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4-11 10:28:54
序論:在您撰寫金融危機的類型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CAPM;系數;銀行類股票;相關性;風險溢價;Chow檢驗
中圖分類號:F830.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11-0091-03
一、理論概述
(一)CAPM簡介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CAPM)是在馬柯維茨的投資組合理論基礎上,由夏普(1964)、林特納(1965)和莫辛(1966)分別獨立地導出的。它作為資本市場上的一般均衡模型,是現代金融市場價格理論的支柱,廣泛應用于投資決策和公司理財領域。
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中,有兩條重要的線,一條是資本市場線(CML),另一條是證券市場線(SML)。資本市場線是在馬柯維茨的投資組合理論中風險資產的有效集引入無風險資產的結果。引入無風險資產后,有效集變成了過無風險利率的點且與原來的風險資產有效集相切的射線,切點為市場組合點,這個點也稱為最優風險組合。只要投資者決定投資于風險證券,那么他都會選擇市場組合,不論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如何;而投資者的風險偏好體現在投資者如何將其全部資金在無風險資產和市場組合M之間進行分配。資本市場線刻畫了有效證券組合的預期收益率和標準差的均衡狀態的關系。它的函數表達式為:
其中,為有效證券組合的預期收益率;為市場組合的預期收益率;為市場組合收益率的標準差;為有效證券組合的標準差。
我們知道,資本市場線用標準差衡量風險,而證券市場線用系數來測定系統風險。單個證券的系數是用單個證券收益率與市場組合收益率的協方差除以市場組合收益率的方差。若用表示證券i的系數,表示證券i的收益率與市場組合收益率的協方差,表示市場組合收益率的方差,則系數用公式表示為
單個證券系數的值說明了各證券的系統風險與市場組合系統風險之間的關系。=1說明了該證券的系統風險與市場組合風險一致;>1說明該證券的系統風險大于市場組合風險;
證券市場線就是用值來描述單個證券的風險與其預期收益之間的關系,其基本關系式為
證券市場線反映了均衡狀態下單個證券的預期回報與其相對市場風險之間的關系。又因為我們通常稱-為證券i的風險溢價,稱為市場組合的風險溢價,因此,證券市場線也描述了證券i的風險溢價與市場組合風險溢價之間的線性關系。
(二)股票的β值
β值反映的是某一投資對象相對于大盤的表現情況。其絕對值越大,顯示其收益變化幅度相對于大盤的變化幅度越大;絕對值越小,顯示其變化幅度相對于大盤越小。如果β是正值,則顯示其變化的方向與大盤的變化方向相同,即大盤漲的時候它漲,大盤跌的時候它跌。如果β是負值,則顯示其變化的方向與大盤的變化方向相反,即大盤漲的時候它跌,大盤跌的時候它漲。
股票的β值衡量了股票的系統性風險,它的具體含義為:
1.β=1,表示該單項資產的風險收益率與市場組合平均風險收益率呈同比例變化,其風險情況與市場投資組合的風險情況一致;
2.β>1,說明該單項資產的風險收益率高于市場組合平均風險收益率,則該單項資產的風險大于整個市場投資組合的風險;
3.β
二、實證檢驗
現在,我們用上面的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來對浦發銀行(600000)等14只銀行類股票進行實證檢驗,確定β系數,研究它們的波動與整個股市波動的相關性,并說明它們的風險溢價與市場組合風險溢價之間的變動關系。
(一)樣本的選取
1.研究時間段的選擇
因為本文是基于金融危機影響的背景下銀行類股票與整個股市波動相關性的研究,因此,我們選取2007年8月到2011年10月21日為樣本時間段,時間跨度為4年2個月。
2.個股樣本的選擇
因為我們研究的是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銀行類股票的波動與整個股市波動的相關性。因此,我們選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14只銀行類股票為研究對象,它們分別是:浦發銀行(600000)、華夏銀行(600015)、北京銀行(601169)、農業銀行(601288)、招商銀行(600036)、南京銀行(601009)、中國銀行(601988)、光大銀行(601818)、建設銀行(601939)、交通銀行(601328)、中信銀行(601998)、工商銀行(601398)、興業銀行(601166)、民生銀行(600016)。
因為在分析股票的收益率時,我們要用股票的復權價,而不是除權價,所以我們從股票分析軟件中獲取這14只銀行類股票的復權價進行數據分析。但是為了便于計算,我們僅選擇這14只股票在所研究時間段中每月最后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的復權價(以下統稱為收盤價)為樣本數據。
3.市場指數(即市場組合)的選取
因為上證指數(000001)以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盤上市的全部股票為計算范圍,以發行量為權數綜合,上證綜指反映了上海證券交易市場的總體走勢,所以在這里我們選擇上證指數(000001)為市場指數。同上面一樣,我們僅采用所研究時間段中每月最后一個交易日上證指數收盤價的復權價(以下統稱為收盤價),一共有51個樣本數據。
4.無風險利率的選擇
在國外研究中,常以一年期的短期國債利率或銀行同業拆借利率來代替無風險利率,但由于我國目前利率尚未市場化,且國債以中長期品種為主,因此,無法用國債利率代替無風險利率。本文選擇用所研究時間段中平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為無風險利率RF,容易算得RF=3.3069%。
5.數據處理
因為我們選取的研究時間段為2007年8月到2011年10月21日,所以我們要得到的樣本數據也應該在這個時間段內。而通過查詢這14只股票的上市時間,我們發現,光大銀行(601818)的上市時間為2010年8月18日,北京銀行(601169)的上市時間為2007年9月21日,農業銀行(601288)的上市時間為2010年7月15日,建設銀行(601939)的上市時間為2007年9月25日。顯然,這4只股票的上市時間都在2007年8月以后。這樣,我們對這4只股票的實證研究就缺少數據,因此,我們提出這4只股票。最終,我們的研究對象為10只銀行類股票,它們分別是:浦發銀行(600000)、華夏銀行(600015)、招商銀行(600036)、南京銀行(601009)、中國銀行(601988)、交通銀行(601328)、中信銀行(601998)、工商銀行(601398)、興業銀行(601166)、民生銀行(600016)。
(二)具體實證分析
選取所研究時間段中上證指數(000001)(為市場組合)和14只銀行類股票每月最后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為樣本數據。設為市場組合的月收益率,R2、R3、R4、R5、R6、R7、R8、R9、R10、R11分別為浦發銀行(600000)、華夏銀行(600015)、招商銀行(600036)、南京銀行(601009)、中國銀行(601988)、交通銀行(601328)、中信銀行(601998)、工商銀行(601398)、興業銀行(601166)、民生銀行(600016)的月收益率,因為月收益率公式為:
月收益率=
用MATLAB軟件包求出市場組合與10只銀行類股票相對應的月收益率。在月收益率的基礎上分別減去無風險利率RF=3.3069%,就可以得到各月市場組合和10只銀行類股票的超額收益率,即求出r1=E(RM)-RF和ri=E(Ri)-RF。r1、r2、r3、r4、r5、r6、r7、r8、r9、r10、r11分別表示市場組合、浦發銀行(600000)、華夏銀行(600015)、招商銀行(600036)、南京銀行(601009)、中國銀行(601988)、交通銀行(601328)、中信銀行(601998)、工商銀行(601398)、興業銀行(601166)、民生銀行(600016)的超額收益率。用MATLAB軟件包計算得出各月的超額收益率。
因為證券市場線可以寫成,而上面我們已經求出了。所以,此時可由回歸方程求出β值。設回歸方程為
。由MATLAB軟件包作線性回歸,求出10只股票的β值和殘差ε。令。得到股票的β值、殘差ε以及y與x的回歸方程,見表1。
表1 10只銀行類股票的β值、殘差ε以及回歸方程
三、結論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這10只股票的值都在之間,這說明上海證券交易所的銀行類股票收益變化幅度相對于大盤的變化幅度較大,整個股市的波動與它們的波動有很大的相關度。特別的,招商銀行、南京銀行、浦發銀行的系數都幾乎接近于1,這說明這3只股票的風險收益率與市場組合平均風險收益率呈同比例變化。
在這10只銀行類股票中,興業銀行(601166)和交通銀行(601328)的值略大于1,說明這2只股票的風險收益率略高于市場組合平均風險收益率,它們的風險略大于整個市場投資組合的風險。華夏銀行(600015)、招商銀行(600036)、中國銀行(601988)、中信銀行(601998)、民生銀行(600016)、工商銀行(601398)的值略小于1,說明這6只股票的風險收益率略低于市場組合平均風險收益率,它們的風險略小于整個市場投資組合的風險。南京銀行(601009)和浦發銀行(600000)的值非常接近于1,說明這2只股票的風險收益率與市場組合平均風險收益率呈同比例變化,它們的風險情況與市場投資組合的風險情況幾乎一致。
其實,我們也可以根據這10只銀行類股票的收益率與市場組合收益率的相關圖中,很容易得出這10只股票的風險收益率與市場組合平均風險收益率的相關性非常高,二者幾乎呈同比例變化,它們的風險情況與市場投資組合的風險情況幾乎一致,這與我們上面得出的結論完全一樣。我們用EVIEWS軟件做出這10只股票與市場組合收益率的相關圖,見圖1。
圖1 銀行類股票與市場組合收益率相關圖
從圖1中我們看出,這10只銀行類股票的收益率與市場組合的收益率具有極高的相關性,風險情況與市場投資組合的風險情況幾乎一致。
四、融資融券業務對β值穩定性的Chow檢驗
因為我國開展融資融券業務的時間為2010年3月,所以我們將時間段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2007年9月—2010年2月;第二個階段為2010年3月—2011年10月。時間段的劃分是基于融資融券業務的開展會帶來β值的變化,參數不夠穩定,因此,采用Chow檢驗進行β值穩定性的檢驗,需要檢驗的時點為2010年3月。用Eviews軟件進行Chow,所得結果如圖2。
圖2 10只銀行類股票的Chow檢驗結果
由圖2可以看出,浦發銀行(600000)、華夏銀行(600015)、招商銀行(600036)、南京銀行(601009)、中國銀行(601988)、交通銀行(601328)、中信銀行(601998)、工商銀行(601398)、興業銀行(601166)、民生銀行(600016)在檢驗時點的F值分別為:0.175465、0.357206、0.022340、2.169731、0.743424、0.412675、0.558315、0.217309、4.783146、1.070466。
一般情況下,Chow檢驗的顯著性水平為α=0.05,在這里,我們也取α=0.05為顯著性水平。在上面的檢驗中,n1=30,n2=20。查表可得F0.05(2,46)=3.23。只有興業銀行(601166)在檢驗時點的F值大于臨界值,拒絕原假設,這說明融資融券業務開展前后β值發生了變化,它的β值不穩定。而其他9只銀行類股票在檢驗時點的F值小于臨界值,不拒絕原假設,這說明融資融券業務開展前后β值沒有發生變化,它們的β值是穩定的。
參考文獻:
[1] 馬亞明,田存志.現代公司金融學[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9.
[2] 黃正.A股市場個股收益與風險的實證研究[D]. 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8.
[3] 沈藝峰,洪錫熙. 我國股票市場貝塔系數的穩定性檢驗[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4):62-68.
Demonstration and test of theβvalue of the bank stock and its stability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BAI Cai-quan
(Economy and management college,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31,China)
【關鍵詞】新技術性貿易壁壘;影響;應對策略
一、金融危機背景下的技術性貿易壁壘新動向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使得全球經濟急轉直下,迅速進入衰退期,國際貿易大幅萎縮。在此背景下,貿易保護主義紛紛抬頭,各國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的實施力度不斷加大,尤其是美、歐、日、韓等發達國家新制定或修訂了諸多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其中最具影響力的新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有:(1)美國新制定或修訂了多項節能法規標準,對電器類產品了一系列的能源性能及測試標準。(2)美國眾議院通過《2009年食品安全加強法案》,對現行的《食品藥品化妝品法》中食品安全相關內容進行了70年來最為重大的修定。(3)美國頒布了自其1973年成立以來最嚴厲的《消費品安全改進法案》(CPSIA),進一步提高兒童產品安全要求。(4)歐盟EuP指令多項實施措施頒布,并擴展到間接用能產品,并且EuP的替代指令ERP正式頒布實施。(5)歐盟進一步完善了REACH法規,對REACH法規附件內容進行了多次修訂和補充,進一步加強國家化學品監管。(6)歐盟WEEE/RoHS指令修訂草案,進一步提高了各類電子電氣產品的循環利用和再利用綜合指標要求。(7)歐盟富馬酸二甲酯(DMF)禁令,歐盟各成員國禁止將富馬酸二甲酯(簡稱DMF)含量超過0.1ppm的消費品投放市場或在市場上銷售。(8)歐盟頒布玩具新指令,新指令的條款由舊指令的16個增加到了57個,進一步完善歐盟玩具安全管理體系。(9)日本擬修訂《化學物質審查法》,對全氟辛烷磺酸(PFOS)等12種化學物質做出規定,進一步加強國家化學品監管。(10)LED照明產品的相關標準的制定已取得重要進展,國際電工委員會了自鎮流LED燈的性能規范,對自鎮流LED燈的光通、壽命、色溫、顯色性等提出了全面的要求;同時,美國、歐盟等國家對LED照明產品也制定了相關的能效技術要求。
二、金融危機背景下的技術性貿易壁壘新特點
1.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被用作貿易保護手段的趨勢更加明顯
2007年至2009年,世貿組織成員的TBT通報數量分別為1211項、1532項、1890項,表現出逐年遞增的趨勢。尤其是在當前金融風暴強烈沖擊實體經濟的國際環境下,美、日、歐等發達國家紛紛新制定或修改有關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的法律法規,進一步強化進口商品的技術要求和管理,使其越來越成為保護本國市場的主要手段和工具。
2.技術性貿易壁壘呈現由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擴散化的趨勢
技術性貿易壁壘呈現在國家間擴散的現象。雖然發達國家仍然是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的主要實施者,但是發達國家和地區所設置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已迅速被發展中國家效仿。例如,2009年1月1日起在韓國銷售的電子電器產品需強制性使用KC標志。2009年7月31日,南非貿易工業部發表官方公告,電子電氣設備的制造商或進口商在產品銷往南非前,每個產品型號都應獲得南非標準局的許可。2009年9月3日,巴西第G/TBT/N/BRA/343號通報,將家用電器納入到強制性產品認證范疇,旨在保護消費者免受家用電器觸電、短路和著火的危險。強制性認證由巴西官方的產品認證機構進行,認證標志要加貼在產品及產品包裝上。
3.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的系統性越來越強,技術水平越來越高
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由針對單一產品采取單一措施設置技術壁壘,發展到針對大類產品采取體系化的綜合措施,并且產品技術水平要求越來越高。歐盟EuP指令及REACH法規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EuP指令的最低能效要求普遍高于發展中國家的現有技術水平并每隔3至5年進行修正,而且產品范圍越來越廣,已從耗能產品(EuP)擴大到能源相關產品(ErP)。REACH法規不僅針對每一種化學物質,而是針對每種化學物質的生產商和進口商,以及每一種物質的每一種用途,且涉及到的不僅僅是化學物質的生產商和進口商,還包括這些化學物質的下游用戶。
4.健康和安全問題仍是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關注重點
從技術性貿易措施通報的目的和理由來看,保護人類健康與安全的通報占了絕大多數。從英國的自行車安全法規、韓國的建筑機械安全標準、電器安全控制法規、日本的道路車輛安全法規、加拿大的、美國的聯邦機動車輛安全標準到歐盟的機械安全指令、玩具安全指令,令人應接不暇。以美國為例,2009年,在其的27項道路車輛工程通報中,安全標準占了五分之四,分別涉及機動車的制動系統、信號裝置、發動機、車燈、反光裝置及相關設備、乘員保護裝置、彈射緩解系統、防盜和防溜車裝置等。
5.節能環保領域和新興產業成為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建設熱點
隨著世界低碳經濟的大力發展,節能環保領域和新興產業的標準制定和市場準入技術制度建設成為技術性壘措施建設熱點。例如,2009年美國新制定或修訂了多項節能法規標準,對電器類產品了一系列的能源性能及測試標準。歐盟對綠色雙指令“WEEE/ROHS”進行的兩次修訂,進一步提高了電子電氣設備的進口門檻;歐盟ErP指令實施措施頒布,對更多產品提出生態設計要求,能效要求也不斷提升。同時,在LED照明產品的相關標準的制定已取得重要進展,韓國、美國等國家和國際標準化組織有關LED照明產品的技術要求也越來越多地浮出水面。
三、新技術性貿易壁壘對遼寧出口競爭力的影響
1.新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進一步增加市場準入的難度
歐盟、美國、日本和韓國是遼寧省的主要貿易伙伴,與此同時,這四個出口市場也是近期制定和修訂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最多的國家。這些國家進一步強化進口商品的技術要求和管理,已經使其越來越成為保護本國市場的主要手段和工具。這些的新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遼寧省出口行業大宗商品的發展,尤其是機電儀器、農食產品、紡織服裝和化工等行業的外貿出口均受到了較大的市場準入限制。
2.新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進一步增加市場準入的難度
歐盟、美國、日本和韓國是遼寧省的主要貿易伙伴,與此同時,這四個出口市場也是近期制定和修訂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最多的國家。這些國家進一步強化進口商品的技術要求和管理,已經使其越來越成為保護本國市場的主要手段和工具。這些的新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遼寧省出口行業大宗商品的發展,尤其是機電儀器、農食產品、紡織服裝和化工等行業的外貿出口均受到了較大的市場準入限制。
3.新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進一步增加了企業成本,影響了出口競爭力
新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的制定與實施使得國際市場標準和技術要求進一步提高,也使得部分出口產品與新的技術性貿易措施要求不一致。為達到相關的新標準,出口企業必須采購價格更高的先進設備,改進生產工藝,改造產品技術,改善環保水平以及重新進行技術標準認證等,這大大地增加了企業成本,進一步降低企業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4.新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進一步推動了出口產品技術升級
新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的實施使得遼寧省傳統出口產品易遭遇技術壁壘,相關出口企業及行業根據進口國的新標準,積極進行技術創新,通過開發、引進適應國外的新標準和新技術,加快產品的更新換代,不斷調整出口產品結構,并逐步地帶動產業結構的升級,從而提高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5.新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進一步促進企業加快國際標準化認證
遼寧省出口產品易遭遇國外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出口產品在安全和質量方面的確存在某些問題,無法達到貿易伙伴國的相關新標準和新技術的要求,被摒棄于國際市場之外。為此很多出口企業在蒙受損失后,變被動為主動,竭力按照國際標準來生產經營,進一步加快了IS09000、IS014000和SA8000等國際標準化的認證。
6.新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進一步促進企業強化質量管理
遼寧省許多出口企業已從充分地意識到國外新技術標準的嚴格性。因此,在出口產品相關項目上實施動態管理,持續跟蹤和研究國外有關技術標準的變化情況,及時在風險評估的基礎上調整重點檢測項目和重點監控項目。作為質量主體,新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進一步促進很多出口企業強化源頭管理,努力增強自律意識,不斷提高自檢自控能力,借此提高產品質量安全。
四、后危機時代,遼寧應對新技術性貿易壁壘的策略建議
(一)政府層面
1.加強技術性貿易壁壘信息平臺的建設,進一步完善技術性貿易壁壘預警機制和應對體系
目前,遼寧省技術性貿易壁壘預警機制的建設明顯不足,尤其是缺少專門的技術性貿易壁壘信息平臺和專業的技術性貿易壁壘信息咨詢服務機構。因此,遼寧省政府應進一步加大投入,盡快建立專門的技術性貿易壁壘信息平臺,組建專業的技術性貿易壁壘信息收集和咨詢機構,進一步加強對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信息收集、加工、分析。尤其是要重點跟蹤受國外新技術性貿易壁壘影響較大的機電儀器、農食產品、紡織服裝等傳統行業以及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的技術壁壘變化情況,及時有效地向相關行業和企業傳輸預警信息,為企業提供合理的信息咨詢服務,使得企業及時做出正確合理的出口決策。
2.加強新國家標準體系的建設,進一步推進標準化建設和認證工作
目前,我國已有近50%的國家標準采用了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但是仍然有半數的國家標準與國際標準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尤其是金融危機期間美、歐、日、韓等發達國家新制定或修訂了諸多技術性貿易壁壘使得我國有關的國家標準與國外標準的差距進一步擴大。因此,政府有關部門要重點關注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的市場準入條件、程序,以及技術標準和法規的修改和制訂工作,加快修改已有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盡快制定或完善新興產業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使我國的技術標準體系能盡快地與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接軌。同時,地方政府應加大企業認證投入,鼓勵企業進一步加強國際標準化認證。
3.加快產業結構升級,進一步實施出口以質取勝戰略
目前,遼寧省出口貿易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2009年遼寧省出口貿易總額334.4億美元,其中高新技術產品出口37.7億美元,僅占11%,技術密集型產品出口比例過低。因此,遼寧省政府應加快產業結構升級,大力發展技術密集型產業,提高省內企業的生產技術水平,尤其是應重點扶植具有比較優勢的裝備制造、機電生產、電子信息等主導產業。同時,進一步實施出口以質取勝戰略,不斷提高出口的總體結構水平、加大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產品及大型成套設備的出口比重;提高傳統出口商品的質量、檔次和水平,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國際市場需求,從而盡可能從技術層面降低企業遭遇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可能性。
(二)行業協會層面
1.加強新技術性貿易壁壘信息的收集與分析,充分發揮行業預警作用
行業協會應積極跟蹤、收集進口國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的最新情況,認真研究分析各主要貿易伙伴有關的技術標準與法規,定期發表研究報告,有針對性地將信息傳遞給企業,幫助企業提出具體對策。同時,行業協會還應該密切關注國際市場動態,正確預見事態發展,逐步建立產品生產、消費、價格變化和技術性貿易壁壘的預警系統,對可能發生的貿易爭端提前預警并及時制定對策,積極防范技術壁壘。
2.加強行業自律,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管理作用
行業協會要加強行業出口產品管理。首先是進行行業價格自律,通過公布信息和提供咨詢服務等手段,及時引導企業調節出口數量和價格,避免無序競爭,然后是質量和服務自律,要求企業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引導和鼓勵企業實施出口戰略轉型,使企業向技術創新、品牌與商標為主的以質取勝的戰略方向發展。
3.加強技術壁壘貿易糾紛的研究,充分發揮行業應訴指導作用
當前金融危機背景下,由于技術壁壘而導致的貿易糾紛越來越多。政府無法介入這些爭端,而行業協會作為企業的自發、自律機構,自然應成為企業的代言人。因此,行業協會在企業遭遇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時候,需組織國內企業積極應對,在行業內采取統一行動,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利用國際貿易規則和爭端解決機制,加強與進口國磋商和談判,指導企業努力突破技術壁壘。
(三)出口企業層面
1.積極關注有關的技術壁壘新動向,建立技術壁壘快速反應機制
企業應當積極地關注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發展的新情況,尤其是對主要貿易伙伴國新制定或修訂的技術壁壘措施要加強研究,實時掌握與本企業出口產品有關的技術壁壘新動向,量化新技術壁壘對企業產品出口的影響。對影響人類安全、健康、影響環保的潛在危險的出口產品實行風險評估,并且加強相關信息的整理、分析和傳遞,建立一個高效、靈敏、迅速的反技術壁壘預警與快速反應機制。
2.實施國際標準化戰略,加強出口產品標準化建設與認證
采用國際標準是沖破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最有效手段。因此,企業應該積極開展出口產品標準化建設和國際標準認證工作,以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而要獲取主要貿易伙伴國家的產品認證和體系認證,最主要的還是要靠推進產業標準建設,全面提高產品質量水平。為此,企業要切實抓好產品標準體系建設,把生產、加工和出口籌備各個環節全部納入標準化控制,同時在有關部門的協助下,健全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體系。
3.加大產品研發投入,加快產品技術創新
技術性貿易壁壘實質是高科技壁壘,不管進口國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的目的是什么,技術性貿易壁壘總是與科學技術水平密切聯系的。尤其是在金融危機背景下國外新制定或修訂的技術標準越來越繁雜、瑣碎,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有條件的企業要努力引進優秀的技術、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加大研發的投入,加快技術進步,以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增強出口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4.調整出口市場結構,全面拓展國際市場
目前,遼寧企業出口市場主要集中在美、歐、日、韓等發達國家,而這些國又是頒布和實施新技術壁壘最多、對遼寧出口企業影響最大的國家。因此,出口企業必須主動進行出口市場調整,堅持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在不放棄傳統市場的同時,應把出口盡可能轉向發展中國家和中等收入國家,大力開拓俄羅斯、拉美、中東、非洲等潛力較大、前景廣闊的新興市場,盡可能減少新技術壁壘產生的不利影響。
5.充分利用WTO技術性貿易壁壘協定,積極應對技術壁壘貿易糾紛
技術性貿易壁壘往往存在雙重性,對歐、美、日、韓等主要發達國家設置的技術壁壘,企業要有針對性地加以系統研究鑒別。企業應熟悉、掌握WTO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規則,充分運用WTO貿易爭端解決機制,對違反技術性貿易壁壘協定,損害企業正當權益的貿易行為進行跟蹤調查,及時掌握情況,通過磋商、調解、仲裁等形式積極應對,切實維護好企業自身合理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李欣.談及企業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幾點措施[J].釀酒,2008.
[2]陳萬靈,任培強.經濟危機下貿易保護主義新趨勢及其對策[J].對外經貿實務,2009.
[3]張燕生.在金融危機下認識和應對貿易保護主義[J].中國金融,2009.
[4]杜欣誼.新貿易保護主義對中國出口貿易的影響與政府對策分析[D].吉林大學,2008.
[5]王穎.“次貸危機”對中國外貿出口企業的影響及對策[J].企業家天地?理論版,2008.
[6]潘著.技術壁壘對中國出口貿易的影響及市政分析[J].河北大學學報,2007.
[7]秦單單.新貿易保護主義的發展態勢及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分析[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8.
[8]白明.次貸危機波及中國外貿發展[J].經貿觀察,2008.
[9]丁寶根.金融危機背景下的貿易保護主義及中國應對策略[J].北方經濟,2009.
[10]王遷.國際貿易壁壘的經濟分析與對策研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8.
關鍵詞:國際金融;金融危機;傳遞機制
研究國際金融傳遞機制,對于防范國際金融風險,建立有效防范機制具有重要意義。國際金融傳遞可分為正常傳遞與非正常傳遞兩種類型。正常傳遞指在維持各國匯率穩定和金融市場正常運行的條件下國際資本的流動和影響,非正常傳遞指引起各國匯率劇烈波動和金融市場秩序混亂的國際資本流動,它不僅由一國的金融危機影響到另一國,而且造成各國和地區之間的連鎖反應,即危機“傳染”。本文所討論的國際金融機制,主要指后一種類型。
一、傳遞源與被傳遞對象
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化的國際環境下,由于種種原因首先爆發金融危機的國家(地區)稱為“傳遞源”。受傳遞源影響,同樣的危機很快出現在其臨近或周圍的國家或地區,這些國家或地區稱為“被傳遞對象”。一般情況下,國際金融危機的“傳遞源”多發生在區域經濟鏈條較為薄弱的環節上。那些被傳遞的國家或地區,往往與傳遞源國家在經濟類型、金融體制、發展模式等方面有相似之處,具體來說,可大致分為兩種情況:
(一)經濟一體化區域內高度相關的投資貿易關系。以這次東南亞貨幣危機為例,東盟五國較為全面地進入區域經濟一體化合作階段是在1976年2月五國簽署《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以區內實行特惠關稅區時算起。當時東盟各國為了迅速發展經濟紛紛實行50出口導向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由于當時美、日、歐占東盟進出口總額的60%,使得東盟各國經濟極易受到西方經濟波動的影響。為此,東盟決定采取擴大區內貿易的政策,政策的實施使得東盟五國的內部貿易、投資比重迅速上升,各國經濟命運由此被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了。同時對東盟的這些經濟總量相對較小的國家來說,對外部波動極為敏感,加上各國在產業和進出口結構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及競爭性,那么一旦某國貨幣受到投機者沖擊而匯率發生大幅波動和下跌時,自然也會迅速影響到其它國家的外匯市場,從而造成貨幣危機的傳遞。
(二)國家之間存在某種貨幣一體化安排。1992年歐洲外匯市場波動的背景正是國際投機勢力看準了歐盟貨幣體系中,成員國雖然安排了相互間匯率浮動上下不超過2.25%的界限,這種貨幣一體化安排客觀上要求各國一致的貨幣政策和利率水平。但由于當時東西德統一不久,德國政府對赤字融資的需要要執意維持馬克較高的利率,最終以英鎊為首的其它低利率貨幣遭受投機者拋空而跌破限界,退出歐洲匯率機制,整個西歐經濟也陷入衰退。在這種一體化的貨幣安排下,任何一種薄弱的貨幣受到攻擊都可能引起整個區域的市場動蕩二、傳遞媒介、傳遞途徑與傳遞過程
在全球金融市場一體化、資本市場自由化的國際環境中,貨幣政策傳遞機制越來越依賴于市場價格即匯率和利率等競爭性變量。區域金融危機發生,匯率和利率成為國際金融傳遞的主要媒介。特別是匯率變動直接對國際和一國經濟發生作用。在上述兩個例子中,作為傳遞源的國家都因過去的刻板的盯住匯率政策不能應付國家經濟和金融環境的變化,并都改變了匯率制度,實行浮動匯率制度,從而引起貨幣大幅貶值而發生金融危機。既然國際金融的傳遞媒介是利率和匯率,那么樣國際金融市場特別是外匯市場和資本市場就自然成為主要的傳遞途徑。
國際金融危機傳遞的過程可概括如下(以東南亞金融危機為例):由于泰國周邊國家的貨幣大多與美元掛鉤,當泰銖貶值后,泰國的出口競爭力便得到加強。與泰國出口結構相似的周邊國家為了維持本國產品的出口競爭力,也會競相使本國貨幣貶值。正是基于這種預期,國際投機者必然要對這些國家的貨幣做空頭,而投機性的拋售就會對這些國家的貨幣產生巨大的貶值壓力。另外,心理因素也會加速金融危機的傳遞。由于經濟類型的接近,東南亞國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與泰國類似的經濟問題,如匯率制度缺乏必要的靈活性,不良債權、經常項目逆差等,投資者也害怕當地會發生金融危機,于是干脆把資本從新興市場撤走,從而導致其它國家的金融危機實際發生。
三、現代國際投資組合理論———金融危機傳遞機制的一種理論解釋
投資組合理論是現資組合行為的基礎理論。而近年來的研究表明,隨著各國國內經濟的發展,當前分散投資決策的主要因素已經由證券的種類構成轉向證券的地區構成上來了。馬克維茨的資產組合理論認為,每一種資產組合的風險可以用其收益的方差來度量,整個資產組合的風險大小取決于三個方面的因素:組合中各資產的風險大小、各類資產所占比重以及不同資產之間的相互關系。那么在分散投資時,在既定收益下必須盡量減少資產之間的相關度,從而降低總體風險。目前西方發達國家由于長期的經濟往來和一體化發展,其證券之間的相關系數已經變得很大,僅限于發達國家的投資組合已經無法很好地削減風險。在這種情況下,西方的投資組合必然會把部分投資換成回報。而這些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往往被劃分為不同的區域投資板塊加以管理,一旦其中某一國的貨幣風險上升,國際投資組合即對自身做出修正,這種修正行為就是把屬于該地區板塊的證券和貨幣拋出,從而引起該板塊對應的整個地區的貨幣動蕩。
四、傳遞力度與傳遞中止
關鍵詞:國際金融;金融危機;傳遞機制
研究國際金融傳遞機制,對于防范國際金融風險,建立有效防范機制具有重要意義。國際金融傳遞可分為正常傳遞與非正常傳遞兩種類型。正常傳遞指在維持各國匯率穩定和金融市場正常運行的條件下國際資本的流動和,非正常傳遞指引起各國匯率劇烈波動和金融市場秩序混亂的國際資本流動,它不僅由一國的金融危機影響到另一國,而且造成各國和地區之間的連鎖反應,即危機“傳染”。本文所討論的國際金融機制,主要指后一種類型。
一、傳遞源與被傳遞對象
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化的國際環境下,由于種種原因首先爆發金融危機的國家(地區)稱為“傳遞源”。受傳遞源影響,同樣的危機很快出現在其臨近或周圍的國家或地區,這些國家或地區稱為“被傳遞對象”。一般情況下,國際金融危機的“傳遞源”多發生在區域經濟鏈條較為薄弱的環節上。那些被傳遞的國家或地區,往往與傳遞源國家在經濟類型、金融體制、模式等方面有相似之處,具體來說,可大致分為兩種情況:
(一)經濟一體化區域內高度相關的投資貿易關系。以這次東南亞貨幣危機為例,東盟五國較為全面地進入區域經濟一體化合作階段是在1976年2月五國簽署《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以區內實行特惠關稅區時算起。當時東盟各國為了迅速發展經濟紛紛實行50出口導向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由于當時美、日、歐占東盟進出口總額的60%,使得東盟各國經濟極易受到西方經濟波動的影響。為此,東盟決定采取擴大區內貿易的政策,政策的實施使得東盟五國的內部貿易、投資比重迅速上升,各國經濟命運由此被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了。同時對東盟的這些經濟總量相對較小的國家來說,對外部波動極為敏感,加上各國在產業和進出口結構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及競爭性,那么一旦某國貨幣受到投機者沖擊而匯率發生大幅波動和下跌時,也會迅速影響到其它國家的外匯市場,從而造成貨幣危機的傳遞。
(二)國家之間存在某種貨幣一體化安排。1992年歐洲外匯市場波動的背景正是國際投機勢力看準了歐盟貨幣體系中,成員國雖然安排了相互間匯率浮動上下不超過2.25%的界限,這種貨幣一體化安排客觀上要求各國一致的貨幣政策和利率水平。但由于當時東西德統一不久,德國政府對赤字融資的需要要執意維持馬克較高的利率,最終以英鎊為首的其它低利率貨幣遭受投機者拋空而跌破限界,退出歐洲匯率機制,整個西歐經濟也陷入衰退。在這種一體化的貨幣安排下,任何一種薄弱的貨幣受到攻擊都可能引起整個區域的市場動蕩。
二、傳遞媒介、傳遞途徑與傳遞過程
在全球市場一體化、資本市場自由化的國際環境中,貨幣政策傳遞機制越來越依賴于市場價格即匯率和利率等競爭性變量。區域金融危機發生,匯率和利率成為國際金融傳遞的主要媒介。特別是匯率變動直接對國際和一國發生作用。在上述兩個例子中,作為傳遞源的國家都因過去的刻板的盯住匯率政策不能應付國家經濟和金融環境的變化,并都改變了匯率制度,實行浮動匯率制度,從而引起貨幣大幅貶值而發生金融危機。既然國際金融的傳遞媒介是利率和匯率,那么樣國際金融市場特別是外匯市場和資本市場就成為主要的傳遞途徑。
國際金融危機傳遞的過程可概括如下(以東南亞金融危機為例):由于泰國周邊國家的貨幣大多與美元掛鉤,當泰銖貶值后,泰國的出口競爭力便得到加強。與泰國出口結構相似的周邊國家為了維持本國產品的出口競爭力,也會競相使本國貨幣貶值。正是基于這種預期,國際投機者必然要對這些國家的貨幣做空頭,而投機性的拋售就會對這些國家的貨幣產生巨大的貶值壓力。另外,心理因素也會加速金融危機的傳遞。由于經濟類型的接近,東南亞國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與泰國類似的經濟,如匯率制度缺乏必要的靈活性,不良債權、經常項目逆差等,投資者也害怕當地會發生金融危機,于是干脆把資本從新興市場撤走,從而導致其它國家的金融危機實際發生。
三、國際投資組合———金融危機傳遞機制的一種理論解釋
投資組合理論是現資組合行為的基礎理論。而近年來的表明,隨著各國國內經濟的,當前分散投資決策的主要因素已經由證券的種類構成轉向證券的地區構成上來了。馬克維茨的資產組合理論認為,每一種資產組合的風險可以用其收益的方差來度量,整個資產組合的風險大小取決于三個方面的因素:組合中各資產的風險大小、各類資產所占比重以及不同資產之間的相互關系。那么在分散投資時,在既定收益下必須盡量減少資產之間的相關度,從而降低總體風險。西方發達國家由于長期的經濟往來和一體化發展,其證券之間的相關系數已經變得很大,僅限于發達國家的投資組合已經無法很好地削減風險。在這種情況下,西方的投資組合必然會把部分投資換成回報。而這些發展家和新興市場往往被劃分為不同的區域投資板塊加以管理,一旦其中某一國的貨幣風險上升,國際投資組合即對自身做出修正,這種修正行為就是把屬于該地區板塊的證券和貨幣拋出,從而引起該板塊對應的整個地區的貨幣動蕩。
四、傳遞力度與傳遞中止
關鍵詞:國際金融;金融危機;傳遞機制
文章編號:1003-4625(2000)01-0049-02中圖分類號:F821.5文獻標識碼:A
嚴兵(廈門大學國際貿易系,福建廈門361005)
[收稿日期]1999-10-20
[作者簡介]嚴兵(1977-),男,湖北荊門人,廈門大學國際貿易系在讀碩士研究生,攻讀國際經濟貿易專業。
研究國際金融傳遞機制,對于防范國際金融風險,建立有效防范機制具有重要意義。國際金融傳遞可分為正常傳遞與非正常傳遞兩種類型。正常傳遞指在維持各國匯率穩定和金融市場正常運行的條件下國際資本的流動和影響,非正常傳遞指引起各國匯率劇烈波動和金融市場秩序混亂的國際資本流動,它不僅由一國的金融危機影響到另一國,而且造成各國和地區之間的連鎖反應,即危機“傳染”。本文所討論的國際金融機制,主要指后一種類型。
一、傳遞源與被傳遞對象
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化的國際環境下,由于種種原因首先爆發金融危機的國家(地區)稱為“傳遞源”。受傳遞源影響,同樣的危機很快出現在其臨近或周圍的國家或地區,這些國家或地區稱為“被傳遞對象”。一般情況下,國際金融危機的“傳遞源”多發生在區域經濟鏈條較為薄弱的環節上。那些被傳遞的國家或地區,往往與傳遞源國家在經濟類型、金融體制、發展模式等方面有相似之處,具體來說,可大致分為兩種情況:
(一)經濟一體化區域內高度相關的投資貿易關系。以這次東南亞貨幣危機為例,東盟五國較為全面地進入區域經濟一體化合作階段是在1976年2月五國簽署《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以區內實行特惠關稅區時算起。當時東盟各國為了迅速發展經濟紛紛實行50出口導向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由于當時美、日、歐占東盟進出口總額的60%,使得東盟各國經濟極易受到西方經濟波動的影響。為此,東盟決定采取擴大區內貿易的政策,政策的實施使得東盟五國的內部貿易、投資比重迅速上升,各國經濟命運由此被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了。同時對東盟的這些經濟總量相對較小的國家來說,對外部波動極為敏感,加上各國在產業和進出口結構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及競爭性,那么一旦某國貨幣受到投機者沖擊而匯率發生大幅波動和下跌時,自然也會迅速影響到其它國家的外匯市場,從而造成貨幣危機的傳遞。
(二)國家之間存在某種貨幣一體化安排。1992年歐洲外匯市場波動的背景正是國際投機勢力看準了歐盟貨幣體系中,成員國雖然安排了相互間匯率浮動上下不超過2.25%的界限,這種貨幣一體化安排客觀上要求各國一致的貨幣政策和利率水平。但由于當時東西德統一不久,德國政府對赤字融資的需要要執意維持馬克較高的利率,最終以英鎊為首的其它低利率貨幣遭受投機者拋空而跌破限界,退出歐洲匯率機制,整個西歐經濟也陷入衰退。在這種一體化的貨幣安排下,任何一種薄弱的貨幣受到攻擊都可能引起整個區域的市場動蕩。
二、傳遞媒介、傳遞途徑與傳遞過程
在全球金融市場一體化、資本市場自由化的國際環境中,貨幣政策傳遞機制越來越依賴于市場價格即匯率和利率等競爭性變量。區域金融危機發生,匯率和利率成為國際金融傳遞的主要媒介。特別是匯率變動直接對國際和一國經濟發生作用。在上述兩個例子中,作為傳遞源的國家都因過去的刻板的盯住匯率政策不能應付國家經濟和金融環境的變化,并都改變了匯率制度,實行浮動匯率制度,從而引起貨幣大幅貶值而發生金融危機。既然國際金融的傳遞媒介是利率和匯率,那么樣國際金融市場特別是外匯市場和資本市場就自然成為主要的傳遞途徑。
國際金融危機傳遞的過程可概括如下(以東南亞金融危機為例):由于泰國周邊國家的貨幣大多與美元掛鉤,當泰銖貶值后,泰國的出口競爭力便得到加強。與泰國出口結構相似的周邊國家為了維持本國產品的出口競爭力,也會競相使本國貨幣貶值。正是基于這種預期,國際投機者必然要對這些國家的貨幣做空頭,而投機性的拋售就會對這些國家的貨幣產生巨大的貶值壓力。另外,心理因素也會加速金融危機的傳遞。由于經濟類型的接近,東南亞國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與泰國類似的經濟問題,如匯率制度缺乏必要的靈活性,不良債權、經常項目逆差等,投資者也害怕當地會發生金融危機,于是干脆把資本從新興市場撤走,從而導致其它國家的金融危機實際發生。
三、現代國際投資組合理論———金融危機傳遞機制的一種理論解釋
投資組合理論是現資組合行為的基礎理論。而近年來的研究表明,隨著各國國內經濟的發展,當前分散投資決策的主要因素已經由證券的種類構成轉向證券的地區構成上來了。馬克維茨的資產組合理論認為,每一種資產組合的風險可以用其收益的方差來度量,整個資產組合的風險大小取決于三個方面的因素:組合中各資產的風險大小、各類資產所占比重以及不同資產之間的相互關系。那么在分散投資時,在既定收益下必須盡量減少資產之間的相關度,從而降低總體風險。目前西方發達國家由于長期的經濟往來和一體化發展,其證券之間的相關系數已經變得很大,僅限于發達國家的投資組合已經無法很好地削減風險。在這種情況下,西方的投資組合必然會把部分投資換成回報。而這些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往往被劃分為不同的區域投資板塊加以管理,一旦其中某一國的貨幣風險上升,國際投資組合即對自身做出修正,這種修正行為就是把屬于該地區板塊的證券和貨幣拋出,從而引起該板塊對應的整個地區的貨幣動蕩。
四、傳遞力度與傳遞中止
關鍵詞:國際金融;金融危機;傳遞機制
研究國際金融傳遞機制,對于防范國際金融風險,建立有效防范機制具有重要意義。國際金融傳遞可分為正常傳遞與非正常傳遞兩種類型。正常傳遞指在維持各國匯率穩定和金融市場正常運行的條件下國際資本的流動和影響,非正常傳遞指引起各國匯率劇烈波動和金融市場秩序混亂的國際資本流動,它不僅由一國的金融危機影響到另一國,而且造成各國和地區之間的連鎖反應,即危機“傳染”。本文所討論的國際金融機制,主要指后一種類型。
一、傳遞源與被傳遞對象
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化的國際環境下,由于種種原因首先爆發金融危機的國家(地區)稱為“傳遞源”。受傳遞源影響,同樣的危機很快出現在其臨近或周圍的國家或地區,這些國家或地區稱為“被傳遞對象”。一般情況下,國際金融危機的“傳遞源”多發生在區域經濟鏈條較為薄弱的環節上。那些被傳遞的國家或地區,往往與傳遞源國家在經濟類型、金融體制、發展模式等方面有相似之處,具體來說,可大致分為兩種情況:
(一)經濟一體化區域內高度相關的投資貿易關系。以這次東南亞貨幣危機為例,東盟五國較為全面地進入區域經濟一體化合作階段是在1976年2月五國簽署《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以區內實行特惠關稅區時算起。當時東盟各國為了迅速發展經濟紛紛實行50出口導向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由于當時美、日、歐占東盟進出口總額的60%,使得東盟各國經濟極易受到西方經濟波動的影響。為此,東盟決定采取擴大區內貿易的政策,政策的實施使得東盟五國的內部貿易、投資比重迅速上升,各國經濟命運由此被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了。同時對東盟的這些經濟總量相對較小的國家來說,對外部波動極為敏感,加上各國在產業和進出口結構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及競爭性,那么一旦某國貨幣受到投機者沖擊而匯率發生大幅波動和下跌時,自然也會迅速影響到其它國家的外匯市場,從而造成貨幣危機的傳遞。
(二)國家之間存在某種貨幣一體化安排。1992年歐洲外匯市場波動的背景正是國際投機勢力看準了歐盟貨幣體系中,成員國雖然安排了相互間匯率浮動上下不超過2.25%的界限,這種貨幣一體化安排客觀上要求各國一致的貨幣政策和利率水平。但由于當時東西德統一不久,德國政府對赤字融資的需要要執意維持馬克較高的利率,最終以英鎊為首的其它低利率貨幣遭受投機者拋空而跌破限界,退出歐洲匯率機制,整個西歐經濟也陷入衰退。在這種一體化的貨幣安排下,任何一種薄弱的貨幣受到攻擊都可能引起整個區域的市場動蕩。
二、傳遞媒介、傳遞途徑與傳遞過程
在全球金融市場一體化、資本市場自由化的國際環境中,貨幣政策傳遞機制越來越依賴于市場價格即匯率和利率等競爭性變量。區域金融危機發生,匯率和利率成為國際金融傳遞的主要媒介。特別是匯率變動直接對國際和一國經濟發生作用。在上述兩個例子中,作為傳遞源的國家都因過去的刻板的盯住匯率政策不能應付國家經濟和金融環境的變化,并都改變了匯率制度,實行浮動匯率制度,從而引起貨幣大幅貶值而發生金融危機。既然國際金融的傳遞媒介是利率和匯率,那么樣國際金融市場特別是外匯市場和資本市場就自然成為主要的傳遞途徑。
國際金融危機傳遞的過程可概括如下(以東南亞金融危機為例):由于泰國周邊國家的貨幣大多與美元掛鉤,當泰銖貶值后,泰國的出口競爭力便得到加強。與泰國出口結構相似的周邊國家為了維持本國產品的出口競爭力,也會競相使本國貨幣貶值。正是基于這種預期,國際投機者必然要對這些國家的貨幣做空頭,而投機性的拋售就會對這些國家的貨幣產生巨大的貶值壓力。另外,心理因素也會加速金融危機的傳遞。由于經濟類型的接近,東南亞國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與泰國類似的經濟問題,如匯率制度缺乏必要的靈活性,不良債權、經常項目逆差等,投資者也害怕當地會發生金融危機,于是干脆把資本從新興市場撤走,從而導致其它國家的金融危機實際發生。
三、現代國際投資組合理論———金融危機傳遞機制的一種理論解釋
投資組合理論是現資組合行為的基礎理論。而近年來的研究表明,隨著各國國內經濟的發展,當前分散投資決策的主要因素已經由證券的種類構成轉向證券的地區構成上來了。馬克維茨的資產組合理論認為,每一種資產組合的風險可以用其收益的方差來度量,整個資產組合的風險大小取決于三個方面的因素:組合中各資產的風險大小、各類資產所占比重以及不同資產之間的相互關系。那么在分散投資時,在既定收益下必須盡量減少資產之間的相關度,從而降低總體風險。目前西方發達國家由于長期的經濟往來和一體化發展,其證券之間的相關系數已經變得很大,僅限于發達國家的投資組合已經無法很好地削減風險。在這種情況下,西方的投資組合必然會把部分投資換成回報。而這些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往往被劃分為不同的區域投資板塊加以管理,一旦其中某一國的貨幣風險上升,國際投資組合即對自身做出修正,這種修正行為就是把屬于該地區板塊的證券和貨幣拋出,從而引起該板塊對應的整個地區的貨幣動蕩。
四、傳遞力度與傳遞中止
關鍵詞:國際金融;金融危機;傳遞機制
研究國際金融傳遞機制,對于防范國際金融風險,建立有效防范機制具有重要意義。國際金融傳遞可分為正常傳遞與非正常傳遞兩種類型。正常傳遞指在維持各國匯率穩定和金融市場正常運行的條件下國際資本的流動和影響,非正常傳遞指引起各國匯率劇烈波動和金融市場秩序混亂的國際資本流動,它不僅由一國的金融危機影響到另一國,而且造成各國和地區之間的連鎖反應,即危機“傳染”。本文所討論的國際金融機制,主要指后一種類型。
一、傳遞源與被傳遞對象
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化的國際環境下,由于種種原因首先爆發金融危機的國家(地區)稱為“傳遞源”。受傳遞源影響,同樣的危機很快出現在其臨近或周圍的國家或地區,這些國家或地區稱為“被傳遞對象”。一般情況下,國際金融危機的“傳遞源”多發生在區域經濟鏈條較為薄弱的環節上。那些被傳遞的國家或地區,往往與傳遞源國家在經濟類型、金融體制、發展模式等方面有相似之處,具體來說,可大致分為兩種情況:
(一)經濟一體化區域內高度相關的投資貿易關系。以這次東南亞貨幣危機為例,東盟五國較為全面地進入區域經濟一體化合作階段是在1976年2月五國簽署《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以區內實行特惠關稅區時算起。當時東盟各國為了迅速發展經濟紛紛實行50出口導向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由于當時美、日、歐占東盟進出口總額的60%,使得東盟各國經濟極易受到西方經濟波動的影響。為此,東盟決定采取擴大區內貿易的政策,政策的實施使得東盟五國的內部貿易、投資比重迅速上升,各國經濟命運由此被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了。同時對東盟的這些經濟總量相對較小的國家來說,對外部波動極為敏感,加上各國在產業和進出口結構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及競爭性,那么一旦某國貨幣受到投機者沖擊而匯率發生大幅波動和下跌時,自然也會迅速影響到其它國家的外匯市場,從而造成貨幣危機的傳遞。
(二)國家之間存在某種貨幣一體化安排。1992年歐洲外匯市場波動的背景正是國際投機勢力看準了歐盟貨幣體系中,成員國雖然安排了相互間匯率浮動上下不超過2.25%的界限,這種貨幣一體化安排客觀上要求各國一致的貨幣政策和利率水平。但由于當時東西德統一不久,德國政府對赤字融資的需要要執意維持馬克較高的利率,最終以英鎊為首的其它低利率貨幣遭受投機者拋空而跌破限界,退出歐洲匯率機制,整個西歐經濟也陷入衰退。在這種一體化的貨幣安排下,任何一種薄弱的貨幣受到攻擊都可能引起整個區域的市場動蕩。
二、傳遞媒介、傳遞途徑與傳遞過程
在全球金融市場一體化、資本市場自由化的國際環境中,貨幣政策傳遞機制越來越依賴于市場價格即匯率和利率等競爭性變量。區域金融危機發生,匯率和利率成為國際金融傳遞的主要媒介。特別是匯率變動直接對國際和一國經濟發生作用。在上述兩個例子中,作為傳遞源的國家都因過去的刻板的盯住匯率政策不能應付國家經濟和金融環境的變化,并都改變了匯率制度,實行浮動匯率制度,從而引起貨幣大幅貶值而發生金融危機。既然國際金融的傳遞媒介是利率和匯率,那么樣國際金融市場特別是外匯市場和資本市場就自然成為主要的傳遞途徑。
國際金融危機傳遞的過程可概括如下(以東南亞金融危機為例):由于泰國周邊國家的貨幣大多與美元掛鉤,當泰銖貶值后,泰國的出口競爭力便得到加強。與泰國出口結構相似的周邊國家為了維持本國產品的出口競爭力,也會競相使本國貨幣貶值。正是基于這種預期,國際投機者必然要對這些國家的貨幣做空頭,而投機性的拋售就會對這些國家的貨幣產生巨大的貶值壓力。另外,心理因素也會加速金融危機的傳遞。由于經濟類型的接近,東南亞國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與泰國類似的經濟問題,如匯率制度缺乏必要的靈活性,不良債權、經常項目逆差等,投資者也害怕當地會發生金融危機,于是干脆把資本從新興市場撤走,從而導致其它國家的金融危機實際發生。
三、現代國際投資組合理論———金融危機傳遞機制的一種理論解釋
投資組合理論是現資組合行為的基礎理論。而近年來的研究表明,隨著各國國內經濟的發展,當前分散投資決策的主要因素已經由證券的種類構成轉向證券的地區構成上來了。馬克維茨的資產組合理論認為,每一種資產組合的風險可以用其收益的方差來度量,整個資產組合的風險大小取決于三個方面的因素:組合中各資產的風險大小、各類資產所占比重以及不同資產之間的相互關系。那么在分散投資時,在既定收益下必須盡量減少資產之間的相關度,從而降低總體風險。目前西方發達國家由于長期的經濟往來和一體化發展,其證券之間的相關系數已經變得很大,僅限于發達國家的投資組合已經無法很好地削減風險。在這種情況下,西方的投資組合必然會把部分投資換成回報。而這些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往往被劃分為不同的區域投資板塊加以管理,一旦其中某一國的貨幣風險上升,國際投資組合即對自身做出修正,這種修正行為就是把屬于該地區板塊的證券和貨幣拋出,從而引起該板塊對應的整個地區的貨幣動蕩。
四、傳遞力度與傳遞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