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26 08:05:19
序論:在您撰寫管理學基礎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1原材料實際情況與賬面不符
在采購原材料過程中,因為沒能得到供貨方的供貨發票,一部分財務會計人員并沒有對原材料進行入賬工作,這就直接導致了一種情況,即原材料已經領用,但是并未在賬面上做相關記錄,導致賬面記錄與實際的庫存數量之間嚴重不符。
1.2報銷憑證不規范
一些企業在進行費用報銷時,以無付款單位發票進行入賬,還有一些會議費用的報銷單純將發票作為憑證,并未提供相應的會議內容通知等,有時還會將專用的收款收據作為報銷的憑證。
1.3成本歸集缺乏準確性
很多企業為了規避企業所得稅,對廣告費等費用進行抵扣限制,將廣告費等費用記入“管理費用———辦公費”科目中。企業在原材料采購過程中發生的一些本應該計入到原材料成本中的運輸費計入到了期間費用中,企業存貨成本發生了虛減。
1.4合同管理缺乏科學性
企業中的財務部門對于銷售部門提供的合同并未進行詳細的審核,在進行財務核算時單純以合同金額是否正確作為審核的基礎,對合同的相關條款等內容審核得不夠。與此同時,并未對合同進行備案,不能為日后出現的相關法律糾紛提供有效的證據支持。這些行為都會使企業中的財務報表失真,為企業帶來嚴重的法律風險。
1.5掛賬清理未及時進行
一些企業中的財務人員并未對賬款進行及時的清理,很多資金被占用,資金使用效率嚴重降低,為企業中銷售人員私吞公款提供了可乘之機。
1.6實物領購手續不全
很多企業在購買辦公耗材時,報銷并未嚴格按照原始憑證進行,在領用和入庫過程中也未進行認真的交接,更沒有做出相應的交接記錄,這就直接導致了實物資產與賬面之間的嚴重不符,這種情況下很容易發生私竊等行為。
2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的途徑
2.1政府部門應該加強監管力度
首先,財政部門應該定期組織相關會計人員進行培訓;其次,應該加強對中小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監督力度,同時還要加大處罰力度,對違反《會計法》的相關行為進行嚴肅處理,使會計工作的震懾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2.2領導加強對會計工作的重視
企業中的相關領導應該起到帶頭作用,重視企業會計部門中的相關工作,在物質、人才等方面為會計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保障。同時要求相關企業或部門進行相應的配合,為會計部門工作提供相應的基礎數據,并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的反饋,提出相應的意見,使財務工作的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2.3建立起企業會計內部控制制度
企業應該建立起科學的、有效的會計內部控制制度,使企業中相關會計基礎工作能夠更加規范。通過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加強對會計工作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控制,加強會計隊伍建設,最終使會計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2.4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
對企業中的會計人員開展繼續教育,幫助企業中的會計人員了解國家新頒布的法律和法規。通過培訓將會計人員的工作思路理清,逐步改善會計工作人員的知識結構,轉變其工作觀念,使會計人員的總體業務水平得到提高。此外,還要加強對會計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通過培訓培養會計人員愛崗敬業的精神,使會計工作人員的職業素質得到進一步的提高,使會計人員能夠對財經法紀進行自覺的維護,對不正之風進行自覺的抵制,真正發揮財務管理工作自身的優勢,針對會計工作全過程繼續查錯防弊,使會計信息能夠更加透明、更加準確。
3結語
「論文摘要〕人力資源管理教學要強調親驗性。同時,人力資源管理教學需要中國文化背景。在文獻研究的基礎上,探討了人力資源管理案例教學的原則。并且對人力資源管理案例教學內容進行設計。
人力資源管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學習它是為了應用它,以解決我國企業面臨的實際問題.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教育工作的產出是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使其在實踐中能夠運用人力資源規劃、甄選、培訓開發、薪酬、激勵體系,來招聘、保留和培養高質量的人才。因此,我們有必要了解和掌握它的教學方法。對于“人力資源管理”這樣操作性和應用性都極強的課程來說,必須從以“教師為中心”轉變到以“學生為中心”,樹立教學為學生服務的理念,必須重視采用體驗式的教學方法。同時,在教學中要充分考慮中國的具體實際情況,探索具有東方特色的人力資源管理的體驗式的教學方法。
一、人力資源管理教學需要東方背景
水教授認為:“現代管理學是東西方各國人民生產實踐、摸索總結與不斷相互學習的共同結晶,一國的管理教育也應該是立足于本國管理實踐與管理文化,不斷學習借鑒外部成果的教育體系?!彼仓赋?“要研究東方人力資源管理思想在中國企業的實際運用,增強東方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的可行性,一方面要進一步豐富東方人力資源理案例的研究,尤其要結合中國改革開放多年的實踐,在融合東方人力資源管理與西方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的基礎上探索用于中國經濟發展需要的人力資源管理規律;另一方面重視東方文化背景下人力資源理的研究。在充分肯定定性研究價值的基上,在適當領域借鑒西方有意義的定量研究。”
二、案例教學法在人力資源管理課程中的運用
案例教學法與傳統的課堂講授方法具有顯著的不同。首先是自主性:案例教學法將課堂講授中教師與學生的角色進行轉換,學生成為主角,教師則成為導演或教練,給學生足夠的空間展示自己的才能,自覺地學習。其次是親驗性:通過案例使學生感受到真實、具體的現實問題,以情景模擬的方式使學生們身臨其境,并且運用所學的知識獨立地觀察、思考、分析問題。第三是交往性:在案例分析過程中,學生們可以互相交流看法,互相啟發,開拓思路,有助于相互溝通。第四是實踐性:案例教學的核心在于通過案例分析培養學生形成獨特而有效的思維模式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鍛煉,因而強化能力培養、提高學生素質是案例教學法的一大特色。
三、案例教學設計設計原則
在人力資源教學活動中,所選用案例根據用途可以分為課題引入案例、理論解釋性案例、分析討論案例。其中課題引入案例可以多選用帶有中國古代文化傳統特色的案例,體現教學內容的東方文化特色;理論解釋性案例選用帶有鮮明時代特色的中國本土企業的案例,同時兼顧外國企業的典型案例;分析討論案例選取適合分組討論或者獨立完成的案例,這些案例中矛盾沖突明顯且具有代表性。
四、案例教學內容設計
體驗式教學內容設計,最主要的就是教學案例的選擇。本文研究中將案例分為三大類,課題導入案例、管理理論的解釋案例、課后學生的案例分析作業。這些案例要覆蓋人力資源管理的各個環節。具體所選案例見表所示。
從表中看出案例的選擇有如下特點,首先引入案例均選擇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相關案例內容,這些多是一些歷史典故或故事,在教學活動中不占用大量時間,在起到引入課題的作用時體現出濃厚的中國文化特色。管理理論的解釋案例選擇應該緊扣教學內容,能夠對相關理論起到解釋與示范作用。課后案例分析作業應該留給學生足夠的討論空間,讓學生思考時有一個思辨的過程,同時還要能夠復習課程所學內容。無論是解釋案例還是案例分析作業都主要以國內企業的案例或國內社會與經濟現象作為研究對象。
我們的基礎物理教育難道不應該在這些方面打下一點基礎嗎?
現在,在多數較發達國家中,中學物理教材包括了力學、剛體力學、熱力學和分子物理學、振動和波、電荷和電嘗電流和磁嘗電磁波、量子物理、相對論和物質等內容。除第一、五、六部分外,我們與一些發達國家的差距都是很明顯的。有些國家僅是以某一個中學的優秀學生組隊參加國際奧林匹克學科競賽,而我們則是在全國范圍內選拔后再強化集訓、補課后參加的。所以,盡管我們獲得獎牌很多,但卻不能認為我們就是教育強國了。而且,沒有教育內容的現代化,就永遠也不可能成為教育強國。
十多年來,我國基礎物理教育在教學領域中的改革是有成績的。但其弱點往往只是局限于教材的刪刪減減、修修補補,以及教學方法與手段上的一些革新。
說得苛刻一點,這不過是“刪繁就簡三秋樹”,且有向阻力最小的方向前進之嫌。
如果要做到“領異標新二月花”,恐怕就要動一點大手術,在內容現代化上“動土”了。
誠然,教學內容的現代化不可能一蹴而就,沒有十年功夫怕是不行的。惟其如此,我們才應該盡早認識并行動起來。等到下個世紀再搞,怕是太晚了。
基礎物理教學內容改革的探索
受有關方面委托,在沈克琦先生的主持下,筆者正在參加為北京市重點學校編寫高中物理教材的工作。實際上這是基礎物理教學內容改革的一次探索。自然,教學內容現代化是這種探索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新編教材在內容的廣度與深度上會有一定程度的擴展和提高。但這并不意味著教材內容的超常膨脹和不適當的“拔高”。我們力爭做到的是教學內容的先進性與基礎性的統一。為此,我們堅持編入高中學生能夠掌握的物理學的核心內容,使他們能夠學到比較有系統的、相互聯系的、有生命力的知識。同時,對一些雖在高中階段不宜展開或不能完全掌握的,但又是非常根本的、重要的,對開擴學生的科學視野、樹立新的科學觀念和思維方式極有好處的內容,也要開一個頭,長一個芽。
基于以上的一些考慮,擬議中的教材在內容上與現行教材(甲種本)就有了一些區別。
1)?在講授經典物理學內容時不回避它的局限性。例如在講牛頓力學時指出物體的質量是可變的,并給出相對論質量與運動速度的關系。在講授慣性力時,也講解引力與加速度的等效性。
2)?在熱學中專辟一章“熱力學定律”。其中講授熱力學第零定律,以便對溫度和溫標進行再討論,使學生對溫度和溫標的概念科學化。也講自然過程的方向和熱力學第二定律,以使學生對不可逆現象及其重要性有所了解,對于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微觀解釋及其統計意義和它所反映的偶然與必然、量變到質變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加深認識。這對于破除學生頭腦中“決定論因果性”是唯一的因果律的觀念,樹立“統計意義上的因果性”的觀念大有好處。
又如,?在講授氣體時,增加了一節“真實氣體范德瓦耳斯方程”。這不僅能使學生認識真實氣體與理想氣體的區別,體會從理想氣體模型到較真實的模型的一種修正方法,而且正是因為范德瓦耳斯方程是非線性的,因而氣體的液化即相變才是可能的,而理想氣體無相變可言。這也就為講授物態變化“長了一個芽”。
3)?在波動光學中,增加了雙縫干涉條紋的分布規律和夫瑯和費單縫衍射條紋的分布規律的討論,以使學生通過對實例的分析,體會一下分析光的波動現象的方法,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現象的觀察上。這也算是“開了一個頭”。
4)?“狹義相對論初步”作為一章準備編入教材之中,其目的是使學生的時空觀念有所發展,并對狹義相對論產生的物理背景、愛因斯坦的思考及其方法論內容有所了解和體會,幫助學生增加一點科學發現的“悟性”。
5)?在講述微觀物理學中專設“波和粒子”一章。在這一章中,不僅通過黑體輻射規律的分析提出能量量子化的概念和觀點,通過光電效應和康普頓效應提出和證實光子的概念和觀點,而且通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分析引出德·布羅意關于物質波的假設,使學生認識類比方法在科學探索中的作用。同時還在分析微觀粒子可能顯示波動性的條件后,以戴維遜一革末實驗為例,介紹了物質波的實驗驗證,并順帶討論一下“宏觀物體是否也具有波動性”的問題。我以為這種講述與討論是非常基本的(應該指出,基本不等同于淺顯),但又較以往的教材要先進些。
6)?擬議中的這套教材的最后一章是“基本粒子與宇宙”。如所周知,粒子物理學的研究對象是粒子,其尺度范圍小于10的13次方厘米,質量小于10的-23次方克。天體物理學的研究對象是星體、星系乃至整個宇宙,其尺度范圍大于10的19次方厘米,質量大于10的39次方克。然而,在今天這樣兩門研究對象迥異的學科卻奇跡般地融為一體,成為物理科學體系中的一門新學科。簡要介紹一下宇宙概觀和宇宙的起源與演化,這對于處于花季般的青少年該是何等有益呀!
關鍵詞 公共管理專業 畢業論文(設計)教學 制約因素 路徑探析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Undergraduate Thesis (Design) Teaching Reform
WANG Guanqun
(School of Law and Politics,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Jiangsu 221116)
Abstract Current college public administration undergraduate thesis (design) teaching has the problems of targeting inaccurate, teacher staffing unreasonable lack of relevant professional materials,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lagging behind. To effectively improve public management undergraduate thesis (design) quality of teaching, the university should be clear thesis (design) teaching objectives, optimizing curriculum teacher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improved professional updating teaching methods.
Key words public administration; undergraduate thesis (design) teaching; constraints; path analysis
作為高校本科人才培養的重要實踐教學環節,也是本科教育教學中的最后一個環節,畢業論文(設計)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由于多種原因的影響,目前高校公共管理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教學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因素阻礙了公共管理專業的發展。深入分析當前高校公共管理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尋求解決的對策,對培養符合社會主義建設發展需要的公共管理人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當前高校公共管理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教學存在的制約因素
相對于其他專業,公共管理專業設置較晚,加之自身具有的獨特性(專業學科的交叉性、中外文化的差異性以及學科的實踐性等)造成了當前高校公共管理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教學過程中存在著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也嚴重制約著公共管理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教學的質量。
1.1 教學目標定位不準確
教育主管部門明文規定:畢業論文是高等學校畢業生在畢業之前,根據《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獨立撰寫的具有學術價值的論文,它是高等學校的學生完成學業的標志性作業,也是對學習成果的綜合檢驗。公共管理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設計)的教學過程要在堅持基本原則的基礎上結合公共管理類專業本科生培養的特點和實際需要。
教學目標定位不準確是制約當前高校公共管理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設計)的教學水平提高的根本因素。就目前而言,國內相當一部分高校的公共管理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設計)課程定位不準確。甚至部分高校的教學大綱將公共管理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設計)定位專業選修課,這導致公共管理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設計)在課時的安排,教師人員的配置,教學設施的配備方面都存在嚴重不足。
對教師而言,教學目標定位不準確嚴重影響了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目前部分高校將畢業論文(設計)定位為一門選修課,而畢業論文(設計)這門課程所講授的論文選題、論文寫作的方法、格式和規范,參考文獻選擇、外文文獻翻譯等等需要花費教師和學生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由于相應的課時安排和重視程度都不到保障,教師在論文寫作的教學過程中只能側重對于空洞的書面講授,忽視了畢業論文(設計)課程強調實踐性和參與性強的特點,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學生直接參與和動手寫作的能力,不僅畢業論文(設計)教學的質量大打折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顯得力不從心。
對學生而言,教學目標的不準確使得學生對專業英語的學習產生了兩點誤區。首先,盡管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注重對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養,但由于本科生課程安排相對緊湊,學生用于開展科研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大多數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不夠。畢業論文(設計)課程培養和考查的恰恰是學生的科研能力,但由于課程的安排和教師的重視程度不夠,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無法將所學的有限的知識與課程有機結合起來。
其次,由于大多數高校將畢業論文(設計)設置為選修課,學生對這門課程重視程度不夠。作為選修課,學生本能地認為畢業論文(設計)就是一門普通的增長知識的課程,只要求理解就可以,無需深入掌握。這就直接造成了學生普遍對畢業論文(設計)這門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結果在畢業論文的寫作過程中相關的問題層出不窮,學生沒有能力將畢業論好。雖然部分學生論文寫作達不到規定的標準,但是學生又得畢業,最終結果就只有在執行的標準上大打折扣,嚴重影響了學生素質的培養。
1.2 教師人員安排不合理
盡管我國相關教學大綱規定畢業論文(設計)教學應當由教學和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擔任,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這項規定執行過程中遇到困難。目前無論是青年教師還是高級職稱的教師都在畢業論文(設計)教學過程中面臨著亟待解決的問題。
對于青年教師而言,在教學過程中面臨著一定的困難和挑戰。首先,畢業論文(設計)課程對教師知識的儲備和運用要求非常高,青年教師由于工作不久,從事一線的教學工作時間較短,在科研和教學方面都與老教師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會遇到諸多困難。其次,部分高校對于畢業論文(設計)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由于定位選修課,學校以及學院對課程教學的投入的精力和關注度都不夠,更不可能為青年教師提供專項的進修培訓,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惡性循環。
對于高級職稱的教師特別是教授而言,時間和精力的缺乏成為制約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公共管理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教學不僅要求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和實踐經驗,而且還必須具備充足的時間和精力來完成教學工作。由于高級職稱的教師特別是教授或是承擔著較為繁重的科研工作,或者擔負著行政領導職務,常常無法保證或投入過多的精力進行教學工作,特別是畢業論文設計還是一門選修課,教學的質量往往達不到教學大綱的要求。
1.3 相關專業教材缺乏
教材作為承擔課堂教學的重要載體,直接關系到教學水平的提高。目前,就全國范圍內而言,高校公共管理專業畢業論文(設計)課程教材存在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就相關教材數量而言,專門針對公共管理專業畢業論文(設計)教材可謂鳳毛麟角。由于公共管理專業在國內開設較晚,加之相關高校對課程的定位偏差,直接導致了國內從事公共管理專業畢業論文(設計)課程教材編訂的人員有限。由于缺乏相應的教材,許多高校公共管理專業畢業論文(設計)課程的教材往往采用政治學或管理學等相關學科的教學資料,其內容缺乏公共管理專業所需的專業性、實用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其次,就僅有的幾部教材而言,教材內容普遍存在滯后性和非針對性。在這些畢業論文(設計)課程教材中,有的教材側重于經濟類管理,缺少針對性;有的側重于政治學,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學生的接受能力;還有的教材內容嚴重滯后,不能隨國內外公共管理專業的迅速發展而不斷更新,許多方法和事例難以滿足當前公共管理專業的本科教學要求。
1.4 教學方法和手段相對滯后
目前,相對滯后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直接影響著公共管理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設計)課程的教學質量。
第一,教學方法缺乏創新。現階段,公共管理專業畢業論文(設計)教學仍未擺脫普通課程教學的窠臼,缺乏針對公共管理專業畢業論文自身特點的教學創新。教師的教學方法局限于知識點的講授,并沒有注重通過將知識點的理論與現實社會的實踐有機結合,而是空洞的說教,一旦遇到具體的寫作,學生就無從入手。因此,在知識經濟迅猛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僅僅停留和局限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已經很難適應時展的需要。
第二,教學手段單一僵化。公共管理專業畢業論文(設計)教學應該結合公共管理專業和本科論文寫作的雙重特點,尤其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科研意識。而現在的教學仍然停滯在傳統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依舊單一僵化。教學、教材和課件依然是主要的教學手段,學生主觀能動性不強,被動地依賴教師,部分學生需要教師的亦步亦趨的督促式指導,不能通過自己的思考來解決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2 當前高校公共管理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提升的路徑探析
2.1 明確畢業論文(設計)教學目標
設置公共管理專業的高等院校應當依據教育部對本科畢業論文寫作的有關規定,結合各自學校自身公共管理專業發展的情況制定畢業論文(設計)的教學目標。就目前而言,應當突出強調它在專業教學計劃中的必修課地位,引起師生們的重視。
公共管理專業畢業論文(設計)教學的總目標應定位為:“根據人才培養的目標和規格要求,結合顧客——學生的要求和用人單位的要求,建立畢業論文 (設計) 各環節的質量目標, 達到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和滿足學生個性的發展,最終目的是訓練學生的初步科研能力、高水平的知識運用、技能的培養和創新精神、開拓創新能力和學術道德的培養”。①公共管理專業畢業論文(設計)教學的具體目標主要包括:在教師的教授和幫助下,通過學習了解畢業論文的基本屬性和特點,逐步掌握如何進行論文選題、如何撰寫開題報告、資料的收集和信息的檢索、論文的結構和撰寫規范,論文的修改和論文的答辯等相關問題,最終確保學生能夠高質量地完成畢業論文(設計)。
2.2 優化課程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隊伍建設是培養學生理論與實踐綜合運用能力的基礎。針對當前公共管理專業教師隊伍的構成的現狀,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來加強專業教師隊伍的建設。
其一,針對教學和科研相對欠缺的青年教師而言。未來公共管理專業的青年將逐步實現高學歷,科研能力將成為青年教師的強項,教學經驗的不足可以通過逐步的教學實踐得以彌補。因此,未來青年教師無疑將成為畢業論文(設計)課程教學的主力。而就現階段而言,首先,高校有關部門應當積極為青年教師提供一個鍛煉和學習的機會。教師作為特殊的職業,其經驗和知識的積累恰恰需要平時的摸索和鍛煉。其次,學校、學院可以聘請校內外一些學歷較高、經驗豐富的老教師,通過這些老教師的幫助和指導,不僅可以減輕青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面臨的諸多壓力,而且培養和鍛煉青年教師實踐教學能力。
其二,針對具有豐富教學和實踐經驗的老教師而言。老教師科研水平高,教學經驗豐富,他們參與到畢業論文(設計)課程中來,對于提高學生畢業論文的水平和質量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就現階段而言,由于老教師承擔著相對繁重的科研任務或行政任務,而畢業論文(設計)課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部分學校強制讓這些教師承擔這門課程,其教學成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目前最優的解決路徑是老教師和青年教師共同參與畢業論文課程的教學工作,老教師更多的是對青年教師提供必要的指導,而青年教師直接參與到教學的第一線,形成多層次和多元化的教學梯隊,既達到了鍛煉教師隊伍的目的,又擴大了學生與教師在學術、科研、社會實踐等方面進行交流的空間,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有著深遠的影響。
2.3 更新專業教材內容
當前公共管理專業畢業論文(設計)教材的針對性、時代性和實踐性不強,教材多側重于經濟管理類或政治學類教學,脫離了高校公共管理專業畢業論文的教學要求。為了改變目前教學的現狀,相關部門應聯系開設公共管理專業的高校,組織本領域的專家學者根據我國高校公共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要求,編寫不同公共管理專業領域的教材,提高專業教材內容的適用性。教材應當服務于公共管理專業畢業論文(設計)的教學目標:首先,在理論層次方面上,公共管理專業畢業論文(設計)必須明確作為本科畢業論文的共性特征和作為專業學科的個性特征。教材必須明確畢業論文在公共管理專業教學中的地位和目標,并為教師的教授提供一個可以參考和借鑒的教科書,為學生提供一個可以學習論文寫作的教材。其次,在實踐能力方面上,學生能夠根據所學知識熟練掌論文的選題、開題報告的撰寫、資料的收集和信息的檢索、論文的撰寫規范,論文的修改和論文的答辯等相關問題。并且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實現將四年所學知識與實踐問題有機結合,鍛煉和培養自己的學術科研能力和溝通交流能力。
2.4 改進教學方法
公共管理專業教學培養的人才不僅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夠將所學的知識服務于社會實踐。因此,公共管理專業畢業論文(設計)教學必須將教師的講授與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主運用有機結合,在教學方法上采用以學生實踐為核心的現代教學模式,取代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首先,對于教師而言,在授課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自覺參與課堂討論,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和實踐意識,使得教學活動逐步由“receptive”向“creative”轉變。專業教師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然后指導學生為解決問題進行文獻檢索,相關論文閱讀,思考分析,并將問題解決方案以小論文形式提交等。這一過程既是培養學生的論文意識,提高寫作能力的過程,也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發現問題和研究問題能力的過程?!雹谄浯?,學校教務部門和相關學院應當定期組織專業教師進行類似教學比賽性質的交流活動,不僅可以檢驗教師的教學質量,而且可以及時解決教學難題,總結教學經驗,不斷為專業教學注入新的活力。此外,針對公共管理專業實踐性強的特點,學校應當全力支持和鼓勵公共管理專業畢業論文(設計)教學走出課堂,將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注重分析和解決社會現實問題,努力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最終提高畢業論文(設計)的教學質量。
注釋
1.1以人為本”的基礎教育教學管理模式的文化性
在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一些群體在一定的時期內通過長期的生活和發展逐漸形成了一種特定的思想、理念、社會價值觀以及行為準則等,我們把這些整合在一塊,稱之為文化。它也是支撐人類發展,改造社會的內在動力。而在基礎教育教學過程中,上至學生所學習的各項專業知識,下至學校自身的各項規章制度等,都受到文化的強烈影響。因此,“以人為本”的基礎教育教學管理模式其實就是除了依靠“服務”以及“命令”等方式來實現對管理對象行為的一種驅使,更重要的還是依靠自身營造的一種精神氛圍來實現對管理對象人積極性的激發,并且以上層管理者自身具備的高尚的人格魅力以及良好形象等實現對管理對象思想及行為等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1.1“以人為本”的基礎教育教學管理模式的激勵性
生理需求、社交需求以及安全需求等都只是人們維持正常生活所須的低層次需求,而更高層次的需求是被尊重以及自我實現,這其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因素就是激勵因素。而“以人為本”的基礎教育教學管理模式的構建,正是強調學校管理者通過這樣的管理理念和方式,來滿足管理對象的更高層次的需求。
2.“以人為本”的基礎教育教學管理模式的有效構建方式
2.1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管理理念
基礎教育教學管理論文
2.2構建“以人為本”的教學評價機制
在基礎教育教學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教學評價,它對基礎教育教學的改革以及發展具有監控、甄別、選拔以及改進等許多重要的作用,因此學?!耙匀藶楸尽钡慕逃虒W管理模式的構建,前提是學校必須要構建一套科學、健全的符合自身實際發展情況的人本化教學評價機制[2]。傳統教學評價機制中,人們更加側重的是對教師教學技能的評價,而缺乏對實施教學的主體的道德素質、文化素養以及人格力量和奉獻精神等方面的評價。這往往使得教學中的教學評價機制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而“以人為本”的教學評價機制的構建,就是要確立一種和學校實際情況相符、與科學發展觀相適應的一種評價標準,以此來營造一個寬松的教學環境,從精神以及物質等方面入手,積極獎勵廣大教師,激發其從事教學工作熱情。就學生的評價而言,“以人為本”的教學評價,強調的是摒棄過去我們過于重視課業成績的評價模式,而加強對學生道德素質、動手能力以及創新精神等的評價。
2.3創造具有共同價值觀的學校文化
文化是一定的群體在一定時期內通過長期的生活和發展逐漸形成的一種特定的思想、理念、社會價值觀以及行為準則等的整合[3]??梢哉f它是支撐人類發展,進行社會改造的內在動力。在高等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生所學專業知識以及學校各項規章制度等,深受其影響。因此,學校積極創造一種既能夠反映學生整體精神面貌,又具備共同價值觀的學校文化,已成為其實現教育改革的一個新的生長點。它不僅能夠使學校實現對管理對象積極性的激發以及思想及行為等潛移默化的影響,還是學校實現師生改善心態,陶冶情操及增強學凝聚力的保證。
3結束語
中美教育比什么,以及怎么比,所得出的結論將是大不相同的。如果比較的是數理課程的學術性難度,中國的基礎教育肯定超過美國;如果比的是教育的效果、學生的實際能力特別是創造能力,則美國基礎教育的優勢是我們難以否認的。
中國基礎教育的特點是進度快、難度高、知識點多。在同樣的教學時間里,我國學校教的知識難于、多于美國,這意味著我們的教育必然比美國的教育省略了很多東西。省略的是什么,與創造力有何關系。這需要我們進行具體而細致的分析。譬如,美國小學四年級的課本中涉及熱空氣上升原理的課程教法是:指導學生動手制作一個熱空氣氣球,學生要自己準備各種材料、自已動手制作,失敗了再重新做。這樣,整整一個星期的教學時間都花在制作一個熱氣球上。相比較,我國學校同類課程的教法則是,教師照課本講原理,學生聽講后背熟即可。
不難發現,美國學校一星期的課程,我們只用10分鐘就可完成。正是由于進度快,所以課程內講授的知識點多,但我們的快進度是有代價的,即我們省略了動手制作的全過程,因而我們的學生不會像美國學生那樣嘗試到成功,也不會體驗到失敗;不會知道照著書上的程序做仍會遇到很多困難,包括材料的性質是否符合實驗要求,也包括具體的操作細節是否有誤差。在這樣一個自己動手的全過程中,學生必然要思考、要選擇、要尋找失敗的原因、要克服各種困難。如此學到的原理,就不只是書本上的抽象定義,而是包含著自己親身經歷和真實體驗的生活道理。
中美兩國教學過程的差異向我們顯示,同樣是一個知識點,對中國學生來說,這只是書本上枯燥乏味的并與自己的生活毫無關聯的抽象理論;而對美國學生來說,書本上的內容是有趣的,并且是自己在實際生活中喜聞樂見的。因此,與實際生活相連的教學過程不僅訓練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而且能促使他們形成主動的學習態度和正確的知識觀;同時激發強烈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這是個體可持續發展的內驅力。毫無疑問,當我們用10分鐘完成美國學校需要一個星期才能完成的教學任務時,我們的學生就不可能像美國學生那樣得到多方面的知識收獲和多方面的能力訓練。
我們常常籠統地說中國基礎教育的課程比美國難,其實,我們只是難在數學課程上,而其他課程,尤其是社會人文課程,美國學校的要求則遠遠高于我國。美國的孩子從小學起就開始學習按規范要求查文獻、寫論文,搞社會調查、寫調查報告。從中美兩國社會人文課程的比較來看,我國學校教育的課程難度低,教學要求更低。這意味著,在人文素質的培養方面,我國的教育落后于美國,而人文素質是構建創造能力的總支撐,這方面的缺陷則是影響創造力發展的根基性的缺陷。
即使是數學課程,我們的難度也只是集中在數學的解題技巧上,而不在用數學思維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上。也就是說,在使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方面,我國學生的教學優勢則不再顯現。當中國的學生把大量時間花在解高度抽象的數學難題的時候,美國的學生在參與各種各樣的社全實踐活動,并從中積累相應的經驗和形成相應的能力。中國的基礎教育與學生的未來生活和工作脫節,而美國的孩子卻在中小學階段就不斷積累未來工作所需要的能力以及社會生活所需要的經驗。一個人的時間精力畢竟是有限的,我國學生由于深埋在智力游戲般的數學謎題中,使他們沒有時間參與各種對他們的未來有更重要影響力的社會實踐活動。
社會實際生活與實際工作需要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包括自我表達的能力、理解他人的能力、人際交往與溝通的能力。對于這些能力的培養,中國的教育是基本忽略的,而美國的教育卻極為重視。在美國基礎教育階段的課程中,含有很多非常實用并且學生無論將來干什么都用得著的內容,包括如何在最短時間里介紹自己,如何說服別人,如何傾聽別人的意見,如何在眾多可能性面前恰當地選擇等等。顯然,美國學校比較注重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多方西能力,并有針對性地進行非常細致的能力訓練。
美國的學校教育注重在“做”中學。而學生正是在完整地做完每一件事的過程中,完整地了解實際境遇、完整地體驗實際感受、完整地遭遇實標困難、完整地解決實際問題,最終完整地獲得新的發現。在接觸真實的情景、完成真實的任務中,必然會鍛煉出處理問題的真實能力?!白觥钡倪^程是增長智慧的過程。相比較,我國的基礎教育沒有要求學生完整地“做事”,我們省略了完整地完成一件事的大部分過程,只是取出其中一個細節要求學生做好,即熟記教科書上需要考試的內容。
【關鍵詞】傳播學基礎理論;主體哲學;主客體協調;社會學理論;文化理論
傳播理論集中體現了現代知識的綜合,這種綜合體現在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交叉和開放性上。傳播理論的創新和發展,既可以指狹義的創新和發展(指傳播理論自身),也可以指廣義的創新和發展(指影響到傳播理論體系的建立),由于學術界對后一個問題論述不多,本文主要論述影響傳播理論的基礎理論的創新和發展。
本文談到的基礎理論主要分為哲學問題、社會學問題、文化問題等3個方面,這3個方面不同程度涉及到傳播理論。理論界選擇什么樣的基礎理論,傳播理論相應地就會帶什么樣的印記。就目前有影響的傳播理論來看,主體哲學(對哲學的基本問題偏于主觀的理解)及相應的社會學理論和文化理論的影響更大。今天,審視傳播理論的基礎理論,使傳播理論建立在可靠的根基之上,繼而創新和發展傳播理論,是傳播學界面臨的一項基本任務。
影響傳播理論的幾種主體哲學
在當代,哲學思想對傳播理論的影響通常是通過社會學為中介的,我們在評判一種社會理論時,總是在評判一種哲學思想。為了敘述的便利,我們首先分析影響到社會理論的哲學思想,然后分析其相應的社會理論和文化觀。眾所周知,主體哲學在西方哲學中更為典型和明確,在西方思想史上有其長久的歷史背景。自文藝復興以后,絕大多數哲學流派都是以主體意識的第一性作為理論的起點。在20世紀,從柏格森的直覺主義到解釋理論,從精神分析到現象學,從存在主義到“法蘭克?!睂W派,主體第一性的觀念以各種體系表現出來:心靈、心理、直覺、精神、體驗、理性觀念、人道主義等等,它們都指代一個實體——主體,是主體賦予了人類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這種信念在現象學哲學、解釋學哲學和“法蘭克福”學派中得到了集中的體現,它們在社會——文化理論中有著廣泛的影響,它們也通過社會——文化這個中介間接地影響到傳播理論。至今,我們在一些基本問題上的爭論仍是這些方面的延伸。
我們首先來看現象學,胡塞爾提出現象學的觀念并發展了現象學的方法,現象學哲學有一套較為完整的認識論,以現象學為框架的社會學也多以此為根據發展了意向理論及價值理論?,F象學的基本任務是以直覺達到人類理性的深刻基礎,這一任務的前提是直覺是一切知識的合理根源,一切在初始狀態的直覺中呈現的事物將會完全地如其所呈現自身的那樣被接受。這個假設中,主體的理性被賦予了不可動搖的地位,直覺是我們接受事物的外在方式,最后還會有一先驗的自我來保證直覺的可靠。為了達到本質的直觀,他提出了“現象學的還源”,簡單地講,這一命題包括了以下幾個方面:
歷史的加括?。杭窗盐覀兊母鞣N信念(不論是經驗的概括還是各種現實的信念)全部懸置起來,并不對它們作是非的判斷。2.存在的加括?。悍艞壱磺杏嘘P存在的判斷,因為哲學的認識是對本質的認識,而對現實存在的判斷則非本質,所以,對存在的判斷也應中止。3.先驗的還原:這種還原使我們從此驗的自我走向先驗的純粹自我,這是世界上一切意義被建立起來的基礎。胡塞爾晚期則將自我純粹意識視為最終的絕對領域,即它的存在不需要任何實在為前提。純粹意識的地位確立后,即可以解釋經驗世界,如果人們在經驗的世界找到共同之處,那么,這是因為他們在意向性上是一致的。
正是這種主體哲學的框架和意向性理論,影響到后來的現象學社會學的發展,舍勒提出的價值哲學、舒茨的意義理論都與現象學有著密切聯系。現象學對現代微觀社會學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只要我們看一下戲劇理論(戈夫曼),本土方法理論(加芬克爾),交換理論(雷克斯)及沖突理論(霍克斯),無不帶有意向性理論的影子,無論是日常的自我還是掩蓋了意圖的自我,都可以在現象學純粹那里找到最后根源。
舒茨的現象學社會學將胡塞爾的現象學觀念擴大到社會領域,認為對社會活動的理解取決于主體間的一致,意義在于主體賦予對象的過程上,社會互動之所以可能,也是由于主體間的一致性。和一些其他的微觀社會學理論相似,現象社會學也是以個體為基本的考察單位,盡管這些理論以互動來解釋社會系統,但它們幾乎都忽視了社會制度對個體的制約。從理論上講,社會結構的形成總是離不開個體及集體的參與,但社會制度形成穩定狀態后,它總是從語言到思想、從法律到倫理、從制度到信念各個方面來制約個體。主體既參與了社會制度的形成,同時,又是社會制度的產物,個體的動機和行為往往是制度化的結果。離開了社會結構和制度,很難解釋一些行為和動機的原因,這也是微觀社會學理論普遍的局限所在。
一些其他的微觀社會學理論如符號互動論等也都是以個體為根基來解釋社會,個體往往成為不受社會制度制約的個體,微觀理論的共性表現在它們幾乎都在表述主體哲學的一些基本主張。
解釋學也存在著類似的理論。解釋的根基建立在個體的體驗和理解之上,為了說明解釋是普遍有效的,就要說明解釋在主體間是一致的,為了說明主體間的一致還要找到更基礎的東西。當代的伽達默爾是用語言來解釋主體間的一致,語言既是解釋學的根基,也是對世界的體驗,其核心觀念是人類以語言的方式擁有世界。用委婉的體驗解釋世界無疑要比現象學更少地依賴于主體,但體驗的背后又隱含著原來的主體。
解釋學賦予了個體極大的心理自由,個人的體驗成為分享共同意義的重要方式,特別是對解讀精神性文本來講,由于時間的差別,也由于解讀者所處社會歷史背景的條件,解讀者不可能得到文本的原始意義,解讀總是充滿了個體的理解,因而文本的多樣性和差異性在所難免,這種多樣性和差異性也是合理的。顯然,在文本和讀者的關系上,解釋學以犧牲文本來迎合讀者,其相對主義的結局不可避免。
“法蘭克?!睂W派發展了一套批判理論,批判理論旨在批判當代資本主義的社會制度和思想體系。從認識論上看,批判理論主要對實證主義提出了批判。批判理論的核心是人與自然的對立,精神與物質的對立。批判理論認為當代資本主義矛盾可以從近代的啟蒙找到根源,啟蒙精神在改變自然時從認識理性中發展了極度的工具理性,科學技術也是工具理論的集中體現,當世界都變成可度量的對象時,人也變成了被奴役的對象。在當代,啟蒙精神變成一種操縱意識,這又是通過大眾文化來實現的,大眾文化造就了文化產品的單一化和標準化,文化工業代表了這種單一化和標準化。簡而言之,“文化工業”已成為當代一種新的社會控制形式。
縱觀以上幾種哲學思想,無論他們看待世界的方式有多么不同,確定主體意識優于并高于所有一切,是他們哲學推論的前提。正因為存在著主體意識與外在世界的對立,他們的結論幾乎都包含了事實與價值的對立,世界與心靈的對立,以致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對立,在更極端的態度上往往以犧牲認識的理性法則來換取意識的自由。我們在伽達默爾及“法蘭克?!睂W派特別是胡塞爾那里,可以看到精神世界的無限膨脹,科學涉及到的物理世界往往被看成對意識自由是一個極大的妨礙,甚至對意識自由是有害的。主體哲學很少考慮這樣的問題:即主體——客體二元對立的框架中,主體的推論是否包含了局限和偏見的問題。絕大多數的主體哲學將理性看成是自明的,客體就是呈現為主體推論的結果,這個假定預設了主體不會出現任何偏差。而事實上無論在哪種意義上,這種假設都是不可能的,特別是近代科學的發展,越來越明確地認識到主體意識不可避免地會包含著局限。思想史的發展能清楚地說明這一點,人類對世界的認識在未能把握其本質前,總是以主體的圖式看待世界的,以人的特性解釋世界注定會產生擬人化的過程,這個過程也不可避免地暗含了人類中心論的思想,主體哲學就是按這種推論極端發展的結果。主體哲學是在人類中心論和擬人論的框架下來看待人與世界的,這樣,對世界的認識總是折射出主體的意圖和限度,世界的存在往往被看作人類中心的象征。換言之,它沒有實體性的地位,它的性質全靠主體意識的解釋。這種認識世界的方式不僅存在于西方古典哲學中,也存在于其他民族的哲學中。當人類不能分離出單獨的客體時,除了用人這個尺度解釋外別無其他方式,這也不難理解為何主體哲學一直是哲學史中最有影響的理論。
認識到人類中心論及主體意識的局限是近代科學理論的成果,這個開端就是哥白尼的天文學革命,在他的日心說中,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地球自轉并和其他行星圍繞太陽公轉。與地心說相比,這是一幅全新的世界圖像。這里,不論是地球還是人類,都不具有特殊目的和意義,相反,他們(它們)只是宇宙系統的一部分,這種理論最早喻示了人類從中心到系統的變化。
在以后達爾文的理論中,也提供了反對人類中心論的又一種理論。按照其理論,人是生物連續進化的一個環節,人也像其他生物一樣組成了一個系列。這里,人不具有特殊的意義及目的,這種理論也排除了神學理論的創世說。達爾文理論與哥白尼理論在反對人類中心論上是一致的。這兩種理論都說明了人既不是世界的創造者,也不是世界的目的。此外,當代量子力學也提供了背離人類中心論的理論。這里,主體哲學與人類中心論有著天然的聯系,正因為它假定了人是世界的終極目的,因而,它無法解釋真正的客觀世界,也不可能建立真正意義上的科學理論,而科學理論總是呈現出反擬人化的結果。
現代科學理論的發展過程越來越趨向將人視為無數系統中的一部分,人類既不是世界的創造者也不是世界的目的。如果這樣看待人類,人類中心論的思想是值得懷疑的,主體哲學的觀念也是值得懷疑的。
[page_break]
建立主、客體相協調的理論
就認識論來看,主體哲學代表了解釋世界的一個方向。除主體哲學以外,一些哲學家力圖使主客體協調起來,這種努力在近代開始顯示出積極的成果,超越主體哲學的有效途徑在于恰當地說明主客體的關系。對馬克思來講,解決主體與客體的關系問題首先是實踐的問題,因為實踐包含了將兩者統一起來的可能,思維的觀念只能在實踐中加以驗證:“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并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維的此岸性。關于離開實踐的思維是否具有現實性的爭論,是一個純粹經院哲學的問題?!雹賹嵺`的觀點是馬克思與其他哲學的根本區別,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提到了實踐對人與世界的雙重作用:在實踐中,自然成了人化的自然,人通過實踐也在改變自身的特性,五官感覺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歷史的產物。實踐的觀點說明,主、客體本性的確定是從對方的作用中獲得的。
在20世紀,思考主、客體的關系仍是思想界面臨的主要議題,皮亞杰從自然科學的角度提出了認識的發生問題,再次涉及到主、客體的關系。傳統認識論大多在兩種態度上搖擺:一種是經驗主義,往往將認識看成信息來源于客體,主體只能受教于客體;另一方面,先驗論和天賦論則認為主體一開始就有內部生成的結構,然后這些結構加諸于客體。這兩種理論涉及的都是在高度成熟階段上的認識,而沒有涉及認識的起源,認識的起源要比這兩種理論設想復雜得多。皮亞杰根據心理研究的成果,證明了認識既不起因于一個有自我意識的主體,也不是起因于一個業已形成的客體,而是起因于主、客體的中途,它同時包含著主體又包含著客體,這樣,充分考慮到聯系主、客體的中介就十分必要。皮亞杰作了這樣的設想:“如果從一開始就既不存在一個認識論意義上的主體,也不存在作為客體而存在的客體,又不存在固定不變的中介物,那么關于認識的頭一個問題就將是關于這些中介物的建構問題:這些中介物從作為身體本身和外界事物之間的接觸點開始,循著由外部和內部所給予的兩個相互補充的方向發展,對主客體的任何妥當的詳細說明正是依賴與中介物的這種雙重的逐步建構?!雹?/p>
認識的過程事實上也就是一個建構過程,它從感知運動階段經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到形式運算階段,才能達到通常意義上的認識。認識圖式的發展是主客體之間的同化和順應,相互協調的結果,經同化、順應的平衡作用,使主體的認識圖式逐步接近客體的結構。
在建構的過程中,我們很難看到有一個本質不變的客體,也很難看到有一個本質不變的主體,順應說明了主體會在對環境的適應中造成認識圖式的改變;同化說明了主體對環境的過濾和改變,使之符合主體的認識圖式。建構就體現了相互制約、相互轉化的過程,認識的過程就是從簡單低級的結構向復雜高級的結構不斷過渡,這也是一個永無終結的過程,客體意味著主體所能達到的極限。
皮亞杰的理論建立在大量心理學及生物學的實驗基礎上,因而,它代表了解釋認識形成及發展的科學解釋方向。它的要點仍是溝通主客體的中介,在中介的關系中說明主客體。如果將這個中介與馬克思的實踐聯系起來,它們的近似就在于從聯系主客體的結構模式上解釋主客體。
除了皮亞杰發生認識論以外,語言哲學關于語言對世界的組織成形作用也作了出色的論述,這一理論涉及到的指稱問題、真理問題、意義問題及言語行為對我們理解語言與認識、語言與主體及語言與社會有積極的啟發作用。
此外,值得提到的還有結構主義,結構主義建立在嚴格的理論法則之上,它以語言模式為出發點,突出強調了結構和系統的觀念。結構的觀念表明了它對表層對象背后共時的關心;系統的觀念表明了它試圖通過關系的模式來解釋對象,和語言哲學一樣,它也是通過觀眾形態來說明主體的。就此來看,以上幾種有影響的哲學與主體哲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當傳播體系建立在主體哲學之上時,我們很難察覺主體哲學的局限,這種局限勢必通過其社會學理論內化于傳播理論之中。毋寧說,主體哲學的藍本和傳播理論的摹本存在著一種對應關系,主體哲學對心靈的能動作用的強調會貫穿于傳播理論中。同樣,它的局限(沒有看到認識總是主、客體相互作用的結果)也內涵在傳播理論之中。因而,借鑒科學的認識論建構主、客體的關系,使傳播理論建立在可靠的哲學的社會學根基之上,是傳播學界需要思考的問題。
以上我們曾對主體哲學與微觀社會學的關系作過分析,確實,微觀社會學對主體的動機、行為、意義是主體間的互動曾作過詳細分析。然而,微觀傳播學理論幾乎都沒有考慮到既定的社會結構對主體動機和行為的作用和影響,沒有考慮到社會結構與動機的辯證關系,因而無法說明動機和行為的真正動因,最終使陳述的理論趨于表層化。顯然,問題的真正源頭在于如何看待行動和結構、個人與社會的關系,這是一個如何從社會學的角度理解主、客體的問題。
目前,大家經常談到吉登斯的結構化理論,該理論的核心問題就是結構與主體的關系問題,與微觀社會學理論不同的是結構化理論力圖在更客觀的立場使結構與主體協調起來。
傳統宏觀社會學偏于社會結構和社會制度對個體的塑造上,而大多數微觀社會學理論將注意力集中在個體和行動的意義的理解上,吉登斯提出了將兩者協調的結構化理論。結構化的核心旨在說明社會結構既是通過人類的行動建構起來,也是行動得以建構的條件和中介,即結構與主體存在著一種二重化的過程,結構并不是外在于主體的活動,而是通過主體的特定活動而構成;社會系統的結構性特征,既是其不斷組織的實踐的條件,又是這些實踐的結果,結構不應簡單看作對主體的外在制約,它既有制約性同時又賦予行動者以主動性。這樣,結構和主體存在著一種生產和再生產的方式,對結構和主體的妥當說明,需依靠對它們二重化關系的說明。
鑒于目前傳播理論更多地依靠微觀社會學來維系,清醒地看到微觀社會學的不足,并從社會學層面考慮結構與主體的協調關系也是傳播學界不容忽視的問題。
主客體的關系也涉及到如何看待文化,一個多世紀以來,文化研究一直是全球性關切的問題。通常大家談到有影響的幾種理論大多集中在社會學和文化人類學兩個領域。
社會學中占主流地位的理論是價值論,其理論源頭可以追溯到韋伯及狄爾泰,用價值解釋文化的各種理論幾乎都將文化視為對象滿足主體需要的一種活動?,F象學、解釋學、“法蘭克?!睂W派及大多數實用主義理論都代表了這個方向。它們的共性是:都給予了主體以至高無上的地位,無論是生命、體驗、理解、自由或人與社會、精神與物質的對立,都要根據主體意識來評判,文化幾乎沒有自己的實體地位,文化的存在完全要看主體間的解釋。本來,用價值解釋文化并不是沒有說服力,問題在于對主體的極端信賴除了走向自我中心論以外別無選擇,此外,價值論的解釋還面臨著文化相對主義的危險,事實上,這兩個方面的危險也是價值論所無法克服的問題。
大家都知道,人文科學的研究區別于自然科學除了對象不同外,還在于研究者適度的介入是可行的。但研究者介入到什么程度則是價值論和解釋學所無法回答的問題。以此為框架,總是面臨著解釋過度的問題,而解釋學通常也把解釋的多元化視為合理的。這樣,在價值論和解釋學的背后,我們看到的仍是主體哲學的主張。
在“法蘭克?!睂W派那里,主體與世界的對立變成為精神與“物化”的嚴重對立,工具理性的擴張必然在制度上、精神上對人進行新的操縱,文化的單一性及庸俗性不可避免。所以,由于工具理性的極度擴張,人類未來的文明也是暗淡的。
該學派的許多主張都建立在主、客體的對立上,為了維護主體的至上性,不得不排斥非主體的存在?!胺ㄌm克?!庇捎诎褌€體與社會看作完全都是對抗性關系,現代工業文明在“法蘭克?!睂W派那里被看作是一種倒退,與之相關的是工業社會及科技進步造就的大眾文化根本不具有以往精英文化的單純和高貴?!胺ㄌm克?!睂W派從主、客體的對立進而過渡到人與社會的對立,再過渡到文化的對立有其內在的必然性。這樣,我們除了看到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的對立外,我們根本看不到它們是如何協調在一起的。
縱觀以上幾種有影響的文化理論,幾乎都是從主體來解釋文化,其結果要么是價值涵蓋了一切,要么是文化存在著對立。因而,超越主體哲學的局限就是一個關鍵的問題。
大家知道,近幾十年來,結構主義提出了一套與主體哲學截然不同的理論,包括其文化理論(主要集中在文化人類學),其核心是以語言模式來看待社會系統,進而解釋主體在社會中的作用和地位。從結構主義的影響來看,它提供的超越主體哲學的途徑和方式是可行的。
結構主義主要關心文化的共時性問題,萊維——斯特勞斯集中表述了結構主義的文化觀,即文化不僅是共時的問題,也可以通過能指和所指的關系加以說明。文化人類學家經??梢钥吹酱罅恐貜统霈F的文化形態,是什么決定了它會重復出現?如果人類沒有普遍共同的心智,這一問題也就不可能產生,是各個文化外觀形態的差異重要還是內在的共同模式重要,兩種不同的選擇會有不同的答案。
按照這種方式來理解文化,各種文化現象就不難解釋了。無論文化人類學提供多么不同的文化差異,但共時態的文化是存在的,因為像親族系統、婚姻系統、神話系統、圖騰系統反復出現在不同民族的文化中,這恰好證明了各民族具有構造文化的共同能力。它通過轉換系統,成為我們可以看到的各種具體文化形式,而共時模式為這些形式找到了答案??疾旄鞣N具體文化的差異不是人類學的任務,人類學要探討決定文化現象的深層內容——人類共同的心智。
共同的心智,在他那里也就是無意識問題,它不是與意識相對立的下意識或潛意識的概念,毋寧說它是人類先天的一種構造功能。它普遍地存在于各民族中,因而是普遍的理智功能,正是它的存在,可以解釋各種文化的普遍共時。
結構主義的重要代表??略谒枷胧奉I域提供了一種非主體解釋思想的方式,??聦λ枷胧返姆治黾性跈嗔χR的形成上,換言之,社會的知識型總是體現了權力的支配,主體正是在各種制度性場址的權力關系中生成的。
如果主體總由其他因素所決定,那么,確定的主體是不存在的。毋寧說主體總是由特定的知識型所決定,《詞與物》表明了知識型如何決定著主體。按著結構主義的解釋,它會引出許多被忽視的結論:如果文化不存在著高低之分,發達和落后之分,那么,各種文化之間的比較只能得到現象的差異,追問這種差異是沒有意義的,我們很想知道熱衷于中西方文化比較的研究究竟能給我們帶來什么?如果文化現象的差異只是表層問題,那么中西方文化在心智的創造上具有的共同性不更重要嗎?難道它們不都是共同心智的結果嗎?如果表層的背后確實存在著普遍的東西,揭示這些普遍性正是文化研究要回答的。知識型理論也使我們看到了思想的另一個方面:我們認為許多不可動搖的觀念其實是用某種占主導地位的信念所支配的,主體不僅無法意識到這一點,在大多數情況下反而在強化這種信念。事實上,能超越既定知識型的人少之又少,我們通常表述的知識大多數情況下是某一社會占主導地位的知識而已。
綜上所述,建立主、客體協調的認識論是社會人文科學的可靠前提,它影響到在什么樣的方式上看待社會理論和文化理論,客觀的社會理論直接關系到傳播理論的根基問題:個體既是社會制度的結果,又參與了社會制度的形成,這樣,兩者存在著密切的對應關系。同樣,非主體解釋的文化理論旨在說明文化共時模式的存在,表層文化現象的對立和無序并不反映內在層次的共同模式,如果我們做深層分析,各種文化可以找到普遍的共性。
結語
近50年來,人類的知識積累發生了驚人的變化,以往許多被認為是經典的理論和命題,現在被看作是有條件的和相對的,知識的不斷綜合和更新要求我們的思維與時代保持同步,特別是像傳播學這種新型的綜合性學科,如何使其理論建立在可靠的基礎上,是不容回避的問題。
近代科學反復證明了這樣的事實:一門學科的成熟與否,在于其基礎理論的成熟與否,而不在于其表象形態的豐富,這一道理同樣適用于傳播理論,相對于傳播理論的應用理論來講,其基礎理論的研究就更為重要。
目前,傳播學界對狹義的傳播理論討論較多,而對廣義的傳播理論討論不多,這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對傳播理論的深化理解。如果我們僅僅討論狹義的傳播理論,我們只能得到一個相對封閉的解釋體系。問題在于對傳播理論基本觀念的討論常常會將問題引向更基本的問題,例如,信息問題、語言符號問題、意義問題、傳播的存在及目的等等。對任何一個問題完整的回答都會涉及到人的問題,涉及到人對世界的理解,涉及到人與社會的關系,這些問題都屬基礎理論的范疇。這樣,借鑒基礎理論的成果,無疑會強化傳播理論的解釋力,使狹義的傳播理論更為健全。
本文談到的傳播理論的創新和發展,正是從這個意義上來論述的。以上談到的三個方面直接關系到我們建立什么樣的傳播理論。主體哲學曾在哲學史上產生過長期影響,而現代科學的發展愈發證明了其內在的局限性,我們只有從主、客體相協調的途徑上來看待主體意識時,我們才能更好理解主體意識,我們只有恰當地說明了主體,我們才能恰當地理解人與社會的關系,才能恰當地說明文化的本質特征。這既是我們探討廣義傳播理論的目的所在,也是我們探討傳播理論創新與發展的核心所在。
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