社會的一個典型表現,因此,對會計職業道德中的誠信研究對整個社會來說,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誠信不單體現在個人道德體系中,還是一個集體的道德品質,更是一種社會公德的表現形式,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時刻發揮著重要作用。從總體上講,社會誠信體系大致可以分為政治、經濟、文化三個重要領域,而經濟是其中最重要的基礎。對于經濟誠信來說,會計誠信又占有非常大的比例,如果會計誠信出現趨勢,則必將會對整個社會誠信體系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想要使整個社會誠信體系健全完成,便需要首先解決會計職業道德中的誠信缺失問題。
2.有利于提升會計道德水平
在會計職業道德體系中,誠信是最為重要的基本內容,其要求會計從業人員在工作過程中能夠保守秘密,并對會計相關工作做到完整真實的核算與統計,不弄虛作假。誠信是樹人之道,更是立國之本,在社會生活中,誠信是人與人交往的基石,在會計行業中,誠信更是從事相關職業活動的根本,也是會計職業道德規范體系中的和核心內容。在整個會計職業體系中,都是以誠信為主體,向其他職業內容進行擴散的,因此,誠信始終貫徹在其他會計行為內容中。也正因如此,如果會計行業中出現誠信缺失,則必將會對會計行業的其他職業道德產生影響,進而導致了會計職業道德水平的整體性降低。所以,想要會計道德水平能夠有所提升,便要先將誠信問題解決。
3.有利于發展我國市場經濟
在市場經濟的體制下,社會經濟實際上可以被定義為“信用經濟”,這種經濟發展模式與誠信道德密不可分。市場經濟的背景下,人與人產生交易活動都是通過合同來實現的,合同可以將其認定為一種契約形式,而誠信便是訂立契約的核心基礎。在市場經濟進行交易活動的過程中每個,會計所扮演的角色舉足輕重,任何一個單位或組織,都需要構建相應的會計部門,設立相應的會計人員。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會計從業人員也與日俱增,我國證券市場的逐漸完善,也使得會計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出來。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企業中的所有權與經營權出現了合理分離,會計從業人員的工作也不再局限于傳統的記賬、算賬,而是承擔起了管理人員的工作,在企業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所以,想要讓市場經濟能夠更加健康穩定的發展,一定要構建起健全的會計職業道德誠信體系。
二、誠信在會計職業道德體系中的地位
1.會計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
誠信是中華優秀文化傳統中最燦爛的瑰寶,在現代人的思想觀念中,已經將其轉變成為人們內在的人格品質,是我國精神文明傳承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計工作想要做好的首要原則便是誠信,但會計工作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很容易出現相關從業人員誠信缺失的現象,從而造成會計的相關信息不真實,在企業決策過程中出現對經濟問題的誤判,進而造成重大經濟損失。誠信可以分成誠實與守信兩部分,誠實是守信的內在表現,守信是城市的外延形式,兩者之間互為依存、密不可分。而會計的誠信則主要涵蓋三個主要方面,分別為高尚的職業操守、高超的會計技能、高效的會計服務。在會計誠信中所面臨最主要的問題便是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之間的矛盾,實際上,在會計從業人員工作的過程中,愛崗敬業是工作的首先前提,誠實守信的工作的核心基礎,而其他多方面的相關內容都是誠信的具體表現形式。
2.會計職業道德中誠信的主要作用
在職業道德體系中,誠信不僅僅占有主要地位,還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具體都在體現在會計職業道德體系中除誠實守信之外的其他方面,包括愛崗敬業、客觀公證、提升技能、高效服務、保守秘密、廉潔自律、管理責任、遵循準則、依法辦事等。以愛崗敬業為例,要做到愛崗敬業中的相關要求,便必須具備誠實守信的高尚品德,一個人或許并不非常熱愛自己的工作,但如果其具有誠實守信的道德品質,便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將思想重心轉移到工作中來;相反,如果一個人很熱愛自己的工作,但不具備誠實守信的品質,便很難將思想中心完全放到工作中來。換句話說,如果將愛崗敬業與誠實守信分割開來,那么愛崗敬業也僅僅是一句空話。
三、會計行業中存在誠信缺失的主要因素
1.政府誠信存在缺失
會計職業道德體系中的誠信之所以出現缺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的誠信存在趨勢,在社會大方面的誠信體系建設中,沒有占據主導地位。我國政府在長期以來的發展與建設過程中,始終都在努力構建誠信政府的百姓形象,但在實際建設過程中,卻仍然存在一部分失信于民的現象,在很大程度上限制著我國社會誠信制度的構建。造成政府誠信缺失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首先,一部分政府官員存在權利濫用的現象;其次,政府在工作過程中的民主性與公開性有待提升;再次,政府部門對相關人員的權利監督機制存在欠缺;最后,政府部門的人員在政策與法律方面的意識薄弱。諸如以上因素的影響,社會整體性的誠信缺失現象嚴重,對會計誠信制度的構建產生消極影響。
2.市場環境的不完善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其本身具有的盲目性、自發性以及滯后性等方面的缺陷也暴露無遺。市場經濟是資源配置體系中的一個重要手段,其內部的組成主體都以競爭方式存在著,而企業的根本經營目的便是追求利益上的最大化,在這樣的條件下,企業在面對誠信與利益的過程中,往往會選擇后者。這樣以來,資源的流向便越來越趨于少數企業,進而形成市場壟斷,實力相對較弱的企業也不得不運用不合法的方式來獲取相對平等的機會,這也是會計誠信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3.會計制度的不健全
會計職業道德體系中誠信問題出現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在于企業或集體中的會計工作缺乏獨立性。當前企業在任用會計從業人員的過程中,主要有以下兩種途徑:其一,企業固有員工,在獲得會計從業資格證以后,在企業中擔任會計職務,這類會計比較容易受到企業中管理人員的約束,也相對容易受到企業人際關系的制約,在面對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矛盾時,常常會選擇前者,在制作會計報告的過程中作假。其二,會計中介機構為企業提供的會計人員,這類會計在工作獨立性方面雖然相對較強,但從個人利益的角度看,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企業的制約,降低審計標準的現象也時有發生。
4.社會誠信意識不強
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傳統的價值體系已經不再完善,但新的價值體系卻還沒有建立起來,現階段我國的誠信意識呈現出淡薄趨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長期以來的很多封建落后觀念還深植于社會大眾的思想意識中,如“無奸不商”的封建觀念,使得很多人在誠信方面的意識淡薄。另外,在市場經濟的體制下,政府活動中對會計職業道德誠信也體現的很少,社會上充斥著“重利輕信”的思想,導致了社會大眾的誠信缺乏。5.監督機制存在缺陷除上述原因之外,監督機制的欠缺也是會計職業道德體系中出現誠信問題的主要原因。企業中的直接負責人也是對企業起管理作用的核心人員,而會計報表的制定也是以企業利益最大化為基礎的,因此,偽造或變造會計報表的情況便屢見不鮮,很容易導致投資者對經濟活動的錯判。6.誠信缺失成本較低因為監管機制的欠缺,導致很多企業的違法行為得不到應有的處罰,即便有,處罰力度也相對較輕,因此,很多企業在衡量違法成本與收益所得以后,還是會選擇維護企業自身利益,偽造或變造財務報表的事件也頻頻發生。
四、會計行業中誠信缺失所產生的消極影響
1.對經濟秩序的干擾
市場經濟從本質上講便是一種“信用經濟”,而誠信是支持市場經濟活動的重要條件,只有堅持誠信,才能夠將市場資源配置的合理化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無論在資源上還是在人力上都能得到有效利用。但如果市場經濟活動中的誠信缺失,便會導致職業道德的喪失,尤其是在經濟活動中占主導地位的會計行業中,一旦虛假會計信息泛濫,投資者的對經濟活動的判斷便會出現偏差,從而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導致社會動蕩。
2.對股東利益的損害
資源配置體系中,市場經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手段,在現階段,人們越來越將經濟中心向股市中轉移,企業也在股市中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支持。如果企業中存在誠信缺失,便會對股東利益造成損害,導致股票投資的可信度降低,影響企業未來發展。
3.對社會環境的影響
人們為構建起誠信建設耗費了非常大的精力,但我國現階段市場經濟體制尚不完善,誠信缺失的代價相對較小,社會環境也因此惡化。如果長期以來會計誠信缺失得不到有效解決,便會影響到社會的其他行業,進而使經濟市場的秩序昂是,對社會整體環境產生影響。
4.對會計行業的污染
會計行業中誠信缺失所造成的影響不僅僅涉及到個人利益與企業利益,還會對整個會計行業產生很大的不良影響,造成行業整體性的形象受損,對整個會計行業產生嚴重污染。
五、解決會計行業中誠信缺失的主要措施
1.強化構建政府誠信
前文提到,在整個社會誠信建設的過程中,政府誠信是其中最為核心的部分,有著基礎與保障的中不要作用,因此,想要從根本上解決會計職業道德中的誠信缺失問題,強化構建政府誠信是急需解決的主要問題。在強化構建政府誠信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首先,強化政府政策的誠信,在政策的制定、實行以及完善過程中,都要以民為本、誠信處事;其次,強化政府法制的誠信,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構建健全的法制行政體系;再次,強化政府行政的誠信,將傳統的管理型政府轉變為服務型政府;最后,強化政府經濟行為的誠信。
2.提升會計從業人員的誠信意識
在提升會計從業人員的誠信意識方面,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加強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這是從根本上解決會計從業人員誠信缺失的方法;第二,加強企業會計部門的問責制度,提升企業內部會計從業人員的風險管理意識與崗位責任意識,在最大限度內降低企業出現會計工作失誤的幾率;第三,加強企業會計人員的相關意識,只有這樣,才能夠保障企業進行經濟活動過程中相關數據資料的完整性與真實性,構建企業會計誠信建設。
3.加強會計從業人員的誠信自律
對企業中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來說,其也是社會的一個主要主體,從心理學的角度看,社會主體在面對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矛盾時,會本能的趨向于前者,因此,在道德心理上對會計從業人員進行誠信意識的相關強化是非常重要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會計從業人員的誠信自律,在這個過程中,不單單要強化會計工作人員對道德的認知,還要營造出一個相對良好的社會環境,只有這樣,才能夠讓會計從業人員從心理上正確認識會計職業道德,完善職業誠信。
六、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