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2-26 15:09:34
序論:在您撰寫生物信息學前景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注意生命的物質性,掌握規律
生物有自身的規律,如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生物與環境相協調,以及簡單復雜、低等高等、水生陸生的進化等。掌握這些規律將有助生物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如線粒體學習就應緊抓結構與功能相適應:(1)外有雙層膜,將其與周圍細胞質分開,使有氧呼吸集中在一定區域內進行;(2)內膜向內折迭成嵴,擴大了面積,有利于基粒、酶在其上有規律地排布,使各步反應有條不紊地進行;(3)內膜圍成的腔內有基質、酶;(4)基粒、基質、內膜上有有氧呼吸所需的很多酶,因而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這樣較易理解并記住其結構與功能。 遵循認識規律、掌握規律,如人的認識都是由淺入深,由少到多,逐步積累、逐步深入。學習不能急于求成、一步到位,要腳踏實地,由點到面的學習。如減數分裂過程的學習,開始只要弄清兩次分裂起止、染色體行為、數目的主要變化,而不能在上新課時對于染色體行為、染色體、染色單體、DNA數目與遺傳三定律關系,與有絲分裂各期圖相區別等一并弄清。后者只能在練習與復習中慢慢把握。
二、用比較的觀點學習,善于思考
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感知,不僅可以獲得新知,也能驗證已知。生物學是實驗科學,觀察是獲得生物知識的重要環節。如觀察生物的形態結構、生活習性、生長發育等等,有效地發揮觀察在生物學學習中的作用。如觀察生物群落,目的是了解群落的成員、數量及其關系,順序從植物到動物再到微生物。
比較是認識事物的重要方法,有比較才有鑒別,生物中能比較的東西很多,如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比較時應注意對比較對象全面了解,然后確定比較項目,并做到簡明扼要,如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這類生理過程,可從場所、條件、過程、結果、意義等進行全面了解。確定比較項目時過程不能太具體,而是物質變化、能量變化的反應前后變化,抓住此重點,有利于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實質。中學生物概念多,易混難記,比較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三、突破重難點,抓住關鍵
復雜問題簡單化。生物知識中,有許多難點存在于生命運動的復雜過程中,難以全面準確地掌握,而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能使知識一目了然。例如細胞有絲分裂,各時期染色體、紡錘體、核仁、核膜的變化,我們若將其總結為“前期兩現兩消,后期兩消兩現”,則其他過程就容易記住了。動物體內三大物質代謝過程復雜,可總結為“ 一分(分解)二合(合成)三轉化”。對一些復雜的問題,如遺傳學解題,可將其化解為幾個較簡單的小題,依次解決。 抽象問題形象化。思維越離開具體事物,就越抽象。有些知識與現實聯系少,理解起來困難。這時,要盡量借助某種方式,使之與實際聯系起來,以便于理解,如DNA的空間結構復雜,老師很難講清楚,但出示一個DNA模型,幾分鐘即可解決問題。因此,學習生物常常需借助圖形、表格、模型、標本、錄像等形象化的手段來幫助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識。要聽老師分析本節課的重點、難點、考點和疑點;聽自己在預習過程中所未能理解的內容;聽老師對一類問題(或習題)是如何分析的;不僅要認真聽,還要做好必要的筆記。筆記如何做也有一定的講究,有些同學喜歡將老師的板書一字不漏地記下來,其實大可不必。我們只要將老師補充的一些重要的知識點、結論或習題做一些筆記,對于習題也只需記一些主要的分析過程,課后再進行必要的完善即可;萬萬不可顧此失彼,因為忙著做筆記而忽略了聽課。
四、積極參與,勇敢表達
在新的教學理念下我們要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要鼓勵同學們積極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課堂上對一些問題的分析和解決,不要總是依靠于老師的講,每一位同學都應該積極思考,我怎么解決這個問題?這種思維方法好嗎?哪種表達更為準確?不妨將自己的思維在課堂上向老師和同學們展示出來,聽聽大家的意見。也可以對老師和其他同學的解法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不要害怕會出錯,即使出錯了或出現問題,老師和同學們也一定會幫你把問題糾正過來,還會幫你找到出錯的原因。要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思考和學習中,只有這樣才能有利于成績的提高,思維的拓展,以輕松的狀態投入學習。在今年的高考說明中明確提出了對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和表達能力的要求,學會敢想敢說才有助于提高自己這方面的能力,體現自己優勢,在高考中取得滿意的成績,來驗證自己的做法。
五、做到思考和訓練的有機結合
我們都熟悉“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道理,這里提醒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要經常進行反思。其實,學習生物知識最關鍵的是學會其中的學科思想和答題方法,學會思維。因而,同學們在看書或做題時,要多想想為什么這樣做,此類習題有何規律,這種方法或表述好嗎。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生物思維模式和答題能力。在訓練中加強對于知識的掌握,從而在以后的學習中更好思考。高中生物的基礎知識和答題技能相對不多,要想熟練地掌握它,就得進行一定的訓練。同學們要在練習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答題技能的掌握,同時這也是提高同學們解答生物試題能力的一種有效手段。
【中圖分類號】R197.1【文獻標識碼】C【文章編號】1007-8231(2011)04-0091-01
1用藥指導的必要性
精神類藥物在精神疾病治療中有著重要地位。現階段的醫院藥學已發展到藥學服務階段。藥師的工作模式從曾經的調劑配方,以保障供應為主,轉變為以患者為中心并為其提供優質藥學服務。藥學服務的目的是為了保證患者用藥的安全、合理、有效、經濟。因而,研究和指導合理用藥是藥學服務的關鍵,是藥學服務核心。在精神衛生中心開展精神類藥物的藥學服務,是為臨床一線提供安全,有效的藥品信息,從而保證精神病患者用藥的安全和有效。
2精神類疾病患者用藥遇到問題及用藥指導
精神類藥物是指能改善病態的精神活動,又不影響正常精神活動的藥物。它包括抗精神病藥、抗抑郁藥、抗躁狂藥和抗焦慮藥等,它們能選擇性改善各類精神癥狀??咕窦膊〉乃幬锒靖弊饔幂^大,發生率也較高,有的不良反應容易與其他疾病癥狀相混淆,導致患者用藥依從性差。精神類藥物的不良反應主要有錐體外系反應、靜坐不能、體重增加、催乳素分泌增加、下降、嗜睡、頭疼、心電圖異常、性低血壓、口干、視物模糊、便秘、排尿困難、記憶減退及意識模糊等。該類藥物服用時間較長,但又因精神疾病的發病機理病尚未完全闡明,其診斷也有主觀因素,在治療上多為對癥治療,用藥上存在同病異藥和異病同藥的情況。個體之間或同一個體的不同病期用藥劑量相差較大,有的相差幾倍甚至十幾倍。用藥劑量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往往血藥濃度監測也不能說明理由。精神病患者對自己的疾病和所用藥物了解不多,又因為疾病的原因他們存在較多的心理問題,所以他們對用藥存在較多的疑問,所以強調藥師與患者必須直接接觸,開展形式多樣的用藥咨詢服務。
精神衛生中心用藥指導的內容應該包括:正確的服藥方法、服藥的適宜時間、用藥注意事項、潛在的不良反應等。對于初次用藥者,由于對自己所患疾病和治療藥物不甚了解,因此他們的咨詢心理更迫切,更關心藥物的療效。在回答該類問題時,藥師一般主要對藥物的治療作用進行說明。對一些特殊不良反應,應提醒其服藥的注意事項和不良反應發生時的處理方法。對病人或家屬進行用藥指導,提高病人接受治療的依從性,是精神類藥物治療安全、有效的重要保證。對于長期用藥者,因對自己所患的疾病和所用藥物有所了解,其所咨詢的問題往往較具體。經常會碰到如下情況,由于藥效不明顯,病人感覺已經好轉,或者由于某些不適的副作用,病人可能會過早停藥,這就導致了病人不依從性的產生。藥師應告知精神類疾病治療時間相對較長,過早停藥或擅自停藥易引起疾病復發。
3開展藥學服務的方法
為了更好地提供用藥咨詢服務,藥師應具有較為豐富的藥學專業知識及相關醫學基礎知識,作為精神衛生中心藥師更應掌握精神類藥物的用途、作用特點和不良反應,做到專業知識精深、相關知識廣博,以便更好地服務于患者。精神類疾病不僅需要藥物治療,同時還需注重心理治療。作為藥師則更要善于利用語言的心理治療作用,理解、同情、關懷、尊重患者的人格和隱私,盡量縮短與患者之間的心理距離,在交談中應盡量應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幫助不同社會背景的患者了解用藥常識。同時, 藥師需保護患者隱私,掌握咨詢分寸,以提高其用藥依從性。
實踐證明,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醫療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對藥學服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藥師要適應新形勢的發展與工作的需要,要不斷加強自身素質的培養和提高,腳踏實地地開展藥學服務,堅持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減少了精神類疾病患者用藥的盲目性、恐藥性和無助感,使患者對用藥有了更大的信心,有利于促進其合理用藥,盡可能地避免或減少藥源性疾病和藥品不良反應的發生。從而提高病人的醫療質量及生活質量。這樣既提高了藥師的地位,也相應的提高了整個精神衛生中心的整體服務水平和形象。
參考文獻
[1]程錦梅.門診藥房藥師開展臨床藥學服務探討.實用醫技雜志,2007,14(23):3202.
[2]安鴻志,張斌,陳卓.開展用藥咨詢服務工作的方法[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04,24(5):308.
【關鍵詞】新課改 高中生物 情景教學
情景教學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促使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的有效方法,對于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高中生物為例,對于如何使用情景教學,提升高中生物教學質量作一簡要分析。
一、創設問題情境
在教學過程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就要學生能不斷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增強他們的問題意識。在教學課堂中,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讓學生的認知沖突得到引發,從而讓學生探究的好奇心被引發出來。最終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想不斷詢問。比如,高中生物中,“減數分裂”是教學重點,同時也是一個教學難點。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才能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呢?在導課的時候,我就向學生說:“有性生殖過程中,兩性生殖細胞是如何形成的?是否是有絲分裂?假若是,以人為例,結果會怎樣?”同時,對學生進行相關知識的引導,學生從人的生殖發育過程出發,對不同細胞的染色體數量進行分析。通過這樣的引導,學生很快就發現了學習中的問題。
就是:假如是兩性生殖細胞,和卵細胞的染色體數均為46條。但是在受精后,染色體的數量增加一倍,增加到92條。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生物前后代遺傳性狀在一定程度上的改變。從中可以看出,通過有絲分裂不能得到有性生殖細胞。當學習到這樣的程度,學生發現了自己的原有的知識不能解決問題,于是就迫切想要通過學習新知識來解決這個問題。在這個時候,教師也要相機追問。對學生提問:“要保證子代與親代保持染色體不變其關鍵是什么?”對教師提出的這個問題,學生很輕松就回答出來:“產生的兩性生殖細胞的染色體數減半”。教師要將這個問題及時展示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同時給學生一些指導。教師要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歸納總結,這樣構建起完善新的知識結構。
二、創設生活情境
生物學科同其他學科相比較,主要表現在生活性更強更直接。主要原因是生活是學生生物學知識的基本來源。學生生物學知識的最大應用場所也是表現生活場景中。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想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就要利用我們生活中的生動具體的事實。比如,在對免疫進行教學的時候,我們可以從生活中去防疫站打針的的場景輔助教學。講到病毒的相關知識的時候,可以將SARS流行時的情境穿來。比如,在講到呼吸的時候,可以從減肥等方面這些熟悉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場景進行。但是,生物中有些知識同我們的距離是比較遠的。在教學這些知識的時候,可以通過類比的方式來進行。
三、創設直觀情境
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直觀的手段,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看到感覺到、能摸到他們所不理解的知識。教師可以通過實物模型、展示掛圖或多媒體課件這些形式,為學生創設一個直觀的教學情境。教師將這些教學素材展示出來之后,可以采用生動的語言進行講解。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從而進行有效性學習。從而讓學生感受到許多形象的生物學科知識。比如,在講述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的時候,這些知識是比較枯燥難懂的,假如照著書本上的知識進行教學,學生會越聽越糊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flas并配合精練的語言講解,通過這種形式可以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要運用直觀情境創設方法,讓抽象的知識變得主觀??梢杂行W生的思維能力。
四、創設實驗情境
在生物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將演示實驗做到位。通過良好的實驗教學情境,可以讓學生探究知識的熱情得到最大程度的激發。在高中生物課本中,沒有太多的演示實驗。因此,教師要對教材進行充分的挖掘,組織設計一些有效的實驗,給學生展示一個良好的、形象生動的情境??梢宰寣W生對生物學概念原理的理解與認可。比如,在進行“影響淀粉酶活性的條件”的實驗的時候,可以采取下列教學方法進行。將學生進行分組,可以采用平均人數的分法。當學生完成實驗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實驗過程中的各種情況進行必要的討論。教師也可以參與到具體的討論之后,從而引導學生從相應的討論中找到生物實驗過程中有著規律性的知識。從而可以將生物知識較好地展示出來。在這樣的討論階段,學生可以對自己的探究過程進行回顧,從而對具體進行深層次的探究。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情境教學法的時候,要對教學內容進行緊密的結合。在對教學目標進行完成的時候,要緊密結合生活實際,創設較好的教學情境。同時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創設不同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的學習動機得到激發,從而進行有效性學習。
參考文獻:
關鍵詞:生物學科;初中教育;新課改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40-0081-02
一、引言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伴隨著生物科技技術日益發展并廣泛應用于生活中,諸多問題也隨之凸顯出來,如環境污染、人口增長等,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生物教育問題也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初中階段是生物科學教育的啟蒙階段,這個階段的生物教學成效直接影響到后續的教育,只有在初中階段打好生物知識的基礎,學生才能順利地開展日后的深造學習。新課程改革對傳統的教育體系進行了審視,提出生物教學應以生命科學的基本知識為基礎,同時要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來制定教學大綱,設置教學內容,并對教學方式進行一定的組織,充分調動學生的上課積極性,讓學生能在愉悅的環境中快樂、高效地進行學習,實現全面發展。
二、現階段初中生物教學的現狀分析
新課改背景下,現階段的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就目前來看,教學中仍存在諸多問題,如重視程度不夠、教學方式老套、學生興趣不高、教學成效低下等。
1.學科重視程度不夠。在傳統的教學中,語數外是學習的主導科目,其他的科目都被稱作是“副課”,尤其是初中生都是剛渡過小學階段,這種思想極為嚴重。很多教師因為受到“應試”思想的影響,認為教學應當抓重點,提高學生的總體成績,而生物學科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是相當之小的,因而,很多教師根本就不重視生物學科。這樣不重視的態度,即便是學生在課程開始之初對生物學科表現出很濃厚的興趣,也會逐漸在自我及教師觀念的引導下,對生物學科的熱情也會逐漸減退,最后導致學生學習生物學科也只是為了應付考試。
2.課堂氣氛沉悶,師生間互動較少。雖然新課改提出要樹立學生、教師教學“雙主體”教學思想,但是受傳統教育模式的禁錮,很多教師習慣于自己講學生聽、自己板書學生抄寫的模式,再加上生物課時較少,教師、學生的重視程度均不夠,教學任務重,因而,教師為了節約課堂時間,不得不采取“知識灌輸”的方式,由此造成課堂上教師一人從頭講到尾,課堂缺乏師生間的互動,對于學生是否掌握知識、是否存在一定的疑惑等,教師絲毫不知,同時,也會滋生學生的厭煩心理,導致教學效果不明顯。
3.現代化教學設備的利用率較低。眾所周知,現代化高科技技術和手段給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因而,為了提高效率,教學中要廣泛采納、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生物科學是一門自然學科,存在一定的抽象性,對于很多問題,學生可能無法單純地從課本中的講解進行理解和認識,借助教學設備可以將那些靈活多變的生命運動過程活靈活現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提高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和理解。但是,就目前的大多數情況來看,大多數初級中學都配備有相關的多媒體教學設備,但是在生物課堂上的利用率卻極其低下,教學依舊依靠傳統的方法開展,效率低下。
當然,現階段的初中生物教學現狀遠遠不止上述這幾點,還包括評價、反饋不及時以及教學靈活性較差等問題。這些問題對教學的順利開展造成了極大的影響,作為初中生物的教育者,我們應該積極地調整自我,對這些問題進行調整,實現教學的高效性。
三、現階段加強初中生物教學的對策
1.樹立正確的思想,引導學生重視生物學科。新課改背景下,對學生的要求不再是簡簡單單的分數要求,而更應該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問題,杜絕出現“高分低能”的現象。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偏科”的現象,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不是學生學習的問題,而是學習態度的問題。作為初中生物教師,首先我們要做好自我思想工作,轉變生物分數少就不應該受到重視的傳統觀念,并在教學中狠下功夫,課前做好充足準備,課中轉變教學方式,多樣化教學,課后積極做好反饋工作,以積極的態度為學生樹立好榜樣。同時,也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學好每一科,多樣化知識結構,鍛煉多方面的能力才能實現長遠的人生目標,讓學生的觀念面向長遠、面向未來、面向全面發展,樹立自身長遠發展的重要目標,重視每一個學科的學習,學好生物。
2.轉變教學思維模式,樹立“雙主體”教學。新課改根據現實的教學要求,強調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參與度,作為教師,我們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學思維模式,在教學中增加與學生互動的環境。如在教學的課堂中,為了及時檢驗學生的掌握程度,可以采取隨堂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們自主討論、回答,并與老師探討正確觀點;還可以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通過分小組講課的形式,讓學生自相組合,搜集資料,并對講解內容進行自主學習、探討,得出結論,并將成果在課堂上展現給大家,獲取教師的評價。這些教學互動、“雙主體”的形式,能有效調動學生上課的思維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思考、探討、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生物;教學;對策
新課改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不僅要掌握知識還得掌握學習的方法,促進學生的創新性學習。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改變傳統注重知識傳授而忽視學生學習方法及學習能力提高的傾向,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入新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并改變傳統的考核標準,不再將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學生生物知識掌握的唯一參考標準,而是以學生的生物學習能力的提高為評價的標準。
一、高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法缺乏創新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學方法比較單一。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主要以講授法為主,輔之以必要的實驗。但這種教學模式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較被動,知識的掌握也只是通過教師的傳授,缺乏學生自己的探究實踐。這種傳統的生物教學模式主要是以應試教育為主,而不是以學生的發展為主。
(二)教學資源匱乏
高中生物對于學生的抽象能力的發展有較高的要求,也是一門以提高學生科學知識、創新能力為重點的教學。但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呈現教學資源匱乏的情況,生物教學只局限于課本,而缺乏必要的探究性學習材料。盡管一些學校設有生物實驗室,配備生物實驗的素材,但學生卻很少有機會參與到探究性實驗的學習中。
(三)教學缺乏實際性
生物是一門趣味性較強的學科,因為它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但在真正的教學中,生物教學卻變得枯燥無味,難以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因此,學生在生物課堂的學習中,常常難以將生物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導致學習僅局限于知識而不是技能,忽視了學生的思維發展。
二、新課改下加強高中生物教學的對策
(一)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性
高中生物教學應適應學生的發展需要,在教學方法的運用上以學生的有效性學習為主。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學應激發學習的學習興趣,尤其是在課堂的導入部分,應運用多種方法,讓學生的思維回歸到課堂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在導入部分可以利用一些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一段相關的高中生物學視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在導入時用學生討論的方法,準備一些學生感興趣的生物知識,讓學生進行討論,互助學習,取長補短,從而增加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與有效性;此外也可以用傳統的提問方法,針對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提出相關的生物學知識,讓學生主動思考,提高教學效率;但也可以綜合這些方法,讓課堂更加的活潑、有趣。例如,在學習細胞的基本結構這章節的內容時,可以先針對這章節的學習重點,為學生展示一些細胞結構圖,讓學生對這些圖片進行描述,使學生進入到課堂學習中;其次,通過視頻,生動直觀地為學生展示細胞內的主要結構,以此將細胞結構這類微觀的看不到的東西具體化,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再次,在學生觀看細胞結構的視頻時,應注重用問題的形式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思考為什么細胞有這些結構而這些結構又有什么作用,繼而激發學生繼續學習,擴展學生的思維,為后續的教學做好鋪墊。
(二)拓展教學資源,促進學生創新學習
關鍵詞:初中生物;生活化;課堂教學;具體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7-130-0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和發展,新課程改革的很多理念也逐漸深入教師和學生的心理深處,其中,注重教學內容、教學計劃和教學安排與生活之間的聯系,也是新課程改革中提出的理念之一。為此,在很多教學領域內,各任課教師開始了新一輪的教育教學方式的探討,而這些探討的前提,應該是建立在與所授科目的學習特點相契合的教學方式。從這一角度講,在初中生物的課堂教學中,提倡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就是一種契合初中生物教學規律的授課方式,具體來講,教師在初中生物的教學中,良好的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加以鞏固和實現。
一、在初中生物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實現教學內容的生活化轉換
初中生物的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之處,在于這門學科所包含的大多數的教學內容都與生活有著或淺或深的聯系。具體來講,初中生物的學習內容中,諸如對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等方面知識的學習,都是與學生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習知識。但是,在長期的教科書發展過程中,初中生物的教學和學習,由于受到傳統的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的授課以及學生的學習,更多的是停留在知識的傳授層面上,而對其中蘊含的生活化的氣息,以及其中蘊含的生活化的趣味,都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忽略,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內容的安排和處理上,要更加突出其生活化的特點。
當今,新的教學背景逐漸產生,在教育教學中,隨著新課程改革標準的逐漸發展,教師的教學理念應當產生相應的變化,這種理念的變化也應當從一定的程度上,實現在教師教學行動中的轉化。教師的教學行動可以包括教學之前的備課階段,課堂教學的過程,以及課后階段,其中,在教師的備課階段,教師應該做到相應的備教材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一定的教學手段,來促進自己的教學更接近于生活化的教學。
具體來講,教師可以將教材中出現的那些文字型的、抽象的初中生物知識,進行進一步的轉換和加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對知識進行理解和學習。比如在對植物的呼吸作用的學習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家中對某些植物進行呼吸相關的實驗,然后讓學生對實驗后的現象進行分析。這樣學生通過實驗的方式,接受初中生物知識,能夠減少知識與學生學習之間的陌生化的程度,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在初中生物的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生活化教學情景的設置
在初中生物的知識設置中,除了這些與生活緊密相關的,具有明顯的生活化特征的知識,還存在一些具有生活化的特征,但是很難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式的學習,進行知識的接受和理解。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通過設置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讓一些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距離有些遠的初中生物知識,產生與學生的學習更近的距離。
具體來講,一方面教師對初中生物教學中生活化情景的創設,可以通過類舉的方式實現。所謂類舉的方式就是指,教師在相似的知識的前提下,對某一個相關的案例的講解中,可以通過這一案例與其他事例之間的相似性的知識特點,進行合理的轉移。比如說,教師在遇到與“生物變異”相關的知識講解時,我們知道,這一原理來自于生物知識中的與遺傳相關的知識,因此可以將其轉換為我們所熟悉的遺傳知識,如我們平常所說的“龍生龍,鳳生鳳”等俗語知識,以及生物遺傳中常被提及的身高遺傳、雙眼皮遺傳等相關的知識。在這種情況下,學生通過自己對熟悉案例的分析和理解,不僅可以增加對相似案例的理解和接受程度,還能夠在一種趣味化的學習氛圍中,增強自身對初中生物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從另一方面來講,教師這種生活的創設,也是一種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的有效方式,在這種輕松環境下,學生容易放松自己的學習緊張的狀態,從而從情感的角度出發,激發自身的情感學習的體驗。同時,在這種輕松、舒適的學習環境下,也更容易激發學生學習創造性能力,最終實現學生自我知識的掌握能力和應用能力的提高。
三、在初中生物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的課下作業更具生活實踐性
在初中生物課程的學習中,學生通過在課上對課本上的知識進行學習,能夠獲得生活化的體驗以外,還可以通過一些與知識相關的練習或者是課下作業,對學生初中生物這門學科進行進一步的生活化的體驗式學習。
之所以在初中生物的生活化的教學和學習中,既提倡學生在課上的生活化體驗的學習,還提倡學生在課下進行與生活化相關的學習體驗,是因為任何學習只通過單一的學習方式,都無法實現這種學習方式上的深層面的效果。因此,在鞏固和運用一種學習效果的前提下,一種學習方式還需要另一種學習方式的補充。正如我們所講的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學生僅僅通過教師的生活情境的創設,以及學生在小范圍內的生活體驗,難以達到生活化教學方式在初中生物的教學中應該起到的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這就需要教師布置相關的生活化的作業,然后通過這種作業訓練的教學方式,對生活化的教學模式進行鞏固。
關鍵詞:問題教學 創新環境 培養 物理思想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4)6-0163-01
當今開社會對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最需要,也是教育事業改革與發展的需要。新課程標準在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實踐動手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站在教育第一線的教師,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不僅是義不容辭的責任,更是教育工作的重心。如何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每一個物理教師都要深思的問題,下面是筆者在物理教學中的一些探討。
1 在教學中要把“問題解決”放在首位
在物理教學中就是以問題為載體,在發現問題、處理問題的形式達到對客觀世界和數量關系本質、認識過程。問題解決能力的發展,是虛心、好奇和探索的態度,是進行試驗和猜測的意向,因此“問題解決”是教學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問題解決從根本上說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就物理教學而言,“問題解決”就是創造性地應用物理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解決問題的關鍵是提出問題,隨著問題的不斷提出,人的思維才有可能逐漸地深入。
創新精神來自于對問題的質疑,只有善于發現問題和指出問題的人才能產生創造的沖動,才能有所創新。
2 尋找適合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環境
學生的創新精神也稱創新意識,是學生在創新活動中具有的比較穩定的、積極的多種心理品質的綜合。其中包括對創新活動的前景、目標的信心,對問題的發現和提出的敏銳性,對創新活動的熱情和投入,對克服各種困難的毅力和不斷探索、勇往直前的精神。所以,教師在物理教學中,首先應關注的是學生,教師應改變自己的角色定位,由知識的傳遞者轉化為促進者,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者轉化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合作者和引導者,努力創造一個民主的教學氛圍,師生可以平等地研討,自由地交流。
3 讓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
物理活動中以學生為主體,是學生創造能力得以培養的重要所在。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充分尊重學生的探究本能和個性特點,要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把思維空間留給學生,把思考時間還給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感悟、體驗、內化知識,讓學生綜合運用已有物理知識及各學科的知識,探索和發現問題,自主分析和解決問題??傊寣W生變厭學為樂學,由樂學到愛學、會學、善學。教師的作用是引導、幫助、促進和調控。教學是教與學交往、互助,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促進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點,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鍛煉創新能力,實現教與學的共同發展。在教學中還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更多的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4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合作與交流
物理教學要體現合作與交流,合作學習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今的學生喜歡推陳出新、標新立異。學生在親身體驗、探索與合作交流中認識物理,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識、技能和方法,解決問題。學生喜歡在合作交流、與人分享的氛圍中傾聽、質疑、說服、推廣而直至感到豁然開朗。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加強了發散思維、橫縱思維的鍛煉。這是物理學習一個新境界,這種“氛圍”的形成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物理教學的面貌,改變物理學習的過程和結果,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有利于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的提高。
5 關注學生對物理思想方法的學習
中國教育有一個弱點,就是太關注知識的灌輸,從而忽視科學精神的培養和科學方法的形成,這不利于學生創造能力的發展。中學物理蘊涵著豐富多彩的物理思想方法。物理教育的最終目標是要培養學生的物理意識、物理觀念和物理能力,物理思想方法是物理活動創造性綱領方法,只有從物理思想方法的教度來認識物理問題,才能把握思維活動的方向和全過程。
6 對學生要加強物理應用能力的訓練
學生學習物理的目的就是為了用,訓導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物理教育最重要的目標。一直以來,物理教育是以概念和物理基本原理,以及例習題的純形式物理的模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對物理高度抽象、高度嚴謹的枯燥形式出現,與實際生活脫離較遠。長久以往,學生就會自覺應用物理,不斷創新就會深入人心,成為學生學習、生活一種需要,成為其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手段,逐漸形成觀念,形成意識。這種觀念和意識的形成,將使學生受益終身,它能使學生自覺地用“物理的眼光”去看待問題,用“物理的頭腦”去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7 加強對學生在學習中非智力因素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