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10 10:06:04
序論:在您撰寫家長的智慧教育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有一位70多歲的退休教師,他的兒子、兒媳都是啞巴,都不認字。他只有一個孫女,成績一般。他想改變孩子的命運,于是每天戴著眼鏡和孫女一起做作業、給孫女寫日記,祖孫二人樂在其中。經過努力,小孫女成了全年級的尖子生……
我們從這個故事受到啟發:如果在全校推行互寫日記,老師給學生寫,學生給老師寫,那會產生怎樣的教育效果呢?這就是我校推行教育日記的由來。就這樣,2004年,全校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師生互寫教育日記的活動。一段時間后,教師們通過教育日記提高了素質,學生們通過教育日記提高了學習成績和道德水平,活動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教育日記的巨大推動力引發了我們的進一步思考:如果在最關心孩子進步的家長中推行教育日記,那么不僅學生能受益,而且能提高家長教育孩子的能力和家長自身的素質。于是,根據我校家長的具體情況,我們連續舉辦了三場大規模的教育日記報告會。報告會的目的非常明確,一是打消家長寫教育日記難的顧慮。我們告訴家長,寫教育日記很容易,只要把每天想對孩子說的話、講的事寫下來,就是教育日記。二是讓家長認識到寫教育日記的積極意義。要關心自己孩子的成長,給孩子寫教育日記是最好的方法。也許每一個人都有這樣那樣的困難,但是為了孩子,任何困難都是能克服的。寫教育日記不過是占一點打撲克、打麻將、喝酒、聊天和看電視的業余時間,既不花錢,又不費力,還能和孩子共同成長,何樂而不為呢。三是讓家長意識到提升自身素質的重要性。我們告訴家長:孩子是否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才,并不僅僅取決于教師,更取決于家長。家庭氣氛如何,家庭教養如何,家長素質如何,都將決定孩子的一生!家長在多大程度上提升自己的教育素養,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孩子就能在多大程度上成為他所期盼的有出息的人。只有家長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多種方式鼓勵家長寫日記
在敦促家長們寫教育日記方面,學校做了多種嘗試。
1.具體指導家長寫作
學校統一印刷優秀教育日記,通過范文指導家長寫作。
2.日記形式,內容不拘一格
家長教育日記可長可短??梢允且粋€固定的人寫,也可以是學生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人輪流寫。形式可靈活多樣。學校住校生達700人,這些學生每周回家一次。學校就讓這些學生的家長準備兩本教育日記,將兩本教育日記隔周交到學校。
3.教師及時反饋
教師定期閱讀家長日記,對家長在日記中提出的個別問題給予及時反饋,或回信交流意見,或進行家訪,與家長聯手解決問題。
4.學校設教育日記板報專欄
在黑板報上,學校摘選一些家長的優秀日記,表揚近段時間內在家長的幫助下各方面表現突出的學生,激勵學生們回家動員、督促家長寫教育日記,鼓勵家長將教育日記堅持寫下去。
5.學校保存優秀的教育日記
學校教科處專設4位教師閱讀教育日記。每周每班挑選出10篇比較優秀的家長教育日記交到教科處,教科處教師認真批閱蓋章后,將優秀的教育日記裝訂存檔。
教育日記的效應
小小的教育日記,引發了許衡中學教育教學方式的一場深刻的變革。
有很多感人的事情發生。有位母親,50多歲,小學畢業,已有20多年沒讀過書、寫過字。孩子讓她寫教育日記,說是學校要求寫的。沒有辦法,她只好一邊查字典一邊寫。每天晚上孩子做作業,她查字典、讀書、寫日記,和孩子一起進步。有位女生,父母在外地打工,她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爺爺奶奶不識字。她只好以家長的身份自己給自己寫教育日記,鼓勵自己好好學習。經過努力,她成了全年級的尖子生……現在許衡中學已將優秀的教育日記匯集成冊,發放到每個家長的手中。
教育日記成就了心與心的交流,使家長和孩子的關系更融洽,使師生、家校的聯系更密切。不少家長由原來對教育日記的冷漠、不理解、抵制,變成了對教育日記的認可、贊同和癡迷。一位家長激動地說:“剛開始根本沒想到教育日記有多大的用處,認為學校是在搞花樣。沒想到,寫著寫著與孩子的關系走得更近了,能說上話了,最主要的是孩子理解了我們的苦心,我們也知道了孩子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孩子好‘管’了。孩子在這個學校上學,我要堅持寫;不在這個學校上學了,我還要寫,上癮了,不寫還真不行?!?/p>
不少學生剛開始認為,學校讓家長寫教育日記是讓家長監督自己,老師與家長溝通不就是給家長打小報告嗎?可是,隨著教育日記的推行,讀著家長、老師充滿愛意的文字,孩子們被感動了。劉杰本來是一個沉默寡言的孩子,可是一談到教育日記,他的話匣子就打開了:“我真的不知道,原來我的父母是那樣的愛我、關心我,我要是不努力,真的覺得對不起他們,我真的感謝他們,更感謝帶給我很多的教育日記?!?/p>
天底下最美女子的愛莫過于舐犢之情,盡管家長們的文學功底有限,有些家長受教育的程度不是很高,可是,他們都表達了自己的真情實感。他們的自身文化水平和教育素養也在不斷提高。學生們在行為習慣、性格脾氣、思想品德、學習態度以及學習成績等方面都出現了令人欣喜的變化。學校形成了家校雙方緊密配合、共同提高的良好局面,有力地促進了學生各方面的發展。
附:學生,家長,教師之間的互動日記
[學生的日記]
2005年9月18日 星期日 晴
媽媽,你知道嗎?我今天真的很恨你。
你知道嗎,今天是中秋節,是全家團圓的日子,可是我回到了學校。在睡覺前我突然想給你打個電話。當我打通電話,只叫了一聲“媽”,你便大聲說:“干啥?不是剛走嗎?又沒帶錢?”我沒等你說完就掛了電話,因為我聽到了麻將聲。我知道你又在打麻將,中秋節對你的思念變成了止不住的淚水。
我真的恨你!
[教師的日記]
2005年9月19日 星期一 多云
孩子,我看了你的日記真的也很內疚。
老師沒有在中秋節的晚上去宿舍看望你們,沒有和你們一起賞月、吃月餅,老師感覺很對不起你們!明年的中秋,老師一定要和你們在一起。
娟娟媽媽,當你看到孩子在18日寫的日記時,我不知道你會怎樣想。你大概不會想到孩子是那么依戀你,你大概不會想到中秋節的晚上當你打麻將時,孩子只想對你訴說對你的思念。你可能也沒有感覺到我們的孩子已經長大了,懂事了,你更不會想到那天晚上的一切會給娟娟帶來多大的傷害。
娟娟媽媽,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更是我們的未來,我想你肯定后悔自己的行為,一定會做一個好媽媽的。
娟娟,你也一定相信,媽媽是愛你的。
[媽媽的日記]
2005年9月24日 星期四 晴
娟娟,媽媽從你到家的表情中就已經感覺到肯定有事了!我連忙和你爸爸看你的教育日記,當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時,我哭了。娟娟,媽媽真的對不起你,媽媽讓你受委屈了。媽媽知道錯了,好女兒,媽媽向你保證,以后絕不再打麻將了。
在我國,家長對孩子價值觀和人生觀以及道德觀的影響都是顯而易見的。眾多的家長成為孩子教育的終身陪伴者,成為學校教育的合作者,所以現在社會出現的陪讀、送讀等現象也見怪不怪了。作為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一分子,家庭教育成為中國教育力量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與家庭教育的實施者——家長進行合理溝通和交流,就是對孩子負責、對家庭負責、對社會負責。總之,及時合理地與家長進行溝通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教育目標的一致性要求必須加強教師同家長的合理交流與溝通。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他們教育的對象都是孩子,教育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這種目標的一致性在給教育質量帶來正面影響的同時也伴隨著負面影響。一些家長空有滿腹激情卻因教育理念陳舊而不知從何下手;而教育工作者雖有一肚子的教育經驗,卻無人配合。
其次,教育目的的不一致性也要求教師同家長要進行合理溝通與交流。許多家長教育的功利性太強而不顧及孩子的現狀,從而造成家長與孩子之間關系緊張;教師由于長期從事教育,對孩子的教育要求面向實際,面向未來。這樣家長與教師之間也不可避免地出現分歧,這種分歧呼喚他們要科學合理地進行溝通與交流。
最后,教師與家長教育地位的不平等性也要求教師與家長進行合理的交流與溝通。地區教育不均衡是造成教師與家長教育地位不平等的重要原因,要想改變這一現狀,必須加強二者之間的合作溝通與交流。
二、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方法
教師教育行為一般來說是科學的、系統的、有目的性的,而家長則是經驗的、零散的、自發性的。所以教師與家長在對待孩子的教育方法上就存在分歧,在工作實踐中我就遇到過這樣的事。
周一上午第一節是我的課,課剛進行了一半,我一抬頭,發現張松(化名)低著頭正聚精會神地看著什么,我不動聲色地走到他的身邊,果然正在玩手機。上周也是我的課上,剛收走了他的手機,周五的時候給他的家長打過電話進行過溝通,然后將手機交還給他。我想通過這次教訓,他應該有所收斂,沒想才兩天,手機又出現在他手上。頓時我的心頭有一股無名的怒火,無奈、焦慮、煩惱、急躁一起占據了我的內心,一瞬間我的大腦一片空白。但我很快控制了自己的怒火,沒有讓這次不愉快的事件影響我的心情,稍微平靜了一下,我沒收了他的手機,繼續堅持把課上完。
課后,我認真地思考了一下,通知了張松的家長。
上午離放學還有半個小時的時候,他的母親急匆匆地趕了過來。我把她讓進了辦公室,還沒坐定,她就急著問我:“是不是孩子又玩手機了?”看來孩子已經告訴了她,她心里早有準備?!澳膬喊。 笨纯此荒樀臒o奈,我把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上午上課的時候,有一個知識點孩子與我的觀點不太一致,他就用手機上網查了一下。這次我叫你來是想告訴你,孩子在學習上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這可能與平時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有很大關系!”張松母親聽完后高興地說:“真的嗎?孩子知道學習了嗎?”雖然有些不太相信,可從她興奮的眼神看得出,她內心充滿自豪。我趁熱打鐵,接著說:“孩子的確有了進步,但學習習慣上還是有一些問題,凡是要求他做的事情,都得先說一些好話,有點順毛驢。”家長一聽這話,馬上接話說:“這都怪我,平時對孩子有些溺愛,要求不是很嚴?!币姷郊议L自己將問題說出,我心中稍微松了口氣。“這次孩子上課使用手機,本意是好的,但是這種方式與學校的管理要求相違背。如果這種情況不加以制止,孩子在學習上剛剛樹立起的信心就會消失,對孩子的成長也不利。孩子帶手機來學校,用在學習上的機會不多,經常是在一種脫離監管的狀態下,手機的作用會適得其反?!薄袄蠋熌阏f得很對,這次孩子帶手機來學校也是我監管不嚴,是我的責任。一會兒我就將手機帶走,再也不讓他帶到學校來了。”看著孩子家長一臉的真誠,我也由衷地高興。
在隨后的日子,張松再也沒有將手機帶入學校,學習的積極性也增強了,成績有了明顯的提升。這一切跟老師用智慧與家長積極真誠的溝通分不開;與溝通后他的家長積極配合與及時監管分不開;與老師的及時鼓勵與引導分不開;與溝通后孩子的努力分不開。
那么,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方法主要有哪些呢?
首先要以禮待人。與家長溝通,最重要的是對對方的尊重。禮節要周到熱情;即使是面對家長的指責,也不急不躁,不卑不亢。這樣才能體現老師的寬容與大度,贏得家長的好感與認同,最終消除誤解和矛盾,從而在孩子教育上達成共識。
其次要以理服人。孩子需要教育,這是教師和家長共同面對的問題,家長的角色本身多多少少會造成對孩子的一些偏袒,家長們往往希望從老師那里得到這種偏袒的認可。所以教師在處理問題或是在給家長的建議時,一定要有針對性,批評有理,表揚有據;建議要中肯,意見要明確;不能讓家長感覺老師也在有意袒護孩子,一定要樹立老師公正嚴明、大公無私的形象。
最后要以情動人。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多站在家長角度考慮問題,這樣會贏得家長和孩子的尊重。只有在情感上形成共鳴,才能在認識上達成共識。俗話說“人心都是肉長的”,沒有不能通情達理的人,只有不會“煽情”的人。
【關鍵詞】農村科技教育;雙重社會價值;農業技術;農民科技素養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我國農業產業的發展速度也越來越快,并逐漸開始走向國際化趨勢,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要看到在我國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13億人口中有9億都是農民,他們是農業產業建設的生力軍,但是在農村農業發展方面,農業技術的落后和農民科技素養的低下是阻礙我國農業發展的突出因素。要想實現農業的快速發展和農業現代化的目標,必須要對農村科技教育資源進行整合,從整體上和根本上提高農業發展資源,這是“科教興農戰略”真正的落到實處的重要途徑。
1.農村科技教育提出的意義
農業產業的發展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與國計民生有著重要關系,是人民賴以生存的首要條件,只有將農業發展起來,國家的經濟才能夠獲得快速、穩定的發展。農業要想獲得迅速的發展就要從生產技術、生產組織方式以及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來進行,其中農民作為農業產業發展的主要生力軍,對促進農業產業的發展具有關鍵性的作用。在我國農業生產中,大多數農業勞動者都是憑借老一輩或者自己的習慣和經驗來進行農業活動的,這種農業生產具有勞動生產率低,科技含量不高以及經濟效益低的特點,非常不利于我國農業產業的發展壯大。再加上隨著加入世貿組織,我國農業產品受到國外農產品的沖擊,出現結構性過剩的現象,并逐漸由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困難,農民勞務收入的增長減慢,這是我國農業發展面臨著巨大的挑戰[1]。要想提高農民的收入以及農產品的優質、高產、生態、安全,除了要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之外,還必須要為農業生產提供先進的農業技術和高素質勞動者,由此我們提出科教興農的戰略。加強對農業生產者的素質教育培訓,使農業勞動者具有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較高的科學文化素質,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將現代科學技術應用于農業生產和農業管理中,這是我國農業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2.目前我國農村科技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從大的方面來看,我國農村科技教育的目的在于加速農村勞動力逐漸向城鎮轉移,從小的方面來看,農村科技教育更加強調的是社會價值,這主要表現在其教育在傳遞農業技術和提升農民科技素養上的重要意義,農村科技教育通過科技的作用改變農民的傳統生活方式、農業生產方式,并激發農民的潛在發展能力和素質。但是我們可以看到,現有的農村科技教育資源中還存在著許多不良因素,對農業科技教育的開展起到了極大的限制作用。這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
一是,農村科技教育資源缺乏系統的管理和整合,教育硬件設施、師資力量以及信息資源比較匱乏。農村科技教育主要可以分為三類:農村中小學生的教育、農民職業技術教育教育以及農業科技推廣教育。由此可見,農村科技教育是以農民為主體的素質教育,它需要各個地區的科技、農業、教育等多個部門站在同一的戰線上,為教育提供人力和物力資源支持。但是在實際的運行中,一些農村的農業科技部門和教育部門各自為政,在規劃上不能達成共識,也不能有效的結合起來[2]。再加上農村教育受經濟條件的影響,在硬件設施方面比較落后,教育中不能通過較快、便捷的途徑獲得最新的信息資源,很多教師因為生活條件比較艱苦,且工資低、福利少,而不愿意到農村來進行授課,這就導致農村科技教育在師資力量上有所不足。
二是,農村科技教育的受教育主體農民不能充分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大量農村勞動力都開始向城鎮轉移,而剩下的勞動力都是一些年齡較大的人,他們具有科技文化素質低的一般特點,在進行農業科技推廣和農村科技知識宣傳中只會被動接受,而無法成為其有效的受體,不能發揮主體作用。再加上,農民的居住比較分散,平時也大多都忙于農事活動,在這種情況下采用一般教育方式的科技教育很難帶動農業生產力的發展和進步,這是影響農民科技素質教育的一個重大因素。
3.彰顯農村科技教育雙重社會價值的有效措施
要想使農村科技教育在傳遞農業生產技術和提高農民科技素養方面充分發揮其重要作用,主要可以從以下兩方面來進行:
一方面,農村科技教育應對自身的內容進行拓展,創新農業科技教育的形式。隨著社會經濟和科技的不斷發展進步,我國農業逐漸加速產業化進程,農民對于科學技術的依賴性也隨之增強,單純的針對農業生產實用技術進行教育培訓已經不能滿足現代農業對農業科技高素質人才的需求[3]。根據現階段農業的發展方向,農業科技教育除了進行常規農業技術知識的普及推廣還有技術改造培訓之外,還應該包括新興種植、養殖技術的推廣,并且要增加生物以及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知識的教育。另外,現在農業產業發展中的產業鏈一體化發展模式也成為農村農業發展的主要趨勢,因此,農業科技教育還應該對產前的各種農產品的新品種、新農資以及新農機等優良品種和苗種的選育,以及產后的加工、存儲、營銷等方面的過程和技術等進行教育。
另一方面,農村科技教育應在實用農業科技的推廣上加強力度,提高農業科技的轉化率和應用率,只有使農民在實踐中深刻的體會到科技對農業產業發展的帶動作用,才能真正的提高對農業科技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4]。農業科技教育的核心在于教育,農民的教育必須要在實踐中進行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由此我們提出,在各地農業部、教育部以及農技站等所屬的農業科技教育單位的領導下,并利用農業科研單位和院校所提供的技術,建立起一支高素質農業技術傳播和推廣隊伍,對農民實施科技教育。隊伍可選擇幾個農村科技教育中比較關鍵的重大課題作為起點,通過構建面向廣大農業勞動者的農業科技文化素質教育大課堂對各項實用技術進行應用和推廣,使農民對新農業技術進行掌握和運用,并逐漸培養其應用能力,進而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
4.總結語
農村科技教育在發展中不斷尋求更加貼近農民實際的教育方式。教育是農業科技教育的核心,農民是教育的主體,通過加強農村科技教育對自身內容的豐富以及對新技術的實踐和推廣,整合農村科技素質教育的可利用資源,對農民實施科技教育,轉變農民的生產觀念,這對于促進我國農業生產技術的傳遞以及農民科技素質的提升,實現農村科技教育的雙重社會價值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陳新輝. 農村科技教育的社會價值重建[J]. 廣西社會科學. 2011(05):73-74
[2]譚代全. 開縣農村科技教育的現狀與思考[J]. 科學咨詢(決策管理). 2010(04):105-106
關鍵詞:學生教育;教師教育;家庭引導;社會影響
一個孩子的教育不單單只與老師有關,一個孩子教育的成功
與否和學校、家庭、社會密切相關。那么該如何處理三者關系呢?
一、作為教師
古語有云:“親其師,信其道”,教師是學生言行舉止的示范者,其言論行為,為人處世對學生具有示范作用和潛移默化的影響。
那么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們教師該怎么做呢?隨著社會的開放,學生教育難度加大,教師待遇有著嚴重的不平衡,在現在的條件下很多教師的待遇其實很低,很難滿足現在的經濟環境,很多老師產生了嚴重的職業倦怠。那么如何處理呢?那就是守住教師這份責任,保持淡定的心態。首先教師要盡力、盡職、盡責。正如梁啟超先生所說:“這個社會尊重那些為他盡到責任的人”;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教師責任的有限性。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但教育也不是萬能的,教師的責任不是無限的。不要用“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來增加自己的心理壓力。因為我們知道人才的培養是一個整體工程,它包括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自我教育等多方因素。學校教育僅僅是一部分,最多占三分之一,所以教育不是萬能的。再次我們要有合理的職業期待,不要追求完美。只有這樣才能給學生以愛的教育。
二、作為家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家庭教育是教育系統工程的起點和基礎,每一個幸福的家庭都是一個無與倫比的最高學府。古語有云“孔子家兒不知罵,曾子家兒不知怒,所以然者,生而善教也。”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把孩子比作大理石,他說:“把這塊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
塑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學校、兒童所在的集體、兒童本人、書籍、偶然出現的因素。從排列順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由此可見家庭在塑造兒童過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生活中,絕大多數的崗位都存在資格準入制度,如醫生的執業醫師證;教師的教師證,司機的駕駛證等,而關于怎樣教育孩子絕大多數家長都是“無證上崗”,因而很多家長感到力不從心,孩子難教就是理所當然。據2005年北京“學大個性化教育發展中心”對北京部分初高中家長做了一個題為《中學生學習與家庭教育環境研究課題》的調查。結果發現58%的家長對孩子是說教式,11.9%是命令式和打罵式,只有18.5%是朋友式,北京的教育情況尚且如此,其他地區的家庭教育同樣也有著不少的誤區。
家庭教育的誤區:
1.攀比成風。家長常在孩子耳邊說:“你怎么才考××分,你看××考了××分,指責孩子沒這個人好,沒那個人好。結果孩子失去信心。
2.不準失敗。許多家長要求孩子只能成功不準失敗,失敗了就要接受相應的懲罰,給孩子增加了許多心理壓力。
3.強行塑造。在激烈競爭的今天家長望子成龍采取了很多激烈的手段。比如,前期新聞中爸爸因為兒子不做作業而失手將孩子打死,如果父母以專制的手段把自己的愿望強加于自己孩子身上,結果往往會適得其反。
4.過分溺愛?,F在很多報道說25歲的博士生、研究生都還沒有生活的自理能力。
明白了以上誤區,我們只有走出這些誤區,才能走進孩子的心靈,讓孩子心靈舒展,健康成長。
三、做孩子心目中的好家長,積極走進孩子的心靈
1.平等對待,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權利以及個性。
2.積極期待,信任孩子。不管孩子犯了多么大的錯誤,家長都應該無條件地讓孩子相信自己是一位“有缺點的好孩子”。在這種道德自信下孩子才有可能自覺地改正錯誤。要相信孩子的能力,信任孩子的品德。
3.換位思考,理解孩子。學習用孩子的眼睛,從孩子的角度去推斷、去觀測世界,理解孩子的思想,接納孩子的失敗。
四、環境
開展培訓,引導學生關注自我發展
學生本人參與到自我評價中,對自己的學習目標、發展狀況等定期進行反思,這種轉變將有利于激發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意識,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學生指導中心在高一新生的入學教育中,全面介紹綜合素質評價的相關內容。讓學生從高中生活伊始就樹立“我是學習主體”、“發展是我自己的事情”的意識,時時關注自身發展,事事對自己負責。同時,在高中三個年級都開設《生涯教育課程》,利用每周一節固定課時,向學生宣講生涯規劃對個人發展的重要作用,使學生關注自己的發展,挖掘潛能,確立面向未來的生涯發展目標,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學會自我管理,學會科學決策,在行動中增強適應社會發展變化的能力。
調整理念,讓他人評價促進學生成長
我們通過年級教師會、班主任會、家長會和班會等形式,向參與學生評價工作的多元評價主體進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理念的宣講和評價方法的培訓。
學校借助年級家長會,向家長宣講綜合素質評價的實施意義,評價結果對孩子成長的積極作用等,與家長達成共識。學校還要求家長在全面了解孩子發展狀況的前提下,每學期給孩子撰寫一次家長寄語。
同伴互評主要側重于“思想道德”和“合作與交流”。從班級建立伊始,就要確定以自然組為單位的互評小組和組員分工。自然小組成員便于班級管理和評價的實施,評價主體與被評價者接觸比較頻繁,聯系比較密切。由小組成員參與這兩方面的評價將有助于補充對學生評價的全面性和客觀性,也有助于形成學生的平等意識,發揮民主監督的力量。
成長記錄,真實全面地呈現發展軌跡
我校設計的“學生成長記錄袋”是對綜合素質評價電子平臺的有益補充。成長記錄袋是把反映學生綜合素質發展過程性的、有代表性的信息及時記入其中,是多主體評價和共同構建評價結果的過程。所以,我們的成長記錄袋中主要包括《北京市學校高中學生綜合素質發展記錄評價手冊》和反映個性、特長發展的各種實物證明材料兩部分內容。
一、國家、市場與社會的界定
在對人類生活的共同體(即廣義的社會)進行研究時,國內外學者提出了多種結構分析模式,最為常見的是二元分析模式和三元分析模式。二元分析模式的典型是“國家一市民社會”構架,洛克、黑格爾、馬克思等人曾以此作為理論分析的框架之一“。在二元結構的基礎上,哈貝馬斯提出”公共領域一經濟一國家“的構設,開創了三元分析模式。此后,柯亨、阿拉托提出了”市民社會一經濟一國家“的模式,萊斯特·W·薩拉蒙提出了”政府部門一營利部門一非營利部門“的分析框架。我國學者康曉光在系統分析上述理論后,又具體闡述了”政治領域一經濟領域一社會領域“的范型。
除薩拉蒙模式外,上述各類三元理論的架構,主要是概念的差異,其內涵基本相同。其中,“公共領域”與“市民社會”、“社會領域”相對應,“經濟”與“經濟領域”、“國家”與“政治領域”也分別是一致的。薩拉蒙范型的三個領域與其他理論的三個領域也具有對應關系,只是前者討論的主要是家庭以外的組織領域,后者還包括家庭和個人。
三元模式劃分的基礎主要是活動主體、主要產出、資源來源、組織目標。政治領域,又稱國家領域,政治領域的活動主體為政府組織、政治團體及從事政治活動的個人;它提供壟斷性公共物品;資源主要來自財政收入,其次為捐贈;組織目標為實現公共利益。經濟領域,又稱市場領域,經濟領域的活動主體為營利組織及進行經營活動的家庭和個人;它主要提供私人物品;資源主要依靠經營收入;組織目標是實現個人利益。社會領域,又稱市民社會,社會領域的活動主體主要是非營利組織、家庭及個人;它主要提供非壟斷性公共物品;資源主要來自于捐贈、政府資助和收費;組織目標為集體利益。
在現代社會保障制度中,國家(政治領域)、市場(經濟領域)和社會(市民社會領域)分別以不同的機制發揮著作用。國家以強制性作為其行為的依據,市場通過競爭提高效率,社會依靠合作與互助發揮它的功能。不同的國家,其社會保障制度依托的機制又有所側重。
二、英國社會保障制度中國家、市場、社會作用之比較
從國家、市場和社會的角度看,英國的社會保障制度頗具特色,并且被不少國家仿效。比較分析英國社會保障制度中國家、市場、社會之作用,對于中國等社會保障后進國家構建、完善其制度有重要借鑒作用。
(一)社會保障的模式
商業保險依市場規則運轉,國家可強制雇員、雇主參與,利用市場機制實現社會保障的目的。社會保險有三種常見模式,即現收現付社會統籌式、個人賬戶基金式、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結合的部分積累式。三種模式都由國家強制實施,都體現國家責任。除此之外,第一種模式主要突出了大家共同分擔風險的社會機制,第二種模式則運用了市場機制,第三種模式結合了社會機制和市場機制。普遍待遇和國家救助完全由政府承擔費用,前者對所有人給予相同的待遇,后者對收入低于一定水平者提供幫助,二者皆體現國家責任。
英國在基本制度各項目的社會保障模式選擇上存在一定的差異。在工傷、失業方面采用的是社會保險方式,在老年、殘疾、死亡方面兼采社會保險和國家救助方式,在醫療領域則是普遍待遇。這些差別反映了英國在社會保障各領域價值趨向的不同。在醫療和養老這兩個主要項目上采用普遍福利和國家救助模式,體現了其注重發揮國家作用的傾向;在工傷、失業方面主要采用社會保險方式,在老年、殘疾、死亡方面兼采社會保險,表明其在一定程度上除了依賴國家外,還愿意發揮社會的作用。
就補充制度而言,無論是養老保障領域的職業年金和私人年金,還是醫療領域的收費制、國家干預的商業保險,主要按市場方式運作。所以,其規模的大小反映的是市場作用的強弱。1997年,英國的職業年金和私人年金之和占養老金總支出的 33%。1989年,英國的醫療保障開支中,通過市場實現的部分占總開支的13%。因此,在養老保障和醫療保障方面,英國的市場化程度比較低。
從主導制度和補充制度看,英國仍最重視國家功能的發揮,同時也不忽視社會責任,但市場的力量很弱。
(二)社會保障資金的來源
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資金來源主要有:個人和雇主繳費、一般稅收、投資收益、捐贈。個人和雇主繳費、捐贈是社會力量的體現,一般稅收是國家功能的顯示,而投資收益既包括基金的市場所得也包括按市場價格取得的服務收入,因而是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結果。在資金來源方面,國家、市場、社會的作用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1993年,英國的國民保險、社會救助、國民衛生服務、社會服務的總支出為774億英鎊,四個項目分別占33.9%、28.5%、32.5%、5.1%。其中,社會救助的資金幾乎全部來自財政,國民衛生服務和社會服務的費用有88%來自政府資金。國民保險資金中有86.2%來自雇主和雇員的繳費,11.5%為財政補貼。如果按上述標準計算,1993年,英國的社會保障資金中有65.5%來自政府財政,30%采自雇主和雇員交費,4.5%來自投資收益。
由此可見,英國在保障資金的籌措方面,個人和企業承擔了較小責任,國家發揮了主導作用。由于英國社會保障資金的籌資模式基本上是現收現付,沒有形成大量的可以長期投向市場的資金,因而難以通過市場來實現社會保障資金的大規模增值。所以,英國通過市場籌得的社會保障資金很少。
(三)社會保障的經辦機制
英國的社會保障以國家經辦為主。就國民保險和社會救助而言,社會保障部不僅是其管理機構,而且是直接辦理組織。從個人保障賬號的管理、待遇資格的審查,到資金的發放,都是社會保障部負責,社會保障部既是規則的制定者,又是規則的執行者、監督者。在國民衛生服務方面,政府用稅收提供的財政資金辦醫院、雇傭醫務人員,或者通過政府購買方式向私人開業的醫師購買醫療服務,向制藥公司購買藥品,給全體公民提供近于免費的醫療服務和藥品。
英國的社會保障制度也出現了弱化國家功能、強化社會功能和市場功能的傾向。在社會服務領域,除了政府外,非營利機構和私人提供的服務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政府也愿意向非政府辦的機構按照市場和“準市場”規則購買社會服務,然后提供給居民,或者由接受服務者向服務提供者交納部分或全部費用。同樣,在醫療服務領域也進行了市場化改革。但是,在整個社會保障領域,這種新的制度安排仍不明顯。
(四)社會保障中第三部門的作用
在英國,整個社會保障制度的協調運轉依賴國家、市場、社會,社會領域里的主體包括非營利組織 (總稱為第三部門)、家庭和個人,其中,非營利組織在許多國家社會保障領域里的快速增長已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但是,與德國、美國相比;英國在社會保障領域里的非營利組織仍然不夠發達。
1995年,英國、德國、美國的非營利組織的就業人數占總就業人數的比重分別為6.2%、4.9%、7.8%。非營利組織中服務于健康和社會服務領域的雇員,英國分別為4.2%和12.7%,德國分別為31%和39%,美國分別達46.3%和13.5%。就相對規模來看,三國的非營利組織規模雖然相差不大,但活動于社會保障領域里的非營利組織的人數卻相當懸殊,美國是59.8%,德國達70%,都超過了一半;英國僅為16.9%.
在美國,超過一半的醫院是私立非營利機構,規模都相當大;2/3的社會服務機構是私立非營利組織。1990年,德國90%的助殘服務、70%的家庭服務、60%的養老服務、40%的醫院病床由非營利機構提供。在英國,國民保險、國民衛生服務、社會救助和社會服務基本上都是由國家機構舉辦,非營利機構的活動余地很小。
與美國、德國相比,英國的非營利部門在社會保障領域的地位不突出,差別主要在于衛生保健領域。德國實行的是醫療保險,美國的醫療保險僅僅覆蓋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及殘疾人、永久性腎功能衰退者,這些都為非營利組織留下了廣闊的活動空間。英國于二戰后確立了政府主導的全國衛生服務體系,由于英國為其公民提供了幾乎是免費的醫療衛生服務,因而非營利組織難以發揮作用。
社會保障制度是各國為彌補市場對人們生活保障之不足而建立的制度,制度的維護者主要是政府。但是,國家不應在這一領域支配一切。英國的社會保障以國家為主導,但社會和市場也發揮著不同程度的作用。
三、優劣分析
強調國家責任的英國社會保障制度優劣并存。其制度優勢十分明顯。
關鍵詞:研究性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生長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國意識形態的制高點,是社會和諧共同發展的價值規范,也是個人發展的精神支柱和行動向導。對高中生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有其理論和現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筆者試通過分析現階段在高中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存在的困境,找到研究性學習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價值所在,從而尋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生長點。
一、在高中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困境分析
高中生身心發展的特殊性,文化環境的多元性,核心價值觀理論的凝練性、抽象性等多方面因素對現階段進行高中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提出了挑戰。很多時候,核心價值觀教育只是走“形”,而沒有走“心”。
1.尚未成熟的認知對價值觀教育造成困難
高中階段是青少年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關鍵時期。之所以如此認定,是因為16至18歲的高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這個年齡段是人的身體、智力走向成熟的轉折時期,也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初期。一方面,高中生對世界的人與事心懷好奇,獨立意識增強,思維日漸成熟,批判質疑意識增強,但仍然對直觀、具體的事物比較敏感,而對抽象的理論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難度。另一方面,由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形成,獨立處理事務的能力不足,情緒和思維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擾,思維和行動表現不能始終如一。
2.豐富多元的文化對價值取向造成沖擊
隨著改革開放的縱深化推進,文化領域泥沙俱下。不同國家的文化相互交織、相互激蕩,良莠不齊的文化沖擊著國內的主流價值觀,對青少年的價值觀形成造成了巨大的沖擊。有研究表明,受西方思想的影響,中學生的個人取向明顯,他們普遍將“自我的完善、個人能力的發展以及自我價值的實現”視為最重要。
3.抽象內隱的價值觀難以評估量化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中華民族的共同價值追求,它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是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盡管國家從個人、社會、國家三個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了具體的內容規定,但這些內容仍然難以評估和量化,這給核心價值觀教育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價值觀的形成需要一個長期的、漸進的過程。
二、研究性學習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意義
1.開放性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提供豐富情境
研究性學習主要圍繞問題的提出和解決來組織學習活動。一方面,研究性學習的內容是綜合開放的。它可能是某學科的,也可能是多學科綜合、交叉的。研究性學習的課題來源于自然現象、社會熱點、學科知識、日常生活等各個方面。豐富的課題內容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開展提供了豐富的載體。立足研究性學習能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具體化提供豐富的情境素材,有效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另一方面,研究性學習的形式是開放的。其研究視角、研究目標、研究過程、研究方法、手段、研究成果等可以各不相同,形式的開放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具有很大的靈活性,為學習者、指導者發揮個性特長和才能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從而形成一個開放多元的學習過程。
2.探究性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納入認知體系
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積極發現問題,自主選擇研究課題,自主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研究性學習區別于傳統的接受學習方式,它更注重學習過程中學生探究的感受和體驗。學生對問題的探究過程實際上也是學生調用已知解決未知的過程。立足研究性學習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能夠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把已知現實與核心價值觀的理想藍圖相鏈接,從而把未知納入已知的認知體系,把新知納入已有知識體系中,進而實現核心價值觀的內化。
3.實踐性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尋求情感認同
研究性學習提倡學生通過實踐積累直接經驗,在實踐中利用所學的間接經驗去解決現實問題。立足研究性學習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通過學生的直接實踐獲取直接認知,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找到情感的共鳴和認同。同時,實踐還是檢驗學生已有價值觀正確與否的標準。
三、利用研究性學習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策略
1.整合Y源,豐富教育素材
開發和利用教育資源是研究性學習得以開展的必要條件。課內課外凡可供學生學習研究的人力、信息、物質等資源都可視為研究性學習的教育資源。挖掘課堂內外的教育資源能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開展提供有力抓手。
一方面,挖掘學科知識與價值觀相契合的研究點。課堂是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陣地。思想政治學科作為德育學科,其很重要的一個目標就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本學科有很多內容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度契合。在進行思想政治教學時,充分挖掘思想政治學科知識中具有探究價值又涉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的部分。例如,在上《生活與哲學》模塊“價值的創造與實現”一課時,結合學生自身參與學校的臺風后的恢復家園活動,親眼所見社會各界的抗臺救災行動,探討人生價值的創造與實現的途徑。另一方面,不斷拓展校外資源。獨具特色的校本資源和地方資源是研究性學習的重要內容,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具體化、形象化的抓手。
2.實踐體驗,活潑教育形式
“行是知之始?!背浞职l揮實踐活動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養成作用,學生能夠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同步實現價值觀的內化和外化。在課堂上,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情景模擬、分組辯論等形式討論社會熱點問題。在校園里,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在網絡上,利用校園網開展集教育性、學習性、趣味性為一體的活動。在社會中,借助社會調查、志愿服務、公益活動等形式開展實踐。例如:
在《紅磚古厝》課題研究的中期,學生親身走訪了海滄新村的紅磚古厝,并且采訪了古厝中的原住民、租住者,采訪了當地政府部門的工作人員和當地居委會的工作人員。通過實地考察和采訪,他們對紅磚古厝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他們獲得了更多一手資料:收集了大量紅磚古厝的照片,收獲了前一階段沒有了解到的更多古厝的輝煌歷史和感人故事,也了解到目前紅磚古厝面臨的危險境地。
走訪過程中,學生的親眼所見、親耳所聞都震撼著學生的心靈,他們深刻感受到保護紅磚古厝的緊迫感。實地調查、訪談等實踐活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合作探究、交流溝通能力,更使學生深入了解社會,感受社會現實,使自己的價值認識與現實結合起來,有利于使價值觀內化于心。
在研究性學習的結題階段,學生通過研究過程中收集的材料,為紅磚古厝的保護提出了許多可行性建議:政府從財政撥款修繕破舊房屋;承包給企業進行保護和綜合開發,對部分民居進行商業開發,改做閩南特色餐館、旅店;對典型的古厝進行掛牌保護,并介紹其價值;對古厝的木雕、石雕進行修復;開發旅游線路等等。他們還將收集到的資料做成了宣傳小冊,自發組織了宣傳活動。這些行動表明,學生通過本次研究性學習活動,不僅豐富了關于紅磚古厝的知識,增加了家鄉文化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他們認識到自身對保護和弘揚家鄉文化的責任,真正將所見所聞升華為愛鄉愛國的價值觀。
3.開放評價,注重教育過程
價值觀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對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評價應該更注重形成性評價,這與研究性學習的評價方式不謀而合。研究性學習主要采用形成性評價的方式。老師、學生,甚至與活動有關的企業、社區等都是評價主體;學生參與活動的認識和態度,學生在研究中獲得的收獲體驗,研究成果的呈現,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探究實踐能力等都是評價的內容;他評、自評、互評相結合,個體評價與集體評價相結合,口頭評價與書面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都是評價方式。評價主體、內容、方式的多元靈活,使得評價角度多面,評價緯度全面,評價結果準確。因此,采用研究性學習的評價方式能夠完善原有的教學評價體系,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在知識、能力、價值觀等方面的成就和問題,切實促進中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張小利.研究性學習方法在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運用的價值分析[J].當代教育論壇(管理研究),2011(8):45-46.
[2]劉崢,劉新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路徑探索[J].求索,2011(9):122-123,135.
[3]王睿.研究性學習教學模式與策略探析[J].中國教育學刊,2015(S1):194-195.
[4]王永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目標指向和實現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2013(3):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