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4-09 15:35:27
序論:在您撰寫醫藥行業基本情況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醫藥行業作為關系人類健康的特殊消費品,在研制、生產、銷售、使用的各個環節都受到相應法規的嚴格控制,參與這些環節的組織機構或者個人都要經過政府主管部門授予相應的權限。對藥品的使用者來說,獲得和使用某些藥品也不是任意的。根據消費者獲得和使用藥品的權限,目前我國將藥品分成處方藥和非處方藥。
根據2000年1月1日起施行的《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辦法》,處方藥只允許在專業媒體內進行廣告宣傳;同時根據2007年5月1日起施行的《藥品廣告審查辦法》,無論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凡為藥品廣告的均需進行審查??梢娽t藥品牌建設是受到相關法規具體規范的。
醫藥行業中通常將由外資醫藥企業的產品歸入“洋品牌”一類,將由內資企業創建的品牌稱作“本土品牌”。隨著行業對外交流和國際化的不斷深入,“洋品牌”與“本土品牌”的范圍也在不斷變化,但行業內統一認為外資控股企業及外商獨資企業所使用的、從境外引入我國的產品品牌均為“洋品牌”。
消費者在選擇藥品品牌時通常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首要因素是醫生意見,特別是在處方藥領域,現行醫藥制度下醫生在治療過程中直接為患者確定是否需要用藥、使用哪一種藥物,消費者實際上并沒有選擇品牌的自主權;此外消費者還收到如產品能否醫保報銷、價格承受能力、品牌知名度、產品口碑等因素影響??紤]到醫藥產品直接關系到消費者的生命健康,在產品選擇過程中患者主要依賴于醫生的用藥指導,價格通常是作用力最弱的影響因素。
二、基本情況
(一)“洋品牌”基本情況
目前北京共擁有外資醫藥生產企業65家,擁有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超過150種;外資醫藥生產企業2012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超過332億元,同比增長22.3%,實現利潤約42.4億元,同比增長28.1%。
北京醫藥行業“洋品牌”分布在除中藥行業外的各個領域,主要集中在化學制藥和醫療器械領域,其中拜耳、諾華、賽諾菲、通用電氣等企業品牌均廣為市場所認可,拜阿司匹林、拜唐平、扶他林、開同等產品品牌在消費者中具有極高的認可度,在銷售額超過10億元的6款醫藥產品中“洋品牌”占據四席。
從整個產業鏈角度來看,“洋品牌”明顯占據高端位置,這一方面是因為企業確實高度重視產品質量,在生產環境、質量控制、原料采購等方面更加嚴謹規范,在藥品生產流程、人員管理方面較“本土品牌”更富有經驗;另一方面則是它們通過面向醫護人員的專業化學術推廣和面向普通消費者的廣告宣傳及口碑宣傳,樹立起專業、優質的良好品牌形象??陀^的說,“洋品牌”在產品推廣方面是“本土品牌”的啟蒙老師,引入了學術營銷、醫藥代表等現代化的品牌推廣和產品營銷理念,在推動醫藥行業的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京發展的醫藥“洋品牌”企業多在上世紀改革開放后在我市建廠,為盡快打入國內市場,企業當時多采取合資合作的形式,如拜耳、諾華、費森尤斯卡比、第一三共等企業均是與原北京醫藥集團合資在京建廠。90年代后期,隨著醫藥行業的成熟和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這些合資企業紛紛走上獨資的道路?!把笃放啤痹诰╅_展并購案例的數量并不多,除上述合資轉獨資的企業外,近年來并購較活躍的領域為醫療器械行業,如2006年瑞典醫科達AB公司收購北京醫療器械研究所80%的股權并成立醫科達(北研)醫療器械有限公司,2010年美國捷邁公司以4900萬美元現金方式收購北京蒙太因醫療器械有限公司100%的股權,收購完成后原企業品牌得到了保存,但已完全置于“洋品牌”之下。
“洋品牌”在發展過程中,憑借其母公司的強大實力,在資金投入、市場宣傳等方面確實較“本土品牌”更具優勢,但更重要的是其發展體現出一條與“本土品牌”并不相同的思路,“洋品牌”相對“本土品牌”而言較少參加藥品交易會等展會,但更愿意組織專業性的學術會議。另外,“洋品牌”的發展得到了政策層面的較大優惠,一是針對“洋品牌”的單獨定價政策,二是在藥品招標工作中,“洋品牌”可以通過“一品”的政策避免與“本土品牌”直接對抗,這一系列政策使得“洋品牌”更具市場靈活性,獲得更大的盈利機會。
(二)“本土品牌”基本情況
目前北京共擁有本土醫藥生產企業165家,擁有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超過500種;本土醫藥生產企業2012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超過306億元,同比增長29.4%,實現利潤約59.4億元,同比增長17.6%。
北京醫藥“本土品牌”目前仍處在成長培育期,具有市場影響力和號召力的品牌并不多,在這一階段內一部分企業通過聚焦于特定的疾病領域樹立起具有領導地位的品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包括:
1、同仁堂
同仁堂是我國中藥行業的著名老字號,至今已有三百二十多年的歷史。同仁堂享譽海內外,尤其是在海外華人圈中廣受贊譽和推崇,是中藥行業名副其實的龍頭。同仁堂對于品牌建設高度重視,將企業品牌、文化有機融合起來,形成了誠信、厚重的品牌形象。
此外同仁堂還有一批知名產品品牌,如同仁安宮牛黃丸、同仁感冒清熱顆粒等,同仁堂將其系統劃分為“同仁堂十大王牌”、“同仁堂十大名藥”、“同仁堂十大新品種”和“同仁堂十大保健品”。這些產品廣受消費者好評,在特殊疾病的救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進一步奠定了產品的領導地位。
2、雙鶴
雙鶴藥業以大輸液享譽國內,有著較高的市場占有率。同時在降壓藥和降糖藥領域,雙鶴也逐步樹立起領先品牌地位。早在2005年,雙鶴便提出了打造三個“第一品牌”——“輸液第一品牌”、“降壓藥第一品牌”和“降糖藥第一品牌”。特別值得研究的是雙鶴降糖藥品牌“糖適平”實際為雙鶴藥業與德國柏林格-殷格翰公司合作的產品,該產品在國內的生產、經營權全部為雙鶴所有。
關鍵詞:醫藥行業;投資價值;中藥企業
一、行業情況介紹
2017年,醫藥行業進入政策密集期,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國家級主管部門及地方主管部門陸續頒布了2000多項醫藥行業有關的行業政策及行政命令,這些政策直接與醫藥行業結構性調整相關,說明醫藥行業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從國家統計局官網的數據可以看出,醫藥制造業2017年全年實現銷售收入2.85萬億元,較上年增長12.5%;實現利潤總額3314億元,較上年增長17.8%。在我國“十三五”規劃中,醫藥行業被定性為戰略性朝陽新興產業,成為《中國制造2025》中的重點發展領域,在此大背景下,醫藥行業的地位日益提高。根據國家工信部數據,在2017年1月至9月間,醫藥行業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6%,增速既高于同期又高于全國工業增速,在工業全行業占據第一。進入新世紀,我國人口結構變化開始加速,占較大人口比例的“50后”開始步入老齡,我國快速進入老齡化社會。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速,社會對醫藥產業需求很大。近幾年,國家大力鼓勵醫藥衛生事業發展,投入加大導致資本市場發展迅速,使得醫藥工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醫藥工業盈利水平平穩增長,2018年我國醫藥行業收入達到23986.3億元,實現利潤總額3094.2億元,累計增長9.5%。
二、同仁堂中藥企業基本情況介紹
(一)企業介紹同仁堂是中藥行業久負盛名的中華老字號。公司始終恪守“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制藥的古訓,堅持“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的企業文化,以“尊古不泥古,創新不失宗”為宗旨,大力推動傳統中成藥生產走向制藥工業現代化。上市21載,同仁堂已發展成為擁有國內最先進傳統中成藥生產基地、傳統中成藥年產量最大的現代中藥產業集團。同仁堂以安宮牛黃丸、同仁牛黃清心丸、同仁大活絡丸等為代表的十大王牌產品以及眾多經典藥品,家喻戶曉,蜚聲海內外,在臨床病患治療中盛享美譽。多年來,通過穩健的經營管理,上市公司實現了優質發展,通過持續的現金分紅,實現對投資者的長期回報。公司緊跟政策方向,牢牢把握機遇,為實現同仁堂“做精、做優、做強、做長”、實現高質量發展不懈努力,為中醫藥振興貢獻力量。
(二)企業發展優劣勢分析1.優勢。同仁堂中藥企業發展優勢主要集中在品牌、產品、研發及市場營銷四個方面。(1)品牌:北京同仁堂創建于1669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是全國中藥行業的著名老字號。三百多年間同仁堂恪守古訓絕不偷工減料,制藥過程精益求精,產品具有獨特的配方,選用上乘原料,制作工藝優良,使其產品質量得到很好保證,其產品在全球多數國家和地區暢銷。可見品牌形象早已深入人心。(2)產品:公司的主要產品品種為安宮牛黃系列、同仁牛黃清心系列、同仁大活絡系列、六味地黃系列、金匱腎氣系列,目前這些產品已經逐漸成為公司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成為公司未來盈利的重要保證。(3)研發:公司科研部門重點圍繞原有品種二次科研、生產工藝改進、新品開發、標準化建設等方面開展工作,同時充分挖掘產品科學內涵及潛在價值,形成學術推廣資料,為產品營銷和臨床精準定位提供支撐。公司研發投入在傳統中成藥制造行業中居前,從行業整體來看占收入比例不低于同行業水平,研發投入占凈資產比例居行業中間水平。(4)市場營銷:公司營銷團隊繼續在“以品種運作為核心,以終端工作為方向”的思想指導下,堅持“管理做優、產品做大、渠道做實、市場做透”?,F有四類品種群在經過近2年的時間運作與維護下,各類品種定位更加清晰,分類定策更為明確。主力品種中的一線大品種———同仁牛黃清心丸、同仁大活絡丸通過建立聯合營銷模式,報告期內有效理順經營秩序、渠道價格保持穩定、產品流向總體可控,對市場把控能力有所提升,延伸渠道帶動銷售上量,實現多方共贏。2.劣勢。公司主要從事中藥產品的生產、銷售,根據中國證監會的《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公司屬于醫藥制造業,核心業務為中成藥業務。公司目前的業務主要集中在中藥制造領域,在西藥及藥劑方面涉及較少,業務范圍面比較單一。其次,同仁堂主要生產基地和營銷市場集中在國內,國際化程度低,且由于缺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很難在國際市場上有重大突破。隨著我國衛生健康事業進入發展新時期,老百姓的健康需求發生很多變化,同時醫改導致醫療服務格局產生了重大調整,加之互聯網時代各種新技術的涌現,必將推動醫療服務的升級優化發展。在互聯網新時代,“互聯網+中醫藥健康產業”將會成為未來發展熱點。
三、主要財務指標分析
財務分析就是利用會計信息分析企業的各項財務能力,如盈利能力、成長能力等。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公司的管理層能清楚了解公司基本情況,為制定公司經營策略奠定基礎,同時也能為相關投資者進行投資提供參考。本文以同仁堂2016—2018年的財務數據為基礎,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成長能力,采用比較分析法把公司與行業作比較,分析公司財務在行業中處于怎樣的水平。
(一)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反映的是公司獲取利潤能力,只有盈利好的企業才能談生存和發展,因此盈利能力是影響公司長期發展的關鍵性指標。盈利能力同時也是股東、債權人、管理層關注的指標,股東需要以該指標作為投資參考,管理層通過該指標關注自己治理公司是否具有成果,債權人依靠該指標作為參考看自己是否具有獲得本息償付的保證。本文選取凈資產收益率、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率來分析同仁堂和行業的盈利能力。從表1可以看出,2016年至2018年三年間,凈資產收益率由12.51%增長至12.83%,銷售毛利率由55.75%增長至58.19%,銷售凈收益率先增長后下降,2016年由12.92%增長至13.02%,又由13.02%下降至12.83%。整體來看,盈利性指標都處于增長中,可見同仁堂盈利能力有一定的增強。從行業角度看,凈資產收益率從2016年的13.92%下降至2018年的8.46%,銷售毛利率三年間呈小幅度上升,由55.75%上升至58.19%,銷售凈收益率從15.14%下降至10.73%,除了銷售毛利率保持穩定外,其他都呈現下降趨勢,在此背景下,同仁堂的凈資產收益率、銷售毛利率和銷售凈收益率均保持增長趨勢,盈利能力增長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二)成長性分析企業成長能力也稱增長能力,通過對其成長能力分析,可以評價企業發展潛力的強弱和變化,進而為企業調整戰略目標,制定經營戰略和財務戰略提供信息支撐。而企業的投資人和債券人也可以通過衡量企業的發展能力,決定是否對企業進行投資或追加投資、是否對企業提供融資或進行債務重組。本文選取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凈利潤同比增長率和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率來分析同仁堂和行業成長能力。從表2可以看出,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三年呈下降趨勢,增長率分別為10.96%、10.63%、6.23%,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率三年間從4.85%下降至0.22%。除了這兩個指標下降外,凈利潤同比增長率卻在保持增長中,由2016年的6.59%增長至2018年的11.49%。雖然除了凈利潤同比增長率在增長外,其他指標呈下降趨勢,但成長能力的各項指標都為正,說明同仁堂正在逐步發展和成長。同樣,行業也處于快速發展階段,行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為15.86%、13.52%和13.7%,凈利潤同比增長率為105.4%、28.56%和59.42%。同仁堂的成長性指標雖然為正,但低于行業的平均水平,但從成長能力來看,同仁堂和行業都處于上升的成長軌道。
查管結合,摸清情況
“以查促管,查管結合”作為一種全新的稽查思路,為我們現階段稽查提出了新的課題。為了做好這一特殊意義的專項檢查,我們一改過去“查管獨立,各自為政”的工作方式,在縣局的協調下,多次與稅源管理單位城區所、農村所舉行聯席會議,交換信息、討論工作方式、提出工作意見、協調工作矛盾,并組織名稽查骨干人員積極參入管理單位月份組織的稅源調查工作。摸清了全縣醫藥行業的行業特點和管理狀況,為下一步檢查實施及以查促管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一、醫藥行業基本情況
我縣醫藥行業納稅人共戶,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某縣醫藥總公司,轄中藥材門市部、藥品器材批發公司兩個非獨立核算部門,以及城關個非獨立核算零售部,農村個承包經營配送網點。二是供銷社個承包門市部。三是戶個體經部??h醫藥總公司為一般納稅人,其兩個非獨立核算部門主要從事批發業務,其零售部、配送網點主要從事零售業務,供銷社承包門市部、個體戶主要從事零售業務。
二、醫藥行業經營特點
醫藥行業經營的業務有藥品批發、零售兩種類型,藥品批發、零售不同的經營方式有著不同的特點。
醫藥總公司經營特點:一是流通渠道單一,我縣醫藥批發主渠道是縣醫藥總公司,該公司是我縣唯一具有醫藥批發資格的企業,批發藥品占其經營業務量的以上。二是經營品種繁雜,藥品品種多,常規經營品種達數千種。三是購銷量大,庫存變動大,資金周轉迅速。四是財務核算健全,縣醫藥總公司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財務核算較規范。藥品批發全部納入微機管理。
個體零售經營特點:一是經營戶數多,有縣醫藥總公司下屬門市部、個體或承包網點,遍部全縣,銷售對象主要是終端消費者;二是購進藥品量小、批次多、庫存少。由于從縣醫藥總公司進貨便利,很少大批量購進,周轉快、庫存變動不大;三是財務核算不健全。縣醫藥總公司下屬門市部是非獨立核算報帳制單位,其銷售未納入微機管理,反映的銷售受一定人為因素影響。個人和承包門市部均未建帳核算。
精心組織,穩步實施
在摸清全縣醫藥行業的行業特點和管理狀況后,我們經過認真討論分析,制定了周密的計劃,確立了三步走的稽查方案。
第一步,根據行業特點,選取有代表意義的三“點”重點稽查,重點剖析。月日至月日,組織精兵強將,分成三組,同時進駐醫藥總公司、個體經營戶胡某、供銷社承包門市部熊某三個代表意義的“點”,集中時間、集中力量,通過深挖細琢,層層剝筍。
在縣醫藥總公司進行檢查中,稽查人員通過帳務檢查初步發現了涂改過的進項稅專用發票抵扣稅款萬元等問題,但為達到預期目的,稽查人員并沒有拘泥于帳務檢查,他們發揚不怕苦、不怕累、連續作戰的精神,事事盤根究底,如進項稅發票付款情況直接檢查到銀行對帳單、出納日記帳;抽查了兩個零售部兩個月份的銷售臺帳;藥品、器材批發抽查了兩個月的銷售出庫單,并與銷售發票、微機庫存管理數據、倉庫保管帳進行了認真核對。對重點問題還核對了公司會議記錄,檢查出了該公司對鄉鎮衛生院回扣少計銷項稅、零售部遲報收入等問題。
在個體經營戶胡某和供銷社承包門市部熊某檢查中,稽查人員實地盤點了商品庫存,查閱了部分進貨單據和相關費用票據,詢問了經營情況及納稅情況,并通過多種方法測算了其銷售收入,基本確定了其××年銷售情況和偷稅數額。
第二步,調查取證,全面固定證據。通過對三個“點”的重點剖析,逐步梳理出一些主要疑點,月至月日期間,兵分三路,一路到武漢新琪安公司,一路到某衛生院、某衛生院,一路到縣醫藥總公司,進行調查取證。
縣醫藥總公司近萬元的購進貨物來源于武漢新琪安公司,取得的所有進項發票均為手工票,并有部分發票有涂改現象,通過到武漢新琪安公司調查取證,落實情況如下:
⒈當地稅務機關證明,度,由于武漢市國稅局微機報稅卡數量有限,一直未為該公司批準使用微機開票系統,手工發票全部正常,不存在虛開。
⒉通過有關單證核對發現,該公司發票金額、收款金額、出庫單金額完全一致,不存在不一致情況。醫藥總公司財務帳反映發票涂改與付款金額不一致現象,與新琪安無關,主要是其內部管理漏洞造成。主要原因是采購人員為關系戶代購貨物,醫藥總公司按實際驗收入庫貨物付款,余款由采購人員自己支付。采購人員為關系戶胡承志等代購貨物萬元。
⒊在調查過程中我們取得了雙方的《購銷協議》,發現了醫藥總公司根據協議××年取得返利萬元,取得返還利潤未入帳,未按規定轉出進項稅額。
通過對某衛生院、某衛生院帳務調查,發現醫藥總公司××年返回給鄉鎮衛生院利潤通過收到的未入帳返還利潤列支,進一步證實了醫藥總公司存在未入帳收入。
通過對醫藥總公司出庫單逐份統計,調查落實了個個體性質的醫藥門市部的主要購進金額,由于從縣醫藥總公司進貨便利,很少大批量購進,周轉快、庫存變動不大,根據《稅收征管法》有關規定,按以購定銷并加的利潤率推算其銷售額。其中醫藥總公司配送網點購進金額推算銷售額如下:
順號
名稱
購進藥品金額
推算銷售收入
⒈
⒉
⒊
⒋
⒌
⒍
⒎
⒏
⒐
合計
第三步,專項檢查全面鋪開,逐戶攻克。通過前期的摸底及調查取證,在基層稅務所的配合下統一行動,月日至月日,集中力量對全縣醫藥網點進行了拉網式檢查,逐戶攻克。目前,戶已經查結,另有戶正在實施中。
在檢查中,稽查人員始終注意與稅源管理人員加強聯系,共同商量對策,查找漏洞。在保證稽查質量的同時,對稅源管理的漏洞及問題及時收集證據,仔細記錄,為后期向稅源管理單位提出《以查促管報告》提供材料。
提出建議,以查促管
通過檢查,我縣醫藥行業稅收管理暴露出以下主要問題:
(一)偷逃稅現象嚴重。作為處于縣醫藥行業主導地位的縣醫藥總公司,受市場放開影響,從年到年,各門市部實行大承包,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稅源監控基本處于失控狀態;從年收回各門市部承包、實行統一核算后,年到年,作為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申報年銷售收入均在至萬元之間,分別繳納增值稅萬元和萬元;年月認定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之后,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和監控手段,年、年分別繳納增值稅萬元和萬元。但從年該企業申報的銷售收入萬元這個數據來看,如果按照××年的稅收負擔率計算,應納稅款約萬元。
(二)稅負不公平。一是醫藥總公司稅負與個體門店稅負不均衡,××年醫藥總公司查帳征收,稅負率,個體門店雙定征收,綜合稅負率;二是不同地區供銷社承包門店與個體門店稅負不均衡,如余集所戶均月稅負元,某所戶均月稅負元;三是稅負畸輕畸重,且普遍較輕、不均衡,某醫藥門市部年銷售額萬元以上,某醫藥門市部銷售額萬元左右,而兩家月均稅負都是元,絕大部分個體和承包門店申報及稅務機關定稅都低于實際應納稅額。
(三)管理有漏洞。一是申報資料報送不全,未按規定要求報送購銷合同復印件,使稅收管理機關不能全面了解經營情況,對個體戶的主渠道進貨情況不清楚;二是該公司購銷貨大量使用現金,現金收支手續不規范,對醫藥行業購銷貨物普遍存在的回扣現象不能很好的控制;三是該公司以出庫單為記帳依據,出庫單未編號,為少記收入或遲記收入提供可能,僅對衛生院批發藥品開具發票,而出庫單日期與開票日期存在差異,控管不嚴。個體方面:一是管理粗放,沒有及時監督個體大戶建帳,對業戶經營情況變化了解不夠,調整稅負不及時。如上石橋醫藥門市部年開業,當年核定月稅負元,到年該戶年進貨量萬元,月定稅額仍然是元;二是管理觀念落后,沒有很好的利用醫藥總公司對個體批發的合同及現成數據,評估納稅人生產經營情況和納稅情況。三是對供銷社承包門店管理偏松,供銷社承包門店普遍低于個體業戶。
月日,縣局組織召開稽查、管理單位協調會,稽查局在會上通報了檢查情況和《稽查建議書》,集中評估了本次以查促管專項檢查的效果,討論了醫藥行業管理的整改措施,并進一步討論了醫藥行業分類管理的具體方案。主要稽查建議如下:
⒈加強醫藥公司的申報管理和征前審核,在申報征收環節及時發現一些問題。
⒉加強醫藥公司的財務監控,對未申報購銷合同、結算起點以上大量使用現金結算、出庫單未編號、發票使用不規范等情況應限期改正。
⒊發揮納稅評估系統的作用,防止企業人為調整造成零負未申報。取消醫藥零售個體業戶“雙定”管理方式,實行一般申報管理,在要求醫藥公司每月提供銷售給零售個體業戶的銷售數據的基礎上,把零售個體業戶的納稅情況納入納稅評估,實時監控個體業戶的申報情況。
⒋大力推行醫藥行業個體建帳。
⒌我國即將對藥品經營實行(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標準管理,該標準對藥品經營者從硬件(設備、設施)到軟件(技術、資格)都有很高的要求。醫藥流通領域的運作將逐步規范,建議以此為契機在藥品零售環節強制推行防偽稅控收款機管理。
達到目的,成效顯著
通過周密細致的部署,有條不紊的開展檢查,本次醫藥行業的專項檢查達到預期目的,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摸索出一條“以查促管,查管結合”的新路子。通過本次專項檢查,使我們由以前對“以查促管,查管結合”只是一個概念性認識,轉變為實實在在的親身經歷,對檢查中出現的各種新問題、新矛盾,邊實施、邊改進,邊協商,為進一步做好“以查促管”工作提供豐富的經驗。
(二)為稅源管理單位納稅評估和分類管理提供了素材。在我們檢查過程中,管理單位也積極行動起來,利用我們的現成數據和方法,探索出了醫藥行業納稅評估和分類管理的新路子,并已初見成效,月份以來,全縣醫藥行業零負未申報率下降為,個體稅負大幅提升,該行業增值稅申報入庫比上年同期增收萬元(不含查補),增幅達,引起市局高度重視,管理部門總結的經驗材料《摸規律分類評估醫藥征管見成效》,市局將在全市推廣。
(三)堵塞了征管漏洞,增加了稅收收入。截止目前,全縣醫藥行業專項檢查共查補稅款元,罰款元。有力的打擊了偷逃稅行為,堵塞漏洞,增加了稅收收入。
【論文摘要】利用因子分析和相關分析的方法,考察了醫藥行業的績效和營銷渠道模式選擇之間的相關性,提出了在醫藥行業里由于該行業的特殊性,并不存在固定的適用于該行業的渠道模式的結論。
引言
營銷渠道作為市場營銷的四大基本要素之一,是產品到達消費者之間流動的載體,是連接生產者與最終消費者之間的紐帶,在市場運作中具有產品分銷、服務傳遞、信息溝通及資金流動等功能,是企業實現銷售目標的工具,也是企業的一種重要資源。一個對目標市場全方位覆蓋、全渠道控制的營銷渠道是絕大多數產品取得成功的先決因素。
營銷渠道已經變成了企業核心竟爭力的一個源泉,對增強企業競爭力,促進企業持續快速發展起著極為關鍵的作用。近年來,我國企業已經逐步意識到渠道資產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礎和關鍵,但我國企業的營銷渠道方式選擇對公司業績增長是否有正面促進作用還缺乏科學和一致的實證研究結論支持,所以作者認為有必要對此進行深人研究。醫藥行業是一個高利潤的特殊行業,它的渠道模式也與其它行業有所差異。為此,本文選擇醫藥行業進行研究,考察營銷渠道決策與企業績效的相關性。
2相關理論
2.1營銷渠道治理理論
營銷渠道治理的研究已經發展了很長時間,早期的研究一般認為,Weld是渠道管理結構研究的奠基人(劉偉宇,2000)。他論及營銷渠道管理的效率,認為職能專業化產生經濟效益,因而專業化的中間商所從事的分銷是合理的。Converse等(1940)研究了營銷縱向一體化的潛在優勢,即營銷費用的降低和原材料或商品銷路的確定性;同時指出,一體化也帶來了相應的管理和協調間題。
20世紀40年代末期和50年代初,營銷渠道治理理論的發展有了新的變化,1954一1973年間,渠道治理結構理論研究達到一個高峰。營銷學者利用經濟學理論分析營銷渠道管理產生、結構演變、渠道管理設計等問題。Balderston(1958)提出了一種顯示了專業化經濟性和競爭過程之間的互動模型,指出設立在一組買賣雙方之間的中間商如何通過減少交易的數量來減少系統成本。Cox等(1965)從更宏觀的角度審視了分銷渠道管理的結構,使用‘、營銷流程(marketing flows )”這一概念來描述通過分銷網絡發生的營銷活動。McCammon (1965)認為,協調營銷體系的潛在經濟效益日益明顯,可以用公司型、管理型和契約型3種方式有效地協調營銷渠道管理體系。Baligh等(1967)進一步擴展了Bolderston (1958)的有關渠道管理結構的經濟分析,涉及了更多種類的營銷活動。還有一些學者試圖了解環境因素如何影響渠道管理網絡的發展和經濟發展如何影響渠道管理的變化(Moyer等,1968 )
近期的研究中提出治理決策是在內部組織和外部組織之間做出的,本質上與交易費用理論中所使用的方式相似(Hei-de,1994)。這些模型的基本決策標準是經濟效率( b4allen ,1973)和效益。于是,渠道管理結構治理的重點是優化渠道管理結構來提高效率和效益。而本文研究討論的正是醫藥行業采取哪種治理結構更有利于企業獲取更好的收益。
2.2渠道結構模式分類
按照國內家電行業具體情況,本文對渠道結構進行了劃分,其具體結構形式如下:
(1)常規渠道。按照科特勒(1999)的說法,傳統或常規渠道由一個或一組獨立的生產者批發商和零售商組成,每個成員都作為一個獨立的企業實體追求自己利潤的最大化,即使它是以損害系統整體利益為代價也在所不惜。沒有一個渠道成員對于其他成員擁有全部的或者足夠的控制權。
(2)垂直渠道。為了解決常規渠道所存在的不足,產生了垂直渠道形式,又稱縱向一體化公司渠道形式。如果制造商向分銷職能整合,由自己的員工完成分銷工作,這被稱之為從生產向前整合或向下游整合;如果下游的渠道成員,如分銷商和零售商,向后承擔生產供應職能,這被稱之為從分銷或終端的后向整合。不論是制造商向前整合還是下游渠道成員向后整合,結果都是由一個組織來承擔所有的工作,這就被稱之為縱向一體化或內部一體化或一體化公司渠道。這里,分銷角色雖然被替代,但分銷的職能卻是相同的。
(3)混合渠道。為了獲得兩種渠道模式的好處,一些企業將常規渠道模式與一體化渠道模式混合使用,產生了所謂的混合渠道模式,即一個企業的渠道模式中既有一體化渠道又有常規渠道,兩種渠道各自對應于不同的銷售對象與目標,在實現一定程度的控制的同時,達到較大的市場覆蓋面。
3實證研究
在這部分研究中,為了具體考察渠道治理決策對醫藥行業的影響,對醫藥行業企業效益和營銷渠道結構選擇的關系進行了分析。文中選取了醫藥行業的134家上市公司,對這些上市公司的幾個主要效益指標進行了提取,并且利用SPSS應用統計軟件對這些數據進行了處理,綜合后得到了對企業的最終效益考察指標,然后利用相關性分析對這個效益值與渠道結構分類相關性做出了分析,得出行業的效益與營銷渠道結構之間的相關性數據,進而驗證醫藥行業營銷渠道結構與績效關系。
3.1數據來源
文中所采納的醫藥行業的各項原始指標數據均來自于上市A股公司近一段時間提供的數據,而其營銷渠道指標則是在對每個企業的資料進行查詢分析后歸類確定的。以行業上市公司為代表研究行業渠道治理抉擇方向是由于上市公司的規模和成熟度相對高一些,研究結果就會有代表性,并且上市公司的原始數據比較容易獲取,同時也便于綜合整理。
3.2變量設定
原始變量:企業股票的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每股公積金、主營收人增長率(%)、凈資產收益率(%),為便于運算將這些變量所對應數值記為Xi,XZ,XS.xa,XSo
因子變量: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進行提取后得到的降維后的因子記為f},fz>f3,’二。
綜合指標:對因子變量進行加權運算后得到的最終指標即是綜合指標,記為y。
定量變量之間的運算關系:
fi,fz,fs’二為原始變量xi,xz,x;,xa,xs的第一、第二、…第m個主成分。其中f;在總方差中所占比例最大,綜合原有變量的能力也最強,其余成分綜合原變量的能力依次減弱。主成分分析就是選取前面幾個方差較大的主成分(本文選取其相應特征值大于1的成分)。xi,xz,xs,xa,xs對應的系數向量是協方差矩陣的特征值(Total Variance Explained的第一列)對應的特征向量二
綜合指標與因子變量的關系:Y-wife十wzfz+...}y}
其中因子變量的系數(即權重)來自于Total Variance Ex-plainedo
定性變量的設定,由于渠道選擇模式均為定性變量,為使之便于考察,按照常規將其定量化為:1代表垂直營銷渠道,2代表常規營銷渠道,3代表混合營銷渠道。
3.3模型假設
W所分析的醫藥行業選取的A股上市公司具有行業代表性,基本上可以體現行業整體營銷渠道治理狀況。
(2)模型提取的企業近期股票的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每股公積金、主營收人增長率(%)、凈資產收益率(%)等值具有一定代表性,能夠比較真實的反映該企業的運營狀況。
(3)醫藥行業中比較成功的企業選取的營銷渠道是有利于企業績效的,該渠道是適于企業使用的渠道。
(4)醫藥行業中大多數績效較好的企業都使用的營銷渠道治理方式是與該行業相匹配的方式。
(s)如果最終獲得的綜合指標與營銷渠道相關性比較高,
則可以說明在醫藥行業里營銷模式有趨同性,也就是說適合該行業整體的營銷產品銷售模式相近。
(6)根據我國現有的經濟環境、政策環境以及市場環境推斷醫藥行業企業效益與渠道相關性不會存在相關性。
首先根據已有數據對醫藥行業做一個初步的分析,考察一下各原始變量與營銷渠道之間是否存在一定的相關性。
3.4統計分析
步驟1
表1醫藥行業相關性數據表
從表1可以發現營銷渠道與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每股公積金、主營收人增長率(%)、凈資產收益率(%)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028 ,0.015 ,0.057 ,0.078 ,-0.017,從*標記可見營銷渠道的選取與企業考察指標相關性都較弱。從這些數據初步推斷出醫藥行業的營銷渠道與效益間不存在相關規律性,但仍需要進一步進行綜合考察以明確驗證這一點。
步驟2
為了進行因子分析,首先檢驗已知數據是否適合進行因子分析,為此進行KMO檢驗和Bartlett球度檢驗。
表2醫藥行業KMO檢驗和Bartlett球度檢驗表
表2分別給出了KMO檢驗和Bartlett球度檢驗結果。其中K&10值為0.479,根據統計學家Kaiser給出的標準,KMO取值小于0.6,不是很適合因子分析。Bartlett球度檢驗給出的相伴概率0.000,小于顯著性水平0.05,因此拒絕Bartlett球度檢驗零假設,認為適合進行因子分析。
步驟3
由表2檢驗知所提取的數據可以進行因子分析,接下來進行因子提取。
表3反映了初始解按照一定標準(提取因子的標準是特征值大于I)提取了1個公共因子后對原變量總體的描述情況。
表中是因子分析后因子提取和因子旋轉的結果。其中,Component列和Initial Eigenvalue,列(第一gIJ到第四列)描述了因子分析初始解對原始變量總體描述情況。
第五列至第七列則是從初始解中按照一定標準(在前面的分析中,設定了提取因子的標準是特征值大于1)提取了1個公共因子后對原變量總體的描述情況。從表中可見提取了1個公共因子后,它反映了原變量的約一半的信息。第九列(% of Variance)的數值是最后獲得的因子得分進行加權的系數,對應著F1是45.162。由于所提取的公因子反映初始變量的程度太小,所以根據表中第二列特征值基本情況重新設定特征值為0.97,重新提取后得到表4a
步驟4
表4反映了初始解按照一定標準(提取因子的標準是特征值大于0.97)提取了3個公共因子后對原變量總體的描述情況。從表中可見提取了3個公共因子后,它們反映了原變量的大部分信息。第九列(% of Variance)的數值是最后獲得的因子得分進行加權的系數,對應著Fl ,F2和F3分別是38.646 ,23.805和22.1500
步驟5
從表5中可以看出,因子1解釋了每股公積金和每股凈資產兩個原始變量,因子2解釋了凈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兩個原始變量,因子3解釋了主營收人增長率。
步驟6
表6是輸出的因子攣量的協方差矩陣,該矩陣為一個單位矩陣,恰好證明了3個因子變量之間是不相關的。這也正好滿足了因子變量應該是正交、不相關的條件。
步驟7
表7是最終的綜合指標與營銷渠道相關性表,綜合指標是由公式(2)計算得到的。在本行業中,二者的相關性系數是0.047,相關性很低。通過該相關性數據說明了在醫藥行業企業的效益與其采取的銷售渠道是沒有關系的,這證明了假設(5)是錯誤的,同時證明了假設(6是正確的。并且事實上在本文中所考察的所有企業中只有三種渠道模式,而且其數量差別不大,也就是說采取垂直型、常規型和混合型營銷渠道的企業比例均衡,而且經營狀況也沒有太大差別,根據對醫藥行業資料的查證發現這個結果直接與我國的行業情況有關系。多年來,醫藥行業依靠一些保護政策運作的情況很嚴重,這導致了渠道結構對其效益沒有很明顯的影響,就出現了本文調查所得的結論。但在反商業賄賂的政策旗幟下,2006年醫藥行業已經加速進人行業規范階段,同時多年以來行業內部同質化競爭加劇,導致利潤不斷稀薄,整體行業在政策的洗禮下進人洗牌階段,勝者為王的時代已經來臨,無論是企業還是經銷商都在戰略上尋求新的盈利模式。在此環境背景下,醫藥企業紛紛轉型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和企業可持續運作的經營模式,而營銷模式的轉變是經營模式轉型的重要課題。所以醫藥行業營銷模式創新已經成為一種必然。在醫藥行業整體面臨轉型的今天,也更需要對醫藥行業結構模式進行研究,以求獲取更有利于行業發展的方式。
4結論
通過對醫藥行業企業的樣本調查和數據分析,對營銷渠道治理機制和醫藥行業績效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深人探討,并主要得到以下幾個結論:
(1)從整個行業角度來看,醫藥行業目前的營銷渠道治理決策對企業績效是沒有多少影響的,二者之間相關性很弱。
【論文摘要】利用因子分析和相關分析的方法,考察了醫藥行業的績效和營銷渠道模式選擇之間的相關性,提出了在醫藥行業里由于該行業的特殊性,并不存在固定的適用于該行業的渠道模式的結論。
引言
營銷渠道作為市場營銷的四大基本要素之一,是產品到達消費者之間流動的載體,是連接生產者與最終消費者之間的紐帶,在市場運作中具有產品分銷、服務傳遞、信息溝通及資金流動等功能,是企業實現銷售目標的工具,也是企業的一種重要資源。一個對目標市場全方位覆蓋、全渠道控制的營銷渠道是絕大多數產品取得成功的先決因素。
營銷渠道已經變成了企業核心竟爭力的一個源泉,對增強企業競爭力,促進企業持續快速發展起著極為關鍵的作用。近年來,我國企業已經逐步意識到渠道資產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礎和關鍵,但我國企業的營銷渠道方式選擇對公司業績增長是否有正面促進作用還缺乏科學和一致的實證研究結論支持,所以作者認為有必要對此進行深人研究。醫藥行業是一個高利潤的特殊行業,它的渠道模式也與其它行業有所差異。為此,本文選擇醫藥行業進行研究,考察營銷渠道決策與企業績效的相關性。
2相關理論
2.1營銷渠道治理理論
營銷渠道治理的研究已經發展了很長時間,早期的研究一般認為,Weld是渠道管理結構研究的奠基人(劉偉宇,2000)。他論及營銷渠道管理的效率,認為職能專業化產生經濟效益,因而專業化的中間商所從事的分銷是合理的。Converse等(1940)研究了營銷縱向一體化的潛在優勢,即營銷費用的降低和原材料或商品銷路的確定性;同時指出,一體化也帶來了相應的管理和協調間題。
20世紀40年代末期和50年代初,營銷渠道治理理論的發展有了新的變化,1954一1973年間,渠道治理結構理論研究達到一個高峰。營銷學者利用經濟學理論分析營銷渠道管理產生、結構演變、渠道管理設計等問題。Balderston(1958)提出了一種顯示了專業化經濟性和競爭過程之間的互動模型,指出設立在一組買賣雙方之間的中間商如何通過減少交易的數量來減少系統成本。Cox等(1965)從更宏觀的角度審視了分銷渠道管理的結構,使用‘、營銷流程(marketing flows )”這一概念來描述通過分銷網絡發生的營銷活動。McCammon (1965)認為,協調營銷體系的潛在經濟效益日益明顯,可以用公司型、管理型和契約型3種方式有效地協調營銷渠道管理體系。Baligh等(1967)進一步擴展了Bolderston (1958)的有關渠道管理結構的經濟分析,涉及了更多種類的營銷活動。還有一些學者試圖了解環境因素如何影響渠道管理網絡的發展和經濟發展如何影響渠道管理的變化(Moyer等,1968 )
近期的研究中提出治理決策是在內部組織和外部組織之間做出的,本質上與交易費用理論中所使用的方式相似(Hei-de,1994)。這些模型的基本決策標準是經濟效率( b4allen ,1973)和效益。于是,渠道管理結構治理的重點是優化渠道管理結構來提高效率和效益。而本文研究討論的正是醫藥行業采取哪種治理結構更有利于企業獲取更好的收益。
2.2渠道結構模式分類
按照國內家電行業具體情況,本文對渠道結構進行了劃分,其具體結構形式如下:
(1)常規渠道。按照科特勒(1999)的說法,傳統或常規渠道由一個或一組獨立的生產者批發商和零售商組成,每個成員都作為一個獨立的企業實體追求自己利潤的最大化,即使它是以損害系統整體利益為代價也在所不惜。沒有一個渠道成員對于其他成員擁有全部的或者足夠的控制權。
(2)垂直渠道。為了解決常規渠道所存在的不足,產生了垂直渠道形式,又稱縱向一體化公司渠道形式。如果制造商向分銷職能整合,由自己的員工完成分銷工作,這被稱之為從生產向前整合或向下游整合;如果下游的渠道成員,如分銷商和零售商,向后承擔生產供應職能,這被稱之為從分銷或終端的后向整合。不論是制造商向前整合還是下游渠道成員向后整合,結果都是由一個組織來承擔所有的工作,這就被稱之為縱向一體化或內部一體化或一體化公司渠道。這里,分銷角色雖然被替代,但分銷的職能卻是相同的。
(3)混合渠道。為了獲得兩種渠道模式的好處,一些企業將常規渠道模式與一體化渠道模式混合使用,產生了所謂的混合渠道模式,即一個企業的渠道模式中既有一體化渠道又有常規渠道,兩種渠道各自對應于不同的銷售對象與目標,在實現一定程度的控制的同時,達到較大的市場覆蓋面。
3實證研究
在這部分研究中,為了具體考察渠道治理決策對醫藥行業的影響,對醫藥行業企業效益和營銷渠道結構選擇的關系進行了分析。文中選取了醫藥行業的134家上市公司,對這些上市公司的幾個主要效益指標進行了提取,并且利用SPSS應用統計軟件對這些數據進行了處理,綜合后得到了對企業的最終效益考察指標,然后利用相關性分析對這個效益值與渠道結構分類相關性做出了分析,得出行業的效益與營銷渠道結構之間的相關性數據,進而驗證醫藥行業營銷渠道結構與績效關系。
3.1數據來源
文中所采納的醫藥行業的各項原始指標數據均來自于上市A股公司近一段時間提供的數據,而其營銷渠道指標則是在對每個企業的資料進行查詢分析后歸類確定的。以行業上市公司為代表研究行業渠道治理抉擇方向是由于上市公司的規模和成熟度相對高一些,研究結果就會有代表性,并且上市公司的原始數據比較容易獲取,同時也便于綜合整理。
3.2變量設定
原始變量:企業股票的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每股公積金、主營收人增長率(%)、凈資產收益率(%),為便于運算將這些變量所對應數值記為Xi,XZ,XS.xa,XSo
因子變量: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進行提取后得到的降維后的因子記為f},fz>f3,'二。
綜合指標:對因子變量進行加權運算后得到的最終指標即是綜合指標,記為y。
定量變量之間的運算關系:
fi,fz,fs'二為原始變量xi,xz,x;,xa,xs的第一、第二、…第m個主成分。其中f;在總方差中所占比例最大,綜合原有變量的能力也最強,其余成分綜合原變量的能力依次減弱。主成分分析就是選取前面幾個方差較大的主成分(本文選取其相應特征值大于1的成分)。xi,xz,xs,xa,xs對應的系數向量是協方差矩陣的特征值(
Total Variance Explained的第一列)對應的特征向量二
綜合指標與因子變量的關系:Y-wife十wzfz+...}y} 其中因子變量的系數(即權重)來自于Total Variance Ex-plainedo
定性變量的設定,由于渠道選擇模式均為定性變量,為使之便于考察,按照常規將其定量化為:1代表垂直營銷渠道,2代表常規營銷渠道,3代表混合營銷渠道。
3.3模型假設
W所分析的醫藥行業選取的A股上市公司具有行業代表性,基本上可以體現行業整體營銷渠道治理狀況。
(2)模型提取的企業近期股票的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每股公積金、主營收人增長率(%)、凈資產收益率(%)等值具有一定代表性,能夠比較真實的反映該企業的運營狀況。
(3)醫藥行業中比較成功的企業選取的營銷渠道是有利于企業績效的,該渠道是適于企業使用的渠道。
(4)醫藥行業中大多數績效較好的企業都使用的營銷渠道治理方式是與該行業相匹配的方式。
(s)如果最終獲得的綜合指標與營銷渠道相關性比較高,
則可以說明在醫藥行業里營銷模式有趨同性,也就是說適合該行業整體的營銷產品銷售模式相近。
(6)根據我國現有的經濟環境、政策環境以及市場環境推斷醫藥行業企業效益與渠道相關性不會存在相關性。
首先根據已有數據對醫藥行業做一個初步的分析,考察一下各原始變量與營銷渠道之間是否存在一定的相關性。
3.4統計分析
步驟1
表1醫藥行業相關性數據表
從表1可以發現營銷渠道與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每股公積金、主營收人增長率(%)、凈資產收益率(%)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028 ,0.015 ,0.057 ,0.078 ,-0.017,從*標記可見營銷渠道的選取與企業考察指標相關性都較弱。從這些數據初步推斷出醫藥行業的營銷渠道與效益間不存在相關規律性,但仍需要進一步進行綜合考察以明確驗證這一點。
步驟2
為了進行因子分析,首先檢驗已知數據是否適合進行因子分析,為此進行KMO檢驗和Bartlett球度檢驗。
表2醫藥行業KMO檢驗和Bartlett球度檢驗表
表2分別給出了KMO檢驗和Bartlett球度檢驗結果。其中K&10值為0.479,根據統計學家Kaiser給出的標準,KMO取值小于0.6,不是很適合因子分析。Bartlett球度檢驗給出的相伴概率0.000,小于顯著性水平0.05,因此拒絕Bartlett球度檢驗零假設,認為適合進行因子分析。
步驟3
由表2檢驗知所提取的數據可以進行因子分析,接下來進行因子提取。
表3反映了初始解按照一定標準(提取因子的標準是特征值大于I)提取了1個公共因子后對原變量總體的描述情況。
表中是因子分析后因子提取和因子旋轉的結果。其中,Component列和Initial Eigenvalue,列(第一gIJ到第四列)描述了因子分析初始解對原始變量總體描述情況。
第五列至第七列則是從初始解中按照一定標準(在前面的分析中,設定了提取因子的標準是特征值大于1)提取了1個公共因子后對原變量總體的描述情況。從表中可見提取了1個公共因子后,它反映了原變量的約一半的信息。第九列(%of Variance)的數值是最后獲得的因子得分進行加權的系數,對應著F1是45.162。由于所提取的公因子反映初始變量的程度太小,所以根據表中第二列特征值基本情況重新設定特征值為0.97,重新提取后得到表4a
步驟4
表4反映了初始解按照一定標準(提取因子的標準是特征值大于0.97)提取了3個公共因子后對原變量總體的描述情況。從表中可見提取了3個公共因子后,它們反映了原變量的大部分信息。第九列(% of Variance)的數值是最后獲得的因子得分進行加權的系數,對應著Fl ,F2和F3分別是38.646 ,23.805和22.1500
步驟5
從表5中可以看出,因子1解釋了每股公積金和每股凈資產兩個原始變量,因子2解釋了凈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兩個原始變量,因子3解釋了主營收人增長率。
步驟6 表6是輸出的因子攣量的協方差矩陣,該矩陣為一個單位矩陣,恰好證明了3個因子變量之間是不相關的。這也正好滿足了因子變量應該是正交、不相關的條件。
步驟7 表7是最終的綜合指標與營銷渠道相關性表,綜合指標是由公式(2)計算得到的。在本行業中,二者的相關性系數是0.047,相關性很低。通過該相關性數據說明了在醫藥行業企業的效益與其采取的銷售渠道是沒有關系的,這證明了假設(5)是錯誤的,同時證明了假設(6是正確的。并且事實上在本文中所考察的所有企業中只有三種渠道模式,而且其數量差別不大,也就是說采取垂直型、常規型和混合型營銷渠道的企業比例均衡,而且經營狀況也沒有太大差別,根據對醫藥行業資料的查證發現這個結果直接與我國的行業情況有關系。多年來,醫藥行業依靠一些保護政策運作的情況很嚴重,這導致了渠道結構對其效益沒有很明顯的影響,就出現了本文調查所得的結論。但在反商業賄賂的政策旗幟下,2006年醫藥行業已經加速進人行業規范階段,同時多年以來行業內部同質化競爭加劇,導致利潤不斷稀薄,整體行業在政策的洗禮下進人洗牌階段,勝者為王的時代已經來臨,無論是企業還是經銷商都在戰略上尋求新的盈利模式。在此環境背景下,醫藥企業紛紛轉型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和企業可持續運作的經營模式,而營銷模式的轉變是經營模式轉型的重要課題。所以醫藥行業營銷模式創新已經成為一種必然。在醫藥行業整體面臨轉型的今天,也更需要對醫藥行業結構模式進行研究,以求獲取更有利于行業發展的方式。
4結論
通過對醫藥行業企業的樣本調查和數據分析,對營銷渠道治理機制和醫藥行業績效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深人探討,并主要得到以下幾個結論:
(1)從整個行業角度來看,醫藥行業目前的營銷渠道治理決策對企業績效是沒有多少影響的,二者之間相關性很弱。
本文主要對于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外醫藥企業(本文主要以國內醫藥企業和國外大型跨國醫藥公司作比較)的基本情況、并購戰略進行全面分析比較,尋找出典型案例進行對比,從中找出不同醫藥企業在并購環境、并購原因以及具體運作方面的不同之處,以求為了未來中國醫藥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
醫藥企業;并購;整合
隨著企業自身的發展、完善,企業利用內部長期積累或通過外部擴張的得到不斷壯大。相對于內部積累,外部擴張在時間上更具有優勢。因此,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都選擇通過外部擴張的手段使得企業迅速成長。而并購正是外部擴張的表現形式。過去的百多年中,在西方社會,隨著五次兼并狂潮的接踵而至,誕生了許多的大型公司。
醫藥行業是關乎人們身體健康的重要行業,在各國的國民經濟中都占據了重要的地位。近年來,我國的醫藥行業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然而,我國醫藥的產業結構,無論從創新能力、研發能力、集中度低以及運營成本等方面,距離發達國家都有很大的差距。各大醫藥企業仍然還是依靠價格進行惡性競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低,這些因素都影響我國醫藥行業的持續發展。自1999年我國加入WTO后,許多國外制藥巨頭均將中國市場作為最重要的戰略性新興市場。他們不但在華建立了研發機構和生產基地,還通過合資、并購本土的醫藥企業等方式,在中國市場占據了一席之地。
國內的醫藥企業如何才能在這全球一體化的浪潮中殺出一條血路?在筆者看來,企業并購是一條便捷出路。通過企業并購可以有效的整合資源,減少支出,快速獲得新技術,從而獲得更大的市場空間,實現規模經濟,最終促進我國醫藥企業的快速發展。
因此,在這種現實情況下,對中外的醫藥企業并購戰略進行比較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梢酝ㄟ^這樣一種比較,可以讓我們更加清晰的看到國內醫藥企業的不足,以期未來進一步改進,具有借鑒意義。
1 中外醫藥企業基本概況
1.1 國內醫藥企業的基本概況
醫藥行業作為融合了多學科前沿技術和手段的高科技產業集群,關系到國民健康、社會穩定和經濟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的國民衛生總費用增長了136 倍,年平均復合增長率達高達17.8%,遠超GDP的增長速度。截至目前為止,我國各類醫藥類上市公司已經達到181家。
1.2 國外醫藥行業基本概述
國外大型的跨國醫藥企業有很多模式與做法與我們很不相同,但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去借鑒與學習,是我們未來前進的目標。
(1)國外大型的跨國醫藥企業的贏利模式與我國的截然不同。在處方藥方面,他們追求專利保護,獲得市場壟斷地位,取得壟斷利潤。由于中國市場和法律的不健全,我國對制藥企業缺少市場保護機制。其的贏利方式主要是仍以仿制藥為主,其結果是產品同質化嚴重,利潤率下降。
(2)國外大型的跨國醫藥企業對于研發費用的投入上與我國截然不同。例如,在美國,醫藥企業用于自主研發新藥的費用占到了他們銷售收入的14%以上。而在我國卻只有銷售收入的1~2%的水平。為什么會造成的如此大的差別?第一是由國家政策和行業政策造成的。第二就是上文所提到的國內外制藥企業的盈利模式的差異所致。
(3)國外大型的跨國醫藥企業在生產管理方面與我國截然不同。在國外,醫藥行業的現狀是集中精力生產的不是藥品、某種醫療器械,也不是某種診斷產品,而是知識,即專利。在世貿組織的框架下,利用知識產權對專利進行保護,在全球范圍內再予以推廣,而具體的產品生產則在發展中國家內進行。
我國的醫藥企業主要是靠生產仿制藥和專利權過期的藥品生存,而國外大型的跨國醫藥企業則在通過研發新藥品來換取發展權以及對于他們對整個世界醫藥市場的控制。
2 中外醫藥企業并購特征及個案分析
2.1 國內醫藥行業并購的一般特點
我國醫藥企業的總體狀況是數量多、規模小。自從我國加入WTO以后,跨國醫藥企業加快了進入中國市場的步伐。迫于外資企業強大的外部壓力,近年來中國醫藥企業并購數量在逐年增多,資本市場越來越活躍。2006年至2010年,在國內醫藥行業市場中,共完成了92起并購案例。其中有78起并購案例的交易總額達到22.63億美元。
國內醫藥行業并購有三大特征:
(1)產業政策主導型
在我國,醫藥行業的并購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就是產業政策主導型。也就是說,很多的企業并購是由政府所直接推動的。
(2)強強聯合不多
從我國醫藥企業近些年來的并購案例來看,多以橫向并購、縱向并購、混合并購為主,強強聯手的案例卻比較少。
(3)跨行業并購居多
通過對國外大型醫藥行業的并購特點進行分析,發現他們的并購基本屬于橫向并購,很少涉及到醫藥流通領域。而國內的醫藥企業往往采取了一體化經營的策略。例如復星醫藥??毓杀本┙鹣蟠笏幏?,進入醫療商業領域;控股北京和睦家醫藥,進軍醫療服務業等,完成了一體化經營。
2.2 國外大型跨國醫藥企業并購的主要特征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醫藥行業的并購活動一直非?;钴S。以美國2006-2010醫藥市場發生的并購案例為例。(見表1)
從表1的數據來看,并購交易在2009年達到頂峰,這是因為有輝瑞公司并購惠氏、默克收購先靈葆雅這樣的重量級并購案例,其各自的交易總額分別達到680億美元和411億美元。從2006年-2010年這5年間的案例中不難發現,國外大型跨國醫藥企業并購有許多典型特征,總結如下。
(1)并購多以提高企業研發為主要目的
國外大型跨國醫藥企業開展并購,最重要的原因是為了獲取新產品、新技術,并且增強企業的研發能力。例如,2009年的美國輝瑞公司收購惠氏一案中,不僅因為輝瑞的專利藥面臨專利到期,同時也可以通過收購惠氏的研發資源,實現進入疫苗制造以及生物制藥領域。另外,由于新產品的研發周期比較長而老產品利潤率下降,所以利用企業并購這種手段獲得更具有價值的新產品。企業還能通過并購獲得此類產品的市場銷售許可。
(2)多以橫向并購為主
國外大型跨國醫藥企業的并購主要以同行業內部橫向并購為主。從上面的并購案例來看,不論是以大吞小還是強強聯合,即使是Gilead Sciences并購CGI制藥公司這種交易總額僅為1.2億美元的案例,還是輝瑞并購惠氏的交易總額達到680億的案例,都是在同行業內的橫向并購。而隨著世界一體化的到來,企業間的競爭必然會愈演愈烈。企業間的橫向并購風起云涌,其結果就是,企業并購后帶來規模效益,使成本進一步降低從而獲得了競爭上的優勢。
(3)強強聯合
目前國外大型跨國醫藥企業主要采取強強聯合的并購方式,目的在于獲得優勢互補。如2009年3月,在全球醫藥市場呼風喚雨的兩大醫藥企業巨頭,默沙東與先靈葆雅選擇了強強聯合。并購后,默沙東成為全球第二大處方藥生產商,其年銷售額將達到424億美元。
2009年10月,輝瑞公司完成了對惠氏公司并購,交易總額高達690億美元,是21世紀以來的最大一筆醫療并購案。
3 中外醫藥企業并購綜合比較
3.1 并購動因比較
國外大型跨國醫藥企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從并購動因看主要包括了以下幾個方面:
(1)整合資源,優化產品結構
(2)藥品專利到期之前,并購可以彌補銷售損失,維護公司收入
(3)進入新領域和新市場
國內醫藥企業并購動因:
(1)政府主導為主
(2)追求一體化
(3)企業自身追求利潤化
3.2 并購對象及方式比較
國外大型跨國醫藥企并購以強強聯合為主,而我國醫藥企業并購通常是以“大吞小”的方式發生。在并購方式上,國外大型跨國醫藥企主要是通過流通股轉讓的方式完成并購,而我國醫藥企業并購主要采取了場外協議轉讓的方式。
3.3 支付手段比較
國外大型跨國醫藥企并購經常通過現金支付與換股的手段。換股方式并購的優點在于,雙方無需支付大量的現金,被并購公司的股東就可以自動成為并購公司的股東。
而在我國,支付手段依然是以現金支付為主。雖然通過現金支付方式簡單,但是有較高的財務風險。對于并購方而言,要求他們有足夠的銀行存款或者說融資能力,湊個某種程度上講,也限制了我國醫藥企業并購案的發生。
通過對中外醫藥企業并購的經典案例、基本特點的分析以及并購差異的綜合比較,我們不難發現。國外大型跨國醫藥企業并購具有強強聯合的特點,并以增加產品研發能力和擴大市場份額為并購動力,其購行為已經相當成熟。然而我國,隨著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醫藥企業并購在很多方面均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相對于國外大型跨國醫藥企業而言,不論從并購環境、動因以及并購具體操作等諸多方面,依然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現在:政府干預過多、法律制度不完善、追求一體化多元化經營等等。并購具體運作時也是問題重重。
為更好的推動我國醫藥企業的并購發展,可以通過三個方面加以推動。1.政府能在企業并購活動中需要發揮積極的指導作用;2.企業并購應該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目的3.企業必須加強并購后的整合工作。
雖然我國醫藥企業的并購仍存在不少的問題。但我們必須清醒的意識到,為了推動我國醫藥企業更好的發展,企業并購是必經之路。也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國醫藥企業能給達到世界頂尖水平,迎來更加燦爛的明天。
【參考文獻】
[1]嚴家明.慣性管理——企業持續發展之道[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
【摘要】:近些年來,中國制藥企業在開發越南市場上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本文對開發越南市場過程中,根據越南醫藥及中藥市場現狀,以促進越南藥品市場的開發。
【關鍵詞】:越南醫藥市場,中藥產品,中國制藥企業。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Vietnamese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medicine market
Chen De Ying, Qiu Jia Xue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JiangSu NanJing)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ese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ietnamese market effect is not ideal.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the Vietnamese market, according to the Vietnamese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market situ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ietnamese market.
【Key words】: the Vietnamese medicine market, Traditional medicine products, Chinese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s.
1 。 越南醫藥市場
雖然醫藥行業在兩年內受到全球經濟放緩,越南的制藥工業還可以增長12%- 15%,在2009至2011年期間.
越南的醫藥行業,發展在中 - 低之間,剛剛超過52%企業有資格生產藥品。國內生產藥物大多是通用的,沒有價值,只能滿足50%國內醫藥需求。原料進口主要來自中國,印度,使得國內制藥企業面臨的匯率困境。技術水平不高而人力資源水平偏低,阻礙提高國內制藥業生產的規模。
近些年來,經濟 - 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醫療費用高,消費逐年增加。隨著人口和兒童的優勢,越南對藥品生產企業在國內的潛在市場,以及跨國公司。因此,這些公司面臨從國外的激烈競爭對手,尤其當國內醫藥企業的保護期后加盟世貿組織已經不多(在入世后5年)。
1.1 影響國內醫藥行業的宏觀因素
1. 經濟:制藥行業遭受最小金融危機的影響。
越南的經濟在多年持續增長,為經濟發展創造有利條件。但全球金融危機對越南經濟有強大影響力,尤其是進出口加工工業,銀行,房地產等。高通脹,更多的投資和消費者持謹慎態度。這使得該行業的發展更加困難。因此,與其他行業相比,醫藥行業是最少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因為這是其中之一為人民的必要品。
2. 文化 - 社會:越南人民生活水平一天比一天得到改善,創造有利條件對藥物的開發。
在越南大多數人民都集中在農村,生活水平往往低下,高需求的便宜藥品,這條件是越南制藥企業開放市場有利的條件。此外,越南的消費者生活越來越改善,健康狀況越來越有關注,因為藥品具有高度的需要,以確保健康。
3. 國家政策:醫藥行業須受嚴格政府控制
醫藥行業受到強烈的管理狀態。政府已頒布許多法律文獻對醫藥行業的管理,包括有關的文獻,無論國家對藥品的廣告政策,國家藥品價格的管理層,藥品經營狀況,藥物管理名單上有特殊的控制,藥物的質量標準,藥物檢測設備... ...
商業生產不符合GMP標準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 GMP)的建議,出口業務藥品與存儲系統不符合GSP將不得不停止生產和進口。還有,如GLP法規“好練習室實驗疫苗和生物制品,“GDP”良好的分配藥物,“GPP”良好的管理做法藥店。只符合新標準的企業才能經營與發展。這些規則將助于越南零售藥店合并或收購,促進當地企業所提高,重點在深度開發,對跨國公司競爭。
1.2 制藥行業在越南的位置
越南的制藥業在新的發展中 - 低。支出的醫療標準占GDP的1.6%(2010年)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越南制藥業在發展中世界。越南已經取得國內醫藥行業,但進口原料居多,所以可以說,客觀地來看越南的醫藥行業發展以中- 低。像周邊國家,越南醫藥行業屬貧困狀態。健康保險是不夠的,所以患者應支付的藥物比他們的需求量多,這已經阻礙了市場的增長。因此,直到2010年,越南衛生支出僅占1.6%國內生產總值。近幾年,出現越來越多的新醫藥產品,說明藥品行業的投資大幅上升。大部分制藥企業已經積累了大量的資金從銷售產量增加和部分從發行股票籌集資金,從而使國內企業有能力繼續投資與改善生產能力。
1.3 企業標準數量
根據WTO的承諾,在2010年結束越南的制藥業必須符合世貿組織的質量標準(GMP - WHO),期限到后不合格的企業將被強制停止生產。截至2009年年底期間,有52%的制藥公司(包括西藥和傳統醫藥)來實現GMP- WHO標準,包括實現GLP和GSP標準的企業,分別為51%和63%。事實上,近三年來越南企業才剛開始關注這些標準的重要性,但他們也正在加強競爭力為生存與發展。
傳統醫藥是越南的優勢之一。由越南國家研究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的藥品材料獲得人們的歡迎。衛生部已發出2000種藥品制劑的注冊號碼在市場上流通。
但現在傳統醫藥不受監督,與安全食品問題密切有差距。種植藥材容易濫用農藥。因此,應有監督管理機制,特別是藥材種植和加工期間。
2 。 越南中藥市場
從上邊的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從2002年-2010年期間,中國中藥企業出口越南市場不斷增長。主要原因為以下幾點:
2.1 越南民眾具有厚重的中藥需求,市場基礎厚實
經過中越兩國醫生的長期不斷努力,中醫藥在傳入越南的同時,在傳統中醫藥基礎上,結合越南當地的病情特點和環境條件,吸取當地民間的用藥經驗,逐步發展成為今天的越南傳統醫藥――中醫藥體系(從中國進口的中藥材稱為北藥,有別于西醫、西藥及傳統中醫藥, 越南地產藥材)。越南傳統中藥的形成和發展過程,是中越兩國交往和相互學習的歷史,伴隨越南民族的興旺發展走過數千年。時至今日,用中藥治病,仍然是不少越南民眾的首選。
2.2 越南政府為中醫藥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法,越南傳統中藥被排斥于官方組織之外,傳統醫藥學校被迫關閉,嚴重阻礙了中藥的發展。越南獨立后,政府結合越南的具體實際,提出“醫學必須建立在科學、民族、大眾3個原則的基礎上,中醫和西醫結合起來”。在越南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鼓勵下,先后建立了各級中醫藥研究機構和協會,比較著名的有河內民族醫藥研究院。越南的中醫藥教育主要集中在全國6所醫學院校中進行,還有部分國立和省立機構開設長期的中醫藥課程,至目前為止,越南已培養并取得國家衛生部承認的各級傳統醫藥技術人員(包括研究生、醫師、醫助、藥劑師)2萬余名,加上經過短期培訓進修的醫務人員及醫士,超過3萬人。在越南的醫院中, 大都設有中醫部,使用中藥治病,特別是近些年來,越南政府進一步開放越南醫療市場,在城鄉出現了大量中醫診所和藥店,推動了中藥市場快速向前發展。
3. 結論:
本文主要介紹越南醫藥市場的基本情況,在此特別關注越南中藥市場。隨著中國經濟不斷增強,中國制藥企業對越南的投資將越來越多,雙邊貿易關系也將進一步向深度和廣度發展。
參考文獻
[1] 言實:中醫藥開拓越南市場,醫藥導報,中藥報, 2009(08期):25-26
[2] 嚴冰:越南醫藥市場值得關注,醫藥經濟報,2008-07-01:37-38
[3] 劉壽永:越南,中藥打入東南亞的橋頭堡,中國醫藥報,2006-09-08: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