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4-09 14:44:20
序論:在您撰寫經濟政策的發展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經濟社會發展與林業發展之間的關系
社會經濟的發展需要林業為其提供木材和生態環境,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對林業具有積極的影響,也具有消極的影響。積極的影響表現為經濟的發展可以為林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資金投入,科學技術的發展可以為林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消極影響則表現為經濟發展過程中,對林業資源的過度開發會導致林業資源的減少和環境的惡化,同時,目前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對林業發展要求也從木材需求為主轉變為以生態建設為主。林業發展對社會經濟發展的貢獻主要體現在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兩個方面,同時,林業的發展也有助于國家的糧食安全和偏遠鄉村貧困問題的解決。
經濟社會發展和林業發展之間具有互動的關系,但是,要促成這種互動必須處理好三個方面的關系:一是林區經濟社會發展與林業發展之間的關系業發展與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之間的關系;二是生態建設與林業產業發展的關系;三是森林資源保護與林業發展的關系。
二、當前主要林業經濟政策的分析及對策
(一)林業產權改革的分析及對策
從目前我國整個林業產權的現狀來看,當前的林業產權改革的關鍵在于落實集體林區的產權。關于集體林區產權改革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的林業“三定”開始,經歷了曲折反復近二十年,總是面臨“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的局面,整個改革難以有重大突破。到上個世紀末,伴隨著我國土地制度改革,從福建三明開始的新一輪林業產權制度改革,在《土地承包法》誕生以后掀起了新一輪的。新一輪林業產權制度改革首先就是切實明晰林地產權。這一輪林業產權改革是伴隨著其他林業經濟政策同時進行的,主要是退耕還林林地產權問題、荒山荒地造林產權問題以及其他多種社會資金進入林業生產經營領域,產權明晰與否成為林業發展的關鍵影響因素。其次就是落實產權。所謂落實產權就是切實地將林業產權所包括的分配、處分、收益等權利落到實處。
從目前林業產權改革的具體政策和實踐情況來看,在明晰和落實產權方面開展的各項工作比較扎實,具體體現在如下幾方面:
首先是新造林地產權明晰。
其次是南方集體林產權逐步落實。
三是國有林區林業產權制度改革探索新思路。
當然當前的林業產權制度依然存在許多問題,這些問題既與林權制度本身相關,也影響到林權制度的未來發展。概括起來主要有:
一是林權改革執行面不高、集體林權的落實有待進一步加強。
二是與林權制度關聯密切的森林采伐限額制度、稅費制度、農村金融制度等相關中國林業發展的經濟政策研究制度改革滯后,影響了林權制度改革的成效和進一步發展。
三是合理的森林資源的經營管理制度尚未形成,森林資源面臨的亂采濫伐、管理不善的危險依然存在。
(二)森林采伐限額政策的對策
自1986年森林限額采伐政策實施以來,對我國森林資源管理發揮了積極而重大的作用。在20世紀90年代實現了生長量大于消耗量的目標。當然在實際執行這一政策的過程中也存在許多問題。在許多地方,超限額超計劃采伐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林木采伐管理混亂,憑證采伐意識淡薄,林木采伐發證率、發證合格率、采伐作業憑證采伐率都較低;伐區調查設計粗放,質量有待提高;執法力度不夠;甚至有的地區亂定政策,與限額采伐政策相沖突等。
總的要求是,對林業資源要管而不死,活而不亂,既要有利于對森林資源的管理,又要方便生產和經營者,使他們嘗到甜頭,吸引更多的林業投資。
(三)林業稅費政策的分析和對策
林業稅費政策與對林業的社會定位關系密切。建國以后,由于實現工業化的需要,給予林業以單純產業的定位,忽視了林業所帶來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同時對林業經濟效益的認識也有偏差,由此形成的林業稅費政策也主要是獲取。計劃經濟時代,林業企業的利潤幾乎全部上繳國家。到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木材價格放開后,木材利潤增加,國家又以高額的稅費向林業索取積累資金,近20年來,林業稅費的負擔不斷加重,林業收益不斷流向公共部門,林業部門和地方政府及其所屬部門以各種名義向林業伸手,各種收費名目繁多。
這一稅費體制嚴重影響了我國林業產業的發展和森林資源的科學管理。資源采伐的多少直接關系到整個行業管理人員的生存,自然對于資源的經營管理就會大打折扣。稅費收取的多少直接關系到林業行業行政事業單位管理的工資和獎金,自然就造成各級部門想方設法,設立各種名目,收取各種稅費,造成林業企業和林農的負擔逐年加重,基本只能維持簡單再生產,難以擴大規模,提高技術,最終也就窒息了林業產業發展的動力。
可以說對于林業的取多予少是造成林業負擔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2000年,林業六大工程啟動以后,我國林業稅費改革開始了新的轉機,從原則中國林業發展的經濟政策研究上來講,國家開始積極爭取少取多予。目前取消了農業特產稅,減少了部分地方收費。但是從林業產業的整個生產鏈條來看,林業稅費在整個收益中的比重依然比較高,加上林業市場制度的不完善,這己成為林業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
(四)林業市場改革的分析和對策
林業市場是整個林業生產經營價值實現的主戰場。從目前來看,伴隨著林業產權制度改革的林權交易市場,以木材為主體的林產品交易市場和資產化的活立木交易市場是整個林業市場的主要構成。但從目前的林業市場化政策來看,這些市場尚未完全形成。
由于缺乏合理的林地評價制度和林權自身的缺失,使得林權交易市場仍處在起步探索階段;木材獨家統購的管理制度尚未取消,國內林產品的交易渠道也不暢通,很難形成全面競爭的林產品市場;林價的合理測算仍處在研究試點階段,造成當前活立木和買賣青山市場還處在起步階段。主要是這些市場改革面臨著各種經濟制度的制約,改革進展并不順利。與此同時,由于社會對于林業生態產品的需求日益加劇,(下轉118頁)(上接116頁)使得原有的以市場為主體的經濟改革又夾雜上以提供公共產品為主體的國家投入機制的改革,兩者相互交叉、相互影響,造成目前整個林業市場處在發展的低谷,既不能保障社會日益增長的林產品需求,也很難達到社會對其生態市場的需求。
應該說林業市場化改革是一個綜合體系,它和林業企業改革、國家森林資源管理、林業產權改革等其他改革緊密結合。相關領域的改革不僅是自身政策改革,也同時應該是基于市場條件下的一個綜合變革。林業市場化應該是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則,改變現有各相關領域阻礙林業市場發展的政策,同時形成相互支持、相互影響的一個綜合協調機制。
(五)林業重點工程政策的分析和對策
自1998年天然林保護工程試點開始,逐步啟動的六大林業重點工程取得了顯著成效。截止到2009年,天然林保護工程累計完成造林面積687.30萬公頃,新封山(沙)育林1325.15萬公頃,森林管護面積每年保持在9000萬公頃左右。累計完成各類建設資金510.96億元,其中國家投資478,60億元,占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實際完成投資總量的93.67%。退耕還林工程累計完成退耕地造林869.57萬公頃,配套荒山荒地造林1083.92萬公頃,新封山(沙)育林140.72萬公頃,累計兌現糧食補助2961萬噸,糧食補助資金382.04億元,累計兌現生活費補助92億元。2005年,全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工程成績顯著。在100多處野生動植物集中分布區、重要的鳥類遷徙通道、繁殖地和越冬地開展了200余種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野外種群和棲息地保護工作。濕地保護工作取得重要進展,國家批準《全國濕地保護工程實施規劃》。截止到2005年,全國林業系統建立和管理的自然保護區達到1699個,總面積達1.20億公頃,占國土陸地面積的12.5%;建立自然保護小區45439個,總面積1474萬公頃,國家劃定禁獵區1803個,總面積9134萬公頃。全國擁有國際重要濕地30處,面積357.50萬公頃,濕地示范區面積208萬公頃。野生動物種源繁育基地718個,珍稀野生植物培育基地617個,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5013個。2005年重點地區速生豐產用材林基地建設工程完成造林1.67萬公頃,完成投資1.54億元,其中國家投資532萬元,占3.45%。總體來看,林業重點工程進展順利,政策成效明顯。天然林保護工程區森林資源呈現恢復性增長,林區經營格局和經濟結構得到有效調整。根據第六次資源清查的數據來看,森林蓄積凈增4.6億立方米,實現森林面積和森林蓄積同步快速增長。
工程區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珍稀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增加,主要棲息地生存環境大大改善。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成績顯著。
五、結論
本文通過對林業資源狀況、林業發展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以及中國林業經濟政策的分析研究,得出以下幾個基本結論。
(一)我國森林資源類型繁多、種類豐富,林業發展具有堅實的資源基礎。
(二)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對林業具有積極的影響,也具有消極的影響,積極的影響表現為經濟的發展可以為林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資金投入,科學技術的發展可以為林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消極影響則表現為經濟發展過程中,對林業資源的過度開發會導致林業資源的減少和環境的惡化。林業發展對社會經濟發展的貢獻主要體現在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兩個方面,同時,林業的發展也有助于國家的糧食安全和偏遠鄉村貧困問題的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和林業發展之間具有互動的關系,但是,要促成這種互動好三個方面的關系,一是林業發展與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之間的關系,二是生態建設與林業產業發展的關系,三是森林資源保護與林業發展的關系。
(三)系統梳理了我國主要林業經濟政策,具體包括林業產權改革政策、森林資源采伐限額政策、林業流通和市場化政策、林業稅費政策、林產品貿易政策、林業重點工程政策、封山育林政策、非公有制林業發展政策等。
1.1城鄉居民經濟收入不協調
2004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942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僅為2936元,城鄉收入差距為3.23。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與農村居民的人均純收入的比率,還不能真實地反映城鄉之間的實際收入上的差別。首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標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指標的統計口徑存在較大差距。農民人均純收入不僅包括實物性收入,而且還包括用作生產資料的投入,如果僅考慮貨幣收入,剔除農民純收入中的實物部分,按現金收入計算,目前的城鄉收入差距將擴大為4倍多。其次,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標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指標沒有反映城鄉居民在福利方面的差別,城市居民在住房、社會保障、公共衛生、教育等方面享有國家的補貼。如果考慮到城鄉在這些方面的差異,城鄉居民真實的收入差距將進一步擴大。第三,從現行的統計調查制度的實際情況來看,由于存在樣本偏誤,高收入戶難以涵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存在一定的低估。若考慮城市居民的各種福利性補貼,城鄉居民實際收入差距將進一步拉大到5~6∶1。
1.2城鄉居民社會保障不協調
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在我國,已初步對立起覆蓋城市人口的社會保障體系,但農民由于“身份”的制約,沒有真正享受到國家應當為他們提供的基本公共產品。經濟社會發展歸根結底是為了人的發展,要給人們以更多、更切實的“人文關懷”。由于改革發展實踐中的某些偏差,農村的社會發展出現某些十分突出的問題,主要是養老、醫療和貧困問題。一是養老問題,我國已進入人口老齡化國家的行列,約有1億老年人生活在農村,缺乏生活來源,養老問題十分突出。二是醫療問題,農村醫療條件差,農民看病難。1998年全國衛生總費用為3776億元,其中政府投入為587.2億元,用于農村的衛生費用為92.5億元,僅占政府在城市投入的15.9%。三是農村貧困問題。我國還有3000多萬貧困人口,其中80%生活在農村。因此,必須建立農村社會高度,為農民的的生存提供最基本保障。
1.3城鄉居民享受教育不協調
長期以來,我國在文化教育領域采取城鄉分割的教育投資模式和不公正的高校招生政策,在教育資源的分配上大大向城市傾斜。據統計資料顯示,1997年,農村和城市學生平均受教育年限比是1∶1.39;1998年,每百萬人口中的在學校學生數比是1∶2.21。另據一些學者的抽樣調查,1995年城鎮職工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為10.58年,而農村從業人員平均受教育的年限僅為6.66年。同樣數量的初中畢業生,在城市能夠升入高中的比例大概是60%左右,而在農村卻只有30%左右。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農村人口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9.1%,遠低于城市人口占65.4%的水平。農村人口主要由受過初中和小學教育的群體構成,城市人口主要由接受了高中及其以上教育的群體構成,這足以說明中國城鄉之間居民享受教育不不協調。
2城鄉發展不協調的主要原因
2.1國家對農業的投入偏低
首先,建國50多年來,我國財政對農業投入的總量約5000億元,僅占財政總支出的6.5%左右。其中,解放初期占財政支出的5%左右;其次,在“二五”時期和國民經濟調整時期,財政對農業的支持有所增加,達到10%左右;再次,在“”時期又有所下降,比重大約在8%左右,以后的10余年間,財政支農的力度又有所加強,提高到了10%;但20世紀90年代以后財政支農的力度逐步減弱,特別是最近幾年相對數降到了歷史最低點,僅為財政總支出的3%~4%,無法保障我國農業健康快速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據統計,發展中國家財政對農業的投入一般保持在10%左右,像印度、泰國、巴基斯坦等發展中國家,財政對農業的投入要占到財政總支出15%以上,大大高于我國的水平。2.2農村居民缺少社會保障
目前,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主要在經濟發達的城市進行,農民的保障方式主要是家庭保障、土地保障和集體保障,但這三種保障方式都存在問題。一是家庭小型化使得家庭保障能力下降,由于我國實行計劃生育國策,家庭人口規模小型化,保障功能下降,特別是養老負擔過重;由于工業化和城鎮化的發展,大量的農村勞動力涌向城市,家庭保障功能更加弱化。二是土地保障,由于我國人均耕地少,再加上農產品價格低廉,靠種地收入不可能解決養老、醫療等社會問題。三是集體保障,少數經濟發達的農村,已經建立起和城市相似的社會保障制度,但由于我國90%以上的村集體負債經營,成為名符其實的“空殼村”,村集體已喪失了過去的養老、醫療等功能。
2.3農村教育經費緊缺
中國農民在中國工業化進程中已經做出了很大的犧牲,在城鄉分割教育投資體制的作用下,各種教育資源越來越集中到城市學校,農村學校卻窘困到發不出教師工資、缺乏正常辦公費用的尷尬和寒酸的地步。盡管社會各界不斷呼吁,中央政府也多次采取措施,企圖解決長期拖欠教師工資、挪用教師經費這一頑癥,但往往事倍功半。幾百萬農村教師難住了國家財政,教師的工資無著落,農村骨干教師大量流失。據統計,1992年全國大約流失45萬名中小學教師,且大多數是青年骨干,流失的教師又大多集中在農村。據統計,2002年,全國共計新欠中小學教職工國標工資22億元,中西部25個省份尚有中小學危房4000萬m2。一些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緊張。目前,中西部農村地區有貧困學生2400多萬名,受到各種資助的人數有限。
3促進城鄉協調發展的經濟政策
3.1加大財政支農的力度
各級財政部門都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的要求增加農業投入。中央和地方各級財政預算內每年用于農業支出增長幅度要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每年財政支農支出的增長水平要高于上年財政支農支出的增長水平。中央和地方各級財政支援農業生產支出、農林水利氣象部門事業費、農業綜合開發資金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要逐年提高。另一方面要提高農業自我積累和發展能力并積極利用外資。積極引導農村集體和農民增加對農業的資金投入,國家財政對農業的投入,在一定意義上說,是為集體和農民增加對農業的投入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國家財政資金可以引導農民和集體明確農業投入方向,而貼息或補貼性投入又對農民、集體投入給予一定的經濟刺激。農村集體和農民投入是農業投入的大頭。通過國家財政引導,使農民對農業的投入有一個合理的回報,以增加投入的積極性。
3.2建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
在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應盡快建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使之與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在農村社會保障制度中,需要建設的具體制度很多,就目前而言,廣大農民群眾的基本要求和愿望是實現“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生有所靠,因而農村養老保險、農村醫療保險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三項制度的建設是其重點:一是建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主要包括社會保險的實施范圍、籌資模式、保險形式和管理體制等。二是建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指在政府的指導下和集體經濟的扶持下,以農民為保障對象,按照自愿、適度與受益的原則,通過多種合作形式建立的滿足基本醫療需求的醫療保險制度。在目前情況下,政府的財政
支持是關鍵,各級政府要有適當的財政投入,作為農村合作財政支持是關鍵,各級政府要有適當的財政投入,作為農村合作醫療的啟動資金,特別是對貧困地區這就顯得尤為重要。三是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國家和社會為保障收入難以維持最基本生活的農村貧困人口而建立的社會救濟制度。保障對象一般應包括:因缺少勞力、低收入造成生活困難的家庭;因災因病及殘疾致貧的家庭,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及無法定撫養人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殘疾人等。
關鍵詞:區域經濟發展;區域政策;影響分析
我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政府的宏觀經濟政策并不能有效對每一個區域的經濟進行調控。區域經濟的發展不僅受制于地理位置、自然資源,在很大程度上更需要區域經濟政策進行調控。若要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逐步解決經濟發展不均衡問題,區域政府要制定相應的區域經濟政策就顯得十分重要。
一、區域經濟政策的基本內容概述
(一)稅收政策
稅收是政府為了滿足社會公眾需要,憑借政治權力,強制、無償地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形式。稅收政策是政府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經濟杠桿,是國家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包括消費稅、增值稅、所得稅等等。就某一個區域而言,區域稅收政策對區域經濟的影響更為明顯。針對區域經濟的發展,制定出適合區域發展的更加細化的稅收政策十分重要。比如,針對高耗能高污染的企業部門,對其征收高稅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發展,減少對資源的浪費和對環境的污染;對中小企業積極扶持,采取減免稅收的政策,減小對區域中小企業的發展壓力等等。區域稅收政策是對區域經濟進行宏觀調控強有力的手段,能快速的對區域經濟發展產生作用。
(二)投資政策
投資政策對經濟發展的作用很大,它是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之一。包括投資領域投資領域、投資方式、投資質量標準、投資財務標準等問題。政府的投資政策主要體現在對基礎實施和對企業的投資上,但是對于不同的地區,政府應該采取不同的投資政策。在基礎設施投資方面,區域政府要加大對經濟不發達區域的投資,完善其水電供應系統,加大對交通運輸建設,還要加強對公園對娛樂場所的投資,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環境,為區域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創造條件。對企業的投資,要合理分配其投資的區域,政府應首先考慮對經濟不發達區域的投資,拉動其經濟發展;還要確定對區域的投資項目,要依據區域的資源情況,包括人力資源情況和自然資源情況,選擇適合該區域發展的投資項目;對于區域不發達的產業類型,對于區域的投資可以首先考慮發展該區域的該類產業,讓區域的產業類型能夠多樣化。
(三)財政轉移支付制度
轉移支付主要是指各級政府之間為解決財政失衡而通過一定的形式和途徑轉移財政資金的活動,是政府財政資金的單方面的無償轉移,是二級分配的一種手段,是減小經濟發展差距的一種手段。包括稅收返還、一般性轉移支付、專項轉移支付等等。轉移支付有三種模式,一是自上而下的轉移支付,二是橫向轉移支付,三是縱向和橫向混合使用。在縱向上,一級政府針對各區域的經濟發展情況,轉移支付的力度也不盡相同。對于區域經濟落后地區,政府要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給地區的經濟發展以充足的財政支持,讓區域經濟發展有充足資金作為發展基礎,區域經濟發展有足夠的動力;對于經濟發達地區,基于其有一定的財政基礎,可以減小對那些地區的財政轉移支付的力度,否則過多的財政資金容易讓經濟發達區域滋生懶惰情緒,沒有足夠的生產積極性。在橫向上,可以由經濟發達的富裕地區向經濟落后的貧困地區進行財政轉移支付。縱向和橫向結合的模式就要綜合各區域的具體經濟情況進行財政轉移支付。
二、區域經濟政策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分析
(一)區域稅收政策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區域稅收政策對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收入分配和經濟結構都具有調整作用。首先,區域稅收政策直接影響投資,進而影響到區域經濟的發展。在經濟不發達的區域,區域政府通過對外來投資者實行稅收優惠,降低其投資成本,獲得更多收益,能夠有效吸引投資者對本區域進行投資,促進該區域的企業產生發展;對本區域中小企業實施稅收優惠,減小它們的發展壓力,有更大的發展空間,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在經濟發達區域,各類企業密集,有許多高污染的區域,區域政府應適當提高對其的稅收,控制這些污染環境企業的發展,改善區域的環境,給區域人民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對不同區域不同企業采取不同的稅收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區域經濟、區域企業的協調發展。
(二)區域投資政策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區域投資能有效縮小區域經濟的發展差距,對經濟不發達地區的經濟投資,可以逐步使其經濟實力加強,經濟發展的步伐加快,讓我國的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縮小人們的收入差距。區域投資政策是對生產要素的一種分配,它可以改善生產要素不足區域的要素擁有量,使要素過剩區域的要素重新分配以達到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對區域的基礎設施投資,尤其是對交通運輸的投資,便捷的交通使得各區域的經濟交流更加方便頻繁,用發達區域的經濟發展去帶動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對于水電等基礎設施的投資完善,可以吸引投資者這對本區域經濟投資,帶動區域的經濟逐步發展。對區域工業企業的合理分配投資,即加大對區域落后地區的企業投資,減少對發達地區的企業投資,能有效改善落后區域的工業發展狀況,增加該區域的就業量,促進經濟發展,避免發達地區對工業和經濟的壟斷,縮小收入水平差距,維持社會穩定。
(三)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合理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能夠有效解決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情況,縮小各區域的經濟發展差距。先富區域帶動其他區域后富,實現經濟發展的公平機制,包括基礎設施完善程度的公平,經濟發展機會的公平,還有各區域人們收入的公平。合理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能保證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政府對區域的轉移支付帶動各區域的經濟發展,能夠使政府的財政收入增加,擁有雄厚的財政基礎,使得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增強。財政轉移支付使得資金在各區域間得到合理配置,特別是富裕地區對貧困地區進行的財政轉移支付,使得資金在區域間流通,發揮其更大的效用。
三、結束語
中國經濟的發展并不是某些地區經濟的發展繁榮,而是全國地區均衡和共同的經濟發展。區域政府根據各自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制定符合自己區域經濟發展方向的區域經濟政策,才能對各區域的資源么進行科學合理的調配。隨著區域經濟政策不斷實踐完善,其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作用將會日益凸顯,合理的區域經濟政策不僅能有效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更對促進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作者:蘭翔 王少鋒 朱振宇 單位:西北工業大學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于詩琦.區域經濟政策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J]中國商貿,2014,(28):165-166.
關鍵詞:低碳經濟;公共經濟;政策;探析
中圖分類號:F2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03-0147-02
在我國經濟發展歷程中,經歷了一切從無到有的過程,然后在實踐工作中總結出適合我國現代化發展的道路。在當前經濟穩定發展的形勢下,值得注意的是環境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例如全球的氣候變暖問題、霧霾問題等。由英國率先提出的低碳概念,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模式。因此,在現代化發展中,我國也積極地結合實際情況走低碳發展的路線,一方面能夠繼續保證經濟快速發展,另一方面則加強對環境保護,這成為了人類文明進程中繼工業文明后促進發展和進步的重要成就。低碳經濟主要是通過減少污染、降低能耗以及低排放實現經濟發展,其核心理念是結合技術創新,提高能源利用率、開發清潔能源,調整當前的產業結構,使得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得到了重大突破。
一、低碳經濟的基本含義
世界各國于2009年12月份在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協商并達成《哥本哈根協議》以及一系列相關要求,目的在于促進全球經濟的長遠發展。低碳經濟在此次大會中包含了更加豐富的內容,具體通過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第一個方面,低碳經濟屬于一個相對性的概念,與高碳經濟相比較,要求人們在生產與生活中,要注重資源節約以及盡可能地降低碳排放量,從而有效地避免出現高碳高排的情況,導致生態環境受到危害。第二個方面,對于新能源發展而言,低碳經濟基本的要求就是在發展中減少對各種化石能源的消耗,同時又能夠使經濟獲得良好發展的,其目的在于實現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能夠與能源消耗“脫鉤”,使得碳排放量和經濟發展間達到“錯位”的目的[1],同時也不會影響經濟增長。第三個方面,由于人為的高碳消費導致碳的排放量出現上升的情況,從而破壞人們生存的環境。因此,低碳發展屬于人們對自然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后的“自救行為”,需要不斷改變之前高碳的生產與生活方式,從而有效地在人們生活和生產中降低碳量排放,進而促進我國實現低碳發展的目標,同時也可以有效地促進經濟快速、健康發展。
二、我國低碳經濟在現階段發展中的實際情況
(一)從發展階段的角度分析
第一,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與世界發達國家的水平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而發展過程中,我國面臨著發展經濟和保護資源與環境的雙重任務。處于發展中的國家所從事的生產活動一般是貿易中較為低端的產業,其技術含量低、競爭力低、附加值低,但是能源消耗比較高,在高能耗以及高污染中換取發展的速度,是當前所不能避免的歷程,同時也需要承擔相應的代價。第二,我國當前正加快推進城市化建設的步伐,不斷升級消費結構、建設基礎設施等,從而使得發展中所需要的各種能源也是與日俱增[2]。此外,人口激增問題和工業化進程中所帶來的能源消耗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第三,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機動車保有量持續增加,給人們的出行帶來方便的同時,汽車尾氣造成的環境污染也是不可忽視的問題。以上三方面的原因是當前需要重點解決的。
(二)從資源結構方面分析
經過地質勘探已經得知,我國的煤炭資源儲備量較大,石油、天然氣等的資源儲量相對較少,正是多煤而缺油少氣這一現狀下,我國在經濟發展中對一次性的資源消耗方面主要是以煤為主,其所帶來的大氣污染問題是難以避免的。例如在工業方面、取暖方面所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煤炭、電資源等,從而造成了空氣中二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硫等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在這一發展過程中,煤所帶來的污染問題在短時間內是難以得到有效改變的。因此,在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中,需要加快調整煤消耗情況,從而有效地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量,這是資源結構問題而導致低碳發展在我國沒有取得顯著成效的原因之一。
(三)從技術創新角度分析
在當前的發展中,技術進步能夠有效地提升資源的利用率,同時這也是解決經濟發展和能源消耗、環境問題的重要武器。因此,在低碳經濟發展中,進一步提升經濟發展和生態平衡二者的平衡度,需要依賴于各項技術的創新與應用 。通過技術手段提升能源利用率、回收、利用甲烷、收集和存儲二氧化碳、對工業中的廢氣進行二次利用、分解工業廢水等[3]。然而現階段,這些技術都比較落后,從而嚴重地制約了我國推行低碳發展的步伐,因此,技術創新也是制約當前低碳經濟發展的一大障礙。
(四)公共政策的缺失
雖然在節能減排方面,我國已經采取了許多的措施,同時也制定出低碳發展一系列的措施。但我國的低碳發展依然沒有看到顯著的效果,主要原因有三個:第一,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當前在協調經濟和生態環境中出現了政策缺乏以及不嚴謹的情況,有的政策可操作性不強;第二,執行公共政策環境復雜,尤其是有些政策會損害地方政府、企業以及個人利益,這嚴重地影響了執行中的效率,甚至采取不主動與不積極的態度;第三,缺乏監督力度,通常是突擊檢查或者行政管制,而且沒有做好事前管理工作,一般采用的是“事后監督”[4],畝導致了公共政策在執行中出現成效甚微的局面。
三、公共政策促進低碳經濟發展的策略
關鍵詞:區域經濟政策;政策演變;重慶;經濟發展;影響
中圖分類號:F12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04-0099-02
建國六十周年以來,中國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實施了不同的區域經濟政策,經歷了從均衡到傾斜再到協調的演變過程,對各地區的經濟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作為老工業城市和最年輕直轄市的重慶,其經濟發展更是與區域經濟政策密不可分。
一、均衡發展的區域經濟政策對重慶經濟發展的影響(1949―1978年)
“三五”時期,內地基本建設投資占全國的64.7%,其中“三線地區”占52.7%。國家對三線建設先后投資2 000多億元,其中工業投資占70%以上。這是國家對中西部地區援助力度最強的時期,使中西部地區經濟得到迅速發展,基本上建成了以國防工業為重點,交通、電子、化工、鋼鐵等產業為基礎的工業體系[1]。重慶作為“三線”地區的大城市之一,以常規兵器基地為重點,建設200多家與戰備有關的骨干企業,工業固定資產值躍升全國第五,成為全國主要的重工業基地之一。1949―1978年間,重慶的經濟發展總體呈現出上升趨勢,地區生產總值從建國初期到改革開放翻了超過兩番?!拔逦濉睍r期的GDP年均增長率達到建國后最高水平,即10.1個百分點,遠遠超過全國平均水平[2]。
“三線建設”推進了中國生產力布局向西部延伸,從宏觀上協調了中國地區間的經濟關系,進一步縮小了沿海與內地的經濟發展差距,加快了重慶的經濟發展。但由于對三線地區投資比重過大,投資興建的主要是機電工業和軍工企業,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重慶經濟的健康發展,延緩了其現代化進程。
二、傾斜發展的區域經濟政策對重慶經濟發展的影響(1979―1999年)
中國區域經濟傾斜政策的實施,極大地促進了東部地區基礎設施和投資環境的改善,帶來了東部地區經濟的快速增長。這一時期,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速度相對緩慢,重慶經濟雖然有所增長,但速度也相對較慢,且地區生產總值的增長率波動較大。1980―1987年,重慶GDP增長率變化平緩,且都低于全國水平,1994年后持續走低至1999年的3.57%[2]。1980―1994年東中西三大地區年均增長率之比為10.69∶8.72∶8.08,這使東部地區的GDP和工業總產值占全國比重分別從52.75%和60.77%上升到59.91%和67.0%[3]。東西部經濟差距的迅速拉大在經濟上造成了一定的不平衡,區域發展政策面臨著新的調整。
三、協調發展的區域經濟政策對重慶經濟發展的影響(2000年至今)
西部大開發以來,國家加大了對中西部的扶持力度,制定了許多優惠政策,協調發展的區域經濟政策成為重慶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助推器。2000―2008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5.56%。2001―2004年,西部大開發政策的效果逐漸顯現,重慶GDP增長率都大于全國水平。2004年,隨著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區域戰略的實施,重慶GDP增長率開始有所下降,2008年之前都低于全國水平。2007年,國家批準重慶設立國家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2008年,國家批準設立兩路寸灘保稅港區。由此,2006年后重慶GDP增長率大幅度增加。
四、中國區域經濟政策對重慶經濟發展的影響評價――基于轉移―份額法
中國區域經濟政策對某個子區域的政策扶持主要體現在建設資金、財政轉移支付的投入力度、稅收減免的力度、人力資本轉移限制的程度等等,這些政策扶持是影響該區域經濟發展的因素之一。轉移―份額法是當今國際上分析區域就業增長差異的一種流行方法,本文將采用轉移―份額法粗略分析中國區域經濟政策對重慶經濟發展的影響。根據轉移―份額法,將子區域經濟增長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生產要素投入、區位條件對子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第二部分為全國經濟增長對子區域增長的影響;第三部分為需要解釋的部分,即區域經濟政策的影響。在此假設生產要素投入和區位條件是影響子區域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用公式表示子區域經濟增長率gr、國家經濟增長率gn和以國家增長率增長的子區域預期增長率grn,即gr = ×100%…(1)、gn = ×100%…(2)、g r n = ×100%…(3)。
其中,x0和xt分別表示子區域在研究期期初和期末的地區生產總值,y0和yt表示國家在研究期期初和期末的國內生產總值。根據公式(3),可以看出轉移―份額法的前提假定:在某個時段內,一國各子區域的經濟增長速度都相同,即每個子區域都具有相同增長速度的區域發展份額。根據以上簡述的子區域經濟增長的三個組成部分,可以把子區域經濟增長分解為三個獨立的組成部分:gr =(g r n-gn)+gn+(gr-g r n) …(4)。
運用公式(4)的第三部分計算出重慶實際經濟增長率與預期增長率的差額,即受政策影響的部分。令G=gr-grn,則G=×100%,作圖如下:
從圖1我們可以看出,“一五”時期,國家將區域經濟政策重點放在中西部的工業建設上,這一政策使重慶經濟增長由最初的低于預期增長水平上升到1958年超過預期增長的8.43%。1965―1972年“三線建設”戰略各項政策的實施使重慶的經濟增長率從1969―1979年八次超過預期水平,充分說明“三線建設”各項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重慶經濟的發展。1978年中國正式提出改革開放,國家對東部傾斜的區域經濟政策對重慶的影響從1980年開始顯現出來。從1980―1992年13年間,重慶經濟增長率只有三年超過預期,這一階段傾斜的區域經濟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重慶的經濟發展。“八五”時期,國家實施“四沿”戰略,1992年將重慶辟為沿江開放城市。1993―1995年的數據表明,這幾年的區域經濟政策為重慶經濟增長提供了政策支持。1997年,重慶成為中央直轄市,中央在各個方面加大了對重慶的政策支持力度,這一年其增長水平超過預期3.5個百分點。但是由于這階段區域經濟政策重點仍在東部沿海且經濟政策影響具有滯后性,從1998―2001年重慶增長率仍低于預期水平。1999年,以西部大開發戰略為起點,中國開始進入協調的區域經濟政策階段。西部大開發的政策影響在2002年后開始顯現,重慶增長率連續三年超過預期,說明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政策扶持有力地促進了重慶經濟的快速發展。2002年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和2004年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使得重慶經濟增長從2005年開始連續三年低于預期。2007年3月,總書記為重慶作出“314”總體部署,6月,國家批準重慶設立國家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2008年,重慶經濟增長率大于預期的6.78%。
五、結論
從中國區域經濟政策的影響評價中,可以得出如下結論:從整體上看,建國六十年來中國的區域經濟政策是成功的,綜合國力得到迅速增強。重慶的經濟發展受到了區域經濟政策的較大影響,效果非常明顯,經濟社會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是,由于歷史、自然條件及其他方面的因素,區域均衡政策和區域傾斜政策不利于各區域協調穩定發展。所以,中央政府只有繼續加大協調發展的區域經濟政策力度,對相對落后的中西部地區的資源開發和經濟建設給予相當的政策支持,發揮積極的作用,才能使整個國民經濟健康、協調、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鄭志國.中國區域經濟政策歷史演變與制度變遷[D].重慶:重慶工商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2]重慶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重慶調查總隊.重慶統計年鑒2009[K].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8.
[關鍵詞]農村經濟 政策 改革 發展
前言
上世紀90年代末,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農產品供給從長期短缺變為供求平衡、豐年有余,農業農村發展環境由主要受資源約束變為資源和市場雙重約束。從農產品供求格局看,耕地等資源快速減少,需求剛性增長,糧食等主要農產品供求仍將長期處于“緊平衡”狀態。從農業農村發展環境看,“受市場約束越來越大”的判斷已經成為現實,受“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影響的局面日益顯現。同時,近年來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又出現了一些重要變化,階段性特征表現得更加突出。從指導思想看,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央站在全局的高度,作出了統籌城鄉發展、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現代農業、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等一系列重大決策,形成了新時期“三農”工作的政策理論體系和制度框架。開創了農村改革發展的新局面。從發展背景看,我國已進人工業化中期階段,2008年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第一產業占GDP的比重下降到11.3%,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的比重下降到39.6%;城鎮化率達到45.68%。這些指標表明,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已達到新的發展水平,城鄉發展的互補性、互動性增強,當前已進入著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重要時期。
1 我國農村經濟政策改革有待解決的問題
1.1 宏觀經濟運行態勢仍不明朗
對當前宏觀經濟運行態勢的分析,目前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中國經濟的困難階段可能還沒有過去,出口復蘇遲緩,產能過剩持續,通縮壓力不減,經濟運行存在著再次探底的可能。如果出現經濟二次探底,農產品需求萎縮。價格下行壓力加大,農民就業和收入困難加劇。另一種觀點認為,投資者和消費者信心明顯回升,工業生產復蘇加快,經濟增長強勁反彈,貨幣流動性過剩,有可能出現經濟過熱,引發新一輪通貨膨脹。由于食品占我國CPI指數的權重在40%左右,治理通貨膨脹時農產品價格往往會受到抑制,進而會對穩定農業生產發展、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產生不利影響。
1.2 保持農業農村經濟良好發展勢頭難度加大
近年來,在國家實施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的刺激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取得了糧食連續6年增產、農民收入連續6年增幅超過6%的好成績,即便是在金融危機的響下仍然保持了平穩發展的好勢頭。不過,應當看到,今后影響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不確定因素逐漸增多。強農惠農政策的邊際刺激效應遞減,在前期高基數高水平上繼續保持農業農村經濟決速發展勢頭的難度會越來越大。
1.3 統籌區域發展任務艱巨
我國地域遼闊,由于歷史、地理位置及經濟基礎等原因,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很大,近年來,隨著西部大開發、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振興和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等戰略的實施,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民生活也有了很大改善,但區域間發展不協調的趨勢仍未根本改變,牧區與農區、傳統農區與發達地區、石山地區與平原地區之間的發展差距仍呈擴大的態勢,不僅有收入差距,更有農村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等方面的差距,而且后者更為突出,實現統籌區域發展的目標任務極為艱巨。
1.4 國際貿易環境依然嚴峻
改革開放以來,國際貿易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拉動力,對外出口也成為擴大農產品需求、促進農業發展的重要渠道。但隨著進出口規模的不斷擴大,我國經濟的外貿依存度不斷提高,2008年達到58%,農產品進出口貿易占第一產業增加值的比例也接近20%。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外需大幅度萎縮,對我國經濟造成了嚴重的沖擊,農業發展也遇到了嚴峻的挑戰,凸顯了過度依賴外貿的弊病。下半年以來。隨著世界經濟見底回升,我國外貿出口的降幅也呈現收窄的勢頭。但也要看到,全球經濟真正復蘇還需要有一個過程,外需規模在短期內還難以全面恢復。而且隨著我國成為世界第二大出口國,面臨空前的國際貿易保護主義重壓,貿易摩擦成為常態化,外貿出口高速增長的格局難以再現。對于農業而言,對外出口的拉動作用將不斷減弱,擴大內需,開拓國內市場,將成為拉動農產品生產發展的主要動力。
2 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趨勢
2.1 農業生產企業化
打破家庭小規模經營的格局,對適當范圍(一鄉或一村)的土地實行經營權的流轉,納入統一管理共同經營。農業生產不再是憑著農戶各自的經驗開展,是在有關專業人員對土壤進行勘測,對氣候進行預測,對國內、國際市場的相關信息進行分析,從整體上安排農產品生產的種類和比例,并加大農業科技投入,使農業生產在信息更加完備的前提下,趨于合理化、科學化和高效化,以發揮土地的最大效益。
2.2 實施品牌戰略
打造農產品品牌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競爭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我國農產品的零售交易場所已由農產品交易市場向農產品超市轉變,并將在今后的一段時期以較快的速度發展。勢必成為城市居民購買農產品的主要市場。超市銷售,為有口碑的農產品提供了壯大市場份額的機會,同時也排斥了無品牌農產品的市場進入。其次,隨著產品營銷的發展;品牌越來越多地被消費者認可和接受,農產品亦然。因為農產品的內含差異性,消費者難以用肉眼識別,大多數也不能在購買時用味覺來判斷,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依靠品牌來確定購買的對象。品牌產品,在市場上可以使無品牌同檔次農產品替代程度降低,在農業產業市場競爭中占據了優勢,產生了市場競爭力差異,從而有利于優質農產品、高效農業以及農村經濟的發展。實施品牌戰略具體措施上:一是努力推行農業生產企業化,有利于農產品的品質提升、品牌塑造和降低農業風險;二是制定相關產業產品的質量標準,并嚴格按質量標準做好產地標準化生產,打造有特色的優質農產品;三是加大組織化營銷力度,建設特色品牌產品的產地市場,集中銷售渠道,促進農產品流通的良性發展;四是有關職能部門要積極培育優良的農產品市場競爭環境,打擊假冒偽劣產品為品牌農產品保駕護航;五是要有政策扶持,特別要加大資金、科技的投入,支持以品牌生產為龍頭的農業企業化建設。
2.3 開發利用農村的優勢
農村地大物博,自然資源豐富,也有許多獨特的人文環境,合理的開發和利用,是農村經濟除種養之外的又一發展渠道。例如當地的溫泉、冷泉自然資源,名山古寺的風光資源,各地的水色湖光資源,等等。從休閑、旅游、觀光等角度切入,進行有目標有計劃的遠景規劃和開發,是新世紀農村經濟發展的特色之路。
關鍵詞:經濟增長 可持續性 財政政策 貨幣政策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持續了20多年的高速增長。世界銀行的數據表明,以2000年不變美元計算,中國人均GDP從1980年的173美元增長到2005年的1700美元,算術人均GDP增長率保持在10.0%。然而,伴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我國城鎮居民及農民的生活水平與福利待遇卻沒有取得的相應的提高。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統計,20世紀90 年代以來,我國的最終消費率一直在60%左右,遠低于同期世界78%-79%的水平。2005年伊始,我國經濟政策的目標開始傾向于拉動內需,旨在提高居民消費支出水平。此舉既是為了提高社會整體福利水平,將經濟調控的目標最終回歸到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來,更是當前經濟背景下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一種必須選擇。
當前我國經濟總量的增長特征
(一)投資與出口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直經歷著高增長的過程,1979年至2005年間GDP平均增長率為9.46%,人均GDP增長率保持在8.2%。
伴隨著高增長是固定資產的高投資。1979年至2005年的27年中,我國的投資率(投資總額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有19個年份是在35%以上,有8年在40%以上。高額的投資大大提高了我國生產資料的供給能力,為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做出了巨大貢獻。
而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出口創匯成為經濟政策的一個取向。1993年時我國是逆差,之后開始調控并一直保持順差,1998年達到了的高位3605.5億人民幣,之后由于金融危機的波及而逐漸減少。2002年貿易順差開始回升,至2005年進出口總額為1.4萬億美元,其中貿易順差為1000億美元。
如果我們把亞洲金融危機之后至現在作為我國經濟復蘇的一個時期,則當前我國經濟的一大特征就是“投資與出口承擔著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責任”。見表1,1999至2005年間,投資率基本處于上升趨勢,其中2005年高達53%,而出口占GDP比重平均在19%,這兩個指標表明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來源于高投資與高出口。
(二)居民消費支出過低
表1中,1999至2005年間,我國居民最終消費率(包括居民消費和政府消費的消費總額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平均值為61%,遠低于同期世界平均消費率為78%-79%的水平。
當前經濟增長模式的弊端分析
(一)出口導向型經濟模式難以維持
1.貿易摩擦日益增加。近年來,發達國家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與我國的貿易摩擦日益嚴重,使外貿環境有所惡化,我國原有的貿易格局將會改變。
2.人民幣存在升值壓力??陀^上,巨額的國際收支順差必然帶來人民幣匯率升值;主觀上,為了提升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和人民幣的國際地位,人民幣的升值成為必然。人民幣的升值必然會帶來出口商品的外幣價格的上升,在滿足馬歇爾―勒納條件下,出口額一定會減少。
3.資源瓶頸問題。原來出口的低端產品對國內資源消耗嚴重,為了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我國將會從政策上限制那些低技術含量產品的出口。在沒有相應新產品進入國際市場前,這必將影響總體出口水平。
(二)高投資拉動型增長方式難以持續
1.高投資賴以存在的基礎―高儲蓄難以持續。20世紀90年代,我國總儲蓄率(其中居民儲蓄占一半以上)穩定在40%左右,2005年高達51%,遠遠高于19.7%的世界平均水平。高儲蓄通過金融市場最終轉化為了高投資,但因為自然和經濟因素,我國居民的儲蓄率會逐漸下降。
包括住房、醫療、教育等在內的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將提高居民日常消費的積極性,從而減少用于未來支出的儲蓄。
消費信貸市場的完善和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必將降低人們儲蓄的欲望。
人口紅利因素的消失也必將帶來儲蓄的大幅度降低。我國人口的老齡化正逐漸顯現出來,隨著青壯年在人口中比重的減少,其儲蓄額也將減少
2.高投資帶來了高額的宏觀成本。長久以來,我國通過金融壓抑壓低市場利率水平,降低了投資成本。這些容易獲得的低成本的資金主要流向了大中型國企。一方面,低成本的資金使得企業不講究投資效益;另一方面,國企的政企不分導致了投資預算缺乏相應的約束。而這種行為導致了兩個方面的問題:投資效益低下,資金浪費嚴重;大量貸款無法收回,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產嚴重,政府為此背上沉重的債務負擔。
市場經濟轉型中由于法制不健全,盲目的高投資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外部負效應,導致了嚴重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
3.高投資帶來生產過剩危機。盲目的投資使得一些局部市場過熱,某些產品的生產能力遠遠超過了國內市場需求。未來5到10年,所有的投資都將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從而使總供給能力大幅度增加。若總需求不能相應提升,則必將形成嚴重的生產過剩危機。
拉動內部消費需求是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在開放的經濟下,一國總支出可表示為:AE=C+I+GP+EX
其中,AE表示總支出,C表示國內消費支出,I表示國內投資,GP表示政府購買支出,EX表示出口。
商品市場的自動均衡功能會使得總收入與總支出相等: Y=AE
從而,總支出構成中任意一項的改變都將改變總支出量,從而改變總收入量。總收入的增加即為經濟的增長。
(一)增加消費支出是實現我國經濟增長的最佳選擇
1998年以來的積極的財政政策鼓勵了企業的投資以及政府支出,由于“高儲蓄―高投資”經濟增長方式難以維持 ;政府通過發行大量國債實現儲蓄轉化為政府支出的方式也因為財政預算約束不具備持續性 ;原有的出口導向型經濟政策也正改變。于是,國內消費支出的增加成為總支出增加,從而成為總收入增加的唯一可選擇的途徑。因此,拉動內部消費需求也就成為當前拉動我國經濟持續增長的必然選擇。
同時,增加消費支出具有廣闊的空間。由于收入過低,受到預算約束影響,西部、農村、城鎮低收入者的消費需求遠遠沒有開發出來,這部分需求的啟動將會給國民收入的提高帶來巨大的推動力。
(二)增加消費支出有利于經濟穩定與發展
依靠消費需求拉動經濟增長的方式更具有穩定性,更符合經濟發展的長期目標。根據持久性收入理論,人們的消費支出取決于持久收入的改變,往往具有較強的穩定性。相比之下,影響投資的外在因素很多,且支出水平依賴于企業的主觀判斷,所以,投資支出波動很大,并且呈現出明顯的周期性。從而,用投資來拉動經濟增長的方式常常會導致整個國民經濟的大起大落。同時,我國前期投資將在未來幾年形成現實的生產能力,如果沒有相應消費需求的增加,這些生產能力將會導致生產過剩危機,從而引發經濟衰退。
經濟發展的目標要求提高人均消費水平。投資為消費水平提高打下物質基礎,消費支出的增加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終方式。
(三)增加消費支出有利于實現經濟的外部均衡
增加消費支出必然帶來進口傾向的增加,通過增加進口可以緩解當前巨額的貿易順差,實現國際收支的均衡,并降低人民幣升值壓力。
我國居民消費需求偏低的原因分析
長久以來,我國市場經濟轉型中國家宏觀調控的不足導致了我國居民總體消費需求偏低。在經濟轉型過程中,新的社會保障體系的缺失增強了居民的儲蓄意愿,抑制了人們消費欲望。比如,當前醫療、住房、教育價格過高,但相應的保障制度沒有建立和健全,一般家庭的主要收入需要為這幾方面的支出而儲備,從而當期其他消費就降低了。我國的經濟政策導向忽視了消費需求,僅僅重視投資與出口創匯,這必然使得國民收入中相當一部分要用于投資與出口,國內總體消費需求受到抑制。收入差距過大成為國內總消費需求難以提升的限制條件。發改委近日報告稱,當前我國城市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已比較大,“基尼系數”已達到合理值的上限,在0.4左右。城市低收入者和農民還有很大的消費空間,但沒有相應增加的收入作支撐;高收入者的基本消費欲望早已滿足,新增加的收入無法轉化成有效需求。
拉動內部消費需求的經濟政策選擇
一般說來,貨幣政策重在總量調節,而財政政策則能實現結構調整。當前,針對我國低收入階層,財政政策有選擇性的調控方式更能解決消費需求不足的問題。
(一)多渠道提高低收入群體的可支配收入
提高農民收入,增加農村教育、衛生、飲水、道路、電網、通信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繼續通過免稅、農產品價格扶持等方式直接增加農民收入;同時,通過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增加科技投入提高農業產出水平。
調整政府支出結構,政府支出向完善醫療、住房等社會保障體系等方向轉化。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將有效提高城鎮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從而減少其儲蓄意愿,增加消費支出水平。
鼓勵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發展,創造就業機會,提高就業收入。尤其是在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問題上,中小企業的崛起可以吸納更多的剩余勞動力向工業轉移,同時對于拉動內需、刺激消費發揮著主力軍作用。
通過所得稅等稅收政策降低收入差距。在我國,個人所得稅既是稅收收入的重要來源,又是財稅政策調節分配差距的重要手段。但現行稅制的運行出現了窮人稅負重而富人稅負輕的“逆向調節”局面。對個人所得稅,首先應著重完善綜合和分類相結合的混合所得稅制;其次,制定更趨合理的稅率和費用扣除標準;最后,加強個稅征管,改善征管手段。
(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配合財政政策
拉動內需需要更加寬松的貨幣政策;同時,個人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相對于投資來說更加明顯。因此,應適度增加貨幣供給量,滿足經濟持續增長的需要。
參考文獻:
1.陳新平.我國宏觀經濟外部失衡及財政稅收應對之策[J].宏觀經濟管理.2006(1)
2.經濟增長前沿課題組.高投資,宏觀成本與經濟增長的持續性[J].經濟研究,2005(10)
3.李揚,殷劍峰.勞動力轉移過程中的高儲蓄,高投資和中國經濟增長[J].經濟研究,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