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29 14:48:55
序論:在您撰寫數字產業化的定義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文化產業;藝術產業;視覺藝術
一、視覺藝術概述及文化產業的前景
視覺藝術(Visual Art)是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塑造可為人觀看的直觀藝術形象的造型藝術,傳統的視覺藝術包括繪畫、雕塑、建筑與產品、織物等設計。視覺造型采用手工或以手工為主、機器設備為輔的工藝手段。
20世紀初電影技術的誕生與20世紀中期電視媒體的出現,拓寬了視覺藝術的表現領域,視覺藝術從單一媒體跨越到多媒體;從二維(平面)延伸到三維(立體空間)和四維(時間、空間)。20世紀下半葉,數字軟硬件不斷發展更新,網絡技術與設備應用得到普及,數碼藝術與設計的飛速發展極大豐富視覺藝術的語匯,新的視覺藝術形態層出不窮:數字二維動畫與三維動畫、數字游戲、數字影視、虛擬現實、數字出版物、網頁程序界面、數字形象系統、數字廣告、數字效果圖、數碼畫、彩信……視覺藝術由傳統形態上的實體化、靜態化、單向化,開始逐漸向虛擬化、動態化、交互化方向轉變。
目前,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呈現良好勢頭,文化產業成為全國乃至全球最有前景的產業之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于文化產業(Culture Industry)的定義如下:文化產業就是按照工業標準,生產、再生產、儲存以及分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一系列活動。盡管各國依據不同的視角對于文化產業的定義和文化產業政策不盡相同,但是,其作用得到國際間的普遍重視和認可。近年來,在新的國際、國內形勢下,文化由傳統的意識形態領域擴大為經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還對一國在國際間的競爭力產生重大影響,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性日益彰顯。在此背景下,我國陸續出臺《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等一系列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性文件,旨在將文化產業提升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文化和經濟的全面振興。這些政策的出臺標志著文化產業已經上升為我國戰略性產業,在未來經濟社會生活中擔任重要角色。由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我國第一部文化產業專項規劃——《文化產業振興規劃》中將“文化創意、影視制作、出版發行、印刷復制、廣告、演藝娛樂、文化會展、數字內容和動漫等” 列為重點推進的文化產業,從政策上界定了發展重心。視覺藝術的觸角涉及到文化產業的各個方面,作為文化產業的重要內容參與到產品的設計、生產、銷售等等環節,視覺藝術產業已經成為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要素?!笆濉币巹潓⑽幕a業確定為戰略先導型國家支柱產業后,全國各地都加大了對文化產業的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建設產業基地、創意產業園等項目,培養文化產業上市企業,培育骨干文化企業,扶持中小文化創意企業,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知名文化品牌。文化消費市場空間巨大,視覺藝術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二、視覺藝術產業的定義及其發展
視覺藝術產業是以視知覺為主要滿足對象,在唯美主義的意識支配下,使作品呈現表層上的、完全以娛樂視覺為目的繼而產生心理和生理上滿足以致產生商業行為的一切精神和物質的產業。視覺藝術產業是文化產業中演藝、娛樂、動漫、游戲、文化旅游、藝術品、工藝美術、文化會展、創意設計、網絡文化、數字文化服務業等行業的主要組成部分。
視覺藝術產業是融合了視覺藝術、數字技術、創意設計、工業生產和商品營銷等的新型文化產業;也是信息化社會新型產業化道路的典型代表。視覺藝術產業是市場經濟運行的結果,其市場運作必須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生產、銷售等環節必須有可操作性。
視覺藝術產品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成為特殊的商品,具有三重屬性:一方面視覺藝術產品是以藝術手段創作出的視覺形式,無論視覺藝術產品是靜態的還是動態的、交互的,都具有視覺美學價值,能夠帶給人們審美體驗;另一方面,它必須遵循商品經濟規則,以市場動態為導向,按照現代市場經濟規律進行生產和銷售;再一方面,視覺藝術產品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形象、生動的形式,承擔著“提供優質豐富的文化產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教育,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努力形成知榮辱、講正氣、守誠信、作奉獻、促和諧的良好風尚”的重要任務。視覺藝術產品的設計生產需要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導向指導。
隨著高新技術的發展,視覺藝術產品得以大批量生產和復制,并通過現代傳播技術在全世界迅速傳播。個人手持移動終端的普及與4G網絡覆蓋,中國手機用戶與網民人數躍居世界首位;3D電視頻道開通與3D電視機、3D攝像機等硬件設備投入市場,使人們選擇更多地在家中欣賞影視節目;數字辦公、電子商務、虛擬社交、沉浸式娛樂、碎片化閱讀等體現了數字化工作、生活、學習、娛樂方式,視覺藝術產品的存在越來越具有廣泛性,消費成本越來越低廉、消費方式越來越便捷,視覺藝術產業消費主體呈全民性、大眾化趨勢,設計范疇涉及數字時代的每一個比特。視覺藝術的影響和作用無處不在。
與發展速度和廣度不相吻合的是視覺藝術產業化整體停留在摸索階段,配套管理滯后,視覺藝術產業企業起步較晚,基礎較差,普遍存在總量偏少、規模偏小、結構不合理、資金匱乏等問題;視覺藝術產業缺乏管理運營經驗,項目往往缺乏前瞻性的策劃與有效的營銷,以及貫穿始終的良好管理與資本運作。造成一些項目因資金斷鏈而夭折或銷路不暢,造成“有行業無產業”的情況;視覺藝術產品的知識產權保障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產權交易信息不對稱,造成資源浪費。視覺藝術產業在數字技術與手繪能力上已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但在腳本、情節設計與視覺形象等內容上缺乏原創,一些中小企業淪為為國外公司做“代工”,靠密集勞動賺取低廉的報酬。視覺藝術產業各行業專業人員匱乏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特別是缺少管理、策劃、創意、營銷的高端專業人才。而每年藝術設計類高校的大量畢業生面臨就業壓力,供與求發展不平衡。
三、視覺藝術發展中存在問題之解決路徑
視覺藝術的發展不僅僅事關經濟生活,還需要從國家文化安全與文化發展的戰略高度來予以重視。在現代社會中,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完善文化產業發展、推動我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加速產業結構調整都離不開視覺藝術產業。健康良性的視覺藝術產業具有經濟和文化的雙重影響力,其文化力甚至超過經濟效益,對提升國民素質、增強國家影響力均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文化產業的視域下,思考當前視覺藝術發展中存在問題,主要解決路徑包括:
第一、建立產業集群,形成產業規模,完善產業運營的各個環節。提升視覺藝術產業的市場化程度,采取合理的市場化戰略,引進競爭機制,適應市場化發展的需要。建設產業基地、產業園,在修造建筑與設施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構建公共服務平臺,為企業融資貸款、產權交易、創業孵化等提供大力支持與有效指導,為優秀視覺藝術產品提供暢通的銷售、傳播渠道。統籌政府資金支持文化創新和重大文化項目,支持社會資本進入文化創意產業,幫助視覺藝術產業發展走出困境。
第二、培養行業人才。培訓經營管理人才的綜合素質,改變依靠經驗、盲目摸索的現象,提升視覺藝術產業化各個領域的管理水平。培養文化素養、專業業務和市場實踐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引入藝術經紀人機制,以經紀人為中間機構構建文化市場和視覺藝術創作、生產的橋梁,整合設計、創意、生產、銷售、推廣等各個要素,實現視覺藝術產品的經濟價值并提升視覺藝術的文化價值和其它附加價值。
第三、進一步完善文化產業的政策法規,創造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求的文化產業的經營體制和經營組織。提高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提升文化創意和商業模式創新的積極性。鼓勵民間資本投資產業發展,發展具有民族區域特色的產業和品牌,鼓勵視覺文化產品和服務體現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精髓和優越性。加大文化執法力度,取締網絡和手機等傳播渠道上的文化垃圾,創建綠色清新的行業環境。
第四、以文化為本,創造高品質視覺藝術產品和品牌。中國有著歷史悠久而豐富絢爛的文化與藝術,為視覺藝術產品內容設計提供取之不盡的寶貴資源,視覺藝術產業的策劃、設計人員應立足本土,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發揮中國傳統視覺藝術的表現優勢,以中國傳統藝術元素為基礎突破創新,創造出具有中國藝術特色與文化意蘊、具有時代精神與新鮮面貌的視覺藝術產品。
第五、產學研結合,將藝術設計類高校學生的暑期實踐、畢業實習與視覺藝術企業的項目相結合, 教師與企業策劃師、設計師、技術人員、營銷人員共同指導學生完成項目設計,使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知識,實現學校教育與社會需求的無縫接軌,培養建設視覺藝術產業的創新人才,實現中國視覺藝術產業的騰飛。
四、結 語
關鍵詞:文化產業;藝術產業;視覺藝術
中圖分類號:G1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2)05-0050-02
一、視覺藝術概述及文化產業的前景
視覺藝術(Visual Art)是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塑造可為人觀看的直觀藝術形象的造型藝術,傳統的視覺藝術包括繪畫、雕塑、建筑與產品、織物等設計。視覺造型采用手工或以手工為主、機器設備為輔的工藝手段。
20世紀初電影技術的誕生與20世紀中期電視媒體的出現,拓寬了視覺藝術的表現領域,視覺藝術從單一媒體跨越到多媒體;從二維(平面)延伸到三維(立體空間)和四維(時間、空間)。20世紀下半葉,數字軟硬件不斷發展更新,網絡技術與設備應用得到普及,數碼藝術與設計的飛速發展極大豐富視覺藝術的語匯,新的視覺藝術形態層出不窮:數字二維動畫與三維動畫、數字游戲、數字影視、虛擬現實、數字出版物、網頁程序界面、數字形象系統、數字廣告、數字效果圖、數碼畫、彩信……視覺藝術由傳統形態上的實體化、靜態化、單向化,開始逐漸向虛擬化、動態化、交互化方向轉變。
目前,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呈現良好勢頭,文化產業成為全國乃至全球最有前景的產業之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于文化產業(Culture Industry)的定義如下:文化產業就是按照工業標準,生產、再生產、儲存以及分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一系列活動。盡管各國依據不同的視角對于文化產業的定義和文化產業政策不盡相同,但是,其作用得到國際間的普遍重視和認可。近年來,在新的國際、國內形勢下,文化由傳統的意識形態領域擴大為經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還對一國在國際間的競爭力產生重大影響,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性日益彰顯。在此背景下,我國陸續出臺《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等一系列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性文件,旨在將文化產業提升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文化和經濟的全面振興。這些政策的出臺標志著文化產業已經上升為我國戰略性產業,在未來經濟社會生活中擔任重要角色。由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我國第一部文化產業專項規劃――《文化產業振興規劃》中將“文化創意、影視制作、出版發行、印刷復制、廣告、演藝娛樂、文化會展、數字內容和動漫等” 列為重點推進的文化產業,從政策上界定了發展重心。視覺藝術的觸角涉及到文化產業的各個方面,作為文化產業的重要內容參與到產品的設計、生產、銷售等等環節,視覺藝術產業已經成為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要素?!笆濉币巹潓⑽幕a業確定為戰略先導型國家支柱產業后,全國各地都加大了對文化產業的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建設產業基地、創意產業園等項目,培養文化產業上市企業,培育骨干文化企業,扶持中小文化創意企業,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知名文化品牌。文化消費市場空間巨大,視覺藝術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二、視覺藝術產業的定義及其發展
視覺藝術產業是以視知覺為主要滿足對象,在唯美主義的意識支配下,使作品呈現表層上的、完全以娛樂視覺為目的繼而產生心理和生理上滿足以致產生商業行為的一切精神和物質的產業。視覺藝術產業是文化產業中演藝、娛樂、動漫、游戲、文化旅游、藝術品、工藝美術、文化會展、創意設計、網絡文化、數字文化服務業等行業的主要組成部分。
視覺藝術產業是融合了視覺藝術、數字技術、創意設計、工業生產和商品營銷等的新型文化產業;也是信息化社會新型產業化道路的典型代表。視覺藝術產業是市場經濟運行的結果,其市場運作必須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生產、銷售等環節必須有可操作性。
視覺藝術產品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成為特殊的商品,具有三重屬性:一方面視覺藝術產品是以藝術手段創作出的視覺形式,無論視覺藝術產品是靜態的還是動態的、交互的,都具有視覺美學價值,能夠帶給人們審美體驗;另一方面,它必須遵循商品經濟規則,以市場動態為導向,按照現代市場經濟規律進行生產和銷售;再一方面,視覺藝術產品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形象、生動的形式,承擔著“提供優質豐富的文化產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教育,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努力形成知榮辱、講正氣、守誠信、作奉獻、促和諧的良好風尚”的重要任務。視覺藝術產品的設計生產需要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導向指導。
隨著高新技術的發展,視覺藝術產品得以大批量生產和復制,并通過現代傳播技術在全世界迅速傳播。個人手持移動終端的普及與4G網絡覆蓋,中國手機用戶與網民人數躍居世界首位;3D電視頻道開通與3D電視機、3D攝像機等硬件設備投入市場,使人們選擇更多地在家中欣賞影視節目;數字辦公、電子商務、虛擬社交、沉浸式娛樂、碎片化閱讀等體現了數字化工作、生活、學習、娛樂方式,視覺藝術產品的存在越來越具有廣泛性,消費成本越來越低廉、消費方式越來越便捷,視覺藝術產業消費主體呈全民性、大眾化趨勢,設計范疇涉及數字時代的每一個比特。視覺藝術的影響和作用無處不在。
與發展速度和廣度不相吻合的是視覺藝術產業化整體停留在摸索階段,配套管理滯后,視覺藝術產業企業起步較晚,基礎較差,普遍存在總量偏少、規模偏小、結構不合理、資金匱乏等問題;視覺藝術產業缺乏管理運營經驗,項目往往缺乏前瞻性的策劃與有效的營銷,以及貫穿始終的良好管理與資本運作。造成一些項目因資金斷鏈而夭折或銷路不暢,造成“有行業無產業”的情況;視覺藝術產品的知識產權保障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產權交易信息不對稱,造成資源浪費。視覺藝術產業在數字技術與手繪能力上已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但在腳本、情節設計與視覺形象等內容上缺乏原創,一些中小企業淪為為國外公司做“代工”,靠密集勞動賺取低廉的報酬。視覺藝術產業各行業專業人員匱乏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特別是缺少管理、策劃、創意、營銷的高端專業人才。而每年藝術設計類高校的大量畢業生面臨就業壓力,供與求發展不平衡。
三、視覺藝術發展中存在問題之解決路徑
視覺藝術的發展不僅僅事關經濟生活,還需要從國家文化安全與文化發展的戰略高度來予以重視。在現代社會中,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完善文化產業發展、推動我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加速產業結構調整都離不開視覺藝術產業。健康良性的視覺藝術產業具有經濟和文化的雙重影響力,其文化力甚至超過經濟效益,對提升國民素質、增強國家影響力均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文化產業的視域下,思考當前視覺藝術發展中存在問題,主要解決路徑包括:
第一、建立產業集群,形成產業規模,完善產業運營的各個環節。提升視覺藝術產業的市場化程度,采取合理的市場化戰略,引進競爭機制,適應市場化發展的需要。建設產業基地、產業園,在修造建筑與設施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構建公共服務平臺,為企業融資貸款、產權交易、創業孵化等提供大力支持與有效指導,為優秀視覺藝術產品提供暢通的銷售、傳播渠道。統籌政府資金支持文化創新和重大文化項目,支持社會資本進入文化創意產業,幫助視覺藝術產業發展走出困境。
第二、培養行業人才。培訓經營管理人才的綜合素質,改變依靠經驗、盲目摸索的現象,提升視覺藝術產業化各個領域的管理水平。培養文化素養、專業業務和市場實踐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引入藝術經紀人機制,以經紀人為中間機構構建文化市場和視覺藝術創作、生產的橋梁,整合設計、創意、生產、銷售、推廣等各個要素,實現視覺藝術產品的經濟價值并提升視覺藝術的文化價值和其它附加價值。
第三、進一步完善文化產業的政策法規,創造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求的文化產業的經營體制和經營組織。提高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提升文化創意和商業模式創新的積極性。鼓勵民間資本投資產業發展,發展具有民族區域特色的產業和品牌,鼓勵視覺文化產品和服務體現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精髓和優越性。加大文化執法力度,取締網絡和手機等傳播渠道上的文化垃圾,創建綠色清新的行業環境。
第四、以文化為本,創造高品質視覺藝術產品和品牌。中國有著歷史悠久而豐富絢爛的文化與藝術,為視覺藝術產品內容設計提供取之不盡的寶貴資源,視覺藝術產業的策劃、設計人員應立足本土,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發揮中國傳統視覺藝術的表現優勢,以中國傳統藝術元素為基礎突破創新,創造出具有中國藝術特色與文化意蘊、具有時代精神與新鮮面貌的視覺藝術產品。
第五、產學研結合,將藝術設計類高校學生的暑期實踐、畢業實習與視覺藝術企業的項目相結合, 教師與企業策劃師、設計師、技術人員、營銷人員共同指導學生完成項目設計,使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知識,實現學校教育與社會需求的無縫接軌,培養建設視覺藝術產業的創新人才,實現中國視覺藝術產業的騰飛。
四、結 語
2.相對于MEPG-4、H.264,AVS的最大的弱勢是產業鏈的規模還很缺乏,但AVS有六大優勢。
(1)AVS采用自主技術,可有效避免國外的專利收費,可與最新的國際標準兼容(兼容MPEG-4和H.264 國際標準基本層),有利于一塊芯片同時支持國內和國際兩種標準。在技術方案上精簡掉國際標準中因非技術原因而加入的一些不必要的模塊,從而提供性價比更高的技術,為今后進入國際市場提供了便利條件。
(2)AVS已經形成了43項專利,包括PCT(專利合作協定)國際專利1項、美國專利1項、中國專利41項(其中香港專利2項);另外,還有22項技術專利正在申請之中。
(3)AVS具有特強的編碼效率,傳送同樣的HDTV節目,MPEG-2需要大約20M的碼率帶寬,而AVS只需6~8 M(見表6)。一張普通的DVD光盤,利用MPEG-2 壓縮技術,只能存儲20多分鐘HDTV的節目,而利用AVS技術,可以存儲一部HDTV故事片。以一部90分鐘的電影為例,幾種標準壓縮后的數據量可知AVS的優劣(見表7)。業內專家們在對AVS視頻壓縮后的圖像及聲音測試質量的主觀評價為良好以上(見表8)。
(5)AVS專利收費低,如今MPEG-2每臺設備被征收2.5美元的專利費,2003年之前 MPEG-2 對家電設備征收的專利費高達6美元;MPEG-4采用按使用時間收費的模式;H.264雖然先前(2010年8月)允諾在一定期限內,可以免費授權提供給消費者使用,但未來是否要收費仍然是個疑慮;而AVS只象征性地收取每臺(機頂盒)1元人民幣的專利費。
(6)目前,MPEG正處于更新換代期,這對AVS來說,的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時機。與國內其他標準不同的是,AVS從一開始就著眼于“規避國外的專利問題”,當初開發AVS的基本思路就是:“基于可以合法免費使用和我國自主研發的專利技術,制訂出一套自主的音視頻編解碼技術標準?!?/p>
目前,AVS在全球已有20多家組織及公司支持,AVS的芯片已進入市場,芯片覆蓋高清、標清、手機等多種終端產品。AVS完整體系、全面解決,堪稱第二代信源標準之冠,當之無愧。
九.結語
從AVS發生和發展情況看(見表9),AVS已是國家信息產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產業鏈的形成和成熟與國家政策是相輔相成的。特別是前一階段,在地面數字電視傳輸系統的雙國標(DTMB+AVS)應用,AVS已在全國廣播電視的傳輸和發射領域隆重登場,上海、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山西、陜西、遼寧、四川、新疆烏魯木齊等正式開播地面數字電視AVS傳輸系統,這已成國內AVS應用的典范工程。
此次AVS+從衛星傳輸電視到衛星直播電視、從地面數字電視、有線數字電視到互聯網電視和IPTV等傳輸系統的應用實施,正是國家將AVS一步一步推上新的應用高度和重要舉措。
目前,北京、上海、美國、歐洲等公司獨立開發出了十多款AVS系列芯片,三款專業級AVS編碼器分別在北京、上海和美國硅谷誕生,數十款AVS機頂盒產品已經能夠進入廣播電視市場,AVS相關的測試設備、軟件和內容的產品已經形成系列。
專家預測,在未來10年內,AVS產業化將為信息技術企業提供3~5億枚解碼芯片,同時為企業節省10億美元的專利費。
但面對已經形成了成熟的專利標準,在產業化方面已經占領了先機的MPEG-4和H.264,AVS能否后來者居上,產業化的速度和進程,是關鍵之關鍵,當然產業化之路也是機遇和挑戰并存!
[文中注解]
[1] 算法:MPEG藍本中明確“算法”是用以完成一項或多項要求的有組織的工具集合?!八惴ā弊陨砜捎晒ぞ吆停ɑ颍┧惴ńM成。如:碼激勵線性預測、DCT圖像編碼、里德所羅門編碼、語音驅動圖像編碼。
[2] AV對象:MPEG藍本中明確“AV對象”是對可以用聲音和(或)視覺的形式來表達的現實或虛擬對象的一種表示方法。AV對象通常是具有層次性的,即它們可以由其它AV對象的組合來定義,用于構成組合的對象稱為子對象。由于子對象的組合構成的AV對象稱為復合AV對象。而所有其它的AV對象稱為基AV對象。不能被分解為子對象AV對象稱為基AV對象。
[3] 工具:MPEG藍本中明確“工具”是指完成一種或幾種MPEG-4功能集的技術。工具可以自身包含工具。如:運動補償、子帶濾波器、音視頻同步等。
[4] 級 :MPEG藍本中明確“級”是對音頻、視頻、圖形、場景描述或對象描述符類型,同時也就是對相應工具應有限制及性能評價準則的規范。在標準的規范部分中,(S、V、A)類型只能存在于某一特定的級中,不存在不屬于任何一個級的類型。然而對于有些類型可能只定義了一個級,在這種情況下就可忽略級說明。 B&P
[參考文獻]
[1]《廣播電視先進視頻編解碼(AVS+)技術應用實施指南》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與工業和信息化部文件
[2]《廣播電視先進音視頻編解碼 第1部分:視頻》廣電行業標準GY/T257.1-2012
[3]《數字音視頻編解碼技術標準AVS》AVS數字音視頻編解碼技術標準工作組
[4] AVS官方網站 http://.cn/
[5] AVSA官方網站 http://.cn/
[6] ISO/IEC JTC1/SC29/WG11,MPEG99/4960-1999,Coding of Moving Pictures and Audio.
[7] ISO/IEC 14496-1-1998,FDIS MPEG-4 Systems November.
[8] ISO/IEC 14496-2-1998,FDIS MPEG-4 Visual November.
1月20日,信息產業部正式了TD-SCDMA系列通信行業標準。參與TD-SCDMA產品開發和運營的中外企業,在產品需求定義、設備合作開發、系統集成應用等方面有標準可依,TD產業化進程再提速。
2.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有辦法產業可持續發展得保障
2月28日,以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為目的的《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強力推動企業加快產品實現有毒有害物質的替代,加快產品的更新換代,實現產業升級,確保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可持續發展,利國利民
3.入股中國聯通SK電訊助力中國3G
6月20日,韓國最大的電信運營商SK電訊與中國聯通簽訂《戰略聯盟框架協議》。SK電訊以10億美元入股聯通,成為中國加入WTO后,參與中國電信運營的首家外國運營商。雙方在3G前夜的實質性合作,體現了SK電訊拓展中國市場的信心,更昭示了中國電信市場所蘊涵的無限商機。
4.中國軟交會覆蓋產業鏈再上規模引八方商客
6月20日~25日,以“自主創新,國際合作”為主題的第四屆中國國際軟件和信息服務交易會在大連成功舉辦。軟交會覆蓋了整個軟件產業鏈,展覽的規模與層次都有大幅提高。軟交會內引外聯,為國內外軟件廠商和客戶牽線搭橋。
5.短信定制二次確認啟動通信增值服務建立新秩序
在信息產業部多項綜合質量專項活動展開后,兩大移動運營商從7月10日開始相繼對移動增值服務商(SP)實施短信定制“二次確認”,迫使眾多SP放棄了強行定制發展用戶的手段,維護了移動用戶的消費權益。多年持續上升的電信用戶投訴率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回落。
6.酷睿2面世Intel告別奔騰時代
第一顆奔騰處理器1993年面世時,誰也沒想到它會將億萬PC用戶帶入奔騰時代。13年后,7月27日面世的英特爾酷睿 2 雙核處理器,以性能提升40%、功耗降低40%的顯著功耗比,在給PC用戶帶來多、快、好、省的應用體驗同時,也終結了奔騰時代,從此,Intel步入酷睿元年。
7.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出臺數字電視產業鏈啟動
8月24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公布了《數字電視地面廣播傳輸系統幀結構、信道編碼和調制》,為啟動我國數字電視地面傳輸市場提供了規范。我國數字電視從此步入衛星、有線、地面等三種傳輸模式齊頭并進的發展階段。
8.“十一五”規劃和中長期規劃綱要信息強國建設起步
8月底,信息產業部正式《信息產業科技發展“十一五”規劃和2020年中長期規劃綱要》。綱要明確了信息產業科技的發展思路,提出了未來5~15年信息技術15個領域發展的重點技術,為2020年實現信息產業科技的整體性突破和跨越式發展做了戰略上的決策和周密的部署。
9.100納米設備初步產業化集成電路核心裝備取得歷史性突破
9月28日,國家“十五”863計劃集成電路制造裝備重大專項“100納米離子刻蝕機”和“100納米離子注入機”項目順利通過科技部組織的驗收。中芯國際簽訂采購合同額超過1億元。我國高端集成電路核心設備實現零的突破,打破了國外對我國集成電路制造業裝備的禁運遏制。
關鍵詞:云計算;數字出版;主要問題
中圖分類號:F2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06-0186-03
數字出版是傳統出版業與信息產業、計算機產業相結合衍生出的新型出版業態。當前,云計算產業的迅猛發展正在形成信息和計算機技術革新的第三次浪潮。以云計算進一步拓展數字出版產業的發展空間,其中的機遇和問題都值得思考。
一、云計算的內涵及在中國的發展
關于云計算的定義有多種,《中國云計算產業發展白皮書》(2011版)的定義:云計算是一種 IT 資源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過網絡(包括互聯網 Internet 和企業內部網 Intranet)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的硬件、平臺、軟件及服務等資源。提供資源的網絡被稱為“云”,其計算能力通常是由分布式的大規模集群和服務器虛擬化軟件搭建。云計算的運行。云計算的服務商將云計算系統資源匯聚,以各種租戶模式為用戶服務。用戶通過網絡進行計算能力的申請和調用,來滿足自己的需求。服務商根據用戶的需求,可以增減相應的 IT 資源(包括 CPU、存儲、帶寬和軟件應用等),使得 IT 資源的規??梢詣討B伸縮,滿足用戶的不同需要。用戶可直接通過互聯網或企業內部網,訪問云計算中心使用計算資源。云計算中心的服務系統設計了獨特的計量方式,用戶以使用云資源的時間長短、方式和多少繳納費用。
我們國家政府和很多行業都高度重視云計算產業的發展?!秶鴦赵宏P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國發[2010]32號)指出,加快推進三網融合,促進物聯網、云計算的研發和示范應用。2010年9月北京市發改委了《北京“祥云工程”行動計劃》確立云計算作為“北京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突破口”,正式啟動祥云工程。北京市“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提出,研制自主知識產權的各類云計算通用支撐平臺等,推動傳統產業升級。2010年7月,上海市經信委提出培育十家在國內有影響力的年經營收入超億元的云計算技術與服務企業,建成十個面向城市管理、產業發展、電子政務、中小企業服務等領域的云計算示范平臺。
目前,云計算在中國政府及公共事業建立了“政務云”“公共服務云”計算平臺;在制造業、電信業、金融業和能源業建立了軟件開發、基礎資源平臺建設和信息系統整合的應用。未來幾年云計算將在更多領域內得到廣泛運用。
二、云計算在數字出版產業發展中的運用
中國數字產業發展的十年是技術創新發展的十年,未來產業發展依然還要走技術創新的路線。一些著名的數字出版技術商已經探索云計算的應用之路。
1.方正集團建立云計算平臺。2011年6月北大方正集團所屬阿帕比公司提出了“共建云平臺、同享云服務”的理念,啟動了“云出版服務平臺”。在這一平臺上,出版商可以建立數字資源的自主授權渠道、自主選擇商業模式、安全發行和透明結算系統;渠道商可以快速搭建數字資源運營平臺,及時獲取正版資源并實現為讀者提供多終端、跨媒體閱讀服務。目前,一些出版集團、報業集團等出版單位,漢王、永正圖書和北發網數字內容運營商加入了這一平臺。赫思佳在《方正Apabi全新數字出版解決方案》中指出:數字出版的新技術包括:全文檢索、數據挖掘、語義網絡等;跨資源類型(書、報、刊、圖片、多媒體)的綜合檢索、內容關聯;個性化出版/發行;Web 2.0技術;Ajax、標簽Tag、推薦Digg、RSS、IM;跨多種平臺和設備的閱讀技術。這些技術與云計算結合,不但為云計算增添了針對性極強的服務項目,也在為技術自身的發展提升了空間。
2.中國知網建立云計算平臺。張宏偉在《云出版與數字出版產業化》中指出:CNKI云出版平臺與業務運行模式,首創了“云出版+云數圖” 獨特數字出版模式,利用云計算技術和理念,研制的一套服務于數字出版全產業鏈的綜合服務平臺。對出版者是低門檻、高效率的集約化虛擬數字出版環境和可信發行平臺。在自主出版方面,自主經營或委托超市銷售符合國際國內標準和需求的數字出版制品或有條件轉讓著作權的使用權;在發行方面,可建自主加密與安全發行保障系統;在結算方面,建立了電子商務、統計分析和需求調研系統。
3.天津市建立了國家數字出版基地云計算中心。2011年建立的云計算中心就是數字出版的云服務提供商。云計算中心的設計與部署采用了集中管理、分布式服務的模式。IaaS運營管理平臺負責統一運營管理和調度,各業務則承載在IaaS管理的資源節點上。計算中心為數字出版企業提供專業化寬帶接入、服務器托管、空間租用等業務的同時,還向企業提供綜合信息業務、資源共享、虛擬社區和多重安全等增值業務。
數字出版企業通過租賃方式使用計算中心的各類創意工具庫。使用終端設備和軟件,加工高效率的數字出版產品,實現低成本,無視地域限制的虛擬協同代工。云計算可以實現彈性存儲,支撐難預期、復雜性高、波動性大的數字版權交易。云計算還可以完成數字產品版權的發行,實現高智能的管道管理,創新版權交易的多種商業模式。
按照新聞出版總署《關于加快中國數字出版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新出政發[2010]7號)》的定義,數字出版產品包括電子圖書、數字報紙、數字期刊、網絡原創文學、網絡教育出版物、網絡地圖、數字音樂、網絡動漫、網絡游戲、數據庫出版物、手機出版物(彩信、彩鈴、手機報紙、手機期刊、手機小說、手機游戲)等。這些新的出版業態需要高性能的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作為支撐。云計算就是建立了可以滿足數字出版高數據量需求的,這樣一個自動化和自助化的高性能的平臺。這也是云計算得以應用于數字出版產業的原因所在。
三、云計算應用于數字出版的突出問題
1.云計算是否侵犯了版權制度存在著爭議。羅昕認為,“版權保護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谠频膬热莸娜ブ醒牖瘜底职鏅啾Wo提出了更加嚴峻的挑戰。我們即將生活在計算機存儲去中央化的轉型期。”王自強認為,“不管是云計算,還是數字化,都是技術。技術的發展沒有顛覆版權的基本原則,即創作產生權利;使用權利要經過許可,這就是版權保護最基本的原則。技術發展并沒有對版權制度的設計帶來顛覆性的問題?,F在我們面臨的真正挑戰是授權渠道不夠流暢,也正因這種形勢,就需要法律能夠跟上。”云計算是否侵犯了版權制度存在著爭議,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我們說云計算機有可能侵犯版權。
2.云計算存在著數據安全保存問題。《中國云計算產業發展白皮書》指出,中國云計算產業發展的關鍵障礙之一是數據和數據安全問題:包括數據存儲、傳輸安全,數據隱私、數據、身份認證等問題是用戶非常關心的問題,是阻礙當前云計算應用的關鍵障礙之一。原因正如阿飛所說,把數據存儲在基于云計算的系統上、通過互聯網來訪問數據會對賦予的任何法律保護帶來影響。比方說,行業機密和律師客戶方面的特權信息存儲在第三方服務器上時得到的保護級別與它們存儲在企業內部時得到的保護級別可能不一樣。
3.缺乏統一的技術標準和運營標準?!吨袊朴嬎惝a業發展白皮書》指出,中國云計算產業發展的另一個關鍵障礙,是中國云計算產業參與者尚未形成一套共同遵循的技術標準和運營標準。具體表現在數據接口、數據遷移、數據交換、測試評價等技術方面以及 SLA、云計算治理和審計、運維規范、計費標準等運營方面,都缺少一套公認的執行規范,不利于用戶的統一認知和云服務的規模化推廣。這里的深層次原因是,我們目前還處在云產業發展的成長階段,私有云、公有云和混合云相互交叉。特別是私有云,比如方正國際、中國知網都要建設自己的云計算系統,畫分自己的勢力范圍,就會形成各自的技術標準。標準不同是經濟利益不同。
四、以云計算推動數字出版產業發展的幾點思考
云計算以信息轉移的便捷性、運行成本的低廉性、系統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為數字出版的技術商、內容生產商、銷售商帶來了新的商業模式和巨大的市場機會;為數字出版產業的發展增添了雙翼;帶來了新的發展空間;所以我們應該支持云計算在數字出版產業的應用。但是,應該注意解決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和障礙。
1.我們應該在國家層面發展數字出版的云計算系統。我們國家的云產業還處在起飛的發展階段,在這一關鍵時期,應該把云計算和國家數字出版的重大公共建設工程結合起來。新聞總署的“新聞出版業‘十二五’時期發展規劃”提出要“堅持科技創新,將科技創新作為推動新聞出版業發展的主要支撐”。具體措施是“打造基于‘云計算’技術的學術論文平臺,推動學術期刊出版數字化轉型,帶動原創學術文獻數字出版的產業化、規范化、規?;l展”。這一舉措非常必要;但是,應用的領域還是過窄。我們還是應該以更寬的視角、更高的位置看問題,把云計算推動國家數字產業發展上升為一個整體性的政策來對待。總署會商工信部和國家科技部,協調云計算產業推動國家數字產業發展的重大政策問題。特別是在現有的九個國家級數字出版建設基地上,實施相關的重大項目建設問題。以項目為載體,重點解決數據安全的保存問題、技術標準和運營標準的統一問題。使得限制云計算運用的障礙性問題得以妥善的解決。因為只有國家級的“公有云”(也稱外部云是指通過因特網動態地、靈活地以自助方式獲取資源)建設,才符合“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要求,打破技術壁壘,技術標準和運營標準互聯互通后形成數字出版的公共服務體系,使數字出版的發展得到有效的保障。
2.我們還應該深入追蹤研究大型數字出版技術服務企業的云計算建設情況。像方正集團、中國知網都在建設自己的云計算數字出版系統。他們是如何為數字出版企業包括出版社、報社和大型數字出版公司解決數據安全存儲問題的?他們建設中的問題和困難是什么?他們會不會形成壟斷反而妨礙了數字出版產業的發展。比如中國知網的利益鏈條中,就有忽視了原作者的權益問題。對這些問題深入研究有助于我們出臺有利于數字出版產業發展的產業政策。
3.我們應該研究云計算對中小出版社的幫助問題。中小型出版社在數字轉型期遇見了很多困難和問題。有很多技術問題難以逾越,資金問題也限制了發展。云計算為其發展帶來了機遇。政府有關部門要為中小出版社搭橋牽線,讓云計算企業為其搭建數字出版平臺,尤其要保護其權益。在國家建設云計算數字出版系統時,要考慮如何讓中小型出版社受益,為其尋找有效的云計算商業模式,幫助中小型出版社走出困境。
參考文獻:
[1] 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云計算產業發展白皮書:2011 版[EB/OL]..
[2] 共建云出版平臺 同享云出版服務[EB/OL]..
關鍵詞:數字圖書館 產業化 信息產品
1、數字圖書館浪潮
現代信息技術對有高度價值的圖像、文本、語音、音響、影像、影視、軟件和科學數據庫等多媒體信息進行收集、組織、規范性的加工和壓縮處理,使其轉化為數字信息,然后通過計算機技術進行高質量保存和管理,實施知識增值,并通過網絡通訊技術進行高效、經濟地傳播、接收,使用戶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從網上得到各種服務。同時,數字圖書館工程建設還包括知識產權、存取權限、數據安全管理,加強研究機構、商業機構、政府和教育團體之間的聯系與合作等內容??梢哉f,圖書館數字化是圖書館自動化發展的高級階段,它是一個無限的、開放的、有組織的信息資源庫大系統,本地和遠程用戶可能在網格化的環境中,對系統內的信息資源進行一致性訪問,獲得自己所需的最終信息,從而使人們對圖書館的利用不再有時空的限制,用戶不論在任何時間和地點,只要通過其聯網的電腦,便可縱覽天下群書,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資源共享。它的出現將對人們的生活和行為方式產生巨大的影響。
2、數字圖書館產生化勢在必行
我國中文數字圖書館的建設從上一世紀末開始起步,到2001年,已經開成了包括內容提供商(出版社)、技術提供商(IT企業)、高校(第一級用戶)在內的龐大產業鏈。作為國內最早的數字圖書館技術研發者,北京超星技術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于1997年12月就將其遠程圖書瀏覽器安裝到“瑞得在線”網站上,創建了國內首家以圖像存儲為主的數字圖書館——超星數字圖書館。2000年6月,超星被列為國家863計劃中國數字圖書館示范工程;2000年底,又一家民營企業——北京書生科技有限公司也開始了數字圖書館的業務運營;2002年,本來一直在電子圖書領域下功夫的方正,也突然出現在數字圖書館市場上。眾多企業的進入,立刻盤活了這個市場。
2.1 制作成本比較高昂
雖然大量圖書被加工成了數字圖書,但是高昂的制作成本,使得圖書電子化成了一個不小的難題。2000年網絡的時候,許多剛剛成立、還沒有一本電子圖書的網站突然發現了一個實際問題:要電子化一本圖書,光是把鉛字轉化為文體,就需要近1000元。如此一來,需要投入近1億元才能建成一個有10萬套圖書的小型圖書館。這1億元又如何回收?
2.2 數字圖書館產業結構比較簡單
企業制作數字圖書資源庫,然后出售給各地的圖書館,各地圖書館再把這些圖書提供給讀者。在這個環節中,位于上游的出版社只是簡單地成為了紙質文體的提供者,他們的資源根本沒有利用起來。
2.3 數字圖書館標準不統一
國內目前已經建起了上百家數字圖書館,但是,這些館各自獨立,數字化標準格式不統一,相互之間不兼容,讀者檢索起來很困難,成為數字圖書館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2.4 市場營銷效果差強人意
數字圖書館概念如今已深入人心,林林種種的數字圖書館也相繼問世,許多數字圖書館已開始市場化經營,其中有經營成功者,但多數經營效果與預期相差甚遠。這其中有數字圖書館技術尚未完全成熟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因為其市場營銷手段問題。
因此,就我國現狀來看,數字圖書館產生化是必由之路。
3、數字圖書館產業化發展的對策
聯合同經濟委員會對于產業化的定義為:生產連續性、生產物標準化、生產過程各階段集約化、工程高度組織化、盡可能使用機械代替人工、生產與組織一體化的研究和實施。
3.1 加強統籌規劃管理
眾所周知,數字圖書館作為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它已經成為現代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資源和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程度的重要標志。數字圖書館的建設是一個高投入、高風險、科技含量高的重大工程,它的成敗對整個IT業的發展將會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必須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和科學論證,制訂一個符合時展要求的數字圖書館建設方案和目標。這是確保將來工程順利完成并能有效運行的必要的基礎性工作。
3.2 建立市場運行機制
目前,中國數字圖書館建設引入了商業化的運行機制,在進行公益的同時,正在積極尋求其中的利潤點。數字圖書館的核心內容就是知識和信息,而知識和信息即可以是產品,也可是內容,還可以是服務,它們可以以不同的商品的形態出現。無論是面對企業用戶還是個人用戶,數字圖書館都能找到自己的產業價值和利潤來源,從而形成屬于自己的產業實體。采用產業化運行機制的數字圖書館將極大地緩解傳統圖書館長期面臨的眾多壓力,如館藏文獻不斷增長的壓力,館舍緊張與資金短缺的壓力,為到館讀者提供借閱服務的壓力等。這樣不但能充分實現資源共享,避免重復建設造成的巨大浪費,真正實現“資源面前人人平等”,還將為圖書館帶來相當可觀的經濟效益,如會員費收入、網絡廣告收入、網上出版物銷售收入等。超星數字圖書館的市場化動作模式為眾多的數字圖館企業樹立了榜樣。
3.3 加大版板保護力度
市場經濟就是法制經濟,在中國已入世的今天,大力保護著作權、版權等知識產權的任務已成了數字圖書館界刻不容緩的責任。目前,在這方面急需做的工作,一是大力進行適應產權法的宣傳與教育,結合國家普法教育,逐漸形成人們的法律意識;二是努力地、大幅地提高政府、企業和個人掌握、運用知識產權法的能力和水平。對圖書館從業人員來說,對著作權、版權等知識產權的保護已與他們從事的日常工作密不可分,這就要求他們具有很高的法律素質,將知識權的保護工作落實到數字圖書館建設與服務的全過程中。同時,圖書館從業人員還負有向所有被服務者進行知識產權保護宣傳的責任。這樣,通過多方面的工作,使整個社會都能夠尊重知識產權。
參考文獻
[1]趙永蘭.走向數字化圖書館[J].周品師范高等專等學校學報,2003(5).
跨國軟件企業正在積極進行戰略轉型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背景下,軟件正在成為新型工業基礎設施,跨國軟件企業正是基于這一判斷,積極布局工業軟件和進行戰略轉型。
向工業云服務提供商轉型。企業認為,SaaS 模式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全球最主要的軟件服務交付方式,并積極投身工業云平臺建設。達索公司2009年開始布局業務轉型,研發了3D EXPERIENCE云平臺,其旗艦產品CATIA 在工業設計軟件領域遙遙領先。
向行業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面對產品、工藝和需求的日趨復雜化,智能制造需要專業化的系統解決方案,向行業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已成為跨國軟件企業的重要戰略方向。達索公司已不把自己界定為軟件公司,而是科技公司,公司編程人員只占30%,其他人員均是工程背景出身,可提供面向制造業、建筑業、醫療等12個行業的系統解決方案。SAP積極致力于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安全駕駛等行業系統解決方案的研發和產業化。IBM推出的人工智能系統Watson目前已在制造業等17個行業開展應用。
積極構建智能制造產業生態。智能制造產業生態系統是未來競爭的制高點。近年來,跨國軟件企業面向生產制造全過程、全產業鏈、產品全生命周期,開展了對研發設計工具、制造執行系統、管理軟件等領域工業軟件企業的收購,來完善產品業務體系,構建產業生態以提升市場競爭力。SAP自2001 年起先后收了 TopTier、Business Objects、Sybase等公司,軟件產品體系覆蓋了制造全流程。Siemens自2007年收購UGS 成立了Siemens PLM Software,之后又相繼收購了 Vistagy、Kineo、TESIS、Camstar等公司,將工業軟件技術與工業自動化技術融合,強化以PLM為代表的綜合數字化能力,提供軟硬一體的數字工廠解決方案。
未來工業發展方向
通過調研分析,由軟件支撐和定義的未來工業將是由數據和知識協同驅動,由平臺主導向服務化轉型的工業。
未來工業將是數據和知識協同驅動的工業。當感知無所不在、連接無所不在,數據一定也會無所不在,未來工業將由數據和知識協同驅動。一方面,通過數據的自動流動解決復雜問題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通過隱性知識的顯性化實現生產制造全過程的標準化和模塊化。西門子研發的貫穿于產品生命周期各環節的“數字化雙胞胎”――“產品數字化雙胞胎”“生產工藝數字化雙胞胎”“設備數字化雙胞胎”,它們將 PLM(生命周期管理軟件)、MES(制造執行系統)和TIA(全集成自動化) 集成在Teamcenter數據平臺上,可實現數據的自動流動和隱性知識的顯性化,代表了未來工業發展方向。
未來工業將是由平臺主導的工業。未來工業將是平臺之爭,誰掌控了工業云和大數據平臺,誰將擁有規則的制定權、標準的話語權和生態的主導權,也將搶占制造業競爭的制高點。Siemens搭建的 Sinalytic平臺、SAP搭建的HANA平臺,覆蓋了工業產品的研發設計、工藝仿真、原型測試、生產制造、遠程服務等各環節,其本質都是以開放化平臺為核心,向下整合硬件資源,向上承載軟件應用,構建智能制造產業生態,引領未來工業方向。
未來工業將是向服務化轉型的工業。隨著制造和服務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以產品制造為核心的傳統發展模式正在向提品服務系統轉變,服務型制造將是未來工業的重要方向之一。微軟、SAP、PTC等跨國軟件企業均積極與制造企業合作,為制造企業開展智能服務提供技術支撐。
對策建議
下大力氣培育平臺化工業軟件企業。我國尚沒有Siemens PLM software、GE digital、SAP這樣的可提供工業云和大數據服務的工業軟件企業。應積極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加快工業軟件產業化,開展跨界合作,合力打造工業云和大數據公共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