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09 16:37:39
序論:在您撰寫心理統計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第一,注重統計意識與心理學理念的結合。心理統計學關注的是對心理學實際問題的解決,而且這個解決過程會隨著個體專業素養的積累而不斷深入。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應當鼓勵學生的探索精神,將重點放在統計思維的培養上,而不能局限于就事論事,尤其要避免機械記憶解題步驟的做法;另一方面,心理統計學的大背景是心理學,這對教師的課堂講授提出了要求:如何高效地實現對實驗心理學、心理測量學等相關領域的知識滲透?有研究者提出“將心理統計學的教學目標劃分為兩大層次:注重統計思維層次和注重統計思維和心理學理念融合層次”,而后者才是心理統計學課程的真正價值所在。第二,教學內容和體例的新探索。計算機軟件的普及運用使得大眾更深入地進行數據分析成為可能,因此有些教材開始將一般線性模型和多元統計分析納入其中,并對傳統的教學內容進行了重新編排。這不僅進一步表明了培養統計思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對教師的理論課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難以通過紙筆計算助力概念理解,如何將新內容新體例表達得直觀形象?第三,基于各種教學方法的教學探索。近年來,隨著統計學重要性的突顯,人們開始關注統計學的教學改革,尤其是教學方法的改革,例如案例教學、PBL教學等。實際上,選擇哪種教學法除了教師在理念上的差異,也受具體的班級情況和授課內容的影響。而無論選擇哪種教學方法組織教學,最根本的目的都在于引導學生想學、樂學、學有所得。
二、心理統計學教學改革的實踐探索
基于對心理統計學課程的教學現狀和發展趨勢的分析,筆者嘗試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評價方法3個方面對心理統計學的教學進行改革。
(一)教學內容改革
教學內容的改革主要體現為“一減一增一結合”。
1.一減在保證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邏輯和框架的基礎上,適當壓縮了統計學的基礎理論內容,將重點放在統計思維的培養和統計方法的選擇上,突出實用性。“……降低解題的難度,降低運算技巧的運用,簡化證明過程,但必須重視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崩?,在簡單線性回歸一章,回歸模型的建立方法占了一定篇幅,而實際上學生只要了解確定a和b的兩個計算式以及這是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原理即可。類似這種涉及公式推導的內容,只要不影響概念理解和實際應用,教學中均進行了刪減。
2.一增增補了統計檢驗力、效果量、多元統計分析等內容,并強調其與原有知識點的貫通,力求“將知識轉化為認知結構”。關于多元統計分析等內容涉及的相關課程(如實驗心理學和心理測量學)銜接問題,筆者將“心理統計學”分為初階和進階兩部分。初階部分主要講述“心理統計學”的基礎內容,包括描述統計和推論統計中的主要脈絡和基本方法,在低年級開設,其中涉及多元分析的部分,只是簡要介紹,使學生能夠理解其基本用途即可。進階部分則主要具體講述多元分析方法,這一部分內容納入“心理學研究方法”課程,此門課程的開設時間一般晚于實驗心理學和心理測量學。如此既滿足了學習實驗和測量的統計學要求,又解決了學習較高級統計方法要求代入實際情境的問題。
3.一結合將SPSS軟件應用與理論教學結合,即在理論課課堂上,在完成基本的教學任務之后,基于真實研究的數據向學生演示相關知識點的SPSS實現過程,并簡要分析輸出結果。尤其對于多元統計分析等難以紙筆計算的內容而言,這種方式不僅增進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傊柚庇^、迅速的軟件,學生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數據所傳達的信息,同時也為實驗課的開展做了良好鋪墊。
(二)教學方法改革
第一,使用姓名桌簽。請學生用卡紙制作一個桌簽,姓名是必選項,也可呈現其他可以表明自己身份的內容,上課時將桌簽立在課桌上。這樣做的好處在于消除了學生的匿名感,對學生是一種有效的督促,也有利于增進師生之間的溝通。第二,較多采用案例教學。日常教學中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景:某道題目如果出現在相應的知識點中,學生可以解出;一旦將各種類型的題目混在一處,有些學生就難以選擇恰當的解題辦法,甚至會做出削足適履的荒謬之舉。也就是說,學生在沒有明確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的情況下,就急于選擇了某個模型開始解決問題。針對性的解決辦法即首先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則同時關注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這兩方面的能力培養。引入案例教學后,心理統計學課堂基本可以分為4個階段:案例導入與分析、學生討論、教師評估指導、總結。在這個過程中,來源于實際的鮮活案例生動形象地例證了數據和分析的意義,學生更有興趣參與其中,成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主導者,也發展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應該說,相比傳統教學方法,案例法對統計學教學的促進作用是很明顯的。第三,充分發揮討論的價值。心理統計學課堂上經常涉及討論環節,不同的問題對討論時間和討論形式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例如小組討論、辯論式討論等。對于有些問題,希望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和傳播學生的觀點,使之成為一個全面深入的大討論。對于這類討論,通常會采用如下流程:小組內討論—小組間討論—小組內討論—大組間討論。以32人的班級為例,平均分為兩個大組,每個大組平均分為4個小組,每個小組的成員依次編號為01、02、03、04。小組內討論結束后,在每個大組內部,編號相同的人匯到一處,將各小組的觀點進行交流———此為小組間討論。小組間討論結束后,4人返回各自小組,再次進行小組內討論。之后每個大組內部各選派一名主要發言人對本組的討論情況進行總結發言。這種方式可以使每個成員都投入其中,彼此互通有無,而且反復的討論和溝通也有利于知識的澄清與鞏固。第四,改革實驗課的上課形式。除了慣常的SPSS操作課,心理統計學實驗課還增加了習題討論課的形式。心理統計學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熟能生巧的過程,一定數量的習題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與理論課上呈現的例題不同,實驗課中的習題多為源于現實的非典型實例,更考查學生對現實情境的統計化概括能力以及對各種統計方法的綜合與變通。第五,加強課外實踐。課外實踐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其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從心理學實踐中發展統計學的思維與能力,這也契合心理統計學的本質。有學者提出的自主學習任務,這些自主學習內容一般通過作業的形式督促學生完成,例如,要求學生按照“研究設計—收集數據—分析數據—得出結論”的順序考察某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過程和結果可能存在各種缺憾,但作為一種研究性學習,最重要的是強化學生的科學思維方式,逐漸掌握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評價方法改革
教學評價方面,嘗試采用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也就是說,除了期終考試這種終結性評價方式,日常教學中更多采用形成性評價。作為教育評價領域的一個研究熱點,形成性評價最終著眼于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但與終結性評價發生在教學結束之后不同,它更強調教學過程中的反饋。就心理統計學的教學過程而言,反饋可以從隨堂測驗、課堂討論、課后作業等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行。而且從統計學課程實際操作的角度,務必要保證反饋的具體性,例如當學生反應出錯的時候,避免只給予一個判斷式的反饋(“錯了”),而是對學生的反應進行分析,發現學生理解的誤區(“能否講一下你這樣做的依據”)。此外,可以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開展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例如,以作業的形式請學生就某一階段的學習進行總結,以實現自我反思和改進。
三、教改效果
系統學的基本理論是以系統論、信息論、控制論、運籌學的共同理論為基礎,綜合吸收了耗散結構理論、協同學、突變論、超循環理論等系統理論的基本思想,并不斷發展、完善。它既是方法學理論,也是一整套科學理論。系統學理論被廣泛應用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領域。其主要作用是使人們對客觀世界形成系統的,整體的認識觀念,認識系統的規律,對客觀系統達到有效控制。其研究和工作方法是定性、定量相結合的系統方法。以系統的整體性、層次性、開放性、目的性、穩定性、突變性、自組織、相似性、不可逆性為原理[6],以系統的結構功能相關律、信息反饋律、競爭協同律、漲落有序律、優化演化律為基本規律,系統學原理及規律對客觀世界具有普惠性,這種普惠性涵蓋了工業設計創新方法的研究[7]。設計從系統結構與結構分層認識創新,從系統的目標思考創新,從系統開放性的物質、能量、信息輸入尋找創新手段,從系統的升級與突變實現創新。設計創新的過程是改變產品的功能、技術、形態、品質、服務及用戶的過程,影響著從市場—產品創新—產品生產—市場的系統結構。在該過程中,判斷力來源于系統外部信息的綜合反饋,包括市場反饋、技術反饋、功能反饋、價格反饋、美感反饋、品質反饋、同類競爭反饋等,也來源于系統內部的構造子系統間的熵的反饋。通過反饋,控制系統內部及系統與外部競爭和協同,使系統的發展演化沿著既定的目標發展。實現系統處于不斷地演化之中的優化,從而實現耗散最小而效率最高、效益最大的過程。
2產品設計創新的系統求解
產品設計創新的過程是循環發展、螺旋上升的過程,在該過程中,需要創新的觀念、理論及工具,也需思考創新與功能、技術及文化藝術之間的問題。通過系統集成、系統協同、系統聯動,架構清晰的創新路徑,實現最終設計創新。創新是分析社會需求,提出產品設計創新問題,確定創新目標,實現產品升級的功能、技術、藝術的集成創新,需要創新思維求解、創新的技術策略求解、創新的藝術策略求解等。
2.1產品設計的思維創新
產品設計創新首先是思維創新,實現思維創新就要建立系統思維體系。從系統思維的結構分析,思維分為邏輯思維、形象思維、辯證思維、靈感思維[8]。結合線性和非線性的推理性、多向性、跨越性、綜合性鏈接,形成了創新思維。
2.2產品設計的技術創新
功能是產品設計的核心和本質,具有明確的物理和技術特征,它是設計創新的關鍵。功能具有明確的系統結構。創新的過程是完善產品的功能,首先圍繞著產品的主要功能,然后是系統分層的子功能。產品的功能依附在技術系統上,這樣,功能創新的實質即技術創新。功能創新首先要進行功能分析,分析出現問題的技術系統,列出該技術系統的所有組件;分析系統組件之間的關系,建立結構模型,將組件之間的關系轉化成功能,建立功能模型。功能的技術解決建立在資源分析、矛盾求解的基礎上。產品設計的技術創新資源包括自然資源、時間資源、空間資源、系統資源、物質資源、能量資源、信息資源等。這些資源及其派生資源、差動資源(差動物質資源、差動場資源)在設計應用時受數量、理化性能、質量、價格、范圍、對于應用的準備等因素的影響,并與相應的技術創新產生矛盾,在矛盾的過程中創新出現多種趨向。創新矛盾的多趨向性顯現了矛盾的復雜性,但矛盾的系統分層、矛盾的原理、矛盾的特性類型是有限的,在TRIZ理論體系中,解決矛盾的原理歸納為40個創新發明原理,例如:動態化原理、不對稱原理……,矛盾的特性類型歸納為39個通用工程參數,例如:物體的質量參數、壓力參數、能量參數……。設計創新的矛盾一般表現為技術矛盾,技術矛盾指一個作用同時導致有用及有害的2個結果,也指正面作用引入和負面作用消除導致的一個或幾個子系統的破壞,它一般表現在一個系統中子系統之間的矛盾。解決技術矛盾的具體措施:(1)確定主要的功能創新,通過分層列出其關鍵子系統及各種輔助功能,對待設計的功能的操作進行描述,確定系統應改善的特性、應該消除的特性,將涉及的參數按標準的39個工程參數重新描述。(2)對技術矛盾進行描述,如果某一工程參數要得到改善,將導致哪些參數惡化。(3)對技術矛盾進行另一種描述,假如降低參數惡化的程度,要改善的參數將被虛弱,或另一惡化參數的惡化程度將被加強。(4)在矛盾矩陣中由矛盾雙方確定相應的矩陣元素。(5)將這些措施確定為可用的發明原理,將原理按照40個創新發明原理重新描述,將所確定的原理應用于解決設計創新的問題,找到評價并完善的概念設計及后續的設計[9]。
2.3產品設計的系統創新
用戶在購買產品時一般關注產品的外觀、品質、功能、價格[10],這構成了產品的高級物場系統,在這個過程中,來源于人的場是“體驗”,來源于產品的場也是“體驗”,這個體驗過程是由整體到局部的過程;由宏觀到微觀的過程;由外觀到功能的過程;由直觀感受到價值判斷的過程,它是從外觀—品質—價格—功能的過程。體驗包括空間體驗、形態體驗、材質體驗、人機體驗、技術體驗[11]、情感體驗[12]、功能體驗、價值體驗[13]。這些體驗是感性判斷到理性判斷的過程。產品的系統創新要求體現在價值、外觀、功能、技術方面,產品的系統創新分為產品的升級創新和科學技術發明原始創新兩種方式,這兩種形式的過程是相反的。產品的升級創新過程是:人—體驗—目標追求、產品—體驗、人—產品—體驗,體驗分外觀體驗、情感體驗、技術體驗、功能體驗、價值體驗等5個子系統,36個體驗要素,36個體驗要素以創新目標和價值的升級的要求進行矛盾博弈,最終實現理想的產品升級創新。蘋果iPadAir(圖4)的創新是人圍繞產品的一種體驗。體驗的目標是實現外觀簡潔、功能全面、操作方便,便于攜帶,從而使產品實現價值提升,這種目標在產品上體現出外觀與功能的矛盾,這種矛盾解決是外觀、功能、技術的系統博弈,外觀精微、功能強大需要新材料、新技術和新工藝,需要技術集成、技術控制的創新,這種創新是外觀與功能的技術進步過程。iPad產品的尺寸越縮減,性能就越難提升,越難保持電池電量的使用時間,這樣就出現了矛盾,但為使產品更輕盈、更小巧,另一方面還要使功能更強大,只能通過外觀、功能的設計來促進技術的進步,經過系統博弈,最終出現了產品創新。在外觀上,整體體積比上一代iPad減小了24%(近1/4),機身厚度僅有7.5mm。在材料上采用鋁金屬unibody一體成形,使機身在輕巧之余不失堅固,并且賦予了簡約之美。獨特的斜邊由單晶金剛石削切而成,容差控制在微米級別,從而弱化了機身邊緣的突兀感,使機身整體柔和自然。在功能與技術上,雖然產品的空間縮減,但性能倍增,核心部件采用全新的A7芯片與M7運動協處理器。為隨身方便攜帶而進行設計,采用兩條天線支持MIMO(多輸入輸出)技術。在軟硬件的協作上體現出了完美的統一,iOS7的交互界面設計簡潔直觀,方便人們簡單的使用[14]。產品原始創新的過程如下:科技原始創新—原始創新形態描述(微觀的、虛擬的、數字化的[15]……)—科技產品—外形、功能、市場—體驗—觀念(人),如圖5所示。在該過程中,技術的進步對產品形成顛覆性的影響,直接改變人的觀念,這個觀念又可作用于產品的升級創新過程,形成對工業產品設計的整體聯動效應,實現產品的不斷創新發展。
3結論
學生的學籍管理,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傳統的管理主要依靠人工,大量的紙質檔案,管理起來,是一項非常繁瑣的工作。多媒體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為高校實施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技術支持。大多數高校都已經建立了資金的信息化管理系統,例如,教務管理系統、學生管理系統、科研管理系統、人事勞資管理系統等。這些管理系統的廣泛應用,極大地提高了辦公效率,方便了師生獲取相關信息。但是,校園內絕大多數老師和學生白天基本都在教室、操場等教學場地,不能及時通過臺式計算機和有線網絡獲取網站上的相關學籍管理的信息,網站在傳遞此類消息的時候有滯后性。而且重要的、緊急的通知還不能夠及時有效地傳遞。
2微信公眾平臺的申請認證
2.1微信及微信公眾平臺簡介
騰訊公司,在2011年推出了一款可以進行及時通訊的微信軟件,通過微信,用戶可以在智能終端設備上實現及時通訊,傳輸內容包括語音、視頻、文字和圖片等。該軟件的使用,僅需要耗費一定的網絡流量,由于微信相較與其他及時通訊工具的一些優點,使得其使用數量增長很快,到2013年11月,騰訊公司的數據顯示,其有效注冊用戶量超過了6億,成為亞洲地區使用最廣泛的及時通訊工具。在此基礎之上,微信公眾平臺開始出現,用戶可以通過使用微信公眾平臺,商品推介信息,創新營銷模式。在這個微信平臺上,可使用自媒體的方式進行營銷。如商家通過申請公眾微信服務號通過二次開發如對接微信會員云營銷系統展示商家微官網、微會員、微推送、微支付、微活動,微報名、微分享、微名片等,已經形成了一種主流的線上線下微信互動營銷方式。
2.2微信公眾平臺注冊與推廣
帳號申請:可以登錄微信公眾平臺,進行注冊公眾微信賬號,在經過后臺確認通過后,即成為公共帳號用戶。微信公眾平臺在申請使用時,其中文名稱沒有規則限制,可以重復進行申請使用,所以注冊的中文名稱可以是一樣的,如果覺得別人的更好,可以將自己的公眾賬號改成一樣的名字,或模仿其形式,完全是可以的。但是,具體的公眾微信號則是唯一的,在使用過程中,是不可以修改的。
2.3平臺類型介紹
到2013年8月5日為止,在經過幾次升級之后,基本上形成了比較成熟的兩種類型。服務號:公眾平臺的一種帳號類型,旨在為用戶提供服務。服務號一個月內僅可以發送四條群發消息。服務號發給用戶的消息,會顯示在用戶的聊天列表中。并且,在發送消息給用戶時,用戶將收到即時的消息提醒。訂閱號:是公眾平臺的一種帳號類型,為用戶提供信息和資訊。訂閱號每天可以發送一條群發消息。訂閱號發給用戶的消息,將會顯示在用戶的訂閱號文件夾中。在發送消息給用戶時,用戶不會收到即時消息提醒。在用戶的通訊錄中,訂閱號將被放入訂閱號文件夾中。但是兩種類型可以進行開發,可以將訂閱號開發菜單,服務號直接使用菜單。服務號可以申請自定義菜單。使用QQ登錄的公眾號,可以升級為郵箱登錄,一個月可更換。使用郵箱登錄的公眾號,可以修改登錄郵箱。編輯圖文消息可選填作者。群發消息可以同步到騰訊微博。運營主體為組織,可在新注冊的時候選擇成為服務號或者訂閱號。之前注冊的公眾號,默認為訂閱號,可升級為服務號。
2.4方式
微信公眾平臺,主要是通過訂閱和的方式進行消息推送,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可以通過添加公眾平臺或訂閱號進行。對于感興趣的內容可以按照關鍵詞進行搜索。
2.5消息推送
一般的普通公眾帳號,基本上都可以群發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等類別的內容,這個和個人普通微信賬號幾乎差不多,而通過認證的帳號,在使用過程中,其權限更高,所的內容模式更加多樣,除了上述信息之外,還可以發送專題。在推送的打擾方面,用戶訂閱增加可能也會增加這方面的困擾。但是據筆者所知,下一版本的推送將全部取消聲音提醒,以便把私人信息和內容消息區分。而最重要的,恐怕還是內容和品牌的選擇問題———人們會喜歡少量而精致的資訊,而且隨時可以離開。
2.6添加關注
微信公眾平臺無法主動去添加好友,只能被他人添加為好友,通過認證的用戶可以在微信公眾平臺被搜索。在微信中點擊朋友們添加朋友掃描二維碼把需要關注用戶的二維碼圖案置于取景框內添加關注的人。添加關注成為粉絲后,關注的用戶即可通過微信公眾平臺發送消息與您互動。個人也可以通過搜索微信號的方法,來添加關注公眾平臺。但是公眾賬號平臺不能搜索和添加任何人。此外,微信公眾平臺還進行了如下調整:增加高級功能選項,用戶可以在編輯模式和開發模式中選擇一個使用;設置選項里只保留賬號信息、公眾號手機助手2項,被添加消息自動回復、自定義規則回復2個重要功能選項被刪除。
3測試與應用
經過在校園網和QQ群的廣泛宣傳,我們選擇在部分系進行了應用測試,告知學生具體使用流程和方法。經過一個月的系統測試運行良好,得到了西安職業技術學院近半數在校生的關注,通過公眾平臺的學籍管理類通知消息的瀏覽量遠超傳統網站,在新生學籍注冊和在校生學年注冊,還有補考成績登錄期間,發揮了較大作用,有效地解決了校內查詢終端不足的問題,達到了預期效果。
4結束語
結構分析
.NET結構將最基礎中間代碼提供給應用程序來促進其運行,該結構主要分為公共語言類庫以及運行庫。從宏觀管理上講,.NET結構還能在運行中管理中間代碼,實現程序支持跨平臺應用。系統能夠支持多語言是.NET結構的優點之一,這有利于學生信息管理系統通過合適的語言編寫來進行開發和設計。
結構分析
.NET平臺屬于一種框架類庫,包含如XML以及ADO對象模型,這些模型都被聚集成一個呈樹狀結構的集合,這個集合被稱之為。具有與數據訪問相關的類,能通過數據容器對象實現處理數據的功能。
1.3RBAC結構分析
角色訪問控制就是RBAC的原意,學生信息管理系統的主要貢獻就是實現了角色權限直接授予角色,而不是用戶。
2系統設計
本文對學生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采用微軟公司開發的.NET平臺,其非常適用于學校對學生管理平臺的開發。對學校來講,學生信息管理系統設計的主要問題是學校具有很多組成部分,如各個學院等,其每個部分都具有不同的地點,管理較為分散,而這種不同結構的分布環境就是系統設計所以面臨的主要難題,必須一一考慮其在數據、語言、平臺、協議等方面的差距。本文設計的學生信息管理系統主要運用3層結構進行:首先,在SQLServer2000數據庫中將存放數據;然后在Web服務系統中規則化業務并實現數據訪問;最后在終端界面將數據結果呈現出來,采用角色訪問控制即RBAC技術。這樣3層結構通過邏輯順序層層運行,開發人員只需對其中一層進行操作或關注,就能替換原層次的實現而形成一種新層次的實現,從而達到對各層之間的信賴起到一種降低的作用,有利于各層之間的調用。本次設計的系統使用分為3種。第一,學生使用;第二,學生處使用;第三,學院使用。其中學生對本系統的使用主要為查詢或修改自己能修改的信息;學生處通過本系統的運用和操作能夠實現查找、更新、添加以及刪除學生信息的功能。另外還能統計各項信息并設置各種數據字典;而學院對本系統的使用只能通過操作系統來實現信息錄入。從宏觀來看,本次設計的系統主要分為3大塊內容,即基本設置、學生信息管理以及學生信息統計,也就是對數據庫的設計。
2.1學生信息管理
對學生信息的管理主要是從對學生的基本信息、學生在校期間的獲獎情況、學生的資助信息以及學生在校期間所受到的處分等信息的錄入、修改和刪除。另外,還要實現對這些信息的隨機查詢。
2.2信息統計
對學生信息的統計就是根據不同的信息要求統計學生人數和名單,并用所獲得的數據生成一種可編輯的統計報表,從中挖掘有用數據,并通過數據挖掘技術分析出這些數據的結果,以便為管理人員提供管理參考,促進其更好地開展學生管理工作。
2.3基本設置
在系統中對某些基本固定的名稱或字段進行設置就是基本設置的內容,如助學金的名稱、獎學金以及其他各項獎勵的名稱等。通過對這些基本信息的設置能有效防止產生模糊數據,從而促進對精確數據的統計。
3系統實現
3.1登錄界面
登錄界面主要為用戶提供信息注冊以及登錄的功能。例如用戶的信息登錄,針對已經注冊的用戶,如果用戶的賬號及密碼都設置正確,就可通過用戶表核實賬號,核實通過之后就可以填入密碼,判斷并查看密碼與賬號是否相符,如果相符則成功進入系統界面,如果賬號與密碼不一致,則會提示密碼錯誤,拒絕進入系統。
3.2權限管理
在RBAC機制的基礎之上,用戶權限管理模塊實現了驗證用戶權限以及授權管理系統方面的功能。角色與訪問權限相關聯以及用戶與角色相關聯是授權管理的兩個方面,通過這兩個方面將訪問權限與用戶進行了分離。權限驗證就是在用戶權限管理之前對用戶是否具有系統操作權限來進行驗證的模塊,以實現權限管理。
3.3系統功能實現
關鍵詞:學籍管理;Delphi;Oracle;數據庫
一、系統需求分析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在各行各業中應用的普及,利用計算機實現學生學籍管理是一個教育單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內容對于學校的決策者和管理者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用計算機來作學生學籍管理比人工管理更能體現查詢快捷、保密性好、安全性高、存儲量大、壽命長、成本低和效率高等優點;同時更便于管理和操作。
二、系統開發平臺簡介
根據我們對學籍管理系統和數據庫的需求分析,依據此系統符合規定的特點,考慮到界面的美觀和直接,以及數據庫的可行性和穩定性,我們對開發平臺作了如下選擇:
1.ORACLE8
Oracle8是一個面向Internet計算環境的數據庫,它改變了信息管理和訪問的方式。Oracle8將新的特性融入到了傳統的Oracle服務器之中,從而成為一個面向Web信息管理的數據庫。Oracle8支持Web高級應用所需要的多媒體數據,支持Web繁忙站點不斷增長的負載需求。Oracle8是唯一一個擁有集成式Web信息管理工具的數據庫。Oracle正在推動Java成為下一代應用的標準,它在各個層次,包括Oracle8服務器內的JavaVM,均支持Java。Oracle8將強大的新型功能引入到了聯機事務處理(OLTP)和數據倉庫應用之中。Oracle8還對Oracle數據服務器的幾乎所有方面給予了增強,全面改進了質量、可用性、性能、可管理性、多媒體數據類型支持和復制功能。
2.Delphi7
Delphi是Inprise公司開發的一個優秀的可視化軟件系統,是一個可視化的RAD(RapidApplicationDevelopment,快速應用程序開發)工具,使用了MicrosoftWindows圖形用戶界面的許多先進特性和設計思想,采用了彈性可重復利用的完整的面向對象程序語言(Object-OrientedLanguage)、當今世界上最快的編輯器、最為領先的數據庫技術。程序設計人員可以很快設計出自己滿意的界面,同時系統會自動產生程序原型。
四、系統物理設計
1.主界面
下圖是學籍管理系統的主界面,最上面的菜單是系統的各個模塊,菜單下面的大圖表是此系統經常用到的一些功能,這樣方便用戶的使用,并且考慮到了色彩的搭配和圖片的選擇。
2.系統登錄
為了此系統的安全性,根據用戶的需求,設置了登錄窗口,必須輸入正確的用戶名和密碼才能進入系統,并且根據用戶名選擇權限,即用戶能進行的工作。通過功能模塊來限制功能,有一些模塊是大家公用的,就是一些基本的查詢,只能進行查詢,沒有修改和刪除的權限,還有數據統計,另外又分為超級用戶,學生證管理用戶,學籍管理用戶,獎學金管理用戶。比如:要想進入學籍管理模塊,用戶名是aa,密碼是bb,此用戶只有權對學籍管理進行訪問。而超級用戶,它能對此系統的任何一個模塊進行查詢、修改、刪除。當你輸入正確的用戶名和密碼,然后系統會根據用戶所輸入的用戶名和密碼,給用戶所擁有的權限,點擊“確定”進入該系統。
3.學生信息導出
由于各地省教育廳自2002年開始備份學生數據,為在校生建立電子檔案,最后報到國家教育部,了解畢業生的準確數據,有利于國家進行宏觀調控。第一次進行電子注冊時,最開始工作是所有學生的基本信息都是由手工錄入的,由各學院根據字段要求負責自己學院的學生信息錄入,然后由學生工作處的專人負責把數據統一。而所有的考生號更是根據學生錄取時的新生名冊由學生手工查詢錄入的,增加了難度和煩瑣程度,而且容易出現錯誤。為了提高用戶的工作效率,將大部分工作簡化成選擇、確定,為數據查詢提供準確數據,使得查詢數據更為簡單,減少手工操作過程的失誤,減輕行政人員的工作負擔。因此,作了這樣一個學生信息導出,用戶可以根據所需要的數據字段進行選擇,然后選擇招生年、省份、標志(一般為普通本科)、錄取批次和錄取科類。這項工作化復雜為簡單,操作也比較方便,以后每年的新生數據將從此窗口導出進行編輯,然后上報省教育廳。
五、系統評估
學籍管理信息系統經過反復的調試,并讓相關負責的老師參加了試用,得到了各位老師的認可,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開發指標:
很好地實現了客戶端與服務器的交互性;
為使用者提供了直觀友好的交互界面,操作起來使流程更簡單;
兒童聲樂教學與成人聲樂教學有很大的不同。貪玩、好奇、注意力不集中是兒童的天性,他們的控制能力相對成人來說要差很多,他們興趣廣泛,但往往集中在一個固定目標上的時間很短,很容易被外界的環境所干擾。小學階段是增長知識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這一時期的兒童生理上主要呈現出神經系統迅速發展的特征,他們的聽覺、視覺等都進一步得到完善,思維方式也從形象思維逐步地向抽象思維開始轉換,想象力也日漸豐富。針對這一現象,對兒童的聲樂教學就不能按照成人的標準要求。在聲樂學習過程中,每一個年齡階段都有不同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小學低年級是聽覺最為敏感的時期,也是對音樂節奏的反應能力最強的時期,他們對音樂的態度處于寫實階段;小學中年級學生識譜能力逐漸提高,對旋律的表現能力更加豐富,他們對音樂的態度也開始進入真正的審美階段;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對音樂情感的掌握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對表演及和聲的變化都有強烈的興趣,他們已經清楚地掌握了語言規律,并開始探索字面背后的涵義。了解每一個年齡階段兒童的心理特征,對每一個不同年齡階段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掌握其學習聲樂的規律,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興趣是孩子學習聲樂的基本動力,是孩子主動學習的精神力量。孩子們在剛剛接觸聲樂時,不會對其有太深的認識,就更加需要家人和老師對其有有效的引導,加強對音樂藝術的耳濡目染。孩子們對音樂的感受能力比較弱,在教導孩子的過程中,多采用一些抽象的形式幫助孩子了解歌曲與歌詞之間的關系,幫助學生建立豐富的想象空間。選擇和兒童年齡特征相符的歌曲,不能讓其產生壓力和畏懼,要遵循由簡單到困難的原則,激發孩子求知和探索的欲望。盡可能地讓孩子們把藝術的內在聽進去,將內心的聲音唱出來。讓孩子們在感受聲樂藝術美感并能大聲唱出來的同時,愛上聲樂演唱。在教學的過程中,單純地教授樂理知識,孩子們可能會感覺枯燥,可以結合一些與聲樂相關的其他藝術形式,比如詩歌、舞蹈等等,以講故事的方式傳授給孩子,不僅可以使課程更豐富多彩,也可以提升孩子們的綜合審美能力。又如引導孩子們在認識節奏時,可以運用一些比較熟悉的歌曲來進行教學。隨著節奏的帶動,可以讓孩子們更快學會一首歌的演唱,增加孩子們的成就感,由此可以更好激發孩子們的興趣愛好。孩子們在學習聲樂、感受節奏的同時,可以用雙手、身體和腳來打拍子,在邊玩邊娛樂的過程當中愛上這門藝術,讓孩子們的內心得到表達和釋放,讓孩子們在快樂的同時享受音樂,也可以讓孩子們在今后學習聲樂的道路上增加更多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2兒童聲樂教學中的保障——兒童情感表達的培養
歌唱藝術是通過聲音來表達情感的,發聲的技巧方面只是歌唱的基礎,歌唱最終的目的是要把歌曲所蘊含的意義和賦予的情感表現出來,使聽眾與歌唱者在聲音和心靈情感上產生共鳴。它不僅是一種聲波的運動,更是通過情感的注入從而引發內心的思考體驗。著名音樂家門德爾松曾經說過:“只有歌曲才能告訴人們統一的東西,喚起同樣的感情。”我國音樂家賀綠汀也曾經說過:“好的音樂之所以能感動人,也就因為它有真實的情感。”所以,兒童聲樂演唱的情感表達培養也尤為重要和關鍵,對兒童的聲樂教育,同樣也應該是從情感表達培養開始的。在對兒童聲樂教學情感表達的培養中,首先要讓孩子們感受音樂的意境美。在引導學生學習新作品時,應運用多樣的教學手段,使教學更具吸引力和直觀性,向學生介紹作品的作曲家、創作背景、所表達的內涵,在演唱時需要用什么樣的聲音和情感去表達,讓學生有所理解和領悟。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和敏銳的觀察力,讓他們通過眼、耳、手、腦等身體上的各種器官來體驗和感受音樂。其次,在教學中要讓孩子們體會音樂中的韻律美,通過優美熟悉的旋律來感受和培養孩子們的情感。隨著旋律線條的高低起伏,隨之加入情感的平穩和奔放的變化,可以選用不同風格、不同民族的音樂,讓學生體會不同的民族文化和各民族音樂的特色,比如維吾爾族民歌《新疆是個好地方》,是歡樂、充滿活力的作品,是2/4拍的有舞蹈性的歌曲,可以使學生先了解新疆的風土人情,講一些有關新疆的傳說故事,看一些新疆美麗景色的圖片,引導學生表達對這片美麗富饒土地的熱愛之情,運用贊美、熱愛的情感來演唱這首作品。在聲樂演唱中,只有情感處于較為積極的狀態,身體各方面才會配合運作,演唱者才能快樂舒暢地演繹作品,對于身心都處于發展階段的兒童來說,積極的情感會激發他們對新鮮事物以及今后生活的熱情和向往。此外,在聲樂教學中,讓孩子感受到希望和鼓勵也尤為重要。教學中發現,孩子們在遇到比較難的曲目和概念時,常常因為無法順利地掌握而失去信心;平時練習很好的學生,一要上臺演出就因緊張而發揮不出原有的水平,從而回避問題。這是因為在教學過程中沒有重視對兒童心理的分析培養,以致孩子們對聲樂演唱逐漸失去興趣。每一個孩子都希望得到他人的關注,所以在聲樂教學過程中,有希望的教學會使孩子們充滿信心。在學生演唱完曲目時,教師帶頭給予鼓勵,豎起大拇指,撫摸學生的頭,結合每個孩子的喜好,發放一些小禮品,這樣會增強孩子們學習聲樂的信心并且會讓孩子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溫暖。
3結語
(一)學生管理子系統需求分析
學生管理是教學管理的重要環節,是培養全面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生人數多、專業覆蓋面寬、專職工作人員少的現實情況下,采用網絡化、信息化管理尤其重要。其管理內容包括:錄取與注冊、班級管理、學生學籍管理等。新生電子注冊后,按班級每生還生成一個順序號,是該班學生的名單的順序,也是有關部門印制考勤表、成績單的依據,也方便任課教師的成績錄入。班級管理是按照預定學生人數組成班級。數據庫中,班級信息包括專業、班級名稱、班主任教師姓名及聯系方式、班級人數、男女生人數、教室位置、宿舍分布情況等,同時建立班級獎懲數據庫。
(二)學籍管理子系統需求分析
學生學籍管理是一項復雜、繁瑣的工作任務。在人工管理條件下,工作量巨大,也常常由此而造成某些資料的遺缺。教學管理系統以強大的數據庫系統為支撐,將新生注冊、教師成績登錄、獎學金名單擬訂以至補考、獎懲等均與學生數據庫直接鏈接,遇學生轉班、休學等情況,其學號不變,所有記載無需轉換,即可真實記載該生在校學習的整體情況。學生畢業時,按照相應打印功能,將學生個人成績單、獎懲等有關入檔的內容直接打印,經學校簽章后入檔,工作十分簡便。
(三)系統管理子系統需求分析
系統管理是教學管理信息系統的一個重要環節,整個系統安全的安全性在很大程序上決定于系統管理子系統設計的科學與否。它主要涉及的內容為:用戶管理、密碼管理、數據備份、數據刪除等。教學管理信息系統要為各級用戶的權限設置非常靈活的接口。所以系統管理子系統要根據各類用戶的不同工作特性進行用戶權限設置、密碼復雜程度設置、數據庫備份機制、數據刪除管理機制等。
二、教學管理信息化系統設計與開發
(一)系統體系結構
管理信息系統體系結構主要包括為客戶/服務器(C/S)模式和瀏覽器/服務器(B/S)模式。C/S模式把系統的處理任務在客戶端與服務器端之間進行分工合作,實現整體性能優化。在這種體系結構下,服務器中依次安裝著多用戶或多任務操作系統、網絡通訊軟件及SQLDBMS,數據處理部分,由客戶端和服務器端共同承擔,這就使系統的性能相對以前的結構有質的提高。缺點是開發費用較高,系統的構成部件較多,因此發生故障的可能性增加。且故障定位較困難,維護困難。B/S模式是一種以Web技術為基礎的新型的MIS系統平臺模式。遠程數據服務實現了對用戶界面、邏輯規則、數據服務的邏輯分離和獨立封裝,可重復使用、易于管理、升級、可跨平臺,因此,教學管理信息化系統應采用瀏覽器/服務器(B/S)模式。
(二)數據庫管理系統
數據庫管理系統(DBMS)是指對數據進行管理的軟件系統,它是數據庫系統的核心,它與數據庫系統中的各個部分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對數據庫的一切操作都是在數據庫管理系統的控制下完成的。數據庫管理系統的主要目的是使數據作為一種可控制、可管理的資源,從而為各種用戶所共享,增進數據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提高數據的獨立性,它也是用戶的應用程序與物理數據庫之間的橋梁。SQL語言結構簡潔,功能強大,簡單易學,是一個通用的功能極強的關系數據庫標準語言。通過對以上各種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分析比較,根據教學管理信息系統的具體特點和要求,本系統與采用了關系型數據庫管理系統SQL。
(三)軟件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