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4-10 14:50:47
序論:在您撰寫教學實習的意義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 急診;數據庫;實習
急診科危重病涉及面廣,工作繁重,是醫院實習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急診科帶教醫師必然面臨包括學生基本信息、實習教學表現、考核情況等在內的大量教學信息資料[12]。但目前國內尚元專門用于急診實習教學各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回顧分析的范例。本文收集實習教學資料,并建立急診實習教學信息數據庫探討其在改革急診實習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以及學員遠期信息跟蹤中的意義。
1教學信息數據庫的構建方法
數據庫采用Microsoft Office 2000組件中的Access 2000軟件進行構建。根據急診教學工作的特點和要求,以模塊化設計的思路建立數據管理系統的基本結構圖(圖1)。
圖1數據管理系統基本結構圖
如圖所示,將數據庫分為數據輸入模塊、總數據庫模塊和數據輸出模塊三大部分。輸入模塊主要是根據實際需要建立基本的數據表,而后建立相應的窗體作為人機對話的平臺,之后通過確定各表間關系將分散的數據表聯系起來形成一個整體,以備查詢輸出所用,最后運用“報表”和“查詢”功能具體實現對數據庫內數據的統計和輸出。
2構建教學信息數據庫的意義
臨床教學研究最為重要和基礎的環節之一就是大量資料的規范收集和信息處理[3]。傳統的教案和實習信息統計書寫、保存手段非常落后,缺點明顯,保管難度大,易缺損、丟失,且檢索查詢困難,統計處理效率低下。計算機數據庫系統早已成為公認的標準化處理批量數據的最有力工具。構建急診實習教學信息數據庫的目的正是為了要搭建這樣一個標準化平臺,規范收集統一、完整的急診實習教學的各項信息和資料等,既能適用于某一科室的臨床和科研之用,整合之后又能成為大資料,為醫學系統、地域和政府相關部門的研究之用[4]。
3教學信息數據庫的特色和優點
本數據庫開發中將整個數據庫系統分為幾個模塊,條理清楚,易于使用和維護,人機操作界面層次分明,即使對計算機數據庫很陌生的用戶在短時間內也能熟練應用。本數據庫功能強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因Access數據庫各字段均可定義特定的類別,并可定義相應的掩碼用以規范輸入數據的類型和格式,因此基本上杜絕了資料收集中的錯誤。②檢索查詢統計功能強大。Access具有強大的查詢統計能力,支持標準的SQL語言,利用這些強大的查詢功能,可以實現許多統計功能[5]。③由于收集存儲了大量實習學員相關資料,可能涉及公民隱私、法律領域等問題,必須非常小心謹慎地處理數據,保證個人信息的安全。本數據庫使用分級管理的賬戶模式,再輔以良好的管理,定時備份數據庫,數據的安全問題就完全能得到強力保障。④Access 2000數據庫因完全以模塊化設計,有很強的擴展性,在應用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需要添加模塊以實現需要增加的功能,而且價格低廉,適用面廣。
參考文獻
[1] Whitrow MJ, McKenzie W. A database to record, track and report health student rural placements[J]. Rural Remote Health, 2005, 5(2): 334.
[2] 周坤, 劉波, 史忠. 循證實踐學習法應用于院前急救教學的研究[J]. 中華醫學教育雜志, 2007, 27(3): 60-62.
[3] Pernetta AP. Mentors could support a student reviewer database[J]. Nature, 2007, 448(7150): 129.
1 臨床教學中加強實習醫生醫患溝通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1.1 醫學生成長所需
當前,教育界呼吁將醫學生培養從科學教育往科學與人文教育并舉發展,同時將人文教育延伸至醫院臨床實習中。臨床實習中加強實習醫生醫患溝通技巧培訓時人文教育十分重要的步驟,因為對于罹患疾病的患者而言,他們或軀體受到痛苦折磨,或心理承受煎熬,或二者皆備受煎熬,不免會發生焦慮與抑郁,甚至絕望等,此時予以人文關懷就十分重要??梢姡t患溝通技巧是醫學生實習中的客觀需求,必須重視。
1.2 現代醫學模式所需
現代醫學模式包括心理、社會及生理三種模式,而且社會不斷進步與發展,患者在心理感受與維權意識上有了更高的需求,為此評論臨床工作不僅僅是患者療效,還要對他們的滿意度進行調查。為了順應醫學模式的轉變,與時俱進,就要盡量減少醫療糾紛,加強醫患溝通十分關鍵。良好的醫患溝通使得醫護人員對患者病情與心理情況更了解,加強溝通與交流后促使彼此建立信任的橋梁,從而促進治療與康復。
1.3 社會和諧進步標志
加強醫患溝通可以促使患者從單純服從醫療服務轉變為醫患之間平等交流并積極配合與參與治療,同時也是患者享受規范化治療的手段,充分體現了“以人文本”的社會需求,并且對現代醫生服務理念賦予新的含義,也是社會和諧進步與發展的標志。醫學屬于經驗性、實踐性及專業性均較強的專業,存在可變性、未知性及挑戰性,為此實習醫生應在臨床實習中積極參與、配合及理解,掌握準確的醫患溝通技巧,從而在以后步入工作中可發揮醫患溝通的最大作用。
2 臨床教學中加強實習醫生醫患溝通能力培養的措施
2.1加強理論學習
根據臨床實習醫生的特點,選取合理的理論教材(比如《醫患溝通學》(第二版)),在教師引導下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并促使學生主動將理論與實際聯系起來,教師則應熟練掌握深入淺出的講解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2.2 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師可為學生提供,或者指導學生自主尋找有關于醫生問診的錄像,了解與熟悉醫患溝通的技巧,促使他們不斷觀察與對比他人與自身的行為,便于改善交流方式與提高溝通能力。
2.3 加強崗前培訓
總的來說,醫患關系包含很多方面,主要涉及倫理、法律及道德等,為此在臨床實習前必須對他們進行崗前培訓與指導,促使他們充分認識當前國內醫療形式的嚴峻性[1]??刹扇n}講座等方式,加強實習醫生醫療制度、醫療法律、醫患溝通技巧等方面的安全教育,不斷強化他們的法制觀念,從而培養一批有良好醫德醫風,并具備良好醫患溝通技能與意識的有用人才,也可盡快促使他們從學生轉變為實習醫生,進入實習醫院也可盡快適應新環境,避免醫患不良事件。
2.4 引用案例輔助教學
臨床教學中,教師應將以往典型醫患溝通案例介紹給學生,讓他們詳細查閱,提出自己的疑惑,并對該案例中為何出現醫患矛盾進行剖析,讓學生回答矛盾是什么,焦點在哪里,醫方是否存在失誤或不足等。通過以問題為主的學習方式,指導學生學會主動思考問題與答案,教師對學生的解答進行必要的點評,同時提出不足與需要改進的地方。此外,還需指導學生課后主動查找醫患溝通方面的資料與文獻,并促使他們用所學知識與個人觀點進行評論,得出答案,并在下一次課程中進行探討,若有不同的觀點,教師應進行分析與點評及總結。
2.5 現場實踐
有條件的情況下,定期組織實習生到門診辦、醫務科等臨床科室實施觀摩,多方位增加他們與醫患的接觸機會,通過親身體驗,提高他們對醫患矛盾、醫療糾紛、處理等方面的認識與掌握,同時也讓他們深知醫患溝通的重要性,掌握提高溝通能力的技巧等。
3 討論
關鍵詞: 通識教育;實習;教學
醫學本科實習節段是學生從學校向社會、從醫學生向臨床醫生過渡的特殊階段,是學生整體素質和專業知識的應用和體現的時期,是學生從業生涯中重要的倫理道德、職業習慣、作為未來醫務工作者的社會責任感等人文素養構建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其專業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的起始階段,這一時期的教育不僅是專業知識的學習,其相關的多方面的教育更是十分關鍵,加強通識教育強化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在醫學實習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醫學實習節段的通識教育是培養未來醫學專業人才社會責任感的關鍵階段
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社會對醫學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的變化和提高,現代醫學人才必須是具有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高級醫學人才,傳統醫學目的是救治人的生命, 而現代醫學目的則更關注人的生命質量。人類對自身的認識越來越迫切, 對生存和生命的價值越來越關注, 并且隨著人類生存與生態環境、生活方式等社會因素關系的更加密切, 醫學必須充分發揮社會功能,保護人民健康, 提高人口素質, 保護社會和自然環境, 促進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保證經濟、科技、文化、社會協調發展。未來的醫生不僅承擔著治病救人的功能,還肩負著重要的社會職能[1],因此,我們目前的醫學教育就要樹立起醫學大基礎觀、醫學文化觀、大衛生觀以加強醫學生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的培養。
醫學學科發展離不開社會發展,社會的進步對醫學的社會功能的要求日益突出, 醫學的目的和內涵將會進一步深化。醫學科學的發展是一把雙刃劍,不僅有正面效應也同時具有負面效應,因此醫學工作者必須用一種以人為本的價值系統對技術的非人格化性質加以平衡,這種思維就是人文精神,正如目前我們正在進行的器官移植、生殖技術、克隆技術、人類基因組計劃等都與人類的道德和倫理同行,否則人類的命運、前途將無法想象。因此, 醫學教育必須使醫學生對社會、對國家、對民族的高度責任感與把握科學的精神相結合, 專業教育必須與通識教育相結合。作為醫學生向臨床醫生過渡節段的臨床實習節段,更是學生接觸和培養責任感、社會感和人文精神的關鍵節段,一個好的醫生不僅要具有專業的醫學知識,而且要有深厚的人文社會學的積淀,要具有一只眼睛關注著醫學科學的進步,一只眼睛關注著醫學活動中的正義、公正、義務、美德、仁慈、責任、同情、忠誠、自主、允許的能力和責任, 保持科學的醫學與人文的醫學之間的平衡[2]。在這一階段的教育教學中教師有義務和責任幫助學生完成醫學專業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共同發展和進步的培養。
2 醫學實習節段的通識教育是培養醫生良好醫學道德的關鍵階段
著名教育家赫爾巴特指出, 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具有完全德性的人。高尚的職業道德是保證醫務人員做好工作的必要條件,而且醫療衛生領域中的職業道德狀況也會影響整個社會風氣。醫務人員面對的對象是人,受當前社會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一些病員和家屬為了治好疾病向醫務人員送紅包。這時就需要醫生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能夠抵御這種誘惑。醫學生是未來的醫務工作者, 他們將來在工作中能否經受得住這樣的道德關的考驗, 其中很重要的一環就是要看醫學院校對學生的道德教育的力度和效果,是否已經將道德觀念深深扎根于醫學生的腦海中,尤其是臨床實習節段教師的表現和表率作用會對學生未來醫學道德的形成具有直接和直觀的作用。教師在醫療工作中所表現出的醫德、醫風和工作責任感, 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在實習節段我們不僅要強化帶教教師的醫德行為,而且要進一步強化教育,讓學生在這一階段樹立起醫學道德底線,強化培養學生的社會公德意識。醫學學生的社會公德意識將體現在其工作態度、服務態度上。在未來工作中是以病員為中心還是以自我為中心, 是獻身醫療衛生事業還是憑借自身掌握的知識謀取不正當的私利,是全心全意為病員服務還是作風懶散、不負責任, 這些都是醫學道德和社會公德意識在工作中的反映。加強醫學道德和社會公德意識教育就是要讓醫學生在大學期間就能處理好個人與集體、個人與個人、自身與病員之間的關系,使之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要求[3]。 3 醫學實習節段的通識教育是培養復合型醫學專業人才的關鍵階段
1993年英國愛丁堡世界醫學教育高峰會議提出了21 世紀的醫生應是交流專家, 有判斷力的思想家, 主動的終身學習者, 信息專家, 經濟學、社會學、人類學、流行病學和行為醫學的應用者, 衛生小組的管理者, 社會的支持者和初級保健的提供者。1995 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未來的醫生是保健的提供者、決策者、健康教育者(或交際家)、社區領導者、服務管理者。21 世紀醫學對醫學人才的要求使得醫學教育的范圍更廣泛, 實踐通識教育將促使醫學生具備全面發展的素質。
醫學實習節段是學生從學校走向社會的過渡節段,是學校中學習的各種知識在實踐中進行實踐的開始節段,這一階段加強通識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融會貫通的學習方式, 形成較寬厚、扎實的專業基礎以及合理的知識和能力結構, 同時認識和了解當代社會的重要課題, 發展全面的人格素質與廣闊的知識視野[4]。使學生不僅學有專長, 術有專攻, 而且在心智等方面能夠全面協調地發展。實現不同學科的知識相互通融, 遇到問題時能從比較開闊的、跨學科的視角進行思考, 收集資料,與人交流合作, 達到不同文化和不同專業之間的溝通。
4 醫學實習節段通識教育實現的方法
【關鍵詞】 通識教育;實習;教學
The significance of general education in medical practice teaching
XU Guo-hua, XU Hong, WANG Lai-gen.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Second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03,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desire to Aesculapius, the modern medical must have both scientism and humanism. On the change period from medico to medical, stronger general edu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to cultivate ethic and ethics, society liability and occupation custom of medical practice students. Meanwhile, in this period the medicine specialty science spirit and innovate idea is being radicated, so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stronger general education.
【Key words】 General Education; practice; education
醫學本科實習節段是學生從學校向社會、從醫學生向臨床醫生過渡的特殊階段,是學生整體素質和專業知識的應用和體現的時期,是學生從業生涯中重要的倫理道德、職業習慣、作為未來醫務工作者的社會責任感等人文素養構建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其專業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的起始階段,這一時期的教育不僅是專業知識的學習,其相關的多方面的教育更是十分關鍵,加強通識教育強化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在醫學實習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醫學實習節段的通識教育是培養未來醫學專業人才社會責任感的關鍵階段
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社會對醫學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的變化和提高,現代醫學人才必須是具有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高級醫學人才,傳統醫學目的是救治人的生命, 而現代醫學目的則更關注人的生命質量。人類對自身的認識越來越迫切, 對生存和生命的價值越來越關注, 并且隨著人類生存與生態環境、生活方式等社會因素關系的更加密切, 醫學必須充分發揮社會功能,保護人民健康, 提高人口素質, 保護社會和自然環境, 促進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保證經濟、科技、文化、社會協調發展。未來的醫生不僅承擔著治病救人的功能,還肩負著重要的社會職能[1],因此,我們目前的醫學教育就要樹立起醫學大基礎觀、醫學文化觀、大衛生觀以加強醫學生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的培養。
醫學學科發展離不開社會發展,社會的進步對醫學的社會功能的要求日益突出, 醫學的目的和內涵將會進一步深化。醫學科學的發展是一把雙刃劍,不僅有正面效應也同時具有負面效應,因此醫學工作者必須用一種以人為本的價值系統對技術的非人格化性質加以平衡,這種思維就是人文精神,正如目前我們正在進行的器官移植、生殖技術、克隆技術、人類基因組計劃等都與人類的道德和倫理同行,否則人類的命運、前途將無法想象。因此, 醫學教育必須使醫學生對社會、對國家、對民族的高度責任感與把握科學的精神相結合, 專業教育必須與通識教育相結合。作為醫學生向臨床醫生過渡節段的臨床實習節段,更是學生接觸和培養責任感、社會感和人文精神的關鍵節段,一個好的醫生不僅要具有專業的醫學知識,而且要有深厚的人文社會學的積淀,要具有一只眼睛關注著醫學科學的進步,一只眼睛關注著醫學活動中的正義、公正、義務、美德、仁慈、責任、同情、忠誠、自主、允許的能力和責任, 保持科學的醫學與人文的醫學之間的平衡[2]。在這一階段的教育教學中教師有義務和責任幫助學生完成醫學專業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共同發展和進步的培養。
2 醫學實習節段的通識教育是培養醫生良好醫學道德的關鍵階段
著名教育家赫爾巴特指出, 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具有完全德性的人。高尚的職業道德是保證醫務人員做好工作的必要條件,而且醫療衛生領域中的職業道德狀況也會影響整個社會風氣。醫務人員面對的對象是人,受當前社會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一些病員和家屬為了治好疾病向醫務人員送紅包。這時就需要醫生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能夠抵御這種誘惑。醫學生是未來的醫務工作者, 他們將來在工作中能否經受得住這樣的道德關的考驗, 其中很重要的一環就是要看醫學院校對學生的道德教育的力度和效果,是否已經將道德觀念深深扎根于醫學生的腦海中,尤其是臨床實習節段教師的表現和表率作用會對學生未來醫學道德的形成具有直接和直觀的作用。教師在醫療工作中所表現出的醫德、醫風和工作責任感, 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在實習節段我們不僅要強化帶教教師的醫德行為,而且要進一步強化教育,讓學生在這一階段樹立起醫學道德底線,強化培養學生的社會公德意識。醫學學生的社會公德意識將體現在其工作態度、服務態度上。在未來工作中是以病員為中心還是以自我為中心, 是獻身醫療衛生事業還是憑借自身掌握的知識謀取不正當的私利,是全心全意為病員服務還是作風懶散、不負責任, 這些都是醫學道德和社會公德意識在工作中的反映。加強醫學道德和社會公德意識教育就是要讓醫學生在大學期間就能處理好個人與集體、個人與個人、自身與病員之間的關系,使之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要求[3]。
轉貼于
3 醫學實習節段的通識教育是培養復合型醫學專業人才的關鍵階段
1993年英國愛丁堡世界醫學教育高峰會議提出了21 世紀的醫生應是交流專家, 有判斷力的思想家, 主動的終身學習者, 信息專家, 經濟學、社會學、人類學、流行病學和行為醫學的應用者, 衛生小組的管理者, 社會的支持者和初級保健的提供者。1995 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未來的醫生是保健的提供者、決策者、健康教育者(或交際家)、社區領導者、服務管理者。21 世紀醫學對醫學人才的要求使得醫學教育的范圍更廣泛, 實踐通識教育將促使醫學生具備全面發展的素質。
醫學實習節段是學生從學校走向社會的過渡節段,是學校中學習的各種知識在實踐中進行實踐的開始節段,這一階段加強通識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融會貫通的學習方式, 形成較寬厚、扎實的專業基礎以及合理的知識和能力結構, 同時認識和了解當代社會的重要課題, 發展全面的人格素質與廣闊的知識視野[4]。使學生不僅學有專長, 術有專攻, 而且在心智等方面能夠全面協調地發展。實現不同學科的知識相互通融, 遇到問題時能從比較開闊的、跨學科的視角進行思考, 收集資料,與人交流合作, 達到不同文化和不同專業之間的溝通。
4 醫學實習節段通識教育實現的方法
4.1 傳承理念 指導實習生閱讀祖國醫學和西方醫學史,了解自己學科的思想、觀念的演化歷史和醫學發展中的精神遺產和價值精華。強化對中國傳統人文醫學典籍的現代輻射作用的學習,積極地、有選擇地傳播西方人文醫學新作,改善以實用知識、技能為價值取向的醫學教育。強化醫德教育導向,教員要多向學生展示其正面的良好的醫德表現,同時利用和學生聊天、休息的時間講授醫德的規范和意義及其人文價值,指導實習生閱讀一些關于哲學、倫理方面的書籍,并可以就一些熱點的倫理問題進行探討,引導學生的思想向正確地方向發展。
4.2 培養公民意識、人文素養和社會責任感 教育的目的不僅是為學生將來的職業做準備,而是先要把學生培養成為一個合格的人和公民。因此, 要首先培養學生作為一個人,一個普通的家庭成員、社會成員和公民來積極有效地承擔各種責任,然后再培養學生作為以人的生命為工作對象的一名醫生的職責。培養醫學生的道德素質應把公民教育作為德育的一個起點和重點,公民教育更貼近學生的實際。
同時利用教員自身的人文素養特點,有意識的對帶教學生的人文素養加以引導和交流,通過相同的興趣和愛好引導帶教的學生閱讀一些人文方面的書籍,強化學生的自身修養。
4.3 培養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 醫學生必須以科學的精神對待每一次科學研究, 以求實的態度診治每一位病人, 同時, 醫學生應成為宣傳、發揚科學精神的主力軍。醫學生的通識教育應盡早讓學生在接觸臨床實踐、社會醫療實踐中發現問題, 進一步增強學習動力, 樹立崇尚科學、學習科學的信念。同時要充分利用醫院和臨床醫學院的資源,創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和學術環境培養實習生的創新能力,為全面發展學生提供必要的沃土。
【參考文獻】
1 孫立軍,曾勇,臧德泉,等,試論醫學生的通識教育.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06,1:12-14.
2 李魯,郭永松,施衛星.以醫學人文課程為基礎的全程醫德教育改革與實踐.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6,6:25-27.
關鍵詞:教學模式;PBL;醫學影像學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2060(2016)02-0221-01
由于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醫學影像學在臨床的使用范圍不斷擴大。醫學影像學作為臨床醫學的基礎,在以往的醫學影像學實習教學中,主要采用器官系統中心教學模式,但其取得的教學效果不太令人滿意。近年來,PBL教學模式在各大醫學院校開展,并有效提高了教學質量[1]?;诖?本次研究以我校2009級80名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對其中40名醫學生實施PBL教學,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校2009級80名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所有人員均為五年制本科醫學生。根據在醫學影像學實習中采取教學模式的不同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組24名男性,16名女性,年齡22~24歲,平均年齡(22.7±0.5)歲;對照組22名男性,18名女性,年齡22~24歲,平均年齡(22.5±0.4)歲。兩組醫學生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在醫學影像學實習中,兩組醫學生總學時、學習內容、授課進度均相同,由同一授課教師團隊對其進行教學。對照組:采取器官系統中心教學模式。將器官系統作為教學線索,由授課老師逐一講解影像學檢查方法、病變表現、疾病影像學特點。課堂內容以講授為主,對醫學生存在疑問的地方下課后再解答。實驗組:采取PBL教學模式,包括:①向學生提供輔助教材及相關知識搜索網站,讓醫學生提前預習相關章節內容。②授課老師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備課,設置問題,并在課堂上向醫學生提出。③對醫學生進行分組,組織大家討論,提出各自的觀點,并將所提觀點匯總由一名代表回答、提問。④授課老師針對主要問題進行重點講解。⑤最后由授課老師對章節重點內容進行總結,并對醫學生的討論作出點評,告知學生做好下一課時學習內容的預習。1.3評價方法[2]考試成績:包括理論考試成績與讀片考試成績。問卷調查:調查內容有課堂氣氛、學習興趣、自學能力、臨床思維能力、概括能力,每項總得分為20分。1.4統計學處理利用SPSS19.0軟件,所有數據輸入SPSS系統。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用x±s表示。偏態分布的數據表示為中位數,組間比較運用獨立樣本非參數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考試成績比較實驗組理論考試成績與讀片考試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2兩組問卷調查結果比較實驗組課堂氣氛、學習興趣、自學能力、臨床思維能力、概括能力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結論
創造力是每個人都具有的天賦,而創造力來源于問題,問題意識是人們從出生便具有的本能;老師屬于“傳道授業解惑”者,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僅只是授予學生知識,更為重要的是要激發學生問題意識,提高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3]。而PBL教學模式正是基于此,以問題作為基礎,并將問題帶入課堂教學中,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創造力,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使得課堂教學變得有趣,更易于學生融入其中。在本次研究中,實驗組醫學生理論考試成績與讀片考試成績均高于對照組,且經問卷調查顯示,實驗組課堂氣氛、學習興趣、自學能力、臨床思維能力、概括能力評分均高于對照組,上述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柏亞等[4]研究報道一致。通過本次研究,筆者發現在臨床教學中,醫學生與授課老師均需要注意以下幾點:①課前授課老師應做好備課工作,而醫學生應做好相關章節的預習,將遇到的問題帶入課堂中,這樣才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使醫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盡量獲取更多的知識。②授課老師應針對教學內容設置相關問題,且問題的設置要具有層次性、代表性。③課堂上,授課老師應盡量調動醫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盡量多給醫學生一些提問、討論的時間,鼓勵醫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樣有助于鞏固所學知識點。④臨床見習是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強化影像學知識的重要途徑。醫學生也可將問題帶入見習中,由各個崗位的醫師來解答,還可根據具體情況向醫學生提出新的問題。綜上所述,在醫學影像學實習中,對醫學生采取PBL教學模式,可提高醫學生的理論考試成績與讀片考試成績。
參考文獻
[1]沈娟.PBL教學法在醫學影像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病案,2010,11(6):51-52.
[2]向賢宏,劉明娟,李子平等.PBL在醫學影像學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3,12(6):645-648.
[3]關麗明,李雪丹,張立娜等.PBL教學模式在醫學影像學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醫學教育,2011,13(2):188-190.
關鍵詞: 建構主義;臨床實習;教學
【Abstract】 Clinical teaching is different from theory teaching.Cultivating innovative medical talents needs to construct a new medical teaching model. This paper , in the light of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nstructivism theory , probes into the application of constructivism theory in 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Key words】 constructivism; clinical practice;teaching
臨床醫學教育是一門相對實踐性較強的科學,對臨床醫學生來說單純的理論知識在臨床疾病認識中是不夠的,對疾病的認識不僅要有理論還要有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并在結合中達到融會貫通,由于任何一個疾病在不同的個體上都具有不同的表現,每一個患者都是既有同一疾病的共性又有其獨特的個性,在臨床實習和實習教學中教師可以把患者作為中心,依據建構主義理論進行設計場景,把醫學基礎理論、臨床知識和技能、疾病實際表現結合起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實際的環境中復習醫學基礎理論,在操作和實踐中學習臨床知識和技能,實現從單純理論認知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知識建構的轉變。其教學將會比普通的教學模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建構主義理論的基本涵義和構建醫學臨床教育新模式
建構主義是認知主義的進一步發展,是當代歐美國家興起的一種社會科學理論,在教學方面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建構的過程,強調學習的非結構性和具體情境性以及學習中社會性及其相互作用,建構主義提出了情境性教學模式,通過自上而下的教學設計,使學習者在具體的環境中通過自身的參與主動建構知識體系,通過合作學習和交互式教學而實現的相互作用在學習中的作用[1]。建構主義關于知識與學習的見解和觀點在國內外教育領域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他們認為:知識具有情境性,學習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學生不是被動接受知識,而是通過自己原有知識經驗,主動對知識做出合理的解釋,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促進者和學習伙伴,教學的目標與任務是發展學生的主體性,重視教學活動與主體交往,重視教學策略,重視發展性評價,重視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重視教學模式的建構等。
臨床教學不同于理論教學,帶教老師的教育思想、教學理論、教學目標、課程及其結構、教學條件、教學程序和教學評價這六個教學中的關鍵因素都與理論教學不同。臨床教學必須要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同時臨床帶教老師和學生之間也是不同于理論課程教學中的關系,而是一種新型師生關系。因此我們必須以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新型醫學人才為根本目的,積極借鑒建構主義理論,充分依靠臨床教學中的先天優勢,實現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整合的優化,努力創造出一種以建構主義理論指導的,體現學生本位、重視能力培養、適合培養新型醫學人才的教學模式[2]。構建既能與國際醫學教育標準接軌,又符合中國國情,并為打破舊的以傳授知識為主的教育思想與觀念的束縛,建立以建構主義理論為主要理論依據,以“培養醫學生創新能力”為基本取向,教學過程以“學生為本”、“能力為本”、“探究活動為本”的醫學臨床教學新模式。 2 臨床實習教學具有建構主義教學的先天優勢
臨床實習教學是培養醫學生的一個重要過程。三年的醫學基礎理論學習結束后, 學生已經具備了基本的醫學理論知識。為進一步深入學習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奠定了基礎。如何在該基礎上完成從理論向實踐的轉變是臨床醫學教學的重點。在這一階段不僅是單純的對前三年基礎理論、基礎知識的復習、回顧和再現,而是多學科基礎理論在臨床上的運用和實踐,同時又要培養正確的思維方式,掌握理論指導實踐的具體方法,培養從事臨床醫學工作的技能,學習臨床工作的理論和實踐,如果說前三年的教學是理論的教學,那么臨床實習就是理論在實踐中的運用和綜合,同時又是在學習中對基礎理論的加深和升華,是培養臨床醫生的轉折點[3]。
臨床實習中學生面對的是病人,每一個患者都是一個現實的情景,如果教師能夠積極的引導,配合適當的教學技巧,將是一個有趣和有效的方法,對學生知識的建構將起到有效的促進。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以個體的原有知識經驗為基礎,在社會交互作用中,主動建構內部心理表征和新知識意義的過程。在這種模式下教師主要是對學生學習進行指導和適時的幫助,使學生在主動與患者的交流中、加上教師的講解說明、問題探討、交流互助實現對理論的再現和回顧,達到多學科理論與實踐的融合和應用,進而把前期基礎學習中各學科相互獨立的知識點進行連接和重組,完成知識、技能和理論之樹的構建。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起著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 利用臨床上以患者為中心的多種學習環境要素,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
3 臨床實習教學中建構主義教學模式的具體實施方式
關鍵詞:德育;儒學教育;醫學生
中圖分類號:G40-012.9
文獻標識碼:A
針對目前醫德滑坡、醫療糾紛不斷的現象,為進一步改革醫德教育方法,強化醫學生職業道德意識,提高醫德教育效果,筆者對我校學生在畢業實習期間的醫德行為表現進行了調查及分析, 針對存在問題探討醫學生的醫德教育方法和途徑。
本課題組于2008年3月份開始在本校開始實施將傳統儒學教育融入德育教育之中的教育模式研究,課題實施以來,從課堂教
學到校園文化的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效。為了檢驗近兩年間把儒學教育融入醫德教育中的成效,并從中發現問題,針對存在問題進一步探討醫學生的醫德教育方法和途徑,本課題組于2008年3月和2010年4月兩次分別對我市我校的5所實習醫院即將畢業的實習生進行了醫患關系和醫德現狀實地調查。
調查樣本分別在我市人民醫院、醫專附屬一院、附屬二院、市三院和康復醫院5家醫院隨機抽取,選定的5家醫院中,3年間兩次調查所面臨的外界醫療衛生現狀基本相同,而第二次調查的實習生在校期間經過了系統的儒學教育和校園文化的影響,通過對兩次調查的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從中得到在醫德教育方面的不足,并從中得到啟示,改革目前的德育教育方式,提高我校學生的醫德水平,提高社會認可度。為了減少系統誤差,使前后兩次調查有可比性,問卷中所有變量和變量選擇項設置及文字表述都完全一致,在調查樣本分布的選擇上也相同,僅調查時間、調查人員、樣本個體與以前不同。調查方式為:(1)通過醫務人員和住院患者進行無記名問卷調查(涉及的科室有內科、外科、婦科、兒科、護理部等)。(2)與實習醫院負責實習工作的醫務科領導、帶教老師座談,到病房與病人交談。
調查分析時,應用SPSS11.5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對問卷中的各個變量統計結果進行了率的計算,對所有數據均進行了檢驗等,還對同一變量的兩次調查進行了趨勢比較。
一、我院臨床實習生醫德行為現狀分析
近幾年來,我們在一家三級甲等醫院、四家二級甲等醫院對我院臨床實習生的醫德行為進行調查。調查方式為:(1)通過醫務人員和住院病友進行無記名問卷調查(涉及的科室有內科、外科、婦科、兒科、護理部等),2008年共發放調查表400份,其中醫生125份、護士125份、病人150份,回收有效問卷389份,回收有效率為97.3%。2010年共發放調查問卷400份,其中醫生123份,護士122份,病人155份,回收393份,回收有效率為98.3%。(2)與實習醫院負責實習工作的醫務科領導、帶教老師座談,到病房與病人交談。調查結果顯示,兩次調查各項指標總滿意率(滿意和一般)比較,不滿意率比較,均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二、調查結果分析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未接受過系統儒學教育的實習生,實習期間在同情病人、關心病人、尊師重道等方面做得不盡如人意,缺乏愛心和責任心、不懂得尊重師長及團結互助,這些學生不能正確地理解醫患關系,不能正確地理解“白衣天使”所需擔負的神圣使命。儒家文化作為中國文化最早的主導性傳統,特別重視道德教育與修養,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國獨特風格的道德教育手段與修養手段,給后人留下豐富的教育文化資源?,F階段,我國在物質文明飛速發展的同時,精神文明沒有同步發展,道德的權威受到了嚴重挑戰,人們的道德水平在普遍下降,許多不良思想同樣影響著醫學生的人生態度及世界觀的形成,學生醫德觀念淡薄等情況,重新審視兩千年前儒家傳統教育思想,雖不能為今天的醫德教育提供現成的理論,但儒家所創導的“仁”“智”“禮”“義”“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方法無疑對當前醫學生正確人生觀的形成、推動我國現代醫學生醫德教育工作有著重要意義。
通過兩次調查比較我們不難發現,通過對在校醫學生系統的儒學教育,把儒學教育通過多種方式融入德育教育之中,實習生在對病人的關心、同情、愛護以及責任心、尊師重道等多方面都有了明顯的改善。
由此,我們得到了一些關于如何對醫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體會。
1.儒學教育融入醫學倫理教育,實現教學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本課題通過對儒學教育的學習,提高了教師自身對目前新醫學教育內容的認識,醫生不是治病,而是治病人,關注人的思想,去愛人、了解人,教育目的的重點實現從能力到責任感的轉變,我們不是將醫學生只是培養成一個“醫療機器”,而是讓其懂得尊重人類、尊重生命,有同情心、有愛心、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因此,醫學教育不僅是醫學理論知識的教育,道德修養的提高也必須同步進行。
孔子是中國教育史上第一個提出必須重視德育的教育家??鬃釉诮逃茏訒r也始終把德育放在首位,如,“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薄熬又\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边@些是道德方面的要求,要求把德放在首位。同時,“仁”是孔子德育思想最高的道德原則和核心。我們的教師通過對儒學教育的深刻理解,在教學過程中,把儒學“仁”的思想貫穿于其中,提高了德育教育的實效。教會了學生以仁行醫,懂得了在行醫過程中如何關愛病人,尊重生命,實現了學生在校期間的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
2.樹立了良好的以“仁”為本的醫德信念
通過我校實習生的醫德現狀調查可以看出,實驗前后我校實習生在醫德醫風的認識上有了長足的進步。儒家倫理思想肯定人的價值,注重人格尊嚴。孔子說:“天地之行人為貴?!笔钦f在天地之間,人的生命力是最為寶貴的。對于醫務工作,我們時刻面對著生命、面對患者的人格尊嚴,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醫學院校是醫學生醫學生涯的起步階段,也是其醫德醫風形
成、樹立正確人生觀的關鍵時期。對學生開展醫療服務人文關懷的教育、愛心教育、生命價值教育等,讓實習生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組織學生參加創建醫德醫風示范活動,在校園內通過醫德醫風建設的宣傳圖片和影視片,開展醫德醫風學習討論會,分析討論喪失醫療道德造成的事故、案例、醫療糾紛,使學生從中得到深刻的啟發,既有效地激勵了他們學習理論知識的積極性和責任
心,又督促他們自覺進行醫德修養,把外在的醫德原則和規范轉化為內在良好的醫德信念和品質,牢牢樹立“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價值取向。在醫療服務過程中,始終貫徹以“仁”為本的醫德信念,堅持以病人為中心,想病人所想、思病人所思,病人的利益高于一切。
3.在教育過程中,突出儒學的“義”字,使學生可以自覺抵制各種利益誘惑
在市場經濟大潮的影響下,醫療服務部分市場化,醫療服務成為商品。醫療的功能在公益和功利之間舉棋不定。在很多醫務工作者心中,醫療服務的商品價值取代了以人為本、人道主義為主旨的醫學倫理原則,醫患糾紛增多,醫患關系惡化。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的學生接受了傳統的儒學教育,突出“義”字。古人云:“君子喻于義”。在榮譽面前要講“義”,把榮譽讓給別人,把困難留給自己;在金錢利益面前要講“義”,清心寡欲。
4.拓展了德育途徑,提高了教學實效
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進行醫德教育,改變了德育教育內容單一、枯燥,豐富了教學內涵,提高了教學實效。(1)通過醫療糾紛實例,分析醫患糾紛原因,讓學生懂得去愛他人、愛患者,以病人的利益為出發點。(2)將學生的醫德教育融于各種社團活動之中。在學術講座、校報、板報社會公益活動中反映現代醫學倫理道德的相關問題,供學生思考、討論,提高醫療過程中對醫德重要性的認識。(3)從一年級開始就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到醫院觀摩,接觸病人,充分體會病人的痛苦,樹立仁愛思想,并了解醫務工作的重要性,一言一行都關乎病人的病痛及生命。對待病人要做到謙和禮讓、尊重病人隱私。在與病人的接觸過程中,懂得了精湛技術是為病人解除病痛的根本。因此,增加了學習醫學理論的主動性,并自覺規范自己的行為,加強醫德修養。
5.加強了校園文化特色建設,儒學成為校園文化的重要構成因素,營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圍
在實驗中,我們逐漸認識到:校園文化是學校師生通過教育與教學活動所創造和形成的精神財富和文化氛圍,為了順利實施該課題方案,創建校園文化特色,我們精心規劃,逐項建設,在校內營造了內容豐富、底蘊厚重的育人文化氛圍。而儒學思想所提倡的
“仁、義、禮、智、信”以豐富多彩的形式,成為校園文化的一個主題,在廣大師生中得到了推廣。
6.形成了一整套的教育教學體系
借鑒儒家教育思想,形成了一套教育教學方法:(1)教學過程中注重啟發誘導。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睂⒖鬃拥慕逃枷虢梃b用于我們現代儒學教育中。
(2)引導學生加強個人自覺的道德修養。儒家進一步認為,光讀書則并不一定能夠提升其道德自覺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返歸本心進
行切己體察,通過持志尚道、反省自克、主敬涵養、誠意慎獨等修養功夫,提升其高尚的道德情操,鍛造其堅強的道德意志,形成其良好的道德品質。引領學生學會“自省”“自反”,加強自身道德修養。(3)教會學生知行統一??鬃釉f:“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反對知而不行?!吨杏埂诽岬溃骸安W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強調了知行統一。
參考文獻:
[1]林琳,俞妮妮.醫學生、醫學實習生、在職醫生醫德教育狀況調查分析.中國醫學倫理學,2009,22(6):61-63.
[2]肖健,鄧線平.儒家德教思想與醫學生醫德教育[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4):65-68.
[3]陳為.道德建設與儒家倫理思想的創新[J].求索,2004(6):153.
[4]李雯,徐濤.從醫患關系緊張看加強醫學生人文教育的必要性[J].中國西部科技,2010,9(34):91-92.
[5]趙瑋,向鴻梅.醫德缺失狀態下的醫德建設[J].中國醫學倫理學,2007,20(1):76-77.
[6]金世燈.孔子的德育思想與高校的和諧德育[J].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06(1):29-30.
[7]黃書光.儒家德育范式的理論建構[C].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哲學?歷史?文學學科卷,2008:401-405.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