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04 14:48:12
序論:在您撰寫煤炭產業現狀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 內蒙古; 資源產業; 現狀綜述; 節約型社會
內蒙古是我國煤炭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區域內煤層面積大,分布范圍廣,煤炭品質優良,易于開采,為我國煤炭工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吨袊禾抗I發展十二五規劃》實施以來,內蒙古按照煤炭工業“十二五”規劃的總體安排和部署,全面深化改革,著力創新機制,積極推動轉型,促進了煤炭資源產業科學、健康、可持續發展。
一 煤炭資源查明儲量全國居首
作為我國原煤生產第一大省份,內蒙古已經成為全國主要的能源保障基地。目前共勘查含煤盆地103個,全區含煤面積12萬平方公里,煤炭資源遠景含量13000億噸,累計探明煤炭儲量8080.65 億噸。在探明儲量中,億噸級以上的整裝煤田36處,查明煤炭資源量居全國第一位。2012年,煤炭產量10.8 億噸,比 2011 年增長10%,其中電煤占總產量的95%以上。
內蒙古煤炭資源品種齊全,主要有煙煤、褐煤、焦煤、無煙煤,分別占煤炭資源總量的57%、32%、9%、2%。煙煤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鄂爾多斯、包頭、巴彥淖爾等地區,查明及預測資源量4161億噸;褐煤主要分布在東部的呼倫貝爾、通遼、錫林郭勒、赤峰地區,查明及預測資源量2336億噸;焦煤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烏海、包頭、阿拉善地區,查明及預測資源量657億噸;無煙煤主要分布在西部的阿拉善地區,查明及預測資源量146億噸。
根據煤炭資源勘探程度,目前具備規劃開發利用條件的資源儲量為2570億噸,主要分布在鄂爾多斯、錫林郭勒、呼倫貝爾等地。其中鄂爾多斯市規劃利用儲量1482億噸,占全區規劃利用總量的57.67%;錫林郭勒盟規劃利用含量494億噸,占全區規劃利用總量的19.22%;呼倫貝爾規劃利用含量294億噸,占全區規劃利用總量的11.44%;烏海市規劃利用儲量43.24億噸,占全區規劃利用總面積的1.68%。
二 煤炭資源整合取得顯著成效
《中國煤炭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明確指出:山西、內蒙古、河南、陜西等重點產煤省份,要以大型煤炭企業為主體,進一步提升產業集中度,促進煤炭資源連片開發;對已設置礦業權的礦區,鼓勵優勢企業整合分散的礦業權,提高勘查開發規模化和集約化;要繼續培育大型煤炭集團,鼓勵兼并重組;目標是到2015年形成10個億噸級、10個5000萬噸級特大型煤炭企業,煤炭產量占全國60%以上。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煤炭工業“十二五”規劃,人民政府下發了《關于印發自治區煤炭企業兼并重組工作方案的通知》,對內蒙古開展新一輪煤炭資源整合、企業兼并重組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不僅明確了煤炭資源整合、企業兼并重組的基本原則、發展目標以及企業兼并重組的范圍、主體和形式而且提出了較為全面的政策措施。
堅持發展先進生產力和淘汰落后產能相結合,加快煤炭產業優化升級。通過關閉、淘汰、整合等措施,推進煤炭企業兼并重組,促進煤礦與煤礦之間的聯合整合。截止到2012年,全區煤礦數量由2005年的1378處減少到目前的598處,淘汰落后產能250萬噸,年產30萬噸以下的煤礦已于2010年底全部退出了市場。到2013年底,全區地方煤炭生產企業數量將由2012年353戶調到80-100戶,在地方企業中形成1-2戶億噸級、5-6戶5000萬噸級、15-16戶千萬噸級的煤炭生產企業。在進行資源整合的同時,積極推進煤炭機械化改造,目前內蒙古煤礦機械化程度已經由原來的不足40%提高到80%以上,2013年底將全部實現機械化開采。
三 煤炭工業產業轉型步伐加快
盡管內蒙煤炭項目的工藝、技術水平一直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初步形成了“煤電-化工-建材”、“煤-電-冶金”、“煤-電-粉煤灰-氧化鋁”等產業鏈,但卻始終處于“賣碳翁”的被動局面。為了扭轉這一局面,內蒙古提出不再無限制擴大煤炭生產,今后要把生產規??刂圃?0億噸以內,把主要精力轉到提高資源利用水平上來。
2011年以來,內蒙古以推進煤炭資源產業轉型為重點,積極開展新型煤化工項目示范基地建設,爭取到煤制油、煤制烯烴、煤制二甲醚、煤制甲烷氣、煤制乙二醇5大國家級示范工程。在推動煤炭資源產業升級過程中,內蒙古堅持以“延鏈、擴鏈、補鏈”的方式發展煤基產業,大力推動技術集成和技術儲備,初步占領了新型煤化工的技術高地,已經建成2個國家級工程中心,引進和培育一大批大型企業,圍繞煤炭加工利用形成了100多項專利技術,“煤炭―電力―冶金”、“煤炭―電力―多晶硅―光伏制造”、“煤炭―電力―稀土新材料”、“煤炭―電力―煤化工”等7條產業鏈同步發展,預計這些產業鏈到2015年可實現工業增加值9000億元,占內蒙古“十二五”末期GDP的40%以上,帶動就業30萬人左右。
四 煤炭物流園區建設穩步推進
2012 年,內蒙古煤炭外運量從2001年不足2000萬噸猛增至2012年的6.6億噸,而鐵路運力卻遲遲沒有跟上煤炭產量增長步伐,鐵路煤炭運能不足的問題非常突出,公路運量雖然持續快速增長,但很難滿足旺盛的煤炭運輸需求,導致“京藏高速”等內蒙古境內主要公路大堵車現象頻繁上演。在煤炭銷售旺季,特別是雨雪天氣后,公路擁堵與事故頻發,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自治區國民經濟的良好運行。
為解決內蒙古煤炭資源運力不足問題,內蒙古進一步加大了煤炭物流園區建設工作力度,并煤炭工業與發展物流倉儲業、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激活民間資本緊密結合起來,促進了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2012 年初,出臺了《“十二五”物流業發展規劃》,圍繞國家煤炭基地建設,通過聯合兼并組建一批大型專業化煤炭物流企業,有計劃地新建煤炭物流園區。
目前,在煤炭的主產地鄂爾多斯市建成以及在建的具有煤炭物流功能的物流園區三個,分別為阿康物流園區(空港物流園區)、札薩克煤炭物流園區和大路煤炭物流園區。其中,阿康物流園區為自治區級綜合物流園區,是一個集物流、交易、會展、保稅、信息等功能于一體的生態型區域性物流園區;札薩克煤炭物流園區包括鑫聚源札薩克鎮煤炭物流配送中心和鄂爾多斯市新街煤炭物流配送中心;大路煤炭物流園區項目屬于鄂爾多斯市及蒙西煤炭外運前端工程,是一個可以提供綜合性煤炭物流服務的物流園區。在自治區主要工業城市包頭,建有土右旗大城西煤炭產業園區、東河現代物流園區、面向蒙古國的滿都拉口岸物流園區和籌建中的華電蒙能公司大型現代化物流園區。首府呼和浩特建有和林縣大紅城煤炭物流園區、土左旗晉豐元煤化物流園區和托克托縣嘉和煤炭物流園區。在煤炭出區的主要窗口烏蘭察布市,建有興和廟梁煤炭物流園區 (隸屬于自治區重點園區烏蘭察布綜合物流產業園區)、集寧現代物流園區%察右后旗賁紅煤炭物流園區以及商都弘達煤炭物流園區。
五 生態環境治理機制不斷完善
內蒙古堅持煤炭資源開發與礦區生態環境治理穩步實施,建立健全礦山開發利益補償和分配機制,全面實施礦山開發保護抵押保證金制度和綠化專項資金制度,堅持“誰開發、誰治理、誰投資”的原則,對煤田火區實行分類治理,截止2012年全區累計投入治理資金209億元,完成復墾綠化4135萬立方米,已發現的238處火區2013年底可基本達到熄滅程度。
六 煤炭安全生產取得重大成效
內蒙古始終把安全生產作為煤炭資源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事故總量和死亡總人數大幅度下降,從2002年166人,減少到2012年的33人;較大以上事故起數明顯下降,從2002年的8起、16人減少到2012年3起、16人,且連續兩年沒有發生重特大事故;煤礦百萬噸死亡率明顯下降,從2002年的1.45下降到2012年的0.031,已接近發達國家水平。
2012年以來,內蒙古強化監察、嚴格執法,有力地促進了全區煤礦安全生產形勢明顯好轉,創自治區歷史最好水平,繼續保持了全國領先水平。2012年內蒙古煤炭產量在同比增長近10%的情況下,發生事故20起、死亡33人,百萬噸死亡率0.031,同比分別下降33%、34%和40%;事故起數連續10年下降,死亡人數連續7年控制在百人以內,百萬噸死亡率連續8年下降。這一成績的取得,主要得益于認真履行國家監察職責,全年全局共監察生產經營單位1560礦次,礦井監察覆蓋率100%。
總結
《中國煤炭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實施以來,內蒙古按照煤炭工業“十二五”規劃的總體安排和部署,全面深化改革,著力創新機制,積極推動轉型,促進了煤炭資源產業科學、健康、可持續發展。本文從六個方面對內蒙古資源產業發展現狀進行了綜述。
具體而言,作為我國原煤生產第一大省份,內蒙古已經成為全國主要的能源保障基地;堅持發展先進生產力和淘汰落后產能相結合,加快煤炭產業優化升級;內蒙古提出不再無限制擴大煤炭生產,今后要把生產規??刂圃?0億噸以內,把主要精力轉到提高資源利用水平上來;內蒙古進一步加大了煤炭物流園區建設工作力度,并煤炭工業與發展物流倉儲業、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激活民間資本緊密結合起來,促進了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內蒙古堅持煤炭資源開發與礦區生態環境治理穩步實施。在現有成績的基礎上,還應在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上下工夫。
[參考文獻]
[1]蘇雅 .內蒙古煤炭產業經濟效益研究[J].北方經濟,2013(5).
[2]孫立強.內蒙古煤炭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及措施[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3(5).
關鍵詞:哈薩克斯坦,水泥,煤炭,糧食
為進一步實現哈薩克斯坦非能源產業的又好又快發展,哈薩克斯坦政府消除經濟領域發展的固有障礙,已成功實現非能源領域實業投資環境改革,使得投資多樣化和開發潛在投資力量逐步增強,完善投資渠道,培養勞動人才、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推動哈薩克斯坦國內的非能源產業的發展。哈薩克斯坦非能源領域吸引外資和提高競爭力方面的可挖掘潛力是可圈可點的,如糧食產業、紡織業、冶金業、核工業等,都成為哈薩克斯坦政府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努力擺脫對能源產業的過度依賴,走多元發展的經濟建設路線,建立健全哈薩克斯坦經濟體系,保障哈薩克斯坦國家的經濟安全。
一、采掘冶金業的現狀與趨勢
哈薩克斯坦的采掘業在過去、現在都是國際市場上具有很高的競爭力,盡管哈薩克斯坦政府實施了加快工業革新發展計劃論文格式模板,其采礦冶金綜合體目前卻仍處于出口定位型經濟階段。所有采掘及其制品實際上都出口國外,而國外卻采用哈薩克斯坦的原料生產更高端且價格更昂貴的產品。
(一)鐵礦業
采掘冶金綜合體是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的一個基礎性工業部門,其出口額在哈薩克斯坦出口比重中占16.1%。哈薩克斯坦鐵礦產量在全球居第十三位(2006年),鋼產量居第三十五位(2005年)。哈薩克斯坦的采掘冶金業包含鐵礦生產、鋼鐵品與鐵合金生產、鉻業、錳業與鎳業幾個子部門。鐵業、錳業、鉻業以及在建的鎳業均為本領域出口的基本組成部分。
哈薩克斯坦幾個正在開采期的鐵礦已探明的儲量逾60億噸,包括:1)、索科洛夫-薩爾巴伊斯克礦區(包括卡恰雷),其已探明儲量逾25億噸,含鐵量為8-43%,現在它是馬格尼托戈爾斯克鋼鐵公司(俄)的原料基地。2)、里薩科夫鐵礦已探明儲量逾30億噸,含鐵量為34-38%,其是AMT公司的主要基地;3)、阿塔蘇(卡拉扎里)鐵礦目前并未全速開采,原因是選礦與錳分離設備不足;4)、肯托別鐵礦,已探明儲量逾8億噸,含鐵量為48-70%;5)、已探明儲量逾3900萬噸的阿坦索爾鐵礦,含鐵量為37-57%。其中索科洛夫-薩爾巴伊斯克采選礦聯企是哈薩克斯坦與獨聯體市場的最大鐵礦企業之一,為歐亞自然資源集團公司的下屬機構,其產品有鐵球礦與鐵精礦,公司的鐵礦年產量超過3600萬噸,其主要產品是:鐵球礦與鐵精礦,向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與中國供貨。通過1)吸收其南部礦組對卡恰爾礦區進行重組,使整個礦的年產量達到2300萬噸;2)建設南薩爾巴伊鐵礦,使其年產量達到500萬噸;3)提高索科洛夫礦井的年產量到1000萬噸等方式,索科洛夫-薩爾巴伊斯克采選礦聯企計劃到2017年將原鐵礦開采量提到5200萬噸并生產910萬噸鐵球礦、800萬噸鐵精礦與240萬噸鋼坯。
采掘冶金業內囊括了以能源、采選礦與冶金企業為基礎的公司。其中最大的有歐亞自然資源集團公司(ENRC)、安塞樂米塔爾鐵米爾套分公司(ArselorMittalTemirtau,下稱AMT公司),均為立體多方位一體化綜合體,包括從采礦到出產成品的整個生產序列。哈薩克斯坦政府以這種綜合性聯合大集團的形式建立了從開采到加工、運輸、市場銷售的各環節。在鋼鐵方面,AMT公司是哈薩克斯坦唯一擁有整條冶金生產線的鋼鐵企業,主要產品包括:生鐵與鑄鐵、厚165-240mm的板坯、厚1.8-8mm的熱軋板鋼、厚0.4-2mm的冷軋板鋼、厚9-14mm的中等厚度板鋼、厚0.4-1.5mm帶鍍層的板鋼、電爐板鋼、厚0.2-0.35mm的鐵皮和多種彎型材。由于2000-2005年,AMT公司投資了5.8億美元用于生產革新,采用了先進工藝與研發技術,推動哈薩克斯坦冶金業的現代化,滿足了市場的需求論文格式模板,實現看哈薩克斯坦冶金行業的快速發展和出口多元化。AMT公司的所有產品實際都用于出口,主要為:中國與東南亞--40%;伊朗--30%;獨聯體--18%;其他國家--12%,其對哈薩克斯坦鍍層板鋼有特別需求的是中國與西歐國家。
(二)煤炭業
煤炭工業是哈薩克斯坦國家經濟中最大領域之一。哈薩克斯坦煤炭儲備量居世界第八位, 集中在巴甫洛達爾州、卡拉干達州和東哈州。國家擁有4%的世界煤炭儲備。煤資源儲量排在中國、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印度、南非和烏克蘭之后,位列全球第八,占世界總儲量的4%。全國煙煤礦和褐煤礦共有近400處,預測儲量達1620億噸,煙煤和無煙煤探明可采儲量為310億噸,次煙煤和褐煤探明可采儲量為30億噸,總計為340億噸,占世界總儲量的2.6%.其中的大部分煤田分布在哈薩克斯坦中部的卡拉干達州(卡拉干達、埃斯基巴斯圖茲和舒巴爾科里煤田)和北部的巴甫洛達爾州(圖爾蓋煤田)。其中卡拉干達煤田儲量93億噸、圖爾蓋煤田58億噸、埃斯基巴圖茲煤田127億噸。
哈薩克斯坦煙煤的主要產區是卡拉干達煤田、埃基巴斯圖茲煤田等;褐煤的主要產區是圖爾蓋煤田和邁庫邊煤田。焦煤產地在卡拉干達,產量比重占該地區煤產量的55%。哈薩克斯坦的煤層賦存條件很好,2/3的煤炭儲量埋藏深度在600米以內,可露天開采。哈薩克坦大型的采煤企業主要集中在巴甫洛達爾州和卡拉干達州,年生產能力可達1.46億噸。
表1:哈薩克斯坦煤炭產量年度變化表(t)
年份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產量
130382
126536
111880
104625
83271
76831
72647
69773
58378
74872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產量
79135
73731
84907
86875
86617
96231
98384
111072
Abstract: The coal industr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basic industri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is placed the first in all industries.Fine processing of coal and chemical industry cluster are formed in Jixi, Hegang, Qitaihe and Shuangyashan.This paper applied LQ theory and the regression model on research the coal industry cluster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existing problems are proposed.
關鍵詞:黑龍江煤炭;產業集群;發展現狀
Key words: Heilongjiang coal;industry cluster;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中圖分類號:F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34-0117-02
0引言
產業集群在發達國家已十分普遍和成熟,基于產業集群而形成的集群經濟對區域經濟的發展起著具大的加速作用。在我國產業集群的現象在改革開放以后也相繼出現,在一些沿海、沿江地區已初具規模。以雞西、鶴崗、七臺河、雙鴨山四大煤城為主的煤炭精深加工和煤化工產業集群正在形成,培育和發展有競爭優勢的煤炭產業集群是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重要內容,大力發展煤炭產業集群對黑龍江經濟的發展,提高區域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雖然黑龍江省煤炭產業集群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發展速度較快,但同時還存在著諸多問題。
1黑龍江省煤炭產業集群的發展現狀
邁克爾•波特認為,產業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領域內互相聯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機構集合。從而煤炭產業集群可以定義為因煤炭資源的開采而興起和發展壯大的相關企業和機構在一定地理位置上的積聚,也指在地理上集中分布的相互依賴的企業且煤炭相關產業在工業中占有較大份額的集群。目前,產業集群的發展狀況已經成為考察一個區域或地區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
黑龍江省在煤炭產業發展方面速度很快,但是,是否已經形成集群還需要科學的判斷,尤其要從定量的角度來作出科學的解釋,其中區位商法是一種可行的方法。
1.1 運用區位商理論分析黑龍江省煤炭產業集群的集聚狀況區位商是由哈蓋特(p.haggett)首先提出并運用于區位分析中,反映某一產業部門的專業化程度,以及某一區域在高層次區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區位商(LQ)又稱生產的地區集中度指標,是衡量地區產業結構專業化和集中程度的。區位商這種方法是通過對一個區域的產業進行比較分析,進而識別出這一地區的優勢產業。它也是產業效率與效益分析的定量工具,用來衡量某一產業的某一方面在一特定區域的相對集中程度。[1]LQ計算公式如下:
LQ=
式中i表示第i個產業,j表示第j個地區,Xij表示第j個地區的第i產業的產值指標。當LQij1,表明該地區該產業是優勢產業,表明該產業在該地區的專業化程度較高,一定程度上顯示出該產業較強的集聚能力。LQ值越大意味著該地區該產業的地方專業化程度越高,比較優勢越明顯,集聚能力越強。
我們以黑龍江省煤炭總產值作為計算依據得出2001年至2008年以來的區位商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從2001年到2008年各年份的區位商均大于1,表明煤炭行業是黑龍江省的基礎部門,對黑龍江的經濟發展起著一定的主導作用。從縱向來看,在結果中可以發現2001-2008年黑龍江省煤炭業區位商呈現出下降趨勢由2001年的1.62下降到了2008年的1.02,說明近年來黑龍江省煤炭行業競爭優勢呈下降趨勢。在大多數集群辨認研究里,如果LQ大于1.12,表示高水平的專業化,大于1.5則該產業在當地就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2]從2006年至2008年區位商僅僅超過幾個百分點,說明黑龍江省的煤炭行業僅略高于全國的平均水平,還沒有形成競爭優勢。
從總體上看黑龍江省煤炭總產值一直呈現上升趨勢,但是全國煤炭總產值上升的速度更快,因此要想黑龍江省煤炭行業的發展超過全國的平均水平,必須充分利用煤炭產業集群所能夠帶來的創新優勢、低成本優勢、品牌優勢等加快煤炭行業的發展速度。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了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國家計劃,從政府政策方面給予了支持,國家給東北地區一定的宏觀指導和優惠政策,并能夠引導人們的預期,這對加快黑龍江省的煤炭產業集聚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煤炭產業集群尚處于發育的初始階段,之所以發展緩慢,與企業之間配套不強,產業鏈過短有著很大的關系。
1.2 利用回歸模型分析煤炭產業集群與人均GDP之間關系的發展現狀
1.2.1 模型構建令Yt為區域產出水平,xi為影響區域產出水平的產業集聚因素,在不考慮區域之間貿易及資本要素流動情況下,可以寫出特定區域產出與產業集聚因素之間的總量生產函數為:Yt=f(x1,x2,...,xk,W)。其中,Yt為第t時期的區域產出,xi(i=1,...k)表示第t時期區域某產業集群第i項相對指標;W表示區域經濟政策和技術進步。[3]對上式求全微分,兩邊同除以Yt整理得:
=+•+•+…+•
由上式可得產業集群第i項因素對區域產出的彈性為
=b1該值也表明第i項集聚指標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程度,并令=b0則上式可以改寫為=b0+b1x1+b2x2+……+bkxk對上式進行對數處理得到計量模型:
LnYt=b0+b1x1+b2x2+……+bkxk+μ
關鍵詞:礦區靜脈產業 現狀 特征
中圖分類號:F407.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2)01-048-03
一、引言
我國煤炭礦區開發利用歷史已久,傳統生產模式導致礦區廢棄物得不到利用,長久堆積不僅占用礦區土地資源,造成了資源的嚴重浪費,還污染了礦區環境。據統計,目前我國累計煤矸石堆積量為45億噸,占地超過1.5萬公頃;礦區累計塌陷土地資源為40萬公頃;2005年礦井水外排量達到23.5億噸。
我國是一個富煤、缺油、少氣的發展中國家,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煤炭生產仍是我國基礎能源的支柱產業,對國民經濟的增長仍具有巨大作用。但由于煤炭企業長期實行“高增產、高消耗和高污染”的生產模式,環境污染問題和廢棄資源堆積等問題成為制約煤炭礦區可持續發展的障礙。在煤炭礦區發展靜脈產業是解決礦區環境、資源問題的有效途徑,是創建和諧礦區的有力保證。研究我國礦區靜脈產業的發展現狀和特征,對全面系統地構建礦區靜脈產業體系,探索適合礦區靜脈產業的發展模式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煤炭礦區靜脈產業的涵義
靜脈產業是指以保障環境安全為前提,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為目的,運用先進的技術,將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產生的廢物轉化為可重新利用的資源和產品,實現各類廢物的再利用和資源化的產業,包括廢物轉化為再生資源及將再生資源加工為產品兩個過程。基于對靜脈產業理論的研究,筆者認為:煤炭礦區靜脈產業是指在煤炭生產、加工、消費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進行回收、加工、處理和再利用的產業系統。根據這一定義,煤炭礦區靜脈資源主要包括煤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廢舊物資、廢棄基礎設施、廢舊設備、塌陷的土地資源、礦井水資源和礦區附屬資源等七部分內容。
三、煤炭礦區靜脈產業的現狀
1.礦區靜脈產業發展已初見端倪。上世紀90年代,河南平頂山煤業集團、冀中能源井陘礦業集團、淮北礦業集團、山東新汶礦業集團等一批煤炭企業在國家政策的引導和推動下開展了礦山廢物的綜合利用工作,主要包括礦井水處理、煤矸石制磚、煤矸石發電等方面,這標志著我國礦區靜脈產業的雛形基本形成。
2005年,我國開始組織開展循環經濟試點工作,主要集中在煤礦和有色金屬礦山兩個方面,內容涉及再生資源回收體系的完善、資源循環再利用模式的建立等方面,當時雖然沒有提出煤炭礦區靜脈產業這一概念,但根據目前對礦區靜脈產業的界定,當時的主要工作內容卻是屬于靜脈產業的,因此也可以說,從2005年開始我國礦區靜脈產業開始試點發展。
近幾年,我國各主要煤炭礦區靜脈產業的發展已全面展開。2006年,河南平頂山煤業集團設計了一條礦山廢棄物再利用的靜脈產業,主要內容有:建設了以劣質煤、煤矸石等為主要燃料的發電廠,并在電廠建設粉煤灰的配套利用設施,基本實現了煤矸石和粉煤灰的綜合利用。另外,利用電廠有利位置,建設礦井水集中處理廠,將處理后的礦井水代替水庫優質水作冷卻水、鍋爐和熱網的補充水,節約了水資源。新建五座煤矸石磚廠,擴建一座煤矸石磚廠,并開發粉煤灰的建材用途,滿足了建筑市場的需求,增加了企業的效益。重視礦區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和新產品開發研制工作,在集團內部建設新型建材研究基地。另外引進一系列先進技術設備,如高效脫硫循環流化床鍋爐,充分利用電廠和建材企業余熱,降低了企業的能耗。加強礦區靜脈產業與礦區其他企業之間的廢棄物交換和利用,使得礦山廢物利用社會效益最大化。
同年,山東新汶礦業集團下屬的華豐煤礦成功構建了一條“煤―電―建”的靜脈產業鏈,該靜脈產業鏈條主要包括:“煤炭”是指該礦年產130萬噸原煤,排出40萬噸煤矸石等廢碴的煤礦;“電力”是指該礦發電總量132MW的兩座坑口矸石熱電廠和一座水泥低溫余熱發電廠;“建材”是指該礦年生產水泥總量450萬噸的兩條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和年生產總量1.1億塊煤矸石磚的兩條隧道窯煤矸石承重空心磚生產線。這條靜脈產業鏈分為三級,第一級產業鏈上的產品和廢物是煤和煤炭開采洗選過程中產生的煤矸石,它們同時又成為第二和第三級產業鏈的原料,第二、三級產業鏈上產生的新產品(電力、水泥、矸石磚)等又反過來供應到煤炭生產中去,實現整個鏈條上的資源得到循環利用。
2007年,大唐錫林浩特礦業集團利用煤矸石發電、粉煤灰制水泥等技術構建了一條煤―電―灰的循環鏈條,根據礦區靜脈產業的內容這實際上是一條靜脈產業鏈。礦區靜脈產業發展至此,主要涉及了煤矸石、粉煤灰、礦井水這幾種煤炭開采洗選過程中產生的靜脈資源,雖然這些資源的綜合利用得到了極大提高,但礦區靜脈產業的發展內容太過于局限。2009年,中國中煤集團下屬的平朔礦區確定了開展煤矸石及煤系伴生礦物的綜合利用,另外還積極發展以礦區土地復墾為主線的農―林―牧―生態旅游的生態工業園。目前,礦區靜脈產業的內容逐漸完善,很多礦業集團開始注重開發新的靜脈產業鏈條,主要集中在坍陷區土地的綜合利用、伴生共生礦物的綜合利用等方面。
綜上所述,近幾年我國煤炭礦區以煤矸石、礦井水等靜脈資源綜合利用為主要內容的靜脈產業得到快速發展,但對全部靜脈資源的回收、加工、利用還有很大差距,礦區還未形成完善的靜脈產業體系,諸如健全的靜脈資源回收體系、規范的資源拆解產業、完善的資源再生再造產業、先進技術理論支撐體系等還沒有建立起來。
2.礦區靜脈產業的理論體系還未真正形成。煤炭礦區靜脈產業的產生離不開礦區循環經濟的發展,它是礦區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的必然產物。礦區靜脈產業最初只是作為礦區循環經濟體系的一部分而被人們所認識的,至于礦區靜脈產業的概念界定、具體內容、構成等卻沒有涉及。2006年,卞麗麗、黃輝、鄒奇清等學者正式提出了“礦山靜脈產業”一詞,但卻未對這一概念進行定義。隨著礦區循環經濟研究的深入,人們越來越意識到靜脈產業在礦區循環經濟體系中的重要性,部分學者開始以靜脈產業為視角來研究煤炭企業循環經濟的發展,雖然在這些研究中,礦區靜脈產業始終沒有脫離循環經濟自成體系,但它卻引起了學術界對礦區靜脈產業的重視,為礦區靜脈產業的發展鋪設了道路。
近年來隨著靜脈產業理論研究的日益完善,部分學者開始深入研究礦區靜脈產業。2009年,任一鑫教授在《新汶礦區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一書中,提出礦區靜脈產業的概念,并對此進行了詳細介紹,內容涉及礦區靜脈產業的組成、作用及效益情況等。
目前,雖然我國一些學者開始注重研究礦區靜脈產業的發展,但礦區靜脈產業理論的研究成果還很少,礦區靜脈產業的理論體系還沒有真正形成起來。
3.礦區靜脈產業發展缺乏統籌規劃,導致靜脈產業發展體系不健全。(1)相關法律法規缺失。立法先行,依法推動循環經濟和靜脈產業的發展,是許多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目前煤炭礦區發展靜脈產業所依據的法律法規大多都參照循環經濟、清潔生產等方面的有關規定,而專門針對礦區靜脈產業的法律法規現在還沒有,這是造成礦區靜脈產業發展緩慢的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盡快制定礦區靜脈產業方面的法律法規,使我國礦區靜脈產業的發展有法可依,有律可循,是規范礦區靜脈產業發展的強力有效的途徑。(2)相關扶持政策體系不健全。礦區靜脈產業的發展主要是對礦區廢棄物進行回收、加工、處理和再生再造等,這一過程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依靠企業單方面的投資是遠遠不夠的,這就需要政府根據礦區實際制定相關的扶持政策。目前靜脈產業相關的扶持政策主要有所得稅優惠政策、信貸優惠政策等,但所得稅優惠政策未將廢棄物的回收列入優惠項目,國家級信貸優惠有指標和額度限制,地方自籌款項不足,這些問題制約著煤炭礦區靜脈產業的發展。政府應該適當制定一些扶持政策保障礦區靜脈產業的發展,諸如對一些稅收項目要給予相當的優惠甚至免稅,對于廢棄物的回收可以給予煤炭企業一定的補償金,針對靜脈產業發展資金不足等問題可以制定相關的投融資政策,另外各級銀行要大力支持,建立專門的信貸項目。(3)政府監管力度不夠。礦區靜脈產業目前是一個資金投入高、經濟回報少的產業,大多數煤礦企業又將經濟效益放在首位,因此僅僅依靠煤礦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去發展靜脈產業是不行的,這需要政府加大監管力度。目前政府對礦區發展靜脈產業的監管力度不夠,主要表現在廢棄物的回收、再生再造過程中的二次污染、新技術的研發等方面,政府應該在這些方面加強監管,保障礦區靜脈產業的發展。(4)資源回收體系不完善。近年來,隨著礦區對靜脈產業認識的深入,礦區廢棄物的價值也得到了煤礦企業的認同,相應的廢棄物的回收也得到了重視。目前礦區廢棄物中煤矸石、粉煤灰、伴生共生資源、廢舊機械等一般都由礦區統一回收,而生活區、辦公區的一些廢棄物卻以低價賣出,成為了城市靜脈資源的一部分。另外礦區靜脈資源的回收還處于簡單的回收階段,至于分類回收、精細回收等方面卻還未真正發展起來,礦區資源回收體系有待進一步的完善。(5)先進技術發展遲緩。礦區靜脈產業的發展需要經濟學、產業學、生態學等多學科的集成、交叉和融合,而先進技術對礦區靜脈產業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礦區靜脈資源的綜合利用技術有了一定的發展,如煤矸石、礦井水等綜合利用技術已日趨成熟,而廢舊機械設備設施的再利用、伴生共生資源的利用等方面的技術發展緩慢。礦區應該以煤炭企業技術創新為核心、以相關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為依托, 致力于開發新技術、新工藝,提高礦區靜脈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平。(6)礦區信息服務體系不完善。礦區靜脈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發達的信息系統。靜脈產品的市場狀況、先進技術的獲得、礦區內部資源的整合、礦區與外部企業的資源交換等都離不開發達的信息系統。目前礦區現有服務體系的規模和技術手段都不能滿足靜脈產業發展的需求,全方位的礦區信息服務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
綜上所述,我國礦區靜脈產業的發展體系存在著體系內容缺失、體系內容不健全等方面的問題,礦區靜脈產業的發展整體缺乏統籌規劃。煤炭礦區今后在發展靜脈產業時切忌跟風、模仿,應該根據本礦區的實際情況在發展靜脈產業之前對其進行科學規劃,實現整個礦區統籌發展。
4.市場運行體制不完善,市場競爭無序。煤炭礦區靜脈產品的供求不平衡。煤炭礦區的靜脈產品種類繁多,但大多數都是作為替代品或互補品出現在市場上的,由于這些靜脈產品都是新生產品,消費者對其抱有懷疑和觀望的態度,加之缺乏必要的政策引導,使得某些礦區靜脈產品銷路受阻,產品供求不平衡。例如:水煤漿是一種新型清潔的燃料,這是市場所公認的,但筆者通過調研棗莊礦業集團和新汶礦業集團的水煤漿生產發現,目前水煤漿的銷售情況并不樂觀。新汶礦業集團良莊煤礦水煤漿生產線2002年10月建成投產,設計年生產能力為20萬噸,但2005年生產了不到8萬噸,2007年則降到了4萬噸,生產上不去的原因主要是水煤漿的銷路受阻。現今水煤漿的市場主要集中在南方,由于水煤漿的保存運輸需要密封罐運輸,經濟銷售半徑是200――300公里,南方的訂單雖然不少,但鑒于高昂的運輸成本,企業無奈只有拒接訂單。而北方煤炭資源豐富,企業的鍋爐也是以燃煤設計的,換用水煤漿需要改裝鍋爐,另外北方大多數企業還未意識到水煤漿的優點,這些問題造成了水煤漿在北方市場上的需求不高。
靜脈市場價格調控失靈。價格機制是市場運行的核心內容,產品價格與供求關系之間相互影響,供求的變化會引起價格的變動,價格的變動又會引起供求的變化。目前礦區靜脈市場缺乏有效的價格調控,礦區靜脈產品在市場上比同類型其他產品缺少價格優勢。市場上矸石磚的競爭產品主要是粘土空心磚,粘土空心磚由于制作工藝簡單、成本低,目前大多是小作坊生產,不用繳納任何費用,因而粘土空心磚的價格要比矸石磚低,矸石磚處于競爭劣勢,而且矸石磚本身定價就很低,價格調節對它而言作用微乎其微。另外在北方市場上,2006年煤賣到650元一噸,而水煤漿價格低至500元一噸都無人問津。
最后,礦區存在著一些不正規的私人靜脈企業,由于不繳納排污費、治理費等,即使資源回收價格相同,正規企業也缺乏競爭力。另外,政府作為市場經濟的主體之一,對礦區靜脈產業缺少必要的引導和監督,也是造成靜脈產業內部競爭不當的一個原因。
綜上所述,目前礦區靜脈市場的供求機制、價格機制和競爭機制等方面還都不完善,存在產品供求不平衡、價格調節失靈、競爭不當等問題,這些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礦區靜脈市場的競爭無序。煤炭礦區在發展靜脈產業時,應該盡量減少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增加技術投入,增強產品的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另外,政府應該加強監督和引導,充分發揮政府對市場的宏觀調控作用,規范靜脈市場的競爭行為。
四、煤炭礦區靜脈產業的特征
煤炭礦區靜脈產業既有靜脈產業的一般特征,又具有煤炭礦區所特有的特色,本文主要從礦區靜脈資源的角度分析礦區靜脈產業的特征。
1.煤炭靜脈資源種類多、數量大。煤炭礦區的靜脈資源主要是煤炭開采、生產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和附屬能源,還有就是礦區生活區、辦公區產生的廢棄物等,這些資源涉及生產、生活等多個領域,而且煤炭生產、洗選、煤發電、煤化工等都是資源大量流動的生產領域,這就造成了礦區靜脈資源比一般靜脈產業的種類多、數量大。礦區靜脈產業主要發展的是數量足夠在礦區直接發展的靜脈資源,對于數量不足以發展靜脈產業的資源建議采取對外輸送或從外引進的方法發展靜脈產業。
2.煤炭礦區有些靜脈資源不是廢棄物,而是一些伴生物。目前大多數學者對靜脈產業的定義為:靜脈產業是承擔從生產或消費后的廢棄物排放到廢棄物的收集運輸、分解分類及資源化或最終廢棄處置的過程的產業。由此定義可知靜脈資源是生產或消費后的廢棄物,而礦區靜脈資源除了煤炭生產、加工等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還包括一些伴生共生礦物,如油頁巖、石灰石、硫鐵礦等,這些并不是生產、加工后產生的廢棄物,而是一種伴隨煤炭開采而發現的自然資源。這是礦區靜脈產業區別于一般靜脈產業的一個顯著特征。
3.礦區靜脈產業的回收體系中,礦業集團的內部調控占主導地位。在一般靜脈產業的回收體系中,靜脈資源一般都是由靜脈企業從各個領域分別回收本企業所需要的靜脈資源。而礦區靜脈產業的回收體系中,礦業集團的內部調控起著主導作用,礦業集團一般都建有專門的物流中心,負責調配各個礦區的資源供給,而且有些靜脈資源不進入物流中心,而是在集團的調配下,由產出地直接運往需要地,這大大節約了回收成本,加速了資源間的流動。
4.礦區靜脈產業的加工體系中,可以直接利用的靜脈資源比較多。在礦區靜脈產業的加工體系中匯集著各種各樣的靜脈資源,根據它們本身屬性的不同分別采取不同的加工工藝。礦區靜脈產業中可以直接利用的靜脈資源比較多,比如煤矸石可以直接用來修路、填充塌陷區等,煤層氣可以直接用作生活區的燃料,粉煤灰可以直接用作水泥原料等等,這是一般靜脈產業所不能比的。
5.礦區靜脈產業的再利用體系中,可再利用的領域比較集中。礦區靜脈產業與一般靜脈產業最大的區別就在于靜脈資源的再利用領域,礦區靜脈產品主要有矸石磚、水煤漿、余熱、化肥等,再利用的領域主要集中在能源、建材、農業等方面,這是由礦區靜脈資源的屬性特征決定的。另外,礦區有些靜脈資源是不適合再利用的,如塌陷區土地資源,只能對其進行綜合治理修復,而一般靜脈產業中的土地資源都是可以再開發利用的。
6.礦區靜脈產業的市場相對狹小。由于礦區靜脈資源的再利用領域比較集中,那么礦區靜脈產品的消費市場就不可避免地會相對狹小。另外,與一般靜脈產業相比,礦區靜脈產業發展起步較晚,靜脈市場的機制還不完善,靜脈產品的產銷還未形成一定規模,這也是造成礦區靜脈產業市場相對狹小的原因。
五、發展礦區靜脈產業的建議
基于上面對礦區靜脈產業現狀和特征的分析,我們對我國礦區發展靜脈產業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統一規劃建設礦區靜脈產業的回收、加工和再利用體系。礦區靜脈產業的回收、加工和再利用體系不是相互獨立的,它們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完善的回收體系,才能為加工體系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健全的加工體系,才能提高礦區靜脈資源的綜合利用率。合理統籌規劃礦區靜脈產業的發展體系,才能更好協調礦區內外部的資源配給、內外部關聯企業的技術合作等,才能將礦區的點、線、面連接起來形成一定規模的礦區靜脈產業鏈或靜脈產業網絡,實現礦區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2.充分利用和重視國家賦予綜合利用產品的優惠政策,密切關注國家發展靜脈產業的動態。礦區靜脈產業是一個耗資高的產業,國家相關優惠政策的扶持可以打破產業發展資金不足的僵局,提高礦業集團發展靜脈產業的積極性。另外,密切關注國家發展靜脈產業的動態,有利于礦業集團把握靜脈產業的發展方向、立法情況等,及時調整產業規劃,規范礦區靜脈產業的發展。
3.加大對新技術研發的投資??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目前科技創新在企業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礦區靜脈產業是近年來興起的新產業,更需要新技術的指導,來改善資源利用水平不高的局面,加強資源的再生、再制造領域的發展。只有采用最先進的技術和裝備,才能在高起點上進行靜脈產業的建設。
4.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規律,注重礦區企業的經營管理能力、市場開拓能力和污染控制能力的建設,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礦業集團發展靜脈產業的目的不僅是追求生態和社會效益,更重要的還是經濟效益,因此礦區靜脈產業應該積極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努力開拓靜脈產品的市場,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另外,礦區靜脈產業的發展對象主要是礦區符合生產規模的靜脈資源,這就意味著企業要進行規模生產,而企業經營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著生產的順利進行與否、產品銷售市場的占有情況、生產加工過程中的二次污染控制的情況等。因此,礦區在發展靜脈產業時一定要注重企業經營管理能力的加強。
六、結論
靜脈產業是一個朝陽產業,煤炭礦區發展靜脈產業,是促進我國礦區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是發展循環經濟的必然要求。本文通過對我國礦區靜脈產業的現狀和特征的深入分析,明確了我國礦區靜脈產業現階段的發展特點和存在的不足,為煤炭礦區靜脈產業以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基金項目:山東科技大學研究生創新基金(YCA110420)]
參考文獻:
1.靜脈產業類生態工業園區標準(試行)(HJ/T275-2006)[S].
2.卞麗麗,黃輝,鄒奇清,周敏.以靜脈產業為切入口推進煤炭企業循環經濟的發展[J].煤炭經濟研究,2006(10)
3.吳天祥.煤炭礦區循環經濟發展初探[J].中國煤炭,2010(11)
4.任一鑫,房建國,胡書林.新汶礦區循環經濟發展模式[M].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
5.李艷.靜脈產業發展的困境與對策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08(9)
6.李偉,劉星厚,侯文宣,任一鑫.煤炭產業循環經濟發展原理[M].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關鍵詞:煤化工產業 現狀 發展遠景
一、煤化工概述
煤化工是指以煤為原料,經過化學加工使煤轉化為氣體、液體和固體燃料以及化學品的過程,并生產出各種化工產品的工業,簡稱煤化工,主要包括煤的氣化、液化、干餾以及煤焦油加工和乙炔化工等。
現代煤化工也稱新型煤化工是指以煤氣化為龍頭以一碳化工技術為基礎,合成、制取各種化工產品和燃料油等,包括煤制油.煤制烯烴,煤制二甲醚,煤制甲烷氣,煤制乙二醇等,大多屬于現有石化產品的替代品,目前尚處于發展初期。
二、我國煤化工產業的現狀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我國煤化工產業取得了長足發展,正逐漸從以焦炭、電石、合成氨為主的傳統煤化工向石油替代品為主的現代煤化工轉變。這有利于推動石油替代戰略的實施,保證我國的能源安全,實現能源多樣化,促進后石油時代化學工業可持續發展。
煤化工行業的發展對于緩解我國石油.天然氣等優質能源供求矛盾,促進鋼鐵等相關產業的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以煤為原料的煤化工行業在短短幾年內迅速升溫,全國各地擬上和新上的煤化工項目不斷增多,項目規模大小不一。我國煤化工過熱的突出表現就是“逢煤必化”。為謀求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幾乎所有煤產地甚至煤炭謫入地區都要大力發展煤化工,煤化工“大干快上”的勢頭正在不斷謀劃。其中,晉蒙寧陜疆等資源型省區甚至紛紛出臺了煤化工扶持政策,以期成為當地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依托。
三、我國煤化工產業發展遠景
我國是一個“缺油少氣富煤”的國家,能源結構以煤為主,在國際原油價格持續走高,原油和煤炭之間的比價逐步被拉大的情形下,利用國內相對豐富的煤炭資源,適度發展現代煤化工產業,部分替代石化產品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煤化工產業的發展不僅關系我國化學工業發展道路,也涉及國家能源安全。要從國家整體利益出發,站在全局的高度,以戰略的眼光來審視世界化學工業的發展潮流和我國的現實,必須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煤化工發展道路。
對傳統煤化工產業,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淘汰落后生產工藝,優化原料路線,以節能、降耗、減排為目標,提高工藝技術水平;同時,大力促進企業組織結構調整,通過上大壓小、產能置換等方式,優化產業布局,利用技術進步逐步解決產能過剩問題,實現傳統產業升級和發展模式轉變,提高行業整體競爭力。
現代煤化工是屬于技術密集型和投資密集型的產業,應采取最有利于提高經濟效益的建設及運行方式?,F代煤化工的發展要堅持一體化、基地化,大型化、現代化和集約化,真正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在新形勢下我國煤化工能否可持續發展取決于環境保護和經濟效益兩方面是否都能過關?,F代煤化工要立足于可持續發展戰略,有序推進現代煤化工先進技術示范工程建設,同時在具備煤資源、水資源、環境狀況以及交通運輸等條件的地區,適當合理布局以
煤氣化為基礎的煤化工多聯產系統示范工程,如煤基甲醇一燃氣聯合循環發電(煤基多聯產1GCC系統)加二氧化碳捕集系統(CCS)等,試點能源一化工一環保一體化循環經濟產業鏈,探索現代煤化工的發展模式。通過集成優化,使能量流、物質流、火用流梯級利用,而且煤基熱電化多聯產這一集資源、能源、環境一體化系統,顯然優于生產某種單一產品的煤化工發展思路,被專家認為是“綜合解決我國能源問題的重要方案”。如果將這一認識拓寬至從煤的開采洗選,通過焦化、氣化、液化等組成的化工產品鏈,與發電、供熱、污水處理、建材等集成優化,就可以形成循環經濟型的煤炭能源化工,將全面實現煤的清潔高效利用。也就是說,科學發展煤化工必須要以煤的清潔高效利用為前提,而不是不顧代價地去獲取終端產品與石油化工產品簡單比價上的盈利性。在水環境和生態環境均十分脆弱的西部富煤地區發展煤化工,尤其應遏制住攫取利潤的原始沖動。
中央政府各部門近期在多個場合表態,“十二五”期間煤化工產業政策的閘門將關的更緊。2011年4月12日,發改委公布了《關于規范煤化工產業有序發展的通知》,對幾乎所有煤化工領域內的細分行業都做出了嚴格的限制。規定在新的核準目錄出臺之前,年產50萬噸及以下煤經甲醇制烯烴項目,年產100萬噸及以下煤制甲醇項目,年產100萬噸及以下煤制二甲醚項目,年產100萬噸及以下煤制油項目,年產20億立方米及以下煤制天然氣項目,年產20萬噸及以下煤制乙二醇項月都將被禁止。這意味著一度炒得火熱的煤化工投資熱潮將得到遏制,一位煤化工專家稱,發改委的此項政策更加量化,而不像以往那樣“模糊”。
發改委此次之所以明令叫停不符合要求的煤化工項目,認為國內的煤化工項目投資過熱,導致出現了嚴重的產能過?,F象。業界認為,此舉將進一步提高煤化工行業門檻,對中小煤化工企業以及后來者將樹立更高的門檻和更嚴格的市場環境,而對已具備規模、資源與技術優勢的煤化工企業則是利好。另外,煤炭供應要優先滿足群眾生活和發電需要,嚴禁擠占生活、生態和農業用水發展煤化工,對取水量已達到或超過控制指標的地區,暫停審批煤化工項目新增取水;對不符合產業政策等規定的煤化工項目,一律不批準用地,不得發放貸款,不得通過資本市場融資,嚴格防止財政性資金流向產能過剩的煤化工項目。
四、結論
現代煤化工產業在人類歷史上發揮過重要作用,雖然當前現代煤化工產業出現了一些無序發展、盲目發展的現象,但是只要有關方面在國家對煤化工產業發展一系列政策的正確引導下,能夠統一認識,穩妥推進,有序發展,科學發展,并且隨著石油巔峰的到來,煤化工產業在我國仍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空間。
參考文獻
[1]李中華. 煤化工產業現狀及發展對策建議[J]. 前進. 2005(10) .
關鍵詞:煤炭企業 知識產權保護 現狀 對策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對于煤炭企業而言,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型產業,重視和保護知識產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不僅可以維護企業正當權益,推進煤炭企業產業升級;而且可以將知識產權優勢轉化成市場優勢,利用知識產權為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但縱觀我國煤炭企業知識產權發展現狀,雖然其經濟實力、科研能力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與其它高新技術企業相比相差甚遠。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哪些?本文認為,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薄弱,知識產權管理相對滯后是其重要影響因素。
一、煤炭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的現狀
回顧煤炭企業近年來的知識產權工作,可以看出煤炭企業的知識產權建設已經有了長足發展
1、及時出臺相關規定,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煤炭管理相關部門及時制訂知識產權保護暫行規定、技術市場管理規定、商標管理規定及商業秘密保護暫行規定等有關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這些管理辦法的實施,使知識產權工作走上了程序化、規范化道路,提高了煤炭企業專利管理水平。
2、專利申請量穩步增長,知識產權工作發展迅速。隨著我國知識產權法律制度的建立和不斷完善,煤炭企業的知識產權工作隨之迅速開展起來,據不完全統計,每年煤炭企業申請專利都保持在1000項以上,項目包含了實用新型、外觀設計等。除了申請專利外,相關部門積極開展本單位的知識產權保護狀況調查統計、分析研究工作,建立知識產權臺帳,設立試點,進行知識產權的管理研究的探討和實踐。
二、煤炭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存在問題
盡管煤炭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較以前已有所進步,但與世界發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相比,還有很長的要走路。
1、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薄弱。我國不少煤炭對知識產權保護的作用還缺乏足夠的認識,保護意識不強。特別是由于長期的計劃經濟禁錮、法制宣傳缺位以及中國人固有的道德習俗、思維意識的影響,好大喜功、炫耀等性格特點造成了很多企業在研究開發、生產經營中認識不到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重要性,科研成果研究出來后,不是去申請專利,不把知識產權當作企業發展的"命根子",而是熱衷于成果鑒定,,不僅造成新穎性的喪失,進而也喪失了申請專利的權利。
2、知識產權管理相對滯后。一方面對相關科研人員監管不到位,造成本企業的關鍵技術或商業秘密外泄,導致知識產權流失。另一方面企業對知識產權管理相對弱化,目前,雖然許多煤炭企業設有專門負責處理知識產權事務的機構,但管理人員相對較少,素質相對不高,保護意識相對不強,與其他行業還有很大差距。
三、煤炭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的對策
煤炭企業有效做好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既要提高保護意識,做好員工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又要重視知識產權的管理,建立有效、嚴密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
一是提高煤炭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煤炭企業所涉及的知識產權主要是企業的專利權和商標權。煤炭企業要保護好自己的知識產權,最重要的就是必須提高認識,尤其是企業的管理者,有必要系統學習知識產權的法律知識,了解國際上與知識產權有關的條約和協定的內容,適應新時期國內、國際市場經濟、科技工作復雜的需要,真正學會運用這種法律手段在企業競爭中爭取優勢、維護優勢、發展優勢。
有效開展企業法制宣傳教育關鍵在于對癥下藥,要針對企業的實際,利用豐富的載體,靈活多樣地開展工作。對于職工人數較多、素質偏低的煤炭企業的普通職工應采用集中培訓、崗位培訓、現場培訓和經常化培訓的方式,進行《安全生產法》、《煤礦安全生產條例》等培訓,切實增強職工法律意識,提高其法律素質;對人數相對較少、素質相對較高的企業經營管理層和決策層采取案例研討和專家講座的方法,定期召開案例分析會,邀請教授和資深法律工作者層作法制專題講座。要不斷創新法制宣傳工作途徑,積極謀求工作內容與方法新鮮深刻、運作形式新穎獨到和運作方式別具一格的方式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將法律知識更好地融入企業各個層面和職工群眾的生產生活中,把宣傳教育工作"虛功"做實、"實功"做好。法制宣傳教育工作要依靠現代化科技發展,特別是計算技術的網絡技術的發展,真正把高科技引入法制宣傳教育工作領域。通過企業內部網站及手機短信平臺,實時先進的最新法律動態和企業法制教育工作各階段的安排,實現企業的每個員工有目的、有步驟地學習。進而實現通過計算機網絡與手機短信平臺實現了法制教育工作的全滲入。
二是重視知識產權的管理,建立有效、嚴密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煤炭企業應該高度重視知識產權的管理工作,樹立知識產權風險防范意識。應建立相應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并納入企業經營管理體制中去,使知識產權貫穿于技術開發、技術改造、生產經營和市場開拓等各個環節之中。
1、細化知識產權機構的職責,作到專項工作專人負責。企業的內部除了設立專門的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外,要制定專門的責任制度表,明確機構內每個成員的分工和職責,由專人負責專利的申請、商標注冊、計算機軟件登記、科技成果登記、保密、技術資料的加密歸檔、處理知識產權的侵權、糾紛等工作。
2、掌握知識產權法律基本理論。知識產權理論性和專業性很強,在知識產權業務中,同一主體擁有多項權利、多個主體擁有共同權力、同一智慧成果可以選擇多個法律保護途徑、同一侵權案件可能涉及侵犯多項知識產權。特別是權利的權屬、權利的確定、知識產權各項權利的交叉與界定、知識產權與相關物權、債權、人身權、勞動權的交叉與界定、侵權行為的認定、損害賠償額的計算等,都是企業經常遇到的問題。面對這些復雜的法律問題,企業應當熟悉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及相關的司法解釋和相關的實體法程序法,在制定專利戰略、商標戰略、權利歸屬與分享協議、知識產權許可使用合同、知識產權管理制度、保密協議時,在進行知識產權訴訟時,要熟悉運用知識產權的專有性、地域性、時間性特點,有效利用法律賦予當事人的權利,采取各種手段和有效措施依法維護本企業的合法權益。
3、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通過激勵機制,完善知識和技術作為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制度,對為企業知識產權建設作出貢獻的人,企業要落實國家的有關獎勵政策,從物質上和精神上給知識產權創造者予獎勵,特別是對于為企業的發展作出了顯著貢獻的科技人員及管理人員予重獎,可采取一次性重獎、效益提成、技術作價入股等多種形式,給他們在工作待遇、生活待遇上予以回報,真正做到多勞、多貢獻多得,從而提高知識產權創造者的積極性,使他們自覺保護本單位的知識產權,維護本單位的合法權益。
總之,隨著經濟和科技的發展,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煤炭企業在發展創新的同時,必須做好知識產權的保護、建設,只有長抓不懈,從戰略的高度上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才能真正的實現知識產權對煤炭企業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劉洪勇 王蘋《國際商務與知識產權保護》人民出版社,2005
【Abstract】The existing coal production has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high pollution,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policy constraints and others, these characteristics have seriously restricte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so the implementation of cleaner production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become a pressing matter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aper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status, influence factors and evaluation of the clean technology of coal industry in Xuyong county.
【關鍵詞】煤炭行業;清潔生產;問題分析
【Keywords】coal industry; cleaner production; problem analysis
【中圖分類號】F42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7)03-0139-02
1 課題研究背景
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煤炭是不可或缺的燃料資源。但是對于煤炭資源的開采,挖掘,我國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沒有注意煤炭行業附近的生態環境,使得在煤炭開采完成之后,煤炭行業附近的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1]。
這種發展違背了可持續發展的策略,不符合當今社會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因此,可持續發展的思想越來越重要,目前,世界范圍內都在倡導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煤炭資源的發展也急需做出改變,如何改變,怎樣利于生態平衡,利于可持續發展和循環經濟,這些問題擺在政府、企業面前,因此急需做出相關調整[2]。
2 國內研究現狀
2.1 煤炭清潔生產的必要性及存在問題研究
曲格平學者在其發表的論文《發展循環經濟是21世紀的大趨勢》中,在煤炭生產的行業層面,進行了較為系統的分析,詳細地論述了煤炭行業開展清潔生產的必要性。
楊文瀾、李多松在《煤炭行業推行清潔生產的緊迫性及對策研究》一文中,通過對煤炭資源開發利用特征及其對生態環境破壞的現狀分析,指出了“煤炭開采造成的生態破壞已成為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制約因素”,分析了煤炭行業推行清潔生產的必要性,并根據當前煤炭行業清潔生產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對策。
2.2 煤炭企業清潔生產的可行性研究
張明慧在其碩士論文《煤炭清潔生產和利用的經濟分析及對策研究》中,從企業的經濟效益、技術保障及國家相關政策支持等三個方面分析了煤炭清潔生產和利用的可行性,建立了煤炭清潔生產經濟評價指標體系,并提出了清潔生產和利用相關措施和政策建議。
3 敘永縣煤炭行業清潔生產現狀分析
3.1 基本情況
四川省敘永煤礦隸屬于四川省煤礦產業集團,是以煤炭生產為主導產業的國有大型企業,2015年年末總資產3億元,礦井屬于古敘礦區中段落葉壩井田,開采煤層分別為C19、C20、C24三層,平均煤厚為0.8~1.2m,煤質為特低硫、特低磷、低灰、高發熱量的優質無煙煤,礦井屬高瓦斯礦井,無煤塵爆炸危險。礦井總面積8.3434平方千米,截至2015年年末,占有資源儲量為3800萬噸,可采儲量2560萬噸。
3.2 自然環境概況
井田位于永寧河水系,井田地處山區,內河流不甚發育,僅在井田西部有后面河、水落坡河兩條小溪,流量較小。區內屬亞熱帶氣候,全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夏季炎熱,常有雷雨和暴雨,冬季及初春常陰雨綿綿,有短期積雪和霜凍。年將雨量1000~1300mm,年蒸發量909~1067mm,4~9月為雨季,降雨量約占全年的90%,最高氣溫為40.8℃(1991年5月24日),最低氣溫為-1.9℃(1993年1月24日),年平均氣溫為17.6℃、相對濕度為79%。風向受地形影響較大,局地風場明顯,主導風向為N(白天),次主導風向為S(夜間)。
礦區周邊雖然有畫稿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自然保護區、黃荊自然保護區、古藺二郎自然保護區等風景名勝區和保護區,但這些自然保護區和風景名勝區均遠離本礦,礦井開發不會對其產生直接影響。
4 廢氣排放及處理現狀
在敘永煤炭生產活動中,所a生的氣態污染物主要是煙塵、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其產生的來源為燃燒煤炭進行供電供暖的工序。根據相關的環境保護條例規定,所制定的標準要求,敘永縣的供暖設備不再由燃燒煤炭加熱鍋爐來實現,而是采用一種更為節能并能循環的方式來實現,即采用發電煤炭燃燒后的廢氣進行供暖,這種技術的采用,有效地降低了當地大氣污染氣體的含量。
5 生態保護方面問題
據現場統計,井田及周邊0.5km范圍內共有2個村7個小組,320戶,1300人受到地下開采誘發的地表沉陷影響,工業場地的空地、道路、選煤廠地表有,堆煤場無防護措施;煤礦矸石場占用耕地,目前正在使用,場內矸石大部分未覆土也未及時綠化,不符合環保要求。
6 產業結構問題
敘永縣的煤炭生產行業當中,對于煤炭的開采挖掘以及篩選清洗的作業,占了煤炭產生利潤的90%以上,相對于其他產業如煤炭發電產能,煤炭化工行業等的利潤而言是巨大的,因此,可以分析得到敘永縣現今的清潔生產面臨的重要課題就是對于其煤炭生產產業結構的轉型。產業結構轉型的問題制約著煤炭產品附加商品價值的提高,也影響著煤炭行業生產清潔化的發展道路。
7 人才機制問題
制約敘永縣煤炭行業生產清潔化生產的問題還有人才選拔機制的問題。一個企業的發展需要創新力的帶動,而創新能力源于人才的提拔和使用。而因為當今敘永縣的煤炭生產行業,乃至全國的煤炭生產行業都處于一個發展的轉折點上,一個從原有的粗放型生產模型向高效益的生產模式的轉變,而在這個轉變的過程中面臨種種體制問題以及經營問題,致使企業難以吸納更多的優秀人才,進而利用人才力量進行產業結構鏈的擴展與外延,這種人才機制的問題嚴重制約著敘永縣煤炭生產行業的發展。
8 管理體制問題
經過了解敘永縣煤炭行業生產行業的發展歷程,我們知道其前身為國有企業,現今也有地方政府的控股,因此,其在管理體制結構中很大一部分還是沿用了國有企業的經營制度方式,這種管理的制度方式導致企業的經營陷入管理僵化、制度冗余,生產效率低下等管理局面,嚴重地制約了敘永縣煤炭生a行業的產業結構升級以及轉型的發展,降低了生產的有效性,以及清潔化生產的效率。
9 提高清潔生產的對策措施
根據敘永縣煤炭行業清潔生產評價結果及存在的問題,提出提高敘永縣煤炭行業清潔生產水平的對策措施如下:
①延伸煤炭生產加工產業鏈。加快瓦斯發電建設和產業結合,提高廢物循環利用,減少污染物排放;
②強化污染防治措施。提高儲煤場及矸石場灑水等設施使用效率,矸石堆場周邊設置固定綠化帶,對于破壞的耕地、林地等,采取耕地或林地補償措施,采空區上方采區適當措施增強穩定性[2];
③建立清潔生產的制度、政策和管理方針、提高生產信息化管理水平等對應的清潔生產決策。嚴格管理,建立崗位責任制,保證正常生產,避免不必要的停產、失控造成的污染和損失。另外,加強清潔生產宣傳,定期對員工進行技術培訓及管理意識教育,定期進行清潔生產審核,將清潔生產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