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01 16:16:50
序論:在您撰寫孫子兵法與經營戰略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引言
兵家管理思想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文明史最受世界矚目的一頁之一。兵書中所揭示的戰略戰術理論和經營管理原則被世界各行各業吸收和發揚, 使古代兵法煥發出新的青春。在諸多兵法思想寶庫中,以《孫子兵法》為典型代表?!秾O子兵法》被譽為中外古代第一兵書。此書不只為世界軍事學家視為瑰寶,現今海外不少企業界人士也從此書中汲取其思想精華,用之于企業的經營管理而得益非淺。
日本企業家大橋武夫著有《用兵法經營》一書,是專述以兵爭戰術之法來進行企業經營管理的,書中說:他的公司從《孫子兵法》的軍事理論中,獲得很高的益處,使他經營的業務迅速發展起來。[1]
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史密斯是一位有戰略學頭腦的計劃者,他自稱經營之道是從多年前中國的《孫子兵法》中學到的,美國C.S.喬治在他所著的《管理思想史》一書中曾說:你如果想在管理方面有成就, 就必須讀《孫子兵法》。
由上可以看出,現代人研究古代兵法,并非坐而論道, 而是著眼于實際,將兵法兵要與經營管理相結合,最大與最小對比,求以最小代價即最小成本獲得最大勝利即最大利潤。本書主要從《孫子兵法》與現代企業經營戰略、領導藝術和人才戰略等三個方面做了簡單的論述。
一、《孫子兵法》與企業經營戰略
企業經營戰略,是指導企業全局和長遠發展的總體謀劃?!秾O子·計篇》說:“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不可不察也?!薄秾O子·謀攻篇》說:“知彼知己,百戰不殆?!逼髽I經營戰略是關系到企業生死存亡的大事,不能不認真加以研究。而制定企業經營戰略的首要問題,則要做到“知彼知己”。以企業的內外劃分,所謂“彼”指企業的外部環境;所謂“己”指企業的內部條件。在與競爭對手較量的過程中,對手為“彼”我則為“己”,如果不能做到“知彼知己”,就不能制定出符合主客觀條件的企業經營戰略。
《孫子·計篇》又說:“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 一日道,二日天,三日地,四日將,五日法。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边@本是衡量戰爭勝負的五點依據、五個方面,我們可以借鑒它進行企業環境分析,以便制定符合生產經營活動規律的企業經營戰略,使企業沿著一條正確、健康的道路,順利地向前發展。
二、《孫子兵法》與領導藝術
“將者,智、信、仁、勇、嚴也?!边@是《孫子兵法》對將帥提出的嚴格要求。企業領導也應具備這些素質?!爸恰?,企業領導以其所處的位置要求能做到足智多謀,故須不斷學習新知識,培養自己的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靶拧?,即企業領導要注意在群眾中樹立威信,要言而有信,才能贏得職工的支持。“仁”,要求企業領導者關心群眾,發揮企業集體的作用,幫助職工解決個人無力解決的困難。“勇”,即做企業領導工作要有魄力,富有開拓精神,敢于負責,敢于冒風險?!皣馈?,要求企業有嚴明的紀律,領導者對自己有嚴格的要求,同時還要注意教育職工遵守廠規、廠法,以保證企業生產經營的正常秩序。以上五點,是對企業領導者最基本的要求。每一個企業領導者都應注意自身素質的提高,以適應企業管理現代化的要求。
《孫子兵法》談到如何利用手中權力的問題!“不知三軍之事而問三軍之政者,則軍士惑矣”;“將能而君不御者勝”。企業領導者在工作中要注意分清什么是自己應做的,什么是應讓別人去做的。要注意適當的授權,不要對下級過多的千預。上級向下級授權至少有三點好處:第一、可以節省領導者很多時間,騰出精力來研究企業的經營策略(下轉第59頁)(上接第57頁)、經營方針等大事;第二、授予下級一定的權力,可以增強下級工作的靈活性,并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有利于提高他們的工作能力;第三,通過授權,還可以將復雜的目標分解開,變成各部門的小目標,更有利于企業目標的實現。[2]
企業經營要處于領先地位,領導者還必須要有超過一般的認識水平。孫子說:“見勝不過眾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戰勝而天下日善,非善之善者也。故舉秋毫不為多力,見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聰耳。古之所謂善戰者,勝于易勝者也?!边@是說,預見勝利不超過一般人的見識,算不得高明, 經過力戰而后取勝,天下人都說好,也算不得了不起的高明, 就象能舉秋毫算不得力氣大,看得見日月算不得眼明,聽得見雷霆算不得耳聰一樣。古時所說善于打仗的人,都是在確有把握容易取勝的條件下戰勝敵人的。拿經營企業來說, 一個企業家求生存發展,在改進管理措施方面,必須超過一般企業管理人員的見識,善于預測消費者的需求,生產市場適銷的產品,這些作到了,容易取勝的條件具備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也就穩操勝券,也就是達到了“善之善者”的地步。
三、《孫子兵法》與人才戰略
管理學上非常重視用人,對人才應作適當而有效的評定、遴選和培養,這樣才能使企業結構中各部門、各層次的人員充分發揮主動性積極性。怎樣用人,孫子精辟地說:“故善戰者求之于勢,不責于人,故能擇人而任勢?!边@是說,善于打仗的人,很會因勢利導,對部屬不求全責備,要善于造成一種形勢、趨向,人就會被帶動起來。有的企業領導,在業務開展不利時往往埋怨屬下,工作不積極,缺乏上動性。對此情況,孫子的主張是“不責于人”,而要“擇人而任勢”,人無全才,用人不宜責問人的短處,而應著重發揮其長處。擇人,現在叫開發人才資源,這是企業成敗的關鍵。怎樣擇人?“為政之本在于任賢”,任賢與擇人是一件事兩種說法。孫子曾說:“任勢者, 其戰人也,如轉木石。木石性,安則靜,危則動,方則止,圓則行。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于千切之山者,勢也?!边@是說,善于任勢的領導,他指揮將士作戰,如同運轉木石一樣。木石的特性,放在平坦處穩定,放在陡斜處就滾動,方的穩當,圓的容易滾動。所以善于指揮打仗的人要造成有利勢態,就象把圓石從千初高山上推滾下來那樣。這就是所謂的“勢”,所以企業家要善于把本單位的人員組織起來造成一個勢態。在擇人上,要知人善任,才能因勢利導,這樣才能人盡其才,發揮出每個人的特長來。天津永利堿廠的創辦人范旭東曾經說過:事業的真正基礎是人才。有了人才,“任勢”才能發揮得好。[3]
結語
中國的傳統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它給我們的民族和國家增添了無限光輝,它向世界傳播了智慧之光,它悠久澎湃的的生命力是人類文化的一筆巨大財富?!秾O子兵法》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更是體現了這一點。所以我國的企業家們更應該好好研習和借鑒《孫子兵法》的用兵之道,并且將它們運用到現代企業的經營管理中去,實現傳播傳統文化與成功的企業經營管理的雙贏。
參考文獻:
[1]周止禮《孫子兵法與現在企業管理》.
關鍵詞:《孫子兵法》;戰略管理;中國化;模式
傳統上對《孫子兵法》的研究形成了一種微觀剖析式的模式,即“選詞擇句+釋譯解析+經典案例”的范式,筆者認為對其理解不能僅囿于此,如果以現時代的西方戰略管理理論為視窗來觀照孫子的古典思想體系,融現代于傳統之中,將是一個有趣的考量。從而,我們可以在考察東西方戰略管理思想的契合中尋出我國企業組織發展的新途徑。
一、《孫子兵法》的哲學理念與戰略層次
《孫子兵法》十三章,如始計、作戰、謀攻、軍形、兵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和用間等內容,構成了一個全面的中國式古典戰略系統。其思維結構和闡釋特色表現在橫向的平面層次上,強調的是整體的全勝、詭詐和計謀等應用的立體性、跨越性和感悟性。而西方戰略管理理論的基本框架或體系強調的是戰略使命、價值指導、戰略層次、公司戰略、經營戰略和職能戰略等。因此,以中西管理理論的價值理念、系統框架和層次結構為基礎,采用經驗探索、觀照對比和系統研究等方法,努力探求關于《孫子兵法》軍事戰略的理念使命、戰略層次、框架過程及其基本的系統模式是具有現實意義的。
《孫子兵法》的第一章是全書的綱領性之作。強調了戰爭對國家的重要性,對戰略計劃、行動的指導作用,及其戰略分析和評價的標準等?!氨?,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首次把戰爭同國家及人民的命運聯系了起來。如果一個國家想取得戰爭的勝利,道就是指導戰爭最重要的方面?!暗馈笔俏迨碌闹行?,從西方管理理論的角度看,即意味著組織的價值指導和使命目標。道居于五事的首位,其后是天、地、將、法。孫子把五個影響要素組成起來,使之有機結合相互作用,用以分析戰略管理高層所應把握的要領。
對現代企業而言,七計可被視為組織中層應采用的經營戰略和競爭分析模式,即:“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這七個問題應該被理解為一個組織如何在其道的指引下,進行組織內外環境深入分析的中層體系。即競爭雙方的君主、經理或領導們是否具備一定的能力,是否能充分利用天地之優勢,是否擁有高素質的員工和優越的規章制度等。道在五事和七計中兩次出現,兩個組合模塊中的影響要素似有重復。孫子沒有把二者合一地描述,五事中用陳述句,七計則用了疑問句,這值得我們進一步探究。另于七計中,孫子為何把“天地”作為一個內容提出來?從思維表達、內涵邏輯和系統層次上看,這其中應有其義。五事和七計被設計為兩組戰略分析的模塊,這或可解釋為孫子對戰略思維和應用過程的深化和延展,以及從宏觀到微觀,從戰略到戰術和從高層到中層的層次化思考。我們可以認為,五事是公司層面的宏觀思考,七計則是競爭層面的深化安排,也可以說是從高層到中層的分析對比和認識過程。孫子不把“天地”分開的含義正說明了內外相分相合或天地一體的真實用心。使內外環境和諧一致起來,為組織提供勝負預測和戰略計劃,從而選擇其余章節中的具體戰略戰術及其須遵循的原則并加以實施應用。這正如西方戰略管理中的SWO T分析模式一樣起到了相同效果。因此,《孫子兵法》中隱含著三個戰略層次,即五事、七計和戰略原則及選擇:五事相當于西方戰略管理中的高層戰略或公司戰略,七計則如中層戰略或經營戰略,其他各章節中的戰略原則及選擇可視為職能戰略戰術。根據孫子的全勝思想,組織若要取得勝利,就需要進行戰略計劃和競爭分析。在道和五事組合思想的指導下,分析競爭雙方在七個方面的能力和擁有的資源,進行戰略決策,并對戰略實施計劃與執行行動做出指導、協調或應用。
二、《孫子兵法》的戰略管理過程
根據現代西方經濟管理理論,把《孫子兵法》作為整體戰略管理系統來考慮,可以發現各章節中的戰略戰術具有不同的含義和不同表達方式。道是主導全篇的中心,接下來是用于組織高層內外環境進行的五事分析、妙算和計劃,七計則是用來分析企業中級層次上的競爭地位、業務活動和組織資源及能力。在《孫子兵法》的其他章節中,我們發現了不同于西方戰略管理的戰略戰術選擇和決策模式。即軍形、兵勢和虛實等屬于我國特色的戰略方式,而戰略戰術的執行則包括了計、謀、爭、行、火和間等?!秾O子兵法》的基本戰略管理過程應是:①道,即五事中占主導地位的公司使命和理念,及其相應的行為價值指導思想和目標等;②戰略分析,即包括五事所指出的公司層面的外部環境分析、內部資源與能力分析和知己知彼的綜合分析等;③戰略選擇,即七計所包括競爭層面的市場競爭地位、戰略戰術選擇的原則和選擇方案,如軍形、兵勢和虛實等;④戰略戰術實施和執行,如什么樣的詭計方式和謀略,如何軍爭和行軍,采用什么原則和方式進行“火”、“間”等市場反應和行動。此外,《孫子兵法》中除了內涵相應的西方式戰略管理思想層次和結構外,還具有西方戰略管理所不具備的優勢內容,如詭詐、虛實和勢量,及其思維的立體型、跨越性和暗默性等內涵。
在《孫子兵法》中,中國的戰略管理過程顯然與當代根基于西方的戰略管理過程有所不同。如果用西方戰略管理的系統框架和模式來觀照《孫子兵法》,其中的戰略選擇和實施顯得有些模糊,有似是而非之感。這是受當代社會既定理論和不同民族思維方式影響的緣故。如果我們把戰略選擇方式看做是屈人之兵(不戰而勝)和不屈之兵(要戰而勝),或者是顯形、造勢和虛實結合等。這雖然與當代西方戰略管理中戰略選擇方式的成本領先、差異化和集中化等不盡相同,但也具有高低成本的內涵意義。從《孫子兵法》和中國文化特色方面考慮是有其合理性的。兵法中戰術執行方式及其中的應用原則如詭計、謀略、行軍、九變、地形、火與間等也有其獨特性,這與當代戰略管理理論職能戰略、組織結構、人力資源、領導、文化、全面質量管理等也同樣有著顯著的差異。而于攻防戰術、領導和文化等方面的內容中西有異有同。依據西方戰略管理理論,針對《孫子兵法》進行系統性思考和分析后,可以得出二者的關系為貌離神合、異同皆存、形體不一、殊途同歸。
三、《孫子兵法》戰略管理基本模式
《孫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戰略分析、選擇與執行等都依賴于五事和七計,是通過多種詭計或謀略等戰術方式等來實現?!安粦鸲酥痹趹鹇赃x擇中是上上之策,不得不戰的要戰而勝則是下下之策。組織若能獲得全勝才是上好的計謀,能否成功地取得戰爭的全勝是組織力爭的目標。孫子在軍爭中給我們繪制了一幅通向全勝的路徑。這個路徑由五個層級所組成,即度、量、數、稱、勝。在戰略
總綱“道”的有效性基礎之上,通過五事和七計的應用,企業爭勝的路徑從度到量、量到數、數到稱、稱到勝,共四個梯級層層遞進,直至達成全勝,這正是孫子戰略思想的最高宗旨,也是我們思考中國戰略管理系統模式的基礎。
中西戰略管理的核心思想、戰略選擇、戰略執行與原則存在著內涵表達以及實質過程的不同,因此,要以《孫子兵法》為基礎建立中國的戰略管理基本模式,應認識到中西方表述文本的差異,既不能以西方觀點為基礎決定中國的模式,也不能固守傳統觀點或墨守成規。應從多相思維來考慮問題。應用核心能力理論來分析《孫子兵法》中的一系列影響成功的關鍵因素,比如道、五事、七計、全勝思想、爭勝路徑、虛實勢形和謀間火變等戰略執行方式,我們就可以設計出我國企業組織爭取全勝的戰略管理基礎模式或體系。在這個體系中我們把《孫子兵法》包含的戰略模式分為三大基本階段,首段為戰略哲學與五事七計的分析階段,包括以國家和人民最高利益為目標的詭計、利誘、妙算、計劃、后勤、規模、知己知彼和全勝等思想內容。其二為爭取不戰與要戰的全勝戰略選擇,即低成本的不戰全勝和高成本的要戰之全勝。內含三種戰略方式,即中國式的顯形、造勢和虛實結合等,其中也包含了四種戰略指導原則,如“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最后是戰略戰術技巧的構建和應用,在諸戰略原則上實施計劃,如計、謀、爭、變、行、地、火和間等。通過這些層面的系統分析,可形成基于《孫子兵法》的中國本土化戰略管理基本模 式。
四、結論
《孫子兵法》的核心思想及系列戰略戰術原則在內涵、表達形式以及實施方案等方面與當代基于西方的戰略管理理論雖然存在較大差異,但卻內含著相似的元素。西方戰略管理所包含的戰略層次、戰略過程、環境分析、戰略制定和實施等體系主要表現為縱向的邏輯化、過程化和步驟化;而《孫子兵法》則主要表現為橫向的立體性、跳躍性和感悟性。道是整個兵法體系的根本,引領著組織的方向、決定著組織的價值取向;五事承擔著公司層總體戰略的設計、思考與選擇;而七計作為組織的經營戰略,對戰略管理的分析、評價和執行起主導作用。為此,要建立起具有中國現代特色的戰略管理理論體系和框架還需要廣泛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至于中國特色的現代戰略管理理論體系是否應該建立在我國古代軍事理論的基礎之上,應該結合哪些古今理論或學科范疇,今古的融合比例與程度該是多少,以及對國外戰略管理理論的結合如何處理等諸多問題都是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
作者單位:鄭州大學商學院
參考文獻:
守屋洋先生畢業于日本東京大學中國文學專業,對中國古典文學有很深的造詣,出版過《中國古典名言錄》、《諸葛亮兵法》、《三國志人物學》等100多部介紹中國古典文學的著作和譯作。他可謂窮畢生之精力研究中國古典文學。近些年,中國在全球的經濟舞臺影響增大,讀守屋洋先生著作的人越來越多,同時守屋洋先生還常常被請去演講,每月總有10幾次,多時甚至高達20次。
守屋洋先生的著作中,最暢銷的是《新釋菜根譚》。《菜根譚》在日本有幾種譯本,都很暢銷,守屋洋先生的譯作已經售出20多萬冊。這本書是日本人學習中國古典文學的入門書籍。許多日本企業家把書中介紹的中國古人處世哲學的精辟論述當作待人處事的座右銘。一位大企業老板讀了《菜根譚》后,給守屋洋先生的一封信中說,書中警世的哲理體現出中國人無窮的智慧,他對此無比欽佩。
守屋洋先生向日本企業家介紹最多的要數《論語》、《孫子兵法》和《三國演義》。這幾本書都是日本戰后長盛不衰的暢銷書。日本人是把《孫子兵法》當作一本經營戰略和經營方針的書來讀的。當然《孫子兵法》是按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來寫的,與日本人的思維不同,因此有更大的借鑒作用。例如,孫子兵法的精髓是在戰爭中未雨綢繆,穩操勝券。按孫子兵法的要求一場戰爭只有勝利的把握達到70%-80%時才能開戰,然而按日本人的習慣是有一半的把握就要打。讀了孫子兵法后,他們已懂得了創造更多的條件來爭取勝利。他們讀的另外一本書是《論語》。孔子的一生是在逆境中度過的,《論語》可以說是教育人在逆境中鍛煉成長的書。日本人的個性是能伸不能屈,因此書中許多教人在逆境中如何做人的哲理,對日本企業管理人員振興企業有許多裨益。
關鍵詞:經營機制競爭戰略孫子兵法
一、孫子競爭戰略選擇模式
在兵戰中,如何運用智謀,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效益,這是孫子競爭戰略模式選擇的核心問題。在孫子看來,兵家追求的最高目標和理想境界,并不是要求指揮員在軍事上“百戰百勝”,而是要求他們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孫武指出:“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孫子兵法•謀攻篇》)即認為不經過兵戰而能使敵國、敵軍完全地屈服于我,這是兵戰全勝的上策。《史記•淮陰侯列傳》載,韓信以兵戰消滅趙國后,聽取趙國謀士李左車之計,以謀伐燕。李左車對他分析說:你連克魏、代、趙三國,將士十分疲勞,若再以疲勞之兵攻燕,燕國憑險而守,恐于將軍不利。不若挾滅趙之威,陳兵于燕國邊疆,擺出一副咄咄逼人的進攻架勢,再派一名能言善辯之人,對燕王曉之以利害。燕王在韓信重兵壓境的情況下,見到他的書信后,即表示同意歸降。這樣,韓信未費一兵一卒,只憑一紙書信,就順利地降服了燕國。事實證明,“以謀伐燕”是滅燕的最佳戰略選擇。孫子根據兵戰的直接對立程度和費用效益比值大小的狀況,還為“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全勝之策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競爭戰略選擇模式。他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保ā秾O子兵法•謀攻篇》)意謂用兵之上策是以謀伐敵,即以智謀而不以兵戰迫使敵人屈服。所以把“伐謀”稱為上策,一則“伐謀”是一種非直接對抗性競爭戰略,有可能采用非進攻性謀略取勝,二則不花多大費用即可達到全勝目的。
“伐交”次于“伐謀”,是因為這種競爭是一種非對抗性競爭戰略,采用各種非軍事手段以孤立對手的辦法,所花費用也不大。“伐兵”這種“硬戰”方式,是一種直接對抗性的競爭,以武力戰勝敵人,費用高而效益小?!肮コ恰眲t是一種直接暴力對抗性競爭戰略,不但費時、費力,而且犧牲大,這是不得已而為之,故為下策。根據以上四種競爭戰略模式的分析,孫子做出結論說:“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謀攻篇》)在他看來,善用兵者,是不以“伐兵”、“攻城”勝敵,而以“伐謀”、“伐交”迫使敵人屈服。如果萬不得已而攻城,亦不必采取硬攻的辦法。即使以武力滅人之國亦不可曠日持久,應當速戰速決。這樣,就可以通過全爭達到全勝的目的。故張預說:“不戰則士不傷,不攻則力不屈,不久則財不費,以完全立勝于天下,故無頓兵血刃之害,而有國富民強之利,斯良將計攻之術也?!备鶕陨戏治?,孫子競爭戰略選擇模式,主要包括戰略選擇目標、戰略選擇標準和戰略選擇方式三部分。在“伐謀”、“伐交”、“伐兵”、“攻城”四種競爭戰略方式選擇上,孫子是以“合于利而動,不合于利而止”,“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為戰略選擇準則的。根據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靈活地交替使用這四種競爭戰略方式,以爭取全勝。一般說來,軍爭為利,則采取主動出擊戰略;軍事為危,則采取被動反擊戰略。只有善于選擇與運用孫子競爭戰略選擇模式的人,才稱得上是一位善于兵戰與商戰的人。
二、“上兵伐謀”與企業競爭戰略的選擇
“不戰而屈人之兵”,既是兵戰的最高目標和理想境界,也是商戰的最高目標和理想境界。這一戰略目標要求企業家以最小代價得到最大效益,即把耗費盡可能降到最低,效益盡可能提到最高。在企業經營中,一定要考慮所需代價,只計獲取不計耗費的做法是不明智的。所謂企業效益,一是經濟效益,力爭獲取最高利潤;二是社會效益,即辦企業必須有利于推動生產發展和社會精神文明建設,把提高企業利潤與提高人民生活,發展社會生產和保護生態環境結合起來。
辦企業、搞建設,只有把“不戰而屈人之兵”作為最高目標,才有可能創造出企業的高效益;只有創造出企業的高效益,才能服務于社會和民眾。如果耗費太大或得失相當或得不償失,雖有高產量也是不會算的。只有那種低耗費、高利潤、利國利民的發展戰略,才是企業全勝的經營戰略。如黑龍江肇州,過去在制定經濟發展戰略時,只注意單一地抓農業,結果農業也沒搞上去;后來搞工農業并舉;又互相脫節;經濟效益也不大。
根據“上兵伐謀”的代價最小、效益最大的伐謀原則,不但要求企業家在市場競爭中善于綜合利用各種競爭手段,因為商戰是競爭各方的政治、經濟、外交、天時、地理和領導素質諸因素的全面較量,一切決定商戰的因素皆可成為制勝的手段,而且還要求企業決策時要準備好上、中、下三策,爭取上策,保證中策,力避下策。在市場競爭中,要想戰勝對手,不僅取決于企業的雄厚資金、高科技人才、商品的規格、質量、價格等硬性條件,也取決于企業的經營與形象、服務與決策等軟性條件。在這些因素和條件中,應選擇最佳的競爭方式。“兵戰”中的“伐謀”、“伐交”手段,在商戰中也是不可或缺的競爭手段。
在市場競爭中,以“伐謀”手段來促進企業發展,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集中地體現在“以名求利”的競爭戰略選擇上?!耙悦罄?,既包括名牌產品效應,也包括名人、名節、名勝、名店效應。名牌產品是人類智慧和企業信譽的象征,也是一種無形的社會財富。四川省樂山市既不沿海也不垂邊,但是智慧的樂山人把樂山大佛、峨嵋山、三蘇祠和郭沫若故居等風景名勝轉化成經濟優勢,響亮地喊出了:“讓樂山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樂山”的口號,通過樂山的名勝效應,使樂山市同5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濟文化和科技合作關系,興建三資企業200多家,并在全國各地創辦了164家窗口企業和131個貿易窗口,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格局,每年經濟貿易額高達15億元以上。
“咸亨酒店”原是浙江紹興一家只售黃酒、菌香豆、豆腐干的小酒店,只因魯迅先生在《孔乙己》一文中的生動描繪而成名店。中國改革開放后,紹興市政府決定重新修復“咸亨酒店”,海內外游客紛紛慕名而來,生意十分紅火。紹興人還借助“名牌延伸”,相繼推出“咸亨牌腐乳”、“咸亨牌霉干菜”等系列產品,又興修了“咸亨旅游城”,成立了現代企業集團—咸亨集團?!跋毯唷边@面酒旗已成為紹興人對外招商引資的重要招牌??梢姡晷彩遣豢珊鲆暤?。
為了實現“上兵伐謀”的戰略選擇,企業家在高層競爭中,就不能囿于一種產品、沿著一條道走到黑,應當推行“一業為主,多種經營”的戰略決策,即應當延伸已有的生產能力,開辟新的產品群,也不能囿于一種產品規格和型號,而應延伸自己研究能力,開辟更新系列產品,也不應局限于一種經營模式,而應延伸自己的銷售能力,開辟多種經營和連鎖經營。如陜西咸陽偏轉集團公司的是改革大潮中涌現出來的新型電子企業。企業領導認識到,要想使偏轉集團在市場競爭中獲勝,就必須盡快地改變“走鋼絲繩”的單一產品結構,推行“一業為主,多種經營”的經營之道,形成多品種、大規模的發展格局。正因為它采取了“多條腿走路”和“發展外向型經濟”的戰略決策,使偏轉集團呈現出超常規跳躍式的發展態勢,成為中國電子行業中一顆璀璨奪目的新星。
市場如水,企業似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市場的變化可以為企業提供機遇,也會帶來預測不到的風險。依據“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指導思想,精于謀略設計,克服“市場不適應癥”,采取與市場變化相應的戰略決策,這是企業能否成功的決竅。兵無常勢,企業經營亦無定勢。每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必須具有適應于市場變化需要的“絕招”。不管是哪一種“絕招”,都是企業家的智慧的產物,都是企業家對市場進行調查研究后的一種理論升華。這說明,“上兵伐謀”是一條千真萬確的真理。
三、“上兵伐謀”與企業經營機制的選擇
在企業經營機制上,不管是引進競爭還是采用聯合,都是達到代價最小,效益最大的全勝手段。從八十年代以來,在西方管理學中,充分肯定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片面地強調競爭手段的重要性。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邁克爾•波特將自己的著作命名為《競爭戰略》、《競爭優勢》、《國際競爭戰略》等,就是這一管理思想的集中反映。但是近年來,在企業經營中,由于引進了中國古代的“以和為貴”的管理思想,開始認識到片面強調競爭的思維定式有許多缺陷。服務顧客、服務市場的共同目的,決定了企業聯合的可能性。
為了獲取企業的最高效益,推進企業向前發展,企業應當與供應商、用戶和競爭對手建立和諧的戰略伙伴關系。在市場競爭中,各企業之間,應當尋求和睦相處的可能性,并將各自的優勢聯合起來,努力開拓與擴大市場空間,并分享其利益。根據企業之間建立合作戰略伙伴關系的新的思維方式,在目前強手如林的國際市場競爭中,將是從內部管理到市場營銷的高水平、高技術、系列化、集團化的超級競爭。在這種新的形勢下,走聯合之路,是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化的重要途徑。
不同地區之間的聯合,也可以達到優勢互補。“京津冀聯合,共建京津大經濟圈”的構想,進入實際運行階段的所呈現出的良好發展態勢,就是一個有力證明。聯合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合資經營(即不同企業共同投資建立新的合資企業,如美國通用汽車公司與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共同創辦新聯合汽車公司,雙方各擁有50%的股份)、持有股權(即企業通過互相購股或單方購股進行合作)、合作協議(包括許可證合同、供應合同、銷售合同、生產制造合同、技術交換合同和聯合開發協議)等。聯合的領域也是多種多樣的,如研究與開發技術的聯合,市場開拓的聯合,產品生產的聯合,用戶或供應商的聯合,售后服務、人力資源開發、財力資源的聯合等。
如何正確地選擇企業聯合形式與聯合領域,是企業家根據市場運行規律和自己企業的實際需要而加以決定的。在這里,“上兵伐謀”是至關重要的。如果聯合形式和聯合領域選擇得好,即可從聯合中獲得降低交易成本,分攤開發與生產成本,利用互補資源,降低經營風險,創造規模經濟,順利進入市場等好處,達到代價小,獲利大的戰略目的。在企業聯合中,聯合伙伴的選擇也是十分重要的。應當選擇價值觀與聯合動機較接近、具有高信任度的戰略伙伴,使雙方溝通變得容易,利益容易協調,保持互信的友好關系。如果聯合伙伴的選擇是不理想的,也會給自己的企業帶來損失。在聯合伙伴選擇上,也需要企業家的高度睿智與超群的辨別能力。
為了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略目的,市場競爭是一種重要手段。市場競爭也有過度競爭與適度競爭之分。在這兩種競爭中,適度競爭為上策,過度競爭則為下策。從宏觀上看,適度競爭不但有利于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使社會資源更多地流向效率高、成本低、效益好的企業,有利于促進企業努力降低成本和價格,提高服務質量,而且也有利于促進新技術、新工藝、新經營之道的創新。但是,過度競爭則會由于重復設置而導致社會資源的浪費,使各競爭企業的利益受到損害。從微觀上看,適度競爭可以使企業趕走原競爭者,防止潛在競爭者的進入,給企業帶來更大的市場空間和較高的利潤率。但是過度競爭也可能使企業為了占領市場而放棄自己的原有市場優勢和優勢產品,使企業分散資金,忽略基礎研究,甚至有可能走上兩敗俱傷的道路,使潛在競爭者或替代很容易地進入本產業市場,不但使整個行業受損,自己的企業也會遭殃。
在理性消費時代,由于物質不很充裕,消費者首先著眼于產品是否經久耐用,較多考慮的是產品的質量、功能和價格三大要素,以“好與壞”作為評判產品的標準。進入感性消費時代后,物質比較充裕,多數國家已是買方市場,物美價廉已不再是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唯一標準,而是更多地關注所買的商品能否給自己生活帶來活力、充實、舒適和美感,而且還要求企業不斷地完善服務系統,最大限度地滿足顧客的要求。于是評判產品標準成了顧客“滿意與不滿意”。這就要求企業必須從顧客的需求出發,開發出令顧客滿意的產品,必須提供令顧客滿意的服務。只有在產品質量和顧客服務上下工夫,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占有優勢。所以,美國著名管理學家李維特指出:“新的競爭不在于工廠制造的產品,而在于能否給產品加上包裝、服務、廣告、咨詢、融資、送貨、保管或顧客認為有價值的其它東西。”
在競爭方式選擇上,無形競爭優于有形競爭;在有形競爭中,顧客服務和產品競爭優于價格競爭和廣告宣傳。所以,明智的企業家在競爭方式上,以選擇“無形競爭”、服務競爭和產品競爭為上策。在競爭者的選擇上,對于有利于自己企業發展的好的競爭者,采取鼓勵扶植,允許其存在的方針,而對那些壞的競爭者,則采取沉重打擊的態度。只有選擇合理的競爭方式和合適的競爭者,才能達到代價最少、獲利最大的戰略目的。在競爭方式選擇上,孫子最推崇的是通過“伐謀”、“伐交”手段,達到不戰而勝的目的,并非都是豁出老本拼個你死我活。在不得已而“伐兵”、“攻城”時,也要根據競爭雙方力量對比的實際情況進行戰略選擇。《孫子兵法•謀攻篇》指出:“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比绻堰@六種“伐兵”戰術應用于商戰,要求企業家在市場競爭中,要善于根據競爭雙方力量的對比,進行恰當的戰術選擇。當我有十倍于對手的絕對經濟優勢,就可以采取“圍困制勝”的戰術;當我有五倍于競爭對手的優勢,就可以采取“主動進攻”戰術;當我有一倍于競爭對手的優勢,就可采取“分而食之”戰術;當我于競爭對手力量相當時,就可設奇謀以勝之;當我力量小于競爭對手時,就可以采取“主動退卻”戰術,即應逃匿兵形,不令敵知,設奇伏以待之,設詭詐以疑之,誘敵深入,各個擊破;當我方的各種條件均不如競爭對手時,就可以采取“避免沖突”戰術,以保存勢力,等待時機。如果我方力量不如競爭對手卻要堅持硬拼,就會失敗,成為強手的俘虜。所以,在市場競爭中,企業家必須學會謹慎地選擇競爭戰術。如果過于輕視競爭對手而盲目驕傲,在商戰中沒有不失敗的。
四、結語
以上粗略地介紹了《孫子兵法》中“不戰而屈人之兵”在現代企業競爭中的應用?!秾O子兵法》的內容十分豐富,還有許多原則、方法、謀略可供企業領導者借鑒,也等待我們去開發、研究。但是,兵法畢竟是兵法,并非所有的原則、謀略都可以用于企業競爭。因此,我們在運用兵法于于現代企業競爭時,絕不能生搬硬套。而應取其精華,為我所用。
參考文獻:
1、劉紅松:《企業戰略管理新思維》,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
2、徐康寧:《現代企業競爭戰略》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3、項保華:《戰略管理——藝術與實務》,華夏出版社2002年版。
4、李相銀:《企業戰略管理模型》,中國工業經濟,2002年版。
5、金占明:《戰略管理——超競爭環境下的選擇》,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6、徐二明:《企業戰略管理》,中國經濟出版社2002年版。
7、康敏:《現代企業市場競爭策略的選擇》,《財會研究》2005年第12期。
8、汪小政、嚴廣樂:《淺析策略聯盟在現代企業競爭中的應用》,《咸寧師專學報》2002年第1期。
關鍵詞:孫子兵法企業競爭策略
一、孫子競爭戰略選擇模式
在兵戰中,如何運用智謀,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效益,這是孫子競爭戰略模式選擇的核心問題。在孫子看來,兵家追求的最高目標和理想境界,并不是要求指揮員在軍事上“百戰百勝”,而是要求他們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孫武指出:“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保ā秾O子兵法•謀攻篇》)即認為不經過兵戰而能使敵國、敵軍完全地屈服于我,這是兵戰全勝的上策。《史記•淮陰侯列傳》載,韓信以兵戰消滅趙國后,聽取趙國謀士李左車之計,以謀伐燕。李左車對他分析說:你連克魏、代、趙三國,將士十分疲勞,若再以疲勞之兵攻燕,燕國憑險而守,恐于將軍不利。不若挾滅趙之威,陳兵于燕國邊疆,擺出一副咄咄逼人的進攻架勢,再派一名能言善辯之人,對燕王曉之以利害。燕王在韓信重兵壓境的情況下,見到他的書信后,即表示同意歸降。這樣,韓信未費一兵一卒,只憑一紙書信,就順利地降服了燕國。事實證明,“以謀伐燕”是滅燕的最佳戰略選擇。孫子根據兵戰的直接對立程度和費用效益比值大小的狀況,還為“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全勝之策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競爭戰略選擇模式。他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保ā秾O子兵法•謀攻篇》)意謂用兵之上策是以謀伐敵,即以智謀而不以兵戰迫使敵人屈服。所以把“伐謀”稱為上策,一則“伐謀”是一種非直接對抗性競爭戰略,有可能采用非進攻性謀略取勝,二則不花多大費用即可達到全勝目的。
“伐交”次于“伐謀”,是因為這種競爭是一種非對抗性競爭戰略,采用各種非軍事手段以孤立對手的辦法,所花費用也不大?!胺ケ边@種“硬戰”方式,是一種直接對抗性的競爭,以武力戰勝敵人,費用高而效益小?!肮コ恰眲t是一種直接暴力對抗性競爭戰略,不但費時、費力,而且犧牲大,這是不得已而為之,故為下策。根據以上四種競爭戰略模式的分析,孫子做出結論說:“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保ā吨\攻篇》)在他看來,善用兵者,是不以“伐兵”、“攻城”勝敵,而以“伐謀”、“伐交”迫使敵人屈服。如果萬不得已而攻城,亦不必采取硬攻的辦法。即使以武力滅人之國亦不可曠日持久,應當速戰速決。這樣,就可以通過全爭達到全勝的目的。故張預說:“不戰則士不傷,不攻則力不屈,不久則財不費,以完全立勝于天下,故無頓兵血刃之害,而有國富民強之利,斯良將計攻之術也?!备鶕陨戏治?,孫子競爭戰略選擇模式,主要包括戰略選擇目標、戰略選擇標準和戰略選擇方式三部分。在“伐謀”、“伐交”、“伐兵”、“攻城”四種競爭戰略方式選擇上,孫子是以“合于利而動,不合于利而止”,“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為戰略選擇準則的。根據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靈活地交替使用這四種競爭戰略方式,以爭取全勝。一般說來,軍爭為利,則采取主動出擊戰略;軍事為危,則采取被動反擊戰略。只有善于選擇與運用孫子競爭戰略選擇模式的人,才稱得上是一位善于兵戰與商戰的人。
二、“上兵伐謀”與企業競爭戰略的選擇
“不戰而屈人之兵”,既是兵戰的最高目標和理想境界,也是商戰的最高目標和理想境界。這一戰略目標要求企業家以最小代價得到最大效益,即把耗費盡可能降到最低,效益盡可能提到最高。在企業經營中,一定要考慮所需代價,只計獲取不計耗費的做法是不明智的。所謂企業效益,一是經濟效益,力爭獲取最高利潤;二是社會效益,即辦企業必須有利于推動生產發展和社會精神文明建設,把提高企業利潤與提高人民生活,發展社會生產和保護生態環境結合起來。
辦企業、搞建設,只有把“不戰而屈人之兵”作為最高目標,才有可能創造出企業的高效益;只有創造出企業的高效益,才能服務于社會和民眾。如果耗費太大或得失相當或得不償失,雖有高產量也是不會算的。只有那種低耗費、高利潤、利國利民的發展戰略,才是企業全勝的經營戰略。如黑龍江肇州,過去在制定經濟發展戰略時,只注意單一地抓農業,結果農業也沒搞上去;后來搞工農業并舉;又互相脫節;經濟效益也不大。
根據“上兵伐謀”的代價最小、效益最大的伐謀原則,不但要求企業家在市場競爭中善于綜合利用各種競爭手段,因為商戰是競爭各方的政治、經濟、外交、天時、地理和領導素質諸因素的全面較量,一切決定商戰的因素皆可成為制勝的手段,而且還要求企業決策時要準備好上、中、下三策,爭取上策,保證中策,力避下策。在市場競爭中,要想戰勝對手,不僅取決于企業的雄厚資金、高科技人才、商品的規格、質量、價格等硬性條件,也取決于企業的經營與形象、服務與決策等軟性條件。在這些因素和條件中,應選擇最佳的競爭方式?!氨鴳稹敝械摹胺ブ\”、“伐交”手段,在商戰中也是不可或缺的競爭手段。
在市場競爭中,以“伐謀”手段來促進企業發展,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集中地體現在“以名求利”的競爭戰略選擇上?!耙悦罄?,既包括名牌產品效應,也包括名人、名節、名勝、名店效應。名牌產品是人類智慧和企業信譽的象征,也是一種無形的社會財富。四川省樂山市既不沿海也不垂邊,但是智慧的樂山人把樂山大佛、峨嵋山、三蘇祠和郭沫若故居等風景名勝轉化成經濟優勢,響亮地喊出了:“讓樂山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樂山”的口號,通過樂山的名勝效應,使樂山市同5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濟文化和科技合作關系,興建三資企業200多家,并在全國各地創辦了164家窗口企業和131個貿易窗口,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格局,每年經濟貿易額高達15億元以上。
“咸亨酒店”原是浙江紹興一家只售黃酒、菌香豆、豆腐干的小酒店,只因魯迅先生在《孔乙己》一文中的生動描繪而成名店。中國改革開放后,紹興市政府決定重新修復“咸亨酒店”,海內外游客紛紛慕名而來,生意十分紅火。紹興人還借助“名牌延伸”,相繼推出“咸亨牌腐乳”、“咸亨牌霉干菜”等系列產品,又興修了“咸亨旅游城”,成立了現代企業集團—咸亨集團?!跋毯唷边@面酒旗已成為紹興人對外招商引資的重要招牌。可見,名店效應也是不可忽視的。
為了實現“上兵伐謀”的戰略選擇,企業家在高層競爭中,就不能囿于一種產品、沿著一條道走到黑,應當推行“一業為主,多種經營”的戰略決策,即應當延伸已有的生產能力,開辟新的產品群,也不能囿于一種產品規格和型號,而應延伸自己研究能力,開辟更新系列產品,也不應局限于一種經營模式,而應延伸自己的銷售能力,開辟多種經營和連鎖經營。如陜西咸陽偏轉集團公司的是改革大潮中涌現出來的新型電子企業。企業領導認識到,要想使偏轉集團在市場競爭中獲勝,就必須盡快地改變“走鋼絲繩”的單一產品結構,推行“一業為主,多種經營”的經營之道,形成多品種、大規模的發展格局。正因為它采取了“多條腿走路”和“發展外向型經濟”的戰略決策,使偏轉集團呈現出超常規跳躍式的發展態勢,成為中國電子行業中一顆璀璨奪目的新星。
市場如水,企業似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市場的變化可以為企業提供機遇,也會帶來預測不到的風險。依據“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指導思想,精于謀略設計,克服“市場不適應癥”,采取與市場變化相應的戰略決策,這是企業能否成功的決竅。兵無常勢,企業經營亦無定勢。每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必須具有適應于市場變化需要的“絕招”。不管是哪一種“絕招”,都是企業家的智慧的產物,都是企業家對市場進行調查研究后的一種理論升華。這說明,“上兵伐謀”是一條千真萬確的真理。
三、“上兵伐謀”與企業經營機制的選擇
在企業經營機制上,不管是引進競爭還是采用聯合,都是達到代價最小,效益最大的全勝手段。從八十年代以來,在西方管理學中,充分肯定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片面地強調競爭手段的重要性。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邁克爾•波特將自己的著作命名為《競爭戰略》、《競爭優勢》、《國際競爭戰略》等,就是這一管理思想的集中反映。但是近年來,在企業經營中,由于引進了中國古代的“以和為貴”的管理思想,開始認識到片面強調競爭的思維定式有許多缺陷。服務顧客、服務市場的共同目的,決定了企業聯合的可能性。
為了獲取企業的最高效益,推進企業向前發展,企業應當與供應商、用戶和競爭對手建立和諧的戰略伙伴關系。在市場競爭中,各企業之間,應當尋求和睦相處的可能性,并將各自的優勢聯合起來,努力開拓與擴大市場空間,并分享其利益。根據企業之間建立合作戰略伙伴關系的新的思維方式,在目前強手如林的國際市場競爭中,將是從內部管理到市場營銷的高水平、高技術、系列化、集團化的超級競爭。在這種新的形勢下,走聯合之路,是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化的重要途徑。
不同地區之間的聯合,也可以達到優勢互補?!熬┙蚣铰摵?,共建京津大經濟圈”的構想,進入實際運行階段的所呈現出的良好發展態勢,就是一個有力證明。聯合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合資經營(即不同企業共同投資建立新的合資企業,如美國通用汽車公司與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共同創辦新聯合汽車公司,雙方各擁有50%的股份)、持有股權(即企業通過互相購股或單方購股進行合作)、合作協議(包括許可證合同、供應合同、銷售合同、生產制造合同、技術交換合同和聯合開發協議)等。聯合的領域也是多種多樣的,如研究與開發技術的聯合,市場開拓的聯合,產品生產的聯合,用戶或供應商的聯合,售后服務、人力資源開發、財力資源的聯合等。
如何正確地選擇企業聯合形式與聯合領域,是企業家根據市場運行規律和自己企業的實際需要而加以決定的。在這里,“上兵伐謀”是至關重要的。如果聯合形式和聯合領域選擇得好,即可從聯合中獲得降低交易成本,分攤開發與生產成本,利用互補資源,降低經營風險,創造規模經濟,順利進入市場等好處,達到代價小,獲利大的戰略目的。在企業聯合中,聯合伙伴的選擇也是十分重要的。應當選擇價值觀與聯合動機較接近、具有高信任度的戰略伙伴,使雙方溝通變得容易,利益容易協調,保持互信的友好關系。如果聯合伙伴的選擇是不理想的,也會給自己的企業帶來損失。在聯合伙伴選擇上,也需要企業家的高度睿智與超群的辨別能力。
為了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略目的,市場競爭是一種重要手段。市場競爭也有過度競爭與適度競爭之分。在這兩種競爭中,適度競爭為上策,過度競爭則為下策。從宏觀上看,適度競爭不但有利于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使社會資源更多地流向效率高、成本低、效益好的企業,有利于促進企業努力降低成本和價格,提高服務質量,而且也有利于促進新技術、新工藝、新經營之道的創新。但是,過度競爭則會由于重復設置而導致社會資源的浪費,使各競爭企業的利益受到損害。從微觀上看,適度競爭可以使企業趕走原競爭者,防止潛在競爭者的進入,給企業帶來更大的市場空間和較高的利潤率。但是過度競爭也可能使企業為了占領市場而放棄自己的原有市場優勢和優勢產品,使企業分散資金,忽略基礎研究,甚至有可能走上兩敗俱傷的道路,使潛在競爭者或替代很容易地進入本產業市場,不但使整個行業受損,自己的企業也會遭殃。
在理性消費時代,由于物質不很充裕,消費者首先著眼于產品是否經久耐用,較多考慮的是產品的質量、功能和價格三大要素,以“好與壞”作為評判產品的標準。進入感性消費時代后,物質比較充裕,多數國家已是買方市場,物美價廉已不再是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唯一標準,而是更多地關注所買的商品能否給自己生活帶來活力、充實、舒適和美感,而且還要求企業不斷地完善服務系統,最大限度地滿足顧客的要求。于是評判產品標準成了顧客“滿意與不滿意”。這就要求企業必須從顧客的需求出發,開發出令顧客滿意的產品,必須提供令顧客滿意的服務。只有在產品質量和顧客服務上下工夫,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占有優勢。所以,美國著名管理學家李維特指出:“新的競爭不在于工廠制造的產品,而在于能否給產品加上包裝、服務、廣告、咨詢、融資、送貨、保管或顧客認為有價值的其它東西?!?/p>
在競爭方式選擇上,無形競爭優于有形競爭;在有形競爭中,顧客服務和產品競爭優于價格競爭和廣告宣傳。所以,明智的企業家在競爭方式上,以選擇“無形競爭”、服務競爭和產品競爭為上策。在競爭者的選擇上,對于有利于自己企業發展的好的競爭者,采取鼓勵扶植,允許其存在的方針,而對那些壞的競爭者,則采取沉重打擊的態度。只有選擇合理的競爭方式和合適的競爭者,才能達到代價最少、獲利最大的戰略目的。在競爭方式選擇上,孫子最推崇的是通過“伐謀”、“伐交”手段,達到不戰而勝的目的,并非都是豁出老本拼個你死我活。在不得已而“伐兵”、“攻城”時,也要根據競爭雙方力量對比的實際情況進行戰略選擇?!秾O子兵法•謀攻篇》指出:“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如果把這六種“伐兵”戰術應用于商戰,要求企業家在市場競爭中,要善于根據競爭雙方力量的對比,進行恰當的戰術選擇。當我有十倍于對手的絕對經濟優勢,就可以采取“圍困制勝”的戰術;當我有五倍于競爭對手的優勢,就可以采取“主動進攻”戰術;當我有一倍于競爭對手的優勢,就可采取“分而食之”戰術;當我于競爭對手力量相當時,就可設奇謀以勝之;當我力量小于競爭對手時,就可以采取“主動退卻”戰術,即應逃匿兵形,不令敵知,設奇伏以待之,設詭詐以疑之,誘敵深入,各個擊破;當我方的各種條件均不如競爭對手時,就可以采取“避免沖突”戰術,以保存勢力,等待時機。如果我方力量不如競爭對手卻要堅持硬拼,就會失敗,成為強手的俘虜。所以,在市場競爭中,企業家必須學會謹慎地選擇競爭戰術。如果過于輕視競爭對手而盲目驕傲,在商戰中沒有不失敗的。
四、結語
以上粗略地介紹了《孫子兵法》中“不戰而屈人之兵”在現代企業競爭中的應用?!秾O子兵法》的內容十分豐富,還有許多原則、方法、謀略可供企業領導者借鑒,也等待我們去開發、研究。但是,兵法畢竟是兵法,并非所有的原則、謀略都可以用于企業競爭。因此,我們在運用兵法于于現代企業競爭時,絕不能生搬硬套。而應取其精華,為我所用。
參考書目:
1、劉紅松:《企業戰略管理新思維》,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
2、徐康寧:《現代企業競爭戰略》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3、康敏:《現代企業市場競爭策略的選擇》,《財會研究》2005年第12期。
4、汪小政、嚴廣樂:《淺析策略聯盟在現代企業競爭中的應用》,《.咸寧師專學報》2002年第1期。
關鍵詞:經營機制 競爭戰略 孫子兵法
一、孫子競爭戰略選擇模式
在兵戰中,如何運用智謀,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效益,這是孫子競爭戰略模式選擇的核心問題。在孫子看來,兵家追求的最高目標和理想境界,并不是要求指揮員在軍事上“百戰百勝”,而是要求他們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孫武指出:“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保ā秾O子兵法謀攻篇》)即認為不經過兵戰而能使敵國、敵軍完全地屈服于我,這是兵戰全勝的上策?!妒酚浕搓幒盍袀鳌份d,韓信以兵戰消滅趙國后,聽取趙國謀士李左車之計,以謀伐燕。李左車對他分析說:你連克魏、代、趙三國,將士十分疲勞,若再以疲勞之兵攻燕,燕國憑險而守,恐于將軍不利。不若挾滅趙之威,陳兵于燕國邊疆,擺出一副咄咄逼人的進攻架勢,再派一名能言善辯之人,對燕王曉之以利害。燕王在韓信重兵壓境的情況下,見到他的書信后,即表示同意歸降。這樣,韓信未費一兵一卒,只憑一紙書信,就順利地降服了燕國。事實證明,“以謀伐燕”是滅燕的最佳戰略選擇。孫子根據兵戰的直接對立程度和費用效益比值大小的狀況,還為“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全勝之策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競爭戰略選擇模式。他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保ā秾O子兵法謀攻篇》)意謂用兵之上策是以謀伐敵,即以智謀而不以兵戰迫使敵人屈服。所以把“伐謀”稱為上策,一則“伐謀”是一種非直接對抗性競爭戰略,有可能采用非進攻性謀略取勝,二則不花多大費用即可達到全勝目的。
“伐交”次于“伐謀”,是因為這種競爭是一種非對抗性競爭戰略,采用各種非軍事手段以孤立對手的辦法,所花費用也不大?!胺ケ边@種“硬戰”方式,是一種直接對抗性的競爭,以武力戰勝敵人,費用高而效益小?!肮コ恰眲t是一種直接暴力對抗性競爭戰略,不但費時、費力,而且犧牲大,這是不得已而為之,故為下策。根據以上四種競爭戰略模式的分析,孫子做出結論說:“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保ā吨\攻篇》)在他看來,善用兵者,是不以“伐兵”、“攻城”勝敵,而以“伐謀”、“伐交”迫使敵人屈服。如果萬不得已而攻城,亦不必采取硬攻的辦法。即使以武力滅人之國亦不可曠日持久,應當速戰速決。這樣,就可以通過全爭達到全勝的目的。故張預說:“不戰則士不傷,不攻則力不屈,不久則財不費,以完全立勝于天下,故無頓兵血刃之害,而有國富民強之利,斯良將計攻之術也。”根據以上分析,孫子競爭戰略選擇模式,主要包括戰略選擇目標、戰略選擇標準和戰略選擇方式三部分。在“伐謀”、“伐交”、“伐兵”、“攻城”四種競爭戰略方式選擇上,孫子是以“合于利而動,不合于利而止”,“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為戰略選擇準則的。根據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靈活地交替使用這四種競爭戰略方式,以爭取全勝。一般說來,軍爭為利,則采取主動出擊戰略;軍事為危,則采取被動反擊戰略。只有善于選擇與運用孫子競爭戰略選擇模式的人,才稱得上是一位善于兵戰與商戰的人。
二、“上兵伐謀”與企業競爭戰略的選擇
“不戰而屈人之兵”,既是兵戰的最高目標和理想境界,也是商戰的最高目標和理想境界。這一戰略目標要求企業家以最小代價得到最大效益,即把耗費盡可能降到最低,效益盡可能提到最高。在企業經營中,一定要考慮所需代價,只計獲取不計耗費的做法是不明智的。所謂企業效益,一是經濟效益,力爭獲取最高利潤;二是社會效益,即辦企業必須有利于推動生產發展和社會精神文明建設,把提高企業利潤與提高人民生活,發展社會生產和保護生態環境結合起來。
辦企業、搞建設,只有把“不戰而屈人之兵”作為最高目標,才有可能創造出企業的高效益;只有創造出企業的高效益,才能服務于社會和民眾。如果耗費太大或得失相當或得不償失,雖有高產量也是不會算的。只有那種低耗費、高利潤、利國利民的發展戰略,才是企業全勝的經營戰略。如黑龍江肇州,過去在制定經濟發展戰略時,只注意單一地抓農業,結果農業也沒搞上去;后來搞工農業并舉;又互相脫節;經濟效益也不大。
根據“上兵伐謀”的代價最小、效益最大的伐謀原則,不但要求企業家在市場競爭中善于綜合利用各種競爭手段,因為商戰是競爭各方的政治、經濟、外交、天時、地理和領導素質諸因素的全面較量,一切決定商戰的因素皆可成為制勝的手段,而且還要求企業決策時要準備好上、中、下三策,爭取上策,保證中策,力避下策。在市場競爭中,要想戰勝對手,不僅取決于企業的雄厚資金、高科技人才、商品的規格、質量、價格等硬性條件,也取決于企業的經營與形象、服務與決策等軟性條件。在這些因素和條件中,應選擇最佳的競爭方式?!氨鴳稹敝械摹胺ブ\”、“伐交”手段,在商戰中也是不可或缺的競爭手段。
在市場競爭中,以“伐謀”手段來促進企業發展,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集中地體現在“以名求利”的競爭戰略選擇上?!耙悦罄?,既包括名牌產品效應,也包括名人、名節、名勝、名店效應。名牌產品是人類智慧和企業信譽的象征,也是一種無形的社會財富。四川省樂山市既不沿海也不垂邊,但是智慧的樂山人把樂山大佛、峨嵋山、三蘇祠和郭沫若故居等風景名勝轉化成經濟優勢,響亮地喊出了:“讓樂山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樂山”的口號,通過樂山的名勝效應,使樂山市同5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濟文化和科技合作關系,興建三資企業200多家,并在全國各地創辦了164家窗口企業和131個貿易窗口,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格局,每年經濟貿易額高達15億元以上。
“咸亨酒店”原是浙江紹興一家只售黃酒、菌香豆、豆腐干的小酒店,只因魯迅先生在《孔乙己》一文中的生動描繪而成名店。中國改革開放后,紹興市政府決定重新修復“咸亨酒店”,海內外游客紛紛慕名而來,生意十分紅火。紹興人還借助“名牌延伸”,相繼推出“咸亨牌腐乳”、“咸亨牌霉干菜”等系列產品,又興修了“咸亨旅游城”,成立了現代企業集團—咸亨集團?!跋毯唷边@面酒旗已成為紹興人對外招商引資的重要招牌??梢?,名店效應也是不可忽視的。
為了實現“上兵伐謀”的戰略選擇,企業家在高層競爭中,就不能囿于一種產品、沿著一條道走到黑,應當推行“一業為主,多種經營”的戰略決策,即應當延伸已有的生產能力,開辟新的產品群,也不能囿于一種產品規格和型號,而應延伸自己研究能力,開辟更新系列產品,也不應局限于一種經營模式,而應延伸自己的銷售能力,開辟多種經營和連鎖經營。如陜西咸陽偏轉集團公司的是改革大潮中涌現出來的新型電子企業。企業領導認識到,要想使偏轉集團在市場競爭中獲勝,就必須盡快地改變“走鋼絲繩”的單一產品結構,推行“一業為主,多種經營”的經營之道,形成多品種、大規模的發展格局。正因為它采取了“多條腿走路”和“發展外向型經濟”的戰略決策,使偏轉集團呈現出超常規跳躍式的發展態勢,成為中國電子行業中一顆璀璨奪目的新星。
市場如水,企業似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市場的變化可以為企業提供機遇,也會帶來預測不到的風險。依據“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指導思想,精于謀略設計,克服“市場不適應癥”,采取與市場變化相應的戰略決策,這是企業能否成功的決竅。兵無常勢,企業經營亦無定勢。每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必須具有適應于市場變化需要的“絕招”。不管是哪一種“絕招”,都是企業家的智慧的產物,都是企業家對市場進行調查研究后的一種理論升華。這說明,“上兵伐謀”是一條千真萬確的真理。
三、“上兵伐謀”與企業經營機制的選擇
在企業經營機制上,不管是引進競爭還是采用聯合,都是達到代價最小,效益最大的全勝手段。從八十年代以來,在西方管理學中,充分肯定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片面地強調競爭手段的重要性。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邁克爾波特將自己的著作命名為《競爭戰略》、《競爭優勢》、《國際競爭戰略》等,就是這一管理思想的集中反映。但是近年來,在企業經營中,由于引進了中國古代的“以和為貴”的管理思想,開始認識到片面強調競爭的思維定式有許多缺陷。服務顧客、服務市場的共同目的,決定了企業聯合的可能性。
為了獲取企業的最高效益,推進企業向前發展,企業應當與供應商、用戶和競爭對手建立和諧的戰略伙伴關系。在市場競爭中,各企業之間,應當尋求和睦相處的可能性,并將各自的優勢聯合起來,努力開拓與擴大市場空間,并分享其利益。根據企業之間建立合作戰略伙伴關系的新的思維方式,在目前強手如林的國際市場競爭中,將是從內部管理到市場營銷的高水平、高技術、系列化、集團化的超級競爭。在這種新的形勢下,走聯合之路,是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化的重要途徑。
不同地區之間的聯合,也可以達到優勢互補?!熬┙蚣铰摵希步ň┙虼蠼洕Α钡臉嬒?,進入實際運行階段的所呈現出的良好發展態勢,就是一個有力證明。聯合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合資經營(即不同企業共同投資建立新的合資企業,如美國通用汽車公司與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共同創辦新聯合汽車公司,雙方各擁有50%的股份)、持有股權(即企業通過互相購股或單方購股進行合作)、合作協議(包括許可證合同、供應合同、銷售合同、生產制造合同、技術交換合同和聯合開發協議)等。聯合的領域也是多種多樣的,如研究與開發技術的聯合,市場開拓的聯合,產品生產的聯合,用戶或供應商的聯合,售后服務、人力資源開發、財力資源的聯合等。
如何正確地選擇企業聯合形式與聯合領域,是企業家根據市場運行規律和自己企業的實際需要而加以決定的。在這里,“上兵伐謀”是至關重要的。如果聯合形式和聯合領域選擇得好,即可從聯合中獲得降低交易成本,分攤開發與生產成本,利用互補資源,降低經營風險,創造規模經濟,順利進入市場等好處,達到代價小,獲利大的戰略目的。在企業聯合中,聯合伙伴的選擇也是十分重要的。應當選擇價值觀與聯合動機較接近、具有高信任度的戰略伙伴,使雙方溝通變得容易,利益容易協調,保持互信的友好關系。如果聯合伙伴的選擇是不理想的,也會給自己的企業帶來損失。在聯合伙伴選擇上,也需要企業家的高度睿智與超群的辨別能力。
為了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略目的,市場競爭是一種重要手段。市場競爭也有過度競爭與適度競爭之分。在這兩種競爭中,適度競爭為上策,過度競爭則為下策。從宏觀上看,適度競爭不但有利于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使社會資源更多地流向效率高、成本低、效益好的企業,有利于促進企業努力降低成本和價格,提高服務質量,而且也有利于促進新技術、新工藝、新經營之道的創新。但是,過度競爭則會由于重復設置而導致社會資源的浪費,使各競爭企業的利益受到損害。從微觀上看,適度競爭可以使企業趕走原競爭者,防止潛在競爭者的進入,給企業帶來更大的市場空間和較高的利潤率。但是過度競爭也可能使企業為了占領市場而放棄自己的原有市場優勢和優勢產品,使企業分散資金,忽略基礎研究,甚至有可能走上兩敗俱傷的道路,使潛在競爭者或替代很容易地進入本產業市場,不但使整個行業受損,自己的企業也會遭殃。
在理性消費時代,由于物質不很充裕,消費者首先著眼于產品是否經久耐用,較多考慮的是產品的質量、功能和價格三大要素,以“好與壞”作為評判產品的標準。進入感性消費時代后,物質比較充裕,多數國家已是買方市場,物美價廉已不再是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唯一標準,而是更多地關注所買的商品能否給自己生活帶來活力、充實、舒適和美感,而且還要求企業不斷地完善服務系統,最大限度地滿足顧客的要求。于是評判產品標準成了顧客“滿意與不滿意”。這就要求企業必須從顧客的需求出發,開發出令顧客滿意的產品,必須提供令顧客滿意的服務。只有在產品質量和顧客服務上下工夫,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占有優勢。所以,美國著名管理學家李維特指出:“新的競爭不在于工廠制造的產品,而在于能否給產品加上包裝、服務、廣告、咨詢、融資、送貨、保管或顧客認為有價值的其它東西?!?/p>
在競爭方式選擇上,無形競爭優于有形競爭;在有形競爭中,顧客服務和產品競爭優于價格競爭和廣告宣傳。所以,明智的企業家在競爭方式上,以選擇“無形競爭”、服務競爭和產品競爭為上策。在競爭者的選擇上,對于有利于自己企業發展的好的競爭者,采取鼓勵扶植,允許其存在的方針,而對那些壞的競爭者,則采取沉重打擊的態度。只有選擇合理的競爭方式和合適的競爭者,才能達到代價最少、獲利最大的戰略目的。在競爭方式選擇上,孫子最推崇的是通過“伐謀”、“伐交”手段,達到不戰而勝的目的,并非都是豁出老本拼個你死我活。在不得已而“伐兵”、“攻城”時,也要根據競爭雙方力量對比的實際情況進行戰略選擇?!秾O子兵法謀攻篇》指出:“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比绻堰@六種“伐兵”戰術應用于商戰,要求企業家在市場競爭中,要善于根據競爭雙方力量的對比,進行恰當的戰術選擇。當我有十倍于對手的絕對經濟優勢,就可以采取“圍困制勝”的戰術;當我有五倍于競爭對手的優勢,就可以采取“主動進攻”戰術;當我有一倍于競爭對手的優勢,就可采取“分而食之”戰術;當我于競爭對手力量相當時,就可設奇謀以勝之;當我力量小于競爭對手時,就可以采取“主動退卻”戰術,即應逃匿兵形,不令敵知,設奇伏以待之,設詭詐以疑之,誘敵深入,各個擊破;當我方的各種條件均不如競爭對手時,就可以采取“避免沖突”戰術,以保存勢力,等待時機。如果我方力量不如競爭對手卻要堅持硬拼,就會失敗,成為強手的俘虜。所以,在市場競爭中,企業家必須學會謹慎地選擇競爭戰術。如果過于輕視競爭對手而盲目驕傲,在商戰中沒有不失敗的。
四、結 語
以上粗略地介紹了《孫子兵法》中“不戰而屈人之兵”在現代企業競爭中的應用?!秾O子兵法》的內容十分豐富,還有許多原則、方法、謀略可供企業領導者借鑒,也等待我們去開發、研究。但是,兵法畢竟是兵法,并非所有的原則、謀略都可以用于企業競爭。因此,我們在運用兵法于于現代企業競爭時,絕不能生搬硬套。而應取其精華,為我所用。
參考文獻
1、劉紅松:《企業戰略管理新思維》,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
2、徐康寧:《現代企業競爭戰略》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3、項保華:《戰略管理——藝術與實務》,華夏出版社2002年版。
4、李相銀:《企業戰略管理模型》,中國工業經濟,2002年版。
5、金占明:《戰略管理——超競爭環境下的選擇》,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6、徐二明:《企業戰略管理》,中國經濟出版社2002年版。
7、康敏:《現代企業市場競爭策略的選擇》,《財會研究》2005年第12期。
關鍵詞:經營機制競爭戰略孫子兵法
一、孫子競爭戰略選擇模式
在兵戰中,如何運用智謀,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效益,這是孫子競爭戰略模式選擇的核心問題。在孫子看來,兵家追求的最高目標和理想境界,并不是要求指揮員在軍事上“百戰百勝”,而是要求他們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孫武指出:“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保ā秾O子兵法•謀攻篇》)即認為不經過兵戰而能使敵國、敵軍完全地屈服于我,這是兵戰全勝的上策。《史記•淮陰侯列傳》載,韓信以兵戰消滅趙國后,聽取趙國謀士李左車之計,以謀伐燕。李左車對他分析說:你連克魏、代、趙三國,將士十分疲勞,若再以疲勞之兵攻燕,燕國憑險而守,恐于將軍不利。不若挾滅趙之威,陳兵于燕國邊疆,擺出一副咄咄逼人的進攻架勢,再派一名能言善辯之人,對燕王曉之以利害。燕王在韓信重兵壓境的情況下,見到他的書信后,即表示同意歸降。這樣,韓信未費一兵一卒,只憑一紙書信,就順利地降服了燕國。事實證明,“以謀伐燕”是滅燕的最佳戰略選擇。孫子根據兵戰的直接對立程度和費用效益比值大小的狀況,還為“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全勝之策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競爭戰略選擇模式。他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保ā秾O子兵法•謀攻篇》)意謂用兵之上策是以謀伐敵,即以智謀而不以兵戰迫使敵人屈服。所以把“伐謀”稱為上策,一則“伐謀”是一種非直接對抗性競爭戰略,有可能采用非進攻性謀略取勝,二則不花多大費用即可達到全勝目的。
“伐交”次于“伐謀”,是因為這種競爭是一種非對抗性競爭戰略,采用各種非軍事手段以孤立對手的辦法,所花費用也不大?!胺ケ边@種“硬戰”方式,是一種直接對抗性的競爭,以武力戰勝敵人,費用高而效益小。“攻城”則是一種直接暴力對抗性競爭戰略,不但費時、費力,而且犧牲大,這是不得已而為之,故為下策。根據以上四種競爭戰略模式的分析,孫子做出結論說:“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謀攻篇》)在他看來,善用兵者,是不以“伐兵”、“攻城”勝敵,而以“伐謀”、“伐交”迫使敵人屈服。如果萬不得已而攻城,亦不必采取硬攻的辦法。即使以武力滅人之國亦不可曠日持久,應當速戰速決。這樣,就可以通過全爭達到全勝的目的。故張預說:“不戰則士不傷,不攻則力不屈,不久則財不費,以完全立勝于天下,故無頓兵血刃之害,而有國富民強之利,斯良將計攻之術也?!备鶕陨戏治觯瑢O子競爭戰略選擇模式,主要包括戰略選擇目標、戰略選擇標準和戰略選擇方式三部分。在“伐謀”、“伐交”、“伐兵”、“攻城”四種競爭戰略方式選擇上,孫子是以“合于利而動,不合于利而止”,“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為戰略選擇準則的。根據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靈活地交替使用這四種競爭戰略方式,以爭取全勝。一般說來,軍爭為利,則采取主動出擊戰略;軍事為危,則采取被動反擊戰略。只有善于選擇與運用孫子競爭戰略選擇模式的人,才稱得上是一位善于兵戰與商戰的人。
二、“上兵伐謀”與企業競爭戰略的選擇
“不戰而屈人之兵”,既是兵戰的最高目標和理想境界,也是商戰的最高目標和理想境界。這一戰略目標要求企業家以最小代價得到最大效益,即把耗費盡可能降到最低,效益盡可能提到最高。在企業經營中,一定要考慮所需代價,只計獲取不計耗費的做法是不明智的。所謂企業效益,一是經濟效益,力爭獲取最高利潤;二是社會效益,即辦企業必須有利于推動生產發展和社會精神文明建設,把提高企業利潤與提高人民生活,發展社會生產和保護生態環境結合起來。
辦企業、搞建設,只有把“不戰而屈人之兵”作為最高目標,才有可能創造出企業的高效益;只有創造出企業的高效益,才能服務于社會和民眾。如果耗費太大或得失相當或得不償失,雖有高產量也是不會算的。只有那種低耗費、高利潤、利國利民的發展戰略,才是企業全勝的經營戰略。如黑龍江肇州,過去在制定經濟發展戰略時,只注意單一地抓農業,結果農業也沒搞上去;后來搞工農業并舉;又互相脫節;經濟效益也不大。
根據“上兵伐謀”的代價最小、效益最大的伐謀原則,不但要求企業家在市場競爭中善于綜合利用各種競爭手段,因為商戰是競爭各方的政治、經濟、外交、天時、地理和領導素質諸因素的全面較量,一切決定商戰的因素皆可成為制勝的手段,而且還要求企業決策時要準備好上、中、下三策,爭取上策,保證中策,力避下策。在市場競爭中,要想戰勝對手,不僅取決于企業的雄厚資金、高科技人才、商品的規格、質量、價格等硬性條件,也取決于企業的經營與形象、服務與決策等軟性條件。在這些因素和條件中,應選擇最佳的競爭方式?!氨鴳稹敝械摹胺ブ\”、“伐交”手段,在商戰中也是不可或缺的競爭手段。
在市場競爭中,以“伐謀”手段來促進企業發展,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集中地體現在“以名求利”的競爭戰略選擇上?!耙悦罄?,既包括名牌產品效應,也包括名人、名節、名勝、名店效應。名牌產品是人類智慧和企業信譽的象征,也是一種無形的社會財富。四川省樂山市既不沿海也不垂邊,但是智慧的樂山人把樂山大佛、峨嵋山、三蘇祠和郭沫若故居等風景名勝轉化成經濟優勢,響亮地喊出了:“讓樂山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樂山”的口號,通過樂山的名勝效應,使樂山市同5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濟文化和科技合作關系,興建三資企業200多家,并在全國各地創辦了164家窗口企業和131個貿易窗口,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格局,每年經濟貿易額高達15億元以上。
“咸亨酒店”原是浙江紹興一家只售黃酒、菌香豆、豆腐干的小酒店,只因魯迅先生在《孔乙己》一文中的生動描繪而成名店。中國改革開放后,紹興市政府決定重新修復“咸亨酒店”,海內外游客紛紛慕名而來,生意十分紅火。紹興人還借助“名牌延伸”,相繼推出“咸亨牌腐乳”、“咸亨牌霉干菜”等系列產品,又興修了“咸亨旅游城”,成立了現代企業集團—咸亨集團?!跋毯唷边@面酒旗已成為紹興人對外招商引資的重要招牌??梢姡晷彩遣豢珊鲆暤?。
為了實現“上兵伐謀”的戰略選擇,企業家在高層競爭中,就不能囿于一種產品、沿著一條道走到黑,應當推行“一業為主,多種經營”的戰略決策,即應當延伸已有的生產能力,開辟新的產品群,也不能囿于一種產品規格和型號,而應延伸自己研究能力,開辟更新系列產品,也不應局限于一種經營模式,而應延伸自己的銷售能力,開辟多種經營和連鎖經營。如陜西咸陽偏轉集團公司的是改革大潮中涌現出來的新型電子企業。企業領導認識到,要想使偏轉集團在市場競爭中獲勝,就必須盡快地改變“走鋼絲繩”的單一產品結構,推行“一業為主,多種經營”的經營之道,形成多品種、大規模的發展格局。正因為它采取了“多條腿走路”和“發展外向型經濟”的戰略決策,使偏轉集團呈現出超常規跳躍式的發展態勢,成為中國電子行業中一顆璀璨奪目的新星。
市場如水,企業似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市場的變化可以為企業提供機遇,也會帶來預測不到的風險。依據“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指導思想,精于謀略設計,克服“市場不適應癥”,采取與市場變化相應的戰略決策,這是企業能否成功的決竅。兵無常勢,企業經營亦無定勢。每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必須具有適應于市場變化需要的“絕招”。不管是哪一種“絕招”,都是企業家的智慧的產物,都是企業家對市場進行調查研究后的一種理論升華。這說明,“上兵伐謀”是一條千真萬確的真理。
三、“上兵伐謀”與企業經營機制的選擇
在企業經營機制上,不管是引進競爭還是采用聯合,都是達到代價最小,效益最大的全勝手段。從八十年代以來,在西方管理學中,充分肯定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片面地強調競爭手段的重要性。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邁克爾•波特將自己的著作命名為《競爭戰略》、《競爭優勢》、《國際競爭戰略》等,就是這一管理思想的集中反映。但是近年來,在企業經營中,由于引進了中國古代的“以和為貴”的管理思想,開始認識到片面強調競爭的思維定式有許多缺陷。服務顧客、服務市場的共同目的,決定了企業聯合的可能性。
為了獲取企業的最高效益,推進企業向前發展,企業應當與供應商、用戶和競爭對手建立和諧的戰略伙伴關系。在市場競爭中,各企業之間,應當尋求和睦相處的可能性,并將各自的優勢聯合起來,努力開拓與擴大市場空間,并分享其利益。根據企業之間建立合作戰略伙伴關系的新的思維方式,在目前強手如林的國際市場競爭中,將是從內部管理到市場營銷的高水平、高技術、系列化、集團化的超級競爭。在這種新的形勢下,走聯合之路,是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化的重要途徑。
不同地區之間的聯合,也可以達到優勢互補?!熬┙蚣铰摵希步ň┙虼蠼洕Α钡臉嬒?,進入實際運行階段的所呈現出的良好發展態勢,就是一個有力證明。聯合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合資經營(即不同企業共同投資建立新的合資企業,如美國通用汽車公司與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共同創辦新聯合汽車公司,雙方各擁有50%的股份)、持有股權(即企業通過互相購股或單方購股進行合作)、合作協議(包括許可證合同、供應合同、銷售合同、生產制造合同、技術交換合同和聯合開發協議)等。聯合的領域也是多種多樣的,如研究與開發技術的聯合,市場開拓的聯合,產品生產的聯合,用戶或供應商的聯合,售后服務、人力資源開發、財力資源的聯合等。
如何正確地選擇企業聯合形式與聯合領域,是企業家根據市場運行規律和自己企業的實際需要而加以決定的。在這里,“上兵伐謀”是至關重要的。如果聯合形式和聯合領域選擇得好,即可從聯合中獲得降低交易成本,分攤開發與生產成本,利用互補資源,降低經營風險,創造規模經濟,順利進入市場等好處,達到代價小,獲利大的戰略目的。在企業聯合中,聯合伙伴的選擇也是十分重要的。應當選擇價值觀與聯合動機較接近、具有高信任度的戰略伙伴,使雙方溝通變得容易,利益容易協調,保持互信的友好關系。如果聯合伙伴的選擇是不理想的,也會給自己的企業帶來損失。在聯合伙伴選擇上,也需要企業家的高度睿智與超群的辨別能力。
為了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略目的,市場競爭是一種重要手段。市場競爭也有過度競爭與適度競爭之分。在這兩種競爭中,適度競爭為上策,過度競爭則為下策。從宏觀上看,適度競爭不但有利于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使社會資源更多地流向效率高、成本低、效益好的企業,有利于促進企業努力降低成本和價格,提高服務質量,而且也有利于促進新技術、新工藝、新經營之道的創新。但是,過度競爭則會由于重復設置而導致社會資源的浪費,使各競爭企業的利益受到損害。從微觀上看,適度競爭可以使企業趕走原競爭者,防止潛在競爭者的進入,給企業帶來更大的市場空間和較高的利潤率。但是過度競爭也可能使企業為了占領市場而放棄自己的原有市場優勢和優勢產品,使企業分散資金,忽略基礎研究,甚至有可能走上兩敗俱傷的道路,使潛在競爭者或替代很容易地進入本產業市場,不但使整個行業受損,自己的企業也會遭殃。
在理性消費時代,由于物質不很充裕,消費者首先著眼于產品是否經久耐用,較多考慮的是產品的質量、功能和價格三大要素,以“好與壞”作為評判產品的標準。進入感性消費時代后,物質比較充裕,多數國家已是買方市場,物美價廉已不再是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唯一標準,而是更多地關注所買的商品能否給自己生活帶來活力、充實、舒適和美感,而且還要求企業不斷地完善服務系統,最大限度地滿足顧客的要求。于是評判產品標準成了顧客“滿意與不滿意”。這就要求企業必須從顧客的需求出發,開發出令顧客滿意的產品,必須提供令顧客滿意的服務。只有在產品質量和顧客服務上下工夫,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占有優勢。所以,美國著名管理學家李維特指出:“新的競爭不在于工廠制造的產品,而在于能否給產品加上包裝、服務、廣告、咨詢、融資、送貨、保管或顧客認為有價值的其它東西。”
在競爭方式選擇上,無形競爭優于有形競爭;在有形競爭中,顧客服務和產品競爭優于價格競爭和廣告宣傳。所以,明智的企業家在競爭方式上,以選擇“無形競爭”、服務競爭和產品競爭為上策。在競爭者的選擇上,對于有利于自己企業發展的好的競爭者,采取鼓勵扶植,允許其存在的方針,而對那些壞的競爭者,則采取沉重打擊的態度。只有選擇合理的競爭方式和合適的競爭者,才能達到代價最少、獲利最大的戰略目的。在競爭方式選擇上,孫子最推崇的是通過“伐謀”、“伐交”手段,達到不戰而勝的目的,并非都是豁出老本拼個你死我活。在不得已而“伐兵”、“攻城”時,也要根據競爭雙方力量對比的實際情況進行戰略選擇?!秾O子兵法•謀攻篇》指出:“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比绻堰@六種“伐兵”戰術應用于商戰,要求企業家在市場競爭中,要善于根據競爭雙方力量的對比,進行恰當的戰術選擇。當我有十倍于對手的絕對經濟優勢,就可以采取“圍困制勝”的戰術;當我有五倍于競爭對手的優勢,就可以采取“主動進攻”戰術;當我有一倍于競爭對手的優勢,就可采取“分而食之”戰術;當我于競爭對手力量相當時,就可設奇謀以勝之;當我力量小于競爭對手時,就可以采取“主動退卻”戰術,即應逃匿兵形,不令敵知,設奇伏以待之,設詭詐以疑之,誘敵深入,各個擊破;當我方的各種條件均不如競爭對手時,就可以采取“避免沖突”戰術,以保存勢力,等待時機。如果我方力量不如競爭對手卻要堅持硬拼,就會失敗,成為強手的俘虜。所以,在市場競爭中,企業家必須學會謹慎地選擇競爭戰術。如果過于輕視競爭對手而盲目驕傲,在商戰中沒有不失敗的。
四、結語
以上粗略地介紹了《孫子兵法》中“不戰而屈人之兵”在現代企業競爭中的應用?!秾O子兵法》的內容十分豐富,還有許多原則、方法、謀略可供企業領導者借鑒,也等待我們去開發、研究。但是,兵法畢竟是兵法,并非所有的原則、謀略都可以用于企業競爭。因此,我們在運用兵法于于現代企業競爭時,絕不能生搬硬套。而應取其精華,為我所用。
參考文獻:
1、劉紅松:《企業戰略管理新思維》,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
2、徐康寧:《現代企業競爭戰略》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3、項保華:《戰略管理——藝術與實務》,華夏出版社2002年版。
4、李相銀:《企業戰略管理模型》,中國工業經濟,2002年版。
5、金占明:《戰略管理——超競爭環境下的選擇》,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6、徐二明:《企業戰略管理》,中國經濟出版社2002年版。
7、康敏:《現代企業市場競爭策略的選擇》,《財會研究》200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