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29 14:48:55
序論:在您撰寫免疫學的進展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研究;應用;免疫學檢驗;進展
伴隨著科技的發展和醫學的進步,免疫學檢驗技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從單一的免疫診斷技術發展為微量化、多基因和單細胞技術。而一些繼發性和原發性免疫缺陷及惡性腫瘤的臨床診斷,往往要求更加精確的免疫學檢驗技術,還能對臨床治療的有效性進行定量評價。
1免疫學檢驗技術的研究進展
1.1熒光素標記抗體技術
1.1.1流式細胞免疫熒光分析技術這是一種新型的血清試驗方法,它是在免疫熒光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對抗體利用熒光進行染色,并在此基礎上對所需信息進行獲取,進而研制而成的流式細胞儀。其特征是擁有電子計算機技術和激光技術,主要是用于分析DNA含量,可在同一試管中,對多種靶物質的潛在特征進行檢測。目前這種技術盡管還沒有應用于臨床上,但卻受到許多臨床檢驗學者的關注。
1.1.2間接免疫熒光技術主要是檢測呼吸道病原體抗體、抗平滑肌抗體和抗病原體,可使自動化程度和標準化檢測提高,并使手工操作的誤差降低。這是一種相對成熟的技術,可用于商品的開發。
1.2酶標記免疫檢驗技術
1.2.1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技術在檢測酶聯免疫技術上,從理論上分析,相應的抗體或者是某一抗原純品都可以進行應用,所以在該技術的檢測上,抗體系統或者是可融性抗體都可以采納。這種技術是以免疫過氧化物為基礎,有較強的特異性、較高的敏感性,便于觀察、操作簡單,已經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利于進行大規模的檢查。
1.2.2酶聯免疫斑點技術這是一種分析技術,應用于對B細胞分泌免疫球蛋白的測定,是進一步衍伸和發展了定量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技術。微孔內進入待檢測樣本后進行培養,在特異性抗原的作用下,對B細胞或者是記憶型T細胞進行活化,產生了IG或者是CK,清洗細胞之后,將第二抗體加入,IG或CK與抗體結合之后,在將酶生物素加入,發生反應,而形成大小不一的圓形著色斑點。此技術即可用于各類CK的T細胞的分泌,還可用于抗體B細胞的分泌,這種技術也是檢測T細胞功能的標準技術,其檢測靈敏度相當高。
1.3新型標記免疫檢驗技術
1.3.1核酸標記免疫檢驗技術其原理是轉錄翻譯或者是擴增核酸。在極短的時間內,通過聚合酶鏈反應,按照幾何數在擴增,最終達到數百萬倍,這就是擴增。而轉錄翻譯是通過抗體DNA發生抗原反應后,測定轉錄翻譯成的酶。靈敏性強是這兩種檢測方法的共同特征,目前,此種方法仍舊用于研究階段。
1.3.2量子點標記免疫檢驗技術在傳統的標記免疫分析技術中,有較低的酶免疫分析靈敏度,同時有很大的污染存在于放射免疫分析中,而熒光免疫分析和發光免疫分析都有著較短的發光時間,很容易發生淬滅。而在20世紀70年代,科學家們就開始廣泛關注良好的光電性能,并開始初步應用標記免疫分析,其效果也非常令人滿意。量子由于有很小的尺寸,在受到刺激時,會發生熒光,所以它實際上是起到了探針的作用。在早期診斷疾病、細胞成像、測定生物多組分和免疫示蹤定位時,其應用價值非常廣泛。
2其他免疫檢驗技術
2.1微陣列免疫芯片技術這是一種小分子抗原分析平臺,具有高效的特征,是近年來剛剛出現的,它可以對復雜樣品中含量極低的目標物質進行快速的定量檢測。同時,還可對生物樣品中全部蛋白質含量的變化情況進行檢測。其優點是能夠進行高通量的平行檢驗與分析,可使樣本或藥品的用量降低。
2.2液態芯片技術是新一代生物芯片技術,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Luminex公司研制,其檢測平臺是流式細胞技術,其載體是帶編碼的微球體,可用于大規模的測定蛋白質和核酸。還可用于檢測多種指標,包括傳染病、神經―內分泌等,可用于測試任何使用微量分析的系統。
3免疫學檢驗技術的發展趨勢
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醫學的進步,要求能夠準確分析從特定部位取得的微量樣本。隨著微納電子學及分子生物學的發展,在科研上免疫學檢驗技術也有了質的飛躍,在此趨勢下,將不斷應用各種更為敏感的新的分析方法,使免疫學檢驗技術朝著更新、更高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靜波,吳玉章.MHC/肽四聚體復合物技術及其在T細胞研究中的應用[J].中國免疫學雜志,2004,20(9):654-657.
[2]虞偉,武建國.ELIspot技術及其在生物醫學研究中的應用[J].臨床檢驗雜志,2006,24(6):476-477,479.
[3]虞偉,孫永康,顧寧,等.蛋白質與抗體微陣列及其在生物醫學研究中的應用[J].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2002,29(3):491-494.
關鍵詞:小兒哮喘;免疫學;發病機制
小兒哮喘是一種表現反復發作性咳嗽,喘鳴和呼吸困難,并伴有氣道高反應性的可逆性、梗阻性呼吸道疾病,會嚴重危害兒童的身體健康,異常免疫反應在發病中起著重要作用,其主要病理過程為氣道黏膜水腫,嗜酸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浸潤氣道,導致內分泌物增多[1-2]。由于氣道有炎癥,使氣道高反應性,細小支氣管管腔狹窄甚至閉塞,血清和氣道分泌物中總免疫球蛋白(IgE)和過敏原特異性IgE增高,該病理和病理生理改變的本質是異常的免疫反應。
1、遺傳學背景
哮喘為多基因遺傳?。浩溥z傳度高達77%,但環境因素僅占23%。通過結合DNA芯片技術與臨床表型關聯的分析得出:哮喘候選基因的篩選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目前已發現11q與過敏體質(atopy)有關,其控制總IgE和氣道高反應性的基因位點位于染色體5q31成簇的細胞因子(IL-4,IL-13和IL-4受體)中。這些基因的突變導致細胞內信息傳遞因子信息傳感和轉化活化劑-6(STAT6)活化[4],促使atopy和哮喘的發生。而且β2受體的突變與哮喘有緊密的關系,位于14q的T細胞抗原受體(TCR)和特異性IgE反應連鎖。由此可見,哮喘的發病和atopy的形成均具有遺傳背景.。然而近幾十年,哮喘的發病率卻在成倍的上升,這說明不僅僅是候選基因發生突變而導致的,主要原因是環境因素變化。此外,從已知的哮喘候選基因來看,均屬免疫因子的基因位點,這些基因多態性的表型(臨床表現)必然關系到免疫學改變[3]。
2、TH1/TH2 細胞功能失調
TH1 細胞的主要通過分泌IL-2和IFN- γ等細胞因子對抗細胞內細菌及原蟲的免疫反應,對誘發器官特異性自身免疫病、器官移植排斥反應以及抗感染色疫中起面議調節作用,而TH2細胞主要分泌IL-4、IL-5、IL-6、IL-10、IL-13,能夠在誘發過敏反應中調節體液免疫反應,并輔助B細胞合成轉化免疫球蛋白,其中,分泌出的IL-4能夠促進IgE的合成,IL-5和IL-8能夠延長嗜酸性粒細胞在氣道內的存活時間,所以,形成過敏體質的基礎便是TH2的功能亢進[4]。
在一般情況下,TH1/ TH2細胞處于恒定狀態,二者功能發生變化時又會產生相互影響,例如當哮喘患者TH1細胞功能下降時,TH2細胞的功能就反而增大,導致生成大量炎癥因子,IFN- γ水平降低,IL-4、IL-5水平升高,說明患者體內TH1/ TH2功能失調,當然,TH1細胞和TH2細胞的功能并不是相互獨立的,TH1/ TH2細胞起著相互抑制的作用,當TH1內的細胞因子IFN- γ拮抗TH2的IL-4和IL-10時,會導致TH2細胞的活性減弱,相反,當TH2細胞內的細胞因子IL-4和IL-10拮抗IL-2和IFN- γ時,TH1細胞的活性就會減弱??偯庖咔虻鞍讜龠M肥大細胞和嗜酸粒形細胞分化,進而形成以IgE為特征的速發型變態反應,即遲發型哮喘反應。
從最近的小兒哮喘發病機制的研究結果:諸多哮喘患兒的體內并不存在TH1細胞功能低下或者TH2細胞功能亢進的現象,由此表明,TH1/ TH2細胞失衡并不是導致小兒哮喘發病的唯一因素,還尚有其他亟待可知的機制參與。
3、TH2細胞引起免疫反應
1、嗜酸性粒細胞(eosinophil) 嗜酸性粒細胞屬于白細胞,其具有粗大的嗜酸性顆粒,內含有過氧化物酶和酸性磷酸酶,氣道全層會在TH2細胞內的細胞因子IL-5和 IL-13的誘導下聚集大量嗜酸性粒細胞,從而釋放出炎癥介質,主要有嗜酸細胞神經毒蛋白、膠原酶、NO、以及血小板激活因子等。
2、免疫球蛋白(IgE) IgE是人體的一種抗體,存在于血中,可以引起I型超敏反應,TH2細胞內的細胞因子IL-4能夠促成lgE的合成,它與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結合釋放出炎性介質,從而產生免疫功能。
3、細胞黏附分子(CAM) 細胞黏附分子能夠通過介導白細胞與內皮細胞及其他氣道結構細胞的相互作用來調控白細胞在局部的聚集與歸巢等活動[2],由于TH2內細胞因子IL-6以及腫瘤壞死因子的刺激,導致炎癥細胞大量在氣道聚集。同時,血管細胞黏附因子、細胞間黏附分子、分泌因子都會到氣道參與聚集。
4、趨化因子(chemokines) 趨化因子在炎癥反應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夠吸引白細胞移行到感染部位的一些低分子量趨化因子(多為8-10KD),同樣,嗜酸細胞活化趨化因子也會參與到炎癥細胞在氣道聚集。
5、內皮素(Ets) 內皮素存在于血管內皮以及各種組織和細胞中,是調節心血管功能的重要因子,能夠維持基礎血管張力與心血管系統穩態。其合成主要取決于巨噬細胞原炎癥因子和腫瘤壞死因子-α的調控。內皮素不僅能夠有效收縮支氣管平滑肌,而且還能促進黏膜下腺體的分泌以及促使平滑肌合成纖維細胞的增殖。
4、樹突狀細胞(DC)
樹突狀細胞是機體功能最強的專職抗原遞呈細胞,能高效地攝取、處理和遞呈抗原,自身有很強的免疫刺激能力,對小兒哮喘的發病機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通常少量分布于與外部接觸的皮膚部位,DC主要分為髓樣DC(DCl)和淋巴樣DC(DC2),DCl分泌的IL-12和IL-18促使TH0細胞分化為TH1細胞,由于IL-4的刺激,TH0漸漸向TH2發育,同時IFN- γ的正反饋刺激DCl 使TH1分泌更多的IL-12,因而導致DCl功能不足,TH1/ TH2細胞功能失衡,很大程度上,會引起人的過敏反應[5]。
DC有成熟狀態和未成熟狀態,在人體內, DC大部分是非成熟狀態,未成熟DC有極強的抗原吞噬能力,在攝取抗原或受到外界因素刺激時就會分化為成熟DC,而成熟DC能有效激活初始型T細胞,近年來,人們越來越重視微環境因素對不成熟DC發育可能造成的影響,比如細胞因子。
最近研究表明又出現了低3種表型的DC[6],即低分化DC,其吞噬功能很強,但分泌細胞因子的能力較弱,它與DC1、DC2不同的是,在提呈抗原的過程中并不會激活TH0細胞。由此看出,樹突狀細胞對小兒哮喘的發病具有關鍵作用。
5、免疫耐受現象
免疫耐受是指免疫活性細胞接觸抗原性物質時所表現的一種特異性的無應答狀態,如在抗原或過敏原刺激下,樹突狀細胞內不成熟的DC能夠抑制氣道炎癥反應。但準確機制尚不明,導致不成熟DC誘導T細胞的無能化,可能是由于它們之間缺少共刺激分子。
6、哮喘的發作與因素
哮喘發作的前兆便是出現過敏體質,與TH2細胞不同,T細胞主要產生IL-10來抑制TH1細胞和TH2細胞,而TH3細胞主要分泌TGF-β來抑制炎癥的反應,通過誘導共刺激分子,T細胞、TH3細胞由于與其配體的相互連接而被活化 ,從而導致細胞功能缺乏,免疫耐受狀態被破壞,便出現了過敏體質。
由于近年來哮喘發病率急速上升[7],隨之便出現了各種導致因素,感染便是其中之一,感染的抗哮喘機制是極其復雜的,通過toll樣受體細菌會促使TH1的發育,由于缺乏經常性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導致TH1不能完全發育,使新生兒時期,TH2細胞的功能亢進發展迅速,便形成了過敏體質。已有醫學證明鼻病毒、腺病毒、衣原體或支原體呼吸道感染也會導致哮喘的發作,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呼吸道感染都能誘發哮喘的發作。是否導致哮喘的發作取決于病原體的抗原成分,成分不同,可能誘發哮喘也可能抗哮喘,哮喘的發作與感染機會并沒有直接的關系。
7、哮喘的免疫學治療
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更新,目前已研究出許多控制哮喘發作的方法,如氣道吸入糖皮質激素、抗原特異性免疫療法以及LgE單克隆抗體治療等療法,但這些并不能從根本上治療哮喘,,如糖皮質激素,它只能控制哮喘癥狀,必須持續用藥來預防復發。所以深入研哮喘發病機制探索出一種新的能夠抑制哮喘的發作的療法是有意義的。
由于哮喘發作的機制是免疫耐受被打破,所以想要研究出預防和治療哮喘的有效方法就需重建免疫耐受,增強免疫耐受的方法如下:
7.1益生態學治療:為激活黏膜免疫系統NOD2的活性來預防過敏性疾病的發生,可口服乳酸桿菌。
7.2抗原特異性免疫治療:通過反復接觸少量過敏原來調節機體的免疫應答,使機體產生耐受性,當機體再次接觸過敏原時,便可減少介質釋放,減輕氣道炎癥,從而降低氣道反應性。
7.3脫敏治療:脫敏治療有口服過敏原和皮下注射過敏原,為提高其特異性免疫耐受,可通過誘導IL-10來抑制IL-4的產生。皮下注射過敏原已廣泛應用于小兒哮喘的臨床。
參考文獻:
[1] 楊錫強.小兒哮喘的免疫學發病機制及其對策[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0,3(5):487-490.
[2] Zora, J.E.,Sarnat, S.E.,Raysoni, A.U. et al.Associations between urban air pollution and pediatric asthma control in El Paso, Texas[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13,448:56-65.
[3] 鄭春盛,林青,林麗婷等.小兒哮喘與白三烯關系的研究 (附109例分析)[J].福建醫藥雜志,2009,25(3):167-169.
[4] 李忠東.小兒哮喘的免疫學發病機制及其對策[J].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3,21(11):29-29.
[5] Saglani,S.,Lui,S.,Ullmann,N. et al.IL-33 promotes airway remodeling in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severe steroid-resistant asthma[J].The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2013,132(3):676-685.
關鍵詞:鴨坦布蘇病毒;病原學;天然免疫;獲得性免疫
中圖分類號:S858.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6)10-0015-02
鴨坦布蘇病毒是一種近年來在我國發現的主要危害蛋鴨、種鴨的新發病毒,屬于黃病毒科黃病毒屬中蚊媒病毒恩塔亞病毒群的坦布蘇病毒。該病毒主要侵害鴨的生殖系統、導致種蛋鴨的采食量和產蛋量急劇下降[1]。鑒于該屬病毒大部分為蟲媒傳播病毒,常見的有登革熱病毒、日本腦炎病毒等,并且多為人畜共患病,因此對鴨坦布蘇病毒進行深入研究對公共安全衛生有著重要的意義。
本文就近年來鴨坦布蘇病毒的病原學、天然免疫以及獲得性免疫研究等方面最新研究作一簡要概述,以期為該病的預防及控制提供參考。
1 病原學的研究
鴨坦布蘇病毒具有黃病毒典型的基因組特征:有囊膜糖蛋白,病毒顆粒呈球形,單股正鏈RNA病毒,有包膜顆粒,纖突在表面。病毒的基因組全長約為11 kb,只含有一個開放閱讀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編碼一個長度為3 410個氨基酸的多聚蛋白,該多聚蛋白由3個結構蛋白和7個非結構蛋白組成,5′端非編碼區有I型m7GpppNp帽子結構,3′端無poly(A)結構[2,3]。鴨坦布蘇病毒基因組的編碼順序為依次為5′UTR、C、PrM、E、NS1、NS2A、NS2B、NS3、NS4A、NS4B、NS5、3′UTR,其非編碼區在病毒的復制、翻譯、致病性等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4]。
經研究表明與免疫相關的蛋白主要是結構蛋白E蛋白和非結構蛋白NS1。E蛋白是病毒的包膜蛋白,含有病毒抗原決定簇,與宿主的免疫應答作用密切相關,引起保護性免疫反應,能誘導機體產生中和抗體[5,6]。在病毒致病過程中也起關鍵性作用,該蛋白上一些重要的氨基酸的替代即可引起神經毒力和侵襲力的喪失。E基因還和病毒吸附、侵入宿主細胞有關[7,8]。非結構蛋白NS1是黃病毒中最大的蛋白結構,是病毒感染過程中所產生的主要免疫原,在病毒復制及病毒與細胞相互作用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是一種與膜功能相關的分泌型糖蛋白,表達于感染細胞的表面,參與病毒復制的早期階段[9],有研究表明,主動免疫NS1蛋白(或者基因)和被動免疫NS1蛋白的特異性抗體,都能對接受致死劑量的黃病毒攻擊的實驗動物產生保護性免疫,而不產生抗體依賴性增強作用,因此它可作為亞單位疫苗研究的絕好材料[10-12]。
2 鴨坦布蘇病毒免疫學研究
先天性免疫(天然免疫)和獲得性免疫是機體防御病原微生物的兩大機制,機體的先天性免疫系統在抵抗病毒的感染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當宿主受到病毒感染,其通過模式識別受體(PRRs)識別病原相關分子模式,激活宿主的先天性免疫反應,從而誘導產生干擾素,促炎癥細胞因子等一系列的抗病毒因子。先天性免疫在進化過程中產生了一套相應的天然免疫識別分子,也稱模式識別受體[13]。根據模式識別受體功能和定位的不同,可將其大致分為體液中的游離受體、細胞表面吞噬受體、細胞膜信號轉導受體、細胞內信號轉導受體四類[14]。與鴨坦布蘇病毒相關的研究主要是細胞膜信號轉導受體和細胞內信號轉導受體,Toll樣受體(Toll-like receptors,TLRs)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細胞膜信號轉導受體,目前已經發現的人類TLRs家族有11個成員[13],該家族成員均屬于I型跨膜蛋白,具有胞外區、跨膜段和胞內區,其中TLR2,TLR3,TLR4,TLR7,TLR8和TLR9能夠識別病毒。細胞內信號轉導受體存在于細胞質中,通過識別胞質內的病原體及其產物來激活轉錄因子,從而產生相應的抗病毒免疫反應,其主要的成員有RIG-I樣受體、NOD樣受體以及DNA受體家族[15]。
2.1 鴨感染坦布蘇病毒的天然免疫應答研究
近些年來,自鴨坦布蘇病毒暴發以來,很多科研單位開展了鴨天然免疫因子及信號通路的研究。Chen等[16]通過將禽源坦布蘇病毒毒株CJD05株接種雞源細胞CEF、人源細胞系293T以及SPF雛雞進行體內體外試驗,研究表明坦布蘇病毒通過MDA5和TLR3依賴的信號通路激發宿主的天然免疫應答;Fu等[17]通過免疫熒光定量PCR方法檢測了鴨感染坦布蘇病毒后,肝、脾、肺、腎、胸腺、法氏囊、卵巢等七個組織中與天然免疫應答相關的四個因子的表達情況,結果表明,雌麻鴨在坦布蘇病毒感染后24 h,受體RIG-I和MDA5轉錄因子的表達量達到最高峰值,兩個干擾素INF-α和INF-γ的表達水平也呈上調趨勢,但在病毒感染的時間相關性上,表現得與受體RIG-I和MDA5上調表達不同;相對而言,Li等[18]也利用熒光定量PCR方法,更為全面的研究了鴨感染坦布蘇病毒后的免疫應答和病毒在宿主體內的分布情況, 研究結果表明,鴨坦布蘇病毒在感染早期復制很快,在感染1 d后脾臟中的含毒量最高,跟宿主天然免疫相關的受體Rig-I、Mda5和TLR3,促炎因子IL-1β、IL-2、IL-6、Cxcl8,以及抗病毒蛋白Mx、Oas等在坦布蘇病毒感染的早期均上調表達;另外對與宿主特異性免疫相關的MHC-I和MHC-II也進行了檢測,MHC-I在腦和脾臟中均上調表達,MHC-II則不同,僅在腦中上調表達,在脾臟中下調表達;同時干擾素INF-α、INF-β、INF-γ在脾臟中也有不同程度的上調表達,但是在腦中的表達則存在著差異;研究表明,鴨坦布蘇病毒在感染的早期在各組織臟器中快速復制,激活了宿主的天然免疫,但是過表達的細胞因子同時也損害了宿主機體本身。
2.2 鴨坦布蘇病毒病的獲得性免疫研究
機體抗病毒感染免疫包括天然免疫和獲得性免疫,獲得性免疫即特異性免疫,包括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該病毒為新發病毒,獲得性免疫的分子機制還在起步階段,本文主要是指鴨坦布蘇病毒的疫苗研究進展,該病在2010年首次爆發流行時,由于商品化疫苗的缺乏,針對該病沒有有效的免疫預防措施,很多規模化養鴨場都使用自家滅活苗進行免疫防治,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該病的流行。近些年來對該病的基因工程疫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Zou等[19]以鴨瘟病毒為載體插入病毒主要表面抗原E蛋白,研制了一株抗鴨瘟病毒及鴨坦布蘇病毒重組疫苗。Chen等[20]報道了利用反向遺傳技術構建了以鴨瘟病毒為載體表達鴨坦布蘇病毒截短分泌型E蛋白及PrM蛋白的重組二價弱毒疫苗候選株,此外,鴨坦布蘇病毒的組織苗研究取得了較大的進展,目前已有兩家單位成功申報了新獸藥證書,一個是中國農科院上海獸醫研究所李澤君等[21]研究團隊將鴨坦布蘇病毒強毒株(FX2010株)在雞胚成纖維細胞上連續傳代培養180代,獲得致弱毒株并利用該致弱毒株制備的鴨坦布蘇病毒活疫苗,研究顯示該弱毒活疫苗可對鴨子提供較高的保護率;另一家是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劉月煥研發團隊,研制了鴨坦布蘇病毒滅活疫苗。鴨坦布蘇病毒活疫苗和滅活疫苗目前均已轉讓給公司進行開發上市。
3 討論
迄今為止,關于鴨坦布蘇病毒的發病機理和免疫應答尚不明確,仍有很多問題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天然免疫是機體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線,同時也是激活獲得性免疫的重要前提和基礎。很多生物如人、豬、鼠、原雞等天然免疫系統已經研究的比較清楚,而對鴨的了解仍然知之甚少。目前隨著鴨的全基因組序列測序成功,鴨體內的一些免疫因子也相繼被擴增和注釋。Li等[22]從鴨胚成纖維細胞中克隆得到的MAVS,該分子是線粒體抗病毒信號蛋白,作為信號分子參與宿主防御和促使機體產生I型干擾素IFN-I;Cheng等[23]從鴨脾臟中克隆并鑒定了MyD88的兩個異構體,該分子是骨髓樣分化因子,在I型IL-1R和TLRT導NF-κB的激活信號通路中起著調節作用。這些研究結果對進一步研究鴨坦布蘇病毒感染后宿主體內免疫反應的分子機制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參考文獻:
[1] 曹貞貞,張 存,黃 瑜,等. 鴨出血性卵巢炎的初步研究[J].中國獸醫雜志,2010,46(12):3-6.
[2] 周鵬程,陳建國,丁明孝.黃病毒科病毒編碼的非結構蛋白及其功能[J].微生物學免疫學進展,1999,27(2):61-70.
[3] ZHU W,CHEN J,WEI C,et al. Complete genome sequence of duck Tembusu virus,isolated from Muscovy ducks in southern China[J]. J Virol,2012,86(23):13119.
[4] TANG Y,DIAO Y,GAO X,et al. Analysis of the complete genome of Tuembusu virus,a flavivirus isolated from ducks in China[J]. Transbound Emerg Dis,2012,59(4):336-343.
[5] BLITVICH BJ,SCANLON D,SHIELL B J,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truncated and elongated species of the flavivirus NS1 protein[J].Virus Res,1999,60(1):67-79.
[6] MARTIN J E,PIERSON T C,HUBKA S,et al. A West Nile virus DNA vaccine induces neutralizing antibody in healthy adults during a phase I clinical trial[J]. Infect Disease,2007, 196(12):1732-1740.
[7] YAN P,ZHAO Y,ZHANG X,et al. An infectious disease of ducks caused by a newly emerged Tembusu virus strain in mainland China[J]. Virology,2011,417(1):1-8.
[8] LI P,ZHENG Q S,WANG Q,et al. Immune responses of recombinant adenoviruses expressing immunodominant epitopes against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Vaccine,2008,26(46): 5802-5807.
[9] LI Y,YE J,CAO S,et al. Immunization with pseudotype baculovirus expressing envelope protein of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elicits protective immunity in mice[J].Gene Medicine, 2009,11(1):150-159.
[10] LIEBERMAN M M,CLEMENTS D E,OGATA S,et al. Preparation and immunogenicproperties of a recombinant West Nile subunit vaccine[J]. Vaccine,2007,25(3):414-423.
[11] 王文玲,陸柔劍,陸振華,等.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GSS株prM、E和NS1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在非復制型痘苗病毒中的表達[J].病毒學報,2003,19(2):210-216.
[12] ALLISON S L,SCHALICH J,ST IASNY K,et al. Mutational evidence for an internal fusion peptide in flavivirus envelope protein E[J]. Virology,2001,75(9):68-75.
[13] AKIRA S,UEMALSU S,TAKEUCHI O. Pathogen recognition and innate immimity[J].cell,2006,124(4):783-801.
[14] 陳 禾. Raver 1調控MDA5介導的天然免疫的分子機制[D]. 武漢:武漢大學,2013.
[15] 景志忠,何小兵,房永祥,等.機體識別病毒核酸的幾種分子模式及途徑[J].畜牧獸醫學報,2011,42(3):311-322.
[16] CHEN S L,LUO G F,ZHOU Y,et al. Avian Tembusu virus infection effectively triggers host innate immune response through MDA5 and TLR3-dependent signaling pathways[J]. Vet Res,2016,47,74.
[17] FU G H,CHEN C T,HUANG Y,et 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ranscriptional profiles of retinoic-acid-induced gene I-like receptors and interferons in seven tissues froms ducks infected with avian Tembusu virus[J]. Arch Virol,2016,161:11-18.
[18] LI N,WANG Y,LI R,et al. Immune responses of ducks infected with duck Tembusu virus[J]. Front Microbiol, 2015,6:425.
[19] ZOU Z,LIU Y,ZHANG Y,et al. Adaptation and attenuation of duck tembusu virus strain Du/CH/LSD/110128 following serial passage in chicken embryos[J]. Clin Vac Immunol,2014, 21(8):1046-1053.
[20] CHEN P,LIU J,JIANG Y,et al. The vaccine efficacy of recombinant duck enteritis virus expressing secreted E with or without PrM proteins of duck tembusu virus[J].Vaccine,2014, 32(41):5271-5277.
[21] 竅剛,高旭元,余 磊,等.鴨坦布蘇病毒病活疫苗(FX2010-180P株)毒種保存期的研究. 中國動物傳染病學報,2014(3):14-18.
關鍵詞:免疫蛋白組學;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Q939.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979X(2007)03-0050-05
Research Advance in Immunoproteomics
HAN Chen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6, China)
Abstract:Immunoproteomics is a new science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proteomics and immunological analytical methods. The forming process,tools, main technical points and applications of immunoproteomics have been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Meanwhile,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new science is prospected in terms of its limitations.
Key words:immunoproteomics; advance
免疫原性蛋白質一直是微生物學家及醫學家研究的熱點。酶聯免疫吸附測定(ELISA)、免疫共沉淀及蛋白質印跡(Western blot)等技術都是基于抗原抗體特異結合的原理,用于檢測抗原存在與否,及探測一種疾病或一種微生物的免疫蛋白質組。但是,ELISA不能區分不同的免疫原性蛋白質,免疫沉淀則需要大量的抗體,且在抗原鑒定前需要去除抗體。起初,科學家曾試圖用抗體從電泳后的固體膠中探測抗原,但因所需抗體量大、操作過程復雜且重復性差等原因進展緩慢。蛋白質從凝膠向膜轉移技術的建立,使經凝膠分離后免疫原性蛋白質的探測成為可能,也促進了蛋白質印跡技術的發展。但傳統的蛋白質印跡技術由于電泳分離的效果差,及抗原鑒定成功率低,往往只用于普通的檢測、分析,很少用于大規模探測免疫原性蛋白質[1]。
蛋白質組學的特點是采用高分辨率的蛋白質分離手段,結合高效率的蛋白質鑒定技術,研究蛋白質的各種代謝和調控途徑[2],使分離高分辨率及鑒定高成功率復雜蛋白質成為可能?,F代蛋白質組學技術與傳統免疫雜交方法相結合產生了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免疫蛋白質組學(immunoproteomics)[3]。
1 蛋白質組學
1.1概述
蛋白質組學屬蛋白質化學的范疇,蛋白質化學包括研究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通常涉及生物化學和酶學。蛋白質組學重點研究組成一個大系統的多個不同蛋白質的相互作用,它需對復雜混合物進行分析,不是通過測定完整序列進行鑒定,而是在數據庫匹配工具幫助下進行部分序列測定。它是系統生物學而不是結構生物學;是鑒定系統的行為而不是鑒定任何單一組分的行為。
“蛋白質組”是一種細胞、組織或完整的生物體所擁有的全套蛋白質[4]。生命科學的研究工作主要有4個層次:基因組學(genomics),轉錄組學(transcriptomics),蛋白質組學(proteomics)和代謝組學(metabolomics)。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 genomic project)順利完成之后,后基因組時代(post genome era)來臨,從而蛋白質組學成為科學家面臨的最大挑戰[5-7]。
蛋白質組學研究也是對分析手段的挑戰。如何同時測定一個生物中大量或全部基因的表達似乎通過引入cDNA或寡核苷酸微陣已得以解決。用DNA微陣和相關方法分析基因表達依賴于兩個重要工具:聚合酶鏈反應(PCR)和寡核苷酸與互補序列的雜交。但是沒有類似的工具用于蛋白質分析。原因首先是沒有蛋白質PCR等價物,目前不可能有多肽分子類似于核苷酸通過PCR復制的方式復制;其次,蛋白質不能專一性與互補氨基酸序列雜交。
另一個蛋白質組學的特有問題是細胞中每一個蛋白質產物并不一定只有一種分子實體。這是由于蛋白質翻譯后有修飾[8]。修飾的內容隨蛋白質的種類、細胞的調節機制和環境因子變化,許多蛋白質以多種形式存在。對任何特定基因的多種蛋白質產物進行檢測和區分的必要性使蛋白質組學在分析方面更具挑戰性[9]。
1.2蛋白質組學的工具
高通量、高靈敏度和規模化的雙向凝膠電泳-質譜是目前最流行、最可靠的技術平臺[10];酵母雙雜交技術已用于研究蛋白質連鎖群和蛋白質功能網絡系統。生物信息學方法在蛋白質組學研究領域已得到有效的利用,其中突出的代表是Eisenberg等聯合采用系統發育分布圖(phylogenetic profiles)法、融合蛋白序列(rosetta stone)法和基因鄰居(gene neighbor)法,成功地建立了酵母沉默信息調節子(silencing information regulator,SIR)作用網絡和酵母朊病毒(prion)功能連鎖網絡。
除雙向凝膠電泳,其他的蛋白質分離技術包括一維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 (1D -SDS AGE)、高效液相色譜(HPLC)、毛細管電泳(CE)、等電聚焦(IEF)和親和層析。最有力的技術是將不同的蛋白質和肽分離技術結合為多維技術,例如離子交換液相層析(LC)與反相高效液相色譜(RP-HPLC)的串聯是分離復雜肽混合物的有力工具[11]。
1.3蛋白質組學的應用
1.3.1蛋白質表達譜鑒定生物或細胞的特定狀態,如分化、發育狀態或疾病狀態下蛋白質的表達以及物理、化學刺激下蛋白質的表達。這種信息對于檢測藥物治療的潛在靶子極為有用。
1.3.2蛋白質網絡譜這是在生物系統中測定蛋白質之間相互作用的蛋白質組學方法。大多數蛋白質在執行功能時與其他蛋白質密切相關,這些相互作用是通過體外純化的蛋白質和酵母雙雜交系統獲得的。通過親和俘獲配對技術與分析蛋白質組學方法相結合,蛋白質組學可以鑒定更復雜的蛋白質網絡。在細胞中多蛋白質復合物與點到點的信號傳導途徑有關。在蛋白質網絡譜可測定的過程中,所有參與者的狀態是蛋白質組學最具遠大前景的應用之一。
1.3.3蛋白質修飾譜這是鑒定蛋白質怎樣以及在何處得到了修飾。許多蛋白質翻譯后的修飾控制著蛋白質的靶向、結構、功能和轉換。此外,許多環境化學因素、藥物和內源化學因素可產生修飾蛋白質的活性親電體。修飾蛋白質可用抗體測定,但是一個特定修飾的精確序列位點往往是未知的。蛋白質組學是研究翻譯后修飾的性質和序列專一性最好的方法。此法的擴展允許在一個網絡中同時鑒定調節蛋白質的修飾狀態,這是蛋白質組學技術的重要擴充[12]。
2 免疫蛋白質組學的技術要點
2.1二維凝膠電泳
二維凝膠電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又稱雙向凝膠電泳,它的發展使得蛋白質混合物的分離達到高重現性和高分辨率,使定性和定量分析2個或多個細胞或組織標本中的蛋白質成為可能。2DE的出現早于通過基因測序技術檢測基因表達的方法,但2DE本身是一種重要的描述性技術,當分離后的蛋白質缺少快速和可靠的鑒定工具時,它在分子生物學研究中的應用受到限制。
軟電離技術電噴霧離子化 (ESI)和基體輔助激光解吸電離 (MALDI)的出現,使質譜成為現代蛋白質科學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w輔助激光解吸電離-飛行時間質譜(MALDI-TOF-MS)、電噴霧離子化串聯質譜(ESI-MS/MS)取代了速度較慢、靈敏度較差的Eadman化學降解法,用于分析和鑒定2DE分離所獲得的蛋白質樣品。此類方法的一般步驟是:先從2DE膠切下待分析的蛋白質斑點,用胰蛋白酶對蛋白質進行膠內消化,然后用質譜技術分析消化后得到的多肽片斷,用MALDI-TOF-MS測定酶解后的多肽片斷得到肽質量指紋圖譜并通過數據庫檢索來對蛋白質進行鑒定。在同一實驗中未鑒定的蛋白質,再用納升電噴霧串聯質譜(nano- ESI-MS/MS)或聯機的反相毛細管柱液相色譜電噴霧串聯質譜進行自動的數據掃描,肽離子經碰撞誘導裂解(CID)產生的串聯質譜圖譜,與數據庫中肽序列的理論串聯質譜圖進行對比檢索,鑒定蛋白質。
納升電噴霧串聯質譜是基于Wilm和Mann的理論研究,現已成為分析從1D和2D上分離得到的微量蛋白質的有力工具。電噴霧上樣還可在電噴霧接口前用HPLC分離多肽(在線CapLC-ESI-MS/MS)。nano-ESI- MS/MS和在線CapLC-ESI-MS/MS 2種方法是相互補充的,各有優勢[3]。
2.2 半干轉印
蛋白質從凝膠中向固相支持物的轉移創造了Western免疫雜交研究方法,由于是在液體環境中進行,它轉移速度慢,需要大電流,而大電流易產熱,所以實驗需在低溫下進行,使用很不方便。半干轉印解決了這個問題,且避免了緩沖液中不純雜質向固相膜載體的轉移。半干轉印法只需將凝膠與膜緊貼,夾在轉移緩沖液浸泡過的濾紙中間,然后將它們一起置于石墨電極之間,接通電源即可轉移,在室溫下1~2 h即可完成,非常方便。由于SDS在轉移環境中與蛋白質可逆結合,如果膠上的蛋白質與SDS已經分離,則它由于失去了電場提供的驅動力而不能轉移到膜上;相反,如果蛋白質已經轉移到膜上而仍未與SDS分開,則蛋白質可能穿透膜而不能結合到膜上,因此,要控制好半干轉印的時間。一般而言,高相對分子質量的蛋白質易丟掉SDS而留在膠中,低相對分子質量的蛋白質則不易丟掉SDS穿透膜。在陰極濾紙的轉印緩沖液中補加SDS可促進SDS與蛋白質結合,從而有利于高相對分子質量蛋白質向膜上轉移;通過增加雜交緩沖液中的離子強度,增加蛋白質與膜之間的疏水性相互作用,使低相對分子質量蛋白質獲得了較好的雜交效率。
2.3免疫芯片
免疫芯片(immunochip)作為一種高通量同步多元檢測系統,其檢測操作所需樣品量少、反應速度快、靈敏度高、穩定性好,在分子診斷學和蛋白質組學領域將會大有作為[13]。
目前,蛋白質組分析的研究主要依靠雙向電泳和質譜,繁瑣且低效,亟需建立簡便易行、靈敏、高通量的表達蛋白質分析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基于抗體微陣列的蛋白質芯片[14]。通過抗體工程可以得到各種重組抗體,加上目前商業可得的抗體,將組成數量可觀的抗體庫,應用這些抗體制造的抗體微陣列免疫芯片即能對含有各種功能基團的蛋白質進行全面快速的分析。
隨著芯片微型化技術的發展,微點的尺度進一步縮小至納米尺度,出現了納米陣列(nanoarray)免疫芯片。納米點陣應用原子力顯微鏡(atom force microscopy,AFM)的針尖制作,納點(nanospot)直徑一般為100~350 nm,僅約為微米陣列中微點尺度的1/1 000。它不僅微型化程度高,而且檢測程序無需進行分子標記,可直接用于復合物的測定,與表面等離子體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檢測方法有相似之處。2002年,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AFM制作了以免疫球蛋白為捕獲探針的納米陣列免疫芯片,并驗證其可與抗免疫球蛋白結合反應。
探針點并非越小越好,當點尺度小到一定程度時,因每點所含捕獲分子數量過少,檢測體系將表現出較大的差異性,從而失去統計學意義[15]。
3 免疫蛋白質組學的臨床應用
3.1在糖尿病中的應用
Ⅰ型糖尿?。═1DM)是一種多基因、多病因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病特點是選擇性且不可逆的破壞胰島B細胞,導致胰島素產生障礙,患者終生需要外源性胰島素。1987年,Nepom等用2DE和免疫沉淀法分析T1MD患者HLA分子,發現HLA分子存在雜合性。Winer研究非肥胖型糖尿?。╪on obesity diabetes,NOD)小鼠和糖尿病患者,通過SELDI-TOF-MS的質譜技術鑒定出胰島Schwann細胞和Langerhans細胞分泌自身抗體,刺激膠質纖維酸性蛋白。研究發現,T1DM發病機制中存在自發免疫系統對抗胰島神經組織的途徑。Nielsen等的體外研究發現,B細胞成熟過程中在2 239個蛋白點中135個有差異變化,這是翻譯后修飾的結果,這些翻譯后修飾的蛋白質是研究T1DM發病機制的潛在靶位[16]。
蛋白質組學的研究技術在提高,將雙向電泳技術用于小鼠組織,通過增大2D膠、使用窄范圍的pH膠、細胞器分離可以獲得超過10 000個蛋白點,遠遠超過傳統方法獲得的1 900個蛋白點。用 IL-1β研究胰島B細胞系的蛋白質組學得到得結論是T1DM發病是多因素、動態的,并非某個基因單獨作用的結果。
3.2在腫瘤診斷中的應用
蛋白質組學被用于鑒定癌癥診斷的標志物,檢測疾病進展和鑒定治療的靶位。它在發現癌癥的標志物方面具有重要價值,因為蛋白質組反映了細胞內在的遺傳程序和直接的環境影響。美國國立腫瘤研究所組織的早期疾病探測研究機構多中心三期臨床試驗得出結論:通過血清及儀器標準化質控,增強激光解吸電離飛行時間質譜(SELDI-TOF-MS)是目前最有希望的檢測腫瘤早期的方法[17]。對乳腺癌和卵巢癌檢測的敏感性和特異性為93%和91%,較傳統的檢測標志物癌抗原提高很多[18];對前列腺癌檢測的敏感性和特異性為83%和97%;國內外學者還用SELDI技術對肺癌、肝癌、胃癌、腸癌、食道癌、鼻咽癌、喉癌、胰腺癌、膀胱癌、神經膠質瘤進行了檢驗和研究,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9, 20]。
3.3在病原性疾病中的應用
許多感染性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鼠疫等的抗原尚依賴ELISA、放射免疫法、免疫熒光法等間接測定,用SELDI則可同時直接檢測這些疾病特異性抗原的相對分子質量,并進行窗口期檢查,這是其他檢測手段無法做到的。
Jungblut等[21]通過免疫蛋白質組學手段,利用感染早期和晚期患者的血清研究了嘎氏疏螺旋體的免疫原性蛋白,在驗證了傳統使用的2個靶標抗原的同時,又找到了2個新的靶抗原。并且在幽門螺桿菌的診斷中,分別用幽門螺桿菌感染不同階段及其他原因導致的胃炎患者的血清,探測了幽門螺桿菌不同菌株的免疫原性蛋白,對其感染特異的免疫原性靶標蛋白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為其診斷、預防和治療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應天翼等[22]提取福氏賀桿菌2a 2457T全菌蛋白進行不同pH梯度的雙向電泳,結合蛋白質印跡技術尋找發生免疫反應的蛋白質。用MALDI-TOF-MS鑒定了19個免疫反應蛋白點,對應于10種蛋白質,成功建立了福氏賀桿菌2a 2457T的免疫蛋白質組學研究方法,為尋找保護性抗原打下了基礎。
Pitarch等[23]通過免疫蛋白質組學手段從白假絲酵母中鑒定到了42個有免疫原性的持家酶。通過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在念珠菌病發病過程中,磷酸甘油酸激酶與乙醇脫氫酶抗體的產生與刺激人的免疫分化有關,并驗證了循環系統中白假絲酵母特異性抗體對念珠菌病發展的抑制作用。他們認為,高濃度的抗烯醇酶抗體的出現標志著患者處于恢復期,可作為病情發展的標記物。此研究為念珠菌病的早期檢測及臨床跟蹤提供了靶標,且可能被用作設計抗真菌藥物及疫苗的靶標。
3.4在其他疾病中的應用
英國Rrian Austen研究小組檢測了老年性癡呆(AD)患者的組織和腦脊液,發現了一種β-淀粉樣蛋白多肽,并被公認為是人腦產生神經退行性改變的標志物[24]。用SELDI進一步確定了抗原變異片段,為B型多肽的片段1~42,相對分子質量為4 511,是引發疾病的關鍵標志物。
在心血管病的診斷中,Allard等用SELDI技術首次發現載脂蛋白C-I(ApoC-I)和載脂蛋白C-Ⅲ(ApoC-Ⅲ)可區別缺血性和出血性腦卒中。用SELDI技術測定補體C3α鏈及纖維蛋白原的早期降解蛋白指紋,能更早地發現心肌梗死。
最近,Chen等提出免疫蛋白質組學應該分為3部分,(1)通過免疫蛋白質組學篩選外膜中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質;(2)通過免疫后攻毒的方法鑒定免疫原性蛋白的保護性;(3)通過其中和能力來確定候選疫苗。按照上述原則,該研究小組通過實驗從嗜水氣單孢菌的外膜蛋白中篩選出了保護性達71.4%的抗原。但研究者認為,如果只作為診斷靶標,后兩步不是必需的,而應通過與其他菌株之間的交叉反應來篩選。
4 展望
目前免疫蛋白質組學已成功地應用于生物醫學的許多領域,如病源性微生物、自身抗原、腫瘤抗原及蛋白質修飾等的研究;也應用于不同種類免疫反應以及免疫反應過程中不同階段特異性免疫蛋白質的研究。其原理還用于蛋白質翻譯后修飾的研究,如通過磷酸化抗體來探測被檢蛋白質中磷酸化的情況等。在今后生命科學的相關研究中,免疫蛋白質組學將應用于更為廣泛的領域。
方法學上,二維凝膠電泳-質譜仍是目前最流行和較可靠的技術,但其通量、靈敏度和規模化均有待進一步加強,一些學者開始重視研究以色譜/電泳-質譜為主的技術。此外,酵母雙雜交技術雖已用于研究蛋白質連鎖群和蛋白質功能網絡系統,但尚缺乏快速、高效的手段獲取復雜蛋白質相互作用的多維信息。蛋白質組的生物信息學研究雖已有成功的先例,但其應用范圍與準確率仍需提高,所面臨的更大挑戰是如何綜合信息,準確分析蛋白質的相互作用,界定相互作用連鎖群。
學術上,在基因組、轉錄組基礎上的蛋白質組全譜研究,微生物已有成功的報道,但是在高等生物尤其是哺乳動物尚未見報道,人類組織或細胞的蛋白質組全譜研究則基本未涉足。此外,人類基因組草圖雖已公布,但是,估計的3.5萬左右基因中一半以上屬理論推測,需要從蛋白質組水平予以檢驗與確認,因此,開展人類組織或細胞的蛋白質組表達譜的分析勢在必行。
受基因調控的細胞內各種信號轉導途徑之間是相互交錯和彼此關聯的。雖然近年人們對轉導途徑以及相互關系的認識取得了進展,但是,針對任一生物體組織、細胞開展全方位的蛋白質組相互作用網絡的分析鮮有報道。而此類相互作用網絡的揭示對于深刻認識重要生理、病理過程的機制是不可缺少的[25]。
參考文獻
[1]王軍軍,王恒,黃留玉. 免疫蛋白質組學及其在病原菌研究中的應用[J]. 生物技術通訊,2005,16(3):313-316.
[2]Blonder J, Rodriguez-Galan M C, Lucas D A, et al. Proteomic investigation of natural killer cell microsomes using gas-phase fractionation by mass spectrometry [J]. Proteomics, 2004, 1698(1): 87-95.
[3]利布萊爾D C. 蛋白質組學導論[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17-69.
[4]孫薇,賀福初. 差異蛋白質組學研究技術新進展[J]. 化學通報,2005,(6):401-407.
[5]Schaefer H, Chamrad D C, Herrmann M, et al. Study of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 in lenticular αA-Crystallin of mice using proteomic analysis techniques [J]. Proteomics, 2006,1764(12): 1948-1962.
[6]Li C, Hong Y, Tan Y X, et al. Accurat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proteomic analysis of clinica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using lasercapture microdissection coupled with isotope-coded affinity tag and two-dimensional liquid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J]. Mol Cell Proteomics, 2004, 3 (4): 399-409.
[7]Eisener A F, Pato C N, Dewan M, et al. From genomics to proteomics: new directions in molecular neuropsychiatry [J]. Acta Neuropsychiatrica, 2003, 15(6): 388-397.
[8]Sechi S, Chait B T. Modification of cystrine residues by alkylation-A tool in peptide mapping and protein identification [J]. Anal Chem,1998, 70(24): 5150-5158.
[9]Sickmann A, Meyer H E. Phosphoamino acid analysis [J]. Proteomics, 2001, 1(2): 200-206.
[10] 賀福初,孫建中,葉鑫生,等. 蛋白質科學[M]. 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02:1-74.
[11] 李明珠,張部昌,黃留玉. 蛋白質組學中的分離檢測術[J]. 生物技術通訊,2005,16(1):93-95.
[12] 徐燕豐,胡晉紅,朱全剛. 蛋白質組學:藥理學研究的新動力[J]. 中國藥理學通報,2004,20(8):849-852.
[13] 史綿紅,曲海云,張松,等. 疾病標志物快速檢測的免疫芯片研究[J]. 化學通報,2005,25(2):356-357.
[14] 葉雯,劉凱于,洪華珠,等. 定量蛋白質組學中的同位素標記技術[J]. 中國生物工程雜志,2005,25(12):56-61.
[15] 宋世平. 免疫芯片研究的現狀及未來[J]. 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03,26(8):515-517.
[16] 李平平,申竹芳. 蛋白質組學及其在糖尿病學中的應用[J]. 中國藥理學通報,2005,21(12):1409-1413.
[17] 畢曄,宋現讓,左文述. 蛋白質組學在乳腺癌研究中應用的現狀與展望[J]. 腫瘤防治雜志,2005,12(20):1589-1594
[18] 鄭長黎. 胃癌蛋白質組學研究進展[J]. 國外醫學?生理、病理科學與臨床分冊,2005,25(2):142-144.
[19] 胡學飛, 張國鋒. 結腸癌及其肝轉移的蛋白質組學研究進展[J]. 國際外科學雜志,2006,3(1):37-40.
[20] 張輝. SELDI-TOF-MS技術在婦科惡性腫瘤早期診斷中的應用[J]. 國外醫學婦產科學分冊,2006,33(1):36-39.
[21] Jungblut P R, Bumann D, Hass G, et al. Comparative proteome analysi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J]. Microbiol, 2000, 36: 710-725.
[22] 應天翼,廖翔,馮爾玲,等. 福氏志賀桿菌2a 2457T免疫蛋白質組學方法的建立[J]. 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5,13(11):1272-1274.
[23] Pitarch A, Sanchez M, Nombela C, et al. Sequential fractionation and two-dimensional gel analysis unravels the complexity of the dimorphic fungus Candida albicans cell wall proteome [J]. Mol Cell Proteomics, 2002, 1(12): 967-982.
【關鍵詞】 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技術;基本原理;分類;應用
近10多年來,當代生物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取得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大大推動了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方法(CLIA))的更新換代速度?;瘜W發光免疫分析法(CLIA)是建立在放射免疫分析技術(RIA)理論的基礎上,以標記發光劑為示蹤物信號建立起來的一種非放射標記免疫分析法,具有靈敏度高、線性范圍寬、儀器設備簡單、操作方便、分析速度快和容易實現自動化和不污染環境等優點,特別是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得到實驗結果,因此深受檢驗醫學工作者和臨床醫師的好評。
1 化學發光免疫分析的原理
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技術的基本原理,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含有免疫分析和化學發光分析兩個系統[1]。免疫分析系統是將化學發光物質或酶作為標記物,直接標記在抗原或抗體上,經過抗原與抗體反應形成抗原-抗體免疫復合物?;瘜W發光分析系統是在免疫反應結束后,加入氧化劑或酶的發光底物,化學發光物質經氧化劑的氧化后,形成一個處于激發態的中間體,會發射光子釋放能量以回到穩定的基態,發光強度可以利用發光信號測量儀器進行檢測[2]。根據化學發光標記物與發光強度的關系,可利用標準曲線計算出被測物的含量。
2 化學發光免疫分析的分類
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根據應用發光體系應用于免疫分析中的方式不同可分為直接標記發光物質的免疫分析,酶催化化學發光免疫分析,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ECLIA)。直接標記發光物質的免疫分析,目前常見的標記物主要為魯米諾類和吖啶酯類化學發光劑。
3 化學發光免疫分析的臨床應用
CLIA已廣泛應用于基礎和臨床醫學的各個領域,成為替代RIA的首選技術。Amersham公司針對AmerliteTM發光增強酶免疫分析系統研制出的試劑盒項目有甲狀腺功能檢測的促甲狀腺素、三碘甲腺原氨酸、甲狀腺素、甲狀腺素結合球蛋白、游離甲狀腺素,與性激素有關的有促黃體激素、促卵泡激素、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甲胎蛋白、雌二醇、睪酮,以及其他方面的如癌胚抗原、鐵蛋白、地高辛等。Amersham公司雖然研制出這10余種試劑盒,但因操作不夠簡便,檢測項目僅限于蛋白質類大分子化合物,未能廣泛應用于臨床醫學檢測。
美國Ciba Corning公司研制的ACS:180自動CLIA系統能非常精確測量閃光。經過不斷的改進,實現了ACS:180CLIA系統的全自動化,推出全新產品"ADVIA系列"?,F有檢測項目47項,更多的項目還在開發之中。主要有甲狀腺系統、性腺系統、血液系統、腫瘤標記物、心血管系統、血藥濃度及其他一些檢測項目。
經過改良后,金剛烷衍生物在堿性磷酸酶作用下可發出高強度的輝光,光信號可持續1~2 h。隨后國外生產廠家研制出以堿性磷酸酶為標記物的試劑盒,與之相匹配的有DPC的IMMULITE全自動CLIA系統和Beckman的ACCESS全自動微粒子CLIA系統。IMMULITE全自動CLIA系統可檢測項目有心臟病、甲狀腺功能、性腺激素、傳染病、藥物、血清學、血液病、成癮藥物、糖尿病、過敏檢測和腫瘤標志物。ACCESS全自動微粒子CLIA系統主要可檢測甲狀腺功能、血液系統、內分泌激素、藥物、腫瘤因子、心血管系統和糖尿病等項目。
目前商品化的ECLIA分析系統只有Roche公司的ECLIA全自動分析系統。主要特點是本底信號極微,特異性更高,最小檢出值可達1 pmol以下,操作十分簡便快速,是CLIA優點較為集中的完美分析技術。已提供試劑盒的項目有腫瘤標志物、甲狀腺功能、內分泌、傳染病、心肌標志物和維生素類等項目。
王陽[3]運用了電化學免疫分析技術,檢測了3種腫瘤標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細胞角蛋白l9片段(Cytokeratin 19fragments,CYFRA21,1)和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對肺癌診斷有實際應用價值。張忠英[4]等利用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技術檢測尿CK19片段,結果顯示尿CK19檢測對膀胱癌等泌尿系統腫瘤診斷和復發監測具有敏感性高、無創傷性的優點,優于血清CK19和尿細胞學檢查。動態觀察尿CK19片段含量的變化可降低急性尿感患者的假陽性率。王利娜[5]等應用ECLIA測定和酶免疫測定(EIA)檢測乙肝標志物。結果:應用ECLIA方法檢測HBsAg精密度,最大批內變異≤8.30%,最大日間變異≤15.33%,HBsAg靈敏度0.05 ng/ml,HBeAg靈敏度0.03NCU/ml。HBsAg檢測范圍0.01~7 000 COI。顯示ECLIA檢測HBsAg靈敏度高,重復性好,檢測范圍寬。檢測HBeAg靈敏度可能更高。李錦洲[6]等采用ECLIA法對卵巢癌、良性卵巢腫瘤及健康婦女血清CA125分別進行測定,ECLIA用于第二代CA125(CA125-Ⅱ)測定,使CA125測定更加敏感恒定,每日之間差異較小。黃琛,湯漢紅等[7]在ECLIA法檢測與蛋白質芯片法多腫瘤標志物結果差異的研究中顯示:兩種方法有較好的相關性(P
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技術在醫學的臨床應用已非常成熟,有取代放射免疫分析技術和酶聯免疫分析技術而成為診斷市場上的主流產品的趨勢。國外的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檢測系統價格昂貴,普及有一定的困難;國內的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檢測系統雖然價格較國外產品便宜很多,但其檢測的靈敏度和可靠性,還有待進一提高。研究者在如何提高免疫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發展新的分析體系和檢測技術便攜化等方面仍需要不斷努力。
參 考 文 獻
[1] 李美佳.當代免疫學技術與應用.北京:北京醫科大學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8:549-561.
[2] 翟艷,王卉.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及其進展.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25(4):619-621.
[3] 王陽.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技術檢測3種腫瘤標志物對肺癌的診斷意義.Chin J Lab Diagn,2006,10(3):294-296.
[4] 張忠英.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技術檢測尿CK19片段的臨床應用及其評價.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05,28(1):50-53.
[5] 王利娜,姚智.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技術檢測乙肝標志物的應用.天津醫科大學學報,2008,14(1):48-50.
[6] 李錦洲,洪錫田,呂曉嫻.腫瘤標志物CA125檢測在卵巢癌診斷中的價值.中國誤診學雜志,2005,5(8):1456-1457.
[7] 黃琛,湯漢紅,王敏民.蛋白質芯片技術與電化學發光技術檢測多腫瘤標志物結果的評價.天津醫藥,2008,36(12):942-944.
[8] 張瑞,賈良勇.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在HCG定量檢測中的應用.延安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2008,6(3):108-109.
[9] 田潤華,鄭春喜,王士珍.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與臨床應用.齊魯醫學雜志,2004,19(5):464-465.
[10] 周建光,楊梅.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技術與臨床應用.醫療裝備,2010,23(5):23-24.
【關鍵詞】 老年人;乙型肝炎;免疫學
乙型肝炎(HB)是一種世界范圍內流行的傳染病。據估計,全球約20億人曾經感染HB病毒(HBV),慢性感染者約有3.5~4億人,每年有100萬人死于HBV所致的肝硬化、肝衰竭及原發性肝癌〔1〕。我國為HB高發國家,人群HBV感染率約為9.09%〔2〕,HB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HBV感染和機體的免疫狀態密切相關,兒童期HBV感染,約90%發展成為慢性感染,而青少年及成年期感染,僅有10%發展成慢性感染。隨著年齡老化,手術及輸血的機會增多,以及老年人臟器特有的變化,導致老年人慢性HBV感染機會明顯增加。
1 HBV的特點
HBV屬于嗜肝DNA病毒,其完整的病毒顆粒成為Dane顆粒,直徑42 nm,由雙層外殼和一個核心組成。核心直徑為27 nm,內含環狀雙股DNA,DNA聚合酶、核心蛋白〔3〕。外部為包膜蛋白,厚約7 nm,即表面抗原。其基因組由S區、C區、X區和P區組成。S區編碼前S1蛋白、前S2蛋白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前S蛋白有很強的免疫原性。在HBV的附著和侵入宿主肝細胞的機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前S1和前S2蛋白可引出和調節宿主的體液和細胞免疫應答,對于清除體液內的病毒和阻止病毒感染健康的肝細胞提供重要的免疫防御機制。C區由前C基因和C基因組成,前C基因編碼的蛋白質經加工后分泌到細胞外形成乙肝病毒e抗原(HBeAg),C基因編碼的蛋白質為HBcAg。目前認為HBcAg是宿主Tc(細胞毒T細胞)作用的主要靶抗原。P區是最長的開放性讀碼框,編碼多種功能性蛋白,包括逆轉錄酶/DNA聚合酶、RNA酶等,參與HBV的復制。X基因編碼X蛋白,可激活多種調控基因,與原發性肝癌的發生密切相關。
2 HBV感染的免疫學機制
一般認為HBV不直接損害肝細胞,而是通過宿主的免疫應答和反應引起肝細胞的損傷和破壞。宿主免疫反應的不同,直接影響HBV感染所致的轉歸。HBV感染后,機體清除HBV的機制主要包括特異性體液和細胞免疫反應,以及非特異性免疫反應。
2.1 急性HB的免疫機制 HBV感染肝細胞后,病毒抗原被抗原提呈細胞(APC)的蛋白酶體裂解成小分子的寡肽,并與肝細胞內人類白細胞抗原(HLAI)類分子結合成復合物,表達于細胞表面,成為T細胞表位。CTL通過表面的CD8+分子與HLAI類分子產生黏附,并由TCR識別上述寡肽表位,此類CTL即為HBV抗原特異性CTL(HBV antigens Specific cytotoxic lymphocytes,HBVsCTL)。HBV特異性的CTL通過分泌大量的γ干擾素(IFNγ)等細胞因子達到清除病毒的作用。在自限性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特異性CTL應答作用強,可能與病毒被迅速清除而肝細胞損傷較輕有關,而在老年患者中,胸腺老齡退化,T細胞活性下降,其亞群分布發生改變,導致CTL活性和殺傷力明顯下降,導致肝炎慢性化〔4〕。
2.2 HBV感染慢性化的免疫機制
2.2.1 天然免疫 樹突狀細胞(dendritic cells, DCs),是至今發現的功能最為強大的專職APC,是機體對異己抗原發生免疫應答的首要環節〔5〕。根據其細胞表面的標志可分為髓樣樹突狀細胞(myeloid dendritic cell,mDC)和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pDC)。pDC在宿主對病毒的防御機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并具有大量分泌Ⅰ型干擾素的能力。DCs既是天然免疫的重要組成部分,可通過Toll樣受體(Toll like receptor,TLR)識別病原相關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而觸發,分泌IFN、白介素(IL)等細胞因子,促進DCs自身成熟的同時,對病原體進行原始殺傷〔6〕。同時,DCs也是連接天然免疫和獲得性免疫的橋梁。成熟的DC表面高表達HLADR,CD86(B71),CD80(B72)等共刺激分子,可高效激活未致敏T淋巴細胞,發揮特異性細胞免疫〔7〕。因此,DC的功能狀態、表達的TLR對機體天然免疫以及獲得性免疫起到關鍵作用。大量研究表明,老年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DCs存在表型缺陷,成熟障礙,功能下調〔8〕,不能有效將外來抗原有效遞呈給T淋巴細胞,而致不能及時有效啟動特異性免疫,清除HBV,最終導致HBV感染持續化。
Toll受體為Ⅰ型跨膜糖蛋白,識別特異性高度保守分子,可以表達在胞膜及胞內,已知人的TLR受體有11種。其中TLR 2、4、5表達在細胞表面,TLR3、7、8表達在內涵體和溶酶體膜,TLR9表達在內質網,活化后進入內涵體和溶酶體〔9〕。其中TLR 3、7、8、9參與了抗病毒的天然免疫反應〔10,11〕它在天然免疫中通過對病源分子相關模式(PAMP)的識別發揮作用,通過刺激信號的級聯反應導致細胞因子的產生和協同刺激因子的表達,在天然免疫和獲得性免疫中起到了橋梁的作用。大量的研究顯示HBV和天然免疫系統之間存在相互的作用,HBV可干擾Toll樣受體的信號轉導,抑制細胞因子IL10、IFNγ、TNFα的產生,HBV還可引起MD1效應分子的表達上調,進而引起TLR 4的表達下調,間接抑制TLR為媒介的免疫機制〔12〕,從而引起感染的持續化。
2.2.2 獲得性免疫 HBV感染機體后,除了早期建立起來的非特異性免疫應答外,還有特異性免疫應答,而后者更為重要。特異性免疫應答主要包括體液反應和細胞反應。體液免疫中的特異性抗體主要作用是中和循環內的病毒并阻止病毒感染健康的肝細胞,老年人B 細胞的成熟過程明顯減慢,其成熟周期延長,B 細胞各亞型的活力不同程度地下降,其周轉率也呈不同程度的減退;B 細胞表面免疫球蛋白(Ig)濃度降低,產生抗體活力亦隨增齡而下降,免疫應答亦降低〔13〕。細胞免疫反應包括抗原特異的細胞毒懷淋巴細胞(TCL),自然殺傷細胞(NK),抗體依賴的細胞毒細胞(ADCC)和淋巴因子激活的K細胞(LAK)等,其中以CTL最為重要〔14,15〕。
HBV特異性細胞毒性淋巴細胞(CTL),通過T細胞受體(TCR)識別APC(病毒感染的肝細胞,吞噬病毒抗原的樹突狀細胞等)表面的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Ⅰ類分子結合活化,活化的主要通過以下兩個途徑發揮作用①溶胞途徑:機體針對HBV編碼產物所產生的特異性T淋巴細胞,借助其分泌的穿孔素、顆粒酶及其表面表達的Fas配體等使病毒感染的靶細胞凋亡。②非溶胞途徑:機體針對HBV編碼產物所產生的特異性T淋巴細胞通過分泌特定的細胞因子如IFNγ和TNFα來抑制HBV的復制繼而達到清除病毒的作用〔16〕。CD4+T淋巴細胞的主要作用是輔助B淋巴細胞產生抗體及誘導CTL活化,同時也能增強樹突狀細胞的活化CD8+效應T細胞的過程,從而清除病毒〔17〕。老年人因胸腺萎縮等原因表現免疫功能低下,而胸腺是主要的免疫器官,是T淋巴細胞成熟分化的場所,在老年慢性乙肝患者中,雖然T細胞的總數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但是其增殖力及活性隨著胸腺的退化而逐漸下降,亞群分布發生變化,CTL活性及殺傷力受損,引起感染慢性化〔18〕。
3 老年慢性乙型肝炎的特點
HBV感染后慢性化的機制,除了特異性免疫應答因素外,尚有許多其他的因素,病毒因素包括病毒的基因型、突變等宿主因素包括宿主的年齡、性別、人白細胞抗原基因型和免疫應答等方面。
3.1 免疫系統退化 60歲以上老年人胸腺組織已不易測到。因此,細胞免疫功能顯著受損,淋巴細胞功能受損,B 淋巴細胞功能也隨之下降,致使體液免疫功能發生改變。另外,老年人血清免疫球蛋白IgA及lgG值增加,IgA增高更顯著,而IgM濃度下降,多數老年人血清中有自身抗體。這也反映老年人免疫系統失調。
3.2 病毒的變異 隨著HBV感染時間的延長,自身的不斷復制,以及宿主的免疫壓力、外環境和藥物的作用下,病毒會形成變異,從而對免疫系統產生新的影響。其中比較常見的是前C區1896位點的變異,前C基因變異可能影響到抗原的加工、提呈,變異的抗原與HLA形成的復合物發生構型變化,從而使CD4+T細胞失去了對復制病毒的特異性的識別能力,同時也影響CTL對病毒的識別,致使T細胞免疫作用下降。Bertoletti等〔19〕研究發現野生型病毒前C基因表達的產物可引起HLAA2限制性CTL發生反應,而突變株病毒無此作用,說明特異性CTL對變異病毒的抗原喪失了反應能力,從而導致宿主免疫功能低下。Tur等〔20〕也發現HBeAg的缺失易導致宿主免疫功能紊亂。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前C區位點突變,常伴有較高水平HBVDNA復制效率,存在更嚴重的免疫紊亂,HBeAg的表達是影響宿主外周血T細胞亞群變化的一個重要因素。
4 總 結
HBV感染機體后,首先由APCs等吞噬細胞捕獲異己抗原,啟動天然免疫屏障,發揮非特異性的免疫應答,起到初步清除病原體的目的。繼之通過一系列的信號轉導過程,把異己抗原信號呈遞給淋巴細胞,啟動適應性免疫,活化的CTL通過兩條途徑清除病毒即胞溶途徑分泌穿孔素、顆粒酶等細胞毒分子直接殺傷病毒感染的靶細胞或者途徑介導靶細胞凋亡和非胞溶途徑分泌細胞因子抑制病毒復制。而老年人胸腺老齡化退化,各種免疫細胞的活性明顯下降,機體免疫功能低下,免疫應答能力下降,其抗原提呈功能及細胞免疫功能明顯下降,導致病毒感染的肝細胞持續發生損害,清除病毒抗原的作用明顯減弱,成為疾病的慢性化的主要因素。除上述因素外,老年人肝臟重量減輕,肝細胞數及細胞器數明顯減少,也參與疾病慢性化的過程中。因此,對于老年HB的免疫學的研究,對其治療及預后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Hepatitis B.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fact sheet 2004 dex.(Revised October 2000)〔EB/OL〕. 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204en/in html.
2 Liang XF,Chen YS,Wang XJ,et al.A study on the seroepidemiology of hepatitis B in Chinese population aged over 3years old〔J〕.Zhonghua Liu Xing Bing Xue Za zhi,2005;26(9):65558.
3 Lee WM.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J〕.N Engl J Med,1997;337(24):173345.
4 Weng NP.Aging of the immune system:how much can the adaptive immune system adapt〔J〕? Immunity,2006;24(5):4959.
5 Tanaka Y,Mizokami M.Nucleic acidbased testing for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disease〔J〕.Nippon Rinsho,2005;12(13 Suppl):3317.
6 Vasselon T,Detmers PA.Toll receptors:a central element in innate immune responses〔J〕.Infect Immun,2002;70(3):103341.
7 Shah SR.Understanding hepatitis B〔J〕.J Assoc Physicians India,2005;53(8):7116.
8 曹雪濤.樹突狀細胞的分化發育、抗原提呈及其功能調控的研究〔J〕.第二軍醫大學學報,2004;25(5):5479.
9 Wang RF,Peng G,Wang H Y.Regulatory T cells and Tolllike receptors in tumor immunity〔J〕.Semin Immunol,2006;18(1):13642.
10 Werling D,Jungi TW.Tolllike receptors linking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J〕.Vet Immunol Immunopathol,2003;91(1):112.
11 Andersen J M,AlKhairy D,Ingalls RR.Innate immunity at the mucosal surface:role of tolllike receptors 3 and tolllike receptor 9 in cervical epithelial cell responses to microbial pathogens〔J〕.Biol Reprod,2006;74(5):82431.
12 Bockhamn J,Lutgetmann M.Intrahepatic analysis of cytokine and tolllike receptors signaling expression in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HBV replication activity〔J〕.Hepatology,2008;48(suppl 4):680A.
13 Min H,MontecinoRodriguez E,Dorshkind K.Effects of aging on early Band Tcell development〔J〕.Immunol Rev,2005;205(1):717.
14 Chang JJ,Lewin SR.Immunopathogenesis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J〕.Immunol Cell Biol,2007;85(1):1623.
15 Thimme R,Wieland S,Steiger C,et al.CD8(+) T cells mediateviral clearance and disease pathogenesis during acute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J〕.J Virol,2003(1);77:6876.
16 Guidotti LG,Chiari FV.Noncytolytic control of viral infection by the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J〕.Annu Rev Immunol,2001;19(1):6591.
17 Thimme R,Wieland S,Steiger C,et al.CD8(+) T cells mediate viral clearance and disease pathogenesis during acute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J〕.J Virol,2003;77(1):6876.
18 Goronzy JJ,Weyand CM.T cell development and receptor persity during aging〔J〕.Curr Opin Immunol,2005;17(5):46875.
免疫膠體金定性檢測法主要有斑點免疫金滲濾法(DIGFA)和膠體金免疫層析法(GICA)。二種方法都具有檢測快速、簡單、特異性強、靈敏度高、抗基質干擾強等優點,因此是一種適合基層現場篩查的快速檢測方法。
1.斑點免疫金滲濾法
免疫金滲濾技術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從固相酶免疫檢定技術上發展出來的。斑點免疫金滲濾法作為一種初篩試驗手段,體現了較高的早期診斷價值,有著很好的實用前景。李春暉等人[2]認為在糞便隱血檢測中,膠體金滲濾法的靈敏度、抗干擾能力均優于鄰甲苯胺法。李如林等[3]利用ELISA、流式微球載體技術(FMA)和膠體金滲濾三種不同方法進行血清梅毒抗體檢測,結果顯示ELISA、FMA和DIGFA的三種方法靈敏度分別為96.00%、100%和94.00%,三種方法的特異性均為100%,提示三種方法的檢測結果具有極強的一致性。
2.膠體金免疫層析法
上世紀90年代初,在免疫金滲濾技術的基礎上又建立了一種更為簡易快速的免疫層析檢測技術。Marot-Leblond等[4]采用GICA法進行陰道念珠菌檢測,結果敏感性為100%,特異性為82%,優于傳統革蘭染色鏡檢和微生物培養。方春元等[5]用膠體金早早孕定性檢測試驗和化學發光免疫法進行比較:2.0IU以下與陰性的符合率為100%、2.0~1000.0IU與弱陽性的符合率為97.2%、1000.0IU以上與強陽性的符合率為97.5%,二者結果有著較好的一致性。王玉金等[6]建立了一種霍亂弧菌O139膠體金免疫層析快速檢測法,檢測霍亂弧菌O139群的最低檢出濃度為1×105CFU/ml;與細菌培養法對比檢測184份臨床標本,特異性和靈敏度均達100%。Brunt等采用GICA技術檢測大腸桿菌O157,檢測限為500個細菌[7]。梁秋光等[8]用GICA檢測含鼠疫陽性參考血清的鼠型動物溶血血清45份,結果全部陽性,而間接血凝微量法的對照結果則無法判斷,表明GICA法在應對溶血血清方面有著很大的優越性。孟芳等[9]對心臟疾病患者進行心肌三聯測試,其靈敏度肌紅蛋白為100%、肌酸肌酶同工酶為96.3%和肌鈣蛋白為85.2%;結果表明膠體金法心肌三聯檢測卡,對診斷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較好的臨床診斷價值。
二、半定量、定量檢
測膠體金本身具有明顯的紅色或粉紅色,可用肉眼與光學傳感器判斷檢測線(T)的顏色深淺,進行半定量、定量分析。
1.半定量檢測法
早期就有人提出硝酸纖維素膜上的顯色面積與抗體濃度呈正相關[10],從而建立了半定量測定方法;曹丹如等[11]建立一種伴有定量質控點的斑點免疫金滲濾法,可半定量檢測人尿中的微量白蛋白。該立法與散射免疫濁度法的結果符合性良好,已經達到了對尿微量白蛋白篩查試驗的臨床要求。
2.定量檢測法
隨著膠體金免疫定量檢測儀的出現,開創了一種新型的快速定量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的原理是基于硝酸纖維素膜上檢測線(T)的顏色深淺與待測物濃度呈現一定的比例關系[12];利用光學傳感器對試劑條進行掃描,與事先制定的標準曲線對比,從而得出定量分析的結果。由于膠體金試紙條檢測線顯色是一個動態過程,試紙條的生產工藝、檢測時的工作環境以及待測樣本的差異性等因素都會影響到這一動態顯色的結果[13]。因此有人提出了一種檢測線(T)/質控線(C)比值定量法。T/C比值法是依據硝酸纖維素膜上的T、C線顯色反應的影響因素基本一致,通過T、C線吸光值的比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時間、溫度和待測樣本等因素對試紙條顯色過程的影響[14],是一種較為合理的定量檢測方法。謝士嘉等[15]建立的膠體金免疫層析定量方法,能準確地檢測樣品中的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毒素B,其檢出限為8ng/ml,線性范圍為8~1000ng/ml。聶聰等[16]所建立的基于T/C比值的膠體金免疫層析方法,對相思子毒素檢測的靈敏度已達到為30ng/ml,線性范圍30~600ng/ml,敏感性與ELISA法相近,已達到臨床檢測范圍。
三、膠體金技術的其他應用
1.在免疫電鏡上的應用
隨著膠體金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將其與電鏡技術相結合,逐步形成了膠體金免疫電鏡技術。它具有靈敏度高、特異性強、定位精確等優點。吳淑燕等[17]建立膠體金標記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免疫電鏡技術,結果表明利用膠體金技術可以顯著的提高樣品的檢出率,為開展血小板功能研究奠定基礎。
2.在納米磁與核酸適配體上的應用
納米磁分離-膠體金與核酸適配體-膠體金為當前二種新型的膠體金技術。納米磁性微粒和核酸適配體作為特異性識別元件,能夠將靶分子從成分復雜的生物體系中分離出來,起到樣品的濃縮作用,從而提高檢測的靈敏度和檢出率[18]。
3.在多項聯合檢測技術上的應用
多項聯合檢測技術可以同時檢測多種成分,能節省大量的檢測時間和成本,具有很大的應用價值,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吳堅美等[19]建立了一種新型膠體金免疫層析試紙條,可同時檢測巨細胞病毒、風疹病毒、弓形蟲和單純皰疹病毒的4種抗體;與ELISA法對比,其符合率為97.90%~100%。吳文曄等[20]建立了一種能同時檢測檢測黃曲霉毒素B1和赭曲霉毒素A兩種真菌毒素的膠體金試紙條,二種毒素的靈敏度均可達到2.5μg/L,且二者之間互不干擾,重復性、穩定性均良好。
四、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