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18 16:00:28
序論:在您撰寫建筑工程技術實踐總結及體會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建筑工程;技術;管理;研究
建筑工程在我國社會和經濟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建筑工程技術管理是在建筑工程建設活動中進行的必要的過程,對國家和社會都是有意義的,建筑工程技術管理的作用非常之大。
近年來,隨著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和實施工作的不斷規范,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的不斷更新,工程技術管理工作質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一些建筑工程技術管理仍存在著不規范等一些問題??茖W地進行建筑工程技術管理,是實現建筑工程高質量、高標準完成的前提,只有做好有效的技術管理工作,建筑工程才可以建設好。
一、技術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
盡管建筑工程技術管理模式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建設工程技術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越來越突出,主要有以下幾點:
1. 由計劃經濟體制到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為了精簡管理人員,改善機械設備等資源有效配置問題及減少施工企業的生產成本,施工企業將原有的隊級建制即施工作業層逐步進行取消,目前問題是如何將工作業層重新組織起來以實現效益最大化。
2.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在各個領域包括交通、能源及城市建設的建設步伐與日俱增,多項國家重點工程的開工建設接踵而至,這勢必為建筑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良好發展機遇。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例,生產經營模式得到迅速擴張,而自身人力及資源配置的發展速度遠遠不能滿足生產經營規模的發展需求,所以出現了市場份額逐步加大、資源配置嚴重不足的問題矛盾。
3. 我國建筑工程技術管理隨著市場經濟的到來僅走了 20余年,國內不少建筑企業特別是中小型建筑去也由于資質等級較低、缺乏經驗,未能按照國際慣例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導致分配制度、人事制度并不完善,難以適應日趨激烈的競爭環境,因此發展速度往往存在著很大程度的限制。
二、技術管理模式問題的解決方法
2.1 改變技術管理的模式
在建筑工程技術管理工作中,領導的責任是很重大的,既要管理好下屬,還要保證技術管理工作有序的開展好,管理人員有好的工作環境和條件,還要給管理人員正確的引導、支持和幫助。把一些傳統管理模式里面缺乏實際應用的內容去掉,轉化成現代的管理模式,保證技術管理工作扎實做好,為建筑工程的安全、穩定運轉打好基礎。
2.2 做好合同管理工作
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或者是企業經濟、合同經濟,而建筑工程技術管理模式是依照著市場經濟建立起來的,必須進行合同管理。在技術管理模式中,必須從合同的洽談、草擬、簽訂、生效開始,至合同失效為止整個過程中凡涉及合同條款內容的各部門都要參與全程管理,并注重履約的變化,及時對合同進行修改、變更、補充或終止。
2.3 積極營造和諧的工作環境
技術管理工作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需要營造一個和諧的工作環境,保證管理人員積極思考問題,保持愉快的心情去工作,管理人員在這種環境下工作,常常會把技術管理知識學得好,掌握得也會很牢固,更會把建筑工程技術管理工作做好。因此,就要采取有效的模式和方法,積極想辦法來營造一個和諧的工作環境,保證他們的精神高度地集中到技術管理工作這里來。除此之外,對基層管理人員要進行思想教育,提高他們對技術管理工作的熱情和興趣,讓他們真正體會到技術管理工作不是單調無趣的,是非常有激情和樂趣的。
2.3 努力提高管理人員知識水平
一個管理人員的自身知識水平需要不斷的進行提升、進步,這對做好技術管理工作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因此,作為一名建筑工程技術管理人員來說,應該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和理論水平,不斷去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梢远嗬脴I余時間進行多學習,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都要提高。技術管理人員可以在假期休息時,去參加建筑工程技術管理方面相關的培訓或者國外的學術研討會,還可以參加管理方面的研討會,這些對提高管理人員自身的知識水平是非常有益的,可以開拓自己的視野和思路,改變自身的工作方法,不斷創新管理工作。
2.4 管理人員要樹立大局意識
作為建筑工程單位的技術管理人員,要緊跟時展,樹立大局意識,把抓好技術管理作為工作的核心內容來完成好。對于做好技術管理工作要進行廣泛的宣傳,使得管理人員懂業務、懂法律法規。把技術管理的每個過程有機的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綜合的管理體系,提高建筑工程技術的管理水平。
2.5 加強監督管理工作
通過建筑工程技術管理的優勢,強化工程測量、防線工作,強化施工過程中材料的監控,強化施工技術問題解決能力,強化施工技術參數控制能夠有效保障工程質量,加強監督管理及服務管理,防止分包隊伍一味追求效益而極其淡化質量管理的問題,避免偷工減料,避免施工中存在的嚴重安全隱患問題,杜絕漏洞,降低風險。
2.6 注重工作反思與借鑒
對于一個合格的建筑工程技術管理工作者來說,不斷地進行工作反思是很必要的。管理人員的這種反思,可以有效的進行工作總結,找出技術管理工作中一些做的不夠完美的地方,然后進行全面的改進和創新,重新再認識工作工程中的表現。一名優秀的管理人員更應該做好反思工作,通過這樣的反思,不斷認識自己,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找出自身和工作過程中存在的缺點與不足,找到產生不足的原因,好好總結,把經驗教訓記牢,以避免以后出現類似的情況。除此之外,管理人員應互相學習,在工作之余進行有效的交流,互相借鑒和學習,加深對建筑工程技術管理工作的體會。經過長時間的借鑒和學習,自身的素質和管理能力一定會得到較大的提高,整體的團隊意識和管理水平也會隨之提高。
三、結語
技術管理工作開展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建筑工程的進度和質量。對于建筑工程技術管理工作來說,我們應該認識到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有效的對策。不斷提高和完善我們的管理和制度,形成和建立一個健全而科學的管理體系,制定科學合理的技術管理工作標準和規范,多培養高素質的管理專業人才,不斷的進行制度創新,把管理人員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都提高起來,為企業發展打好穩定的地基,更好地服務于我國建筑工程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周欣.有關建筑企業技術管理的創新和完善的探討[J].價值工程.
[2]李星霖.關于建筑工程技術管理的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17).
[3]張志偉耿國友.淺談建筑工程技術管理需注意的幾個問題[J].中國房地產業,2011(06).
[4]李任.淺談建筑工程技術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對外貿易(英文版),2011(14).
[5]陳建德,朱永華.淺析建筑工程 中技術管理的重要性[J].科技創新導報,2009.
[6楊偉賢.論如何加強建筑工程技術管理[J].科技信息,2009.
[7]鄭海云.建筑工程中技術管理的意義及方法[J].科技創新導報,2009.
[8]嚴毅.如何提高建筑施工企業技術管理水平[J].四川建材.2008,1.
關鍵詞 認識實習 教學模式 建筑工程 技術專業
《認識實習》是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之一。通過專業認識實習,使學生直接接觸實際,激發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入專業領域,建立一定感性認識,初步了解專業概況,為今后專業課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但是,目前大部分的教學模式就是參觀施工現場,這樣并不能全面的發揮認識實習課程的作用,本文根據作者多年的教學經驗,結合學生特點,做了更多更豐富的教學模式嘗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實地參觀
1.校內參觀。校內參觀的目的是在指導老師的講解下,帶領學生熟悉房屋構造和裝修做法,了解建筑材料的特性及應用,引導學生善于觀察,積極利用身邊已有建筑物,提高自身的觀察能力和欣賞水平,積累實踐經驗。要求學生做好筆記,記錄指導老師的講解要點以及需要思考的問題。
2.校外參觀。校外參觀的目的是通過參觀在建工程及閱讀施工圖紙,進行現場比較,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提高識讀工程圖的能力。參觀實際建筑,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建筑文化、建筑知識以及建筑施工、建筑材料的認識,鞏固和擴大所學理論知識,提高學習積極性。
通過實習,與工人和基層生產人員密切接觸,學習他們的優秀品質和先進事跡,培養學生勞動的觀點,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作風,為今后從事生產技術管理工作奠定基礎。
這要求學生做好筆記,記錄現場工程師的講解要點以及需要思考的問題。
二、收集1-2項著名建筑物資料
1.世界名筑的資料收集。為了培養學生對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興趣和收集資料的能力,讓學生去關注世界上非常有名的現代建筑,了解世界先進的技術、材料、工藝等,并收集整理自己最感興趣的建筑物的效果圖、工程概況和特點等資料,編輯出來,運用所學知識品評著名建筑的優缺點,作為實習報告的一部分。
2.中國魯班獎項目的資料收集。這個環節除了培養學生對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興趣和收集資料的能力以外,最主要的是了解中國建筑最高獎項――魯班獎的由來和意義,以及關注國內先進的施工技術水平和先進的材料、工藝等,進行國內外的對比,提高學習積極性,爭做國家棟梁人才,趕超世界先進水平。收集整理自己最感興趣的建筑物的效果圖、工程概況和特點等資料,編輯出來,運用所學知識品評魯班獎建筑的優缺點,作為實習報告的一部分。
三、課堂匯報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畢業生是面向施工生產一線的懂技術、會管理的應用型人才,所以語言表達能力和管理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并結合現階段學生活潑、愛表現的特點,設計了這個環節。
學生依次上講臺,用PPT匯報自己收集的世界名筑和中國魯班獎項目,匯報完成后,負責答疑同學們提出的疑問。學生在這個環節的表現是最積極地,為了盡善盡美,他們總是會很認真地做好充足的準備,不僅培養了對專業的興趣,而且專注力也得到了鍛煉,所以效果非常好。
四、撰寫認識實習報告
實習報告是反映學生對實習內容理解的深度,也反映學生分析和歸納問題的能力。實習報告是評定實習成績的重要依據。實習結束時學生應按實綱的要求,進行全面的分析和總結,及時寫出實習報告。認識實習報告需要涵蓋認識實習的所有環節,心得體會、收獲總結以及參觀時老師提出的思考題的解答。
五、答辯
認識實習按一門獨立課程考核記分,認識實習成績按出勤、匯報情況、實習報告以及答辯四項嚴格考核??己顺煽兎峙鋱D見圖1所示。
圖1 考核成績分配圖
答辯環節是為了督促學生認真對待認識實習這門課程,根據學生自己撰寫的實習報告,指導老師提出問題,學生閉卷解答,這是專門增加的一門考核手段。成績的評定要按課程的目的要求,突出學生獨立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性的評定。按優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級評定。
六、結束語
《認識實習》是建筑工程技術專業非常重要的一門實踐課程,主要通過實踐參觀的方法引導學生進入專業領域,建立感性認識。本文在原有實踐參觀的的基礎上,增加了收集著名建筑物資料、匯報、撰寫實習報告和答辯等教學模式,更加豐富了認識實習的教學內容,培養和鍛煉了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收集資料、語言表達以及寫作等綜合能力,經過三年的教學實踐證明,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張寶,曹璇,郭華軍.關于工科專業認識實習教學的現狀與思考[ J ].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以建筑工程一線施工員崗位(群)為就業目標,因此在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學體系中,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尤為重要。本文根據我系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和要求,研究本專業實踐性教學體系。
關鍵詞:建筑工程技術實踐教學 高職
中圖分類號:TU198文獻標識碼: A
前言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是以服務建筑行業為主,以建筑工程一線施工員崗位(群)為就業目標,具備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測量、質檢等核心職業能力,能夠勝任建設行業施工員崗位,或造價員、質量員、材料員、安全員、資料員、測量員等相關職業崗位工作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
為達到上述目標,必需制定完善的教學體系,在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學體系中,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對學生掌握知識、發展能力、提高素質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為加強實踐性教學,根據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和要求,研究本專業實踐性教學體系如下。
一、實踐教學的目的和要求
實踐教學是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學活動過程的關鍵性環節。通過實踐性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技術能力,并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科學研究能力及嚴謹的科學態度,為今后更好地服務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1]。所以在實踐教學的環節中,要求學生和教師能從思想上予以重視,積極主動地參與實踐教學,充分發揮其積極性與創造性。
二、實踐性教學體系的主要內容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性教學體系由專業基礎課基本技能訓練、專業課專業技能訓練、綜合技能訓練等環節組成。本實訓體系是根據專業培養計劃的總體要求來確定的。
(一)專業基礎課基本技能訓練:
1、課程基本技能訓練的目的
通過課程基本技能的訓練使學生能加深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更好地完成教學大綱所規定的教學任務。
2、課程基本技能訓練的主要內容有計算機基礎應用、建筑材料實驗、電工電子實驗、建筑CAD制圖、測量實驗、建筑制圖大作業等。
1)建筑材料實驗:了解材料的力學性能,掌握試驗方法。其內容有水泥樣品的鑒賞和水泥試驗(包括水泥細度的測定、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的測定、水泥漿凝結時間的測定、安定性試驗及水泥膠凝強度的檢驗)、混凝土骨料試驗、普通混凝土試驗(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測定、混凝土抗壓強度的試驗)、砌墻磚試驗(抗折、抗壓強度試驗)、鋼筋樣品辨別和鋼筋試驗(拉伸及冷彎試驗)。
2)建筑CAD制圖:掌握Auto CAD計算機繪圖軟件的基本繪圖操作環境,掌握Auto CAD軟件系統的繪圖命令、編輯命令、尺寸標注、文字標注、圖層使用、圖塊使用及三維命令的一般操作,掌握建筑工程圖的基本繪制方法,培養建筑工程圖的計算機繪制能力。其內容包括:建筑CAD設計概論、Auto CAD繪圖命令、Auto CAD編輯命令、Auto CAD標注命令、圖層與圖塊、三維圖形的繪制及實際應用部分。
3)建筑制圖大作業:了解、掌握畫法幾何的基本理論;熟練閱讀建筑施工圖,掌握較扎實的繪圖技能。
2、課程基本技能訓練的組織
由任課教師編制計劃書,記錄在每學期教學進度表中,其實訓方式可采用現場參觀與觀摩、實際操作等方式來進行。
3、課程基本技能訓練的考核
課程基本技能訓練的內容和效果可通過現場實際操作情況、提交的實驗報告(實驗數據)或設計電子圖紙等綜合打分,并按一定比例(20%)記入該課程的期末考核成績。
(二)專業課專業技能訓練:主要有工程測量實訓、施工組織設計、概預算大作業、建筑素描、房屋建筑學設計、鋼結構及鋼筋混凝土與砌體結構實訓。具體安排如下:
1、工程測量實訓:(時間2周)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組織兩周測量實習,對學生知識的鞏固和深化,基本能力和職業道德的培養有重要的意義,其具體任務是:
1)通過測量實習,使學生對測繪和測設的任務、內容、方法和要求有比較全面的了解,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習、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認真負責、實事求是、艱苦奮斗、遵守紀律、團結互助、愛護公物的優秀品德和作風。
具體實習內容和計劃如下:
實習動員、領儀器、儀器檢校1天;水平角測量1天;水平距測量1天;水準測量1天;水準測量和導線測量計算1天;地形圖測繪1天;地形圖測繪1天;建筑物的放樣1天;圓曲線測設1天;寫實習報告、上交資料1天。
2、施工組織設計:(施工組織1周,施工設計1周)
1)施工組織設計的目的
施工組織總設計的內容及編制依據;施工布置及施工方案;施工任務的組織分工及程序安排;重點工程的施工方案、主要工種的施工方法、臨時設施的規劃;施工總進度計劃編制原則、要求、內容及步驟;各項資源需要量計劃;施工總平面圖編制原則、內容、編制依據及編制方法;建設項目風險預測和安全目標。
2)施工組織設計的課時安排
模塊1施工準備 1)編制施工準備工作計劃 針對北京某實際工程項目,編制施工準備工作計劃;2)圖紙會審實訓 針對同一個實際工程項目,分組模擬進行圖紙會審仿真實訓
模塊2 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3)編制分部工程施工方案 針對同一個實際工程項目,編制分部工程施工方案4 )編制分部工程施工進度計劃 針對同一個實際工程項目,編制分部工程施工進度計劃 5)施工平面圖設計 針對同一個實際工程項目,設計施工平面布置圖
模塊3 施工組織總設計 6)編制網絡計劃 針對同一個實際工程項目,編制分部工程網絡計劃7)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針對同一個實際工程項目,編制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3、建筑工程預算大作業:(時間1.5周)
1)建筑工程概預算大作業的目的
建筑工程概預算大作業是學生在學習《建筑施工技術》、《建筑工程定額與預算》后所進行的專業實訓,通過該實訓,使學生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進一步提高和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并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提高實際操作技能。
2)建筑工程概預算大作業的主要內容有:
根據詳細圖紙,進行工程量的計算;利用定額計算各項費用如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臺班使用費、間接費、規費、利潤、稅金等;進行工、料、機分析、編制工、料、機用量匯總表;編制工程造價匯總表并計算綜合單價造價。
4、建筑素描:(時間2周)
本課程是建筑學專業本科生的專業基礎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掌握必要的繪畫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素描課內容要求:構圖完整,造型準確和素描關系表現合理,質感強烈,空間感強,并能應用它輔助學習水彩、速寫、表現技法和專業設計課程。
5、房屋建筑學設計(時間1周)
房屋建筑學設計的主要內容:
⑴平面設計
①根據建筑功能要求和家具布置及人的活動空間要求確定使用房間的平面尺寸
②根據使用人數確定輔助房間平面尺寸
③根據消防要求確定垂直交通的數量及位置
內容包括:使用房間平面布置圖、衛生間布置圖、底層建筑平面圖、標準層建筑平面圖、頂層建筑平面圖、屋頂排水平面圖
④據建筑性質進行功能分析進面進行平面組合
⑵剖面設計
根據建筑功能及使用性質確定建筑物各部分的凈高,進而確定建筑層高和空間組合。根據圖紙的表達情況繪制1~2個剖面圖
⑶立面設計
根據建筑物的性質,運用建筑美學的原理及處理手法確定建筑立面造型,根據建筑所處位置及城市規劃部門的要求繪制主立面、側立面、背立面圖。
⑷總平面設計
根據城市設計和場地設計的知識,進行總平面布置,繪制施工總平面圖
①確定場地的主次入口的位置
②場地道路布置及綠化布置
③確定建筑物的位置及消防間距、日照間距等其它安全距離的確定
④人流、車流的組織
⑤建筑構造詳圖
根據建筑方案的特點、準確表達設計構思,將相關構造繪制建筑詳圖
6、鋼結構及鋼筋混凝土與砌體結構實訓(鋼結構48學時,鋼筋混凝土與砌體結構48學時)
鋼結構實訓的主要內容有:
(l)屋蓋支撐布置一一說明布置原則和根據。
(2)設計一個普通鋼屋架:節點荷載計算,桿件內力計算,桿件內力組合,桿件截面選擇,設計四個典型節點,全部計算書。
(3)按給定比例繪制一張2號圖,內容包括支撐單線圖;屋架單線圖,圖中要求注明桿件計算內力和選定的截面;畫四個典型節點大樣圖:支座節點、上弦一般節點、下弦拼接節點、屋脊節點。
(4)要求輔導教師講解桁架內力圖解法。
鋼筋混凝土與砌體結構實訓的教學要求有:
1)掌握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筑結構的選型與布置,結構設計方法,構造要求及施工圖的繪制;
2)掌握砌體結構各種基本構件的受力特征與截面設計方法,及磚混結構房屋的設計方法和構造要求。
專業技能訓練的組織與管理
專業技能訓練由系部統一組織,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實施,各實訓過程均配備專業指導教師1-2名,進行日常管理和專業指導。
專業技能訓練的考核
考核內容分日??己撕陀柧毘煽兛己藘刹糠?,以全面衡量學生的專業訓練能力。
(1)日??己?/p>
實訓期間,學生必須遵照學校正常作息時間到指定地點進行實訓;
學生必須按實訓計劃,保質保量地完成各階段實訓任務;
考察其動手協作能力和團結能力。
(2)訓練成績考核
訓練成績的考核工作由系部,安排指導教師負責進行。根據學生的實訓成果,分優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四等,單獨計入學生的學習成績。
(三)綜合技能實訓
1、畢業綜合實訓(時間18周)
1)畢業綜合實訓的目的
畢業綜合實訓是實踐性教學的重要環節,通過畢業綜合實訓,可以培養學生綜合分析的能力及實際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踏實、認真、嚴謹的科學作風以及建筑工程技術人員必備的建筑結構、建筑施工的全局觀點和經濟觀點。使學生能綜合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分析、解決工程建設項目設計過程中的實際問題。
2)畢業綜合實訓的要求和主要內容
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測量實習,時間5周;第二階段為結構設計與結構計算,時間為6周;最后一階段為制圖,時間為6周;最后一周讓學生總結并準備工作面試。
具體要求有:熟悉制圖規范和相應的建筑規范;了解和掌握建筑方案設計和建筑施工圖的設計;正確進行多(高)層房屋的結構選型、結構布置;正確進行結構計算及結構施工圖的設計;掌握用工程圖紙全面而準確地表達設計意圖的技能。
3)畢業綜合實訓的組織與管理
畢業設計由系部各專業組織和管理,并指派專業指導教師進行輔導。(專業指導教師可提出具體意見及建議)
4)畢業綜合實訓的考核
分日??己撕统晒己耍渲腥粘?己耸侵府厴I綜合實訓期間要求學生遵照學校正常作息時間到指定地點進行畢業綜合實訓;必須嚴格遵照時間安排,分階段保質保量地完成設計。成果考核是指應按畢業綜合實訓中的規定完成工作量,所繪制的工程圖紙應符合制圖標準及相應的規范要求;應有完整的設計說明及完整的計算書;考核由專業指導教師根據綜合實訓期間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成果情況綜合評定,成績分優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等。
2、畢業(頂崗)實習(實驗階段)
1、畢業(頂崗)實習
1)、畢業(頂崗)實習的內容與要求
要求學生實習過程中,能閱讀施工圖和內業資料;了解和掌握施工的全過程;了解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過程和內容;了解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了解施工新材料、新工藝、新方法;了解安全生產質量管理措施并參與各工種的施工,完成實習報告。
2)畢業(頂崗)實習的組織
實習單位的落實由系統一安排和學生自己解決相結合;由實習單位安排具有一定資質的人員擔任現場指導,并由系指派專業實習指導教師進行具體檢查、指導和協調工作。
畢業(頂崗)實習時間在第六學期進行。前幾周進行綜合性的實踐活動,最后一周進行實習過程的總結,撰寫實習報告。
3)、畢業(頂崗)實習的考核
實習考核由以下幾部分組成:實習報告、實習過程的表現
要求學生每日記載實習情況,包括實習內容、實習體會等,實習結束后應按實綱的要求做實結。根據在實習期間的表現及實際業績,由實習單位的指導教師作出鑒定,并由主管部門簽章。學校的專業指導教師組成實習考核小組,根據上述資料給出學生的畢業實習成績,成績分為優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四等,單獨記入學習成績。
三、課時分配:
公共課理論學時424, 實踐學時160,占總學時比例21.69%;基礎課理論學時176,實踐學時176,占總學時比例6.54%;專業基礎課理論學時306, 實踐學時102, 占總學時比例15.16%;專業課實踐學時126,占總學時比例20.95%;專業實訓實踐學時360,占總學時比例13.37%;實習實踐學時600,占總學時比例22.29%。合計理論學時占總學時比例49.93%,實踐學時占總學時比例50.07%
參考文獻
[1]鄭彥.關于高職實踐教學研究的內容分析[J].廈門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1、通過參觀實際建筑,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建筑文化、建筑知識以及建筑施工、建筑材料的認識,鞏固和擴大所學理論知識,提高學習積極性。
2、通過參觀在建工程及閱讀施工圖紙,進行現場比較,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提高識讀工程圖的能力。
3、通過實習,了解建筑工程施工工藝,熟悉房屋構造,了解建筑材料的特性及應用。
4、通過實習,培養學生勞動的觀點,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作風,為今后從事建筑工程技術工作奠定基礎。
二、實習計劃和實習要求:
計劃
A、了解該建筑物的地基及基礎類型、構造形式及施工方法。
B、試分析柱、梁、樓板、墻等的模板受力狀況、荷載及傳遞路線。
C、混凝土結構的施工縫留設原則是什么?對不同的結構構件應如何留設。如施工縫、變形縫和后澆帶。
D、觀察在工地現場中看到哪些建筑及裝飾材料。
E、磚墻臨時間斷處的接槎方式有哪幾種?有何要求?
要求
A、服從帶隊教師的領導,遵守實習紀律。
B、遵守建筑工地的各種規章制度。
C、遵守施工操作規程,在工地現場時要注意安全。
D、尊重工地工程技術人員及職工,虛心向他們學習。
E、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三、實習內容及體會:
1、地基基礎
2、結構形式。
當今的建筑主要采用的是框架結構或者是框架剪力墻結構,磚混結構也采用但用的比較少。我們所參觀的兩個施工工地都采用的是框架---剪力結構。它是框架結構和剪力墻結構兩種體系的結合,吸取了各自的長處,既能為建筑平面布置提供較大的使用空間,又具有良好的抗側力性能。這種結構是在框架結構中布置一定數量的剪力墻,構成靈活自由的使用空間,滿足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同樣又有足夠的剪力墻,有相當大的剛度,框剪結構的受力特點,是由框架和剪力墻結構兩種不同的抗側力結構組成的新的受力形式,所以它的框架不同于純框架結構中的框架,剪力墻在框剪結構中也不同于剪力墻結構中的剪力墻
建筑的結構類型有多種形式。有磚混結構,有框架——剪力墻結構,框架——異型柱,框架與磚混結合??蚣芙Y構的跨度比較大,適用于公共建筑,在財富名門花園主要是用于商場,酒店等。框架——異型柱主要用于住宅,異形柱與墻體相同的厚度,在保證了承重與抗震的同時,有效的提高了房屋空間利用率,因此,在高層住宅中這種形式被廣泛采用。磚混結構一般用于多層住宅,這種結構的抗震性能沒有框架結構的好,因此對房屋高度有限制。像一些建筑下面幾層是商場上面幾層是住宅,如果住宅層數不高,就可采用框架與磚混的復合形式。如果上部住宅層數多,則適合采用框架—剪力墻的結構形式。
3、施工縫、變形縫和后澆帶、。
施工縫:受到施工工藝的限制,按計劃中斷施工而形成的接縫,被稱為施工縫?;炷两Y構由于分層澆筑,在本層混凝土與上一層混凝土之間形成的縫隙,就是最常見的施工縫。所以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縫,而應該是一個面。因混凝土先后澆注形成的結合面容易出現各種隱患及質量問題,因此,不同的結構工程對施工縫的處理都需要慎之又慎。
變形縫包括伸縮縫、沉降縫和防震縫。他們的作用是保證房屋在正常溫度變化、基礎不均勻沉降或地震時有一些自由伸縮,以防止墻體開裂,結構破壞。而后澆帶是在高層建筑中來代替變形縫的做法。其做法是每30米到40米留一道縫寬為800毫米到1000毫米的縫隙暫時不澆注混凝土??p中鋼筋可采用搭接接頭,等荷載差不多穩定時,一般是結構封頂兩個月后再澆注混凝土。后澆帶都是用于建筑長度大于50米的建筑。而當建筑長度小于50米時并且是框架結構,這時為了保證建筑物的整體性和一定的剛度,就的設置單元墻來增加建筑物的整體性和剛度。
后澆帶的施工工藝具體是
A、由于施工原因需設置后澆帶時,應視工程具體結構形狀而定,留設位置應經設計院認可。
B、后澆帶的保留時間。應按設計要求確定,當設計無要求時,應不少于40天;在不影響施工進度的情況下,應保留60天。
C、后澆帶的保護?;A承臺的后澆帶留設后,應采取保護措施,防止垃圾雜物掉入。保護措施可采用木蓋覆蓋在承臺的上皮鋼筋上,蓋板兩邊應比后澆帶各寬出500毫米以上。地下室外墻豎向后澆帶可采用砌磚保護。樓層面板后澆帶兩側的梁底模及梁板支承架不得拆除。
4、構造柱
磚混結構設計中,為了加強建筑物的空間剛度和整體性,使建筑物在地震中避免或減輕破壞,根據抗震規范,我們設置一定數量的圈梁和構造柱,來增強和提高建筑物的抗拉、抗裂性能構造柱的設置位置的規定:規范規定無論房屋的層數和地震烈度是多少,均應在外墻四角、錯層部位橫墻與縱墻交界處、較大洞口兩側、大房間外墻和內橫墻交接處。.樓梯間四角最好設置。上人屋面的女兒墻也應設置構造柱。.跨度比較大的梁,如果不設置墻垛或墊塊,也應有構造柱。而在框架剪力墻結構中,為了加強砌塊隔墻的整體性,應在砌塊隔墻的適當位置設置構造柱或圈梁,具體設置位置和磚混結構的一樣。
建筑工程專業是實踐性非常強的一門學科。認識實習是教學計劃中的一個重要教學環節,其目的是通過實踐,學習有關本專業的實踐知識,增強感性認識,以補充課堂教學的不足。作為一名剛剛接觸一點專業知識的大學生來說,如果能在學習專業課之前直接接觸一些深奧的專業知識是不現實的,我們現在只能從實踐中對我們專業獲得一些感性認識,為以后的專業課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總結:在實習的過程中,我們實習指導教師和工程技術人員的幫助下,我們所有人都做到了:
(1)嚴格遵守實習紀律和實習工地的有關規章制度;
(2)嚴格遵守實習期間的時間安排;
(3)記錄參觀施工情況、
心得體會。
這一個星期里,我們接觸了有關土木工程的很多知識:
1、了解建筑物的結構形式、構造特點、建筑作法、承重方式、施工方式、抗震等級等;
2、了解建筑物的地基及基礎類型、構造形式及施工方法;
3、了解建筑物的墻體類型、結構布置、細部構造及施工特點;
4、了解建筑物板、梁、柱等的類型,配筋方式及其與墻、梁的連接構造,還有樓地面、屋面構造及頂蓬構造特點;
5、了解建筑的樓梯、陽臺等的詳細構造;
6、了解建筑物的建筑裝修構造;
7、了解水泥、磚、砂子、鋼筋等主要材料的規格、標號、特性及使用要求;
8、了解混凝土、砂漿的配合比、標號、生產工藝所用設備以及養護要求;
9、了解各種鋼筋加工情況和磚混結構施工工序,現澆構件的施工工序;
關鍵詞: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畢業設計;教學現狀;內容構成;改革方案
高職高專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畢業設計是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一個極其重要的實踐環節,是對各門課程理論學習與實踐的全面總結,是學生從單一課程的學習到解決整個工程問題的升華,是學生對已學知識融會貫通的教學環節,對學生獨立創新能力、協調工作能力和思想品德、工作態度、工作作風以及事業心和責任感等方面素質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幫助。
畢業設計的過程也是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訓練過程。通過畢業設計實踐環節的教學,可以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綜合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切實做好該教學環節對于學生畢業后從事施工、監理或設計、造價等方面的工作都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如何適應高職教學的特性和高職高專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培養目標,做好畢業設計實踐環節的教學,值得深入探討與思考。
本文結合教學實踐,試對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畢業設計的教學現狀和內容進行分析,并提出畢業設計教學改革的方案。
畢業設計的教學現狀和內容構成的分析
(一)畢業設計教學的現狀分析
目前,高職高專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畢業設計的教學環節基本上沿用傳統的做法,即在最后一個學期集中8~10周的時間進行。其內容是要求學生在該時間段內完成某一多層民用(公共)建筑的施工圖設計。在實際實施過程中,最后所取得的畢業設計成果往往只能達到以下層次:(1)建筑部分僅僅達到方案與擴初之間。(2)結構部分只能完成某一局部樓層的梁板設計或某一框架的設計。(3)結構計算采用手算。(4)施工圖表達不完整。
這樣的教學成果與實際工程的施工圖設計存在很大的差距,學生只能初步地了解整個建筑物設計過程的皮毛,效果不甚理想。很多學生畢業時,對施工圖特別是結構圖的識讀能力很差,遠遠達不到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
(二)畢業設計內容的構成分析
從以往的畢業設計內容構成來看,整個畢業設計的內容可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建筑部分要求學生對某一多層民用(公共)建筑進行建筑設計。內容包括方案設計、構造設計等。與之相關的課程有《房屋建筑學》、《計算機輔助設計》等。
結構部分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對其設計的建筑方案進行相應的結構設計。內容包括上部結構設計和基礎設計。與之相關的課程有《鋼筋混凝土結構》、《砌體結構》、《地基基礎》、《結構抗震》、《計算機輔助設計》以及必要的建筑力學知識等。
施工圖繪制要求學生按照規范要求把建筑、結構設計成果用施工圖的形式表達出來。與之相關的課程有《制圖》、《CAD》、《計算機輔助設計》等。
從畢業設計內容構成和教學環節的分析可以看出,整個畢業設計的教學過程實際上是本科教育方式的一個壓縮版。
畢業設計教學的改革方案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專業的細分,高職高專建筑工程技術專業面向的將是多樣的建筑工程工種。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階段對整個建筑工程的構成有比較全面的了解,才能在畢業以后很快地適應所面臨的不同工種的需要,以實現“零距離上崗”的培養目標。因此,有必要把畢業設計做得更深、更細,使學生能夠把握建筑工程的整局,提高識讀施工圖的能力,使掌握的知識能夠直接指導具體的實際工作。
對于學制三年的高職高專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學生來說,要在比較緊張的時間內完成比較深入的畢業設計內容,按照傳統的做法的確存在一定的困難。但是,通過對畢業設計內容的分析,按照理論“必需、夠用”的原則,在教學中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和手段,對課程設置和課程教學要求等進行一系列的改革,就可以突破傳統的“本科壓縮型”的畢業設計教學方式,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各門課程之間相互獨立,每門課程、課程設計的目的僅僅是為滿足本課程的學習要求和學習目的,很少考慮到與其他課程之間的連續性、互補性。局部獨立性較強,整體性較差,學生在學習中得不到良好的連續性、系統性和整體意識的訓練,工程整體觀念模糊。
筆者根據高職高專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學制中的課程特點,剖析課程設置和課程的教學內容,結合教學體會,對畢業設計教學和相關課程提出“分解融合”、“整合提高”、“匯總完善”的教學改革方案,以期達到更好的畢業設計教學效果。
(一)分解融合
該階段是把畢業設計的相關內容有意識地提前分解到各個相關課程中,消化解決畢業設計的部分內容,即畢業設計向前延伸。同時也讓學生在各個課程的學習中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從而使各個課程的教學環節形成連續性和系統性,即以畢業設計的內容為基線貫穿整個學制中各專業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在局部學習中逐步建立和培養全局觀念。具體做法如下:(1)在《制圖》課程中著重培養學生建筑和結構圖的表達方式??梢酝ㄟ^抄繪、測繪、閱讀等方式加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和動手能力,為施工圖繪制打下基礎。(2)在《房屋建筑學》課程中把畢業設計項目作為課程設計題目布置給學生,讓學生在課程學習和課程設計中,在教師指導下完成建筑方案的設計內容。在課程學習中著重掌握建筑構造和各種細部構造,同時在教學中讓學生識讀實際工程的施工圖,對建筑施工圖的表達初具概念。(3)在《鋼筋混凝土結構》、《砌體結構》及《結構抗震》等課程中,讓學生帶著建筑方案進入結構課程的學習,在課程設計中解決結構的布置,掌握結構概念設計以及結構設計的基本原理和構造要求,掌握最新結構施工圖的表達方式和識讀能力,為最后的結構設計打下基礎。(4)在《地基基礎》課程中有針對性地解決項目中的地基基礎問題,掌握常見的基礎設計方法。(5)在《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中,主要解決有關建筑和結構設計軟件應用的問題以及繪制施工圖的方法。
在各個相關的課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較多地閱讀與實際工程相應的施工圖來培養學生的感性認識。要做好這一階段的教學工作,還必須做好同各學科教師的溝通工作,在課程設計中加強輔導師資力量,才能為后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整合提高
在所有課程結束后,同樣集中8~10周左右的時間對學生所做的項目進行建筑、結構設計的整合,并從施工圖設計的角度對項目進行提高。(1)用2周左右的時間對建筑方案進行細化加深,使之達到介于擴初和施工圖的水平。其中包括方案的細化、構造的明確以及裝修材質的確定等相關內容。(2)在建筑部分基本完善的基礎上,指導教師從全局的觀念對學生進行輔導,深入講解軟件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學生用2周左右的時間,采用電算的方法解決結構計算問題,同時整理必要的電算資料。
(三)匯總完善
在前述基礎上,利用3~4周左右的時間匯總建筑、結構的設計成果,進行建筑、結構的施工圖繪制。該過程可以讓學生重新閱讀同類工程實際的施工圖,有比對性地繪制施工圖,從而使畢業設計的成果進一步完善。
當然,要切實保證做好畢業設計工作,實現教學改革目標,必須具備一定的教學軟硬件條件:(1)有一支具有實踐經驗的師資隊伍。(2)有建筑CAD輔助設計軟件,結構CAD輔助設計軟件。(3)有可供學生上機的電腦機房。(4)有國家頒布的與現行建筑工程相關的《規范》和《規程》以及國家和地方的標準圖集等相應的技術資料。
綜上所述,高職高專類的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畢業設計教學環節可以采用項目目標化管理方法,只要安排合理,措施到位,完全可以將畢業設計做得更加完善,從質量上有較大的提高,從而使培養出來的學生對建筑結構有比較完整的概念,具有較強的識圖讀圖能力,能夠更快地適應將要面臨的建筑工程各個工種的需要,實現教育與崗位的“零距離”對接,體現高職高專教育的特色。
參考文獻
見》,高職院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建筑施工組織》教學改革中,提出了具體的觀點和實施方法,教學效果良好,使學生走向更廣大的就業市場,本文就課程的教學理念、計劃、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實踐教學等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職 施工組織 教學改革
近年來,隨著高等職業教育的蓬勃發展,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也迎來了發展機遇。遵循教育部教高【2006】16號文件《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我院設置的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培養高技能專業人才,其要求學生掌握建筑施工一線技術、管理所必須的應用知識, 面向建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等第一線需要,具有較強的崗位工作能力,良好職業素養、職業技能和自我學習能力,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質與職業道德?!督ㄖこ淌┕そM織》是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專業核心課,對專業核心能力之一“施工組織與管理能力”的培養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按照高職高專教育教學的要求,本課程以工程施工、工程項目管理及工程監理等崗位為出發點,以工程決策、設計、建設準備、建設實施、竣工驗收為主線,積極與企業合作,按照施工組織與管理的工作過程設計典型工作流程,通過工學結合的情境設計、分組實施,使學生能夠進行施工準備,編制施工方案、進度計劃以及資源供應計劃,繪制施工平面圖,且能夠指導現場的實施、控制和組織管理,從而培養學生善于探索和總結以及自主創造性學習的能力。通過在教學中滲透品德教育和職業道德,培養學生尊重科學、嚴守規程、團結協作、吃苦耐勞的職業素養,以及競爭意識和良好的溝通能力。同時,本課程教學中融入了建筑行業中施工員、監理員等職業資格認證考試內容,既保證本課程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又能體現“三性”:教學內容的先進性、任務項目的實用性、綜合實訓的可操作性,便于案例教學、實踐教學,也為學生參加職業資格考試奠定了堅實基礎。為達到上述的教學要求,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結合本人多年教學經驗,對于目前施工組織課程教學改革提出以下幾點體會。
1 定位高職教育,增加實踐教學
2004年,時任教育部部長周濟在全國高職教育第三次“產學研”結合經驗交流會上強調:高職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高技能人才。作為一名一線高職教育工作者,我認為其所提出的“高技能人才”,就是知識與技能兼具的復合型人才。教育部教高【2006】16號文件上進一步明確了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而剛剛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再一次明確指出,職業教育要努力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就業能力,其培養的是能夠適應社會需求的,能夠解決實際生產問題的勞動者。由此看出,我國高職高專的教育,其培養目標從本質上有別于本科教育。
另外,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以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設計院為代表的用人單位,社會對建筑工程專業人才的需求發生了重大變化,對傳統土木工程本科專業人才的需求趨于飽和,特別需要技術與知識融合的應用型人才,而以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為代表的用人單位,主要是勝任本單位面臨的綜合技術與管理工作。
因此,高職教育在保證理論知識“必須、夠用”的前提下,不強調學生的設計能力,而強調實踐性環節。為實踐“應用型”培養目標,我們在教學中應該把工程施工、組織管理、驗收等作為重點授課內容,并增強實踐性環節,為學生提高工程施工組織與管理能力提供良好平臺。
2 以工程實踐為背景,深化教學內容改革
以理論與應用相結合、原理與案例分析相結合為原則。傳統施工組織課程,大多以基本理論為基礎來組織教學內容,使學生感到抽象、枯燥、乏味,以致教學效果不理想,教學中容易存在理論與工程實踐相脫離的現象,忽略了基本理論在工程中的實踐應用,存在對理論闡述不清、致使學生無法接受和消化理解的現象。
為此,我們需要進行教學內容改革。目前,我院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該課程內容選取有建筑施工組織的概論、施工準備工作、流水施工原理與應用、網絡計劃方法及應用、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施工組織總設計等。遵循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基本規律,以真實典型工作任務及其工作過程為依據,整合、序化教學內容,科學設計學習性工作任務,教、學、做結合,理論與實踐一體化,實訓、實習等教學環節設計合理。選用先進、適用教材,逐漸嘗試與行業企業合作編寫工學結合特色教材,課件、案例、習題、實訓實習項目等教學相關資料,內容適度且角度新穎,符合課程的設計要求。教學內容由原來的以計算方法和公式推導為主體,轉變為以工程實踐中的思想方法和觀念更新為重點。
3 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3.1 組織課堂專題討論。在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課堂分組討論某些特殊問題,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認識和理解,針對學生的學習和掌握情況,合理進行課堂教學設計,融會貫通地掌握這些知識點,使其能夠熟練地運用所學內容。合理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能使學生枯燥的學習變得活躍起來,教師有意識地進行引導,讓學生去討論和思考,養成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性學習的學習方式,可以逐步培養學生敢于提出問題,表達觀點的創新精神。
3.2 加強案例法教學。借鑒典型案例教學法,為滿足案例法教學的要求,教師積極參加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將知識傳授和實踐能力培養寓于案例教學之中。廣泛收集文獻資料,為案例法教學積累素材,參與管理實踐工作或工程項目評審工作,滿足了案例法教學的需要,取得明顯教學效果。
3.3 創設情境,激發求知欲望。一個好的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教學情境能夠通過呈現材料為學生獲取文本知識提供臺階,有利于學生獲得感悟、體驗知識的發生與發展過程,能夠促使學生依據情境信息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情境的創設不是圖表面上的熱熱鬧鬧,其應隱含著課程的基本概念、法則、原理,把學生引導到對其中的建筑專業基本知識、基本結構、基本規律的理解上以及對人、對自然、對社會、對建筑行業的態度上。
3.4 有效利用圖片、視頻等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形象教學。給學生了解施工現場情況提供了一個可視化平臺,在滿足課堂理論教學的同時,使用施工現場的工程圖片和視頻文件,在課程課件中,使用課件和多種現代教學手段,一方面極大地增加了信息量,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課程教學的生動性,拓寬了知識視野,增強了教學效果。
4 多元化現場教學,注重培養能力提升
對于高職教育而言,《建筑施工組織》是一門工程類應用型課程,在強調課堂理論教學為基礎的同時,還應特別注視其工程性和實踐性。現場實踐教學對于學生掌握知識、形成學習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嘗試“專家請進來,學生走出去”的方式。即聘請校外經驗豐富的專家、教授進行現場實訓指導,并請他們對學生的實訓活動進行過程性評價,現場互動性、即時性的實踐活動取得了良好的學習效果和社會評價。另外,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利用課余及寒暑假時間進行社會調查,寫出專題調查報告,力爭提出改進建議和措施,到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等地進行參觀、訪問、調查,通過諸多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使學生不斷地形成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
通過有計劃、有步驟的實施教學改革,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逐漸提高了《建筑施工組織》課程的地位,使我專業學生的就業渠道拓寬,并普遍受到受人單位的好評。提高了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李安勇.施工組織課程設計的教學方法研究[J].山西建筑,2008(3月第9期):20-21.
[2]晏永玲.試論施工組織課程中應用案例教學[J].現代企業教育,2008(6):1-2.
[3]肖凱成.“任務化”教學方法在“建筑施工組織”課程中的應用與分析[J].常州工學院學報,2009(10).
[4]徐春芳.《建筑施工組織設計》課程教學的幾點體會[J].職業技術,2006(3):51.
[5]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
16號.
關鍵詞: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 專業課教學 體會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1(b)-0144-01
專業理論課是高職教育系統工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提高專業理論課的教學質量,體現高職院校專業課的教學特色,適應用人單位對高職專業人才的要求,有待我們不斷探討和實踐,在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專業課教學中,我體會到以下方面內容。
1 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影響學習動機的重要因素,是進行教學活動的前提,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是教師主導作用的充分體現。高職學生入校之初對自己所學專業是陌生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及各階段教學的深入,尤其是完成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學習之后,他們對專業目標逐漸有所了解,日益關心自己的專業,渴望學習專業知識。但由于專業課與基礎課之間具有較大的反差,如實踐性強、公式繁雜、經驗系數、條件約束、規范條文等;敘述性的內容多、論證和原理的邏輯性不及基礎課那么“嚴密”。簡單的空洞的說教只會使學生覺得枯燥乏味,興趣下降,甚至視學習為包袱。針對這種狀況,我院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師圍繞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開展研究、專題討論,取得了共識,在教學中采取了以下幾項措施。
1.1 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針對各門課、各章節具體的教學內容制訂出詳細的參觀教學、模型與掛圖,幻燈及投影的使用計劃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改變了以往教學中一支粉筆,一本書的不正常現象,增強了對學生的吸引力。
1.2 建立各課程有關的圖片資料庫
如典型建筑物實例、新技術、新工藝圖片資料,根據教學進程分階段展示,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1.3 組織好學生第二課堂活動
成立課外學習小組,開展如建筑繪畫、工程字訓練、舉行閱讀專業資料、寫學習體會、小論文競賽、組織各種形式的專業知識講座。
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長期保持,同時開闊了視野,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愛好和要求,效果是明顯的。
2 應遵循系統整體優化的原則
學校教學是一個整體的系統工程,系統是由許多部分組成,體現這一系統的便是教學計劃。教學的優化首先是教學計劃的優化,我們以學院教學大綱為指導,對各專業班級制訂了具體的實施性教學計劃,使各課時數分配更具有針對性和客觀性,課程設置反映時代要求,如根據現場信息反饋合并了一些公共內容,增添了建筑裝飾、鋼筋混凝土排架與框架、建筑繪畫、房屋修繕等選修課。
系統整體優化原則要求專業課教學中應培養學生的整體概念。就專業理論教學而言,由于教學內容分階段分課程進行,對一門課本身也分解為篇章節等部分講解,在例題講解、布置作業甚至課程設計題中,教師為了統一答案,講解、批改方便總習慣于提供充分的統一的條件參數,各章節作業題也不連續,這樣學生思維往往局限于本課程本章節中,不注意相互間的聯系。如建筑結構課構件計算中從材料等級、荷載、計算簡圖、構件截面內力都直接給定,題中已知什么求什么十分明顯,實踐證明,當畢業設計需要他們自己確定計算程序和參數時便束手無策。為了扭轉這種狀況,我們組織了有關教師匯編了一套適合高職學生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方案圖,從制圖課至各門專業課圍繞這套圖紙擬定相應的思考題、作業題及課程設計(大型作業)題,分階段提供必需的圖紙及資料,待學生學完各課程之后,其作業及課程設計之和便形成該棟建筑物的建筑、結構、水電、施工技術與組織、施工預算等較完整的設計計算。這樣強化整體訓練學生不僅可以反思先行作業的優劣,而且學會了各門課程知識間的融會貫通。
3 應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能力包括一般能力與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即智力是指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等這些內在的心理能力;特殊能力指表現在外部的活動能力,包括解決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畢業生的業務范圍主要是擔任建筑施工企業內外業技術員、施工現場施工員工作,所培養的是應用型、實踐型的人才,專業理論教學應重視這種人才目標的特殊性,注意能力培養。
3.1 課堂教學要引導學生積極思維
課堂教學應突出高職教學特色,重在基礎、理論知識以夠用為度,有些公式、理論不必作嚴密的論證,課堂上應給學生一些時間,多啟發引導,多留些問題供課后思考。習題課的教學應重在提高計算技能、教會學生思維方式、分析作業中錯誤的原因。專業課中某些內容采用“討論式”方式會更有效,允許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爭論比較,最后教師歸納總結,總之應注意激勵學生獨立思考和主動探索精神。
3.2 培養學生對知識的遷移能力
教育要面向未來,在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高職學生在校期間所學知識是有限的,是最基本的,只有在工作中不斷充實和提高自己才能適應專業發展的需要。各學科、各門課程,甚至每一門課前后內容之間對問題分析的方法總有很多類似之處。如鋼筋混凝土結構課中的基本構件一般是按照:截面應力狀態、平衡方程(基本公式)、適用條件的程序進行分析,教師應注意前后呼應,引導學生模擬前一內容的處理方法,培養舉一反三的知識遷移能力,以獲取新知識、新技能。
3.3 強化“實用”訓練
高職學生畢業后直接就業,并在第一線起骨干作用,更應強調專業針對性,強化“實用”訓練。
(1)教學內容必須聯系實際,著重于工程實際中的應用。專業課教師應收集一手與所教授課程有關的工程案例,結合工程實際進行案例分析。近年來,我們對某些重要的課程設計采用單獨考核評定成績也是為了突出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加強“應用”,但單獨記分不應拘泥于形式上,應積極做好激發、引導和組織工作。
(2)注重基本技能訓練。高職學生只有具有一定的基本技能才能勝任技術員類的工作。如識圖與圖面表達技能、單獨依靠制圖課中訓練是不夠的,需要在專業課中進行不間斷地培養和提高,教師教學中應多示范且注意其規范性,同時在平時練習及作業中注意訓練。再如查閱資料、手冊及標準設計、運用國家規范等方面均可讓學生在作業、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環節中訓練,以熟能生巧。
(3)專業理論教學與實踐性教學應有機地結合。我們必須看到當前由于各種主客觀原因的制約,理論教學與實踐性教學脫離的現象是存在的。教師應當明確哪些內容理論在前,哪些實習在前,注意相互結合。在指導實習中,教師不光是學生的管理者、操作示范者或答疑者,而應把理論指導與實踐指導結合起來,注意用理論分析實習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尤其是實習中存在的不規范或者是錯誤的方法),做到手腦并用,這樣才能達到運用理論知識去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專業能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