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30 10:24:38
序論:在您撰寫初中歷史優質課課件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聽課 評課 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6)180038
在新課改的推行過程中,課堂評價標準也是一個重要的內容。聽課、評課是初中英語教師經常開展的教研活動,是更新教學理念、交流教學經驗、展示教學藝術、提高教學水平、匯報研究成果的主要手段。本文筆者在教學實踐經驗的基礎上,論述初中英語基于教學能力的聽課?評課模式的建立。
一 優化聽課模式
聽課是一個教師學習教學經驗,享受他人教學成果的過程。俗話說:留心天下皆學問。為此,教師應在聽課之前,做一個準備充分的有心人,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如可以事先向授課教師詢問有關教學內容,預習一下教材,關注上課內容的難點、重點、疑點;研讀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教學理論、教學理念,這樣就能更好理解開課教師的教學意圖,獲得較大的收獲。
在優化聽課模式上,在上課之前授課教師應對聽課教師做好教學說明。包括介紹聽課學生的學習基礎,如在上本節課之前,首先講述英語語言知識的儲備情況、本節課的教學任務與教學目標等。其次,可以向聽課教師講述與眾不同的教學創新模式。如授課教師對聽課教師講述自己的教學計劃,然后在其他意見基礎上修訂原先的教學預設,這樣能避免聽課者對教學活動有一個主觀臆斷。在聽課的時候,聽課教師應做好物質準備與理論上的準備。物質上的準備,就是準備聽課教材、聽課工具,這樣能感悟上課教師對教材的處理方式。理論準備,就是了解客觀評課所需要的教育學理論知識,這樣才能有的放矢進行聽課。
在聽課的過程中,聽課教師應該認真記錄與仔細觀察。教師在聽課過程中應該注意集中注意力,并且全身投入聽課過程中,應懷著謙虛的精神與態度。聽課者應該留心注意教師的教學活動,捕捉講課者的表情與一切語言;重點記錄講課者對教材鉆研、處理重點與突破難點之技巧,設計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基本功上的展示等等。同時,也要注意看授課者是否能激發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情緒,本節授課是否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等。
二 課后積極評課
在聽課之后,第二步驟就是評課。通過評課,可以互相借鑒、互相學習。評課能為教師提供一個平等且互相交流的平臺,有利于聽課教師們研究并且解決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遇到各種問題。
評課開展,應圍繞幾個維度來進行。第一個維度,就是教學目標。新課程主張“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然而,傳統教學模式只注重過程與方法,忽略了知識、情感方面的目標。如某一教師在上初中英語人教版Unit 4 What would you do這一節課的時候,把這教學目標設計“為① Master the newwords and expressions; ②Develop students’reading skills; ③Inspire students to learn positive qualities from Helen Keller.”聽課教師仔細分析這三個教學目標,在討論過程中,就發現雖然滲透三個教學目標,然而,目標的主體并不是一致的。第一個目標主體是學生,第二、第三個目標主體又變成了教師了,沒有真正達到教學大綱規定的三維教學目標要求。
第二個維度,就是教學內容。聽完課之后,對一堂課的分析與評價,應注意教師組織與安排教學內容的程度。新課改之后的英語教材,有一個突出特點就是信息容量大。目前,許多教師都抱怨教材內容編排上太散漫,內容實在是太繁雜。為此,教師應在有效的課堂教學實踐內,指導學生根據考試大綱的要求,在備課過程中,刪減與置換教材內容,也就是有效整理與處理教材內容。如有教師評論,在上課處理教材內容的時候,把補償知識的Reading放置在課堂的導入部分,這樣可以豐富學生在語言知識上的儲備,也能為聽力教學的順利開展奠定材料基礎。這一種根據知識邏輯順序重新調整教學內容的教學方法,體現了知識的完整性與系統性,符合學生認知上的特征。這樣,通過對教學內容評論,能讓教師取長補短,鍛煉了教學能力。
第三個維度,就是教學設計。能否科學合理開展教學設計,這也是衡量教學效果好壞的一個重要標準。評課教師在分析授課教師的教學設計時,要看其是否符合了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激發其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授課者是否做到了講課的教學思路層次分明、條理清晰。授課者給學生分配的教學任務,是否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在各個教學環節是否能讓學生消化、吸收知識。
第四個維度,就是教學方法上。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此,教師可以采用圖片、多媒體教學技術、投影儀等方式,采取復述、情景短劇、競賽、小組活動等方式,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興趣,這樣才能令學生真正熱愛學習。
[ 參 考 文 獻 ]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育教學;優質課堂;興趣
眾所周知,新課改的產生帶動著教育的發展,其改革既給初中物理教學帶來了機遇,同時也帶來很大的挑戰。在新課程背景下,為了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質,滿足每個學生發展的基本需求,原來的那種“填鴨式”的低效課堂教學方式已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構建高效課堂是時展的必然要求,那么我們該如何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呢?作為一名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經過多年的教學,對于新時期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有著深刻的認識,在此表述,供同仁參考指正。
1 重視興趣培養,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不容否認,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使人前進的動力。優質課堂的物理教學課堂的構建其基礎就是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得以培養,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有效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實效,使得學生的兩極分化現象避免過早出現,為了實現以生為本的高效課堂,應該把握好興趣這個出發點,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結合實踐,在物理課堂上,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思維,筆者經常采用創設情景的方法,學生情景的創設方面進行精心準備,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讓學習過程充滿好奇和新鮮。與此同時,我們還需要積極地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課堂之中及課堂之外師生關系的好壞,融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創造和諧的課堂氣氛,這需要老師在主觀上做出積極地努力。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我們應從多方面熱愛、尊重學生,注意觀察,做學生的貼心人,尤其是對待學困生,教師更要加倍給予關注,話語態度要慎重,委婉,要了解和體諒他們學習的難處,尊重他們的思想,善于發現、挖掘他們的閃光點并加以鼓勵,適當降低對他們的各要求,幫助他們樹立自信。教學中,老師要經常表揚、鼓勵的學生,上課發言積極,思維靈活,敢想敢說,使得學生注意力集中,這對學困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同時,老師的個人魅力對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同樣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師生關系,不僅能換來學生對老師的尊重和信任,而且還會把對老師的愛遷移到對教師所教的課程上來,把這種和諧的融洽帶進課堂,學生就會感覺課堂像溫暖的家,這會促使他們主動、積極地參加課堂教學活動,從而創造高效的學習氛圍。只要學生感受到這種氛圍學生就會主動地去學習,才能有助于優質課堂的構建。
2 高效課堂構建所具備的幾點要求
一節高效的初中物理課堂應該具備很多的要求。首先,作為教師應該認真的進行備課。備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要構建高效課堂,必須認真做好備課工作。我們在備課時認真研究課程標準,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教法,確定教學日標,將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有機地、整體地、有計劃地、分步驟地編寫制定,設計出科學性、藝術性融為一體的學案。同時加強集體備課。集體備課是在個人備課的基礎上,通過學科組成人員相互交流合作來進一步確定本單元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討論突破重點、難點方法和思路,討論教法和學法,設計合理的習題,課堂檢測和課后作業。通過集體備課,能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和經驗,取人之長,補己之短,能更好地促進以老帶新,以新促老,集思廣益,博采眾長,從而為高效課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其次,我們要培養學生認真預習的好習慣。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前預習是整個物理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的一輪學習過程的開始,是課堂教學的前奏。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應督促學生做好課前預習,通過預習,可以幫助學生把握新課的內容,找出教學內容中的重點、難點和疑點,并逐漸培養學生的預習意識和自學意識,變厭學為樂學、變被動學為主動學,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課堂。提高學習的針對性,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索和求知欲望,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最后,當然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能力,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關鍵環節。傳統的課堂教學以教師傳授知識為重點,而新課程教學應該以學生發展為出發點,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一個積極的探究者,教師的作用就是要創設一種學生能夠獨立探究的情境,鼓勵學生積極動手、動腦,在實踐活動中引導學生去發現、探究。教學要以學生的現實生活,既有經驗和社會實踐為基礎展開,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要開展形式,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從而真正構建優質高效的教學課堂。
3 合理利用學科優勢,合理運用小實驗
關鍵詞:懸念;情景教學;歷史課教學;教學氛圍;興趣
【中圖分類號】 G633.51【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1-1297(2012)06-0104-01
課堂教學是教師傳授知識與學生獲取知識的雙向交流過程。教師要在有限的40分鐘內,講“活”歷史,做到舉重以輕,難度大的問題能深入淺出的講出來,提高教學效率,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我們歷史教師應該認真探索的教改課題。
下面試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思考,談幾點體會。
一 導入新課時,設置“懸念”
經過課間活動,學生的思維停留在亢奮狀態。如何在上課一開始就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是提高45分鐘教學效率的重要性,而且學生學習情緒是否高漲,也取決于能否控制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在這時設置“懸念”,就成為集中學生注意力的一個最直接、最有效的誘因。
如在學習《保衛的斗爭》這一節時,我講到:“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東征、西征使達到全盛時期,之后又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呢?有資料明證:洪秀全從1853年3月進入天京到1864年6月身亡,八年中從未邁出過宮城一步,只有一次是坐64人抬的大轎去看望生病的東王楊秀清。請問這說明了什么問題呢?”從而導入新課。
這樣的懸念設置,使學生迫切地想了解其中的奧秘,學生的注意力很快在自然狀態中順利地遷移到教學中來,很好地完成了導入新課的任務。
二 留置“懸念”,激發興趣
德國的第斯多惠強調:“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睔v史,不僅中國而且世界上下五千年,內容豐富多采,知識博大精深。教師在講課中,不僅要“撒得開,更要收得攏”。所謂“收得攏”,關鍵是有一個富有趣味性、藝術性的結尾。課堂教學的最后部分,并不意味著教學的結束或完結,有可能是引導學生繼續探索、繼續深化、繼續擴展的重要一步。這里“留下懸念”是很重要的。懸念就是給人們心理上造成一種強烈的想象和掛念。它具有很大的誘惑力,余音不絕,耐人尋味。歷史教師要善于制造懸念,讓學生睜大好奇的眼睛,而好奇可能孕育著天才的發現。歷史上有許多歷史之謎,如北京人化石下落之謎、武則天無字碑之謎、金字塔之謎等。歷史教師如能適時地讓學生了解這些歷史之謎,不僅能增加教學的生動性,而且或許無意中造就了未來的歷史學家。
說書先生在每一個段子的結尾總有那一句“各位聽眾朋友,要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的話之所以能扣住聽書者的心弦,正是他讓人們先去猜測想象的緣故。那么我們歷史教師不妨也來做一回說書先生,在課堂結束語中,不但可以不作定論,而且也可以來一點“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的感覺。例如:上九年級下冊《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一課中,最后這樣結束:在爭吵聲中,''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建立起來了,同學們覺得這是個怎樣的體系呢?它會導致怎樣的后果?其結局又是如何呢?欲知答案如何,且聽下節課分解。這樣結尾,收中寓展,隱線纖纖,造成懸念,為下節課埋下了伏筆,使此課的尾為彼課的頭,為講解后面的知識做好鋪墊。通過這樣的設計,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可以充分地挖掘、發揮和擴展,可以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現新課程的理念。
三 創設問題情境,啟發思維、突破難點
問題情境是把問題巧妙地隱含在富有啟發性的具體情景中,使間題含而不露。教師設計問題情境可以活躍學生思維,學生在教師的循循善誘之下,似有一種“撥開烏云見青天”的感覺,對突破教學難點,啟發學生思維有很大幫助。
歷史是回顧過去的科學,回顧過去的目的是要解決當前以及未來的問題,正所謂“借古鑒今”、“明因知變”。而做到這一點的前提就是要懂史。但并不是所有的歷史知識學生都能懂(即理解),那些難以讓學生理解又不易講清的知識點,我們就把它稱之為教學難點,創設問題情境對突破教學難點有很大幫助。問題情境是把問題巧妙地隱含在富有啟發性的具體情景中,使問題含而不露。教師設計問題情境可以活躍學生思維,學生在教師的循循善誘之下,打開層層思維的鎖鏈,獲取理想的結果,似有一種“撥開烏云見青天”的感覺。
例如,在講授世界近代史《法蘭西第一帝國的興起》這節內容的難點“如何理解拿破侖對外戰爭兩重性的特點”時,可以創設這樣的問題情境:在我們面前有四種人,第一種是法國波旁王朝的殘余;第二種是法國的大資產階級;第三種是法國普通人民;第四種是被占領地區的廣大人民。學生進入情境,教師接著問:這四種人對拿破侖的對外戰爭分別持什么態度?學生進行討論,待學生回答后教師再指出:他們不同的態度正說明了拿破侖對外戰爭的兩重性……這樣就把一個模糊的問題明朗化了,學生的認識由感性階段向理性階段發展,這個教學難點也被突破了。創設問題情境幫助突破難點,須依情況而定,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啟發學生思維,幫助學生理解。
四 設計課堂作業,注重趣味性多樣性
歷史學科作為一門社會科學,要求教師的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都要過硬。初中階段歷史老師一般都應該具一定的專業知識,但據我所知,由于長期以來歷史學科不被重視,在某些學校,也有一些歷史課的教學由其他課目的老師兼任,業務能力和理論水品有待提高。由于歷史學科具有時間性的特點,所以對歷史既不能直接觀察,也不能做實驗;而初中學生思維還處于形象思維階段,如果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能用優美、生動、形象鮮明準確的語言,講述歷史現象、歷史人物,這樣就能夠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加深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課堂作業是鞏固基礎知識的一個重要環節,但常規的歷史作業往往形式單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課堂作業時,要注重趣味性、多樣性。
教學是一門藝術,對藝術的探索是永無止境的。經過不斷的嘗試,情境教學法將會有更多的突破,它的運用將會給歷史教學注人持久的生機和活力。
長期以來,歷史教學采取教師滿堂灌,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知識,死記硬背,導致“高分低能”。在當前形勢下,我們在教學中應著眼于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初中歷史學科作為提高學生人文素養、道德品質,培養學生唯物史觀的重要學科,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不斷地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實現歷史教學的目標。
一、轉變教學觀念,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傳統的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是主體,課堂成為教師的“一言堂”。新課標要求,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要重視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使其能夠得到和諧主動的發展。
因而,歷史教師再也不能固守那業已落后且不合時宜的“一本書,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傳統教學模式,要走下講臺,融入學生中,將寫、講、說、畫轉變為學生行為,啟發學生學習,讓學生動起來。
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表達能力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教師應努力形成幽默風趣的教學風格,采用現代、詼諧幽默的語言重新包裝課堂,將網絡語言引進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喜聽樂學。
三、激發學生興趣,是提高教學效率的前提
歷史學科由于需要學生記憶的內容比較多,有的內容相對枯燥乏味,因此一些學生比較討厭歷史課,上課時往往不專心聽講,課后也從不做相關作業。
這樣,不管教師如何安排知識結構,如何冥思苦想、滔滔不絕,所做的都會變成無用功。而解決這種問題的方法,就是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激發學生對歷史學習興趣的方法還是比較多的。其實歷史是一門綜合性、趣味性很強且與現實緊密聯系的學科,許多知識都能很好地吸引學生。所以,我們可以根據所講的課程多搜集一些有趣的歷史故事或者歷史名人的實際 ,有條件的話可以放一些歷史方面的小視頻, 如現在百家講壇、紀錄片和一些符合學齡階段的歷史講座等。讓歷史知識賦予形象化、直觀化、動態化,就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積極思考、主動參與,可以起到強化記憶的作用,進而達到深化主題、畫龍點睛的功效,還可以讓課堂充滿生機。
四、關注課堂教學
1.緊扣課標,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
課程標準是組織教學和高考命題的指揮棒。因此,只有緊扣課標,明確教學目標才能達到有效的課堂教學。在教學中要真正地做到將三維目標與歷史學科的體系和特點充分地結合起來,從歷史學科的角度闡釋這三維目標。解決了這個問題,教學的有效性才能有一個衡量的標準和充分的保證。教學目標是歷史課堂教學的核心,也是判斷歷史課堂教學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據。新課標確定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反映了國家和社會對課程的價值追求,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傳統的歷史教學強調知識與能力目標,在新課程的推進中歷史教學出現這樣的偏差,有些老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特別重視三維目標中的后兩項,對“知識與能力”目標卻不敢深化,似乎強調了知識就不符合新課標要求,重視能力就會落入傳統教學的俗套。事實上,新課程并不排斥或貶低知識本身,恰恰相反,是為了讓學生通過不同的途徑獲得更多的知識。我們必須認識到,知識作為教學過程中的關鍵環節,無論在什么情況下,永遠是第一位的。它既是學生發展的根本保證,又是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堅強基石。如果在教學中沒有對歷史過程的講授和具體歷史知識的傳授,進一步的探究和活動只能是空中樓閣,這樣的歷史教學只能是無效的,至少不具有充分的有效性。因此,準確全面地理解教學目標的真正含義,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保證。
2.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
打造優質高效的歷史課堂,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往互動是一個關鍵因素,良好的教學效果取決于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良好的互動。
例如,在學習《開辟新航路》這一課時,就采取了互動式體驗教學。方法:課前布置任務,由歷史科代表選出幾位同學扮演新航路開辟過程中的極為重要人物——哥倫布、達伽馬、迪亞士、麥哲倫。要求同學們提前預習課文,收集資料,擬定提綱,以便在課堂上對新航路的航線進行一次惟妙惟肖的、富有創新的“現場報道”。同學們在親身體驗中,既學到知識,更明白道理。在這一過程中同學們既輕松地記住了具體航線,又體味到了其中的辛酸,更深刻了解了新航路開辟的意義,為下一框題的講述做了鋪墊。
3.適時做些鞏固性練習,是維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 初中歷史教學 以生為本 有效性教學
在學校傳統教育的漫長階段,人們長期采用“以教為主、被動接受”的課程教學模式和“用普通話套講八股文”的課堂活動形式。這種比較機械僵化的教學活動,不但抑制了教育對象的個性化發展,阻礙了他們各類潛能的開發與利用,而且直接導致學校教育和各類課程教學難以改變低層次化發展的狀態。正因為如此,新課程標準本著“發展學生、有效教學”的戰略原則,在明確“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關系的基礎上,倡導開展以認知、能力和情感目標為一體的“三維目標教學”活動,為我們指明素質化教育教學的發展方向。筆者從初中歷史教學的角度,闡述了一些實踐性觀點,希望從中收獲一些商榷和指教之言。
一是以激發課堂學趣為抓手,靈活采用豐富教學方法,努力攫取寓教于樂的實際效果。情感是學校教育的靈魂,也是有效性教學活動的核心因素,能夠充分發揮“興奮劑”、“膨化劑”、“劑”、“黏合劑”的正強化功效。而課堂則是基礎教育和課程活動的主要陣地,是有效性教學實踐的重要載體。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和學生發展需要,靈活選擇不同的方式和手段,積極開展情感教學實踐活動,有效“激勵、喚醒、鼓舞”學生,在喜聞樂見的教學活動中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和互動性,從而達到寓教于樂的課堂教學效果。如歷史畫面再現法:在教學“”時,可通過多媒體演示“黃海戰役”的精彩片段;在教學“鴉片輸入與禁煙運動”時,同樣借助多媒體手段再現“”的壯烈場景,讓學生在氣場輻射與心靈震撼中恍如身臨其境,不斷培養他們隔空穿越的感悟能力。又如古今聯系對比法。昨天是今天的歷史,今天又是明天的歷史,而歷史生命力的根本價值主要體現在社會生活的立體展示與發展演繹上。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以精致的工筆記錄了北宋汴京郊區和城內汴河兩岸的建筑與民生,反映出宋人衣食住行樂五大方面現象。對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與現代社會生活進行作比較、找異同、尋沿革、談看法,既可激發學趣又可增強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
二是以培養學習能力為目標,善于主導課堂教學思維,努力攫取循循善誘的實際效果。“贈人以魚可供一餐之美,授人以漁可保衣食無憂”。學校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之作,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是素質化教學的核心目標和根本指向。作為未來社會核心生產力的締造者,學校及教師要本著教育戰略眼光和長遠目標規劃,積極有效地開展“魚漁教學”實踐活動,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我們要通過精心設計問題等手段,善于主導并引領課堂活動和學習思維,不斷培養學生在質獨立思考、質疑問難、全面聯系、溫故知新、綜合辨析、合作探究和實踐創新等方面的能力。如在評價隋煬帝的功過是非時,引導學生通過課前搜集、課堂學習、辯論梳理等活動,讓他們既看到隋煬帝殘暴昏庸、國破人亡的一面,又看到在“修建東京遷都洛陽”、“開創科舉重視教育”、“開發暢通絲綢之路”、“開疆拓土四方來朝”等方面的歷史作為,尤其是“修建開通京杭運河”,在當時的確是為滿足一己之需而窮奢極侈、勞民傷財,但是客觀上打通了南北交通的大動脈,促進我國南北經濟文化的發展和國家統一,為唐朝的快速恢復和繁榮發展奠定基礎。又如學生在弄清“我國歷史上紙的發明過程”等問題中,既加強歷史知識的匯聚和積淀,前后貫通的綜合能力也得到有效培養。
關鍵詞 課堂教學 方法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1-0026-02
當今世界國與國間的競爭異常激烈,其競爭的根本就是人才與科技的競爭。為提升我國的國際競爭力,我國實施了科教興國戰略,推行了新一輪的基礎課程改革,以新的理念指導教育教學活動,重建學校課程。歷史學科是反映過去的客觀事實,而這種客觀事實既不能重演也不能通過實踐去感知,學生感覺與現實相差太遠、乏味單調,教師教學達不到預期效果,出現教學低效甚至無效的局面。如何提升中學歷史學科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人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總結了幾點粗淺之見。
一、利用多媒體實現歷史課的再現教學,讓教學更形象、直觀,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多媒體教學更加符合歷史學科過去性的特點。歷史作為人類社會發展全部的過去,記載人類過去的斗爭、挫折、勝利的歷程。歷史學科特點的突出性在于它具有過去性、具體性、綜合性。歷史學科與中學其它學科相比,有自己獨特的特點。由于歷史知識的過去性,人們無法再次去經歷、去體驗。我們只能憑借前人遺留下來的間接的歷史材料去想象歷史、認識歷史和理解歷史,這對初中生來說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初中學生一般年齡結構大致在13-15周歲,處于生長發展時期。而初中學生知識結構還不豐富,接受能力還處于感性認識的時期,認識方法上還需要更多形象直觀。對任何現象追求新奇,直接經驗少,抽象思維不足,雖然空間知覺方面抽象性有所增強,但仍離不開直觀表象的支持,特別是對于較為復雜的抽象關系的理解,更需形象具體。運用多媒體課件教學,會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就會將過去的歷史現象或歷史事件展示得清晰、直觀。例如將歷史文物或歷史遺址攝制成錄像片或拍成照片,錄像片以視頻采集的形式轉化為數字電影模式的文件,照片也可以掃描成各種圖片文件,再根據需要進行編輯,加之教師的藝術性加工,形成具有系統性的課件。在講《》時,我制作了一個電腦課件。搜集了很多有關的歷史圖片,并配以文字說明。還配了若隱若現的背景音樂,以烘托氣氛。最令學生震撼的是我剪輯了電影《》中的片斷,血淋淋的場面讓學生無比悲憤,很多學生甚至義憤填膺,握緊了他們的小拳頭。此時,不用我過多講述,學生自然明白了是日本軍國主義犯下的滔天罪行,也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從而達到了本課的思想教育目標。
二、利用歷史活動課的開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通過開展歷史活動課來促使學生抓好“基礎課”這個源頭之水,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任何實踐活動的開展都離不開基礎的知識作為指導。換句話說,一定的知識和技能是開展實踐活動的前提和條件。歷史活動課是以學生的直接體驗為主,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非課程教學形式,其與歷史課程教學的最大區別在于:歷史課程教學側重于知識的傳授,而歷史活動課側重于能力的培養,著重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實踐意識、合作意識、創造意識和學習能力、動手能力、交往能力、創造能力,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作為實踐性很強的歷史活動課強調的是:學生積極地、主動地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在活動中主動地發現問題,自主地鉆研問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而且,一切實踐活動的開展必須要有扎實的基本功作為保障,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 “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基本觀點”,離開了這“四基”,歷史活動課必將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一個人的知識主要來源于間接經驗,這也是人類文化得以延續和發展的重要原因。歷史的特殊性在于其過去性和不可重演性,不可能去親自體驗一番。作為基礎的歷史知識的掌握,依然是要通過課程教學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來完成。那么,我們如何在歷史課程教學中貫徹“四基”教學?面對著紛繁復雜,浩如煙海的歷史知識,我認為可以讓學生先抓住五個”w”, what, when, where, who, why”,也就是“什么、什么時候、什么地點、誰、為什么”,把握這“五個”歷史要素,而這正好可以通過活動課讓學生自主地去發現和鉆研問題。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歷史活動課也就能生動活潑而又豐富多彩地順利開展起來。把歷史課程教學和歷史活動課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必將會有一個很大的提高,從而完成和實現我們歷史教學的目標和任務。
(2)通過歷史活動課明確學生“主角”地位,提高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以便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顒诱n程強調學生是教育和學習的中心,強調發揮學生自身的主動和創造精神,注意學生的自我組織和互相啟發。如果我們把歷史活動課比喻成一幕話劇的話,里面的全部“演員”都是學生,他們之間的互相配合和角色的發揮是整個話劇成功的關鍵。因此,他們是整個話劇的主角。雖然說教師的導演地位不容忽視,但教師所起的作用也只是誘導、引導和宏觀上的指導而已。通過歷史活動課才能更突出學生的“主角”地位。歷史活動課當中,如何突出學生的“主角”地位,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首先要大力提倡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活動的內容、形式,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盡量滿足和適應學生的個性特點、知識水平、興趣愛好等方面的要求。其次,實行激勵機制,要鼓勵學生大膽實踐、獨立思考和自我創造,使他們在歷史活動課這一廣闊的天地里,充分施展個人才能,自由飛翔。再有,活動課中要實行“無統一的標準答案”評價方法,倡導創新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只有這樣才能保障學生的“主角”地位的實現,才能更好的達到教學效果。
三、在歷史課堂教學中貫徹“愛國主義”的主線,激發學生積極性和熱情,提高課堂有效性
歷史課堂教學的一條重要原則就是要實施愛國主義教育,可以說歷史課堂是實施愛國主義教育的“試驗場”和“檢驗地”。通過歷史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也是提高本民族素質的一條重要途徑。我們的國家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其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足以使每位炎黃子孫為之驕傲和自豪。但是愛國主義思想和情感并不是天生就有的,是需要教育和感知形成的;要我們的學生去領略萬里長城的雄偉,秦始皇兵馬俑的威嚴,故宮的悠遠、深邃,都江堰的千秋澤被,三峽工程之壯觀恢弘,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對于大多數中學生來說其可行性很小,但如果能從我們身邊的、具體的資源中找到愛國主義材料,其可行性就大了許多,并且有血有肉。蘇聯著名教育家加里寧認為:“關于愛國主義教育,是從深入認識自己的家鄉開始的”,這就為我們的歷史課堂提供了一個方向和線索。歷史課堂通過對鄉土史發展的認識和理解,掌握歷史跳動的脈搏,使學生認識到故鄉的祖祖輩輩,父老鄉親和各族各地的人民一樣,共同創造中華民族悠久而燦爛的文化作出了卓越貢獻,使學生從熱愛自己的故鄉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和古往今來的父老鄉親入手,升華至熱愛偉大祖國和各族人民,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熱情,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實現歷史課程教學的愛國主義教育功能。歷史課堂教學中如何貫徹愛國主義主線呢?可參考以下措施。
其一,要求學生對故鄉的某個歷史遺跡,或文化留存進行考察,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總結。
關鍵詞: 中學歷史教學 優質高效課堂 關系處理
優質高效課堂是中學教師的追求、學生的渴望,也是家長的希望和學校的重要目標。那么,怎樣才能打造激情、快樂、幸福、成功的中學歷史課堂,以更好地適應和促進學生、教師的發展呢?我認為,中學歷史優質高效課堂建設應處理好厚積與薄發、激情教學與因材施教、預設與生成、主導與主體等方面的關系。
一、優質高效課堂應處理好厚積與薄發的關系
1.厚積,不斷提升教育素養。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有經驗的教師都在努力做到這樣一點:在他的學生熱愛的那門學科方面,教師知道的東西要比教學大綱要求的多十倍至二十倍?!毙抡n改的深入實施,一方面對歷史教師的專業性要求增強,要求教師成為本學科領域的“專家”,另一方面綜合性的要求增強,要求歷史教師是“雜家”。這就要求歷史教師不斷學習本學科專業知識,并通過閱讀《歷史教學》、《歷史教學問題》等雜志,關注本學科的最新科研成果、最新發展動態,掌握系統、淵博、扎實的專業知識,不斷更新專業知識儲備;同時,要廣泛涉獵、博覽群書,多讀一些更新自己教育觀念的教育書刊、夯實教育基礎的教育學心理學書刊,多讀一些提升人文素養與幸福指數的綜合類書刊。只有這樣,歷史教師才可能在教學過程中旁征博引、信手拈來、成功教學。
2.薄發,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新課程實施后,學生學習的課程增多,學生每科學習的時間都非常有限。歷史教師不可能把自己掌握的本學科的所有知識都教給學生,更不能滿堂灌、一講到底。因此,歷史教師要不斷優化教學方法、高度濃縮教學內容,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化、簡單的問題條理化;教師的講解要精,要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更便于學生理解、接受、掌握和運用。教師要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想方設法地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更多的收獲。
二、優質高效課堂應處理好激情教學與因材施教的關系
1.激情教學。蘇霍姆林斯基說:“有激情的課堂教學,能夠使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展示的內容感到驚奇甚至震驚,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體驗到創造的歡樂,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偉大而感到驕傲?!币蛟鞖v史優質高效課堂,首先教師要充滿激情,包括教師的語言、手勢、眼神等都要充滿激情;教師不管在什么心境下,只要一走進課堂,就要拋卻所有煩惱、調整好情緒,以飽滿的激情投入教學中,該笑的時候就笑,該唱的時候就唱,該幽默的時候就幽默,甚至該哭的時候就哭。其次,教師要尊重學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想方設法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包括對學生提問的煽動性,所使用教學方法的啟發性和趣味性,對學生評價的激勵性、鼓舞性等,以最大限度地激勵、鼓舞每一個學生。山東昌樂二中的課堂之所以充滿激情,是因為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都激情澎湃。
2.因材施教。蘇霍姆林斯基說:“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學生好好學習的愿望?!笔遣皇怯辛思で?,課堂就會成功呢?不一定。要想將成功的愿望和潛能轉化為成功的結果,教師必須在激情教學的前提下因材施教,否則激情也不會長久。在組織小組探究交流時,教師要設置不同層次的問題,以便基礎較差的學生獲得話語權。如在教授高中選修一《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時,可設置如下四個探究交流題:(1)北魏政權遷都洛陽后,請你以北魏人的身份談一談風俗習慣發生了哪些巨大的變化?(2)改革有什么突出特點?(3)有人說孝文帝遷都洛陽是要擺脫母權陰影,你說呢?(4)試比較商鞅變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土地制度之不同?其中,第(1)題適合基礎較差的學生,第(2)、(3)題適合中等基礎的學生,而第(4)題則適合基礎較好的學生。在進行學習展示時,教師也要提供不同層次的展示內容,使基礎不同的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如上述四題,第(1)題最好讓基礎較差的學生展示,第(2)、(3)題最好讓中等基礎的學生展示,第(4)題最好讓基礎較好的學生展示。教師在設計課后作業時,既要有針對所有學生的必做題,又要有適應不同學習基礎學生的選做題;對于作業的批語,要有針對性、激勵性、鼓舞性。在進行課后輔導時,教師既要用心輔導基礎好的學生,更要耐心輔導基礎較差的學生,面對他們所問的基礎性問題,不能不耐煩或不想回答甚至找借口拒絕回答。在段、期考中,教師命題應有70%左右的基礎題,以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盡管每個學生的基礎、能力等各不相同,但由于進行了因材施教,每個學生都可以抬起頭來走路,都可以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快樂和幸福,發揮自己的“羅森塔爾效應”。
三、優質高效課堂應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
1.精心預設。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提到了“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一生來備課的”案例,非常精彩,也很有深意。我認為,這一案例至少包括兩層意思:一是平時的長期積累,二是課前的精心準備,這都是優質高效課堂必備的。平時的長期積累需要我們不斷學習。而課前的精心準備,需要我們精心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學目標、備教學內容、備教學方法、備教學手段、備教學過程等。尤其在備學生這一方面,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有經驗的教師在備課的時候,總是要周密地考慮,他所講授的知識將在學生的頭腦里得到怎樣的理解,并根據這一點來挑選教學方法?!币驗閹熒g在生活閱歷、文化水平及所處角色等方面不同,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接受程度等存在一定懸殊,這就給教師的課堂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所以教師要換位思考,經常把自己放在學生的位置或把學生放在自己的位置考慮教學。每上一課,教師都要設身處地地這樣思考:如果我就是學生,我會希望老師如何待我,我將如何分析教材、思考問題;假如我是學生,我會遇到什么思維障礙和學習困難,我會希望老師怎樣幫我……例如,在教授高中必修一《祖國統一大業?香港》一課時,通過課前對學生的調查,我發現學生特別希望了解香港澳門當時回歸的場景及現在的發展情況。針對這種情況,我因勢利導,引導學生課前登錄香港、澳門有關網站,查找相關資料,極大地激發學生對本課的學習興趣。教師還要經常把學生置身于自己的位置上,設想:假如學生就是我,我會怎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學生學習潛能……例如,同樣是學習《祖國統一大業?香港》,假如學生是我,可能先從播放有關香港的歌曲或影像等學生感興趣的知識入手,激發學習興趣。這時,如果教師通過多媒體播放《七子之歌》等歌曲及《回歸交接儀式》等現場錄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及愛國情感就會很快被激發。
2.動態生成?!坝媱澸s不上變化”。再精心的課堂預設也有遇到意外情況或不能按計劃實施的時候,如小組探究交流出現冷場、預定時間學生還沒有討論好、教學內容不能上不完、有些環節無法實施、學生嫌教師布置的作業太多,等等。當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們就不能按原計劃按部就班地進行,應該運用教學機智,根據學生的學情和實際需要靈活處理。針對小組探究交流出現冷場的現象,如果是問題本身的原因(過難無法深入,過易沒有探究價值),教師就要及時調整問題;如果是小組的原因,教師就要加強督促和指導,引導各小組以組長為核心,積極開展探究交流。探究交流時間不能太短,更不能走過場,如果在預定時間學生沒有討論好,教師就不能粗暴打斷,而應讓其圍繞主題繼續討論。如果教學內容上不完、某些環節無法實施,教師就應該果斷地把上不完的內容停下來、把完不成的環節中止,而不能一味地只顧趕進度、滿堂灌,或把各環節當成僵化的模式、為完成各環節而不顧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目標實現度,結果只會導致“欲速則不達”。當大部分學生反映作業太多時,教師就應該及時調整,適當減少作業量,否則就會出現抄襲作業甚至擠占其他學科時間的現象。
四、優質高效課堂應處理好主導與主體的關系
1.優質高效課堂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葉圣陶先生說:“教師當然須教,而尤宜致力于導。”這里所說的“導”包括教師的教導、指導、輔導、引導。教師的教導側重在知識與技能方面,即教師教學要創造性地處理教材、靈活駕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沒有知識性錯誤與疏漏;教給學生的教學內容要適當,能根據學情適當補充相關背景材料、支持學生的學習并能依據教學內容適當拓展,使學生學得活、學得快樂、學得成功。教師的指導側重在過程與方法方面,即教師要優化問題設計,使之具有典型性、趣味性和爭議性,激起學生探究、創新的欲望,為學生的自主發展提供時空;通過組織各種形式的討論、交流、辯論、競賽等課堂教學活動,優化教學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法指導,促使學生會學、樂學;學生掌握了怎樣學習的本領,就會學得幸福、受益終身。教師的輔導側重在個別學生、個別問題,教師要對課堂探究交流中個別學生和個別小組提出的問題,及時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要對學生作業和考試中反映出來的個別問題,及時進行個別輔導?,F在的文綜歷史高考題,尤其是選擇題較難,一些學生對歷史學習自信心明顯不足,偏科現象嚴重,甚至害怕學歷史、考歷史;因此,歷史教師有必要加強個別輔導,特別是要對學習歷史的自信心和歷史選擇題的解題方法加強輔導。教師的引導側重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教師要通過教學,引導學生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養堅強的意志和團結合作的精神,增強經受挫折、適應生存環境的能力等。歷史教師只有正確發揮主導作用,用心教導、科學指導、耐心輔導、正確引導,歷史課堂才會走向成功。
2.優質高效課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新課程實施中,學生是學習內容的參與者、活動者、實施者、探究者、享受者,是學生的主體、課堂的主人。課堂的成功與否,教師說了不算,學校領導說了不算,只有學生說了、認可了才算。要得到學生的認可,教師就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采取多種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課堂的主人。在學習的廣度上,課堂要面向全體、全員調動學生參與學習,而不能讓少數優秀學生主宰課堂。在學習的長度上,要讓更多的學生在更長的時間內參與學習,包括探究交流、學習展示等環節。在學習的角度上,要讓學生用多種方式方法,包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實踐體驗等,參與學習。在學習的深度上,不能停留于簡單的“是”與“不是”、“會”與“不會”,而是要讓學生實現無論從知識層次還是思維程度,都能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地參與。在學習的效度上,要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充分獲取知識、提高能力、交流情感和體驗成功。學生參與學習的效果好,當堂課的三維目標實現度就高。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