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04 14:48:12
序論:在您撰寫現代教育技術前景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論文摘要:“經濟數學基礎”課程是高校經管類專業學生必修的重要基礎課,文章結合現代教育技術發展趨勢,通過對“經濟數學基礎”教學現狀分析,提出經濟數學教學改革的關鍵在于優化課程教學體系,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教學環節、開發網絡教學資源。
21世紀的中國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社會的現代化進程呼喚現代教育以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為中心,培養具有主動發展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創造人才。知識經濟最為突出的現象是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沒有教育信息化就沒有教育現代化,沒有教育現代化就沒有整個社會的現代化。因此,當今的教育對教育者提出,必須掌握應用現代化教育技術理論和現代科技成果,通過對教與學的過程和教學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評估和管理,以實現教學優化的理論與實踐,從而真正確立以學生主動發展為中心的現代化教育觀。
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的課堂教學,與時展需要的差距頗大。隨著網絡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日益普及和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不斷提高,如何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教學質量深化教學改革是近年來教育工作者們的熱點話題,如何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來更有效地傳播數學知識,促進學生相互間的交流與共同發展,增強團結協助精神,就成為大學數學教學手段改革的必然趨勢。
一、“經濟數學”基礎教學現狀分析
“經濟數學基礎”課程是高校經管類專業學生必修的重要基礎課,是為培養現代化需要的、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應用型經濟管理人才服務的。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獲得微積分和線性代數及概率統計的基本知識,培養學生的基本運算能力,增強學生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處理經濟問題的初步能力,為學習本專業的后繼課程和今后工作需要打下必要的數學基礎。
從以往教學的實際情況看,“經濟數學基礎”這門課一直是學生學習的瓶頸。一些中學數學基礎較弱的學生從心底里排斥學習該課程,也有一些學生認為經濟數學課只是一門公共基礎課,功能作用不明顯而缺乏學習興趣,還有部分基礎較好,自學能力較強的學生希望老師盡量擴大課堂的信息量,多增加教材外的內容。要同時解決這三類問題,傳統的教學方法似乎顯得有些吃力,借助于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才會讓教師得心應手,事半功倍。它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經濟數學的興趣,培養他們的研究性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又可以擴大學生應用經濟數學的視野,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和數學素養。
二、改變教學現狀,首先應調整課程教學體系結構
1.堅持“數學為體,經濟為用”教學原則
根據高等教育經濟與管理學科專業培養目標和本課程的性質、地位和作用確定了“數學為體,經濟為用”的基本原則。在課程內容選擇上包含經濟與管理學科各專業必要的數學基礎,并將數學與經濟有機融合,強化數學的工具作用,努力做到“問題為‘的’,數學為‘矢’,有的放矢”。即在每章的開始都用當前經濟生活中的熱點問題作為“引例”,并以此引出相關的數學工具,如由邊際成本的概念引出導數的概念及應用,由利潤什么時候最大引出函數的極值概念和求法,由耐用消費品的銷售曲線的大致形狀引出曲線的凹凸性概念及判定,由某產品的產量的變化率求其總產量引出積分概念等。通過這些數學知識的學習,得到“引例問題”的最終解釋或答案,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為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類似的實際問題奠定基礎,同時培養學生探究式學習習慣和不斷追求的科學精神。
2.把握分層要求,合理組織課程教學
教學內容體系按照本科、專科、高職高專三個層次分別要求,進行模塊設計。專科教學內容由預備知識、一元函數微積分、概率論簡介、線性代數及其應用等四個模塊組成;本科教學內容在??苹A上,增設二元函數微分學、數理統計等本科教育必備的內容,同時增加專題講座,以開闊學生視野。高職高專內容在??频幕A上刪減一元函數微積分里的與經濟問題聯系不大的部分內容,如微分中值定理,洛必達法則,廣義積分等,從而便形成了多層次、模塊化的課程教學內容體系。
3.以培養能力為重,以必需夠用為度
重視基本概念、基本運算技能的訓練,重視培養學生運用數學分析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不拘泥于理論推導和較繁雜的運算技巧。采用“案例教學法”介紹數學概念,盡可能不以嚴格的“定義”形式出現,而是結合自然的敘述,輔以各種前景材料,順勢引人,減少數學形式的抽象感。在引例和應用等方面力求聯系經濟有關的問題,在概念、定理和性質的敘述中力爭用圖表和幾何直觀來解釋,并且在文字敘述上深人淺出、通俗易懂、便于自學。
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經濟數學課程教學模式
1.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教學環節
經濟數學課程,以往多采用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即“粉筆+黑板”模式,老師滿堂灌學生大量練的方式方法。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和推廣,教師越來越意識到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和效率,如課堂信息量大,能分析和強化難點,且用課件呈現的知識點比較直觀和形象,給學生留下印象深刻等。例如在講解定積分概念時,可以利用軟件先畫一個漂亮的形狀不規則的孤島,然后向學生提問怎樣求它的面積,從而引進曲邊梯形的概念,這樣比直接給出曲邊梯形概念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激情,接著利用Powerpoint軟件通過自定義動畫讓曲邊梯形底邊無限細分的效果清晰地呈現在學生的眼前,可以輕松化解如何求曲邊梯形的面積這個難點,從而順利地引進定積分概念。
但考慮到經濟數學的數學性,也不能完全采用多媒體教學。如線性代數中的行列式和線性方程組的求解等計算過程還是用黑板書寫思路清晰,節奏得當。因此針對經濟數學基礎的課程特點,需要將傳統課堂教學和多媒體教學兩種方式有機地融合起來,優化教學環節。
2.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開發網絡教學資源
近些年高校擴招,很多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都需要合班上課,因而教師與學生的課堂互動相對減少,另一方面教學課時的壓縮導致習題課時間也相對減少,解決這兩個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開發適合各層次各類別學生使用的網絡教學資源。通過問卷調查發現,絕大部分同學已接受并喜歡網上學習,作為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和完善,網絡教學資源(如課程學習網站,專題學習網站,教學資源共享平臺等)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經濟數學網絡教學資源建設需分步設計并完善:
(1)整合本課程多種教學資源
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積累文字教材、音像教材、教案、課件、試題和學生常見疑難問題等信息資源,并在教學過程中不斷修改、充實,加強對教學信息資源在教學中的優化、整合,為網絡教學資源的開發積累豐富的素材。
(2)充分發揮多媒體資源的傳統優勢
在內容講解、例題講解、總結、復習等欄目中,將教學內容以知識點為單元對電視錄像資源進行巧妙的切割、細分,完善利用,為學生構建了一個自學和復習的網上課堂,營造一個個別化學習的良好環境。
(3)構建課程學習綜合網站
教學綜合網站可以設置課程介紹,課程學習,課程應用,課程測驗和數學簡史等幾大塊內容,讓學生對經濟數學課程有個總體的認識和把握,對數學發展的歷史有個簡單的了解,做到學時能心中有數,學后能溫故知新。
學生作文時沒話可寫,就是缺少寫作的素材。沒有了材料,即使是大作家,文思也會枯竭。越來越多的學生喜歡上了電腦并能夠熟練運用,我因此順勢引導,把生活和現代教育技術結合起來,在寫作教學中有效利用電腦、電子白板、課程資源、網絡,讓它們在我的作文教學中極大地發揮了作用?!疤峁┎牧稀迺r寫作—講評借鑒—建檔保存—展評激勵”是我利用現代技術和學生共同進行作文訓練的關鍵步驟。
網絡、課程資源提供材料
在寫作課前,我會用網絡資源查找需要的材料,上課時用電腦播放提前為該節寫作課準備的材料。材料包括文字資料、圖畫資料、音樂資料等。
文字資料是每次作文的最主要指導,從審題、立意、選材、構思、語言、寫法等幾方面做的寫作指導針對性強。通常情況下,我會先出示作文題目及要求,然后讓學生各抒己見,再用電腦展示作文指導,希望能給他們拓展思路。通過實踐證明,效果不錯,同樣的知識,僅由教師講述,學生理解不夠深入,而視覺、聽覺同時作用于學生大腦時,印象會深刻得多。素材卡片每次也都會準備,這些材料大多來源于課程資源。
音像資料包括觀看中央十套科教頻道、子午書簡及大型晚會,當然體育頻道也會作為獎勵挑選看。這些頻道里涉及的知識是多元的,因為有時需看直播,有時看轉播,所以我的寫作課的時間和內容也不是固定的。例如,觀看“感動中國人物大型頒獎晚會”,當學生們還沉浸在濃濃的感動情緒中時,我隨即要求他們以“感動”為話題即興寫作,李興杰同學的《總想給你唱支歌》用真摯的情感、流暢的語言表達了對志愿者行為的感動和對他們的贊美,即興寫作,使得觀后感最真實地保留了下來。
合理利用網絡、課程資源,給學生提供真實、有效寫作素材,讓他們有話可說,表達才是自然而然的。
限時寫作
限時寫作就是在規定的時間內按照寫作要求完成寫作內容。寫作的時候,我在電子白板上出示自己設計的“倒計時”鐘,發出嘀嗒聲,這樣從時間上約束學生集中精力思考并快速寫作,訓練久了,寫作習慣就養成了,效率也提升了。通常情況下,學生能在60分鐘時間內完成不少于600字的寫作任務。
利用電子白板講評借鑒
“文章不厭百回改”,成功的作文,多是進行了有效的修改。傳統的作文評改課,大多是教師讀范文,學生聽,或是教師用大屏幕投影修改后的習作,學生沒有參與修改的過程,對教師的批改思路理解不透徹,效果并不明顯。而我的寫作課堂牽手現代教育技術后,成效顯著。利用實物展臺,同時應用電子白板的“屏幕批注”功能,就可以完成當堂修改作文這一教學過程。
學生寫作結束,我會要求他們先在小組內互相傳閱,推薦優秀作品,然后通過實物展臺投影在大屏幕上面,讓寫作的學生上臺對自己的習作說思路,然后其他學生利用電子筆在屏幕上找出優缺點并點評、修改,教師再總結點評。這與傳統的作文修改方式大相徑庭,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寫作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厚,賞析的水平也隨著提升。
另外,對特別優美、極有表現力的文字,我會打開電子白板工具箱中的“聚光燈”,將學生的注意力成功引導到這個句子中,引領學生共同欣賞語言。例如,學生黃子軒在其作文《歡歡喜喜鬧元宵》中寫到:“元宵節的湯圓一直是我們小孩子所向往的,到了夜晚,迫不及待地拿出湯圓,一股腦地扔到鍋里,嘴里還不停地嘟噥著:不夠吃,不夠吃。眼中盯著鍋中來回翻滾的湯圓,生怕它會插上翅膀,從鍋中逃出,這時就仿佛看到一大碗湯圓被捧在手中,大口大口地吃,還時不時用袖子擦擦粘在嘴上的芝麻餡。”這段文字運用動作、語言描寫把小孩渴望吃湯圓和吃到湯圓的情形寫得有聲有色,引人入勝。通過聚光燈,讓這些美妙的句子、細致入微的描繪都映入了學生的眼簾,也讓他們體會到了美文、美句的意蘊。一個小小的“聚光燈”工具,就把“細節描寫”這一抽象的寫作手法形象化了、具體化了,真是事半功倍。學生都期待著自己的習作在“聚光燈”下,出現在師生面前,因此日常的閱讀寫作都很投入,這些都是現代技術進課堂帶來的巨大變化。
電腦建檔保存
我布置的周末作業一般要求學生除了讀書就是修改本周作文,進行二次寫作,打印并發送到本班公共郵箱。
《語文課程標準》提倡為學生建立寫作檔案。因此,我決定利用電腦對每個學生建立作文檔案,將每周作文的初次寫作及二次寫作均收納進檔案。建檔以網頁的形式制作,分備課資料和習作展評兩大部分,其中備課資料是老師搜集的寫作材料或鏈接。項目中有周次、學生姓名、原作文、二次寫作、等級、小組評語,教師評語等。
寫作檔案除了存留學生有代表性的課內外作文外,還有關于學生寫作態度、主要優缺點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的記錄,以全面反映學生的寫作實際情況和發展過程。
一個學期或一個學年結束,我會將每位學生的電子作文檔案調出,讓他們回頭看看自己寫作的歷程,他們會發覺自己的作文水平在逐步提高。這些成績能直接刺激學生寫作的愿望,使其寫作的積極性越來越高。
主頁展評激勵
學生有了寫作的興趣,更渴望能得到別人的尊重、贊許,使自己從中體會成功的喜悅。所以在作文教學中,我十分注意學生這一心理需要,采取的方法是:在作文講評中將作文分類,尋找美點。
我將修改后的作文,參照作文評分標準,劃分一類文、二類文、三類文。其余工作交給小組長和班內電腦高手,小組長將二、三類作文中優美的片段、語句、文題分類整理,電腦高手負責排版打印,然后將一類文通過網絡發送到校園網的班級網頁,放置在班級網頁中“小荷尖尖”作文主頁上,一學期、一學年結束之后,結合點擊率和文后的評論再評出寫作優勝個人、周冠軍、月冠軍、年度冠軍,這些成績直接加進學生個人綜合素質評價分數中。
同時,我在班級中還每月舉行一次“現場寫作大賽”,結合以往的文章再選出月冠軍,并進行積分獎勵。
論文摘要:“經濟數學基礎”課程是高校經管類專業學生必修的重要基礎課,文章結合現代教育技術發展趨勢,通過對“經濟數學基礎”教學現狀分析,提出經濟數學教學改革的關鍵在于優化課程教學體系,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教學環節、開發網絡教學資源。
21世紀的中國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社會的現代化進程呼喚現代教育以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為中心,培養具有主動發展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創造人才。知識經濟最為突出的現象是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沒有教育信息化就沒有教育現代化,沒有教育現代化就沒有整個社會的現代化。因此,當今的教育對教育者提出,必須掌握應用現代化教育技術理論和現代科技成果,通過對教與學的過程和教學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評估和管理,以實現教學優化的理論與實踐,從而真正確立以學生主動發展為中心的現代化教育觀。
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的課堂教學,與時展需要的差距頗大。隨著網絡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日益普及和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不斷提高,如何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教學質量深化教學改革是近年來教育工作者們的熱點話題,如何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來更有效地傳播數學知識,促進學生相互間的交流與共同發展,增強團結協助精神,就成為大學數學教學手段改革的必然趨勢。
一、“經濟數學”基礎教學現狀分析
“經濟數學基礎”課程是高校經管類專業學生必修的重要基礎課,是為培養現代化需要的、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應用型經濟管理人才服務的。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獲得微積分和線性代數及概率統計的基本知識,培養學生的基本運算能力,增強學生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處理經濟問題的初步能力,為學習本專業的后繼課程和今后工作需要打下必要的數學基礎。
從以往教學的實際情況看,“經濟數學基礎”這門課一直是學生學習的瓶頸。一些中學數學基礎較弱的學生從心底里排斥學習該課程,也有一些學生認為經濟數學課只是一門公共基礎課,功能作用不明顯而缺乏學習興趣,還有部分基礎較好,自學能力較強的學生希望老師盡量擴大課堂的信息量,多增加教材外的內容。要同時解決這三類問題,傳統的教學方法似乎顯得有些吃力,借助于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才會讓教師得心應手,事半功倍。它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經濟數學的興趣,培養他們的研究性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又可以擴大學生應用經濟數學的視野,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和數學素養。
二、改變教學現狀,首先應調整課程教學體系結構
1.堅持“數學為體,經濟為用”教學原則
根據高等教育經濟與管理學科專業培養目標和本課程的性質、地位和作用確定了“數學為體,經濟為用”的基本原則。在課程內容選擇上包含經濟與管理學科各專業必要的數學基礎,并將數學與經濟有機融合,強化數學的工具作用,努力做到“問題為‘的’,數學為‘矢’,有的放矢”。即在每章的開始都用當前經濟生活中的熱點問題作為“引例”,并以此引出相關的數學工具,如由邊際成本的概念引出導數的概念及應用,由利潤什么時候最大引出函數的極值概念和求法,由耐用消費品的銷售曲線的大致形狀引出曲線的凹凸性概念及判定,由某產品的產量的變化率求其總產量引出積分概念等。通過這些數學知識的學習,得到“引例問題”的最終解釋或答案,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為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類似的實際問題奠定基礎,同時培養學生探究式學習習慣和不斷追求的科學精神。
2.把握分層要求,合理組織課程教學
教學內容體系按照本科、??啤⒏呗毟邔H齻€層次分別要求,進行模塊設計。??平虒W內容由預備知識、一元函數微積分、概率論簡介、線性代數及其應用等四個模塊組成;本科教學內容在??苹A上,增設二元函數微分學、數理統計等本科教育必備的內容,同時增加專題講座,以開闊學生視野。高職高專內容在專科的基礎上刪減一元函數微積分里的與經濟問題聯系不大的部分內容,如微分中值定理,洛必達法則,廣義積分等,從而便形成了多層次、模塊化的課程教學內容體系。
3.以培養能力為重,以必需夠用為度
重視基本概念、基本運算技能的訓練,重視培養學生運用數學分析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不拘泥于理論推導和較繁雜的運算技巧。采用“案例教學法”介紹數學概念,盡可能不以嚴格的“定義”形式出現,而是結合自然的敘述,輔以各種前景材料,順勢引人,減少數學形式的抽象感。在引例和應用等方面力求聯系經濟有關的問題,在概念、定理和性質的敘述中力爭用圖表和幾何直觀來解釋,并且在文字敘述上深人淺出、通俗易懂、便于自學。
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經濟數學課程教學模式
1.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教學環節
經濟數學課程,以往多采用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即“粉筆+黑板”模式,老師滿堂灌學生大量練的方式方法。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和推廣,教師越來越意識到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和效率,如課堂信息量大,能分析和強化難點,且用課件呈現的知識點比較直觀和形象,給學生留下印象深刻等。例如在講解定積分概念時,可以利用軟件先畫一個漂亮的形狀不規則的孤島,然后向學生提問怎樣求它的面積,從而引進曲邊梯形的概念,這樣比直接給出曲邊梯形概念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激情,接著利用Powerpoint軟件通過自定義動畫讓曲邊梯形底邊無限細分的效果清晰地呈現在學生的眼前,可以輕松化解如何求曲邊梯形的面積這個難點,從而順利地引進定積分概念。
但考慮到經濟數學的數學性,也不能完全采用多媒體教學。如線性代數中的行列式和線性方程組的求解等計算過程還是用黑板書寫思路清晰,節奏得當。因此針對經濟數學基礎的課程特點,需要將傳統課堂教學和多媒體教學兩種方式有機地融合起來,優化教學環節。
2.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開發網絡教學資源
近些年高校擴招,很多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都需要合班上課,因而教師與學生的課堂互動相對減少,另一方面教學課時的壓縮導致習題課時間也相對減少,解決這兩個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開發適合各層次各類別學生使用的網絡教學資源。通過問卷調查發現,絕大部分同學已接受并喜歡網上學習,作為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和完善,網絡教學資源(如課程學習網站,專題學習網站,教學資源共享平臺等)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經濟數學網絡教學資源建設需分步設計并完善:
(1)整合本課程多種教學資源
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積累文字教材、音像教材、教案、課件、試題和學生常見疑難問題等信息資源,并在教學過程中不斷修改、充實,加強對教學信息資源在教學中的優化、整合,為網絡教學資源的開發積累豐富的素材。 (2)充分發揮多媒體資源的傳統優勢
在內容講解、例題講解、總結、復習等欄目中,將教學內容以知識點為單元對電視錄像資源進行巧妙的切割、細分,完善利用,為學生構建了一個自學和復習的網上課堂,營造一個個別化學習的良好環境。
(3)構建課程學習綜合網站
教學綜合網站可以設置課程介紹,課程學習,課程應用,課程測驗和數學簡史等幾大塊內容,讓學生對經濟數學課程有個總體的認識和把握,對數學發展的歷史有個簡單的了解,做到學時能心中有數,學后能溫故知新。
一、信息技術與競技體育
我們簡要看看信息技術在競技體育領域的大顯身手。信息技術給競技體育的發展注入了活力,增加了動力。1912年在第5屆奧運會上首次使用田徑電子計時器和終點攝影裝置發展至今,當代體育已與信息技術密切相關,尤其是當代以大容量、處理速度更快為特征的數字化信息技術已在體育界廣泛應用,并成為當代體育所依賴和獲得發展支持的元素。在體育賽事中,信息技術的運用能讓賽事結果更具有權威性,減少因人員疏忽造成的失誤。而在體育訓練中的競爭實際上就更是科技的競爭,而科技的競爭首先是信息技術的競爭。運動員的訓練數據可以運用計算機自動處理從而生成更合適的訓練方案;之前的比賽資料同樣也可以依靠信息技術進行整理得出有針對性的競爭策略;對于自行車、汽車越野、帆船這類長距離的訓練,GPS衛星定位通信技術,多媒體圖像指揮視頻系統中的寬帶數字化通信技術和無線電通信技術為它們提供了無限的便利。通過以上事例可見競技體育的發展及運動員運動成績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在競技體育領域發揮了如此重要的作用,在體育教學中發揮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覷,接下來我們著重來探討信息技術在體育教學領域中應用的作用、誤區。
二、體育教學因信息技術而多彩
信息技術與體育學科教學整合的實質是將信息技術作為工具,服務于體育教學,有利于新的教學方法的實施,它可以引發體育教學觀念、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教學互動、教學藝術等方面一系列的探索與思考,是一種全方位的教學改革,從而使我們的體育教學達到最優化境界。
據研究,人類最常用的信息交流手段是通過視覺和聽覺進行的,約占人類信息總量的95%左右,科學家在研究感官與學習、感官與記憶之間的關系時發現在學習過程中同時使用聽覺和視覺學習效果最佳,對記憶率的研究結果也表明了相同的結論。而信息技術以其特有的圖、文、聲、像同步,三維動畫演示,模擬實物形成過程等特點,可以很好地將動作具體化成為一個個生動鮮明的場景,把枯燥、單調的動作內容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來,既彌補了材料不足的缺陷,又調動了學生的視覺和聽覺等感官。另一方面,作為獨立個體的體育教師往往存在著在進行自己擅長的內容教學時,會講解精練,動作示范規范,學生對運動技能的掌握也很快,反之,則出現不盡如意的現象,有時還會出現專業知識和教學手段、方法的老化,時間一長勢必會違背“全面發展”的教學原則。如果運用信息技術則會使這樣的問題變得較簡單,可以避免了體育知識在單純用語言描述講解時的抽象晦澀、教師演示時的費時費力和演示動作不標準帶來的麻煩,極大地降低了教師教學時的難度,幫助了學生在具體掌握、記憶動作技術的重點和難點時也提升了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比如在講解接力跑交接棒動作時,教師不必再親身示范,運用信息技術的中的3D虛擬技術將動作變為視頻,更可以將交接棒時的動作一步步分解開來進行講解,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另外,在練習時不要完全以訓練的形式,可以將交接棒的動作融入一些小游戲中,再借由信息技術輔以背景、聲音、燈光,讓學生在游戲中掌握動作的要領。
三、信息技術為學生與老師搭建交互平臺
信息技術與體育課程整合也將帶來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信息資源有著豐富多彩和易于分享的特性,使學生學習方式從單一、被動向多樣化實現了轉變。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從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方法、教學步驟甚至學生做的練習都是由教師主宰。而在信息技術的交互式學習環境中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來選擇所要學習的內容和適合自己水平的練習。信息技術不受時空的限制,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學習時間、程度和方式。比如一些體育教學中的理論知識可以讓學生通過網絡自行學習并考核,更加形象、便捷,方便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則可以通過預先設置鼓勵模式,在學生完成一個階段的學習和考核時及時給予鼓勵,鼓勵形式借由信息技術可以很豐富、有趣,從而保持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網絡媒介中,信息是共享的,互聯網有著浩如煙海的信息資料,學生可以上網快速地獲取所需的信息資料,有目的地處理信息,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索、創新意識,有利于學生開展主動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
四、體育教學中信息技術使用誤區
雖說信息技術運用在體育教學中作用巨大,但目前的現狀是許多體育教師在信息技術的運用上存在誤區。比如將信息技術狹隘的視為用計算機輔助教學,為了多媒體而多媒體,為了評比課、公開課而使用計算機,以求能體現現代化與教學的結合,博得評委和同行的好評。還有這樣一種狹隘的認知:計算機輔助教學就是用多媒體計算機代替教師做一些傳統教學方式中無法做或做不好的講解和演示。這樣的認知也體現了一種運用誤區,就是教師講課時只是將講、寫、做的手段現代化了,實質上還是老一套,還是沿用傳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并沒有對傳統教學方式有所突破。最后就是本末倒置,為了增強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精彩性,許多體育教師將大部分的精力用于制作課件而不是如何使自己的體育學科跟信息技術更好的結合,同樣也是因為這樣的原因,信息技術并不是能得到所有體育教師的青睞。
【關鍵詞】效率;途徑;信息庫;轉換;課改整合;信息管理
一、現代信息技術在聾校中的應用前景
1、建立網絡學校,開設聾人網站。
當今時代,隨著信息量的急劇增大,信息更新速度不斷加快,以及需要教育人群的增長,“一次性教育”已不合時宜。單純的學校教育也遠遠的滿足不了社會的需要。現代普通教育已實現網上課堂教學并實現校校相聯通,教師學生可以進行網上溝通。遺憾是專門為聾人開設的網站并不多見,更不用說聾人網上學校了。因此,有條件的聾校開通Internet后,應盡快的建立聾人網,并開設網上學校,使聾人在網上教育成為可能。這既擴大了學校的知名度,又便于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教育教學,使聾校的信息資源、師資力量得到合理的利用,并對課改帶來深刻的影響。
2、設立網上優秀教師專欄,提供教育新途徑。
現代是信息時代,作為一名信息時代的教師,應當在 Internet上開辟出屬于自己的一片新的天地,能夠把平時積累的一些好的教學經驗在網上,這樣既有利于進行資源共享,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改進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之處,為聾校教育教學工作提供新的途徑。同時,應該在專欄后面附上評論,以便隨時與同行進行交流。
3、豐富教育資源,建立多媒體信息庫。
現在我們國家的特殊教育主要以三種方式實現:一是特殊教育學校,二是通過學校中附設的特殊教育班,三是現在越來越廣泛的隨班就讀。將網絡引入到特殊教育則可以改變這種狀況。一方面,現代教育技術將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學校、研究所、圖書館和其它各種信息資源聯系起來,成為一個海量的資源庫;另一方面世界各地的優秀特殊教育教師或專家可以從不同角度提供相同知識的學習和教學指導,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點通過網絡訪問。
4、建立學校個人主頁,增加與學生的溝通方式。
特殊學校教育工作需要各方面的配合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尤其是聾校家長的配合。在傳統的教育管理中,主要是通過家長會、家訪、電話、書信等方式,而且有時給家長帶來諸多不便。聾校個人主頁的出現為學校和家長帶來了新的溝通方式,提供了一條捷徑。鼓勵特殊教育學校擁有自己的主頁,以宣傳特殊教育工作,提高特殊教育的社會影響力,贏得社會的支持。
二 、現代信息技術是發展特殊教育的客觀需要
1、有利于實現真正的個別化教育。
人與人之間的個別差異是客觀存在的,這種個別差異有時是多方位的,特殊兒童的個別差異則更為巨大。在傳統教育中,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個別化教育。因為每個教師都要面對一群孩子,教師只有根據大多數孩子的發展水平制定教學計劃,實施教育,無法顧及到每一個學生。而現代化的教育技術能使個別化教育成為可能,學習變成一個各取所需的過程,個性化的學習難以真正實現。教師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和發展水平制定適合于他們的個別化教育計劃,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他們的教育資源。
2、有利于促進特殊需要人群的基礎和職業教育的發展,最終實現終身教育。
特殊需要人群是整個人類社會中不可忽視的部分,他們也應該享受到合適自己的教育,為每一個具有特殊需要的公民提供合適的教育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職責和義務。在特殊教育中應用現代化教育技術不僅可以改造傳統教育,使其更適合特殊教育對象的需要;而且可以創造出一種全新的教育形式,特殊需要對象除了可以在學校,還可以在家,在工作崗位上,在其任何的時間,任何地方,自己學習。從而促進各種形式的特殊教育發展,最終在特殊教育的領域實現終身教育。不僅如此,在特殊教育中引進現代化教育技術還能加快這一人群回歸主流的社會速度,體現出社會文明進步和發展。
3、有利于改變特殊教育發展不平衡的狀況,實現教育公平。
我國地域廣闊,人口眾多,特殊教育的發展極為不平衡,現代化教育技術的應用,網絡的使用有助于我國特殊教育的平衡發展。我國特殊教育資源以及特殊教育學校大多集中在經濟發達的東部地區,而中部和西部等邊遠落后地區在特殊教育的發展則極為落后?,F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改變這一切,他不受地域的限制,可以集中最優秀的教師資源把最優質的教育內容傳送到全國各地。為需要得到特殊教育指導的家庭和學校提供幫助,使每個需要特殊教育對待的兒童得到適合自己的教育安置,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
4、有利于現代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對教育的影響越來越深入,計算機和多媒體教師已經開始作為一種認知工具學習資源來使用。教師只有真正把計算機當工作生活的一種工具后,才能可能從所任教學科的角度去研究如何利用計算機輔助自己的教學,把信息技術融合到學科中去,這就是“課程整合”的關鍵所在。當然,從目前的條件看,聾校工作要實現上述構想還存在一定困難。也正是具有這些困難,才需要我們每一位聾校工作者解放思想,積極探索,使聾校工作沖破傳統框架的束縛,在新的教學環境中獲得突破,為聾校改革開創一片新天地。
參考資料:
[1] 《現代教育技術》 遼寧大學出版社 2002.2.1
[2] 《“十五”期間關于教育發展例會》
[3] 《特殊教育》 遼寧省特殊教育出版社 2002.6
[4] 《論我國特殊教育師資培養戰略》載自特殊教育研究 2003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2)-06-0155-01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教育信息化的程度正不斷加深,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現代教育技術的進步?,F代教育技術手段正不斷融入到課堂內外的教學活動之中,不但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而且有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與運用。教育技術在高校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主要是根據高校課堂教學的特點,將多媒體技術、計算機網絡等新的教育技術應用于教學,用來改進高校課堂教學方法,達到充實課堂內容,優化教學過程及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一、現代教育技術
1.現代教育技術的概念?,F代教育技術是指將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中活動相結合的理論和技術?,F代教育技術利用現代教育理論和方法,通過對教學過程進行設計、開發及應用,實現教學現代化的目標。
2.現代教育技術對教學內容的影響?,F代教育技術將文、聲、圖、像集于一體,使教學知識的來源更加豐富,內容更加充實,更加形象生動,能極大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給學生創造一個寬松、充滿創造力的學習環境的同時,還能夠有效的拓寬學生的學習范圍,使得學生的學習視野更加開闊。再者,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使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更多,他們可以學習自己感興趣的知識,極大的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避免了傳統教學模式帶來的學習知識面窄,思維不夠開闊等弊端。
3.現代教育技術對教學手段的影響?,F代教育技術的教學手段主要以多媒體教學方式為代表,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中僅僅依靠教師和教材的單調的教學方式,教學活動中學生面對的不再僅僅是文字教材和教師的板書,還包括圖文并茂的音像教材、豐富多彩的多媒體教學環境以及通過信息網絡實現的靈活宜動的現代教學系統。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之后,在學習過程中能充分發揮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功能,通過對大腦產生多重刺激,達到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
二、現代教育技術具體實施方式
1.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教學主要是利用了計算機人機交互的特點,能充分利用它實現教學活動中的師生互動。多媒體教學將計算機的圖、文、聲、像有機的結合起來,產生了一種比以前的電視機更加合理的教學方式,不但使得教學過程圖文并茂、豐富多彩,而且還可以實時反饋,具有極大的靈活性。
另外,多媒體教學的交互性還有利于發揮出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建立在教師擬定的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步驟之上的,教師是教學活動中的絕對主體,學生在教學僅僅只是以一個被動接受者參與教學活動。在多媒體教學活動中,在交互式的學習環境中,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基礎和學習態度對學習內容進行一定的選擇,同時結合自己習慣的學習方式,在教學活動中充當學習的主人,在教學活動中不再僅僅是知識的接受者,還是知識傳播方式的改革者。
2.多媒體技術與網絡技術結合。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已經成為了知識傳播的一個主要載體,因此在信息化不斷加快的今天,學校還應該采用開放教學及協作學習的教學模式。為達到這個目的,學校應逐漸建立并完善以多媒體計算機、教學網絡、校園網以及因特網為特征的網絡教學模式,并將之有效的融入新的教學環境之中。
通過教學網絡,授課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將教學課件、學習指導以及參考書目等內容上傳至主服務器,然后學生可以上網瀏覽自己所學課程的相關內容,必要時還可以與教師進行交流互動。這不但在一定程度上簡化了教學程序,還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大有裨益。
三、現代教育技術的利弊
1.對課堂教學的推動作用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現代教學媒體的圖、文、聲、像手段對學生具有較強的吸引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一定程度上能達到改善學生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目的。
(2)提供了豐富的學習及教學資源,網絡技術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了信息傳播及承載的主體,現代教育技術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要充分利用網絡上的教學資源,極大的豐富教學內容,擴大教學容量。
2.對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存在的誤區
(1)為技術而技術,在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只是將傳統“板書”內容搬上了大屏幕,而在黑板上的板書基本上為零,僅僅是把現代教育技術當做了一個較為先進的板書工具罷了,對實際教學的促進作用并不大。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教師;信息素養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851(2010)08-0098-01
現代教育技術(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是以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為核心,以現代教育理論為基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成果和系統科學的方法,對學習過程和教學資源的設計、開發、運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與實踐。現代教育技術運用于教學中,促進了傳統教育觀念的改變。在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下,原本單一的“教師―學生”的關系變成了“教師―傳播媒介―學生”的新型師生關系,教學工作中心也由以教師的“教”為主轉變成以學生的“學”為主。教師是教學信息的加工者和處理者,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指導者。教師職能的多元化促使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以適應現代化的教學需求。
一、信息素養的概念
隨著Internet在全球的廣泛普及與高速發展,信息已經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三大動力之一,與物質、能量一起共同對人類社會產生影響。信息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作為信息時代的每個公民必備的基本能力,正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那么什么是信息素養?信息素養最初由美國信息產業協會主席保羅?澤考斯基于1974年提出,他把信息素養定義為“人們在解決問題時利用信息的技術和技能?!?/p>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及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許多專家和機構都對其概念提出了新的看法。雖然各個專家和機構對信息素養的具體界定會有所不同,但是其內涵基本上都是一致的,筆者認為,信息素養是指人們能夠很好的適應現代信息社會,善于學習信息技術并能正確、積極、有效地獲取、創建和應用信息及信息資源的能力。一個具有信息素養的人應該做到:能夠認識到信息的需要;認識到正確的信息是做出決策的根本;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問題;確定可能的信息資源;訪問信息;評價信息;為實際應用組織信息;利用信息進行批判性思維和問題解決。
二、中小學教師應具備的信息素養
在信息化教育的今天,教師的信息素養已成為教師整體素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標準》(初稿)認為信息素養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信息素養包括信息意識、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三方面的素質,狹義的信息素養通常只指信息能力。這里我們從廣義的三個方面來淺析中小學教師應具備的信息素養。
(一) 信息意識。信息意識是人腦特有的對信息和信息活動的態度控制系統,即對客觀事物中有價值信息的覺察、認識和力圖加以利用的強烈愿望。要適應現代信息社會,首先要具有信息意識。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指導者,教師更應具備較強的信息意識。教師的信息意識是指教師對信息的敏感度,捕捉、分析、判斷、吸收和利用信息的自覺程度。
(二) 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指對信息的獲取、分析、加工、創造、傳遞、利用與評價的能力。信息能力是一種在操作層面、技術層面上的素養,它是信息素養的重要內容。信息能力是信息時代社會成員的基本能力,不同行業因其各自領域的特點而要具備各自特殊要求的信息能力。鑒于教師職業的教育性和師范性特點,教師應具備的信息能力應包含以下幾點:
1. 計算機基本操作能力。計算機基本操作能力是信息能力的基礎,教師只有在熟練使用計算機的前提下才能培養更高的信息處理能力。教師必須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Windows基本操作、Word文字處理、Excel電子表格、打印機以及一些常用應用軟件的安裝和使用,能分門別類的管理好自己所擁有的信息,以方便檢索和利用。能熟練應用計算機處理學生的考試成績、編寫測驗試題等。
2. 教學媒體的應用能力。加拿大著名的傳播學者馬歇爾?麥克盧漢于1964年所著的《理解媒體:人體的延伸》提出了“媒體是人體的延伸”的著名觀點。媒體不同,其特性和功能亦不同。主要有:媒體在表現空間、時間、運動的能力;媒體的重復再現的能力;媒體對受信者接觸面大小的能力;媒體在傳播過程中受信者的參與能力;媒體在傳播過程中的被控能力等。教師應掌握的常見媒體有:聽覺媒體、視覺媒體、視聽結合媒體、計算機多媒體、多媒體教室等。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不同學科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教育媒體。同時還要考慮多種媒體的優化組合,使得在教學中傳遞的信息量最大,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共同參與學習,各種媒體的優勢都得到充分發揮,教學質量得到最有效的提高。
(三) 信息道德。信息道德是在信息領域調整人們之間相互關系的行為規范和社會準則,它是信息化社會最基本的倫理道德之一。信息道德的主要內容是:誠實守信、實事求是;尊重人、關心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信息傳遞、交流、開發利用等方面服務群眾、奉獻社會,同時實現自我。作為傳播人類文明的教師,是否具備崇高的信息道德,直接關系到以什么樣的思想教育學生,以什么樣的知識教給學生的立場問題。教師的信息行為應在不侵犯別人的合法權益、不危害社會、不違反道德規范的情況下發生,也惟其如此,才能培養出具有較高道德素養的學生。教師應自覺遵守信息道德,并能從小事做起,從自已做起,培養良好的信息道德認識和行為習慣,將社會對信息行為的道德要求轉化為自已的內在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修養。
總之,在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下,為了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提高運用教育技術的能力,中小學教師應努力做好幾下幾點:加強理論學習,強化信息意識;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教育培訓,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積極開展教學研討活動,優化課堂教學;最后不斷加強教學反思,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素質。
參考文獻
[1]桑新民.現代教育技術學基礎理論創新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3(9).
[2]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術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