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30 17:43:49
序論:在您撰寫人體工程學意義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教學方法陳舊,缺乏創新點和突破點
人體工程學課程對于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十分重要,當前多數高職院校均開設了這門專業基礎課。藝術設計的各個領域,包括室內設計、景觀設計、展示設計、家居設計、產品設計等,這些設計的基礎均是以人為本。人體工程學研究人在某種工作環境中的解剖學、生理學和心理學等方面的因素,研究人、機器和環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和休假時怎樣統一考慮工作效率、健康、安全和舒適等問題。因此,一些教師把這門課程作為一門理論課來講授是比較合理的。多數職業院校把這門課程安排在大學第一學期,但是大學一年級的學生初次接觸基礎課往往會比較茫然,不明白學習這門課有什么作用,而一些教師的授課方式往往是列舉很多人體尺寸和家具尺寸,學生只能生搬硬套、死記硬背。這種教學方式不但不能獲得好的教學效果,還會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對其日后的專題設計課程學習不利。
2.教材內容更新慢,缺乏優秀的設計案例
人體工程學教材版本眾多,但是仔細閱讀就會發現部分教材的內容大致一樣,一成不變的身體尺寸數據是全書重點,對于這種僵化的內容和乏味的圖示,一些基礎差的學生接受起來有一定難度。而且,一些教材中的數據沒有與實際工作接軌。世界在發展,科技在進步,新時期的很多優秀的設計卻很少出現在教材里。學生對教材中的內容也只是熟悉一下而已,很難將理論與設計實踐相結合,這違背了高職教育培養實踐型人才的要求。
3.與實踐教學環節脫軌
高職院校應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根本任務,以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為目標,以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為主線,合理制訂學生的能力素質培養方案。高職院校的學生通過在校期間接受相關的培養,在其畢業后能夠掌握基礎理論、過硬的技術能力和足夠的專業知識。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培養的是應用型高級技術人才,所以在教學計劃中應大量增設實踐教學環節,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人體工程學是必修課,更是理論課,這門課程的學習過程學生幾乎都在教室內完成,很難將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設計中,因此,教師也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二、人體工程學與實踐應用的結合方法
1.轉變教學觀念,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教學方針
培養應用型人才是當今高職院校的教學重點,學校在制訂課程教學大綱時應注重基礎理論知識的靈活運用,把大量的教學時間放在實踐上。教學時要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教學內容應深淺合適,突出實踐性。人體工程學課程在室內設計專業占據重要的地位,它無論是對后續課程還是學生日后的具體工作都有著重要的意義。一方面,后續設計課程必須以人體工程學為理論依托;另一方面,它能夠指導工程設計方案的實施,體現方案的人性化和合理性。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在講解的同時加入實際工程知識,有針對性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這樣既講授了基本的理論,又讓學生結合了實際,學生對人體工程學課程中的一些概念、意義等才會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如,在講解人體尺寸測量時,筆者讓學生準備尺子,在教室中把桌椅排列成不同的空間組成形式,可以模擬臥室、客廳、廣場和購物空間等,學生可以邊布置邊測量邊思考。這樣的教學形式比較直觀、形象,學生通過親身體會感受展示空間的通道尺寸、衣柜與床的高度等,親身體會人體工程學的奧秘,從而能夠把所學知識真正應用到實踐中。
2.順應新時期的設計發展潮流,更新教學內容
藝術設計行業是一個發展迅速、緊跟時代潮流的行業,新技術、新產品、新設計思潮層出不窮,教師也要把這種日新月異的變化帶到人體工程學的課堂教學中。首先,在教材的選擇上,要盡量選擇一些實踐性強且附帶大量案例的教材,同時,教師應根據學生所學專業的實際情況適當增刪教學內容,把握重點。如,在實踐環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設計椅子,學生根據題目進行設計創意,在設計的過程中就會主動了解椅子的尺寸、角度、適宜場所等。這就可以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教師的教學環節也出彩了不少。在制作的過程中,教師可根據學生設計初稿指導其修改,讓學生逐步了解人體工程學的內涵和意義。其次,教師要及時為學生補充一些新的知識。藝術設計課程知識更新比較快,教師應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適當補充社會實踐,讓學生到家具市場、文具商店、菜市場、花鳥魚市場、戶外廣場、大型商場等公共場所親身體驗人體工程學的知識。除此之外,教師還要經常帶學生到各種施工現場進行調研,參與設計實踐項目,這樣學生才能時刻關注設計界的新動態、新工藝,才能更好地把人體工程學的理論知識應用在實踐中。
3.教學方法要多樣化
高職院校應當在合理的范圍內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實踐場所、實訓室、工作室等,教師可以把教學從課堂上搬到工作室中,鼓勵學生參與一些正在進行的工程項目,結合其他課程進行交叉學習。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分工,通過觀摩、演示、實踐等多種手法豐富課堂內容。這樣學生就不會感覺是在學習枯燥的理論知識,而是在玩中學,知識掌握得會更直觀、牢固。人體工程學其實不是一門枯燥的理論課,學生課上做筆記、課下背數據的時代已經過去,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收獲更新、更直觀的知識與理論。教師應帶領學生深入市場,調研當下流行家具的樣式、尺寸等,通過圖片、數據等形式幫助學生理解本課程需要掌握的知識。當然,教師除了要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外,還要掌握學生性格特點,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愉悅地完成學習任務。
三、結語
關鍵詞:人體工程學;計量檢測;電子計量儀器
中圖分類號:TP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0)08-0301-01
1 人體工程學的含義
按照國際工效學會所下的定義,人體工程學是一門“研究人在某種工作環境中的解剖學、生理學和心理學等方面的各種因素;研究人和機器及環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怎樣統一考慮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適等問題的科學”。以確保人類與科技實現完整的協調,即達到設備和任務與人類的特征的統一。使人們能用人體工程學主動地、高效率地支配工作、生活環境。
2 人體工程學的構成
人體工程學的組成:人體工程學研究科技和工作環境與人類間的交互作用,涉及到比較基礎的自然科學分為解剖學、生理學和心理學。人體工程學者運用這些科學以實現兩個主要目標:人類潛能的挖掘和維護人類的健康與幸福。簡言之,人體工程學必須在各方面做到“以人為本”,并且工作環境不應該降低人類的能力發揮。
第一、解剖學的作用首先要了解人體的基本數據,人體基礎數據主要有下列三個方面,即有關人體構造、人體尺度以及人體的動作域等的有關數據。清楚的了解到這些數據后就可著手改善人與其所使用物間的身體“配合”。當考慮到人的身體尺寸各異時,獲得良好的身體舒適感就絕非易事。人體測量學給出人在不同姿勢下身體的各種尺寸數據,而生物力學研究肌肉和上肢的活動規律,確保人的工作姿勢得當,從而避免用力浪費。另外,由于人有性別、年齡、人種的不同,因而人體的結構尺寸是有差別的。
第二、人體生理學的知識服務于兩個主要的技術領域:勞動生理學強調身體的能量需求,制定了人體能承受的工作速率和強度的標準;環境生理學分析外界工作條件對人的影響,包括:熱、噪音、震動和照明,即在制定工作計劃或設計人的工作環境時要充分考慮到這些條件,從而為這些要素制定最合理的要求。
第三、心理學與人類的信息處理能力和決策能力密不可分。簡言之,可以看作是滿足人與其所使用物間認識上“配合”。相關的話題包括感官過程、理解、長期和短期記憶、決策和采取行動,其間包括一個組織心理學的明晰思路。
3 人體工程學在電子計量檢測方面的應用
3.1 重要意義
由于電子科學技術的發展,電子技術的應用無所不及,因此電子儀器也廣泛的應用在科學研究、工業生產、國防建設等各個方面,并在這些國民經濟的重要行業、崗位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這些電子儀器在使用中,其操作的舒適性、可靠性是否符合人體工程,就可圈可點了,有些品牌的儀器制造商對電子儀器的設計制造投入了較大的精力經費進行研究,其生產的產品充分考慮了人體工程學,因此其產品就會讓我們在檢測中感到舒適、順眼、順手,就會提高我們使用電子儀器的效率,減少工作的差錯;而另一些制造商對此關注少,我們就可能會感覺其產品沒那么好用、別扭、心煩、效率低,造成操作困難,易使眼睛疲勞,以致給出錯誤的數據、結論,甚至嚴重危害到我們的科研、決策。
可以說,人體工程學在電子計量檢測中影響范圍廣,是科學發展到今天人們追求完美的一次提升,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3.2 電子計量儀器的檢測與人體工程學結合的探討
人體工程學能把人、人的環境與人們的生產、生活完整的協調起來,同樣也可在我們的電子計量儀器檢測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也就是說:以人為主體,運用人體計測、生理、心理計測等手段和方法,研究人體結構功能、心理、力學等方面與電子計量儀器檢測活動之間的合理協調關系,以適合人的身心活動要求,取得最佳的使用效能,達到在檢測活動中的高效、準確和舒適。
考慮人體工程學在電子計量儀器檢測方面的應用要考慮兩個方面的情況,一個是要考慮有適合電子計量儀器檢測方面的外部因素,另一方面還要考慮儀器本身的內部因素。
3.2.1 儀器以外的考慮
(1)確定檢測活動的空間范圍
根據人體工程學中的有關計測數據,從人的尺度、動作域、心理空間以及人際交往的空間等,以確定空間范圍。也就是說設置實驗室或實驗場地時要考慮計量儀器及輔助設備應放置得當,不要有空間的相互影響,并為儀器的周圍留有活動空間和最小余地,使人在空間尺度方面方便操作、降低勞動強度、節約時間,且不宜疲勞、不感到約束、拘謹,從而能有較高的效率和質量。
(2)確定人體的室內物理環境的最佳參數
我們的計量檢測活動通常在實驗室進行(為方便敘述,暫不考慮室外情況),實驗室內的物理環境主要有室內熱環境、聲環境、光環境、重力環境、輻射環境等,這些參數不僅要滿足計量儀器及環境的使用,還要符合人體的需求,使人工作在其中感到安全、舒適,切不可影響人的工作,使人感到危險、壓抑、煩躁。在設計實驗室時有了符合上述要求的科學的參數后,在設計時就可能有正確的決策。就能較好的保證計量檢測活動高效、順利、平穩的開展。
(3)確定科學的室內視覺環境
人眼的視力、視野、光覺、色覺是視覺的要素,人體工程學通過計測得到的數據,對室內光照設計、室內色彩設計、視覺最佳區域等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譬如,現場的照明條件要合適,光過強會使反光過大,無法識別判斷數據、人眼過快疲勞或無法看清實驗的情況;過弱則無法看清,也無法識別,更有甚者,造成誤判,嚴重的影響到計量檢測結果的準確。
3.2.2 儀器自身的考慮
(1)確定科學的視覺指標
人的視覺過程就是重要的感官過程,視覺通常是人們信息來源最主要的途徑,然而,有的儀器往往設計不合理,使用者不能夠清楚地看到電子儀器的工作區域(指針移動,圖像變動,數據變化),發生眼睛疲勞從而降低工作效率。合理的考慮到人體的視覺特性,將能方便、快速、準確的發揮人類的信息處理能力和決策能力,人的視覺包含視野和視距,其中有:
①視野:人的視野是指眼球不動情況下能夠看見的空間范圍。人的最有效視野區為從眼球中心向上30°,向下40°,以鼻為中心左右各15~20°的范圍內,且在人的視野中心區3°以內為最佳視覺區。同時,眼睛水平方向運動比上下方向運動快,且不易疲勞,對水平方向的比例和尺寸的估計比垂直方向更為準確。
因此,電子計量儀器顯示的指針、數據、圖像在設計制造時就要遵守這些原則。
②視距:視距范圍是指人的眼睛觀察操縱指示器的正常距離。一般認為700mm為最佳視距,過遠和過近都會使人的辯認速度和準確性下降,最大視距為760mm,最小視距為300mm。
(2)確定科學的儀器參數
人眼具有視覺暫留特性(或稱為惰性),即亮度在眼睛里的感受時間快,而消失時間慢。人眼的視覺暫留時間約為100ms;另人眼在觀看電子計量儀表的信息時還受人的分辯力影響,人眼在中等亮度,中等對比度的分辨力為0.2mm。因此,在設計電子計量儀表的信息參數時,就要充分考慮到這些因素,以設計合理的數字、指針、圖像的大小和閃爍頻率。另外,由于人對顏色的知覺特點,在設計檢測儀器的信號燈或標示時,作為警戒或不安全的最好用紅色,引起注意的用黃色,表示正確運行的用綠色。
(3)確定科學的工作規劃
根據人體工程學的理論,在進行計量檢測活動規劃時,不僅要考慮人體能承受的工作速率和強度的標準;要充分的考慮到人體的差異;還要考慮外界工作條件對人的影響,包括:熱、噪音、震動和照明,即在制定工作計劃或設計人的工作環境時要充分考慮到這些條件,從而為這些要素制定最合理的要求。
譬如:在做某一項檢測計劃時要統籌安排工作以滿足人的要求,充分利用檢測人員的差異,如身材、力量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等方面。然后,圍繞這些差異布置任務,并科學合理的規劃好工作場所,設計或選擇合適的儀器和工具,這樣有助于提高效率、檢測質量(數據的準確性)和工作滿足度。如果忽略這些因素,造成的損失包括出錯率高和身體疲勞,都將會導致不良的甚至是嚴重的情況發生。
由于社會的不斷發展,人體工程學實際上已經被人們有意、無意或部分的應用在電子計量儀器檢測活動中,但這還是遠遠不夠的,離我們的要求還差很遠,還有很多路要走,還需要我們不斷的深入探索和開拓。
【關鍵詞】高職 藝術設計 人體工程學 問題 改革
人體工程學這門課程是現在高職設計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這門課程為以后家居設計與公共空間設計等方面的課程學習提供了基礎理論依據,同時與實踐聯系較為緊密。通過學習人體工程學這門課程,在現實中不僅能夠輔助學生在以后的設計過程中將許多抽象的設計變得較為合理化,更加能夠將設計過程中的藝術性與科學性表現有效地結合在一起,為高職學生以后的學習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高職人體工程學課程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學理念和手段陳舊,缺乏創新意識
人體工程學在高職藝術設計教學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現今許多高職學校都開設了這門課程。在各個藝術設計的領域中,主要包含室內設計、外部景觀設計、展廳設計、家裝設計和產品設計等方面,這方面的設計都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人體工程學主要研究特定工作環境中的生理學、解剖學與心理健康等因素,研究人員、環境和機器之間的相互關系,并研究在生活中、工作中和休假時,怎樣合理統籌工作效率、健康、舒適和安全等方面的問題。所以,把這門課程當作一門理論課來進行教學是較為合理的。大部分高職院校把這門專業課程安排在大一第一學期教學,但是大一學生在初次接觸這門基礎課時,大多數都顯得很茫然,不清楚學習這門專業課到底有哪些好處。另外,有些教師往往都是借助人體和家具尺寸進行舉例,而學生只是進行生搬硬套或者用死記硬背的方法來學習。這樣的教學手段不但無法獲得良好的教育成效,還有可能引起學生對這門課程產生厭煩心理,對下一階段的專題設計方面的課程學習造成十分不利的影響。
(二)教材資源更新慢,缺少優質的設計方案
人體工程學的教學資料較多,但是仔細閱讀分析就可以發現內容大同小異,身體尺寸的數據也是基本相同,這種較為僵化的資料和較為乏味的圖示,對于一些基礎較差的高職學生來說難以接受。而且,教材中的數據很多不符實際,容易誤導學生。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現在很多優秀的設計在教材中卻很少出現。學生也只是對教材中相關內容熟悉一點罷了,無法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在一起。這就違背了高職教育在培養與實踐方面的要求。
(三)教學與實踐不相結合
現在高職院校應重點培養應用型人才,以適應現代社會的人才需求為標準,以培養高技術型的應用型人才為重點,合理規劃學生的能力與素質培養方案。高職學生通過在校培養,打下扎實的理論知識基礎,培養應有的技術能力。高職技術教育主要培養的是應用型高技術性人才,因此在教學規劃中應盡可能增設實踐教學環節,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在高職相關專業中,人體工程學是一門必修課,更是一門理論課,而學生幾乎都是在校內完成學習過程的,很難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因此教學也就無法很好地達到教學目的。
二、人體工程學在實踐方面的結合
(一)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重點進行教學觀念轉變
當今高職教學的重點是培養應用型人才,學校在制定教學大綱時應注重基礎理論知識在實踐中的運用,把更多的教學時間分配在實踐上。教師在教學時因材施教,在教學內容上應深淺得當,重點突出實踐性。
人體工程學這門課程在室內設計專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無論是對接下來的課程學習還是具體工作,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后續的設計課程必須利用人體工程學為理論根本;二是能夠指導實際工程設計方案的實施,重點體現在方案的合理性和人性化。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講解的時候應融入實際的工程知識,有針對性地把相關知識教給學生,這樣既講解了理論知識,又結合了實際,使學生對相關知識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
(二)適應設計發展,更新教學資源
藝術設計是一門發展極其迅速并且緊跟時展步伐的行業。教師要將相關實際信息帶到人體工程學的教學中。
第一,要盡量選擇實踐性較強的教材。同時,教師應根據專業實際,適當增減教學內容,把握好關鍵。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對學生的設計初稿進行指導,幫助其修改,使學生能夠進一步了解人體工程學的意義。
第二,教師要為學生及時補充一些實踐知識。藝術設計這門課程的知識更新速度較快,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適當地為學生補充相關的社會實踐知識,讓學生到公共場所進行親身體驗來理解人體工程學方面的知識。此外,還應該經常帶學生深入各種施工的現場進行實地調研,積極參與到設計實踐當中,讓學生時時關注設計界的各種動態、工藝,才能夠更好地將人體工程學的相關理論知識在實踐中運用。
三、結語
人體工程學課程這門基礎課對接下來的課程學習影響較大,目前針對在人體工程學這門課程的教學方面也有著很多的改革方向??偠灾?,人體工程學這門課程教學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傳授給學生更專業的知識,讓學生能夠設計出更好、更杰出的作品,從而在進入工作崗位以后能輕松自如地應對,這也是現在高職教育的重要目的。
【參考文獻】
[1]張宏達.高職藝術設計教學中人體工程學課程改革模式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5(22):158-159.
引言
戶外座椅是一種供給路人停留、休憩的一種室外家具,它多存在于小區、公園、游樂場、廣場之類的共公共場所,隨著新時代的到來、社會的進步,戶外座椅已經成為鄉村城市必不可少的配置,在為人們帶來舒適、便利的同時,也增加了環境的唯美感。
人體工程學與設計的完美結合
人體工程學(Human Fngineering Engineering,簡稱HFE),又稱工效學、人機工程學、人類工效學、人體工學、人因學等各種名稱,是一門重要的工程技術學科。是研究人和機器、環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合理結合,使設計的機器和環境系統適合人的生理、心理等特點,達到在生產中提高效率、安全、健康和舒適目的的一門學科。因此在家具設計中是否設計合理直接影響到人們的健康問題,而在社會環境中應嚴格按照人體工程學原理設計產品,會帶給人們最高的舒適感。
戶外座椅設計思維
室外家具做為展現特色文化形態而存在,需要設計者從設計理念、文化背景、風格匹配等多方面因素來考慮,在戶外家具設計中,想完美的體現其特色,必須將本地區傳統文化精髓與高速發展的現代科技文化相結合,通過現代高科技技術將中國特色文化唯美的呈現于人們的眼前。
設計認知
1.元素提煉
家具設計作為一種特殊時代文化背景下的產物,就其本質而言應該涵蓋應有的文化屬性,這也是作為一名設計師必須要考慮的問題,馬凌諾斯基認為“一物的結構與其使用的方法相結合才成為它的文化實體”這也就是說在設計一件產品時,要充分的考慮其精神元素與物質元素的融合。
2.形態設計
在形態設計過程中,設計傳承千年中國的歷史文化基因,汲取當地文化特色并運用到家具的設計中,給人帶來全新的藝術理念,禮贊歲月的沉淀。
3.色彩配搭
在所有的設計中,色彩的搭配是至關重要的,室外家具的設計也應與時間空間上的感官相統一,因此在設計中色彩的選擇應慎重考慮,給予人在心理與生理以最大的舒適感。
4.材質選擇
長期放置與戶外,不可避免風吹日曬,因此在材料的選擇上應考慮周全,塑料座椅輕便易移動,組裝、拆卸相對方便,因時間流逝產生顏色蛻變,便于粉刷更新。
設計尺度
1.適用尺度
在設計之初,根據作品所擺放的環境為公共場所,因此在設計時根據不同的人群采用了不同座椅高度。根據現實生活中多種因素的考慮,在設計公共座椅時,應注意安全、舒適、方便等原則,因此在設計戶外座椅時應兼顧兒童、老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的使用方便度。
2.功能尺度
室外家具的設計根據所處環境的不同進行合理的搭配組合,簡潔而方便,宜動易靜。多功能坐臺的組合使這款家具的使用功能增加,符合人體工程學要求的長、寬、高設計,使用者自由選擇適合自身舒適度的座椅。
3.心理尺度
心理尺度是設計的重要因素,戶外活動人多而雜亂,人們根據自身的熟悉度選擇座椅位置,因此需要了解人體的心理尺度,以便設計產品成果符合人群要求。例如:人體之間的密切距離、個人安全距離、社會交流距離、公共距離等,因此根據社會中單個人體的自身所存在的各種不同因素所產生的不同心理尺度,來進行戶外空間中座椅的設計。
設計情感
社會的飛速發展,科技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狀況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自工業革命以來,從開始人適應物質產品發展到現在物質產品適應人的需求而存在,每一步的跨越都是歷史的巨大進步,這與人類本身的重視是息息相關的,在家具上而言,最簡單的座椅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在經歷外觀造型、實用功能等階段之后,人們將注意力鎖定在生態健康設計之中,“以人為本,設計為人”的觀念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成為產品設計的生命力所在。
在我國在人體工程學研究發展相對于西方國家較為緩慢,而人體工程學又非一門簡單的學科,因此人體工程學的課題研究應該得到國人的高度重視,以促進其快速優良的發展。
結論
真正的設計應是為人而存在,為人所服務,隨著綠色生態設計理念的提出,“以人為本”設計思潮得到人們高度關注,人體工程學則在其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人體工程學不僅僅是單純數據的羅列,也包括了人體心理、作業環境、內在本質等多重因素,因此它指導設計的不僅僅是一件單純的設計成果,同時也是一件令人賞心悅目的藝術品。
本文主要站在人的角度從顯示裝置、操縱裝置、駕駛空間三方面來說明人機工程學在車輛設計中的體現。
1.1在顯示裝置上的體現
汽車上目前使用的最普遍的顯示裝置主要是各種信號燈、儀表盤。從車輛人機工程學的角度就是要求駕駛員從顯示裝置獲取信息既要準確又要迅速,而且實現簡單。下面從信號燈和儀表盤兩個方面介紹人機工程學在其設計和選用上的體現,在汽車信號燈設計上的體現是信號燈必須清晰醒目,以使用目的不同為區分,而且信號燈在滿足要求的情況下要放在顯眼的位置,與操縱機構不能發生干涉,如信號燈背景色首選灰暗色,警戒等不利因素信號燈用紅色,提醒信號燈用黃色,運行正常用綠色,信號燈位置最好與操縱機構分布在不同象限等。在汽車儀表盤設計上的體現是數量信息和一般性能用數字顯示儀表,優點是讀數快、占用面積小,質量信息、調節性能、監控性能用指針運動型模擬顯示式儀表,優點是不用讀出具體數值,直接從指針位置就可判別。
1.2在操縱裝置上的體現
汽車中操縱裝置種類繁多,分類方法各不相同。但主要分為手控和腳控。總的來說,從人機工程學的角度體現為:按鈕、踏鈕、扳鈕適合開關控制,旋轉選擇開關適合分級控制、旋鈕適合粗細調節控制,扳鈕開關適合快調節控制等,曲柄適用于費力、移動幅度大且精度不高的調節,手輪適用于微調,旋塞適用于無級調節,鑰匙適用于有安全要求的裝置,腳踏板適用于動作簡單、快速、需要較大操作力的調節等。操縱裝置設計要適應于人的生理特點,方便大多數使用如操縱力度應按駕駛員的中、下限能力設計,運動方向要同機器的運行狀態相協調如汽車轉向盤,而且盡量能利用人體自然動作和重力來進行設計。操縱裝置的形狀和樣式盡量和它的功能有邏輯關系且便于辨認和記憶,操縱裝置的大小應適合于人的手或腳進行操作,至于操縱裝置的布置也要適合駕駛員的習慣和邏輯。
1.3在駕駛空間上的體現
駕駛空間在汽車上的體現主要是駕駛室,其設計是綜合考慮人體方方面面因素,對駕駛室的空間布置、工作臺、座椅、環境進行人機工程學設計,為駕駛員創造舒適和方便的駕駛條件,因此駕駛室的設計一定要符合人機工程學原理。作業空間布置是指在作業空間確定之后,對顯示裝置、操縱裝置的位置安排設計。駕駛室空間布置人機工程學主要體現在顯示裝置和操縱裝置的重要性、使用頻率、功能、使用順序等方面,如緊急制動,一旦使用,就要保證準確而且迅速地響應。經常使用的裝置要置于駕駛員易見及易觸碰的位置。配電指示與其開關應設置在同一區域。工作臺的關鍵尺寸及安裝其上的顯示裝置和操縱裝置的相對尺寸,均要以人體測量數據為基準。駕駛座椅的結構型式應盡量和駕駛坐姿的各種操作活動的要求向匹配,使駕駛員在駕駛的過程中基本保持身體穩定、舒適,且能進行精準的操作和控制。良好的駕駛座椅設計應盡可能保證駕駛員在連續數小時的工作中,身體能夠得到很好的支持,座椅設計在大多數情況下是需要試驗和經驗來保證的。GB/T12552一90《載貨汽車駕駛員操作位置尺寸》,GB/T13053一91《客車駕駛區尺寸》,GB/T6235一97《農業拖拉機駕駛座及主要操縱裝置尺寸》,以及我國機械行業標準JB/T6716-93《農業拖拉機駕駛室門道、緊急出口與駕駛員的工作位置尺寸》,JB/6715一93《農業拖拉機駕駛座標志點》等許多標準中,規定了有關車輛駕駛室的作業空間布置和尺寸的推薦數據。
2結束語
高跟鞋,顧名思義是指鞋跟非常高的鞋子,一般是指7厘米以上的鞋子。但是由于近年來高跟鞋種類繁多,高跟鞋按高度來分的話,1至3厘米是低跟鞋,4至7厘米是中跟鞋,7厘米以上為高跟鞋;按高跟鞋的鞋跟設計來分的話,分為疊跟、曲線跟、路易式跟、逗號式跟、錐尖跟。
要分析高跟鞋與腳的組合關系,就要先了解人體腳型特征,腳的基本形式由骨骼決定的,腳的骨骼共有26塊,包括趾骨、跖骨、跗骨三大部分,其中趾骨14塊,是足部運動靈活性最高的部位;跖骨5塊,維持著足部運動的平衡性,趾骨和跖骨共同組成趾跖關節,是腳部屈撓最頻繁的位置;跗骨7塊,貫穿人體重心線,是承受人體重力的主要部位。人腳的26塊骨骼與附著在其上面的肌肉,共同支撐著人體直立和推動著人體運動。
與高跟鞋設計有關的足部結構還有足弓,足弓是腳部位的弓狀突起,在人運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當足弓受力時,同時足弓會發生變形。圖1為正常腳弓形狀,圖2為受力后足弓的形狀,足弓在人體當中的作用相當于減震器,正常情況下是弓形的,在受力之后會變平,有些扁平足的人足弓是扁平的,所以扁平足的人比正常人更容易覺得疲勞。如果鞋設計不當,會造成穿用時的不舒適感,嚴重的會導致腳病的產生。例如鞋底凸度過大,會擠壓腳弓,穿用者會感到疲勞,如果長期穿用這樣的鞋,會使附著在腳弓上的肌肉和韌帶受到傷害,造成扁平足,影響人的健康。從舒適性和安全性的角度考慮,鞋的腳弓位置應該加上緩沖和減震裝置,在不影響腳弓正常功能的基礎上,有效改善穿用性能。
高跟鞋的高度與舒適性關系
影響高跟鞋舒適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明顯的就是鞋跟高度。隨著鞋跟高度增加,人體重心向前移,前足承受的壓力增大。跟高3厘米左右的中低跟鞋把足后跟的壓力向前移一部分,分散后足中的壓力,對人體是有利的,可以減緩后跟的疲勞。但是跟高達到7cm的高跟鞋的前足中的壓力過于集中會造成不舒適。隨著鞋的高度的增加,腳掌所承受的壓力也就越大,通過圖3可以看出。對于舒適保健的鞋跟高度有人認為應該是平底鞋;也有人認為平底鞋有害健康會加大足弓的翻折幅度,存在造成足弓彈性喪失的危險,說法不一;但是通過研究發現舒適保健的不是平底鞋,而是3cm左右坡度的坡跟鞋,使壓力稍稍分散。
因此越來越多的平底鞋也是會有一定坡度,與完全平底的鞋相比其耐疲勞時間更長。高跟鞋的舒適度不僅跟高度有關,鞋跟的粗細對壓力的分布也會產生很大影響。跟的粗細影響腳掌壓力的分散與集中,受力面積越小,壓力越大。穿粗跟鞋的時候,腳部跟骨位置很平穩,腳掌的壓力也由后跟分擔了一步分,而穿細高跟鞋的時候,后跟穩定性沒有粗跟的好,從心理角度來說不會把后跟所有的重力放在上面,相對來說還是穿粗跟鞋要更舒適一些。
結語
【關鍵詞】人體工程學 座椅 功能尺寸
人體工程學是運用生理學、心理學和其它有關學科知識,使機器和人相互適應,創造舒適安全的工作與環境條件,從而提高工效的一門科學。在設計中,我們所設計的產品必須以人為本,從人的需求出發,為人服務的。因此,人機關系也就成為家具設計中必須考慮的核心問題之一,使之達到實用、高效、健康、舒適、安全、環保、美觀等的目的。
一、家具的分類
根據家具與人和物的關系,分為三類:與人體直接接觸支承人體活動的坐臥類家具:如椅、凳子、沙發、床榻等;與人體活動有著密切關系輔助人體活動、承托物體的憑倚家具:如桌臺、幾、案、柜臺等;與人體產生間接關系的貯存類家具:如櫥、柜、架、箱等。
二、人體工程學在家具功能設計中的作用
(一)確定家具的最優尺寸。
人體工程學的重要內容是人體測量,包括人體各部分的基本尺寸、人體肢體活動尺寸等,為家具設計提供精確的設計依據,科學地確定家具的最優尺寸,更好地滿足家具使用時的舒適、方便、健康、安全等要求。同時,也便于家具的批量化生產。座椅屬于與人體直接接觸的家具,它的功能性尺寸設計顯得尤為重要。
(二)為設計整體家具提供依據。
設計整體家具要根據環境空間的大小、形狀以及人的數量和活動性質確定家具的數量和尺寸。家具設計師要通過人體工程學的知識,綜合考慮人與家具及室內環境的關系并進行整體系統設計,才能充分發揮家具的總體使用效果。
三、座椅功能設計要素
包括座高、座深、座寬、座面傾角、扶手高度、靠背、椅墊墊性、側面輪廓等。
1.座椅高度:座前沿至地面的垂直距離,即座面前緣高度。
座高設計應考慮兩個因素:一是人體小腿加足高,座高不應大于腳底到大腿彎處的距離。合適的座高等于小腿加足高,加上25-35mm的鞋,再減去10-20mm的活動余量。國標規定:座高400-440mm。工作椅高度比休息類座椅高,最好設置成可調節式。休息類座椅,包括沙發類的座高可取低值360-420mm,使用時可以腿向前伸,靠背后傾,過高舒適度不夠,過低起立有困難。
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座面到工作面的距離差,一般在250-320mm為宜。在這個距離中,大腿厚度占據一定高度??紤]到工作面的需要,可能椅子高度造成腳達不到地面,這時可以采用墊腳。
2.座位深度:座椅前沿到后沿的距離。
座深應滿足以下條件:臀部得到充分支撐;腰部得到靠背的支撐;座面前緣與小腿之間有適當距離,保證大腿肌肉不受擠壓,小腿可以自由活動。
座深取決于座位類型,據研究,座深以略小于坐姿時大腿水平長度為宜,國標規定,扶手椅座深=400-440mm;靠背椅座深=340-420mm。沙發類休息用椅靠背傾角大,座深還可以設計的大些,一般座深=480-600mm。
3.座位寬度
座面的橫向寬度。座寬應使臀部得到全部支撐并有一定活動余地,在空間允許的條件下,以寬為好,允許坐者調整姿勢。國標規定:靠背椅座位前沿寬≥380mm。扶手椅扶手之間距離即座面寬度,座面要寬一些,要留出更多活動空間,否則即使臀部能保持舒適,但雙臂活動依然受到扶手阻擋。如是排成一排的椅,還應考慮肘與肘之間寬度;單人沙發座前寬不小于480mm,一般為520-560mm。
4.座位傾角:座面與水平面夾角
不同類型的椅凳類家具座面角度不同:如:學習使用椅,要求前傾;餐椅通常水平,就餐時胸腔和腹腔要求保證正常狀態。為了防止臀部滑出座面;軀干向靠背后移,使得背部有所支撐,減少疲勞度,通常椅子座面稍向后傾,工作椅座面傾角為0-5°;休息椅為5-23°。
5.扶手
扶手使人坐在椅子上時手臂自然放置,減輕兩臂負擔,增加舒適感,在起身或變換姿勢時,利用扶手支撐。一般扶手與座面的距離以200-250mm為宜,同時扶手前端略高,隨著座面傾角與靠背斜度而傾斜。
6.靠背
靠背可以緩解體重對臀部的壓力,減輕腰部、背部和頸部肌肉緊張程度。靠背傾角是靠背椅設計的關鍵因素。一般而言,靠背傾角越大,人體獲得休息程度越高。一般工作用椅靠背傾角為95-105°;休息椅傾角較大。
7.其他
坐墊軟硬度需要一定緩沖性,但不能過軟,否則身體的支撐性降弱,造成身體不平衡。一般坐墊下沉25mm為宜。簡易沙發坐墊一般下沉70mm為宜,大中型沙發下沉80-120mm,背部下沉量為30-45mm,腰部下沉量為35mm。側面輪廓一般按照人體背部特點設計成 “s”形曲線,與人的脊椎彎曲基本吻合。
四、 小結
家具功能設計是家具設計的主要要素之一。功能對家具的結構和造型起著主導和決定性的作用,不同功能有其不同的造型,功能決定著家具造型的基礎形式,是設計的基礎。在滿足人類多種多樣的要求下,力求家具能夠舒適方便、堅固耐用、易于清潔,滿足一切使用上的要求。家具設計師必須了解人體與家具的關系,把人體工程學知識應用到家具設計中來。
參考文獻:
[1]唐星.人體工程學在家具設計中的應用[J].家具,19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