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26 14:57:28
序論:在您撰寫幼兒園環境的教育性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談到"環境",誰都很熟悉,因為我們無時無刻都身處在一個環境中,環境可謂無所不在,有大有小,幼兒園環境則是我們所熟悉的一個環境。幼兒園是幼兒快樂成長的地方,幼兒園的一切都會影響幼兒的身心發展。
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在今天,人們一直所重視的幼兒園環境的創設提高到了一個重要的位置,被譽為"孩子的第三任老師"!一個好的幼兒園環境就應該是一本立體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無聲教科書。然而多次外出參觀學習便發現,有些幼兒園在具體創設過程中,普遍存在著許多問題:
其一、只求美觀,強調環境裝飾性擺設。有的幼兒園在墻壁上掛著一幅幅精美高檔的壁畫,這些"高高在上",缺乏童趣和童真,過于成人化的"精品",不能引起幼兒的注意和興趣,試問這種毫無意義的墻飾怎能為環境教育主體的幼兒服務呢?顯然,這與身高僅有一米左右的幼兒是完全不合理的搭配,這將使我們的教育主體白白失去一次受教育的機會,再漂亮的墻飾也只能是孩子們眼界以外的擺設。
其二、形式單一,忽視幼兒的參與性。幼兒園的環境布置應當營造一種美好和快樂的氛圍,以此激發了幼兒的情緒,使幼兒喜歡與其中的人、事、物交往,而有些老師所創設的環境一味追求形式的美觀,為了不讓幼兒加以"破壞",有的老師還硬性規定只能看不能動,成了一種華而不實的點輟。這樣,嚴重缺乏可讓幼兒參與的活動變化的內容與機會。
其三、一成不變,輕視環境創設的教育性。有些老師為省時省力,節約裝飾開支,一學期甚至一年才搞一次環境布置,不管自己布置得是否有教育意義,是否失去時效性,也不管它是否已"黯然失色",讓它成為"永久的裝飾",還把這視為節約材料的好方法。其實不然,正由于它缺乏可變性,不能及時為幼兒傳遞一種新鮮的教育信息,久而久之,孩子們就會對它失去原有的興趣,對它"視而不見"。
那么,我們又怎么去發揮環境創設活動的教育作用,努力營造與主題活動相適宜的環境氛圍,讓環境創設成為幼兒的第三任老師呢?我園對環境創設尤為重視,經常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全體教師積極開展環境創設比賽活動,在不斷的探索、學習中,我也摸索出了一些創設心得:
1、讓幼兒及其作品融入環境,使環境科學化、藝術化。
幼兒每次的作品,都是他們智慧的結晶。為此,根據幼兒每次活動的作品類型,我會提前設計出不同風格的版面。當幼兒的作品完成后,我會指導幼兒自己動手把已貼上標志的作品粘貼在合適的位置,當全部的作品張貼完成后,就會形成一幅別具風格的作品版面。如:中班幼兒作品"太陽花",我先用紙板制作了一棵大樹的樹桿,再用彩色卡紙做出兩三只漂亮的蝴蝶,然后指導每個孩子的花兒錯落有致地粘貼在樹干的周圍,一幅凝聚全體幼兒智慧的版面制作完成了。幼兒看到自己的作品變成一棵"太陽花樹",興奮不已,他們不停地互相欣賞著、議論著,在不知不覺中將個人融入了集體,既分工又合作,不僅展示自己,也看到他人的成功。
2、讓環境隨季節、時令變換。
不同的季節、時令,周圍環境事物都會在不斷的變化。通過變換不同的環境讓幼兒感知季節時令的轉化和更改。如:春天來了,先通過戶外活動讓幼兒觀察感知春天,再進行制作活動,幼兒會根據自己所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進行繪畫、剪貼出相關的作品。"黑黝黝的小蝌蚪,帶剪刀的小燕子,嫩嫩的小草,黃黃的迎春花,冰雪融化后潺潺流淌的小河"......大家的作品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幅春來了的美麗圖畫。同樣,夏季的粉荷盛開,綠樹紅花,秋季的碩果累累,黃葉飄飄,冬季的白雪皚皚,大地蒼茫,都是環境布置的重點,這些突出的帶有明顯季節特征的作品讓幼兒一目了然,并由于親身的制作體驗而記憶深刻。
3、讓區域環境生活化。
在區域活動中,為幼兒提供豐富的半成品和成品材料,并投放與主題相關的豐富的材料。選擇幼兒在生活中看得見、摸得著、感興趣的內容,將他們蘊含在區域、自然角等環境中,以滿足幼兒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如:科學區內收集許多好玩的感應玩具、汽車玩具和發條玩具。幼兒對科學的概念是抽象的,當自己親手播種科學的時候,教師毋庸多說,幼兒就會收獲良多。在圖書區投放大量的科技圖書,投放名人、偉人的圖書、圖片及資料照片。圖文并茂,深深感染著幼兒。
當區域環境生活化時,孩子周圍就形成了一個自主寬松的認知環境,他們在交流中思想進步,在合作中動作迅速發展,而且非常有利于培養幼兒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
幼兒園環境是幼兒顯性教育和隱性表達的重要因素,是幼兒園教育不可缺少的要素。環境伴隨著幼兒的成長,同時也展示著他們的點滴進步。環境雖小,卻展示著智慧,滋潤著心靈,探索者成長。孩子們在自己的作品前體驗著快樂,炫耀著成果,欣賞著自己的美滿世界。
總之,幼兒的世界應該是美麗的,在幼兒園,他們眼睛所觸及的每一處風景、每一個角落都應該是美的。一種經過精心修飾又不露痕跡、源于自然又超于自然的美,讓他們的眼睛在經過純美色彩的無數次浸染之后,變得懂美愛美起來,讓他們的雙手在制作美創造美的過程中,變得靈巧起來,讓他們的心靈在無數次欣賞之后,變得純凈美好起來。我們應該合理地綜合組織各方面的教育內容,并滲透于幼兒一日生活的各項活動中,充分發揮環境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讓有限的活動環境成為幼兒無限成長的階梯。
參考文獻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江蘇教育出版社
[2]李曉娟.幼兒園環境的創設[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幼教研究)
一、讓環境創設中的地飾、墻飾“說話”
“環境是可以說話的”,經過良好設計的環境可以起到暗示和誘發孩子積極行為的作用。我們在設計環境中裝飾的內容時要有一定的選擇性,應更多考慮裝飾內容隱含的教育價值,而不能一味只追求精致、美觀。例如,在地面上貼擺放椅子的標志,在進行集體活動之前幼兒就能把自己的椅子放到位,不用老師親自擺放一把把椅子,節省了很多時間,也鍛煉了孩子們自我管理的能力。還可以在活動室放玩具的墻上,張貼“玩具要輕拿輕放”“玩具要大家一起玩”等標語,隨時提醒幼兒玩具是大家的,大家一起玩,潛移默化地強化幼兒分享的優秀品質。物品筐上貼上物品的標志,讓幼兒很容易找到所需物品,又能很快地把物品放到位。孩子來到幼兒園,家長最關注自己孩子每天在幼兒園里的飲水量,因此,我們在放保溫桶附近的墻面上,布置一個版塊——《今天你喝水了嗎》。把一次性的紙杯固定在墻上,每人一個,上面貼有孩子的照片,從早上來幼兒園開始,幼兒每喝完一杯水,自己在貼有自己照片的杯子里插上一面小紅旗作為獎勵。這樣,孩子們喝水的積極性提高了,到晚上家長來接孩子時也能看到自己孩子一天喝了幾杯水,老師也不用給家長逐一介紹孩子的喝水情況。我們在每張小床邊上貼上了小圓點——小鞋子的“家”。午睡時,幼兒都能將自己脫下的鞋子整齊地擺放在自己的小床邊。在盥洗室以幼兒如廁、洗手的先后順序照片創設暗示環境,讓環境“說話”,引導幼兒模仿學習照片上的正確方法,學會自主管理,規范幼兒的行為習慣,讓孩子憑借自身的思考、判斷,協調與環境的關系,不斷獲得經驗,建構自我服務意識,使環境像一位無聲的老師,時時提醒幼兒應該怎么做。這就充分發揮了環境隱性的教育作用。
二、以幼兒的眼光來創設環境,注重教育性、情趣性、參與性
秋天來了,我帶領孩子走出幼兒園,來到大自然中,讓孩子找找秋天的秘密,欣賞五彩繽紛的秋菊,看著落葉如蝴蝶般飄落,研究葉子的色彩變化。在孩子們熱烈討論后,我們決定通過畫畫、剪貼、制作的形式,共同來完成一幅主題為“秋天的公園”的畫。孩子們有的用楓葉做裝飾;有的用棉簽蘸顏料畫上五顏六色、姿態各異的;有的用紅色皺紙卷制細巧的一串紅,并用綠色彩紙剪成雞心形狀裝飾成葉子;還有幼兒用油畫棒畫雞冠花,還不忘在上面點上黑色的“花籽寶寶”……大家共同完成了“秋天的公園”。
讓幼兒來提供布置主題環境的材料和作品,是幼兒參與環境創設的重要途徑。在我們的活動室里,設置了一個“百寶箱”,里面收集了幼兒從家里帶來的各種瓶子、盒子、掛歷、包裝紙、泡沫板、吸管、碎布頭等廢舊物品,也有蛋殼、開心果殼、田螺殼、蟹殼、蟶殼、樹葉、柿子核、桂圓核等自然材料。在老師的啟發引導下,孩子們用餅干盒做成了鐘表、電視機,用牙膏盒做成了汽車、樓房,用酸奶瓶做成了小機器人、小鳥、望遠鏡,用糖果盒做成了電視機、寶塔、小豬,用易拉罐做成了各種娃娃、小動物,用蛋殼做成了熊貓、金魚、娃娃……用這些幼兒的作品來裝扮我們的活動室,孩子們都很開心,對收集各種廢舊物品也更加感興趣了。幼兒在這個積極參與收集、制作的過程中,想象力、創造力、動手操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三、讓環境活起來,使環境無處處“說話”、處處有教育
幼兒園常常存在這樣的現象:幼兒園布置的環境,開學時和放假時都是一個樣兒的。這種環境創設得再美也只是一種靜態的擺設而已,時間長了也不再能吸引孩子們的眼球了。以班級圖書角為例,在班上設立一個書柜,放上一些圖書,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自由取閱。但由于書柜容量有限,孩子短時間內就會把書柜上的書看完,之后書柜上的書就不再吸引他們了。而且,他們還會經常為爭某本書發生爭吵,在讀書時大聲喧嘩、不愛護書本等。為了化解這些問題,我們決定讓每個幼兒自帶一本圖書,寫上班級、姓名后投放到圖書角。為了讓書真正“活”起來,我們嘗試每周五家長和寶寶可自行借一本書回家進行親子閱讀,半個月或一個月后進行交換。教師對圖書進行篩選后,還可以進行年級之間的交換。這樣的舉措深受孩子、教師和家長的喜愛。因為此時的圖書角,不再是靜態的擺設,而是活的教育資源,表面上是靜態地呈現在班級的圖書角,其實圖書從一個班級傳遞到了另一個班級,傳遞到了一個又一個孩子手中。
為了促進孩子與環境互動,使進入圖書角的每個孩子都能自覺地遵守讀書規則,我們添加了“圖書醫院角”,投放了粘膠、剪刀等材料和工具,指導孩子對損壞的書進行修補。我們還結合閱讀實踐,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在圖書角里增加了圖文并茂的友情提醒,讓孩子進入后就知道要一頁一頁地翻、安靜地看、看完后要放回原位等。
可見,幼兒園完全可以充分利用環境創設,為幼兒創設操作性、參與性強,充滿童趣和富有教育意義的環境,讓幼兒有更多的機會去探索,促進孩子身心的發展,使他們在和諧的環境中健康地成長。
【關鍵詞】 環境 幼兒園環境 布置
談到“環境”,誰都很熟悉,因為我們無時無刻都身處在一個環境中,環境可謂無所不在,有大有小,幼兒園環境則是我們所熟悉的一個環境。幼兒園是幼兒快樂成長的地方,幼兒園的一切都會影響幼兒的身心發展。《孟母三遷》的故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流傳話語無不讓我們深刻體會到環境的重要性。
《幼兒園工作規程與條例》中明確指出:“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與條件……要有計劃的綠化園地,重視幼兒的環境布置,要使幼兒生活在明朗的、愉快地、富有教育意義的環境里?!痹凇队變簣@教育綱要》中也明確要求:“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本C上所述,在新《綱要》的學習及實施過程中,我們越來越深刻領悟到環境在幼兒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為幼兒創設良好的活動環境是教師教育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
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在今天,人們把一直所重視的幼兒園環境的創設提高到了一個重要的位置,被譽為“孩子的第三任老師”!一個好的幼兒園環境就應該是一本立體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無聲教科書。
近年來,我們廣大幼兒教師在幼兒園環境創設過程中,以獨具匠心的創意和巧妙絕倫的構思及高超非凡的技巧走出了一條“邊學習、邊實踐、邊完善”的成功之路。然而多次外出參觀學習便發現,有些幼兒園在具體創設過程中,普遍存在著許多問題:
其一、只求美觀,強調環境裝飾性擺設。有的幼兒園在墻壁上掛著一幅幅精美高檔的壁畫,這些“高高在上”,缺乏童趣和童真,過于成人化的“精品”,不能引起幼兒的注意和興趣,試問這種毫無意義的墻飾怎能為環境教育主體的幼兒服務呢?顯然,這與身高僅有一米左右的幼兒是完全不合理的搭配,這將使我們的教育主體白白失去一次受教育的機會,再漂亮的墻飾也只能是孩子們眼界以外的擺設。
其二、形式單一,忽視幼兒的參與性。幼兒園的環境布置應當營造一種美好和快樂的氛圍,以此激發了幼兒的情緒,使幼兒喜歡與其中的人、事、物交往,而有些老師所創設的環境一味追求形式的美觀,為了不讓幼兒加以“破壞”,有的老師還硬性規定只能看不能動,成了一種華而不實的點輟。這樣,嚴重缺乏可讓幼兒參與的活動變化的內容與機會。
其三、一成不變,輕視環境創設的教育性。有些老師為省時省力,節約裝飾開支,一學期甚至一年才搞一次環境布置,不管自己布置得是否有教育意義,是否失去時效性,也不管它是否已“黯然失色”,讓它成為“永久的裝飾”,還把這視為節約材料的好方法。其實不然,正由于它缺乏可變性,不能及時為幼兒傳遞一種新鮮的教育信息,久而久之,孩子們就會對它失去原有的興趣,對它“視而不見”。
那么,我們又怎么去發揮環境創設活動的教育作用,努力營造與主題活動相適宜的環境氛圍,讓環境創設成為幼兒的第三任老師呢?我園對環境創設尤為重視,經常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全體教師積極開展環境創設比賽活動,在不斷的探索、學習中,我也摸索出了一些創設心得:
1 讓幼兒及其作品融入環境,使環境科學化、藝術化
幼兒每次的作品,都是他們智慧的結晶。為此,根據幼兒每次活動的作品類型,我會提前設計出不同風格的版面。當幼兒的作品完成后,我會指導幼兒自己動手把已貼上標志的作品粘貼在合適的位置,當全部的作品張貼完成后,就會形成一幅別具風格的作品版面。如:中班幼兒作品“太陽花”,我先用紙板制作了一棵大樹的樹桿,再用彩色卡紙做出兩三只漂亮的蝴蝶,然后指導每個孩子的花兒錯落有致地粘貼在樹干的周圍,一幅凝聚全體幼兒智慧的版面制作完成了。幼兒看到自己的作品變成一棵“太陽花樹”,興奮不已,他們不停地互相欣賞著、議論著,在不知不覺中將個人融入了集體,既分工又合作,不僅展示自己,也看到他人的成功。
當家長接送幼兒時,幼兒會很興奮地告訴爸爸媽媽,這是我的作品,這是某某的,這是誰誰的……家長看到孩子的點滴進步感到無比自豪。這樣創設的版面環境在無意中成為家園聯系的橋梁。應注意的是,教師在布置以幼兒為主的版面時應以幼兒作品為主,教師創意為輔,教師的創意應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豐富的環境對3~6歲的幼兒而言,是會說話的。孩子不僅受環境的刺激而豐富積累直接經驗,而且還與環境互動,豐富環境,變化環境,孩子們的作品布滿墻面和教室,使孩子感受到“這是我們的教室”的溫馨和親切!
2 讓環境隨季節、時令變換
不同的季節、時令,周圍環境事物都會在不斷的變化。通過變換不同的環境讓幼兒感知季節時令的轉化和更改。如:春天來了,先通過戶外活動讓幼兒觀察感知春天,再進行制作活動,幼兒會根據自己所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進行繪畫、剪貼出相關的作品?!昂邝铟畹男◎蝌?,帶剪刀的小燕子,嫩嫩的小草,黃黃的迎春花,冰雪融化后潺潺流淌的小河”……大家的作品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幅春來了的美麗圖畫。同樣,夏季的粉荷盛開,綠樹紅花,秋季的碩果累累,黃葉飄飄,冬季的白雪皚皚,大地蒼茫,都是環境布置的重點,這些突出的帶有明顯季節特征的作品讓幼兒一目了然,并由于親身的制作體驗而記憶深刻。
3 讓區域環境生活化
在區域活動中,為幼兒提供豐富的半成品和成品材料,并投放與主題相關的豐富的材料。選擇幼兒在生活中看得見、摸得著、感興趣的內容,將他們蘊含在區域、自然角等環境中,以滿足幼兒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如:科學區內收集許多好玩的感應玩具、汽車玩具和發條玩具。幼兒對科學的概念是抽象的,當自己親手播種科學的時候,教師毋庸多說,幼兒就會收獲良多。在圖書區投放大量的科技圖書,投放名人、偉人的圖書、圖片及資料照片。圖文并茂,深深感染著幼兒。在角色區投放若干生活用品——酸奶瓶、衛生筷、果凍盒,易拉罐、小玩具……豐富認識社會的經驗,實際交流體驗生活的樂趣。在音樂區投放世界名曲,優美兒歌、vcd等,耳染目儒。在操作區投放各類紙張、彩筆、油畫棒、鉛筆、剪刀、膠水、廣告色等,手腦并用。幼兒自愿選擇區域進行活動,完成與主題相符的內容,教師抓住機會引導被激發好奇心的幼兒,一起研究,共享發現的快樂,而不要讓他們盲目探索,更不能給幼兒錯誤的概念。幼兒在和同伴的合作交流中提高認識,積累經驗,學學做做,達到玩中學,學中玩目的。
當區域環境生活化時,孩子周圍就形成了一個自主寬松的認知環境,他們在交流中思想進步,在合作中動作迅速發展,而且非常有利于培養幼兒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
4 讓環境動靜交替
所謂環境動靜交替,就是把版面布置與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如在版面上已布置了春天來了的畫面,再結合主題知識,引導幼兒學習種植“小豆豆發芽了”,教師每天帶領幼兒觀察記錄豆豆的生長情況,豆豆發芽了,豆豆長葉了,豆豆長大了……在自然角讓幼兒主動觀察會變的小蝌蚪,是先長后腿還是長前腿,尾巴在長出前腿后還有沒有等等。這樣的環境動靜交替,幼兒充分感知萬物始于春,春是萬物復蘇的季節。蒙臺梭利曾說過:“在教育上,環境扮演的角色相當重要,因為孩子從環境中吸取所有的東西,并將其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痹谂c環境,材料交互作用的過程中,孩子們逐步產生認識周圍世界的能力,掌握通過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怎樣思考、表達和主動建構經驗,體驗了探究過程的樂趣與艱辛,培養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生活觀。
全國特級幼兒教師應彩云在《孩子是天,我是云》一書中寫道:“一個有啟發性和支持性的豐富環境吸引著幼兒,激發著孩子的構思、想象和創造,使孩子們成為環境的主人。幼兒園環境是幼兒顯性教育和隱性表達的重要因素,是幼兒園教育不可缺少的要素?!杯h境伴隨著幼兒的成長,同時也展示著他們的點滴進步。環境雖小,卻展示著智慧,滋潤著心靈,探索者成長。孩子們在自己的作品前體驗著快樂,炫耀著成果,欣賞著自己的美滿世界。
總之,幼兒的世界應該是美麗的,在幼兒園,他們眼睛所觸及的每一處風景、每一個角落都應該是美的。一種經過精心修飾又不露痕跡、源于自然又超于自然的美,讓他們的眼睛在經過純美色彩的無數次浸染之后,變得懂美愛美起來,讓他們的雙手在制作美創造美的過程中,變得靈巧起來,讓他們的心靈在無數次欣賞之后,變得純凈美好起來。我們應該合理地綜合組織各方面的教育內容,并滲透于幼兒一日生活的各項活動中,充分發揮環境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讓有限的活動環境成為幼兒無限成長的階梯。
參考文獻
1 成功教育,2008(08)
關鍵詞: 環境 幼兒園環境 布置
談到“環境”,誰都很熟悉,因為我們無時無刻都身處在一個環境中,環境可謂無所不在,有大有小,幼兒園環境則是我們所熟悉的一個環境。幼兒園是幼兒快樂成長的地方,幼兒園的一切都會影響幼兒的身心發展。《孟母三遷》的故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流傳話語無不讓我們深刻體會到環境的重要性。
《幼兒園工作規程與條例》中明確指出:“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與條件……要有計劃的綠化園地,重視幼兒的環境布置,要使幼兒生活在明朗的、愉快地、富有教育意義的環境里?!痹凇队變簣@教育綱要》中也明確要求:“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本C上所述,在新《綱要》的學習及實施過程中,我們越來越深刻領悟到環境在幼兒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為幼兒創設良好的活動環境是教師教育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
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在今天,人們把一直所重視的幼兒園環境的創設提高到了一個重要的位置,被譽為“孩子的第三任老師”!一個好的幼兒園環境就應該是一本立體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無聲教科書。
近年來,我們廣大幼兒教師在幼兒園環境創設過程中,以獨具匠心的創意和巧妙絕倫的構思及高超非凡的技巧走出了一條“邊學習、邊實踐、邊完善”的成功之路。然而多次外出參觀學習便發現,有些幼兒園在具體創設過程中,普遍存在著許多問題:
其一、只求美觀,強調環境裝飾性擺設。有的幼兒園在墻壁上掛著一幅幅精美高檔的壁畫,這些“高高在上”,缺乏童趣和童真,過于成人化的“精品”,不能引起幼兒的注意和興趣,試問這種毫無意義的墻飾怎能為環境教育主體的幼兒服務呢?顯然,這與身高僅有一米左右的幼兒是完全不合理的搭配,這將使我們的教育主體白白失去一次受教育的機會,再漂亮的墻飾也只能是孩子們眼界以外的擺設。
其二、形式單一,忽視幼兒的參與性。幼兒園的環境布置應當營造一種美好和快樂的氛圍,以此激發了幼兒的情緒,使幼兒喜歡與其中的人、事、物交往,而有些老師所創設的環境一味追求形式的美觀,為了不讓幼兒加以“破壞”,有的老師還硬性規定只能看不能動,成了一種華而不實的點輟。這樣,嚴重缺乏可讓幼兒參與的活動變化的內容與機會。
其三、一成不變,輕視環境創設的教育性。有些老師為省時省力,節約裝飾開支,一學期甚至一年才搞一次環境布置,不管自己布置得是否有教育意義,是否失去時效性,也不管它是否已“黯然失色”,讓它成為“永久的裝飾”,還把這視為節約材料的好方法。其實不然,正由于它缺乏可變性,不能及時為幼兒傳遞一種新鮮的教育信息,久而久之,孩子們就會對它失去原有的興趣,對它“視而不見”。
那么,我們又怎么去發揮環境創設活動的教育作用,努力營造與主題活動相適宜的環境氛圍,讓環境創設成為幼兒的第三任老師呢?我園對環境創設尤為重視,經常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全體教師積極開展環境創設比賽活動,在不斷的探索、學習中,我也摸索出了一些創設心得:
1 讓幼兒及其作品融入環境,使環境科學化、藝術化
幼兒每次的作品,都是他們智慧的結晶。為此,根據幼兒每次活動的作品
類型,我會提前設計出不同風格的版面。當幼兒的作品完成后,我會指導幼兒自己動手把已貼上標志的作品粘貼在合適的位置,當全部的作品張貼完成后,就會形成一幅別具風格的作品版面。如:中班幼兒作品“太陽花”,我先用紙板制作了一棵大樹的樹桿,再用彩色卡紙做出兩三只漂亮的蝴蝶,然后指導每個孩子的花兒錯落有致地粘貼在樹干的周圍,一幅凝聚全體幼兒智慧的版面制作完成了。幼兒看到自己的作品變成一棵“太陽花樹”,興奮不已,他們不停地互相欣賞著、議論著,在不知不覺中將個人融入了集體,既分工又合作,不僅展示自己,也看到他人的成功。
當家長接送幼兒時,幼兒會很興奮地告訴爸爸媽媽,這是我的作品,這是某某的,這是誰誰的……家長看到孩子的點滴進步感到無比自豪。這樣創設的版面環境在無意中成為家園聯系的橋梁。應注意的是,教師在布置以幼兒為主的版面時應以幼兒作品為主,教師創意為輔,教師的創意應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豐富的環境對3~6歲的幼兒而言,是會說話的。孩子不僅受環境的刺激而豐富積累直接經驗,而且還與環境互動,豐富環境,變化環境,孩子們的作品布滿墻面和教室,使孩子感受到“這是我們的教室”的溫馨和親切!
2 讓環境隨季節、時令變換
不同的季節、時令,周圍環境事物都會在不斷的變化。通過變換不同的環境讓幼兒感知季節時令的轉化和更改。如:春天來了,先通過戶外活動讓幼兒觀察感知春天,再進行制作活動,幼兒會根據自己所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進行繪畫、剪貼出相關的作品?!昂邝铟畹男◎蝌?,帶剪刀的小燕子,嫩嫩的小草,黃黃的迎春花,冰雪融化后潺潺流淌的小河”……大家的作品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幅春來了的美麗圖畫。同樣,夏季的粉荷盛開,綠樹紅花,秋季的碩果累累,黃葉飄飄,冬季的白雪皚皚,大地蒼茫,都是環境布置的重點,這些突出的帶有明顯季節特征的作品讓幼兒一目了然,并由于親身的制作體驗而記憶深刻。
3 讓區域環境生活化
在區域活動中,為幼兒提供豐富的半成品和成品材料,并投放與主題相關的豐富的材料。選擇幼兒在生活中看得見、摸得著、感興趣的內容,將他們蘊含在區域、自然角等環境中,以滿足幼兒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如:科學區內收集許多好玩的感應玩具、汽車玩具和發條玩具。幼兒對科學的概念是抽象的,當自己親手播種科學的時候,教師毋庸多說,幼兒就會收獲良多。在圖書區投放大量的科技圖書,投放名人、偉人的圖書、圖片及資料照片。圖文并茂,深深感染著幼兒。在角色區投放若干生活用品——酸奶瓶、衛生筷、果凍盒,易拉罐、小玩具……豐富認識社會的經驗,實際交流體驗生活的樂趣。在音樂區投放世界名曲,優美兒歌、vcd等,耳染目儒。在操作區投放各類紙張、彩筆、油畫棒、鉛筆、剪刀、膠水、廣告色等,手腦并用。幼兒自愿選擇區域進行活動,完成與主題相符的內容,教師抓住機會引導被激發好奇心的幼兒,一起研究,共享發現的快樂,而不要讓他們盲目探索,更不能給幼兒錯誤的概念。幼兒在和同伴的合作交流中提高認識,積累經驗,學學做做,達到玩中學,學中玩目的。
當區域環境生活化時,孩子周圍就形成了一個自主寬松的認知環境,他們在交流中思想進步,在合作中動作迅速發展,而且非常有利于培養幼兒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
4 讓環境動靜交替
所謂環境動靜交替,就是把版面布置與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如在版面上已布置了春天來了的畫面,再結合主題知識,引導幼兒學習種植“小豆豆發芽了”,教師每天帶領幼兒觀察記錄豆豆的生長情況,豆豆發芽了,豆豆長葉了,豆豆長大了……在自然角讓幼兒主動觀察會變的小蝌蚪,是先長后腿還是長前腿,尾巴在長出前腿后還有沒有等等。這樣的環境動靜交替,幼兒充分感知萬物始于春,春是萬物復蘇的季節。蒙臺梭利曾說過:“在教育上,環境扮演的角色相當重要,因為孩子從環境中吸取所有的東西,并將其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痹谂c環境,材料交互作用的過程中,孩子們逐步產生認識周圍世界的能力,掌握通過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怎樣思考、表達和主動建構經驗,體驗了探究過程
的樂趣與艱辛,培養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生活觀。
全國特級幼兒教師應彩云在《孩子是天,我是云》一書中寫道:“一個有啟發性和支持性的豐富環境吸引著幼兒,激發著孩子的構思、想象和創造,使孩子們成為環境的主人。幼兒園環境是幼兒顯性教育和隱性表達的重要因素,是幼兒園教育不可缺少的要素?!杯h境伴隨著幼兒的成長,同時也展示著他們的點滴進步。環境雖小,卻展示著智慧,滋潤著心靈,探索者成長。孩子們在自己的作品前體驗著快樂,炫耀著成果,欣賞著自己的美滿世界。
總之,幼兒的世界應該是美麗的,在幼兒園,他們眼睛所觸及的每一處風景、每一個角落都應該是美的。一種經過精心修飾又不露痕跡、源于自然又超于自然的美,讓他們的眼睛在經過純美色彩的無數次浸染之后,變得懂美愛美起來,讓他們的雙手在制作美創造美的過程中,變得靈巧起來,讓他們的心靈在無數次欣賞之后,變得純凈美好起來。我們應該合理地綜合組織各方面的教育內容,并滲透于幼兒一日生活的各項活動中,充分發揮環境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讓有限的活動環境成為幼兒無限成長的階梯。
參考文獻
1 成功教育,2008(08)
【關鍵詞】 環境 幼兒園環境 布置
談到“環境”,誰都很熟悉,因為我們無時無刻都身處在一個環境中,環境可謂無所不在,有大有小,幼兒園環境則是我們所熟悉的一個環境。幼兒園是幼兒快樂成長的地方,幼兒園的一切都會影響幼兒的身心發展。《孟母三遷》的故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流傳話語無不讓我們深刻體會到環境的重要性。
《幼兒園工作規程與條例》中明確指出:“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與條件……要有計劃的綠化園地,重視幼兒的環境布置,要使幼兒生活在明朗的、愉快地、富有教育意義的環境里。”在《幼兒園教育綱要》中也明確要求:“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本C上所述,在新《綱要》的學習及實施過程中,我們越來越深刻領悟到環境在幼兒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為幼兒創設良好的活動環境是教師教育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
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在今天,人們把一直所重視的幼兒園環境的創設提高到了一個重要的位置,被譽為“孩子的第三任老師”!一個好的幼兒園環境就應該是一本立體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無聲教科書。
近年來,我們廣大幼兒教師在幼兒園環境創設過程中,以獨具匠心的創意和巧妙絕倫的構思及高超非凡的技巧走出了一條“邊學習、邊實踐、邊完善”的成功之路。然而多次外出參觀學習便發現,有些幼兒園在具體創設過程中,普遍存在著許多問題:
其一、只求美觀,強調環境裝飾性擺設。有的幼兒園在墻壁上掛著一幅幅精美高檔的壁畫,這些“高高在上”,缺乏童趣和童真,過于成人化的“精品”,不能引起幼兒的注意和興趣,試問這種毫無意義的墻飾怎能為環境教育主體的幼兒服務呢?顯然,這與身高僅有一米左右的幼兒是完全不合理的搭配,這將使我們的教育主體白白失去一次受教育的機會,再漂亮的墻飾也只能是孩子們眼界以外的擺設。
其二、形式單一,忽視幼兒的參與性。幼兒園的環境布置應當營造一種美好和快樂的氛圍,以此激發了幼兒的情緒,使幼兒喜歡與其中的人、事、物交往,而有些老師所創設的環境一味追求形式的美觀,為了不讓幼兒加以“破壞”,有的老師還硬性規定只能看不能動,成了一種華而不實的點輟。這樣,嚴重缺乏可讓幼兒參與的活動變化的內容與機會。
其三、一成不變,輕視環境創設的教育性。有些老師為省時省力,節約裝飾開支,一學期甚至一年才搞一次環境布置,不管自己布置得是否有教育意義,是否失去時效性,也不管它是否已“黯然失色”,讓它成為“永久的裝飾”,還把這視為節約材料的好方法。其實不然,正由于它缺乏可變性,不能及時為幼兒傳遞一種新鮮的教育信息,久而久之,孩子們就會對它失去原有的興趣,對它“視而不見”。
那么,我們又怎么去發揮環境創設活動的教育作用,努力營造與主題活動相適宜的環境氛圍,讓環境創設成為幼兒的第三任老師呢?我園對環境創設尤為重視,經常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全體教師積極開展環境創設比賽活動,在不斷的探索、學習中,我也摸索出了一些創設心得:
1 讓幼兒及其作品融入環境,使環境科學化、藝術化
幼兒每次的作品,都是他們智慧的結晶。為此,根據幼兒每次活動的作品類型,我會提前設計出不同風格的版面。當幼兒的作品完成后,我會指導幼兒自己動手把已貼上標志的作品粘貼在合適的位置,當全部的作品張貼完成后,就會形成一幅別具風格的作品版面。如:中班幼兒作品“太陽花”,我先用紙板制作了一棵大樹的樹桿,再用彩色卡紙做出兩三只漂亮的蝴蝶,然后指導每個孩子的花兒錯落有致地粘貼在樹干的周圍,一幅凝聚全體幼兒智慧的版面制作完成了。幼兒看到自己的作品變成一棵“太陽花樹”,興奮不已,他們不停地互相欣賞著、議論著,在不知不覺中將個人融入了集體,既分工又合作,不僅展示自己,也看到他人的成功。
當家長接送幼兒時,幼兒會很興奮地告訴爸爸媽媽,這是我的作品,這是某某的,這是誰誰的……家長看到孩子的點滴進步感到無比自豪。這樣創設的版面環境在無意中成為家園聯系的橋梁。應注意的是,教師在布置以幼兒為主的版面時應以幼兒作品為主,教師創意為輔,教師的創意應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豐富的環境對3~6歲的幼兒而言,是會說話的。孩子不僅受環境的刺激而豐富積累直接經驗,而且還與環境互動,豐富環境,變化環境,孩子們的作品布滿墻面和教室,使孩子感受到“這是我們的教室”的溫馨和親切!
2 讓環境隨季節、時令變換
不同的季節、時令,周圍環境事物都會在不斷的變化。通過變換不同的環境讓幼兒感知季節時令的轉化和更改。如:春天來了,先通過戶外活動讓幼兒觀察感知春天,再進行制作活動,幼兒會根據自己所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進行繪畫、剪貼出相關的作品?!昂邝铟畹男◎蝌?,帶剪刀的小燕子,嫩嫩的小草,黃黃的迎春花,冰雪融化后潺潺流淌的小河”……大家的作品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幅春來了的美麗圖畫。同樣,夏季的粉荷盛開,綠樹紅花,秋季的碩果累累,黃葉飄飄,冬季的白雪皚皚,大地蒼茫,都是環境布置的重點,這些突出的帶有明顯季節特征的作品讓幼兒一目了然,并由于親身的制作體驗而記憶深刻。
3 讓區域環境生活化
在區域活動中,為幼兒提供豐富的半成品和成品材料,并投放與主題相關的豐富的材料。選擇幼兒在生活中看得見、摸得著、感興趣的內容,將他們蘊含在區域、自然角等環境中,以滿足幼兒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如:科學區內收集許多好玩的感應玩具、汽車玩具和發條玩具。幼兒對科學的概念是抽象的,當自己親手播種科學的時候,教師毋庸多說,幼兒就會收獲良多。在圖書區投放大量的科技圖書,投放名人、偉人的圖書、圖片及資料照片。圖文并茂,深深感染著幼兒。在角色區投放若干生活用品——酸奶瓶、衛生筷、果凍盒,易拉罐、小玩具……豐富認識社會的經驗,實際交流體驗生活的樂趣。在音樂區投放世界名曲,優美兒歌、VCD等,耳染目儒。在操作區投放各類紙張、彩筆、油畫棒、鉛筆、剪刀、膠水、廣告色等,手腦并用。幼兒自愿選擇區域進行活動,完成與主題相符的內容,教師抓住機會引導被激發好奇心的幼兒,一起研究,共享發現的快樂,而不要讓他們盲目探索,更不能給幼兒錯誤的概念。幼兒在和同伴的合作交流中提高認識,積累經驗,學學做做,達到玩中學,學中玩目的。
當區域環境生活化時,孩子周圍就形成了一個自主寬松的認知環境,他們在交流中思想進步,在合作中動作迅速發展,而且非常有利于培養幼兒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
4 讓環境動靜交替
所謂環境動靜交替,就是把版面布置與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如在版面上已布置了春天來了的畫面,再結合主題知識,引導幼兒學習種植“小豆豆發芽了”,教師每天帶領幼兒觀察記錄豆豆的生長情況,豆豆發芽了,豆豆長葉了,豆豆長大了……在自然角讓幼兒主動觀察會變的小蝌蚪,是先長后腿還是長前腿,尾巴在長出前腿后還有沒有等等。這樣的環境動靜交替,幼兒充分感知萬物始于春,春是萬物復蘇的季節。蒙臺梭利曾說過:“在教育上,環境扮演的角色相當重要,因為孩子從環境中吸取所有的東西,并將其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痹谂c環境,材料交互作用的過程中,孩子們逐步產生認識周圍世界的能力,掌握通過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怎樣思考、表達和主動建構經驗,體驗了探究過程的樂趣與艱辛,培養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生活觀。
全國特級幼兒教師應彩云在《孩子是天,我是云》一書中寫道:“一個有啟發性和支持性的豐富環境吸引著幼兒,激發著孩子的構思、想象和創造,使孩子們成為環境的主人。幼兒園環境是幼兒顯性教育和隱性表達的重要因素,是幼兒園教育不可缺少的要素。”環境伴隨著幼兒的成長,同時也展示著他們的點滴進步。環境雖小,卻展示著智慧,滋潤著心靈,探索者成長。孩子們在自己的作品前體驗著快樂,炫耀著成果,欣賞著自己的美滿世界。
總之,幼兒的世界應該是美麗的,在幼兒園,他們眼睛所觸及的每一處風景、每一個角落都應該是美的。一種經過精心修飾又不露痕跡、源于自然又超于自然的美,讓他們的眼睛在經過純美色彩的無數次浸染之后,變得懂美愛美起來,讓他們的雙手在制作美創造美的過程中,變得靈巧起來,讓他們的心靈在無數次欣賞之后,變得純凈美好起來。我們應該合理地綜合組織各方面的教育內容,并滲透于幼兒一日生活的各項活動中,充分發揮環境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讓有限的活動環境成為幼兒無限成長的階梯。
參考文獻
1 成功教育,2008(08)
其一、只求美觀,強調環境裝飾性擺設。有的幼兒園在墻壁上掛著一幅幅精美高檔的壁畫,這些“高高在上”,缺乏童趣和童真,過于成人化的“精品”,不能引起幼兒的注意和興趣,試問這種毫無意義的墻飾怎能為環境教育主體的幼兒服務呢?顯然,這與身高僅有一米左右的幼兒是完全不合理的搭配,這將使我們的教育主體白白失去一次受教育的機會,再漂亮的墻飾也只能是孩子們眼界以外的擺設。
其二、形式單一,忽視幼兒的參與性。幼兒園的環境布置應當營造一種美好和快樂的氛圍,以此激發了幼兒的情緒,使幼兒喜歡與其中的人、事、物交往,而有些老師所創設的環境一味追求形式的美觀,為了不讓幼兒加以“破壞”,有的老師還硬性規定只能看不能動,成了一種華而不實的點輟。這樣,嚴重缺乏可讓幼兒參與的活動變化的內容與機會。
其三、一成不變,輕視環境創設的教育性。有些老師為省時省力,節約裝飾開支,一學期甚至一年才搞一次環境布置,不管自己布置得是否有教育意義,是否失去時效性,也不管它是否已“黯然失色”,讓它成為“永久的裝飾”,還把這視為節約材料的好方法。其實不然,正由于它缺乏可變性,不能及時為幼兒傳遞一種新鮮的教育信息,久而久之,孩子們就會對它失去原有的興趣,對它“視而不見”。
那么,我們又怎么去發揮環境創設活動的教育作用,努力營造與主題活動相適宜的環境氛圍,讓環境創設成為幼兒的第三任老師呢?我園對環境創設尤為重視,經常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全體教師積極開展環境創設比賽活動,在不斷的探索、學習中,我也摸索出了一些創設心得:
1讓幼兒及其作品融入環境,使環境科學化、藝術化
幼兒每次的作品,都是他們智慧的結晶。為此,根據幼兒每次活動的作品類型,我會提前設計出不同風格的版面。當幼兒的作品完成后,我會指導幼兒自己動手把已貼上標志的作品粘貼在合適的位置,當全部的作品張貼完成后,就會形成一幅別具風格的作品版面。如:中班幼兒作品“太陽花”,我先用紙板制作了一棵大樹的樹桿,再用彩色卡紙做出兩三只漂亮的蝴蝶,然后指導每個孩子的花兒錯落有致地粘貼在樹干的周圍,一幅凝聚全體幼兒智慧的版面制作完成了。幼兒看到自己的作品變成一棵“太陽花樹”,興奮不已,他們不停地互相欣賞著、議論著,在不知不覺中將個人融入了集體,既分工又合作,不僅展示自己,也看到他人的成功。
2 讓環境隨季節、時令變換
不同的季節、時令,周圍環境事物都會在不斷的變化。通過變換不同的環境讓幼兒感知季節時令的轉化和更改。如:春天來了,先通過戶外活動讓幼兒觀察感知春天,再進行制作活動,幼兒會根據自己所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進行繪畫、剪貼出相關的作品?!昂邝铟畹男◎蝌剑瑤Ъ舻兜男⊙嘧樱勰鄣男〔?,黃黃的迎春花,冰雪融化后潺潺流淌的小河”……大家的作品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幅春來了的美麗圖畫。同樣,夏季的粉荷盛開,綠樹紅花,秋季的碩果累累,黃葉飄飄,冬季的白雪皚皚,大地蒼茫,都是環境布置的重點,這些突出的帶有明顯季節特征的作品讓幼兒一目了然,并由于親身的制作體驗而記憶深刻。
3 讓區域環境生活化
在區域活動中,為幼兒提供豐富的半成品和成品材料,并投放與主題相關的豐富的材料。選擇幼兒在生活中看得見、摸得著、感興趣的內容,將他們蘊含在區域、自然角等環境中,以滿足幼兒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如:科學區內收集許多好玩的感應玩具、汽車玩具和發條玩具。幼兒對科學的概念是抽象的,當自己親手播種科學的時候,教師毋庸多說,幼兒就會收獲良多。在圖書區投放大量的科技圖書,投放名人、偉人的圖書、圖片及資料照片。圖文并茂,深深感染著幼兒。在角色區投放若干生活用品——酸奶瓶、衛生筷、果凍盒,易拉罐、小玩具……豐富認識社會的經驗,實際交流體驗生活的樂趣。在音樂區投放世界名曲,優美兒歌、VCD等,耳染目儒。在操作區投放各類紙張、彩筆、油畫棒、鉛筆、剪刀、膠水、廣告色等,手腦并用。幼兒自愿選擇區域進行活動,完成與主題相符的內容,教師抓住機會引導被激發好奇心的幼兒,一起研究,共享發現的快樂,而不要讓他們盲目探索,更不能給幼兒錯誤的概念。幼兒在和同伴的合作交流中提高認識,積累經驗,學學做做,達到玩中學,學中玩目的。
當區域環境生活化時,孩子周圍就形成了一個自主寬松的認知環境,他們在交流中思想進步,在合作中動作迅速發展,而且非常有利于培養幼兒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
4讓環境動靜交替
【關鍵詞】幼兒園環境 幼兒教育 兒童發展
正文:
一、幼兒園環境對兒童發展的重要性
(一)幼兒園環境的概念
指幼兒園教育賴以進行的一切條件的總和。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陳鶴琴先生曾提出“幼兒園環境是兒童所接觸的,能給他以刺激的一切物質?!?有研究者認為,幼兒園的環境是指幼兒園為幼兒的生長、發展所提供的場所,條件以及對幼兒產生的各種心理影響,包括物質環境和心理環境。不包括幼兒園外部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家庭環境等。
(二)兒童發展的概念
幼兒指 3―6 歲范圍內的兒童;身指身體;心指心靈,精神。幼兒身心發展指 3―6 歲的兒童通過與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親身的參與、體驗,進而在原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建構起新的經驗的愉悅過程
(三)幼兒園環境對兒童發展的重要性
幼兒園的環境創設充分體現著幼兒園的辦園理念、風格和特色,是辦園靈魂與形式的具體體現,不僅對幼兒日常教育活動起著重要作用而且深刻影響著幼兒的發展。幼兒每天生活的班級的環境對幼兒發展產生很大影響。班級環境體現一個教師的專業水平,通過班級環境創設可以折射教師對幼兒的年齡特點的把握程度,教師對環境與幼兒的關系的理解能力等。雖然目前沒有一個明確的評價標準去評估、測量有效的班級環境到底對幼兒產生怎樣的影響,但有效性的班級環境對幼兒發展的價值卻是重大的。
1、有效性環境創設能擴大幼兒的認知
環境創設要有明確的目標,把目標落實到具體的活動中,以目標為依據,創設與教學內容相吻合的環境。創設有效班級環境,教師和幼兒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擴大了他們的認知。
2、有效性環境創設可培養幼兒動手參與的意識與能力想讓環境創設發揮有效性,必須充分意識到環境創設互動性的特點。環境創設不是教師一個人的事情,而是教師引導幼兒來創設的一個過程,通過教師的引導、支持,給幼兒動手動腦的機會與權力,讓幼兒參與環境創設之中,所以有效的環境創設必然可以培養幼兒的動手參與的意識。通過自己動手參與,幼兒更愿意與環境進行互動交流,讓幼兒在環境創設中體驗成功感,培養自信心。
3、有效性環境創設可培養幼兒保護環境的意識
有效性環境創設能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地位,幼兒通過對材料的收集、整理歸納以及動手裝飾制作等過程,必然會對創設出的環境更加珍惜與愛護。同時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幼兒意識到很多廢舊材料都可作為班級環境創設的一種資源,潛移默化中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4、有效性環境創設可培養幼兒審美能力
教師與幼兒共同創設出的班級環境,是幼兒每天生活的場所。班級內的每個角落,每處環境幼兒都可以進行欣賞并與同伴交流。在環境的創設過程中,制作過程就是對幼兒進行藝術熏陶與感染的過程,他們會根據自己的審美喜好在老師的指導下創設環境,這實質上是給幼兒提供了一個審美表現的機會,幼兒對環境創設的觀察、欣賞與評價會潛移默化地提升幼兒的審美感受力與審美鑒賞力。
二、幼兒園環境創設策略
(一)要充分體現幼兒的主體性
“兒童的思想和雙手布置的環境”說明環境的創設、布置一定要讓幼兒參與進來,有幼兒的思想和主張。只有發揮幼兒的主體性,才可使環境更好的促進幼兒的發展,幼兒能更好的對環境中的事物進行認識和認知?!白觥笔莾和奶煨裕白觥笨梢允箖和@得更為直接的經驗,通過學習探索世界,與周圍環境材料的互動,形成動手的興趣,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
(二)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
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其身心發展規律是不同的。 面對 3―6歲的幼兒,要創設最符合他們年齡特點的環境,讓環境與幼兒進行積極互動與交流,先要弄清幼兒的年齡特點。 三歲幼兒有強烈的依戀情感并表現出強烈的模仿性。所以剛入園時,幼兒會出現入園焦慮。而四歲幼兒,愛說、愛問,能夠自己玩或與小朋友玩,不必家人陪在身邊也會玩得很開心,還能遵循一定的游戲規則。五歲的幼兒喜歡觀察,動手操作,還喜歡嘗試探索。因此,在進行班級環境區域創設時,也應考慮這一特點,在小班的區域中可以投放幼兒自己家中帶來的心愛玩具,讓他們有一種依戀,安全感。而中大班幼兒的區域中,對一些游戲性的規則就應明確清楚,讓幼兒按規則進行游戲。孩子的身心是隨著年齡的遞增而迅速發展的。處在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其心理特點是不一樣的。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熟知幼兒心理發展規律與特點,以便創設更適合幼兒的班級環境。
(三)有效利用室內資源
區域活動的劃分應當順應幼兒的興趣合理安排、區分,讓每一個角落都說話。從幼兒的眼光出發,你會發現,還有很多資源被我們所忽略。在我的教室里就有一個十分特別的區域就是平日被我們所忽略的。孩子和我們一樣,也有自己的小秘密不希望被別人發現。我們在語言區里為他們提供了這樣一個角落,鋪上軟墊,擺上小沙發,避開所有人的目光,安安靜靜的悄然置于一角。這個看來“普通”的角落很受幼兒歡迎。
小結:總之,幼兒園環境創設是一門藝術,藝無止境。這就意味著廣大幼教工作者在創設幼兒園環境時要有長遠的眼光和大局意識,要充分利用環境這種教育資源,著重考慮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和需要,結合本園的實情,勇于改革創新,不斷探索優化,使環境真正發揮促進幼兒全面健康發展的教育功能。
【參考文獻】
[1]王英.為幼兒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J].小學科學:教師,2011,(5).
[2]孫娟.幼兒園環境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J].考試周刊,201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