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15 06:12:36
序論:在您撰寫國內外形勢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要: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是商業銀行安全、有序運作的前提和基礎。國外商業銀行在長期的經營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內控管理經驗,這對于正走向國際化、市場化的我國金融業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內控制度;借鑒;提高;內控水平
1國外商業銀行內控制度的主要內容
(1)嚴密有效的組織結構和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銀行的組織結構是對銀行經營進行計劃、指揮和控制的組織基礎,因此國外商業銀行非常重視對銀行內部組織結構的設計,做到職責分工合理,使銀行能順暢地運行和有效地執行領導者的管理意圖。為防范各部門和銀行員工因經營管理不善而產生隱瞞欺詐行為,一般還專門設立了獨立于其他部門,僅對銀行最高權力機構負責的內部審計機構。
(2)完善的會計控制體系。從某種意義上講,會計部門是銀行內部的第一監控部門,因此國外許多商業銀行都賦予會計主管或財務總監以特別的權力和地位。
(3)相互獨立的業務部門和明確的職責。銀行業務的性質要求銀行每一項業務至少應有兩個人或兩個部門參與記錄、核算和管理,因此,各職能部門要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以達到內控制度所要求的雙重控制和交叉檢查效果。
(4)嚴格的授權審批程序。銀行以安全經營為本,每一項交易一定要有不同的人進行審查和批準,任何人的權限都不能是無限的。為此,國外商業銀行都設計了一套控制資產風險的授權審批程序,這突出表現在貸款管理和外匯交易控制上。
(5)高度的電腦化管理。隨著金融工具的日益現代化,國外商業銀行普遍加強了電腦在內部管理上的應用,以改進和完善銀行內部控制的手段。
(6)合理有序的內部檢查制度。一是總行業務部門對分行的檢查,包括按要求報送的各種財務報表、專題報告,以及召開分行長座談會聽取匯報等等;二是總行審計機構對分行的定期全面檢查和不定期專項檢查;三是銀行內部的自我日常檢查以及聘請外部會計師查帳。
2學習國外商業銀行內控制度,提高我國商業銀行內控水平
(1)重構商業銀行組織管理體系,創造良好的內控環境。目前,國有商業銀行作為國務院局級企業法人,是國有資產的直接經營者,實行一級法人制,在現行體制和經營機制下,改造國有商業銀行的組織管理體系具有一定難度。但近幾年新成立的區域性商業銀行,應根據《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的要求,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行長(總經理)負責制,保證董事會是全行最高權力機構,切實發揮董事會在銀行發展方向,重大業務決策和宏觀管理方面的職能作用。在此基礎上,改革商業銀行現行的內部稽核體制,實行對總行法人負責的內部稽核制度,加強總行對稽核工作的垂直領導。
(2)商業銀行要有嚴格的崗位分工和明確的工作職責。一是嚴格崗位分工,切實根據業務運作的實際要求,因事設崗,因崗定人;二是按照每一項業務至少必須有兩個崗位或兩人以上參與記錄、核算和管理的要求,明確各崗位或員工在業務操作中的責權劃分,按各自的工作性質、權限承擔相應的工作責任;三是加強業務操作的事后檢查,每項業務要求有一名業務主管或專門崗位對該項業務處理的整個流程進行綜合把關和全過程的檢查,確保各崗位按職責要求正確處理同一業務,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3)健全商業銀行內部授權審批機制,保證資產運用的安全性和盈利性。我國商業銀行的內部管理一直未能有效解決銀行內部審批程序和分段授權問題,以致商業銀行分支機構權力過大,資產風險不易控制。
(4)加強銀行內控電子化管理,保障銀行業務的正常運行。銀行業務的日益現代化,要求銀行內控手段更加有效率、更加安全可靠。而我國銀行業目前還未形成一套有效的內部電子監管系統和電子網絡系統,影響了內控的質量和效率,而且在銀行電腦內部控制方面也存在許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實行企業內部審計外部化首先對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十分有利。企業內部設置專門的內部審計機構,就會相應的在此方面的產生資金投入,從機構的設置到人員配置的資金投入相對于從外部聘請第三方會計師事務所的專業人員進行內部審計的資金投入來說要小得多。從資源資金的角度來說財務預算支出方面能夠減少一部分的開支。其次,企業內部審計外部化對提高審計質量十分有利,這主要由于外聘的事務所的審計人員具有很強的獨立性,不受企業內部的局限,而且具有較高的專業素質,能夠勝任企業內部審計的工作任務。在我國,企業內部審計走外部化的發展道路,已經成為企業關注的問題。筆者從內部審計外部化對企業發展所具有的優勢出發,分析內部審計外部化在我國企業中實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企業內部審計外部化符合企業發展的成本效益原則
企業內部設置了專門的內審機構或者部門也就形成了一項固定的成本支出,加上對內部審計工作人員的管理和培訓,也是企業后續的支出增加。另外因為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企業生產技術的革新,經營業務范圍的擴大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企業內部審計在人員配置上受數量和質量的限制,內審工作的成績并不理想,內審質量不高的情況普遍存在。將企業內部審計外部化后,采用完全外包或者部分外包的形勢,企業在內部審計方面的投入就會有一定程度的減少。內部審計外包后,對重大的風險能夠哥呢國家有效的進行控制,這有效的降低了企業損失的風險,對企業的收益的獲得十分有利。隨著企業內部審計投入的成本的降低,外包的成本效益占據很大優勢,企業走內審外部化的道路可實現效益的最大化。
2.企業實行內部審計外部化科提高內部審計的獨立性
因為內部審計的機構受企業領導的直接監管,在很多時候,內部審計工作要服從企業領導層的要求,這是內部審計缺乏獨立性的主要原因。外部審計的機構是獨立于企業之外的,與企業之間是通過契約的方式合作的關系,審計更加具有獨立性。內審外包的審計人員不受企業經營者的直接領導,與其是平等合作的關系,審計范圍會更加的廣泛。從本質上說,外部審計的主題是按照國家相關的規定對審計費用合理的收取,與被審計的企業沒有其他經濟利益上關系,外部審計人員更沒有人情上關聯,保證了審計工作的獨立性。
3.企業內部審計外部化可提高企業內部審計的工作質量
現代經濟形式下的內部審計工作人員首先要具有過硬的專業知識,不僅精通財務方面的業務知識更在經營管理方面也有一定的職業素養。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單方面的重視經營業務方面的發展,對內部審計人員的業務培訓卻予以忽視,使得內部審計方式方法陳舊落后,內審人員的專業素質跟不上時展的需要,這必然會對內部審計的質量造成不利的影響。內部審計外部化后,從事審計工作的人員來自于專門的會計師事務所,通常會經過正規的培訓和嚴格的考核,具有一定的資質才能勝任審計的工作。而且他們所具有的專業至少范圍廣泛,在會計、企業管理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專業基礎。對于外部審計機構來說,他們的經驗更為豐富,對不同行業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方法都有所了解,不僅能夠為企業提供審計服務,同時可以根據自身的經驗,在某些問題上能夠為企業的管理層提出有價值的參考意見和經濟信息。另外,外部審計機構的會計師在進行審計工作是,其執業行為受法律部分的約束,同時也受相關部門的監督,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審計的質量。
二、企業推行內部審計外部化的措施
1.選擇合適的內部審計外部化形式
加強內審與外審工作的協調。大多數企業在選擇內部審計外部化的形式時,都會選擇部分外部化,采用共同協作的方式共同開展審計工作。企業設置內部審計機構,配備熟悉企業情況的內審人員,并根據企業需要聘請注冊會計師等外部人員共同開展內審工作。企業采用內部審計外部化,要加強內部審計與外部審計工作的相互協調。注冊會計師測試評價企業內部控制,有兩種情形:一是對企業會計報表進行審計時,為確定檢查風險而實施的內部控制測試和評價;一是接受專門委托,對企業的內部控制進行評價,出具《內控審核報告》。我們以注冊會計師在履行會計報表審計時的情況,考察內部審計與外部審計不同審計目的下二者之間的合作協調的方式和內容,更具有指導意義。
2.加強注冊會計師對單位內部管理方面的知識訓練
為了更好地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應加強注冊會計師對單位內部管理方面的知識訓練。首先是要深刻理解組織目標,找準內部審計工作定位;其次要不斷提高要不斷提高自身內部審計業務的素質,因此,除具備會計審計理論和實務、管理知識、法律知識外,還要熟悉本行業的專業知識,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現本單位的內部控制缺陷,為企業的發展服務。
3.選擇正規的有資質注冊會計師事務所
我國實行的是有計劃的市場經濟體制,如石油工程項目等大型工程絕大部分是以國家投資或國家參與投資為主。而在發達國家,主要是以私有制為主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這些國家除政府投資或參與的一些工程建設項目外,大部分工程項目是以私人投資為主。
2 工程造價發展及模式比較
目前,國際上較為通行的工程計價模式分為英國、美國和日本三種模式。英國是工程造價開展最早、影響力最大、管理體系最完整的國家之一。在英國,工程造價實行“量價分離”的原則,由英國皇家測量師協會(RICS)編訂的建筑工程量計算規則(SMM),使得工程造價的首要重點“量”有章可循;同時為實現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英國的工程造價在“價”上完全由市場調節,相關政府部門會根據市場情況,定期價格指數及成本指數,實現了工程造價的量價分離和動態管理。在美國,工程造價也體現了其高度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特點,各承包商首先應根據圖紙計算工程量,然后計算工程費,得到工程成本,結合自身情況,加上毛利得到工程的最終造價。
美國的工程造價劃分為直接工程費、間接工程費、工程毛利、不可預見費四大部分。在美國,沒有建設工程定額可遵循,也沒有統一的工程量計算規則,所以更強調各公司的歷史數據的積累,也更能體現出其高度自由經濟體制特點。日本實行的是一種特殊的量價分離模式,與我國的定額取費方式相比較,它的定額只是體現在量上,其價完全以市場為導向。由日本建筑積算研究會編制的《建筑數量積算基準》和由日本建筑協會編制的《建筑工程標準定額》為日本工程造價定額提供了工程量計算規則和耗量依據,再結合市場價格、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的價格信息,可以計算得到完整的工程造價文件。
在日本,工程造價項目構成包括工程直接費、綜合臨建費、現場經費和綜合管理費。中國于 1950 年引進了前蘇聯的概預算定額管理制度,完全由規定的定額主導工程造價。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經濟結構的日益復雜,傳統的與計劃經濟相適應的定額管理制度使得建筑產品的價格與其實際經濟價值有很大的偏差,遏制了生產力的良性競爭,抑制了生產經營者的積極創造性。《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的執行,有效的緩解了這一矛盾,能逐步建立起由工程定額為指導,以市場價格為主導的工程造價模式,相應的使政府監管力度由微觀過渡到宏觀,使中國工程造價逐步與國際市場接軌。AACE(美國造價工程師協會)約定,對一般工程項目,工程造價可按如表 1 階段劃分。國內工程造價依據項目進行的深度,按其所處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構成和計算方法及精度要求。
3 國內外石油公司工程造價體系
比較國內外工程造價編制方法和管理體系的差異,在石油工程項目造價中也有較為明顯的體現。由于國外市場更注重企業競爭力,因此對經驗的積累和鞏固成為了國際知名石油工程走向世界的優勢之一。大型國際石油公司,在工程造價方面,都建立完善了相應的數據庫、工程造價編制方法和軟件等,同時也確定了其在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價格幅度差等。如 SHELL 公司的工程投資系統,經過多年的發展和完善,已經成為了 SHELL 公司的核心商業機密。
SHELL 公司通過多年的工作積累,在數據處理與分析、信息庫完善等方面都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按階段,SHELL 公司將工程造價分為 3 個類型,分別是方案評估階段的 TYPE1,對應 AACE 中的 CLASSV; 方案選擇階段TYPE2,對應 AACE 中的 CLASSV;項目定義階段 TYPE3,對應 AACE 中的 class III、class II、class I 三種類型的工程造價.在造價精度方面,有少許的偏差,對 TYPE3,精度要求在-10%~+15%。在 SHELL,造價文件成果的指導性,除需要造價工程師過硬的專業知識外,還需要各專業設計人員、項目經理及其管理團隊、生產廠家、承包商等各方的協調配合。一份完整的工程造價文件,除構成造價主體的基礎投資數據外,還應給出詳細的工程概況說明、工程造價基礎等,讓審閱者能清晰的掌握造價文件所包含和不包含的內容,同時對風險、現金流量、人工時等做出詳細的分析,方便管理者決策使用。
經過對比分析,SHELL 與國內石油公司造價體系有很大的不同:第一,工程造價基礎的范圍更詳細。具體包含費用估算的范圍、相關技術信息(承包商費用估算)、項目進度計劃等內容。由于體制原因,國內工程項目管理中的招投標計劃、項目進度安排、資金投資計劃等也往往與造價文件編制相脫節,導致造價成果僅能反應投資的總限額,對項目管理決策分析作用欠佳。第二,將承包商報價引用到費用估算中。SHELL 公司在 TYPE3 階段的估算中,除了固定設備材料的廠家報價外(與合同價一致)外,還對建筑工程等專業承包商的的投標報價進行篩選和確定,將中標的承包商價格引用到工程造價中,以更好的提高投資估算精度。國內石油公司造價階段的設備材料價格報價與施工過程中合同價格往往有很大的出入,在國內,建筑工程等概預算都是依據相關地區、行業的概算指標、預算定額、費用定額而來的,如何對國外通行的工程量清單報價有效的把握,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經驗積累和適應。第三,增加對施工管理費中業務經費的具體界定。SHELL 的施工管理費可以分為現場管理費用(Field Indirect Cost)和公司間管理費用(Home Indirect Cost),也都是針對承包商而言,其中,現場管理費約占整個管理費的 20%~30%,公司管理費占整個管理費的 70%~80%。除與我國施工管理費組成相類似的費用外,還含有業務經費。包括廣告宣傳費、交際費、業務資料費、業務所需手續費、人傭金、保險費、銀行貸款利息、無效管理費用等。在 SHELL,以上所有管理費用都可在進度安排指導下,依據不同的工種和工作時間,采用人工時方法來進行編制。國內項目在施工管理費方面,往往都是采用比率法,根據工程費用,按照項目的規模和性質,來進行編制。
4 國內石油公司提高國際工程造價水平的方法
內容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國際競爭尤其是金融領域的競爭日趨激烈。與歐美發達國家商業銀行相比,我國商業銀行競爭力有待提高。本文著重分析我國商業銀行競爭力存在差距的原因,在此基礎之上,提出改革和完善金融業創新機制,提升我國商業銀行競爭力的對策。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金融領域國際競爭商業銀行競爭力
商業銀行競爭力是商業銀行綜合能力的體現,是商業銀行在市場經濟環境中相對于競爭對手所表現出的生存能力和持續發展能力的總和。當前我國商業銀行在我國市場占據優勢地位,而這種優勢地位的產生大多是由我國的政策保護而取得的。但隨著我國金融業的進一步開放,我國政策的進一步松綁,國外銀行的進入會對我國商業銀行的競爭市場優勢產生沖擊。我國商業銀行在這場競爭中勢必暴露出一些潛在的問題,而如何保持住商業銀行的持續競爭優勢是現階段我國商業銀行發展中面臨的重大課題。
一、制約我國商業銀行競爭力的因素分析
(一)治理結構因素
1.組織結構不合理。現存的銀行機構還沿襲計劃經濟時代的行政管理模式,部門多、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各機構的高級管理人員對經營風險和責任謹小慎微,而對謀取局部的自身利益則違規操作,暴露出從內部而來的機制風險。對基層行貸款權的上收,嚴重扼殺了基層行的積極性和能動性。這種貸款項目的層層上報和逐級審批,延誤了基層行良好的投資時機,而上級機構為平衡社會關系指令發放的貸款,下級只能聽命,如此導致放款項目的評估、決策和運作出現偏差,背負巨額壞賬或虧損。
2.制度不合理。在國有獨資的產權模式下,國有銀行形成了一級法人總行對分行、分行對支行多層次的委托關系。從委托人的角度看,國家的宏觀經濟目標與銀行的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目標不一致,使得國有銀行具有內在的政企不分的制度特征。從人的角度看,銀行經營管理人員事實上或依法掌握了控制權,他們的利益在公司戰略決策中得到了充分體現,這種控制往往是通過經理人員與職工的共謀而實現的。在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由于制度環境的不成熟,銀行內部人控制問題尤為突出。
(二)整體經營素質因素
1.資本充足率低造成流動性風險較大。資本充足率(資本與加權風險資產之比)是資產安全性的衡量指標,按《巴塞爾協議》的規定,從事國際業務的銀行,必須達到8%(其中核心資本不少于4%),以保障商業銀行在經營過程中抵御風險的能力。我國四大國有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遠遠低于國際大銀行的平均值。資本充足率不足的直接后果,是抗風險能力不強、盈利水平低、競爭力差。我國商業銀行的自有資金少,在主要依靠債務杠桿運作的過程中,銀行的債務過高,即存款占總資產的比重過高,必須留有較高比例的備付金以應付正常的提款需要。而政府長期對國有商業銀行的干預,導致呆壞賬嚴重,金融資產質量低下,運營成本居高不下,盈利能力低。
2.我國商業銀行經營規模與業務范圍狹窄。資產和資本總額、分支機構數量、跨國經營狀況、是否開展證券、投資、保險等業務都是衡量商業銀行規模的主要指標。銀行是一個規模效益顯著的產業,但在經營規模上我國商業銀行明顯處于劣勢。我國商業銀行業務范圍狹窄,品種單一。設備也比較落后,不僅電子化和網絡化的服務設施層次低,而且服務軟件和專業人才的水平也亟待提高。
3.金融人才缺乏。國際金融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隨著我國銀行業國際化的發展,最大的問題是缺乏既精通外語、計算機以及國際金融專業知識,又熟悉東道國區位優勢、人文狀況的復合型人才,同時也缺乏一套合理有效的人才競爭機制。由于普遍缺乏開展國際業務的人才和經驗,致使我國商業銀行經營國際化能力方面的競爭力明顯不足。
(三)外部經營環境因素
1.資金價格管制的限制。到目前為止,我國對利率、匯率管制依然存在,長期的資金價格管制,使得中國的商業銀行形成了利率、匯率波動無風險的思維定勢,銀行缺乏資金價格變動的風險意識,自然就不會主動規避金融風險,創新具有保值功能的金融產品。當銀行不能很好地預測、防范風險,勢必會降低自身的競爭力。
2.中央銀行監管的乏力。中央銀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的監管效果不太理想。目前對商業銀行的比例監控與監測僅局限于幾張報表,只是作了一下幾種比例關系的統計分析,不僅填報的數據真實性差,而且也缺乏必要的計算機匯總分析,缺乏硬性的考核辦法和強硬的監管機制,無法迫使商業銀行自覺調整各種比率。同時,商業銀行內部缺乏必要的專門管理機構和人員,對比例監管只是應付,缺乏有效的自我約束機制,這些都使中央銀行的比例監控、監測流于形式。
3.國有企業改革的影響。國有企業改革舉步維艱,商業銀行深受其累。由于商業銀行受命于政府,將貸款發放給國有企業,而不是最安全的客戶,在企業虧損倒閉,國有企業轉型過程中這些貸款便成為銀行的呆帳或壞帳,無處可尋。
二、提升我國商業銀行競爭力的對策建議
(一)實現治理結構創新
1.組織結構創新。通過兼并重組與整合,逐步成為金融控股公司,達到全方位的金融服務?;ㄆ旒瘓F和匯豐控股公司發展的道路,為我國銀行組織結構的調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金融控股公司是一種比較成熟和完善的企業組織形式,作為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組建控股集團,是組織結構創新的有效選擇。
2.制度創新。應該進行規范的公司化改造,一是規范董事會的權利,推廣獨立董事和外部監事制度;二是合理安排股權結構,促進股權結構合理化、多元化;三是建立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通過建立明確的業績考核與評價體系、建立董事會決策責任制度來實現。
(二)提高整體經營素質
1.加強經營管理,提高資本充足率,化解不良資產。通過減少信用放款,增加擔保、抵押放款,壓低銀行風險資產占全部資產的比重;建立風險準備金制度,以應付未來可能出現的損失;以分拆、合并重組的上市融資方式募集資本金或準許其發行長期次級金融債券補充附屬資本;盡快處置銀行的不良資產,利用呆賬準備金制度;適量注入財政資金;成立專門的不良資產清理機構等來化解銀行的不良資產。
2.開拓業務領域,創新金融產品,實現電子化技術。目前,我國商業銀行應積極開展網上業務,開展個人理財業務,開辟中間業務新領域,拓展國際銀行業務,加快國際化進程。適時把握混業經營商機,推動業務持續發展,進行服務品種創新,拓展會計事務、融通保管等業務范圍。此外,還應開展資信調查、財產評估等高附加值的知識型業務,發展保函、貸款承諾和備用信用證等信用服務方面的業務??傊?,我國商業銀行必須轉變觀念,學習歐美等國家金融領域的先進經驗,加強管理,提高經營效益。
3.選拔高級人才,引進培育高素質專業人才,充實人力資本。應根據人才結構現狀、內部結構、發展需求以及人才使用的成本采用不同方式、不同渠道進行選拔、引進和培育高素質的專業人才的同時,還要完善對優秀人才的激勵與管理機制。
(三)創造外部良好競爭環境
1.推進利率改革,降低銀行的不良資產率。利率市場化,銀行把利息和客戶風險掛鉤,銀行不必惜貸,當認為某企業預期風險較高時,可上調利率,使風險通過利率溢價獲得化解。
2.轉換監管主體職能,加強宏觀調控,促進合理競爭。中央銀行應加強對商業銀行公司治理結構的監管,督促商業銀行改進和完善經營管理體制和組織體制,同時建立和完善監管法律法規體系,制定商業銀行公司治理結構的指南。更好地發揮宏觀調控作用,完善金融市場的競爭機制,促進合理競爭。
3.加快國有企業改革,提高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推進國有經濟改組,優化國有經濟結構,活化國有資產存量,以有效化解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的風險。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實施科學管理,切實提高服務質量,構建我國商業銀行的特色文化,有效提高我國商業銀行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一、上市銀行信息披露監管中存在的問題
(一)信息監管協調機制不完善
眾多部門均對上市銀行擁有監管權,多頭監管固然可以增強監管效果,但所帶來的負面效應也是顯而易見的。一是各監管部門均自行制定、實施信息披露的規范與監管政策,獨立組織檢查活動,分別執行處罰措施,這不僅浪費了監管資源,而且增加了上市銀行的披露負擔。二是各部門開發的監管信息系統缺乏總體規劃,各子系統孤立存在;技術標準不統一,開發產品多種多樣;具體的指標編碼各行其是,無法實現共享,相互之間信息分析結果的可比性也較差。三是各部門在信息數據采集方面各自為政,都有一套數據采集、分析和利用系統,缺乏溝通、協調機制,沒有形成監管合力。四是我國目前雖然還是實行“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模式,但金融集團的出現昭示著混業經營已經初現端倪?;鞓I經營所帶來的風險是分業經營所不可比擬的,在分業監管暫時無法改變的情況下,加強各監管機構之間協調配合,控制混業風險,以培育金融創新就顯得十分重要。而且隨著金融全球化的進一步加深,加強銀行業信息披露的國際監管合作迫在眉睫。只有建立和完善以維護金融穩定、促進金融資源合理配置為目標的國內、國際監管協調機制,才能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提高本國金融企業競爭力,共同應對金融一體化與金融全球化。
(二)信息監管效率較低
目前我國上市銀行監管機構的監管理念還停留在合規性層面,監管手段較為單一,缺乏對風險的持續監測、跟蹤機制,系統的、連續的、面向過程的信息披露監管模式尚未形成;監管人員的決策缺乏精確、科學的模型支持,還以主觀判斷為主。而且非現場監管指標體系已遠遠不能適應上市銀行業務發展的需要,監管人員無法據此對信息做出深入的分析與評價,信息的使用效率也非常有限。低效使用必然導致監管人員放松對信息披露的約束,進而引發披露效率與披露質量的降低。另外,一些機構在監管過程中還存在著“披露信息數量越多,披露就越有效”的觀念誤區。在當今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各銀行對于金融產品、服務方式及客戶資料等信息都非常重視,充分披露與保護金融隱私及商業秘密之間有時存在矛盾。若一味追求披露數量最大化而不計后果,很可能會削弱我國民族金融業的競爭優勢,影響其長期發展。因此,如何在保護相關者利益的前提下,維護本國金融業的競爭優勢,是擺在監管當局面前的又一個重要課題。
(三)監管基礎設施不健全
我國目前處于經濟轉型時期,市場約束機制不完善,不能完全依靠信息的公開披露來實現防范風險與配置資源的目標,因此監管信息系統在其中應扮演著更為重要的角色。但現有的監管信息平臺無法滿足監管人員隨時查閱、分析上市銀行信息的需求,缺少能夠全面連續監控上市銀行信息披露行為的系統,非現場檢查數據的采集與處理技術相對滯后,風險評級與預警系統也尚未完善。數據信息系統的落后使得先進的定量分析模型在實踐中得不到有效運用,也使得監管缺乏可靠的定量依據。
二、相關對策建議
(一)加強國內、國際銀行業信息披露監管的協調
就國內監管協調而言,相關監管部門應結合我國上市銀行的規模、公司治理特點以及銀行市場發育程度,合理決定對其信息披露的監管模式,建立長效協調機制,盡可能避免信息的冗余和浪費,以最小的披露成本達到最佳的監管效果。各部門應明確各自的職責范圍,在法律框架內劃定分工,使得上市銀行信息披露監管既沒有重復也不出現真空,共同為提高信息質量及使用效率發揮作用。當然,各部門的職責劃分并不是絕對的,銀行業的發展會使原有的分工變得不合理或界限模糊,新的真空與交叉還會出現,因此各部門以監管政策與規范為核心內容的協調也是一個動態過程。
統一的全球金融市場正在形成,而統一的金融市場要求各參與主體采用相同的“游戲規則”。只有積極進行銀行業信息披露監管的國際協調,才能順應時代潮流,真正融入世界金融大市場。我國上市銀行監管機構應采取以下對策:一是積極加入大型國際金融組織,加深相互了解,豐富信息來源,開闊決策思路。二是加強與有關國家的銀行監管合作,通過簽署監管合作備忘錄,明確雙邊或多邊合作的原則、依據、方式及領域,建立起母國、東道國的協調機制;并設立定期聯席會議,保持經常性磋商,以消除監管政策中的不一致,減少監管摩擦。三是積極參與相關國際規則的制定,爭取更多的主動權,并認真履行國際義務,為中國銀行業提高國際競爭力、走向世界奠定基礎。四是統一內外資銀行監管政策,減少資本充足方面的差異,防止風險資產的轉移和資本充足套利。五是盡力爭取國際組織的技術援助指引和人員培訓支持,以及金融診斷方面的援助
(二)改進信息披露監管方式
首先要更新監管理念。目前國際銀行業監管理念已經由合規基礎轉向風險基礎,由審慎監管轉向利益相關者保護監管。因此應改變我國長期以來,只注重合規性監管而忽視風險性監管的狀況,將風險監管與培育金融創新結合起來,將非現場檢查的重心轉移到對上市銀行風險的識別、判斷、評估與化解上來。其次要增強監管透明度,不僅適度披露一些銀行呈報的信息,監管機構本身的運作情況也要向社會公開,以形成對監管者的約束,增強監管的公信力。再次要實行信息披露正向激勵。按照區別對待、差別監管、扶優限劣、正向激勵的方針,統一標準、規范分類、動態跟蹤、適時調整,使規范披露者得到收益,非規范披露者付出成本,最大限度地降低上市銀行信息這種公共產品的“市場失靈”程度,使信息披露的邊際社會收益盡可能大于邊際社會成本。最后要借鑒巴塞爾委員會核心披露與補充披露的理念,采取強制披露與自愿披露相結合的策略來解決公開披露與金融秘密的矛盾。監管者與被監管者均應明確界定何者為必須披露的內容,何者為自愿披露的內容,并從法律層面界定金融秘密。監管方可本著靈活性原則,對于上市銀行的臨時性且無法及時作出界定的業務創新建立金融秘密信息披露免責機制??紤]到我國目前的金融市場還不太成熟,對某些信息如銀行的臨時性支付困難,可暫時先列入監管呈報范圍,待時機成熟后可再進行公開披露。這樣既能滿足監管需要,防范風險,又能保障金融穩定。對于上市銀行的專有信息如服務與產品信息,可采用自愿披露的原則,由銀行根據邊際收益等于邊際成本的原則,自己掌握是否披露以及披露的深度與廣度。
(三)加強監管基礎設施的建設
一是盡快制定總體規劃,對監管信息系統的技術標準、框架結構、管理手段以及協調機制等進行合理設計,并嚴格數據采集模式,規范數據分類標準,確保信息的真實性與可比性。二是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人工智能植入風險預警、監測系統,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與通信手段支持遠程呈報,以便實現信息共享,降低披露與監管的成本。三是借鑒發達國家金融監管信息系統建設的經驗,加快建立上市銀行評級信息數據庫;并根據監管實際,積極開發非現場檢查程序。四是加強業務培訓與道德教育,不斷提高監管者的業務水平與職業道德素質,使其更有責任心,在監管過程中能夠嚴格自律。
【參考文獻】
1.司振強,《會計國際化對銀行監管的影響》,《金融會計》,2006年第5期。
論文摘要:本文從分析經濟社會循環經濟發展的體制障礙入手,借鑒了發達國家循環經濟立法的經驗,為建立和完善適合我國國情的稅收制度和經濟核算制度提供參考。
我國正處于傳統產業經濟向新型循環經濟轉變的歷史時期。這一時期社會各個領域都在發生著巨大變化,社會經濟的發展與自然環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只有始終堅持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與協同進化,才能推進我國人口、資源、環境的全面可持續發展。盡管我國已頒布相關法律法規,為發展循環經濟奠定了一定基礎,但是我國現行法律法規中還存在諸多與循環經濟理念不相適應的制度規定,對循環經濟的形成與發展設置了障礙。
一、體制障礙
1.稅收制度上存在的障礙。我國現行稅制不僅缺少以環境保護為目的、針對環境污染的行為或產品課征的專門稅種而且還存在某些不利于循環經濟發展的稅種。
(1)增值稅。企業增值稅是我國現行稅收制度中的主要稅收來源,增值稅的計稅依據是增值的比例。雖然現行增值稅法規定,對利用三廢產品生產的產品免征增值稅,對廢舊物資回收企業也實行其他稅收優惠政策,但是我國涉及環境保護的增值稅稅種過少,征收范圍也過小,很多企業均享受不到國家的這些優惠政策。
(2)資源稅?,F行資源稅是針對自然資源的經濟價值而征收的一種財產稅。我國資源稅規定對開采原油、天然氣、煤炭其他非金屬礦原礦、黑色金屬礦原礦、有色金屬礦原礦和生產鹽的7種礦藏品征稅,并按資源自身條件和開采條件的差異設置了不同的稅率。就目前而言:一是資源稅征收范圍過小,僅限于部分不可再生資源,導致大量非征稅資源價格偏低;二是已開征的資源稅稅率太低,導致資源的價格嚴重背離其價值。這些不但造成了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和利用,而且加大了初次資源和經過循環生產的再生利用資源之間的價格差,使得廢棄物轉化為商品后的經濟效益難以實現,不利于循環經濟的發展。
(3)消費稅。消費稅是對特定的消費品和消費行為征收的流轉稅。目前,我國消費稅包括的11個稅目所涉產品的消費大多直接影響環境狀況,消費稅的征收起到了限制污染的作用。其中,對汽油、柴油和小汽車、摩托車征收的消費稅對環境污染有較強的抑制作用。但總的來說,消費稅對環境保護的程度非常有限,許多容易給環境帶來污染的消費品尚未被列入征稅范圍,如電池、一次性用品、煤炭、化肥、農藥等。我國的消費稅還沒有起到引導公眾綠色消費的作用,還不能適應循環經濟對消費環節的綠色要求。
(4)排污費。排污收費制度建立十多年來,為污染控制籌集了大量資金,對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巨大貢獻。但該制度也存在著許多問題:一是收費標準偏低,使得企業寧愿繳納排污費也不愿積極治理污染;二是收費方法不合理,總體上實行的是單項超標排污收費制度,即只對超過濃度標準的排污者征收,且當排放的污染物在同一排污口含有兩種以上有害物質時按最高一種計算排污費,導致排污者僅注重被收費的污染物的治理;三是排污費的使用不合理。我國排污收費制度建立的初衷是用排污費補償治污資金的不足,因此排污費的80%要返還排污者治理污染,但由于沒有相應的約束機制,返還的資金只有少數被用于污染治理??梢?,現行排污收費制度不利于企業自覺采納循環生產模式,不利于循環經濟在我國的形成和發展。
2.經濟核算制度上存在的障礙。以往的預算、統計、會計和審計等經濟法律制度在進行國民經濟資本與成本評估時都未將環境的價值因素納入社會成本中,這就在無形之中助長了人們以破壞環境和掠奪資源的粗放式經濟發展模式去謀求暫時的、局部的經濟利益。
(1)會計制度。我國傳統會計只反映了企業主體與企業主體內部的經濟關系,只承認那些能以貨幣計量的并且能用價格確認和交換的東西,未將資源和環境的消耗計入成本,僅計算了微觀的經濟成本,而沒有計算宏觀的社會成本,變相鼓勵了以犧牲環境、透支未來而取得短期利益的做法。
(2)審計制度。傳統審計制度重企事業單位的財政財務情況、輕企業的經濟績效審計,對于環境績效審計更是一片空白。根據環境審計具體內容的不同,還可以將環境審計的具體目標細分為以下四類分項目標:①評價環境法規政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幫助法規政策制定部門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環境法規、政策與制度;②評價環境管理機構的設置和工作效率,揭示影響其工作效率的消極因素,提出改進建議;③評價環境規劃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幫助有關部門制定出更加科學合理的環境規劃;④評價環境投資項目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為改善環境投資提出建設性意見。而當前我國的審計制度設計上,無論是國家審計還是獨立審計或者內部審計,這一方面都很欠缺。
(3)GDP核算。傳統GDP核算沒有扣除自然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的損失,因而社會成本和效益并不清晰,既不能準確反映一個國家財富的變化,也不能反映某些重要的非市場經濟活動及社會公眾的福利狀況,特別是不能反映經濟發展給生態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
二、完善對策
1.稅收制度上。與國外相對完善的生態稅收制度相比,我國缺少針對污染、破壞環境的行為或產品課征的專門性稅種,即生態稅收,這就限制了稅收對環境污染的調控力度,也難以起到環保作用。
以德國為例,為了更好地貫徹循環經濟法,德國于1998年制定了“綠色規劃”,在國內工業經濟界和進入投資中將生態稅引進產品稅制改革中。德國生產排除或減少環境危害產品的企業只需繳納所得稅即可。此外,企業還可享受折舊優惠,環保設施可在購置或建造的財政年度內折1360%,以后每年按成本的10%折舊。
以日本為例,日本的循環經濟立法是世界上最完備的,日本政府一直積極支持循環利用項目,制定了各種資金投入和稅金制度來支持循環經濟的發展。在稅收上,日本采取了以下措施:①政府對廢塑料制品類再生處理設備,在使用年度內除了普通退稅外,還按取得價格的14%進行特別退稅。②對廢紙脫墨處理裝置、處理玻璃碎片用的夾雜物剔除裝置、鋁再生制造設備、空瓶洗凈處理裝置等,除實行特別退稅外,還可獲得3年的固定資產稅退還。③對公害防治設施可減免固定資產稅,根據設施的差異,減免稅率分別為原稅金的40%~70%。④對各類環保設施,加大設備折舊率,在其原有折舊率的基礎上再增N14%~20%的特別折舊率。
美國亞利桑納州1999年頒布的有關法規中,對分期付款購買回用再生資源及污染控制型設備的企業可減稅(銷售稅)10%。美國康奈狄克州對前來落戶的再生資源加工利用企業除可提供低息風險資本小額商業貸款以外,州級企業所得稅、設備銷售稅及財產稅也可相應減免。美國對公共事業建設和公共投資項目,包括城市廢物貯存設施、危險廢物處理設施、市政污水處理廠等,給予免稅的優惠待遇;而企業單一的污染控制設施難以享受這一優惠待遇。
參照發達國家的做法,結合我國實際,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改進:①增值稅。擴大涉及環境保護的增值稅稅種,讓節約資源和循環利用資源的企業享受到國家的增值稅優惠政策,也可以參照日本采取退稅政策。②消費稅。樹立綠色消費稅的立法理念,將有關措施進一步改進和細化。特別是在實行差別稅率的同時進一步擴大差別稅率的差距。③資源稅。擴大征收范圍,對某些雖可再生但速度緩慢及對國計民生有較大影響的資源也征收資源稅;完善計稅依據,只要自然資源被開采,無論資源是否銷售或自用,開采企業都要納稅。④排污費??梢詤⒄諊H通行的做法開征污染稅。污染稅的課征對象是直接污染環境的行為和在消費過程中會造成環境污染的產品。
2.經濟核算制度上。
(1)會計制度設計。應逐步構建和完善綠色會計理論體系。綠色會計把視野擴大到主體同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將整個社會生產消費和相應的生態循環都反映到會計模式上,來計算和揭示會計主體的活動給社會環境帶來的經濟后果。它或表現為社會資源的增加,產生“社會利益”,或表現為社會資源的減少,形成“社會成本”,并將社會利益與社會成本加以比較來評價企業的社會貢獻。
綠色會計應克服傳統會計的缺陷,其基本目標就是在促使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和物質循環規律,合理開發和利用環境資源,努力提高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其具體目標是充分披露有關的環境信息,為決策者實施經濟和環境決策提供信息幫助。超級秘書網
(2)審計制度設計。對應于綠色會計,我國還應該進一步健全發展綠色審計。綠色會計提供企業在履行環保責任方面的會計信息,此信息是否真實有待于綠色審計的監督、評價與鑒證。綠色審計是一種控制活動,通過檢查企業的環境報告,對其受托環境責任履行情況進行監督和評價,從而實現對企業受托環境責任履行過程的控制。其目的是促進環境管理系統的積極有效運行,控制社會經濟活動的環境影響,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我國已先后頒布了一系列的環保法規,這為綠色審計工作的執行提供了法律保障。
求學網為您提供“中國經濟論文簡析國內外經濟形勢與我國經濟政策走向”解決您在寫中國經濟論文中的難題
中國經濟論文簡析國內外經濟形勢與我國經濟政策走向
以上就是我們為您準備的“中國經濟論文簡析國內外經濟形勢與我國經濟政策走向”,更多內容請點擊求學網論文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