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2-20 14:47:07
序論:在您撰寫網絡交易監督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字:第三方網絡導購平臺;監管;立法提議
導言:2012年6月,《網絡商品及服務交易監督管理條例》已由國家工商總局牽頭,明確列入國務院“二類立法”計劃。眾所周知,我國電子商務在進入互聯網時代之后取得了飛速發展,截止到2012年6月,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額達3.5萬億元,國內電子商務服務企業達38780家①。與此同時,“返利網”作為“第三方網絡購物導購平臺”的代表,也進入了大眾的視線,為傳統的網絡購物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也引發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所謂第三方網絡導購平臺,指的是非隸屬于購物網站本身,在網絡購物中對各大購物網站進行分類和比價、引導消費者購物并往往附帶一定返利的第三方網站,現階段最主要的第三方網絡導購平臺即是各類返利網站。但是第三方導購平臺在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系列問題。2012年12月 “太平洋商城直購網”這個中國電子商務被控傳銷第一大案在南昌開庭。結合返利網運營過程中固有的法律風險,筆者在此對《網絡商品及服務交易監督管理條例》提出相應的立法建議,從而探討對以返利網為代表的第三方網絡導購平臺的法律監管辦法。
一、現有的網絡商品及服務交易立法
網絡商品及服務雖然發展迅速,但由于在我國的產生時間較短,無論是技術和經驗上都沒有制定權威性法律對其整體性地進行規制。為適應電子商務發展的需要,行政法規和行政規章在電子商務領域先行一步,制定了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從而為今后法律對相關條款的整合和創新提供了基礎。
1.《電信條例》
《電信條例》是在2000年9月由國務院通過并公布施行的行政法規,是我國較早的和電子商務監管有關的立法,為電信行業的監管提供了依據:規定了電信業務實施許可制度;電信業務分為基礎電信業務和增值電信業務,分別頒發不同的許可證;規定電信業的監督管理機構是國務院信息產業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電信管理機構;規定對運用新技術試辦的新型電信業務采用備案制度。
應該說,《電信條例》奠定了電子商務交易立法的基礎,但是,《電信條例》是總括式的行政法規,其側重點在于規范基礎電信業務,對于增值電信業務并沒有加以詳細的規定,且由于制定的時間較早,對于電子商務新出現的產物如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和第三方平臺的具體監督管理同樣沒有涉及。
2.《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
在《電信條例》的基礎上,《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對互聯網信息服務活動進行規制:將互聯網信息服務分為經營性和非經營性兩類,對經營實行許可制度,非經營實行備案制度,從而區分管理;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電信管理機構和國務院信息產業主管部門公布已許可和已備案的服務提供者名單;規定了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在主頁標明其經營許可證編號或備案編號;規定了互聯網信息服務監督管理機構是國務院信息產業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電信管理機構。
和《電信條例》相比,《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對于電子商務的規范更加具體,也提供了具體的監管途徑。但是由于規定沒有細化,相關部門的權責也沒有分清,因此還有待更新的立法加以完善。
3.《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
《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是2010年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審議通過的部門規章。和《電信條例》以及《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相比,對于現實生活中存在的電子商務的諸多問題進行了回應:明確了相關法律主體的概念,提供網絡交易平臺服務的網站經營者被正式劃為網絡服務經營者;第三章專門規定了提供網絡交易平臺服務經營者的義務;第四章專門規定了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監督管理,確定了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的監督管理機構是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創新性的提出了信用檔案制度,對網絡商品經營者和網絡服務經營者實施信用分類監管。
《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對于網絡交易作出了較為詳細的規定,但是可以看出,法條本身更加側重于對于商品和服務提供者的監管,而對于第三方交易平臺的規定,也僅僅強調其審核監督的義務,而對于第三方平臺運營的本身,并沒有具體的條文規定,很難應對出現的新問題。
二、從“太平洋商城直購網”一案看對于第三方網絡導購平臺監管存在的問題
“太平洋商城直購網”涉及傳銷一案集中反映了第三方網絡導購平臺的合法性認定上的空白和尷尬,這對于接下來的立法具有極其重要的啟示。
首先,“太平洋商城直購網”的經營模式是否涉及傳銷,理論和實務界都存在重大爭議。相關偵查部門經過了立案、撤銷再重新立案的過程,可見,對于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的經營模式依然沒有權威的相關部門對其定性,從而影響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有效監管。
其次,對于第三方網絡導購平臺的具體監管內容也有待深入。從“太平洋商城直購網”的主頁來看,其相關證件十分齊全。但是,由于其經營模式特殊,涉及資金鏈長且影響巨大,在接下來的監管方面就遇到了困難,對于可能存在的風險缺少有效的預防措施。這和工商監管的重點在于具體的商品服務供應商,而對于第三方平臺的檢測本身缺乏相關規定有直接關系。
最后,對于第三方平臺的市場準入機制還存在一定的模糊性。由于電子商務的特殊性,其準入的條件可能不必限制地太嚴格,否則可能扼殺新興事物的生命力。但與此同時,還是需要一定的界限以保證消費者的利益。
三、對《網絡商品及服務交易監督管理條例》中涉及第三方網絡導購平臺的立法建議
《網絡商品及服務交易監督管理條例》是在《電信條例》、《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之后產生的產物,其和后三者之間必然存在必要的承接,也要克服現行立法法規存在的不足,反映電子商務現狀。筆者認為突出對于第三方網絡導購平臺或其他相關概念符合法律制定的總體趨勢,在此結合相關立法提出相關建議。
首先,設立專章列出對提供網絡交易平臺服務經營者的監督管理。這在《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中并沒有專門整理,因為《電信條例》和《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對網絡平臺已經設立了監管機制。但是,筆者認為,對于網絡交易平臺服務經營者的管理也要分不同層面,對于技術性方面的管理可以由國務院信息產業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電信管理機構負責。但是,經營管理類的監管,還是要強調工商管理部門的職責。而除了電信管理機構和工商管理部門,對網絡平臺經營服務者的管理也包括新聞、出版、教育、衛生、藥品監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和公安、國家安全等有關主管部門。雖然《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已經初步提出了分工的概念,但是對于各個機構還是有必要分清權責,對于其不同的權限進行一個細分,以免在具體操作中出現扯皮的現象。
而第三方網絡導購平臺,其屬于廣義上的提供網絡交易平臺服務經營者,一般的僅需注冊而無需預存消費額的返利網站,其經營模式中除了返利的周期過長、涉及虛假承諾影響消費者利益之外,本身并不引起社會重大的經濟動蕩。但是,當新型的返利模式,如“太平洋直購”的BMC②模式需要吸收大量預存款的時候,相關部門在監管方面就要做好必要的分工,在其中的一個環節出現爭議的時候,必須要有一個部門牽頭,協同其他部門進行監管。因此,筆者認為,在《網絡商品及服務交易監督管理條例》要強調工商管理部門對第三方平臺具體的經營進行定期監督抽查,以防止大規模的經濟波動。
其次,對于許可制度進行細化?!痘ヂ摼W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已經細化地對經營實行許可制度,非經營實行備案制度。但是,由于提供網絡交易平臺服務經營者的種類有所不同,網絡經營的社會影響力也與其經營規模、范圍有關,因此,對于許可的門檻限制應當有所區分體現。
對于電子商務中涉及大額預存款的第三方平臺,其市場準入最初應當對其模式進行嚴格的審查,因此對其準入應當比一般的許可多一些實質性審核,如果不合格的話就不應當輕易允許其進入市場。而除了營利模式本身涉及大量資金之外,對于在網絡經營中出現的一些涉及重大資金的項目也要主動提請相關部門事前進行監管,給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穩定的環境。
再次,適當擴大備案制度的適用范圍。事實證明,電子商務在發展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新的經營模式,而其模式往往包含一定的技術性。對于一些存疑卻不宜直接用法律進行強行取締的模式,應當適用備案制度。對于“太平洋直購網”中出現的極為復雜的BMC模式,進行備案可以使得其在爭議的情況下得到合法的身份,使得其不因長期處于爭議的狀態從而影響正常經營,同時也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研究對于新興事物如何很好地進行引導。
最后,切實地規定信用檔案制度的切實適用。《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規定了信用檔案制度,提出實施信用分類監管。信用檔案制度是極為先進并且適用的,但是其側重點還是在于網絡商品及服務的直接經營。但事實上,虛擬網絡中信用制度的建立和普及是極其有現實意義的,對于第三方平臺也適用信用制度,定期進行分類從而確定其監管力度對于繁雜的市場也具有現實意義。
總之,對于《網絡商品及服務交易監督管理條例》中涉及第三方網絡導購平臺的立法建議,既要和以往的立法相銜接相適應,也要結合現實,對于其中的制度加以深化。對于某些制度的提出雖然最后的落腳點也不僅僅放在對第三方網絡導購平臺的監管上,但是,作為整個電子商務監管立法的立足點,必然也利及第三方網絡導購平臺,甚至其他一系列新興電子商務產物。
四、結語
隨著《網絡商品及服務交易監督管理條例》立法的進展,對于防范返利網運營過程中出現的固有的法律風險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對于其中的立法提議在今后還有待討論和跟進,總之,對于第三方網絡導購平臺及其相關的電子商務產物,有必要通過有效的立法對其進行監管并科學引導,促使其健康運營發展。
參考文獻:
【1】高富平, 張楚編著:《電子商務法(第2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2】王紀平編著:《電子商務法律法規》,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3】吳弘, 胡偉編著:《市場監管法論――市場監管法的基礎理論與基本制度》,北京大學出版,2006年1月第一版。
注釋:
互聯網作為行業經濟,其信用必然具備經濟信用的特質。信用的經濟學定義主要是借貸和延期支付,符合這個定義的可能是互聯網的電子商務和支付、網絡借貸。目前電子商務主要是預付款和貨到付款,將來可能會實現延期支付。電子商務的信用是互聯網信用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網購、團購、網絡促成交易都必須遵守2011年國家工商總局頒布的《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和商務部最近《第三方電子商務交易平臺服務規范》。
毋庸置疑,隨著相關法律法規陸續出臺,互聯網行業日趨成熟,整個社會經濟文化甚至是網民素質的大幅攀升,互聯網的信用肯定會健康快速發展。
各相關部門、行業協會、互聯網企業也都在主動尋求誠信和安全的舉措和方案,比如網站備案、網站經營許可證、各種準入許可資質、實名制等,同時一些相關第三方認證應運而生。信用認證和評價可以提高網站經營主體的信用意識,督促網站誠信經營,也有助于行業監管部門實行信用分類監管,引導市場優勝劣汰?;ヂ摼W信用管理是一個全新的課題,第三方信用評級機構還需要不斷強化誠信職業道德、提高自身權威性和公信力、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互聯網信用涉及道德層面。網站服務提供者兌現服務承諾,誠信經營;網絡用戶誠信守法,對自己言論負責。信用可以被記錄,并且和時間有關系。比如某網上商城退換貨很方便,質量有保證,買過的人會更加信任,同時也會推薦給朋友,形成信用的口碑?;ヂ摼W信用檔案是信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互聯網信用檔案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包括體系構建原理、技術及標準等系列問題也有專門的學者在研究。
互聯網信用從法律角度來看,所有的網站與用戶都存在契約關系,所以都受法律和契約的約束。網絡侵權行為包括侵害名譽權、隱私權、肖像權、著作權等?!肚謾嘭熑畏ā芬幎ňW絡用戶、網絡服務提供者只要利用網絡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都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網絡用戶可以是自然人即廣大網民,也可以是法人,而網絡服務提供者則一般為各類網站的經營主體。人肉搜索,實質上就是通過各種網絡途徑收集和公布某個人的隱私信息的行為,是一個網絡侵權行為的典型案例。
>> 以制度建設為先導積極構建商品質量監管網絡 加快由食品安全電子備案向商品質量網絡監管發展步伐 加強商品質量監管 確保消費安全 實施商品準入制度改革 進一步推進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工作 網絡交易平臺商標權間接侵權行為 我國網絡交易平臺商標侵權避風港規則的引入 網絡交易平臺商標間接侵權責任的相關探討 商品質量問題折扣 加強農村日用品市場商品質量監管 關于北京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立法的幾點思考
">經濟學視角下的商品質量監管
依托現代信息技術全面提升商品質量監管水平 完善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體系的思路 構建商品質量全程監管體系確保消費安全 改革創新商品質量監管模式的新舉措 直銷納入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范圍 市場新業態下電商商品質量的控制與監管 商品質量問題占平臺投訴量七成 我國網絡商品質量管控研究 論消費價格指數編制中的商品質量調整問題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參考文獻:
[1]網絡交易管理辦法.第3條.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令第60號令.
[2]陳S.網絡店鋪市場準入法律問題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07.
[3]羅中清,陶利軍,顧合迪.網絡交易主體的市場準入和網上亮照[J].中國工商管研究,2012(4):57-59.
[4]張曉菁.我國在線經營主體資格規制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6.
[5]董瑜.網絡交易市場主體準入法律制度研究[D].鄭州大學,2013.
【關鍵詞】 概念整合;符號網絡語言;意義構建;心理空間
一、引言
在眾多的網絡語言中,符號網絡語言被應用得最為廣泛。這是因為符號網絡語言利用了各類符號的同時又超越了原有符號的使用范疇, 形象地引入了圖畫等表現方式,將更多的情感賦予一系列符號中,使單調的符號賦予了生動的內涵,來表達豐富的語言內容。在網絡上經常見到的符號網絡語言例如:1314,7456,orn,cu,^-^, :- O,BTW,3X,4a4a等。
概念整合理論是由Gilles Fauconnier 和Mark Turner 在他們的著作《概念整合原則》和《我們的思維方式》中提出來的,并被認為是“基本的心理認知機制”。在心理空間理論的基礎上,概念整合理論提出了一個認知模型,即概念整合網絡模型。在這個網絡模型中存在四個心理空間,分別為輸入空間I,輸入空間II,類屬空間和整合空間,這些心理空間通過跨空間映射和選擇性投射彼此聯系。在經過組合,完善和擴展過程后,層創結構(或新創結構)最終在整合空間形成。概念整合網絡被認為是研究語言加工過程的強有力模型以及在認知理論中解決大量問題的潛在解決方案。
目前,網絡語言的研究主要是從它的描寫,分類及其語用學,修辭學和社會學等方面開展。人們對于研究符號網絡語言不太關注,尤其是對于符號網絡語言意義構建的認知研究關注者很少,從概念整合理論視角對符號網絡語言的意義構建加以深入研究。
二、概念整合理論簡介
Fauconnier 對于概念整合的研究是以心理空間理論研究為基礎的。Fauconnier認為:“心理空間是局部結構,隨著我們的思考和交談而擴展,使得我們的話語和知識結構的細密切分成為可能” (Fauconnier,1997)。心理空間理論把意義定位于說話者的心理表征中,并構建語言結構作為暗示來鼓勵說話者在有所指的結構中建立因素。1997年,Fauconnier 在他的著作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 中提出了“概念整合”,并在之后的著作中,他和他的合作者逐步完善了概念整合理論。
實際上,心理空間就是指心理空間域,是人們在言語交際過程中建立起的臨時性在線動態概念。概念整合理論是心理空間理論的發展,是多個心理空間合并而產生的層創推理。映射和投射被用來建立和開發概念整合的處理過程。概念整合的過程可以把真實,虛構,想象的東西概念化來形成人們的認知,概念合成理論就是關于對言語交際過程中各心理空間相互映射并產生互動作用的系統性闡述,其宗旨就是試圖揭示言語意義在線構建背后的認知過程(王文斌,2004)。
概念整合網絡是概念整合理論的核心架構,它是一個多空間動態投射模式。Fauconnier認為一個完整的概念整合網絡包含四個空間:輸入空間I1( input space I1)、輸入空間I2( input space I2)、類屬空間(generic space)和整合空間(blending space/blend)。如下圖:
其中在兩個輸入空間內的相應元素間存在跨空間映射(Cross-space mapping)關系;類屬空間對每一個輸入空間進行映射,它反映輸入空間所共有的抽象結構和組織,并決定跨空間映射的核心內容,為空間合成框定目標話語;合成空間是從對輸入空間的概念結構進行選擇性地投射(Selective projection)而來,并以各種方式形成兩個輸入空間所不具備的層創結構(emergent structure)(圖1中用方框表示)。
合成空間通過三個心理認知過程進行運作:(1)組合(composition):對輸入空間I1和輸入空間I2投射到合成空間的構成概念的部分元素進行組合,并形成各個輸入空間以前均不存在的新關系,其組合過程也就是一個新范疇構建的過程。(2)完善(completion):組合后的結構會立即激活我們長期記憶中的知識結構,并借助背景框架知識,認知和文化模式與之動態地進行匹配,逐步將之完善為合成空間內的層創結構。(3)擴展(elaboration):合成空間中的結構可以擴展,即根據它自身的層創邏輯在合成空間中進行認知運作。
三、概念整合角度下符號網絡語言的意義構建
對于符號網絡語言的研究筆者是通過在互聯網上隨機選取的不同符號網絡語言建立語料庫的方法開展的。根據符號在音,形,義上與其所代表的意義潛式的相似性,對這些符號網絡語言進行了分類,進行系統的研究。符號網絡語言的意義構建是一個涉及多個心理空間運作的復雜認知過程,符號網絡語言所處的語境以及交際者的相關文化背景知識在其意義構建過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根據概念整合理論,符號網絡語言的意義構建過程首先基于兩個輸入空間。在網絡交際中,特定的交際事件及相關的背景知識激活這些輸入空間,使輸入空間1和輸入空間2組合,也就是代表符號集和意義潛式集的組合。意義潛式主要指一個人記憶的某一個詞語的用法和這個人能與該詞語聯系起來的信息總和。信息總和的語義部分包括人們常稱為的詞語的‘百科知識’和‘詞匯’信息(張輝,2003)。本質上這兩個輸入空間的組合體現的是表征和所指的組合。
符號集中包含網絡上被普遍應用于交際的各種符號,意義潛式集中包含交際者根據語境的需要所聯想的意義潛式。這里組合的過程就是將符號的一些特征和意識潛式中的一些特征組合在一起,經過組合后的投射形成各個輸人空間以前均不存在的新關系。由于符號在音、形、義上與相對應的意義潛式相似,在類屬空間中二者的相似性使它們建立了認知上的關聯。由于心理空間緊密聯系著人們頭腦中長期形成的圖式,組合后的結構立即會激活交際者記憶中的相關文化背景知識,然后交際者再根據認知文化模式將它逐步完善成合成空間內的層創結構。
在這一過程中,在兩個輸入空間中具有相似性的符號和意義潛式被相互照應地突顯,通過選擇性投射把它們從眾多的符號和意義潛式中選擇了出來并投射到整合空間,在整合空間最終被整合成作為層創結構的符號網絡語言。由此,原本單調的一系列符號經過整合,最終成為了被賦予一定含義的符號網絡語言,并且在這個過程中符號網絡語言的意義被構建了出來。
四、結論
概念是思維的基本形式,反映客觀事物一般的、本質的特征。概念是體驗的,經過心智加工的,體驗越深,概念的印象就越深(王正元,2009)。符號網絡語言的意義的構建是概念整合機制的體現,在其意義構建過程中來自不同心理空間的概念被語境等相關背景因素激活,結合不同的文化認知模式整合加工,最終形成嶄新的層創結構。概念整合理論是探索人類信息整合的一個重要認知理論,是分析符號網絡語言的意義構建的一個重要理論框架。
參考文獻
[1]Fauconnier,G.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Cambridge[M].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關鍵詞】網絡營銷;醫藥食品安全;監管
中圖分類號:D9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78(2014)02-114-01
一、我國醫藥食品網絡營銷安全的現狀
(一)假冒偽劣產品屢禁不止
目前突出問題主要有銷售假冒偽劣產品和三無產品,這些食品沒有標注生產廠家名稱、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甚至沒有標簽,也無從了解其成分、配料等其他信息。而在醫藥領域,這些產品的銷售對于消費者來說是一種巨大的威脅。
(二)重大醫藥食品安全事故屢有發生
近年來,針對食品安全的案例層出不窮,2005年蘇丹紅事件席卷全國,2006年瘦肉精中毒事件,2007年樂事薯片等23種進口食品抽查不合格等等,這類事故在喚醒消費者的同時,也給經營者以警醒,醫藥食品安全是永恒不變的主題,我們不能以任何理由予以跨越,否則,中傷的不只是消費者,市場經濟的秩序也會陷入混沌。
(三)網絡消費者權益得不到保障的現象屢見不鮮
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的數據來看,2005年,涉及互聯網的投訴達7189起,與上一年相比,增長幅度達到96.3%,增幅居各類投訴的首位。事實上,網絡銷售坑騙消費者事件的實際發生數要遠遠高于這一數量,因涉及金額不多或不法商家無跡可尋等各種因素,多數消費者放棄投訴的權利。這必然導致消費者對電子商務失去信任與信心。
(四)網絡交易支付陷阱屢屢出現
網絡的開放性增加了消費者財產遭受侵害的風險,網上支付信息被廠商或銀行收集后無意或有意泄露給第三者,甚至冒用;不法分子盜竊或非法破解帳號密碼導致電子貨幣被盜、丟失;消費者未經授權使用信用卡造成損失;信用卡欺詐;支付系統被非法入侵或病毒攻擊等。
二、原因分析
(一)網絡市場準入制度不健全
調研顯示,淘寶網上實際取得食品流通許可的經營者比例不到四成。監管部門對經營者的準入程序相對簡單,一般是比照有形市場,而沒有根據自身特點定制適合網絡環境的市場準入機制,這就不法網絡經營者留下了空隙,同時網絡環境的清潔有素也得不到保障。
(二)醫藥食品上市后,后期評價制度缺失
任何產品,任何服務,在被利益熏陶后總會有不同程度的“變質”,這種現象在自由快速的網絡市場尤為嚴重,所以,必須建立健全后期評價制度,特別是對于醫藥食品這種安全要求更高的產品,建立定期評價制度刻不容緩。當然,評價并不局限于程序,必須嚴格依照相關考核標準,作出客觀理性的評價。
(三)網絡售后保障體制不完備
網絡售后主要保障的是消費者的損害賠償權,又稱求償權。實際是法律賦予消費者在利益受損時享有的一種救濟權?,F實中,消費者發現自己權益遭受侵害后,因無法得知經營者的真實身份或者經營者處于其他地區而無法或不便尋求救濟。而且過高的訴訟成本、舉證的困難性、網絡交易糾紛的管轄權與法律適用的不確定也導致消費者容易放棄救濟權。
(四)電子支付等領域仍有隱患
網絡交易是一種非即時清結交易,通常由消費者通過信用卡或其他支付手段付款,經營者收到貨款后才發貨或提供服務,這區別于生活中即時清結的消費交易。我國的網絡消費者開始習慣網上付款,基于我國金融服務水平和電子化程度限制,網上支付的安全還難以得到保障。
三、我國醫藥食品網上交易監管制度的完善
(一)健全相關法律法規
加強和完善立法是實現醫藥食品安全監管的前提和基礎,應盡快制定和完善與醫藥食品網絡營銷有關的法律法規,同時,考慮到網絡營銷的跨地域性,地方性法規難以起到很好的監管作用,必須結合《食品安全法》,在國家層面對醫藥食品的網絡營銷監管進行立法。
(二)改革監管制度
首先,必須拓寬監管的邊界,對網絡經營者的地址、網絡平臺以及身份信息進行現場核查和確認,必要時可隨時實地抽查和核實。同時對已經核查的網絡經營者的相關信息在網絡平臺上予以公示。其次,對已辦理食品流通許可證的經營企業和個人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跟蹤監管,一旦發現問題立即處理,促使網絡經營者主動接受監管。
(三)加強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的主體責任意識
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應積極協助監管部門,及時在交易平臺提示和預警信息,同時,對發現銷售“三無”食品或者違法銷售進口食品等情況,應對經營者進行及時糾正和清查。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應與監管機構建立醫藥食品網絡營銷安全“黑名單”,將銷售不合格、不安全醫藥食品的商家列入黑名單之中,凡列入黑名單的企業對其實行規定時限的市場禁入。
(四)加強信用監管
當前制約網絡經濟發展的主要瓶頸是信用體系的缺失,因此,應著重以信用監管為抓手,通過指導網絡交易平臺規范其交易規則,完善其信用評價體系,建立主體資格檔案、主體信用檔案,完善信用評價、反饋、獎懲體系,逐步推進誠信體系建設,最終實現信用分類監管,建立網絡經濟長效監管機制。
參考文獻:
[1]文亮,何善,劉煉春.食品企業的網絡營銷之路[J].食品與機械, 2011,27(6):272-274.
[2]余天許.網絡營銷的技術經濟評價淺析[J].甘肅農業,2010(7): 33-35.
關鍵詞:網絡貿易;電子商務;國貿專業;實踐教學
網絡貿易就是通過計算機網絡進行的貿易,它是指在網絡平臺基礎上直接進行在線交易,利用數字化技術將企業、海關、運輸、商檢和稅務等有關部門有機地連接起來,實現從瀏覽、洽談、簽約、交貨到付款等全部或部分業務的自動化處理。廣義的網絡貿易主要包括因特網貿易和EDI無紙貿易兩種類型,狹義的網絡貿易僅指因特網貿易,具體包括貿易雙方通過互聯網瀏覽貿易信息,尋找滿意的商品或者客戶,進行貿易洽談、簽訂貿易合同、支付貨款等一系列貿易活動。本文所研究的網絡貿易為因特網貿易。自網絡貿易在全球出現以來,它對國際貿易的影響不斷向深層次擴展,在國際貿易方式、國際貿易運行機制、營銷手段、政府宏觀管理以及貿易政策等方面都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一、 網絡貿易發展的背景
在加入WTO后,中國對外貿易發展增速已經連續12年保持在20%以上。如今,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第二大進口國。雖然我們經歷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和歐洲債務危機,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國內經濟運行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中國堅持對外貿易著力于“穩增長、調結構、促平衡”,進出口仍然平穩發展,貿易結構繼續優化,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取得新進展。
現實中,全球金融危機后貿易保護主義不斷抬頭,中國依靠低附加值的非核心部件加工和勞動密集型的產品出口之路遇到瓶頸,利用電子商務平臺進行的網絡外貿逆勢上揚,不僅成為經濟發展的新亮點,而且帶動了一大批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網絡外貿可以繞開諸多國際貿易壁壘,網絡外貿在中國外貿重大轉型時刻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將幫助中國外貿走得更好、幫助外貿企業活得更好,以保持中國外貿的優勢。網絡外貿為中國外貿和制造出口企業尋找一片新的發展空間、一種新的生存方式。因此,網絡貿易有望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
二、網絡貿易在獨立學院國貿專業實踐教學中的應用目的
網絡貿易作為一門國際經濟與貿易和電子商務的交叉學科,對從業人員素質要求較高,既需要他們熟悉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知識,又需要他們掌握國際經濟貿易相關理論知識,還需要他們熟識各國的政策法規及對貿易環節的要求與對策等。目前,我國網絡貿易研究與應用的專業人才比較匱乏,網絡貿易專業還未被列入國家教育部高等教育的專業目錄中,因此,我們需要加強網絡貿易研究與應用人才的培養,為國家培養一批網絡貿易技術人員和一批熟知網絡貿易應用的企業家和經營管理人員。獨立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將網絡貿易應用于實踐教學勢在必行。
網絡貿易的一些平臺,為大學生創業、就業及第二職業提供諸多的機會。為了更好地完善和改進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在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開展的第七學期外貿實務綜合設計中,學校在傳統的外貿實務模擬操作環節之外進行積極的實踐教學研究和改革。這樣可以引入新興的網絡外貿,為外貿出口開辟一條新路,實現外貿的在線交易實戰操作。該項目是經濟管理系創業型、就業型人才培養方案改革支撐項目之一,經學校批準立項為2011年重點建設項目,由學校投入經費重點支持。
我們通過網絡貿易在第七學期外貿實務綜合設計中的應用研究,使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實踐教學達到以下目標:重視能力本位教育,突出進出口貿易職場要求,緊跟業界運作方式及發展趨勢。能力素質培養是人才培養的核心,而能力素質包括專業技術能力、工作能力、社會能力和創新能力。網絡貿易流程模擬實訓使學生能夠掌握一種新興的國際貿易方式,具備國際電子商務活動所必需的專業實際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終身學習、適應社會變化的社會能力和工作能力以及拓展業務能力。因此,學校努力研究電子商務平臺和國際貿易實踐的結合點,網絡貿易實訓正是實現國際貿易與電子商務交易平臺的結合,給學生創建一個真實的交易平臺,發揮他們的積極能動性、創造性,通過網絡完成整個國際貿易進出口業務成本核算、交易磋商、合同達成等過程。
三、網絡貿易在獨立學院國貿專業實踐教學中的應用模式
在利用外貿電子商務平臺掀開中國網絡出口新時代思想指導下,獨立院校教師要大膽創新網絡貿易在國貿專業實踐教學中的應用。其具體模式有以下兩種。
1.網絡貿易實訓中組織學生開設國際網店自主創業
在第三方提供的電子商務平臺上、由學生分組自行經營網上商店,如同在大型商場中租用場地開設專賣店一樣,學生進行網絡在線外貿的實戰操作,具體方法如下。
步驟一:通過外貿市場調研,學生對重點行業盤點,分析哪些行業最賺錢,哪些商品最好賣。然后,學生通過批發市場等渠道自主尋找貨源。
步驟二:由淘寶網、買多網等公司提供技術支持,讓學生學會在國內電子商務平臺Aliexpress、Ebay開網店,進行店鋪裝修,產品定價、產品的英文報盤,以及網絡推廣。同時,讓學生關注客戶網站留言、電子郵件,通過網站在線咨詢、在線服務、即時通信,培養學生與國際客戶的溝通能力,真實體會網上銷售、網上接受訂單、網上支付、訂單確認、訂單查詢和跟蹤過程,熟悉在線外貿交易流程。
步驟三:加強對學生網絡外貿實戰操作的考核與評估,從網上信譽度、銷售金額、銷售量、產品好評率、店鋪收藏量、頁面訪問量等多方面考核學生實踐環節,進行綜合實踐成績的評估。其中,2008級學生成功接到來自挪威的訂單,取得銷售業績,有效地檢驗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但是,我們在實踐環節也發現一些問題,國內電子商務平臺在國外知名度不高,在網絡推廣過程中有很大難度,很難在眾多網頁中被搜索到。
2.網絡貿易實訓中校企聯合,給企業增加出口機會,給學生增加就業機會
首先,企業建立對外網站。第一步是必須明確自己的網站定位。第二步是申請一個好的域名。第三步是尋找優秀的設計公司來建設站點。第四步是尋找一個快速、經濟的虛擬主機為網站安個家。第五步是把網站名稱登記一些搜索引擎,進行宣傳和推廣。第六步是定期維護和更新網站內容。
其次,通過企業提供網絡推廣技術支持,學生分組運用多種網絡營銷方式來推廣企業及其產品。這些網絡推廣方式包括企業展示網站、電子產品目錄、企業動態、登錄搜索引擎、登錄著名企業名錄、登錄商貿網站、SEO的英文搜索引擎優化、論壇推廣、電子賀卡營銷、病毒營銷等。搜索引擎注冊與排名是最經典最常用的網絡營銷方法之一,也是我們在實踐環節進行企業推廣的最主要的方法。尤其是搜索引擎推廣,目前是免費的,因此受到很多人的重視,搜索引擎營銷方法也成為網絡營銷方法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我們引導學生進行搜索引擎營銷具體方式探索,包括網站登錄、固定排名、競價排名、優化排名、網絡實名。
四、網絡貿易在獨立院校國貿專業實踐教學中的展望
2012年,河南保稅物流中心獲國家八部委聯合審批的“E貿易”方案,使鄭州成為首批全國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點城市之一。河南保稅物流中心已經獲得河南省商務廳、河南省電子商務協會等單位支持,全面展開在河南招商工作。Ebay、阿里巴巴、敦煌網、遞四方物流、UPS、澳航等世界知名電商和物流供應商紛紛與河南保稅物流中心展開試運營和積極合作。在這種背景下,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今后將與河南保稅物流中心建立校企合作關系,進一步推進我們的網絡貿易在獨立院校國際貿易實踐教學中的應用和創新。
參考文獻:
[1]趙龍.網絡貿易——國際貿易的發展趨勢[J].科技術語研究,2002,(4).
[2]劉贊彤.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與實踐探析[D].湖南大學,2004.
【關鍵詞】新建本科院校 教師 網絡在線培訓 信效度調查 建議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研究背景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大多位于經濟欠發達地區,師資匱乏且教師知識結構陳舊。本著“不為我有,但為我用”的原則,充分利用豐富的網絡培訓資源,搭建校內培訓新體系,使師資培訓工作方便化、網絡化、信息化,是目前欠發達地區新升本科院校的教師培訓的有效途徑。我校借助教育部“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及國家行政學院干部網絡培訓學院的網校資源,積極拓展教師培訓途徑,創新培訓模式。建立校級教師在線學習中心,為全校教師搭建起同步、共享國內優質教學培訓資源的平臺。引導青年教師結合院系學科建設和個人發展需求實際,選擇參加在線課程培訓,并已初見成效。解決了教師工作任務重、無法脫產進修學習的問題。通過在線培訓足不出校,既不影響教學工作又能得到提高,對學校教師的培養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研究方法與測量工具
為評價我校教師網絡在線培訓的信效度,本次定量研究采用問卷調查,問卷包括個人基本信息和對網絡在線培訓平臺資源及培訓效果的滿意度評價。統計中,筆者采用李克特五點量表法進行測量,對滿意度調查從期望(重要性)情況和感知(滿意性)情況兩個方面進行。參訓教師對網絡在線培訓的滿意度評價分項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和非常不滿意5個等級,依次設定為從5分到1分。問卷相關數據錄入SPSS2.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與分析
筆者選取參加網絡在線培訓的教師131人,這些教師廣泛分布于學校各二級學院。調查采取網絡調查問卷的方式進行,共收回問卷131份,并對131份問卷進行效度與信度分析。
其中,一線教學人員97人(占比74.1%),教學兼管理人員23人(占比17.5%);本科及以下學歷34人(占比26%),碩、博研究生92人(占比74%);助教職稱49人(占比37.4%),講師職稱55人(占比42%),副教授及以上職稱24人(占比18.6%),其他系列職稱3人(占比2%);35歲及以下72人(占比55%),36歲-45歲43人(占比32.8%),46歲-50歲11人(占比8.4%),50歲以上5人(占比3.8%)。
從以上數據可知,在線學習平臺的主要服務對象為一線教師和教學兼管理人員,絕大部分是初級或中級職稱且在45歲以下的中青年教師,這些教師多為升本以來學校引進的應屆研究生。他們以學生的身份從一所高校畢業的同時,以教師的身份從教于另一所大學,角色轉換快,教學實踐經驗不足。我校2006年升本,作為地方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學校升本時間短,教師培訓工作任務繁重。目前,利用本地資源開展校本培訓的能力十分有限,且中青年教師教學工作量相對飽和,不宜開展大規模的外出進修培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傳統的教育教學遠遠不能滿足人們對教育的需求。在現代社會,教師專業化成長已成為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教師專業化成長是一個不斷學習和深化的過程。教師的專業化發展要求教師在學習中不斷成長,在培訓中不斷提高,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師資建設的需求,也是教師自身發展的需要。加強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教師的培訓和學習,尤其是中西部相對落后地區的高校教師專業素養培養,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有效途徑。鑒于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優質教學資源培訓平臺的培訓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等優點,對實現我校教師在不脫崗、不調課的狀態下實現教學、科研及綜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調查結果與分析
1.信效度
筆者根據滿意度驅動因素,從可行性、實效性、資源豐富性、平臺保障性、成果應用性等5個維度的8個題目進行調查,得到測評指標體系,經過SPSS信效度分析,參訓教師的可靠性統計量總體的Cronbach α系數為0.873(見表1)。這表明調查問卷各維度題項間具有較高的內部一致性,反映出參訓教師對網絡在線培訓的滿意度。
2.參訓教師滿意度調查均值分析
調查問卷中最高均值由高到低依次為:網絡在線培訓成果與收獲、課程主講教師授課水平、培訓資源豐富度、對網絡在線培訓整體滿意度、對自我促進作用、網絡在線培訓視頻流暢度、網絡在線培訓互動性(見表2)。其中,網絡在線培訓成果與收獲均值最高,為4.74,且數據標準差低于1,說明調查問卷選擇離散度低,有高度的一致性。
通過數據分析可以看出,網絡在線培訓課程主講教師水平很高,配套資源豐富,能有效促進參訓教師的專業化成長,達到培訓預期效果。
3.參訓教師總體滿意度分析
本次W絡在線培訓問卷調查綜合均值為4.52,高于4,屬于滿意。這充分表明參訓教師認可網絡在線培訓這一模式,對網絡在線培訓的組織、內容安排及服務上總體是滿意的。各分項數據離散度低,有較高的一致性,無顯著差異,也說明本調查問卷質量較高,參訓教師對于題項具有較高的選擇一致性。
建議
我校依托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及國家行政學院網絡學院分別建成校級教師及干部在線學習中心,在線培訓課程基本覆蓋了我校所有學科專業的主干課程。校級中心課程資源與教育部網培中心及國家行政學院網絡學院課程資源同步更新,實現國內優質培訓資源同步共享。網絡在線培訓課程提高了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圍繞某一課程,從課程設計、重點內容講解示范、教學與科學研究相互促進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極大地提升了參訓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對課程教學的掌控,也引起了參訓教師對于教學相長的深入思考。同時,網絡在線培訓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有待于進一步研究解決。
1.拓寬專業領域課程,進一步提高學科專業課程的覆蓋面
目前,網絡在線學習平臺在線課程數為656門,基本涵蓋了目前高校所有的學科專業門類,但類似音樂、美術、體育、農學、食品類的專業課程偏少,專業教師參加培訓時,只能選修專業基礎課程,不能通過培訓得到及時有效的提升。1999年至今,全國近400所新建本科院校中多數為綜合型院校[2],升本時間短,師資薄弱,且學科專業分布各有側重點,這就要求網絡在線培訓在課程設置上實現盡可能高的覆蓋度,以提高各高校網絡在線培訓的有效性。
2.加強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融合,進一步研發適合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應用型本科專業培訓課程
在新形勢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面臨轉型發展[3],培養本科層次的職業技術人才,這就要求新建本科院校走地方化、應用型、開放式辦學之路,大力開展校地合作、產教結合、協同創新,不斷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提升科技創新與社會服務能力。而目前在線課程仍以傳統的理論課講授為主,授課對象偏重于教學型或教學科研型高校青年教師,圍繞校地融合選題的培訓課程屈指可數,為迎合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轉型發展,建議加大相關技能型演示培訓課程研發力度。
3.強化教學實踐應用能力培訓
教師有組織的專業發展主要包括:接受培訓、參與研究和實踐教學。其中,培訓是主動解決實踐教學矛盾與沖突和提升教師專業知識與教學技能的關鍵,是打破教師個體專業發展原始平衡,引其建立更高層次發展水平的能動因素。教師網絡在線培訓作為教師培訓的重要途徑,是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為了提高個體及組織的工作績效,增強實踐教學能力,最終實現教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轉型發展過程中,要不斷提高對學生實踐應用能力水平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加強教學實踐應用能力培訓以適應新形式。教育部網絡在線培訓平臺屬于國家級教育培訓平臺,在理論課培訓方面優勢明顯,但在教學實踐應用能力培訓方面仍需集思廣益、大膽創新,進一步服務新形勢下新建本科院校轉型。
4.充分發揮網絡在線培訓的互動性
互動性是互聯網最鮮明的特征之一。網絡培訓平臺是師生間、學員間互動交流的主要場所,充分發揮平臺的互動交流作用,容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網絡在線培訓平臺在加強課程資源研發的同時,也要增強溝通交流作用,強化培訓效果,如培訓結課后,將優秀文章和作業等通過特定欄目進行展示、評價、推薦發表等,增強培訓的吸引力和溝通交流效果,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搭建一個展示、交流和提高的平臺。
參考文獻:
[1]宋永剛:《高校教師網絡培訓的回顧與展望》,《中國高等教育》 2013年第(15/16)期,第43-45頁。
[2]王玉豐:《我國新建本科院校十五年回顧與展望》,《高教探索》2013年第5期,第15-2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