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4-03 14:46:11
序論:在您撰寫新能源開發建設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農村能源建設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1.1農村能源建設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農村能源建設通過推廣沼氣、生物質氣化、節能炕灶、太陽能綜合利用等農村能源實用技術,能夠有效緩解農村能源緊張問題,治理農村環境污染,改變農村柴草、垃圾、糞便隨意堆放問題,提高農民用能品質和生活質量,保障農民群眾身心健康。有利于農業生產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節支,與生產發展、生活寬裕、村容整潔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求密切相關,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1.2農村能源建設是發展現代農業與循環經濟的紐帶 農村能源建設中“四位一體”沼氣生態農業模式,特別是以大中型畜禽養殖場能源環境工程為紐帶,沼氣、沼液、沼渣“三沼”的綜合利用,實現氣液輸送管網化、農業生產無害化,發展無公害、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生產,將種植業與畜牧業、水產養殖業、水利、旅游觀光等相關行業緊密聯系起來,推進現代農業與循環經濟緊密結合,延長了農業產業鏈,提高了農業生產水平,為現代農業發展開拓了新的領域。
1.3農村能源建設是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和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措施 農村能源建設從解決農民生活燃料、提高農村生活熱效率和用能品位入手,配套實施改圈、改廁、改廚、改院等措施,改變了農村生活環境“臟、亂、差”局面,提高了農民生活質量。同時,常規能源的節約與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改變了農村傳統的能源獲取和利用方式,有效減少了亂砍濫伐行為,保護森林植被,涵養水源,加強了生態環境保護,特別是加強對山區生態環境的保護,促進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2.推進農村能源建設工作的主要措施
2.1加大領導和協調力度,明確工作職責 加大工作領導和協調力度。各級政府要進一步加強對農村能源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和協調力度,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充實農村能源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或成立相應的協調組織,引導、支持、保護和調控農村能源建設;明確部門工作職責。農村能源建設是一項綜合系統工程,需要各有關部門密切配合,通力協作,合力推進;健全各級農村能源管理機構。要進一步明確和省、市、縣農村能源機構的職能。在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中充分考慮農村能源建設工作的重要性,明確承擔農村能源建設工作職能的單位。加強隊伍建設,將人員和業務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
2.2加大公共財政支出,拓寬融資渠道 加大公共財政對農村能源建設事業的投入。各級政府要將農村能源建設納入本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規劃,積極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將農村能源建設納入同級財政預算,并逐步增加投入;要抓住國家加大投入的有利契機,積極爭取中央財政支持,推進全省農村能源建設。建立健全農村能源建設補償機制,在林業建設、水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等領域,將資源受益區域的部分反哺資金投入到農村能源建設,以保證資源可持續發展。
2.3規范農村能源建設工作,提升管理、建設和服務水平 建立健全約束機制,嚴格執行有關農村能源建設項目管理辦法,規范建設行為;建立健全服務體系。加強農村能源工作隊伍建設,培養一支責任心強、技術過硬的專業服務隊伍,深入探索和推進社會化服務、市場化運作、物業化管理模式,提高農村能源系統組織化程度,提升農村能源行業管理水平;抓好培訓和宣傳工作,確保安全生產。要結合職業技能鑒定工作開展業務培訓與職業道德教育,提高項目管理、技術推廣和建設人員的業務水平、職業道德素質與責任意識。加大科普宣傳力度,提高農民安全生產意識和科學管理能力。要強化農村能源安全管理,落實責任制,采取切實有效措施,解除安全隱患。對生物質燃氣、沼氣等可燃氣體用戶,務必做到管理使用須知發放到戶,安全常識宣傳到人,確保農民生產生活安全。
【關鍵詞】可再生能源;存在問題;解決措施
1.能源資源狀況
(1)小水電:全縣有大小河流7條,大多數屬平原季節性人工河流,主要作用是抗旱排漬,自然落差不大,水能理論蘊藏量不大,只有2100kw,可開發量1700kw。
(2)太陽能:全縣年日照1995小時左右,日照率為46%,太陽能年總輻射量0.45MJ/cm
(3)風能:年平均風速2.3米/秒,相當于2級風,開發利用價值不高。
(4)生物質能:農作物秸稈仍是吉水縣農民生活用能的主要來源,每年用作生活用能的農作物秸稈16.8萬t,占總量的68.7%,返田作肥料占31.3%;薪柴是農村廣泛使用的傳統生物質能,薪柴資源包括薪炭林、防護林、速生用材林、灌木林、疏林和“四旁”樹等,全縣薪柴開發總量為3.99萬t,隨著國家封山育林及林業加工業的發展,薪柴可用作農村生活用能量日趨減少;全縣生豬存欄9.35萬頭,雞10.6萬羽,年產生畜禽糞便9.1萬t,可利用量為15.1萬t。
從以上可以看出,吉水縣能源資源構成特點是:煤炭等化石能源極度缺乏,生物質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資源豐富,新能源開發潛力大。
2.農村能源消費特點
生活用能的需求與生活水平密切相關,長期以來,農村地區生活用能主要靠當地秸稈和薪柴,采取直接燃燒方式,能源有效轉換率僅有10~30%,造成能源利用的低效和浪費,能源缺乏與浪費之間矛盾突出。隨著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吉水縣農村生活能源使用出現了新趨勢,呈現出“三減三增”特點:一是自及自足能源消費減少,商品能源消費增加;二是秸稈能源消費比例減少,液化氣、煤等化石能源消費比例增加;三是高能耗用能方式逐步減少,可再生能源利用不斷增加。
3.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現狀
我國農村地區生物質能、太陽能資源豐富,蘊含著發展新能源的巨大潛力。經過多年發展,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太陽能和沼氣等可再生能源在吉水縣農村已經得到廣泛應用。
3.1生物質能開發
(1)沼氣。沼氣是我國廣大農村地區開發應用的一種技術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到2010年底,全國已經累計建成戶用沼氣超過4000萬戶,受益人口達1.55億人。沼氣是有機物在缺氧條件下通過厭氧微生物的發酵作用產生的混合氣體,其中甲烷約占55~75%,1m3沼氣相當于0.7~0.8kg標煤,熱值較高,燃燒后只產生和CO2和H2O,是一種高品位的清潔能源。
二氧化碳和甲烷是產生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7萬t,甲烷0.102萬t。
沼渣中含有豐富的有機質、腐殖酸和礦物質灰分,改良土壤功效十分明顯,其中有機質含量36.9%~49.9%,腐殖酸10%~24%,粗蛋白5%~9%,全N0.8%~1.5%,全P0.4%~0.6%,全K0.5%~1.2%;沼液含有多種速效營養成分。
沼渣沼液可廣泛用于作物浸種、葉面噴肥、基肥或用于防治作物病蟲害,也可作為家畜添加劑和魚鉺料,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用沼液浸種,水稻增產9.4%,玉米增產9.35%;沼液作葉面噴肥,密柑單株增產20.2公斤,茶葉噴施沼液能夠促進茶葉株高增長,增加茶葉的百芽重和單葉重,促進茶樹增產,增產率為9.0%。沼液、沼渣綜合利用已成為農業增收、農民增效的一個新亮點。
(2)農作物秸稈及薪柴。
秸稈及薪柴具有體積大、密度小、熱值不高的缺點,遠距離輸運成本大,堆放在房前屋后影響村容村貌,將其進行氣化或壓縮處理做為燃料是提高利用效率可行辦法。
①秸稈氣化。秸稈氣化是采用一種生物質熱解技術,先將農作物秸稈等生物質原料切碎,在缺氧條件下,使秸稈不充分燃燒,產生大量的氫氣、甲烷和一氧化碳等可燃氣體。一個4口之家每月需要燃燒秸稈130kg,每100kg燃料費用為13~15元,每農戶月燃料費16.9~19.5元,秸稈氣化成本明顯低于其他常規燃料。秸稈的平均含硫量只有0.38%,遠低于煤的含硫量(約1%),秸稈氣化使用方便,清潔衛生,可以部分代替高品位商品能源。
②固化成型。將秸稈或薪柴干燥粉碎后,經過成型機械擠壓成密度為0.8~1.2t的柱狀或顆粒狀燃料,1t成型燃料相當于0.429~0.571t標煤。是一種能代替燃煤的新型低碳、節能、環保燃料,具有燃燒熱效率高、使用安全、清潔環保、節省空間等優點。
3.2太陽能利用
①太陽能熱水器。在太陽能利用方面,應用最廣泛、技術最成熟的是太陽能熱水器,已經實現了產業化和市場化。每平方米太陽能熱水器年可替代標煤150~180kg,2009年全國農村太陽能熱水器保有量2955.56萬臺,面積已達4997.06萬m2, 嘉魚縣農村太陽能熱水器普 及率已達11%。一臺太陽能熱水器全年可節電1.8GJ(約512kwh),按本地農村電價0.6元/度計,每臺熱水器全年可節約307.2元,農戶6~7年就可收回投資,而太陽能熱水器使用壽命可達15a。
②太陽能路燈。太陽能路燈主要是通過太陽能板的光生伏特效應原理,白天吸收太陽能光子能量產生電能儲存,夜幕降臨時產生照明。太陽能路燈不需要架設輸電線路,不用專人管理和控制,技術和經濟效益上可行,一次性成本回收較快,節能效果顯著。
③太陽能溫室大棚。不僅在瓜果蔬菜、花木苗圃等種植業上廣為應用,在水產養殖、畜禽飼養等方面的應用也不斷擴大,對提高農牧業產量、增加農民收入起了很大作用。
4.新農村發展可再生能源的現實意義
在新農村建設中,因地制宜,合理開發利用農村可再生能源,對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有重要意義。
4.1有利于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以沼氣為紐帶的農業生態建設,使農業廢棄物得到循環利用,延長了農業生態鏈,既生產了清潔能源,又提高了農業經濟效益;開發利用太陽能,既能有效提供安全、無污染的清潔能源,又能促進農業生產,改善生態環境,因此發展包括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在內的可再生能源,不僅使農村資源得到有效利用,而且促進了生產、生活、生態協調發展。
4.2有利于優化農村用能結構,促進節能減排
農村廣泛使用沼氣、秸稈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是農民現代文明生活的一個縮影。目前形勢下,越來越多的國家面臨著減排問題,逐步會將減排成本納入考量的范疇,傳統能源的成本將顯著上升,發展可再生能源,符合減排趨勢。
4.3有利于發展農業循環經濟,轉變農業增長方式
大力推廣豬—沼—菜(糧、魚、果)生態利用模式,以沼氣為紐帶,把養殖業和種植業有機結合起來,把養殖業產生的廢棄物轉換成清潔能源和高效有機肥料,既解決農村燃料問題,又減少了農藥使用,培肥了地力,還提高了農產品品質,增加了農民收入。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村能源利用方式依然相對滯后。首先是能源結構不合理。數據顯示,在當前我國的農村能源結構中,依然以煤炭等常規商品能源和秸稈、薪炭等傳統生物質能源為主,目前我國農村每年生活用能折合標準煤5.5億t,利用效率低,利用方式落后,造成大量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
新農村建設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其實質是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生態全面發展、全面進步,以推動我國現代化的進程。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建設總體目標,以此來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一、可再生能源資源狀況
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斷再生并可以有規律得到補充的能源,包括太陽能、生物質能、風能、水能、地熱能。具有可再生、低污染、分布廣泛、總量豐富、成本低廉的特點。
嘉魚縣地處鄂東南,江漢平原南部,屬長江沖積平原,為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具有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物產豐富等特點。全縣國土面積1018平方公里,總人口36.7萬人,農村人口為25.6萬人,2011年農民人均年收入為6753元。
1、能源資源狀況
(1)小水電:全縣有大小河流7條,大多數屬平原季節性人工河流,主要作用是抗旱排漬,自然落差不大,水能理論蘊藏量不大,只有2100kw,可開發量1700kw。
(2)太陽能:全縣年日照1995小時左右,日照率為46%,太陽能年總輻射量0.45MJ/cm2。
(3)風能:年平均風速2.3米/秒,相當于2級風,開發利用價值不高。
(4)生物質能:農作物秸稈仍是嘉魚縣農民生活用能的主要來源,每年用作生活用能的農作物秸稈16.8萬t,占總量的68.7%,返田作肥料占31.3%;薪柴是農村廣泛使用的傳統生物質能,薪柴資源包括薪炭林、防護林、速生用材林、灌木林、疏林和“四旁”樹等,全縣薪柴開發總量為3.99萬t,隨著國家封山育林及林業加工業的發展,薪柴可用作農村生活用能量日趨減少;全縣生豬存欄9.35萬頭,雞10.6萬羽,年產生畜禽糞便19.1萬t,可利用量為15.1萬t。
從以上可以看出,嘉魚縣能源資源構成特點是:煤炭等化石能源極度缺乏,生物質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資源豐富,新能源開發潛力大。
2、農村能源消費特點
生活用能的需求與生活水平密切相關,長期以來,農村地區生活用能主要靠當地秸稈和薪柴,采取直接燃燒方式,能源有效轉換率僅有10~30%,造成能源利用的低效和浪費,能源缺乏與浪費之間矛盾突出。隨著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嘉魚縣農村生活能源使用出現了新趨勢,呈現出“三減三增”特點:一是自及自足能源消費減少,商品能源消費增加;二是秸稈能源消費比例減少,液化氣、煤等化石能源消費比例增加;三是高能耗用能方式逐步減少,可再生能源利用不斷增加。
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現狀
我國農村地區生物質能、太陽能資源豐富,蘊含著發展新能源的巨大潛力。經過多年發展,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太陽能和沼氣等可再生能源在嘉魚縣農村已經得到廣泛應用。
1、生物質能開發
(1)沼氣。沼氣是我國廣大農村地區開發應用的一種技術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到2010年底,全國已經累計建成戶用沼氣超過4000萬戶,受益人口達1.55億人。沼氣是有機物在缺氧條件下通過厭氧微生物的發酵作用產生的混合氣體,其中甲烷約占55~75%,1m3沼氣相當于0.7~0.8kg標煤,熱值較高,燃燒后只產生和CO2和H2O,是一種高品位的清潔能源。
到2011年底,嘉魚縣農村戶用沼氣池達1.175萬口,建池戶使用率達82%,每口沼氣池年產沼氣360m3,全縣年產沼氣346.86萬m3,按與沼氣具有等量有效熱能的液化氣進行替代比較,農戶每年節省能源支出1088.28萬元(本地液化氣價格為7.53元/kg)。二氧化碳和甲烷是產生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7萬t,甲烷0.102萬t。
沼渣中含有豐富的有機質、腐殖酸和礦物質灰分,改良土壤功效十分明顯,其中有機質含量36.9%~49.9%,腐殖酸10%~24%,粗蛋白5%~9%,全NO.8%~1.5%,全P0.4%~0.6%,全K0.5%~1.2%;沼液含有多種速效營養成分。
沼渣沼液可廣泛用于作物浸種、葉面噴肥、基肥或用于防治作物病蟲害,也可作為家畜添加劑和魚鉺料,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用沼液浸種,水稻增產9.4%,玉米增產9.35%;沼液作葉面噴肥,密柑單株增產20.2公斤,茶葉噴施沼液能夠促進茶葉株高增長,增加茶葉的百芽重和單葉重,促進茶樹增產,增產率為9.0%。沼液、沼渣綜合利用已成為農業增收、農民增效的一個新亮點。
(2)農作物秸稈及薪柴
秸稈及薪柴具有體積大、密度小、熱值不高的缺點,遠距離輸運成本大,堆放在房前屋后影響村容村貌,將其進行氣化或壓縮處理做為燃料是提高利用效率可行辦法。
①秸稈氣化。秸稈氣化是采用一種生物質熱解技術,先將農作物秸稈等生物質原料切碎,在缺氧條件下,使秸稈不充分燃燒,產生大量的氫氣、甲烷和一氧化碳等可燃氣體。一個4口之家每月需要燃燒秸稈130kg,每100kg燃料費用為13~15元,每農戶月燃料費16.9~19.5元,秸稈氣化成本明顯低于其他常規燃料。秸稈的平均含硫量只有0.38%,遠低于煤的含硫量(約1%),秸稈氣化使用方便,清潔衛生,可以部分代替高品位商品能源。
②固化成型。將秸稈或薪柴干燥粉碎后,經過成型機械擠壓成密度為0.8~1.2t的柱狀或顆粒狀燃料,1t成型燃料相當于0.429~0.571t標煤。是一種能代替燃煤的新型低碳、節能、環保燃料,具有燃燒熱效率高、使用安全、清潔環保、節省空間等優點。
2、太陽能利用
①太陽能熱水器。在太陽能利用方面,應用最廣泛、技術最成熟的是太陽能熱水器,已經實現了產業化和市場化。每平方米太陽能熱水器年可替代標煤150~180kg,2009年全國農村太陽能熱水器保有量2955.56萬臺,面積已達4997.06萬m2,嘉魚縣農村太陽能熱水器普及率已達11%。一臺太陽能熱水器全年可節電1.8GJ(約512kwh),按本地農村電價0.6元/度計,每臺熱水器全年可節約307.2元,農戶6~7年就可收回投資,而太陽能熱水器使用壽命可達15a。
②太陽能路燈。太陽能路燈主要是通過太陽能板的光生伏特效應原理,白天吸收太陽能光子能量產生電能儲存,夜幕降臨時產生照明。太陽能路燈不需要架設輸電線路,不用專人管理和控制,技術和經濟效益上可行,一次性成本回收較快,節能效果顯著。
③太陽能溫室大棚。不僅在瓜果蔬菜、花木苗圃等種植業上廣為應用,在水產養殖、畜禽飼養等方面的應用也不斷擴大,對提高農牧業產量、增加農民收入起了很大作用。
三、新農村發展可再生能源的現實意義
在新農村建設中,因地制宜,合理開發利用農村可再生能源,對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有重要意義。
1、有利于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以沼氣為紐帶的農業生態建設,使農業廢棄物得到循環利用,延長了農業生態鏈,既生產了清潔能源,又提高了農業經濟效益;開發利用太陽能,既能有效提供安全、無污染的清潔能源,又能促進農業生產,改善生態環境,因此發展包括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在內的可再生能源,不僅使農村資源得到有效利用,而且促進了生產、生活、生態協調發展。
2、有利于優化農村用能結構,促進節能減排。
農村廣泛使用沼氣、秸稈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是農民現代文明生活的一個縮影。目前形勢下,越來越多的國家面臨著減排問題,逐步會將減排成本納入考量的范疇,傳統能源的成本將顯著上升,發展可再生能源,符合減排趨勢。
3、有利于發展農業循環經濟,轉變農業增長方式。
大力推廣豬-沼-菜(糧、魚、果)生態利用模式,以沼氣為紐帶,把養殖業和種植業有機結合起來,把養殖業產生的廢棄物轉換成清潔能源和高效有機肥料,既解決農村燃料問題,又減少了農藥使用,培肥了地力,還提高了農產品品質,增加了農民收入。
4、有利于改善農村衛生條件,減少疫病流行。
在建沼氣池的同時,對農村的廚房、廁所、豬圈進行改造,實行“一池三改”,把臟亂的舊廚房改造成貼著瓷磚和安裝沼氣灶具的新型廚房,把臭氣熏天的敞口糞坑改造成水沖式廁所,把蚊蠅漫舞的畜禽舍欄改造成干凈的圈舍;在新農村社區中建設小型沼氣工程,使生活污染物集中處理達標排放,徹底改變農村臟、亂、差的舊貌,實現廚房亮化、廁所凈化、環境美化,也潛移默化地改變農民的衛生習慣,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嘉魚縣是湖北省10個重點血吸蟲疫區之一,通過對全縣15個血吸蟲疫區村2000衣戶改廁和建沼氣池,阻斷血吸蟲的傳播途徑,對綜合防治血吸蟲起到較好效果。
四、存在問題
1、常規能源不足。嘉魚縣地處平原湖區,少煤無油氣資源,商品能源全部靠外調運,農村人均能耗仍處于較低水平,2011年,農村人均生活能耗為0.203千克標煤/人?天,全縣農村年生活能耗為1.9萬t標煤,如果農村能源需求不能夠滿足,勢必對農村經濟發展、農民生活改善和農業生態環境產生負面影響,阻礙新農村建設進程。
2、農村能源利用效率低下。全縣農村綜合利用效率比較低,僅為30%左右。農村生活用能以直接燃燒秸稈為主,大部分為老式大鍋大灶,熱效率只有10%~30%,盡管政府多年來推廣節能省柴灶,但進展緩慢,全縣節柴灶比例不足30%。
3、沼氣發展遇到瓶頸生產沼氣的主要原料是畜禽糞,與養殖業密切相關,目前養殖業已由傳統的千家萬戶飼養轉型到標準化、規?;?、集約化養殖,養殖的農戶數量急劇減少,沼氣發酵原料不足是戶用沼氣目前遇到的最大問題。另外,戶用沼氣屬于自及自足能源經濟利用模式,農戶對沼氣的管理水平參差不齊,沼氣池產氣水平差異較大,因缺乏科學管理造成了相當數量的廢棄池、病池,給沼氣發展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4、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與新農村建設不適應,資金投入機制不健全,融資渠道不寬,科技服務體系滯后,技術開發能力和產業體系薄弱。
5、農民對發展可再生能源缺乏認識,持“不相關”、“無所謂”態度的人不在少數。
五、建議
新農村建設,為農村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帶來新的契機,市場經濟條件下,新農村建設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可再生能源的開發也不是短期工程,它需要長期穩定的政策、資金、技術支持渠道。
1、政府要加大對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支持。2006年1月1日《可再生能源法》開始實施,但與之相配套的實施細則一直沒有出臺,加上可再生能源開發前期投入較大,獲利較少,所以社會資金參與較少。政府要加大政策引導和資金支持,加大可再生能源開發直接補貼和稅收優惠,調動多方參與可再生能源建設的積極性,要增加財政預算,加大項目開發、示范推廣、科技培訓力度。
2、將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納入新農村建設的整體規劃中,提高可再生能源資金使用效率,使農村能源建設和農村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
3、加強可再生能源建設管理,完善可再生能源服務體系,讓已經建設成的農村能源設施充分發揮出應有作用,提高農村能源設備設施的使用率。
一、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與管理中的問題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工作在生產、管理、技術、服務第一線的應用性人才,高等職業教育最顯著的辦學特色在于技能性、實踐性和職業性。在校期間對學生進行系統的職業技術應用能力訓練相當重要,這也是高職教育界數年來在實訓教學和實訓基地建設中傾注全力的重要原因。但是,長期以來,高職院校在“實驗”“實習”與“實訓”“實訓室”“實訓基地”等概念上存在一些認識上的混淆或偏頗,導致在實訓基地建設與管理中出現了一些偏差。一是簡單地、松散地組合相關的實驗室、實訓室等實踐教學場地和設施成立實訓基地,導致實訓教學資源專業之間條塊分割、低水平重復建設現象屢見不鮮,投資效益和運行效果差強人意;二是缺乏資源統籌意識,校內校外實訓基地資源“兩張皮”,專業群建設的資源共享度不高、資源配置效率低下,專業群的聚集與擴散效應得不到充分發揮;三是管理分散,資源浪費現象嚴重,一些學校的實訓基地分屬各系管理和使用,有的學校甚至將一個實訓基地分屬多個教學部門管理和使用;四是只關心硬件投入,不重視軟件建設,許多學校采購了大量先進設備,新建了實訓室,但實訓項目的開發嚴重滯后,實訓教材和實訓管理制度建設遲遲沒有動靜,實訓設備利用率低。
二、基于專業群的高職院校實訓基地的功能定位與開發
高職院校應以專業群內各專業的核心技能練習為基礎,按專業群分類組建校內校外資源合一的實訓基地,以實現資源共享?;趯I群的高職院校實訓基地的功能開發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人才培養功能
實訓基地應承擔學生實踐教學和職業素質的訓導工作,能為群內各專業提供包括專業基礎技能、專業核心技能實訓和生產性綜合實訓在內的實踐教學條件,能為專業群對應產業的企業職工培訓和相關領域的其他社會培訓提供資源支持并能付諸實施。從這個意義上講,基于專業群的高職院校實訓基地既是課程教學的基本載體,也是專業群資源的承載平臺和“雙師型”教師培養的重要場所。為有效開發專業群實訓基地的人才培養功能,首先是要按照“模塊化”和“項目化”的原則,加快專業課程特別是理實一體化課程的建設與開發,形成專業群內具有足夠共享性的課程模塊和項目體系;其次是要依托基地工學結合項目,充分調動并利用企業、社會和學校的資源,促進專業教師教學相長,培養和造就高水平的專業教學團隊。
2.專業群發展功能
與以往針對特定專業建設的實訓基地不同,基于專業群的高職院校實訓基地應具有深化專業內涵、延伸專業鏈條,從而保證將專業鏈融入企業價值鏈的作用,即應具有發展專業群的功能。專業群是一個動態發展和不斷進步的有機資源集合體,為完善實訓基地的專業群發展功能,一是要主動跟蹤最新技術成果,開展相關應用技術研究,保持在專業群所在技術領域的敏銳性和準確的技術需求判斷能力,進而為新專業開發和已有專業的升級改造提供條件保障;二是要統籌實訓基地資源要素,按照專業群發展預期針對性地開展教師隊伍建設,明確各自的發展方向,并以專業群為對象開發適用的課程和教材,提高資源共享的程度,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三是要按照“設備群”方式配置實訓基地內的實驗室、實訓室及其所屬設備,在提高設備使用率的同時,為專業研究提供硬件支持;四是要將校外實訓基地的設備資源、技術資源加以利用,進一步提高專業群實訓基地的開發能力。
3.產教結合功能
基于專業群的實訓基地是校企合作的紐帶和橋梁,也是產教結合的平臺。一方面,通過實訓基地的校企共建共享,使產業主體(企業)和教育主體(高職學院)達成了信息互通和有效溝通,最大程度地促進雙方需求的殊途同歸;另一方面,基于實訓基地的資源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和相對集中,可以保證產教項目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對高等職業院校而言,實力強大的實訓基地比專業本身更容易獲得企業的認可,實訓基地產教結合功能的開發是所屬專業群成長壯大的基本保障。發展實訓基地的產教結合功能,一是要通過“筑巢引鳳”等方式,引進生產企業參與學院實訓場地共建,將企業的生產設備、生產項目和技術力量等資源引入實訓基地;二是要以技能培訓和技術創新合作項目為載體,建立校企“共生發展”的利益分享機制,強化與相關企業的緊密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三是要按照“前校后廠、產教結合”的思路,建立集教育、教學、科研、開發于一體的專業實體;四是全面引入企業化管理模式,樹立資本經營觀念,消除產教結合過程的觀念碰撞,處理好合作過程中的利益搏弈。
4.資源輻射功能
實訓基地及其資源針對的是專業群的建設,面向的卻是整個社會,實訓基地應具有向行業企業、同類院校、社區和整個社會輻射資源的功能。實訓基地無疑是專業服務產業的窗口和社會資源共享的平臺,實訓基地因資源輻射而拓展功能,也因資源輻射而獲得不斷增強自身功能的機會。為此,一是要制定本專業群所在技術領域的培訓標準,開展常態化的對外技術培訓;二是要有效利用實訓基地的資源優勢,開展面向中職學校教師的“集中式培訓”和“導師制培訓”;三是要積極為行業企業、兄弟院校和整個社會提供優質服務,主動開展行業高技能人才培訓,主動承接勞動力轉移培訓,主動為社區提供科技咨詢服務。
三、基于專業群的高職院校實訓基地的管理模式選擇
按專業群分類組建實訓基地是共享專業資源、推進專業群集約發展的基本途徑,但要確保實訓基地功能實現,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管理模式問題。根據基于專業群的高職院校實訓基地的客觀要求,針對以往松散化管理的主要弊端,改革實訓基地的管理模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采取“捆綁式”管理,提高實訓基地運行效益
為提高實訓基地運行效益,有必要發揮基地自身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因此,從管理構架上,可以采取“專業群+基地”的管理模式。在現階段實訓基地自身功能尚不夠強大和完備的情況下,以專業群的管理和建設部門(一般是系部)作為實訓基地的直接管理者,賦予系部實訓基地使用權、管理權和有限的專屬權,學校層面則可以通過實施面對系部來掌控實訓基地的運行。同時,校內實訓基地與校外實訓基地應合二為一,即校內實訓基地與校外實訓基地均是專業群實訓基地的組成部分。
2.采用集中管理下的授權管理機制,提高實訓基地管理效能
為從整個學校范圍內優化資源配置,避免重復建設并提高設備利用率,高職院校對各實訓基地宜采用集中管理的方式,即學校層面設置專門的實訓基地管理部門,以便對全校實訓基地資源進行有效監管和調配。同時,對實訓基地日常運行與管理工作,應該委托基地所在專業群(教學系)予以實施。學校對實訓基地的宏觀調控是確保完成其人才培養與社會服務等功能并實現資源共享的前提條件,而實訓基地運做的機動性、靈活性和管理的即時性是提高實訓基地效率的充分保障。
3.實施權責合一的程序管理,降低實訓基地管理成本
基于專業群的實訓基地是在學校的統一領導和指導下按照統籌規劃、合理設置、全面開放和資源共享的原則進行建設和運行的,為降低實訓基地管理成本,應實施權責合一的管理程序。對于學校宏觀管理部門來說,其主要權責是統籌實訓基地的建設和教學、社會培訓等工作,并通過嚴格的檢查與評估,引導各實訓基地努力提高自身水平。對實訓基地的直接管理者――系部而言,其主要權責是選派管理人員與指導教師并建立隊伍建設和人員管理制度、建立嚴格的考核辦法和獎懲制度、健全規范執行計劃、建立完善的設備設施及物資管理制度,等等。一般來說,系部對實訓基地的日常運行具有充分的自,方便以實訓基地為依托組織專業開發、開展其他教學和服務活動等,并對基地運行效率負直接責任。
4.建立任務驅動的激勵機制,激發實訓基地活力
基于專業群的實訓基地肩負起高職院校內涵發展和資源集成的重要使命,其效果和效益如何,影響著高職院校綜合實力的提升,為此,應該建立起任務驅動的激勵機制,激發實訓基地的活力。一是要依托實訓基地資源組建若干專項團隊,如應用技術開發團隊、專業研究團隊、課程開發團隊等,并據此分配工作和報酬,使專業群組成成員都成為實訓基地功能開發的一份子;二是建立重點項目招標制,使任務相對復雜、難度較大的工作任務通過項目的形式遴選出合適的團隊來組織實施,保證不打亂現有行政體系構架的前提下實現工作任務的有效完成;三是要將涉及專業群發展大計的前瞻性和開拓性項工作進行項目化,單獨設置戰略創新項目,并配置相應的項目獎金和項目實施經費。
參考文獻
[1]徐淑芝.高職院校校內實驗實訓基地管理機制研究[J].西安航空技術高等??茖W校學報,2007(3).
[2]劉繼平,彭躍湘.共享型實訓基地建設及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踐行[J].中國高教研究,2008(3).
[3]滕金芳.高職教育實訓基地的建設與功能實現[J].中國成人教育,2007(7).
[4]譚輝平.做實高職頂崗實習,有效推進工學結合[J].中國高教研究,2008(1).
[5]石令明,傅昌德.校企合作框架下的高職生產性實訓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8(6).
[6]]薛建榮,等.關于構建高職教育校內實訓基地建設評估體系的探討[J].教育與職業,2007(3).
1.我國農村能源的現狀和問題
農村能源與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緊密相關,農村能源的發展狀況對于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是農村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我國農村地區人口眾多,經濟不發達,人均商品能源的消費水平很低。目前我國農村能源存在的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1農村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浪費和短缺并存 我國在過去一段時間內積極開展農村節能工作,但農村能源利用效率不高的問題還很嚴重。鄉鎮工業單位產值能耗比國有工業高出一倍以上。農村生活用能中,薪柴和秸稈等傳統的生物質能的使用絕大部分采取傳統爐具直接燃燒的方式,能源的有效轉換率僅為10%~20%。
1.2農村能源消費對生態環境的壓力大 農村能源對生態環境的壓力主要表現在開采和使用兩個方面。目前煤炭在農村能源中占有很大比例,而農村一些小煤礦的開發不當給當地造成環境破壞的情況屢屢發生。薪柴作為農村生活用能的主要來源,目前仍占20%左右,其過度采集是導致森林植被破壞的原因之一。在使用能源方面,燃煤燒柴釋放出大量溫室氣體和污染物,也使得農村環境污染問題越發嚴重。
1.3農村能源可持續發展機制仍不完善 解決農村能源問題必須加快農村能源可持續發展建設的步伐。中國在建立農村能源可持續發展機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從政府到農民和相關企業,能源意識不強,造成了農村能源利用的低效和浪費。農村能源宏觀管理體系不健全、管理混亂的問題,仍然比較嚴重。有利于農村能源可持續發展的多元融資機制還沒有形成,農村能源建設的投入嚴重不足。
2.可再生能源在新農村發展中的作用
我國的可再生能源資源絕大部分分布在農村。大力發展農村可再生能源對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2.1改善農村能源結構,保護森林植被 改善生態環境,制止森林過度采伐,必須解決農林區的燒柴問題。各地要根據農林區燒柴的需要,大力發展薪炭林,加快沼氣、風力、太陽能、地熱、煤炭、作物秸稈等其他能源的開發利用,普及改灶節柴、改煤節柴技術。從而保護農村資源,解決農村生活用能問題,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嚴峻形勢,保障退耕還林還草戰略的順利實施。
2.2改善農村生活環境,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 我國農村商品能源的供給率一直比較低,農民的很多家用電器因為電力供應不足而閑置,從而不利于各種科技信息在農村的傳播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發展農村可再生能源有利于提高農村能源的自供率,農村能源供應的可靠性和穩定性,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2.3發展生態農業,實現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生態農業建設已成為各地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農村可再生能源技術如沼氣發酵技術作為生物質能開發利用的一種主要技術,在我國已得到較為廣泛的開發利用,取得了很好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沼氣作為一種可再生潔凈能源,不僅可以燃燒,而且可用于照明;沼肥可以回田,增加土壤肥力;沼液可以浸種,還可以預防蟲害。因而,可再生能源建設有利于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3.農村可再生能源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3.1我國農村可再生能源建設存在的問題
3.1.1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更新緩慢,開發規模偏小 就生物質能源利用來說,絕大部分秸稈、薪柴仍以直接燃燒為主,生物質汽化、炭化技術尚在部分農村試點應用,糞便資源大部分直接用作肥料,用作沼氣開發的數量,僅占可利用總量的很小一部分,太陽能利用雖已市場化,但還需進一步加強市場推廣開發利用,地熱能應用技術處于試點階段。
3.1.2技術開發體系與服務網絡尚未形成 從事農村能源工作人數少,缺少專業科技隊伍,可再生能源技術在農村的推廣困難,好的可再生能源項目由于技術難以消化而難以進行實施;技術推廣服務網絡尚未形成,可再生資源一般較為分散,必須就地開發,就地使用,必須有技術服務、物資器材供應功能齊全、覆蓋面廣的專業服務網絡。
3.3.3可再生能源開發尚未納入法制管理軌道,缺乏相應的保障激勵政策 農村能源機構所遵循的總體方針和相關政策、規劃、計劃都屬于指導性質,缺乏相應的法規條例的強制作用,主管部門沒有強制監督依據,其發展只能更多地取決于各方面的認識,因而發展緩慢;對可再生能源建設的戰略地位缺乏足夠認識,保障措施力度不夠,致使豐富的可再生能源資源效益沒有得到充分發揮;農村能源產品的生產經營比較混亂,質量低劣的農村能源產品充斥市場,損害了消費者利益。對可再生能源技術推廣工程、產品質量監督檢測缺乏手段和法規依據,從而不能實施有效的監督管理,影響了可再生能源事業的健康發展。
3.2加快開發利用農村可再生能源的措施
我國農村地區可再生能源資源豐富,開發利用農村可再生能源是一項很有前景的事業。為了有效促進可再生能源在農村的推廣應用,加快農村可再生能源建設步伐,應該采取以下措施:
3.2.1制定經濟激勵政策 激勵性政策就是政府提供經濟上的扶持。政府采取財政和金融等經濟刺激措施是實現規劃目標的關鍵性措施之一,也是促進農村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重要政策手段。特別是在可再生能源技術在農村推廣的初期,由于農民現階段的支付能力相對較弱,新技術的價格與農民的承受力還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投資回收期一般較長,農民難以接受,政府部門要完成推廣目標,必須采取相應經濟激勵措施。
3.2.2建立技術保障和服務體系 農村可再生能源開發涉及面廣,任務繁重,是為農民辦好事、辦實事的復雜系統工程。要抓好這項工作,必須建立和加強市、縣、鄉可再生能源建設管理機構,形成一個比較系統的管理體系。可再生能源資源由于資源分散,不便于大規模集中開發,一般是上門服務,就地建設,就地開發,就地使用。項目的實施必須有覆蓋面廣,功能齊全的服務網絡支撐。因此,鄉鎮農村能源服務站的建立健全,在技術推廣服務中至關重要。服務站負責組織農村能源建設工程施工,物質、器材和產品的就地供應,產品工程的安裝和維護等,更重要的一個職責就是對民間技術隊伍的管理。
1.1新能源行業發展形勢
“十二五”期間在努力構建安全、穩定、經濟、清潔的現代能源產業體系目標的指引下,我國將繼續加快轉變能源行業發展方式,著力優化能源結構,保障清潔能源發展。未來幾年,我國將積極開發建設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等非石化清潔高效能源,包括實施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促進分布式能源建設發展等政策,為新能源開發建設企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機遇。
1.2實施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在新能源開發建設行業中的意義
針對新能源開發建設行業政策變化快、技術更新快、建設周期短等特點,引入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勢在必行。所謂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是指企業總體戰略框架下對人力資源進行使用、管理、控制、監測、維護和開發,籍以創造協同價值,達成企業戰略目標的方法體系。這一理念,肇始于美國人,盛行于日本,是充分體現人本主義思想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實施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有助于新能源開發建設行業長期、穩定、健康的發展,能從根本上消除從事新能源的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打破保守管理觀念、傳統模式,根據企業實際發展的需求,進行統籌規劃,科學有效地布置和組織人員開展工作,可以在精簡機構的同時,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同時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在新能源開發建設企業中的實施
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在新形勢發展中的迫切需求尤為顯現。如何行之有效地在新能源企業中實施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成為擺在管理者面前的首要問題。當前,重視人才培養及儲備,激勵機制與績效考核機制并行成為新能源開發建設企業高效發展、改革創新的有力保障。
2.1人才培養及儲備的實施
新能源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在國家政策和高新技術的支持下,更加得益于其所擁有的人才力量的支撐。有益于新能源事業發展,能夠擔負起社會責任的公司,其人才隊伍的建設必定圍繞開發建設而開展的效益型經營管理為主軸。中國大唐集團公司的人才理念構建出發點也是以戰略管理為原點,倡導“大唐大舞臺,盡責盡人才”?!按筇拼笪枧_”尊重并努力激活每個員工的創造力,有充分的空間讓所有員工施展才華?!氨M責盡人才”有兩層含義:
1)電力生產建設屬于分工精細、崗位關聯緊密的行業,大唐集團公司的員工只有分工差異,沒有貴賤之別;
2)不論從事何種具體職業,只要員工盡職盡責,完成好本崗位工作任務,都能成才,都是企業需要的人才。實際中,員工需要通過不斷提升自身業務能力才能在工作中實現自我價值,為企業創造效益,因此,企業人才管理理念和培訓規劃尤為重要。只有讓員工按照企業所設定的理念和培訓規劃,掌握新能源開發建設關鍵領域的專業技能才能從根本上促動員工價值的自我實現和發展,進而在整體上提高企業在新能源開發建設的工作效率。在人才儲備方面,立足長遠,風電項目、光伏發電項目開發建設人才遠不能滿足新能源企業開發建設需求。大唐集團公司提出要多元化發展,并大力發展電力、煤炭、煤化工、金融、科技、物流、國際貿易這七大板塊的業務。這對企業的人力資源儲備造成一大考驗,以往的人力資源儲備業務力量相對集中,方向較為單一,面對七大板塊開發建設業務,現有人才儲備顯然不能完全適任。新能源企業在謀發展,尋求未來的同時更加有必要在煤化工、金融、科技、國際貿易方面深化人才力量的儲備,隨著未來新能源開發建設行業局勢的變化,多元化的人才必將顯現出重要作用。
2.2激勵機制與績效考核機制的實施
全省能源建設成績斐然
:近年來,貴州能源建設項目不斷取得新的進展和突破,如何看待能源行業在全省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張應偉: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省能源行業堅持以主基調、主戰略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保增長的各項措施,重點加強電源項目、大型煤礦項目和新能源項目建設,完善電網結構,全省能源生產保持穩步增長態勢,為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能源保障。
能源作為重要的基礎產業,是全省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貴州省大力實施“西電東送”工程,能源建設取得了巨大成績,從2005年起,以電力和煤炭為主的能源工業躍為全省第一支柱產業。
:能源行業的迅速發展,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張應偉:電力方面。目前,貴州電網已實現各市州500千伏電網全覆蓋,形成環網結構為中心的220千伏堅強地區骨干網架;220千伏電網縣域覆蓋率從36%提高到67%;農村電網改造率從57%提高到98%,在西部地區較早實現電網覆蓋范圍內“戶戶通電”;形成“五交兩直”通道與南方主網并聯運行,黔電送粵能力達到950萬千瓦以上,加上外送周邊省區,外送能力已超過1000萬千瓦。2002年以來,“西電東送” 累計送電近3000億千瓦時。如今,貴州日送出電量已占到廣東的12%左右,成為泛珠三角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加油站”。
煤炭方面。近年來,貴州煤炭工業發展步伐不斷加快,煤礦平均單井能力從2005年的4.7萬噸提高到現在的19.9萬噸。2005年至2012年,原煤產量從 1.062億噸增加到1.81億噸,增幅為70.43%;銷售量從1.04億噸增長到1.7億噸,增幅為63.46%。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方面。2011年貴州省首臺風力發電機組正式發電并網運行,從而結束了貴州省無風力發電的歷史,同時,也拉開了貴州省新能源開發建設的大幕。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新能源裝機達120.73萬千瓦,同比增長82.12%;發電量92506萬千瓦時,同比增長153.39%。
建設全國重要能源基地
:去年初《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國發2號文件)將貴州定位為全國重要能源基地,貴州能源發展有哪些優勢?
張應偉:首先是資源優勢。貴州省能源資源豐富,具有水火互補的能源發展優勢。全省埋深2000米以淺煤炭資源量2419億噸、水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1948萬千瓦,分別居全國第五位、第六位;經過進一步精查,目前已確定全省風電開發建設裝機規模約900萬千瓦。煤層氣資源總量和頁巖氣地質資源潛力,更分別以3.15萬億立方米和10.5萬億立方米的量位居全國第二和第四位。
其次是政策優勢。國發2號文件明確指出:貴州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要加快建設國家重要的煤電磷、煤電鋁、煤電鋼、煤電化等一體化資源深加工基地 。
國家“十二五”規劃提出,建設五大國家綜合能源基地,而能源資源富集的貴州,在能源重心西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去年5月,在貴陽召開的西南能源基地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啟動會上,國家能源局明確將在項目建設規劃和布局中給與貴州傾斜。
再次是環境優勢。貴州省工業化程度低,環境容量大,全省還將按照省政府與環保部簽訂的《貴州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削減目標責任書》要求,將大力通過降低煤耗,燃用含硫率低的煤,提高脫硫脫硝效率的硬措施,是完全能夠實現節能減排目標任務,妥善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可以說,建設全國重要的能源基地,貴州省具備了得天獨厚的優勢。
:貴州省有了明顯的能源優勢,如何將這種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張應偉:針對貴州省未來發展和西電東送需求,要做大做強能源產業,將能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建設大型煤炭基地為主線,加快大中型現代化煤礦建設,建成一批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的安全高效礦井。
二是重點培育、發展大型企業集團,提高產業集中度。通過兼并重組,充分利用大型煤炭企業在管理、技術、資金和人才等方面優勢,逐步形成以大型煤炭企業為主的辦礦體制,提高煤礦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煤炭整體開發水平?!笆濉比×幗ǔ?個年產5000萬噸,2個年產3000萬噸以上的大型煤炭企業集團,煤炭企業集團控制在200個以內。
三是加強“西電東送”火電基地電源點建設,深度開發水電,穩步推進烏江和南北盤江、紅水河等重點流域梯級水電站開發,積極推進龍灘二期工程論證。
四是積極開發新能源,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力爭到2015 年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消費量達到能源消費總量的10%左右。
新能源建設風生水起
:目前貴州省風電開發建設速度較快,全省新能源開發建設情況如何?
張應偉:2011年4月19日,貴州省首臺風力發電機組正式發電并網運行,從而結束了貴州省無風力發電的歷史。同時也拉開了貴州省新能源開發建設的大幕。
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新能源裝機達120.73萬千瓦,同比增長82.12%;發電量92506萬千瓦時,同比增長153.39%。
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新能源項目建設進展是:共有風電項目149個,總裝機727萬千瓦。其中,建成并網發電項目20個,裝機容量96.46萬千瓦;核準在建項目20個,裝機將100萬千瓦。完成可研評審項目31個,裝機152萬千瓦;正在開展高塔測風78個,裝機378.54萬千瓦。預計年內建設風電項目18個,裝機88萬千瓦。
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27個,總裝機81萬千瓦。其中,已建成1個項目,裝機3萬千瓦,4個項目基本建成,裝機12萬千瓦,5個項目核準在建,裝機15萬千瓦,17個項目開展前期工作。預計年底4個項目建成并網發電。
在煤炭資源綜合利用方面,6個重點煤化工項目建設進展順利。上半年全省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量82735萬立方,利用量18803萬立方,利用率22.73%;發電裝機24.27萬千瓦,同比增長31.33%,發電量33800萬千瓦時,同比增長20.57%。
今年上半年,全省新能源及煤炭資源綜合利用完成投資45.78億元,同比增長12.51%。應該說,貴州省新能源開發建設已經是風生水起。
:針對貴州省新能源開發建設,有哪些具體規劃?
張應偉:貴州省“十二五”期間新能源發展的目標是:風電裝機確保達到450萬千瓦,力爭達到600萬千瓦,其中分散式風電裝機規模達到50萬千瓦;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2萬千瓦;完成鈾礦勘查并達到開發程度,完成核電站選址規劃,力爭進入國家核電發展規劃;建設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45萬千瓦;建成垃圾風電項目6萬千瓦。
去年4月,省政府批復同意了《貴州省新能源“十二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兑巹潯饭?77個項目,預計總投資2464.4億元。
此外,我們還組織完成了《貴州省風能資源開發規劃》、《貴州省農林生物質發電規劃》、《貴州省生物質氣化—合成油發展規劃》和《貴州省分散式接入風電開發方案》等。
:貴州省新能源開發建設起步較晚,目前還存在哪些問題?
張應偉:目前貴州省新能源開發利用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還存在以下幾個主要問題:
一是部分新能源項目的建設,需要當地政府在土地規劃及征用、交通運輸、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為項目落地、加快建設、正常投運創造良好條件。
二是風電項目送出線路工程建設滯后,影響風電項目順利建設和項目建成后發電送出。
要解決以上問題,省能源局將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是按照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求,認真做好服務工作,積極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土地規劃及征用、交通運輸、環評、水保等方面的問題,為項目正常投運打下基礎。
其次是加強與貴州電網公司協調,采取特事特辦等方式,加大風電項目送出路線建設力度,為貴州省新能源產業發展創造良好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