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16 08:14:13
序論:在您撰寫高中歷史選修知識點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真正的知識分子該有一副傲骨,不善趨炎附勢。這使他們當中絕大多數顯得個色,總是鶴立雞群,混不進人堆里。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地理選修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高中地理選修的知識1海岸類型及其特點
海岸具有多種類型,根據海岸的物質組成,可將海岸分為四種類型:基巖海岸、沙質海岸、淤泥海岸和生物海岸?;鶐r海岸:獨特的岬灣地形,沿岸有眾多的島嶼,常在海灣一帶形成海闊水深、利于避風的天然良港。千姿百態的海蝕地貌是進行旅游開發的重要資源。
沙質海岸:主要由礫石和沙子組成,往往形成沙堤、沙壩、沙丘等地貌,海灘多寬闊平坦,常形成天然的優質海濱浴場。
淤泥海岸:海岸帶寬度大,坡度小,海岸線平直,大多數淤泥海岸土質肥沃,適宜開展灘涂養殖。
生物海岸:
紅樹林海岸具有很強的抵御風浪侵蝕的能力,又是鳥類及潮間帶動物的棲息地,物種豐富。因此,紅樹林海岸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濕地保護和海洋防災減災中具有重要作用。
熱帶基巖海岸邊緣常發育珊瑚礁海岸。珊瑚礁對保護海岸,抵抗海浪侵蝕起到良好作用。
高中地理選修的知識2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運動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
海水的波浪運動,就能量來源和產生原因來說,有其能量來自風能形成的風浪,有其能量來自地震和火山爆發釋放出的地球內能或熱帶風暴引發的海嘯,也有其能量來自天體引力使海水漲落形成的潮汐波。然而,最常見的一種波浪是風浪。在風力作用下,海面波狀起伏,隨著風速越大,波浪的規模越大,破壞力也越大,對沿海建筑、航運、漁業、海洋石油生產等有不利的影響。遇有巨大的風浪襲擊時,應采取加固海堤、封航、休漁、拋錨等措施。
由月亮和太陽的引力驅動,以及地─月─日系統轉動和地球自轉的影響,海水呈現周期性的上下波動,這種波動稱作潮汐。潮汐對航海等海上活動以及近岸生態有著直接影響。
洋流的主要成因:風海流主要是受盛行風和地轉偏向力作用形成。密度流是由于海水溫度、鹽度不同導致密度不同形成。補償流是由相鄰海區海水的盈虧形成的,分為水平補償流和垂直補償流。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氣候: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漁業:寒暖流交匯區形成大漁場航運:順風順水快,逆風逆水慢污染:范圍擴大,凈化加快
高中地理選修的知識3厄爾泥諾、拉尼娜現象及其對全球氣候的影響
南美西海岸(秘魯和厄瓜多爾附近)延伸至赤道太平洋向西至日界線附近的海面溫度異常增暖的現象。
厄爾尼諾的發生機制正好相反,當赤道太平洋信風持續加強時,赤道東太平洋表面暖水被吹走,深層的冷水上翻作為補充,海表溫度進一步變冷,從而形成拉尼娜。拉尼娜常與厄爾尼諾交替出現,但其發生頻率要低于厄爾尼諾。例如,80年代以來僅發生了3次拉尼娜,是厄爾尼諾發生頻率的一半。
厄爾尼諾對氣候的影響,以環赤道太平洋地區最為顯著。在厄爾尼諾年,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南亞次大陸和巴西東北部均出現干旱,而從赤道中太平洋島南美西岸則多雨。許多觀測事實還表明,厄爾尼諾事件通過海氣作用的遙相關,還對相當遠的地區,甚至對北半球中高緯度的環流變化也有一定影響
。厄爾尼諾和拉尼娜是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冷暖交替變化的異常表現,這種海溫的冷暖變化過程構成一種循環,在厄爾尼諾之后接著發生拉尼娜并非稀罕之事。同樣拉尼娜后也會接著發生厄爾尼諾。但從1950年以來的記錄來看,厄爾尼諾發生頻率要高于拉尼娜。
高中地理選修的知識4海氣的相互作用及其對全球水、熱平衡的影響
海-氣間的水分交換過程:海洋通過蒸發作用,向大氣提供水汽。大氣中約86%的水汽是由海洋提供的,因此,海洋是大氣中水汽的最主要來源。大氣中的水汽在適當條件下凝結,并以降水的形式返回海洋,從而實現與海洋的水份交換。海洋的蒸發量與海水溫度密切相關,一般來說,海水溫度越高,蒸發量越大。因此,低緯度海區和有暖流流經的海區,海面蒸發旺盛,空氣濕度大,降水也較豐富,海—所間的水分交換也較為活躍。
海-氣間的熱量交換過程:海洋吸收了到達地表太陽輻射的大部分,并把其中85%的熱量儲存在海洋表層。海洋再通過潛熱、長波輻射等方式儲存的太陽輻射能輸送給大氣??梢哉f,海洋是大氣最主要的熱量儲存庫。海洋向大氣輸送的熱量受海洋表面水溫的影響,水溫高的海區,向大氣輸送的熱量多。
與陸地相比,海洋增溫慢,冷卻也慢,從而調節著大氣溫度的變化。一方面,海洋的氣溫變化有滯后效應。例如,海洋對太陽輻射季節變化的影響要比陸地晚一個月左右。另一方面,海洋使大氣的溫度變化比較和緩。海洋影響較大的地區,氣溫的日較差和年較差都較小。生活在沿海地區的人們,可以明顯地感受到海洋對大氣溫度的調節作用。海—氣通過長期的相互作用,并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了運動方向基本一致的大氣環流和大洋環流。大氣環流和大洋環流驅使著水分和熱量在不同地區的傳輸,從而維持地球上水分和熱量的平衡。
高中地理選修的知識5海底擴張學說認為:大洋底部地殼是不斷生成——擴張——消亡的過程,是地幔中物質對流的結果。洋中脊是地殼的誕生處,新洋殼不斷生長,隨著地幔物質的對流向兩側推開,海底不斷擴張形成洋盆。
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巖石圈是由板塊構成的,形成六大板塊。板塊內部相對穩定,很少發生變形,板塊邊界則是全球最活躍的構造帶
關鍵詞 初高中教學 歷史課程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A
1初、高中歷史課程的異同
1.1從課程設置看
(1)初中歷史課程分為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現代史六個學習板塊。依照歷史發展的時序,在每個板塊內容設計上,采用“點――線”結合的呈現方式,使學生在掌握歷史事實的基礎上理解歷史發展的線索。(2)高中歷史課程由必修課和選修課構成。高中歷史必修課分為歷史(Ⅰ)、歷史(Ⅱ)、歷史(Ⅲ)三個學習模塊,包括25個古今貫通、中外關聯的學習專題,分別反映人類社會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科學技術等領域的重要歷史內容。高中歷史選修課分為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探索歷史的奧秘、世界文化遺產薈萃等六個模塊。高中歷史包括9大模塊(必修3個,選修6個)和66個學習專題(必修25個,選修41個)。必修課每個模塊為36學時,2學分,共108學時,6學分;選修課每個模塊為36學時,2學分,選修課每個模塊為36學時,2學分,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任選若干個模塊進行學習。從中可見,高中歷史則更重視理解和應用。
1.2從教材內容看
(1)初中歷史教材較通俗易懂、難度小,且大都介紹的是基本的歷史概念和歷史現象,特別強調基礎知識的死記硬背。而高中教材的內容容量增多,設置的練習題目難度增大,注重歷史情景材料的分析和運用。(2)從課程的編寫體例和課程內容的設置來看,也存在較大差異。①課程體系方面:初中采取了主題+時序的通史體例,教材還是傳統的編年史形式,主要以主題的形式,基本按照古今中外的時序,一定程度上兼顧了歷史的時序性和事件發展的先后順序這一線索。高中歷史課程依據“貫通古今,中外關聯”的原則,采用了模塊+專題的體例。時序顛倒、跳躍性大,缺乏連續性和系統性,對學生知識儲備的要求高,初中基礎不牢靠、就會在高中學習時出現歷史知識鏈的脫節。②在課程內容上:初中課程重中國史,輕世界史。初中的三學年歷史教學中,僅初三學年學習世界史,占初中課程內容的1/3,而高中中外歷史所占比重大致相當。
2 學生學習狀況
(1)初中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獲取主要憑借識記,往往缺乏獨立思考,缺乏對原始材料有效信息的提取和對史料的分析辨別、歸納等能力。而高中歷史學習強調觸類旁通和舉一反三,學生要探尋歷史發展的規律和脈絡。高一新生往往沿用初中方法,缺乏對史料的分析和思考,導致歷史成績不好。
(2)學生初中階段對歷史知識的學習處于感性認識階段,基礎知識相對欠缺的,也沒有形成較完整的知識體系,對歷史基本理論和概念的了解比較模糊。而高中歷史課程的內容和模塊專題體例,要求學生有較高的知識儲備,這會導致高中學生普遍感覺高中歷史課程內容偏多,偏深、偏難。
(3)初中歷史教材每課內容較少,教學進度較慢,歷史習題難度較低,學生只需記住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即可很好地應付考試。而高中歷史教材每課內容較多,教學進度較快,歷史習題難度較高,考試注重對學生能力的檢查,很多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需要學生花時間理解掌握,涉及的基本理論、概念比較枯燥、深奧、抽象,需要學生有一定的社會生活及社會活動的體驗和感受,這也增加了歷史學習的難度,造成了學習和理解上的困難。
3高中歷史教學策略
3.1歷史教師要認真研讀課標,不斷提高自身素養
教師要了解初中歷史課標和教科書的要求和特點,關注學生初中階段歷史知識的學習狀況,根據歷史新課程標準所確定的“三維”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開展教學活動,做到心中有數,教學詳略得當,有的放矢,使教學具有針對性和連續性。教師還要大力提高自身的素質,廣泛的涉獵與歷史課程相關的其他學科,以全新的歷史教學形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不斷增強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3.2要做好教學方法的銜接
(1)適當放慢高一年級的教學進度,給學生講清高中階段與初中階段歷史學習方法上的不同和應注意的事項,讓高一新生盡快適應高中階段的學習。(2)通過編寫必要的歷史學習提綱,加強課前預習,適當聯系相關學科的課程知識,有效拓展學生知識面,加強學生對交叉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3)注意初高中歷史教材中相關知識點的銜接,對初中學過的知識點應注意復習,理清相同知識點之間存在的細節上的差異。
3.3加強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培養
隨著高中教材體系改革及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高中歷史教學活動發生了明顯改變,主體性教學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凸顯出來,成為高中歷史教學實踐活動的主要方向。但在高中歷史教學中,主體性教學實踐還面臨一些挑戰。本文對這些挑戰初步分析之后,以人教版高中歷史教材為例,提出信息技術條件下高中歷史主體性教學策略。
關鍵詞:
現代信息技術;高中歷史;主體性教學;人教版
上個世紀末,我國正式全面進入素質教育階段。在素質教育的號召之下,主體性教學思想在教學實踐中越來越得到凸顯。主體性教學要求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指導學生,使其能夠自覺、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和其他教育活動中,并且能夠自主地探究知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主體性教學思想指導之下,教師的主體性和學生的主體性同時得以體現,教師在這種教學思想的指導下,做到因材施教,學生做到全面發展。但在高中歷史教學實踐中,這一教學思想還存在部分阻礙因素,給主體性教學實踐活動帶來不小的困擾。
一、當前高中歷史主體性教學實踐活動面臨的挑戰
1.高考的巨大壓力導致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主體性沒有得到凸顯
歷史學科作為高中文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考中占有100分的比例,是文科學習的重點之一。在高考越來越重要的壓力之下,歷史學科的教學目的越來越以在高考中獲得高分為目標。在這樣的目標之下,高中歷史學科的教學活動特別凸顯教師主體性,教師向學生傳授各種歷史學科的知識點及考試中的解題技巧,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主要服從教師的教學安排,以做題和聽課為主要學習模式。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主體性被掩藏,從而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主動性,不能積極學習。
2.高中歷史的教學活動中現代信息技術運用程度不高
在互聯網全面普及之后,高中階段進入了互聯網教育的全新階段。教育經費的大量支出,幾乎每一所高中的每一個教室都安裝了多媒體設備。但是教師運用這些多媒體設備的過程中,對其功能的實現很是狹小,甚至有一些教師只在教學過程中采用PPT教學,其他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幾乎沒有,必然導致資源的極大浪費。這種教學模式的創新,只是把知識點的內容從黑板上的板書變為了投影儀投影的PPT,依然沒有觸動教學模式的核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主體性的地位依然牢固。
二、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高中歷史主體性教學的基本策略
主體性教學要求教師既能夠發揮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學習的強大作用,又能夠讓學生自主學習,從而產生學習興趣。在高中歷史學科,實行主體性教學,不僅需要教師和學生雙方參與,更需要在教學活動中注重策略選擇與安排。
1.通過影片教學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人教版高中歷史在改革之后,分為選修部分和必修部分。選修部分的內容比較簡單,在高考中考察的難度較低,因此在高中歷史學科教學實踐中,選修部分的教學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模式創新。以選修一的重大改革為例,學生很難在高中階段理解這些改革的內在有什么聯系,而有一些教師只采取片段式教學方法,在選修一的教學過程中,缺乏像必修教材一樣的統一指導思想,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可以采取影片教學法。例如,針對商鞅變法、北宋王安石變法、張居正改革這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三次改革,教師可以利用學校的多媒體,采取網絡視頻教學方式,給學生播放網絡上與這三個改革相關的歷史學家們的講解視頻,可以讓學生深層次理解這些改革的內在聯系,從而達到教師講解達不到的效果。
2.鼓勵學生多在網絡上查找歷史學科的學習資料
對于高中歷史來說,雖然高考中的知識點數量有點,但作為培養學生素質的關鍵學科之一,歷史學科承擔著重要使命。主體性教學模式,要求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學習,但在傳統教學模式下,除了課本和課外習題之外,學生難以尋覓到學習資料。在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之下,這一缺憾得到了極大彌補,網絡上歷史學科的學習資源極多,只要學生能夠利用好網絡,必然能夠在知識海洋里遨游。首先,針對學生網絡學習的習慣,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入門的網絡學習網站。如網易公開課、國學網、騰訊儒學、騰訊佛學、鳳凰網文化頻道等。教師可以在講授必修三第一單元第一課《“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的時候,在班級上舉辦一次“尋找網絡孔子”的比賽,鼓勵學生利用學校的網絡,盡可能多地搜尋網絡上與孔子有關的學習資源,最終由教師評判,對尋找到最多、質量最好的學生獎勵一本《論語》。其次,教師可以在班級舉辦一次網絡歷史學習的講座,讓學生能夠正確地利用網絡進行學習。網絡中,歷史學科的學習資源極多,不管是針對高考,還是平時的歷史學習。高中生畢竟是要面對高考的,在高考中取得一個滿意的分數是教師教學成果的體現。教師可以在班級上舉辦一次這樣的網絡歷史學習講座,鼓勵學生在網絡上尋找各種各樣的歷史解題方法,從而提高自己的歷史學科應試能力。
三、結語
新課改以來,人教版的高中歷史教學活動越來越要求能夠發揮教師和學生雙方的主體性,但在目前還存在阻礙主體性教學全面展開的一些因素,如高考的巨大壓力導致高中歷史教學的學生主體性沒有得到凸顯、高中歷史的教學活動中現代信息技術運用程度不高等。針對此,筆者提出通過影片教學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鼓勵學生多在網絡上查找歷史學科的學習資料的基本策略。
作者:孫然美 單位:江蘇省常州市第二中學
參考文獻:
[1]王黎明,徐金超.手段•方法•教學觀———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環境的高中歷史主體性教學情況調查[J].上海教育科研,2007,02:54-55.
[2]陳祥龍.現代信息技術與高中歷史課堂整合易陷的三個誤區———以人民版歷史必修3《中國的古代藝術》一節為例[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2,03:169-171.
【關鍵詞】初中 高中 歷史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054-01
一、初中與高中歷史教學的脫節現狀
筆者所在的地區為小學五年制初中四年制的學制,雖然初中是四年制,但是歷史的學習是從七年級開始到九年級結束,所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歷史教材,因此初中歷史教學是與全國大部分地區一致的。通過筆者在本地區相關學校的走訪調查,筆者發現本地區的初中歷史和高中歷史的教學存在著嚴重的脫節問題。經過筆者的分析,大概有以下三種形式的脫節:
1.初中歷史和高中歷史教學內容的脫節
初中歷史的知識體系主要是以時間為中軸線,根據時間線羅列最基本的歷史知識,也就是所謂的通識。因此初中歷史的教學內容基本上是以最基本的古今中外的歷史知識點為主,滲透歷史觀的相關方面知識。而高中歷史的知識體系則是在通史體系的前提下,以專題的方式呈現相關的歷史知識點,因此高中歷史的知識點呈現了范圍廣跨度大思維度高的特點。高中教材分政治、經濟、文化三個專題來講,考試時則要從綜合角度來答題,這里綜合歸納的能力通過對比初中歷史和高中歷史教學內容的差異,筆者發現兩者之間存在著難以逾越的鴻溝,初中歷史教學內容的要求過于簡單,而高中歷史教學內容的要求太過抽象,因此造成了初中歷史和高中歷史教學內容的脫節。
2.初中歷史和高中歷史教學方式的脫節
由于初中歷史和高中歷史教學內容的嚴重脫節,也就造成了初中歷史和高中歷史教學方式的脫節。初中歷史教學的內容的過于簡單,知識點少相關練習過易,使教師和學生都忽略了歷史教學方式的重要性。教師往往照本宣科地復述,從來不主動地使用相關的教學技巧,不去考慮學生對講課是否有興趣,從而造成了歷史課的無聊和乏味,這自然而然就使學生失去了對歷史課的興趣。而高中歷史由于對學生的抽象思維、總結思考能力要求過高,使習慣了在初中懶散學習的學生根本無法適應這么高規格的要求。而且高中歷史教師也不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能力去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從而使學生更加不能適應高中的歷史教學。因此產生了初中歷史和高中歷史教學方式的脫節。
二、中學歷史教學脫節的原因
通過上文的分析,初中歷史和高中歷史教學的脫節大概分為教學內容的脫節和教學方式的脫節。而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大致包括:初高中歷史教科書各成體系、初高中階段對歷史學科的重視程度不同、初高中歷史教師的教學方法差異大。初中歷史和高中歷史在這些方面的脫節,并不是一個可以忽略的問題,這些脫節問題存在是中學歷史教學階段中的很大的毒瘤,一天得不到解決,初中和高中的歷史教學的脫節問題將會越來越嚴重,從而嚴重影響我國中學歷史教育的效果。
三、解決初中歷史和高中歷史教學脫節的策略
1.初高中歷史課本要緊密連接
要解決初高中歷史教學脫節問題的第一步就是要解決初中歷史教科書和高中歷史教科書的嚴重脫節,也就是要使初中和高中的歷史教科書之間存在緊密的鏈接。初中和高中的歷史教科書并不是互相獨立的存在的,而是相輔相成的緊密聯系著的。例如:中國近現代史是初中歷史和高中歷史中很重要的內容,初中歷史第一單元是侵略與反抗,而高中歷史第一單元是第一次。雖然講述的戰爭大致一致,如果高中歷史第一單元也改稱侵略與反抗將更有利于學生接受。
2.初高中要統籌歷史學科地位
要解決初高中歷史教學脫節問題的第二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統籌歷史學科在初高中的學科地位。例如:初中歷史并沒有分所謂的選修和必修,中國古代史分為七年級上下兩冊在初中歷史中分量很重,反觀高中歷史中古代史是全一冊,并且是選修的部分,初高中歷史對中國古代史的重視程度不同勢必會對一些喜歡古代史的學生產生一些影響。
3.初高中歷史教師要互通有無
另外一個解決初高中歷史教學脫節的應對策略就是初高中的歷史教師要經常性的交流和探討,要學會互通有無。這同樣需要相關地方教育主管部門的組織、學校的配合以及初高中歷史教師的積極參與。只有初高中歷史教師經常性的交流和探討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學生的狀態,才可以使雙方的教師在教學中解決教學脫節的問題。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 高中歷史 課程體系 變化分析
制度不是一成不變的,必須根據社會的發展而發生相應的變化,才能適應不同領域的需求,教育界同樣如此。教育要跟現代化建設相合拍,要為學生的綜合發展著想,因此,實行新課程改革是必然的。新課程標準自從落實以來,教育的不同層面上發生了很多新的變化,這些新變化使教育再現了生機和活力,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是非常有意義的。高中歷史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它不僅讓學生了解必要的史實,還使學生通過歷史現象分析深層問題,從而將歷史和現實結合起來,以史為鑒。在新課程實施的背景下探討高中歷史課程體系發生的種種變化,是非常有意義的。
一、從灌輸知識向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轉變
與舊的教學大綱相比,新的高中歷史教學目標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需要完成的任務目標出現了多元化。以往的高中歷史教學體系中,注重的是對書本知識的掌握,目的是在應試中獲得高分,而沒有將歷史學科深刻的人文性和情感價值觀發掘出來,學生只是在被動地接受知識,并沒有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對歷史的感觸也比較僵硬。高中歷史新課程目標將“能力”“方法”以及“情感”這三個要素突出出來,要求在歷史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注重對歷史知識的剖析和深刻挖掘,總結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在實踐學習中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從而在歷史老師的引導下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能夠通過自己的力量去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從而減輕對老師的依賴程度。
第二個變化是,高中歷史新的課程體系中,對課程目標的概括十分具體,包括總目標、模塊目標等,學生從這些目標中就可以得知自己應該掌握的知識和能力,并且可以認識到具體的要求。比如高中歷史“程朱理學”一節課中,要掌握程朱二人的主要觀點,這些觀點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這些觀點的提出與政治制度和經濟發展的關系是什么,這些觀點的文化本質是什么等等。不同層級的課程目標中都有詳細要求,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不再單純背誦書本知識。
二、課程體系專題性突出
以往的歷史教材編排中,大多按照時間順序和從中國到世界的層次來編寫歷史教材,初中歷史和高中歷史教材的編著都按照這個原則,這樣編排有一個弊端,就是初中和高中學習的歷史知識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重復的,會造成時間和資源上的浪費。自從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不同版本的歷史教材的編排方式都發生了變化,就是改變了直線式的歷史內容的編排,而轉為專題性的歷史知識編排。比如,必修一設置為政治制度的學習,涵蓋了我國歷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和國外的重點政治制度;必修二則設置為經濟史專題,將我國不同時代經濟領域的發展狀況進行了匯總。這種專題性的編排,有助于對歷史內容進行歸納,而且與初中時代學習的歷史沒有重復,就相當于從另一個角度闡述了歷史發展的脈絡,有利于進行專題性的研究。在歷史必修教材中,每一冊都設置了不同的版塊,這些版塊也是一個小專題的匯總,不同版塊之間既有獨特性,又有割不斷的聯系,能夠進行比較學習,有助于知識體系之間的融會貫通。
三、兼設必修課和選修課
高中歷史課程分別設立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在以前就存在,不是新課標實施以來的新發明,但是新課標落實階段的高中歷史必修課和選修課,與之前的必修和選修是存在著很大區別的,尤其體現在課程的結構方面。以往的歷史選修課,就是直接將一個階段的歷史知識劃歸到選修行列內,但是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選修課的設置是將必修課中的某些知識點進行細化,進行擴充,目的是滿足學生對歷史學習的更多追求,開拓學生們的知識面,學歷史的目的不只是應試,還在于人文素養的一種提升。例如,選修教材中有一個“重大歷史改革事件回顧”的專題,實際上是從必修一中的政治制度這個專題中延伸出來的,它講述得更加詳細和具體,能夠結合宏觀角度和微觀角度共同思考歷史,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歷史素質的提高。
四、結語
以上分析了新課程標準下高中歷史課程體系的變化,主要從三個方面著手,首先論述了新課程的設置有助于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育,而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第二,與新課程標準精神相一致的歷史教材編排出現改觀,不再是線性歷史,而是專題性歷史研究,不同的專題既各自獨立又相互聯系,有利于學生形成歷史體系,進行歸納和比較;第三,高中歷史設置的選修課和必修課較之以前,更加合理和完善,選修課不是一個階段的歷史知識,而是對某一專題的細致研究,能夠擴大學生的歷史學習視野。
【參考文獻】
[1]吳衛東,駱伯巍. 教師的反思能力結構及其培養研究[J].教育評論,2007(05).
[2]葉瀾.時代精神與新教育理想的構建——關于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跨世紀思考[J].教育研究,2007(05) .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育 歷史知識普及 矛盾 統一
歷史教育的實質通過對歷史知識的傳授,培養受教育者透過歷史表象認識事物本質的能力,進而深入把握社會發展規律。美國教育家杜威認為,“知識具有人文主義的性質,不是因為它是關于過去人類的產物,而是因為它在解放人類智力和人類同情心方面做出了貢獻,任何能達到這種結果的教材都是人文主義的,任何不能達到這種結果的教材連教育意義都沒有?!薄鴼v史教育作為一門人文學科,在知識的傳授過程中,能夠使受教育者在認識自我世界、認識和適應社會、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能力等方面得到發展,而且通過歷史的濡染與涵化,提高其自身的修養與素質,學會做人。因而歷史教育是一門每個公民都應該享有的普及教育。梁啟超看來,歷史學是喚起民族精神、激發愛國熱忱的最佳手段,必須深入普及到千千萬萬民眾中去,“本國史學一科,實為無老、無幼、無男、無女、無智、無愚、無賢、無不肖所皆當從事,視之如渴飲饑食,一刻不容緩者也”…
高中歷史教育是進行歷史普及的一個重要平臺。高中階段的學生通過小學、初中階段的歷史教育,已經具備了基本的歷史知識,而且逐步具備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個基礎上,通過高中歷史教育,培養學生透過歷史現象分析其內在的本質的能力。通過高中階段教育的學生群體就可能會發展成為歷史知識的普及者。他們通過本身獲取的歷史知識,無論在社會生活、還是在人際交往中,都會成為歷史知識的傳播者。因而要成功做到歷史知識的普及,高中歷史教育是一個非常重要環節。
高中歷史教育與歷史知識的普及存在著矛盾。筆者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深刻體會到到這種矛盾。高中歷史教育中,國家教育部門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及知識接受能力,在編排歷史教材的過程中花費了大量的心血,投入了足夠多的精力。在材料的選擇和課程方式的編排上力求精益求精?,F階段,高中歷史教材的編排分為必修教材和選修教材,必修教材分為政治史、經濟史及文化史,選修教材主要是對必修教材的補充。在合理分析利用教材的基礎上,按照三維教學目標的要求,這一階段的歷史教育基本上能夠達到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及情感與價值觀的培育的基本要求,達到高中階段歷史教育的目的。
目前的高中歷史教育,教受歷史知識的范圍幾乎全部集中三本必修教材上,而三本必修教材幾乎囊括了世界通史和中國通史的全部知識要點,這就使得教材聯系性和整體性大打折扣。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在知識與能力這個授課環節中重點講授的是課程的重點與難點問題,換句話說就是高考的考點。這容易使使學生形成歷史就是知識點的組合這樣不科學的認識,感到學習歷史枯燥無味,激不起學習歷史的興趣。而且中學的歷史教學實踐中,仍習慣于或熱衷于單打一,把搬運課本知識當作根本的或唯一的任務。學生進行歷史學習就是為了升學考試,這嚴重違背了歷史教育的初衷和目的。這也是有多種原因導致的,有的是對大綱和課本“權威”的迷信,有的是因高考試卷過分強調知識點、覆蓋面以及評卷采點計分的副作用,等等。結果導致教師教得死,學生學得死,考試考得死,評分評得死,把一門豐富多采、生動活潑的學科弄得死氣沉沉。
作為一名歷史教師同時也承擔著普及歷史知識的責任。歷史學科包羅萬象,它記載了先人奮斗的歷程,記載中國榮耀與屈辱,記載中國農業與科技的發展,記載英雄人物在推動歷史發展中的作用等等。它本身是豐富多彩的,是一部有血有肉、活靈活現的人類發展史。歷史知識的普及不僅僅涉及到歷史知識點的傳授,還包括傳播豐富有趣的歷史故事,講述富有傳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傳奇,還涉及到先人留下的寶貴經驗及耐人尋味的歷史哲理。學習歷史不在于讓學生們熟知和牢記那些殘垣斷壁與僵尸枯骸,以供消閑懷舊,而在于通過利用歷史知識這個龐大厚重的載體,去認識和明曉社會變遷、發展的規律和趨勢,以利于學生們形成正確的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發育他們作為一代新人的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這個道理,其實也是許多前人反復申說過的“陳詞濫調”了,諸如“以史為鑒”、“鑒古而知今”、“讀史使人聰明”等等之類,都是人們所耳熟的。
高中歷史教育與歷史知識普及的統一。面對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這種矛盾,筆者經過長期的反復思考及課堂教學實踐,試圖摸索出解決這一矛盾的方法。如何在進行高中歷史教學的同時,做好歷史知識的普及,實現矛盾中的統一?筆者認為解決矛盾的關鍵在于教師。首先,教師必須具備深厚的歷史知識,在歷史知識的傳授過程中能夠做到深入淺出,能夠把握歷史知識間的聯系性及歷史知識的整體性,能夠給學生一個清晰的歷史線索,利用歷史線索把各知識點貫穿起來。其次,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在講解課程重點、難點知識的同時,應補充相關的歷史故事及英雄人物事跡,這樣就可以使有血有肉、豐富多彩的歷史畫面盡可能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激起他們學習歷史的興趣,進而達到對歷史知識普及。再次,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做到靈活多變,盡量創設各種歷史情境,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入到這種歷史情曉中,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在層層設計各種問題,引起學生的思考,最終達到高中歷史教學目標,同時實現歷史知識普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美]約翰杜威著:王承緒譯,民主義與教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 高中 歷史選修課 應用
自2004年起,高中歷史這一學科開始實施新課程改革,隨著這一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歷史的教學方法得到了更新和完善。其中案例教學法作為其中一種效果比較好的教學方法,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和實用性,能夠很好地培養高中生的表達能力,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一、高中歷史案例教學法的主要內涵及特點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扮演著設計者和激勵者的角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不再是傳統的教學方法中教師扮演著傳授知識者的角色。
在高中歷史中,案例教學法又可以理解為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選擇并運用科學合理的歷史案例來開展具體的教學活動。而所選擇的歷史案例必須是具體的歷史故事或者歷史情景,教師可以這個案例為引子揭示相關的教學主題。
二、高中歷史選修課實施案例教學法的優勢
(一)有助于提升高中生的價值觀及情感態度
通過對具體的歷史案例的學習、探討以及反思,能夠幫助學生吸取歷史的經驗及教訓,探究如何有效地避免歷史慘劇的發生,同時又能學習歷史人物在重大歷史時期做出正確決策的過程,總結出成功的經驗,不斷提升自身的修養,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發揮出歷史教育的育人功能。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歷史
在高中歷史選修課的教學過程中實施案例教學法能夠幫助學生更快地進入具體的歷史情景中去,更加透徹地理解相關的歷史知識。案例教學法的這一個特點,需要通過營造相關的問題情景,使得學生較為直接地面對歷史實際中的問題,使得他們之前的生活經驗以及認知結構出現不平衡感,并由此產生了解相關歷史并進而探究這一方面歷史知識的愿望,幫助他們將理論知識有效地與實際相聯系,鞏固所學知識。
(三)將抽象的內容形象化,易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
歷史是錯綜復雜的,有著不斷變化的多種因素,但是歷史教材對于歷史事件的敘述通常都較為簡單,有時還顯得比較枯燥無趣。這就給歷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去理解并感悟歷史這種復雜的魅力,不斷拓寬學生的思維,打破傳統的定式化的思維習慣。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時,不僅要給學生提供歷史的基礎性知識,同時還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內涵,引導學生積極地探究歷史演進的內在原因,深入地思考具體歷史事件發展的歷程以及主要影響。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穿插一個或幾個案例,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和探討,歸納出知識點的內涵以及特點,并深化對這些歷史知識的理解。
三、案例教學法在高中歷史選修課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根據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選擇并編排合理的案例
教師在選擇案例的時候,必須以教材內容預設的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依據,認真地選擇或者自己撰寫相關的歷史案例。為了能夠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選擇合適的教學案例,這就要求教師在工作和學習時一定要處處留心,課余時間大量閱讀,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選取案例的渠道非常廣泛,比如專著、歷史文獻、電視、網絡等,教師可以將這些搜集到的歷史案例編撰起來,建立屬于自己的歷史案例庫。
(二)把握時機,將案例導入課堂教學
在歷史選修課堂上,教師能否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意愿,去探討歷史案例,關鍵在于在教學過程中歷史案例的導入。一個好的教學案例不僅要在教學內容方面具備針對性以及可操作性,同時還需要有較強的吸引力,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案例教學過程中,恰當的導入通常需要設置一定的問題情境,通過問題沖突,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探究。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多種手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他們的學習意愿。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控制好導入的時間,一般控制在4分鐘內。除此之外,導入需要與教材內容、教學目標相契合。
例如,在學習《美國聯邦政府的建立》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將《總統難產引發的司法大戰》這一案例引入到教學中。選擇這一案例的原因在于,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是美國政體的三權分立,一般來說,教師在教學時會專注于講述理論及制度層面的知識,但是為了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運用案例來引導他們主動學習。這一案例是通過當今美國總統選舉的真實案例來幫助學生理解美國政體中的三權分立,這樣既能拉近歷史與現實社會的距離,又有利于學生對這一模塊知識的深入理解。
(三)引導學生主動分析和解讀歷史案例
將歷史案例導入到課堂教學之后,教師需要將這一案例進一步展示給學生。教師可以利用講述法,并配合課件的演示、播放相關視頻等多種手段,引導學生主動閱讀和分析案例,使得學生盡快進入到案例的學習情境中去。
仍以上文中的案例為例,教師將準備好的案例經過適當的編輯和剪裁工作,在課前發放給學生,讓他們閱讀。在閱讀之后,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案例內容,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
在高中歷史選修課中實施案例教學法,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加透徹地理解相關的歷史知識。在分析和解讀案例的過程中,啟發學生獨立探索,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案例教學法在高中歷史必修I教學中的運用[D].首都師范大學,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