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4-02 14:47:51
序論:在您撰寫小學政治教案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在取得成績和勝利時不能驕傲,懂得驕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2.能舉例說明正確對待成功和表揚才能不斷進步。
情感:
對戒驕戒躁的人產生欽佩感,對驕傲的行為產生厭惡感。
行為:
1.取得成績和受到表揚時不驕傲。
2.把成績看作是前進的階梯,繼續前進。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是根據課程標準三至五年級“勇敢堅毅”德目中的有關規定而設置的。設置本課的目的是因為小學生經驗少、幼稚,常常在取得成績,受到表揚時,就自以為是,驕傲起來,以致影響進步,因此需要對他們進行勝不驕的教育,這對他們不斷進步有重要意義。同時該課也是對學生進行一點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啟蒙教育,使學生懂得驕傲可以使人從進步轉到落后、從勝利轉到失敗的道理。
教法建議
1.本課教學要讓學生掌握三點:一是知道在取得成績和勝利時,不能驕傲;二是懂得驕傲會導致失?。蝗敲靼讘撛鯓诱_對待成功和勝利。
2.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幫助學生樹立驕傲使人落后的思想。教師在教學中要通過一些具體的事例讓學生懂得,勝利只能說明過去,在勝利面前如果不保持清醒的頭腦,盲目地驕傲,忘乎所以,就會使自己退步,由勝利轉化為失敗。
3.教學的難點是為什么驕傲會導致失敗。教師可通過具體事例讓學生懂得驕傲的害處,即驕傲會使人停頓不前,不再進取,放松對自己的要求,最后導致失敗。也可以分析巴甫洛夫的話,把這一難點講清楚。
4.教師在教學本課時,要著力于對課文事例的分析,并進行一些對比,讓學生認識到驕傲的害處。同時,教師還可補充一些生動的事例來進一步說明觀點。
教學設計示例
第四課勝不驕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在取得成績和勝利時不能驕傲,懂得驕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2.能舉例說明只有正確對待成功和表揚才能不斷進步。
情感:
對戒驕戒躁的人產生欽佩感,對驕傲的行為產生厭惡感。
行為:
1.取得成績和受到表揚時不驕傲。
2.把成績看作是前進的階梯,繼續前進。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當你取得了成績,受到老師、同學或家長夸獎時,是什么心情?當時有什么想法?
師:今天,老師給同學們介紹一位叫小東的上海中學生,他在第34屆世界中學生數學邀請賽中,獲得滿分第一名后做到了勝不驕。為什么要勝不驕?怎樣才能做到勝不驕?我們一起來學習今天的課文。
板書課題:勝不驕
二、學文明理
學生讀課文后,討論下面幾個問題:
1.小東獲第一名時,大家怎樣向他表示祝賀的?(人們向他寄來一封封熱情的祝賀信,說出了一句句稱贊的話。家人還為他設宴。外公把獎章、獎狀掛在墻上。)
2.面對大家熱情洋溢的祝賀,小東是怎樣做的?(悄悄把獎狀、獎章—一摘下來,收進箱子。取出校長的題詞掛在墻上,從零開始,繼續努力。)
3.小東對待成功的態度說明了什么?(獲得勝利和成功后不驕傲,在成績面前保持冷靜。)
板書:成績面前保持冷靜
4.小東為什么能做到勝不驕呢?(因為他從生活中吸取了教訓,懂得了驕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5.上面的事例使你懂得了什么?(一個人在做出成績。取得勝利后,一定要做到不驕傲,要加倍努力,爭取新的勝利。)
板書:加倍努力爭取新的勝利
三、深化認識
1.出示“驕傲使人落后”的名言。
師:為什么驕傲會使人落后呢?請同學們聽故事《驕傲的將軍》。
問:將軍為什么會失敗呢?(因為驕傲。)
2.請學生列舉自己所知道的由驕傲導致失敗的事例。
3.請學生讀課文最后一段后討論:
(1)當你在班上取得了鉛球比賽第一名時,在全?;蛉珔^比賽會出現什么結果?(也許什么名次都拿不到。)
(2)這一事例說明了什么?(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3)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我們所取得的成功和勝利?(把成功和勝利當做繼續前進的起點和階梯,當做鞭策自己前進的動力。)
四、行為指導
1.出示“議一議”中的題。
2.請學生列舉班上或學校里同學勝不驕的事例。
3.讀“讀一讀”中著名科學家巴甫洛夫的話。
五、學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懂得了勝不驕的重要性,知道勝利只能說明過去,驕傲會使人落后和失敗。因此,我們在取得成功和勝利后,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加倍努力,為新的勝利而奮斗。
板書設計
四勝不驕
保持冷靜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愛護幼小是一種美德,欺負幼小是不道德的行為。
2.知道小同學需要別人的關心和愛護,大同學理應關心、愛護小同學。
情感:
1.對幼小有同情愛護之情,愿意關心、愛護和幫助幼小。
2.對欺負弱小的行為感到氣憤。
行為:
1.見到小同學有困難,主動關心、幫助。
2.不欺負弱小,對同學中欺負弱小的行為能給予批評和制止。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與下一課《同情還是取笑》為同一單元,同屬于“團結友愛”的教育內容,兩課有相似之處,都是教育學生對待弱者要有仁愛之心,能夠尊重弱者。本課側重教育學生如何對待弱小,不欺負小同學。下一課則側重尊重他人的人格,不取笑別人。
愛護弱小體現了社會主義的人道主義,也是當今社會應提倡的美德。對于四年級學生,雖然總的講,他們還是處于兒童期,還是被社會保護的對象,但這時他們已有了強與弱的意識。對于比他們小的同學,多數能做到關心、愛護,但是也有些同學,見到小同學有困難不能主動相助,個別同學拿小同學開玩笑或欺負小同學。因此,有必要從小對他們進行愛護弱小的教育,培養他們的愛心,使他們懂得應以公正的態度對待弱者,懂得欺負弱小是不道德的行為,學會關心、愛護弱小。
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同情、愛護幼小的情感,從道德認識上,提高學生愛護、幫助幼小的意識。
本課的難點在于具體的行為指導和情感培養上。教學時,必須注意激發學生的情感,把愛護幼小落到實處。
本課導入部分設計了“說一說”欄目,通過一幅圖創設了一個情境,讓學生談談自己的看法。由此切入本課要講的主題。這樣設計,一方面可啟發學生設身處地地站在小同學的位置上,體驗小同學的困難;另一方面直接向學生提出了“如何對待幼小”的問題,引起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
課文采用回憶的形式,通過李小玲回憶自己上一年級時受到大同學的關心、愛護的事例,告訴學生愛護幼小的道理。課文共講了三點:(1)通過建立友誼班的事例,說明大同學要以友善的態度對待小同學;(2)通過四(1)班同學幫助一年級同學掃雪和張燕關心幫助李小玲的事例,說明小同學由于年紀小,缺乏經驗和能力,需要大同學的幫助和關心,大同學應該主動關心、幫助小同學的道理;(3)以張燕批評和制止欺負小同學的事例,說明欺負弱小是不道德的行為,應該對這種行為進行譴責和制止。
教法建議
1.本課與學生的實際聯系比較密切,因此,教學要注意聯系學生的思想實際和行為表現。課前,可對本班學生在這方面做得好的和不太好的情況作一調查,做到心中有數,以便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
2.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啟發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回憶自己在年幼時,被人關心愛護或受人欺負的感受,反思自己應怎樣對待小同學。以此,激發學生對幼小的關愛之情和愿意幫助弱小的道德動機,從小培養學生愛護幼小的好品德。
3.要堅持正面教育的原則,對一些欺負幼小的事例不宜過多渲染,以免帶來負面影響。
4.要注意課后的延伸教育,建議開展與低年級建立友誼班的活動,讓學生有更多的實踐機會,使學生學會關心愛護弱小。
教學設計示例
第九課愛護幼小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愛護幼小是一種美德,欺負幼小是不道德的行為。
2.知道小同學需要別人的關心和愛護,大同學理應關心、愛護小同學。
情感:
1.對幼小有同情愛護之情,愿意關心、愛護和幫助幼小。
2.對欺負弱小的行為感到氣憤。
行為:
1.見到小同學有困難,主動關心。幫助。
2.不欺負弱小,對同學中欺負弱小的行為能給予批評和制止。
教具準備
教學課件、錄音機、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1.在校園里、在馬路上、在家里我們會遇到一些困難。遇到了困難時,你會想到誰呢?
師:大家自然會想到一些年齡比我們大的人,希望得到大人的幫助,因為他們比我們經驗豐富,解決問題能力強。
2.當比我們年齡小的人遇了困難,我們該怎么辦?
小結:我們應該盡力去幫助,愛護幼小的同學。
二、學習課文,明白道理
1.師:新學期的一天,新星小學的李小玲起得特別早,這是怎么回事呢?讓我們一起來聽故事。
2.交流(說一說):故事中的哪件事給你印象最深?為什么?
3.討論:為什么應當愛護幼???以什么行動關心、愛護幼小?
三、激發感情,指導行為
1.說說大哥哥、大姐姐怎樣關心愛護我們的?請你把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事講給大家聽。
2.現在,同學們已經是四年級的學生了,也是大哥哥、大姐姐了,那么我們又該怎樣對待低年級的小同學呢?當他們遇到困難時我們又該怎么做呢?
(出示四組辨析題)
3.比一比:小組交流、討論。
4.小記者匯報調查結果。
5.小輝和陳剛該怎么做呢?
(聽錄音故事)
6.小結:同學們說得非常好,看來,我們在幫助小同學時一定要根據當時的情況想點辦法,而且辦法還要得當。
四、總結全課
1.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已經懂得了如何愛護、幫助小同學,希望同學們能付諸行動中,把愛護幼小的傳統美德發揚下去。
(板書:美德)
2.開展一次結對子活動。(出示友誼卡)
讓我們行動起來,制作一張友誼卡,認一名小弟弟、小妹妹,今后經常主動地去愛護他們、關心他們、幫助他們。讓這張友誼卡把我們和小弟弟、小妹妹緊緊地連在一起。大家說好嗎?
板書設計
年紀小
}主動幫助
教學目標
認知:
1.懂得知錯要及時改正。
2.知道知錯就改才能不斷進步。
情感:
愿意及時改正錯誤。
行為:
做了錯事能主動及時地改正。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是根據課程標準一、二年級“誠實勇敢”德目中的有關要求設置的,與“勇于認錯”一課同屬一個德目,是在要勇于認錯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教育學生,知道自己犯了錯誤必須及時改正,才能不斷進步。小學生由于年齡小,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差,在日常生活中犯錯是難免的。但是,如果不能正確對待,不能知錯就改,就會助長錯誤的發展,影響個人的成長和進步。因此,對他們進行“知錯就改”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課文講的是小學生孫芳和周麗知道自己做了錯事,立即改正的故事。這個故事情節比較簡單,孫芳和周麗犯的錯誤也是生活中常見的錯誤,而她們能夠主動改正。故事中人物的年齡與二年級學生接近,這樣利于學生體會教材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利于指導學生的道德行為。
教法建議
1.備課時,教師應對學生中“知錯就改”利于進步的事例有所了解,以便課上有的放矢地進行引導,提高教學效果。
2.本課第一個欄目“想一想”,可以讓學生對“勇于認錯”一課有所回憶,這樣利于引出本課的教學目標,也使教學增強連續性。
3.教學中應該注意引導學生體驗教材中的角色,體驗孫芳、周麗急于練習跳皮筋準備參加比賽時的心情;聽了李爺爺的勸告立即改正錯誤后的心情。這樣有利于完成教學目標。
4.“讀一讀”欄目中的名言和諺語,讓學生抄寫在功課表旁,或制成書簽,時刻提醒自己。
5.建議將“議一議”“講一講”欄目中的插圖制成幻燈片教學中使用?!爸v一講”欄目可以讓學生為故事配畫外音,這樣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檢驗學生對“知錯就改”“小錯不改會犯大錯”道理的理解。
教學設計示例
第六課知錯就改
教學目標
認知:
1.懂得知錯要及時改正。
2.知道知錯就改才能不斷進步。
情感:
愿意及時改正錯誤。
行為:
做了錯事能主動及時地改正。
教學過程
一、復習前課,導入新課。
1.提問:
(1)上節思想品德課講的是什么內容?
(2)能承認錯誤是具有什么好品質的表現?
(誠實、勇敢)
(3)能承認錯誤對自己有什么好處?
(是改正錯誤的前提)
2.小結并過渡(要點):
(1)小學生年齡小,懂得的道理不多,控制自己的能力不強,犯點小錯誤是難免的。關鍵是怎樣對待這些錯誤。
板書:錯誤
(2)能承認錯誤是誠實、勇敢的表現,是一種好品質,并且承認錯誤是改正錯誤的前提,犯了錯誤首先要承認。
(3)我們犯了錯誤不能只停留在認識錯誤、承認錯誤的階段。
板書:認錯
(4)請同學們想一想,承認錯誤以后又應該怎樣做呢?平時,同學們是怎樣做的?
板書:及時改慢慢改不改
二、打比方,喻明道理。
1.引言。
同學們在認識錯誤也就是知錯以后,往往有這樣三種不同的表現;第一種是及時改正;第二種是準備慢慢地改;第三種是不改。下面,我們就打幾個比方,看看這三種不同的做法可能會產生怎樣的結果呢?
2.《小蟲和大船》的啟示。
(1)邊講故事邊演示投影片。
故事內容同教材“講一講”欄目文。
投影片共2組活動抽拉片。
第一組:①木板上有一些小蟲眼。②釘在木船底。③木板上的蟲眼變大,變多。④蟲眼連成一片。⑤形成大洞。
第二組:①木船在海上航行。②木船沉入大海。(同“講一講”欄目圖)
(2)討論:
①大木船為什么沉了?
②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道理?用蟲眼比做我們身上的缺點、錯誤,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3)小結要點:
①開始時船上的蟲眼很小、也很少,后來發展到很多,連起來就變成大洞。海水涌進來船就沉沒了。這說明小問題不解決,會釀成大禍。
②我們身上的錯誤、缺點也是這樣,如果不及時改正,也會由小變大、由少變多,“小錯不改,釀成大錯”,像船沉沒一樣,還可能毀掉自己的一生。有錯不改多么危險!
板書:不改大錯錯多危險
3.《小樹苗》的啟示。
(1)講《小樹苗》的故事,同時演示圖片。
故事內容略。
圖①一棵彎的小樹,一棵彎的大樹。
圖②一棵直的小樹,一棵直的大樹。
(2)討論:
①小樹苗長彎了,老爺爺是怎樣做的?
(扶直、捆好。)
②老爺爺為什么把小樹苗扶直捆好?(演示圖①)不這樣做會怎樣?過幾年再捆行不行?(演示圖②)
③從小樹苗的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啟發?
(3)小結要點:
①小樹苗樹干細、軟,變彎了容易矯正過來。樹越長大,樹干越粗,彎曲的部分越不容易矯正。
②這和我們身上的缺點、錯誤一樣,錯誤小容易改,錯誤少容易改,初犯時容易改。所以我們改錯越及時越好。
4.“鉛筆道”的啟示。
(1)讓學生在紙上畫一條比較輕的鉛筆道,然后用橡皮擦。再讓學生在紙上同一地方反復畫鉛筆道,然后用橡皮擦。
(2)談一談體會,受到什么啟示。
引導:
①只畫一次的鉛筆道留下的痕跡和反復畫鉛筆道留下的痕跡有什么不同?
②擦起來有什么不同?擦后結果有什么不同?
③如果把這些鉛筆道比做我們身上的缺點、錯誤,你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示?
(3)小結要點:
初犯錯誤,由于留下的“痕跡”淺,最容易改正,這樣才容易進步。
板書:進步快
如果不及時改,反復犯錯誤,犯得越多,留下的“痕跡”就越深,就越不容易改正。
板書:不易改
5.學生小結。
(1)通過剛才的學習,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參考板書內容。)
(2)通過比較,你知道知錯以后,怎樣做最好?為什么?
板書:就改
6.讀課題《知錯就改》,說一說是什么意思。(把“就”和“及時”用線連起來。)
三、學習課文.指導行為。
1.讀課文,看插圖。
2.討論:
(1)孫芳和周麗犯了什么錯誤?她倆原來是怎樣想的?犯錯的原因是什么?(缺乏愛護小樹的知識和保護小樹的意識;想問題不周到,只想到方便自己。)
(2)如果不及時改錯有什么危害?
(3)孫芳和周麗知道自己錯了是怎樣做的?
(4)她們能及時改正錯誤有什么好處?
3.小結要點。
(1)孫芳和周麗能及時改正錯誤,不僅保護了小樹,而且也懂得了遇事不能只圖自己方便,應想到維護他人、社會的利益。
(2)知錯就改,才能進步。
(3)像孫芳和周麗這樣,能做到知錯就改就是好孩子。
四、辨析練習,深化認識。
1.議一議,誰做得對,誰做得不對?為什么?
小寶和大偉在陳阿姨窗前踢球,不小心打碎了玻璃,他倆立即向陳阿姨認了錯,還給陳阿姨送來了玻璃。
從此以后,大偉再也不在別人家的窗前踢球了。小寶仍在那兒踢球。
2.答案要點。
(1)大偉做得對。他能及時改正自己的錯誤,改正徹底,這樣進步快。
(2)小寶做得不對。他不能改正自己的錯誤。以后,他還可能碰碎別人的玻璃或惹出別的禍。這種只顧自己,不顧別人的思想、行為不改,不利于自己的成長,這樣下去還會犯更大的錯誤。
五、談作會,聯系實際。
1.聯系自己知錯就改的事情,說一說這樣做的好處。
2.聯系自己或別人的事例,說一說知錯不改的危害。
六、總結全課,引導實踐。
1.讀讀下面的名言和諺語,說說你是怎樣理解的。
(1)犯了錯誤則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徹底,越好。
(2)聰明人知錯就改,糊涂人有錯就瞞。
2.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3.你知道自己還有什么缺點、錯誤沒改嗎?你準備什么時候改,怎樣改?為什么?
4.結束語(略)。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主動承認錯誤是誠實的表現,有利于自己的進步。
2、知道隱瞞錯誤是錯上加錯,而且危害大。
情感:
1、自己做錯了事,愿意主動承認。
2、犯了錯誤沒承認時,內心感到不安。
行為:
不隱瞞自己的錯誤或過失,犯了錯誤主動承認,并努力改正。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小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弱,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犯錯誤是難免的。有了錯誤承認不承認是小學生經常要面對的問題。他們年齡小,承受能力差,由于不敢承認錯誤,帶來很多心理問題,影響了他們的健康成長。本課引入我國著名作家老舍小時候主動認錯的事例,說明主動認錯可以培養誠實坦率的品德。有利于進步,有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長。
教法建議
1、課上應采取多種形式盡力給學生創設寬松的環境使他們敢于承認自己的錯誤,以減輕他們的心理壓力。
2、了解學生的實際,積極引導,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育。
3、積極與家長及相關人員取得聯系(課前、課后都要聯系),努力尋求合理的解決問題的辦法,解除學生的后顧之憂。
教學設計示例
第三課主動認錯
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到,主動認錯不僅能夠改正錯誤,還可以減輕過重的心理負擔,養成誠實坦率的品德,有利于自己的進步和健康成長。
教育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話題
同學們,一個偉人曾經說過:世界上只有兩種人沒有錯誤,一是沒有出生的;一是已經去世的。你對這句話怎樣理解呢?請你跟你最要好的同學說一說??梢韵挛蛔樱瑸榱苏f話方便,你們這節課就坐在一起。
(主要是學生認識到:人活在世上不可能沒有錯誤。為學生主動認錯做必要的鋪墊)
小結:有句名言說得好:盡可能少犯錯誤,這是人之常情;永遠不犯錯誤,那是天使的夢想。那么自己有了錯誤該怎樣對待呢?
板書:錯誤
二、引導學生體驗主動認錯的好處
1、老師小時候有一次刷杯子時,不小心把玻璃杯摔壞了,急忙把碎杯子扔進垃圾箱恐怕爸爸媽媽知道會說我??蓮哪菚r起我總有一種不安的感覺,后來跟自己要好的朋友說了說,好朋友勸我主動跟大人認錯,我聽了好朋友的話真的主動和家長認了錯,你們猜我的父母會怎樣對我?我認錯以后是什么感覺?
板書:主動
(1、學生猜家長的反應時,會想到他的家長遇到這樣的事會怎樣處理。這樣老師會得到一些信息,為與家長配合教育打基礎。2、學生嘗試主動認錯,體會認錯后放松,解除心理壓力后的感覺)
小結:正像同學們猜得一樣,爸爸批評了我,讓我以后做事要小心。你們知道我沒成人時都不敢和爸爸媽媽多說話,承認了反而輕松多了。你犯了錯誤后是怎樣做的呢?請你跟周圍的同學說一說。
(給學生創設主動認錯的環境)
2、請主動認錯的同學談感想(可以選代表在全班表演跟同學認錯的情景)
(現場采訪雙方同學)
(使學生認識到主動認錯,可以減輕心理壓力,是一個人直率的表現。同時多數情況下可以得到他人的寬容。)
1、談話:有同學總擔心,自己主動認錯后別人會看不起,或給自己帶來其它的麻煩,對于我們小同學來說,是這樣的嗎?請看動畫片《一個最大的蘋果》下載
2、這個動畫片,使你得到了什么啟示?
(使學生認識到,主動認錯不僅不會受到歧視,相反會受到大家的歡迎。)
3、請聽老舍小時候發生的一件事。(課文錄音故事)
提問:
(1)舒慶春為什么心里感到不安?
(因為他認識到代同學寫作文是不對的,那是欺騙了老師和同學,因此他對自己的這一錯誤感到不安。)
(2)同學們,舒慶春這時是怎么想的呢?
(在大家面前認錯多難為情啊,可不承認是欺騙老師、同學,如果隱瞞的話是錯上加錯,應該主動認錯。)
(3)當舒慶春面對自己的錯誤時,他心里不安,思想進行著斗爭,在認錯與不認錯、主動認錯還是被動認錯的矛盾中,他是怎么做的呢?
板書課題:主動認錯
(4)舒慶春主動認錯對他自己和李昌華有什么好處呢?
(舒慶春和李昌華主動承認了錯誤,才能從這次錯誤中吸取教訓,同時得到老師和同學的幫助,對大家進步都有利。)
(5)小結:舒慶春主動認錯對改正錯誤是有利的。因為不承認錯誤,并不等于錯誤不存在,知錯不改,就是錯上加錯,養成這個壞毛病,就會影響自己的進步。所以主動認錯是誠實的表現,有利于進步。
板書:誠實的表現,有利于進步
(6)繼續講故事,明白道理。
老師聽了舒慶春和李昌華的話,為他倆不隱瞞自己的行為而高興,說:“你們能夠認識并改正錯誤,還是好孩子。”
提問:老師為什么說舒慶春和李昌華是好孩子?
(7)小結:舒慶春、李昌華能克服難為情的心理,在同學面前主動承認錯誤,可見他們具有誠實的好品質。因此,他們是值得稱贊的。
三、聯系實際,解決問題
1、課間,小芬玩耍時,不小心碰翻了講臺上的墨水瓶,墨水流出來,弄臟了放在旁邊的作業本,當時沒有人看見。上課時,老師問到這件事,小芬會怎么做呢?
(1)學生兩人一組討論,交流。
(2)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出示:
a怕老師批評,不承認。
b老師沒問自己就不說,問到自己再承認。
c主動向老師承認。
(3)老師小結過渡:
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學習中難免會遇上一些像小芬這樣的小錯誤,當別人不知道的時候,我們也要主動認錯,這樣可以養成誠實的好品德。
2、你犯了錯誤后是怎樣想的?又是怎樣做的?為什么?
使學生明白:(1)如果把錯誤隱瞞起來,等別人發現了再承認,不但心里總是不踏實,會影響學習和生活,而且那時候承認,更被動,更難堪。隱瞞錯誤有時還會造成很嚴重的后果(老師舉實例)
某小學一個二年級的學生不聽老師的話,課間玩學校禁止使用的,有些松動的單杠,結果從單杠上摔下。當時他也感覺很疼,可既沒跟老師說,也沒對家長說。過了很長時間,他的腰部疼得越來越厲害了,家長問他怎么了,他還是不說。一個月后,家長帶他去醫院檢查,結果發現腰椎嚴重損傷,耽誤了治療時間,致使他癱瘓了。
板書:隱瞞錯誤錯上加錯
3、我們認錯后可能會招致批評或挨打,你對此怎么看?
使學生明白:家長和老師都是愛我們的,父母付出了很多,當我們犯錯誤時,他們很著急,有時批評過了點兒,甚至有的氣急了還動手。
讓我們聽一聽李剛家長是怎么說的…..(李剛沒經家長同意從家里拿了十元錢。家長動手打了他之后又生氣又心疼)
4、犯了錯誤后怎樣跟家長說呢?
幫助學生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不能因為怕批評、怕挨打就不主動認錯,可以選擇他們高興的時候再說,或請中間人說……
請師生表演,老師扮演家長(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總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我們知道了主動認錯是誠實的表現,有利于我們的進步。老師希望每位同學都能有面對自己錯誤,主動認錯的勇氣,做一個誠實、坦率的人。
板書設計
主動認錯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生活節儉.不比吃穿是一種美德。
2.懂得和別人比吃穿是好虛榮的表現。
情感:
1.以生活節儉、不比吃穿為榮。
2.反感比吃比穿的行為。
行為:
1.生活上注意節儉。
2.不和別人比吃穿。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是根據課程標準三至五年級“勤勞節儉”德目中“生活節儉,不比吃穿,不浪費錢物”的要求編寫的。如同第一課所分析,在社會經濟發展,人民群眾收入水平提高,家庭物質生活條件有了較大改善的條件下,不少家長對孩子尤其是獨生子女有求必應,有的家長本身就存在著攀比,社會上一些人比吃比穿,講排場的不良之風對學生也有影響,使一些學生滋長了愛比吃穿,不注意節約等不良習氣。為此,編寫了這一課,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勤儉節約的教育。
本課的導入“說一說”設計了一個情境,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想法。目的在于引起學生對發生在他們中間的一些事情進行思考,積極地投入學習,使教學更容易收到實效。這里只要求學生簡單地說一說,不要求他們展開討論。
本課課文用的是遼國丞相張儉注意節儉反對奢華的故事。這一故事有力地說明,生活節儉,不比吃穿,古已有之,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教法建議
本課課文用的是遼國丞相張儉注意節儉反對奢華的故事。這一故事有力地說明,生活節儉,不比吃穿,古已有之,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分析課文時,可圍繞方框中的兩個問題來展開。
1.張儉為什么堅持穿舊衣袍?這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分析時,可把它分解為幾個小問題,有層次地進行:(1)當時遼國出現了什么風氣?“有些大臣追求享樂,講究吃穿,常以穿華麗的衣袍來顯示自己地位的高貴。”(2)面對這種風氣,身為丞相的張儉是怎樣想、怎樣做的?張儉感到這是一種不好的風氣。他決心要改變這種不良風氣,并從自己做起。他堅持穿舊衣袍,并公開表示:“作為丞相,應該考慮如何把國家治理好,至于衣服,還是儉樸一點兒好?!保?)當遼王勸張儉換件新衣袍并讓他挑選衣料時,他是怎樣想、怎樣做的?張儉還是認為,大家都互相攀比誰穿得豪華的風氣不好。但對遼王不能違令,只好從有的是綾羅綢緞的內庫里挑選了三段普通的布衣料,這說明張儉還是堅持節儉的好作風。
2.大臣們為什么感到羞愧?張儉身為丞相,想的是國家的事情,依然過著儉樸的生活,而自己卻只顧追求享樂,講究吃穿,與張儉相比,相形見絀,所以部羞愧地低下了頭。
學設計示例
第二課不比吃穿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生活節儉.不比吃穿是一種美德。
2.懂得和別人比吃穿是好虛榮的表現。
情感:
1.以生活節儉、不比吃穿為榮。
2.反感比吃比穿的行為。
行為:
1.生活上注意節儉。
2.不和別人比吃穿。
教學重點:使學生懂得“生活節儉.不比吃穿是一種美德?!?/p>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養成生活節儉、不比吃穿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選擇:當你看到別人的東西(用具、玩具)比你的東西好的時候,你怎么想?
A特想要B很羨慕C想要,但聽從父母的意見
學生回答并統計A、B或C所占的比例。
師問:是的,同學們都有一些羨慕或想要的心理。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是一看到別人的東西比自己好時就應該要呢?為什么?
學生回答。
出示書中的“說一說”欄目,并談一談,如果你是小美,你會怎樣做,為什么要那樣做?
學生分組討論。匯報結果。
師問:同學們說得很對,要勤儉節約,不要和別人比吃穿,這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下面請同學朗讀課本第二課的第一、二段。
同學舉手朗讀。
師問:同學們請想一想,張儉為什么還穿著這樣的衣服,他是沒有錢買嗎?為什么?
學生回答。
師小結:對,張儉不是沒有錢買,而是他認為作為丞相,應該考慮如何把國家治理好,至于衣服,只要簡潔干凈就行,儉樸一點沒什么不好。
板書:衣服要簡潔干凈
二、師問:張儉為什么堅持穿舊衣袍?請同學分組看一下課文第三、四段,然后組內討論并請代表匯報結果。
學生分組討論,并匯報結果。
師小結:很多同學都說到了,張儉的衣袍雖然很舊,衣料也不太好,但是可以御寒,再說,大家若都相攀比,看誰穿得豪華,會形成不好的風氣,尤其是丞相,更不應該那樣做?他做得很對,同學們再想一想,古人是這樣做的,我們呢?應該怎樣做?
學生回答,教師補充。
師答:我們更應該保持優良美德。在學校里,不比穿,不比吃,盡量都穿校服,做一個清潔干凈講衛生的好學生。
板書:不要相互攀比
三、請同學朗讀課文第五六段,讀后請說一說,大臣們為什么感到羞愧?
學生朗讀。
學生分組討論并闡述自己的想法,教師補充。
師小結:張儉的做法也得到了遼王的贊賞,說明勤儉節約的作風是受到愛戴的,是受到尊敬的,相互攀比是可恥的,不應提倡的,因此,我們小學生更應該如此,你簡樸,別人不會瞧不起你,而會更尊敬你,你們說對嗎?那么現在請大家說說,我們應該怎樣做?
學生討論并發言。
師問:好,剛才同學們說了很多好的做法和意見,現在老師這里有一些卡片,就你把剛才所說的都到自己的卡片上,然后貼在板報上,我們都對照著去做好不好?
學生領取卡片,并貼在板報上。
板書:保持傳統美德
四、師問:請看課本中的評一評和議一議欄目,一共4個小題,請下面的四組同學們各抽選一個題目進行討論,并請代表匯報結果。
五、師小結:好,四個組同這都做得很好,希望我們繼續發揚艱苦樸素的作風,讓我們為自己的好習慣鼓鼓掌吧!
板書:
二不比吃穿
衣服要簡潔干凈
教學目標
認識:
1.知道社會上有傷害兒童的壞人。
2.知道壞人欺騙兒童慣用的一些手段。
3.知道一些提防壞人、不上當受騙的方法。
情感:
憎惡壞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護意識。
行為:
不輕信陌生人的話;不吃陌生人的東西;不跟陌生人走;獨自在家時,不給陌生人開門。
教學建議
本課是根據課程標準一、二年級“熱愛生命”德目中的有關要求設置的。
本課屬“熱愛生命”教育,這方面內容很多,中高年級還有“愛護身體,積極鍛煉,保持身心健康”等內容,逐步拓寬、加深。
課文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講述張明十分機智地擺脫壞人的糾纏。第二部分,講述張明立即把遇到壞人的事告訴媽媽。第三部分,講述張明再次發現壞人后,立即向老師報告,民警很快抓住了壞人。
教學重點
1.知道壞人欺騙兒童慣用的一些手段。
2.知道一些提防壞人、不上當受騙的方法。
教學難點
憎惡壞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護意識。
教學中應該講清以下幾個問題。
1.要提防壞,不輕信陌生人的話,不吃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跟陌生人走。
2.遇事要主動向家長匯報,求得家長的幫助。
3.提高警惕,發現壞人報告老師。
教法建議
1為了使教學更有實效,教師可以采用讓學生親身體驗的教學方式。具體操作步驟見“探究活動”。其目的是使學生提高警惕性,防止上當受騙。
2可以講故事進行導入,并設置環節、增加懸念,讓學生猜測接下來會發生什么,激起學生的興趣,并加深記憶。
3在講上當受騙的實例時,最好播放一些已有的實例錄像,音頻或圖片。更具有真實感。
4在講解遇見具體事情該怎么辦時,讓學生自己說并表演,老師給予歸納和補充。有利于學生學以至用。
教學設計示例
十二不上當受騙
教學目標
認識:
1.知道社會上有傷害兒童的壞人。
2.知道壞人欺騙兒童慣用的一些手段。
3.知道一些提防壞人、不上當受騙的方法。
情感:
憎惡壞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護意識。
行為:
不輕信陌生人的話;不吃陌生人的東西;不跟陌生人走;獨自在家時,不給陌生人開門。
教學重點:
1.知道壞人欺騙兒童慣用的一些手段。
2.知道一些提防壞人、不上當受騙的方法。
教學難點:憎惡壞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護意識。
教育過程:
一、播放故事,導入新課
1.講故事或播放錄音故事:《狼和七只小山羊》(參見擴展資料)
當講到“沒過多久,“咚咚咚”,有人敲門?!靶∩窖蚬怨?,我是媽媽,我回來了,帶來好多好吃的東西?!睍r,師問:“你們猜七只小山羊是怎么做的呢?現在你們就是這七只小山羊,以最快的速度討論一下,你們會怎樣做?(把學生分成七人一組,模擬七只小山羊)
學生分組討論并回答
師:同學們都說得很好,用各種方法識破了大灰狼的詭計,沒有上當受騙。可是,你們知道嗎?并不是所有的小朋友都向你們這樣警惕,他們很容易就被騙了。曾經發生過這樣的一件事情,請看!
出示圖片1或放錄像《被騙的三個學生》(錄像可根據情節自行拍攝)
師問:你們猜猜會發生什么情況呢?
學生回答
出示圖片2和擴展資料2、3、4,展現被騙的可怕結果。(參見擴展資料)
師追問:我們怎么幫助這三個孩子,才能使他們不上當受騙呢?
板書:不上當受騙
學生回答:(1、問問家人叫什么名字?2、撒跟就跑。3、不吃陌生人的東西。4、不輕信別人的話。5、找警察叔叔幫忙。6、大聲的喊叫等。)
師小結:仔細聽、認真看,動腦筋想,識破壞人的詭計,不上當受騙。
過渡語: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壞人,怎樣才能防止上壞人的當呢?
二、學習課文,初步明理
1.演示課件(課文1、2、3自然段的內容)
2.教師提問:
(1)張明在上學的路上遇到了什么人?
(2)這個陌生人對他說了什么,做了什么?
3.學生回答。
4.教師小結:張明不吃陌生人的東西,不跟陌生走,當陌生人強迫要帶他走時,他大聲呼救?;丶液?,還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
板書:不吃陌生人的東西不跟陌生人走大聲呼救告訴家長
教師繼續演示課件(課文第4自然段內容)
5.教師提問:
(1)張明遇到的陌生人是什么人?
(2)張明是怎么做的?
學生討論并回答
6.教師小結:
張明遇到的是一個壞人,他把看到壞人的事告訴了老師,老師與派出所取得了聯系,抓住了壞人。(告訴老師報警)
7.教師提問:
民警叔叔和老師是怎么夸獎張明的?
8.教師小結:在日常生活中,與陌生人交往時一定要提高警惕。
板書:提高警惕
播放兒歌并講解:不輕信不貪小
遇事情要動腦
提高警惕不上當
安全自護記得牢
三、指導練習,深入明理
1.學生討論:
舉例說說壞人是怎樣欺騙兒童。
2.學生匯報討論結果。
3.教師小結:
壞人騙人的手段是多種多樣的,要想避免上當受騙,一定要提高警惕。
演一演
1.教師分發卡片,學生領自己感興趣的問題
(1)在放學回家的路上,你拾到了一個錢包,正當你在尋找失主時,有人自稱她是錢包的主人,向你索要錢包,你會怎么辦?
(2)當你一個人在家時,有人敲門說要給你家修水管,讓你給他開門,你會怎么辦?
(3)有人跟蹤你,怎么辦?
(4)陌生人向你問路,怎么辦?
2.學生分組討論應該怎么辦。
3.師生共同表演。
4.讓學生進行評價,評價處理問題的學生,做得怎么樣。
5.教師小結:
當你拾到錢包時,一定要先把錢包收好,失主尋找錢包時,要尋問失主,錢包里有什么東西,經過核對后才能把錢包歸還失主。
當有陌生人敲門時,不能隨便給陌生人開門。如果陌生人不走,要及時與家長、鄰居或居委會取得聯系,如果你發現這個陌生人確實是壞人時,可以打“110”報警。這樣做才能避免上當受騙。報警時應該注意說清地點及情況。(但也要切記:不要隨便拔打“110”報警電話玩。)
有人跟蹤你時,大聲喊叫并往人多的地方跑,可打110或直接找路邊的警察叔叔等。
當有陌生人向你問路時,可以給他指路,但不帶他去;或者干脆不理陌生人;趕快跑;等等。
請學生進行拔“110”報警電話的模擬活動。
四、全課總結
我們生活的社會上,是比較復雜的,有好人也有壞人,所以我們與人交往時,一定要有自我保護的意識,要有很高的警惕性,不能隨便吃陌生人的東西,不能跟陌生人走,不能給陌生人開門,如果遇到壞人,要想辦法保護自己,避免自己受到不必要損失與傷害。
板書設計:
十二不上當受騙
提高警惕
不吃陌生人的東西不跟陌生人走不給陌生人開門
大聲呼救告訴家長、老師報警
探究活動
活動名稱:看誰最機智
活動目的:檢驗學生課上學習的效果,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懂得只有提高警惕性才能防止上當受騙。
活動步驟:
1.在課間,教師找一位本班學生不認識的人,用各類手段騙學生跟他走,看學生反映如何?一定要錄像。(找六、七個學生進行實驗)
2.課上,播放錄像,分別對警惕性高或低的學生進行采訪,讓他們談談當時的想法。
3.教師總結整個活動。(提醒學生平時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上當受騙。)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小學的各門功課都是基礎課,從小打好基礎有利于今后的發展。
2.知道各門課程之間有一定的聯系,偏科有礙全面發展。
情感:
1.有學好各門功課的愿望。
2.敬佩學好各門功課的同學。
行為:
努力學好各門功課,不偏科。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是依據課程標準“勤奮學習”德目中得有關要求編寫的。
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要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德、智、體、美等素質。這是素質教育的核心,也是學校教育的根本任務。
小學是打基礎的階段,小學開設的各門功課都是基礎課程,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各門功課之間又都是有聯系的,因此要學好各門功課。有些家長認為考試科目就是重要科目,不考試的科目就不重要,以至于造成孩子的學習出現偏科現象。這是不正確的。
因此,教育學生認真學習各門功課,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很有必要。
教法建議
1.課前,教師應了解一下學生對各門功課的態度、興趣,班上哪些同學能夠做到認真學習每門功課,哪些同學有偏科現象,偏哪些科目,原因是什么,以便課上針對學生的實際進行教學。
2.課堂教學中可以結合學生所學的各門功課,讓學生討論其內在的聯系;也可以結合學生比較熟悉的職業,讓學生認識,任何一項工作都不是依靠單一的學科就能做好的。
3.在教學第三部分時,可組織學生討論“現代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的問題。讓學生了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出現了很多邊緣學科,各門學科互相滲透,越來越頻繁,要成為某一領域的專門人才,僅僅學好一門學科是無法實現的。讓學生知道,現在就必須認真學好各門功課。
教學設計示例
第七課認真學好各門功課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小學的各門功課都是基礎課,從小打好基礎有利于今后的發展。
2.知道各門課程之間有一定的聯系,偏科有礙全面發展。
情感:
1.有學好各門功課的愿望。
2.敬佩學好各門功課的同學。
行為:
努力學好各門功課,不偏科。
教學重點:
提高學生對學習各門功課的正確的認識。讓學生認識到:小學所學的各門功課都是基礎課,而且又是相互聯系的,一門功課學不好,就會影響其他功課。因此要學好各門功課,打好基礎。
教學難點:
偏科現象的行為矯正。
教育過程:
一、提問導入(了解同學對學習各門功課的態度)
提問:
同學們,誰來說一說我們學校都開設了哪些課?你喜歡上這些課嗎?
我們為什么要學習這么多功課呢?
過渡:
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先來看個小故事吧!
二、學文明理
(一)了解基礎的重要性
1.出示課件(富翁蓋樓)
2.小組交流:
富翁要的第三層樓能不能蓋出來?為什么?(沒有基礎或者基礎打不好都不能蓋好樓。)
我們現在學的各門功課就象是在打地基,如果現在沒有學好功課,將來會怎樣?
3.小結:
空中樓閣是沒有的,基礎不牢固,樓房蓋不高.同樣,各門功課都是基礎課,要想實現自己的理想,就要從小認真學習,打好扎實的基礎。
板書:
各門功課都是基礎課,都很重要
(二)了解各門功課之間都是相互聯系的
師:僅僅是打好基礎就行了嗎?讓我們一起聽聽程麗的故事。
1.出示音頻(有關程麗故事的段落。)
2.小組交流:
程麗的理想是什么?她是怎樣做的?她這樣做能夠實現她的理想嗎?
爸爸是怎樣教育她的?從程麗爸爸的華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學生舉例說說偏科的害處和各門功課之間的聯系
4.小結:
打好基礎不僅僅是指打好某一方面的基礎,而是要打好各方面的基礎.因為各門功課之間都是有聯系的,哪一門功課沒有學好都會影響到其他的課程。因此,要學好各門功課。
板書:各門功課之間都是有聯系的
(三)現代社會需要全面發展的人才。
1.師:隨著時代的發展,對人才也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2.小組討論:
說說現代社會更需要什么樣的人才?
3.全班交流
4.小結:
既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又有多方面豐富的知識,也就是全面發展的人才是現代社會所需要的。因此,我們現在必須學好各門功課,長大才能成為需要的人。
板書:現代社會需要全面發展的人才
三、復習鞏固
(一)出示投影(“議一議”中的內容)
1.小組交流這三道議論題。
2.小結:
學習不能只從興趣出發,而是應該認識到各門功課的重要性,培養對各門功課的興趣;學習任何一門功課都不是為了長大以后能成為專家,而是為了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礎;各門功課沒有主次之分,都應該認真學好。
(二)讀故事(通過讓學生閱讀法拉第的故事,領悟各學科之間是有聯系的,偏科不利于自身的發展。)
(三)現場采訪:
請同學們說一說自己打算以后怎樣學好各門功課。
四、總結全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