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4-18 09:58:13
序論:在您撰寫初中歷史復習指導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初中歷史;學生指導;學習
自從新課程教學標準改革后,歷史學科在初中基礎教學體系中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但是,學生在傳統教學模式的長期影響下,學習主動性較差,難以掌握正確的歷史學科學習方法,不少學生都習慣了傳統的教師的強制性的灌輸教學方法,但是在當前的情況下,這樣的教學方法只會對學生的學習質量產生一些比較消極的影響.現代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初中歷史教學,就必須要在實踐中探尋最佳的教學方法.所謂最佳的教學方法,就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通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才能夠真正的確保初中歷史的教學質量,確保學生日后的高質量發展,從而有效提升自身歷史之儲備量.因此,教師務必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歷史學習方法指導,突出靈活性與針對性,從根本上提升每一位初中生的歷史學習能力.
一、指導學生合作探究學習歷史
歷史是一門以時間線索為基礎的學科,這就要求學生對歷史時間所發生的具體時間、地點進行準確定位,學生必須要具備一定的歷史敏感力,這樣才能夠在初中階段的歷史學習過程中形成一定的知識體系.但是,歷史教科書中所包含的歷史知識點往往較多,歷史時間與時間節點通常較多且復雜,為此歷史教師要針對初中生的特定學習能力進行方法指導,尤其要指導其學會合作探究學習歷史,這是幫助學生在近階段中快速高效提升歷史課堂學習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那么,教師該如何正確有效指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學習呢?筆者將結合自身初中歷史課堂指導教學案例談談合作指導的教學細節.比如,在«秦統一中國»的教學過程中,公元前230年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這是秦發動戰爭的時間點,直到公元前221年秦國完成統一六國的大業.學生們在以往的學習過程中往往對時間點的記憶能力較差.為此,我指導學生們組成合作探究學習小組,教會學生們如何通過合作小組來與同學一起記憶歷史時間點,例如有的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在合作探究學習小組中分享自己的記憶技巧,這無疑能夠幫助其他同學一起記憶知識點,獲得整體進步與提高.同時,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我將秦國統一六國按歷史時間先后順序,分別拆分成幾個特定歷史專題,讓小組中的每一位學生通過專題來學會預習課本、搜集資料、整理課堂專題重要信息等等,加強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訓練,從而有效提升每一位初中生的歷史學習質量.在探究性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先把探究的問題或者主題羅列出來,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牢記目標,圍繞目標展開學習.
二、指導學生搭建歷史學科立體知識體系
眾所周知,歷史學科中的知識點較為瑣碎,但也不完全無跡可尋.教師要想讓初中生能夠在這一學習階段達到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就一定要指導學生搭建歷史學科立體知識體系,從而幫助學生們逐步樹立歷史學科學習自信,逐步掌握歷史瑣碎知識點,形成知識網絡,不僅在平時生活中能夠完善自身對歷史的了解與掌握度,同時在應試教育模式下能夠取得理想的成績.歷史以時間發展為基礎,以關鍵任務為核心,具有較為明顯的時空感,教師可以適當指導學生通過人物情感、歷史事件影響來提升學習效率,深入掌握歷史知識點.比如,在«兩漢的科技和文化»的教學過程中,我為了讓學生們能夠對紙技術的發明和歷史來源形成清晰深刻的認識,以相應歷史事件為切入點,教會學生們通過具體歷史事件來記憶古人是如何進行造紙的,造紙又是在什么事件逐步形成成熟的技術路線的,以及指導學生們去思考造紙技術給古代人民帶來怎樣的巨大影響,對當今社會的發展又存在什么影響.學生們在這樣的學習指導思路下,已經不是在死記硬背歷史知識點,而是以歷史思考的角度去學習歷史、領悟歷史,從而實現質的變化.搭建知識體系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使用思維導圖、對比法等,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
三、指導學生舉一反三,有效復習
教師要想讓學生們真正能夠取得較好的歷史成績,并能夠獲得一定的歷史知識儲備,就一定要在指導學生們正確學習歷史知識的同時,教會他們舉一反三,學會有效復習,做到歷史學習過程中的善始善終,從而進一步鞏固課堂知識點,大幅提升歷史學習效率.復習指導中教會學生“舉一反三”,就是要指導學生們將歷史課堂學習過程中的同一類型問題與同一時間點問題相聯系起來,從而在具有聯系性的相關歷史知識點中學會思考與領悟,不斷提升歷史思索能力.比如,在«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這一大章節的復習教學指導過程中,我指導學生們將不同歷史時期中的歷史事件整合起來,從而讓學生們能夠在同一類型知識點中進一步整合,不斷提高初中歷史復習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復習效果.同樣,以章節復習方法為基礎,貫穿整個歷史課本,讓學生們在復習過程中舉一反三,逐步鞏固歷史立體知識體系,從根本上改善歷史復習效果.
四、結語
初中歷史學科的教學重要性在新課程教學標準改革后日益突出,教師必須從指導學習方法與復習方法下手,提升學生們對初中歷史學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自信,不斷推動學生融入歷史學科的自主高效學習與復習氛圍,培養學生準確的歷史學習思想觀念,使其樂于學習歷史,高效學習歷史.
作者:謝樹森 單位:福建省泉州就南中學
參考文獻:
摘要:持有至到期投資有分期付息和到期一次性還本付息兩種付息方式,兩種付息方式均要求采用實際利率法進行會計處理,但其實際利率、攤余成本及利息調整的處理方法都有所不同。本文對兩種付息方式的會計處理進行辨析,提高學習與會計核算的效率與效果。
關鍵詞 :持有至到期投資;分期付息;到期一次性還本付息;會計處理
持有至到期投資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額固定或可確定,且企業有明確意圖與財務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金融資產。由于持有至到期投資要求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額固定或可確定,所以這種金融資產只可能是債權性工具,包括國債或企業債券。
我國會計準則把滿足其他條件的浮動利率債券也歸入持有至到期投資。債券的還本付息方式包括到期一次性還本付息、分期付息到期還本及分期付息分期還本三種,而最常見的是前面兩種方式。無論是哪種方式,在持有債券期間,我國現行會計準則均要求按實際利率法計算債券投資的實際投資收益,并對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利息調整”進行攤銷。在到期一次性還本付息和分期付息到期還本兩種付息方式下,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實際利率計算、攤余成本等都存在差異,導致在理解上及實際運用中存在困難,本文對兩種付息方式下的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會計處理進行辨析。
一、兩種方式下債券實際利率的確定不同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實際利率是進行該債券投資的真實投資收益率。實際上,債券投資的實際利率也就是投資該債券的內含報酬率。從計算的角度來看,實際利率是使債券的初始入賬金額與其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相等的折現率。從歷史成本計量的角度看,這個折現率將在債券的存續期間保持不變,所以有觀點認為,實際利率法是將持有至到期投資基于歷史成本計量模式進行后續計量的一種方法。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后續計量要求以實際利率進行投資收益的確定及溢折價的攤銷。因而在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資,并進行初始計量時,應及時計算該債券的實際利率。持有至到期投資常見的兩種還本付息方式,使得其未來現金流存在明顯差異,其實際利率的確定也相應不同。
(一)分期付息、到期還本方式
持有至到期投資金融資產若為分期付息、到期還本的債券投資,其預計的未來現金流有多項,包括到期收回的本金(面值),以及持有期間的每個期末應收的當期利息。每期期末應收的利息都是按照債券面值和票面利率計算的一個相等金額,該利息在債券投資期的每一個期末連續流入,形成年金。在這種方式下,債券的價值滿足下列算式:
債券初始計量金額= 債券面值×票面利率×(P/A,r,n)+ 債券面值×(P/F,r,n)式中,(P/A,r,n)為利率為r、期數為n 期的年金現值系數,其余同上。
要計算此種情況下的折現率r,需要進行逐步測試,再使用內插法計算出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實際利率。
(二)到期一次性還本付息方式
持有至到期投資金融資產若為到期一次性還本付息的債券投資,其預計的未來現金流只有一項,即到期收回的本金(面值)及所有期間的利息之和。則債券的價值滿足下列算式:
債券初始計量金額= 債券面值×(1+ 票面利率×n)×(P/F,r,n)
式中,n 為債券期限,r為債券的實際利率,(P/F,r,n)是利率為r、期數為n期的普通復利現值系數。
根據債券價值的計算公式,借助資金時間價值系數表,再使用插值法就可以計算出該債券的實際利率。當然,也可以利用現值系數(1+r)-n,推出公式,直接計算得到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實際利率。
二、攤余成本不同
攤余成本從字面來理解是溢折價攤銷后剩余的成本。從實質來看,攤余成本是持有至到期投資各期期末的賬面價值,是以投資的全部價款為基數確定的各期期初成本扣減其溢價攤銷或加上折價攤銷額后的余額。攤余成本也是持有至到期投資計算各期投資收益,確定溢折價攤銷的關鍵。持有到到期投資每一期的投資收益,即每一個期間真實的投資回報等于各期期初攤余成本與實際利率的乘積。
(一)分期付息、到期還本方式
分期付息、到期還本的持有至到期投資,溢價債券的攤余成本等于債券面值加上未攤銷完的溢價,折價債券的攤余成本等于債券面值減去未攤銷完的折價。由于分期付息,每一期間按照權責發生制計算出來的應收利息不構成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價值。對于溢價投資的債券來說,其賬面價值隨持有期的推進逐期減少,至到期時其賬面價值即攤余成本等于面值。而折價投資的債券,其賬面價值隨持有期的推進逐期增加,至到期時其賬面價值即攤余成本也等于面值。
(二)到期一次性還本付息方式
由于到期本息一次性支付,每一期間按照權責發生制計算出來的應收利息構成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價值,用“應計利息”明細賬進行核算。因而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攤余成本中包括了各期累計的“應計利息”。到期一次性還本付息的持有至到期投資,各期期末攤余成本等于期初賬面值加上本期應計利息,加上本期折價推銷額,或減去本期溢價攤銷額。無論是溢折價的債券,都要在持有期內攤銷完其溢折價,攤余成本到期時均等于債券面值與各期利息之和。
三、利息調整攤銷額計算不同
除最后一期外,持有至到期投資在各期均按一定的順序確定利息調整,即溢折價攤銷額。第一步按面值和票面利率計算當期應收(計)利息,第二步按期初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當期實際投資收益,第三步倒擠出本期的利息調整額,即溢折價攤銷額。比較兩種付息方式,由于攤余成本的構成內容不同,使得利息調整攤銷額的確定也就不同。
兩種方式下最后一期的利息調整攤銷額都應該在投資收益確認之前進行計算,但其計算時的內容也不同。分期付息的溢價債券,最后一期利息調整攤銷額等于其期初攤余成本減去面值;折價債券最后一期的利息調整攤銷額等于其面值減去期初攤余成本。到期一次性付息的溢價債券,最后一期利息調整攤銷額等于其期初攤余成本減去到期值(包含面值和各期利息之和);折價債券最后一期的利息調整攤銷額等于其到期值減去期初攤余成本和本期應計利息。
四、實例解析
下面舉例比較兩種付息方式的會計核算,辨析其處理要點。
資料:2012 年1 月2 日,甲公司用銀行存款從證券市場上購買了一項公司債券,債券期限為3 年,劃分為持有至到期投資,債券的面值1 100 元,實際支付價款為950 元,另支付相關費用11 元,債券票面利率為3%。
注:分期付息、到期還本方式中前面兩期的“應收利息”收到的會計處理略。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與持有至到期投資一樣,都屬于企業的金融資產。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既可以是權益性工具的股票等,也可以是債權性工具的債券等。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債券的話,其核算與持有至到期投資一樣,初始計量時要求區分面值和“利息調整”,“利息調整”中包含溢折價和取得金融資產的交易手續費,同時計算確定債券投資的實際利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后續計量,根據權責發生制,結合不同的付息方式,采用實際利率法計算確定各期的“投資收益”,同時進行“利息調整”的攤銷。不同的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要求以公允價值計量,而持有至到期投資要求以歷史成本計量。所以,厘清持有至到期投資在兩種付息方式下的會計處理,對學習與核算處理兩種金融資產都有一定意義。
參考文獻:
[1]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2006[Z].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2]戴德明,林鋼,趙西卜.財務會計學[Z].第六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
[3]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中級會計實務(2013年度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輔導教材)[Z].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3年.
[4]劉永澤.會計學概論[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關鍵詞:宏觀具體初中物理復習
在初中物理復習教學中,覆蓋面很廣的知識點如同鹽和維生素這類物質一樣,是所有學生取得良好成績的必須品,而對于組織復習工作的教師來講,若是只在微觀知識點灌輸方面努力,而不能注意到復習方法的靈活性,則難以引發學生的復習激情,反而會讓課堂顯得缺少層次、沉悶無聊.因此,上復習課最好的做法是能引導學生尋找到知識點在知識網絡中的位置,由宏觀到具體,有章可循、有的放矢,針對性地完成不同知識內容的歸納工作.
一、系統性復習為貫穿
系統性復習的手段,在階段性復習時適用性較強,主要應以復習課的形式持續下去.在復習時,教師需要破除教材編排順序上的僵化限制,按照具體復習內容,給學生提供相應的復習提綱,并且在這個提綱里面先行確定出數量不等的復習點,接下來要求學生借助聯想思維模式,對各個復習點展開拓展,使之涵蓋更加豐富的概念、規律、公式等,并明確其中的聯系.比如,在復習熱學知識時,這種系統性復習手段非常實用,教師可以將“熱量”這個詞看作宏觀知識范圍中的一個關鍵點,使學生在此基礎上做出深度聯系,如延伸出熱能、溫度以及熱現象等內容,了解這些內容的具體含義,然后以此為分枝性的關鍵點,再次輻射出更加豐富的內容,如從熱量知識可以聯想到燃燒、物體表面或者內部的溫度變化等,從熱能知識可以聯想到熱能大小、變化方式、熱機等.這種系統性復習為貫穿的做法,會將一定范圍中的知識納入到網絡結構中,便于學生扎實記憶.
二、生活式復習為輔助
借助生活里面存在的物理現象,提高復習效率.在初中階段,很多物理知識都可以在生活里面尋求到相應的實例.這種尋求與處理實例的過程,能讓抽象概念變得更加形象,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牢固把握.在復習時,教師可以視情況不同采取兩種做法,一是主動講解生活中存在的物理現象,并使學生獨立思考和分析,指明該現象與何種物理知識有關;二是由教師提出理論知識,要求學生舉出生活實例,用于加深學生的理解.比如,在復習摩擦有關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解摩滑動摩擦、滾動摩擦等概念,并要求學生舉出生活實例,說明何為滑動摩擦,何為滾動摩擦,增大或者減小摩擦的方法都有哪些等.
三、問題化訓練為常態
學生從宏觀上把握物理知識后,教師應當從微觀上具體指導學生做出針對性的練習,用于集中處理難點問題、特殊章節.實踐證明,反復的、常態的練習雖然看起來枯燥,但實際效果還是明顯的.在復習過程中,教師要參考學生的平時學習狀態,給出代表性的問題,使學生得以在訓練時發現疑點、逐一攻克.值得說明的有兩點,一是針對物理的學科特點,都是要在訓練內容中增加實驗影響力,用以保證復習效果的提高.比如,在問題中設置實驗情境,如果時間允許,可以再次實際操作實驗,使學生進一步深刻領悟所學知識,同時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物理思維能力.二是采取問題化訓練手段實施復習,要避免陷入到題海戰術的窘境中,那樣做兵將皆倦,是不利于完成復習任務的.
四、反?;O疑為拓展
一、中學物理課教學反思的含義
所謂教學反思,就是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行為,是教師對教學行為和教學活動進行批判的、有意識的分析與再認證的過程。而初中物理教學反思就是一種以追求物理教學實踐合理性為目的,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發現、思考、解決問題,對教學行為和教學活動進行批判的、有意識的分析與再認證的過程。
二、中學物理復習課存在的問題分析
物理老師們都感到新課容易上,而復習課難上。每每上完復習課,總會呆坐思考同一個問題:為什么一堂自我感覺很滿意的復習課,卻激不起學生的共鳴,得不到應有的效果?原因在哪里?經過反復的思考,我覺得主要在于以下兩個方面:在涉及“基本知識”的復習課中,我們往往都是通過歸納成條文或畫圖表概括的手段來羅列知識,梳理知識方法,這種做法,往往表現為老師津津樂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漫不經心,無精打采,無法激發學生的興趣。但一當老師提出一些創設性的問題,則學生精神振奮,精力集中地思考問題,這就是明顯反映了學生需要通過問題來復習“基礎知識”的迫切要求。問題是物理的靈魂,把問題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就能激起學生的共鳴,因為這順應學生的心理需要。在涉及“物理技能、物理思想方法”的復習課中,以往教學往往是闡述一種“方法”后,立即出示一個或幾個相應的例題或練習,學生只管按老師傳授的“方法”套用即可,這樣,學生就省略了“方法”的思考和被揭示的過程,即選擇判斷的過程,同時也限制了學生的思維,長此以往,也就形成了“學生上課聽得懂,課后或考試不會思考、不會做題”的現象。在解答問題上,學生就會束手無策,無從下手,這就是當前物理復習課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三、中學物理復習課教學反思與對策
課前針對復習課的教學目標,設計出幾組題目,將有關物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與物理思想融于其中。換言之,即以題目為骨架編擬課時教案,在具體教學中,以題目開路,然后引導學生對題目進行分析、討論、研究和解答。教師借題發揮,畫龍點睛,使學生在積極主動地探索研究中,在解答題目的過程中鞏固所學的知識,發現規律性的東西,并使學生智力與能力得到訓練與提高,變“講練講”為“練講練”,變“一法一題”為“見題想法”。
1.緊緊圍繞課時復習目標選題。使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思想、解題規律,重復出現,螺旋式遞進,這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有助于學生掌握問題的來龍去脈,加速從模仿到靈活運用的過程,能深深印到學生的腦海中。
2.題目的選編以考綱為綱,以教本為本,具有基礎性、針對性、量力性、典型性和層次性。我們教師應該如何選擇習題呢?初中物理是打基礎的時期。首先,習題應具有基礎性,避免開始就是偏題、怪題和難題,這對鞏固基礎知識是非常不利的;其次,習題應該具有針對性,一節課上下來,一個章節復習過后,重點在哪我們的習題就要針對到哪,起到鞏固知識點的目的,不要讓一些無用的“野雞”題目沖淡了重點;最后習題應該具有量力性,難度適中,太容易則不易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把握深度,太難則成為學生“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達不到鞏固知識的目的,讓學生望而生畏,抹殺學生的自信心。要把握一個“度”,讓學生“跳一跳,夠得著”,題量也要適中,并不是做的越多效果越好。
3.作業布置了必收交、收交了必批改、批改了必講評、講評了必訂正,做到反饋全面,校正及時。老師對學生作業要做到上面四個“必”字,布置的作業一定要收,作業要認真批改,但我發現實際操作中,絕大多數老師對作業是只“批”不“改”,這里我當然主要指的是問答題和計算題。對作業的批改是“為結果論”,只要結果是對的,立馬一個紅紅的長長的“√”就上去了,至于學生用的什么方法,用了那些方法全然不知;只要看結果是錯的,旋即一個大大的“×”就劃上去了,至于學生錯在哪里從來不看,為什么錯了從不幫學生找原因。從而在課堂訂正作業時,對學生采用的一些好的方法沒有“發揚光大”,對學生常出現的思維誤區沒有足夠的澄清,學生整體解題思路狹隘。而老師的講解的仍然是埋在自己肚中的那壺“陳年老酒”,自己的知識也得不到更新。對做錯的題要嚴格要求學生訂正,做到作業能全面的反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校正及時。
4.一組題目解完后,帶領學生回過來反思,本題復習了哪些基礎知識?利用了哪些基本技能?重溫了哪些物理方法?體現了哪些物理思想?哪道題可推廣,引伸變式?哪些題能一題多解?把后兩個疑問交給學生,使他們不斷地反思,在反思中鞏固、深化、提高,使他們的知識由點到面,由面到體,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
關鍵詞: 輔導員 高校突發事件 案例分析
隨著21世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改革的不斷深化,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社會安全等問題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這些問題和矛盾也不斷地影響和沖擊著高校,高校也頻頻發生突發危機事件。這些事件對大學生的生命安全、心理安全和財產安全構成很大的威脅,影響了校園的安全和穩定。
高校突發事件,是指高校受國內外形勢、高校管理等因素的影響,涉及在校大學生切身利益的,各種突如其來的、意外發生的、緊急的,并在高校范圍內造成后果或重大影響的學生行為事件,如學生自殺、群架斗毆、食物中毒、宿舍重大失竊等事件。高校如何進行必要的案例分析預防突發事件,在突發事件發生后應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來解決都是當前高校重要的研究課題,特別是處于高校學生工作一線的輔導員,在應對突發事件時更應講究策略和方法,以達到穩定高校安全的要求,對高校達到長治久安的目標具有指導性的建設意義。
一、突發事件在高校產生的影響
1.造成當事人的多重傷害
突發事件的發生對高校的正常教學工作、學生生活和學校聲譽都會帶來一定的影響,其中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受害者無疑是事件當事人。突發事件給當事人帶來了不可避免的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對當事人今后的工作、學習、生活和心理發展等方面都會產生相當大的影響。首先,突發事件打破了當事人的原有生活規律,擾亂了其正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使其生活處于無所適從的狀態。其次,突發事件處理之后會給當事人留下一定的心理陰影,使其心理處于浮動的狀態,甚至在事后回憶時仍心有余悸,更有甚者會出現心理障礙。最后,突發事件的發生會引發學生的群體討論和猜疑,如果學校對突發事件采取“消息封鎖”的態度,那么各種流言蜚語對當事人無疑就是更大的傷害。突發事件給直接當事人和間接當事人都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傷害,需要輔導員給予針對性的安撫、引導和教育。
2.傷害學生心理
根據社會心理學理論,在突發事件發生后的一段時間內,社會和個人都將處于一種危機的狀態。面對突如其來的高校突發事件,學生往往缺乏足夠的分辨是非、認清本質的判斷力,以至于一段時間內陷入一種當事人缺乏安全感,學生之間缺乏信任的狀態,甚至會導致逆反、埋怨等不良情緒。近年來社會競爭日趨激烈,就業形勢日益嚴峻,不少大學生都存在一定的心理壓力,倘若處理不當將會引發連鎖反應,給大學生心靈帶來更大的沖擊。大學生心理的教育和引導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使命,在突發事件中輔導員要充分運用掌握的心理學知識,及時疏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障礙等問題,以減少突發事件對大學生造成的心理傷害。
3.激化校園矛盾
伴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進程,國內各大高校擴大招生規模,使得高校在辦學、管理和服務等各領域面臨著更多的難題。近年來高校突發事件的時有發生就是其外在體現,它已引起社會的高度關注,使各種潛伏的校園矛盾激化,既破壞了校園的穩定,又擾亂了學生的正常生活,甚至會影響學校的名譽和聲望,對學校的招生和畢業生就業造成一定的沖擊。
4.考驗輔導員的素質和能力
高校突發事件是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契機。為了達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輔導員要具備敏銳的預測能力、快速的反應能力和高效的處置能力。敏銳的預測能力是指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對突發事件要有提防意識,還要從以往突發事件中尋找規律,對突發事件的發生發展規律、特點等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從而做到充分預測、準確把握、及時處置??焖俚姆磻芰σ筝o導員能準確把握社會思想動向和學生心理動態,及時關注帶有苗頭性的問題,把潛伏的危機解決于“萌芽階段”,從而避免突發事件給學校和學生帶來的不良影響。最后,在突發事件發生時輔導員要保持沉著冷靜,發揮主觀能動性,迅速處理事件,及時控制局勢。這就要求輔導員具有高效靈活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這些能力要求輔導員在平時的工作實踐中加強修養、善于總結、不斷提升能力。
二、校園典型案例分析
2005年政府教育部門開始在高校開展平安校園建設活動,尤其將對突發事件應急機制建設納入考核體系,各高校都初步建立突發事件應急機制,普遍建立了校園110等危機管理的應急指揮系統,突發危機事件管理意識有了明顯的提高。
對上海某高校兩起典型案例的分析。
案例一:張同學,女,河南生源,2005年9月入校,英語專業。2006年年底有同學向輔導員匯報,稱張同學近期身體突然發胖,因曾經有夜不歸宿現象,故懷疑有懷孕的可能。輔導員接到此報告后,立即展開查訪,并且找該女生談心,目測中發現張同學雖然身體較以往肥胖,但腹部隆起較明顯。當提及關于例假的情況時,張同學提出自己已經5個月沒來例假,因以前也有例假日期的不準時,故沒放在心上。獲此重要信息后,輔導員立即向學生總支書記報告此事??傊浻H自帶領該生去中心醫院做B超檢查,當檢查報告明確表示已懷孕5個月時,張同學掩面而泣。在盡力安慰她情緒的同時,輔民員將此事上報了校黨委副書記。校領導經過討論研究,決定讓張同學直接回家做好流產手術后再返校繼續學業。輔導員與家長聯系過后,由輔導員送張同學去火車站,家長在目的地接站。經過手術休養,半年后張同學順利返校讀書。這起案例讓我們想到的是,首先,學生們有主動的匯報意識,使輔導員能夠及時了解個別學生的突發狀況,其次,輔導員能夠及時上報領導,聽從領導指揮也是非常必要的。這個突發事件幸好發現比較及時,否則可能對張同學的生理和心理造成更深遠的傷害。
案例二:馬同學,男,山東生源,2005年9月入校,英語專業。2007年11月某晚,輔導員突然接到學生生活園區派出所電話,稱學生宿舍樓有男生打群架,一位姓馬的男生被送往中心醫院接受緊急救治。在向領導作初步匯報后,輔導員立即趕往醫院,見到了病床上的馬同學,左側眉骨上方因打擊裂口被縫7針,很可能有破相的趨勢。經過向周圍同學的詢問,知道事件的發生是因為在籃球比賽中,與其他院系男生發生口角,之后回宿舍,對方男生糾集一群人過來打擊報復。在毆打中,馬同學受傷至此。輔導員與學生家長取得聯系,在校保衛處領導,對方輔導員的出面下,肇事者及受害人雙方家長面對面溝通此事,雖然馬同學家長的情緒比較激烈,但是為維護校園穩定,學生安全等考慮,最后通過道歉經濟補償等方法使本事件妥善解決。
三、輔導員應對高校突發事件的思路與方法
1.積極預防是輔導員應對突發事件的前提
掌握學生動態是有效預防突發事件的前提條件,是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礎。實踐證明,只有構建暢通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反饋渠道,才能使輔導員及時準確掌握學生學習、生活和思想各方面動態,而學生特別是學生干部的情況匯報是輔導員了解學生動態的重要途徑。輔導員要善于通過學生干部會議、黨支部會議等多種途徑,從關心、幫助同學的角度出發,向廣大學生闡明“匯報意識”在預防處理突發事件工作中的積極意義,從而引導學生干部、黨員,甚至是普通同學在學生當中出現異常情況時能從大局出發,以主人翁的意識及時向輔導員匯報情況,從而使輔導員能隨時掌握學生動態,把握主動,及時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而有效預防突發事件的發生。
2.互動機制是輔導員應對突發事件的措施
信息上報是處理危機事件的關鍵環節。由于突發事件總是防不勝防的,而且輔導員個人的能力及職權是相對有限的,因此輔導員要明確信息的及時上報在處理危機事件中的重要性。只有信息及時地上報才能讓領導及時掌握情況,爭取主動作出正確決策,從而有助于凝聚全校的力量做好危機事件的處理和善后處置工作。因此,輔導員要提高警惕,時刻保持對事件的敏感度,在學生群體當中出現異常情況時,不能自行處理,要在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趕往危機現場,同時向上級領導匯報情況,聽從指揮,配合學校積極開展工作。
家?;邮腔馕C事件的長效機制。在日常的工作中,輔導員要與學生家長時刻保持密切的聯系,經常向家長通報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等各方面情況,特別是對于那些需要重點關注的對象,輔導員更應該與家長密切配合,共同行動。
正確且及時的信息是應對危機事件的科學做法。突發事件的發生如果以非官方消息的形式迅速在校園蔓延,就會在學生群體當中引起恐慌,因此,在突發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輔導員要以科學、負責的態度,準確把握問題實質,采取有力措施,及時作出反應;要通過召開年級大會、黨支部會議、學生干部會議等不同層次會議的方式,同時應利用各類等網絡載體準確地向學生傳遞真實信息。這樣不僅能獲得學生對輔導員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而且能使廣大學生以此為戒,從而更好地預防同類事件的發生。
3.恢復重建是輔導員應對突發事件的延續
心理恢復是危機干預的必要步驟。突發事件的及時處理并不代表危機干預任務的全部完成,事實上,突發事件的發生在帶來人員的非正常死亡或財產巨大損失的同時,對于學生當事人甚至是學生群體往往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創傷。因此,輔導員既要在突發事件發生時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又要在事件處理過后通過個體或團體輔導的方式對需要輔導的學生群體進行心理輔導,使其獲得心靈上的支持與慰藉,盡快恢復往日有序的學習和生活。
事后教育是思想教育的良好契機。突發事件在給高校的穩定發展帶來一定沖擊和潛在威脅的同時,也帶來了良好的教育機遇。輔導員要因地制宜,在每個關節點上,做到當機立斷,慎行施教,讓學生們對于事件的成因和影響有正確的認識和合理的評價。輔導員結合事件的實際開展工作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找到落腳點,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心靈更容易得到震撼??偨Y反思是危機干預的重要環節,突發事件結束后對于事件發生的原因、過程及結果等方面的總結反思是整個突發事件管理當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此外,要進一步建立健全相關規章制度,提升學校整體應對危機的能力。
高校突發事件固然不會時時發生,但輔導員必須時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以高度的責任感,將關注、關心、關愛落實到每一位學生身上,在應對突發事件方面要采取“防治結合,重在預防”的原則。輔導員應堅持以人為本,切實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統籌兼顧,求真務實,促進實踐與交流的相互作用,共同構建和諧校園。
參考文獻:
[1]趙海榮.輔導員在預防大學生群體性突發事件中的作為[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4):171-172.
[2]黃海群.大學生心理危機突發:案例分析及對策[J].嘉應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10,(9):69-71.
[3]姜婕.高校應對公共突發事件的策略[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11,(11):96-98.
關鍵詞:市場機制;職能轉變
黨的十報告中指出,“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實際上就是要處理好在資源配置中是市場起決定性作用,還是政府起決定性作用這個問題。由于體制和機制等原因,我國道路交通運輸資源還存在配置不合理、利用率不高、公平性體現不夠和整體效益不夠理想等問題,道路交通運輸資源配置問題是道路交通運輸理論與實踐所要解釋和解決的核心問題。
一、政府與市場在道路交通運輸資源配置中的關系
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是經濟發展的關鍵問題,也是政府管理市場面臨的老問題。在我國的改革歷程中,兩者的關系不斷演變,認識也逐步深化。在現代市場經濟體系中,政府調控和市場競爭是交通運輸資源優化配置的兩種機制,各有長處,但功能不同。政府是一只“看得見”的手,市場是一只“看不見”的手,“兩只手”都能對交通運輸資源配置產生作用。但它們對交通運輸資源配置和利益調節的機理、手段、方式不同。市場機制是通過競爭提高效率、提高效益,通過供求、價格、競爭等機制功能配置資源,調節效率、利益關系。運輸市場的主體自主決策、自主經營和自擔風險。而政府是根據全局性和公益性需求,依靠行政權力和體制,對重要交通運輸資源進行配置,調節重要利益關系,促進市場向健康方向發展。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是市場經濟本質的具體體現。對于追求效率和效益為目標的交通運輸主體,市場是優化配置資源的最好機制。但由于市場自身特性,對于公共產品及以宏觀層面出現的“市場失靈”等現象,在解決公共利益問題時,市場機制也不能發揮作用,需要政府對交通運輸資源來進行宏觀調控配置。
二、政府與市場在道路交通運輸資源配置中的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以道路運輸市場為取向的道路交通運輸改革,把運輸市場機制中的一切積極方面充分釋放出來。政府著力培育運輸市場體系并抑制運輸市場本身的消極因素,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尤其是道路運輸市場發展過程中,市場對運輸市場的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在運輸市場發展中發揮著主導性、導向性的作用,但并不是起全部作用,它同時要接受政府必要的宏觀調節。
政府職能應該主要定位在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等方面。一是要全力提高穩定社會秩序的能力,提高保護各類財產權完整和安全的能力。二是公正裁決好道路交通運輸行業的“債權與債務”、“公權與私權”、“勞與資”、“內資與外資”、“國企與私企”等各種矛盾,努力創造一個公平競爭、誠信有序的運輸市場經濟環境。三是政府要站在全局的高度進行宏觀道路交通運輸戰略規劃和運輸產業發展指導,使之盡可能符合全局和國家利益。四是制定各項法律法規規范經營行為,規避風險。五是政府應承擔起公共產品和基本公共服務的職責。六是彌補運輸市場失靈,有效地調控公共服務,體現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有了成熟的市場做基礎,市場主體才能自覺運用價值規律和供求關系來決定自身的行為,才能自覺地把企業利益和社會責任統一起來,使市場高效有序地運轉。一是發揮價格杠桿作用,實現資源的自由流動,促進資源利用率的提高。二是通過市場競爭,激發各類經濟主體參與市場競爭的積極性。三是減少各種非市場因素在資源配置中的影響,讓市場調節生產經營行為,讓市場均衡價格,促進資源利用率的提高。四是有效調節勞動力市場的供求關系,引導勞動力有序流動。
三、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
當前我國運輸行業發展方式粗放,創新驅動能力不強,內生增長動力不足,發展質量和效益不高,發展不平衡、不協調、持續發展能力不強,面臨著運輸市場發育不健全、市場秩序不夠規范、市場規制不健全,地方保護主義盛行、市場競爭不充分等問題。急需理清政府和市場的界限,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市場活力的“加法”,促進綜合交通、智慧交通、綠色交通、平安交通“四個交通”健康發展。
一是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做到政府與市場(社會)相互不缺位、不錯位、不越位。一方面需要弱化政府在微觀方面的管理職能,從不該管的領域中退出來,讓市場真正發揮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努力打造服務型政府,完成政府職能的轉變;另一方面需要強化政府在社會管理和服務方面的職能,彌補市場本身的不足和缺陷,為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二是正確認識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作用和市場作用的優點與局限性。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要高度重視政府的作用,也要高度重視市場的作用。政府宏觀調控和管理的主要任務,是保持經濟總量平衡,抑制通貨膨脹,促進重大結構優化,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和條件。同時,積極完善和規范市場準入制度,建立統一規范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維護市場秩序,保障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但是,如果政府管理和調控的范圍、力度超過了彌補“市場失靈”、維持市場機制正常運行的合理需要,或干預的方向不對路、形式選擇失當,其結果非但不能糾正“市場失靈”,反而會抑制市場機制的正常運作。
三是正確處理政府職能轉變。政府在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初始階段處于主導地位,需要有選擇地加大對地方經濟發展的引導和投資,對市場形成需要的硬件和軟件進行建設,促進運輸行業經濟增長,增加運輸經營收入,有效地回應運輸經濟發展對公共物品的需求。但當市場培育成熟后,政府應當實現經濟建設型政府向公共服務型政府的轉變,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對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市場能做的就讓市場去做。把政府“不該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交給市場。政府權力應當在服務于市場機制的范圍內增強運轉的實效性,要著力推進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減少和下放投資、生產經營活動等審批事項,逐步取消對微觀經濟事務的管理。通過政府職能轉變,建設適合于現代市場經濟的服務型政府,以達到經濟社會的持續與協調發展。
四、推進道路運輸業又好又快發展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基于“五位一體”的建設目標,必然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為基石,既要充分發揮運輸市場在道路交通運輸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又要充分發揮政府在道路交通運輸資源配置中的導向性或主導型作用。同時,要通過制度創新,實現政府決策權、執行權和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遏制公權力的越位、缺位、錯位,真正做到運輸市場在道路交通運輸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形成社會的公平、正義與和諧,推進道路運輸業又好又快發展。
一是完善現代運輸市場體系。形成全國范圍的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運輸市場體系,創造公平競爭的運輸發展環境。讓運輸市場的優勝劣汰功能在運輸業發展過程中發揮主要作用,確保投資效益。全面深化運輸行業改革,切實轉變管理職能,構建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運行規則,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加快實現由行政審批管理向負面清單管理轉變,遏制行業壟斷和不正當競爭。體現政府的公共管理職能。
二是尊重價值規律,使運輸企業成為平等競爭的運輸市場主體。公有制運輸企業和非公有制運輸企業都是運輸市場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應該攜手并進。國有運輸企業所具備的某些特殊地位與獨特資源影響了運輸市場公開、公平與公正要求,影響了運輸市場的公平競爭。為此,更好發揮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場“無形之手”的作用,使國有運輸企業以規范經營決策、資產保值增值、公平參與競爭、提高企業效率、增強企業活力、承擔社會責任為重點,實行以政企分開、政資分開、特許經營、政府監管為主要內容的改革,進一步破除各種形式的行政壟斷,使國有運輸企業及其職業經理人成為具有硬約束的運輸市場主體。
三是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健全宏觀調控體系,強化政府有效治理。運輸市場的宏觀調控應該是在運輸市場配置資源起決定性作用的基礎上發揮政府協同與矯正作用,只是遏制運輸市場失靈和彌補運輸市場失靈。政府的宏觀調控不能夠忽視運輸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不要用政府“看得見的手”取代運輸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初中歷史;中考復習策略
在初中歷史中考復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把握學生的歷史學習基本能力,根據學生現有的歷史學習能力確定初中歷史復習策略,讓復習真正建立在學生歷史學習能力提高的基礎上,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和其他學生形成積極互動,提高創新能力和表達能力,以便能在中考中取得優異成績。
一、以生為本,以學定教,根據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緊扣復習重點
1.緊扣學生已經具備的歷史學習能力確定復習策略
初中歷史的復習過程,是讓學生有效參與師生互動,調動學生主體參與的復習。教師要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梳理歷史知識,掌握不同層次的歷史知識的運用方法,學會運用歷史知識解答各種歷史問題。教師要強化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首先就需要在不同的復習進程中促進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的提高,讓每一次復習都能夠環環相扣,跟學生現有的歷史學習能力有效融合在一起。教師要把學生放在教學的主體地位,精選習題,拔高學生創新運用歷史知識的能力。如在復習《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西方世界》的時候,教師首先就要確定學生已經掌握的本章教學內容,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知識樹的形式將已經掌握的歷史知識展示出來。在知識樹的構建中,教師要讓學生整合每一部分學習內容的重點、難點,然后在組內進行交流。教師在研討學生已經掌握的歷史內容的基礎上,確定教學重點。
2.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能力的提升
初中歷史中考復習涉及面廣,時間緊迫,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學生歷史學習能力并不容易。教師在確定復習策略的時候要將學生歷史能力的提升放在首位。初中歷史的中考是開卷考試,越是開卷考試的科目學生學習能力的運用就需要的更多,教師要把握學生能力的提升策略,精選習題,抓好學生反饋,不斷提高學生的能力。如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變化”的復習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成長,突出學生自主發展、自主創新,讓學生不要拘泥于固定的形式進行復習,要注重學生的情感參與,讓學生首先確定自己已經具備的歷史知識,在這個基礎上,讓學生和教學大綱要求的歷史學習能力相比較,確定自己的上升空間。教師要整合不同層次的歷史能力的不同,開展中考復習策略研討,讓學生都積極參與到研討過程中,思考自身復習策略。教師要積極調動學生在每一堂課的參與度,讓學生在明考點、夯基礎、突主干、成系統的復習專題教學模式中進行復習。
二、多媒體輔助歷史中考復習,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歷史知識體系,提高歷史學習能力
1.多媒體輔助歷史中考復習的優勢
初中歷史知識點比較繁雜,如果僅憑教師一張嘴、一支粉筆很難讓學生系統了解教學內容。而多媒體課件的輔助參與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歷史知識。在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上,歷史教研組要抓好集體備課,搞好集體教研,凸顯團隊合作,由集體共同研討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要夯實歷史復習重點。如在“世界近代史”的復習過程中,教研組要做好組內教研,加強復習專題研討,將歷史專題復習運用集體教研的形式對學習專題進行高水平、深研究,然后再將研究的結果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形式展示出來。同時,教師要研究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讓學生能夠在歷史復習的過程中更好地掌握世界近代史中的知識點,并學會運用已經具備的能力解決歷史問題。
2.通過多媒體課件更好地讓學生展示復習重難點
多媒體課件具備聲音、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可以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的積極參與。教師要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展示歷史復習的重點難點,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歷史知識體系的研討中來,讓學生討論在答題時的注意事項,在教學中出現的易混點、易錯點、遺漏點,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另外,教師在學生需要拷貝多媒體課件的時候,要積極鼓勵學生將多媒體課件拷貝到家中進行自主復習,更好地完成對歷史知識體系中重點難點的掌握。
三、重視教材,重視基礎,以教材為基礎,以時政為依托
1.重視教材,重視基礎
初中歷史中考復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復習經驗交流,研討命題經驗。教師要重視教材知識體系,重視基礎知識的整合,從知識點、考點思考復習重點,讓學生能夠在現有的基礎上更好地了解如何利用手中的復習資料做好復習,如何通過自己的綜合能力解答歷史問題。教師要摒棄學生認為開卷考試不用復習的觀點,要讓學生懂得歷史命題考查范圍廣、綜合性強,要將能力放在首位,通過對教材內容知識點的復習,針對學生的識圖、讀表、分析理解、歸納總結等能力的提升向學生出示復習重點。
2.以教材為基礎,以時政為依托
教師在進行中考復習的時候,要關注中考歷史命題的角度,解讀各屆中考歷史命題特點,在重視教材的基礎上,不斷以時政為依托,讓學生學會運用歷史角度去分析時政熱點。從命題看復習,可以讓學生遠離題海,回歸教材。教師要幫助學生以教材為本,選好復習指導用書,做好知識移栽。在課堂復習的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識記課本的提綱和要領,對教師在課堂上補充的新知識點,要記錄在教材的醒目位置,便于考場上能夠隨時翻看到。在不同的復習階段,教師要引導學生與教師共同整理歷史線索,在這個基礎上背誦基本知識點,然后運用簡單的歷史材料進行簡單的提問,引導學生思考,重點引起學生對重大事件、歷史概念的注意。當學生在思考中遇到困難的時候,教師要精講多練,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中運用歷史學習能力做各類歷史問題的練習。在練習題的設計上,教師要做好縱橫比較,讓學生在構建知識網絡的基礎上,以單元復習為主,采用構建知識樹的形式,以點帶面,側重歷史細節以及歷史事件的內在聯系的思考。
四、合作學習,在共同學習中思考歷史復習方法
1.合作學習中提升能力
初中歷史中考復習的過程中,嚴格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合作學習、復習習慣是非常重要的。中考復習中,每一個學生都可能存在自身復習的薄弱環節,而團隊合作交流,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提高對知識的整合能力,熟悉中考題型,形成良好的答題習慣,盡可能地減少失分現象。同時教師要嚴格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審題與答題習慣,盡可能減少失分的現象。在合作復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合作小組的指導,讓學生有針對性地加強應考的薄弱環節,學“活”歷史,“活”學歷史,加強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之間的聯系。如在復習“世界近代史”的時候,可以同時復習“中國近代史”,通過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之間的聯系,加強對世界歷史事件的認識,學會分析歷史問題。
2.加強材料題的訓練
在材料題的復習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運用已經掌握的方法分析歷史問題。要讓學生先分析問題,再閱讀材料,同時緊密結合教材所學內容,運用所學到的歷史知識進行知識遷移。在總結答案的時候要條理清晰、言簡意賅,能夠運用歷史知識分析熱點、焦點問題。
總之,新課程標準下的初中歷史中考復習,教師要以生為本,選擇適合學生的方法進行復習。教師不但要關注學生對歷史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根據學生已經具備的能力進行知識遷移的訓練,提升學生利用歷史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以最佳的狀態完成歷史的中考。
參考文獻:
[1]葛春華.論素質教育下的初中歷史作業[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