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2-23 15:55:07
序論:在您撰寫農資經營模式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農資壟斷經營的主要形式
在我國原有的農村經營體制特別是計劃經濟時代,農資科研、生產、市場供應都相對不足的背景下,農資經營很大程度上由行政的力量在把握,供需雙方依賴于計劃與指標,農資壟斷經營模式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甚至在現階段,一些農墾企業、國有農場等,仍然存在著一些烙印,有的甚至習慣于這種農資流通經銷方式。但是,在很大層面上,這種形式在悄然變革,被市場競爭的潮流所取代。目前,農資壟斷經營的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種:
1.經銷流通渠道壟斷區域市場。這種農資壟斷經銷形式,主要集中于一些大型農場、農業墾區等區域市場。這些單位在組織農業生產、安排產業經營等方面仍然有較大的計劃性。在區域范圍內,由內部農資經銷機構組織、安排、供應農資,實際上也就是通過行政的手段壟斷區域市場。當然,不能完全否定這種經銷模式的合理性,而且對于一些科研、尖端的農資使用環節,實行農資配置也很有必要。
2.農資品牌壟斷。即某一品牌系列農資占據絕大多數市場份額,擠占其它農資產品的市場份額所形成的壟斷經營。這種品牌壟斷經銷形式,如果是憑質量與服務取勝,卻也無可厚非;如果是由于地方保護主義、對外來農資設置門檻或者利用補貼政策等形式,采取不平等對待而形成的市場壁壘及非均衡競爭,在此環境中形成的壟斷經營,則既有損農資市場發育,又誤導曲解國家政策,也不利于農資科技成果的交流轉化與推廣,是不可取的。
3.體制內壟斷。一些農業生產經營載體,例如農村基層合作經濟組織、農業生產合作社或者某一大型農業生產項目等,對本組織本社本項目內所需農資實行統一購買、統一經營,即平時所謂的團購、集中采購,或者規定只能使用某一農資等,有的還在其中牟取利益,也有壟斷經營之嫌;再則就是一些基層農技推廣服務機構,與農資經銷環節聯合起來,采取行政的手段,推動某一農資產品非競爭性地擠占市場;有的甚至就是農技人員充當農資經銷商,把握著惠農政策資源,向農戶或者農業生產者銷售特定的農資,實際上也是農資壟斷經營。
二、農資壟斷經營的缺陷性。
無論何種形式的農資壟斷經營,都是農資經銷環節的趨利性在作怪,并非真正的為農服務。筆者認為,農資壟斷經營,在市場經濟和現代農業發展的大潮流當中,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局限性。
1.不利于農資市場發育。壟斷經營本身就是采取非正常競爭的手段獲取市場份額。而農資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如種子、大中型農機具等),在農業生產乃至社會經濟發展當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區域經濟發展方向的影響也非常大。農資壟斷經營,在農資區域市場只能由特定的經銷商按照特定的形式供應特定的農資,農戶和農業生產者對農資的選擇沒有余地,實際上也就是市場上沒了產品的多樣性、沒了競爭、沒了優勝劣汰,這樣勢必阻滯區域農資市場發育,影響區域市場的健康發展和農業產業發展。
2.不利于農資科技創新。農資壟斷經營,肯定存在著保護和支持某一特定對象的因素,有的甚至還通過非競爭性行政手段,保護地方落后企業、低品質農資產業,這樣,不利于優勢農資進入區域市場,難以使科技含量高、先進適用的農資產品與區域農業產業發展相對接,區域內的農業科技創新力也難以激發,對區域農業產業的科技創新和轉型升級形成阻滯,由此而使區域農業產業陷入只能被動地依賴于某一特定農資、而特定的農資又無法促進區域產業發展的惡性循環。
3.不利于農產品品質提升。農資壟斷經營,久而久之,無論是農資品質、經銷形式還是農業生產者對農資的使用,都會形成一定的習慣性,固定地認同于某一農資產品。然而,眾所周知,農資對農產品的品質影響是很大的,一成不變的農資,不可能生產出優質的農產品;特別是現在的糧食、蔬菜、水果等農產品生產,對農資的依附度高,而種子、農藥、農肥等農資,更是農產品品質提升的基本要素和關鍵因素。農資壟斷經營的局限性,必然會給農產品品質提升帶來影響。
4.不利于國家惠農政策的落實和農村社會的穩定。國家惠農政策的價值意義,有很多都蘊含在農資經銷環節當中。有的農資壟斷經營者將國家惠農政策也壟斷了,有的農資壟斷經營,就是吃惠農政策的飯,離開了政策支持,就無法經營了;而這些壟斷經營,往往有時候還曲解惠農政策,把政策資源當成自己的特權,致使農民群眾和農業生產者對國家的惠農政策落實信心不足,坊間有句“惠商不惠農”的說法,可見一斑;同時,在農資經銷系統中,壟斷經營是非競爭性手段擠占市場份額,勢必對其它非壟斷經營的經銷商構成不平等競爭風險。在這兩種情況下,都有可能引發一些社會矛盾。
三、對農資經銷的幾點建議
農資經銷是農業生產發展過程中一個非常關鍵的環節,也是整個市場經濟體系當中一個重要因素。農資經銷絕對不是簡單的孤立的農資經銷,它對現代農業的發展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也應該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而得到發展。為此,筆者建議:
1.進一步放活農資流通市場,大膽引入競爭機制。要開闊農資經銷視野,把握農資經銷規律和市場經濟規律,放活農資流通市場,突破行業、區域局限,消除各種壁壘,強化質量監管,大膽引入競爭機制,發揮國家惠農政策對農資經銷的促進作用,積極順應政策的導向意義,用活用好國家惠農政策,實現農資經銷的公開公平競爭,為農資營銷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為農民群眾和農業生產者提供優質的農資服務。
2.培育農資生產、經銷、消費新模式,著力推動農資科技創新,推進農產品品質提升。農資經銷環節要結合區域地理條件和地力結構,主動做好服務,開展測土配方、廠家配送等農資生產銷售模式,提高區域農資科技含量和農產品科技含量,優化農產品品質,推動農資品質的提升;依托園區、農業科研院所、大型農業產業集團等科研載體和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生產大戶、專業戶、經營公司等產業發展平臺,推進農資科研推廣轉化的社會化,實現農資科研、生產、銷售、使用的有效對接,使農資在最大程度上與農產品生產相配套,讓農資經銷有針對性地進入農產品生產的每一個環節,農資經銷的鏈條隨著農產品生產鏈條的延伸而延伸,從而全面促進農產品品質的提升。
3.發揮農資經銷環節的作用,促進農業生產技術、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和農民群眾收入的提高。發揮農資經銷環節的橋梁紐帶作用,加強對農資經銷環節的技術培訓與支持,提高農資經銷環節的技術要素,通過農資經銷環節,將先進適用的農業生產技術推廣運用;發揮農資經銷環節的信息傳播積極意義,有效推動區域產業轉型升級,提高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發揮農資經銷服務的交流作用,合理引導農資及技術服務交流,創新農民增收形式,讓新型農資成為農民群眾增收的一條新途徑。
1、加盟連鎖經營的優勢
特許加盟連鎖是21世紀世界上最成功的經營模式,超過90%的客戶在加入連鎖體系后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據美國中小企業管理部門調查:在開業第1年就失敗的自營店比例高達30%~50%,而采用特許經營方式的失敗比例僅為3%左右。在中國,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與法律的不斷完善,以及政府的大力肯定與支持,特許連鎖經營也將成為21世紀中國經濟發展的重大熱點。
由于連鎖加盟體系是已經在市場運作中經過驗證的成功的經營模式與管理模式,有著統一的CI設計,統一的企業文化,統一的工作標準,統一的價格,統一的進貨,統一的物流配送,有關經營管理上方方面面的成熟模式、標準、技術等,加盟者可以在加盟后立即直接使用,比自己創業的逐步摸索要有成功率高得多的把握。因為一切都是可以直接拿來使用,而且是被市場證明是成熟可行的,所以對于沒有生意經驗或專業經驗的人來說,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入門并且運作成功,避免了走彎路甚至失敗。
加盟企業的總部可以隨時根據市場、競爭等方面的變化及時開發具有獨創性、高附加值的產品與服務,以差異化來區別于競爭對手,取勝于競爭對手。加盟者可以把全部精力放在日常經營與管理上,而坐享這種好處。
由總公司統籌處理促銷、推廣、廣告宣傳、物流等,使加盟者能專心致力于日常經營工作,減少大量人力、時間、金錢的浪費。
由于加盟店使用的是加盟企業的形象、商標、服務、價格等,承襲了連鎖系統的商業信譽,等于給顧客吃下了定心丸,這使客戶對新開張或客戶熟悉的店會產生親切感,樂意光顧,避免了因顧客由于對新開張的企業不熟悉所導致的顧客流失。
由于加盟連鎖企業是統一進貨,統一物流配送,所以,大大降低了進貨成本及倉儲、物流的費用,同時避免了在進貨渠道選擇上的風險性。
由于店面設計施工,設備的投入,存貨的儲備,服務的內容,價格的制定,員工培訓等都可由總公司來協助,包括開業后還有總公司的檢查、指導等,所以避免了許多經營上的失誤。
對于獨立創業者來說,如果出現競爭對手,只有孤軍奮戰來應付,競爭的結果往往是兩敗俱傷;而加盟企業由于有著巨大的產業規模,廣泛的市場覆蓋,良好的企業形象,在客戶認知度、美譽度上都有著獨立企業望塵莫及的優勢及市場影響力,所以在與客戶對手產生競爭時,會由于強大的市場影響力而取勝。
自行創業往往在選擇店址上沒有經驗,而加盟企業有專門的部門負責選址方面的咨詢,保證選址的成功率。
由于加盟企業有專門的人員對連鎖店所面臨的市場環境、政策環境、顧客形態的變化、消費需求、消費傾向的變化進行充分調查,使得旗下各加盟店能及早采取應對措施,總能調整到最佳狀態進行運營。
加盟店的成功就是加盟企業的成功,雙方的總體目標一致,從而形成巨大的發展向上的合力。每成功一家加盟店等于是加盟企業拓展了一塊新市場,加盟企業的市場份額及市場影響力又會提升一步。所以加盟企業對每一個加盟店的支持是不遺佘力的,它是不同于一般的合作伙伴關系的,這就像摩天大樓的高聳來自于每一塊基石的堅固,沒有哪一處地基對建筑學家來說是無關緊要的。
2、沃潤德農資連鎖模式
山東沃潤德農資連鎖有限公司是經國家商務部批準設立的國內首家中外合資農資連鎖企業。以“便農、惠農、富農、強農”為根本宗旨,以“十統一”的創新經營模式、“菜農利益為先”的服務理念和推動品牌化戰略發展的經營思路,從源頭杜絕“假、冒、偽、劣”衣資的泛濫,降低農業成本,提高農產品安全,真正實現“綠色,無公害”生產。2009年公司總經理黃文廣因其獨特創新的模式,在CCTV年度三農人物評選中榮獲“創新獎”,沃潤德公司被評為“2009年度山東菜農最信賴農資經營企業”和“2010年中國連鎖業冠軍聯盟之新銳品牌”。
“村村有超市,村村有技術,村村有服務”是公司的戰略規劃。沃潤德的500家農資連鎖超市,就分布在壽光蔬菜大棚種植較為集中的500個村,地區分公司正在建設當中,5年內計劃在全國設立1萬家鄉村、鄉鎮超市,并以此為基礎,逐漸建立一個農業產業鏈。沃潤德農資連鎖超市項目實行“十統一”的標準化經營模式,即:統一經營方針、統一店面形象設計(標識)、統一招標采購、統一培訓和提供技術指導、統一辦理營業執照、統一銷售價格、統一配送結算、統一服務規范、統一廣告宣傳、統一協助會員銷售蔬菜。產、供、銷封閉式的管道直營模式,使進入管道的產品全部實行招標,嚴把質量關,將假冒偽劣產品阻擋在管道以外,公司經營的500多個農資品種,都是經過專家采購團反復考查、篩選出的質量上乘、效果優良、價格透明的農資產品,能為每個大棚每年降低2000~3 000元的農資直接投入。
3、“沃潤德模式”的建立是現實之需
中國是農業大國,有73%農村人口,53%常住農村,由于年輕的男性勞動力多出外打工,留在家里的多是婦女、兒童和老人,被人們習慣性地稱為“386170部隊”。這些群體多表現為知識水平低,農資農技知識少;由于信息傳輸相對閉塞,獲取相關信息渠道非常弱;不會辨別假冒偽劣農資產品;弱勢,維權能力極其弱?,F實條件決定了農民渴望得到值得信賴的農村流通品牌的服務。
隨著城市消費能力的日漸飽和,經濟增長空間已日漸縮小,更多的人開始把目光投向農村。同時,國家政策也不斷向農村傾斜,出臺了一系列惠農政策,意在指導農民增產增收,提高農民消費能力,進而拉動國家經濟增長。隨著農村市場受到的關注越來越多,各種勢力都開始向農村市場涌入,方式方法呈現多樣性。而作為與農村聯系最為密切的農資市場,也迎來了多極化的時代,原來我們所熟悉的營銷環境,已經變得面目全非,營銷各個環節都有了全新的演繹。其實,營銷環境的變化,就需要營銷模式的變化。
如今農資市場環境的變化,已經分出了不同的營銷時代,同時也在不同的層級里面,提出了不同的營銷模式。只不過這些模式還不足以為日益變化的企業成長提供創新之路,而沃潤德模式正適應了這種需求。企業一時的贏利,并不是企業的最終目的,長久持續的發展才是最終目的,而許多方式只
是對企業一時的發展有作用。這樣,創新的沃潤德模式的提出就成為了現實之需。
4、“沃潤德模式”成功的密鑰
截至2009年9月,壽光沃潤德農資連鎖有限公司已發展村級加盟連鎖店100多家,之所以有這么好的前景,得益于“四大創新”和“三大優勢”。
“四大創新”:一是在經營管理上,實行“加盟連鎖合作”。以終端農民利益為中心,嚴格實行“十統一”的管理模式,在市場加盟伙伴的選定上嚴把準入關,加強督察工作,杜絕違規經營;二是在農資購進上,實行“專家團采購”。以多名資深農資專家和本地農藝師為主導,組成“專家采購團”,對農資廠商進行系統考察,保證購進農資的質量;三是在技術服務上,實行“三級服務體系下的專家一線診治團”,采取網絡診治與現場診治相結合的方式,切實解決農民病蟲害防治等系列問題;四是在內部運作上,實行“信息化管理”。通過獨立局域網、遠端通訊、遠端實時監控等措施,將采購、物流、運營、店面管理、財務等科學規范地整合起來。
“三大經營優勢”則從產品質量、產品價格和企業服務上,確立了沃潤德獨具特色的市場競爭力。
產品價格優勢。一是在同等質量的情況下進行公開談判性競標,降低采購成本;二是公司按照微利經營的原則,確定合理的利潤比例,并根據進貨價格的高低,隨時調整出貨價格;三是通過擴大連鎖經營的網絡規模,優先降低了物流成本。同時,沃潤德公司在全市范圍內實行會員制度,實行一定折扣的會員價,最大限度地讓利于民。
產品質量優勢。一是對進貨廠家實行動態管理,一旦發現質量問題,立即取消該企業的供貨資格;二是對每批購進產品都邀請工商、質檢等部門進行抽樣檢測,確保產品質量安全;三是對公司商品實行統一包裝,通過產品掃描系統,對所有進出公司的產品進行質量掃描,在產品流通的各個環節有效杜絕了假冒偽劣產品。
企業服務優勢。一是建立了公司內部網絡,通過短信等形式隨時向加盟商和每位會員提供信息服務二是對加盟店統一配備網絡設備,建立了遠程視頻醫院,開展專家視頻咨詢服務和網上指導,及時為農民解決生產技術難題;三是定期對加盟商和會員進行培訓,并組織“專家一線診斷團”進村入戶現場指導,為加盟商和會員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
5、“沃潤德模式”的終端銷售理念
營銷模式的發展,基本上可以分為4個階段:第一,交換模式階段,主要是商品交換的時代,這個時代以產品銷售貨物交換為主要目標,時間有幾千年;第二,趨于規范化的銷售模式,主要以學習西方營銷觀念為核心,在通過漫長的計劃經濟環境之后而產生的規范式營銷模式;第三,適合模式,根據自己本地的具體情況,創造與發現一些屬于自己家門口的營銷模式,加上一些先進國家所套用的手法,成為中西結合的營銷模式在蔓延;第四,信息化營銷模式成為先進的營銷主流,這種營銷模式就是未來與現在營銷模式的發展與走向。
信息化營銷模式是一個寬泛的概念,營銷手段多樣。那么什么是好模式,這種模式是不是符合企業或產品,是很重要的。當然,企業贏利有很多因素構成,其中每個階段的不同因素都起到不同的作用。品牌、渠道、傳播、產品、終端,各個環節都可能是產生贏利的最大推動力,問題是企業產品的生長階段不同,產品類型各異,市場環境千姿百態,什么時候,什么因素在起主導作用就大為不同。無論品牌制勝還是渠道制勝,作為營銷價值實現的“最后一公里”――終端,始終是企業產品動銷的核心關節點之一。
對于農化行業來說,以前關注的廣告、營銷、品牌很多,終端只是作為促銷的平臺來運用,并沒有提到一個戰略的高度來看待,實際上這是對終端營銷力量的巨大漠視。
沃潤德模式的創新成長,其核心就是以鄉村終端為發力點,將品牌力與口碑傳播相結合,讓品牌形成市場信息源,讓營銷的各種工具都著力于終端,省去過于漫長的溝通過程,以對農民的創新服務形成品牌的持續影響力,從而帶來持續的銷售。最具標志性的措施應該是沃潤德會員卡的發放和執行。該會員卡不僅集中了普通商務店面優惠和便利的功能,而且經過消費信用評估后可以作為區域貸款的憑證,單次貸款2萬元左右,以種植戶大棚做抵押,既滿足終端要求,又避免傳統的欠款賒銷行為。
6、關于“沃潤德模式”的思考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要想塑造一個品牌,尤其是一個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農資連鎖品牌,就一定要深入到市場的每一個角落之中,深入到絕大多數的縣和鄉村之中,深入到普通消費者的心目當中。讓農民在選擇消費的時候能夠脫口而出,忠心選擇,最終形成口頭傳播的人際效應。
沃潤德模式創立之初就已經明確了做長線的目標,想到的是降低加盟門檻,盡可能滿足有意向的加盟商加盟,到處開花,讓沃潤德品牌如星星之火,逐漸形成燎原之勢,讓沃潤德自然而然深入到萬千百姓的生活之中,深入到他們的心里。人是有感情的動物,在市場上打“感情牌”是最有成效的。
從實踐情況來分類,農資企業在打造品牌時通常選擇“名牌”和“明牌”兩種塑造定性和路徑。每個企業的資源和條件決定了選擇塑造定性和路徑的不同,兩種品牌塑造之路都有成功的案例。從現實情況來看,“名牌”成長的勢頭比較快,但是基礎不穩固;“明牌”成長的勢頭會慢些,但是基礎都比較穩固。“名牌”和“明牌”的選擇條件、路徑和運作要點具體如下:
1 “名牌”
(1)基本內涵“名牌”顧名思義就是“名氣大”或“名聲大”的品牌,或者說是高知名度的品牌。可能有一定美譽度,但通常不普遍、不具體,或者說是對“美譽”在哪里比較模糊。
(2)選擇條件一般來說,選擇“名牌”之路的企業通常是陷于產品高度同質化的競爭泥潭。產品同質化,品牌名聲要不一樣,就可以賣高價格,企業就能提高盈利能力,同時,也會形成比較穩固的競爭優勢。
(3)運作要點做“名牌”通常的運作方式就是廣告投入大,在渠道中宣傳的聲音大。比如典型企業山東史丹利化肥,在央視一套天氣預報、山東衛視天氣預報等農業廣告黃金頻道和時段長期投放廣告。2008年后,又鋪天蓋地在全國范圍內進行終端外墻包裝――用印有品牌VI形象的噴繪布大面積包裝終端墻體和門面等,進一步做強了“名牌”。
提高“名牌”廣告宣傳效果的注意要點是使農戶不僅感覺到“口氣大”,更重要是認識到“名牌”的“實力大”,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傳播效果。例如山東史丹利企業宣傳幾個第一:中國第一條高塔復合肥生產線;中國第一個購買農化飛機的企業;中國第一個洋專家現場進行“農化輔導”的企業等等。山東金正大企業宣傳核心是全球最大的控釋肥生產基地。相對而言,復合肥行業產銷量最大的湖北洋豐也投入了大量廣告,但是,缺乏彰顯企業實力的“畫龍點睛”之筆,使得品牌“名聲”遠不及后起的金正大和史丹利。
2 “明牌”
(1)、基本內涵“明牌”顧名思義就是“消費得明白”、“貨真價實”的品牌,通常也是美譽度高、忠誠度高的品牌。
(2)選擇條件一般來說,選擇“明牌”之路的企業通常是產品力比較強或者是產品有一定的差異化優勢,農戶能夠明顯地認知到產品質量好、性能佳,自然就會形成良好的口碑,成為“明牌”。例如:在海南說好肥料,大戶、散戶幾乎同聲挪威海德魯(現為“雅苒”)。
(3)運作要點做“明牌”最關鍵的是產品力。沒有產品力的“內功”想做成“明牌”,結果大多是“狗尾續貂”,難有什么好成效。國外農資品牌大都是走“明牌”之路,例如:化肥行業海德魯雅苒、巴斯夫恩泰克;農藥行業杜邦康寬、先正達福戈等。
國內企業做“明牌”比較成功的也就算深圳芭田。概括地說,芭田“明牌”之路就是“跟得好”、“跟得緊”。在南方,由于經濟作物比較多,土地流轉比較廣,對海德魯雅苒、巴斯夫恩泰克等國外速溶性、速效性肥料“明牌”認可度高。芭田在產品研發就參照這些“明牌”,推出硝硫基、螯合中微量元素“1+1”產品(海德魯雅苒、巴斯夫恩泰克都隱形添加螯合態中微量元素),再加上給渠道顯著高于國外品牌的利潤空間,打造成了國內農資界碩果僅存的幾個“明牌”。
品牌塑造的常見錯誤
每個企業都想做成“名牌”和“明牌”,但是成功的比較少。這其中不完全是企業實力不足的原因,也不完全是企業決策者在品牌塑造投入上缺乏魄力和決心的原因,往往是在具體運作的策略和方法上出現了偏差,使得“品牌資產”沒有得到有效積累。具體來說常見的錯誤如下:
1 定性不清晰,品牌傳播主旨搖擺,混亂了品牌心智
【關鍵詞】電子商務 農產品供應鏈 模式
電子商務的發展, 給農產品物流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動力。制約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已經從生產領域轉向市場流通領域, 傳統農產品供應鏈信息不暢和交易手段單一的缺陷面臨電子商務的強烈沖擊。因此, 應用以Internet為代表的信息化工具體系作為農產品供應鏈變革的策略性選擇, 優化、改造農產品供應鏈運作模式將成為我國農業現代化的必然選擇, 并將為我國農產品更好更快的流通帶來實際效益。
一、農產品供應鏈現狀
農產品供應鏈是指以農產品為對象,通過對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控制,從農產品采購開始,到農產品加工作業完成,最后通過銷售網絡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將農業生產資料供應商、農戶、農產品經營者、消費者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絡結構。我國目前的農產品供應鏈以批發市場為核心企業, 由農戶、生產加工企業、批發市場、農產品集貿市場、超市以及消費者組成。這種模式存在一些不足。
(1)農產品物流成本高,損耗嚴重。物流成本過高是目前農產品物流的重要問題,相關研究表明,我國的物流成本一般占總成本的30%~40%,我國糧食物流成本占總成本40%以上,而鮮活農產品更是達到60%左右。
(2)核心企業的主體缺失。農產品供應鏈的核心企業負責供應鏈的資源配置,在我國這一角色主要由各種農產品批發市場來承擔,各種批發市場仍然是連接我國農產品供應鏈各成員的紐帶。農產品生產流通的特點和我國特殊的國情是導致農產品供應鏈核心企業主體缺失的主要原因。
(3)農產品標準化體系建設滯后。農產品標準化體系建設是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的一個瓶頸,也是制約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和各省市在制定農產品標準化建設中重視不足,使得我國農產品標準化體系建設滯后。
(4)農產品供應鏈質量安全管理體系欠缺。我國農產品供應鏈各參與者間大多數是“一次性買賣”,很難從長遠利益考慮相互之間的關系,農產品安全質量問題突出,不利于安全質量問題的事前預警、事中監控和事后追溯。這就造成供應鏈各參與者之間難以形成有效的質量安全管理體系。
二、電子商務環境下我國農產品供應鏈管理模式設計
供應鏈是一條聯結農產品生產者到消費者的物流鏈、信息鏈和資金鏈的增值鏈。農產品供應鏈上的節點企業必須同步、協調運行, 才有可能使鏈上的所有企業都受益, 因此信息的暢通是供應鏈管理的基礎。①構建基于電子商務網站的信息網絡系統。一方面,可借助電子商務中多功能接口平臺等專業技術和政府的力量將各個網站的農產品市場信息、供求信息等匯總并與生產基地、批發市場、物流企業間信息采集與交換網絡實現信息共享。另一方面,可通過引入信息中介服務( 即通過信息服務等方式提供內容、信息、知識及經驗的) 作為實現上述系統的補充。②構建基于信息中心的信息網絡系統。該網絡的作用是實現各生產基地、批發市場間信息(包括農產品生產供應信息、需求信息、價格信息等)的整合。③構建高效、協同的信息共享模式??煽紤]通過信息技術將搜集到的各種信息置入一個信息共享平臺( 主要包括綜合信息平臺和協同作業平臺) 或集成數據庫中心,打造“農產品一流三網”系統,實現成員信息共享,并通過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來強化成員間的業務往來,逐步建立成員間的信息共享機制。目前, 農產品信息網絡不健全, 農戶居住分散, 溝通渠道不暢, 許多信息難以收集、傳遞, 信息化體系建設明顯滯后。因此,必須構筑起農產品供應鏈信息網絡管理系統, 廣泛采用信息網絡技術, 加快現代物流與電子商務的融合。要想提高我國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培育農產品的品牌, 監控農產品的質量安全, 增加農民的收入, 應對傳統的農產品物流運作模式進行改造, 建立電子商務環境下的農產品物流供應鏈運作模式。電子商務環境下的農產品供應鏈運作模式如圖1所示。
圖1 電子商務環境下的農產品供應鏈運作模式
電子商務環境下的農產品供應鏈運作模式是通過基于信息網絡的供應鏈信息平臺, 將農產品的生產、加工、流通、消費等環節有機結合起來, 農產品生產者、供應商、經銷商通過信息平臺形成農產品產、供、銷一體化運作, 各個環節之間實現無縫銜接。
消費者則可以通過信息平臺的網絡終端對所購買的農產品的質量安全進行查詢, 并可追溯產地, 切實保證消費者的權益, 同時也有利于農產品品牌的創建和保護。農產品供應商根據電子商務信息平臺上經銷商和零售終端提供的需求信息, 向其上游的農戶生產信息,生產加工企業、中介組織通過訂單向農戶收購農產品, 這樣減少了農戶生產的盲目性, 同時為農產品的銷路提供了保證, 不僅降低了農產品物流的成本減少了農產品的損耗, 而且有利于促進農業生產的產業化。農產品供應鏈還可以通過信息平臺實現網上拍賣等先進的交易方式, 如果還連接海關和銀行, 可以實現網上支付等。
三、小結
隨著知識經濟和信息網絡時代的到來, 建立和完善農產品供應鏈管理信息化模式有利于創建我國農產品品牌, 提高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凌寧波,朱風榮.電子商務環境下我國農產品供應鏈運作模式研究[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06,(3).
[2]彭劍,王劍波,茂.電子商務環境下的長株潭農產品供應鏈管理運作模式[J].安徽農業科學,2012,(8).
一、成長經濟、規模經濟和適度規模經營
下面對成長經濟與規模經濟、適度規模經濟與規模經濟的概念和含義作一說明。
(一)成長經濟與規模經濟
所謂“成長經濟”,簡單而言,可以認為是不同于“規模經濟”的一種經濟,即是由于其成長導致的原來沒有利用好的資源更好地被利用的一種“經濟性”成長理論認為,生產過程的“輸入”并不是資源本身,而是“資源產生的服務”。西方農業生產經濟學從微觀經濟研究出發,把農業資源稱作“農業生產資源”,認為一切農產品都是由各種生產資源耦合而成的。并把資源分為土地、勞動、資本和管理。因而農業企業或以家庭為主體的農業經營單位也不例外。
規模經濟,是指長期平均總成本隨產量增加而減少的特性,即邊際成本等于邊際收益,是一種有效且均衡的經濟狀態。規模限制主要有三種情況:一是在完全競爭市場中的市場經營主體模型中,限制被假定為隨著單個產品的額外數量被生產出來后。生產單個產品的成本上升,一般認為是由管理局限(規模太大導致管理成本越大)帶來的;二是在壟斷競爭市場中的市場經營主體模型中,這一限制會通過收入隨著更多產品的出售降低而只能得到部分實現,一般認為是由市場局限(導致銷售收入降低)帶來的;三是除了以上兩種情況,由于不確定性前景(由于搜尋信息的成本和彌補風險的需要)給規模帶來的限制。對于我國農業而言,主要是第三種情形造成的。
成長經濟不同于規模經濟。成長經濟是一種內部經濟,“成長僅為在給定條件下的規模的調整規模只是成長過程中的副產品,沒有‘最適宜’的?!?/p>
無論在什么時候成長經濟的獲得都是一個過程,是過程均衡;規模經濟是一種狀態,是結果均衡,是成長經濟的副產品。這一過程使內部不斷涌現出未經使用過的生產或使原有資源的生產得到充分利用。成長經濟可以是規模經濟,也可以不是規模經濟,成長經濟可以存在于任何規模的生產經營主體--企業或農戶中。因而存在一個悖論:成長經濟與最有效地利用社會的資源是一致的。但過去成長的結果--任何時候所達到的規模--可能并不具有相應的優勢。
(二)適度規模經營與規模經濟
一般來說,經濟活動中之所以要求規模經濟主要有兩種原因:一是分工協作。當產量足夠大時,人們可以采用專門化設備與工具來提高效率,可以更好地在勞動者中實行分工,從而有利于改善勞動熟練程度與積累經驗。這實際上是對原有資源內部重新配置以達到對資源的生產的充分利用。二是生產過程中使用了不可分投入。不可分的投入品有一定的最大生產能力,這是一種“最小公倍數”理論的應用,即如果充分利用不可分性的生產資源,經營單位的最低產量應是最小單位中達到最大產出的最小公倍數。在不可分投入品生產能力利用不足的情況下,擴大生產規模可能產生規模經濟,以實現要素的均衡。實際上對于不同的經濟活動來說,最佳規模是不同的。所謂適度規模經營也不一定是規模經濟,伴隨適度規模經營的應該是成長經濟而不是規模經濟。成長是一個過程,因而規模應該是“適應性”的。適度規模經營首先應該是成長經濟,通過成長經濟達到規模經濟。
二、農業經濟成長:基于資源貢獻的分析
我國農業成長經濟可以看成是在穩定的基本經營制度和已有的土地規模下,由于農業投入(主要是資金和科技)的增加,使農業內部資源使用效率(土地生產率、勞動生產率等)提高,從而使農業經濟增長或農戶收入增加而導致的經濟性。這些“經濟性”包括許多農業資源生產的“免費”的利用:土地撂荒減少、土地生產率提高、農業人力資本提高、農戶儲蓄轉化為生產性投資增加、農業資源重新配置和農業投資方向的改變等。在我國農業人均耕地少,農村勞動力富余且勞動力(數量的增減)對農業增長幾乎沒有影響的情況下,現階段影響我國農業經濟成長的主要是土地、資金投入和科技進步。
(一)土地制度與農業成長
關于土地制度對農村經濟發展乃至農民收入的影響,多年來是一個學術界比較關注的問題。在所發表的文獻中,大體有兩種對立的意見,一種認為目前的土地制度與其他各種可能采用的改革方案(例如耕地私有制或永佃制)比較,對于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不會有顯著差別。另一種觀點認為目前的農地制度有缺陷,非改革不能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舒爾茨指出,“在解釋農業生產的增長量和增長率的差別時。土地的差別是最不重要的,物質資本的質的差別是相當重要的,而農民的能力的差別是最重要的?!边@里所指的土地差別主要是土地質量的差別。但也包括土地制度的差別。這一點與林毅夫的研究結論相仿,“家庭農場是發展中國家農業增長的更為適當的制度,我國的未來改革應該加強剛剛建立起來的農戶制度的地位?!钡鶕吨袊r村經濟形式分析與預測》,2003~2006年,我國農業耕地對農業經濟增長的貢獻分別為-3.34%、-1.2%、-0.5%、-0.4%,貢獻率逐年提高,主要是政府的耕地保護政策,農村撂荒地的減少使然,但要注意的是一直處于一種負貢獻狀態,這固然與耕地面積的減少(比如退耕還林、建設用地增加)有關,也可能與土地規模過小或者說與有關。因而現行的地權制度對農業經濟成長有不利趨向,適度規模確實是當前農村土地制度研究中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應當創造一個維持農戶適度經營規模的經濟環境,防止農業經營規模小型化傾向。
(二)資金投入與農業經濟成長
據《中國農村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2003~2006年農業資金投入對農業產值增長的貢獻分別為5.0%、6.5%、5.7%、2.6%。農業資金投入對農業產出的增長影響很大,這主要是財政投入或惠農支出增加,刺激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農業要素投入增加使然。但2006年出現大幅度的回落,說明農戶儲蓄轉化為生產性投資有減少的傾向,也說明財政投入方向和結構需要調整,應主要提供有利的可得的廉價的新的生產要素。舒爾茨認為把農業改造為一個比較廉價的經濟增長源泉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依靠政權的命令方式,還有一種方式主要以經濟刺激為基礎的市場方式,但“如果市場方式為了增加可供農民使用的資本量而僅僅局限于減少資本市場的不完全性的方法和措施,那么,它就不會成功最重要的是投資于農民使用時有利可圖的新農業要素的供給。”一旦提供了有利的新農業要素,農民很容易從內部儲蓄獲得所需要的大部分資本。
(三)科技進步與農業經濟成長
“適用于一個貧窮社會的現代農業要素首先應該依靠現有的科學與技術知識來進行‘生產’?!备鶕吨袊r村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2003~2006年農業生產效率對農業經濟增長的貢獻分別為:1.74%,2.4%,3.8%,3.4%,整體來看呈上升趨勢。農業科技進步的貢獻率“九五”期間為45.2%,2007年已達48%,預計2020年達63%?!啊夹g變化’這一概念在實質上至少是一種生產要素增加、減少或改變的結果?!迸f技術進步等同于全要素生產率,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實際上是一種增長余值,它表明如果扣除農業資金和耕地貢獻,農業經濟是否還有一個額外的增長率。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在我國農戶耕地供給固定(穩定,規模既定)甚至減少(撂荒、建設用地擠占)且其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為負、農業勞動力大量富余且其增減對農業增長幾乎沒有影響的情況下,由于農業資金投入和技術進步對農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正,尤其技術進步的貢獻呈絕對上升趨勢,說明現行的土地帶制度和土地規模對農業發展盡管有不利趨向,但阻礙作用不大。正是由于農業內部資源對生產貢獻的不平衡驅動,農業經濟成長仍有很大的空間,農戶經濟是成長經濟。只要有效供給農業科技,農業資源中未使用的生產就會被有效利用,而這種利用一定程度上具有“免費”的性質,有其“經濟性”。
三、提高農業科技有效供給的具體措施
在穩定的農地制度、土地的生存和保障功能地位沒有根本性變化,以及農業投入尤其是農業科技投入具有正的而且較大的貢獻下,應該承認農業實際上是一種成長經濟,地權流轉“欲速不達”。黨的十七大提出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2008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要根據農業生產需要進一步明確農業科技進步的主攻方向,加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積極探索農業科技成果進村入戶的有效機制和辦法,大力培養農村實用人才。也就是說,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農業科技供給不能唯“高新”是用,必須從我國農業生產的初級資源--耕地和勞動力的現狀以及農業生產急需和經營單位需求能力實際出發,探索農業科技成果進村入戶的有效機制和辦法,即找到并獲得在生態上適應、經濟上可行與資源稟賦相一致的農業技術及與之相適應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和辦法,有效供給可得性、適用性、實用性和便利性技術,促進農業經濟成長。當農戶發現科技投入的成本高于規模擴張的成本,或增加科技投入帶來的收益低于規模擴張帶來的收益時,農戶愿意以有利有償的原則自發加快地權流轉,達到適度規模經營,促進農業經濟進一步成長,如此循環而已。
(一)從我國農業人多地少、小規模經營的基本國情出發,大力供給可分性農業生產技術
一國的土地和勞動力的比例,對該國農業技術變革的實際模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人口的增長,以及經濟增長和收入增加帶來了糧食間接需求的持續擴張。盡管目前糧食供需基本平衡,但很難避免長期短缺的趨勢。為確保糧食安全,我國必須大力供給農業可分性技術,促進農戶經濟成長。
農業生產技術的可分性是指技術可以分散的小規模的使用??煞中赞r業技術包括農業生物、化學技術和部分小型機械技術以及大型農業機械。生化技術主要是替代土地、彌補土地不足的缺陷,促進農作物生長、提高單產和總產。但兩者又有一定的區別,利用生物技術不僅能增加農作物產量,更重要的是無污染農業?;瘜W技術可能造成生態破壞,要注意有效利用。而小型機械技術,主要是替代勞動,它符合下“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模式,因其小。對農戶而言是一種可得性而且是便利性工具。當然對一些大農場,應實行機械化大農業,發揮不可分性技術生產的規模效應。
(二)從我國推進城市化的實際出發,大力供給市場園藝農業生產技術,促進農業多樣化、專業化經營
市場園藝農業是為城市提供蔬菜、水果等商業性的農業。有時也稱為商品園藝業。這種農業的興起和發展與城鎮化的速度加快有關,一般在一些大城市的周圍發展起來,為市民提供必需的食物。從事商品園藝業的農民實行的是專業化、集約化生產蔬菜、水果、葡萄等,但不飼養牲畜。
一般來說園藝農業是一種勞動密集型農業,由于我國正在推進城鎮化進程,城市需求增加,失地農民增多,就業形勢較為嚴峻:而且這種市場園藝農業可以是一種簡易的設施園藝農業,如農業地膜、大棚種植、防雨棚栽培等,技術成本不高,操作簡單,比較適合我國國情,能促進農業經濟成長。當然在有條件的地方也要研究和發展高級設施園藝農業,比如無水、無土栽培等。
(三)從我國農業生產的比較優勢出發,改造傳統生產技術供給現代科學管理,變比較優勢為強勢
我國農業生產的比較優勢,就是適合勞動密集型生產而不適合機械化生產的農產品。這些產品的生產一般具有我國區域優勢,或是具有傳統生產優勢,具有很強的國際競爭力。比如在蠶桑繭、烤煙、蘋果、甜菜等勞動密集型的經濟作物和牛奶、淡水魚等勞動密集型的水畜產品生產上都存在著優勢,這些產品的國內資源成本系數大多低于0.85,表明我國通過生產上述產品每創造1美元的外匯收入所消耗的國內資源成本均低于85美分。尤其是對于勞動密集使用并且勞動無法由機械替代的果蔬和水畜產品,它們生產的國內資源成本系數大多低于0.7,比較優勢顯著。
但由于缺乏對傳統生產技術的改造和疏于科學管理,加上國際貿易歧視性壁壘,這一優勢難以保持。必須加大對農民投資。培養農村實用人才,提高其傳統經營經驗與現代科學技術的協整能力,大力發展綠色農業,變優勢為強勢,促進農業經濟成長。
(四)以政府公共供給為主。以農戶需求為龍頭,以農業科技中介機構為中試和推廣環節,提高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率
我國的農業生產主要是以家庭為基本生產單位。全國有2.3億多農戶,每戶平均規模不到0.533公頃。此外,雖然我國也有一些大型農場,但多為國營農場,農業企業才剛剛起步。由于主要農業生產單位(農戶)規模小,農業生產技術又具有較強的相似性和公共性,而且農業與國家的食物安全緊密相關,農業生產和農產品市場價格的波動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社會穩定,因而農業科技應以政府公共提供為主。同時應大力發展民營科技企業,有學者研究認為農業科研投入的回報率大大高于商業銀行的收益率。
農戶抗風險能力低,農戶的科技“試錯”的代價大,因而農業科技的研發必須以農戶需求為龍頭,提供可得性、適用性、實用性技術。創新科技供給機制,積極探索農業科技成果進村入戶的有效機制和辦法,實現潛在生產力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比如科技入股,建立風險共擔和利潤共享機制,同時要大力建設農業科技推廣中介機構和應用示范基地,如農業科技示范園,增強技術的示范性,提高農戶應用新技術的積極性,促進農業經濟成長。
(五)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積極推廣節能環保型農業生產技術,實現技術的經濟效率和生態效率的雙提高
我國長期以來,由于受溫飽問題的影響,加上農戶分散經營和集體經營的雙層經營體制,農戶追求技術使用的經濟效率而忽視技術使用的生態功能,農業發展可持續能力差,
為了迅速脫貧致富,我國農業幾乎丟掉了原先精耕細作和施用有機肥的傳統,種植和養畜分開,大量使用化肥。向土地投放的廄肥和草料大為減少,土地不再精耕細作,土壤的腐殖質受到破壞:廣泛使用農藥和除草劑等化學制劑,農業生態平衡受到破壞:農業灌溉設施“只用不建、只建不養”,傳統的漫灌使水資源浪費較為嚴重。因此,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應該“開發和推廣節約、替代、循環利用的先進適用技術,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護土地和水資源,建設科學合理的能源資源利用體系,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促進農業經濟成長。但一定要注意是“適用”的技術,比如沼氣的應用和推廣,而不是發達國家所謂的“精準農業生產技術”。當然,“3S”(GIS、GPS和RS)技術,應該是未來我國農業要學習和應用的技術。
四、選擇性供給農業科技與適度規模經營
有效供給農業科學技術,其目的是在現有農業生產資源狀態下,充分發揮資源未盡的“生產”,促進農業經濟或農戶經濟的成長。隨著農業經濟成長,必然受到諸如農業經營管理能力低、資源耦合性差以及技術規模效益差等的影響,成長空間縮小,因而生產性資源重新整合尤其是地權流轉不可避免。當前,為加快地權自愿有償流轉,實現適度規模經營,必須選擇性供給農業科技:一要增加不可分性農業技術供給,二要加大對農民投資。
(一)選擇性供給農業生產技術尤其是增加不可分性技術投入,發揮規模效益,實現更大的“利差”誘導地權流轉
農業科技投入品的可分性和不可分性對農業經營規模的要求是不同的。農業科技投入從這個角度可分解為兩類:第一類為機械動力性質的資本投入品,如各類農用機械,其實質作用在于替代勞動。第二類資本投入品屬于農業生化性質,如化肥農藥、良種和農用薄膜等,其實質作用在于替代土地。農業生化類科技產品投入都具有良好的可分性,可以分散和小規模利用,但機械類科技投入具有一定的不可分性,對生產規模有直接的要求。當然要注意假不可分性,比如以發展小型機械或出租機械服務的情況下,機械類資本投入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可分的。
對于能適合大型機械化耕作、經濟發展水平較好的區域,要加強政策引導,加快土地經營權流轉。土地集中,規模增大,就可以獲得不可分性科技產品的規模效益,降低因小規模經營而產生的成本,使凈收益大于參與土地集中的農戶單獨生產的收益之和,并且使參與地權流動的農戶能分得一份“剩余”,農業就會走上適度規模經營的道路。對于能適合農業機械化耕作但經濟水平不高的區域,要大力發展農機合作組織,扶持發展農機大戶,組織農機跨區作業,探索小規模分散經營與農業機械大規模集中作業矛盾的解決機制,比如,以聯合收割機跨區域收割為代表的農機跨區作業為解決這個難題找到了一條重要的途徑。通過跨區作業,在生產方式上實現了規?;洜I。最終將產生示范效應,誘使地權向農業機械等不可分性技術的所有者轉移,實現適度規模經營。
(二)加大對農民投資,提高其傳統經營經驗和現代科技的協整能力,培育新型農民,通過農民的“自我篩選”,實現適度規模經營
關鍵詞:長尾理論;農村電子商務;物流系統;經營模式;物流行業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F724 文章編號:1009-2374(2016)30-0003-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0.002
在傳統行業中商家注重熱銷品的培育,對某種某類消費者愿意購買的產品極其推崇。在這種營銷環境中短期利益被放大,長期行業發展被忽略。行業各界也在尋求相關技術解決手段,其間長尾理論因其獨特的視角被行業所認可,可以在一定時期內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物流經營模式的轉變。
1 長尾理論提出的背景與實踐
在近代傳統營銷領域中,信奉的是二八定律。極少有人考慮剩下二的商業價值,這在當今的經濟環境下是絕對不適合的。長尾理論第一次提出在營銷領域的是《連線》雜志,作者明確指出在消費基數足夠大的情況下,二八定律中的二完全可以形成巨大的規模,甚至利潤空間遠大于八的既有利潤。長尾定律中提出的技術點,恰巧符合電子商務的行業特點。
2 電子商務與物流關系
眾所周知,農村電子商務的基石首當其沖是物流,如何快速、安全地將農村電商的農產品交到消費者手中。電商其服務的落實端是物流,物流是電商的體現。其中如何給客戶良好的購物體驗,是物流端需要落實的。同時農村電子商務也是物流的保障,物流是依托高速發展的電商而發展的,電商的繁榮保障了物流的發展,物流產業的發展繁榮又進一步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雙方互相保障。
3 長尾理論下的農村電子商務物流
在電子商務的發展軌跡中,符合二八定律的八已經被行業細細耕耘,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為維持行業發展新的領域亟待開發,其中農村電子商務因物流的對其制約,成為符合長尾理論的新出路。
3.1 農村肩負中國互聯網未來發展的重任
農村是近年來網民增長最迅速的群體,其同樣肩負中國互聯網未來發展的重任。農村信息化早已被政府提到政策水平,相關職能部門為農村信息化出臺相應政策。早在十一五期間解決各村信息化基礎的網絡問題,就被電信系統所要求。在相關政策的刺激下,三大電信運營商都延長覆蓋面,為農村信息化做出堅固的基石。
3.2 農產品的規?;茝V銷售亟待解決
在農村地區,越來越多的農民放棄土地種植,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是農產品的銷售無法滿足農民的日常生活。農戶在辛苦種植農產品的過程中,因未找到合適銷售途徑,無法直接供應超市農貿市場,需通過中間商來完成相關的對接,中間商為爭取中間差,往往壓低農戶的價格。這種情況下辛苦勞作的農戶,卻為他人做嫁衣。另外,因供銷信息不對稱,農戶種植的農作物往往不符合市場沒有需求,導致大批農產品滯銷,雖然通過政府的補助調節可以緩解農戶的損失,但無法從根本解決信息差。
3.3 日常生活用品方面有巨大商機
因單個村莊人口基數相對較少,對應的商業也非常匱乏,沒有同行競爭,在農村中生活用品往往品種單一,且單價相對市場價偏高。農村人口因其年收入普遍不高,對價格導向依賴較高,電子商務價格優勢正符合農村人口消費習慣,潛存巨大商機。
4 現有物流存在的問題
4.1 設施現代化水平低、成本高
在農村電商大發展的時代背景下,農村物流已經成為各大物流大佬必爭之地,但因其條件限制硬件設施更新較為緩慢,同時鄉間小路修繕是長久的工程,無法一蹴而就,無形中整個農村物流網絡效率大大降低,成本整體升高。
4.2 相關人才匱乏
現階段物流已經技術相對成熟,以效率為先的行業內專業度要求也前所未有地被要求。目前針對物流行業的培訓也悄然出現,但在二八定律下農村電子商務物流行業被忽視。恰恰農村物流是整個行業的短板,急需相關專業人才,尤其是復合型人才。
4.3 認識不到位
農村物流經營者一直是單兵作戰,各自經營自己的網絡。在庫存廠房的建設中投入大量資金,但對于開拓市場或是區域聯盟上不夠重視,使得行業的整個建立中只是各自成定并沒有成線或是成片。
5 長尾理論下農村電子商務物流發展方向
5.1 發展渠道差異化
利用長尾理論發現行業中,小眾領域,被忽視的未開發的商業版圖,存在著巨大的商業潛力。對物流的要求是多樣化服務、差異化產品,通過開發傳統物流無法觸及到的小眾領域,實現新的行業增長。
5.1.1 貼身定制服務。在經濟迅速發展的當今社會,市場化已經相當成熟,其中最大的特點是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成為商家的發展導向。為消費者貼身定制服務,成為優于一般物流公司的法寶,通過貼身設計為消費者帶來良好的產品體驗,同時開闊了進一步發掘新消費者的渠道。荷蘭的TNT公司就采取上述經營策略,開發APP通過手機溝通服務每一位客戶,達到了良好的產品體驗,目前TNT公司已經躋身國際十大物流公司成員。
5.1.2 開發增值服務。物流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在這個大環境下對物流公司提出全面發展要求。傳統基礎服務必須過硬,在這個基礎上增殖服務是大客戶的基本要求。目前這個領域還處于萌芽階段,產業正在嘗試幫助客戶流通加工、信息處理、網絡設計等。
5.2 完善硬件與軟件建設
5.2.1 硬件條件。近年來,物流行業得到長足發展,但與發達國家完全自動化相比,我國目前的階段還有待提高。因硬件的不完全先進,阻礙了長尾理論的應用。在物流行業科技依然是第一生產力,目前物流行業正在升級硬件,在這基礎上才有助于行業進一步發展。
5.2.2 軟件引進。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面臨的最嚴峻問題是人才短缺。這問題不會影響長尾理論的實現,同時還會影響整個行業的發展。人才是企業最核心的競爭力。在這個基礎上,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組建也十分重要,其可幫助企業快速組建架構合理的人才隊伍,同時可以完成公司的相關培訓事項,真正促進公司的循環發展。
綜上所述,長尾理論在物流行業同樣適用,同時從另一個角度為物流發展指明方向,為整個行業的多樣化做出貢獻,幫助企業在找到自身發展的道路基礎上為企業獲得相當可觀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黃俊.長尾理論下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經營模式探析
[J].中國市場,2007,(41).
[2] 高盛.關于長尾理論的我國農村電商物流發展研究
[J].中國儲運,2015,(7).
[3] 解新華.基于長尾理論的我國農村電商物流的發展研究[J].電子商務,2013,(7).
[4] 平海.基于長尾理論的中小物流企業發展路徑探討
[J].中國流通經濟,2011,25(1).
[5] 謝泗薪,袁姣.第三方物流企業差異化攻略:長尾理論新視角[J].中國流通經濟,2013,27(6).
[6] 嚴奉剛.基于“長尾理論”的市場營銷新探[J].鐵路采購與物流,2013,(7).
[7] 張琳,吳文娟.標準化戰略對物流產業發展的影響分析――基于長尾理論[J].戰略決策研究,2013,(5).
[8] 郭玉杰.長尾理論在中小物流企業發展中的應用[J].物流技術(裝備版),2013,(6).
關鍵詞: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人力資本
中圖分類號:F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0.039
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需要大量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這就無疑對農村勞動力的人才質量、人才規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舒爾茨在《改造傳統農業》指出,決定人類前途的不是物質自愿,而是人的素質的提高,要改變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就要靠智力去增加資源的供給和加大技術投入。魏(2016)認為,人力資源是農業經濟發展潛力的重要支撐,只有擁有高素質的人才,才能實現發展中國家農業經濟的科技化、規?;l展。陳祺琪(2015)農業科技人員結構、人力資本、科技人員流動與農業經濟發展均為一階單整序列關系。因此,江蘇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也需要在人力資源開發做好智力保障。
1江蘇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存在的主要問題
1.1農村勞動力文化素質較低
美國農民平均受教育年限12年,多數農場主有農科院校畢業文憑。與之相比,當前全國農業從業人員教育年限平均在7-8年。而根據江蘇第二次農業普查顯示,在江蘇農村常住勞動力資源中,文盲159.7萬人,占5.2%;小學文化程度899.1萬人,占29.4%;初中文化程度1537.0萬人,占50.2%;高中文化程度409.6萬人,占13.4%;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55.0萬人,占1.8%,農村勞動力整體素質偏低是一個突出問題。就江蘇區域情況而言,蘇南、蘇中和蘇北農村教育呈現由南向北的梯度狀態。由于城鄉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平衡,加之蘇北地區中小學撤,增加了農村家庭教育的投入,導致輟學現象也非常突出。
1.2農業職業教育發展緩慢
由于職業教育還沒有得到廣大群眾的認可,農業職業教育也相對發展比較滯后,調查顯示,蘇南僅2025%的農戶非常愿意接受農業培訓,蘇中和蘇北地區非常愿意接受農業培訓的農戶僅占8.62%和9.64%。對子女接受農業的教育農戶也呈現共同的區域特點,蘇南、蘇中、蘇北愿意讓子女接受農業職業教育的均不超過30%,大家普遍認為,從事農業生產風險大,收入不高,從事農業沒什么前途。
1.3農業技術人才嚴重短缺
我國農村科技人員的比例本來就很少,與農村人口比較,不能滿足農民對科技發展的要求,農業科技人員又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逐年遞減。資料顯示,江蘇農業科技活動人員數量總體變化趨勢是遞減的,農業科技人員的年平均增長率為負數。另外,江蘇基層農業科研機構人員中,較高學歷層次的人才比重還比較低,至2010年,大專以下(含大專)學歷的人員占主要部分,而其中還有很多一部分是中?;蚋咧形幕?。這種構成遠遠滿足不了農業科技革命和經濟發展的要求。
同時,農村基層生活條件艱苦,科技人員很少愿意留在農村,農業技術人才嚴重短缺,致使許多新技術、新品種不能在農村大范圍推廣,農業技術優勢得不到充分的發揮,難以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難以為農民帶來經濟效益。
2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對人力資本的需求
江蘇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需要切合現代農業發展的大背景,就是要在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保障農產品供給前提下,實現農工貿緊密銜接,產加銷融為一體,從而實現農業的規模效益。因此,農業規模經營不僅需要一批農業技術人才,還需要一大批具有敏銳的市場意識、懂得現代經營管理理念的農村經營管理服務人才。
農業專業技術人才的范圍很廣,筆者認為,除了包括農業生產技術科研人員外,還包括鄉村機構管理人才、農業企業經營管理人才、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經營管理人才、農業技術推廣人才、農產品經紀人、農村能人、農村種養大戶、農業品牌策劃、推廣、銷售人員等。由于農業經營需要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因此,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業需要根據市場發展,引入必要且適合的人力資源。
2.1農業經營人才
與傳統農業相比,現代農業與市場緊密關聯,現代農業經營者等人才在農業產業化發展過程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江蘇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首先需要保證糧食安全,其次才是商品化問題。即使如此,農業開發和經營人才是農業規模經營所必須的。為適應農業規模經營的需要,江蘇農業發展需要培養了解農業專業市場建設、農業物流配送、農業產品開發及經營的專業人才,以適應農產品營銷網絡體系發展的需要。
2.2農業專業服務人員
首先根據江蘇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發展的需要,農業規模經營需要一些了解國內外農產品市場信息的農業經紀人,從而有目的性地增強農民生產和結構{整,降低農業生產風險。
其次,是掌握新型農業機械操作技能的農機服務員。江蘇農業人口老齡化,對農忙季節的勞動力需求非常強,這需要掌握農機操作技能、能提供農機服務的人員。隨著,農業技術服務內容的增多,未來江蘇農業還需要更夠利用信息和遙感技術對農業病蟲害防治提供服務的專業技術人員?,F代農業機械的使用,不僅可以替代相當一部分的農業勞動力,將這些寶貴的勞動力資源用于其他更具發展潛力的行業,同時農業機械的使用對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資源在農業生產中的利用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其三、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是以現代農業科技為前提,這需要大量提供農業科技服務農技服務人員。目前,江蘇農業生產的育種、培苗、播種、養殖、貯運等各個環節已經初步實現了產業內部分工。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江蘇農業規模經營客觀上要求,我們不僅需要有掌握農產品加工、保鮮、貯藏、包裝、運輸、銷售等先進技術的專業人才,還需要有掌握農業基因技術、胚胎移植技術等高新技術的專家人才。
2.3農產品品牌經營人才
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方向是農業的品牌營銷,農產品品牌經營策劃人才是農業人才計劃的一部分。因此,熟悉ISO9000、ISO14000、HACCP、GAP等認證規則,了解農產品品牌營銷特點,有農產品創新能力的人才也是我省農業發展所需要的。
2.4農業組織管理人才
隨著農業產業化的飛速發展,許多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農業協會將會越來越多,這些組織與企業有相當部分的區別在于,這些組織除了有利益追求外,還有社會責任,需要將分散的農民組織起來,并在保障其穩定收益的基礎上,降低農業經營成本與風險,并實現農業生產、經營和服務的社會化。因此,這些農業組織管理人才也是規模經營所需要的。
3農業人力資本投資策略
3.1加強涉農院校建設
加大對農業院校的資金支持。隨著農業在GDP中的比重減少,地方農業院校的生源和資金面臨一系列危機,很多農業院校開設了很多面向工業企業的專業,使有限的農業方面的教育資金更為趨緊。要改變這一局面,一方面政府應加大資金投入,對涉農教育和項目優先扶持,重視農業類職業院校教師培養。另一方面,農業院校對涉農專業人才的培養要面向市場,符合農業發展的總體要求。畢業的學生能順利在農業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一線工作,并熟悉農業產業的產前、產中、產后諸環節的聯系。在課程設置上應結合當地農業主導產業,有選擇性地開設課程,注重課程與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先進性、針對性、實用性和靈活性;在傳授給學生以先進的知識和實用的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綜合適應能力、自我學習能力、自主選擇能力,以提高其為農業產業化服務的本領。
3.2完善農村人才培養機制
采取靈活的方式培養農業專業人才,農業學??梢院娃r業企業、村委會、鄉鎮或合作組織簽訂委托培養合同的,針對性地培養當前農業產業人才。學校還可以通過與農業企業、合作社等項目合作的形式,在項目中培養所需人才。地方政府也可以定期舉辦一些農業推廣技術的講座,邀請專家對農民進行培訓。鼓勵農村經管人才參加中職農村經濟管理專業舉辦的教育與培訓活動。
3.3加強鄉村基礎教育
繼續提高財政的整體教育投入比重,強化省級政府支持農村基礎教育的職責及投入力度;建立科學有效的基礎教育轉移支付制度,加大對蘇北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的教育預算,確保義務教育政策的執行,積極引導農村家庭增加對子女的人力資本投資和文化教育消費,擺脫農村人力資本投入長期不足的困境。
3.4創新大學生村官制度
大學生村官為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提供了人力資本引擎。可建立大學生村官人力資本市場,吸引其他主體參與農業項目建設,由于目前大學生村官面臨延續性問題,筆者認為,應通過農業中介組織和農業企業與大學生簽訂固定期限的支援農村建設協議,然后以公益扶持的形式,定點扶持部分偏遠和落后地區的農村人力資源建設。這不僅開闊了村官的選擇范圍,也能虺浞擲用社會志愿者的資源,為農村發展帶來更為成熟的項目。應該說,社會其他主體在新農村建設中的積極的參與,能有效彌補政府在農村大學生村官人力資本投資的不足。
另外,高校應適應新時期農村發展的需要,引導在校學生積極深入新農村建設,通過與農村各類單位組織合作,建立農村實驗培訓基地,培養熱愛農村、既掌握專業知識又熟悉農村工作特點的大學生。高校可以定期組織學生,到農村去進行調查研究、協助相關部門做各類技術指導、服務以及管理工作,彈性增加農業規模經營的人力資本投入。
參考文獻
[1]西奧多?舒爾茨.改造傳統農業[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2]魏.發展中國家人力資源與農業經濟布局的相互制約分析[J].世界農業2016,(5):181185.
[3]陳祺琪,張俊飚.農業科技人力資源與農業經濟發展關系分析――基于種植業科研機構的視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5,(13):9096.
[4]張建民,楊子敬.我國農村人力資本投資問題――一個研究綜述經濟問題探索[J].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