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21 14:56:29
序論:在您撰寫初中數學培訓感悟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問題情境
一、創設初中數學生活實例問題情境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之所以在課堂上設置生活實例問題,是因為數學與生活實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有助于學生對數學問題的探知產生興趣。因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多去生活中感受數學,領悟數學中的奧妙與神奇,懂得如何用正確的方法有效的學習數學知識。例如,在學習“一元二次方程”時,教師可以創設問題情境:大家都知道2008年在北京舉辦的奧運會,那時候需要許多的志愿者,現在我們還原一下當時的情境,想要報名參加志愿者的初中生需要進行培訓,合格的人員可以培訓第一輪成員,再由前面合格的人員培訓第二輪人員,以此,完成培訓任務,如果,我們班級內的一名學生有幸成為志愿者,讓其培訓我班學生,若每輪培訓中每個志愿者平均培訓x人。(1)已知經過第一輪培訓后該我班共有11人合格,請列出滿足條件的方程;(2)若兩輪培訓后我班共有31人合格,你能列出滿足條件的方程嗎?這個問題來源于生活,容易引起學生想要計算,想要理解的意愿,經過學生小組之間的討論,得知用一元二次方程解答最佳。
二、創設初中數學實驗性問題情境
在初中,教師組織學生參加數學實踐性活動,有利于學生更深刻地體驗數學知識,感悟其中的奧妙,使數學知識更容易進入學生的大腦。例如,在學習“隨機事件的概率”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自主地設計一個黑色的袋子,拿一個黑色的筆與一個紅色的筆,一起放在袋子里,在袋子里摸取三次,發現有什么規律?之后,要求學生自由討論,相互探討、分享摸取黑色筆與紅色筆的規律。通過創設實驗性問題情境,讓學生通過參與實踐,在短時間內熱情投入到隨機事件的概率學習中,增強學生之間的互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課堂的生命力。
總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創設實踐性的數學問題,有助于在短時間內全身心地投入到實踐中,有助于學生大腦和手的協調運用,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快樂。
但是當前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老師們很少甚至不愿意去運用探究性教學,甚至認為數學探究性教學是“花哨”的東西,這種教學模式只適合公開課、觀摩課;在一些初中學校,特別是在農村初中學校,數學探究性教學還沒有真正走進課堂,教師教得苦,學生學得累的情況依然存在.
鑒于此情況筆者通過教學實踐,認為當前我國數學探究性教育的主要原因存在于兩個方面:一是初中數學教師自身的內在因素;二是初中數學教育的外部環境.
一、初中教師的內在因素
1.初中數學教師對數學探究性教學的理念認識不到位.
在我國,很多初中數學教師對探究性教學不夠重視,認為只要能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學到更多的數學書本知識,無論采用什么方式進行教學都是可行的;認為數學探究性教學的價值就是讓學生通過比接受式教學更好的方式去掌握知識,卻沒能理解數學探究性教學有著比獲得知識更豐富的意義.
2.初中數學教師駕馭探究性教學的能力欠缺.
探究性教學的實施需要初中數學教師具備高水平的科學素養和探究教學技能.由于初中數學教師自身的探究教學能力的限制,使得數學探究教學過程力不從心.如有的初中數學教師在實踐中有完整的探究教學程序,卻沒能關注學生完整生命的成長;給學生數學探究的時間,卻沒給學生數學自主學習的空間;主張學生自己探究,卻不能善待差異;讓學生嘗試探究,卻不能寬容學生的失誤.
二、初中數學教育的外部環境
1.探究性教學文獻缺乏.
通過調查發現,雖然我國目前也有大量有關探究教學的著作和論文出現.然而它們的理論性太強,中小學初中數學教師比較喜歡的直接結合學科的探究性教學模式、案例以及教學視頻卻很少,初中數學教師很難將一些宏觀抽象的探究教學理念和實際課堂教學結合起來,這也是束縛初中數學教師放不開手腳的一大因素.
2.體系的滯后.
自從探究性教學引入基礎教育以來,評價問題一直未能很好地解決.很多初中數學教師也理解探究性教學的優勢及其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方面的重要性.在實際教學中,雖然中考命題也正在一步步地向著新理念靠近,但在操作方法上卻相對滯后.教育行政部門沒有制定出一套可行的評價體系,很多學校仍然沿用原有的評價機制對初中數學教師進行評價.因此,初中數學教師迫于中考、高考成績等評價的壓力,而更加傾向于使用傳統方式進行教學.
3.學校教學條件的限制.
初中數學教師在進行探究教學中也常常使用演示來貫穿整個教學過程.而在中西部農村地區或一些偏遠山區,學校很難負擔得起學生探究實驗甚至初中數學教師演示實驗所需的儀器、設備.另一方面,農村學校初中數學教師外出交流、培訓需要的經費,學校無法滿足,初中數學教師對于探究教學的理念和教學能力的掌握,也就成為無源之水了. 三、從教師內在因素入手,促進探究性教學的開展
第一,初中數學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進發出思維的火花,這些都應該在注重學生的知識水平、理解水平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其數學學習的探究性.
第二,為學生的學習設置數學探究的情境,創設情景、類比聯想、問題開放和動手操作的探究教學設計,讓學生自己經歷“探究”的過程,從本質上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能動性、創造性,從而使學生學會數學,發展數學能力.
第三,善于總結,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學習完一個數學問題后,初中數學教師要根據教材要求和學生合作探究情況,簡要歸納、概括要點:應掌握什么方法,弄清什么概念,明白什么道理.幾句畫龍點睛的話,就給學生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交待.然后,要求學生運用自學和探究獲得的數學知識,學會舉一反三,解決類似或相關的問題,從而牢牢掌握數學知識.讓學生學會分析、解決問題是數學探究性教學的關鍵,也是整個數學教學活動的核心.
四、從教學外部環境入手,推動探究性教學的發展
1.教育行政部門應從政策上進行支持.
由于數學探究性教學實踐在我國還處于摸索階段,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應該從政策、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給予有力的支持.如制定激勵制度、聘請專家或教研員深人數學課堂教學,對一線初中數學教師進行專業支持.使他們從教學設計、教學活動過程、教學反思與評價等環節人手,親身感受數學探究性教學如何從理論的廟堂走向實踐.
2.探究性教學技能培訓應落實在初中數學教師上.
關鍵詞:數學史;初中數學教學;整合;實踐探索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適當的穿插一些數學史的內容能夠幫助學生深刻的理解問題,教師要根據數學內容的設置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明確教學目標,適當的拓展實踐教學活動,為學生營造一個動手操作的機會,從而提高學生的積極參與意識,總結出適合自己的學習等式,為以后高難度的數學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一、數學史對于初中數學的重要作用
為了更快的推動教育事業的持續發展,我國更加注重素質教育,以學生為主導進行教學方案設計。初中數學教學的目的不僅強調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更加重視學生綜合技能水平的發展。因此,在新課程改革背景條件下,將數學史與初中數學內容相互結合,對重難點問題進行分析探索,能夠有效提升數學教學水平。比如說,在學習數學坐標系相關內容時,就可以融入數學史中的知識,講解一下直角坐標系的由來和發展歷程,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想象思維,對于不同的數學專題模塊適當的加入一些數學史的內容知識,能夠拓展初中學習視野,激發初中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自信。通過數學史的滲透分析,為初中生學習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由于初中數學中的基本理論知識比較多,有的概念比較抽象,教師在理論知識講解中插入與理論知識相關聯的數學史,能夠將所有的細節內容貫通起來,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在數學史與初中數學整合實踐程序中,使得學生能夠從多種角度去理解題,培養他們養成實踐探索的綜合能力,對學生以后的成長和發展有著積極影響。
二、將數學史融入初中數學教學的具體整合探究策略
(一)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綜合素養。
教師要提前對數學史和初中數學中相互對應的要點知識進行分析規劃,只有教師對數學史知識了解足夠透徹,才能正確引導學生。因此,提升教師隊伍的綜合素養是非常關鍵的,首先,要構建一批專業技能較高的教師隊伍,定期做好課題研究整理工作,從而有利于數學史的深入傳播和融合。一方面,可以定期為教師開展相關培訓和深造,并在培訓結束后進行效果考核;另一方面,可以組織教師進行校外實踐走訪,吸取他校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在此基礎上進行探索創新,并依照本校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性應用,從而在重重聯合的條件下提升教學質量。
(二)拓展數學史資料收集渠道,進行輔助教學實踐。
我國的數學史專家十分注重數學史資料的撰寫,編著了諸多數學史教材。此類資料分別以不同的角度編著,一些資料是依據年代的先后進行編著,一些資料是依據學科的發展線索進行編著,一些資料是依據各方內容的綜合角度進行編著的。大量的數學史資料為我們呈現了豐富的數學史精華,然而如何將此類數學史資料有效的融入數學教育,從而輔助教學實踐,則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例如,對于初中一年級學生而言,因其剛剛接觸到初中數學知識,數學史資料的融入意在拓寬學生的視角、提升學生的科研素質。因此,應選擇數學史當中的一些初等內容,并配合專題性探究。如此,能夠為學生的深入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對于初中三年級學生而言,因其已經對初中數學知識具備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數學史資料的融入意在使學生借鑒、吸取數學專家的研究方法,從而為學生的數學實踐提供一些啟發,達到學用融合的效果??傊?,將數學史融入初中數學教育的首要步驟是:立足初中數學教學的現實情況和學生的自身特征,以清晰的教學目標為引導,將數學史資料加以合理的選擇、加工和重構,使其能夠更加容易的被學生所接收,從而為教學實踐提供相應的輔助功能。
(三)將數學史知識由淺入深進行研究。
就數學領域的整體內容來看,數學史是組成數學體系的元素之一,是前人進行的數學研究。將數學史融入初中數學教育,即將同一理論的前人研究同現代研究加以對比,發現二者之間的不同點,從而揭示數學發展的進程變化,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引導作用。例如,就初中數學的函數內容來說,為了使學生清晰的理解函數的基本內涵,就要立足歷史角度進行闡述。從古至今,函數概念的界定發生的不斷的改變和修訂。為學生講述函數概念的修訂過程,才能是學生真正了解函數的基本內涵。對比現有函數概念和初始函數概念,二者在表述方式上存在顯著的不同。在進行函數概念的闡述時,應從歷史角度出發,置身于函數概念產生的初始狀態,從而感悟當時的背景和方法。并逐步向現有函數概念進行過渡,利用恰當的比喻和貼切的生活例子展現前沿研究理論,使學生觸及函數概念的最終研究成果。
三、結語
總之,數學史對于初中數學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通過數學史的學習,學生能夠對數學的發展歷程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增強他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提高數學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劉帥,王婷婷,周仁元,張久軍,趙琪.數學史融入高等數學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12).
[2]劉帥,王婷婷,周仁元,張久軍,趙琪.數學史融入高等數學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
[3]王巖,陳廣.幾何畫板與初中數學教學整合的實踐探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19).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數學教學過程和結果;問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20-0182-02
一、初中數學教學的特點
初中數學主要研究的數量關系、空間,符號體系具有嚴密性,公式結構也是獨特的,圖像語言非常形象。和小學數學相比而言,初中數學擁有邏輯性的教材結構、更強的系統性。首先在知識銜接上,后邊學習的基礎往往是前面所學的知識;另一方面表現在數學知識掌握的技能技巧方面,已有的技能技巧是新的技能技巧形成的前提條件。概括起來講,初中數學教學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抽象性,邏輯的嚴密性,應用的廣泛性。
(一)抽象性
數學和其它學科的抽象性相比,初中數學在對象上、程度上都不同。借助于抽象才形成起來的數學,也是憑借抽象發展的。對象的具體內容是抽象的數學撇開的,而只是保留了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運算數學、推理數學、證明數學、理論數學的合理性等,而不同于可以借助可重復的實驗來檢驗那樣,嚴密的邏輯方法才能保證其實現。
(二)邏輯的嚴密性
具有嚴密邏輯性的數學,任何被承認的數學結論都是經過了嚴格的邏輯推理的。也并非數學所獨有嚴密的邏輯性。任何科學都會有邏輯工具的應用。但和其它科學相比數學對邏輯的要求不同。
(三)應用的廣泛性
數學作為一種工具或手段,運用在科學技術及一切社會領域中。數學化各門科學,是一大趨勢?;ハ嗦撓档娜齻€數學的特點,抽象性的高度,決定了嚴密性的邏輯,同時又確保其應用性的廣泛性。
二、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
新課標形勢下,要求初中數學教學要包含以下幾個過程:
(一)教師專業化的學習
教師進行專業理論以及專業知識的學習,是教育教學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徑之一。為推進教學改革數學新課程,數學教師應加強學習現代教育理論。加強對大眾數學、新的教學理論的了解;加強對當下數學教育發展的總體趨勢的了解,把握數學學科改革的大體方向;加強對《數學課程標準》學習和把握;加強對本學段全套數學教材的鉆研;各個部門組織的專業培訓應積極參與,學校數學課程的培訓和研究應主動參加,理論素養不斷提高,不斷加強數學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
(二)教師學科備課
(1)制定長期和短期教學計劃。
(2)了解國家精神和學校要求,明白教材理念和精神。
(3)制定本學期的教學安排和內容,鞏固好本階段和上階段已完成的階段性的勝利。
(4)制定復習計劃。
(三)教師課堂教課
1.數學課堂的教學要求
(1)實施的教學目標應符合新課標的要求,學生此階段的心理基礎、特征、認知水平。
(2)學習資源、素材應提供豐富、恰當,教學媒體的運用有助自主學習課堂的建構。
(3)有學習組織的有序,數學教學過程清晰。
(4)學習指導的合理有效。數學問題情景的合理創設,學生探究心理被激發;
(四)批改作業
1.布置作業緊扣新課標,習題的精選,適當的難度,適中的份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得到減輕。
2.題型避免單一,注重彈性,不同的作業要求對不同水平的學生。
必須批改統一布置的作業。
三、初中數學教學的主要問題
(一)落后的觀念,學習積極性缺乏
目前,大部分的課堂教學仍然是以老師為主,講的越多越好,學生只是被動的聽,練習也很機械,這種教學方法對學生的發展很不利,也不符合新課標的要求,不能適應當代社會對人才的需要。
(二)只注重形式,忽視教學本質
有些老師課堂上只一味的和學生進行互動,對互動的目的并沒有很多思考。隨意的帶動學生,隨意的開展討論,只是對新課標的理解的流于形式。
(三)單調的形式,沒有互動
和上一條相比,有些教師在課堂上只是注重學生考試成績,只是講解各個知識點,并不能讓學生很好的理解為什么是這樣,更有甚者讓學生自己死記硬背公式,或者例題,課堂上根本沒有和學生有互動,一個人在講臺上唱獨角戲。
(四)互動沒有深度,層次停留在表面
在和學生的互動中,老師經常一味的提問,學生機摸不著頭腦的回答,很機械。我們還經常發現很多學生回答問題的答案都是一樣的,問題在于老師的提問很有問題。
(五)教師只是喜歡數學好的學生
我們都喜歡好孩子,老師都喜歡好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成績比較好的學生更容易獲得老師關注,成績會越來越好,但是有些本來數學成績不好的學生成績會愈來愈差。
四、初中數學教學的策略
(一)教師理論水平的提高
要想上課有東西可講,老師首先必須有足夠的理論知識,而且必須保證其理論知識不斷的更新。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同時,教師應該不斷的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教師理論水平很大程度了影響了學生的水平。
(二)課堂氣氛要平等,和諧
教師要親切,和藹可親,講堂上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耐心細致的對待自己的學生。
(三)擴大互動范圍
教師要注重調動每位學生的積極性,而不是某些特別的學生。師生互動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讓學生真正的收益,我們應該堅持師生互動,提高教育水平,個性化的制定教學方法。
(四)深化教學過程,注重教學結果,實現過程和結果的和諧統一(下轉147頁)
(上接182頁)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快樂,同時又能學習到知識。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又能得到成長,獲得人生的感悟和總結。針對不同階段的教學特點,制定該階段的教學過程和適用的方法,以達到教學效果最大化。
五、小結
初中階段的學生有其該時期的特點,該階段的數學教學也有其獨特的特點,我們應該深化教學過程,找到最優教學辦法,以達到教學效果最優,使學生體驗到學習快樂的同時,又能學到數學知識。
參考文獻
[1]《關于初中數學教學全過程的有效性的研究》2010.張傳敏
[2]《初中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的研究》2012.鎮江四中.將紅
【摘 要】體驗式探究學習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數學是一種以理論為基礎的學科,但是,在現代學習中,僅僅在課堂上以理論形式講授,難以贏取學生們的興趣,以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為此,體驗式模式應運而生。通過體驗可以更有效的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體驗數學發展和只是形成的思想和方法,通過實際的操作,更深入的感受數學!
關鍵詞 初中數學;體驗式模式;教學;蘇科版
一、體驗式教學的定義
1.體驗式教育的來源
體驗式教育是一個全新的培訓和教育形式。它最早出現在庫爾特-漢恩的外展訓練學校(Outwad Bound),通過野外訓練讓參加者提升生存和人際能力,改善人格和心理素質。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發達國家的體驗式教育迅速發展。特別是體驗式培訓,在提高員工素質方面顯示出突出的優勢,各式各樣體驗式培訓機構和公司應運而生。同時,體驗式教育在廣大的大、中、小學也得到推廣。
體驗式教育是教育人根據德育的目標和未成年人的心理、生理特征以及個體經歷創設相關的教育場景,讓未成年人在實際生活中體驗、感悟,通過反思和體驗內化成個人的知識能力、道德意識和思想修養,在反復的教學體驗中構建自己的思想道德行為。未成年人在教學體驗中主宰自己,修正自己,在與人交往中,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去構建社會與時代所希望他們擁有的愛國情懷、民族意識、集體意識,去構建屬于自己的、正確的時代感、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以此來獲得個人的成功,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2.體驗式教學的現實實踐
所謂體驗式教學是指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記憶的規律,通過創造身臨其境的教學體驗實踐或重復經歷的現場情景和機會,表現或再現、還原教學現場,讓學生自己體驗教學內容,使學生在親自教學的過程中深刻理解并構建知識框架、發展溝通等各個方面的能力、與老師產生共鳴,對于課程產生情感、聲稱有意義的教學觀和教學形式。體驗式教學以人的生命發展為依歸,尊重生命、關懷生命、擴展生命、提升生命,蘊含著高度的生命價值與意義。這種方式所關心的不僅僅是學生可以由教學體驗中獲得多少知識、認識多少事物,還在于學生的學習生涯可以經由教學而獲得彰顯和擴展。
二、體驗式教學在初中數學上應用的原因及其過程
1.原因
在我國現實中有很多學生在小學時數學很好,但是在上了初中之后就會被其他同學超越,并且,這種現象在越高年級越明顯,其中原因并不是一個簡單的沒有好好學的問題。其中,還有初中數學知識的原因。小學數學和初中數學是一脈相承的內容,它們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一方面初中數學承接了小學數學的內容,并且進行了延伸和擴展,另一方面初中數學和小學數學相比注重了分類討論、數形結合等數學思想的滲透和應用,同時,更加注重解題技巧的使用,如換元法,配方法等中學數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換句話說,也就是會更加接近數學的核心,就是研究數學的主要思想與方法。
并且,初中數學在學習內容上、知識難度上、范圍廣度等等上,相較于小學數學都有了質的飛躍。同時,初中的學習生活比之于小學也有了難度,初中課程增加,學生在學習一門課上的時間大大縮短。而且,初中老師在課堂上有著大量的教學任務,在課堂教學時就不會像小學時在一個知識點上浪費過多的時間,去反復講述。所以,非常需要同學自己去消化吸收知識。但是學生在面對繁重的課業壓力時卻無法抽出身來,最終導致知識的吸收不徹底,從而花費了時間卻沒有良好的成績來作為回報。也使得教學的老師產生挫敗感: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卻沒有獲得想要成功,這是非常讓人沮喪的一件事。并且,同學和老師也會產生誤解:老師認為同學沒有好好學習,從而導致了如此后果;同學認為老師過于苛責,認真學習卻沒有好的效果,并不一定就是我們的錯啊。最終導致學生和老師無法良好的溝通,產生了信任危機,使得后續的教學無法良好的持續的發展!
所以,體驗式教學在初中數學上的應用可以說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應該的。
說它是必要的是因為初中數學的變化,而說它是應該的是因為初中生的特點。
學生在進入初中以后,隨著青春期的到來,由于在生理方面出現了急劇的變化,對他們的心理方面有著巨大的影響,表現在身心發育和內心世界就產生了諸多與其他年齡階段非常不同的特點。有特點如下:初中生生理的成長,使得他們產生了成人感。表現在行為上就是對與一切事物的反對和對長輩的不順從,認為自己就是真理,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表現在心理上,就是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顯著發展,不滿足于簡單的說教和現成的理論,但是由于年齡、閱歷等因素的限制,所以極易偏激。在學習心理方面,初中生的各方面發育又相較于小學有了很大的進步,觀察力、耐心、邏輯能力和抽象表達能力都有了發展。同時,相較于成年人,他們的思維跳躍度和獨立創新能力都極其讓人嘆服!
以上綜合來說,讓在初中數學學科開展體驗式教學模式實踐是非常有意義的!
2.過程
體驗式教學包括四個階段:親歷階段。即個體親身經歷某一件事或某一情景的階段。形成階段。即個體對上述親歷過程進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觀念的階段。檢驗階段。即個體在新情景中檢驗所形成的概念或觀念的階段。反思階段。即反思已經形成的觀念或概念,以此產生新的經驗、新的認識,并且不斷產生循環。
在蘇科版初中數學的體驗式教學過程中,學生親自在講臺上給同學們解釋數學知識,為了達到良好的效果,他一定會在課前進行預習,與此同時,因為心里有了一種責任感,所以對待這項學習任務,他的態度一定非常認真。擁有這樣的過程,結果想必也會令人滿意。
三、總結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中國的國際化程度也在逐漸擴大。在講求與國際接軌的今天,面對國外體驗式教學越來越發展的現狀,中國體驗式教學的實行是非常有必要的。
1 表現性評價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可行性
盡管表現性評價具有實施費時費力的明顯不足,當前在我國初中數學課堂中的推廣度、實施度及落實度都不盡人意。但事實上,簡要來講,表現性評價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可行性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1 新課改的實施為表現性評價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提供了良好的機會
在《標準》的“課程基本理念”中明確提出:“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睂τ谡幱谏硪舶l展關鍵期、迫切希望得到他人認同的初中生們,我們不能局限于單一方面的關注(如學業成績),而應多角度關注、多方面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與長處,為學生指引正確的發展方向,促進師生及生生間的交流與合作。在《標準》的“實施建議”版塊給出了詳細的評價建議,要求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應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發展和變化,即應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數學思考和問題解決”、“情感態度”、“數學學習過程”等方面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體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方式的多樣他,評價重心也轉移至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而非最初的檢驗學習結果(即數學成績)。根據表現性評價的特性,在完成實際任務時,隨其具體內容的不同,其評價標準也會有一定的不同,并非一成不變、不可更改的?;诒憩F性評價的多維性,能夠較為全面的對學生進行評價,使評價不至于太過片面。同時表現性評價多采用激勵性的評價結語,有利于消除學生(尤其是學困生)對于數學學習的消極情緒,增強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自信。
1.2 當前教師培養模式為表現性評價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打下良好基礎
當前,多數學校都會利用暑假期間對在校教師進行再培訓。通過送種集中培訓的方式,不僅能夠幫助教師掌握必備的教學技能,更新教育理念和優化教學方法,提高教師們的綜合素養。同時,隨著校與校之間的交流、合作的不斷加深,表現性評價的傳播度與應用度正逐漸加大,這些都為表現性評價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打下良好基礎。
1.3 大眾的認可為表現性評價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給予實施便利
一個評價體系要想得到良好應用,不僅取決于自身的優越性,更取決于大眾的認可度?;诮逃w系中評價體系的主要實施場所為學校,要想獲得良好的實施效果,必須首先獲得學校的認可W。同時,由于評價的對象為學生,獲得學生的認可更是實施的關鍵。此外,在學生教育過程中,家長具有重要的影響力,因此也要爭取獲得家長的認可。而表現性評價其特有的實踐性、過程性、發展性、整體性及人性化,獲得了學校、學生及家長的一致認同,為其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給予實施便利。
1.4 教材編制與考題設計為表現性評價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提供充足條件
作為一口邏輯嚴密的自然學科,數學學習的目的不是定義、定理及運算規律的簡單記憶,而是能夠運用所學知識來有效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實際生活應用題被編制于初中數學教材中,同時開放性試題在中考考題中的設計比例正日益增大,促使教師對于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講解越來越多,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得到了不斷提升,這些都為表現性評價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提供了充足條件。
2 表現性評價運用于初中數學課堂的幾點策略
(1)認真研究學生的身也發展規律,根據其特點有針對性的制定任務。同時,基于學生所處年級、所在學校的不同,在認知水平與學習能力上具有一定的差異性,教師必須重視這種差異性,依據所帶班級的實際情況來制定適宜的任務。例如,對于初中生,教師可制定具有一定思維難度的任務,當然難度要適中,測量等側重考察計算能力的簡單任務為主。
(2)考慮到一些表現性任務往往較為耗時,無法很好地體現學生的真實水平。因此,教師在設定表現性任務時,應盡量避免實施時間過長、參與人數過多的任務。良好掌握代數方面的知識,有助于發展學生的數感與符號意識。
所謂數感,就是獲取有關數量關系、數與數量W及運算結果估計等方面的感悟;所謂符號意識,實際就是對于符號表示數、數量關系及變化規律的準確理解及靈活運用,能夠運用符號進行運算與推理,從而得出一般性結論。通過培養學生的數感與符號意識,并幫助其深刻認識到數學表達與數學思考的重要形式之一就在于符號的使用。而數感與符號意識的建立,是初中生進行初中數學學習的基礎,因此,初中生們必須良好掌握代數送一部分內容。將表現性評價應用于初中代數中,有助于幫助學生體驗數與代數的抽象、運算及建模過程,逐步建立數感與符號意識,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將表現性評價運用于巧中代數課堂教學時,應注重讓學生自主探究、歸納與總結,經歷從不同角度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數學過程,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掌握基本的解題方法與必要的運算技能,探索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系與變化規律。作為代數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不等式的證明是學生學習的重點,亦是難點。不等式的證明為應用案例,展開表現性評價研究。
關鍵詞:初中數學;優生;學習策略;教學方法
由于我國人口眾多,教育資源顯得尤為短缺,義務教育階段尤其是初中教學階段大多采取“大班制”的教學方式,甚至個別地區一個班級的學生多達八九十人。由于學生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和教育背景存在較大差距,如果采取統一的教學方式會使數學優生產生“吃不飽”的感覺,在課堂上幾乎不聽講,這都不利于學生的全方面發展。
1初中數學優生教學現狀
1.1關注度不夠
根據調查研究數據顯示,初中數學教師將教學的重心放在中等學生身上,課堂上講解的內容、習題等大多針對中等學生,對數學優生的關注較少。由于優生的學習能力較強,教師在課堂上所講解的內容在短時間內即可掌握,教師安排的教學內容遠不能滿足優生的學習需求。另一方面,教師在設置課堂問題時主要針對班級內的大多數學生,問題難度和廣度都不深,課堂問題和作業難度對于數學優生來說沒有針對性。初中數學教師的上述做法久而久之會讓數學優生喪失學習數學的興趣,課堂上出現不認真聽講、不及時完成練習等情況。
1.2數學優生類型不同
數學優生分為不同類型,主要由出類拔萃型數學優生、興趣驅動型數學優生以及刻苦努力型數學優生三部分組成。出類拔萃型和興趣驅動型數學優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更為濃厚,內在動力也更強。但刻苦努力型數學優生學習動機主要來自升學壓力或滿足自身的榮譽感,學習興趣未必濃厚。無論是學習方式上還是學習習慣上出類拔萃型和興趣驅動型的學生都要優于刻苦努力型優生,因此在教學時也應當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滿足不同種類數學優生的需求。
2初中數學優生的學習策略和教學對策
2.1加強情感交流
數學優生的學習能力和對知識的領悟能力要強于普通學生,教師在教學時既要以多數學生為主,同時還要兼顧少部分的優生,以提高整個集體的數學水平。因此數學教師應秉承“激勵為主、加強交流、構建情感教學”的教學原則。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較為敏感,教師如果不加大對學生情感的投入,會讓學生產生逆反的心理。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與學生充分交流,幫助學生領悟數學知識的內涵。交流的過程既是教學的過程,同時也是進行情感教育的過程,可以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愛。此外,還要加強優生與優生之間的交流溝通,讓這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成功的滿足感和自豪感,繼而激發優生強烈的學習興趣,提高優生的學習成績。
2.2備課的基本策略
備課作為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只有充分備好每一節課,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在備課過程中既要考慮滿足絕大多數學生的教學需求,還要兼顧部分數學優生,主要從備教材、備學生以及備教學形式三方面入手。首先是備教材,教師在具體備課之前需要全面掌握教學大綱,了解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從教材著手進行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最好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數學的樂趣,問題和習題的設置要有一定的梯度,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基本需求。其次是備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教師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數學思維、學習能力以及學生的個性,從學生入手選擇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更要加大對數學優生的關注度,全面提升這部分學生的學習效率。最后是備教學形式,不同類型的優生偏愛不同的教學形式,出類拔萃型的學生喜歡獨立思考,教師只需簡單的輔助和指導即可。興趣驅動型優生喜歡一起探討,教師可在課下或部分課堂時間與學生探討數學問題??炭嗯π蛢炆鷮處熡幸欢ǖ囊蕾囆?,希望每個問題都能得到詳細的講解,因此教師要加大對刻苦努力型優生的關注度。
2.3課堂教學的基本對策
三種不同類型的優生學習需求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因此教學內容、提問方式和練習題目也應有所差別。第一是教學內容方面,即便是同一個問題教師對優生的要求也會有所差別,對于刻苦努力型優生而言,只需要掌握所有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即可。而對于其他兩種類型優生來說,他們的思維更加敏捷和開闊,因此對這兩種類型學生的要求也更高,以便更好的激發這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是提問方面,在對刻苦努力型優生提問時要更多的聯系生活實際,讓他們感受到數學知識的作用和意義,從而激發這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其他兩種類型的優生而言,提問的問題最好以發散型和創新型為主,以拓展這部分學生的思維。第三是課堂練習方面,教師在選擇課堂練習題目時就要做到心中有數,理清哪一層次的學生適合哪一類型的題目,盡量選擇有梯度的練習以適應所有學生。當然,教師也可以選擇幾道思考題或附加題,滿足優生練習的需求。為了豐富教學方法,教師可以讓優生上臺進行知識講解,讓優生在講解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感悟和理解,同時還能增強優生的學習興趣。
3結束語
教師作為教學的重要主體,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占有重要地位。初中數學優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教師需要加大關注力度,從數學優生的需求出發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活動。教師應從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出發,真正落實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初中數學優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優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巧云.如何輔導初中數學“學優生”[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上旬刊),2014,(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