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2-08 15:56:51
序論:在您撰寫機械行業信息化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輔助領導決策
機械制造企業信息化進程中,領導者起著十分關鍵的因素,機械制造企業的信息化不僅僅需要來自領導者的重視和支持,更重要的是體現了企業領導者對信息化的認識能力、實施能力以及持續改進能力。在“十五”期間,北汽福田、柳工、天拖等企業先后開展了大規模的信息化建設,包括鞏固基礎通訊網絡,構建ERP、SCM等系統平臺,大大地提升了企業綜合管理水平與業務運營效率。通過過去幾年信息化應用實踐,企業領導清楚地認識到信息化不僅僅作為海量數據高效存儲、信息快捷通信的單純技術應用,更是作為提高集團管控水平、優化產業鏈供應、增強內在競爭實力的重要管理手段,因此大大增強了領導信息化建設的信心。
我國加入WTO后,日本小松、卡特比勒等國際機械制造巨頭紛紛登陸中國,使原本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進一步加劇。企業領導面對激烈競爭的外部市場壓力,必須將現代管理模式和信息技術有效結合,才能為企業創造新的管理優勢。企業信息化應用核心價值不僅在于保障和提升企業日常經營水平,還在于通過信息化輔助領導決策和及時應對市場變化。隨著各大企業領導對信息化認識的不斷加深,企業領導必將以大手筆、大力度在企業信息化方面進行資源投入,全面建立起包括企業應用、基礎設施、運維服務、信息安全等在內的完整企業信息化體系,并在企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遵循統一規劃、業務驅動、重點建設的原則,按照業務領域的劃分構建關鍵應用系統,全面支持研發、物流、生產、營銷、售后、質量、人事、財務、辦公等業務流程,引領企業信息化建設持續發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推動業務流程的創新、提高市場反應速度,并大幅度提高客戶滿意度,獲得更高的市場回報率。
管理向集團管控發展
當前,中國機械市場呈現出熱銷的局面,一些產品甚至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現象。特別是工程機械產品(如液壓挖掘機、裝載機、推土機,汽車起重機和壓路機等產品)銷售幾乎全線走高,年增長率超過了20%,成為國內機械制造系統中增長最快的行業。許多機械制造企業正通過不斷擴大生產規模以滿足市場需要??ㄌ乇死铡⒚绹蠣?、日本小松等國際知名機械企業搶灘登陸國內市場,國內眾多其他生產企業也紛紛涉足,這些都加劇了國內機械市場的競爭。
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我國大型機械制造企業為應對市場發展要求,不斷擴大生產經營規模、增加產品種類,提升產品檔次,這也給企業經營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因此,近年來各大企業努力推進企業管理改革,目的是以集團管控的管理模式驅動企業的健康發展。
企業管理模式的不斷革新與市場環境競爭加劇,需要高效、務實的集團級業務管理系統作為支撐。近年來在各大企業內部,先后以各專業廠或事業部(SBU)為單位,構建了多個業務管理系統,應用范圍涵蓋了人力資源、采購、財務、生產等業務。可以說業務部門與管理職能科室對信息化的依賴程度正在不斷增強。但在強調集團管控、共同應對市場競爭的發展環境下,目前的業務單元級信息化發展狀況難以滿足要求。因此,集團級業務管理系統建設將成為“十一五”期間信息化建設重點。通過集團級系統應用,增強集團在財務資金、戰略采購、產品銷售、客戶服務、產品研發、生產制造、人力資源等方面的管控力度,并實現在集團層面上科學、合理的調配企業內外部資源(資金、物料、人力、信息等),更好地協調各SBU間的業務關系,更好地促進各SBU業務健康、穩健發展。
異構平臺阻礙信息共享
廈工、柳工等機械制造企業信息化建設經過長時間的持續發展,以事業部、分子公司為應用主體的業務管理系統建設現已初具規模,這些系統(如生產管理系統、采購管理系統、設備管理系統等)正在業務開展與經營管理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信息化建設中單獨開發,獨立運行,分散管理,缺乏規劃現象的長期存在,導致各類信息系統在技術實現、應用環境、數據庫平臺等方面的異構性,信息系統之間缺乏必要的數據溝通與功能聯動。因此,隨著機械制造企業信息系統數量的增加,信息孤島現象變得越發嚴重,使企業很難發揮信息系統整體效能。
隨著企業內部市場化進程加快,各業務單元間的信息溝通、業務交流越發頻繁,對信息傳遞的及時性、安全性、完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作為旗艦的集團母公司,需要通過及時獲取真實、可靠的數據信息,第一時間了解各單元的業務運營狀況;需要對大量異構的信息系統加以有效整合,提高系統間的數據交互、信息共享水平以及業務處理效率,從而增強系統對企業業務與管理的服務、支持能力。因此,構筑跨系統、跨平臺、跨網絡、跨業務的信息集成應用平臺,成為機械制造企業信息化發展的新方向。
促進IT管理改革
在“十五”期間,國內各大型機械制造企業先后在集團層面建立了獨立的IT組織機構,并制定了必要的技術規范、運維流程以及相關的管理制度,明確了機構內崗位職責。經過幾年的努力,IT管理業務范圍逐步覆蓋信息化建設、信息化規劃、技術支持等各個方面。目前,各事業部以及下屬公司的IT組織仍不完善,各類規章、制度仍缺乏保障,使集團推行的IT管理制度、規范與信息化發展戰略無法立即響應、快速落實,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信息化的整體發展。因此需要引入先進IT管理理念與規范標準,對現有IT管理體制進行改革,提高IT服務能力與管控力度。
關鍵詞:縫制機械;信息化;可行性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3.081
0 引言
自從2008年以來,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有機融合都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點之一,縫制機械行業也抓住這一難得的機遇積極的探索信息化工作的有效途徑并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但是從行業的整體現在來看,近年來信息化推進工作的特點還不夠突出,沒有形成氣壓基本認同的重點推進工作領域以及行業信息化推廣模式,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化技術的不夠成熟和行業資源的整合程度不夠。而在當前我國成為世界最為主要的縫制機械產品生產國,品種豐富、門類齊全,在世界縫制機械行業中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今天,全面實施信息化工作就具有了可操作性,對此筆者從以下幾個角度對縫制機械行業信息化工作的可行性進行了分析。
1 產業的集群化為信息化工作提供了成長空間
首先,縫制機械產業呈現集群化特點,為大規模的推廣應用信息化工作技術提供了空間。從國內當前的縫制機械產業分布來看,主要集中在臺州、寧波、江蘇、上海等地區,呈現出了典型的集群化特點。產業區域的集群化發展的最大優勢就是在于能夠有效的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提升了企業自身的發展空間。如果說在之前推廣信息化工作技術的話不僅面臨著由于產業分布較為零散的問題,更面臨著信息化工作技術的應用前期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問題,那么縫制機械產業集群化現象使得這一問題迎刃而解。和之前的產業分布相比,當前的縫制機械產業分布具有以下優勢來支撐信息化工作技術的推廣:第一是很多相關產業聚集在一個地方,物流、能耗和生產成本得到了很大的降低,這個時候應用信息化技術并不會影響企業的綜合競爭力;第二是集群內的企業之間距離很近,這不近為信息化工作技術的推廣提供了有利條件,也便于企業之間的交流合作,可以進一步的提高信息化工作技術含量;第三是產業的集群化使得企業面臨著更加嚴峻的市場競爭,未來提高自身的競爭力,企業不得不采用多種措施來提高自身的生產率。
2 行業對品牌建設重視的加強
其次是當前的市場競爭環境使得企業更加的重視品牌的建設。雖然說當前我國的縫制機械行業產量已經位居世界首位,但是仍舊無法在和德國、日本、韓國等國家競爭時取得優勢,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我國的縫制機械行業的整體技術含量比較低,目前只有一些常規產品如平縫、包縫等機械達到了國際水平,這不得不說是中國縫制機械走向世界的一大“瓶頸”。面對這一問題,國內縫制機械企業開始從過去“大而全”的生產模式逐步的轉變為“小而精”的經營戰略,重視自身品牌的建設,不再一味的模仿國外產品,走上了自主研發,技術創新的科學發展道路,這可以說為信息化工作技術的推廣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從世界科技發展趨勢來看,信息化技術仍舊是為了科技發展的主要發現,因此縫制機械企業欲要在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必須積極的采用各種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實現信息化工作。對于企業來說,只有真正做到自己產品的高技術含量和高品牌附加價值才是企業長久健康發展的正確道路。
3 激烈的市場競爭促進了信息化工作的推廣
然后是當前縫制機械行業中小企業面對國內外的競爭壓力在積極的尋找突圍之道。我國的縫制機械產業發展迅速,但是超常規的高速擴張也產生了很多負面影響,其中最大的負面影響就是“機會主義”普遍的存在縫制機械行業中小企業中,近年來隨著縫制機械行業整合進程的不斷加快,這些中小企業面臨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面對這種情況中小企業要么被其他企業兼并,要么積極的采取先進技術實現“突圍”目標。而信息化工作技術可以說是他們的最佳選擇,這個時候推廣和應用信息化工作技術毫無疑問是大有可為的。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小企業的舉措必將會對大型縫制機械企業產生一定的影響,為了確保自身的競爭優勢,大型縫制機械企業不得不積極的進行企業改革,應用新的生產技術,采用新的管理手段,使得企業能夠充分的發揮出自身獨特的優勢,更加的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規律。
4 國內政策對信息化工作技術的支持
最后是國內對輕工業與信息化融合的支持使得縫制機械行業實現信息化工作具有了可行性。面對國外品牌紛紛打出高效率牌、環保牌、節能牌,國家愈加重視縫制機械行業的技術發展,大力的支持相關企業開展研究,實現縫制機械產品的創新。集中體現在機電一體化、綠色節能化、工作信息化上。其中工作信息化主要就是指當前的縫制機械企業將管理技術與制造技術相結合,實現產品設計制造和企業管理的現代化,生產過程的控制自動化、制造裝備的數字化、咨詢服務的網絡化,進而達到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的目的。
總而言之,目前國內縫制機械行業方興未艾,對于眾多的縫制機械企業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面對國內縫制機械行業整合進程的不斷加快和國外產品的競爭,國內縫制機械企業必須擁有“立足本地,放眼世界”的心胸,結合行業的實際發展狀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發揮本身的技術優勢和特色,真正的打造出縫制機械的民族品牌。
參考文獻:
[1]林君煥,胡政.國內縫制機械行業的發展現狀及趨勢[J].廣西輕工業,2008(01).
[2]周玉竺.以體系為基礎 創新行業標準化工作――縫制機械行業技術標準體系建設研究[J].上海標準化,2008(01).
1、機械行業總體發展情況
機械行業總體面臨較大的經濟下行壓力和轉型壓力,行業分化明顯。從行業情況看,汽車制造、軌道交通、電子電器等行業受宏觀經濟的影響,發展勢頭較好,如汽車制造,2013年,國內汽車產銷量均突破2100萬輛,由此帶動汽車零部件行業總體發展穩中有升,部分企業抓住機會,做大作強。軌道交通受益于國家鐵路建設投資規模大,發展迅速,在技術轉化和積累方面也進步較快,高鐵裝備已經成為中國制造的一個名片。其它一些行業,如核電和高壓輸配電設備,得益于政策引導,同樣有較好的市場發展前景和機會。
但對于較多的基礎機械設備行業,面臨較大的壓力。如鋼鐵設備,機床、工程機械等,市場需求不足,競爭較為激烈,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壓力較大。如何轉換生產方式和轉型突圍,是這些企業共同面臨的問題。
通用設備和專用設備行業相對平穩,但受制于勞動力成本、原材料成本上升壓力的影響,轉型的壓力同樣存在。普遍的趨勢是企業沿行業專業化方向發展,通過供應鏈打造,縮小自身的制造規模。這些企業在業務銷售上已經開始利用日益快速發展的電子商務平臺,對于協同設計,也開始關注工業云平臺。
總體來看,機械制造面臨比以前階段更大的挑戰,企業對新產品研發、品牌打造、先進制造技術、信息化應用、精益生產等概念投入更多的關注度,這是客觀經濟環境帶來的必然結果,在此轉折點,部分企業會淘汰出局,部分企業也會獲得快速發展機會。
2、機械行業應用的主要工業軟件及其當前應用情況
機械行業應用的主要軟件包括CAD、CAPP、CAM、CAE、PDM、ERP、以及CRM、OA、MES、DNC等軟件系統。
CAD是機械行業使用最為普遍的設計軟件,CAD包括二維CAD和三維CAD,接近100%的機械行業已經采用二維CAD進行繪圖,實現甩圖板。三維CAD使用率總體不高,尤其是在以按單設計為主的制造業,三維設計難以滿足企業快速出圖的要求。三維CAD應用的深度在制造企業也不足,大部分企業停留在數字樣機展示層面,缺乏對三維數據后續的應用。但從總體發展趨勢上,三維CAD應用的比例逐年提高,是機械行業設計工具的發展方向。
CAPP是計算機輔助工藝編制,大型企業、軍工企業、汽車等產品質量要求較高的行業應用普遍,該軟件用于編制標準的工藝文檔,統計工藝數據,用于保障生產過程中的產品質量。
CAM用于生成數控機床所需的加工代碼,一般可以從三維CAD模型中通過后置處理生成G代碼,驅動數控機床加工產品。在制造為主的企業,如模具、精密機械、航空航天,CAM得到普遍應用。
CAE是在三維CAD的基礎上,對零部件進行強度、應力等分析,實現對數字樣機的校核。CAE涉及的專業較多,如電磁場分析、流體分析等,專業的CAE分析軟件應用在專業性產品設計過程中。
PDM作為對產品數據進行管理的系統,實現對產品相關數據和設計流程進行管控,在具有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的公司中近半已經應用。PDM是企業數據管理的統一平臺,用于管理產品數據源頭,為ERP等系統提供基礎數據,并逐步發展為管理產品生命周期過程中的所有技術文檔的PLM系統,是機械行業重要的基礎平臺。
在年產值3000萬以上機械企業中,應用ERP的比例較高,已經達到50%。ERP用于管理企業的物流和資金流。但從應用效果看,大部分企業應用ERP停留在進銷存模塊,與企業整體資源管理理念還有較大距離。
CRM是客戶管理關系系統,與OA(辦公自動化)一樣,是機械行業的輔助管理系統,總體應用比例不高。
MES(制造執行系統)主要用于生產車間的排產和派工管理,是生產制造的執行系統,企業具有信息化基礎后,一部分具有先進生產現場管理的企業實施了MPM。網絡DNC主要用于數控設備的聯網,收集設備運行數據,下發加工代碼,這種系統在數控車間已有部分應用。
3、機械行業工業軟件應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機械行業工業軟件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基礎工具軟件的正版化率低,應用有待深化。機械行業處于工業產業鏈的基礎端,投入信息化的資金相對不足,導致基礎的設計工具軟件盜版率較高,尤其是在中小型企業,CAD軟件的盜版率高達70%,帶來很多不利影響。另外,在工具軟件的深度應用上,也面臨從二維設計到數字化產品定義過渡的關鍵階段。
三維CAD不能適應客戶需要,普及速度慢。目前的三維CAD屬于通用型產品,較少體現客戶的行業特色,在產品設計速度上,對比二維繪圖,設計周期延長,在目前機械行業訂單交期短、快速出圖的背景下,企業難以大規模采用三維CAD進行設計。目前需要面向行業的三維CAD,要求能大幅提高工程師的設計速度。
企業關注ERP較多,對PLM認識不足。ERP和PLM是機械行業兩大重要的信息支持系統,但企業主管往往偏重于以財務和物流為主的ERP系統,而對代表產品創新和產品研發的PLM系統重視不足。導致的結果是眾多企業先實施ERP,而忽視了PLM系統的建設。由于企業缺乏數據源的支撐,單一的ERP系統在企業應用效果普遍沒有達到預期要求。
缺乏軟件系統的整體貫通,形成信息孤島。機械行業的信息化有一個較長時間的發展過程,企業逐步采用了很多不同供應商的工業軟件,導致軟件系統各自獨立運行,無法實現數據傳遞和流程貫通,影響總體應用效果。
設備自動化程度不足,信息化驅動落地難。工業信息化以工業自動化為基礎,以前制造企業的設備自動化程度不足,大量的人工操作環節帶來管理上復雜度增加。信息化管理對企業底層自動化提出了較高要求。
4、對本行業工業軟件的發展提出可行性建議
工業軟件的發展處于從單元應用到總體應用轉型的關鍵階段,工業軟件的發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大力發展行業應用軟件。當前機械行業對工業軟件的總體需求是快速、高效,以滿足企業自身的實際需要。由于行業差分,不同的行業對設計軟件和工具軟件的需求有強大的差異。這種需求一方面要求工業軟件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和靈活性,同時也要求軟件服務商推出具有行業特色的版本。這種符合行業特色的需求也為國內軟件供應商提供了新的機會與空間,如CAXA公司推出的汽車零部件、煤機、軌道交通解決方案,即具有較強的行業針對性。
借助云平臺實現超越發展。2013年,工信部開始啟動工業云創新行動計劃,工業云是面向制造業的創新服務平臺,運作方式為依托產業聯盟,整合信息技術服務、設計服務、制造服務、物流服務、金融服務、認證服務等優質服務資源,降低創新工具使用門檻、沉淀行業共性技術并建立開源共享機制,在保護知識產權的前提下避免低水平重復設計,促進廣大中小企業從仿造、仿創到自主創新發展,激活社會創新活力,用創新創造需求、創造市場。目前工業云服務平臺已經在國內15個省市開始試點推廣,企業可借助此次活動,獲得信息化支持與服務。
整合新技術支持工業軟件。目前信息技術處于新一輪的快速發展期,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各行業得到高度關注,并已經開始應用。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即具有代表性,其影響已經開始扭轉企業傳統的市場渠道。通過這些技術搭建起協同制造服務平臺,為企業提能效率對標服務,切分、重組現有制造資源,服務個性化長尾市場以及創業、創新所創造的新市場,是信息技術為機械工業搭建的新舞臺。企業只有適應和迎接這種變化,才能在產業轉型和升級過程中獲得先機,持續發展。
國際化路線加速信息化進程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前店后廠式的洗衣連鎖加盟模式開始在中國興起,并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一些企業通過引進外來洗衣品牌或管理模式、自創品牌等形式,給我國的洗染行業帶來了先進的經營理念、技術和管理,在洗染業掀起了加盟連鎖的熱潮。
抓住這一契機的航星機械得以迅速發展,起初航星機械專注于干洗機領域,并一舉成為國內干洗機領域的領頭羊。航星機械的國際化進程開始于1999年,依靠雄厚的經濟實力,航星機械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加快國際化進程,相繼組建了航星美國和航星歐洲公司,并擁有了意大利靈都士公司50%的股份。航星機械發展歷程中另一重要里程碑是對德國博威的全資收購,德國博威曾經享有“干洗機領域的勞斯萊斯”稱號,這一殊榮,以并購的方式被航星機械繼承。
但毫無疑問,領跑干洗機市場并不能讓航星機械滿足,成為整個洗滌設備領域的“勞斯萊斯”,才是航星機械的企業愿景。通過一系列的并購和海外合作,以及多年來堅持自主研發,航星機械不斷在國內外洗滌化工產品領域開辟出新的市場,這也使得航星品牌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迅速攀升。
在工業洗滌設備這片紅海中領跑,并不意味著航星機械可以滿足現狀。盡管走在洗滌設備市場的前列,楊明軍認為“轉型升級,創新發展”依然是洗滌設備行業發展的主旋律,在倡導創新、專業、團結和忠誠的企業文化的同時,還需要先進的研發手段和科學的管理方式予以支撐,而信息化系統支撐的企業經營管理和經營決策平臺必將加速洗滌設備行業研發創新及信息化進程。
開啟設計制造一體化時代
“直至如今,洗滌設備行業的企業信息化水平仍處于發展初期,甚至很多企業還沒有實施信息化系統?!痹诤叫菣C械工作了近20年的楊明軍說,“在信息化領域,航星機械無疑是這個行業第一個吃螃蟹的企業?!?/p>
與其他行業的企業信息化發展道路相似,在實施信息化之前,簡單的庫存軟件、記賬軟件和多年的經驗就足以支撐企業業務的需要,但隨著市場競爭的激烈、企業業務多元化的發展、以及產品復雜程度的提高,如何打通從研發到生產之間的鴻溝,領導如何及時高效地管理決策,車間如何科學地安排生產計劃,如何降低生產過程中的差錯率等諸多問題橫亙在航星機械面前,制約著它發展成為一個具有現代化管理模式的企業。
2011年初,航星機械開始實施ERP系統。楊明軍回憶說,因為基礎數據需要從零開始梳理,實施ERP的阻力非常大,好在一步一步堅持了下來,當時航星機械除了駐外辦事處員工和生產線的工人,幾乎全員參與了ERP的基礎數據錄入工作。上線后的ERP系統,實現了采購、庫存、生產和財務方面的數據統一和聯動。楊明軍說:“上ERP之前,財務統計的采購數據經常有出入,因為采購件的價格會有波動,不及時輸入就會造成統計的誤差,通過ERP U8的實施,這些問題迎刃而解?!?/p>
產供銷的數據問題解決了,航星機械還面臨著另一道難題。作為洗滌設備行業的領導者,航星機械的產品和技術很容易被模仿,為了高效的研發,研發部門的圖紙通常處于共享狀態,這也意味著任何一個研發人員的離職都有可能造成技術的流失。這個簡單的訴求,是航星機械選擇實施PDM系統的初衷,通過研發管理平臺的應用,為不同的研發項目設定不同的權限。而顯然,PDM的價值,要遠遠超過保護企業知識產權。通過All in one一體化解決方案,航星機械在設計和生產之間建立了互通的數據連接通道,實現CAD/PDM/ERP系統間的信息集成、數據交互,消除各信息系統間的信息孤島。對于航星機械來說,這意味著開啟一個設計制造一體化的時代。
PDM助信息化再上臺階
從航星機械的總部行政樓穿過,有一座九曲橋連接的獨立辦公區域,這里是航星機械的研發部門。稱其為研發重地亦不為過,據楊明軍介紹說,這是航星機械唯一有獨立辦公區域的部門。的確,作為一個有著“做國際市場領導者”愿景的企業,研發創新是企業賴以基業長青的基礎,而研發管理水平同樣是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在實施PDM之前,航星機械的產品研發項目過程缺少有效的控制手段,項目管理難以實現;針對變更的控制較為困難,版本的控制設計的可追溯性難以保證;企業內部缺乏電子化的管理環境,文檔管理的效率低下。
楊明軍說,在實施完ERP的基礎上,航星機械將PDM項目分三步進行:圖文檔管理、項目管理、工藝管理。這樣的規劃與航星機械的研發管理思路十分契合:長期以來,人員流動和歷史數據的積累一直是研發管理的難點,通過PDM的實施,圖紙資料的共享得到很大改善,檢索效率得到極大的提升,同時提高了圖紙的安全性;針對新產品開發項目,研發項目可以通過PDM管理,使得開發過程可控;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工藝管理的實施,打通了PDM到ERP的數據流,一個完整的流程可以順暢運轉。
關鍵詞: 交通;工程機械;行業;發展;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U4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4)07-0023-02
0 引言
隨著我國不斷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公路交通事業得到飛速的發展,公路建設的發展使交通工程機械及其配套零部件的總需求量不斷增大,這為我國交通工程機械制造行業不僅帶來了發展帶來機遇,而且也提供了廣闊的市場。但是,我國屬于世界上交通工程機械制造大國,交通工程機械行業于機械產品之技術水平、機械產品質量水平和先進的交通工程機械行業強國相比依舊存有一定的距離。[1]因此,我們仍舊要對交通工程機械行業形勢及企業本身的發展保持清醒的認識。
1 我國交通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現狀
我國交通工程機械行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在國內外已經取得了一定地位。伴隨經濟的快速發展,交通工程機械行業應市場經濟與經濟全球化的要求,在行業、技術、以及企業組織等結構方面正在平穩發展。[2]當前,我國公路建設與公路維護工作正處在方興未艾的階段,蘊育著很大的商機,交通工程機械市場定會成為可持續的開發熱點。今年是“十二五”規劃之第四個年頭,同交通建設緊密聯系的交通工程機械行業自然也期望能借此順風走出發展低谷,實現經濟效益的快速增長。
2 目前我國交通工程機械行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 缺乏自主研發機械產品能力 目前我國交通工程機械行業處于發展的階段。但是對大部分企業來講,許多方面同國際領先水平仍有大的差距。此種差距不但體現于產品的品種、產品的性能、產品的品質、產品的可靠性等諸多方面,更主要的是體現于產品之技術含量與對核心技術的把握程度方面。許多產品因為不具備自主知識產權之核心技術,致使關鍵零部件只好依靠進口。
2.2 機械行業基礎發展落后 相較交通工程機械行業發達的國家,我國交通工程機械行業的基礎零部件的水平存在較大差距。因為全球交通工程機械行業的迅猛發展,促使交通工程機械行業的競爭愈加激烈,針對我國來講,因為高端技術核心嚴重依靠進口,對于機械關鍵零部件愈來愈受到進口的約束,價格的增長,交貨期限保障方面,均嚴重制約了我國交通工程機械的發展。
2.3 機械產品質量較差 盡管我國交通工程機械行業經過幾年的技術引入、合資與聯合制造,切實履行ISO質量管理體系標準等諸項工作,整個行業總體的產品質量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可仍然不能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在國際市場上總是排在二三流產品的位置。據調查報告表明,應用我國產交通工程機械的利用方一致認為國產交通工程機械運用周期比較短、液壓件極易產生漏油現象,發動機動力不夠,部分零配件容易損壞及至出現偽劣產品。
2.4 機械行業信息系統不夠完善 當前,我國交通工程機械行業還不具備適宜機械制造行業信息技術規范與產品標準之信息系統。信息系統不健全,集成度過低,使得行業中聯系平臺不能較好的交流聯系,導致出現“信息獨立”的局面,致使資源未得到科學的利用,偏低水平建設行為多存在于行業之中。此外,對信息化技術學習的積極性不高。企業針對電子商務系信息化的認知度有待于提升。
3 我國交通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的改進對策與建議
3.1 提高零部件的質量 零部件即構成整機產品之基礎,其決定著整機之質量、整機之可靠性和整機之發展水平,因此,提升零部件質量是化解交通工程機械質量矛盾與振興交通工程機械之基礎工作,要放在首要位置實施攻克。應重點搞好關鍵部件之專業化生產與質量管理工作,以部分基礎較好之零部件生產單位為重點,由資金、技術等方面給予扶持,促使這部分企業把生產做大做強,為交通工程機械發展與競爭力提高打下有利的基礎。[3]此外,整機廠能夠實施有效零部件發展戰略,針對核心零部件增大投入、偏重發展,針對非核心零部件實施外包形式,以達到“重主業,輕輔業”之目的。
3.2 強化對機械行業人才的培養 交通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一定要強化對高素質人才隊伍的建設。大力組織員工展開技能培訓、綜合知識學習等,以此來提升我交通工程機械行業人才的綜合素質,為企業發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礎。同時要建立一支富有活力的企業營銷人才隊伍。不斷更新營銷管理理念,培養高品質的營銷人才,熟練掌握營銷技巧,構建科學的營銷管理機制。這樣,我們方能達到交通工程機械行業產品的最終價值。
3.3 注重機械產業結構的調整 我國交通工程機械行業要從目前我國機械行業的實情出發,加大企業發展與產業結構的轉換工作,在因循現代企業制度的規定下重視產業結構之調整,促進經營方式的轉換,以適宜不斷改變、發展之市場行情。對于全球工程機械行業發展來說,企業之合并、重組愈來愈頻繁,此對我國交通工程機械行業來講,不僅存有機遇而且存有挑戰。這便需要我國交通工程機械行業應當具備雄厚的資金儲備、卓越的管理團隊等方面之優勢,應當做好此充分的準備,不僅不會被同行業兼并,而且有機遇對發展不利的機械行業實施重組收購,此不但為我國交通工程機械行業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而且也對企業本身發展發揮了積極有效的推動作用。
3.4 提高機械產品開發與創新能力 實踐證明,企業若想具備自己的品牌,若想在國際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若想有長足的發展,則一定要走自主創新之路,不要一味依靠引進的國外技術支持。因此,我國要集中力量搞好企業集團之技術研發中心建設,加大大中型企業引入技術汲取能力與技術創新力度,讓企業成為技術研發的主體,并且聯合科研院所、大學院校等與此行業相關的科技力量,緊密結合市場與生產之需要,實施科技攻關與產品研發。促使將來的技術來源應從國外變為國內為主。[4]在這方面,我們應像日本、韓國那樣,在引入別人領先技術的同時,歸納經驗,創新出自主開發之路。
3.5 促進機械行業信息化建設 在信息化的經濟背景下,信息技術業已廣泛運用于各領域之中,針對交通工程機械行業,促進工業化、信息化更深層次的融合,對于本行業的產品開發、銷售等諸多方面的業務流程實施深入的變革。企業信息化建設需要強化信息化系統與機制的構架與健全,一個適宜企業本身的信息化系統的構架與健全,是構建信息化的重中之重。此外,要增大軟件開發力度,推動我國交通工程機械行業生產規模朝著智能、網絡、服務的方向轉變。
4 結語
總之,交通工程機械是保障交通工程項目建設高質量、高效率的關鍵手段。交通工程機械行業生產制造產品水平之高低,直接對交通工程項目建設起著推動或者抑制的作用。因此,正確探究我國交通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的問題及改進對策建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王文啟.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發展問題解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23).
[2]賀文暉.中國工程機械的發展現狀與問題[J].中華建設,2012(08).
信息化技術在機械工業領域內的信息交流機械工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機械研究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實際發展狀況,而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使機械工業領域內的機械研究工作可以更好地進行相互交流和探討,有益于創新機械制造技術,完善已有的機械行業缺陷;另一方面,信息化技術使機械工業內部的管理模式得到更高效的發展,員工的工作效率得到很大提升。國際間的機械技術交流和合作,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信息化技術的作用,通過信息化技術將機械產品等數字模擬化,使相隔千里的機械研究工作者都能進行探討。
信息化技術在機械應用中的發展趨勢
信息化技術在機械發展中邁向智能化領域以微電子、Internet為重要標志的信息化時代,不斷的研制出集液壓、微電子及信息化技術于一體的智能系統,將廣泛應用于機械工業的產品設計之中,進一步提高了機械產品的性能及高科技含量。機械集成化操作與智能控制技術主要包括:電液控制自動換擋變速器技術、機電一體化控制技術、負荷傳感全功率控制技術、可編程控制與遙控及無人操作技術等。另外,像GPS、GPRS技術在機械設備、產品中廣泛的應用,也會增加了機械的性能。信息化技術正向智能化技術發展,將成為機械發展的一種趨勢,控制技術和電子監測技術也將更加廣泛的應用的今后的機械產品中。信息化技術的轉換方向,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在集成化基礎上,數控系統實現了超薄型、超小型化;在網絡化基礎上,CAD/CAM與數控系統集成為一體,機床聯網,實現了中央集中控制的群控加工;在智能化基礎上,綜合了計算機、多媒體、模糊控制、神經網絡等多學科技術,數控系統實現了高速、高精、高效控制,加工過程中可以自動修正、調節與補償各項參數,實現了在線診斷和智能化故障處理。
機械制造與管理體系將更多地融入信息化技術一是建立覆蓋機械制造行業的計算機網絡化信息管理系統,該系統可以使機械行業的生產經營實現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和工作流的高度統一與并行運作,并通過Intranet實現各機械行業生產企業內部間充分的信息交流,實現企業與企業間的聯系和合作,形成有效的、敏捷的信息交流系統。二是實現全機械行業基礎數據(如物料數據、產品結構數據、產品設計工藝數據、生產能力數據等)統一生成、統一維護和統一管理,以供經授權的各相關部門使用,真正做到數出一家、數據共享,避免冗余現象出現;通過ERP系統的建立和實施,進一步理順機械行業的管理程序,做到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三是針對目前各管理部門中信息分割的情況,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動態信息反饋和監控體系,實現對每項機械生產任務從合同簽訂、設計、生產、采購、成本核算,到成品發貨全過程的動態跟蹤,使每項任務處于有效的監控之下。四是使用計算機信息處理系統,加強質量數據的統計分析,充分利用質量檢測數據,采用多種分析方法,進行深入的統計和分析,有力地監督和提高質量水平。五是通過信息化技術,實現企業的信息化管理,將廣大管理人員從繁瑣的手工勞動中解放出來,使他們加強學習管理理論和提高管理技能,從本質上提高機械行業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
總結
關鍵詞:發展,行業,創新,機遇
中圖分類號:F426.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6X(2013)12-0000-01
機械的自主創新體系的建設需要進一步深化制度改革,努力建立全面的創新機制:即高效和科學的管理決策機制。大力開展以企業效益為主的自主創新,多設置一些產學研相結合的課題攻關任務:具體思路主要是由機械企業根據相關新產品的開發提出一些重大而又緊迫的課題,并且努力邀請相關高校和研究院所參與其中,進行配合攻關;同時積極恢復和籌建機械行業中的一些規模相對較小的科研中心、技術中心和試驗中心;大力弘揚人才是自主創新關鍵的理念。我國的機械行業如果想要進行自主創新,就必須要有一大批有經驗、有創新意識、積極進取、善于攻關、有魄力的人才。技術創新才是機械行業快速穩定發展的靈魂。
1、我國機械行業進行技術創新的行業背景
自從1978年進行改革開放以來,經過了26年艱苦卓越的發展,我國國民經濟取得了偉大成就,但是從目前看來在總體上我國經濟任然處于“導入型經濟”的發展階段。所謂的“導入型經濟”就是指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主要是通過依靠“外力”,即通過引進消化外國的管理經驗、先進技術和經營理念等來提升自己的生產能力和水平,最終通過不斷推動外貿的增長從而推動國家的經濟發展。而我國的機械行業就是在導入型經濟的大背景下發展起來的,這是我國的機械行業在改革開放以后的相當長一段時期的實際發展情況。
如果任由國家的經濟發展長期停留在“導入型經濟”這樣一個發展階段上那將勢必給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帶來諸多的問題。由于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增強對外資外商的依賴,國家和民族的主體性將不斷的衰落下去。而只有走以我為主的自主創新的道路才能使我國的經濟由導入型經濟向內生自主型經濟轉變則,否則,我國機械行業和經濟的發展將會舉步維艱。
2、我國機械行業面臨的現狀和挑戰
機械行業在世界上是一個具有很大容量的市場。但是這個大容量的國際市場大部分由世界上著名的卡特彼勒和約翰?迪爾等十家大公司控制著,這十家公司共占有這個大國際市場75%的份額。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外資外商都在努力入侵我國的機械市場,這一形勢給我國的民族機械行業造成前所未有的挑戰。如果我們再不努力,大力進行自主創新,全力以赴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機械來與之抗衡,那么恐怕我國的機械產業將會被逼到走投無路的地步。國外的著名跨國機械公司不但霸占了國際機械市場75%的份額,而且機械市場的集中度也慢慢越來越高??鐕揞^機械公司不但具有資金、標準、產品、技術、品牌、專利、銷售、管理和自主知識產權等各個方面的核心資源和優勢,而且它們是安全、環保和知識產權等關鍵技術壁壘的創造者,并且在整個國際市場上擁有非常健全和成熟的銷售服務網絡,尤其善長打政府牌;這些巨頭公司在機械市場經濟的浪潮中縱橫馳騁了一百多年,經過多年的實戰,擁有了豐富的實踐經驗;這些機械公司很善于利用這些優勢和經驗對別國的機械行業進行擠壓。我國的機械行業也遭遇到了國外技術的嚴重擠壓和剝削,這就是迫使我們行業要進行自主的創新以面對嚴峻的國際形勢和環境。
3、對機械技術改革創新的理解和運用
創新是一個國家科技發展和進步的不竭動力,創新也是一個優秀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的不二法寶。綜合國內外所有的客觀情況,可以看出我國機械行業進行自主創新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只有進行自主創新,才能打造出具有創新性的中國機械。無數的事實告訴我們,“生于改革創新、死于固步自封”是條亙古不變的真理。因此,當今社會已經形成了呼喚創新、鼓勵創新的良好氛圍。
自主創新從內容上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含義:一是原始性創新,即主要通過科研和開發,努力獲得更多科學發現與技術發明;二是集成創新,即通過各種相關技術成果融合匯聚,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和產業;三是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在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與設備的基礎上,進行充分地消化吸收和再創新。
對于未來機械新技術的發展趨向,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獨特的解讀和不同的判斷。由于機械行業自身的特殊性,行業內的科技進步主要通過提離產品的可靠性、耐久性、節能減排、安全和人性化等方面進行反映。對于產品的技術支撐則主要體現在液壓傳動及液壓控制技術、信息化及通訊技術、動力及動力傳動技術、復合動力技術、材料和工藝技術及材料表面技術等。而目前我國的機械行業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則主要體現在產品信息化和企業管理信息化。
從最初的PLC技術到后來的微處理器技術再到嵌入式技術的應用,這些新技術的運用使機械產品快速進入了信息化的時代。例如,柴油機的電子控制與管理系統使工程機械在節能減排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其中卡特彼勒公司提出用該技術把柴油機的NO2排放量降低到普通汽油機的1/3以下,機械柴油機顆粒物降低了90%以上。而日本的小型挖掘機生產企業則通過微處理器的控制與管理在小型挖掘機上采用雙動力系統,預期節能達到普通機械的20%-30%,有效的減少了排放污染。裝載機上則運用嵌入式技術實現燃油精確計量與控制,使得輸出功率與外負荷自適應能力更趨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