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9 06:50:30
序論:在您撰寫本科國際貿易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國際貿易雙語教學教學系統設計
隨著現代社會一體化趨勢的加強,國際間交流的增多,以及我國對外開放范圍的不斷擴大、程度的不斷加深,我國急需大批具有對外交流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人才。為了適應教育全球化的需要,我國許多經濟發達地區的高等院校都開始在涉外本科專業推行雙語教學(Bilingualeducation)。國際貿易本科專業是國家教育部規定的六大試點雙語教學的專業之一。國際貿易本科專業的雙語教學是指在國際貿易本科課堂上以漢語和英語兩種語言作為教學語言進行的學科教學與交流。其目的是通過課堂上的真實語言環境幫助學生高效掌握國際貿易專業英語,鍛煉學生的專業英語表達能力,最終使學生能夠用英、漢兩種思維方式進行國際貿易學科的學習、思考與研究。雙語教學在我國尚處于實驗階段,許多院校國際貿易本科專業開展的雙語教學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盲目性和隨意眭,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都與現實發展對該專業提出的要求相距甚遠,其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學組織管理和教學評價體系等方面都有待進一步的規范和理論上的指導。筆者認為,要解決目前雙語教學中的問題,必須從國際貿易本科的專業特點出發,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實施一個完整的雙語教學系統設計。
一、雙語教學系統設計的要素分析
教學系統設計(ISD,InstructionSystemDesign),是指運用系統方法分析教學問題和確定教學目標,建立解決教學問題的策略方案,試行解決方案,評價試行結果和對方案進行修改的過程。具體包括教師、學生、教材和教學模式等四個基本的構成性要素。這些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相互制約又構成系統輸入和輸出之間復雜的運行過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教學過程。
師資是雙語教學中的關鍵因素。雙語教師首先必須是經驗豐富的專業教師,對學科體系基本框架、學科發展趨勢、理論發展動態等有較全面及時的了解。同時,這些教師也應具備較強的專業英語閱讀能力和較強的聽說表達能力。
學生在這個教學系統中處于主體地位,學生的配合直接關系到雙語教學的實施效果。一方面,離開學生的積極參與,雙語課程的內容無法講授,特別是在進行一些案例分析、課堂提問時學生的投入程度尤其重要;另一方面,雙語課堂教學的順利實施,也要求學生必須主動提高自身的外語水平。雙語教學使學生在學習時面臨著語言和專業的雙重壓力,雙語課程的學生要投人大量時間和精力,既要提高專業知識水平,又要提高使用英語的能力。
教材是雙語教學系統中的一個最基本的構成性要素,是教師和學生之間交流的平臺。教材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教材是指教科書,而廣義的教材則是指包括教科書、教學大綱、教師手冊、學習指導書、復習題、練習題、參考文獻等在內的教學材料系統。面對眾多的原版教材,選擇的標準為該教材能基本概括學科理論,或者是能反映學界形成共識或權威性的分析范式。它既要為有志于進一步研究本學科理論的學生提供一個知識和方法上的基礎,也要為從事具體實踐的學生和專業工作人士提供一個知識和方法上的依據。
國際流行的雙語課程教學模式可以概括為浸沒式、過渡式和維持式三種,三種方式各有所長。在教學實踐中具體采用何種教學模式應視實施雙語教學的學生類別、課堂教學語言的使用狀況、實施雙語教學的目標以及語言目標而定。雙語課程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當好教學設計者、組織者與協調者的角色,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條件激發學生的互動意識,促進其發揮主體作用。鼓勵雙語教師積極編寫詳細規范的雙語教案,并制作配套的多媒體課件,使雙語教學內容更為豐富多彩。
除了上述四個最重要的因素以外,為保障雙語課程的順利開展,雙語教學系統設計還應充分考慮相關學校和院系建立的管理制度、完善對雙語課程的激勵機制、規范雙語課程的評價考核制度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協助。
二、國際貿易本科專業雙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國際貿易本科專業雙語教學在我國還不成熟,在學生、教師、教材和考評制度等方面存在很多問題。
(一)雙語師資水平有待加強
國際貿易專業是一個以英語為基礎的實踐性專業,專業素質與外語素質的“雙高”是高校雙語老師的基本素質要求。雖然目前很多高校的專業骨干教師一般都有碩士或博士學歷,具有較高的讀寫能力,但聽說能力相對較弱。在溫州大學的調查結果顯示:34%的學生認為老師是影響雙語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其中有40%的學生擔心老師是否能使用英語清晰準確地講述教學內容,52%的學生則擔心老師是否能恰當處理專業知識和英語語言運用的關系。如何從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語言技能等方面加強雙語師資培訓是當務之急。
(二)學生的接受能力有待提高
國際貿易專業屬于國內財經院校的熱門涉外專業,該專業學生入校時高考英語成績總體較好,而且該專業學生在人校后學習英語的熱情很高。但雙語教學效果卻差強人意,主要在于學生目標語言水平不容樂觀,特別是聽說水平不盡如人意,專業詞匯量不夠是學生使用原版教材的最大障礙。此外,學生的專業知識儲備不夠充足,難以做到遷移、融會、貫通,造成了專業知識前后無法相互溝通,新知識的學習缺乏嚴密的系統性,直接損傷學科教學的整體質量。
(三)教材的使用有待系統化
按教育部的要求,大學的雙語教學要使用外語原版教材,但在實踐的過程中發現,由于我國的雙語教學開始于最近幾年,任課教師本身信息渠道狹窄,同時原版教材價格昂貴,不僅對于學生,而且對于老師來講獨自承擔教材的使用費用都是個不小的負擔,因此造成當前雙語教學過程中使用教材難易程度參差不齊,知識結構缺乏系統性的局面。“國際貿易實務”、“國際經濟學”、“WI’O體制及案例分析”等國際貿易專業雙語課程采用的教材大多是從國外翻譯過來的中文本或英文本,或者翻譯后再編著,雖然能基本滿足教學過程的需要,但是缺乏系統規劃。
(四)考核制度有待健全
考核制度是調動教師和學生積極性的一個重要措施。在雙語教學中,對教師的要求很高,教師不但要熟悉專業知識,還要吃透原版教材,為了滿足大綱要求和聯系我國實際,教師要收集很多針對我國實際的資料,因此其工作量和難度要比非雙語教學大很多。此外,由于學生水平參差不齊,采用雙語教學往往會影響課堂上的師生互動,而且有些學生還可能產生抵觸晴緒,教師在課堂上可能面臨更多的難題。因此,如果沒有相關的薪酬激勵措施,光靠教師的熱情是無法堅持下去的。同樣,學生在學習難度和學習任務方面也大大增加,如果還是采用相同的學分,也會影響其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效果。上述問題錯綜復雜,互相影響,不是某課或某個教師能夠解決的,必須要從系統的角度來解決。
三、國際貿易本科專業雙語教學系統設計
國際貿易本科專業雙語教學系統設計,是指為實現國際貿易本科專業雙語教學目標,而對整個國際貿易本科專業雙語教學活動進行規劃與安排,并根據實踐獲得的反饋信息不斷調整教學活動的系統化設計過程。
包括課堂教學策略設計、課程設計、師資來源與培養、教學內容設計、評價管理設計等。
(一)課堂教學策略設計
目前國際貿易本科雙語教學課堂教學策略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為“群體一接受”型,即以教師為中心的講授式教學;少數采用個體一接受型;而個體探究型、群體探究型則占極小的比例。課堂教學策略的優化主要取決于兩個方面:一為教學媒體的選擇與組合,在加大信息量的同時充實教學內容,節省英語板書時間,利用國內外經貿專題網站、專業學習網站拓展雙語課堂的范圍和空間。教師可在校園網上建立個人主頁,公布外文版教學大綱、本學科主要內容、中外文參考資料、相關站點鏈接等;二為教學方法的優化,嘗試“例中學”、“做中學”、“探中學”、“評中學”等多種多樣的雙語教學活動,發揮各種教學活動及教學方法的優勢,提升雙語教學效果。
(二)課程設計
國際貿易專業具有專業性強和實踐要求標準高的特點,其知識結構具有層次鮮明、銜接緊密的特點。雙語課程的設置宜采用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注意基礎性學科、應用性學科和上層學科在設置時間上的系統性。在第一、二、三學期完成全部通識教育課程和專業教育課程模塊中的學科基礎課程的學習,在此階段,學生沒有任何專業及經常課背景,不提倡開展雙語教學。在第四學期,為避免學生從大學英語教育到雙語教學的巨大落差,宜開設專業英語課程進行過渡,如“外貿函電”、“經貿英語會話”。第五學期可開展“西方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等專業基礎課的雙語教學,由于是基礎課程,不宜采用過多的外語教學,以免影響學生的理解,比較適合的教學外語使用比例是20%30%,讓學生熟悉專業術語和對應的外文名稱。在大三上學期開展“進出口實務”、“國際市場營銷”、“經貿地理”等課程的雙語教學。在大三下學期開展“國際結算”、“單證制作”、“報關與商檢”等課程的雙語教學。大四上學期開展“國際商務談判”和學生課程實踐的雙語教學。這樣可以對專業知識和專業英語詞匯的掌握有一個系統漸進的過程。
(三)師資來源與培養
在教師方面應開展“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由于外貿專業是一個以英語為基礎的實踐性專業,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一方面可以聘請國外學者來講學,或者聘請有出國留學經歷的學者擔任雙語教師,或者引進外貿專家對專業教師進行培訓,并承擔適當課程、適當比例內容的教學任務;同時,可以通過校本培訓、國內進修訪學或國外進修的方式培養在職雙語教師,或將教師送到外貿公司去實踐,來提高教師的英語水平、外貿操作水平和雙語教學能力,使其知識結構與貿易發展與時俱進。
(四)教學內容設計
雙語教學內容的選擇盡量遵循以下標準:一是內容新穎,易于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克服雙語教學中使用外語工具的不利因素;二是內容理論性較弱、理論性較強,理論知識較為抽象,用英語講解很晦澀,將增加學生理解的難度,通過實踐可以彌補學生對理論理解的不足;三是章節相對獨立,內容相對松散,前后章節既是一個整體,又相對獨立,對前章內容的理解相對來說不太影響后續章節的學習;四是注重教材的選擇,可選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關于推薦使用經濟學類、管理學類專業及法學專業原版影印教材的通知》所推薦的教材,還可參照國內高水平大學正在使用的英文教材,必要時可根據教學需要對原版教材進行刪減集成,自己編寫教材,積極開發和利用其它輔助教材,如中文教材、生詞表、網站、工具書等。
(五)評價管理設計
為了保證雙語教學工作的質量,以及對雙語教學工作有一個正確的評價,以便為今后雙語教學工作的全面展開打下良好基礎,應建立雙語教學評價體系,即根據雙語教學目標的要求,對雙語教學全過程和結果展開有效監控,包括對教師的教學態度、能力和效果,以及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和學習成就作出的價值判斷。雙語教學評價不僅能使教師獲取雙語教學的反饋信息,反思和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提高雙語教學的質量;同時,使學校、學院及時了解雙語教學的實施情況,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改進雙語教學管理,促進雙語教學系統的不斷完善。雙語教學的評價管理設計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對教師的激勵,在政策上鼓勵教師深化研究、大膽實踐,制定雙語教師的薪酬制度,使他們的超額付出得到肯定和回報,如適當上調雙語課的課時量,以解決課時有限帶來的教學方式單一、教學內容耗損的問題;二是對學生雙語學習的評價,教學過程中可將學生在課堂/課外論壇中的發言及討論的次數、質量、水平確立為評價內容,鼓勵學生撰寫英文報告、論文、方案,期末總結評價時可將口頭考試與書面考試有機結合,綜合考核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特別注重考查學生的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考試內容可中英文結合;三是建立完善的雙語教學監督機制,把雙語教學納入日常的教學管理程序,從根本上穩定雙語教學模式,可成立雙語教學管理部門,制訂既詳細又具實際可操作性的評估細則,對教材的選用、教師的準入制度、教學大綱、教學進度表、教案、課堂教學檢查、試卷、學生意見反饋等進行規范和管理,制定相應的章程和模式,做到凡事有章可循、有案可查。
論文摘要:雙語教學是國際貿易本科的專業需求,也是培養跨國人才的有效途徑。在分析雙語教學系統構成要素的基礎上,討論了國際貿易本科專業開展雙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一個系統的解決辦法,即通過雙語教學系統設計來提高教學質量。
隨著現代社會一體化趨勢的加強,國際間交流的增多,以及我國對外開放范圍的不斷擴大、程度的不斷加深,我國急需大批具有對外交流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人才。為了適應教育全球化的需要,我國許多經濟發達地區的高等院校都開始在涉外本科專業推行雙語教學(Bilingualeducation)。國際貿易本科專業是國家教育部規定的六大試點雙語教學的專業之一。國際貿易本科專業的雙語教學是指在國際貿易本科課堂上以漢語和英語兩種語言作為教學語言進行的學科教學與交流。其目的是通過課堂上的真實語言環境幫助學生高效掌握國際貿易專業英語,鍛煉學生的專業英語表達能力,最終使學生能夠用英、漢兩種思維方式進行國際貿易學科的學習、思考與研究。雙語教學在我國尚處于實驗階段,許多院校國際貿易本科專業開展的雙語教學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盲目性和隨意眭,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都與現實發展對該專業提出的要求相距甚遠,其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學組織管理和教學評價體系等方面都有待進一步的規范和理論上的指導。筆者認為,要解決目前雙語教學中的問題,必須從國際貿易本科的專業特點出發,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實施一個完整的雙語教學系統設計。
一、雙語教學系統設計的要素分析
教學系統設計(ISD,InstructionSystemDesign),是指運用系統方法分析教學問題和確定教學目標,建立解決教學問題的策略方案,試行解決方案,評價試行結果和對方案進行修改的過程。具體包括教師、學生、教材和教學模式等四個基本的構成性要素。這些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相互制約又構成系統輸入和輸出之間復雜的運行過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教學過程。
師資是雙語教學中的關鍵因素。雙語教師首先必須是經驗豐富的專業教師,對學科體系基本框架、學科發展趨勢、理論發展動態等有較全面及時的了解。同時,這些教師也應具備較強的專業英語閱讀能力和較強的聽說表達能力。
學生在這個教學系統中處于主體地位,學生的配合直接關系到雙語教學的實施效果。一方面,離開學生的積極參與,雙語課程的內容無法講授,特別是在進行一些案例分析、課堂提問時學生的投入程度尤其重要;另一方面,雙語課堂教學的順利實施,也要求學生必須主動提高自身的外語水平。雙語教學使學生在學習時面臨著語言和專業的雙重壓力,雙語課程的學生要投人大量時間和精力,既要提高專業知識水平,又要提高使用英語的能力。
教材是雙語教學系統中的一個最基本的構成性要素,是教師和學生之間交流的平臺。教材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教材是指教科書,而廣義的教材則是指包括教科書、教學大綱、教師手冊、學習指導書、復習題、練習題、參考文獻等在內的教學材料系統。面對眾多的原版教材,選擇的標準為該教材能基本概括學科理論,或者是能反映學界形成共識或權威性的分析范式。它既要為有志于進一步研究本學科理論的學生提供一個知識和方法上的基礎,也要為從事具體實踐的學生和專業工作人士提供一個知識和方法上的依據。
國際流行的雙語課程教學模式可以概括為浸沒式、過渡式和維持式三種,三種方式各有所長。在教學實踐中具體采用何種教學模式應視實施雙語教學的學生類別、課堂教學語言的使用狀況、實施雙語教學的目標以及語言目標而定。雙語課程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當好教學設計者、組織者與協調者的角色,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條件激發學生的互動意識,促進其發揮主體作用。鼓勵雙語教師積極編寫詳細規范的雙語教案,并制作配套的多媒體課件,使雙語教學內容更為豐富多彩。
除了上述四個最重要的因素以外,為保障雙語課程的順利開展,雙語教學系統設計還應充分考慮相關學校和院系建立的管理制度、完善對雙語課程的激勵機制、規范雙語課程的評價考核制度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協助。
二、國際貿易本科專業雙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國際貿易本科專業雙語教學在我國還不成熟,在學生、教師、教材和考評制度等方面存在很多問題。
(一)雙語師資水平有待加強
國際貿易專業是一個以英語為基礎的實踐性專業,專業素質與外語素質的“雙高”是高校雙語老師的基本素質要求。雖然目前很多高校的專業骨干教師一般都有碩士或博士學歷,具有較高的讀寫能力,但聽說能力相對較弱。在溫州大學的調查結果顯示:34%的學生認為老師是影響雙語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其中有40%的學生擔心老師是否能使用英語清晰準確地講述教學內容,52%的學生則擔心老師是否能恰當處理專業知識和英語語言運用的關系。如何從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語言技能等方面加強雙語師資培訓是當務之急。
(二)學生的接受能力有待提高
國際貿易專業屬于國內財經院校的熱門涉外專業,該專業學生入校時高考英語成績總體較好,而且該專業學生在人校后學習英語的熱情很高。但雙語教學效果卻差強人意,主要在于學生目標語言水平不容樂觀,特別是聽說水平不盡如人意,專業詞匯量不夠是學生使用原版教材的最大障礙。此外,學生的專業知識儲備不夠充足,難以做到遷移、融會、貫通,造成了專業知識前后無法相互溝通,新知識的學習缺乏嚴密的系統性,直接損傷學科教學的整體質量。
(三)教材的使用有待系統化
按教育部的要求,大學的雙語教學要使用外語原版教材,但在實踐的過程中發現,由于我國的雙語教學開始于最近幾年,任課教師本身信息渠道狹窄,同時原版教材價格昂貴,不僅對于學生,而且對于老師來講獨自承擔教材的使用費用都是個不小的負擔,因此造成當前雙語教學過程中使用教材難易程度參差不齊,知識結構缺乏系統性的局面。“國際貿易實務”、“國際經濟學”、“WI''''O體制及案例分析”等國際貿易專業雙語課程采用的教材大多是從國外翻譯過來的中文本或英文本,或者翻譯后再編著,雖然能基本滿足教學過程的需要,但是缺乏系統規劃。
(四)考核制度有待健全
考核制度是調動教師和學生積極性的一個重要措施。在雙語教學中,對教師的要求很高,教師不但要熟悉專業知識,還要吃透原版教材,為了滿足大綱要求和聯系我國實際,教師要收集很多針對我國實際的資料,因此其工作量和難度要比非雙語教學大很多。此外,由于學生水平參差不齊,采用雙語教學往往會影響課堂上的師生互動,而且有些學生還可能產生抵觸晴緒,教師在課堂上可能面臨更多的難題。因此,如果沒有相關的薪酬激勵措施,光靠教師的熱情是無法堅持下去的。同樣,學生在學習難度和學習任務方面也大大增加,如果還是采用相同的學分,也會影響其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效果。上述問題錯綜復雜,互相影響,不是某課或某個教師能夠解決的,必須要從系統的角度來解決。
三、國際貿易本科專業雙語教學系統設計
國際貿易本科專業雙語教學系統設計,是指為實現國際貿易本科專業雙語教學目標,而對整個國際貿易本科專業雙語教學活動進行規劃與安排,并根據實踐獲得的反饋信息不斷調整教學活動的系統化設計過程。
包括課堂教學策略設計、課程設計、師資來源與培養、教學內容設計、評價管理設計等。
(一)課堂教學策略設計
目前國際貿易本科雙語教學課堂教學策略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為“群體一接受”型,即以教師為中心的講授式教學;少數采用個體一接受型;而個體探究型、群體探究型則占極小的比例。課堂教學策略的優化主要取決于兩個方面:一為教學媒體的選擇與組合,在加大信息量的同時充實教學內容,節省英語板書時間,利用國內外經貿專題網站、專業學習網站拓展雙語課堂的范圍和空間。教師可在校園網上建立個人主頁,公布外文版教學大綱、本學科主要內容、中外文參考資料、相關站點鏈接等;二為教學方法的優化,嘗試“例中學”、“做中學”、“探中學”、“評中學”等多種多樣的雙語教學活動,發揮各種教學活動及教學方法的優勢,提升雙語教學效果。
(二)課程設計
國際貿易專業具有專業性強和實踐要求標準高的特點,其知識結構具有層次鮮明、銜接緊密的特點。雙語課程的設置宜采用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注意基礎性學科、應用性學科和上層學科在設置時間上的系統性。在第一、二、三學期完成全部通識教育課程和專業教育課程模塊中的學科基礎課程的學習,在此階段,學生沒有任何專業及經常課背景,不提倡開展雙語教學。在第四學期,為避免學生從大學英語教育到雙語教學的巨大落差,宜開設專業英語課程進行過渡,如“外貿函電”、“經貿英語會話”。第五學期可開展“西方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等專業基礎課的雙語教學,由于是基礎課程,不宜采用過多的外語教學,以免影響學生的理解,比較適合的教學外語使用比例是20%30%,讓學生熟悉專業術語和對應的外文名稱。在大三上學期開展“進出口實務”、“國際市場營銷”、“經貿地理”等課程的雙語教學。在大三下學期開展“國際結算”、“單證制作”、“報關與商檢”等課程的雙語教學。大四上學期開展“國際商務談判”和學生課程實踐的雙語教學。這樣可以對專業知識和專業英語詞匯的掌握有一個系統漸進的過程。
(三)師資來源與培養
在教師方面應開展“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由于外貿專業是一個以英語為基礎的實踐性專業,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一方面可以聘請國外學者來講學,或者聘請有出國留學經歷的學者擔任雙語教師,或者引進外貿專家對專業教師進行培訓,并承擔適當課程、適當比例內容的教學任務;同時,可以通過校本培訓、國內進修訪學或國外進修的方式培養在職雙語教師,或將教師送到外貿公司去實踐,來提高教師的英語水平、外貿操作水平和雙語教學能力,使其知識結構與貿易發展與時俱進。
(四)教學內容設計
雙語教學內容的選擇盡量遵循以下標準:一是內容新穎,易于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克服雙語教學中使用外語工具的不利因素;二是內容理論性較弱、理論性較強,理論知識較為抽象,用英語講解很晦澀,將增加學生理解的難度,通過實踐可以彌補學生對理論理解的不足;三是章節相對獨立,內容相對松散,前后章節既是一個整體,又相對獨立,對前章內容的理解相對來說不太影響后續章節的學習;四是注重教材的選擇,可選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關于推薦使用經濟學類、管理學類專業及法學專業原版影印教材的通知》所推薦的教材,還可參照國內高水平大學正在使用的英文教材,必要時可根據教學需要對原版教材進行刪減集成,自己編寫教材,積極開發和利用其它輔助教材,如中文教材、生詞表、網站、工具書等。
(五)評價管理設計
為了保證雙語教學工作的質量,以及對雙語教學工作有一個正確的評價,以便為今后雙語教學工作的全面展開打下良好基礎,應建立雙語教學評價體系,即根據雙語教學目標的要求,對雙語教學全過程和結果展開有效監控,包括對教師的教學態度、能力和效果,以及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和學習成就作出的價值判斷。雙語教學評價不僅能使教師獲取雙語教學的反饋信息,反思和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提高雙語教學的質量;同時,使學校、學院及時了解雙語教學的實施情況,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改進雙語教學管理,促進雙語教學系統的不斷完善。雙語教學的評價管理設計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對教師的激勵,在政策上鼓勵教師深化研究、大膽實踐,制定雙語教師的薪酬制度,使他們的超額付出得到肯定和回報,如適當上調雙語課的課時量,以解決課時有限帶來的教學方式單一、教學內容耗損的問題;二是對學生雙語學習的評價,教學過程中可將學生在課堂/課外論壇中的發言及討論的次數、質量、水平確立為評價內容,鼓勵學生撰寫英文報告、論文、方案,期末總結評價時可將口頭考試與書面考試有機結合,綜合考核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特別注重考查學生的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考試內容可中英文結合;三是建立完善的雙語教學監督機制,把雙語教學納入日常的教學管理程序,從根本上穩定雙語教學模式,可成立雙語教學管理部門,制訂既詳細又具實際可操作性的評估細則,對教材的選用、教師的準入制度、教學大綱、教學進度表、教案、課堂教學檢查、試卷、學生意見反饋等進行規范和管理,制定相應的章程和模式,做到凡事有章可循、有案可查。
2、流動性過剩與我國外貿發展戰略的轉變
3、我國外貿又好又快發展的對策研究
4、加速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問題研究
5、我國出口加工企業應對人民幣升值的對策研究
6、我國外貿持續順差的原因因及對策
7、新形勢下我國外貿環境的新變化
8、河南省外貿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9、qdii對我國資本市場的影響
10、中部崛起與對外貿易發展的相關性分析
11、河南省農產品進出口貿易現狀和發展對策
12、我國國際貿易的環境效應分析
13、我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若干問題思考
14、我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分析
15、新型貿易壁壘及我國的應對措施分析
16、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
17、區域貿易安排對wto多邊貿易體制的貢獻與挑戰
18、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外貿影響與對策
19、中國外商投資企業的貿易效應分析
20、國際外包的發展現狀、模式及對策研究
21、當前區域經濟合作的特點和趨勢
22、貿易順差:通貨膨脹的誘因分析
23、歐盟貿易摩擦預警機制與啟示
24、標準貿易理論的發展與影響
25、企業國際化經營的風險分析
26、產業集聚與跨國公司fdi區位選擇
27、我國加工貿易發展的趨勢分析
28、美國電子商務發展策略研究
29、全球電子商務模式現狀、特征與發展趨勢分析
30、我國引進外商直接投資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研究
31、河南進出口商品結構優化對策分析
32、河南發展外向型經濟優勢與對策研究
33、河南農產品出口貿易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34、河南利用外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
35、河南對外投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36、河南進口貿易的發展前景分析
37、外商直接投資對河南經濟增長貢獻的實證研究
38、我國國際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提升對策研究
39、試析我國引進外商直接投資中的技術外溢效應
40、cepa對河南省外貿發展的影響
41、外商直接投資與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
42、中國出口貿易增長方式的轉變所面臨的機遇和困境
43、中國企業“走出去”戰略對我國產業升級的作用分析
44、“10+3”框架下的中日韓經濟合作問題研究
45、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現狀及前景
46、對外貿易與產業集聚研究:來自中國的證據
47、對外貿易與中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關系研究
48、基于比較優勢理論的河南省旅游服務貿易研究
49、加工貿易對中國經濟貢獻的實證研究
50、論fdi與中國區域經濟的不平衡發展
51、民營企業對外貿易的發展和影響分析
52、試析對外貿易與中國產業升級的關系
53、中小企業對外貿易方式探索
54、中印外貿發展戰略比較淺析
55、河南省跨國企業發展現狀與問題分析
56、河南省出口農產品(食品)綠色營銷問題分析
57、中部地區對外貿易現狀及問題分析
58、我國對外貿易摩擦問題研究
59、我國進口貿易依存度提升問題研究
60、我國對外貿易協調機制構建問題研究
61、國際技術貿易壁壘的新特點及對我國的影響
62、西方對華出口貿易限制的新動向研究
63、我國通貨緊縮對出口貿易的影響
64、我國貿易救濟問題研究
65、涉外經濟對新農村建設的作用機制及路徑研究
66、我國企業跨國經營出現的新問題及對策
67、中國農產品出口支持政策研究
68、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的新貿易保護主義研究
69、國際直接投資與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研究
70、優化我國出口商品結構的途徑
71、勞工標準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72、中小企業國際營銷策略分析
73、國際營銷發展的新趨勢研究
74、試析人民幣匯率變動與國際營銷定價關系
75、我國企業國際營銷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
76、淺析中美經貿關系
77、當前我國對外貿易面臨的主要問題分析
78、提高我國利用外資的質量、效益和水平
79、對外開放戰略與中部崛起
80、試論我國產品國際競爭力的提升
81、試論日本泡沫經濟對我國的啟示
82、論最優貨幣區理論的現實意義和約束條件
83、通貨膨脹的國際傳導機制及約束條件
84、我國資本外逃的經濟影響及對策分析
85、國際貨幣體系的改革方向及其現實可行性
86、論當代國際金融一體化的發展趨勢和特點
87、論戰略產業保護理論的發展及其現實意義
88、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及其對我國的影響
89、論發展中國家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約束條件
90、論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和特點
91、論中美貿易逆差的成因、影響及其對策
92、論中美貿易摩擦的表現、成因及其對策
93、論跨國公司轉移作價的方法及其防范措施
94、論跨國兼并與國際壟斷的理論和現實問題
95、論中國對外貿易發展模式的調整
96、我國出口商品市場結構調整研究
97、論我國科技興貿戰略的實施
98、中國對外貿易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分析
關鍵詞:國際貿易專業;畢業論文;寫作
作者簡介:胡偉輝(1977-),女,湖南桃江人,重慶工商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重慶 400067)
中圖分類號:G642.4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19-0158-02
撰寫本科畢業論文是大學生大學學習階段的最后一個實踐教學環節,綜合反映了學生對本專業基本理論的掌握情況以及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育部于2004年發出《關于要求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本科生畢業論文工作,提高畢業論文質量。本科畢業論文是實現培養目標的重要環節,是學生從理論學習向實際運用轉換的重要階段,[1]是學生進行知識創新、思維創新的重要途徑。筆者指導國際貿易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多年,明顯感覺近年來學生畢業論文的完成質量有下滑趨勢。本文僅以重慶工商大學國際貿易專業為例,分析了學生在畢業論文寫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探討了提高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相關措施。
一、本科畢業論文寫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學生對畢業論文的重視程度下降
重慶工商大學國際貿易專業畢業論文的撰寫實際上是從第六學期開始的,重慶工商大學經濟學院要求學生在該學期完成學年論文,并寫成文獻綜述的形式,選題就是下學期準備撰寫的畢業論文的選題。學年論文實際上就是為畢業論準備。學生正式開始畢業論文的寫作是第七學期,而這期間也正是學生忙于找工作、準備研究生入學考試、公務員考試等各類考試的關鍵時期。隨著大學招生規模的擴大以及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學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找工作以及準備各種考試上,對于畢業論文的寫作往往是應付交差。雖然學院有專門的畢業論文指導文件,反復強調畢業論文的重要性,還要求學生和指導教師共同簽署承諾書,承諾文章的原創性,但每年由于畢業論文的原因無法順利畢業的學生幾乎沒有,畢業論文的質量也不會對學生的前途產生太大影響,學生重視程度普遍不高。有的學生在網上收集了一些與論文題目相關的文章,東拼西湊、復制粘貼,幾天時間就可以完成論文初稿;有的學生把學年論文簡單修改就作為畢業論文提交;極個別學生根本不按教師的指導意見修改,每次都提交同樣的論文。
2.學生參與科研實踐的機會較少
畢業論文的寫作是一個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豐富的專業實習經驗或科研實踐經歷會為學生完成畢業論文積累題材,有利于學生創作出高質量的論文。大多數學生在寫畢業論文之前,沒參與過課題研究,沒得到過系統的科研訓練,沒有撰寫學術論文的經驗。由于校外專業實習基地有限,大學四年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很少有機會進入相關的專業領域實習或實踐。一個專業的選題,如果缺乏對相關領域的調研或實踐,僅憑期刊雜志或是網絡資源等二手資料,往往是人云亦云,很難提出自己獨到的觀點,也很難有所創新。
3.指導教師精力投入不足
導師的細心指導是保證畢業論文質量的關鍵。重慶工商大學國際貿易專業專職教師有10人,而近年來隨著專業擴招,每屆國際貿易專業學生人數超過160人。學校規定一位畢業論文指導教師最多可指導10名學生,國際貿易專業的專職教師基本上都是按上限指導10名學生。按規定,畢業論文寫作環節教師指導學生的次數不少于6次,有的學生論文改了7~8稿還是達不到要求,最后勉強糊弄通過。由于指導教師自身的教學科研任務較重,加之有的學生態度不認真,敷衍了事,對教師的評閱修改意見沒有認真采納,致使教師在指導過程中情緒有所松懈。有的教師只把握論文大的框架結構,對于論文的具體內容在審閱時大致瀏覽,沒有仔細推敲。教師對論文的指導大多是通過電子郵件,面對面或小組討論的機會很少,缺乏有力的交流與溝通,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畢業論文的質量。
4.多數選題缺乏新意
好的選題能夠使學生具有足夠的信心和動力,充分發揮專業特長和運用綜合知識的才能,同時還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潛能。[2]重慶工商大學國際貿易專業本科畢業論文的選題由指導教師與學生共同確定。導師提供的選題通常是自己熟知的研究領域,學生如果認為完成困難或是不感興趣,會自己尋找相關選題。學生自選的題目通常是已經被廣泛研究的,如關于綠色壁壘、人民幣匯率變動對外貿影響等方面的選題每年都有很多學生選擇。這類選題資料查找非常容易,完成難度較低,研究成果往往很難有突破與創新。在指導過程中經常會發現同一個專業的學生選題非常類似,且很多選題與往屆畢業論文的選題重復。
5.對畢業論文的管理監控力度不夠
為加強對畢業論文的管理、提高畢業論文質量,學校和學院都出臺了不少文件與具體措施。學校和學院的相關文件對畢業論文的指導工作提出了嚴格要求,學院制定的畢業論文指導方案對論文完成的每個環節包括選題、開題、收集資料、撰寫論文、修改論文及最后的定稿、排版打印都規定了具體時間。但是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沒有很好地做到層層把關,對畢業論文完成的各個階段還缺乏有效的考核監控機制,有的環節流于形式。
二、提高畢業論文質量的對策建議
1.提高學生對畢業論文重要性的認識
畢業論文是全面檢閱大學生在高等教育階段整體學習效果和能力培養狀況的一個至關重要的教學環節,也是大學教育將學生分散的理論學習凝練成適應社會發展所需的綜合能力的最后一站。畢業論文的寫作過程是對學生文獻檢索、獨立工作、科研創新等多方面能力的綜合考查。經過畢業論文的歷練,促使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能進一步深入地研究國際經貿的相關理論和政策,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專業領域的實際問題,為學生繼續攻讀研究生或從事專業領域的具體工作奠定基礎。因此,應加強對畢業論文重要性的宣傳,讓學生端正態度,認真對待畢業論文的寫作。
2.培養學生的科研意識,增強科研能力
學校及學院應積極鼓勵本科學生進行科研活動,通過設立本科生專項科研項目基金、組織國際貿易專業學術論文比賽等方式,培養學生的科研意識,提高學生的科研興趣。重慶工商大學國際貿易專業每個班都有一名專業教師充當班導師,負責對學生進行專業指導。班導師在指導學生時,可以將自己的科研方向、科研課題與學生分享,引導學生進行科研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師的課題,盡早接受科研訓練。國際貿易專業實踐性強,學生通過參與科研項目,可以獲得更多的科研實踐的機會;通過進行實地調研可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循序漸進的科研鍛煉,提升學生的科研和寫作能力,提高畢業論文質量。
3.加強教師指導論文的激勵約束機制
激勵政策可以用來鼓勵、調動、激發人們參與各項活動的熱情、積極性,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可以充分調動教師指導論文的積極性。對于指導優秀畢業論文的指導教師,應給予一定的獎勵,并與年度考核、職稱評定等掛鉤。對于指導論文不合格的教師,應對其論文指導工作量進行一定的減扣,并適當減少下一年度的論文指導數量。讓教師與學生雙向選擇,把學生的選題與指導教師的研究方向聯系起來,充分發揮教師的專業特長,避免出現教師對學生論文選題不熟悉,只能從論文結構等形式上提出建設性的意見,無法很好地把握論文實質內容的情況。加強師生互動,保證指導教師與每個學生面對面交流的次數不少于3次。
4.嚴把選題質量關
確定選題是撰寫論文的第一步,“題好一半文”,好的選題是論文成功的關鍵。學院在征集畢業論文選題時,要求每位具有畢業論文指導資格的教師,都要根據自己的研究方向擬定畢業論文題目,并注意不與以往年度重復。國際貿易屬于應用經濟學范疇,指導教師在確定選題時應著眼于現實問題,確保選題的理論與實際價值。導師確定了選題后下發給學生,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以及能力,在與指導教師充分溝通交流后選擇適合自己的題目。對于學生自選的題目,指導教師要嚴格把關,防止出現大而空的選題。學院在匯總學生選題后,可以成立論文指導小組,對畢業論文的選題進行審查,對有爭議的選題或重復的選題,與論文指導教師溝通后再重新確定。
5.加強對論文寫作環節層層監管的力度
畢業論文的撰寫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包括選題、開題、中期檢查、論文答辯、成績評定等環節。只有層層監督,有效落實每個具體環節,有效控制可能影響畢業論文質量的各種因素,才能確保畢業論文的質量。因此,學校及學院可成立論文督導小組,對畢業論文的全過程實行有效的監督和檢查,對各環節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反饋并提出指導性的建議;指導教師在學生論文寫作過程中應嚴格按畢業論文指導書的要求,督促學生按時完成每個階段的任務,對于敷衍了事、態度不認真的學生要特別加強管理。
參考文獻:
[1]邵維加,黃建榮.本科畢業論文質量保障體系構建與運用[J].高教發展與評估,2010,(7):54-60.
論文摘要:畢業設計(論文)是本科教學環節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培養本科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但近年來高校本科畢業設計受到諸多因素的沖擊,質量出現滑坡,作者分析了畢業設計(論文)工作中的突出問題,探索了提高畢業設計質量的有效方法與措施。
深化教學改革,優化人才培養過程,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題,其核心是素質教育和創新人才的培養。在高校的教育改革中,創新教育在本科的畢業設計(論文)環節中形成共識,有待加強。
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是學生在系統學習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基本技能,按照科學的思維方法和規范化的研究進程,系統完成的一項具有綜合性和創新性的科研活動。作為本科教育的最后一個環節,畢業設計(論文)的目的在于總結、消化在校期間的學習成果,初步掌握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科學研究的基本程序,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
畢業論文寫作的基本標準是:有一定的創見性,能夠較好地分析和解決學科領域中不太復雜的問題,立論要科學,觀點要創新;論據要翔實,論據要嚴密。但近年來高校的本科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受到內外界諸多因素的沖擊,畢業設計(論文)質量出現滑坡,分析本科畢業設計(論文)質量影響因素,并探索出一些提高畢業設計質量的有效方法與措施,確保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應是當前高校教學研究工作中的重要課題。
一、畢業設計環節存在的問題
本課題組通過對南京財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畢業設計工作的調查,發現以下問題:
(一)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監控
目前高校都有針對畢業設計制定的規章制度和條例,但在選題審核、開題報告、中期檢查、評閱制度、答辯制度和成績評定方法等方面管理制度還不健全。院系在畢業設計工作的管理上沒有具體的操作規程與管理措施,缺乏對學生和指導老師從管理到落實的全面跟蹤,導致管理工作形同虛設,答辯過程走過場,對不符合要求的畢業設計往往采取遷就寬容的態度,質量難以保證。
本課題組對國際貿易專業os 1班的43個樣本成績進行統計,畢業論文成績“優”的比例為14% ,“良”的比例為61% ,“中等”的比例為20% ,“及格”的比例為3%。在成績評定上,除“優”等有一定的比例限制,評分標準的規范性還有一定的缺陷,表現為:成績一般集中在“良”和“中”等級,影響學生畢業、取得學位的“及格”和“不及格”等級幾乎沒有,這容易造成一種誤導,使學生認為畢業設計并不難通過,使學生缺乏探索和努力創新的壓力和動力。
(二)師資力量不足
由于高校招生數量和專業的增多,現階段一名指導老師帶10多個學生或更多,教學和科研任務繁重,導致心有余力不足,另外部分指導老師的經驗不足或對其專業領域缺少充分的了解,也影響了整體的指導水平。
筆者對國際經貿學院國際貿易專業2005屆畢業生的指導師資力量進行了統計,共172名畢業生,指導老師16名,師生比例超過了l: 10。其中中青年教師比例較大,講師占比犯%,在科研能力上有一定的欠缺。
(三)一些學生對畢業論文不夠重視
畢業設計的時間大都安排在大四,一般啟動于第七學期末,覆蓋第七和第八學期,期間包括若干周的畢業實習,同時正值學生參與畢業分配及研究生人學考試。學生面向市場雙向選擇的就業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對畢業設計在時間、成本與精力方面形成一定的影響,學生難以保證全身心投人到畢業設計的完成中,不少學生認為畢業設計是走形式,對學校布置的畢業設計的要求、進度不以為然。
筆者指導的學生在畢業設計過程中,常以找工作或各種考試推脫,安排的任務和要求不能按時完成,結果造成學生不急老師急,老師催學生,學生倉促湊稿、交稿,根本來不及仔細推敲斟酌,而老師又不忍苛求以影響學生畢業、就業,結果造成論文質量下降。
(四)論文選題質量管理不到位
選題方式一般由老師給學生單方面定題,學生缺乏主動性,限制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對導師的研究方向和進行的課題缺乏了解,在選題方面存在被動接受的情況;在選題過程中,留給學生選題的時間過少,普遍存在著“指導老師報題隨意、學生選題盲目”,導致相當部分的學生對選題惜惜懂懂,談不上興趣愛好,更說不上參與研究的激情和欲望;在選題的質量上,有的選題太大,難以駕馭,無法深人論述,有的選題范圍太小,觀點得不到應有的舒展,有的選題與所學專業內容聯系不緊密;有的選題陳舊、重復;創新的課題更少。
國際經貿學院近幾年對指導老師給出的選題進行了一定的審核,對于不適合本科生所學專業發展方向的選題原則上不作為畢業論文選題。除了指導老師給出的選題,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自我命題。在對國貿專業051班的43個樣本的選題統計中,選題雷同的情況基本不存在。國際貿易理論類的選題占68%,國際經濟合作類的選題占24 %,國際貿易實務類的選題占7%,其他3%。其中學生在外貿實習崗位和將來從事的外貿工作中遇到的外貿實務問題的研究選題偏少。
(五)學生科研能力不夠
學生查找資料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論文的寫作能力以及與指導老師溝通的能力還有所欠缺。表現到畢業論文上,就是學生過于依賴現有的文獻資料,對原始資料和數據的獲取、分析和處理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或者無法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研究對象上,不會用所學的理論找到研究的切人點,不能用所學的方法分析、加工資料,只是對資料進行簡單的剪輯、粘貼和堆砌,沒有創新觀點。
課題組在調查過程中發現所有指導老師在給學生開題之前,都需要反復給學生講如何寫開題報告和如何獲取資料等方面的基本知識。指導過程中,交來的初稿大多是整段拼湊,抄襲雷同,有的甚至自相矛盾,或者沒有提煉觀點,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跑題偏題現象嚴重,或者內容比較空泛,缺乏有說服力的數據和事實。
二、畢業設計質量監控的實踐對策研究
(一)學校層面
1.規范對畢業設計的監督和管理
制定“本科畢業設計規定”、“本科畢業論文制作規范”、“本科畢業生論文答辯工作程序”等管理制度。對學生的要求應明確具體,可操作,可檢查。畢業論文規范可以在基本的格式上有一定的靈活性,適當降低論文格式在分值上的比例,避免論文指導老師和學生對形式過度關注,浪費大量時間,忽視對論文內容的重視。組織專家進行各階段工作過程的監控,及時發現、總結畢業設計工作中的問題,進一步完善和規范教學管理文件,保證畢業設計環節高質量地進行。
2.逐步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
大學生的科研能力包括文獻檢索、社會調研、統計分析和論文寫作等內容。學校可以在本科教學的四年中逐步培養大學生的科研能力。低年級階段開設論文寫作指導,文獻檢索方法等講座,從理論上先培養寫作技能,再通過撰寫主干課程的論文或報告以及學年論文,在實踐上進行寫作方法和技能的培養。大三階段可以開設研究方法論課程,結合專業特點,進行論文研究方法和論文規范性的培訓,使得學生能夠把握畢業論文的基本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熟知查詢文獻資料的方法、開題報告的要求、論文寫作的規范性、摘要的寫作、答辯注意事項等,并開展論文大賽,激發同學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畢業論文寫作奠定基礎。在畢業設計過程中,再引導、幫助學生初步建立科研思路,使之初步認識如何搞科研,怎樣選題立項,創新點和難點在何處等,為今后的科研和創新奠定一定的基礎。
3.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指導教師中青年教師比例較高,缺乏科研背景,學校應一方面采取各種進修、培訓的方式提高他們的教學科研能力,另一方面組織其到企業擔任相應的職務,培養青年教師的實踐能力。同時通過激勵約束制度提升青年教師的能力;出臺畢業設計工作獎懲制度,適當增加指導老師指導工作量的學分。每年對在畢業設計指導工作中取得優異成績的老師進行獎勵,并把畢業設計工作的質量與教學事故掛鉤、與年度考核和崗位津貼掛鉤,以增強指導老師的責任感。
4.畢業設計方式創新
鼓勵學有余力的學生利用學校和教師的科研資源開展科研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培養學生自主研究能力,開展自主科研,為畢業設計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使得畢業設計具有真正的內容和價值。學生在校期間發表在公開刊物上的學術論文,經學校學術委員會審核同意、教務處批準可以代替畢業設計,以提高學生參與科研的積極性。
(二)院系層面
1.合理安排畢業設計時間
合理安排好學生找工作、考研和畢業設計時間,使學生能夠兩者兼顧。國際經貿學院在近幾年把畢業設計時間適當提前到第七學期中期,時間的沖突有所緩解。建議可以采取分流管理,不考研的學生在第七學期中期先選題,開始撰寫論文;考研的同學第七學期期末選題,寒假開始撰寫論文。兩者工作流程不變,質量保持一致,一方面可以解決學生在時間安排上的沖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緩解教師的工作壓力,提高畢業設計的質量。
2.提高學生對畢業論文的認識
畢業設計的質量總體水平較低,主要原因之一是學生對畢業設計的重視程度不夠。在畢業設計開始之前,學院有必要組織一次專門的畢業設計講座,多角度深人淺出地闡述畢業設計的性質、作用及有關規定,同時穿插往屆不合格畢業設計的處理案例,使學生在了解畢業設計的目的、任務和要求的同時,正確理解畢業論文的重要性。同時指導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條件,量力而行,揚長避短地選擇適當的論文題目。
3.制定選題標準
選題標準是選題質量的基礎和依據,也是評價和衡量選題質量的重要尺度。選題可參照以下標準:(1)專業性。在選題時應掌握符合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及教學基本要求,體現本專業基本訓練內容,通過論文寫作來促進專業知識的提高;(2)新穎性。選題要著眼現實間題,解決實際問題,應多選擇社會經濟領域的實際問題,有確切性與可行性,并使學生能了解所研究課題的國內外研究動態,逐步培養學生的科研意識及創新意識。(3)時間性。選題難度適中,工作量適中,深度、廣度應為本科生在規定時間內能完成。(4)資料的可獲取性。在確定論題時,需要考慮獲取相關資料的路徑,沒有大量的文獻資料很難寫出高質量的論文。
4.建立畢業論文選題庫
畢業論文題庫應體現專業培養目標、符合教學要求并體現雙向選題的特點。每個選題要附材料說明,如選題的背景、選題任務、工作量、對選題者的知識構成的要求、寫作難點及選題的現實意義。由院系成立選題小組對選題進行審查。選題庫不是唯一題源,學生也可以在導師建議下自己定題。根據學生和老師反饋的實施意見,選題庫要不斷更新,不斷完善??梢岳镁W絡資源,采用開放式、自主式選題,公開指導老師個人基本信息,題目背景及來源,打破教研室界限,學生自主選題,自主選導師。
學院應鼓勵學生結合社會實踐,根據自己的情況選題立項。學生在假期和實習期間都會參與企業工作,鼓勵學生在社會和企業中尋找課題,進行調查研究,避免從書本到書本的紙上談兵,使創新能力得到切實的提高,學院對學生自己選題立項可以在成績評定時給予一定的分值。
5.畢業設計方式多樣化
好的論文應該符合規范,這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要有創見性的學術觀點。在畢業論文的質量管理中,要注重培養學生刻苦鉆研的精神,鼓勵和激發學生創新,勇于提出自己的觀點;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鼓勵和指導學生探索新方法,打破傳統封閉式思維模式;鼓勵和指導學生用定量分析來揭示事物的規律和本質。
學院可改革現有單一畢業設計寫作的模式,充分利用實驗室和實踐基地的資源。國際經貿學院正在創建新的國際貿易實務實驗室,畢業設計也可以考慮用沙盤模擬、生產實踐等方式進行,使畢業論文從文獻資料研究上升到理論思維研究與應用研究,提高論文的實際運用價值,提升論文內在價值。還可以團隊的形式完成畢業設計,彌補單個學生由于時間、精力、知識和能力的局限,發揮團隊成員的專長,優勢互補,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三)老師層面
1.引導學生介人老師的研究課題
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將自己的研究方向、體會、感受和興趣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學生,可以就熱點和難點問題作為專題和學生討論,引導學生參與自己的研究,可以讓學生從文獻研究、社會調研等基礎工作做起,寫一些專業論文,在了解專業發展新動向的同時也鍛煉其科研能力。
2.加強師生溝通
畢業設計指導老師、輔導員齊抓共管,建立全方位的管理網絡,督促學生把精力投入到畢業設計中去。在學生做畢業設計期間,導師要經常與學生溝通,以便了解學生,及時提醒,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工作與寫論文的關系,把完成高質量的論文當作推銷自己的重要手段。
論文摘要:國際賈易是一門技術性較強的應用經濟學科,要使其更好地為地方經濟服務,就要突出其實踐性和應用性的特點。通過實踐教學觀念的強化和統一,專業教學計劃的改革和創新以及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等措施,強化實踐環節,滿足地方經濟建設的需要。
一、國際貿易專業的特點
國際貿易專業是一門技術性較強的應用經濟學科,其實踐性教學必不可少而且十分重要。在以應用型為主導的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中,國際貿易專業既離不開與其他應用型本科專業所相同的共性,又有著其自身專業屬性所要求的固有屬性??偟膩砜?,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具有較扎實的理論基礎
“應用”是科學理論見諸于實踐的過程,理論是應用的基礎,對實踐能力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因此,應用型國際貿易人才不僅不能忽視理論知識的學習,更要把有關經濟管理知識以及貿易理論的學習作為重點,雖然他在學術研究上不是研究型人才,但也有自己的所長,有較豐富的國際貿易知識儲備,在“厚基礎,重應用”的培養模式下,屬于知識型應用人才而有別于技能應用型人才。
(二)具有較強的動手實戲能力
動手、實踐能力就是對“應用”的最好解讀。它要求不僅能將國際貿易領域已有的科學研究成果按照已經學到的操作程序應用到外貿實際工作中去,而且能夠在變化的情況下,創造性地根據已學理論和操作技能解決新間題。
(三)具有項目執行能力和市場開拓能力
作為國際貿易應用型人才,強調經營項目運作能力的培養以及經驗的積累,同時具有培養市場開拓的能力和把握客戶資源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調研能力及創新能力;能夠獨立承擔外貿業務,統籌各個業務環節,協調多方關系,能夠開展調查研究和收集整理資料,并從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處理問題。
(四)具有合作溝通的能力
由于國際貿易活動涉及國內外諸多行業和部門,如銀行、海關、船舶公司等,國際貿易人才必須注重同各方的溝通、聯系與介作。因此,在社會高度分工合作的今天,人們在日益注重自己的個性發展的同時,更要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領導與民眾的關系,要具有責任心和協同介作能力。
20世紀80年代以來,教育界逐漸形成了一股新的潮流,那就是普遍重視實踐教學,強化應用型人才培養。教育工作者已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也是提高學生社會職業素養和就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皯眯捅究啤?,重在“應用”二字,要求以體現時代精神和社會發展要求的人才觀、質量觀和教育觀為先導,以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勢下構建滿足和適應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的新的學科方向、專業結構、課程體系,更新教學內容、教學環節、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全面提高教學水平,培養具有較強社會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對于地方性本科院校,從教學體系建設上如何體現“應用”二字,其核心環節就是實踐教學。
二、國際貿易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對國際貿易實踐教學缺乏統一深刻的理解
對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和對強化實踐教學重要性的認識一定程度上還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層次質的認識。在社科類專業教學過程中,許多老師仍認為實踐教學就是理工科或部分有模擬實踐軟件可用的應用性課程,實踐就是上機操作、就是社會實習等。
而實際上,實踐教學包括課程性實踐教學和集中性實踐教學(或稱綜合性實踐教學)。前者是指與課程教學內容相結合,與課程理論學習同步進行的實踐活動,它包括課程作業(平時作業、綜合練習、模擬考試、大作業)和課程實驗、課程設計等。課程設計是指需要綜合運用各課程知識集中進行的實踐活動,包括實習、社會調查、畢業設計或畢業作業(論文)等。
國際貿易是一門具有涉外活動特點、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應用學科,它涉及貿易、金融、政策、法律等諸多領域的問題。現行外貿企業所需要的國際貿易人才是既有實際操作能力,又有一定的分析、判斷能力的外經貿人,這就對國際貿易教學的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國國際貿易的教學方法的現狀是,“理論說教”占據了主要形式,顯然它無法適應現代經濟建設對國際貿易人才的需求。
(二)課堂內的教學手段和方法較為缺乏和落后,課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薄弱,未能滿足實踐教學的需要
目前各個高校多媒體教學設施基本齊全,在一定程度上能滿足教師在案例教學、實務展示等教學環節的需要,但不可否認,這種教學手段和方式仍然是教師單方面的知識傳授,學生仍然缺乏必要的動手練習。即使是將課堂移到實驗室,似乎學生多了動手實踐的時間,但在現有條件下,學生更多的是對電腦和相關貿易軟件的練習和操作。
目前,相當一部分高校的實習、實訓基地存在著浮于形式的現象,一方面歸因于當前我國企業改制后管理者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的傾向,另一方面也可歸因于在該領域經費的投人,人力的投人以及感情的投人所限。許多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常常依賴老師們個人在社會建立起來的人際關系,通常也被限定在一定的區域、層面、或時間,校企間的合作十分有限。
(三)實踐教學環節在專業教學計劃中比重小,地位不突出
相當一部分地方院校的國際貿易教學計劃相同或相近,盡管實踐環節的教學課時已有較大提高,但除去一定量的停留在計劃中的“名義實習”課時后,實際可用于學生實踐、或動手的學時仍顯不足,大量的公共課、理論課仍占據了較大的學時比重,實訓教學未作為相對獨立的教學環節在人才培養計劃、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中體現出來。實踐教學附屬于實務教學,在實務教學時順便進行一些零星的實訓,沒有將實訓作為相對獨立的教學環節來設計。
(四)實踐教學的師資隊伍建設相對落后
同實驗室、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相比,從事實踐教學的師資隊伍建設相對滯后。這主要表現在:一是諸多教師從高校畢業后直接進入學校從事教學工作,本身缺乏實踐教學環節的專門訓練,也未能接受社會實踐工作的錘煉,尚不能成為行家里手,更難以勝任相關的實踐指導工作。二是高校對從事實習、實踐和實訓課不夠重視,不能將其和理論課同等評價,使得很多教師都不愿意從事實習、實踐和實訓教學,甚至覺得做這些工作低人一等。
(五)實踐教學評價機制還不夠客觀和完善
說到實踐教學的評價機制建設,應該從兩方面人手。一是對從事實踐教學的教師的評價。目前很多高校對教師工作的評價還主要停留在課時量,教學效果的評價(包括教學督導組和學生兩項)以及科研等方面,而具體到對實踐教學就更缺乏客觀和詳細的評價標準,某些情況下,甚至和理論課采取一樣的標準。這樣的結果是,實踐課得不到重視,教師從事實踐教學的積極性發揮不出來,實踐教學總是處在“呼聲高,效果差”的境地。二是對學生的評價機制。學生在結束了實踐教學后,對其有一個客觀公正合理的評價,也是一種很好的激勵作用。但因為實踐課本身開展的困境和不受重視,使得教師在評價學生方面也或多或少地流于形式和隨意。 三、推進實踐教學改革的對策
(一)調整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設置
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制訂完整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實踐教學計劃。實踐教學計劃是實踐教學改革的指導性文件,因此,要在大量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加以制訂。此外,制訂實踐教學計劃要結合國際貿易專業的特點和發展趨勢,這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這就需要聘請一些長期從事國際貿易實際業務的專家或專業建設委員共同參與實踐教學計劃的制訂。
課程的設置首先要體現實踐性,突出集中實訓環節,大幅度調整理論課和實踐課的比例,包括學時、授課內容等;建設實訓中心,改善專業實訓條件;加強教師(包括理論課教師和實踐指導教師)動手能力的培養,同時可以與社會上一些資格證書的考試相結合開設相應課程。
(二)加大對實踐教學環節的財政投入
加大對實踐教學環節必要的財政投人,逐步健全實踐教學環節必備的教學設備與設施,以滿足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推廣應用和立體化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實施。
(三)建立校企合作實踐模式
強化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積極與企業建立校企合作關系,實現互利雙贏。雖然目前很多公司企業都不愿意接受高校的實習、實訓,但學校可以通過為對方提供員工培訓場所,優秀的師資資源等換取相應的利益,從而密切同公司企業的關系,最終實現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在加強基地建設的同時還要加強實驗室的建設。國際貿易專業可以建立實驗室、模擬國際貿易博覽會、模擬公司等,以相應的軟件作為支撐,通過軟件操作使學生了解國際貿易的各個環節和整個流程。
(四)強化實踐師資隊伍的建設
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師既要有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更要有很強的實踐技能,尤其對那些實踐性要求很強的專業來說,意義更為重大。學??梢酝貙捊處熽犖榈膩碓?,打破師資來源以高校畢業生為主的傳統做法,可采取兼職的辦法鼓勵社會上從事外貿工作的優秀人才到學校任教,這樣既充實了教師隊伍,又有利于加強實踐教學工作。要提高教師待遇,增加教師的科研及進修經費。這里更應該把教師進修的涵義擴大化,不僅僅只是到更高一級學校學習,鼓勵教師到外貿公司掛職鍛煉、也應當屬于進修的范疇并予大力鼓勵。
對于課堂教學方式的研究一直是許多教育工作者長期關注的焦點,作為民辦院校的一名一線教師,我和我們的課題組歷時1年時間對西安歐亞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科人才課堂教學方式進行了探討和研究。 一、課堂教學方式研究的意義 首先,傳統教育長期形成的教學方式是課堂教學,學生主要以靜聽、靜觀、靜思的方式進行學習,處于被動地位,其活動形式主要是大腦機械記憶的活動。在這種方式下學生以個體學習為主,相互競爭,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實踐性,缺乏群體的合作性,學習無興趣、無動力,互不關心,不會交往,自我封閉等等,影響了學生全面、健康、主動地發展,遠遠不能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民辦高校要想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生存下去就必須改變這一現狀,探索出有自己特色的課堂教學方式,以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國家培養出合格的人才。 其次,進入大學之后,大學生學習有自身的特點。
(1)廣博性。進入大學后,大學生普遍覺得知識浩瀚如海,他們渴望在較短的時間內有效的獲得各種知識和技能。(2)專精性。大學生的學習活動是一種以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為特征的社會活動,圍繞著如何使大學生盡快成為高級專門人才而進行。(3)自主性。大學生的學習雖然按照老師的要求進行,但是不像中學生那樣絕大部分時間是被動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而是有相當大的自主性。大學生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時間,這就決定了大學生要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學習計劃能力。(4)創新性。創新性是指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書本結論之外新觀點的尋求和鉆研。大學教育的根本任務之一就是要重視培養學生具備思考、探索問題的本領。 最后,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掌握國際貿易學科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較強的學習能力、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外貿業務能力與創新能力,畢業后能在外貿公司、跨國公司及各類企業的相關部門,從事進出口業務、外貿業務管理、市場推廣和營銷策劃等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學生今后的工作環境除了讓學生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外,還必須具備良好的與人溝通交往與合作的能力。
二、生本教育的方法 鑒于傳統教學方式存在弊端、大學生學習有其自身的特點及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應具備較強的與人溝通交往與合作的能力,我們提出了生本教育觀。具體來說就是在課堂上運用各種方法,為學生自主學習而設計好具體環節,把教轉化為學,以學定教,最大化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一)先做后學,先學后教 此法是讓學生通過實驗、探究、預學、嘗試練習等途徑,對研究對象的本質及內、外部聯系產生直覺地、感性地、綜合地認識或疑惑,在教師的啟發和幫助下,達到對知識感悟深刻、易于內化、增強學生創新思維的目的。如“國際商務英語口語”課的教學,在課前先給學生設置一些商務情景,學生在課下準備。在課堂上采取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交流討論,通過學生講解、角色表演、作業互改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開口講英語,提高英語會話水平[ 1 ] 。
為了避免學生準備不充分、課堂氣氛不活躍,老師還可提出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導學生討論。例如,在《公司及產品介紹》一章中,教師先講授一些常用句型、接待禮儀等理論,然后,通過幻燈片給出一條英語新聞———2008年歐盟對中國貿易出口配額增加,并補充過去歐盟對中國貿易出口政策。學生通讀后,給出討論話題, Do the trade between EUand China’s Import & Export corporations have a p ros2perous future? (中國與歐盟外貿公司之間的貿易有好的前景嗎?) ,用20min時間進行討論。在討論過程中,要求每個小組根據老師講授,結合課本內容,提出自己的觀點并給出至少一個理由。教師應積極參與到各組中進行引導及答疑。最后每組找1~2位同學將各組觀點陳述,教師對其發音、觀點等給予糾正和點評。如果時間允許,教師還可以陳述自己的觀點,給學生做出示范。這樣,在課堂上體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多,學生是真正的學習的主人。其教學模式:創設問題情境—提出問題—嘗試解決—師生合作—引導學生小結。又如“外貿單證”課的教學,教師利用外貿單證系統,給學生在課堂上布置作業,讓學生把在課堂上學到的制作單證的理論知識在模擬機上檢驗。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制作單據,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老師當場解決問題。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真正掌握了外貿制單的技能,為成功就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 ] 。
教研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積極加強實踐性教學,比如:在教授“報關實務”、“國際貨運”課程時,授課教師與西安海關聯系,安排學生去西安海關觀摩,并邀請西安海關報關科科長就報關程序和海關法規等知識進行專題輔導?;顒舆^后讓學生對此次活動進行小結,并就學生認為的實踐和理論脫節的部分進行討論,以增學生生的操作能力。
(二)創設自主學習氛圍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采取小組討論、小組競賽等方式,各組之間互相提出問題,互相解決問題。學生個人能解決的問題個人解決;學生個人解決不了的問題,學生合作解決;學生合作解決不了的問題,師生合作解決。教師起著啟發、引導、幫助的作用,學生自主、主動學習,思維互啟,創新靈感增強。
(三)加強學習方法指導 教師教給學生的知識是有限的,而學生自學得到的知識是無限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因此,我們要加強對學習方法的研究,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1)確定學習目標、科學安排時間。(2)指導學生學會學習。( 3)組織課外學生學習互助組, 如“一幫一”等。
三、結果分析 開展“生本教育下教學方式研究”1年余,體會如下:
(一)學生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 實踐表明:實施生本教育下的學生普遍要求老師繼續舉行生本教學,要求教師多布置任務。
(二)學生從苦學轉變到樂學 傳統的教學教師講得多,學生睡覺也多。由于生本教育體現了為學生為本而設計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方式,尊重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權,學生在學習上自主,所以,他們學習的熱情高、主動性強,創新意識強,維特別活躍,學習效率高。他們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樂于學習。他們歡迎新的教學方法,例如分組討論在課堂上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