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2-18 16:06:36
序論:在您撰寫網絡基礎知識教案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案例教學;高職;計算機網絡;基礎理論
中圖分類號:TP3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08)05-10ppp-0c
Practice Exploration of the Case Teaching in Theoretical Teach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Computer Network
CHEN Dai-jin
(Guangzhou KangDa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computer department, Guangzhou 511363, China)
abstract: How using case teaching promo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mputer network basic theory study, thus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strengthens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is the question which is worth studying earnestly. The article regarding this subject, has discussed concrete practice of the case teaching in theoretical teaching of computer network, propos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case teaching should grasp six key links.
key words: case teaching; Higher Vocational; Computer network; Basic theory
1 引言
高職院校的計算機網絡基礎理論教學,其目的是培養學生掌握專業所必需的計算機網絡基礎理論,以及靈活運用
這些理論來解決本專業中的網絡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職業競爭力。
2 背景
在傳統的理論教學中,教師要么照本宣科,就理論講理論,要么脫離實踐應用,泛泛而談,以至學生覺得理論性的東西看起來深奧難懂、學起來枯燥無味,用起來更是糊里糊涂。這種現象在計算機網絡基礎理論教學中尤其明顯:學生普遍感覺計算機網絡方面的理論太深奧太復雜,畏難情緒很重,學習興趣不高,職業能力不強。一方面是社會上急需大量的計算機網絡人才,另一方面是高職院校網絡專業的學生在能力上與社會要求尚有一定差距。那么如何根據社會發展的變化,改善高職計算機網絡基礎理論教學,增強學生的職業能力,從而滿足社會對網絡人才的能力要求,已經成為高職院校普遍關注和重點研究的課題。
在此背景下,筆者承擔了高職網絡專業計算機基礎理論教學,利用案例教學對高職院校的基礎理論教學進行了改革創新,將學生的計算機網絡基礎理論的學習在空間上從課本延伸到職場,在學習方式上從以前的死記硬背為主轉向以職業應用為主,積極進行了如何提升學生的職業興趣,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實踐研究。
3 案例教學在高職計算機網絡基礎理論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在計算機網絡基礎理論的教學中引入案例教學,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教學目的要求,組織學生對典型案例進行調查、閱讀、思考、分析、討論和交流等活動,從而教給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或道理,進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加深學生對計算機網絡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
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深刻感受到,在計算機網絡基礎理論課中引入案例教學,將抽象的計算機網絡理論和精湛的網絡技術涵寓于具體的案例之中,是消除學生對理論的畏難情緒,提高學生的職業興趣,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的重要教學方法。
3.1 利用案例教學,降低理論難度,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
利用案例教學,降低理論難度并非指少講或根本不講理論,而是指如何在學生現有基礎上,善用典型案例將理論所涉及到的知識點逐個分解、逐步細化,并結合案例的應用,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將這些知識點講透,講細,講得深入淺出,講得讓學生真正明白。學生只要真正明白了這個理論,自然也就不會覺得它深奧復雜了,從而對理論的畏懼心理也就會慢慢的消除。
大家知道,一個大型計算機網絡的體系結構是非常復雜、非常龐大的,對初次接觸網絡的學生來說,如果直接照本宣科地向其講授網絡組成及相關理論,由于我們的學生底子薄,學生肯定覺得網絡系統太多太深,從而產生畏難情緒,對他們以后更一步學習網絡將會產生消極影響。善于利用案例教學將復雜抽象的網絡理論逐步分解,并結合相關知識點在職業中的具體應用,變復雜為簡單,化抽象為具體,有助于逐步消除學生對理論的畏難情緒,從而提高網絡理論教學的實效性。在具體實踐中,筆者選擇了學生日常接觸的校園網作為典型網絡案例,采用案例教學,向學生們系統地講授廣域網、局域網的基本網絡架構、子網組成及劃分等理論。雖然學生們對網絡有了初步認識,但還是覺得理論太深,憑自己現有能力無法實現組網。對此筆者一方面采用案例教學,對網絡進行深入分析,逐步放大網絡體系結構中的子網構成,逐個剖析子網模式并講授其組成原理,從而進一步降低網絡的復雜度。另一方面,為增強理論教學的現實性,筆者常常帶學生去實地參觀案例中涉及到的相關網絡設施,并及時向學生展示網絡理論對技術實踐的指導,將案例所涉及到的理論知識變成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親身感覺,讓學生覺得網絡并非深不可測、遙不可及,從而逐漸消除他們的畏難情緒。隨著網絡案例被劃分的越來越小,相關理論難度越來越接近學生的實際理解水平,學生們慢慢感覺到網絡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復雜,所涉及理論也不再那么深奧了,對組建出復雜網絡也就有了信心。
3.2 利用案例教學,提高學生職業興趣,轉變學生學風
利用案例教學,提高學生職業興趣就是要利用案例,引導學生以所學專業作為自己將來的職業,并提高對這個職業的興趣。當一個人對某種職業發生興趣時,他就能發揮整個身心的積極性,并集中精力去獲得他所喜歡的職業知識。
筆者曾對學生的職業興趣做過調查,發現大部分同學的職業興趣不強。經過分析,筆者認為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專業選擇并非學生的興趣所至;
(2)進校后學生感覺到所學專業并非想像的那么簡單;
(3)在基礎理論的學習中,老師的講解太過專業化,學生大部分聽不懂;
(4)學生基礎知識薄弱,自主學習能力不強;
(5)理論學習無用論。長期受此影響,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學習就會產生抵觸情緒,以至無心上課,天天呆在宿舍玩網絡游戲。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掌握知識的先導,也是喚起學生情緒和激情的關鍵,增加師生案例互動、在學生“最近發展區”上,用學生熟知的日常事例來設置成功案例、問題案例或懸念案例是激發學生職業興趣的好策略。
為提高學生的職業興趣,筆者進行如下探索:一是充分利用各種途徑(比如課間休息、網上交流等),向學生宣講網絡畢業生的大量成功案例,逐步讓學生認識到以所學專業作為職業同樣能大有作為,以增強他們的專業興趣;二是在講授網絡理論時,除降低理論難度外,更是大量采用學生熟知的日常案例,深入淺出地講授相關理論,比如在講授IP地址的知識點時,我就采用郵政投遞的案例,讓學生很容易就明白了為什么要有IP地址,如何設計IP地址等;在講路由和網關的理論時,我就采用商品流通的案例,讓學生很快就理解了路由和網關的工作原理;三是設置各種問題案例或懸念案例,來幫助學生身臨其境地體會案例所涉及的理論知識在職場中的具體應用,在一系列模擬案例的問題解決中培養學生的職業興趣;四是以筆者的親身經歷作為案例,傳授給他們良好的學習策略,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逐步增強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除此之外,筆者還注意引入學生的作業作為案例,在每次作業后進行評講,讓學生在比較中找出差距,學習他人的長處;還注意引入實驗作為案例,每次實驗前鼓勵學生上臺演講,共同探討實驗中可能會碰到的問題及要把握的關鍵環節,每次實驗后要求學生走上講臺進行演示,成功的分享經驗,實驗失敗的找出問題,并在理論的指導下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進一步強化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3.3 利用案例教學,促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職業能力
高等職業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養能適應現代社會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利用案例教學,促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就是要通過案例,在基礎理論夠用的基礎上,運用案例所涉理論靈活地指導職業實踐,逐步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
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筆者以網絡理論和公式結論的應用為突破口,注重它們的應用環境和方法,以學生為中心,采用“案例驅動”,設計并實施了一系列的職業案例,比如網絡職位應聘案例,通過模擬招聘中網絡職位的應聘過程,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提高書寫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網絡技能展示能力等,以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增加職場成功率;比如網絡故障排除案例,通過完全模擬工作中可能碰到的錯綜復雜的網絡問題,來幫助學生將書本理論和職業實踐相結合,錘煉他們對網絡理論的靈活運用能力。
在教學實踐環節,每次在實驗前筆者都要求學生預先寫好有理論支撐并且有詳細操作步驟的實驗報告,交給筆者檢查,沒有實驗報告的同學必須補齊報告后才允許進入機房進行實操。考核時以能再現課程案例為考核目標,對于已經完成實驗的同學,筆者要求他們拋開課本,將原實驗“推倒重來”,直到能熟練再現教學案例,對于未能及時完成實驗的同學,鼓勵他們聘請已經完成實驗的同學作“技術指導”,共同找出并解決案例中的問題。
4 實施案例教學應把握的六個關鍵環節
案例教學已成為高職基礎理論教學重要的教學方法之一,在實施中,它以典型案例為媒介,調動起了教與學兩方面的積極性,深受學生歡迎。在計算機網絡基礎理論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能有效降低理論難度,激發學生職業興趣,提升學生職業能力。通過將近一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在案例教學的實施過程中,要著重把握好如下六個關鍵環節。
4.1 網絡案例要精編。精心選編網絡案例是成功實施案例教學的前提和保障,為此要注意如下幾點:一是網絡案例要有典型性,針對性,所呈現的問題或懸念要具有代表性,要針對具體網絡問題選擇或設計;二是網絡案例要貼近生活,貼近就業,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三是案例要有啟發性,通過案例教學,讓學生們在案例情境中主動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
4.2 課前準備要充分。要想提高教學的實效性,教師必須做足每次課前的相關準備工作。比如案例情境設置,學生角色扮演,案例討論順序及要求等。
4.3 引導討論要及時。引導學生討論是案例教學的核心。因此討論也成為案例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討論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進入案例情景。在具體實踐中,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形成教與學的良性互動。一是要為學生創設自由的討論氛圍,引導學生大膽參與,積極討論。二是在發言對象的選擇上要注意差異性,要讓每個學生都不同程度地參與到討論中。三是教師要當好“主持人”的角色,在學生討論出現“跑題”現象時能及時通過點評等方式將之拉回正題。四是要做到“教書育人兩不誤”,在討論中不僅要讓學生學到網絡知識,更要明白“做事就是做人”的道理,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4.4 評價總結要到位。案例討論后的總結評價十分重要,根據高職生的心理特點,教師在評價時要注意個人評價、教師評價與小組評價相結合,注重“賞識評價”,積極挖掘學生的閃光點,充分肯定其成績。還要注意評價標準多樣化,重點是評價討論的思路是否正確,分析的方法是否恰當,解決問題的途徑是否有效。
4.5 理例結合要緊密。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將網絡理論的講授與案例應用緊密結合,以理支撐例,以例驗證理。
4.6 教師角色要轉變。案例教學對教師的傳統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此,教師不僅要在專業及教學能力上狠下功夫,更要積極做好以下角色轉變:一是由“主體”轉變為“主導”。二是由“權威”轉變為“合作者”。三是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建構者”。四是由“獨角演員”轉變為案例教學的“設計者、組織者、管理者”。
高職教育已經在我國的高等教育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其教學改革也一直受到普遍關注,本文從案例教學的實踐出發,探討了理論教學的問題,提出了相關建議,以期為高職理論教學改革的研究提供一個新的視角,提供一個新的思維方式。
參考文獻:
[1]曾令奇.論高等職業教育的社會適應性[J].中國高教研究,2005(4):55.
[2]李合亮.論網絡教育時代老師角色的轉變[J].當代教育科學,2005(1):51-52.
[3]莫雷.教育心理學[M].廣州:廣東高校教育出版社,2005.
[4]錢方明.改進案例教學,提高案例教學質量[J].嘉興學院學報,2002(11).
關鍵詞: 學案導學 初中化學 專題復習
引言
初中化學在主題復習中可以起到很好的后期提分作用,前期復習中老師只是對前面知識點的組織過程。很少涉及重難點討論和講解,而到專題復習中開始加大解題難度,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最優解決方案和思考方法,正是在這個時期學生的化學解題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利用學案導學可以將專題復習內容更具體化和層次化。
一、復習專題的有效劃分
目前很多化學老師編寫導學案的時候沒有認真編寫,不根據學生學習情況直接使用別人的導學案。導學案中大量題目壓得學生受不了,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完全感受不到學習化學的樂趣,產生恐懼和厭煩心理。需要學案以教案為依據,從教學任務、學生學習情況及自學教學特點出發,編制合理的學案。學案本身就是為了輔助教案,如果脫離教案,那么它的存在又有什么意義?在復習教學過程中學生怎么把學案和課堂知識連接?因此,學案編制應該把教案當做依據,并和教案內容互相吻合。
要想實現復習專題的合理劃分,需要老師進行一段時間的整合。首先根據化學知識特點,以化學課本為主,以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為指導方向,同時根據學生實際水平和接受知識能力的水平和程度,設定專題復習方案。目的是在復習過程中將課本中的重點知識進行調整主編,在學案導學的作用下歸納重難點,然后一定程度上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使知識更具有系統化和條理化。
二、初中化學中的專題復習學案導學內容
(一)基礎知識、構建網絡
復習前老師要為學生構建起知識網絡,當然這個知識網絡的構建不是憑空建立的,通過對基礎知識的不斷積累,一定程度后構建知識網絡。專題復習的首要問題是對基礎知識的把握,通過對知識的復習、整理和歸納構建知識網絡。這個知識網絡有很多空缺需要學生用相應基礎知識填滿,通過這種方式加強學生記憶。老師在前期一定要為學生構建基礎知識網絡,具體知識點需要學生自己完成,老師作適當補充。
(二)研究中考、明確目的
要想讓學生在中考中考到更好的成績,首先了解中考出題方向和出題大致內容。了解中考出題具體動向之后制定相應學案,在專題復習中明確其中重點知識。給學生一個大致的復習方向,讓學生知道課本中的知識點在考試中要求的深度,哪些是考試重點需要提高,哪些作為了解項目等。利用學案導學讓學生做到“識記”,然后“理解”,只有理解了之后才能做到“會用”,最后才具備綜合運用能力。只有明確目標才能在復習中更有方向性和針對性。
(三)典型例題、難點突破
專題突破在很大程度上是對化學重點難題的具體突破,只有將這些難題很好地突破,學生化學知識的掌握和解題技巧才能得到相應提高。老師可以從歷屆中考試卷中找出典型例題,篩選突出問題的難點和易錯易混的知識點,老師要對例題有一個很好的把握,然后把這些例題拿給學生做,對他們做題中出現的問題做到前期記錄,然后根據自己收集的問題點,為學生做出解答。引導學生朝著正確方向思考和分析,為他們找出解題方法。這樣學生的能力才能有所提高,再遇到這樣的問題后,就知道往哪個方向思考了。
(四)考點知識、板塊訓練
專題復習中老師要準備一些與之相關的知識點檢測題。這些檢測題要緊扣基礎知識,盡量減少難度過大過深的問題,例題形式要形式多樣,包括選擇和填空,當然包括一些簡單的實驗設計的填空和簡單計算。同時要求學生訓練時嚴格把握時間,在快速做題中老師可以很好地了解學生在這個專題上實際掌握知識程度如何。這種板塊訓練的目的是讓學生對專題基礎知識熟練把握。
三、初中化學專題復習學案導學的有效實施
(一)出示學案、課前準備
上課前老師可以把自己的學案向學生提出來,讓學生根據學案找到學習重點和難點,找到需要針對的知識點。在完成基礎知識網絡構建的同時加強重點問題突破。當然這些都要在課前完成,也就是前期復習,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
(二)課堂展示、疑難點點撥
老師講解經典例題時要做到充分展示,適時對問題難點和疑點進行恰到好處的點撥。如“二氧化碳與堿液的反應”是中考試卷中比較復雜的題目。如2009年北京中考題,有人用一個裝置進行試驗,驗證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的反應。用洗干凈的裝置試驗,分別量取50ml的上述溶液放入A、B裝置中關閉K通入約500ml二氧化碳,A、B均無變化。此試驗說明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發生了反應,理由是什么?
老師先讓學生進行討論,得到的結果是一體積的水可以吸收一體積的二氧化碳,而容器中的溶液只有50ml,二氧化碳卻有500ml。認為剩余的二氧化碳被氫氧化鈉吸收了。還有人認為由于兩個容器內的顏色都沒有變化,所以認為其中A是氫氧化鈉,而B是氫氧化鈣。以上分析都有一定道理但都存在一定問題。分析問題時應該引導學生朝著正確方向分析,通過試題可知道兩個容器都沒有顏色變化,可以說明的是通入的二氧化碳和A中的液體發生了完全反應,也就不會再到B容器當中了,這才是正確的思路。
關鍵詞:優質教學資源;教學質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網絡平臺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12-0156-03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開展高等學校優質教學資源建設的指示精神,我們在近年來《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精品課程建設的基礎上,認真分析當前面臨的教學實際,學習和借鑒國內外同類課程建設的經驗,緊緊圍繞“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這個目標,全面開展“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優質教學資源的建設工作,深入開展課程的教學研究,進一步探索優質教學資源建設的實施措施。
一、明確優質教學資源建設的目標與定位
在教育部[2003]1號文件中,把“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作為啟動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主要目標,并把精品課程定位于“具有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學管理等特點的示范性課程”。近幾年來,精品課程建設已經提升為優質教學資源的建設。
課程是實現教育目標的主要載體和手段,優質教學資源建設對促進教學改革和提高教學質量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提升,而科學地理解優質教學資源的內涵是建設好優質教學資源的前提和基礎。
我們開展《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優質教學資源的建設工作,其目的旨在把《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這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建設成為“在教學理念、師資隊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立體化教材和教學管理等方面具有較高水平,并能起到示范和推動作用的優質教學資源”,在優質教學資源建設過程中進一步提升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培養學生的數學素質及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深化教學內容,不斷教學創新
我們應不斷地深化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改革與創新。把“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作為啟動優質教學資源建設工作的主要目標,既要積極引導教師的教風,提高教師的教學和科研水平,又要主動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促進學生的學習風氣。
1.編著富有研究性、創新性的授課教案。我們在授課教案的編著過程中,貫穿了科學研究的思想和方法。其目的是,幫助青年教師盡快熟悉教材,提高教學水平;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分析、研究問題的能力。具體做法有:在課程內容更新方面,我們把1995年以來考研數學題納入授課內容,適合做例題講授的作為例題,并給予解題分析、詳細解答和例題講評。
2.重視課程內容改革,不斷充實新發展理論與應用問題。優質教學資源的教學內容要以有效知識為主體,課程結構要有利于建構起學生終身學習的知識基礎,要有利于及時吸收、反映學科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體現時展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我們在“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網絡課堂主頁建立了“發展前沿”、“數學建模與實驗教程”等頁面,大力改革實驗教學的形式和內容,開設綜合性、設計性和創新研究性實驗,鼓勵本科生參與科研活動。
三、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學效果
我們在《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的教學活動中,精心設計了許多有效的教學方法。我們將教學方法分為“教授方法”和“學習方法”,以適應教師和學生的不同地位和需求。
1.教授方法。教授方法是指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有意識地主動實施的教育方案和技巧。(1)研究型教法。我們在授課教案的編著過程中,貫穿了科學研究的思想和方法,其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為同行提供互相學習、參考的授課方案。(2)教案貫穿科學研究思想。授課教案編寫的思路與順序是“提出問題—建立概念—分析主要性質—理論與方法應用—關于理論進一步拓展”。(3)評定定理??茖W研究,或者說科學創新,一般都是在原有的理論或者實驗的基礎上對條件和結論所做的改進。因此,對現有教材的定理進行講評、分析是非常適合科學研究的。(4)啟發式教法。給學生一定的時間,給學生一定的思考題目和機會,是啟發式教法應落實的兩個方面。在時間支配上,我們的優質教學資源網站內容豐富,學生可以自由自在地充分利用自己的學習時間,不必擔心失去學習機會。在思考機會方面,我們編寫的電子教材突出簡潔而不簡單,強調把問題名稱寫清楚,解題推演設定有一定的跨度,目的是讓學生學習時主動思考“這一步是怎么來的”和“為什么會這樣”等問題。為了能讓學生不至于被某些問題難倒,我們提醒學生可以閱讀處理過程非常翔實的“授課教案”,也可以觀看“授課錄像”,可以瀏覽“多媒體課件”。這樣的安排,既適合教師授課所需,也更適合學生自我學習。(5)討論式教法。我們將討論式教法放在“例題解析”、“評定定理”等基本理論方面。在例題處理上,我們首先是“分析例題”,然后是“詳解例題”,最后是“講評例題”。這樣的分析和討論,對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是大有益處的。
2.學習方法。數學學習方法是指人們為了達到數學學習的目的所采取的步驟和手段,是人們對數學學習過程的思維活動和實踐經驗、方式的概括和總結。為了能夠引導學生在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的數學學習活動,能夠自覺地、主動地應用科學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我們在教材、教案和多媒體課件等文字材料中,有意識地介紹各種學習方法。(1)數學學科的學習方法。數學概念的學習方法是:①閱讀概論,記住名稱或符號;②背誦定義,掌握特性;③舉出正、反實例,體會概念反映的范圍;④進行練習,準確地判斷;⑤與其他概念進行比較,弄清概念間的關系。(2)超學習法——空降學習法。此處介紹的“超學習法——空降學習法”出自日本人野口悠紀雄所著的《超學習法》一書。這本書指導我們在學習知識的時候有不同的見解。在我們以往的經驗中,都是注重基礎知識的重點培養,灌輸學生們打牢基礎關。如果中途出現什么知識上的障礙,我們都會讓學習強化基礎知識,再來解決這個難題。而本書強調“跳傘”方式的學習,就是要針對目前不會的問題,立即針對性解決,而不是回頭去完善基礎知識。我們可以想一想,當高難的問題解決了,其實那些前面的小問題、基礎的知識也就牢記于心了。
四、提高教學質量還需依靠現代教學手段
網絡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對我們的傳統教育來說,打擊是巨大的。無論從教學方式、手段、過程都要適應上現代的社會步伐,落后的教育模式只會讓我們的教學每況愈下。為了保證我們的教學質量不斷的得到優化和提高,全面提高我們教師的業務水準,廣泛結合網絡技術教學是非常必要的。我們的教學手段有以下幾種。
1.錄制“教學影視”并上網共享?!陡怕收撆c數理統計》授課時數為40學時。我們安排教學經驗豐富的主講教師對該課程進行全程錄像。在錄像材料的編輯、剪輯過程中,配上了字幕和各種轉場效果。
2.編著“授課教案”并上網共享?!笆谡n教案”的編著體現了“詳細解答、研究問題、聯想對比”等常用的教學方法。“授課教案”對青年教師盡快地理解教材,提高教學水平大有好處?!笆谡n教案”對初學者也是非常合適的。
3.制作“多媒體課件”并上網共享?!岸嗝襟w課件”的內容來源于“授課教案”,但在娛樂性、趣味性方面更能體現出來?!岸嗝襟w課件”對教師來講,可以下載作為自己的教學軟件。對學生來講,可以更輕松、更自由地學習或復習“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
4.編著“電子教材”并上網共享。電子教材的內容簡潔,富含思考機會。在一定的學習基礎上閱讀“電子教案”更能起到融匯貫通、加深理解的作用。
5.設置“網絡考試”。自我測試可以由學生答題,自我評判一下學習所掌握的程度。
6.進行“網上作業”?!熬W上作業”可以方便學生學習,這是正在發展著的一種教學方式。我們將“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優質教學資源的教學大綱、教案、習題、實驗指導、參考文獻目錄等上網開放,將網絡課件、教學影視等上網開放,實現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
五、網絡平臺建設為教學各環節提供管理上的方便
教學過程和教學目的最重要的歸屬點,還是要算在課堂教學上。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基本陣地,也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課堂教學的成敗直接關系到我們對人才的培養和輸出。圍繞這一中心,根據我們新教改的政策和規章制度,結合先進的網絡技術,我們要充分利用網絡信息與資源,構建一個整體式聯網平臺,將“授課—接受—反饋”三者相結合,形成一個涵蓋教育教學過程始終的統一過程。這種模式的最大的好處,就是縮短了教學過程的教學信息的反饋和交流的時間。老師授課后,在最短的時間內教學信息就會搜集到相關部門,并在第一時間讓各位老師得知自己的不足和學生對他們的一些建議。這種模式打破了以前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溝通上的缺陷,信息得以快捷的搜集和傳達,對我們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這一目標是有益的補充。
參考文獻:
[1]杜幼文.開放大學教學資源建設:倡導“深度使用”[J].中國遠程教育,2012,(1):26-29.
[2]馬妍柳.創建優質教學資源是辦好開放大學的重要保證[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5):5-7.
[3]張會杰,龍世立,王仁卿.我國精品課程建設工程存在的問題與改進建議[J].中國遠程教育,2008,(11):59-62.
[4]袁昱明,施建華,陳曄,等.網絡教育資源平臺的業務功能創新[J].中國遠程教育,2008,(11):20-27.
>> 高效沖刺,搞定“軟考” 軟方法搞定土豆視頻 “互聯網+”能否搞定駕考? 雙軟合璧 搞定文本管理 “播”外之事一軟搞定 一軟搞定另類屏幕截圖 軟方法搞定編碼沖突 不用外援 圖片之事一軟搞定 一軟在手 文件格式轉換全搞定 一招搞定國內所有殺軟 藝考沖刺專家指點訣竅 科學高效,沖刺中考 搞定 等 輕松搞定 搞定大廚 軟考伴我成長 中考英語沖刺,這樣做更高效! 點擊新聞熱詞 沖刺09中考 2007年中考作文備戰沖刺 2008中考作文闖關沖刺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高級資格考試設綜合知識(單選)、案例分析(問答)和論文3個科目;中級、初級資格考試設基礎知識(單選)和應用技術(問答)2個科目。筆試安排在一天之內進行。各個科目滿分均為75分,一般每科都在45分以上才能合格。高級的通過率在10%到20%之間,中級的通過率在30%到40%之間,初級的通過率會更高一些。
考生完美復習計劃
我每天晚上看書2小時,做題1小時,全身心投入,一個月就突擊通過了軟考。
1.抓住基礎知識。抱著指定教材、參考書,認真對照考試大綱列出的知識內容(最好分類),梳理知識,了解薄弱環節。
2.掌握重點知識。可以到各大學的BBS上看軟考經驗,下載相關計算機課程的PPT教案來看(比如到北大天網搜索里找到教案下載),很多知識點更能明白。
3.重視歷年考試真題。每半年清華大學出版社都有試題分析解答的書,先自測,檢驗復習成果,熟悉考試風格(廣度、難度等),同時對照考題、分析和大綱,會有很多啟發。
培訓老師經驗談
軟考試題綜合性和靈活性強,掌握了相應崗位所需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就會認為考試不難;對于死記硬背書本的人來說,可能就比較難。
不同的人,備考重點不一樣。有工作經驗的人可能上午知識題中的一部分已經忘掉了,需要加強;對學生來說,可能下午試題有些難度。
下面我以“網絡工程師”這個報考人數較多的科目(證書)來進行分析。
上午:網絡工程師上午進行基礎知識的考試,全部為選擇題,滿分為75分。主要知識點包括:
1.數據通信基礎知識。主要考核基礎知識和理論,考核分值非常高(8分左右),要求記憶的內容比較多,理論性強,是丟分的重點部位之一。近年命題對理論計算的考核有降低的趨勢,主要以基礎知識考核為主。然而,2008年上半年14~18題都是有關編碼理論的計算(2007下半年只有2道),這是否是計算題增強的新趨向,值得關注。這部分的理論考核要點在編碼技術。
2.協議部分。主要考核各種協議的基本知識,2008年上半年有8道題,題目難度較小。
3.網絡操作系統。對網絡系統進行配置是網絡工程師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也是考試重點,原來占5~10分,但上半年是13分。原來主要考核linux下網絡管理的應用,但新大綱出現后,Windows操作系統的考核也明顯增多,在上半年的13道試題中,有8道是進行Windows平臺考核的。
4.網絡互連技術。重點之一,占5~10分,主要考核路由、交換及其相關協議的基礎知識。VLAN技術這幾年頻繁出現在考題中,值得關注。
5.英語題。原來分值很高,固定為10分,近兩年都為5分。只要掌握了專業詞匯,很容易找到答案,主要靠平時的積累。
考前沖刺要點:有針對性地強化訓練(真題+模擬),將以前的成果鞏固下來。其次針對計算題理論知識進行練習。此外考試不局限于指定的教材,有必要進行知識面的擴展。
下午:
實踐性很強的考試,主要進行網絡系統的分析、設計和實施工作。近年來,網絡工程師的考試逐步實用化,進行需求分析的題目很少出現,而實際的網絡設計和實施題目占據了主流。
考試涉及的主要知識:路由器、交換機、VLAN、NAT、防火墻服務器配置等等。值得注意的是,網絡安全、VLAN和防火墻的相關內容,近年來頻繁出現。
考前沖刺要點:一定要在實驗室中熟練完成路由器、交換機、VLAN、NAT、防火墻服務器配置,增加實踐經驗。
目前,社會各個行業對人才需求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對人才的信息素養要求很高。所謂信息素養就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技巧,筆者認為高等職業教育也必須重視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各高職院校應該針對所有專業學生開設相關課程,安排足夠的教學課時和實驗場所。而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一直以來都是各高職院校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主要途徑,不同時期有著各異的課程教學標準。
1 課程學習領域定位
根據社會行業對人才的需求,本課程是為各專業學生提供的計算機知識、能力與素質方面的教育,旨在使學生掌本文由收集整理握計算機基礎知識、網絡基礎知識、基本操作技能及其它相關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信息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呈現的能力。本課程也是為后續課程和專業學習奠定堅實的計算機技能基礎。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對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 確定課程學習目標
課程的目標是職業能力開發。職業能力包括知識、技能和素質。我們以崗位的需要來培養人才,而且培養的人隨著社會的發展,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他應當是適應整個經濟全球化要求的“國際人才”。因此,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目標要使學生了解計算機硬件技術基本概念,了解信息處理的基本過程,具有操作現代典型計算機環境的能力,具有較強的信息系統安全與社會責任意識。課程學習目標具體設計為: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方法能力目標、社會能力目標等。
2.1 課程知識目標:(1)計算機應用的基本概念、基礎知識;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方法。(2)計算機文字處理的基礎知識及文字處理軟件的使用方法。(3)計算機數據管理的基礎知識和電子表格軟件的使用方法。(4)計算機演示文稿制作軟件的使用方法。(5)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internet的應用和信息安全。(6)計算機常用硬件驅動程序的安裝及常用工具軟件的使用。2.2 課程能力目標:(1)信息表達能力:利用計算機以文檔、演示文稿或網頁等多種形式表達信息的能力。(2)信息處理能力:利用計算機建立處理報表、并進行統計、分析的能力。(3)信息獲取能力:利用網絡和internet資源,通過瀏覽器搜索、整理并獲取所需要的專業及其它信息的能力。(4)信息交流能力:利用網絡和internet,進行信息溝通與交流的能力。2.3 課程方法能力目標:(1)信息技術理論水平和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2)自主學習探索學習的意識和能力。2.4 社會能力目標:(1)相互協作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2)與社會溝通交流能力。
3 確定課程學習內容
根據以上學習目標,課程學習內容可設計為:選取典型工作任務、確定學習領域內容、設計學習情境等。
3.1 選取典型工作任務:計算機應用基礎技術適應的崗位大致包括行政管理、簡單財務管理、文書編輯、計算機操作員以及需要利用計算機進行工作的崗位。在此,我們可以根據崗位需要選取典型的工作任務。如電腦選購、windows操作、會議邀請函制作、招聘簡章制作、個人簡歷制作、職工工資表制作、企業銷售情況統計、單位業務統計報表與分析、產品推廣宣傳片制作、網絡信息檢索和處理、電子相冊制作等。
3.2 確定學習領域內容:結合典型工作任務可將學習領域內容設計為以下模塊:計算機基礎知識、windows基本操作、word文檔編輯、excel數據處理、演示文稿制作、internet應用、常用工具軟件。
3.3 設計學習情境:此環節是將選取的典型工作任務細化為適應教學的學習情境,具體包括學習目標、學習任務、教學方法與課時、技能訓練項目、教學條件與資源等。
4 課程資源建設
4.1 編寫情景案例教材,根據課程目標,編寫相應配套的教材,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資料。
4.2 教案:全院的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采用材、統一要求、統一授課計劃、統一進度、統一考核。因此,采用統一的“指導性教案”。任課教師根據具體教學對象和其他特殊情況,在“指導性教案”的基礎上適當增刪修改,形成實施性教案。“指導性教案”要根據授課計劃的安排,明確每一次課的內容、主要知識點,重點突出,難點分解。根據內容特點確定教學方法。編寫格式要規范。
4.3 多媒體課件:所有章節都要采用多媒體教學。每一次課的多媒體課件都要作為一個小課題來做。充分運用文字、聲音、圖象、動畫各種媒體信息形式,增加教學的形象性、趣味性,制作高質量的多媒體課件。
4.4 建立教學資源網站,包括教學論壇、簽到系統、作業上傳和下載、資料下載、網上考試等等,加強學生教師互動,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
4.5 建立實訓案例庫:開發建立案例庫,案例選擇盡量與專業需求掛鉤,為專業發展服務。
4.6 建立自主學習系統,重要知識點的案例講解錄像、演示性屏幕錄像、模擬練習屏幕錄像、網上自測等教學資源。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意識和方法。
4.7 開設工作室,讓學生課余時間承接文檔編輯等業務,鍛煉學生實際工作能力。
4.8 試題庫建設:據我們的教學內容和考綱要求,編制考試題庫和練習題庫,每題都進行試題分類和屬性設定,規劃分值和得分點,形成可入庫的單題。試題庫建設可以逐年積累,為以后建立機考系統打基礎。
4.9 實驗場所建設:多媒體教室與微機實驗室結合的一體化教室,硬件:投影儀一臺
局域網環境,可訪問廣域網,多媒體計算機45臺。軟件:windows xp操作系統、office2003軟件包、網絡教學軟件。
5 課程考核方法
5.1 在課程考核上,建立一套完整與符合實際的考核方案,以考促學,以考促訓,采取“過程+期末+社會實踐”考核方式,以“應用考核”為核心的考核體系。5.2 過程成績包括學習紀律與學習態度、職業素養、項目作品三個方面,并且有相應的考核評價標準。具體操作時候做到:(1)學生每次上機練習時有過程記錄、評價;(2)學生自主學習—協作學習評價;(3)大、小作業評價。5.3 在學生考證方面,可以推行《ceac認證辦公軟件應用專家證書》作為計算機應用能力證書。該證書的考核方式采用案例考試,注重考核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6 師資隊伍配備
6.1 團隊規模:基于每屆1個教學班的規模,配置專兼職教師2人;其中,專職教師1人,兼職教師1人,職稱和年齡結構合理,互補性強。
6.2 教師專業背景與能力要求:具有計算機網絡、數據通信相關知識,具備計算機網絡配置相關能力掌握一定的教學方法與教學藝術。
6.3 課程負責人:熟悉計算機網絡、通信專業相關技術和高職教育規律,能熟練配置、維護、測試計算機網絡,教學效果良好的“雙師”教師。
6.4 “雙師素質”教師:“雙師”比例達到70%以上,承擔理論實踐一體化課程和工學結合課程的專業教師應為“雙師型”教師。
關鍵詞:成人高校;網絡輔助;寫作課程教學;可行性
中圖分類號:G72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1)35-0072-03
一、《基礎寫作》課程實施網絡輔助教學可行性研究的理論基礎
1.課程本身的特點及傳統面授教學的局限性
首先,《基礎寫作》課是一門基礎理論課。相對于應用類寫作課程中固定文種的講解,《基礎寫作》課在授課中更注重寫作基礎知識及寫作技巧的介紹,內容更系統全面。因此,除對“主題”、“材料”、“結構”、“表達方式”、“語言”“作文過程”等寫作基礎知識分單元講解外,還應配合大量名家作品的賞析,以增強學生對寫作基礎知識的直觀認識,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拓展視野,增加寫作積累。
同時,《基礎寫作》課又是一門綜合實踐課。寫作理論是為寫作實踐服務的,只聽不練無異于舍本逐末。因此,在《基礎寫作》課上,除了有教師對理論的講解與范文的解讀,還應有學生寫作實踐。只有配合大量的寫作專項練習及作文練習,學生才能找到“感覺”,逐步將理論知識消化吸收,并通過作文的講評,體會不同寫作技巧的作用,提高寫作水平。
因此,在《基礎寫作》課的教學中,只有將理論傳授與寫作實踐有效結合并輔以大量的閱讀訓練,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但由于教學手段的限制,傳統的課堂面授教學只能將重點更多地放在理論傳授上。雖然也有相應的寫作實踐環節,但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一方面學生的寫作時間倉促,很難“先構思再作文”;另一方面,教師也很難對學生的作出詳細點評,更不能針對不同學生的問題進行個別指導。由于時間及客觀條件的限制,作品賞析更是很難保證。
2.成人學生學習的特點
同普通高校的學生相比,成人高等教育的學習者年齡相對較大,獨立意識和自主意識也較強。成人學生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基礎,但是在知識的系統化及理解記憶等方面稍微欠缺,面臨著一定的學習困難。同時,非脫產的讀書方式及家庭的實際狀況,也讓這些學生不得不面臨著“工學矛盾”與“家學矛盾”。因此,在學習中,一方面成人學生希望自己的學習能夠與現有的工作實踐結合,并希望教學形式和方法能夠適合自己的需要,成為學習的主體;另一方面,工作、生活等方面與學習之間產生的矛盾,又使他們在傳統的面授為主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下學習困難重重,很難順利完成學業。在《基礎寫作》類課程的學習中,這一情況更為突出。
因此,滿足成人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要求,對成人高等教育教學模式提出了更為特殊的要求:在教學理念上,要改變單一的教師為主體的講授式方式,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作用。同時,應充分研究成人學生的特點,考慮到他們在學習中面臨的困難,尊重他們的獨立性和學習的選擇性,指導他們開展自主學習,使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技術上,積極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拓展教學資源,把適應不同層次學生學習需要的教學內容上傳到網上,使成人學生的學習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擴大學習的選擇性和自主性。同時,教師要把多媒體技術充分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改變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單一的現象,在教學過程中實現教學板書與音頻、視頻的結合,以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3.網絡輔助教學的優點
在當前環境下,網絡技術打破了信息的地域局限,實現了資源的共享。網絡輔助教學作為一種先進有效的教學手段,正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逐漸推廣普及。
首先,網絡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使教師擁有了大量潛在的教學資源。作為對課堂的延伸,教師可以把精心備課的教案、課件等教學資料放在網上,一方面讓學生課后有時間消化吸收;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因工作等原因不能來上課的學生利用網絡學習課堂的知識。教師還可發揮網絡的優勢,為學生介紹與寫作內容相關聯的站點或相關賞析作品的地址鏈接,提供在線查詢的通用工具,以豐富教學內容,擴大教學范圍,拓展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進一步地自主學習。
其次,網絡輔助教學打破了時空限制,實現了資源共享并使授課與寫作練習環節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在《基礎寫作》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網上的資源(如熱門話題的討論)因勢利導,來增加學生寫作的機會,激發寫作興趣,并利用網絡的實時交互功能經常給予指導、幫助和督促,積極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交流氛圍,提高學生學習寫作的主動性。同時,教師和學生都可以自由選擇上網時間,學生可利用網絡交流工具表達自己對課程的建議及相關問題的看法,相互交流學習寫作的經驗和體會并對課程進行總體評價。這些,都將有助于教師根據學生需要進一步改進授課的方式與方法并完善對課程的整體教學設計。
因此,在《基礎寫作》課程中運用網絡教學手段輔助面授教學,一方面有利于突破時空的界限,傳授課程知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主導作用的發揮。
二、《基礎寫作》課程實施網絡輔助教學的可行性研究的實踐基礎及技術支持――網上資源建設與網絡教學平臺的使用
在《基礎寫作》課程中使用網絡輔助教學,使成人學生利用網絡進行自主學習,離不開豐富的網上教學資源及功能強大的網絡教學平臺的支持。因此,課程的網上資源建設及網絡教學平臺的功能開發對于《基礎寫作》課程實施網絡輔助教學尤其重要。
首先,作為一門基礎理論課程,在教學資源的內容中必須體現完整的知識體系,包括寫作基礎知識中的六大模塊即“主題”、“材料”、“結構”、“表達方式”、“語言”、“作文過程”部分的理論知識及相應的閱讀理解訓練和專項練習;其次,作為一門綜合實踐課程,在教學資源與教學過程的安排上不能缺少名家作品賞析與各類文種的作文訓練;同時,有了學生的作文過程,教師的作文批改及作文講評也必須跟上,否則,學生很難對自己的寫作過程作出評價,影響進一步學習的熱情;最后,寫作課程的學習過程,也是教學交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只有教師與學生間信息的雙向交流與及時反饋,才能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否則,將與傳統的單純面授教學中的單向的信息傳遞并無區別。因此,在課程的網上資源建設上,既要能體現課程的知識性,又要能體現課程的實踐性,還要體現課程的評價性與課程的交互性,偏廢一方,都將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針對于此,在學?,F有教學平臺的基礎上,可將《基礎寫作》課程網上資源建設分為以下四大部分:
1.課程知識部分建設
通過“網上課程設置”,對該課程的基本情況、學習方法、學習重難點及學期授課教案進行介紹,讓學生在學習該課程前對課程的整體情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利于制定學習計劃;通過“授課教案設置”,教師將所有授課教案的內容根據教學進度分章節上傳至教學平臺,一方面供學生復習,另一方面也可以供因工作及其它原因不能參加面授的學生學習;通過“教學資料設置”,將不同章節中相關賞析內容通過文檔、視頻、音像資料或地址鏈接等形式單獨上傳,讓學生能對應不同的知識模塊學習與欣賞,增強對寫作理論知識的直觀認識,增加寫作素材的積累。
2.課程練習與測驗部分建設
通過設置“計分作業”,將相關章節中需要練習的內容以簡答、閱讀理解及作文的形式予以上傳,并規定合理的完成時間,讓學生在課下有充足的時間思考、完成并按時上傳至教學平臺;通過設置“課程題庫”,分章節將相關知識點設計為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是非題等客觀題型并與答案、答題時間共同構成課程題庫系統,教師可利用題庫組卷進行測驗,也可以用于學生自測。
3.課程評價部分建設
對課程評價部分的網上建設是建立在“課程練習與測驗部分建設”的基礎上,對“計分作業”及“題庫測試”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前者往往就是作業對學生網上提交作文的批改,由于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教師對于學生提交的作文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與批改,并給出詳細的評語。對于特別優秀的作文,可以利用教學平臺上“作業展示”功能予以展示,達到鼓勵與示范的雙重作用。后者由系統直接完成,教師只要在題庫管理中設置相應的分值與抽題比例,即可享受信息技術帶來的便利――評價結果由系統自動生成,既準確又高效。這一評價結果可作為最終課程整體評價的一部分或作為成績參考。
4.課程“師生交互”部分建設
利用現有網上教學平臺中的“在線交流”與“實時答疑”功能,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實時與非實時的交流,兩種交流形式可根據課程內容靈活選擇或結合使用,教師既可以有主題地組織問題討論,也可以隨時回答學生就課程相關問題的提問,還可以安排復習答疑。相對傳統的面授交流方式,這種交互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既可以隨時解決問題,又能拉近師生的距離,有利于教學整體效果的提高。
綜上所述,在對成人高校《基礎寫作》課程進行傳統面授教學的同時,配合網絡輔助教學,既符合成人教育規律,也符合教育對象的特點與課程特點,有其理論基礎。同時,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的發展也為這一模式的實施提供了實踐基礎與可靠的技術支持,使其可行性得到充分的保障。這一模式如能實踐并推廣,將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教師角色定位,使教師由“教”的角色變身為“導”的角色,即引導學生怎樣學習、用什么方法學習,課后能夠隨時給予學生輔導答疑。對成人學生而言,網絡輔助教學既大大增強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也開闊了成人學生的視野,又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他們面臨的“工學矛盾”與“家學矛盾”。網絡課堂在面授課堂之外,使教師、學生、教學媒體等要素效用最大化,從而更好地實現《基礎寫作》課程教學的任務和目標。
參考文獻:
[1]王劍鳴.“聽說為主,讀寫為輔”教學模式的可行性研究[J].甘肅高師學報,2009,(6).
[2]劉小麗,邵小兵.成人高等教育教學模式創新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08,(11).
[3]夏瑞麗.談網絡教學在現在教育中的推動作用[J].中國科技信息,2008,(20).
語文教學資源使用的廣泛性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教學資源來自書本,以書本作為教學的依托,而利用計算機網絡作為教學的輔助手段,使用的資源非常廣泛,包括語文學科素材庫(視頻、動畫、學科圖片、配音、Flash課件片段)、語文教學課件庫(按編目分類整理的知識資料)、語文同步教學(高中各章節知識點同步的教學、知識要點、教學輔導、教案、練習測試等)、語文教研論文庫(課程與教學理論、教育教學實驗、素質教育等)。學生使用的語文素材庫包括:語文基礎知識博覽(字音、字形、標點、詞語運用、熟語運用、病句修改等語文學科相關的知識資料)、語文知識提高博覽(散文、小說、雜文、戲劇、詩歌等豐富的課外閱讀資源)、語文音效博覽(詩歌朗誦、散文朗誦、古文朗誦、評書等),供學生參考,便于學生在預習課本知識的同時,汲取更多的課外知識,有利于課堂內容衍生。
語文教學手段運用的多樣性
利用網絡來提高語文的教學質量,要在教學手段上有所突破:(1)采用電子備課來滿足語文教師的備課需求,進行教學研究、教學資料查詢、多媒體資源匯集、教案編寫、課件制作等工作。教師還可以共享并借鑒網上教案;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和手段,豐富、完善和充實教學內容,制作多媒體課件??梢园殉橄蟮恼Z文知識直觀化,把一維語文教學變成多維化,把單一講授變成立體感受。(2)教師利用計算機信息設備手段,進行計算機課堂教學,課堂上利用多媒體形式豐富課堂內容;通過網絡,教師實時抽調網上課件資源。利用信息教學手段,可以提高教學效率,擴大信息來源范圍和信息量,傳遞給學生大量的知識、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3)學生通過調用網內共享的語文學習資源和學習軟件,實現課堂學習和課后復習。這樣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有利于擴大知識面、開闊眼界、培養興趣。
語文教學交流的互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