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08 14:51:21
序論:在您撰寫勞動價值論的基礎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生態補償 理論基礎 勞動價值論
累積效應不僅使區位內(邊緣地或中心地)的經濟與生態矛盾增強,也使區位之間,特別是邊緣地與中心地之間的經濟與生態矛盾擴大、加劇。萊斯特·布朗指出,大自然也是依賴于平衡的,“經濟赤字是我們彼此之間的借貸,生態赤字卻是我們取自子孫后代”。因此,我們的經濟“一定要遵循生態學的基本原理:如果違背這個原理,就一定會由盛轉衰,江河日下,終致崩潰。我國政府多次強調“要完善生態補償政策,盡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⑦z傳資源惠益共享機制”,“建立和完善環境保護的長效機制”。通過生態補償機制,可以提高生態補償接受者—地方政府、企業和居民的生態保護積極性,把生態保護內化為各個人的持續行為;同時也使支付者承擔了成本,養成資源有價、使用付費的觀念和習慣,形成生態保護的長效機制。這是邊緣地分享全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利益和效應的有效機制或途徑。從勞動價值論的視角來看,資源價值與價格理論是生態補償及其價格決定的理論基礎之一。
一、價值及其源泉新探
“價值”既是哲學領域的重要范疇,又是經濟學領域的基本范疇,更是日常用語中使用頻率頗高的一個詞匯,其詞義可以從三個方面考察:1.日常含義是指事物的用途或積極作用。2.哲學含義是指客體對于主體的意義。當客體對主體有積極意義時就有正價值,反之則為負價值。3.專指商品價值,即“商品的交換關系或交換價值中表現出來的共同東西。它就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其大小取決于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因此,可以說“價值就是勞動”,就是在商品生產’中的勞動耗費,即支付的勞動成本。勞動成本越低即價值量越小,說明勞動生產率越高,人類的生產能力越強。由于“人與自然是共存、共生、共榮的關系?!币蚨匀槐旧砑扔袧M足人類需要的外在“工具性價值”,又有滿足人類需要的內在“生態價值”,“善待、保護自然就是關愛、保護人類自己,建設自然就是造福人類;傷害自然必定傷害人類,破壞自然就是毀滅人類自己。”霍爾姆斯·羅爾斯頓把自然的這種價值分為:經濟價值,生命支撐價值,科學價值,審美價值,生命價值,多樣性和統一性價值,穩定性和自發性價值,辯證的(矛盾斗爭的)價值,以及宗教象征價值等并強調,“人們不可能對生命大加贊嘆而對生命的創造母體卻不屑一顧,大自然是生命的源泉,這整個源泉—而非只有誕生于其中的生命—都是有價值的,大自然是萬物的真正創造者。這個價值的源泉是什么呢?有人認為,自然資源的這種價值除了來自于其本身屬性能夠滿足人類需求之外,還受其數量有限性和稀缺性的制約。因此,自然資源的價值由其內在的滿足人類需要的屬性和外在的數量有限性與稀缺性決定。
的確,作為存在物,大自然及其相應的自然資源必然對人有用,從而形成價值(哲學意義上的價值)。也就是說,從哲學意義上來說,價值是屬人的,“就是客體對主體需要的滿足關系。我們說某一事物具有價值,就是也只是因為它能滿足主體的需要、符合人的利益。離開人類的利益和需要,我們并不否認自然界的各種事物(如占據特定生態位的生物)對于維持生態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但絕不能說它們具有什么與人類的需要和利益毫不相干的‘內在價值夕!這些自然事物能夠起到維持生態平衡的作用,因而被人們認為是有價值的,恰恰是因為生態平衡符合人類的利益和需要。倘若地球上根本不曾有人類,那么,即使生態系統再完整、穩定、平衡,又有什么意義呢?或者即使整個生態系統都徹底崩潰了,又有什么關系呢?但是,這種滿足關系是果而不是因,大自然是一個客觀的存在,其滿足人類需要的屬性、方式、方法、程度等等,都要依賴于人的發掘、賦予和實踐,也就是說,沒有人的勞動,自然的效應是盲目的、間接的,甚至無效的。自然資源的價值還是要回到勞動價值論中來認識。
二、自然資源的勞動價值源泉
論文摘要:從勞動價值論的視角來看,生態補償的理論基礎首先是勞動價值和價格理論。自然資源的價值由其內在的滿足人類需要的屬性和外在的數量有限性與稀缺性決定。自然資源的價值源泉一是體現在直接勞動耗費;二是體現在對自然資源的重置勞動耗費。正是經過人類勞動—對資源的培植、修復、保護、再生等在資源及其產品中凝結了價值,在這個價值決定的價格基礎上,加入由資源所有權壟斷而決定的那部分價格,構成了資源價格的全部內容。
累積效應不僅使區位內(邊緣地或中心地)的經濟與生態矛盾增強,也使區位之間,特別是邊緣地與中心地之間的經濟與生態矛盾擴大、加劇。萊斯特·布朗指出,大自然也是依賴于平衡的,“經濟赤字是我們彼此之間的借貸,生態赤字卻是我們取自子孫后代”。因此,我們的經濟“一定要遵循生態學的基本原理:如果違背這個原理,就一定會由盛轉衰,江河日下,終致崩潰。我國政府多次強調“要完善生態補償政策,盡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⑦z傳資源惠益共享機制”,“建立和完善環境保護的長效機制”。通過生態補償機制,可以提高生態補償接受者—地方政府、企業和居民的生態保護積極性,把生態保護內化為各個人的持續行為;同時也使支付者承擔了成本,養成資源有價、使用付費的觀念和習慣,形成生態保護的長效機制。這是邊緣地分享全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利益和效應的有效機制或途徑。從勞動價值論的視角來看,資源價值與價格理論是生態補償及其價格決定的理論基礎之一。
一、價值及其源泉新探
“價值”既是哲學領域的重要范疇,又是經濟學領域的基本范疇,更是日常用語中使用頻率頗高的一個詞匯,其詞義可以從三個方面考察:1.日常含義是指事物的用途或積極作用。2.哲學含義是指客體對于主體的意義。當客體對主體有積極意義時就有正價值,反之則為負價值。3.專指商品價值,即“商品的交換關系或交換價值中表現出來的共同東西。它就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其大小取決于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因此,可以說“價值就是勞動”,就是在商品生產’中的勞動耗費,即支付的勞動成本。勞動成本越低即價值量越小,說明勞動生產率越高,人類的生產能力越強。由于“人與自然是共存、共生、共榮的關系?!币蚨匀槐旧砑扔袧M足人類需要的外在“工具性價值”,又有滿足人類需要的內在“生態價值”,“善待、保護自然就是關愛、保護人類自己,建設自然就是造福人類;傷害自然必定傷害人類,破壞自然就是毀滅人類自己?!被魻柲匪埂ち_爾斯頓把自然的這種價值分為:經濟價值,生命支撐價值,科學價值,審美價值,生命價值,多樣性和統一性價值,穩定性和自發性價值,辯證的(矛盾斗爭的)價值,以及宗教象征價值等并強調,“人們不可能對生命大加贊嘆而對生命的創造母體卻不屑一顧,大自然是生命的源泉,這整個源泉—而非只有誕生于其中的生命—都是有價值的,大自然是萬物的真正創造者。這個價值的源泉是什么呢?有人認為,自然資源的這種價值除了來自于其本身屬性能夠滿足人類需求之外,還受其數量有限性和稀缺性的制約。因此,自然資源的價值由其內在的滿足人類需要的屬性和外在的數量有限性與稀缺性決定。
的確,作為存在物,大自然及其相應的自然資源必然對人有用,從而形成價值(哲學意義上的價值)。也就是說,從哲學意義上來說,價值是屬人的,“就是客體對主體需要的滿足關系。我們說某一事物具有價值,就是也只是因為它能滿足主體的需要、符合人的利益。離開人類的利益和需要,我們并不否認自然界的各種事物(如占據特定生態位的生物)對于維持生態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但絕不能說它們具有什么與人類的需要和利益毫不相干的‘內在價值夕!這些自然事物能夠起到維持生態平衡的作用,因而被人們認為是有價值的,恰恰是因為生態平衡符合人類的利益和需要。倘若地球上根本不曾有人類,那么,即使生態系統再完整、穩定、平衡,又有什么意義呢?或者即使整個生態系統都徹底崩潰了,又有什么關系呢?但是,這種滿足關系是果而不是因,大自然是一個客觀的存在,其滿足人類需要的屬性、方式、方法、程度等等,都要依賴于人的發掘、賦予和實踐,也就是說,沒有人的勞動,自然的效應是盲目的、間接的,甚至無效的。自然資源的價值還是要回到勞動價值論中來認識。
二、自然資源的勞動價值源泉
自然資源作為人類生存、發展和享受的物質條件,包括兩種情況:一是經人類勞動加工的人化自然資源,二是未經人類勞動加工開發的原生自然資源。由于自然資源本身的效用—存在價值或意義,使人類無法離開自然而獨立存在,馬克思認為,“土地(在經濟學上也包括水)最初以食料,現成的生活資料供給人類,它未經人的協助,就作為人類勞動的一般對象而存在。所有那些通過勞動只是同土地脫離直接聯系的東西,都是天然存在的勞動對象。例如從魚的生活要素即水中,分離出來的即捕獲的魚,在原始森林中砍伐的樹木,從地下礦藏中開采的礦石……土地是他的原始的食物倉,也是他的原始的勞動資料庫。例如,他用來投、磨、壓、切等等的石塊就是土地供給的……土地本身又是這類一般的勞動資料,因為它給勞動者提供立足之地,給他的過程提供活動場所。所以,必須維持自然資源的存在,那么,如何維持其存在呢?是勞動。“整個所謂世界歷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是自然界對人說來的生成過程,……因為人和自然界的實在性,即人對人說來作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對人說來作為人的存在,已經變成實踐的、可以通過感覺直觀的。一方面,通過勞動開發自然資源,使其滿足人或人類社會的需要,另一方面,還是要通過勞動重置這些被消耗了的資源,以延續其存在,才能保證人類的可持續利用和人本身的持續發展。因此,自然資源的價值和價格不是來自于其本身的價值或價格,而是來自于人的勞動的結果。馬克思曾說“土地不是勞動的產品,從而沒有任何價值”;瀑布和土地一樣,和一切自然力一樣,沒有價值,因為它本身中沒有任何物化勞動,因而也沒有價格…。
從勞動價值論的視角看,自然資源的價值源泉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直接的勞動耗費。商品價值取決于人的勞動耗費,沒有人的勞動耗費,或說人的勞動支出,就沒有滿足人類需要的物品,也就沒有商品的價值,這是勞動價值論的真諦?!坝捎诩舆M價值而保存價值,這是發揮作用的勞動力即活勞動的自然恩惠”?!耙磺猩唐?包含勞動在內)的價值(實際交換價值),決定于它的生產費用,換句話說,決定于制造它們所需要的勞動時間。那么,勞動是怎樣創造了商品的價值呢?“勞動被使用,被推動,因而工人的一定量體力等等被耗費了,結果是工人筋疲力盡。但是勞動不僅被消費,而且同時從活動形式轉變為對象形式,靜止形式,在對象形式中被固定,被物化。這就是勞動的價值創造過程,也就是勞動的消耗過程,正是人類勞動的耗費,一方面在具體的有形的形式下支出,把生產要素轉化為有形的商品或服務,創造了商品的使用價值;另一方面,作為勞動的耗費、凝結或物化,作為同質的人類勞動耗費形成了商品的價值。西斯蒙第就曾說:“不管自然恩惠如何大,也不能白白送給人們任何東西;……大凡不是通過直接或間接的勞動而產生或獲得價值的東西,不論對人類生活怎樣有利、怎樣重要,絕不是財富。馬克思也指出:“機器和自然因素能大大增加一國的財富……但是……它們不能給這種財富的價值增加任何東西。
二是對自然資源的重置勞動耗費。由于自然資源的獨特性質,使其必須不斷地得到重置,即被再生產出來?!盁o論是可再生資源還是可耗竭資源,在一定時期和一定范圍內,都是有限的。為了維持社會生產的持續進行,消耗掉的自然資源也應該得到補償或替代。其中,可再生資源只有在其利用速度超過再生速度時,才需要人力資本的投人進行強制性恢復;而可耗竭資源則只能依靠替代品的研發來滿足人類社會的需要。因此,重置可再生資源(復原型重置,即把資源恢復到原來的狀態或水平,更新型重置,即重置后的資源強于重置前資源的規模、功能、狀態或水平)和可耗竭資源(替代型重置,即用新的資源代替已消耗的資源)的勞動耗費及其相應的各種投入必然是該資源價值構成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此,一切商品,包括自然資源的價值源泉不僅是其直接勞動耗費的結果,更重要的是其重置勞動耗費的結果。馬克思指出:“價值不是取決于它所包含的勞動或它的生產所使用的勞動時間,而是取決于它能夠被生產的那段勞動時間或者說再生產所必須的勞動時間。 “每一種商品(因而也包括構成資本的那些商品)的價值,都不是由這種商品本身包含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而是由它的再生產所需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這種再生產可以在和原有生產條件不同的、更困難和更有利的條件下進行。如果改變了條件再生產同一物質資本一般需要加倍的時間,或者相反,只需要一半的時間,那末貨幣價值不變時,物質資本價值及利潤加倍或減半。因此,自然資源的價值“是在現有生產條件下,再生產資源而消耗的人類勞動決定的。原始自然資源的價值是按照再生產該資源所預期耗費的勞動時間決定的價值決定的。 三、創造自然資源價值的勞動形式
生產物質商品、提供服務或再生自然資源等創造價值的勞動在不同的歷史時代、社會形態等條件下是不同的,也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拓展,即創造商品價值的勞動范圍是不斷擴展的?!胺彩莿撛O、增加、轉移和保存商品使用價值的勞動都必然形成價值,是創造商品價值的勞動。所謂創造使用價值是指通過勞動把生產要素轉變為一種人們所需要的使用價值,一種新的使用價值。所謂增加使用價值就是指通過勞動原有使用價值的功能得到提升或使用范圍得到擴展。所謂轉移使用價值,一是指使用價值的存在狀態的轉移,即通過勞動使生產要素的使用價值變為商品的使用價值;二是指使用價值存在空間轉移,即通過勞動把使用價值由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保存使用價值包括一是延續性保存,即通過不斷附加勞動使原有勞動成果隨著生產過程的延長而不斷地得到延伸、保存,如鋼鐵工人把采礦工人的勞動保存在其勞動產品中,制造工人又把鋼鐵工人的勞動保存下來,隨著勞動過程的延長,價值和使用價值保存的鏈條也不斷拉長,特別是在知識產品的生產中,價值和使用價值保存的鏈條很長,甚至很難尋找到它的源頭,也無法計量它的價值;二是存在性保存,即要保存使用價值而不得不附加新的勞動,增加價值,如文物的保護,要完整地保存其原有使用價值而不得不增加新的勞動,否則就會因為腐化、污染而使其使用價值喪失,所以文物是在保存中不斷增加價值的,而不是因為時間本身或使用價值本身就增殖了其價值。在自然資源的勞動中,無論是直接勞動耗費還是重置勞動耗費都具有創設、增加、轉移和保存商品使用價值的勞動屬性,即具有創造商品價值的勞動的屬性,從而使資源及其產品具有價值。在商品的價值組成中,除了勞動價值外還包含了原料、資本、技術等各種投人要素價值,使其各種投人要素價值得以補償。
〔論文摘要文章著重研究了勞動價值論和現代財務學的價值范疇與價值決定,深入分析了兩種價值觀的內在聯系,指出勞動價值論不僅構成我國傳統財務學的理論基礎,而且能夠為我國現代財務學的發展提供養分。既研究了價值運動本身,又研究了財務關系是現代財務學的根本任務。
作為經濟學重要分支的現代財務學,其管理目標和管理對象無不圍繞價值范疇不斷延展,呈現出顯著的價值管理特征,價值增長、價值分配與價值評價構成現代財務學的基本框架。由此可以認為,研究財務學必須以價值概念為起點,構筑科學完整的價值管理體系。
一、勞動價值論的價值范疇與價值決定
古典經濟學關于勞動價值的濫腦可以追溯到1776年斯密的不朽著作《國富論》。他認為“價值”的涵義是雙重的,包括“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皟r值一詞有兩個不同的意義,它有時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時又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對他種貨物的購買力。前者可叫做使用價值,后者可叫做交換價值”。斯密是從社會分工的角度引出了交換價值,并進行深人研究的,他認為一個人的貧富是由他所享受的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多少決定的。社會一旦確立了分工的秩序,那么每人所需要的物品,只有很小一部分是自己的勞動生產的,很大一部分要依靠與他人勞動生產物的交換。所以,商品之間的交換實際上是勞動之間的交換,商品的交換價值也自然由勞動來決定。所以“只有勞動才是價值的普遍尺度,換言之,只有用勞動作標準,才能在一切時代和一切地方比較各種商品的價值”。但是,究竟是什么勞動決定商品的價值,斯密的回答是混亂的,他提出三種價值決定說,其一,價值由耗費的勞動決定。“勞動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任何一個物品的真實價格,即要取得這一物品實際上所付出的代價,乃是獲得它的辛苦和麻煩”側。這一點肯定了商品價值由勞動決定,按馬克思的觀點看是一個科學的結論。其二,價值由購買的勞動決定。斯密認為,“對于占有財富并愿用以交換一些所需產品的人來說,它的價值,恰恰等于它使他們能夠購買或支配的勞動量”川。在這里,斯密把勞動和勞動產品等同起來,從而混淆了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勞動與商品交換中所購買的勞動。其三,價值由收人決定。商品的價值從由生產耗費的勞動量決定轉化為由購買的勞動量決定,而購買的勞動量由工資、利潤、地租三種收人決定。由此可見斯密未能徹底地堅持勞動價值論。
作為古典經濟學的集大成者,李嘉圖在批判斯密的價值決定論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指出商品的價值構成不僅包括生產這種商品時直接耗費的勞動,而且包括生產這種商品時所使用工具中的間接耗費的勞動。通過對簡單勞動與復雜勞動、不熟練勞動與熟練勞動的劃分,得出了在相同時間內不同性質的勞動創造的價值不同的結論。這無疑是勞動價值論的重大發展和歷史性飛躍。然而,由于把勞動和勞動力混同一談未加區分,李嘉圖學派始終未能走出導致其理論解體的兩個難題,即(1)如何用價值規律說明資本與勞動的交換?和(2)如何解決價值規律與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的矛盾?這兩個難題直到馬克思第一次將勞動和勞動力區別開來,指出勞動力成為商品,勞動力的使用即勞動,是創造價值的源泉,并在《資本論》第三卷中完全建立了平均利潤與生產價格理論后,才最終得以成功地解決。
馬克思在揚棄前人勞動價值理論的基礎上,建立起一個邏輯嚴整而“純粹”的勞動價值論。其要點如下:
1.深刻分析了商品二要素—使用價值和價值。馬克思把交換價值和價值明確劃分開來,闡明了兩者之間的區別和聯系。他說:“商品首先是一個外界的對象,一個靠自己的屬性來滿足人的某種需要的物?!崩А拔镉杏眯允刮锍蔀槭褂脙r值?!苯又R克思指出“同一種商品的各種有效的交換價值表示一個共同的東西?!?,川這里的“共同的東西”是什么呢?馬克思分析說:“作為交換價值,商品只能有量的差別,因而不包含任何一個使用價值的原子。如果把商品體的使用價值撇開,商品體就剩下一個屬性,即勞動產品這個屬性。馬克思認為,一旦把使用價值撇開,就把創造使用價值的勞動具體形態也抽去了,各種勞動也就不再有什么差別,都化為相同的抽象的人類勞動?!白鳛閮r值,一切商品都只是一定量的凝固的勞動時間?;诖?,我國《政治學》教科書上給出了一個眾所周知價值定義:“所謂價值,是指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眱r值是交換價值的基礎,而交換價值不過是價值的表現形式,所以說,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
2.科學論證了體現在商品中的勞動二重性: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所謂勞動價值論是指勞動創造價值的理論,而不是勞動價值的理論。馬克思認為,任何商品都是商品生產者的勞動產物,商品的二重性取決于勞動二重性。他說:“一切勞動,從一方面看,是人類勞動力在生理學意義上的耗費;作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類勞動,它形成商品價值。一切勞動,從另一方面看,是人類勞動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形式上的耗費,作為具體勞動,它生產使用價值?!边@便是“純粹”的勞動價值論。
3.有力地回答了商品價值量的決定問題:商品價值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認為,創造商品價值的是抽象勞動,決定商品價值的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必須指出,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與西方經濟學中的均衡價格論不同,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認為市場供求關系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而絕不能決定商品的價值,也就是說,它可以制約著在什么條件下,商品價值是由什么樣的勞動創造的。倘若市場交換呈現供過于求,商品的價值就不再由中等條件下耗費的勞動時間決定,而是由生產條件好的商品生產者的個別勞動時間決定;倘若市場交換呈現求過于供,商品的價值量就由劣等生產條件商品生產者個別勞動時間決定;只有在供求平衡的條件下,商品的價值量才由中等生產條件下的勞動時間來決定。這表明商品的價值雖然是由凝結在商品中的抽象勞動創造的,但商品價值量的大小卻會受到市場供求狀況的制約,必須聯系具體的市場經濟條件討論商品價值的大小。
二、現代財務學的價值范疇與價值決定
現代財務學是一門研究微觀經濟主體價值管理和價值創造的應用科學。在計量手段上同會計學一樣,它運用價值形式對企業經營活動和經營結果進行合理地規劃和控制,實現企業效益不斷提升、企業價值不斷增長的目的。從財務學的具體管理內容看,主要涵蓋四個方面:(1)對資產負債表左方項目的管理,即資產管理;(2)對資產負債表右方項目的管理,即資本結構管理;(3)收益表項目的管理,即收益管理;(4)現金流量表項目的管理,即現金流量管理。與會計學主要立足于過去的經濟事項不同,財務學著重于現在尤其是未來經濟事項的規劃和控制。財務學上述四項管理內容歸結到一點,就是價值管理。而資產和資本結構反映著價值的靜態形式;收益和現金流量反映著價值的動態形式。因此,財務管理實際上可以概括為價值的靜態規劃和動態控制。其目的是實現價值增殖,即財務管理的目標是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那么現代財務學上的“價值”涵義是什么呢?我們認為,既然現代財務管理的目標定位于價值增殖或價值創造,那么,財務學中“價值”范疇必然與企業的收益能力息息相關,否則“價值”無法“增殖”,價值增殖的直接表現是獲取了“收益”。然而,由于企業的收益計量采用了權責發生制原則,在特定時點上與現金凈流人不相一致,且易受主觀操縱所左右,因此,價值增殖如果用獲得的“現金流量”加以反映就更顯得客觀可信。
基于上述分析,根據貨幣時間價值原理,站在財務學的角度可以將“價值”定義為:企業未來收益或現金流量按適當折現率折現而得到的現值。由此可以演繹出財務學的兩條重要定理:
定理1,資產的“價值”代表著法人資產未來收益的現值。如果該項資產失去了收益能力,如經銷的商品已落令過時,擁有的設備無法投人使用,某項專有技術已為更先進的技術所替代,則該項資產也就自然失去其“價值”;如果該項資產的收益能力發生增減變化,其“價值”也發生相應的變化。
定理2,資本的“價值”代表著出資人投人本金的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包括債權資本和股權資本引起的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在資本結構理論中,資本的價值等價于企業價值。即V=B+S,V表示企業價值,B表示債權資本現值,S表示股權資本的現值。
從財務學的“價值”涵義中不難看出,財務學的“價值決定”涉及如下因素:
1.資產的“量”與“質”。資產的“量”是指企業擁有各項資產的規模數量;資產的“質”是指企業擁有各項資產的比例關系、周轉速度和盈利能力。
2.資本結構。在知識經濟條件下,資本結構應有三重含義:(1)指股權資本或債權資本各構成部分之間的比例關系;(2)指股權資本總額和債權資本總額之間的比例關系;(3)指財務資本(股權資本和債權資本)和人力資本之間的比例關系。合理的資本結構,可以獲得杠桿利益,提升企業價值。
3.收益水平或現金流量。是指現有資產或資本結構的未來收益能力。
4.風險。既然財務管理面向未來,就必然會或多或少遇到風險,要求得到相應的價值補償。一般而言,風險的價值與承擔風險的大小成正比例。
5.折現率。是指現有資本結構的加權資本成本或出資人要求的最低投資報酬率。
三、兩種價值觀之間的關系
1.勞動價值論構成我國傳統財務學的理論基礎。眾所周知,企業財務是指生產經營活動中有關價值運動(資金收支)方面的事務。它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經濟現象,而這種經濟現象存在的基礎依然是商品經濟。根據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企業的經濟活動一方面表現為使用價值的生產和交換過程,即勞動者利用勞動手段作用于對象,生產出符合市場需要的使用價值(商品或服務)并進行交換的過程,這一過程稱為物資的實體運動過程;另一方面,則表現為價值形成和實現的過程,即通過生產活動,將消耗生產資料價值和勞動者支出必要勞動創造的價值轉移到新產品中去,形成新的價值,并通過營銷活動最終實現商品價值的過程,這一過程稱為物資的價值運動過程。由于這種價值運動過程可以用貨幣表現出來,人們通常又把再生產過程中價值的貨幣表現稱為資金,進而把物資的價值運動稱為資金運動,當企業的資金運動構成其經濟活動的一個獨立方面時,便形成了企業的財務活動。這樣一來,現代企業的經濟活動可以分為兩大部分,即生產營銷活動和財務活動,相應的管理職能分別稱為業務管理和財務管理=(如圖1)。
可見,勞動價值論是構成財務學的基礎理論,抽象勞動凝結成商品價值的思想變遷與財務學自身的特征相結合,衍生出財務學關于(勞動創造的)未來收益之現值的“價值”特定概念,也就是說財務學上所講的“價值”與勞動價值論是一脈相承的。
關鍵詞:勞動價值論;政治經濟學批判;剩余價值規律
中圖分類號:F0-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18-0016-03
馬克思的《資本論——政治經濟學批判》圍繞“資本”這一“資產階級社會的支配一切的經濟權力”[1] 展開政治經濟學的系統研究,解剖市民社會亦即物質的生活關系的總和,不是為學術而學術,而是為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解放事業鍛造理論武器,“最后在理論方面給資產階級一個使它永遠翻不了身的打擊”[2]。正因為如此,馬克思在第一版序言中即指明:“本書的最終目的就是揭示現代社會的經濟運動規律。”[3]
一、揭示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運動規律: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的目的
馬克思最終揭示的“現代社會的經濟運動規律”是什么?又是如何在邏輯與歷史的統一中揭示出來的?正確解答這兩個問題,對于準確把握《資本論——政治經濟學批判》的主旨及其內在結構極為關鍵,同時對于全面理解《資本論——政治經濟學批判》等經典文本闡述的融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于一體的理論體系的整體性也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要弄清這兩個問題,首先必須明確正、副標題的深層蘊涵,即著作正標題中的“資本”和副標題的“政治經濟學批判”。馬克思指出:“準確地闡明資本概念是必要的,因為它是現代經濟學的基本概念,正如資本本身——它的抽象反映就是它的概念——是資產階級社會的基礎一樣。明確地弄清關系的基本前提,就必然得出資產階級生產的一切矛盾以及這種關系超出它本身的那個界限?!盵4]
關于“資本”,馬克思指出,“資本”是“自行增殖的價值”,它“不僅包含著階級關系,包含著建立在勞動作為雇傭勞動而存在的基礎上的一定的社會性質。它是一種運動……它只能理解為運動,而不能理解為靜止……價值經過不同的形式,不同的運動,在其中它保存自己,同時使自己增殖,增大”[5]。這就表明,《資本論——政治經濟學批判》意在通過對作為“自行增殖的價值”的“資本”的論析,在動態中呈現以“雇傭勞動”為基礎的資本主義社會的性質、階級關系及其發展趨向。
“政治經濟學批判”呢?綜觀《資本論——政治經濟學批判》及其手稿《政治經濟學批判》,就其表現形式而言,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一是理論的批判,即對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批判;二是實踐的批判,即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批判。究其實質,則是一個問題,即通過對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理論的批判解剖資本主義社會物質的生活關系的總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3],從而揭示資本主義經濟運動的發展方向,闡明資本主義社會的歷史暫時性及其為社會主義社會所取代的歷史必然性。可見,相比于正標題“資本論”,副標題“政治經濟學批判”突出了馬克思“論資本”的核心范式。
正是基于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范式,列寧指出,馬克思的《資本論》“并不以通常意義的‘經濟理論’為限”,而是在“完全用生產關系來說明該社會形態的構成和發展”——即商品社會經濟組織怎樣發展,怎樣變成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組織而造成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這兩個對抗的階級,怎樣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從而帶進一個與這一資本主義組織本身的基礎處于不可調和的矛盾地位的因素——的同時,“又隨時隨地探究與這種生產關系相適應的上層建筑”[6]。和列寧一樣,戴維·麥克萊倫從馬克思“資本論”的研究范式出發解讀馬克思的《資本論——政治經濟學批判》,進而得出:“從19世紀的第四分之三個世紀以來,西歐和美國的經濟學家們已經傾向于把資本主義制度看做特定的、建構性的方式,它表現為私有財產、利潤和或多或少的自由市場;他們討論這種方式的運行功能,尤其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價格上。由此可見,馬克思要揭示的“現代社會的經濟運動規律”不是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家們反復論述的以虛假普遍性的形式表現的資本主義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的表面現象,而是主宰資本主義社會形態的產生、發展和消亡的“資本”生產、流通、轉化等特殊經濟運動規律。這一規律包含相輔相成、密切聯系的兩個方面,一是作為資本主義社會形態基礎的“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它所產生的資產階級社會的特殊的運動規律”——剩余價值規律;二是由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剩余價值規律所決定的資本主義必然為社會主義所取代的社會發展規律。恩格斯指出,剩余價值的發現是“馬克思著作的劃時代的功績。它使明亮的陽光照進了經濟學領域,而在這個領域中,從前社會主義者像資產階級經濟學家一樣曾在深沉的黑暗中摸索??茖W社會主義就是以此為起點,以此為中心發展起來的”[7]。
二、勞動價值論:解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之剩余價值規律的基礎
在《資本論——政治經濟學批判》中,馬克思是怎樣揭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剩余價值規律的呢?恩格斯說得明白:“要知道什么是剩余價值,他就必須知道什么是價值……于是,馬克思研究了勞動形成價值的特性,第一次確定了什么樣的勞動形成價值,為什么形成價值以及怎樣形成價值,并確定了價值不外就是這種勞動的凝固。”[5]
首先必須注意的是,恩格斯這里所說的“必須知道什么是價值”,一方面,是對“勞動價值論”之于“剩余價值理論”的基礎性地位的強調;另一方面,要求“知道什么是價值”,不是對“價值”的主觀界定,而是對“什么樣的勞動形成價值,為什么形成價值以及怎樣形成價值”的本質揭示和科學闡明。恩格斯說:“在馬克思以前很久,人們就已經確定我們現在稱為剩余價值的那部分產品價值的存在;同樣也有人已經多少明確地說過,這部分價值是由什么構成的,也就是說,是由占有者不付等價物的那種勞動的產品構成的。但是到這里人們就止步不前了?!?/p>
關于馬克思怎樣揚棄既有的范疇體系而對勞動價值理論做出的科學闡明,這是一個深刻的價值理論發展史的課題,需要對馬克思自19世紀40年代至80年代共四十年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加以全面的研究,此處暫不粗淺地旁涉。科學地把握基于勞動價值論的科學闡明而揭示出的“價值”的社會關系本質,這是一個準確理解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及其建構的根本問題,同時也是一個整體地把握融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于一體的理論體系的重要問題。馬克思指出:“一切勞動,一方面是人類勞動力在生理學意義上的耗費;就相同的或抽象的人類勞動這個屬性來說,它形成商品價值。一切勞動,另一方面是人類勞動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費;就具體的有用的勞動這個屬性來說,它生產使用價值?!盵3] 在這里,馬克思不僅指出了生產商品的勞動的二重性決定了商品的二因素,而且明確了以“社會普遍性”為本質的抽象的人類勞動形成商品的“價值”,而以“個體特殊性”為特征的具體的有用勞動形成商品的“使用價值”。接下來,在價值形式的分析中,馬克思更進一步指出:“商品只有作為同一的社會單位即人類勞動的表現才具有價值對象性,因而它們的價值對象性純粹是社會的,那么不言而喻,價值對象性只能在商品同商品的社會關系中表現出來?!?/p>
基于價值的來源、本質及其形式等勞動價值理論的科學闡明,馬克思徹底弄清了資本和勞動的關系,揭穿了資本主義剝削的秘密,撇開了利潤、利息、地租等剩余價值的特殊形態,創立了剩余價值理論的科學體系。馬克思說:“把價值看做只是勞動時間的凝結,只是對象化的勞動,這對于認識價值本身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同樣,把剩余價值看做只是剩余勞動時間的凝結,只是對象化的剩余勞動,這對于認識剩余價值也具有決定性的意義。使各種經濟的社會形態例如奴隸社會和雇傭勞動的社會區別開來的,只是從直接生產者身上,勞動者身上,榨取這種剩余勞動的形式?!辟Y產階級庸俗政治經濟學家由于“不敢對價值和剩余價值作出誠實的分析”,因而“把資本家用來辯護自己占有已存在的剩余價值時表面上多少能說得過去的理由,歪曲成剩余價值產生的原因”[3]。
在《資本論——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二、三卷中,馬克思分別以剩余價值的生產、交換(流通)、分配和消費為主題,分三個層面系統闡釋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剩余價值規律:(1)剩余價值的生產規律,亦即剩余價值的起源和本質;(2)剩余價值的實現規律;(3)剩余價值的轉化和分割規律。
三、勞動價值論:剖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之歷史趨勢的出發點
馬克思對價值的來源、本質及其形式等勞動價值理論的科學闡明,不僅是他發現資本主義剩余價值規律的基礎,而且也是《資本論——政治經濟學批判》解剖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歷史趨勢的出發點。需要說明的是,出發點和決定性因素是兩個不同的問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必然為社會主義生產方式所取代的歷史趨勢,其決定性因素,也就是上述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剩余價值規律。
關于政治經濟學批判的出發點,馬克思指出,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最后的偉大的代表李嘉圖,終于有意識地把階級利益的對立、工資和利潤的對立、利潤和地租的對立當做他的研究的出發點,因為他天真地把這種對立看做社會的自然規律,這樣,資產階級的經濟科學也就達到了它的不可逾越的界限”[3]。為什么古典政治經濟學家意識到了階級利益的對立、工資和利潤的對立、利潤和地租的對立,卻把這種對立看做社會的自然規律呢?根本原因之一在于,他們“從來沒有從商品的分析,特別是商品價值的分析中,發現那種正是使價值成為交換價值的價值形式。恰恰是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最優秀的代表人物,像亞當·斯密和李嘉圖,把價值形式看成一種完全無關緊要的東西或在商品本性之外存在的東西。這不僅僅因為價值量的分析把他們的注意力完全吸引住了。還有更深刻的原因。勞動產品的價值形式是資產階級生產方式的最抽象的、但也是最一般的形式,這就使資產階級生產方式成為一種特殊的社會生產類型,因而同時具有歷史的特征”[3]。不難看出,馬克思在這里指明:(1)亞當·斯密、李嘉圖等古典政治經濟學家之所以無法逾越他們自己的界限,從政治經濟學理論本身來看,根源在于他們主觀地割裂了“階級利益的對立、工資和利潤的對立、利潤和地租的對立”與作為其理論前提的勞動價值論之間的內在聯系;(2)只有從科學的勞動價值論出發,才能正確把握“階級利益的對立、工資和利潤的對立、利潤和地租的對立”的社會性和歷史性本質;(3)表現出“階級利益的對立、工資和利潤的對立、利潤和地租的對立”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只是人類社會生產方式的一種特殊類型,作為一種自然史的過程,必然有其產生、發展和消亡的歷史進程和歷史必然性。
而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歷史進程及其為社會主義生產方式所取代的歷史趨勢和歷史必然性的揭示,正是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的落腳點及其之所以以“資本”為主題的根本目的。這就意味著,對“資本”本質的科學揭示和闡明,成為科學把握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歷史趨勢的一個關鍵性問題。
“資本”的本質是什么?在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家看來,“資本”是“生產作為使用價值的財富的自然形式,而不是歷史上一定的社會形式”。正因為他們把“資本的形式本身理解為自然的形式,這些形式本身就是無關緊要的了,因而沒有從這種形式同財富形式的一定聯系上去理解”[4]。
與之相反,馬克思從對價值的來源、本質及其形式等勞動價值理論的科學闡明出發,進而得出“資本”是“自行增殖的價值”。相應地,“資本”的本質如同“價值”的本質一樣,不是自然形式,而是社會形式;“不是一種物,而是一種以物為中介的人和人之間的社會關系”[3]。換言之,生產資料作為直接生產者的財產,只有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下,即在同勞動者結合并充當剝削勞動者的手段的條件下,才成為資本。脫離了這種與勞動者之間的特定的社會關系,生產資料作為直接生產者的財產,只在可能性上是生產因素,而不是資本了。正是生產的二因素——勞動者和生產資料之間“實行這種結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會結構區分為各個不同的經濟時期”[5]。
基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即勞動者和生產資料之間的特殊結合,馬克思指出,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資本及其自行增殖,表現為生產的起點和終點,表現為生產的動機和目的,生產只是為資本而生產,而不是反過來生產資料只是生產者社會的生活過程不斷擴大的手段。以廣大生產者群眾的被剝奪和貧窮化為基礎的資本價值的保存和增殖,只能在一定的限制以內運動,這些限制不斷與資本為它自身的目的而必須使用的并旨在無限制地增加生產,為生產而生產,無條件地發展勞動生產力的生產方法相矛盾。手段——社會生產力的無條件的發展——不斷地和現有資本的增殖這個有限的目的發生沖突”[8]。因而,“資本不可遏止地追求的普遍性,在資本本身的性質上遇到了限制,這些限制在資本發展到一定階段時,會使人們認識到資本本身就是這種趨勢的最大限制,因而驅使人們利用資本本身來消滅資本?!盵4]也就是說,隨著個人的分散的生產資料轉化為社會的積聚的生產資料,多數人的小財產轉化為少數人的大財產,廣大人民群眾被剝奪土地、生活資料、勞動工具,社會的貧困、壓迫、奴役、退化和剝削的程度不斷加深,日益壯大的工人階級的反抗不斷增長。
由此可見,《資本論——政治經濟學批判》關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歷史趨勢的剖析及其“資本主義社會必然要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這個結論,馬克思完全是從現代社會的經濟的運動規律得出的”[9]。亦即是說,馬克思從來沒有把他對資本主義社會運動的“自然規律”的揭示建立在想當然的基礎上,也沒有建立在“道德感”和“道德意識”上,而是建立在基于勞動價值論的科學闡明這一基礎和出發點的資本主義社會經濟運動規律的科學論證上。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
[2]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25.
[3]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8-878.
[4]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2-391.
[5]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4-122.
[6] 列寧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7]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8.
〔論文摘要〕按資本、技術、管理、勞動等要素分配,為家庭企業改革分配制度、吸引和留住人才提供了依據。當代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缺乏人才是家族企業最大的軟肋。作為股權主要為單純家族成員所有,其所有權與經營管理權大多結合在一起的家族企業,只有從戰略的高度建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機制,才能做大、做強、做長久。因此,必須以改革單一按資分配方式為按資分配與按其他要素分配相結合方式為突破口,促進家族企業實現股權結構與企業管理的社會化,以實現家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人類社會誕生最早的企業形式就是家族企業。現代社會雖然以社會企業為主流形式,但是,因家族企業很容易建立和家族成員有著共同的目標而可以做到精誠團結、不斤斤計較,使管理成本大大降低,所以在今天仍然具有生命力。處在生產力層次復雜、總水平還比較低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家族企業只要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吸引并且留住人才,提高技術和管理水平,開門辦企業、誠信辦企業,主動融入社會并利用社會資源,那么中國家族企業同樣可以做大、做強、做長久。然而現實的問題是中國的家族企業難以做大而且普遍短命。據甘德安等研究,中國的家族企業擁有千萬元規模以下者平均壽命僅3-5年,億元以下者不過10年,眾多家族企業在其鼎盛時期即為其破產之時(2002年)。筆者以為,中國家族企業管理與技術水平普遍偏低,是因為缺乏各類專業人才,必須實施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一整套人才戰略。實施這一戰略則要以建立科學的分配制度為突破口。黨的十六大提出的按資本、技術、管理、勞動等要素分配的思想不僅為國有企業建立按勞分配與按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嶄新分配制度提出了指導思想,而且也為家族企業改革分配制度,吸引和留住人才從而全面提高管理水平指明了方向。
一、家族企業實施按資分配與按其他要素分配相結合制度的必要性
企業是創造利潤的經濟實體,無論誰投資企業都要獲得利潤。在有多個投資者哪怕僅為家族成員的企業里,“親兄弟明算賬”的傳統文化思想必然促使每個出資人都要求公平地獲得企業利潤,如果某出資人感覺利益以及與利益相關的權利分配不公,那么他的投資或者經營管理的積極性必然會受到挫傷,甚至會抽出資金另起爐灶。中國的家族企業由于分配制度缺陷引起普遍壽命不長的現象十分普遍。浙江省以家族企業為主的民營企業的平均壽命僅為7年,該省1988年前注冊的以家族企業為主的民營企業共7260家,到2006年僅剩1078家;該省1989年注冊的以家族企業為主的民營企業1035家,到2006年僅剩351家;該省擁有18年以上歷史的民營企業僅占民營企業總數的0.355%,有20年以上歷史者幾乎找不到。在市場環境遠不如東南沿海省份的我國中西部廣大地區的家族企業的發展則更為艱難。
研究者大都認為家族企業短命的主要原因:一是家族企業所涉及的領域以傳統制造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普遍存在企業規模偏小、生產設備簡陋、技術含量低、競爭能力弱的劣勢。由于企業做不大、做不強,即使在擁有一定技術優勢的浙江家族企業中,研發投人占銷售收入的比重還不到0.3 %。二是許多家族企業趕時髦地走上了改制的道路。浙江省的家族企業就有75%以上掛上了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牌子,甚至有少數企業改制上市。但是這些企業壓根兒不想放棄家族對企業的控制權,不愿意按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改革舊的企業運行機制,所以企業即使做大了也做不強、做不長久。在這些企業里從董事長到總經理,直至管人事、營銷、財務等所有要害部門都由家族人員把持著,難以獲得股權的非家族成員的經理人和企業職工必然缺乏積極性,勞資矛盾還會加劇。如果當初創業時的幾個人到股份公司成立后還是由他們控制著管理權,其管理方式依然是集決策權、經營權和管理權于一體的高度集中方式,維系企業生存發展的主要紐帶還是血緣關系而非契約關系,那么企業短命的結局則是必然的。因此家族企業要獲得可持續發展,必然的途徑是加大技術投人和加快實質性改制步伐。
筆者十分贊同研究者們已有的分析,筆者的新認識是股份公司也不能固守傳統的管理模式不變,其各種管理制度,特別是分配制度應該與時俱進地改革。今天的時代被稱為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競爭最終表現為人才的競爭,企業獲得的利潤不僅是資本而且是技術、管理、勞動以及社會宏觀經濟環境創造的,家族企業必須改革單一的按資分配為按資分配與按其他要素相結合的分配方式。其實,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條件下,經營管理者的勞動越來越成為企業獲得利潤的決定因素,因此當代西方的許多大公司的經理人員不僅擁有高額工資而且享有數以百萬股計的被稱為“金手銬”的股權激勵,許多總經理或者CEO最終成了本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為了調動職工的生產積極性,有些公司還實施了職工持股制度。顯然西方現代大公司已經不再實施單一的按資分配制度了,而是將按資分配與按其他要素分配結合起來,正是由于與時俱進地改革了分配制度與其他管理制度,洛克菲勒、松下電器等家族公司才能做成為大型跨國公司而且長盛不衰。中國的家族企業雖然多為中小公司,但是要想做大、做強、做長久,也必須從建立按資分配與按其他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嶄新分配制度做起。其必要性在于:
其一,家族成員一般都在企業里擔任著不同的決策、經營、管理等職務,他們承擔的責任不相同,不僅應該有工資水平的差別,而且應該根據各人的不同貢獻分配企業的利潤,充分尊重人力資本的價值。按不同貢獻公平地分配才能把大家長久地團結在一起,再加上有血緣紐帶,這樣的企業能夠辦得興旺發達。如果因分配不公平而使部分家族成員消極怠工,大家會因為血緣關系,礙于情面而不能重罰他,撤他的職;罰重了他則會鬧分裂。因此單一的按資分配是不可能明確家族企業成員不同的物質利益的。為了讓能夠長久對企業做出最大貢獻的家族成員成為企業的最高管理者,應該在家族成員中也建立股權激勵機制。
其二,家族企業非家族成員的經理人以及技術、管理骨干需要通過股權激勵產生對企業的認同感。這些人員在履行職責過程中由于手中握有的權力不足導致難以有效履行職責或者不能心情舒暢地履行職責,致使他們因受到的激勵程度不大而降低對企業的忠誠度,甚至另謀高就;少數獲得了機密信息和資源,包括一些客戶資料而且與這些客戶建立了個人關系的經理人則會帶走這些信息和資源,另立門戶,與原老板競爭。為解決這一問題,國外公司普遍實施了主要給這部分人戴上“金手銬”的股權激勵制度。雖然國內某些研究者從授權角度提出了一些解決辦法,但是不讓他們分割最大的權利股權,他們始終會有二心的。
其三,受雇于家族企業的職工是企業財富的直接創造者,他們在生產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也是企業得以生存和發展的關鍵要素,國外股份制企業已經開始把注意力放在了普通職工身上,某些公司通過工會或者直接針對職工推行了職工持股制度。在這些企業老板所分得的利潤比例雖然大大減少,但是企業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卻大大增強,老板賺取的利潤絕對量會相應增多,賺取利潤的時間會拉長。中國的技術含量不高的家族企業雖然不必要也不可能實施職工持股制度,但是對于少數忠誠度高、貢獻大、工齡長的骨干職工給以股權激勵應該是增強企業活力的好辦法。
二、家族企業實施按資分配與按其他要素分配相結合制度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勞動價值論
家族企業改革單一按資分配為按資分配與按其他要素分配相結合的新型分配制度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馬克思十分強調勞動的偉大,指出勞動是人類一切物質資料生產的基礎和一切財富產生的源泉,但是在資本主義生產中勞動和勞動力是有區別的:“工資不是它表面上呈現的那種東西,不是勞動的價值或價格,而只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的隱蔽形式”。勞動力是指人的勞動能力,是“活的人體中存在的,每當人生產某種使用價值時就運用的體力和智力的總和”。勞動則是勞動力商品的使用或消費過程,勞動力商品使用后能夠創造一個大于自身價值的價值,即剩余價值。由于勞動力價值即工資是在市場被敲定的并“由契約確定下來,雖然它要在以后才能實現”,而“勞動力的消費像其他任何商品的消費一樣,是在市場以外,或者說在流通領域以外進行的”。二者不能同時表現,必然使勞動者看不清勞動和勞動力的區別,特別是看不清勞動力的使用價值不僅創造了工資而且同時創造了剩余價值的特殊性。因此資本家能夠順利地從市場上“公平的”購買到勞動力并且理所當然的剝奪了包括技術和管理人員在內的全體勞動者參與利潤分配的權利。當然資本是利潤產生的條件,資本如果不能帶來利潤,資本所有者是不會有出資行為的。但是出資者占有全部利潤則是不公平的。
在家族企業里,不公平的利潤分配不僅會挫傷勞動者的積極性,而且會削弱企業的凝聚力。因為單一的按資分配只能使企業利潤在家族成員小集團中封閉運行,參與利潤創造的非家族成員和其他職工只能產生“身在異鄉受歧視”的感覺。因而既不利于他們奉獻自己的全部智慧,又不利于企業廣泛吸收人才。黨的十六大報告針對國有企業的分配制度改革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與時俱進地提出了按要素分配這一嶄新的社會主義分配理論,強調“確立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分配的對象就是企業所得稅后利潤。筆者以為按要素分配的最大受益者是勞動者,因為資本與管理只是要素之一而不是唯一,按要素分配理論破天荒地將勞動作為要素之一并且要求勞動也應該有按貢獻參與利潤分配的權利,第一次從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角度確立了用股權增強勞動者主人翁責任感的激勵手段,實際上是為企業引人“共同治理”新概念。企業創造的新價值是由v+m構成的,v是工資,m是利潤。按勞分配理論強調將v按勞動的貢獻有差別地分配給勞動者,m則全部歸企業與國家;按要素分配理論則在重申v歸勞動者所得的同時強調部分m也應該直接分配給勞動者,因而這一理論是從理論和實踐上對按勞分配理論的發展。以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為理論基礎的按要素分配理論也應該成為家族企業改革分配制度的指導思想。家族企業主應該認識到工資不等于利潤,本企業包括技術與管理人員在內的沒有出資的職工,僅僅以雇傭勞動者身份領取工資是不夠的,他們作為技術、管理和勞動的所有者也應該按各種要素的付出對企業利潤的貢獻率分得一定的利潤。這樣做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十分必要,因為企業的活力在于全體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而職工的“三性”只能來自于職工的主人翁責任感,讓他們參與利潤分配既能夠讓他們感受到公平又能夠讓他們把自己看作是企業的主人。整個企業上上下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還會有不能解決的困難么!家族企業主應該借分配制度改革之機將企業改造成為家族公司,期望保持家族企業性質的企業主完全可以在保證絕對控股權的條件下建立期權激勵機制和職工持股制度,讓每個職工都享受做主人的權利。然而即使在已經改制的某些家族公司,家族企業主只看到了受雇的經理人員的積極性是不可或缺的,因而僅僅推行了期權激勵,而且拿出的期權比重很小,激勵效果很差。享受股權激勵的經理人員也無意促成企業建立職工持股制度。這些企業的以農民工為主的職工群體不僅得不到企業分給的紅利,缺少勞動保障,工資水平低,而且工資不能按月足額拿到手。這些家族企業應該懂得企業的利潤正是農民工一點一滴創造出來的,不尊重他們的權利,把他們看成利潤的創造者而采取措施加以挽留,他們遲早會離你而去的。近兩年東南沿海發達省份出現的民工荒使得大量家族企業初步嘗到了不善待農民工的惡果。因此家族企業應該將認真推行股權激勵與職工持股制度作為實施人才戰略的突破口。 另外還要告誡家族企業主:社會環境也是支持家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要素,而且企業的人才來自社會,實施人才戰略必須尊重社會環境要素的利潤索取權,老老實實照章納稅,舉辦職工技術與文化教育,搞好環境保護,真心實意參與社會慈善事業。沒有政府鼓勵私人企業發展的大好政策,沒有社會提供的大量農民工以及教育、金融、通信、水電、交通等公共資源,包括家族企業在內的大量企業是不能夠生存下去的。家族企業有了利潤以后必須考慮如何回報社會以與社會和諧相處的問題,這也是家族企業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和必須追求的社會效益,僅僅只為追求利潤最大化而千方百計推卸社會責任的企業最終是辦不下去的。
三、家族企業實施按資分配與按其他要素分配相結合制度的對策
我國的家族企業管理水平相當落后,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實施人才戰略,提高企業治理水平,特建議以建立能夠全面調動出資人、技術人員、經營管理者和其他職工積極性的科學的分配制度為突破口,特別要重視勞動以及技術、管理等因素對企業利潤形成過程中的不同貢獻,認真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降低家族成員持股比例,建立股權激勵機制與職工持股制度。家族企業最大特色就是“家”,有家就有凝聚力。但是家族企業都存在大量非家族的技術與管理骨干以及廣大職工,要讓他們進得來,留得住,而且擁有生產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就要讓他們在企業找到家的感覺,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家族成員讓出部分股權以建立股權激勵機制與職工持股制度。在確定一個合理的分配比例,保證出資人利益的前提下,股權激勵就應該對高管人員和技術骨干給予重獎,家族成員拿出的股權不能太少,如果家族成員持股一股獨大,名正言順地搞一言堂,非家族成員持股比例很小,沒有說話的權利,那么家族成員讓出部分股權也沒有多大的激勵作用。改制比例達到3/4的浙江省的家族企業家族成員的持股比例在改制后普遍達到75%以上,非家族成員持股比例很少,只能在企業管理中做個陪襯,因而不會有積極性。其實擁有更多股權的實質是為了得到更多利潤,只要企業發展了,企業股權的含金量能夠成倍提高,家族成員就能夠得到更大的實惠,那么放棄部分股權就是可以接受的小問題了。
其次,改革工資制度。家族企業的工資制度一般比較單一,不利于調動雇員的積極性。工資是給雇員一定勞動付出的回報,同時也是企業科學管理的手段,但是工資表現這種功能的前提是能夠準確地反映雇員的勞動付出。家族企業工資是在雇員進企業之前就定下來的,工資水平的根據一般是當地同類企業同類工種的平均工資等因素經過討價還價后敲定下來的。這樣的工資水平很難準確地反映雇員的勞動付出。因此家族企業多規定了勞動試用期,至少三個月,一般為半年或更長時間,試用期給的工資很少。家族企業這樣做是為了防范用人風險,但是這樣做一開始就使雇員感受到自己是被雇傭的打工怠,不是企業的主人,而且在試用期有受到剝削的感覺,因此上班初始就沒有生產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何況個別家族企業借試用名義不斷地廉價“輪換”試用勞動者,永遠支付低工資,使家族企業名聲不太好,許多勞動者是找不到好工作無可奈何才進人家族企業的。因此筆者建議家族企業縮短甚至取消試用期,在試用期間不得扣減工資;招聘時應該按規定科學考察受聘者,減少辭退率;試用期間按條例嚴格考核試用者,試用期滿及時給他們確定級別,要讓每個人有受到重視的感覺。另外還要有定期調職調級制度,給予每個人有發展的機會。這樣做能夠使工資成為重大的激勵手段,并且增強企業的凝聚力。為了穩定管理者隊伍,激勵管理者樹立戰略眼光,對于企業高級管理者適宜實行年薪制。
【關鍵詞】:知識價值觀;勞動價值論;繼承;發展
一、知識經濟與價值
知識經濟就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彼侵敢灾橇Y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學技術為主的知識的生產、分配和使用(消費)為重要因素的經濟。在知識經濟時代里,人對價值財富的創造很可能形成知識價值論,即知識創造價值。其主要理由是:
1.知識是智力勞動的成果。知識本身包含著價值,它是人類勞動的凝結。人與動物的最大區別就是在勞動過程開始以前對生產什么樣的產品,通過什么樣的途徑,用什么辦法達到某種效果,就已在勞動者的觀念中存在著。馬克思指出:“蜘蛛的活動與織工的活動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領使人間的許多建筑師感到漸愧。但是,最蹩腳的建筑師從一開始就比最靈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在他用蜂臘建筑蜂房以前,已經在自己的頭腦中把它建成了”。這就是說,人的勞動過程首先是一個思維過程。在第一項具體的勞動過程開始之前,勞動者的頭腦中必需積累足夠的有關知識,并以這些知識為基礎,對勞動過程進行構思和設計。通過構思和設計,形成如何通過人的自身活動來引起、調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間物質交換的知識。只有在這種知識的指導下,才能進行各種具體的勞動。因此,勞動過程從本質上講是一個知識積累和知識使用的過程,也就是創造價值的過程。人的勞動能力,即認識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就是在人的大腦中積累的如何認識和改造自然的知識,每個人的知識積累,都是通過不斷學習和探索而得到的,學習和探索過程無疑都是一種勞動過程,因此勞動力可以看作是一種知識形態的勞動產品,都是社會生產總過程中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學習過程是勞動力的再生產過程,探索過程則是勞動力的生產過程。
知識經濟時代,在新知識生產的過程中,需要使用已有的全部相關知識,知識量往往是相當大的。越是重要的新知識,使用的知識量越大,因此新知識產品價值中的新價值就越大。
2.知識價值轉化的倍加效應。在知識經濟時代里,知識的價值不僅在于它能轉化為現實的價值,而且在其應用于生產過程中能創造出大于自身的價值??梢哉f人與動物最根本的區別就是人能創新,而人類創新的原動力就是知識。人類科技發展的歷史表明,基礎研究的科學發現,應用研究的原理探討和開發研究的技術發明,三者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轉換周期日趨縮短,并日益成為融合一體的形式。知識產品在其創新的過程中往往是一種或幾種使用價值的探索過程,但在其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過程中,其使用價值和價值往往呈現出倍加效應。如最早人們在開發計算機的時候只是想加快運算速度,但自從本世紀40年代計算機問世以后,其應用范圍不斷擴大,今天上至航天航空,下至工農業生產,科技文衛幾乎無所不包,其使用價值和價值呈幾何數膨脹。
二、勞動價值論與知識經濟價值觀的差異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認為,只有從事物質生產的勞動才創造價值。在知識經濟時代里,由于知識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和高新技術的廣泛應用,首先作為人的直接生產勞動將不再是生產過程的主體。
關于這點,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中曾預言:隨著大工業的發展,“勞動顯示出不那么值得繼續包括在生產過程以內了,因為人只是以看守者和調節者的地位和生產過程發生關系?!逼浯?,商品價值量與勞動時間的關系也有所變化。馬克思指出:“隨著大工業的繼續發展,創造現實的財富已經不再依靠勞動時間和應用的勞動數量了,而是依靠勞動時間以內運用的動源的力量,而這種動源自身的生產上所耗費的直接勞動時間根本不成比例,相反地卻取決于一般的科學水平和技術進步程度式或科學技術在生產上的應用?!边@實際上道出了隨著工業的發展,財富的創造取決于“動力源”,進而取決于科學水平及技術進步程度,亦即知識。
由馬克思對價值創造的預設到知識經濟在現實社會中迅速發展的情況,不難看出,勞動價值理論有它的局限性,主要表現在:
1.勞動價值理論中的價值太狹義。馬克思認為商品的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人類勞動,而這種勞動是用勞動時間來度量的。顯然至今人們還沒有找到簡單勞動和復雜勞動在時間上價值的換算方法。
2.勞動價值理論中的價值實指經濟價值,不包括無形的價值財富,比如專利,信息等。
3.勞動在生產中的地位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科技的發展而變化的。
4.價值與直接勞動時間的關系也不是不變的,而是富有彈性的。
知識經濟時代的價值與傳統的勞動價值論有一定的差異:
1.基礎不同。勞動價值理論是以勞動為主體和基礎的;知識價值論則是以知識為基礎,以科學技術為核心的。
2.過程不同。勞動創造價值的過程是直接生產勞動過程;而知識形成價值的過程則主要在知識的開發、應用、傳播和擴散等過程。
3.對勞動者的科技、文化素質要求不同。前者對勞動者的科技、文化素質要求一般不高;后者則因以科學技術為主體,對勞動者的科技、文化素質要求將越來越高。
4.商品價值量的度量方法不同。勞動價值理論認為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而知識價值論認為商品的價值量是由商品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知識量決定的。
5、價值實體不同。勞動價值論認為商品的價值實體是抽象勞動;而知識價值論認為商品價值的實體是知識。
6.價值規律的主要含義不同。勞動價值論認為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價值量的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也是價值規律的主要含義;而知識價值論認為商品價值量總是由生產過程中使用的最新知識來決定的,并且是價值規律的主要含義。價值規律的主要作用是促進技術進步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三、知識價值論對勞動價值論的繼承和發展
1.勞動的過程既是知識積累的過程又是知識創新的過程。
知識作為一種勞動產品同實物產品和勞務產品一樣,在其生產過程中必然要耗費一定的物質資料和活勞動。其中耗費的物質資料即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價值形成知識產品價值中的舊價值部分;活勞動使用的知識量則形成知識產品價值中的新價值部分。
知識產品的過程,是對未知世界進行探索和對實踐經驗進行總結升華的過程。與一般的實物產品和勞務產品不同的是,在生產過程開始之前,產品在勞動力的頭腦中還是未知的,生產過程需要多長時間也是未知的。也就是說,生產知識產品的勞動是創造性勞動。這種創造性勞動是使用已有的知識而生產新知識的勞動。
知識產品的再生產過程,實際上是知識從一個人的大腦向另一個人的大腦中轉移的過程或者說是知識的復制過程。這一過程是由傳授知識的勞動過程和學習知識的勞動過程共同組成,因此也統稱為教育勞動過程。在知識轉移過程中,知識量并不增加,也就是勞動中使用的知識量就是被轉移的知識量,因此在再生產的知識產品中,活勞動形成的價值雖就等于轉移的知識量。在知識的再生產過程中,也需要耗費一定的物質資料,如教學設施、設備,教學人員和學習者的生活資料等,這些物質資料的價值都要轉移到再生產的知識產品中去,形成產品價值中的舊價值部分。
2.知識價值論為勞動價值論增添了新的內容。
知識價值論的提出,并不否定勞動價值論關于勞動創造價值的基本觀點,只是對商品價值量由勞動時間直接決定的核心內容作了修正,即在勞動創造價值的過程中加進了知識這個中間環節,從而使勞動時間與商品價值量直接對應轉變為知識與商品價值量的直接對應。這個中間環節不僅反映了勞動的本質特征,而且具體化了勞動創造價值的過程,進而反映了價值的本質特征,并且使商品價值量的度量有了客觀依據。雖然目前尚未找到準確度量知識量的方法,但是信息論的發展,已經在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相信這一問題會得到圓滿的解決。
關鍵詞:勞動價值論;理論基礎;價值;價值創造
價值及其源泉問題是每一個從事勞動價值論研究的學者都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國內學者對勞動價值理論有著各種不同的理解,如:物質生產勞動價值論、社會勞動價值論等。[1]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出現了一系列的新情況、新問題,給勞動價值論提供了新的研究課題。如:科技知識及經營管理創造價值的問題;第三產業的價值創造問題等[2]。面對經濟生活中的各種復雜現象,必須深化對勞動價值論的研究,對其不斷豐富和發展。尤其是加深對于價值及其創造的理解,是更好地理解勞動價值論,科學回答這些新問題的鑰匙。本文試圖從分析價值和價值創造入手,并結合經濟現實,對經濟領域中價值創造進行解析。
一、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和哲學基礎
1、科學勞動價值論——馬克思對古典理論的繼承和發展
馬克思通過對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價值理論的批判繼承,建立了科學的勞動價值論。首先他打破了古典派只從交換價值的形式上看待價值的局限,而從“不同性質使用價值為什么能夠在數量上相比較”出發,抽象出價值概念。為此他提出商品的二重性學說,并獨創了勞動二重性學說,把價值作為一個獨立范疇確立下來。即:“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在價值創造上,馬克思指出社會平均勞動時間決定價值量的大小。并運用剩余價值理論,揭示了價值創造的源泉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對抗性,解釋了剩余價值的來源和本質,并指出,“剩余價值的出現既離不開流通領域又不在流通領域,而在生產領域。生產領域的價值增值關鍵是生產者,資本家的預付資本并不創造價值而是轉移其自身的價值?!币蚨?,在價值創造源泉上,堅持了“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這一科學真理。[3]
如何深刻理解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實質,必須認真分析其價值理論存在的基礎和條件。正是這些條件才構成了馬克思價值理論哲學基礎,是深刻理解馬克思價值理論的鑰匙。
2、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的哲學基礎
馬克思價值理論的第一個基礎是:價值概念是建立在以人類整體的偏好為價值評判標準的框架之下的。迄今為止的幾乎全部學科,只要涉及價值判斷的,都是建立在以人類為中心的基礎之上的。某物有價值完全是因為其對人類有效用,能滿足人類需要;反之若某物不能滿足人類需要則無價值。
馬克思價值理論的第二個基礎是:價值的概念是商品用于交換時才產生的。價值概念建立在交換的基礎之上的,沒有人類之間的交換,物品永遠只是物品,只具有使用價值??梢?,價值是針對交換而提出來的,確切地說是針對人們交換中雙方交換物的比例關系而提出來的,是衡量交換是否公平的一種尺度。從這個意義上,價值不是在生產過程中,也不是在交換過程以后,而是在交換的一瞬間才得以體現的。[4]
馬克思價值理論的第三個基礎是:價值是表征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范疇。馬克思認為:“商品形式和它借以得到表現的勞動產品的價值關系,是同勞動產品的物理性質以及由此產生的物的關系完全無關的。這只是人們自己的一定社會關系?!盵5]既然價值只有在交換中才有意義,它表現為交換價值,交換又是建立在雙方平等意愿的基礎上,所以價值是在等價交換基礎上的人與人交換關系(表現為商品的交換比例)的表現。
二、價值創造的源泉
1、勞動是價值形成的唯一源泉
為什么土地、資本也同樣參與生產過程,但它們不是創造價值的源泉,而勞動才是創造價值的唯一源泉呢? 其實,仔細分析一下就會發現,這個問題已隱含在馬克思對價值和交換的分析之中。讓我們先考察交換,在假定交換物品對人類有效用,而且交換雙方也為之付出勞動的基礎上,來分析商品的交換比例問題。那么,以何種比例交換二物品最恰當呢?為什么一只海貍交換兩頭鹿,而不是一頭或三頭呢?這就集中到價值創造上了。馬克思正是在前三個基礎之下,對其作了科學的回答。既然價值是以人為標準進行評判的,那么就看這次交換對雙方是否公平。若公平則成交,否則交換就不能進行。怎樣才是真正的交換公平呢?當然又是要從人類本身的判斷來考慮??梢?,馬克思只所以抽去商品的使用價值屬性,即是把價值概念建立在“人類為獲得該商品所付出的艱辛和麻煩”的基礎之上的[6]。因此,這種付出理所當然成了衡量交換比例的尺度。但這種艱辛和付出的度量在實踐中又是有困難的。因此,馬克思只有抽象出一般勞動,認為他們是同質的。進行了這種抽象之后,衡量商品的價值的標準就是人類的勞動。然而勞動還是摸不著、看不見的,只有用人類生產這種商品的勞動時間取代。而人類生產某種商品的勞動時間不是任何一個人的,而是社會平均的,所以,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就決定了商品的價值。
2、價值創造的更一般意義上的源泉
經過以上的分析我們看出,建立在以整個人類的福利為研究對象的基礎上,我們得出價值的唯一的更一般的源泉:“人類為獲得該商品所付出的艱辛和麻煩”。從而價值創造的一般要件就是:第一,主體創造出使用價值。第二,人類在創造該使用價值時付出了艱辛和麻煩。第三,創造價值用于交換。從這個基礎上考慮問題,一切效用價值論者都是錯誤的,因為他們只從個體(效用)出發,而未以整個人類社會(效用)為對象,以個體抹殺了一般。三位一體的公式也是錯誤的,因為“價值是體現在人們相互交換勞動的關系上的,只能由人來創造而不能由物來創造” [7],非勞動的生產資料在生產過程中并沒有為商品的形成付出“艱辛和麻煩”,只是單純的價值轉移。
三、價值創造分析——新時期對勞動價值論的運用和深化
通過對價值理論的前提、價值創造的一般源泉以及價值創造的判斷要件的分析,我們可以據對新時期復雜經濟現象的價值創造問題進行解析。
1、物化勞動不創造價值
物化勞動是否也創造價值,這個問題一直是經濟學界爭論的焦點,我們認為:人類勞動在當代仍然是創造價值的唯一源泉。物化勞動包括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生活資料被消費轉移到勞動力中,構成勞動力的價值,是不能創造價值的。凝結在生產資料中的物化勞動,在生產過程中通過具體勞動逐步轉移到新產品中去,也不能創造價值。因此物化勞動在勞動過程中只是轉移自身的價值,不能創造價值,但它對價值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是價值創造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第一、它是勞動過程得以進行的物質條件。沒有物化勞動參與,勞動者就無法借助生產資料進行勞動。第二、它構成了價值載體的物質內容,即使用價值。沒有物化勞動參與,商品價值就缺乏物質載體。第三、作為上一勞動過程結果的物化勞動是經驗的累積,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重要條件[8] 。
2、科學技術知識不創造價值
隨著科技的發展,勞動生產率迅速提高,在與過去相同的時間內生產出幾十倍、幾百倍的產品,所以有些學者便認為科學技術知識創造價值,并以“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作為論據[9] 。其實這是混同了使用價值與價值的概念。生產力是人們創造物質財富的能力,跟價值即這個表征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范疇毫不相干,更不可能成為創造價值的力量??萍嫉倪\用,只是導致使用價值的成倍增長,而非價值的成倍增長。正是科技使人們生產該商品的生產率提高,減少了人們“獲取該物所付出的艱辛和麻煩”,單位商品的價值才下降,而總價值卻是不變的[10]。另外,科技的發展導致價值的轉移或者說價值的剝削,會產生一個重新分配價值和剩余價值的過程,但不是科學技術、知識創造了價值??萍嫉奈ㄒ蛔饔镁褪菑V泛地提高勞動生產率。一個行業勞動生產率提高引起對其他行業剩余的剝削,必然帶動社會各行業勞動生產率普遍提高,從而人們獲得社會產品所“必須付出的艱辛和麻煩”減少,即:單位商品的價值量降低。這個價值量降低的過程是人類生產自身擺脫自然束縛的能力增強的過程。
3、經營管理勞動的價值創造
經營管理勞動在企業生產中所起的作用是組織、協調、指揮、監督,是構成企業生產的一個重要部分,特別是在現代科技發達、生產環節復雜的生產下,經營管理顯得比普通勞動更加關鍵。管理者雖沒有參與使用價值的直接生產,但其勞動與工人一般性勞動構成了企業的“共同勞動”,管理者也是“總體工人”的一部分,間接參與了價值的創造。而且其勞動是更加復雜的勞動,需要掌握更加復雜的科技知識和管理方法,是比普通工人勞動更有創造力的勞動。
4、第三產業勞動、私營企業主勞動的創造價值
第三產業勞動也是價值創造的一個重要源泉。理由如下:第一,第三產業的勞動創造了使用價值。第二,第三產業勞動產品也是人類社會勞動的一般凝結。第三,第三產業的勞動用于社會交換,滿足社會需要。特別是在市場經濟高度發展的社會,第三產業的勞動就業率越來越多,創造的產值也逐漸增加。第三產業中無論是生活服務部門、生產資料服務部門還是其他服務部門,都是創造了無形產品,是人類一般勞動的凝結。
私營企業主的勞動作為一般勞動,與工人的勞動或國有企業管理者的勞動沒有兩樣。私營經濟與公有制經濟的區別就是其所有權的不同,或者說是價值分配不同,這與其勞動是否創造價值不能相提并論。判斷一種勞動是否創造價值,要依據價值創造的三個要件。即:主體創造出使用價值、價值創造主體為獲得該使用價值付出艱辛、用于社會交換。由此看來,第三產業勞動、私營企業主的勞動同樣具有價值創造的屬性。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盡管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經濟關系與生產方式的變化,價值產生和實現的條件與馬克思所處的資本主義上升時期已經有了很大的差別,但人類勞動是價值創造的唯一源泉,這一論斷在現在與將來仍然適用。不能由于一些經濟現象的變化去否定勞動價值論,而應該在分析當時經濟環境的條件下,進一步認識和發展勞動價值論,使之更加成熟,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1]馮春安.國內勞動價值論爭鳴簡評,經濟學動態[J].2001(1):154-56
[2]羅潤東、秦海英.勞動價值論研討會觀點綜述,經濟學動態[J].2002(3):46-48
[3]魯友章、李宗正.經濟學說史,北京,人民出版社[M].1983:74-84
[4] [5] [6]馬克思.《資本論》,北京,人民出版社[M].1975:64,89,51
[7]鄧先宏、傅軍勝、毛立言.對勞動價值理論幾個問題的思考,經濟研究[J].2002(5):8
[8]郭友聰、當代勞動價值論——勞動價值的本質及其實現,新疆教育學院學報[J].2003(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