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05 09:01:28
序論:在您撰寫法學研究生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研究生法學教學方法之選擇
2.論非法科法學研究生的培養
3.法學研究生案例教學研究
4.中國最早的法學研究生教育
5.對法學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模式的思考
6.中國法學領域內碩士研究生教育之路
7.法學研究生教學中應用性教學方法的運用研究
8.刑事訴訟法學研究生培養模式研究
9.談法學研究生的培養方式改革
10.法學研究生課程教學方式反思與拓展
11.法學研究生診所式教育探析
12.法理學研討式教學及其對培養法學研究生思辨能力的作用
13.對現行法學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思考
14.對高校法學專業研究生法律英語教學的思考
15.環境法學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探索
16.法學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的反思與探索
17.法學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的反思與探索——以實踐性教學為視角
18.“三嚴三寬”育英才——民事訴訟法學博士研究生培養之檢討
19.地方高校法學專業研究生教育亟需解決的幾個問題
20.試論法學碩士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提高
21.法學類碩士研究生法律職業能力培養路徑探索
22.訴訟法學碩士研究生培養質量保障機制研究
23.論法學類研究生教學方式的改革
24.法學碩士研究生教學改革目標導向與教學方法變革
25.法律碩士(法學)專業研究生培養模式的問題與對策
26.金融全球化新時期法學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轉型之思考
27.法學碩士研究生的“三教”
28.改革法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制度芻議
29.法學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
30.對法學專業研究生教學模式的反思
31.法學思維在研究生管理中的應用
32.論法學碩士研究生課堂教學質量評估體系的構建
33.法學碩士研究生法律英語詞匯學習策略(混合方法)實證研究
34.法學碩士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的內涵與路徑探究
35.論法學碩士研究生教學模式改革
36.法學碩士研究生教育質量的評價方法
37.全國法學專業研究生“企業法務征文獎”專題——公司非破產清算中的制約與權衡
38.碩士研究生導師期望值研究——基于法學類碩士研究生對導師期望的調查分析
39.法學碩士研究生課堂實踐教學的進階路徑
40.優化法學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的思考
41.創新型法學博士研究生培養模式探索
42.我國法學碩士研究生教育改革芻議
43.法律碩士(法學)和法學碩士研究生分類培養研究
44.法學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阻卻性因素研究
45.我國法學研究生教育現狀之檢討——以中日課程設置及教學方式為中心
46.關于當代法學研究生培養的思考——以純粹學術型法律人為視角
47.談法學研究生的學術研究及論文寫作
48.未來法學研究生的成功指導之道
49.法學研究生的培養方式改革
50.論法學研究生的討論式教學的改革與創新——以西南政法大學教學實踐為例
51.法律史、法解釋和法釋義學——對法學研究生學術路徑的一點建議
52.法學研究生的狂與貪
53.法學研究生如何學習和思考
54.國際法學研究生教學方法改革探析——以法律實證研究為視角
55.專業設置對法碩(法學)研究生思想狀況的影響分析
56.論非法科法學研究生的培養——兼談法學教學理念之革新
57.如何讀法學研究生
58.論法學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基于價值序列和創新動力構成的雙重視角
59.當前法學碩士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對策分析——以海南大學法學院為例
60.環境法學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探索
61.醫事法學研究生培養現狀分析
62.法學研究生教學中知識拓展、知識鏈接與能力提升的探討
63.我國法學研究生教育國際化改革——從評估標準切入
64.德國、澳大利亞、中國法學研究生教育治理能力比較
65.我國法學碩士研究生教育現實困境和改革方向
66.論法學研究生創新能力的提升
67.淺談法學研究生知識結構的構筑
68.論法學研究生教育中的法律思維培養——兼論WTO案例教學
69.新世紀法學研究生教育--學問、常識、以及道德
70.學生打工遭遇法律空白--一個法學研究生受騙后的醒悟
71.新形勢下法學研究生培養模式創新的系統思考——以湖南高校為例
72.法學研究生課程教學方式反思與拓展
73.中國法學研究生學術成長的思考——從貝卡利亞學術成功之路談起
74.新世紀法學研究生教育——井田之治抑或阡陌交通?
75.關于法學研究生課程設置和學位論文的思考——以廣西師范大學法學院的教學實踐為例
76.新世紀法學研究生教育--我們的路,我們的未來
77.新世紀法學研究生教育--研究生如何上課
78.試論司法考試和法學研究生教育的關系及其對策
79.法學碩士研究化法律碩士專門化——我國法學專業研究生培養模式芻議
80.法學研究生培養方式的革新——優勢教學法與團隊研習法的結合
81.我國法學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
82.刑事訴訟法學研究生培養模式研究
83.訴訟法法學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探索——以“四個結合”為基本指導思想
84.法學研究生教育中的化學知識
85.法學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質量分析
86.法學研究生與導師比例失衡問題研究——基于法律碩士招生的實證考察
87.法律方法課程在法學研究生教育中的引入——法律思維的視角
88.法理學研討式教學及其對培養法學研究生思辨能力的作用
89.新世紀法學研究生教育--德國的Seminar
90.法學研究生的時間分配——對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的問卷調查
91.法學研究生教學方法創新探討
92.法學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
93.高素質法律人才的培養——日本法學研究生教育改革透視
94.論法學研究生教育方式的革新
95.關于法學研究生教育的幾點思考
96.中國最早的法學研究生教育—東吳大學法學研究生教育
97.法學研究生教育國際化的路徑選擇——以墨爾本大學法學院為例
98.澳大利亞法學研究生教育的靈活性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研究生學位論文是其科研能力、創新能力、掌握和運用法律專業技能以及書面表達能力的綜合體現,是衡量碩士研究生學習、科研能力和教育培養質量的重要指標。為了確保學位論文質量,筆者認為應該從研究生一進入寫作階段就嚴抓、嚴管。保證選題質量的一個重要措施是加強開題報告的指導與管理,特別136是博士生的開題報告應當由一個教授小組來對開題報告進行評價。通過導師指導選題和開題報告會以及思想教育等各類形式,首先教育研究生在思想上要引起高度重視,不要在論文寫作上存在任何僥幸心理,要有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踏踏實實的嚴謹學風,這些是能否通過論文答辯的必要前提。在論文選題上,作為導師要把好第一關,學位論文不應當視為學校畢業前的一個作業,在兩年或者三年的研究生學習期間,連貫的科研指導與教育過程是導師長期以來要堅持的,逐漸根據學生的特點與興趣幫助學生選好研究方向。研究生的選題質量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應該是整個研究生群體的培養結構。調整培養結構需要很多方面的努力,學位點的設置、院系管理模式和學位管理的組織體系之間的關系處理、導師的研究方向的不斷更新,對調整學科結構有重大影響的資金投入政策等等。從更為宏觀的層面來看,只有培養的結構符合當代科技發展、國家社會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求及遵守科學本身發展規律,整個研究生群體的培養質量才能展現比較高的水平。就一個具體課題而言,高水平的選題是高水平論文的基本前提,確定學位論文題目是導師發揮指導作用的最重要的一個環節。確定論文課題,特別是博士生的課題并不容易。一個好的選題也許要占到整個成果的30%或者更多一點,因為,首先選擇的課題要為學生留有相當的創造空間;其次,課題應該或者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或者具有工程和開發應用的價值;第三,課題要在規定的時間、給定的研究條件下可以完成。最后,選題的難度應當與學生的自身水平相當,這樣才能創作出真實的成果。在滿足這四個條件下,導師還要把獲得創新成果的機會留給學生。選題這一關非常重要,從研究工作來說,選題好就意味著方向對頭,不至于半途返工。從近年來我校研究生的學位論文管理工作中,有一些成功經驗值得借鑒,如有的導師將自己的科研項目分解為若干子題目,作為所帶研究生的學位論文選題,這樣既便于導師自己進行科研工作的同時隨時了解指導學生的學位論文進度,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高水平的學術實踐,在開放的學習環境中進行學位論文創作。當然,不可避免的會出現選題不當,中途改變論文題目的情況。此外,開題報告是檢查研究生論文準備情況重要環節,是保證論文質量的前題。
多年來,我校研究生論文開題報告會已經形成相應的制度,并有效實施。但是,近年來,有的專業開題報告有流于形式的趨勢。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無法按時舉行開題報告會西南政法大學近兩年的碩士研究生論文開題報告都是在第四學期末,個別專業甚至推遲到第五學期初進行。按照培養方案,研究生的碩士論文工作時間不得少于一年,博士論文工作時間不得少于兩年。由于開題報告的滯后,造成一系列惡性循環,如學生論文寫作時間有限,導師指導時間倉促,給最終的成果制作、評閱、審核造成很大壓力,從而影響學位論文的質量。因此,為了保證學位論文的創作時間充足與合理,碩士研究生的論文開題報告應當安排在入學后第三學期末至第四學期開學后兩周內進行。論文創作時間未達到一年的碩士研究生,一般不予推薦其參加學位論文答辯。博士論文的創作時間,導師可以根據論文寫作情況,可推遲一年時間但必須由本人寫出書面申請,說明其理由,導師簽署意見報主管領導審批同意后方能推遲。
(二)對開題報告重要性的認識不足,準備不充分。對開題報告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有以下兩個方面的表現:首先是研究生對開題報告的準備不充分,包括本有的開題報告資料不充實,所選題目沒有明確的寫作目標,對寫作中的難點無法預計。其次是開題報告會的時間安排較為緊張,個別專業有時一天要進行十幾個研究生的論文開題,使得參加開題的老師根本沒有時間思考研究學生的報告,提不出實質性的學術建議。所以就經常出現個別研究生在寫作中途更換論文題目的情況,甚至在答辯中為論文題目是否成立引起其他答辯老師的質疑。因此,要認真完成開題報告的一系列步驟方能事半功倍,在導師指導下選好論文題目,研究生在調查研究、查閱大量資料和文獻的基礎上寫出開題報告。其內容包括以下幾方面:1.選題的學術價值,即理論意義和實際意義;目前國內外的研究概況及發展趨勢;本人擬研究的具體內容和重點解決的問題。2.論文的總體構想。3.論文工作的安排與進度計劃。4.資料占有情況和可能遇到的相關問題與解決的辦法。參加開題報告會的導師和其他老師,應當在認真聽取和評議每個研究生的書面報告和口頭匯報后,再經集體評議并填寫相應學位的論文開題論證報告書。要將開題報告當做是對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工作的正式總結和考核,凡未獲通過者,都不得進入論文寫作階段。只有順利通過開題報告會之后,研究生再根據大家提的建議,與導師一起共同修改、商定學位論文的寫作計劃。如此,從一開始就注重對學位論文的方向把握與態度糾正,使論文能夠具有明確的既定目標與合格的水平,使研究生在論文創作時有一個良好的開端。
二、抓好論文工作階段檢查,認真舉行論文工作報告會
在順利開題之后,研究生就正式進入學位論文的撰寫過程中,期間導師不僅要注意發揮其主動性、積極性、獨立性,而且還要經常注意論文工作的檢查,給予適當與及時的指導。簡而言之,要引導研究生把本科生以聽課、考試為主的學習方式轉變為開放式的思想交流、獨立思考、研究創新以及追求完美的學術思維模式上來。其中,衡量博士學位論文最重要的標準是創造性,導師要鼓勵同學們發展個性,獨立思考,形成卓有見識的認知模式與知識領域,鼓勵學生突破導師的研究領域局限;要克服與杜絕極少數學術腐敗的現狀,提供機會讓學生比較正規地獨立發表他們自己的研究工作成果進展;對于研究生的工作和成果要不斷地提出新指標、新目標。另一方面,閱讀和修改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同樣是導師指導作用的重要體現。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論文,使學生不輕易放棄研究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磨礪學生大膽分析矛盾和重視實踐的學術品格,培養學生勇于創新和追求完美的治學態度①。按照學校規定,研究生至少每月向導師匯報學習和論文工作的進度情況。但是,近年不少研究生利用論文寫作階段到全國各地考公務員、聯系畢業工作,少則二三月,多則半年之久無法及時給導師匯報論文進度,這就使得導師無法了解學生的論文進展情況。所以,當務之急是要堅持和貫徹導師見面制度,只有雙方有效的交流溝通才能保證學位論文的撰寫質量。其次,認真舉行論文報告會(預答辯)同樣是行之有效的措施。論文報告會就是研究生在進入學位論文撰寫階段完成初稿之后舉行的匯報會議,時間一般會安排在第五學期開學初。各學科指導小組在教研室組織3一5名副教授以上職稱的教師,對碩士研究生的論文初稿進行評議以及提出修改意見,因此研究生必須在報告會前完成論文初稿,至少應該有詳細的提綱。這個環節是為了對研究生的學位論一次中期的督促檢查,實際上也是對研究生論文質量的一次篩選,同時也給他們的學位論文提供了最后一次質量提高機會。西南政法大學對近幾年的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都舉行了預答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以參照該種方式擴大到對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要求,這種方式對修改學位論文和最終答辯都能提供很好的幫助。最后,法學研究生學位論文的打造并非臨門一腳,更要重視日常的學習積累。作為科研型人員,在獨立學習研究的同時,更要廣泛開展學術交流,導師應當鼓勵學生參加多種多樣的學術活動,聆聽國內外知名專家的學術報告,這樣不僅能使研究生了解本領域的前沿工作,提高其專業水平和表達能力,而且可以開闊研究生的專業視野、豐富研究生的知識儲備。同時,在學術活動中提倡和鼓勵研究生批判學習,積極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形成一種良性的交互式開放環境,以提高學生開展法學研究的興趣,啟發和完善創新思想的重要途徑②。在課題組內的學術討論可使導師了解、把握學生的寫作方向,學位論文的進展,使學生有必要的緊迫感,同時啟發、引導學生關注學科前沿和研究熱點,促進不同學科背景的學生進行積極交流和借鑒,以便能從不同的研究視角來審視自己的現有成果。綜上所述,學術活動的作用是單純的課程學習所不可替代的,也是學位論文研究所必須的條件。
三、嚴格要求論文撰寫規范
內在質量是指學位論文的學術水平,主要包括論文研究的題目、觀點、研究方法、邏輯結構、資料和語言文字等方面。外在質量不僅僅是印刷、裝飾等物質載體方面的質量,更重要的是指論文的形式與格式,即學位論文寫作所要求的一些固有規范。一絲不茍的態度,怎么會容許膚淺的形式錯誤?因此很自然地,學位論文規范就成為評價學位論文質量的一個重要方面。所以,學位論文的規范要求應當引起研究生指導教師的普遍重視。一般認為,合格的學位論文在規范要求上體現為三個方面:一是我國學位條例和培養學位管理辦法對學位論文管理的各項具體要求,是針對學位論文這一個對象的特殊要求,也是研究生學位論文規范最需要重視的部分。二是學術著述的一般規范,它是指學術界所公認的行為規范和道德準則在學術成果方面的體現,作為接受學位教育的研究生必須懂得自覺遵守,一般在研究生的學習階段都應當熟悉與貫徹。三是所有正式出版物共同遵循的文字印刷規范。它是由國家新聞出版署以文件條例的形式所作出的正式規定③。這類文字印刷規范代表著整個中國文化在當代最正式的表達形式,因此每個受教育的有文化的中國人都應當遵循,研究生更應當在自己的論文中自覺遵守這些規范。除了以上要求,雖然我國高校在研究生學位論文的規范上有不少規章制度,但是在工作中還是存在普遍的不足。一是有些研究生未理解學位論文摘要的重要意義,學位論文摘要簡而言之是對學位論文的一個簡要介紹,目的是使讀者通過閱讀摘要對學位論文整體有一個簡單而又清晰的全面了解,因此它是對全文的高度概括,但是區別于一般論文的摘要,學位論文的摘要需要更簡練的語言表達和更豐富的內容涵攝。學位論文摘要主要是有利于論文評閱人和答辯委員會在較短的時間里對論文的學術水平作出評價。其次,學位論文的評閱時間要給予充分保證,如碩士學位論文的評閱期為一個月,博士學位論文的評閱期為二個月,只有這樣,評閱人才有合理的學習時間,對學位論文作出公正有益的評價,畢竟研究生的學位論文普遍具有較高的水平,即使是教授級別的專家也需要好好消化。最后,為了保障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有公平公正的良好氛圍,我們可以嘗試構建一種導師回避制度。即導師不得參加自己學生的答辯委員會,讓答辯委員會在討論中無所顧忌,暢所欲言,實事求是,開放地進行學位論文答辯和評價論文水平,并且在此基礎上進行匿名投票表決。相對應的,為了保證對每位研究生作出公正的評判,我們設計了一套檢驗學位論文是否合格的量化指標,在現場讓答辯委員會的每位成員對論文的各項指標進行打分,這樣就對該學科專業的優秀論文評選有了一個相對客觀公正的重要依據。目前實施的這一系列做法,得到了我校導師和答辯委員會的廣泛認可和大力支持,對保證學位論文的質量以及促進答辯的效果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四、深化管理機制
一、投石探路——認識信息
同樣重要的信息,有的人善于抓住,有的人卻漠然視之,這正是由于各人的信息意識強弱不同所致。信息,指的是當人們與外界接觸時,有意無意所接受到的一些事物材料,有數字、文字、影像、數量關系等。如果能使學生對接受到的這些信息源加以分析、整理,主動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或找到對自己有利的信息而后加以利用,則將促使他們關注周圍的事物,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大大提高他們的信息意識。
1、感知信息。信息意識形式有兩種:一是被動接受狀態,二是自覺活躍狀態。前者指人們從社會的信息環境中被動地接受事先未料及的信息;后者指信息意識的覺醒狀態,它促使人們制訂信息活動計劃,主動關心和了解各種變化,并作出相應的選擇。數學教學時應力求促使學生從被動接受狀態轉化為自覺活躍狀態,當他們面對一些信息時,能快速作出對信息的判斷并引起思考。如教學“千克、克的認識”時,課前我首先讓學生掂一掂文具盒、書包、椅子、硬幣……,并告訴他們,文具盒大約有200克,書包約有4千克,椅子約有3千克,硬幣約有1克……,讓學生面對這么多信息,引起他們對千克、克的思考,再適時引入“天平”,進行千克、克的具體教學。這樣久而久之的訓練,學生就能關注起周圍的事物、外界的信息,并對信息加以描述、思考,體會到數學與信息的聯系及價值。
2、評價信息。當信息涌入我們面前時,我們就應及時作出思考,作出相應的判斷,哪些信息是我們自己本來就明了的,哪些是陌生的,如何評價各類信息?在數學教學時,應多讓學生接觸各種信息,并評價它們,如互相矛盾的信息,相互一致的信息,系統性的信息等,讓學生在評價中提高自己的信息感悟能力。如在復習分數應用題時,我出示了“桃樹有40棵,柑樹比李樹多-,李樹有60棵,桃樹比蘋果樹少-,杏樹有60棵?!弊寣W生從中選擇條件再提出相應的問題。這時,學生便必須對這些條件進行分析、評價,哪些條件是有聯系的,哪些條件之間沒有聯系,能提出什么問題。這樣類似的訓練,將大大提高學生評價各類信息的靈敏度及準確度。
二、找頻看球——感受信息
一個球迷,只要找到自己想看的球賽頻道,便會津津有味地看下去,甚至于不吃不睡。數學教學時,就應盡可能增強學生的信息情感,培養他們類似于“看球”的熱衷情感,當他們多次從多方面感受信息時,便能形成某種持久、穩定的、反映心底需求關系的內心體驗,這便是信息情感。當學生形成較穩定的信息情感時,便能產生巨大的信息熱情,這將大大提高他們對信息的敏感性與興趣性。
1、對信息的敏感性。不同的人面對同樣信息會有不同的態度,敏感性強的人,面對信息,即便是與知識結構相矛盾或不能解釋的信息,他們會發出疑問:“這是為什么?”從而激發起好奇心和求知欲,進而去探索、實驗,去求知、去尋找原因,他們對信息是熱情的、歡迎的、敏感的,從而不斷地促使自己知識結構的變化。數學教學時就應采用多種形式提高學生對信息的敏感性,如口算訓練的限時、限量,應用題的補充條件、補充問題、改編應用題,概念教學的換一種說法,怎么說得清楚、明白又不重復不遺漏等,讓學生多次類似地訓練、競賽,便能提高對信息的敏感度,以便周密考慮問題。
2、對信息的興趣性。興趣是一種持久的情感體驗,人們的信息搜集活動是受信息需求驅使的,影響需求力量的大小主要是需求被意識的清晰程度——意識越明確,行動目標越清楚,則信息活動的動機越穩定、持久、強烈,努力程度也就越高。在數學教學時,應有意識地設置各種情境,讓學生在信息輸入時產生濃厚興趣,并能以較穩定、濃厚的興致保持下去,從而以積極、熱情的態度對待信息,這樣將激發他們發出超常的智慧和高漲的熱情,如教學象“一根木頭鋸成2段需5分鐘,要把這根木頭鋸成6段需幾分鐘”這樣的開放題,如果平時多讓學生觀察人數與間隔、折紙、抓樓梯與上幾層樓等這樣的事物,學生解決問題時便能得心應手,很快明白鋸6段需鋸5次,就是25分鐘以及別的想法。這樣的訓練,不僅學生熱情參與,還大大開闊了他們的思維。
三、點石成金——利用信息
在信息時代,靜態的知識不具有情報信息價值,只有對知識的新認識和深入挖掘,并進行動態處理,才能使其產生推動社會進步的巨大能量。認識和挖掘出知識的現實價值,并利用好它,這才是信息素質的最好體現。只有具有利用信息能力的人,才知識怎樣組織知識,發現和使用信息,他們也才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
1、搜集信息。信息就是資源,不掌握最新信息,就等于落后于時代。信息是橋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個人在信息活動中應表現出的積極的行為傾向,就是搜集信息。當我們需要某方面的信息時,學生能有意識地從生活、學習中找到與之相應的相關信息,為進一步學好數學,培養能力奠定基礎,如教學“小數認識”時,我讓學生課前去搜集有關商品的標價,去咨詢媽媽每天上市場購物情況,去了解自己的身高、體重等,在眾多的信息面前,學生找到了共同點——小數,則后面的教學就順理成章了。平時可讓學生就某一點發表見解,收集資料,如年月日的學習等,學生經常這樣的訓練,便能很好形成找資料,收信息的習慣,使自己學會學習。
關鍵詞:音樂;聲樂教學;情感
一直以來,聲樂教學總是圍繞著解決開喉嚨、呼吸、喉頭等技術問題來進行。傳統教學中過于強調肌肉運動的技術能力,忽視了人的情緒性格等因素,造成技術的不全面,使專業的學習較為艱難。聲樂學生整天努力練習的不是如何進步,而是忙于解決各種聲音的毛病。許多聲樂前輩和老師說。學習聲樂就是建立好的“歌唱樂器”,就是“發聲機器”的訓練過程。然而這種單一的將發聲技能作為聲樂教學的全部的教學方法,是不能真正達到聲樂教學效果的。聲樂是技術和音樂的結合,它需要一個整體協調的狀態,包括情感控制、咬字狀態、心理穩定等方面,僅僅練習發聲技術不但學不好技術,還會影響歌唱的美感。實際上聲樂就是正確的說話,歌唱最終是表達感情的。歌唱的內容是歌曲的音樂情感和音調,其他的練習都是輔的。而且每個人對聲樂技術的感受都是不一樣的。而教師最終的責任就是幫助學生穩定狀態,建立起學生個人的演唱技術狀態。優秀的教師是不拘于某種教學模式的,而是通過合適的教學方法達到教學目的。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得知以音樂中心,通過表現音樂形象來調整發聲技術的聲樂教學方法事半功倍。
一、建立以音樂為中心的整體教學觀念
聲樂是音樂、詩歌和演唱技巧完美結合的藝術。好的演唱必須建立在科學的發聲技巧、豐富的情感體驗和濃厚的文化底蘊基礎之上。因此,作為教師必須從“重技輕藝”的誤區中走出來,使自己具有較高的文學修養、史學修養、語言修養、美學修養和音樂理論修養,建立以音樂為中心的整體教學觀念。作為藝術的一個分支,音樂是聲樂藝術中的重要內容,教師應從培養學生音樂內心聽覺與音樂意象人手,在聲樂教學實踐中,通過長期刻苦的音樂藝術訓練,融入練習者的創造性,并依靠練習者的情感、經歷、修養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不斷促進聲樂藝術的表現。技與藝,即聲與情,一向是歌唱中血肉相連的兩個部分。發聲、咬字、吐字和隋感的表達構成歌唱的整體,二者不可分割。歌唱的人聲是以人身的整體作為樂器從事歌唱的,絕非只靠嗓子、氣息或共鳴就能單獨完成。歌唱是全身心都參與的一種表演藝術,歌唱應成為諸種因素融匯于一個整體中的扣人心弦的完美藝術。換言之,只有聲情并茂,技藝結合,才能使歌唱達到感人的境界,產生沁人肺腑的藝術效果。聲與情辯證統一,相輔相成。不論是專業歌唱者還是業余愛好者,在平時的訓練中,要加強整體歌唱的意識,使歌唱發聲與情感表達同時進行,使聲、字、情成為一體,養成用心靈歌唱的習慣。由于每個人的生理條件不同,嗓音也有差異,在聲樂教學中整體訓練尤為重要,它不僅包括歌唱呼吸的整體訓練、歌唱語言處理,歌唱心理的訓練等,更重要的還是歌唱的魂——音樂的訓練。從開始練聲起,就要同音樂結合起來,即練聲也要有良好的樂感。音程、音階的練習中,一方面是肌肉、音準、氣息、共鳴等方面的技術練習,同時它們又都是樂曲的組成部分,要給它們以音樂的活力和生命。因此練聲一開始,要求每個歌唱者把音程、音階、練聲樂句也唱得悅耳、動聽。以上我們可以領悟到,在歌唱發聲的過程中,呼吸、共鳴、吐字、表現缺一不可,它們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這就是我們所要求的“整體歌唱”的含義。
二、有內涵的練聲
歌唱發聲練習的目的,簡言之,就是將歌曲演唱中對聲音所需求的各種技術環節,通過有規律、有步驟的發聲練習,逐步提高歌唱發聲的生理機能,調節各歌唱器官的協作運動,養成良好的歌唱狀態,使歌唱發聲的技術成為歌唱表現的有力手段,為達到聲情并茂的演唱效果服務。發聲練多因為沒有歌詞的原因,被認為是沒有情感內容的,屬于純粹技術練習,如單個音素、音節的發音練習,擴展音域的練習,提煉音質的練習等等。其實不然。即使是單個長音,假使我們用不同的情緒來表達,也將出現多種聲音音色、音質的表達方式。在歌唱中“聲和情”永遠都是緊密聯系的。例如:我們在心情愉快時發出的聲音是甜潤、溫暖的,而板著臉孔則會發出冰冷、干澀的聲音,即便符合練習要領,聲音效果也是差強人意的。發音正確基本方法的掌握,是為了利于更大程度地表情達意,而不是單純地追求聲音。愉快、溫暖的發音應是歌唱時的最基本聲音色調,它可以使聲音柔和悅耳,聲隨情走,充分做到有聲有情,情托聲,聲含情。
在聲樂教學中,練聲過程是整體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如何讓學生從枯燥的練聲技能中擺脫出來,就需要運用音樂的魅力,發揮練聲曲的作用。在練聲前,首先要求學生在思想上作好準備,借助發聲練習曲調的旋律,訴說自己的心情和愿望,抒發內心的情懷。例如:5432|1——這一短小的練聲曲,可以引導學生想象這個練聲曲的旋律是對“彩虹”的描繪,提示學生用聲音來描繪彩虹的形狀,以及用“雨后見彩虹”的欣喜心情來進行發聲練習。如此,簡單枯燥的練聲曲就被賦予了新的意義,學生會用愉快的心情去完成,最終達到練聲目的。同時,在發聲練習過程中,結合字聲練習(帶詞練習)要求根據詞意思維有想象、有意境、有畫面、語氣有表現、聲音有樂感、有感情地去唱。力求做到字正腔圓、以情帶聲、聲情并茂,慢慢地向歌唱歌曲作品過渡。
三、“以情帶聲”的歌唱訓練
歌唱是最富有情感的藝術,更是人類心靈對世界感應的產物,是以歌唱聲音為物質材料的人類精神喚醒及生命升華的展開形式,它以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展開其價值,充分體現了人類情感表現的自我創造與追求,是情感的美化和升華。在歌唱的諸多環節中,“情”是最重要的,在歌唱中起主導作用,是聲音的靈魂。匈牙利音樂教育家柯達伊指出:“藝術的精髓并不是技術而是心靈,一旦心靈可以毫無障礙地自由表達,便能創造出完整的音樂效果”。意大利著名的歌唱家卡魯索認為“歌唱是一種樂趣,而不是為了追求一種效果而作的技術掙扎?!彼诟璩獣r聽從心靈的支配,超越技術對他的影響,他的感情是他歌唱中唯一的導師。北京曲藝界也有著“說書一股勁,唱曲一段情”的藝諺,要求演唱者以充沛的內在情感統領、調動聲音,以顯示情真意切、優美動人的雙重藝術魅力。因此,筆者認為在聲樂教學中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歌唱的情感表達和歌唱的藝術表現上,會給課程的整個過程帶來一個良好的開端。
歌唱前讓學生充滿激情地朗誦歌詞,醞釀感情,根據歌詞的內容與情緒決定抑、揚、頓、挫的聲調和字的噴口力度,形成自如生動、富有感染力的語氣。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把握歌唱內容所要求的總體形象,在腦海里形成“內心形象”,從內心視覺、聽覺上感受音高、節奏、發音及內容表達的理想效果,引導學生感受音樂,表達情感,積極地投入歌唱——即“以情帶聲”的歌唱。它就好像講故事時的高低起伏,抑揚頓挫。這種忘掉技術、注重表達歌詞內容的歌唱才能打動觀眾。例如在《節日歡歌》歌唱訓練中,啟發學生懷著激動興奮的情緒,表現節日中歡快的氣氛。學生在跳躍生動的音樂指引下,自然而然的就能運用光彩明亮、流暢生動的高位置聲音來演唱,無須過多的聲樂術語做解釋。同樣在教授歌曲《黃水謠》時,首先讓學生了解音樂的背景,以及音樂所要表現的三個截然不同的層面,力圖讓學生從音樂中感受三種不同的情感,而后的演唱比單從聲音技巧來訓練、要求學生要有效果。如此的“以情帶聲”的歌唱訓練,充分發揮了音樂的作用,讓學生展開了想象的翅膀,使他們從復雜的歌唱技巧中解放出來,從中真正感受到所帶來的強大的藝術感染力,體現了歌唱的本質。
論文摘要:摘要是論文內容不加注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應以第三人稱陳述。它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閱讀論文的全文,就能獲得必要的信息。摘要的內容應包含與論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讀者確定有無必要閱讀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獻采用。
摘要一般應說明研究工作目的、實驗研究方法、結果和最終結論等,而重點是結果和結論。摘要中一般不用圖、表、公式等,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號、術語和非法定的計量單位。
摘要頁置于封面頁后。
中文摘要一般為300漢字左右,用5號宋體,摘要應包括關鍵詞。
在介紹各種化學物證知識或者分析方法的時候,純粹的理論講解很難吸引法學專業學生的視線?;瘜W理論結合具體案例的授課方式往往深受同學們的喜愛。例如,在介紹中子活化分析技術的時候,我們不得不引出放射性這一概念。近年來頗有影響力的放射α射線投毒案件便可以成為幫助學生深刻理解相關化學概念的理想案例。根據化學知識的分類情況,我們可以將法庭化學授課過程中涉及的案例大致分為無機相關案例、有機相關案例以及分析相關案例等三類。每類的代表性案例及對應化學知識素材如表2所示。
2授課技巧
在法庭科學專業課程的授課過程中,我們除了要注重案例教學的教學方式之外,還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所加強:
第一,文字結合圖示。標準的化學術語并不是法學專業研究生理解化學物證及法庭化學知識的最佳途徑。與此同時,對于化學專業知識不規范的解讀又顯得非合時宜。因此,文字結合圖示的講解方式可以在實驗室之外最大限度地拓展學生對于化學物證及法庭化學知識的感性認識。
第二,認識實驗課的必要性。一方面,法庭化學實驗課可以幫助學生們感受化學物證的工作流程;另一方面,它也可以加強學生們對于化學物證的感性認識。在日后司法實踐過程中,他們能夠在看到與化學物證相關的文字材料或圖片材料的瞬間,立刻在腦海中構建出關于化學物證的生動形象的立體思維,從而更好地發揮化學物證對于司法審判的協助作用。
第三,注重化學物證提取環節。雖然外觀檢驗的手段和實驗方法較為簡單,但是它所提供的價值卻是不容小覷的。通過化學物證提取環節的學習,學生們可以通過肉眼觀察以及顯微鏡觀察兩種途徑,對送檢樣品的顏色、氣味、性質、數量、酸堿性、灼燒反應等一系列基本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
第四,規范而又通俗的語言技巧。法庭化學專業課程的授課重點在于如何幫助學生們更好地理解各種化學物證和分析方法。以顯微分光光度法這一知識點的講授為例,我們可以將其安排在顯微鏡法和紫外-可見光譜法這兩部分內容之后,從而幫助學生們感受到顯微分光光度法是結合了二者的優勢并且彌補了二者的不足的新方法。
第五,適應犯罪問題發展的動態需求。犯罪問題天生具有“與時俱進”的特點。每段時期介入犯罪問題的各種化學證據也是不斷動態變化的,因此學生們需要掌握化學證據外在變化背后的內在規律,例如相對于傳統的纖維證據、油漆證據、橡膠證據以及塑料證據等講授方式,以聚合物類化學物證的概念出發可以幫助學生們更好地理解運用此類證據的宗旨。
3結束語
1.1學員學習積極性較高
成人“專升本”學員是一部分具有積極上進心,屬于“奮發型”的工作者,他們有較高的自我要求,清楚地認識到知識對提高自身素質、工作地位和生活價值的重要。相比于夜大??粕?,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動力高于后者,表現為學員到課率高,學習態度較認真,課堂氣氛好,課間能主動與教師作一些交流和探討,學習自覺性較強,學習積極性較高。
1.2學員有較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和邏輯思維能力
成人“專升本”學員已具備一定的“三基”能力,有豐富的感性知識及臨床工作經驗,具有“學員”和“專業工作者”的雙重特征。雖然他們年齡大多接近中年,機械記憶能力下降,但他們的理解、分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強于青少年。更由于他們對學習不再是僅憑興趣,而有內在的學習動機,有一定的事業心、責任感,所以能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
1.3教學內容、教學方式需根據其特點重組和變換
從教學內容來講,一些醫學基礎課如生理學,學員在以前不同層次的學歷教育中已數次涉及。在本科學習中,若僅僅是為了體現學科的系統性和漸進性再從頭細述一遍實無必要,但有一部分專科畢業時間已久,年齡偏大的學生對以往所學內容業已淡忘,溫故才能知新,深入的學習只有在扎實的基礎知識平臺上才能進行,這是勿庸置疑的。新舊知識如何銜接?基礎知識如何復習?教材內容如何取舍?如何與實際結合?這些是教師在教學中需認真研究和處理的。
從教學方式來看,傳統的授課方式已不能滿足學員的實際需要,所以教師還要探索一些教學效果好,有利于培養理論聯系實際,學用結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實用型人才的教學方法,如傳統的灌注式多轉變為與學生討論的雙向性教學方式,啟發式和研討式等教學方式常被采用。
2選擇適宜于成人“專升本”授課的教學方法
2.1提綱式教學法
提綱式教學法,幫助學員再現、復習以往的知識點。溫故知新中對已學過的課程基礎知識,教師可帶領學員作一回顧性復習,運用統攝思維法,提綱挈領,概括思維,形成框架、注意提示其中重點,區別易混淆的有關概念,為下一步的深化學習打好基礎。
2.2講授分析法
講授分析法,用于教學中的基礎知識、難點和新進展的介紹。如生理學中的細胞的生物電,細胞的跨膜信號轉導等可用講授法,但要避免單向灌輸式,注意啟發和調動學員的邏輯思維能力,理解性記憶能力,講思路、講方法、強調重點、講清難點。缺什么,補什么,著重于知識更新,反映實用性和科學發展的需要,讓學生學有所獲。教師和學生之間也要加強信息溝通和交流,因為學員同時也是一名有豐富工作經驗的專業工作者,重視學員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通過師生間的互動,教學相長。
2.3問題教學法
問題教學法較適用于已具備一定知識和專業基礎的“專升本”學員,教師要盡可能把講授內容組織為能啟迪學生思維的一系列問題,根據學員已有的臨床工作經驗,提出某一問題為線索,將其深入到理論知識。通過學生思維網絡化訓練,來掌握教材中的內容,同時該問題又包含了一定的臨床學科知識,用于指導臨床工作。如在生理課程學習中提出問題:某人行全胃切除后,可能發生哪些類型的貧血?為什么?臨床治療的生理學基礎是什么?又:人久蹲位突然變直立位時會有何癥狀出現?為什么?癥狀很快又消失的原因又是什么?聯系臨床上對久病臥床的病人要注意什么?等等。在醫學教學中,提高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培養學員的科學思維能力,有助于對疾病的正確認識,使學生有良好的知識基礎和素質結構。
2.4歸納比較法
歸納比較法,有利于學員牢固掌握知識。鑒于“專升本”學員的學習特征,教材中部分知識可在教師引導下,由學員歸納整理,總結比較后獲得。教師只要給出題目及思考引導點,點撥啟迪,以“導”引“悟”。如問題:說出動作電位與局部反應有何不同?引導點主要有:概念;刺激強度;鈉通道開放數量;特點進行相類比較。由于這種方法以學員為主體,所以易懂易記。
2.5自學輔導法
自學輔導法,提高自學能力。為了進一步提高成人學員的自學能力,也為了緩解成教班學時少,教材中知識信息量多的矛盾,教師可布置淺易章節內容及相應思考題讓學生自學,其中的疑問通過集體輔導或個別輔導解決。
2.6習題訓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