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02 03:45:00
序論:在您撰寫經濟學博士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要:文章從產業經濟與城市規劃的緊密聯系出發,提出了在實際工作中經濟與規劃相結合的理念。分析了產業經濟發展對我國城市規劃的影響以及城市規劃對產業布局的影響因素,論證了產業經濟發展與城市規劃的關系,并對二者如何相互促進更好發展提出了對策。
關鍵詞:城市規劃;產業經濟;城市規劃與產業經濟發展
一、產業經濟發展與城市規劃是緊密相關的
實際上,從規劃的本質角度來說,就是對城市土地的合理布局、開發和利用。而一個城市產業經濟的發展和經濟目標的實現,落在地域上也表現為各類經濟產業對土地的使用。具體的兩者聯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城際聯系的影響
由于城市不是孤立的個體,它與外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它與外界的聯系主要是有形的如城市的對外交通,無形的如郵電通訊以及電子信息等,而產業的生產過程涉及原材料的采集、生產設備的引進、產品的市場銷售等都需要與外界產生直接或間接的聯系。因此每一次產業經濟的發展,都對城市的對外聯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城市規劃要對對外聯系特別是大型的交通樞紐的基礎設施進行統籌安排,而合理的安排必然會促進產業經濟的發展。
(二)對城市內部聯系的影響
城市是一個社會、經濟、文化各方面緊密聯系的統一體,所謂動一發而牽全身。例如:勞動密集型產業需要大量的體力勞動者,城市規劃中就要為這些勞動力提供相應的生活設施、交通設施與社會福利保障設施及其子女的文化教育設施,而技術密集型的產業需要大量腦力勞動者,這樣一來對城市的科技文化設施如高校、科研院所等的設施要求就會更高。重工業則需要提供充足的能源設施與便捷的交通設施相輔助。所以規劃中一定要考慮到產業及其相關設施的需求。
(三)對城市功能發展的影響
城市發展離不開產業經濟,產業經濟的發展也離不開城市的支撐,在低級產業如原材料生產的地區,甚至影響到所在城市的生死存亡,當然在具有全面與發達的綜合性城市,不會由于一種產業的興亡而決定城市的興衰。但是合理的產業結構、健康的產業發展能有效地促進城市的發展,而產業結構的不合理將導致城市的社會經濟等各方面功能的失衡與矛盾的惡化,成為阻礙城市發展的絆腳石。
因此,產業經濟的發展和產業布局的調整與城市規劃是息息相關的,有了城市規劃的宏觀指導和綜合平衡,產業發展才有了支撐基礎,而產業的優化發展又為城市的壯大提供了物質基礎,同時對城市規劃的決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產業經濟發展對城市規劃的影響
(一)對城市土地規劃的影響
土地是城市的最基本的組成要素,它由于規模大小、地理位置、地質水文、地形地貌等不同呈現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二)對城市環境規劃的影響
這里指的環境一方面指的是環境污染的層面,另一方面指的是地理環境如靠山、沿河、濱海、或臨近鐵路、港口及城市主要干道等層面,一般來說技術密集型產業對環境質量要求較高,需要建立在環境優美離城市中心較近的位置;而勞動密集型產業由于通常情況下資源消耗大、污染較嚴重,所以必須依據情況規劃在城市下風向的郊區。
(三)對城市基礎設施規劃的影響
城市的基礎設施規劃包含的內容比較廣泛,包括電力電信、給水排水、環衛設施等等,也包括交通、通訊等設施,產業生產的發展無時無刻離不開這些基礎設施的支持,并且對這些基礎設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對電力電信,除了單位產量耗電量,對電壓、電流也根據生產的工藝要求有不同的需求;又如給水排水,各個產業的需水質量、水壓、凈化程度都各不相同,還有就是用水性質,農業用水、生產用水還是消防用水都有不同的要求。
(四)對城市服務設施規劃的影響
產業生產需求對產品原料及成品進行及時地流通,也需要對資金的流通。這就形成了對城市商業、金融、倉儲等其他服務設施有了需求,這些服務設施主要來自第三產業,在社會分工日趨細化的今天,這種需求度將越來越高。這也對規劃提出了新的挑戰,不但要使產業在量上得到發展,更要在質上有新的飛躍,是產業更具有生命力。
三、城市規劃對產業經濟發展的影響
(一)城市規劃對產業布局的影響存在的幾個問題
1.從城市規劃的編制依據來看。城市規劃編制的主要依據是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的總體目標,如GDP目標及其相應的經濟指標。相應的產業經濟發展模式如何,現有的產業結構將做哪些必要的調整,產業布局情況如何,都是規劃部門要考慮的因素。所以產業經濟要想實現城市空間地域的合理落實和布置就必須遵循規劃的思想。
2.從規劃編制的時限來看。城市規劃是一定時期社會經濟發展目標的具體化,除了對城市進行長遠設想外,還必須有一定的規劃年限。但實際工作中,常出現規劃期限與社會經濟發展規劃的期限不一致的現象。所以要真正發揮規劃對產業經濟的指導作用,就要加強規劃時限確定的實用性和有效性。
3.從規劃的方法來看。傳統的規劃方法是先根據城市人口的機械增長與自然增長預測城市的總人口,然后根據城市規劃用地標準計算城市用地規模,并按照城市用地的現狀與合理的用地比例進行功能布局與用地劃分。而事實上這樣是不夠的,如果過多考慮人的因素,忽視產業經濟對城市規劃的影響,就會適得其反。因此規劃期限內應對產業經濟的發展模式、規模及各產業結構進行預測來換算成用地規模、基礎設施規模,并落實到城市空間中去,這樣的規劃更具說服力。
4.從城市規劃實施的情況來看。傳統的規劃模式強調功能分區,這就忽略了城市固有的文化內涵。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史脈和文脈,不是靠規劃來改造或設計就能形成的,所以不應該過分強調主觀的意識,應結合每個城市的獨特經濟活動內涵,進行規劃布置以促進城市更好的發展。
(二)城市規劃對產業經濟影響的基本因素
基于上面提到的城市規劃對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應及時修繕,用新方法、新思路使其對產業經濟的影響向著更有利的方向發展。
1.規劃新的空間模型,對產業結構產生重要影響。在現代城市經濟發展方式中,產業結構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日益增大,如加速城市外圍地區的新城和衛星城建設、推動工業企業向外遷移、城市中心地區功能的轉變和重建,隨著這些規劃的實施,城市產業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城市面貌有了創新性的改變,城市規劃已經在產業經濟結構的空間深化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借助新的城市規劃手段,增強城市的資本競爭能力。實踐證明,基礎設施發展到一定水平后,將會促進個體和群體部門的投資欲望,刺激城市企業和其他產業的發展,從而成為城市經濟發展的引擎,有助于城市產業發展的高級化。現階段高水準的城市基礎設施可以增強城市優勢和吸引力,尤其是能夠增強引入國際資本的競爭力,所以基礎設施規劃的好也會促進產業經濟的蓬勃發展,產業競爭力強了就會擴大優勢不斷創新進步使其自身更加完善更加成熟。
3.加速城鎮化腳步,為城市經濟增長提供新的機遇。城市地域分布格局的轉變,將意味著經濟的結構更加合理,有利于發展城市及城際的經濟聯系,促進城市工業分散和專業化分工的深化,擴大產業的競爭能力,提高第三產業的需求,更好地推進城市經濟的增長。
四、如何利用兩者的緊密關系使兩者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城市經濟發展是城市社會發展的基礎,城市社會發展是城市經濟發展的前提和動力。城市經濟的發展即城市產業經濟的發展,它包含一、二、三產業經濟的協調發展,但不同的城市性質,三者的權重不同,但在城市經濟中第二產業應該有相當的比重來作為支撐,那么,如何在城市規劃中發揮產業優勢,體現產業經濟規律,使兩者相互促進協調發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重視城市第一產業的發展,創造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綠色環境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是人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保證?,F階段,我國正在全面倡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但是隨著城市的迅速發展,又在不斷的吞噬著農村的地域,一面是生命的基礎,一面由于城市化的發展有需要不斷的擴展空間占用土地。事實表明:尤其是大城市農業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這樣任憑城市擴張忽視農業發展的現象,在城市規劃中應得到足夠重視。
(二)進行第二產業結構調整,適應城市新空間
隨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腳步,國有企業的干戈、改制工作的逐步推開,產業結構進行了深刻的調整,產業結構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面對進入WTO的機遇與挑戰以及世界經濟環境的新格局、新挑戰,城市規劃也要與時俱進,進行一些必要的創新與改革。
首先,要把握重點,針對第二產業的總體目標和發展方向制定不同的規劃發展方案;其次,充分重視高新技術或資金密集無污染型產業即都市型工業在城市中的再定位問題,從而使城市的布局形態更趨合理,使城市發展更為有序、有效、有機統一。
(三)加速城市第三產業發展,重組產業規劃布局
在加速城市第三產業的發展進程中,城市特別是區域性中心城市,對加快信息、金融、商貿、文化、教育、旅游、社區服務、中介服務等事業的發展蘊藏著極大的潛力。所以,目前最重要的是要調整城市中心的經濟結構,擴大第三產業服務范圍。把城市中心地區建設成為全市甚至全市域的城市經濟指導中心,對未來經濟產業誘導和前瞻影響。第三產業用地,不是簡單的商業用地、辦公用地,只要符合總體規劃要求,適合第三產業布局,均可納入這類產業用地,從而克服對第三產業發展的局限性,而對于小型的第三產業布局則可以在社區規劃、居住區規劃中,使服務的對象更具體化,使產業發展真正貼近居民的生活。
五、總結
綜上所述,產業經濟在城市社會經濟發展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城市產業經濟對城市各項事業的發展,對城市經濟中心地位的確定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十七大的勝利召開,提出了繼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號召,并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的前瞻理論,這些必將為城市規劃和產業經濟的各自發展及其相互作用產生有利的影響。城市規劃和產業經濟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才能盡早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并使我國的城市乃至國家建設朝著有序、穩妥地方向不斷的推進。
【參考文獻】
[1]胡建東.城市產業經濟與城市規劃關系初探[J].上海城市規劃,1999,(6).
[2]史忠良,等.產業經濟學[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8.
[3]韓少平.淺談新時代我國的城市規劃與經濟發展[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5,(2).
產業經濟學博士論文范文二:西方經濟學案例教學研究論文
摘要:案例教學法由于比傳統的教學法更有利于提高學員的綜合素質而在經濟、管理學科的教學中被普遍使用。就西方經濟學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所具有的意義、案例教學法如何運用及應注意的相關問題作了具體的闡述和探討。
關鍵詞:西方經濟學;案例教學;能力;角色轉換
1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的意義
(1)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案例教學最突出的優勢之一便是采集大量的經濟事例作為教學內容,對學生具有啟發教育的作用。優秀的案例,往往以現實問題為研究對象,以事實和數據為依據,并將理論知識寓于案例之中,學生可以通過對各種類型案例的剖析,運用創造性思維,將大量的感性體驗上升到理性認識高度,從而進一步指導今后的實際工作。
(2)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西方經濟學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學科,常常會用到大量的圖形和數學論證,讓學生感到抽象枯燥且難以掌握。例如,在成本理論一章中,不斷用到平均成本曲線、邊際成本曲線、平均可變成本曲線等多條曲線;在分析宏觀經濟政策時,則是用IS-LM模型。因此,有必要尋求一種中介載體,將西方經濟學中的基本理論以一種生動的形式呈現給學生,而案例教學在這方面有獨特的作用。因為經濟學案例往往是以現實經濟問題作為研究對象的,其中不乏一些經濟社會的熱點問題,足以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吸引他們主動思考、積極討論,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3)能有效地將知識轉化為技能。案例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要將學生的知識轉化為技能。學生經過系統的理論學習,其理論知識會掌握得比較全面,但由于缺乏實際操作經驗,往往導致能力的欠缺。案例教學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為學生提供一個逼真的、具體的情景,迫使他們去思考、分析、處理問題,從而得到實際鍛煉的機會。同時,案例教學本身也需要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分析與研討,這也有利于培養學生合作共事和溝通交流的能力。
2西方經濟學案例教學的組織
(1)課前準備。首先,教師應在認真備好課的基礎上,精心選擇案例。案例的選擇應兼顧典型示范、應用實際、現實新穎、適合國情,并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也就是說,精心挑選的案例不僅要符合課堂的教學要求,而且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想聽、要聽、樂意聽,只有這樣,師生才能配合默契,寓教于樂,收到較好的效果。如在解釋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時;可以拿吃第一個面包同吃第三個面包的感覺是不同的或以小品《吃面》為例來說明;在講授供求規律時,可以編寫案例2007年末至2008年初南方發生冰雪災害對食品供應和物價的影響,通過這個案例,有效地將案例與供求規律緊密地結合起來,既提高了《西方經濟學》課程的應用性,又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問題以及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在講完貨幣政策之后,可以引導學生對2007年度由于CPI屢創新高銀行提高存貸款利率等案例進行分析和討論;在講完失業理論之后,可以引入近年來出現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案例,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種種原因及應對措施。其次,教師事先應反復閱讀案例,做好案例分析。雖然案例本身可能并無統一答案,但作為教師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須有一桶水、一缸水。教師應盡可能將問題想得全面、完整、詳細,要深思熟慮。這其中可能要涉及其他一些相關的內容,必要時需查找大量的資料,否則無法引導學生、啟發學生,只有在占有大量資料的基礎上,先對案例做個分析,才能做到心中有數。
案例教學的主角是學生,為提高案例分析的水平,學生的課前準備也是必要的,尤其是難度大、綜合性強的案例更應做充分的準備。否則課堂討論的效果很難保證,甚至課堂討論根本無法進行。學生要做的準備工作主要有兩個方面。首先,學生應該掌握相關的西方經濟學理論知識,這是進行案例分析的前提條件;其次,在上課前,學生需要通讀案例,概括問題,提出決策方案。這樣才能保證案例討論課的質量。
(2)組織課堂教學。分組討論是案例教學的主要方式。通常的做法是在上案例課之前把案例資料發到每個學生手中,要求學生要預習案例。上課時把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5到10分鐘的討論,然后每個小組派代表上臺發言,然后每個小組派代表上臺發言,表述各自對問題的看法、提出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案。如果爭議分歧較大,再組織討論,最后由任課教師進行總結。在案例分析過程中,教師所要做的是營造一種輕松、自由的氛圍,激發學生思維的活躍性,引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案例分析中去。例如,教師不應隨意否定學生的分析結果,而應鼓勵學生提出獨到的見解。
3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時,應注意的問題
(1)正確處理西方經濟學案例教學和理論教學的關系。理論教學在課堂教學中仍應占主要地位,如果整個西方經濟學教學以案例為主會造成學生對某些問題了解得比較深入,但知識掌握缺乏系統性。西方經濟學的教學不能像MBA那樣,完全以案例教學為主,而應以系統的理論學習為主。案例教學只是手段,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利用經濟學的思維方式去判斷分析問題的能力。在課時量有限的情況下,一般來講,案例教學占用20%~25%的時間為宜,也可利用學生的課外活動組織案例討論以作為對西方經濟學教學的補充。
(2)教師要注意角色的轉換。在案例分析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發生了轉移:其一,案例分析課堂上的教師不再以一個單純的知識權威的形象出現,不再是教師站在講臺上唱獨角戲,課堂是由學生唱主角了,教師的前臺活動已大大減少,代之而來的是學生的大量活動,這就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其二,案例課堂上教師的主要任務則由原來的知識講授變為指導學生動腦思考。教師一般只應對案例討論的要點和應注意的問題作必要而簡略的提示,布置案例討論的任務和要求,而把大量的時間騰給學生。即使有學生需要教師指導和答疑,教師的講解一般也是個別進行的,這里教師傳授知識的形式由集中講授變為對學生個別的有針對性的指導。
(3)案例教學的關鍵是教師素質的提高。案例教學法的特點,使其要求任課教師不僅要有較深厚的理論知識,還要有很強的理論運用能力,能夠靈活運用理論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且有較豐富的實踐經驗,具有很強的課堂組織和控制能力,能夠有效激發學生踴躍參與,實現案例教學的目標。目前我國高校西方經濟學的教師離案例教學的要求還有較大的差距,所以加強教師培訓十分必要。案例教學教師的培養途徑主要有兩條:一是學習培訓。即通過舉辦培訓班以提高教師的案例教學水平。二是實踐鍛煉。即有計劃地選派教師到企業進行實際工作,同時請企業有經驗的管理者或外校有經驗的教師搞講座,或組織案例課的觀摩教學和經驗交流活動等,這一系列途徑都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案例教學能力。
(4)借助集體備課,集思廣益,完善西方經濟學案例教學的設計。在西方經濟學案例教學的設計與準備過程中,組織專業相同或相近的老師開展集體備課活動,有兩大好處:一是可以拓寬經濟學案例信息的來源,實現資源共享;二是不同教師思考問題的角度和方法不同,在集體討論中可以使思維在相互借鑒、相互碰撞中激發出靈感的火花,從而拓寬經濟學教學思路,提高經濟學教學研究水平。這兩方面相互滲透,同時進行,對西方經濟學案例教學設計的完善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魏靜.談案例教學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的運用[J].昆明大學學報,2008,(1).
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界定:
Sheldon首次提出了企業所要履行的各類社會責任(包括道德因素)需要與企業經營服務范圍內滿足需求的責任聯系在一起;Bowen認為企業社會責任是企業為實現社會目標和責任所采取的行動和義務;Davis and Blomstrom提出企業追求利潤同時有義務增進社會整體福利。
企業社會責任的維度研究:
溫素彬和方苑將企業社會責任劃分為貨幣資本、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三個方面;張蘭霞等從股東、員工、供應商、債權人和政府五個方面研究企業社會責任。Carroll綜合了學者們的觀點,將企業社會責任定義為一定時間內對企業的經濟、法律和慈善等方面期望效益的總和,企業應當履行其社會責任,即在創造利潤、提高財務績效的同時承擔起對股東、債權人、供應商、員工和國家的責任。
國內外關于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的研究有三類觀點:一是正相關關系。Aupperle et al.依據利益相關者理論,發現企業承擔社會責任能夠顯著提高財務績效。張兆國等采用系統GMM方法對中國滬市A股上市公司的企業社會責任和財務績效的關系進行探究,結果顯著相關。徐光華和張瑞系統分析了利益相關者理論的演進過程并建立了相關模型,證明企業社會責任和財務績效顯著正相關。二是負相關關系。>>>>>評審專家吐槽博士畢業論文:作者應該回爐深造
Yuhei et al.以ROA和Tobin’s Q為財務績效指標對四大旅游相關行業進行實證檢驗,認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不能提高企業的財務績效。李正以上海證券交易所2003年521家上市公司為樣本對企業承擔社會責任能否提高財務績效進行研究,結果顯示負相關。三是無相關關系。Makni et al.以加拿大179家企業為研究對象,結果發現企業社會責任和財務績效不相關。Mcwilliams et al.用KID指數衡量企業的財務績效,證實企業的財務績效與社會責任之間沒有關聯性。陳玉清等以A股上市企業為研究對象對16個行業的企業社會責任和財務績效的關系進行探討,發現兩者相關性不顯著。張川等以ROA為財務績效指標對2007-2011年中國化工行業上市公司進行分析,發現承擔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不相關。
導致上述三類觀點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1) 企業社會責任范圍的界定不同;
(2) 企業社會責任的量化方法不同;
一、開拓了中國近代經濟思想史研究的新領域
中國現代經濟學不是從中國古代傳統經濟思想中“內生”出來的,而是從西方移植過來的,在早期移植西方經濟學及中國經濟學的發展過程中,近代留學生群體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其學術思想成為中國近代經濟思想獨特重要的組成部分。但中國經濟思想史學術界缺乏對近代留學生群體經濟思想的系統深入研究,留學生經濟學學術成就迄今沒有得到足夠重視。該書以中同近代留學生博士論文為切入點研究留學生留學期間的經濟思想,重點研究留學生博士論文對經濟學的貢獻。作者論述了留學生博士論文在理論經濟學、財政理論、金融理論、農業經濟理論、國際貿易理論、工商管理理論、經濟思想史、經濟史和經濟學等方面的學術貢獻,是一部近代中國經濟思想史百科全書式的學術著作,開拓了中國近代經濟思想史研究的新領域。
二、挖掘了中國近代經濟思想史研究的新史料
中國近代經濟思想史學科經過幾代學人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該學科一百多年來已有的學術研究成果主要是運用中文文獻資料,外文文獻資料少有運用,存在文獻收羅不足的問題,導致中同近代經濟思想特別是民國經濟思想沒有得到充分挖掘,許多經濟思想沒有系統加以研究。比如民國時期的劉大中、蔣碩杰、林霖、何廉和方顯廷等的經濟思想都沒有進入《中國大百科全書》,甚至沒有列入中國近代經濟思想史教科書。中國近代經濟思想史研究的新進展既要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的創新,也要有史料的新發現。作者利用從歐美各國收集到的英文、法文及德文經濟學博士論文,中國近代留學生在歐美經濟學刊物上發表的學術論文,兩方學者在歐美學術刊物上發表的有關中國近代留學生博士論文的評論文章等,研究中國近代經濟思想史的變遷,其中大多數資料是第一手資料且第一次運用。
三、提出了中國近代經濟思想史研究的新觀點
[摘要]:在近些年的社會輿論中,媒體融合這個概念往往披著一層神秘的面紗。特別是在未來主義和自由經濟輿論的鼓吹下,媒體融合不僅代表讓人眼花繚亂的新技術,仿佛還預示著天賦人權和民主自由的人類理想,因而成為了象征實現社會進步、經濟發展、人類平等的金鑰匙。筆者認為北美關于媒體融合的研究把媒體融合現象作為起點,著重剖析現象背后更深層次的政經、機構、政策、發展、社會關系和權力結構的本質、動因以及影響。總的來說,在全球傳播體系市場化、自由化和數字化的大背景下,媒體融合不僅是全球資本主義體系通過傳播信息產業自我更新和自我重組的具體手段,同時也給發展策略、行業監管、資本積累、勞動關系、社會民主和大眾文化帶來了種種互相制衡的矛盾的影響,歷史的延續性和革新性是媒體融合的雙重特點。
Abstract:
Mediaconvergenceisanotherbuzzwordinthefuturistdiscourse.Whilecelebratedastheinevitablepathtowardseconomicgrowth,socialdevelopment,andhumanprosperity,mediaconvergenceisactuallyamarket-drivenrestructuringoftheglobalcapitalistsystemontheplatformof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stechnology.ThroughcriticallyreviewingtheNorthAmericanscholarshiponmediaconvergencefromthevantagepointofpoliticaleconomyresearch,thisarticlepointsoutthatontheonehand,NorthAmericanscholars,especiallypoliticaleconomists,havedemystifiedmediaconvergencethroughsocial-historicalapproaches;ontheotherhand,theyhavecriticallyexploredthehistorical,political,economic,institutional,andtechnologicalforcesthatinformandstructuretheprocessesofmediaconvergence,fromtheperspectiveofvariousplayersinthetransnationalpoliticaleconomy.Recognizingthedeepenedintegrationofdevelopingcountries,suchasChina,Russia,India,andBrazil,intotheglobalcapitalisteconomy,mediaconvergence,asanongoinghistoricalprocess,willcontinuetobeanusefulvehiclethroughwhichscholarscanfurtherunderstandtheexpansionandevolutionofglobalcapitalism.
“媒體融合”,作為一個學術概念,它的內涵與外延非常的豐富,人們對媒體融合的界定往往受潛在的經濟邏輯和主流意識形態的影響;作為歷史現象,媒體融合的發展也還未有終結。處在最活躍的經濟和技術領域,媒體融合的走勢受到宏觀政治、意識形態、產業政策、市場、技術、核心價值和社會大眾的多方影響。介于“媒體融合”是一個動態的學術熱點,本文試圖粗略地歸納出幾種比較突出的研究途徑和角度。特別是站在傳播政治經濟學的角度,本文旨在審視北美學者近幾年內對“媒體融合”現象的預測、分析以及常用的理論分析框架??傮w來說,北美學者對媒體融合的探討大致分三大重點:第一個重點考量媒體融合這一歷史現象的性質,并試圖解釋趨勢背后的主要推動力和阻力;第二個重點通過實證研究方法,對媒體融合的具體狀況加以分析。對于新媒體政策與新融合經濟的解析是這個方向的重中之重;第三個重點涉及媒體融合所帶來的,反映在大眾政治、公共文化、社會關系上的種種深刻影響。可以說,一方面,通過對當今全球資本主義格局的分析,北美傳播學,特別是傳播政治經濟學,對“媒體融合”概念中另人眼花繚亂的技術未來主義成分做了“去神秘化”的剖析;另一方面,由于認識到在市場化和自由化的全球影響下,媒體融合已超越言論,成為了實實在在的、承載國際政治經濟角逐、影響國內社會權力結構的重要歷史趨勢,北美學者也因此給于媒體融合足夠的重視,對這個歷史進程在當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機構和權力分配中起到的有機作用做了全方位的研究。
一、什么是媒體融合
媒體融合最早是由MIT政治學學者IthieldeSolaPool提出的。他在1983年的專著TechnologiesofFreedom中,把媒體融合描繪成一股未來趨勢。這個概念泛指由數字技術所帶來多種媒介載體相互融合的技術演變。根據這個概念,在數字技術的影響下,信電、電話、電報、大眾傳媒之間原有的行業隔離與技術區別正在逐步消失。未來,某一物理媒介—無論它是無線還是有線,無論是電波還是電纜—將能承載所有的語音、圖像、數據、以及視頻的傳遞;同理,原本只能由傳統媒體提供的信息,例如印刷品、廣播和電話,也將不再限于它們原來特定的載體(Jenkins,2008:10)。3G手機、數字電視、網上廣播、還有眾多網絡互動媒體的出現都是媒體融合的具體例子;這些技術的進一步推廣也對網絡帶寬和終端功能提出了新的技術要求。
總的來說,“媒體融合”是西方未來主義思潮的又一流行詞匯,是繼“信息社會”、“第三次浪潮”、“后工業社會”之后的又一熱點。在未來主義的詞匯中,“媒體融合”以技術演化為核心標尺,對技術帶來的社會經濟變化又持有實在化的觀點。作為當代西方發達國家對新技術革命的主導思潮,未來主義反映了政治經濟權力精英對人類社會發展未來前景的主觀愿望。技術未來主義一大特點是把科學技術偶像化、自在化、絕對化,但同時又回避國際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對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與限定。無獨有偶,北美傳播學主流思想為未來主義的流行貢獻了一臂之力。比如,Murray(2003)就曾預測數字化的內容下載功能將進一步推動媒體融合的“第三次”浪潮。不可否認,技術演變是媒體融合現象的重要特點,“媒體融合”的口號也確是強有力的言辭。但是,作為一種學術理論框架,“媒體融合”有明顯的盲點。脫掉“科學技術”客觀性的偽裝,“媒體融合”實質上是帶有強烈價值傾向的規范性框架:一方面,它為“革命式”的技術創新而加油歡呼;另一方面,社會輿論卻領會不到融合潮流實質上是全球資本主義市場體系自我再造重組的有機組成部分。通過對新技術寓言式的描述,“媒體融合”潛在地為維護并重建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核心優勢做了鋪墊,埋下了伏筆。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未來主義把“新科技”對歷史進程的影響放大到絕對主導的地位,但是伴隨著國際資本和西方發達國家實實在在的推動,媒體融合已從主觀預測轉變為有自我實現能力的潮流,因而有了超越話語范疇的現實影響力。特別是美國1996年的電信改革,不僅取消了原來的行業隔離,不再禁止電信運營商進入有限電視和網絡服務行業,更是搶先全面市場化、私有化、自由化包括電信、廣電、計算機網絡在內的美國傳播行業,因而迫使英國和歐盟國家緊隨其后以期提升本國媒體資本在國際化的市場競爭中的實力。在自由化的市場機制的激勵下,壟斷集團通過融合強占先機,以期制定規則,主導轉型(Zhang,2002:38)??梢哉f通過迎合跨國壟斷集團資本擴張的本性,這一歷史性改革標志著新自由主義機制的興起,其深遠的影響力波及了整個國際傳播體系。
就在市場化、自由化浪潮的推動下,自九十年代以來,融合潮流變得相當明朗。盡管技術演變本身是不可缺少的必要因素,但是在那些以技術革命為理論框架的學者眼里,新技術就成了凌駕于政治經濟結構之上、自成體系的歷史推動力。當然,這其中也不乏有深度的研究作品。MiltonMueller(1999)就描繪了由電子技術帶來了媒體經濟和技術組織結構的重大變化。根據Mueller,媒體融合這個概念已流傳了近25年。自從互聯網和數字技術誕生以來,關于互聯網是否會最終促成媒體融合的討論就不絕于耳(Mueller:12)。在互聯網時代,技術進步顯然已將媒體融合變成觸手可及的現實。但是,如果這個趨勢至今還沒有充分實現,是什么樣的非技術阻力導致的?哪些機構,哪些利益,出于什么原因,在推動或延緩這個趨勢?哪些地區國家,哪些社會團體,哪些權力集團將從媒體融合的大潮中獲利?由于媒體融合還是不斷演化的歷史進程,在世界各國的發展程度也大相徑庭,這些結構性、實質性的問題將引導學術界的討論。
當然,不同的學術流派對于這些問題的解答也不盡相同。首先是機構研究。機構研究以引導機構改革、促進融合為目的,著重分析和評估融合的具體政策和現狀。這類研究默認并接受了主導媒體融合的商業邏輯,其研究的目的也是為了完善并促進資本主義技術改革,推進在“新自由主義”引導下的全球信息體系的重組與再造。比如說,Dong-HeeShin(2006)就韓國的發展狀況,認為目前媒體所有制結構,監管部門結構,以及媒體管理政策從不同程度上限制了媒體融合。Baldwin,McVoy和Steinfield在他們的專著里(1996)也指出媒體融合的實現不僅僅包含技術問題,還涉及到產業運作、商業文化、融資方式、基礎設施、產業政策等等方面。立足于各個國家的特定環境,站在經營策略的立場,這些論述著重討論“如何做”這一實際的操作性問題,為幫助實現跨國抑或本土資本在這一重大媒體產業變革中的取得戰略地位獻計獻策。
機構研究的“改良主義”的前提有意無意地提示我們:媒體融合決不是簡單的、必然的技術潮流,因為政府政策、經濟行為、意識形態、乃至資本主義的國際生產關系對媒體融合有決定性的意義。在這個理論架構下,“媒體融合”成為一個縮寫,泛指在電信、廣電和信息產業,由一系列技術演化、產業重整、市場改革和相關政策組成的現象(Blackman,1998)。因此,相對于未來主義科學技術絕對化和自在化的邏輯,傳播政治經濟學學者更加贊同這種社會化、機構化的理解。但是,不同于機構研究對全球資本主義體系默認或回避的態度,傳播政治經濟學對媒體融合的理解有意識地跳出“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的思維模式,并直截了當地解析全球資本主義系統與傳播信息體系之間日益復雜交錯的關系。在他的專著HowtoThinkaboutInformation中,Schiller就主張把媒體融合的本質看作是國際資本擴張和重組的又一個歷史表現,并指出“媒體融合”這個概念使公眾錯誤的認為融合是不可逆轉的技術進步的必然(Schiller2007:103)。在現代資本主義經濟下,“信息”作為一種資源已被深深地卷入市場經濟活動中去了,成為創造剩余價值的商品,同時也是資本積累的平臺;在信息經濟的旗號下,全球資本主義體系關心的是資本通過傳播信息平臺在全球范圍的積累,只要能增加利潤,這個體系中的主導者有意摧毀任何國家或地方干擾利潤實現的現有技術體系、制度、傳統和機構。從這個意義上,媒體融合說明資本邏輯滲透全球傳播體系的規模和深度的不斷擴張。有別于機構視角,批判政治經濟學往往突出國際資本活動所起到的隱形的,但實質上相當核心的主體導向作用,并且描述這個復雜歷史過程中所上演的種種矛盾、斗爭、控制,進而說明社會變革的根本性質和方向。
此外,由商業邏輯為主導的媒體融合是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被推進的。那么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對媒體融合的看法與做法一致嗎?新媒體的普及給于發展中國家“跨越”的機會嗎?當發展中國家加速融入全球資本主義市場體系,國家政府與本土資本是否有能力有選擇地介入媒體融合,并從中獲得實質性的實力增長?當地的人民大眾能否從中贏得更多的權益?當日本韓國成為媒體融合的先導國家,跨國資本在這些亞洲國家中起到什么樣的作用?新媒體的出現會促進本土文化的發展?抑或是遏制它?隨著媒體信息產業變得越加重要,它與國際政治和區域經濟之間又有什么樣的緊密關聯?在數字化和網絡化的新媒體環境下,這一系列關于國際關系和跨文化傳播的“永恒”問題仍然非常重要。比如說,Jussawalla(1999)就曾探討過信息技術融合對亞洲區域經濟的影響;Msimang(2001)則認為如果發展中國家想改變相對落后的被動狀況,面向媒體融合的管理方式不能照搬西方發達國家自由經濟的模式;Boyd-Barrett(2006)更進一步指出數字媒體在國際上的擴張幫助重整國際資本所操縱的媒體霸權??偟膩碚f,從比較與跨國視角出發,如果媒體融合是信息技術革命的又一次浪潮,那么媒體產業在國際上的演變能幫助我們理解重大的國際權力的動態結構嗎?
二、新媒體政策與融合經濟
毋庸置疑,媒體融合給行業監管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電信、廣電和信息產業原本是在相對獨立的監管制度下發展的。具體的說,在歐美地區,電信監管政策強調對基礎設施硬件的管理,但視內容為超出監管范疇的私人問題;出于保護文化多樣性和維護弱勢群體的話語權,廣電的監管則側重內容管理;同時,信息與網絡產業則是在相對無監管的環境下發展起來的(Blackman,1998).但是面對媒體融合,原來各自分立的行業監管不得不重新調整,不同利益和理念之間的爭論與沖突不可避免。對于這些爭論的記載和分析有助于說明媒體融合的多重主體性與復雜的內在矛盾。
同時,從宏觀政治經濟的角度來看,資本主義全球體系自八十年代以來的發展更是把關于融合政策的爭論設定在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在新自由主義思潮的主導下,為了迎合國際壟斷集團搶占國際市場的戰略,歐美電信、廣電、信息行業監管政策都紛紛鼓勵自由化的機制,推動最大限度地開放市場(Schiller,2007)。同時,隨著發展中各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歐盟這樣的“超國家組織”,規范化的條約更加速了國家傳播產業本身以及以傳播產業為渠道而進行的與全球市場體系的融合。在這樣的背景下,融合政策還能在“社會公正,公平競爭,和消費者利益”之間作出比較公允的平衡嗎(Simpson,1999)?就全球媒體經濟而言,劇烈的市場改革和產業重組將改變以往經濟實體之間的動態平衡嗎?
首先,在基礎設施這一層面,就存在許多關于發展趨勢的爭論。比如說,當電信與廣播電視產業日趨重疊,“融合式”的監管架構是否會削減原來受推崇的媒體多元文化的保護制度。(Simpson,1999)?當電信運營商也開始提供媒體服務,怎樣才能保證其他服務供應商不受掌控信息基礎設施的運營商的惡意排擠(Blackman,1998)?由于兩種以上的技術都可以實現寬帶傳播,采用哪種技術來建設信息基礎設施也將對經濟社會產生深刻的影響(Benkler,1998;McKnight,2003).總而言之,在媒體變革的過程中,種種有關技術標準、市場準入條件、以及行業準則的監管政策都將影響未來媒體格局,因而至關重要。
其次,媒體融合還促使了許多新型終端和新型服務的出現;雖然傳統媒體并不會徹底消亡,但卻經歷巨變。重要的是,這些劇烈的變革鼓勵社會各界重新審視貌似永恒不變的媒體結構和媒體權力分配,因此孕育了大量的爭論和動蕩。以數字電視為例,承擔著公共服務功能的非盈利性媒體應當怎樣應對和適應數字化的挑戰?在以數字技術為載體,網絡為紐帶的,資本主義商業邏輯主導下的多媒體環境里,什么樣的媒體監管政策可以有效的保護“公共利益”這一核心價值取向?在北美自由經濟的大環境里,數字電視的推動是由目前的壟斷企業領導?還是通過政策介入把市場準入條件降低(Castañeda,2007)?可見,即便在歐美資本主義經濟的大環境下,傳播信息體系不僅是資本利潤最大化的載體,還承擔著重要的社會公益責任。因此,有關媒體融合的政策制定是在商業邏輯、權力結構和社會公益等一系列彼此矛盾的多方訴求下被左右著前行的。到目前為止,在新自由主義體系下,商業邏輯凌駕于媒體社會公益的責任之上,因此大大削弱了主流媒體在社會效益中的貢獻。當然,由于媒體融合還是一段尚未完結的歷史進程,最終的收益者將由歷史裁定。
就媒體經濟而言,由資本主義商業邏輯主導的全球傳播體系正在經歷劇烈的擴張,同時,其內部的市場格局也是動態的。在新自由主義和媒體融合的雙重導向下,傳播體系作為全球資本主義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經歷了結構性的調整。這一結構性的調整不局限于技術層面,而是涉及到資本主義媒體經濟內部的實力較量和重整。一方面,處于優勢地位的跨國壟斷集團試圖鞏固并進一步壯大其市場實力;另一方面,傳播信息體系在全世界范圍的調整也給新興的市場經濟主體帶來了機會。
具體的說,由于媒體融合的前提是網絡基礎設施和服務產品的重建和升級,這促使目前仍處于優勢地位的電信公司、傳統媒體、和硬件制造產業通過種種方式改變生產結構,切入新興市場,以適應變化,因而引發了產業結構、市場結構、部門結構的變化。目前,國際壟斷媒體公司已利用他們在資金、技術、人才和政治影響力上的種種優勢,通過擴張,兼并、重組等途徑,搶先把媒體融合納入公司發展策略中;換句話說,跨國媒體公司很大程度上主導媒體融合的走向,媒體融合也改變了它們的商業運作方式(Arsenault&Castells,2008;Chonetal.,2003)。與此同時,隨著市場需求的增長,國際生產鏈也經歷了重大的重組配制。電信、廣電與信息產業的廣泛融合甚至改變了這些細分產業內部的產業鏈結構,因此影響力波及世界各地(Witz,2001)。除了國際資本的帶動和跨國產業的結構調整之外,國內的政治經濟原因,特別是不同部門、不同經濟實體乃至階層利益之間的博弈,都可能影響以媒體融合為其點的產業格局的發展方向(Zhao,2005;Wu,2009)??梢哉f,在這場以媒體融合為形態的市場角逐中,鹿死誰手、誰是贏家是有關全球信息體系和全球市場經濟的前瞻性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由資本主義商業邏輯主導的全球傳播體系并不是堅不可摧的;恰恰相反的,資本主義體系的內在矛盾在新舊技術交替時期被放大,因此維護和鞏固資本邏輯對傳播體系的控制至關重要。首先,從純技術角度來說,現代技術給人類的交流傳播活動帶來更多的可能性:數字技術不僅使“信息”從一種稀缺資源轉變一種過剩資源,融合媒體更是具備了互動的特點,因而讓普通使用者對信息流通過程有了更多的掌控權。但是,往往正是這些極有益的技術特點使得資本通過全球傳播體系實現利潤積累的過程受到沖擊。
以知識產權為例:由于數字技術改變了媒體制作、內容存儲、信息傳遞和信息流通種種階段的操作方式,知識產權原有的生效范疇和執行方式都受到了負面影響。一方面,網絡強大的共享與復制功能不僅激發了數以萬計的免費內容下載和內容轉載,甚至鼓勵了非盈利性的創作共享運動的風起云涌(Murdock,2009)。作為反擊,大公司不僅嚴格化了知識產權規則,他們還推出了一系列控制信息供應的技術手段以期順利實現信息“商品化”的轉化,其中包括加密,直接授權,收費網絡信息,使用者密碼輸入系統等等(Spinello,2002:170-172)。除此之外,當多媒體和互動媒體成為主流傳播方式時,現代技術已給予消費者避開商業廣告狂轟濫炸的能力,數以萬計的頻道更使傳統的廣告失去原有的效應。新媒體與廣告、新媒體與知識產權之間的關系將如何發展直接涉及到商業媒體的生存方式(Spurgeon,2008)。
總之,如何創造新的盈利方式,如何控制乃至扼殺不符合資本積累的技術應用,如何打開并開發利用新興市場,如何創造新的需求不僅對于資本邏輯下的媒體行業本身有重要的意義,對于剖析現代資本經濟組織演化也有關鍵性意義.
三、媒體融合的社會影響
由媒體融合引發的全球傳播體系的重整對資本主義市場體系本身有深刻的影響。除此之外,北美學者不約而同地關注新媒體與新聞事業、新媒體與大眾政治、新媒體與社會民主之間的互動關系。換句話說,這類討論往往跳出了產業機構視角,關注非經濟問題。如果傳統媒體的特點之一是由精英主導的,自上而下的,壟斷式的信息制造和傳播,媒體融合是否可以減少了消費者對壟斷媒體的依賴,鼓勵更為民主的、更具參與性的信息傳播方式?這一議題是關注媒體政治的學者們關心的核心問題。一方面,互聯網、數字手機、網絡播客不僅讓大眾接觸到數以萬計的信息來源,更賦予普通人曝光突發事件、引發大眾討論、制造新聞效果的主體性能力(Murley,2009;Wilkinson,2009);另一方面,壟斷媒體集團為了迎合大眾需求也相繼推出網絡討論空間以期制造互動新聞的氣氛(Thurman,2008)。
早期學者對新媒體的民主化效果抱以浪漫主義的期望,IthielSolaPool(1983)就認為在媒體產權日益集中的國際環境中,媒體融合能鼓勵民眾的媒體參與,進而推進言論自由、民主政治乃至社會公正。不可否認,Pool的觀點有科學技術絕對性的傾向;潛在地,他把技術進步與民主化相提并論,把個人消費自由等同于社會群體之間的民主平等。但是這一極富價值取向的期望已成為了主流媒體研究的理論框架,同時也為西方科技未來主義思潮提供了很好的合理化宣傳。相對來說,近期的新媒體研究則運用了內涵更為嚴格的“民主”概念,通過實證研究方法以期丈量互動媒體、草根新聞的實在效果。從純技術的角度,新媒體跨越了傳統媒體中被動消費與主體性內容制造的鴻溝,但是從社會學的角度,社會各界、各個階層、各個民族享有新媒體的程度極度不平衡,保守的媒體權力結構也并沒有土崩瓦解(Zeitlynetal.,1998)??梢哉f,相對于技術絕對化和個體化的研究框架,傳播政治經濟學對媒體權力在資本邏輯下實現的分配關系提出了結構性的、批判性、本質性的認識,因而為了解媒體融合的社會影響提供了現實版的背景認知。
新媒體與大眾文化的互動也是一個重要領域。隨著壟斷媒體集團對大眾娛樂市場的不斷開發利用,消費者通過互動媒體為資本主義娛樂產業提供了大量新鮮的內容。HenryJenkins在他2006年的經典之作ConvergenceCulture中強調了消費者在新形成的媒體文化中起到的“不可忽略”的推動作用(p.8)。通過文化視角,關注互動式的多媒體,Jenkins提出媒體融合不僅是被資本宏觀推動,而且帶動了自下而上的消費者的媒體參與。簡而言之,新型的媒體文化和消費者群落是這類研究的重點。比如,Lankshear和Knobel(2003)研究過社會交際網站;Tarantino(2003)寫過消費者對數字電影的反哺;Mizuko(2005)寫過手機短訊在日本青少年文化中有機作用。可以說,全世界的媒體管理者、軟件設計者、系統工程師和計算機網絡公司都迫切地想要了解新媒體文化的傳播和影響,更想了解大眾流行對新技術的接受方式和導向趨勢。從學術研究的角度來評價,這類研究有效的突出了媒體消費者主體性的地位,并且強調了“文化”獨立于政治經濟的自在性和影響力,因而是傳播政治經濟學的有益補充。但同時,不可否認,優先消費者視角,突出市場經濟范疇內個體或群體的“消費自由”的邏輯回避了資本最大化的商業邏輯以及階級這最為核心的資本主義社會關系,這些盲點削弱了對市場經濟框架下的大眾文化的認識,也代表著向資本主義商業邏輯的某種妥協。
當新媒體社會學和新媒體文化學的研究從大眾“消費者”的視角出發,媒體政治經濟學的視角則又回歸到媒體與資本主義體系的另一個重要交點,那就是媒體融合對勞動者、勞動關系和勞動狀況的影響。一方面,數字技術在各種機構中的滲透加深了資本主義體系對勞動者的監視、控制和操縱,在后福特主義生產模式下,當全球數字化與經濟全球化相融合,媒體融合更促使國際產業鏈的擴張和調整,因而對世界各國的就業結構和勞動狀況也產生了深刻影響;另一方面,新技術也帶來了鼓勵勞動者主體性和承載集體維權活動的空間。這一對相互制衡的矛盾趨勢將怎樣影響數字勞動、創造性勞動和知識型勞動?面對媒體融合所帶來的媒體產業結構和管理方式的變化,廣義的媒體工人是怎樣應對的?在信息產業全球化,媒體行業的工會做出什么樣的戰略性的組織調整?可以說,關于廣義的“知識勞動”與“創造性勞動者”的研究是一個的新興領域。這個視角再次把媒體融合的現象設置在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全球擴張和自我更新的時代背景之下。
四、總結與未來趨勢
在近些年的社會輿論中,媒體融合這個概念往往披著一層神秘的面紗。特別是在未來主義和自由經濟輿論的鼓吹下,媒體融合不僅代表讓人眼花繚亂的新技術,仿佛還預示著天賦人權和民主自由的人類理想,因而成為了象征實現社會進步、經濟發展、人類平等的金鑰匙。但是,作為一個獨立的學術概念,媒體融合不僅存在明顯的盲點,而且是帶有強烈規范傾向的框架??梢哉f,對媒體融合的分析,只有結合對當今國際、國內政治經濟的深刻理解時,才能有效擺脫“媒體融合”自我神秘化、自我放大化的傾向。從傳媒政治經濟學的視角,媒體融合的潮流,從本質上說,是資本主義全球體系通過傳媒信息技術手段進行自我更新、自我擴張的有機表現。就影響而言,媒體融合對全球格局、社會經濟和政治民生帶來的并非是理所當然的、線性的、純粹的、正面的影響。實質上,媒體融合技術雖然蘊涵了促進積極的歷史進步的可能性,但是在資本主義商業邏輯強大的主導下,這一歷史進程更多的是優先了那些目前在全球市場體系中的占有領導地位的政治經濟實體的利益,因而重塑和更新了現行的政治經濟、社會結構、媒體權力等層層的保守格局。
通過本文的敘述和梳理,筆者認為北美關于媒體融合的研究以媒體融合現象作為起點,著重剖析現象背后更深層次的政經、機構、政策、發展、社會關系和權力結構的本質、動因以及影響。其中,以下一系列的假設引導了北美學術研究對媒體融合的審視和反思:在資本主義商業邏輯的主導下,媒體融合將削弱跨國資本對傳播體系的霸權控制?給于發展中國家“跨越”的時機和空間?延續甚至加強傳統“公眾利益”的監管核心取向?推動公共服務媒體的發展?摧毀社會歧視,實現全社會化的平等信息服務?推動社會民主和大眾文化繁榮嗎?總的來說,在全球傳播體系市場化、自由化和數字化的大背景下,媒體融合不僅是全球資本主義體系通過傳播信息產業自我更新和自我重組的具體手段,同時也給發展策略、行業監管、資本積累、勞動關系、社會民主和大眾文化帶來了種種互相制衡的矛盾的影響,歷史的延續性和革新性是媒體融合的雙重特點。
顯而易見,目前媒體融合的研究主要是以北美、歐洲以及日本韓國這些發達國家和地區為對象的。這個研究范疇一方面直接反映了媒體融合不平衡的發展軌跡,另一方面,隨著印度、巴西、中國和俄羅斯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不斷融入全球市場經濟體系,他們在媒體融合潮流中的發展進程將成為學術研究的一個可能的未來趨勢。中國政府就已將三網融合作為實現內需帶動,促進應用,重點突破,在未來的技術發展中占一席之地的經濟戰略。筆者認為,對于未來的研究,媒體融合將繼續成為一個載體,幫助學者認識資本邏輯在全世界范圍的擴張和變形。具體的說,在發展中國家里,媒體融合在國際資本與本地政治和國家發展需求的多重影響下會產生怎樣的特有的可能性?作為市場國際化的重要載體,媒體融合的趨勢會為本地資本的壯大創造什么樣的環境?會給國家信息化格局帶來什么樣影響?是否有助于形成電信運營商與上下游產業互動共贏的產業鏈?政府與市場主體在媒體融合中將分別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在全球資本主義經濟陷入困境的境況下,作為最為活躍的經濟區域,這些國家會在媒體融合上會有什么具體的舉動和作為?媒體融合又會在當地的政治改革和社會轉型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這一系列的問題對于關心國際政治經濟體系、新型工業化和市場化國家的走勢、轉型中的媒體以及廣義的發展問題的學者都是很有意義的。
[參考文獻]
Arsenault,AmeliaH.&ManualCastells.(2008).“TheStructureandDynamicsofGlobalMulti-MediaBusinessNetwork.”InternationalJournalofCommunication2:707-748.
Baldwin,ThomasF.,D.StevensMcVoy,CharlesSteinfield.(1996).Convergence:IntegratingMedia,Information&Communication.ThousandOaks,Calif.:SagePublications.
Benkler,Yochai.(1998).“CommunicationsInfrastructureRegulationandtheDistributionofControloverContent.”TelecommunicationsPolicy,22(3):183-196.
Blackman,ColinR.(1998).“ConvergencebetweenTelecommunicationsandOtherMedia:HowShouldRegulationAdapt?”TelecommunicationsPolicy,22(3):163-170.
Boyd-Barrett,Oliver.(2006).“Cyberspace,GlobalizationandEmpire.”GlobalMediaandCommunication,2(1):21-41.
Castañeda,Mari.(May2007).“TheComplicatedTransitiontoBroadcastDigitalTelevisionintheUnitedStates.”Television&NewMedia,8:91-106.
Chon,BumSooetal.(2003).“AStructuralAnalysisofMediaConvergence:Cross-Industry
MergersandAcquisitionsintheInformationIndustries.”JournalofMediaEconomics,16(3):141.
Jenkins,Henry.(2006).“Introduction:WorshipattheAltarofConvergence:ANewParadigmforUnderstandingMediaChang.”InConvergenceCulture:WhereOldandNewMediaCollide,1-24.NewYork:NewYorkUniversityPress.
Jussawalla,Meheroo.(April/May1999).“TheImpactofICTConvergenceonDevelopmentofAsianRegion.”TelecommunicationsPolicy,23(3/4):217-238.
Lankshear,C.andM.Knobel.(2003).“Do-it-yourselfBroadcasting:WeblogsinaKnowledgeSociety.”RetrievedJuly4,2009,from/c.lankshear/blog2003.html
Lehr,W.andL.W.McKnight.(June2003).“WirelessInternetAccess:3Gvs.Wifi,”TelecommunicationsPolicy,27(5-6):351-370.
Mizuko,Ito,“IntimateConnections:ContextualizingJapaneseYouthandMobileMessaging.”InRichardHarper,LeysiaPalen,andAlexTaylorEds.,TheInsideText:Social,CulturalandDesignPerspectivesonSMS,127-143.Norwell,MA:Springer.
Msimang,Mandla.“RegulationintheEraofConvergence,”InterMedia29,issue1(January2001):4-7.
Mueller,Milton.(1999).“DigitalConvergenceanditsConsequences.”Javnost-thepublic,6(3):11-28.
BryanMurley.(2009).“WebLogs:DemocratizingMediaProduction.”InAugustE.GrantandJeffreyS.Wilkinson(Eds.),UnderstandingMediaConvergence:TheStateoftheField,234-248.OxfordUniversityPress.
Murray,Simone.(Spring2003).“MediaConvergence’sThirdWave,”Convergence:TheJournalofResearchintoNewMediaTechnologies,9(1):8-11.
Pool,IthieldeSola.(1983).TechnologiesofFreedom.Cambridge,Mass.:BelknapPress.
Schiller,Dan.(2007).HowtoThinkaboutInformation.Urbana:UniversityofIllinoisPress.
Shin,Dong-Hee.(2006).“ConvergenceofTelecommunications,MediaandInformationTechnology,andImplicationsforRegulation.”Info:TheJournalofPolicy,RegulationandStrategyforTelecommunications,8(1):42-56.
Simpson,Seamus.(1999).“RegulatingICTConvergence:HowUsefulIsTheTelecommunicationsPolicyModel?”Javnost,6(3):49-66.
Spinello,R.(2002).“IntellectualPropertyWarsandKnowledgeMonopolies.”InRegulatingCyberspace:ThePoliciesandTechonologiesofControl,143-174,Westport,CT:QuorumBooks.
Spurgeon,Christina.(2008).AdvertisingandNewMedia.London;NewYork:Routledge.
Tarantino,Quentin.(2003).“StarWars?:DigitalCinema,MediaConvergenceandParticipatoryCulture.”InDavidThorburnandHenryJenkins(Eds.),RethinkingMediaChange,281-314.Cambridge:MITPress.
Thurman,Neil.(February01,2008).“ForumsforCitizenJournalists?AdoptionofUserGeneratedContentInitiativesbyOnlineNewsMedia.”NewMediaandSociety,10:139-157.
Wilkinson,etal.(2009).“Receiver-SendersandContentCreators.”InAugustE.GrantandJeffreyS.Wilkinson(Eds.),UnderstandingMediaConvergence:TheStateoftheField64-83.OxfordUniversityPress.
Witz,B.W.(2001).“ReconfigurationofValueChainsinConvergingMediaandCommunicationsMarkets.”LongRangePlanning,34(4):489-506.
Wu,IreneS.(2009).FromIronFisttoInvisibleHand:TheUnevenPathofTelecommunicationsReforminChina.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UniversityPress.
Zeitlyn,David,JaneBex,MatthewDavid.(1998).“AccessDenied:ThePoliticsofNewCommunicationsMedia.”TelematicsandInformatics,15:219-230.
在省區市聯合館里,老遠就能望見“齊魯青未了”5個大字,不用說,山東館到了。這句氣勢磅礴的詩句,不僅是泰山的寫照,更是山東智慧的一種反映。山東女孩張宇晴說,因為有了這些智慧,自己作為一名山東館講解員覺得特別自豪。
感受古人智慧與現代科技
一進山東館,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尊高2.561米的鑄銅貼金孔子雕像??鬃邮巧綎|的文化標簽,如何向全世界的朋友介紹孔子及儒家精神,是山東館講解員必備的素質。
張宇晴說,除了孔子,山東館大門口的“魯班鎖”同樣體現了古人的智慧?!棒敯噫i”其實是2000多年前魯班發明的一種木制卯榫結構,也是中國傳統建筑和家具中的常見結構。
而在第三展廳,場館風格突然大變,猶如來到未來世界。張宇晴表示,山東館第三展廳里有先進的物聯網冰箱,人們可與冰箱“對話”。通過電腦,可以知道冰箱里有什么,冰箱還會提醒你:哪些東西該采購?哪些東西保質期快到了?并自動提示購買。只需手指一按,商家就會送貨上門。
利用電磁耦合共振原理設計的“無尾”電視則真正實現了“無線”,沒有一根電線或網線與電視相連,你可在房間內任意移動電視而不影響信號質量。
要學習各國人員敬業態度
作為山東師范大學經濟學專業研究生三年級學生,張宇晴不僅要在館中迎接四方賓客,還要在住處埋頭寫畢業論文。而世博會上的見聞,亦對她的專業學習帶來很多幫助。
1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的重要性
微觀經濟學的基礎理論及研究方法是財經管理類諸多專業課的基礎。微觀經濟學的理論可以啟發學生對經濟現象進行分析和判斷,并指導他們如何做出理性的經濟決策。微觀經濟學不僅是規范學生學習和運用現代經濟學理論的基礎課程,也是致力于培養學生具有現代經濟思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對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和專業素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微觀經濟學作為經濟管理類專業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專業主考課,關系到學生考研的成敗。
2二本院校微觀經濟學教學中面臨的困難
2.1學生素質整體下降,學習的主動性不強
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與普及化背景下二本院校學生的平均素質降低。中學教育中高密度、被動式接受教育的過程使學生們逐漸失去了獨立思考意識,課程學習完全依賴老師講解。過早地文理分科,使學生們沒有具備完整的知識結構和知識體系。理科生怕文字描述、懼怕記憶基本概念和理論,對經濟常識的了解較少;而多數文科生不具備簡單的數理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2.2高校對教學不夠重視,教師教學水平相對較弱
二本院校在人才引進方面也越來越看重學歷與科研,引進的幾乎都是來自研究型大學有較強科研能力的博士研究生。這些教師理論知識比較扎實,科研能力較強,但實踐教學經驗和教學能力明顯不足。雖然二本院校重視日常教學管理,但多數留于形式,教師只要完成教學的基本任務,嚴格考勤,保證不出教學事故即可,學校找不到合理的指標體系去衡量和監督教學效果。學校的教學獎勵與職稱評定等也與日常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不掛鉤。在這種體制下,教師既沒有努力鉆研教學的動力也沒有提高教學能力的壓力。
2.3微觀經濟本身的特點
微觀經濟學具有理論性強、教學內容繁多的特點。教師要在短短的課堂時間內講清楚微觀經濟學基本概念、模型、圖形等理論已經很不容易。微觀經濟學中假設條件太強太多,很多原理只有在嚴格的假定才能存在的,這些條件的假定與現實的經濟世界相差甚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很懷疑理論對實際生活的指導作用,在理解消化模型上有一定難度。
2.4現有教學方法和教學條件
二本院校經濟學課堂中主要采用講授式教學方法授課,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基本上就是教師唱獨角戲,教與學之間缺乏必要的聯系和溝通,沒有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校逐年擴招使得各高校師生匹配比例嚴重失調,生均教學資源數量在減少。教師通常一學期要上幾門理論課,每門課的人數又非常多(課堂人數一般在九十人以上),基本上只能采用大班上課,這種條件下不僅教師上課辛苦、課堂紀律很難控制,而且師生討論和互動時間少,教學效果差。
3微觀經濟學教學改革對策
3.1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有區別的選擇教學內容
為解決微觀經濟學教學內容多、課時少的矛盾,教師應根據不同的專業有針對性的選擇教學內容,而不是不顧學生的專業需要一股腦的灌輸全部理論。比如對于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主要講解一些基本的理論、注重理論對實際生活的指導,使學生理解生活中的一些經濟現象和經濟問題;對于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不僅要求掌握微觀經濟學的基本理論、模型,并運用模型分析經濟現象;而對于經濟類的學生要求系統掌握經濟學基本理論,模型分析和內容更全面,而且要配套各種類型的考題進行學習。對于考研的同學,可以考慮建立一個群,除基本理論之外還要補充一些經濟思想史,讓他們對不同流派的理論體系有個初步認識。
3.2多種教學方法配套使用以提高上課效率
在教學中對概念性的內容教師可舉一些生活中每天會接觸的商品進行解釋,而對于基本原理比如彈性、消費者均衡、生產者均衡等理論需要引導學生運用基本知識進行案例分析和討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相結合可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從而提高課堂學生的興趣和效率。
3.3改變單一的職稱評審模式,有效激勵教師提高教學水平
新時代對高校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實踐能力提出新的要求,為了改變高校教師教學能力不足的狀況,二本院校在職稱評定和教學獎勵的過程中要更多的體現教師日常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教師應轉變思想觀念,把教書育人作為根本,考慮個人發展的同時也要對學生負責,對教育事業負責。
3.4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及其他網絡資源
微觀經濟學內容多,原理、圖形、理論模型復雜,加之大部分學生數學基礎不好,教師要想在有限的課堂完成教學任務,必須要借助多媒體設備。此外教師也應利用網絡資源為教學服務,比如在網上尋找最新案例讓學生分析,利用網絡給學生布置作業,并在網上批改作業等都能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率。對于難掌握的模型,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傳輸給學生推導過程,指導學生課外學習。
3.5注重對學生的理論運用能力考察
二本學校為提高課程的過關率,對教學的考核通常是期末考試成績與平時成績按一定比例折算期評成績。平時成績的評定主要是依據學生有沒有到課、有沒有按時完成作業及上課有沒有違紀,這種考核方式過于形式化,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經常出現學生為了撈到平時成績,人在心不在,作業自己不做抄襲別人的,甚至還有請人代課和作業交差的情況。教學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投入理論的學習,應該通過理論運用能力的考察來評定其平時成績。
【經濟學博士論文參考文獻】
[1]湯向俊.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西方經濟學教改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3(22).
一、緒論
應用型普通本科院校培養目標定位是培養專業基礎扎實、知識結構合理、創新實踐能力較強、潛心服務基層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高素質的會計類專業人才則需要應用型普通本科院校的高端培養。在課程知識傳授過程中,注重采用探索促進學生發展的多種評價方式,考試評價的作用是有組織地提供調節教學活動所需要的信息的過程。分析會計類專業學生在微觀經濟學課程中實施動態評價考試的效果,是實踐性強的課程講授急需教學改革的創新方式,能滿足專業的實習實訓與教學研究能力培養的需求。同時近五年,我校先后組織人員到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等十余家省內外高校、深圳中聯房地產評估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大型公司進行專業考察學習和走訪調查,邀請邵陽市財政局、審計局、稅務局以及部分大中型企業、會計師事務所召開兩次考試評價方案專家座談會,針對會計類專業學生的特點提出了優化動態考試評價方式的改進途徑,達到會計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基本要求。微觀經濟學是會計類專業的學科基礎課,包含了政治經濟學、會計學、西方經濟學和高等數學等各方面的基礎知識。應用型普通本科院校微觀經濟學課程的教學評價仍主要采用考勤10%、作業10%、課堂提問10%、期末成績70%,實質上是將期末卷面總分作為學生學習該門課程的總評分情況,評分結果過于靜態和片面。然而,微觀經濟學課程是運用相應的經濟學理論知識解釋當前的政治社會文化現象的應用性極強的課程,若仍采取過往的靜態評價方式,將使得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二、理論基礎和研究現狀
動態評價過程中,教師通過與學生上課,了解學生的動態認知過程和隨時的認知變化,進行適當干預和互動,推動學生進步。Lantolf&Poehner認為,動態評價模式可分為干預式模式和互動式模式(2004)。動態評價在心理學、中小學教育、高等外語教育等領域研究碩果累累,彭湃,周蘭蘭(2016)發現學生反饋和自我評價是研究最多的主題,其次是評價方法以及教育測量等主題,而且更多聚焦于微觀教學過程中。在經濟管理類教學評價大多集中在實驗教學中。張夏(2016)通過學生評價、教師評價和同行評價達到經管類實驗教學互動、師生互動的目的,而對于微觀會計類理論課程教學研究并不多。有鑒于此,本研究嘗試建構微觀經濟學課程動態評價模式,對該課程過程性動態評價設計方案、設計方式進行探討和應用。
三、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評價模式建構
本經濟學博士論文針對應用型普通本科院校會計類學生的特點,在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中,以動態評價為理論指導,通過建立“課程學習檔案袋”,運用按照預先準備的案例教學設計的干預式模式,同時課程設計和答辯的互動式模式,教師評價學生,學生互評、學生自評和教師的三位評價的全方位評價,建構微觀經濟學課程動態評價模式,以提高課程教學效果。
(一)建立課程學習檔案
課程學習檔案記錄的是學生的基本信息和該課程的每次課的學習情況,包括課前學習、課堂學習、課后評價,以及這門課的課程評價、自我反思。另外一方面,也記錄著老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的干預和課程反思等。
(二)干預式模式———案例教學設計
干預式教學模式可運用案例教學的方式進行。一般操作程序是:“教師課前選編典型案例→學生自主解讀案例→師生就案例進行課堂討論→教師總結理論提升→學生交流推廣”的思路展開研究。在案例教學中,教師以學生為主體設計案例,教學全過程師生應該是全程參與的。案例教學的優點是一箭雙雕的,不僅滿足了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而且提升了學生的各方面的應用能力。但是案例教學中的“案例”是需要根據學生的自身理解能力和課堂大綱共同決定的,需要將這三個因素有效的融合在一起,才能發揮教學案例置于為教學目的服務作用,若應用不當,案例教學就會像“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味。
(三)互動式模式———課程設計和答辯
互動式動態評價模式強調學習是教師、學生和學習任務三者之間不斷相互影響的過程;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和內容有意圖的安排和設計相關知識點,適度放開教學范圍,喚起學習者的求真意識和追求知識的想法,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下進行多方面的評價和指導,最終實現學生學習潛能的評價,使學生在獲得專業知識的基礎上,獲得專業能力,擁有人文、科學和專業素質。
(四)全方位評價
(1)教師評價學生。微觀經濟學課程動態評價過程中運用干預式模式時,每章節的主要知識點,教師在網絡社交平臺通過在線測試的形式或在上課的時候通過課堂測試和課后作業的方式,了解該課程的運用情況和學習效果。運用互動式模式評價時候,適度給學生設置積分獎勵,鍛煉學生的各方面的應用能力。(2)學生互評。微觀經濟學課程動態評價過程中運用互動式教學模式,將一個班分成若干3人左右的小組,小組之間的合作與互相學習是以學習任務為主題開展的。以PPT或WORD的方式向教師和其他同學進行答辯。在這些課前討論和課堂答辯的過程中,學生不再僅僅是學生,更是合作伙伴。學生在伙伴式互動學習中內化知識結構的同時可以進行打分。學生合作撰寫課程論文或PPT答辯是打分的主要依據,學生在與其同學交流的過程中,可以注重各類專業知識的積累、專注相關知識,同時培養自己團隊合作的精神。(3)學生自評。從學生的角度結合制度建設、學習內容及課程收獲等多個因素進行調查問卷,設計評價教學效果的指標,培養學生反思學習的能力和自學的意識。學生自評過高或過低都將引起師生的重視。(4)教師的三位評價。在嚴格執行學校教學質量監控的各種規章制度基礎上,學校堅持“評教”、“評學”與“評管”“三位一體”的工作方針,建立本科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在學校領導和督導聽課查課的同時,學院領導聽課、教師同行評教、學生網上評教已經實現了常態化,學校每年公布評教結果,加強課程主講教師的被評價效果。
四、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評價模式應用
(一)每個學生建立課程學習檔案
作者選取了本校會計學院17級會計1班和會計2班共計99人,運用了動態評價法作為動態評估的推行對象。17級會計3班和4班作為參照組,仍采取過往的考試評價方法。本校教師讓實驗班學生登記好課程學習檔案的基礎資料,并讓學委統一匯總。在參照組仍讓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結果表明,建立了課程學習檔案組的班級學習效果更佳,師生互動效果更好。
(二)采用案例教學方式加強干預式模式
由于本校是武陵山片區的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生源質量以及學校品牌效應較東部地區和省會城市高校較低,學生理解力不強,干預式模式的應用要注重不要設置的太復雜深奧,因此,在講授第三章邊際效用遞減規律的概念和應用這一節時,課前選取了與學生日常生活相互融通的“請客吃飯”案例教學,讓干預式評價更接“地氣”,學生更容易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教師要求學生對該案例進行衍生和拓展,上課時該小節的內容是由一名學生講授,5名學生代表進行點評,使得學生明白了效用的不同計量方式和方法,若講課學生講的不夠好,則要求其他的學生進行補充和解釋。最后,教師對學生自己講授的內容和方式進行打分,明確學生的不足和優點,并將學生自評的部分計入到個人課程學習檔案。
(三)采用課程設計和答辯加強互動式模式
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師根據不同的學習情境進行課程設計和答辯。在講授第二章供應和需求理論時,課前在社交平臺上組織學生明白該章節的知識結構圖,因為該章節比較特殊,屬于學生過往已經學過的內容和知識,因此,在具體問題的探討和理解時,就會鼓勵每個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在講授第九章市場失靈的時候,該章節的內容從未講過的陌生章節,有些學生由于理解力較差或個人原因對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不太明白,因此就會針對性的先鼓勵成績優異的學生和表現一般的學生組成項目小組,在教師的指導下探索感興趣的微觀經濟學的專題,主動查閱資料和搜索信息撰寫課程論文和進行答辯。答辯的時候,每個人就自己各自所作的工作和內容進行闡述,教師將根據答辯內容計入到個人課程學習檔案。微觀經濟學課程的教學評價評分準則現在調整為考勤10%、作業10%、課堂提問10%、課程設計40%,期末考試30%。
(四)扎實推進全過程評價,教學評價全覆蓋
在學校質量監控處的統一領導下,學校建立學校督導、二級學院督導、教研室三級教學督查制度。會計學院建立了由教學副院長牽頭、各專業教研室主任、實驗室主任、教務秘書、學管秘書、教師代表組成的教學質量保障工作小組,對教學中的質量問題進行分析研究,保證制度的順利執行。會計學院對教案、教學文件、課程PPT、學生課程檔案進行檢查。在學校領導和督導聽課查課的同時,會計學院領導聽課、教師同行評教、學生網上評教,作者講授的微觀經濟學公布評教結果時,評教等級達到優秀,學生對動態評價方式反應較好。
【經濟學博士論文參考文獻】
[1]彭湃,周蘭蘭.高等教育教學評價研究的進展與熱點追蹤———對AEHE期刊2011-2015年發文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6(8):6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