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30 10:24:41
序論:在您撰寫土木工程專業就業方向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土木工程;道橋方向;課程體系;實際工程;整合優化
中圖分類號:TU-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2909(2015)04008103
1996年國家教委進行改革,把建筑工程、橋梁與隧道工程、巖土工程、道路與鐵路工程4個專業合并成為一個大專業,稱為“土木工程專業”。一般高校在土木工程專業上設置建筑工程和道橋兩個方向。如何保證學生在學習了大量為拓寬就業口徑而設置的專業基礎課程后,還能保質保量完成主攻方向的專業課程,既對大土木“通”又對小方向“精”,是許多高校力爭解決的一個難題。如何根據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并結合社會需求制定適合的課程體系,是高校在制定專業教學計劃時需解決的另一個難題。土木工程專業平臺課程的拓寬是可能的,但拓寬的方向和步伐需考慮國內目前
的情況,取決于社會需求的迫切感和校內條件的創造[1]。土木工程專業道橋方向的實踐性極強,與實際應用聯系緊密,然而多數院校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偏重理論輕實踐,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文章立足于面向實際工程的課程體系建設思想,以道橋工程課程體系作為對象,著力于研究實際工程與課程體系的有機結合;對畢業設計、課程設計等實踐環節進行統一規劃,力爭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以期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專業人才。
一、 道橋工程課程體系設置情況
不同高校相同專業課程設置略有不同,不同教學目標下的課程教學內容也有一定差異。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土木工程專業下的道橋專業課程體系包含8門課程,即橋梁工程、預應力混凝土橋梁結構、橋梁施工、橋梁電算、路基路面工程、道路CAD、道路施工和道路勘測設計。8門課程之間聯系緊密,均屬于知識鏈上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課程體系實踐環節包含橋梁工程課程設計、道路勘測設計課程設計、路基路面工程課程設計以及橋梁方向畢業設計、道路方向畢業設計。
二、道橋工程課程體系改革措施
文章列舉部分主干課程的改革措施,研究其與土木工程專業其他方向課程及專業基礎課程的相互關聯和滲透關系。
(一)橋梁工程、預應力混凝土橋梁結構課程改革措施
1.橋梁工程、預應力混凝土橋梁結構課程特點
橋梁工程作為土木工程專業道路橋梁方向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程,在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橋梁工程是預應力混凝土橋梁結構、橋梁施工、橋梁電算等課程的基礎,具有知識點多、教學難度大的特點[2];還需兼顧由于大土木平臺課未顧及到的相關橋梁知識點,如橋梁設計荷載等課程本身需要在知識點設置上結合工程實際來安排;還需要考慮與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及力學等專業基礎課程相關知識點的回顧、搭接和深化。
對于預應力混凝土橋梁結構,一方面,隨著人們對大跨度橋梁的追求,預應力的應用越來越普及,課程內容就顯得十分重要;另一方面,該課程有其獨立的知識體系,然而在其知識構成里,部分內容與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基礎專業課程)重復,課程安排上與橋梁工程產生矛盾:預應力混凝土橋梁結構應在橋梁工程之后開設,橋梁工程課程設計卻需要預應力
混凝土橋梁結構的知識才能完成,而學生進行課程設計時,預應力混凝土橋梁結構可能由于受到教學學時安排限制并未開設或未學完。
因此,需要對以上課程進行系統的內容整合,在遵循科學的專業教學體系完整性和連貫性的同時,提高教學效率,減少不必要的重復,形成完善的適應社會需求的教學體系。
2.教學內容改革措施
為提高教學效率,在有限的課堂教學課時內教授更多的專業知識,避免出現多門課程教學內容的交叉和重復,學校在新版人才培養計劃中,將預應力混凝土橋梁結構并入橋梁工程,課時由“56+32”并為72學時,使其在教學內容和學時分布上更合理,不同課程分工明確,形成穩定的教學體系。
同時,對橋梁工程的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優化,增加課內實踐環節,如在簡支梁橋相關內容介紹完后,增加簡支梁橋施工圖識圖環節,為學生提供工程實際案例的施工圖紙或標準圖集,使其能夠看懂圖紙,提高識圖能力,并了解施工圖的規范布局和制圖標準;在連續梁橋理論知識講解完后,增加連續梁施工圖識圖環節,向學生展示不同施工方法下的連續梁橋施工圖紙,使其熟悉不同施工方法下的連續梁鋼筋構造的區別,通過識圖的訓練提高實踐能力,增加實踐經驗,以適應現代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3.教學方法改革措施
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突出實踐性,通過引入實際工程案例教學、事故案例教學、多媒體教學、課堂教學+現場教學等豐富的教學手段,使專業知識立體化呈現給學生。
為增強學生工程意識、提高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在新構建的教學體系中加大實踐教學的比重,以提高學生綜合實踐能力,使應用型人才培養真正實現知識結構、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協調發展[3]。除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設計等實踐環節外,為增強學生實踐能力,在理論知識的講授過程中,穿行課堂外教學,例如結合學?!白吭酵聊竟こ處煂嵺`教學基地”的橋梁結構實體模型進行現場講解,結合施工圖紙讓學生了解連續梁橋采用懸臂施工法的構造和配筋特點、熟悉預應力材料及設備等,甚至讓學生親自體驗綁扎鋼筋、澆筑混凝土等,
有如親臨施工現場,有助于其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當前一些國家級、省級及高校組織舉辦的結構模型競賽活動對專業課教學有促進作用,可以作為橋梁工程教學中一種開放的實踐環節[4]。學校每年定期舉辦結構模型設計競賽,并多次組織學生參加省級、中南地區結構設計競賽。在2015年舉辦的“中辰杯”中南地區第四屆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中,由學生獨立設計計算并制作的橋梁結構模型承受住了荷載考驗,獲得二等獎。類似的活動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實踐能力的提高有促進作用,對教師的實踐教學水平的提高亦有促進作用。
(二)路基路面工程課程改革措施
路基路面工程是土木工程專業路橋方向的一門專業必修課。設有理論教學、實驗和上機三大環節,特點是知識點繁雜、難度大,與前期多門專業基礎課聯系緊密,同時對后期的施工課程有重要影響。
對于該課程的教學改革,除了對理論教學環節進行知識點梳理以外,重點對實驗環節進行改革,以實驗室為基地,加強實驗大綱要求中的基礎實驗部分教學,并通過增加新型演示性實驗內容,豐富學生的工程實踐觀。研究該課程的考試環節,建立適應課程需要的新型考試形式。
該課程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尤其重視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大多數院校將教學內容體系分為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兩部分,制作可視化操作模型,并輔之以圖片、視頻等教學手段,在有限的課時中盡可能地增加課堂教學的信息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讓其有一定的感性認識[5]。然而看似立體的圖片和視頻展示,卻不能完全達到路基路面實體結構帶給學生的視覺沖擊。為此,學校在土木工程專業 “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下的“卓越土木工程師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時,特開辟路基路面工程專區,設置一批與施工現場高度一致的路基路面模型和材料設備,提供給學生參觀學習。
(三)橋梁施工、道路施工和橋梁電算、道路CAD課程改革措施
這些課程分別為以施工企業和設計企業為就業去向的學生設置,致力于提高其專業核心能力中的“設計基本能力”和“施工基本能力”。前者偏重施工,僅靠課堂上的理論教學不足以滿足學生對施工知識的學習要求,需進行教學方法、手段上的改進。施工類課程在教學內容上以工程實例和施工圖紙為載體,理論知識由實際案例引出,加強學生識圖能力培養的同時,讓其積累工程經驗,提高就業競爭力。后者以緯地、橋梁博士和MIDAS等市場上常用的設計軟件為工具,以建成的各類型道路、橋梁實際設計案例為向導,使學生具備常規道橋設計軟件應用能力。
(四) 課程設計、畢業設計改革措施
本科畢業設計是本科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由于種種原因,這一教學環節僅流于形式,畢業設計質量急劇下滑,學生未能通過畢業設計真正提高實踐能力,嚴重影響了人才培養的質量[6]。
為解決這一共性問題,利用學校所在城市擁有多家大型設計、施工企業這一有利條件,將企業的實際工程引入設計環節,真題真做,突出面向工程實際的主旨。
同時,本環節還致力于使課程設計與畢業設計形成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關聯體,改變原來實踐環節獨立分離的局面。以橋梁方向為例,課程設計、畢業設計按“鋼筋混凝土結構―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或“簡支體系―連續體系”兩種方案進行關聯性規劃。
另外,學生在畢業設計期間還要忙于考研或就業實習等工作,難以專心做設計。若能將課程設計作為畢業設計的演練,按畢業設計的深度來要求課程設計,則學生在進行畢業設計時,由于對設計內容已十分熟悉,論文質量上有所保障,不至于因時間不足而降低標準。
為提供更好的畢業設計指導,2013年初,學校已建成功能全面的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網站,涵蓋結構工程、道路工程、橋梁工程三方向。網站內容包括相關專業技術規范、設計指導書、優秀范例等,并設置互動師生平臺、網上答疑等功能。該網站已用于學校近兩屆學生的畢業設計,符合畢業階段學生的學習特點,效果良好。
三、 結語
通過一系列的整合優化措施,優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建立面向工程實際的道橋課程體系,使其與社會需求和就業趨勢掛鉤;優化實踐環節,在實踐中加強理論基礎教學,圍繞土木工程專業的核心能力中的“設計基本能力”和“施工基本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優化專業結構、加強專業內涵建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升人才培養水平,一方面順應國家“大土木”的方針和“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另一方面培養和鍛煉專業教師隊伍,提高其專業素養,適應高校對“雙師型”人才的需求。參考文獻:
[1]陳以一.需要與可能:土木工程專業平臺課程的寬度[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2):19-22.
[2]汪時機,李賢,蔣運忠.《橋梁工程》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5(2):273-276.
[3] 金生吉,白泉,徐金花,鮑文博.地方院校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培養方案改革與實踐[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2):109-113.
[4] 林春姣.淺談橋梁結構模型競賽對橋梁工程教學的促進[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1):34-35.
關鍵詞 土木工程專業 畢業設計 改革 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1 土木工程(交通方向)畢業設計現狀及存在問題
目前普通高校土木工程交通土建方向本科學生的畢業設計選題一般分為橋梁工程和道路工程兩個大方向,通常由學生選擇其中的一個方向開展畢業設計。道路工程或橋梁工程方向的選題又細分為工程設計、施工組織設計和工程造價等多種不同的方面。
學生在畢業設計選題時,一般是先確定選擇道路工程或橋梁工程方向,再在選好的方向中選擇設計、施工組織或造價等方面中的一個獨立進行畢業設計,這就勢必使學生在畢業設計過程中僅能得到單一方面技能訓練的機會(如選擇道路工程設計的學生,一般僅能掌握道路設計的流程與方法,而對施工過程、施工技術、施工可行性、工程造價等卻不能得到較系統的鍛煉;而對于選擇道路施工組織設計的學生而言,對道路工程設計的內容了解甚少)。
就畢業設計教學效果而言,現有畢業設計選題模式所培養的學生雖然通過畢業設計得到了鍛煉,但沒有系統有效地將大學四年所學的各門課程串聯起來形成解決工程設計、施工、管理以及造價等一個完整工程項目所必需的知識結構體系。雖然各門課程在經歷課堂教學、試驗及課程設計等訓練后,學生對該課程有了較深入的理解并具備一定的應用能力,但各專業的整個培養體系屬于一個系統工程,系統中單個知識結構在沒有形成有效聯系時,系統的效能是極其低下的,專業課程必須相互配合才能形成整個專業知識體系,也只有形成了這一知識體系的學生才符合畢業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用人單位要求員工對工程的設計、施工技術、施工管理均有較全面的了解,且對其中某一方面知識掌握的很扎實,到實際工作中能馬上著手工作并懂得如何與同一項目所涉及的其余方面的技術人員開展有效的協作。顯然,當前的這種畢業設計培養方式在人才培養上還有待進一步完善,還達不到用人單位對員工的要求,因而必須與時俱進,對畢業設計培養模式進行適當的改革與創新,以適應土木工程交通土建方向專業教育的發展。
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知識發展和更新也越來越快,雖然整個社會的分工越來越細,但在整個職業生涯中,所從事的工作發生調整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社會分工細化就要求人才能在自己的領域有深厚的知識根基,并且隨時要學習接受并運用新的創新成果。每一項工程本身就是一個復雜的系統,這就要求專業人才必須具有足夠的專業視野以便與相關專業人員開展合作或協調(如對從事橋梁設計的工程師而言,就必須在具備扎實的橋梁專業技能的同時,了解甚至掌握施工、管理、工程造價等專業領域的基本技能),沒有足夠的專業視野就難以在同一項目的不同崗位之間協調與配合,最終就很難生產出令人滿意的產品。因此,土木工程交通土建方向本科學生的畢業設計選題應盡量使學生能得到多方面的鍛煉,使其盡可能獲得較全面、系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為后續職業生涯中的工作和終生學習打下堅實而較全面的專業根基。
2畢業設計改革內容與思路
2.1畢業設計的選題改革
讓學生以畢業設計小組的形式在橋梁工程與道路工程兩大方向、橋梁或道路方向中的不同方面中均適當進行橫向聯系,使設計小組中的每一個成員都能對道路或橋梁方向以及同一方向的不同方面均獲得鍛煉和協作的機會,同時每一個成員又都選擇一個方面作為自己的側重點開展畢業設計工作,以期獲得最佳的畢業設計鍛煉效果,為學生在職業生涯中的工作和終生學習打下堅實的專業知識體系基礎。主要采用以下兩種選題方式:(1)對立志于從事道橋設計工作的同學,由幾位同學組成一個設計小組,對整個公路工程項目中的道路工程及橋梁工程開展設計工作,全部的設計主體內容由小組成員共同完成,道路工程或橋梁工程中的細節部分則在小組內部進行分工,使學生對道路工程及橋梁工程設計均有一定的理解,同時又能使每一位組員都有自己的主攻方向,最大限度地符合實際工程設計過程。(2)將道路或橋梁工程的設計、施工組織及工程造價作為一個畢業選題,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學生合作完成,學生首先根據設計資料完成道路或橋梁設計內容,再對所設計的道路或橋梁編寫施工組織設計(一個學生側重設計,另一個學生側重施工組織設計)。
2.2指導老師配置的改革
每個選題配置兩個以上分別在道路或橋梁設計和施工管理方面有較豐富經驗的指導老師,通過相互配合指導學生畢業設計。
2.3畢業設計考核 (下轉第59頁)(上接第48頁)
由一個設計小組共同完成一個較系統的工程項目,參與畢業設計的小組成員成果考核變得相對較復雜。擬采用“成果權剩答辯權剩平時監控#權數-權數2)”的方式對小組內成員畢業設計質量進行考核。對于小組畢業設計成果,可視整個項目完成質量給予一定的分數(項目分,百分制),同時對每一成員所負責的專題內容進行分項考核(分項分,百分制),每位同學的設計成果成績=項目分系剩分項分#系數1)。在答辯環節,學生根據自己所負責的專業方面設計成果進行闡述,回答答辯小組老師的問題,根據闡述質量和答題質量,形成該學生的答辯成績(百分制)。同時,指導教師在日常指導及考勤過程中要求對小組成員進行評價,形成各自的平時成績(百分制)。
3改革取得的成效與存在問題
對2013屆交通土建方向的40名畢業生進行對比性試驗,其中20名學生(選做道路設計和橋梁設計各10人)按常規的方法進行畢業設計選題、指導、答辯等環節,10名學生按“道路設計+橋梁設計”組合的畢業設計改革實踐,剩余的10名學生按“道路設計+道路施工組織設計”的組合進行改革試驗。
通過對這些學生在畢業設計整個過程中的管理、觀察與考核,情況大體如下:
(1)按常規方法進行道路或橋梁設計的20名學生,在自己的設計領域對設計的內容、思路、方法及涉及的規范了解較全面,對知識有較高的提升,達到畢業設計任務的要求。但他們對自己設計的內容之外的東西涉及很少(如路線與橋位的關系、施工的方法的可行性與經濟性等都沒有考慮)。這些學生基本在10周多或更短一點的時間內基本可以完成畢業設計的初稿。
關鍵詞:卓越工程師;土木工程專業;實驗教學方法;
作者簡介:張婷婷(1983—),女,山東平度,博士,講師,研究方向為低碳建筑材料,作者簡介:王寶民(1972—),男,山東,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混凝土材料及其耐久性等.
1研究型大學與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簡稱“卓越計劃”)是教育部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實施的高等教育重大計劃,旨在培養造就一大批卓越工程師后備人才,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奠定堅實的人力資源基礎。根據教育部《關于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若干意見》(教高[2011]1號),“卓越計劃”的實施是為了樹立全面發展和多樣化的人才觀念,樹立主動服務國家戰略要求、主動服務行業企業需求的觀念,改革和創新工程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立高校與行業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機制,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和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1]。
“卓越計劃”是一項教育教學改革工程,在實施“卓越計劃”過程中需要找到一個行之有效的載體、切入點和最終落腳點。與“卓越計劃”相適應和匹配的培養體系最終要落實到具體的課程建設和教學活動上,對應的教學效果對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目前我國高校有研究型、研究教學型、教學研究型和本科教學型等類型,不同類型高校的人才培養層次也不相同,在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教學改革中的特點因之有所不同。
作為研究型大學,如何利用其優勢學科和大型工程科研資源,以“卓越計劃”為引導,在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上進行合理的知識體系構建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改革并有所突破,對提高學生的工程應用能力、創新能力和人文素養有重要意義[2]。
2“卓越計劃”重點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卓越計劃”的實施中,培養計劃應實行“工程教育不斷線、創新實踐不斷線、企業合作不斷線”的課程配置體系,改革傳統的專業知識結構,加大實踐環節和企業學習的內容,注重工程系統的思維訓練[3-4]。培養方案將繼承工程教育的優良傳統,以行業企業需求為導向,以工程實際為背景,以工程技術為主線,凝練人才培養目標,調整現有課程體系,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建設,做到目標明確、措施得當、保障有力。
在實施過程中,需要重點解決以下問題:
(1)教學內容和知識體系與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脫節的問題。
(2)課堂與實踐教學方法和手段與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不匹配的問題。
(3)教師缺乏工程師背景的問題。
(4)企業在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中,尤其在課程教學中的參與度及作用薄弱問題。
(5)土木工程專業教材建設機制與卓越工程師教育不匹配的問題。
3土木工程專業主干課程實驗特點及社會需求
根據《高等學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2011年),“鋼筋混凝土”、“建筑材料”(或“土木工程材料”)、“土力學與地基基礎”等主干課是土木工程專業重要核心課程,其實驗主要分驗證性、設計性和研究性3種類型。驗證性實驗需要學生通過基本實驗操作來驗證性質、現象、特征等;設計性實驗需要學生通過設計、計算及多次實驗操作、修改,最終得出成果;研究性實驗可以培養學生進行科學研究的能力。這些專業實驗多具有實踐性、綜合性和應用性強的特點,對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動手能力、工程應用和創新能力有著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和效果,是土木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中的重要內容之一。
在科技進步的背景下,工程技術得到了拓展和創新,社會對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的要求也趨向重動手能力、重技術、重創新能力。為了適應多樣化、現代化和科技化的行業發展特點[5-6],研究型大學充分開展工程實驗和實踐教學也是大勢所趨。
4研究型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實驗教學方法設計
大連理工大學作為“985工程”大學,目標是建設成為國際知名的研究型大學,也是首批實施“卓越計劃”的高校,并在2012年研究完成基于卓越工程師計劃的新一輪培養方案。大連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是國家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已經研究并完成大連理工大學教學改革基金課題重大項目“土建類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體系研究與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建設”,完善了土木工程專業培養方案和具有國際視野的土木工程國際班培養方案,批準建立了2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4.1開發工程虛擬實驗
這種實驗教學模式適用于一些驗證性的實驗。驗證性實驗可以深化對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多數簡單易懂,為學生創新思維與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但這部分只是有一定的獨立性,邏輯聯系不緊密,實驗過程中留給學生發揮的空間不足,實驗結果雷同,不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7]。同時,土木工程專業的基礎驗證性實驗類型比較多,而實驗課的課時又有限,為了解決節省時間和空間的問題,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高度發展的情況下,由教師開發出相應的虛擬實驗軟件和平臺供學生使用,將實驗過程虛擬化、圖形化,并借助多媒體技術來充分展示,既可以使實驗更直觀,也可以彌補學生實際操作時可能有實驗現象未被觀察到的問題。
工科課程虛擬實驗既增加了課程的趣味性,也靈活地解決了在重視綜合性實驗而不得不適當壓縮驗證性實驗數量的問題。比如建筑材料課程中的水泥、砂石性質實驗,土力學與地基基礎中的土的物理性質實驗、鋼筋混凝土課程中的鋼筋混凝土簡支梁受彎性能實驗,都可以設計成虛擬實驗。
4.2開發綜合設計性實驗
綜合設計性實驗要求學生根據課程資料,完成實驗的構想、設計、驗證、撰寫報告的過程,教師可以給出實驗的整體框架和思路,在實驗實施過程中給予引導和指導,使學生真正處于教學的中心位置,培養學生的創新思想和創新能力。這種實驗一般是分小組進行,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8]。
4.3結合多課程的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
土木工程專業主干課程具有相關性,為了加強各課程之間的聯系,將知識“由點到線,由線到面”有機地組合,可以將多門課程的重點實驗內容進行整合設計,增加實驗的設計性、綜合性和先進性,這樣做既有利于學生對各課程內容的全面理解,增加學生對整個學科的認識,同時也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創新能力。這種想法已在一些院校得到了實現,比如中原工程學院已完成了“鋼筋混凝土梁綜合性實驗”、“巖土工程勘察綜合性實驗”等綜合性實驗,“混凝土配合比與拉壓彈性模量測試”等設計性實驗的設計[9]?!敖Y構試驗”中的“簡支梁在靜載作用下的試驗”綜合了“混凝土配合比設計”、“鋼筋配置”和“靜載試驗”的內容[10]。
4.4鼓勵學生參與教師科研項目
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將自己的科研課題轉化為科研項目提供給學生,使教學與科研相互促進。教師吸收學生參與實際科研課題,充當科研助手,讓學生有機會了解科研過程,學會數據采集方法和實驗技術,懂得利用網絡電子資源收集文獻資料,培養學生初步的探索性研究能力[11],訓練學生初步的科研能力[12]。
4.5鼓勵學生參與實際工程實習并撰寫小論文
培養學生的工程素養是“卓越計劃”中重點要解決的問題之一。研究型大學還應鼓勵并組織學生參與到實際工程中實習,并給出一些課題供學生選擇,通過工程實際中的問題來深刻理解和運用所學知識,且能夠接觸到最新的工程技術、規范規程及行業標準等,有利于學生畢業后更快進入工作角色。
4.6開展科技創新項目和科技競賽
科技創新項目或科技競賽活動作為課程實驗教學活動的延伸,所涉及的領域不僅包括課程內的知識領域,還可包括學科前沿[13]。學生參與到項目完成的整個過程中,完成文獻調研、制定研究方案和方法、進行實踐操作、數據整理和分析、得出實驗結果等環節?;炷两Y構設計大賽、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大賽等競賽已在我校開展多年,得到學生的廣泛歡迎和認可。
4.7充分利用校內外實驗基地開展實驗教學活動
依托重點學科和實驗室建立的校內實驗中心和與企業合作的校外實踐基地展開實驗教學活動,培養具有工程素養、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土建類卓越工程師。
關鍵詞:新形勢;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就業
一、前言
當今的社會,是一個經濟迅速發展、信息技術發達的社會。在這個經濟繁榮的大背景下,教育水平也在不斷地進步和發展。土木工程專業所培養的都是高級工程技術人才,這些人才不僅要熟練掌握各類土木工程學科的理論知識,還要熟練掌握相關知識技能,比如說,土木工程專業的人才,要能夠對房屋建筑、地下建筑(含礦井建筑)、道路、隧道、橋梁建筑、水電站、港口及近海結構與設施、給水排水和地基處理等領域從事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和研究[1]。本文主要探討在新形勢下土木工程專業的畢業前景和發展方向。
二、土木工程專業的解析
土木工程雖然是很古老的一個專業,但是仍然適用于當今的社會。在我國古代,土木工程的建筑材料都是石頭和木材,而現今的土木工程建筑材料更多的是鋼筋和混凝土,土木工程的得名也就是從此出而來。我們的祖先們能夠利用樸素的木頭和石頭等簡單的材料,創造出了許許多多不朽的建筑,比如我國的故宮建筑群、長城和古希臘的各種神廟教堂等。這些不朽的著作就是土木工程專業的典范代表。隨著我國經濟和科技的發展,隨著前輩經驗的積累,土木工程專業的理念已經煥然一新,現今已經有很多舉世矚目的作品。比如舉世矚目的杭州灣跨海大橋建成通車,2008北京奧運會的主場館鳥巢宏偉的鋼結構和游泳場館水立方的薄膜結構等,都代表土木工程這個古老專業的現代化方向。
三、新形勢下土木工程專業就業前景
土木工程專業人才的質量直接影響我國國民經濟的建設與發展,土木工程專業對我國國民經濟建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如果沒有土木工程,我們日常生活就不能夠正常進行,可想而知土木工程專業的重要性。我們居住的房子,乘坐的地鐵,城市軌道的交通,南水北調等重要項目都是與土木工程專業掛鉤的,這些建筑設施的實施,都需要土木工程專業的人才來完成。
根據以往的就業情況研究結果來看,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在就業的時候,80%的學生都會選擇本專業進行工作,就業方向很好[3]。并且隨著我國城市建設進程的加快,土木工程專業的就業方向就更加寬廣,屬于樂觀型的就業專業[2]??傮w來說,土木工程專業的主要就業方向,有工程技術方向,設計、規劃及預算方向,質量監督及工程監理方向,公務員、教學及科研方向。其中所涉及的行業也是多種多樣,比如說建筑業、房地產開發業、工程造價咨詢機構和科研院所等。就我國目前的發展形式來看,中國的城鎮化、城市化發展速度非常快,需要的土木工程專業人才也就越來越多,因此,土木工程專業畢業學生在未來幾年里的就業形式非常樂觀,這是不容置疑的。
四、新形勢下土木工程專業就業方向探討
(一)新形勢下老師不僅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激發學生的潛能
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老師所傳授的內容就不僅僅是書本上的知識,還可以聯系生活實際和書本以外的內容,讓學生的視野變得更寬闊。通過老師對土木工程知識的提煉和改進,多媒體教學可以給學生補充和拓展更多的知識內容,讓學生在學習和掌握課本知識的同時,還能了解和學習更多的課外知識,能夠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可以說是非常好的,這個與經濟直接掛鉤的行業確實給畢業生就業做了很高的保障。如果國家經濟不景氣,就會影響大量工程項目的開發和實施,就會直接使我國的經濟出現下滑。比如2008年的金融危機,就使得我國很多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的就業不樂觀。但是依據我國現今的發展情形來看,我國的土木工程專業就業方向還是很好的。在這么好的背景下,土木工程專業的畢業生,一定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
(二) 將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應用于土木工程專業課堂教學
這種應用形式大大的豐富了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直接的替代了傳統的粉筆和黑板的教學工具。以往的教學當中,老師都是利用僅有的課本和教案,給學生傳授書本知識,這種口頭教學是最重要的教學方法,教學方式也比較單一和老套,教學條件也有一定的限制,這種枯燥的講解教學方式,嚴重的挫敗了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3]。雖然專業課老師也在努力的培養學生學習專業課的興趣,但是由于教學條件和教學技術有限,并沒有產生一定的作用。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課堂中的教學活動都是圍繞著老師進行的,學生只是出于被動接受式學習的地位,沒有考慮過學生的感受,學生對土木工程學習就更沒有了興趣和激情,甚至會對其產生厭惡感。但是當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應用到教學當中,這些不良的現象和狀況也就大大的改變了,老師的教學技術不僅提高了,學生對知識學習的興趣也明顯的提高了,有利于學生日后就業。
(三)多媒體教學有利于教師對教學方法的改進
在這個網絡和信息技術發達的大背景下,多媒體教學不僅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濃烈興趣,還可以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有利于老師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因為多媒體教學,可以呈現出大量的信息,基本上就取代了傳統的板書教學模式,在一定的程度上給老師節省了大量的時間,這些時間可以讓學生對學習的知識進行消化和記憶。通過多媒體教學,老師從傳統的學習主體轉變成了學習的指導者,讓學生融入到課堂當中,做學習的主人。老師在給學生傳授知識的時候,增加了師生的互動,幫助學習思考問題,與學生一起學習,這種教學方式的改變,大大的促進了學生學習土木工程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的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四)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就業對策
1.轉變學生自身的想法,打造科學就業觀 。畢業生一定要有明確的就業方向。在校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要學習好自己的專業知識,還要對自己的專業領域有所了解,這樣才能增強自身的學習能力和專業技能,畢業以后才能更好的選擇工作,能夠理智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能夠以最好的狀態進入工作崗位當中。這樣可以避免學生在就業方向上浪費的時間與精力,能夠讓畢業生對自己日后的工作,有一個大的方向上的把握,以及宏觀上的掌控。還有利于給畢業生提供自己發揮能力的一個空間。
2.增強學校教育和學生自學能力,培養復合型社會人才。根據我國目前的大多土木工程院校的教育情況來看,培養出來的人才遠遠不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不能夠滿足我國當前經濟發展的狀況。因此,學校應該改變教學模式,給學生打造一款全新的教學環境,讓畢業生能夠學有所用,讓教育能夠教有所用,真正發揮出教育的意義。土木工程專業,可以說其就業前景是非常廣闊的,那么,就需要學校和學生共同努力,學校要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學生也不要僅僅局限在學校原有的教育體制當中,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新意識,給學校提出相應的教學改革意見,加強自身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
3.擺正自己的心態,培養良好品質 。畢業生最大的就業市場就是施工單位,雖然施工單位的h境很艱苦,要求技能高,使得很多畢業生不敢進行嘗試。但是,只要在施工單位堅持下來,可以看出畢業前景非常廣闊。因為在施工單位實習過后,能夠加深畢業生對土木工程的理解,能夠讓畢業生熟練掌握各個工程的環節,讓畢業生迅速適應工作崗位,能夠讓畢業生將自己在學校學習的知識,應用在施工當中。畢業生一定要有好的心態,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才能夠在土木工程專業中,有一個好的發展方向。
五、結束語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與提高,大學生畢業后的就業形式越來越嚴峻,而土木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就業方向前景廣闊,依據我國現今的發展情形來看,我國的土木工程專業就業方向還是很好的。在這么好的背景下,土木工程專業的畢業生一定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通過不斷提高專業技能,在新形勢下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市場占得重要地位。
[參考文獻]
[1]葉凌翰.淺談我國土木工程就業現狀和可持續發展[J].商,2014(52):28-29.
[2]李思揚.淺談土木工程就業前景[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26):71-72.
1.土木工程專業貧困大學生就業觀念的滯后導致就業方向的局限
土木工程專業的就業方向大致有三個:一是開發單位,包括政府規劃部門和甲方;二是設計單位,這里主要是結構設計方面的工作;三是施工和監理單位,以施工單位為主。從本校土木工程專業近年來的就業情況來看,到施工單位就業的應屆大學畢業生要占到就業總數的80%以上,而這些施工單位大多存在施工環境艱苦,流動性大,很多施工項目尤其是路橋項目在遠郊甚至農村居多。本文作者對本校86名土木工程專業貧困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其中調查結果發現,87%的學生不愿意回到農村工作;大中城市是土木工程專業貧困大學生就業的首選,最低選擇也是留在中小城市;相比較施工企業,貧困大學生更多傾向于穩定的開發單位和設計單位。這反映了貧困大學生自身擇業的期望值較高,一方面,他們來自農村或者是貧困地區,在擇業地點上很難再去選擇回到基層,而土木工程專業就業的主流方向——施工單位的工作地點很多在基層;另一方面,他們迫切希望能有一個較高的工資收入來改變目前窘迫的生存環境,他們往往會選擇收入頗豐的甲方,在擇業方向上就會比較狹窄,導致就業方向的局限。
2.土木工程專業貧困大學生成長視野的局限導致就業選擇的盲目
土木工程專業的貧困大學生大多來自貧困地區、農村家庭,他們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上大學的機會,往往具備樸實、勤奮、認真、好學的特點,這是貧困大學生的優勢與長處。然而,受他們家庭環境的影響,貧困大學生在就業選擇上往往急于改變自己目前的生存環境,很少考慮到今后或者說長遠的發展,往往更看重福利待遇,尤其是對從業初期的待遇十分看重,傾向于從業初期就能給予較高待遇的企業,從而容易忽略是否有利于個人的長遠發展,這與貧困大學生的成長環境是息息相關的,這種壓力巨大的生存環境會影響學生的成長視野,從而導致貧困大學生的就業選擇上的盲目。
3.土木工程專業貧困大學生綜合競爭力的欠缺導致步入職場的困難
綜合競爭力已經成為大學生求職乃至從業的重要基礎。土木工程專業貧困大學生綜合競爭力的欠缺已成為導致其步入職場的絆腳石。這是因為,隨著建筑行業的不斷市場化,土木工程專業的人才評判標準更多也更復雜化,除了把大學生專業、技能、證書等基本可以量化的標準變成基本素質要求以外,在校期間的社會活動參與情況、獲獎情況、工作實習經驗等附加條件也越來越多,貧困大學生由于家庭環境等原因在基礎教育階段和素質教育培養等方面的劣勢就因此凸顯出來。就土木工程專業而言,家庭條件好、社會關系多的學生就業的面相對就廣,而家庭條件差、社會關系單一的貧困學生就業途徑就少。甚至在工作一定時間后,這種競爭力的缺失還可以體現,作者做過一項非正式調查,土木工程專業貧困大學生在就業后兩年內因表現欠佳而更換工作的頻率是普通大學生的兩到三倍。
4.土木工程專業貧困大學生專業信仰的淡薄導致放棄專業的案例增多
貧困學生在高考后的專業選擇上往往會傾向于就業率高,畢業后容易找到就業機會的專業。這樣做往往是因為貧困學生為了改變自身命運而進行的無奈的選擇。因此,很多貧困學生在選擇土木工程這一熱門專業的時候,根本就沒有考慮到是否是自己的興趣所在,在進入大學學習后,往往是強迫自己學習,即使成績還不錯,但缺乏最根本的專業興趣,也可以說是對專業的信仰。這種信仰的缺失往往會導致貧困大學生在求職中遇到困難時放棄自己的專業,亦或是在工作崗位上遇到困難后在選擇新的崗位時放棄自己的專業。本文作者在對10名放棄土木工程專業的典型案例進行了調查分析,發現其中有7名是貧困大學生。這些貧困學生中有1名是其他原因放棄專業,6名則是因專業信仰淡薄最終放棄專業。
二、土木工程專業貧困大學生就業對策研究
1.轉變土木工程專業貧困大學生就業觀念,拓寬成長視野
就業觀念決定大學生對擇業的期望、定位和選擇,支配著大學生的擇業行為,因此,要解決土木工程專業貧困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首先就要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針對貧困大學生所存在的一些模糊認識,學校及有關部門要盡早開展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做好貧困學生的生涯設計與規劃。根據土木工專業的實際情況對癥下藥,針對施工單位條件艱苦、流動性大的特點,應盡早鼓勵貧困大學生樹立遠大理想,鼓勵貧困大學生立足從基層做起的就業觀念,這也符合建筑行業的發展特點,基層的鍛煉是為他們今后的成功打下牢固的基礎。針對貧困大學生就業視野問題,學校及輔導員老師要與學生家庭做好溝通與聯系,因為這些問題的產生往往與他們的家庭成長環境息息相關。學校還要根據學生的自身情況給學生正確的求職導向,有關部門還應該在貧困大學生面臨的各種生活上的困難給予一定的幫助,土木工程專業就業空間相對較大,要盡量避免學生因為生存壓力而做出被動的選擇。同時,擇業、就業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發展的過程,對于土木工程專業而言,關鍵是工作經驗的積累,要引導貧困大學生樹立先就業、后擇業的思想,打破一步到位、一職定終生的就業觀念,幫助他們充分就業。
2.提升土木工程專業貧困大學生的綜合競爭力
解決土木工程專業貧困大學生就業的核心問題是提升他們的綜合競爭力。在個人能力成為求職關鍵的前提下,必須全面提高貧困生的綜合素質。建筑類行業不僅對學生的專業技能有嚴格要求,對學生的溝通、協調能力也是十分看重的,因此增強這些能力,是提高土木工程專業貧困生就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首先,要從貧困大學生的精神素質方面入手,由于受家庭環境影響,貧困大學生往往缺乏良好的精神素質,語言表達能力,人際溝通能力,社會實踐經驗等存在一定的欠缺。學校應及時開展相應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和就業指導課程,了解從學生到職業人身份轉折過程中所帶來的精神困惑,掌握行之有效的心理調節方式,良好的精神素質是保障貧困生順利就業的重要前提。其次,要鞏固土木工程專業貧困大學生的專業技能。與很多實踐性強的專業一樣,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想要提升自己的求職砝碼,就需要考取各種從業證書。學校在為土木工程專業貧困畢業生就業提供服務時,應該把為就業服務清單列出來,包括土木工程專業所需各類證書,根據每個貧困生的具體情況量體裁衣,提供個性化服務。此外,要進一步加強土木工程專業貧困大學生的幫扶力量。土木工程專業性強,不僅要發揮學校就業管理部門的引導作用,更要加強土木工程專業教師的正面指導,歷年來的就業情況顯示,土木工程的學生就業很少偏離本專業,是對口就業率最高的幾個專業之一。很多專業教師不僅能在專業技能為學生保駕護航,還能利用同學、校友等社會資源為貧困學生做好職業規劃,提供就業平臺。
3.強化土木工程專業貧困大學生的專業信仰
關鍵詞 獨立學院 人才培養模式 培養目標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Independent Institute Civi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Training Model Innov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XU Zhen
(Facul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College, Wuhan, Hubei 430083)
Abstract Independent institute wants to find in an existing educational market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reasonable living spa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right prospects of the road, personnel training model innovation is the only way.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the independent Institute of civil engineering majors actual employment situation and the market to determine the appropriate training objectives, training objectives based on innovation and the training specifications, training content and training process, thus creating a training model in line with the independent institute of civil engineering.
Key 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 talent training mode; training objects
1 人才培養目標確定
1.1 畢業生就業情況及社會需求分析
我校土木工程專業自2004年開始招生,從已畢業的 5屆學生就業單位及就業崗位分析存在有以下規律:約50%的學生就業于建筑施工企業,約20%就業于橋梁、道路施工企業,約10%就業于房地產企業、事業單位或造價事務所,5%左右學生就業于設計院,10%左右的學生讀研,另有約5%左右選擇出國深造。
另外現代科技與經濟的發展,特別是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土木工程行業各種工程方向(如建筑工程方向與交通土建工程方向)已出現相互結合、共同參與企業生產行為的趨勢。一些建筑工程公司已可承擔相當數量的道橋工程,一些路橋建設公司也能承擔建筑工程項目。土木工程的設計、施工、監理、檢測等資質已向著建筑工程、道橋工程、巖土工程等綜合具備的方向發展。這種客觀形勢要求培養的學生必須具備土木工程專業至少兩個方向以上的專業知識,才能使企業在吸收了這樣的學生后,能在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中具備創新和生存能力。
1.2 人才培養目標
基于學生實際就業需求的事實,我們確定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在同樣都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基礎上,一部分是培養理論基本夠用、實踐動手能力更強、直接面向生產、管理一線的的建筑和道路橋梁企業的建造師、造價師、監理師等,致力于社會現實問題和生產實踐問題的研究與探索的新型應用型人才;另外培養一部分具有扎實理論基礎和繼續學習能力、自我提高能力、創新能力,具有工程實踐能力的復合應用型人才。
2 培養內容的創新
2.1 拓寬專業課課程內容,呈現“寬口徑”
傳統的工業與民用建筑、道路與橋梁工程等,成為土木工程一級學科下的二級專業方向,即建筑工程方向、交通土建工程方向等。相應地要求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應該具備土木工程領域的專業基礎及某些方向的專業知識與能力。如果只具備一個專業方向的知識與能力,實際上又回到原專業的軌道,并不能成為寬口徑的土木工程專業。
專業課的設置主要依據的還是《專業規范》,主要是將房屋建筑學、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工程造價這些在《專業規范》中按方向設置課程列為專業必修課。是建筑工程和交通土建工程方向的學生都能掌握兩個專業方向的施工技術、工程造價計價方法及房屋建筑構造。
2.2 調動學生的內在學習潛力,開設有利于學生個性發展的選修課
1、土木工程專業就業前景非常好,但是工作環境大都是在工地。長期以來,土木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率一直名列前茅,土木工程專業大體可分為道路、橋梁工程與建筑工程兩個不同的方向,在職業生涯中,這兩個方向的職位既有大體上的統一性,又有細節上的具體區別,學生在選擇時要注意。
2、土木工程專業就業前景不錯,在很多城市的人才市場上,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業的人才需求量已經躍居第一位??梢哉f土木工程技術人員一直有著不錯的就業前景。
(來源:文章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