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15 01:56:01
序論:在您撰寫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字:心理健康 贊揚
中圖分類號:G4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隨著社會經濟和文化的迅速變革,成長中的兒童、青少年將面臨日益增長的社會心理壓力,他們在學校學習、生活和社會適應方面必然會遇到種種困難和挫折,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如何幫助今天的兒童青少年提高心理素質,健全人格,增強承受各種心理壓力和處理心理危機的能力,以迎接明天的社會嚴峻挑戰等這些問題,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心理健康教育也在中小學校中得到廣泛的重視和開展。但是,在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中,有一些我們值得反思的現象。 一、重治療,輕發展 心理健康教育有兩大方面的功能:一是矯治,即防治心理疾病,保持心理健康。二是發展,即是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開發學生的潛能,促進其全面發展。在實踐中,有些老師僅僅著眼于矯治的層面,只為少數有問題或適應有困難的學生提供服務,注重補救性工作,忽視了對正常學生的輔導。如,發現某某同學情緒不穩定、某某同學愛說謊、某某同學有自卑感教師才開始矯正、補救。有時,教師只把學生的心理狀態分為正常狀態(常態)和不健康狀態或病態(變態),而忽視了當中的灰色區域——不平衡狀態(偏態),以至于籠統分類,“一刀切”。 其實,從效果來看,如果到了學生心理偏?;蛐睦碛姓系K的時候才來補救,矯正和治療,工作的難度就大,花的時間和精力也多,效果還不一定顯著。因此,我們必須明確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標在于使學生正常健康地發展、成長、成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是發展學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質,維護學生心理健康,而不是重點放在心理出現問題的學生的矯正和治療方面。總而言之,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我們要有防重于治的新理念。
一、學校環境建設是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
首先,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需要一個和諧、寬松、良好的環境。一流教育要有一流主環境建設,主環境建設是學校心理建設的首要任務。學校主環境應以嶄新面貌出現,盡可能地體現新穎、整潔、美麗的風貌。要把各種建筑物構建在綠化環境中,使學校成為花園式的大教室,讓名花異草、各種樹木、綠色草坪也成為學生修身養性的環境。
其次,學校要通過開展各種藝術、文化、體育、科技和學習名人等活動,提高學生興趣,活躍學生身心,達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師生關系的目的,從而改善學生的心理環境。同時,要加強學校校風、班風、教風、學風“”建設,在良好的校風校貌這個心理環境中,學生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等綜合素質能得到良好的發展。
再次,學校還應努力創設良好的家庭心理環境。學??梢远ㄆ趯议L進行心理健康知識培訓,向家長傳授孩子身心發展的常識,定期開辦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溝通渠道,優化家庭教育環境。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未成年人的思想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而家庭教育給予未成年人的影響是很大的。讓家長們認識到: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離不開和睦、文明、愉快的家庭環境。學生從小能生活在溫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長輩的正確的愛,必然會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安全、愉快,充滿歡樂和信心,良好的情緒從小就占據心理狀態的主要地位,從而保證每一個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
二、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關鍵是教師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兩位專業教師的事,它還需要全體教師的重視和參與。教師不僅是學生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學習的楷模,他們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較大影響。教師和學生的人際關系是在教與學的實踐活動中通過交往形成的相互認識、理解,情感的親近與信賴的關系。一個有著良好心理素質的教師會用自己的行為、語言、情緒創設一種平等、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使師生間、同學間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實踐證明,教師用良好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用新穎有趣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用難易適度的內容啟發學生,用公正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創設良好的課堂心理氣氛,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使師生獲得精神上的滿足。教師要尊重學生,切忌用老眼光看待學生,認為好學生什么都好,差學生什么都差。教師要用辯證的觀點看問題,對優生應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不足,樹立新的奮斗目標;對后進生要多看他們的優點,多找閃光點,尊重他們的人格,以信任激發他們的自尊心、自信心。尊重學生包括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勞動,尊重學生的成績等。教師不可有私心。這“私心”指的是教師對待學生要公平、公正,不能感情用事。成績好的學生都受老師的青睞,但是我們教師不能因為某某學生成績好而偏心偏愛他,甚至做出不公平的決定。教師要講誠信。“誠信”這詞不只是適用于商品社會,也是教師要做到的。有些教師在向家長匯報學生情況時,會無意地把情況夸大或縮?。粦辛藢W生某些事情,過后又不認帳;有時在學生和同事面前無所顧忌地亂扯……這些微小的事兒都會讓學生覺得,教師都可撒謊,我們怎么不可以呢?
三、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
關鍵詞:小學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我國《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剛要》中明確指出,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學生的正確思維觀念是教師的義務和職責。小學生思維和心智尚不成熟,易受到不良文化影響,很多孩子的不良行為就是在小學階段養成。心理健康教育影響著學生性格和行為,是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引導其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手段,對小學生人格形成起著積極作用。近些年來,隨著網絡的普及,社會環境日益復雜,給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帶來了挑戰,且當前大多家庭是獨生子女,每個孩子都備受爺爺奶奶及父母的寵愛,使得學生心理問題日益嚴重,很大一部學生存在心理異?,F象,研究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小學生不良心理的誘發入手展開分析,提出心理健康教育建議。
1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小學階段是學生接受系統教育的關鍵階段,影響著學生認知能力,對其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非常有必要。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與認知教育相對的教育概念,是完整教育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對于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著很大幫助?!案腥诵恼?,莫先乎情”。人的心理狀態決定著人的行為,影響著人對事物對錯的判斷。想要提高學生素質,使學生學會控制行為、控制情緒,必須對其進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學生心理認知特點,運用心理教育手段,促進學生身心協調發展,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教育活動,不僅能夠起到維護學生心理健康的作用,還能夠開發學生智力,增強學生心理適應能力。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實施途徑有:心理輔導、心理咨詢等等。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具有一定的預防性和補救性,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
2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誘因
通過前文分析不難看出小學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想要實施具有實效性、有效性的心理健康健康教育,就要弄清引起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從而針對問題“對癥下藥”,下面通過幾點來分析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誘因:
2.1心理受到傷害。
當前很多教師教學思維還停留在傳統教育模式中,缺乏對學生個體的關注與尊重,教學過程中經常體罰學生,對學生不尊重,學生內心受到傷害,易產生自卑、失落、逆反等心理,誘發心理健康問題。
2.2教育缺失。
很多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沒有一個正確認識,教學活動開展中關注的往往學生考試成績,忽視學生心理狀態,沒有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學生心理問題沒有得到及時解決,最終誘發心理疾病。
2.3教師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知識。
教師綜合素質往往決定著心理健康教育質量,然而當前許多教師缺乏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并不展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開展中力不從心,效果較差,無法取得預期教育效果。
3如何在更好的開展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1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想要開展有效的心理健康健康,教師自身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因此,學校應組織教師進行培訓和學習,提高教師綜合素質,使其能夠掌握一定的心理較快教育知識,能夠勝任崗位,能夠順利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
3.2明確心理健康教育地位。
小學教育中應提高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積極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校園教育當中,構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公益活動,使學生能夠在實踐中學會自我控制,自我認識,從而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使其具備獨立思考能力,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社會觀。
3.3加強與學生間的溝通。
教師是學生心靈的導致,教師應擔負起“引導者”的責任,加強與學生間的溝通,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消除了師生之間的界限,與學生間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小學生大多是天真活潑的,是樂于接受幫助和鼓勵的,只有積極地引導學生,他們才能有保持良好的心態,有成熟的心理。
3.4積極開展班級文體活動。
想要對小學生進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模式就不能僅停留在傳統的說教或課堂模式,應積極轉變教育思路,利用實踐活動或班級文體活動來對學生進行具有針對性、實效性的心理教育。小學生天性好動,死板的說教只會令學生反感,甚至一些學生會產生逆反心理,反而適得其反。因此,在小學心理教育過程中教師應組織學生進行課內外文體活動,從而通過這些活動調動學生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參與到教育活動中,幫助學生克服自卑心理,提高學生心理素質,鍛煉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在具體活動中教師要給予學生肯定與鼓勵,教師的鼓勵往往會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和榮譽感,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積極性,對于學生學習動力的產生,成績的提高都有著很大幫助。另外,文體活動還能夠培養學生集體意識,緩和師生關系,增進師生感情,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愛,這對于學生不良心理矯正有著重要意義?;顒娱_展時應以小組為單位,活動結束后教師應對各小組表現進行評價,評選優秀小組,同時對活動中的不足進行反思和總結,指導學生學會觀察、分析、評價自己。完整的教育不僅要進行知識的傳遞,更要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思維關鍵。健康的心理是人健康成長的基礎,加強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緩。
參考文獻
[1]蔣艷菊,時金獻.《小學教育心理學》,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年版.
[2]國家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
[3]覃奇芳.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初探.《廣西教育》,2005,(1).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個方面及活動過程處于一種良好或正常的狀態。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據小學生的發展規律和教育特點,以心理學為理論依據,以培養小學生正常心理為目的,以培養德才兼備人才為目標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班級管理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班級管理中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1有利于培養小學生健康的人格培養
小學生健康的人格是素質教育的客觀要求,由于小學生的心智尚不成熟,處于心理和生理的發育期,對老師有一種盲目的崇拜,作為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就要善于抓住這一點,不斷對小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和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小學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
1.2有利于創建和諧的班集體
創建團結向上的班集體是班級管理的重要目標。當前,由于獨生子女多,他們在家庭中大都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缺乏與他人溝通的能力,缺少堅強的意志品質,也不會懂得關愛。在班級管理中,只要善于抓住機會,不斷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正確的引導,小學生就能學會關愛他人,關心集體,成為一個能擔當、有集體榮譽感的人,從而有利于創建和諧的班集體。
1.3有利于培養小學生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培養小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目標。由于當期的小學生大都心理不成熟,是非觀不強,受挫能力低,不利于小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因此,在班級管理中適時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不斷對小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教育,就能最大限度地克服這些不良因素,培養小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2班級管理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是當前教育中的重要問題,正確了解和認識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問題,有利于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找到切入點,從而對癥下藥,提高班級管理水平。當前小學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厭學情緒嚴重
由于教育本身和社會家庭等方面的因素導致了當前大部分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較差,普遍存在厭學情緒,不認真聽講,完成作業不及時,不喜歡上學,不喜歡老師等是其重要表現。
2.2心理發展畸
形社會的發展也導致了很多孩子處于單親或留守兒童狀態,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這造成了部分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畸形,這部分小學生性格孤僻、乖張,大都和同學相處較差,對老師的教育不合作,對家長不尊重,情緒波動較大,是班級管理的老大難問題。
2.3意志品質較差
由于家庭和性格等因素的影響,班級中有些小學生的受挫能力和自信心不足,不會關愛他人,人生態度消極等。這部分小學生遇到一點失敗挫折,就悲觀失望,對周圍事物不信任,對他人的關心懷疑戒備,常常處于封閉的狀態。
2.4品行不端在班級中一些小學生的品行不端
嫉妒心強,看不得別人比自己強,對成績比自己強,生活比自己好的同學懷有很深的敵意。有的同學嫉妒心發展到偷取比人的東西,甚至打架斗狠,攻擊他人。
3在班級管理中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在班級管理中加強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養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客觀需要,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當期,由于社會和家庭等方面的原因,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在班級管理中亟需采取一定的對策,加強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3.1全面了解小學生
每個小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來自不同的家庭,生長環境迥異。作為一名班主任,要想在班級管理中,加強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班級管理水平,就必須全面了解小學生。全面了解小學生就要通過各種途徑來了解小學生的家庭狀況、思想動態、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只有全面了解小學生,才能在以后的班級管理中找到心理教育的切入點,才能進行因材施教,也才能拉近與小學生的距離,得到小學生的認可,從而受到教育的效果,提高班級管理水平。
3.2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親其師,信其道”。在班級管理中加強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只有和小學生打成一片,把小學生看成自己的朋友,以平等的心態去對待小學生,才能贏得小學生的信任,了解小學生的心聲,也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3.3充分利用主題班會
在班級管理中,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很多,效果不同,利用主題班會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途徑。利用主題班會開展一些自信心、抗挫折等方面的活動,讓小學生在活動中有所收獲,激發小學生不斷進行自我教育,培養良好的心態,促進心理的健康發展。
3.4加強與小學生的溝通問題
小學生是班級管理的重點,加強溝通,積極與小學生對話,及時了解問題小學生存在問題的原因,才能找到問題的根源,才能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讓這些問題小學生感受到溫暖,從而敞開心扉,解決問題。
4、結束語
關鍵詞:教育 心理健康
一、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面對急劇變化和迅速發展的現代社會,青少年成長的社會生態環境日趨復雜,身心健康發展所受的負面影響日益增大,致使他們心里問題不斷產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質情況令人擔憂。因此這一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視。
(一)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
從各方面的調查表明,由于種種因素,目前兒童心理現狀令人擔憂。學校應義不容辭的擔負起維護青少年心理健康,幫助青少年排解各種心理問題的歷史責任,同時,也從更深層次去促進學生的成長。眾所周知,健康還包括道德健康。從學生品德心理形成的過程去看,心理素質是小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中心,其中道德認識的形成是品德形成的思想基礎,而學生本體的思想品德的進展又有其自身的特點,他們是在心理發展的基礎上明白做人的真諦,掌握為人民服務,為社會服務本領的。
(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
目前,教育改革的主流是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發展。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在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質、心理素質和社會文化素質上和諧發展,在德、智、體諸方面全面發展。也可以說它是整體優化教育。這種教育以受教育身心得到健康發展,形成健全的個性為出發點和歸宿。但長期以來,很多人對身體健康比較重視,而對心理健康卻較少注意。教育實踐活動表明,小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搞好學習的前提。
(三)促進社會發展的需要
現代社會的發展對人的素質尤其是心理素質,如健康的心態,就積極自我調整的能力,不怕苦難挫折和挑戰,責任心,進取心,愛心,社會適應能力,創新意識和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現在開始對他們進行心理教育,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不僅是教育的要求,更是國家繁榮昌盛、社會健康。
二、小學生心理成因分析: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曾對北京,河南,重慶、浙江、新疆5個地區的16472名小學生進行調查,調查發現,小學生有異常心理問題傾向的比例是16.4%,有嚴重心理行為問題的比例是4.2%。這組數字雖不能說是觸目驚心,但已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重視了。小學生之所以存在這樣的心理現狀,我認為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分析:
(一)教育對學生心理的影響
近年來,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引起重視,但鑒于心理教育的施行受諸多條件的限制,普及不夠,方法簡單。學校教育“重智育輕德育,知行不一”,是直接導致小學出現心理問題、心理障礙的主要原因。教師的個人素質對學生的心理也有著很大的影響。教師是孩子心目中的“神”、人生路上的“燈”,教師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在小學生的眼里都是可資模仿、借鑒的榜樣。
(二)家庭環境對學生心理的影響
當今的小學生都擔負著“振興家庭”的重任,父母祖輩都把自己未實現的夢寄托在孩子身上,編織著“偉大”的“圓夢”計劃。他們對子女愛得過分,照顧過度,期望過高。另一方面,在孩子的學業上又加大了砝碼,星期六令其上輔導班,星期天為其請家教,教輔用書、過關練習一大套,做完課內做課外。家長在生活上百般呵護,在學業上高度關注,大有“子女成績好,大人品位高”之境界。
(三)社會環境對學生心理的影響
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三結合力度不夠,對學生心理影響難以形成合力,學生在校接受的教育與家庭輿論、社區氛圍不一致,這也是小學生易出現心理問題的原因。社區建立了大人的健身場地,缺乏孩子們的“健心”場所。大教育觀尚未在社區有效樹立。
三、當前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消極傾向
隨著人們對心理健康的進一步認識,越來越多的小學開始關注小學生的心理健康,開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但是由于種種原因,當前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還存在著一些消極傾向。
(一)形式化傾向
有相當多的小學錯誤地認為素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僅是形式,升學、應試才是根本。學校雖然開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實驗和研究,建立了學生心理檔案,但由于忽視教育者自身思想觀念的轉變,最終使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二)課程化傾向
有些小學把心理健康教育理解為開設心理健康課程,向學生傳授心理健康知識,要求學生機械記憶,甚至還考試。其后果不但沒有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反使學生承受更多的身心負擔。還有一些學校把心理健康教育視為小學德育的一部分,把心理問題與品德問題混為一談。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是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完善其人格,僅靠傳統的學校德育是不行的。
四、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在幾年的實踐中,我們越來越感到小學生心理教育的途徑應是全方位、多層次的。光靠一兩個途徑想做好學生心理教育工作是不可能的,必須全面啟動、全員參與。學校的各個部門、各種教育渠道都應有心理教育的成分,學校的全體教師都應該關注、維護學生心理健康,做好自身承擔的心理教育工作。
(一)學校方面應做到以下幾點:
1、建構有利于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學?!敖洜I”運作機制
2、加強有利于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教師“育心”專項培訓
3、開展有利于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學?!靶挠背R幓顒雍驼n程
(二)家庭方面要為小學生營造良好的心理環境
社會轉型、經濟變革,新生事物層出不窮,隨之而來的誘惑也不斷涌現,小學生能通過社會交往、互聯網媒體、電視電臺等途徑,接觸或是了解許多新的概念和新的知識。也正因為小學生心理成熟度欠缺的特殊性,導致他們的好奇心強、喜歡刺激、喜歡冒險、喜歡新穎之物。因此,在小學課程教育中一定要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學校應創設和諧的教育環境,活躍和美化學生身心;教師應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營造其樂融融交流氛圍;同時,通過增設校外實踐活動、家校互通銜接關注和規導學生心理健康活動。
關鍵詞:
心理健康;家校聯動;互聯網+心理教育
我國教育的目標在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要求的是身與心兩方面都能得到健康發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我國推行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工作。小學生心理得到健康發展,會對其性格的形成、品質的筑造以及興趣的養成產生深遠而有利的影響,讓其以一顆自信之心、自強之心、上進之心和樂觀之心面對來自學校、家庭和省會帶來的壓力。因此,在現今的社會環境和教育背景下,重視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1學校要創設和諧的教育環境,活躍和美化學生身心
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通過對校園環境的打造,營造出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場所,達到愉悅學生身心的目的。另一方面:通過規章制度的頒布,營造良好的“”校園,達到令學生信任的目的。具體而言,學校應打造優質的物質校園環境,做到活動場所衛生應潔凈;學習教學樓應該新、亮、美、潔、齊;周邊環境應該花草齊盛、茂林修竹;達到整個校園充滿生機和綠色的效果。其次,學校應打造一流的文化校園,建設布置有教育意義的名人名言文化長廊或是寓意梯間,多開展學生感興趣的體育賽事或是文藝活動,美化學生生活,活躍學生身心,改善學生心理素質。最后,學校應打造一個具有良好的“”(校風、班風、教風、學風)的校園,讓學生的個性能夠得到自由發展,進而信任學校和老師,最后內化為自身進步的自覺力和進取心。
2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營造其樂融融的交流氛圍
在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老師應該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增強學生對老師的信任與喜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進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因此教師應該改變以往嚴肅態度,代之以親切的面容,采用平等的話語與學生交流,以此消除學生心中的壓力。首先,對于每一位學生的能力及成績,教師都應該給予足夠的尊重,理解其行為,給學生樹立榜樣,從而引導學生的學習與做人。其次,教師應該講究公平,學生的思想與智力存在差異性,教師應該以公平的眼光看待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感受到教師的關愛,促進其健康成長。對于調皮搗蛋或者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教師更應該給予足夠的關心,對其好的行為應該進行鼓勵,營造一種肯定的氛圍,這種關心與肯定對于學生的進步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例如,不少差生在受到老師特別的關心與鼓勵之后,其參與到學習中的興趣將大為增長。最后,教師除了關心學生的學習之外,還應該走進學生的日常生活及心理世界,對其日常行為進行指導,促進其形成良好的行為規范,傾聽學生心中的煩惱,為其提供幫助,促進其心理的健康發展。
3家校聯動互通密切配合,適當輔之以個別心理輔導
在對小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的過程中,應該讓其學會去感受愛,通過和老師與同學的交流,讓其對合作與尊重具有初步的體驗,并感受到其中的真善美,以此來衡量自己的行為是否規范,培養其為人處世的原則和良好生活習慣。學校也要向家長傳達小學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讓家長對心理教育的目標、內容及實施方法具有一定的了解,并積極配合學校完成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比如可以通過創建一個家校及時互通交流的信息分享平臺(例如:微信群、QQ群、班級公眾號等),旨在讓家長及時了解學生在學校的表現情況。并通過校內教育資源的分享,提升家長自身的心理素質,豐富家長的心理健康知識、優化家長自己的道德情操、端正家長的親子溝通觀念、改善以往老舊的教育方法。同時,針對小群體或單個心理健康素質較差的學生,家長和教師一定要重點關注,適當時輔之以個別開導,及時糾正其悲觀情緒。
4利用現代互聯網科技關注和規導學生心理健康動態
由于互聯網世界具有開放性、寬容性、趣味性,小學生又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其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較強,不少小學生都對上網具有濃厚的興趣。但是網絡也有利有弊,其既能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也可能會使小學生沉迷于網絡。對此,我們應該趨利避害,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避開其有害的一面,促進小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
5學校為主,多方努力
學校是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場所,社會與家庭也要積極配合學校推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同學生具有不同的個性,心理老師應該與各科老師積極溝通,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社會各界也應該給予小學生足夠的關心與愛護,保護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塑造其人格,使得其成長為有道德有素質的人。結束語:小學生作為社會的重要組成,其心理與生理都處于發展與形成的關鍵時期。近年來,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頻出,因此,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開展迫在眉睫。學校除了進行文化課程的教育之外,更應該騰出足夠的精力進行小學生的思想與心理建設,預防與矯治學生的心理疾病,提高其心理素質,從而促進其全面的發展。
作者:楊朝霞 單位:寧縣寧江小學
參考文獻
[1]牟聯發.網絡環境下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中小學心理健康導航,2009(5):5-6
[2]唐峰.新課程改革下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2)
摘 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本文通過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進行論述的基礎上,就當前小學生不良心理現象的表現形式和原因進行了分析,就如何加強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一些意見。
關鍵詞:小學生 心理健康 教育
一、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師運用心理學、教育學和社會學的有關理論,根據小學教育的特點和小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通過課堂教育教學、游戲、活動、輔導等各種教育途徑,幫助小學生獲取心理健康的初步認知,喚起小學生自我認識、自我保健的初步意識,并對已經出現心理偏異或形成障礙的學生提供一些簡易有效的心理服務,以促進小學生身心正常發展,提高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動。它主要包括認知與學習心理、心理品質、人際關系三個方面內容。
(一)認知與學習心理
一般而言認知與學習心理主要包括觀察、記憶、思維、創造、學習環節和方法、思維方法、社會認知。研究表明,加強這方面的心理健康指導,可以使小學生按學習規律去學習,講究學習方法和用腦衛生,注意勞逸結合,消除學習中的被動狀態,從而更好地掌握注意記憶、觀察、思維規律,學會學習。
(二)心理品質
一般而言心理品質主要包括認識自我、自信、興趣、動機、能力、性格、氣質、情緒、意志、戰勝挫折等。學習這部分內容,有助于讓學生學會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與自我監督,從而學會做人。因為任何教育都必須通過學生自身的努力內化為自己的認知、情意結構,而內化的程度將取決于他們自身的素質,特別是心理素質。因此,心理品質教育是小學生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是重頭戲。
(三)人際關系
一般而言人際關系主要包括社會交往,善待他人,正確處理與同學、家長、教師與集體的關系。通過這方面的教育,可使小學生提高交往能力,學會調整人際關系無論現在和將來都能在和諧、安逸、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工作和生活。
二、小學生不良心理現象的表現形式及其原因
(一)小學生不良心理現象的表現形式
當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整體來說是好的,但確有少數同學存在心理障礙。從類別上講,心理障礙有認識障礙、情感障礙、行為障礙、個性障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表現:
第一,厭學。小學生有的由于某些原因對當時所學知識內容不能及時理解進而失去興趣,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敷衍了事,學習效率低下,對學習失去信心,對學校班級集體生活失去興趣,產生厭倦情緒,不愿接受老師的教育,甚至與任課老師頂撞。
第二,逆反易怒。由于家庭不和、父母離異、生理有缺陷等方面的影響,而使少數學生心理畸形發展,與他人交往采取不合作的態度,對老師的教育感到厭煩,對家長的勸導進行頂撞,同學之間因常發生矛盾導致關系緊張。在受到一般或輕微的刺激時,情緒易產生較大的波動,如,生氣、急躁、發怒等。
第三,抑郁恐慌。有些小學生不愛與人交往,在情緒上通常表現為悲傷孤獨、消極頹廢,認為自己什么都不如別的同學,對學習缺乏信心,小小年齡就對自己的人生前景持消極態度,他們喜歡用不信任的態度對待周圍的人和事,稍有不順心的事情,便陷人痛苦之中。對同學的善意幫助持懷疑態度,對老師的教育懷戒備心理,在人際交往中有害羞、不安、尷尬、笨拙等異常反映。
第四,是不良品行。一些小學生看到自己的學習成績或生活的其他方面不如別人就心懷怨恨,不但不學習他人的長處,反而進行挖苦諷刺,甚至對其他同學懷有敵意。少數學生私欲強烈,看到別人有好的東西就想占為己有,常有小偷小摸的行為發生。早退甚至曠課,打架斗狠現象在小學校園中時有發生。
(二)小學生不良心理現象的誘因
現代社會生活日新月異的發生變化,小學生周遭的一切也急劇地變化,他們在社會中不斷成長,周圍世界發生的變化都對他們產生了重要影響,總體而言造成小學生不良心理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家庭,社會,學校和學生自己心理等四個方面。
第一,家庭因素。家長的經濟地位、政治態度、思想傾向、文化教養、人際關系乃至家庭氛圍都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生活節奏的加快,面對生活壓力,孩子父母往往把教養孩子的責任轉移給祖父母輩,忽略了教育孩子的責任。祖輩疼愛第三代,往往比較注重生活方面的照顧,缺少心理上、感情上的交流。由于照顧太多,這些小學生的能力得不到發展,在自主、自立、受壓能力、人際交往等方面明顯不足。
第二,社會因素。社會經濟的發展大大提高了居民生活質量,獨生子女往往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在孩子們中也開始流行起來,孩子生日講排場,對孩子物質要求有求必應,孩子們之間相互攀比,將艱苦樸素等優良作風拋之腦后。
第三,學生心理因素。新時期的學生父母文化程度普遍較高,受新思想影響較大,這些學生能力普遍較強,自我表現欲過強,希望得到周圍人群的肯定,往往會采取一些極端的形式表現自己。如有些學生希望老師注意他,讓老師看到他的能干,故意在課堂上講話、吵鬧。
第四,教育因素。小學階段是人一生發展的奠基時期,他們在學校接受什么樣的教育,將影響他們一輩子。小學教育中過分強調對小學生的成才教育,忽略了小學生作為人的成長教育。有些老師教育思想不端正、素質不高、教育方法不當,給小學生造成了超負荷的心理壓力,直接影響著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
三、加強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在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養21世紀人才的需要,加強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共同關注和努力。一個真正的老師不應只是傳授知識的教書匠,而且應該成為學生的保健醫生,學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成為育人的藝術家。
(一)加強交流,了解學生
由于各種主客觀原因,一些學生難得向老師白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這就要求每一個教師特別是班主任要經常深人班級,利用適當的機會和場所,讓學生自由自在地表達思想情感,從中了解學生的心理現狀,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如在作文教學中布置《寫給老師的話》等題目,使一些較內向的學生或有“難言之隱”的學生通過書面形式與老師交流思想。老師則應該對此做好保密工作,并針對不同性格的學生區分具體情況,選用適當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個別幫助。另外,與學生談心,是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通過個別談心,可以發現、掌握某些同學的不健康心理,再“對癥下藥”,通過耐心細致的工作,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心理調節,幫助他們克服缺點,促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要使個別談心取得良好的效果,班主任只有做學生的知己、朋友,才能取得學生的信任,學生才能將自己的煩悶向老師傾訴。當一些學生在學習上遇有困難,家庭生活受挫折時,他們心情苦悶,情緒失衡時,老師要及時幫助他們,安慰他們,開展談心活動,老師應以誠懇的態度耐心傾聽他們的訴說,讓他們把心里的積郁情緒渲泄出來,擺脫不良情緒的困擾。
(二)尊重學生,關愛學生
作為教師,應時刻牢記,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盡管角色不同,但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師應該在保證教學工作正常進行的前提下,民主治班,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霸撋欠褡鹬貛熼L”是班主任評定一個學生品行的首要條件, 而作為班主任是否問過自己“我尊重學生了嗎?”尊重學生包括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勞動,尊重學生的成績,尊重學生的隱私等。那些有心理障礙的學生,他們常常感覺不到自己的價值。這些學生只有被人接受,才能接受自己,如果教師不尊重他,他也感覺不到自尊,對那些有心理障礙的學生要堅持正面教育引導,盡量不要當眾批評。實踐表明,只有從尊重出發,學生才能打開自己的心扉,心理教育措施才能奏效。
(三)創造環境,多樣教育
為了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除了常規教育外,還要注意在耳濡目染中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這主要有賴于學生所處班級心理環境的狀況。老師在教學實踐和日常生活中,要不斷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保持積極向上、平和開朗的心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
積極開展班級文體活動,使學生們的過激情緒在文體活動中得到釋放,幫助一些學生克服自卑、焦慮情緒。對于他們在各種活動中取得成績,那怕是一點點進步,老師都要大力鼓勵,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積極性。小學生以鼓勵為主,好孩子是夸出來的,營造一個充滿信心積極向上的氛圍,激發他們看到自己的成績; 長處,繼續努力,更加勤奮,力爭全面發展的上進心。經常開展集體主義的教育, 讓學生樹立愛學校班級的集體榮譽感,發揚團結友愛的精神,良好的班級集體融洽師生、同學關系,對學生個體能產生巨大的吸引力,使離群獨處的學生感到集體的溫暖,幫助其矯正不健康的異常心理。開展立大志創大業主題班會,消除一些人的虛榮驕傲狂妄心理等情緒,通過開展一系列活動, 增進人際交往,提高心理素質, 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國家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02年8月頒布。
[2]肖漢仕著:《學校心理教育研究》,論文科學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3]林建華主編:《小學生心理教育原理與教程》,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4]田學嶺:《中小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現狀的調查》,《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第5期
[5]李慧生:《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新探》,《課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7期
[6]曹建平:《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關系之審視》,《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6期
[7]覃奇芳:《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初探》,《廣西教育》2005年第1期
[8]周覺偉:《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三個途徑》,《黑龍江教育》200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