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03 11:17:08
序論:在您撰寫綜合實踐課程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綜合實踐課程是新一輪課程改革中引人關注的一門課程,也是課程改革中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它是一門以學生的實踐體驗為核心的實踐性課程,在綜合實踐中,以綜合素質教育為主,學生主要是動手實踐。
拓展訓練起源于國外,主要以拓展體能為導引,通過設計獨特的富有思想性、挑戰性和趣味性的新型體驗式課程,利用多種典型場景和活動方式,讓學生接受一系列的考驗,使學生在解決問題應對挑戰的過程中磨練克服困難的毅力,增強團隊意識,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最終達到增進學生身體和心理健康的課程目標。其教學活動不是教師示范、學生模仿,而是教師組織,學生通過團隊合作來完成,教育不是由外向內的灌輸,而是學生自我體會、自我教育的過程。
作為一個大的課題,給每個學生安排的戶外拓展訓練時間是2.5個小時。(1)團隊破冰時間1.5個小時,包括集合、整隊、軍容軍紀的建立、擺同心圓、跳兔子舞、信任坐等課程項目和團隊建設兩個部分組成。(2)項目體驗1個小時,主要完成兩個項目:“瘋狂的履帶”和“驛站傳書”。團隊破冰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拉近學生的距離;“瘋狂的履帶”讓學生玩的瘋狂;“驛站傳書”讓學生學的開心。這些戶外拓展既健全了學生的心智,也提高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激發了團隊潛能。
一、團隊破冰讓學生進入狀態
“團隊破冰”分為兩個部分,主要是讓參訓者融入拓展的環境,組建優秀的團隊,形成各自獨特的文化底蘊。從認識、磨合到發揮高效率,學生之間增進溝通與了解,激發創新意識,提升團隊士氣,增強凝聚力。
1.熱身運動
學生到達拓展場地以后,在10秒鐘的時間內迅速集合,讓學生體會時間是效率的有效保證。然后進行良好的軍容、軍姿和軍紀的訓練,以軍訓的方式使學生建立起優良的生活作風和生活習慣。接著,讓所有學生手拉手在最短的時間內以老師為圓心圍成一個圓圈,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執行能力,使學生初步建立起團隊合作的意識。圍好圓圈以后,要求學生肩并肩圍成一個小圓圈向圓心走。接著學生要去挑戰一個兔子舞的熱身游戲,規則是所有學生向右轉,后面一個人的雙手搭在前面一個同學的肩膀上做兔子跳。熱身的最后一個項目為信任坐,規則是所有學生圍成一個圓圈,要求前面一個人坐在后面一個人的大腿上面,堅持30秒。此項目可以加強團隊合作意識和團隊信任感,提高學生的責任意識。通過熱身活動,學生的積極性有所提高,情緒高漲,堅冰開始被打破。
2.團隊組建
一個優秀的團隊必須擁有豐富的團隊文化,教師把每個班平均分成2個小組,每個小組就是一個小的團隊。每個團隊擁有10分鐘時間去選隊長、隊秘,確定隊名、口號、隊歌、隊形。10分鐘以后團隊上臺展示。在團隊組建過程中,所有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積極創新,想出別出心裁的隊名、口號和隊形。
此教學完全脫離了學校的書本教育,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加強自己的領導能力、創新能力、團隊合作的能力,從而大大增強了班級榮譽感,提高了團隊凝聚力。平時在學校不善言談的學生在這里都會積極發言,勇于把自己的好點子奉獻給團隊。在這里學生更多的是自主學習、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真正發揮了主人翁地位。
二、項目體驗
1.第一個項目:瘋狂的履帶
任務:給每個小組20份報紙,一卷膠帶,要求把報紙黏貼成坦克的鏈條形狀。所有的學生站在報紙上面向前移動,從起點走向終點。
規則:(1)在行進過程中如果履帶斷了,原地把履帶用膠帶黏貼起來再向前移動。(2)所有學生的雙腳必須站在報紙上面,如果發現有同學出界則要原地罰停5秒鐘。(3)給學生20分鐘時間準備。
目的:(1)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2)提高學生的領導能力、執行能力、動手能力、分工合作能力。(3)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對于高中生而言,平時在學校里進行緊張的文化學習,壓力非常大,同學之間缺少交流、合作,更多的是相互競爭。而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學設計主要是以教學比賽為主,學生們為了小組能拿到第一,相互討論并且出謀劃策、分工合作、共同貼報紙和折報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完全釋放了心中的壓力,好一片和諧的場面。
2.第二個項目:驛站傳書
任務:小組成員排成一路縱隊。每個人都是一個驛站,老師將一組自然數字或者數字符號的卡片交給最后一名學生,他們要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把這個數字信息傳到第一名學生手中,然后再交給老師。
規則:(1)不能講話、移動。(2)不能回頭。(3)后面的人不能超過前面人的橫截面積。(4)不能使用手機等通訊工具。(5)不能傳遞紙條和扔紙條。
目的:(1)改正學生不良的學習習慣。(2)讓學生體會在失去語言的情況下如何去溝通。(3)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4)讓學生體會信息傳遞的準確性,體會細節決定成敗的重要性。
【關鍵詞】綜合;實踐;綜合之窄;實踐之難
從字面上來看,“綜合實踐活動課”在于“綜合”和“實踐”,其魅力也在于“綜合”、“實踐”。但它需“綜合”,它還是課。因此,它又是復雜的。
“綜合”之難在于綜合。小學階段,有很多的“專業”課程,如語文、數學、音樂、信息技術、科學……這些課程無疑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最基礎的課程。但細細分析,在專業課程之外的空間,哪門學科填補?綜合實踐活動課是其中之一。
綜合什么?小學的課程,一般來說無須分得那些細、那么專業,理應側重于“綜合”。既是“綜合”,里邊應無所不包,除了語文、數學、英語,自然也包括天文、地理、歷史、軍事……。細細想來,在小學,既是語文,從某種角度來說,也是綜合的,只不過是以語文為主的綜合;美術里,不也有數學、地理知識,更有光學、建筑學知識。所謂“觸類旁通”,意思即是知識不僅有深度還要有寬度。
綜合是無處不在的,自然的課程都是綜合的,只是有側重而已。但是,在應試教育之下,課程越來越顯得專業,甚至到了考什么教什么的地步,課程意識淡化,考試意識濃郁,離課程的本質越行越遠。同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著較強的自主開發空間,學校和教師都有著一定的開發權限。這樣的權利交給學校和老師,那么,課程的開發可以根據地方和學校的實際開發,更可以根據教師自身的特長予以開發,物盡所優、人盡其長。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不斷地探究和完善中,其間也有不少困惑。
綜合之窄。本來綜合在于其寬,但在實踐的過程中不能不從小處入手,走向狹窄。首先是地方資源、學校資源、教師資源的有限,還不足以有能力真正開發綜合實踐活動課。剛開發時的熱情和興致遭遇了能力、眼光、意識的短板。事實上,一個地方、一所學校再怎么挖掘,大多是資源有限的,有的甚至不足以形成課程。開發課程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一線教師熱情再高,沒有一定的專業知識、達不到一定的專業水平,是難以開發課程的。所以在開發的過程中,大多數學校只能從“小處”入手、從“低處”開始、從“狹窄處”尋求突破,但一般的結果是,探討多年,當初在“小處”的依然是“小處”,當年是“低處”的依然在“低處”,從“狹窄處”出發的還沒有找到開闊處。綜合之狹,是綜合實踐課程的宿命。
實踐之難。一是教師本身缺乏較強的動手實踐能力,實踐水平更是有待提高。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使得教師實踐能力有所退化,缺乏實踐意識,更缺乏實踐能力。殊不知,很多能力和知識都是在實踐中習得的。書面學習、書面考試是永遠無法代替實踐的。紙上得來終覺淺。實踐,是探尋真知的重要途徑,是科學研究重事實、證據的意識的滲透。二是學生實踐機會少、實踐材料不足、實踐空間狹窄。學生被大量的書面作業捆住了手腳,加上實踐機會少,即使有實踐,也只不過是意思一下、走過場,大多數學校其實不具備實踐的場所和條件。作為課程的實踐,不是簡單的工具、材料,而是要有科學的甚至實驗室的裝備,做科學的探索。即使是查閱資料,也最好能有高檔次的圖書館。三是,作為無須考試的課程、自己開發的課程,有的學校并不十分重視,甚至課表上有,實際上不認真對待。總體而言,綜合實踐課程還未走上課程舞臺。
綜合實踐課程對教師的要求很高,知識不但要廣播,還有在某個方面比較精深,同時,要有一定的實踐能力。其次,綜合實踐,離不開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一個教師的創新能力的深度決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寬度。第三,要有課程意識。課程意識,是有科學性、趣味性等組成的。
如果能夠把綜合實踐課程的理念滲透到其他課程中,也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生命力所在。
參考文獻:
[1]《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2012年7月第1版
【關鍵詞】 綜合實踐課程 實踐
【中圖分類號】 G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5962(2012)07(b)-0104-01
通過對《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的學習,從“綜合實踐”課程本身出發去思考,我們認為,落實綜合實踐課程重點應該做好“實”和“踐”,這是我們經過多年的探索對綜合實踐課程的認識和解讀。另外,在實和踐的基礎上還要把握一個“放”字,“放”即“放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讓學生自主學習”。
1 抓住一個“實”字
1.1 工作要扎實
1.1.1 落實課程,思想先行。在新一輪課程改革開始以來,我們的領導團隊就給與了高度重視,成立了“綜合實踐教研組”,定期組織活動,開展課程研討。并逐漸形成了一個慣例:每個寒暑假,綜合實踐任課教師每人都要制定一份“綜合實踐活動”研究方案,為開學的課題研究做準備。
1.1.2 確定校級課題做引領。2005年開學后在綜合前期工作的基礎上,與教研組成員一起對已經形成的9份方案進行了評議與修改,最終確定了三份方案。分別是,與學?!昂兔馈蔽幕嗳诤系摹稘嵭圆豢晌?,為飲滌凡塵——茶道》,與學校傳統運動項目相傳承的《漫天花羽——毽子》,與學校周邊環境相鏈接的《商情無限——膠州商城研究》三個課題,并把這三個課題作為學校的必修課題。這樣做的目的有三:一是,讓學校有據可查,使綜合實踐課更好的得到落實。二是,讓教師有本可依,熟悉實踐研究的方法。三是,讓學生有法可循,引導學生走入綜合實踐的大門。
1.1.3 教研活動,助推教師成長。在教研組活動的基礎上,我們開展了——活動課題和經驗交流為主題的專題教研,如:“還蘭溪一雙明媚的眼睛”主題教研,《茶道》活動課題研究回報。通過扎實的教研活動開展,推動了老師的快速成長。
1.2 研究要真實
剛開始落實綜合實踐課程的時候,老師們存在著許多困惑,更主要的是:思想上不重視,業務上不熟悉,行為上不支持。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首先從骨干培養開始,選定人員后教導處跟蹤指導抓落實。在機會成熟之后,舉行校級研究課,進行經驗的交流、推廣,請專家指導。經過三個半月的煎熬,也可以說是痛苦的堅持,每個班級完成了第一份活動課題的研究。結題的時候看著一份份研究報告,老師們的心境開始敞亮起來。一個從來寫不了200字作文的學生竟然條理清晰的完成了一份詳實的報告。事情總是這樣,堅持的過程是痛苦的,但當我們品味成果的時候卻有著無盡的甘甜。
2 落實一個“踐”字
2.1 制度先行,保證實踐
在我校,每個研究課題完成后,都要經過驗收、審核,每學期評選最優方案,將結果作為老師工作量化的一部分,以此來激勵老師的教學實踐。在學生中評選“實踐之星”激勵學生的探究興趣。
2.2 課題選擇,易于實踐
我們選擇的課題以“易于實踐”為出發點,如:四年級的研究課題《還蘭溪一雙明媚的眼睛》研究的是學校門前的一條小溪的污染問題,讓學生親身去感受污染的危害,探尋污染的根源,尋求整治的方法,呼吁社會的關注,體驗成果的樂趣。
2011年10月8日我們學校再次搬遷,為了保證教學秩序不受影響,光靠要求是枉然的。我們另辟蹊徑,設計了“開學第一課,自主探究--認識新?!睂嵺`活動。從早晨7點多學生進入校園,在《探究指導》的輔助下,學生認識學校的布局,尋找自己的班級。從結果來看,這無疑是成功的一課,我們尊重了孩子的興趣,給了他們空間,他們就會給出完美的答卷。短短半個多小時的活動,學生們熱情高漲,歡笑聲洋溢在整個校園。上午八點,學生有序進入教室,教學工作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2.3 創造條件,落實實踐
為了學生研究學習茶藝方便,學校專門購買了四套精品茶具,并建立了茶藝館,學生可以利用活動時間進行實踐。在清雅的環境中,凝心靜氣,學習茶藝表演,休養性情,心靈得到洗禮。學生潛移默化的受到了文化的浸潤,儒雅之氣,自然天成。這正是我們學校“和美”教育所追求的教育目標,同時也體現了《指導綱要》中與學校特色相結合的原則。
3 把握一個“放”字
3.1 思路要放開
曾經有位老師找我訴苦,問研究什么課題好(三個校級課題,不足以支撐全部的課時)。我想了想,說了兩點,1、最基本的東西:衣食住行。2、我們學校足球很棒,孩子們很喜歡,是一個很好的課題。作為學生的指導者,我們要放開思路,從身邊發現,貼近生活;或者干脆讓學生自己去選擇課題,這更體現了綜合實踐的開放性。
3.2 行動要放手
實踐的主人是學生,實踐的過程要讓學生自主的進行。我們要做的就是一個觀眾,能為他們精彩表現鼓掌,也會為他們的不足提出中肯的建議。對于學生的創新想法,甚至于另類的做法,大可以讓他們去嘗試,哪怕錯了,哪怕走了彎路。畢竟,實踐的過程最重要。
3.3 收放要有度
收是為了更好的放。
一、活動情況
(一)七年級開展了以“童年歲月”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通過采訪、調查、對比、制作“童年歲月卡”、成果匯報等活動,讓學生們了解到自己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而這份幸福是父母等人用血汗換來的。從而學會感恩,學會珍惜。
(二)5月10日是母親節,為培養學生學會感恩,樹立遠大理想,勤奮學習,我校以母親節為契機,開展了以“母愛無疆——感恩父母”為主題的全校型綜合實踐活動,通過走進父母、主題征文、致母親一封信、我為母親做件事、主題匯報演出等五個階段的活動。不但培養了學生愛父母、愛祖國的情感,使學生學會感恩,學會付出,還讓學生收集、利用信息能力、規劃意識、動手動腦能力、創新精神等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更使學生認識到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一門讓他們通過自主實踐獲得知識的學科,是一個可以讓他們自由發揚個性,展示才華、鍛煉能力的舞臺,他們已由衷地愛上了綜合實踐活動課,一說到要上綜合實踐課,大家都樂了……這些都讓我感到欣慰。
二、點滴經驗
在專家們的多次專業引領和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我不斷地成長著,下面是我這學期來認為比較有成效的幾點做法:
1、以前在寫活動方案時我只寫出活動總目標,沒有再細化到每節課的目標,這樣導致老師上課時目標不夠明確,上課內容較零散,沒有突破重難點。發現這個問題后,這學期每節課上課前我都在總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更具體的備課,對每節課的活動目標、學生主要活動、教師指導要點等方面進行認真的考慮,并書寫在筆記本上,也因為我這樣做所以覺得現在每節課上起來更順手了,課堂教學效果更好了,學生也能在每節課都能有所獲。
2、以前我常常有個困惑就是如何知道學生在課外的活動情況,這學期來我認真地指導孩子們寫好“活動記錄”“信息卡“考察記錄”等,在上課前我都先把孩子們的這些作業收上來批改,從作業中我們就可以較好地了解孩子們的活動情況,那么就有利于我們在上課時有針對性地進行點評、指導。
三、我的困惑
學生的作業經常要催怎么辦?
雖然在課堂上自認為已經把作業布置得再清楚了,也多次強調要按時完成,可每次去收作業都讓我大失所望,孩子們不能自覺地完成作業,一催再催,雖然我也采用批評加激勵措施,可每次仍有不少同學沒完成,有時去催作業,其他老師常會說:“語數作業能保證完成就不錯了!”我也無奈地笑笑,孩子們可能也是這種想法吧!可技能科的作業不完成老師就更難上課了。這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四、今后思路
回顧這一學期來的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有喜有憂,是忙碌而又充實的,今后,我將揚長避短,繼續努力做好以下方面:
關鍵詞:新課程;綜合實踐課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文章編號:1003-2851(2010)08-0137-01
初中語文新教材增加的綜合實踐課,是語文教學領域 出現 的一個新內容 。以學生自主參與活動為特征的語文綜合實踐 課 占據語文教學一席之地,促使 了語文教學 改變傳統 單一的課堂授課形式,并以其每一次真實情境的表達交流,給學生留下愉快的記憶 ,受到學生的喜愛。
語文綜合實踐課的出現,是語文教材的一次大變革,也是促使語文教學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語文素質的有力舉措。
語文教學過去一直處于高耗低效的狀態,教學內容的封閉和教學方法的陳舊是主要癥結。正是由于語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有一定的脫節,缺乏現代生活氣息,正是由于語文教學方法上的注入式,學生缺乏自主的實踐,才導致了語文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學習興趣下降,學生語文能力低下,才導致語文教學質量適應不了現代社會的需要。因此,語文教學要走出新路,必須強調語文教學內容的開放性和語文教學方法的多樣性,特別要注重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自主地進行語文學習實踐。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增設為這個問題的解決提供了一條充滿希望的路。通過語文綜合實踐課的開展, 大大豐富了學生課內外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部分語文教師理念落后、方法單一,還停留在傳統教材的基礎上,只知道枯燥的講解和抓基礎知識的落實,而輕視綜合實踐課,甚至把綜合實踐課作為教學的點綴, 往往不認真落實,走馬觀花。造成形式上課改轟轟烈烈,而效果仍然不佳。只有把語文綜合實踐課 重視起來,充分的給予時間和空間的保證,充分的把學生的主體性發揮出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作為課程的一部分,語文綜合實踐課與傳統的課堂教學相比,顯示出鮮明的特點和不可替代的優勢。語文綜合實踐課所設計的活動,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活動,而主要指發展學生的五官開放、心靈感受能力的學習活動。綜合實踐課側重于以學生的學習活動為中心 ,因而與 傳統的課堂教學有明顯的區別。
在內容上,它強調語文的社會實用性、實踐性。傳統 課堂教學 以 教材為中心,內容 狹窄,方法 陳舊,與現實生活遠離。語文綜合實踐課則是開放的,其教學內容 涉及了語文應用的各個領域, 并與一定的生活實際相聯系,有較強的時代色彩和生活色彩。因而 它能夠彌補 課堂教學的不足,全面反映社會生活對學生語文知識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學生語文素質全面提高,又能給學生具體生動的感受,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新聞會”“講故事”“語言的藝術――廣告”“錯別字普查”“編手抄報比賽”“擔任編輯、記者、校對”等專題活動,讓學生讀、說、寫互動,既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在現代生活中應用的情況,也加強了學生實際應用語文的能力訓練,學生學得興趣盎然,又實實在在。實踐中使學生真正 感到語文有趣、 有用。
關鍵詞:綜合實踐活動;教師;學生
中圖分類號:G62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36-0239-02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尤其注重學生多樣化的實踐性學習方式,轉變學生那種單一的以知識傳授為基本方式、以知識結果的獲得為直接目的的學習活動,強調多樣化的實踐性學習。綜合實踐活動實施幾年來,很多教師都能夠與學生一起踐行課程的理念,體驗課程實施的過程,感受課程具有的魅力。我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也有了更多的認識,所以我認為要想更好地開展這門課程,需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一、綜合實踐活動與課外、校外活動的關系
綜合實踐活動與課外、校外活動既有聯系又有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從課程管理的角度來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國家課程,國家制定了《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規定了不同學段學生要達到的基本教育目標,是每個3~6年級學生必修的課程;而課外、校外活動是學校根據學生需要和學校實際開設的,有一定的隨意性,從課程管理的角度來劃分應屬于校本課程,也不是每個學生必修的課程。
2.從兩者追求的目標來看。綜合實踐活動是通過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系、學校與社會的聯系,幫助學生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提高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社會責任感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而課外、校外活動往往是根據學生的興趣和學校的特色來開設的,是以發展學生某一方面的興趣愛好,凸顯學校的辦學特色為目標的。
3.從課程的類型及開發的內容來看。二者都屬于活動課程的范疇,都以活動為課程開發的主要形式;二者內容有交叉之處,綜合實踐活動內容領域包括研究性學習、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以及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四個指定領域,還包括班團體活動、校傳統活動、科技活動和社會實踐四個指定領域;而課外、校外活動的很多內容是圍繞綜合實踐活動的非指定領域開展的。
4.從課程實施的時間安排來看。綜合實踐活動的課時可以根據主題內容的需要采用長短課結合、集中和分散相結合的方式來安排,有些內容還需要占用大量的課外、校外時間。綜合實踐活動作為國家規定的必修課程,從小學三年級開始設置,平均每周要保證有3課時;而課外、校外活動的時間也是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結合的方式來安排的,占用的都是課外和校外時間。
二、合理確定指導教師
綜合實踐活動開展的成敗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指導教師的水平。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教師可以是專職的,也可以是兼職的,或者專兼職相結合。
1.從學校教師中選拔。在學科教師自由報名的基礎上,挑選出知識面寬、組織能力強、性格開朗、思維活躍的教師來擔任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教師。同時,挑選出那些對某個領域有過鉆研或精通某門學問、某種技能的教師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顧問教師。
2.設置教師指導小組。所謂教師指導小組,即學校在沒有專職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的情況下,將不同學科或課程背景的教師組建成若干個教師指定小組,并將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班級分配給各個教師指導小組,實行教師指導小組班級負責制,每個指導小組設置一個組長,實行組長輪流負責制。
3.從社會上聘請。這門課程不管是在設計上還是在實施乃至管理和評價上都帶有很強的社會性,它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而與社會密不可分,又因為它常常以社會問題作為主題而面向社會現實,需要與社會各界人士打交道,而廣闊的社會有豐富的人力資源可以開發,可以獲得大量的社會力量支持,所以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教師可以從社會中來。
三、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的角色定位
與傳統的學科相比,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的角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1.教師是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者。綜合實踐活動要求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實踐,教師的引導與指導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活動的前提。正確處理好學生的自主實踐與教師有效指導的關系是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過程中首要的和基本的要求。
2.教師是綜合實踐活動的組織者。從內容上看,綜合實踐活動沒有固定的、統一的教材,沒有統一的同步的教學內容,這需要教師的組織;從活動形式上看,綜合實踐活動多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這也需要教師的組織與協調;從活動過程來看,不同小組的活動時間、活動空間需要教師的指導;另外,學生不是永遠在教室里進行活動的,一旦走出校園走向社會進行調查、采訪、觀察、勞動、服務等,就涉及聯系、安排、安全等問題,更需要教師的組織;從活動的評價看,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是倡導學生、教師(包括所有指導教師)、家長以及社會人士等方面評價的綜合權衡與認定,也需要教師的組織與協調工作。
3.教師是綜合實踐活動的參與者。由于教師的信息儲備、人生閱歷、思維能力總體上比學生強,加上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首先還是組織者、指導者,因此,參與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并進行合作研究,教師要參與進去。
4.教師是綜合實踐活動的管理者。從綜合實踐活動的特點和本質上看,管理是多元的,包括自我管理、家庭管理、社會管理等,其中以學生自我管理為主。管理是動態的,既有預設的“審閱計劃”、“批準外出”等,更有生成的帶有階段性、細節性、偶發性的事項需要指導教師管理。
學校在開設綜合實踐活動之前要先了解相關的課程理論以及國家文件,結合學校的辦學思想確定學校實施綜合活動的指導思想,并以此為基礎進行課程開發;學校設計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要充分體現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總體目標和要求,同時要結合學校的辦學思想、學生的特點進行設計。學校環境和資源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設計與實施的客觀依據。學校在進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整體設計時,要認真分析學生的情況,對校內外的各種課程資源進行仔細挖掘、分析和評估。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在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需求的基礎上體現學校和社區的特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的選擇首先應關注學生的興趣和需求,充分考慮學校的環境與資源特點。課程實施計劃的制訂一方面要能夠體現綜合實踐活動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同時也要充分考慮學校的實際情況,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能夠與學校的其他工作協調一致。
(馮新瑞 梁《教育科學研究》2008年11月)
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主題設計的思考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主題目標的設計首先要考慮設定目標的主體是誰。如果是學校制訂目標,應該從“培養目標”這一層次出發。如果是教師制訂目標或教師指導學生制訂目標,則應該從“教育目標”這一層次出發。教師在設計主題目標時應把總目標細化為“教育目標”.使之成為可以操作的評價標準。要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主題既符合兒童的需求又立足于學校的特色與資源.就必須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首先,學校統籌規劃的重點應放在協調學生的興趣與學校的資源之間的關系上,確定恰當的主題領域,而不是規劃具體的主題。其次,教師預設的重點應放在如何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上。并為學生解決問題提供相關的資源支持。而不是圍繞教師自己確定的主題去進行教學設計。中小學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必須突出強調“探究中心教學”的理念.教師不僅指導學生開展以“探究”為中心的學習,還要在指導過程中進行行動研究。綜合實踐活動要重視對過程的評價.關注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以及他們解決問題的過程。
(李云淑《教育發展研究》2008年8月)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現狀述評與對策思考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實施中存在的問題是:(一)綜合實踐活動不能與學科教學有機結合。(二)綜合實踐活動缺少有效的教師指導。(三)綜合實踐活動偏重活動形式,忽視活動的合理性、認知性。教師往往只對學生就調查、訪問和設計、制作、實驗等活動提出具體要求,卻忽視對活動主題或可能出現的問題的基本認知和對實踐方法的指導。(四)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體系有待完善。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重結果、輕過程,重求同、輕存異,重表達、輕實踐的問題,教學趨向封閉。
教師要正確認識綜合實踐活動的特點,學習交流,更新理念,發展專業能力,對典型案例教學的觀摩、分析、研討、評價,深入思考如何活化教材內容,挖掘實踐活動的資源、素材,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趙金峰《教育實踐與研究》2008年12月)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課題的選擇與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