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4-03 14:46:11
序論:在您撰寫學前教育教學方式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關系不明確
就現階段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學現狀來看,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之間的關聯并不充分,一些高校仍以理論教學為主,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實踐教學。而學前教育專業教學的關鍵目標是強化學生的專業能力與實踐能力,因此,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密切相聯、不可分離,應在教育教學中將兩者充分結合,優勢交互,以全面提高教學效率。
2.實踐教學體系尚不完善
我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依舊處于初始發展階段,大部分理論都是從國外實踐經驗引進的,還未全面構建獨具我國特色且與國情相符的實踐教學體系,致使目前的學前教育專業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如教師隊伍學歷普遍較低、專業化水平較差、科研能力較弱、院校缺乏對實踐教學的充分認識、教學資源匱乏等。為進一步推動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的順利開展,高校必須構建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
3.學生自主實習缺乏指導
高校應將學前教育專業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實現有機融合,不斷強化學生的自主實習能力。當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自主實習時得不到教師科學有效的指導,主要是因為高校師資力量相對不足,缺少專業見習導師。許多教師身兼數職,不僅要負責理論教學還要承擔實踐指導責任,導致學生難以獲得有效的教學評估與指導,自主實踐教學成效不顯著。另外,實訓資源缺乏也影響了學生參與實踐教學的積極性。實踐教學設施在功能和數量上尚不完善,有的自主實習地點過于分散,教師難以統一指導;在學生開始實習之后,極有可能出現專業與崗位不對口的現象[3],也會影響學生對實踐教學的積極性,致使實踐教學效果不理想。
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策略分析
1.明確教學目標
首先,目標應切合實際。應以培養幼兒園準教師作為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的最終目標,將其與幼兒教師專業成長不同期的優秀教師標準相區分。教師成長發展是一個系統過程,美國對于準教師、初級教師、優秀教師進行了專業界定,為教師分別打造了知識領域與能力標準等方面的明確區別,這也是高校師范生成長為優秀教師所需的歷程。其次,目標應基于學生的內在發展需求。現階段,許多高校把就業前的實踐教學目標確定為培養師范生的實踐智慧,而實踐智慧的關鍵是學生的實踐反思,指出實踐教學所追求的是學生從內到外的全面發展。所以,實踐教學目標不僅要積極關注社會需求與課程發展,還要對師范生自身發展的內在需求進行綜合考慮。
2.構建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
(1)課程內容多元化。為充分發揮實踐教學的實效性,構建完善、可行的實踐教學體系,高校教師必須先轉變教育理念,對幼兒園教師成長發展的內在規律與特性進行綜合考慮,不僅要結合各個時期的理論知識,還要將多種形式的實踐內容與學前教育專業實踐課程相融合,即教育見習、課程實習、模擬教學等。同時,還要將與實踐課程體驗性與真實性相符的內容融入課程體系中,科學合理地組織教學內容,以實現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實踐能力提升的目標。(2)實踐內容融合化。實踐內容的融合化主要體現在兩點:其一,不同階段實踐內容之間的融合;其二,相同階段理論與實踐課程內容的有機結合。教師應基于《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以合格準教師專業成長不同階段所需具備的職業素養為核心,對相關理論與實踐的內容進行匯總,使培養合格準教師的目標得以順利實現。
3.加強高校內部實踐訓練
為有效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專業素質,使其進一步適應崗位需要,應基于學前教育專業特性,加強教學技能、專業技能的培訓與職業技能的訓練,以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教師應依據幼兒園實際需要,把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訓練整合成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其中,教學技能包含說課、課件制作、公開課、教案設計等。待結束實習崗位后,每位學生都要進行一次20min的公開課,并提交詳細教案,不斷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反思能力、語言表述能力及現代化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而專業技能則包含教師基本技能、藝術技能、綜合技能三項。教師基本技能是指教師口語、三筆字等能力;藝術技能是指彈唱、跳舞、畫畫、表演等能力;綜合技能是指幼兒園教育環境設計、活動組織、交流技能、科研能力等。此外,高校還應安排學生主動參與與學前教育專業相關的志愿者活動,使其積極進行社會實踐。例如,利用寒暑假時間,組織學生去農村或城鎮幼兒園支教,或者對某地區的學前教育發展狀況進行調研分析,使學生在為社會服務的同時,也能提升自身實踐能力與思想道德素質,培養其為社會提供服務的良好意識。與此同時,高校還要支持學生建立或者參加興趣小組與社團活動,通過這些實踐訓練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與組織協調能力,強化其積極合作的意識與創新創造精神。
4.建立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作為學前教育教師,不僅要充分掌握理論知識,有專業實踐能力,還要具備一定的兒童心理知識,這樣一來,才能夠形成專業知識與技能培訓相結合的教學體系。教師應引導學生將教學內容與學前教育有機結合,積極關注學生的日常表現,使其具備良好的知識與技能,成為能在實踐崗位上滿足專業能力要求的幼兒園教師。對此,高校必須要給教師提供更多平臺與機會,使其能與時俱進,實時更新自身專業技能與職業素養。此外,高校還應為教師提供更多參加學前教育工作的機會,鼓勵教師積累豐富的幼兒園工作經驗,構建真正高素質、高技能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5.積極開展教育實習、見習工作
教育實踐主要包含兩部分,即教育見習與教育實習,兩者均在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中占據重要地位。首先,教育見習。學生在大一、大二的時候,每學期都應安排一周時間進行教育見習。針對大一學生,可通過幼兒活動觀摩或了解幼兒園一日常規、教師上課現場、座談會等,使學生與幼兒園實現密切接觸,幫助學生充分認知幼兒園教師崗位的特性與職責,形成專業理念與意識。針對大二學生,則可進行體驗式實踐,使其基于幼兒園保育活動、幼兒園游戲活動、教學活動的設計與落實等,開展幼兒游戲與指導、教育環境創設等實踐訓練。每學期教育見習的時間應嚴格控制在1周以上,以便學生充分了解幼兒園的生活組織形式與狀態。其次,教育實習。在實習指導教師與幼兒園教師的積極引導下,學生可嘗試開展幼兒園一日教學活動,促使學生向教師角色轉變。就幼兒心理特性來講,教師應引導學生合理選擇并設計幼兒游戲活動、教學活動的具體實施,以活動提升幼兒能力發展。此外,實習學生還需獨立進行幼兒園保育工作,把校內實踐能力訓練與幼兒園的實際工作相結合,全方位提高自身教育教學能力。
6.強化高校與幼兒園之間的有機協作
(1)充分發揮政府協調作用。政府要明確意識到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關鍵目標與最終任務是為當地幼兒園培養師資力量,為學前教育事業作貢獻。因此,教育行政部門應承擔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部分責任,有效發揮政府的協調作用。(2)明確合作雙方的具體責任。政府對高校、幼兒園合作的科學協調,可有助于雙方合作的健康發展。然而,有了強有力的制度保障后,高校、幼兒園還應認真洽談,就雙方共同利益達成一致,建立長期、緊密的合作關系,實現雙贏。高校在辦學理念與服務方向等方面,應向實踐領域漸漸傾斜,將幼兒園的長遠發展融入雙方合作共建規劃中。同時,高校還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幼兒園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充足的物資與設備支持。幼兒園則應根據實際情況為高校提供穩定、可靠的教育教學實踐基地,并將幼兒園發展規劃與準教師見習、實習項目相結合,安排專人進行監督管理,確保雙方能進行良好合作。
7.構建健全的實踐教學考核評價機制
為了進一步實現實踐教學與學生自主實習效果的最大化,必須構建健全的教學考核評價機制,針對教師,可將其參與實踐教學的行為與薪酬掛鉤,以激勵機制推動教師參與實踐教學的積極性,確保學生能夠獲得公平、公正的實習指導。同時,還需要完善學生實踐成效的考評體系,對于學生的評價不能單純地重視最終作品的呈現,還要注重整個實踐過程,對其進行全面跟蹤,充分發揮激勵性與導向性的作用。在對學生開展評估時,教師應對其進行全方位考評,既要考核表層成績,又要重視學生的內在素養、道德品質等[4-5]。
關鍵詞:學前兒童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方式創新
【中圖分類號】G652;G61-4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及《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都將幼兒的健康教育列為五大領域之首,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展是幼兒園健康教育的目標。學前專業學生學習《學前兒童健康教育》課程,學會遵循學前兒童身心發展的客觀規律,全面探索學前兒童身體保健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的目標任務、教育內容和實施方法,努力促進學前兒童的身心健康、和諧地發展。創新《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的課程教學方式,根據課程具體內容及學生的實際需要,在課時設計、教學安排、教學方式、教學引導等方面形成全面的創新,幫助學生專業知識內化、專業能力建構,樹立科學的健康觀和正確的健康教育觀念,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
1、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全面優化課程效果
教學雙向互動是實現教學創新的關鍵 ,教學互動的根本又在于“善教”與“樂學”。師生互為主體是主體性教學的內在要求 ,是實現教學互動的條件。在教學中,靈活安排演示、討論、模擬練習等多種教學實踐內容和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體現學生作為主體的主動參與和自我發展,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形成渴望表達、追求健康運動與良好行為習慣的心理。教師針對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融入不同學生的發展需求,在提升學生健康素養的基礎上,重視學生心理的引導,重視學生的心理需求,讓他們在內在情感的帶動下主動的參與到兒童健康活動之中。例如,在行為習慣的教學實踐中,一些W生對學前兒童行為習慣內容把握不好,不主動參與學習實踐、懶惰等特點,教師采取積極有效的引導,通過讓學生自己參與各種行為習慣的培養方式,讓他們克服自己的心理壓力,減少各方面的懶惰思想,培養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勇于克服學習困難的能力,來逐漸提高學生的兒童健康素養。
2、自主學習與小組學習相結合,創新合作課程模式
在學前教育專業《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通過課堂集體學習和課外個人預習,小組討論等形式,先學后教。每一章節由學生先行自主預習,提出問題,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認真閱讀文字教材,要清楚每章學習要實現的目標,知識結構,根據教師的學習建議和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行獨立的學習,認真作好學習筆記。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自學輔導時,要求學生按照學習目標的要求對教材進行學習,要掌握教材的要點和重點,善于分析、概括教材的基本知 識和基本理論并且能夠做到聯系實際。小組學習是自主學習的必要補充,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學習效果。學生在自學基礎上學生必須參加小組學習,小組學習包括根據教學內容需要開展的小組活動和形成性考核中小組研討等,當然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將其合二為一,課堂教學在保證課堂邏輯的基礎上重點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拓展學生知識面,提升綜合能力。
3、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努力為學生營造自由開放的教學氛圍,采用校內課堂學習與校外現場觀摩結合,理論學習與模擬試教相結合,課程學習與實踐運用相結合,教學內容預設與生成結合等形式,讓學生在真實的教育環境中內化專業知識、提升專業能力、建立職業認同,明確專業發展方向。例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學習需要和學前教育改革的新形式,適時適度的生成必要的內容,有助于學生學習了解到學前兒童健康領域中的最新發展。引導學生們采用自我個性化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即興創作,倡導他們采取多種方式表現自己個性化的成果,廣泛開展各類兒童健康實踐活動。可以在一些技能教學中,讓學生進行一些自主編創小型的兒童健康童話歌劇、兒童健康童話故事、幼兒舞蹈等。通過豐富的教學內容和靈活的教學方式,再現兒童健康教育生動活潑的原始面貌,使培養創新型人才成為可能。
結語
全面加強《學前兒童健康教育》課程的優化,是新時期素質教育的重點,也是對學生主體負責的教育教學課程,容不得半點的疏忽,在教育過程中,將身體健康教育與心理健康引導相結合,形成學生良好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推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優勢局面。
參考文獻:
[1]肖羨君. 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就業質量研究[D]. 湖南師范大學. 2013
那么正確的學前教育方式又有哪些呢?本人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長期從事幼兒教育工作。我結合我平時的教育教學經驗,總結出關于正確的學前教育方式方法有如下幾個方面,希望可以為各位同行提供參考,有什么不恰當的地方也請各位提出意見和建議。
一、明確教學目標
我們不是要僅僅教給孩子們像拼音、數字、十以內加減法這些最簡單、基礎的內容,而是要教會學生們在這些知識背后的東西。假如孩子們在學齡前僅僅是學習拼音、算數這些淺顯的東西,那么學前教育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義。對于這些知識,不能是為了“學會”或者是“掌握”而去學習,在學齡前開設這些課程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開啟孩子們的智力,促進他們的大腦發展。
科學研究表明,在學齡前時期,大腦正處于成長的高速階段,這一時期也是開發大腦的黃金時段。在學齡前進行大腦開發,可以極大促進大腦代謝,從而大大提高大腦的使用率。一般成年人的大腦使用率只有10%左右,即便是愛因斯坦也才達到了13%,可想而知這一時期哪怕僅僅是提高幾個百分點,對于孩子來說也是巨大的幫助。
所以說要明確學前教育的目的,要用這些知識來開發孩子的大腦,促進他們的大腦發育,而不是要拘泥于知識本身。
二、立身為教,為人師表
孩子平時接觸最多的除了家長,就是老師。老師往往是孩子們眼中的權威,大多數孩子在這一時期對老師都會有一種盲目的“崇拜”心理,認為老師做的事都是對的。孩子們在這一時期,年齡尚小,沒有明確的是非觀念,另外學齡前兒童的大腦有著天才般的接受能力,模仿力極強,他們可以迅速的記下所看到的行為舉止,然后如法炮制。假如老師恰巧在孩子面前展示出了自身不足的一面,或者是表現出其他不好的習慣,孩子們都會記住并且模仿。所以說老師的一舉一動,很有可能對孩子們造成嚴重的影響。這就要求老師們加強自身的素質修養,在孩子們面前做出表率,以做到立身為教,為人師表。
三、耐心教育,科學引導
幼兒的心理發展需要承認的關懷和愛護,我們要努力營造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和班級氛圍。對于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有耐心,用科學有效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教育和引導。消極粗暴的糾正方式,往往會激起人的逆反心理,無論在任何的年齡段都有這種表現:越是禁止的東西,對人的吸引力就越大。特別是在對待學齡前時期的兒童,如果這時對他們粗暴的訓斥,會在他們心中埋下叛逆的種子,隨著時間的推移,叛逆的種子會慢慢生根發芽,直到孩子青春期的時候爆發。一般青春期叛逆的青年,在小時候都受了來自老師或者家長嚴厲的責罰。
所以說,對于這時期的兒童千萬不能用責罵代替耐心的引導,這樣不僅不能糾正孩子們的錯誤,反而會在他們心中形成叛逆的種子,對他們以后的成長造成更大的消極影響。
四、“家”“園”結合
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既離不開幼兒園老師的引導,同樣也離不開家庭的熏陶。所以在學前教育中,少不了家庭的配合。在幼兒園日常的教學中,要經常與孩子的家長進行聯系,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幼兒園中的學習情況,對家長提出一些具體的要求,要求家長督促孩子嚴格執行在幼兒園中的學習到的一些良好習慣,以保證孩子可以真正的做到“家”“園”如一。
另外還要不定期的進行家長開放日活動,可以讓家長親眼看到孩子在幼兒園中的學習情況,了解到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的差距,也可以給孩子們提供一個在父母面前表現自己的機會,同時也增進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寓教育于游戲之中,讓家長和孩子在愉快輕松的環境中受到教育。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要求把學生培養成既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又有善用已有理論解決幼兒教育實踐中實際問題的能力的人才。該專業學生缺乏學前教育研究的親身經歷。傳統的《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教材偏重于傳授教育科學研究的理論知識,實踐證明,如果教育者樹立科學的高職教育觀念,引導學生把學前教育科研的理論運用于實際,改變并創設有利于學生的教學情境,有計劃、分步驟地引導學生開展學前教育研究,學生的學前教育研究意識、研究熱情、研究能力甚至專業素質就能夠得到明顯提高。
以課題研究樣例為參照,豐富學生科研直接經驗
《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的知識體系可以分為縱向的學前教育研究設計和橫向的學前教育研究實施兩大部分。無論縱向的學前教育研究設計,還是橫向的學前教育研究實施,都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學前教育研究經驗。然而,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缺少的恰恰就是這一經驗。為了增強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直觀感知,教師應結合學期備課為學生安排一些典型的學前教育研究樣例。這些樣例包括學前教育研究實施方案、學前教育研究報告等,還可以包括一些近年來學前教育改革創新的綜合性案例。
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需要,結合備課設計使用有機搭配的三類樣例,能夠為學生提供非常生動、具體的學前教育研究情境。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邊講理論知識,邊引導學生閱讀樣例,不僅能夠直接充實學生本課程的實踐經驗,加深學生對理論的感性認識,而且還能間接培養學生關注學前教育改革狀況,追求科學有效的教育教學方式,發現并研究學前教育問題的良好習慣。
由于樣例是一個研究設計或研究實施的整體,在《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的講授中,實施樣例教學的效果遠優于教師的舉例。只有在樣例中,學生才能更深刻、更準確地理解:什么是研究課題名稱,什么是研究設計,什么是研究類型,什么是研究方法。
目前,許多教材也注重樣例介紹,但教材上的樣例始終需要授課教師化難為易,化大為小,化遠為近,量學取材,靈活運用。為了提高樣例的參照性,建議教師為學生布置樣例時,針對每一章的內容,應至少安排兩個不同類型方法運用的樣例。每一樣例都應完整體現該研究實施的整個過程。在教學初期,全班應使用統一的樣例,待學生基本入門后可引導學生自己檢索樣例。
以隨堂探究設計為主線,培養學生科研技能技巧
《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是一門可操作性極強的課程。該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學生科學的學前教育行為能力的養成。將《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中學前教育科學研究的相關技能、技巧有目的、有計劃地分散到每一堂課,加強教學的計劃性、針對性以及實踐性,是提高學生職業素質和能力的必然選擇。
如結合學前教育研究理論介紹,教師為學生提供一定數量的較為規范的學前教育研究課題名稱,然后讓學生根據已經學過的學前教育理論及經驗,自行選擇一個學前教育研究課題并準備課題論證;結合文獻檢索理論的學習,教師為學生提示適合其學習參考的學前教育文獻及其檢索途徑、方法,并安排學生針對自己的研究課題進行文獻檢索,完成書目登錄、摘要、文獻綜述等檢索工作;結合觀察研究、調查研究等理論的學習,教師督促學生從研究方法的角度審查自己選定的研究課題的方法,并進一步展開課題論證等等。選擇并論證課題活動可以貫穿整個《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課程的教學過程,有些學生選擇的課題可以成為他們畢業論文的準備。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隨堂探究設計的機會很多,只要教師結合教學進程,緊盯學生學前教育科研技能技巧養成這一目標,可以說,這樣的練習觸手可得。如“觀察研究”章節中有許多觀察記錄表,教師從探究設計的角度,讓學生完成填寫并進行分析,空表格就會變成活教材,既可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也能引導學生進行探究設計,教學效果明顯不同。
學生隨堂探究設計學習,每一個環節持續1~2周,有的學生能夠順利完成隨堂任務,有的學生可能難以完成。如有的學生能夠檢索到相關文獻,有的學生檢索不到文獻。檢索到文獻的學生可以考慮課題論證,檢索不到文獻的學生除了進一步檢索文獻外,就要求從選題的價值原則重新審查課題,以確定是進一步檢索,還是重新選擇課題。由于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起點及培養目標的特殊性,一方面,授課教師容易忽視或拔高學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養要求,另一方面,高職生圖書資料的檢索使用意識和能力也不同于本科生,目前學生隨堂探究設計這一學習方式被許多授課教師所忽視,直接導致《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教學顯得枯燥。
以課外文獻檢索為動力,拓展學生的專業視野
科學的學前教育研究方法本身就是在心理學、教育學、實驗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學前教育科研方法》課程的教學只有與學前教育其他專業課程的教學密切聯系起來,才有可能成為一門具有實踐基礎的學科,才有可能真正促使學生教育科研能力和素質形成與提高。因此,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用學前教育科研方法論的眼光考察學前教育史上的一些事實或現象,特別是一些教育家的學前教育實踐;用學前教育科研方法論的方法分析評價周圍幼兒園管理及其教育教學的實施;還可以用學前教育科研方法論的立場審視當前學前教育改革的動態與舉措。
本研究所指的文獻檢索可以分為《學前教育科研方法》的文獻檢索和學前教育專業的文獻檢索兩部分?!秾W前教育科研方法》的文獻檢索可以豐富學生本學科的知識視野,加深學生對有關理論的理解和準確把握,培養學生對學前教育科研的興趣愛好。學前教育專業的文獻檢索,筆者把它叫做拓展學生學前教育視野的文獻檢索。這種檢索從表面上看,似乎不是《學前教育科研方法》課程的教學任務,但若從學前教育科研與學前教育實踐的聯系出發來考慮,我們不能忽視這一環節,更不應把它看成負擔。只有學科的文獻檢索,而沒有專業的文獻檢索,學生的學習始終處于膚淺與枯燥的狀態;只有專業的文獻檢索,而沒有教育科研方法的文獻檢索,學生的學習又會處于盲目與混沌狀態之中。拓展學生視野的文獻檢索是學前教育科研的肥沃土壤,《學前教育科研方法》的文獻檢索是田間精耕細作,二者的有機結合才能確保學生既掌握夠用的基礎知識,又能形成發展保育教育的創新能力——應用能力。
要拓展學生學前教育視野,《學前教育科研方法》的教學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結合本課程的教學,經常引導學生從研究的角度回顧學前教育史、心理學、教育學中的“兒童事件” 、“幼兒故事” ;(2)結合文獻檢索理論的學習,要求學生檢索學前教育的一次文獻、二次文獻以及三次文獻等,并加以交流;(3)結合觀察法的學習,要求學生檢索使用不同觀察記錄方法的文獻,體會各種記錄成果如何成為研究的素材;(4)結合實驗法的學習,要求學生檢索現當代學前教育改革的典型案例與當前國家學前教育管理與改革的法律法規,等等。
拓展學生學前教育視野的文獻檢索,有利于學生從更廣闊的領域選擇課題,選擇更典型的課題。這種文獻檢索貴在教師根據所授理論,或從理論延伸、或從方法使用、或從事業創新的視域為學生提供信息源,提高文獻檢索的效益,保持學生開展課外閱讀的濃厚興趣。
以尊重幼兒為目標,陶冶學生的情操
學前兒童的身高在90~110厘米左右,體重在13~18公斤左右,在傳統文化中他們是“小孩兒”。而在現代教育理論中他們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個性正在形成中的人。學前教育科研方法并不是為了科研而科研,而是讓未來的學前教育工作者能夠準確判斷眼前兒童(個人或集體)身心發展水平及其表現,針對眼前兒童發展愿景,實施教育并評估教育效果。這一過程不僅需要學生掌握學前教育科研方法,更需要學生具有熱愛學前教育事業,熱愛學前兒童,尊重學前兒童的道德情操。
應該說,陶冶學生的學前教育情操貫穿于學前教育專業教學的全過程。但由于《學前教育科研方法》本身的特殊性,其對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情感又具有特殊的意義?!秾W前教育科研方法》課程教學為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學前教育問題的能力,不僅可以對教材中列舉的許多樣例進行具體探究操作,而且應有意識地對師生、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幼兒保育、教育中的矛盾和問題展開分析研究。這些活動可促使學生將所學理論運用于實踐,保證幼兒“跳一跳,摘桃子”地發展,幫助幼兒、幼兒教師及家長矯正幼兒已經形成的不良行為。促進發展或問題解決的活動本身就是一個選擇課題、制定方案、搜集資料、撰寫報告的過程,就是一個研究的過程。經過這一過程學生不僅能獲得成功的體驗,而且能加深對幼兒教育理論的認識和體會,加深對幼兒的熱愛與尊重。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知之深則愛之切”?!秾W前教育科研方法》課程有意引導學生接近幼兒,選擇學前教育保育、教育中的問題加以研究解決,能夠直接促進學生專業理想的形成與專業素質的提高。
為了培養學生的學前教育情操,要求《學前教育科研方法》的教學要做到:(1)授課教師應堅持經常深入學生,做到師生經驗共享;(2)重視實訓教學,確保實訓教學的開出率;(3)教會學生關注幼兒、親近幼兒,學會與幼兒一起游戲;(4)對一些實用性強、可操作性強的教育研究的具體方法進行系統強化訓練、小單元訓練、提前訓練、提前應用。
關鍵詞:學前教師教育;全程實踐教學模式;構建;建議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0845(2013)01-0089-02
地方本科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主要任務是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即托幼機構教師。就幼兒園而言,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是決定能否勝任教師崗位的重要因素之一。就高校而言,一方面,學校設置的教學實踐課程影響到學生對專業理論知識的消化吸收;另一方面,學校設置的教學實踐課直接影響到學生教學實踐能力的形成,進而影響到學生的擇業取向和就業狀況。目前,托幼機構呈現兩極分化現象。一方面,??茙煼对盒R晃兜赜嫌變簣@急功近利的需求,重藝術技能、輕理論,培養的學生能唱會跳,能很快勝任幼兒園的工作,但是這些人相對缺乏教學智慧,只能成為教書匠;另一方面,本科院校設置的學前教育專業不能擺正自身的位置,不能很快完成由培養中等幼師學校師資向培養幼兒園師資的角色轉變,在課程設置上重理論,不能合理安排教學實踐課程,培養出的學生科學、人文基礎相對厚實,教育理論扎實,但卻是“書本知識的巨人,教學實踐的矮子”,這樣的學生很難適應實踐性較強的幼兒園教學工作。為落實教育規劃綱要,促進幼兒教師專業發展,建設高素質幼兒園教師隊伍,教育部研究制定了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其中一個比較明顯的特點就是重視幼兒園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能力和反思能力,強調幼兒園教師要具有不斷進行專業化學習、實踐、反思和提高的意識與能力,強調幼兒教師必須具備的教育教學實踐能力。為此,筆者以地方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構建了本科學前教育專業全程實踐教學模式。
一、全程實踐的含義
全程實踐是“把工學結合作為人才培養的切入點,在充分理解‘學生’的基礎上,強調教學的實用性、開放性和職業性,重視在實驗、實訓、實習情境中構建知識與行動之間的聯結,使學生在校期間就能夠積極完成‘預備職業人’向‘職業人’的轉變,同時實現職前學前教師、在職學前教師和學前高校教師的教學相長及協同發展”[1],具體到地方院校本科學前教育專業就是全程實踐。在時間上體現為將實踐教學貫穿在大學四年全程中,在形式上體現在課堂教學、教育實習、課程實習、教育見習、課外活動和第二課堂上,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按照學習—實踐—反思—學習—實踐的學習程序,在理論學習的同時促進學生教育教學實踐能力的提高,使學生成為反思型和智慧型的準幼兒教師。
本科層次學前教育專業在培養幼兒教師方面除了規定要具備一些說、唱、彈、跳、畫等基本技能外,還突出其高級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培養的準幼兒教師要有將教育理論與教育教學實踐相結合的能力,要具備教育研究與反思的能力,不僅會用所學知識,而且還要學會創造知識,這是本科層次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的幼兒教師區別于中等師范及專科層次學前教育專業培養幼兒教師的重要方面,也是幼兒教師職業能否達到專業化要求的重要標志。對幼兒教師的研究不同于一般研究,它是基于教育現場的實踐性研究,應突出教育研究的情境性和反思性,突出對理論的驗證和運用。教師的實踐如同醫生的臨床實踐,需要不斷去發現問題,做出決策,進行反思,獲得自己的專業成長,形成教學智慧。所以,實踐教育必須貫穿于幼兒教師教育的全過程。
二、全程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
1.構建全程實踐教學的目標
作為從事幼兒教育專業教學與研究的高校教師,我們在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和進行課程設置時不僅要考慮到人才市場的需求,而且還要從專業發展的視角來設計課程方案。因此,地方本科院校構建學前教育專業全程實踐教學模式的目標是提高學生的教育教學實踐能力,形成學生的教育研究與反思能力,使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運用理論指導實踐,在實踐中不斷反思并形成新理論,成為一名發展型幼兒教師。
2.構建全程實踐教學模式體系(見圖1)
(1)課堂教學
在大學4年中,根據每門課程的特點和內容,安排比例適宜的講授課和實踐課。對于教師口語、計算機、三筆字等教師職業技能類課程,課堂講授只占其中1/2的課時,其他時間要強化學生的練習。對于琴法、舞蹈、聲樂、繪畫、手工等藝術類技能課,課堂講授也只占一小部分時間,讓學生多練。而對學前教育學、學前心理學、游戲理論與指導等理論性較強的課程,也要安排適宜的實踐課程。通過課堂討論、研討、案例分析和實驗等形式來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并重視對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對于理論與實踐結合較緊密的教法課程,如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等,可以通過模擬講課、評課的方式進行實踐教學,并結合校外實習進行課程實習,讓學生到現場實踐教學,使其掌握教法課技能。通過課堂內實踐教學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理解和運用,形成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2)教育實習和見習
在了解了關于兒童發展和教育的相關理論和知識后,還應強調從教育實踐中學習。讓學生進入教育現場,促使學生提高判斷力,形成教學智慧,并使其能應付多變的教育事件。因此,與以往集中實習不同,全程實踐教學理念下的教育實習分散在大學4年中,根據實習的目的分為教育見習、課程實習、科研實習和頂崗實習,每個階段實習的目的和內容也不一樣。其中,教育見習的目的是初步了解幼兒園的教育教學與一日生活,了解幼兒教師的職業特點和任務,并產生職業認同感。課程實習的目的是結合所上課程加強課程與實踐的聯系,將課堂教學與臨床實踐結合起來,學會反思,學會研究??蒲袑嵙暤哪康脑谟谧寣W生在親臨現場時,發現問題,學會選題,體驗研究的過程,為成為一名智慧型教師做準備。頂崗實習的目的在于使學生置身于教育現場,承擔起幼兒教師的職責,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并不斷進行創新,形成教學智慧。
(3)課外活動
對于教師口語、計算機、三筆字、琴法、舞蹈、繪畫、聲樂等技能類課程,只靠課堂上講授和練習是遠遠不夠的。課堂講授只是告訴學生如何去練,但是,技能能不能掌握及掌握的程度怎樣要取決于學生在課外下的功夫。
(4)第二課堂
學生彈琴、繪畫、口語表達、寫字、唱歌和跳舞除了期末課程考試外,我們通過開展第二課堂的方式檢驗學生對技能和知識的掌握程度。這主要是通過教師技能大賽、藝術作品展與藝術技能大賽、語言技能大賽、教育名著選讀、課件設計與制作、合唱團、舞蹈隊、教案展示、兒童畫繪本作品展和班級文化環境創設作品展等來檢驗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從而形成“課內—課外—第二課堂”連貫一致的學習和發展空間,促進學生教學實踐能力的持續發展。
圖 1 全程實踐教學圖示
三、建議和思考
1.改革教學方式
要貫徹全程實踐教學理念,全面提升學生的教學實踐能力就需要對傳統的“教師主導講—學生被動聽”的課堂教學形式進行改革,在各科教學中采用多樣化的模式和方法,使課堂教學與教育生活相融合。根據課程的特點,結合教育實習和見習,采取研討、角色扮演、模擬實習和案例分析等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專業意識的形成和專業能力的提高。以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為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除了運用講授法外,還可以運用問題研討和模擬教學等方式,并結合課程特點在一學期期中安排四周的課程實習,使學生到教育現場進行語言課的教學實踐,之后再回到課堂進行再學習。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課程的理解和認識,使他們更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將課內與課外聯系起來,促進其教學實踐能力的提高。
2.培養“雙師型”教師,構建“雙師型”教學團隊
雙師型教師是指教師要具有“雙師”素質,既能進行理論講授又能進行教學實踐操作?!半p師型”教學團隊是指教師隊伍結構而言的,即既有理論型教師,又有實踐型一線教師。教師是實施教育教學的關鍵,師資結構、教師自身的素質直接影響到全程實踐教學目標的實現。在教學團隊建設上,一方面,要吸收一線幼兒教師充實到高校教師隊伍中;另一方面,要鼓勵高校教師多到實踐基地去學習、去研究,以促進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進而優化整個教學團隊。
3.建立實踐基地
實踐基地是聯系學校和社會的橋梁,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紐帶,也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的關鍵[2]。以幼兒園為基地,堅持服務地方的宗旨,使教師和學生獲得來自教育現場鮮活的實踐感悟,促進其專業發展。根據實習的內容和目的聯系不同的托幼機構,并建立多樣化、多層次的實踐基地,結合專業課程開設情況和不同階段的學習目的,選擇適當的實習基地,這樣可以合理利用資源,促進學生優化發展。
4.改革教學評價
為了更好地實現全程實踐教學的目標,我們確立了類型多樣、不同主體、多途徑的教學評價體系。對課程的考核,除了期末考試外還強調要有平時考核的形成性評價,將學生的課堂表現也作為考核的一項內容。在評價形式上除了書面方式外,還包括第二課堂的評價,以全面促進學生實踐教學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一、高師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創新改革的必要性
經過社會各界的不斷探討和努力,我國的高師學前教育已經得到了很大發展和進步,辦學規模在不斷擴大,教學質量在不斷提高。作為學前教育專業重要課程---專業鋼琴教學也隨之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但是,鋼琴教學相對于其他的藝術類課程來說有它的特殊性,它對學生的要求很高,也就是說,學生不僅要具有實際操作的能力,還應該具有較高的音樂感悟和實際表演力。也正因如此,雖然高師學前教育以取得較為可觀的成績,但由于其藝術表演上的特殊性,使得他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仍存在著許多的問題。這些問題成為了影響鋼琴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的關鍵,并且也不利于學前教育人才的培養。
二、高師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模式單一
高師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存在最突出的一個問題便是教學模式單一。受傳統的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采用“填鴨式”的教學。在教學中,教師不能根據學情制定適應學生的學案,只是一味地向學生灌輸教學內容。教師在課堂上起了主導地位,機械地向學生講授教學內容。課堂上,沒有師生互動,沒有生生互動,課堂死氣沉沉,沒有生機與活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能機械地記憶老師傳授的教學內容,而不能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老師也不能及時了解到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這種死板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已經越來越不適應當今的教學需求,它使學生容易產生厭學心理和疲勞感,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以及創造性不能得到充分地發揮。也泯滅了學生的感悟能力和想象能力。因此,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效果差,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學生的發展,是一種很不理想的教學方法。
(二)教學理念落后 落后的教學理念是制約高師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質量進一步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教學理念是指老師在進行一系列教學活動和進行教學目標設定時對要進行的活動和教學的內在認識和態度,這也是老師對他們對開展的教學活動的整體看法和觀念。不僅如此,教學理念還是學校老師從事教學活動的一個依據。將教學理念具體到學前教育的鋼琴教學中來,主要便是指鋼琴老師對專業鋼琴教育的內在因素和規律的理解和認知,這是指導鋼琴教學的原則。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中注重老師的教導作用,強調課堂的主體是老師。在這種教學理念下老師缺乏“教學對象”的這種意識,只是在單純的敘述著自己的課程,使得學生無法真正的融入進課堂教學中來,這種被動的接受不利于學生知識的融匯積累。并且,在這種傳統的教學理念下,老師并沒有過多的關注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和塑造,而僅僅是單純的向學生們講述著書本知識,給學生大量的灌輸著理論知識,這不僅給學生造成了嚴重的學習負擔,使得學生無法充分的理解老師所講的內容,而且不利于學生的思維的發展。
(三)培養目標的偏差
高師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有其自身的獨特性,它與一般意義上的鋼琴教學有著不同之處。第一,在人才培養的方向上,幼兒教師是高師學前教育人才培養的方向,同樣,高師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培養的便是幼兒鋼琴教師。這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高師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教學更加關注對于學生的教學方式和老師教學方法的訓練。因為,幼兒教師面對的是一群年齡較小的孩子,這些孩子受到生理和心理等因素的影響使得他們對于一些理論知識的學習無法順利進行。所以,幼兒鋼琴老師必須要學會根據孩子的實際特點和情況去進行教學,只有符合孩子的實際要求和實際的特點,才能夠讓孩子更好地理解記憶,使課堂教學得以更好地展開。但是,就目前來看,在高師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教學中,較為注重對學生知識的培養,而忽視了其能力的塑[第一論文 網 dylw.net]造和鍛煉。這將不利于高師學生畢業后對學生的教育教學,并且也會對他的學生的學習造成一定的影響;第二,一個良好的職業操守是一個教師所應具備的條件,教師在教學之余更要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的發展加以關注和引導。教學活動是一項非常系統化的工作,若是僅僅進行教育教學是不能夠滿足教學的需要的。但是,目前我們對這一方面的重視度還存在著欠缺,使得幼師的道德教育存在著很大的不足之處。
這三個問題的存在使得高師學前教育專業中鋼琴教學的教學質量受到了制約和影響。要想使得這些問題得以有效的解決,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便應該對高師學前教育專業中的鋼琴教學進行一系列的改革和創新。
三、高師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創新改革的方法 要想對
高師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教學實行有效的創新與改革,使得
高師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教學得以更好地發展,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注意:
(一)創新教學方式
一個好的教材更應該有一個好的教學方式來進行講述,才能使得教學效果達到最佳。要想使得教學方式適應時代的發展,一個重要的方面便是要注意避開 “灌輸式”教學方式。老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 不僅要注意對專業知識的教授,而且要注意讓學生仔細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掌握。教師要注意帶動課堂氣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進課堂教學中來。同時,老師還應注意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使得師生間建立一個和諧穩定的關系,以便學生和老師可以更好地交流,使得課堂氣氛更加融洽。
(二)注意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中,老師要注意“將課堂還給學生”要尊重學生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可以真正的融入課堂。老師在講授過自己的知識后要學會將課堂放給學生,讓學生 自己去理解掌握,老師在學生遇到困難和出現知識型錯誤時,要注意對學生的理解給于適當的點撥。
(三)確定有效地人才培養目標
在對人才的培養上,首先老師要創新教學內容,選取合適的教材。目前,我國的大多數鋼琴教材都過于陳舊單一,老師在選取時一定要注意要選取適合學生需要的教材。同時編書時也要注意切合實際的需要,制定符合學生的心理和社會發展的教材。除此以外,教師不僅要選取合適于學生的教材,還要注意在教學時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幼兒時期的學生他們的形象思維要強于邏輯思維,因此單純的理論灌輸并不適宜學生的發展需要。所以老師要進行課堂創新,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
四、
參考文獻
[1]鄭玉香,高師學前教育專業鋼琴學習興趣的探討,職業時空2008年第12期
關鍵詞: 學前教育專業 理論課 教育教學改革
作為應用型高校本科層次的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的應該是專業程度比較高的學前教育工作者,而專業程度高的三個標志都與專業理論有關,專業理論課程教學應該在這方面發揮作用。在學前教育專業本科層次的課程計劃中,專業理論課程占有很大比例和很重要的位置,其中主干課程就有十多門。但在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對理論課程的學習興趣普遍較低,通常感覺到“枯燥”、“乏味”、“沒意思”。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緣于教師教學方法手段單一,教師一味地講,學生被動地聽,缺少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對于這種單一機械的教學方式學生深感疲乏。面對此現狀,改革學前教育專業理論課程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效益,提高教學質量就成為當務之急。
一、營造良好的師生互動氛圍,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課堂氛圍作為一種隱性課程無形地影響著學生,因此,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努力建立一種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師生關系,在學生之間創建一種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幫助的同伴關系,以促進學生知識積累、人格和心理健康發展。在課堂教學中,民主化的學習氛圍、靈活的教學形式、適時的設問,以及恰當的語言、手勢、眼神、動作等體態語言對于溝通師生感情、傳遞知識信息、實現師生和生生互動起到重要作用?!坝H其師,信其道”,良好師生關系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起著重要作用。
二、創新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
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為此,我們須積極探索與綜合運用以學生主動參與為主的,具有情境性、實踐性、體驗性、研討性、合作性、探究性及廣泛對話式學習特點的多種教學策略與方法。如“問題式”教學法、案例分析教學法、模擬教學法、任務驅動式教學法、小組合作研討式教學法、整合教學法、多感官教學法及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等,實現課程的多元化目標。作為培養教師的教師,須在理論教學過程中尋求示范的意義,保持內容與形式之間必要的張力,注重學法指導,使學生“學會”、“會學”、“愿學”、“樂學”。理論課程自身系統性、知識性的特點決定了其內容的枯燥和乏味,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結合學前教育專業特點及課程自身特性,可以把內容盡量用可視化的、可操作化的、可感知的方式體現出來,某些限于條件、時間、空間等因素無法做到的,可以采取視頻、音頻、情景模擬等多種方法讓學生體驗和感知。
信息技術改變了人的生活和學習模式,課堂教學將不再是學生獲取專業信息的主要途徑,同時,教學手段不僅僅限于課本、卡片、黑板等傳統形式,如幻燈、投影、電子白板等也已普遍進入課堂。翻轉課堂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支持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如利用biogs、wikis等工具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利用Moodle等學習平臺跟蹤學生的學習過程,了解學生困難,給予幫助,并可以進行在線交流和答疑,做出及時有效的反饋,做好學生記錄,以便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
三、利用“翻轉課堂”,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傳統課堂中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法,將不再是主導課堂的主要方法。教師要勇敢大膽地嘗試創新教學方法,不必拘泥于模式、套路,要有每個課程獨特的教學方法方式,才有可能獲得有效的學習成果。如一種新的課程組織形式“翻轉課堂”逐漸受到廣大師生的青睞,所謂“翻轉課堂”,就是將課堂內與課堂外師生的、教與學的時間進行重新安排。在這種學習模式中,課外時間從過去讓學生做作業“翻轉”為現在讓學生在線或線下自學或者協作學習教師預錄的教學內容,并針對學習疑慮提問;課堂內的時間從過去由教師講授知識“翻轉”變為現在由教師引導學生互動討論或進行問題答疑。從而將課堂主導權從教師轉移到學生,在真正意義上實施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實施以問題或項目任務為導向的學習。這種課程真正做到了深度學習、主動學習和探究學習。
四、注重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
學習,不僅僅是在學校的課堂里、校園內。如英國著名比較教育學家薩德勒有句名言:“校外的事情甚至比校內的事情更加重要,校外的事情制約并且說明校內的事情?!蔽覈逃姨招兄壬岢隽恕敖虒W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因此,應注重學生的理論學習和實踐鍛煉相結合,在幫助學生掌握系統理論知識的同時,還應努力為他們創設多樣化的實際鍛煉機會和條件。如在學習中加強專業理論課相關的實踐活動,可以開展與專業學習相配套的第二課堂活動,也可以組織學生到幼兒園見習、實習、調研,創造學生學習知識、增長經驗的實踐機會,鼓勵學生做中學,做中求進步。
參考文獻:
[1]鄧三英.應用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實踐整合的構想.懷化學院學報,2013.1.
[2]關青.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理論課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