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2-05 15:29:09
序論:在您撰寫地攤經濟發展現狀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黃石地攤經濟發展現狀
1.地攤經濟的內涵與特點
地攤經濟是指通過擺地攤獲得收入來源的一種經濟活動。從世界各國來看,地攤經濟是一種常見的經濟形式,尤其在城市里,隨處可見,但由于不占主導地位,所以僅被視為一種邊緣經濟形式。在西方發達國家,地攤或許還能帶上些許浪漫的藝術氣息,但在中國,只是人們獲得基本生活保障的手段,它更多體現了下層勞動人民艱苦的生活現狀。
地攤經濟一般具有三個特點:進入門檻低,投入少,收入低,是缺乏學歷和技能人群的重要謀生手段;商品種類繁多,價格低廉且季節性強;擺攤工具簡便,攤位大多選擇人流量大的地方。
2.黃石地攤經營者的構成
地攤運營投入少,進入門檻低,對文化層次較低、缺乏專業技能的城市下崗職工、失業人員以及進城的農民工有很大的吸引力,通過調查顯示,該類人員占地攤經營者總人數的52.63%。對于在社會上不好找工作的大學生來說,擺地攤也成了一種暫時的就業選擇,當然,也不排除一些大學生選擇地攤經營只是為了多賺取一些社會經驗和零用錢,大學生經營的貨物大多新鮮新奇,很有創意,這部分人占了地攤經營者的10.52%。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許多農地被征用,農民失地現象嚴重,很多農民為了謀生外出務工,地攤經營也為他們提供了就業機會,據統計,在黃石的擺地攤人群中,農民占了31.57%,而且他們大多數人選擇的是賣水果或者蔬菜。很多老年人離退休以后,身體康健,不甘心在家里坐吃養老,于是,部分人選擇地攤經營發揮余熱,同時也賺取些許外快,這部分人占了15.78%。
3.地攤產品類別構成
黃石地攤經濟在空間上的分布較為集中,具體的說,主要分布在上窯、文化宮小吃街、沈家營八棟口以及湖師學生街等人流量比較大的地區。地攤經營的商品類別主要是餐飲小吃、服裝飾品和瓜果蔬菜。其中,食品占了47.37%,日用品占了15.79%,植物花和化妝品分別占了10.52%,而排在后列的衣服飾品、藥品、文娛用品僅分別占到了5.26%。
4.經營場所
地攤的經營場所多選擇在交通便利、人流量大的主要交通干道以及重要的街道兩側,阻塞交通的情況比較嚴重。攤點的隨意擺設影響了市容市貌,小吃攤販以及水果攤販往往會造成大量的垃圾,影響城市的美觀,并造成城市的污染。
地攤經營無章法,隨意性強,流動性大,交易標的較小、交易地點和交易時間不固定,給城市管理帶來了極大的不方便。其實,黃石市城管局有出臺的關于攤點管理的規定,但是,調查顯示97.44%的地攤經營者與市民都不了解。由此可見,城管局關于攤點管理的實施力度不夠。
二、黃石地攤經濟發展帶來的利與弊
1.黃石地攤經濟發展帶來的好處
(1)滿足城市居民部分需求。首先,城市居民的主體還是中下階層,龐大的消費市場給了地攤商販存在的價值和理由,他們經營的早點、小吃、日用商品等滿足了一部分市民的日常需求,給其生活帶來了實惠和便利。
其次,就擺攤地點來說,攤主們擺攤大都選擇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多以居民區為主,這些地方不僅能方便攤主們招攬顧客,也為附近居民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方便。
(2)滿足無業人員生計需求。經營地攤的一般是兩種人,一部分是城市中的下崗職工、無業人員等低收入群體,另一部分是進城農民。這兩個群體都是生活困難群體,街道上每一個攤位,都支撐著一個家庭。地攤的存在,無疑在某種程度上,解決了這些人員的生計,減輕了社會就業壓力。地攤商販中有部分人因經營有方,還走上了發家致富之路??梢哉f地攤經濟為減輕黃石的就業壓力,增加低收入階層的收入,以及維護社會穩定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3)滿足附近商場集客需求。一般來講,地攤周圍總是少不了正規的商場。商場的消費群體與地攤消費群體存在著不同的消費檔次,地攤吸引的客流很難形成商場的忠實顧客群體,也就是說二者的消費市場是分割的。但是做生意講究人氣和財氣,有人氣不一定有財氣,但如果沒有人氣,財氣肯定不存在。盡管地攤市場的消費群體消費水平低,但如果能把經濟實惠的地攤市場打造好,就可以吸引商場的消費群體購物從而滿足商場“集客”的強烈需求。目前市場上的產品種類多樣,消費者的需求日益個性化和多元化,顧客在消費市場上購物存在多變性和交叉性,隨機性購物漸成主流,目標性購物逐漸退居次要地位。這就決定了不存絕對的市場目標顧客群體,地攤經濟的繁榮可以為商場聚集人氣,促進銷售提供了重要的軟環境基礎保障。
2.黃石地攤經濟發展帶來的弊端
(1)影響居民生活與城市形象。地攤商販多設在交通路口或者居民區、學校周圍,他們的叫賣聲,以及經營產生的噪音影響到附近群眾的生活工作和學習,產生的油煙污染、隨處亂倒的垃圾使當地的環境陷入臟亂差,有些地方甚至成為衛生死角,引起居民的不滿,影響到黃石市山水宜居城市的形象和品位。一位接受調查的居民表示,一些地攤往往經營到很晚,影響居民休息。此外,食品類地攤的存在,產生大量油煙,對居民的生活環境造成了較為惡劣的影響。
(2)威脅社會治安。一般以地攤為生的人,受教育程度不高,當出現事故糾紛時,一部分人容易激動,比較傾向于以自己的方式處理問題,而不是通過法律途徑。他們的手段往往比較偏激,比如有些攤販素質低下,強買強賣,為了搶占地盤地攤商販之間打架斗毆,不服從城管的管理,甚至和城管之間發生肢體沖突。地攤商販、城管人員、城市市民的人身安全都受到威脅。并且從長遠看,暴力行為容易對青少年健康成長造成不良影響,不利社會的長治久安。
(3)侵權。地攤商販往往本薄利小,所售商品質量差,出了問題購買者退貨無門。經營食品類的攤販,一般缺乏相應的衛生資質,食品衛生質量令人堪憂。而且許多攤販在出售商品時缺斤少量、以次充好坑害消費者。如果購買后,使用途中出現不當,消費者也無法通過合法的正確手段維護自己的利益。同時,地攤商品往往與一些知名品牌類似,使得消費者不易分辨,這在侵犯消費者合法利益的同時,也侵犯了正版商品的版權。
三、培育和完善黃石地攤經濟的對策
1.堅持疏導與科學管理
首先,沈家營區湖北師范學院正門口一帶,上窯地區,市中心文化宮一帶,以及集貿附近是眾多擺攤者的聚集地,政府可以將這些區域選擇性的規劃出來,在特定的時間內開放給攤販者。其次,改革政府傳統自上而下的權力運作方式,建立政府、社區組織、非營利組織、社區成員單位及社區居民之間的多元互動的網絡型運作模式,使社區治理組織體系由垂直科層結構轉變為橫向網絡結構,建立以社區共識和認同為基礎的,充分發揮社區能動性和自主性的治理機制。
2.落實出臺的城市管理法規及措施
政府部門可以充分發揮各個社區已有管理部門的人力,對地攤管理落實已有規定——“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一次性告知制”,讓其知曉應遵守的規定,并且要對“市級統一規劃、分區建設管理”的原則宣傳到位,對象不僅包括政府部門、地攤商販,還應涵蓋城市居民。在此過程中,強調充分尊重地攤商販,耐心與之溝通,摒棄地攤商販素質低而不可溝通的偏見。同時政府部門還要出臺相關的法律、政策法規來維護并促進地攤經濟的管理,各級政府要嚴格執行,地攤商販主動配合,城市居民積極參與,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地攤經濟的效益。
3.堅持合理規劃、嚴格管理的西方經驗
西方國家在在對馬路攤販的管理上,比中國有著更豐富的經驗,他們大多都實行了以“嚴格保護, 積極管理”為特點的分區域、分場所和分時間管理。對于黃石而言,應該借鑒這一成功經驗,讓地攤經濟在法律法規允許范圍內健康發展,使地攤者身份合理化合法化,加快推動地攤經濟組織化。堅持民生大于市容的理念,分時、分地、分區的管理思想。
4.強化對地攤商販進行嚴格考核的管理制度
黃石市相關政府機構應出臺一套系統的考核制度對地攤經濟進行管理,具體的考核項目應該包括設施完善、攤位衛生、垃圾袋裝、個人衛生、用具整潔等方面。實施扣分累積考核,分級遞進執法,每發現地攤商販一次違章,就在其首次違章留下的“違章檔案”上扣除若干分,直到滿分全部扣除,重點打擊屢教不改、多次違規者,既體現了“人性化”文明執法,又為強制取締準備了證據和條件??己酥贫葘τ诜謹当豢鄢邔嵭袕娭迫【?,城管執法有理有據。在規范了地攤經濟的同時,也使經營者有一種很強的社會責任意識。
參考文獻:
[1]趙英軍,黃華僑.地攤經濟背后的博弈[J].商業經濟與管理,2000(10)
[2]宮希魁.解析地攤經濟[N].云南經濟日報,2006-08-15(001)
[3]張廣輝.給予城市“地攤經濟”生存空間[J].遼寧經濟,2007(9)
[4]張森林.解決就業問題不妨解放地攤經濟[J].今日新疆,2009(6):34
[5]韓民春.國外地攤經濟的啟示[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1-6-14(10)
關鍵詞:低碳經濟;能源消費;碳排放;可持續發展
貴州省地處中國西南地區,是一個資源十分豐富的能源大省。其中以煤炭、水能和森林資源最為突出,具有發展低碳經濟的優勢。據相關統計,貴州省煤炭資源儲存總量高達2400多億噸,高居全國第5位;貴州作為新能源煤層氣的主產區,其蘊藏量高達3.15萬億立方米,僅次于山西省位列全國第二位。貴州省經濟仍處于欠發達和開發時期,經濟發展程度較低,而第一產業受自然環境以及落后的科技限制,農業仍以傳統耕作為主,產業化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而工業發展起步晚,且數量和規模均不大。能源消耗大和環境污染嚴重等諸多壓力將極大制約著貴州省低碳經濟的發展。
一、貴州省發展低碳經濟面臨的問題
1、產業結構不合理。貴州省產業結構不合理,近年來第一產業不斷下降,到2013年低至12.9%。第二產業有小幅波動,但占比較大。第三產業發展波動性較大,且在近幾年貴州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第三產業比重開始下降。從一二三產業結構數據分析中可以看出,貴州省產業結構的不合理,由于貴州近幾年在西部大開發引領下和國家的大力支持下,經濟有了大幅度的發展,但是貴州經濟受第二產業帶動較大,第一二產業的支持很有限,這種不合理的發展結構最終會導致貴州經濟結構單一化,后期發展動力不足。同時在現行低碳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這樣的經濟結構也限制低碳經濟的發展,從而約束貴州經濟的可持續發展。2、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強度居高不下。伴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貴州省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強度的大幅度增加,通過對比,2007年貴州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強度分別為7468.85萬噸、3670元/噸,而到2014年我國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強度分別為11024.63萬噸、8392元/噸,從這些數據分析可以看出,貴州經濟發展的同時,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強度也在增加,增速甚至超過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速,這就大大限制了貴州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即使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是從綠色GDP角度上看,發展經濟的同時,需要花費大量的財力來治理經濟發展所造成的環境壓力,這就使得貴州低碳經濟發展受到限制。3、能源消費結構不合理。貴州省經濟的發展主要靠原煤作為經濟的動能,其中從2007年到2013年變化不大,占比最高達48.8%,而天然氣所占比重很小,且從2007年到2011年占比不斷下降,直到2013突增至2007年的水平。電力消費也是貴州能源消費的主力,約為33%。從貴州能源消費結構中可以看出,貴州作為煤炭生產大省,煤炭消費也很高,同時也看以看出,貴州經濟發展由于起步較晚,技術條件落后,經濟發展主要靠第二產業的支撐,經濟結構單一,對能源需求較大,特別是對自己獨有的煤炭資源需求很大。同時貴州水力資源豐富,也得到廣泛的利用,電力消費占能源消費比總的三分之一,表明貴州注重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但是,低碳經濟的發展,就要保證能源消費的低碳化,清潔化,只有把傳統化石燃料的消費量降低才有助于低碳經濟的發展,這就要求貴州省從能源消費結構入手,優化能源消費結構。
二、貴州省低碳經濟發展的對策
1、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優化升級。隨著貴州省經濟快速發展,產業結構不合理開始凸顯,并制約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在貴州省產業結構中,第二產業占較大比例,而且快速增長,第三產業比重低,發展速度緩慢。而第二產業中多以重化工業為主導,這些企業具有能耗高、污染排放量大。同時受技術條件的限制,主要以原料加工生產,結構單一,經濟產值不高。這就迫切需要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升級。首先是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提高其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而貴州豐富的旅游資源也是貴州發展第三產業的有利條件。其次,整合三大產業結構,調整產業內部結構,產業結構的調整,就是對三產業之間以及內部關系的整合與升級,第一產業作為二三產業發展的基礎,第一產業的地位需要繼續鞏固,同時通過發展現代農業促進其發展,升級第二產業,通過科技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走節能減排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加速第三產業行業內部的調整改革,充分發揮科技對第三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最后,推行相關政策,嚴格控制能源消耗大,對環境污染大行業的過快增長。2、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大力發展新型能源。首先,改變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不斷降低能源結構中煤的比重?;茉醋鳛閭鹘y工業發展的能源基礎,高碳化的能源消費結構是傳統工業化的必然結果。當全球氣候不斷惡化以及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遭到嚴重威脅的時候,人類對工業文明所依賴化石能源基礎的反思和改造也是順理成章的。高碳產業的發展難以為繼,不僅僅是化石能源資源短缺的危機,更重要的是大量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將影響人類的生存環境,發展低碳工業已迫在眉睫。其次,通過技術創新,大力發展新型能源。傳統能源的高能耗、高污染、附加值低的特點不利于低碳經濟的發展。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新型可再生的清潔能源被廣泛利用。新能源具有成本低廉,可再生或者重復使用等多種特點,最重要的是對環境污染小。新能源的研發使用,低碳燃料的研發,傳統化石燃料的清潔技術以及先進的發電技術是發達國家的能源戰略,同時也是實現低碳經濟的關鍵領域。3、強化節能減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發展低碳經濟,就必須做好節能減排。貴州的高能耗、高污染企業是節能減排工作的重點,也是企業推行節能減排的起點。應從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入手,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企業。同時,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發達國家通過先進的科學技術,研發出新型能源,或是直接研發出對傳統能源清潔處理的技術,大大降低能源消耗的低碳化,同時達到能源的持續利用。4、制定相應政策保障機制,保障低碳經濟的發展。到目前為止,雖然有一系列相關法律的出臺,但是仍然缺乏一個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且由于立法在內容上原則性較強,加之地方實施力度不夠,導致法規約束性較差,無法達到保障低碳經濟發展的效果。這就急需政府從貴州實際情況入手,結合國家低碳經濟相關法律法規,出臺一部有助于保障和促進貴州低碳經濟發展的法規。同時,低碳經濟是一個國家經濟增長的新方式和未來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最佳選擇。貴州低碳經濟的發展需要響應國家號召,將低碳經濟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把國家的“發展規劃”,“循環經濟規劃”,“能源規劃”,和“節能減排規劃”作為基礎,制定出貴州相對應的低碳經濟發展戰略。同時,把低碳經濟發展作為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拋棄傳統僅注重GDP總量來衡量經濟的發展,還應看到單位GDP能耗的變化和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發展成果,并以加強新能源技術創新和機制創新為先導,低碳技術的發展納入技術規劃和相關科技計劃,低碳發展規劃從重點行業和領域出發,最終達到低碳轉型的目的。5、提高全民環保意識,提倡低碳消費。低碳經濟發展規劃的制定,不僅僅是政府指導實施,還需要全民積極的參與其中。貴州省較全國經濟落后,文化水平也是較全國偏低,而低碳經濟在我國的發展還未正式成型,所以人民對低碳經濟的認識不足,這就需要在政府的引導下,在全省廣泛開展各種低碳經濟和節能宣傳的活動,進一步推進綠色生產,綠色經營和綠色消費,使低碳經濟走進居民現實生活中去。而貴州省低碳經濟的發展也也離不開每一個人,這就需要政府做好對民眾的宣傳工作,讓更多的人了解發展低碳經濟的迫切性和重要性。通過宣傳講解環境污染已經嚴重威脅到我們每一個人的生產生活,甚至影響到我們的生命安全。同時低碳消費也是宣傳的重點,低碳消費不是我們少消費或不消費,而是注重綠色消費,是在生產生活中低碳環保消費,實現較低的碳排放。
三、結語
在2005年,貴州省便開始著手低碳經濟發展規劃工作,到2006年,在政府和企業的合作下,由11家部門合作建立了低碳經濟建設和發展會議制度,貴州省政府直接領導和監督低碳經濟發展的相關事宜。貴州省當下正是經濟飛速發展的時期,同時也是高耗能、環境污染的高發時期。怎么做到經濟發展的同時也保護好生態環境,將會是貴州省近幾年一個重要的任務。貴州發展低碳應著眼于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調整能源消費結構,優化產業結構等方面。發展低碳經濟將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最佳選擇。
參考文獻
[1]劉麗萍、何燕:云南省發展低碳經濟的優勢及主要途徑[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0,20(3).
[2]李國志、李宗植:我國二氧化碳排放的特點及影響因素分析[J].廣西財經學院學報,2011,24(1).
[3]戴海龍:低碳產業及我國高碳產業低碳化途徑[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1(8).
關鍵詞:低碳經濟;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X34 文獻標識碼:A
1 低碳經濟提出的背景
低碳經濟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氣候變暖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嚴峻挑戰。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后,全球氣溫明顯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氣溫比100年前上升了0.48℃。伴隨著工業革命的進程,資源枯竭、環境污染、氣候變暖等問題已經成為全球共同關注的問題,世界各國已經充分認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如何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既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又可以促進經濟持續快速的發展,各國紛紛開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將發展低碳經濟作為經濟發展目標,并對經濟政策進行了調整。全球低碳經濟爭霸已經全面展開,一場綠色投資的戰爭已經在世界范圍內悄然展開。
2 低碳經濟的概念、內涵及特點
所謂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隨著實踐的發展,低碳經濟的內涵不斷得到拓展。人們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對低碳經濟的理解。目前大多數學者認同低碳經濟是一種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為主要特征,以較少的溫室氣體排放獲得較大產出的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從經濟形態上講,簡單來說,低碳經濟是低碳發展、低碳產業、低碳技術、低碳生活等一類經濟形態的總稱。低碳經濟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基本特征,以應對碳基能源對于氣候變暖影響為基本要求,以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基本目的。低碳經濟的實質在于提升能效技術、節能技術、可再生能源技術和溫室氣體減排技術,促進產品的低碳開發和維持全球的生態平衡。這是從高碳能源時代向低碳能源時代演化的一種經濟發展模式。
3 低碳經濟在世界范圍內的發展狀況
3.1 英國
英國是世界上最早在全球實施“碳預算”的國家,也是首個把實現溫室氣體減排目標納入法律框架的國家。早在2003年,英國就在其的《我們未來的能源:創建低碳經濟》的能源白皮書中,提出到2005年英國能源戰略的主要任務是從根本上把英國變成一個低碳經濟的國家。2008年公布的《氣候變化法案》在以往全國二氧化碳排放計劃之上,明確地規定了全新的更具法律約束力的全國性排放目標,其核心條款就是2009年4月實施的碳預算體系,該預算中確定,在1990年的基礎之上,2050年英國碳排放至少要減少80%。同年7月,英國政府又了《英國低碳轉換計劃》以及3個配套的計劃―《英國低碳工業戰略》、《可再生能源戰略》及《低碳交通計劃》。此外,英國還通過氣候變化稅、氣候變化協議、氣體排放貿易機制、碳信托基金等一系列經濟政策工具的運用,達到推動低碳經濟發展的目的。英國政府在2010年3月18日了在碳預算體制下的首份碳排放報告,報告稱英國2008年的溫室氣體凈排放量約相當于6億噸二氧化碳,碳預算目標正穩步實現。
3.2 美國
美國作為世界工業強國,主要通過資金支持、法律支持和出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相關政策等幾個方面來實現向低碳經濟發展的轉型。早在2005年8月8日,美國布什政府就頒布了涉及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氣等11個方面的《能源政策法》。2007年美國參議院提出了《低碳經濟法案》。2009年美國眾議院提出了“綠色能源”法案,以確保美國產業的競爭力,推動綠色就業和勞動者轉型,并出口低碳技術,應對氣候變化,這些政策法案的實施為低碳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保障。2009年2月,奧巴馬政府宣布了以發展新能源為重點的“美國復興和再投資計劃”,計劃在3年內投入1500億美元,使得美國新能源產量與現在的能源產量相比增加1倍。同年2月,美國在能源政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2012年起將對排污、排放收費,到2050年將減排83%;以每臺補貼7000美元的刺激政策,來鼓勵混合動力汽車的大規模使用等,再度增加用于新能源開發和利用方面的投資,投資總額高達7870億美元,主要用于發展高效電池、智能電網、碳儲存和碳捕獲以及可再生能源(包括風能和太陽能等)。
3.3 日本
日本各屆政府一直在宣傳推廣節能減排,主導建設低碳社會。從1991年至2001年,日本先后制定了《關于促進利用再生資源的法律、合理用能及再生資源利用法》、《廢棄物處理法》、《化學物質排出管理促進法》、《2010年能源供應和需求的長期展望》等法案。自2002年以來,日本的太陽能發電、太陽能電池產量多年位居世界首位,占據了世界總體產量的半壁江山。2004年,日本環境省設立的全球環境研究基金成立了“面向2050年的日本低碳社會情景”研究計劃。同年,日本出臺了以燃料電池為重點的“新產業創造戰略”,降低日本對石油的依賴程度。2007年6月,日本內閣會議審定通過《21世紀環境立國戰略》,提出“建設國際循環型社會”的戰略方針。2008年,日本政府提出了“福田藍圖”,其減排目標是到205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比目前減少60%~80%,將日本打造成為世界首個“低碳社會”。 2008年提出《面向低碳社會的十二大行動》,預計在未來三至五年內將家用太陽能發電系統的成本減少一半,同時大力發展風力、太陽能、水力、生物質能和地熱等,爭取到2020年使碳捕獲與埋存技術實用化。
3.4 中國
自2007年中國首次明確要發展低碳經濟以來,我國在發展低碳經濟特別是在節能減排方面取得了很大進步。截止2010年9月底,共批準2685個清潔發展機制項目,預計2010年減排量近5億噸CO2當量,其中有953個在聯合國CDM執行理事會成功注冊,占全球注冊項目的40%。我國新能源占能源生產總量比重超過9%。國家發改委公布“4萬億”投資清單中,用于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工程的投資達2100億。2010年,中國的風電裝機容量在1500萬~1700萬千瓦之間,累計裝機容量將超過4000萬千瓦,比上年增長約55%,躍居世界第一。低碳技術投資呈增長趨勢。中國最近幾年用于“綠色行業”風險投資差不多增加了一倍,占總投資的19%。據估計到2020年將達到2680億美元,其中太陽能產業的開發利用世界領先。以電動汽車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根據政府規劃,到2011年,中國將年產50萬輛新能源汽車。
“十二五”期間,科技部將高度重視和發展低碳技術,把低碳技術作為重點內容納入國家“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與相關技術產業發展規劃。預測中國的風能發電能力2020年達到3000萬千瓦的目標將會提前實現。我國低碳發展將朝四個方向努力,即形成合理的消費模式;選擇高效節能的生產消費結構;加快技術創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設低碳高效的能源工業,將以煤為主的傳統能源結構改變為煤炭、油氣、新能源三分天下的格局,減排的重點也要從目前工業部門為主轉變為工業、建筑和交通并舉。
關鍵詞:房地產經濟 發展現狀 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F293 文獻標識碼: A
前 言:眾所周知,房地產經濟的不斷發展,不僅可以提高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正是由于房地產行業與其他行業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且涉及的范圍比較廣泛。因此,它已經成為了國民經濟重點發展的行業之一。但是,在房地產經濟發不斷發展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由其過度發展而帶來的諸多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會制約房地產行業自身的持續發展,還會影響到國民經濟以及其他行業的持續發展,重點解決房地產行業的相關問題并提出應對策略的工作應該被提上日程。
一、解析目前我國房地產經濟的發展現狀
(一)房地產經濟的發展推動了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
一直以來,房地產經濟都處于快速發展的狀態,在國民經濟迅速發展以及持續不斷增長的過程中,房地產行業起著重要的支柱作用。我們都知道,房地產行業是一個涉及范圍廣泛且與其他行業有著密切關系的重要行業,基本上可以算是各個行業的基礎,其不僅帶動了家電、裝修、建筑等行業的不斷發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拉動了金融行業的快速發展。因此,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中,有著其他行業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房地產經濟的發展提高了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
眾所周知,人們的生活離不開住房,住房問題也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一個重要問題,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房地產行業的不斷發展更是與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以及良好的生活質量有著直接的關系,只有房地產行業能夠得到持續穩定的健康發展,國民經濟的發展才能得到持續的增長,人們的生活水平才能得以真正的提高和改善,從而促進和諧社會的構建進程。
(三)不完善的房地產市場
盡管現階段我國房地產經濟正以不斷發展的趨勢持續上漲,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卻暴露出了房地產市場發展不健全等一系列問題,尤其是一些大中型城市,多數的房產都存在泡沫現象,房價的大幅度上漲,嚴重的超出了人們實際生活水平所能承受的范疇,這樣的發展,不僅會影響到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質量的改善,嚴重的還會導致國民經濟的發展受到牽連。除此之外,房地產經濟帶來的巨大利潤,促進大批的企業開始向房產行業進軍,這在一定程度上嚴重的沖擊了不健全的房地產市場,使得原本就不是很完善的房地產市場變得更加不合理、不健全。
(四)房價變化幅度明顯
過去的幾年,房價始終處于大幅度上漲的勢頭,特別是在一些經濟發達的中心城市,居民住房幾乎出現了漫天要價的情況,不合理的增長幅度,使得人們苦不堪言。尤其是現在房地產在供需環節上出現的問題,使得一些建筑規模比較龐大的高端住房幾乎無人問津,而商品房卻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一些保障性住房也幾乎無法協調供需之間的平衡,這些問題,嚴重的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也會給人們正常的生活帶來諸多困擾,惡性的循環發展,使得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愈發的不完善、不合理。
二、我國房地產經濟面臨的問題
(一)房地產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金融問題
房地產經濟的資金來源大多是銀行貸款,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性對房地產經濟造成直接的影響。資金是房地產建設不可缺少的物力資源,金融政策、金融市場的變化都會對房地產經濟造成直接影響,由于房地產開發具有資金量大、占地廣、地域性強等特點,房產企業的自有資金不足以支撐整個房地產項目的開發,需要從銀行籌集資金,因此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性是影響房地產開發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房地產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市場問題
房地產的市場化發展跟市場的關系密切相關,一旦市場結構發生變化,供求關系將發生改變,直接沖擊房地產市場。當市場需求量大的時候,價格也會隨著水漲船高,加快房地產大面積的開發和投資,帶動相關產業和區域經濟的同步發展。然而,一旦市場發生逆轉,房地產經濟就會出現蕭條,如果對市場判斷失誤,就會出現“鬼城”,加大房地產企業的資金壓力,甚至崩盤。
(三)房地產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政策問題
國家根據對房地產經濟實際情況進行的系列宏觀調控,相關的政策有可能刺激房地產經濟的增長,也可能影響房地產經濟的發展。國家的宏觀政策是為了維護房地產市場的穩定、良性發展而制定。因而,宏觀政策調控是把雙刃劍,是影響房地產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三、展望我國房地產經濟未來的發展趨勢
房地產經濟是促進國民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之一,其自身在國民經濟中占據著重要的核心地位。不僅能夠不斷的改善人們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質量,還能大幅度的拉動國民經濟的發展。所以,對未來房地產經濟的發展趨勢,我們應該朝著健康、良性的發展方向不斷努力。
(一)逐漸完善的房地產市場
盡管目前我國房地產經濟的發展還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但是,縱觀全局,我國的房地產經濟仍然還是有積極向上健康發展的趨勢的,也就是說,房地產市場還是有不斷上升的時期存在的,所以,在未來的發展中,市場自身的調節作用一定會得以真正的顯現,除此之外,國家的相關政策也會對此加以調整和改善,及時高效的引導房地產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從而促進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保障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換言之,房地產經濟還會在以后的國民經濟中發揮巨大的作用。
(二)對房價的合理調整
過去的幾年,房價迅猛的上漲速度,嚴重的影響到了居民正常的生活,也給國民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沖擊。我們都知曉,國民經濟的發展與房地產經濟的不斷發展是成正比例的,一旦房地產經濟的發展受到影響,那么國民經濟的發展勢必會受到牽連。因此,若想保持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政府就必須對房價做出恰當的調整策略,只有房價的上漲幅度得到切實的控制,那么其自身就不會有太大的波動出現,現階段政府對房產行業實行的房價環比下降措施正好驗證了這一點,所以說,未來的房價,一定會朝著日趨穩定的方向發展。
(三)未來房地產業對低收入群體居住環境的保障作用
任何行業在市場經濟的條件要求下都是有其自身的規律可以遵循的,房地產行業同樣適應這個規則。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房地產行業的自身規律都表明了這樣一個立場,即:未來的房地產發展,一定會充分的統籌兼顧到低收入人群的居住環境,并努力做到與環境以及資源之間協調好關系,充分發揮房地產經濟提高人們生活質量、促進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作用。
(四)國家政策對房地產經濟實行宏觀調控的有力影響
為了促進房地產行業的良性發展,國家有必要出臺一些相關的宏觀調控政策,尤其是要嚴厲打擊那些惡性囤積的行為,以此來給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提供一定的保障。除此之外,就目前市場上出現的供不應求的問題,我國必須對房地產稅制實行重點改革,從而為房地產市場的循環有序發展夯實基礎,協調好房地產稅費改革與其市場之間的關系,不斷的促進房地產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
結束語:
總而言之,房地產經濟是國民經濟重點發展的項目之一,其自身的健康發展對國民經濟的發展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就如今的房地產經濟而言,它不僅是金融的一部分,也是國家重點政策之一。所以,對房地產經濟的評論不能一概而論,它與國民經濟的穩定持續發展以及金融市場的變化形式都是息息相關的。目前我國的房地產經濟出現了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這樣的嚴峻形式,若是還想繼續保持房地產經濟的持續良性發展,不僅需要房地產行業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國家宏觀調整政策的大力支持,在這樣的基礎之上,我國未來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必將朝著快速、健康、持續的方向不斷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姬建朝.我國房地產經濟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J].中國外資,2012(07).
[2]張燕生.我國房地產經濟發展現狀及其未來發展趨勢[J].中國市場,2010(31).
【關鍵詞】英國;低碳經濟;現狀;經驗借鑒
2003年英國最早提出“低碳經濟”這一概念以來,迅速為世界各國所采納,成為了世界各國追求的經濟發展的一種新型的可持續發展模式。英國在低碳經濟理論方面的研究比較超前,已經形成了很有特色的英國模式,為發展低碳經濟英國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
一、英國主要國民經濟部門的低碳政策
英國發展的低碳路徑圖是現今為止低碳經濟發展上比較先進的技術,它依據社會不同部門對二氧化碳的具體排放量大小進行分類,不同行業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低碳措施,從而達到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的目標,各部門的具體表現主要有:
(一)能源部門
能源部門的低碳化是英國低碳經濟發展的核心。英國在能源低碳化發展方面的實踐和措施很有借鑒意義和利用價值。主要有發展新能源、核能和還有尚未被證明的碳能源替代物等等。雖然這些措施備受學者及其他國家的質疑,新能源、核能等如今仍是發展低碳經濟的唯一選擇和全新的發展路徑[1]。縱觀英國政府在能源部門發展低碳方面的表現主要有:1.實施碳稅或嚴格的排放交易方案來干預碳排放價格對氣候變化的外部性;2.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解決市場失靈技術的發展;3.確保備用能源的更新投資。
(二)交通部門
英國地面交通是繼能源部門第二大的二氧化碳排放源頭。小汽車占主要排放量。英國交通部門提出的低碳策略主要有兩方面:短期內減少傳統汽車的碳排放強度,通過技術改進和鼓勵駕駛員更換高效的汽車;中期內改進交通運輸效率,開發新技術;如電池電動汽車、插入式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等[2]。這些目標一旦實現將影響國家續加燃料的基礎設施和電力需求。相對于技術層面而言,溫和的需求策略不足以扭轉高排量汽車銷售量持續上升的勢頭,但人類出行方式對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有顯著地影響。
英國交通部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意在鼓勵人們轉變出行方式,最有力的政策措施:燃油稅—它是英國最重要的間接稅收入來源之一。燃油稅有助于糾正運輸的外部形態和車輛有關的消費稅和車輛購置稅等,它可以通過碳效率的高低而區分開來。
(三)房地產部門
建筑業和工業聯合占據了英國溫室氣體排放量的2/3左右,降低住宅業和工業排放量的關鍵就是提高能源效率,但是在低經濟成本甚至零經濟成本下,是否存在著提高可利用的能源效率措施仍存在很大爭議。英國氣候變化委員會預計,英國能源效率提高1%,英國將于2020年工業和住宅業的非電力能源使用與2007年相比會下降23%,電力能源的使用也會下降大約13%左右[3]。中期來看,建筑業低碳發展的焦點會從降低能源效率轉換到發展可再生熱能。
英國房地產建筑部門的政策風向讓人難以捉摸,存在很多的政策措施、市場和行為方面的障礙。除了建筑業外,英國沒有其他部門的低碳議程可以看見如此多的政策試驗,包括:1.企業可以通過簽訂自愿氣候變化協議來避免氣候變化稅的負擔;2.在可再生熱能源利用方面,運用可再生熱獎勵機制;3.服務業CRC能源效率計劃,主要依靠名譽效應—即通過性能排名表和價格激勵相結合的作用得以實施;4.住宅能源效率。這一系列的措施在提高住宅業和工業能源效率的過程中混合使用已發揮最大效率。
(四)農業部門
農業在英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中占大約10%左右,其中大多數以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的形式存在,農業的碳排放與能源部門碳排放相比鮮為人知。同樣地,農業的低溫室氣體選擇也不像其他部門脫碳那樣被很好的理解。而且在供應方面的某些行為可能會引起有悖倫理和環境污染的問題[4]。例如動物克隆和轉基因食物等。需求方面可以改變飲食習慣,雖然上述措施難以避免引起各界爭議。但是農業減排在越來越緊的低碳任務中所占比例不斷增加。
英國農業是本國監管最嚴格的部門之一,其脫碳的政策也主要依賴于志愿行為。但英國通過對現有減排政策的調整為農業減排創造機會。比如歐盟硝酸鹽指令和共同農業等政策。因此,農業減排主要來源于政策的發展。比如高價格和高規格引起的化肥使用量的顯著減少。廢物處理中激進的垃圾掩埋稅造成甲烷排放量的大幅下降等現象。
二、英國發展低碳經濟的具體措施
(一)碳排放量的定價機制
英國對碳排放進行定價有兩種通用的方式:征稅和排污權交易。這兩種方式在英國低碳經濟發展過程中已有相當長的歷史。碳稅政策的強制實施對限制碳排放量起到明顯作用,也備受英國各界政黨的歡迎。碳稅理論上對于減少碳排放量起到顯著作用,然而政策實施起來卻有很大困難。然而,排污權交易相對碳稅實施過程中更加容易,它可以被用來規范和限制工業、農業等部門的碳排量水平[5]。英國實施的發放排污許可證的做法主要是對碳排放進行定量管理,通過發放有限許可證的辦法,利用市場機制的作用,限制碳排放量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除此之外,英國政策制定者將碳稅和能源稅相結合以滿足政策的多樣化目的和應對各個行業的壓力。
(二)促進低碳創新
脫碳技術是低碳戰略創新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低碳政策改革的關鍵。英國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來解決這些問題。例如科研補助、創新獎、專利和稅收抵免等,這樣有利于激勵低碳改革者不斷進行低碳創新。低碳創新市場失靈需要政府干預還是碳價格組合與研發經濟支持的調整。Aghion(2011)表示有必要加強政府部門限制碳排量,他發現汽車行業低碳發展路徑的依賴證據,這使得對傳統高碳的研究比低碳創新更容易。高新技術公司發現他們很難獲得融資,因為他們主要關注新工藝的的生產而不是新產品本身。
(三)克服行為障礙
關于節能理論和低碳發展水平之間的差異已經被多次提及,主要有知識代溝、信息不對稱、隱藏交易成本、管理問題、有限理性等,消除這些差異的政策具有多樣性,往往先于對低碳經濟的關注。英國幾十年發展的低碳處理措施主要有:價格激勵、標準規制、信息通道、服務和專門技能通道和對能源公司供應義務等[6]。英國公司對聲譽激勵機制的使用通過對每個參與的企業都會有一個對環境保護貢獻大小的公開排名,以激勵企業對碳排量進行限制。特別是與消費者直接接觸的企業,他們就像關心成本一樣關心他們的聲譽。
(四)加強政策協調
低碳創新和克服政策效率障礙需要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考慮,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有時增強有時互相抵銷,政策組合通常是解決市場失靈的最好方式。然而,可再生能源促進了低碳投資措施的實行、降低了價格、促進了有效的碳排放交易方案的實施,強迫可再生能源進入減排活動以影響碳價格。
三、英國發展低碳經濟的經驗總結
本文主要借鑒英國經驗,分析實現低碳經濟轉型的具體實踐經驗,探討有關法律的先決條件和低碳經濟發展政策的挑戰。雖然我們初步的研究不能作為詳細的政策分析的替代品,但我們的研究結果仍然可以為我國發展低碳經濟、實施低碳政策提供有用的見解,具體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堅實的法律基礎
鑒于發展低碳經濟的長期性和脫碳政策時間不一致性問題,政府雖然試圖推遲實施具有困難的措施,然而在經濟低迷時期,英國還是提出一個明確的長期承諾和短期目標,建議和監視獨立機構,提出英國2023年至2027年將在商業界和金融界執行嚴格的碳預算法。
(二)低碳經濟的高度電氣化
幾乎所有的脫碳策略的核心都落腳于低碳電力部門,電力占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很大一部分,干凈的電力是減少經濟其他部分成本效益的最好方式。同時,它也是挑選低碳經濟贏家最有風險的技術,英國主要關注于電力的低碳化,通過技術創新、電力脫碳從而減少電力部門的碳排量。
(三)低碳轉型是一場革命
調整脫碳需求和技術相結合的創新行為將刺激低碳政策在重要的部門間廣泛實施,低碳技術將成為低碳轉型的主導因素,人類行為的改變將對低碳經濟轉型起到重要的互補作用,低碳化將是未來各國發展的必然選擇,它將是推動經濟乃至社會進步的主要力量。
四、對我國的啟示及采取的措施
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遠遠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一,這使得中國不斷增強的國際影響力大打折扣,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和批評的對象。中國未來的發展需求表明,中國需要發展低碳經濟,這也是實現中國經濟發展模式轉變的必要條件?;谟吞冀洕陌l展經驗和我國的具體國情,提出以下幾方面建議:
(一)制定相關法律措施
應對氣候變化問題非一蹴而就,我國發展低碳經濟也剛剛起步,經驗不足,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顯得尤為重要。節能減排不能單靠中央的行政性指導和命令,而要依照法律法規辦事,違法的有法律處置而不是行政撤職處分。這樣有利于形成一個自覺、守法、有序的節能減排機制。
(二)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加快產業與貿易結構升級
我國現在經濟結構仍以制造業為主,產業結構不夠合理,技術發展路后對資源的利用率不高,從而導致了高碳排放量。為此,我國有必要向發達國家尋求高新技術和資金支持。與此同時,我國也要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改善產業結構,提升能源利用率,改革出口結構,以逐漸減少污染物和碳的排放。
(三)提高公眾低碳意識
我國要想發展低碳經濟,全民參與節能減排是必然的選擇。英國低碳經濟發展就是源于民眾低碳意識相對較強,英國人民的減排意識不僅涉及到日常生活、交通還包括辦公等等。我國應廣泛宣傳低碳、加強人民低碳意識,使低碳生活深入人心,讓低碳走入千家萬戶。
(四)建設低碳城市,走新型城市化道路
應控制城市建設規模和城市建設速度,提高城市建設質量。研究和制定中國未來城市人均建筑擁有面積的限值,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結構緊湊型城市。各級政府也要對新建項目嚴格審批,控制開工總量。盡快實施物業稅,通過市場機制減少市場對建筑的非理性需求。
參考文獻:
[1]傅學良,劉淑華,王曉田.國外發展低碳經濟的政策工具選擇[J].黨政論壇,2010(11):2-4
[2]胡雪萍,周潤.國外發展低碳經濟的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1(09):135-139.
[3]陳柳欽.低碳經濟:全球經濟發展新趨勢[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10(01):46-52.
[4]姜崧.國有林區低碳經濟發展策略研究[J].農機化研究,2013(08):241-244.
[5]B METZ,O R DAVIDSON,P R BOSCH,R DAVE,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J].Climate Change(2007)58:365-369.
[6]F URBAN·R.M.J.BENDERS·H.C.MOLL,Renewable and low-carbon energies as mitigation options of climate change for China[J].Climatic Change(2009)94:169-188.
關鍵詞:低碳經濟;現狀政策選擇
中圖分類號:TF761文獻標識碼: A
一、低碳經濟的內涵
低碳經濟是一種全新的經濟理念,低碳經濟的提法最早源于英國在2003年的能源白皮書“我們未來的能源:創建低碳經濟?!睆目沙掷m發展的角度認識,低碳經濟是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從技術角度認識,低碳經濟是以市場機制為基礎,在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利用提高能效技術、節約能源技術、可再生能源技術和溫室氣體減排技術等各種低碳技術,促進整個社會經濟朝著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轉型。
綜上所述,廣義的低碳經濟是以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為標志的綠色生態經濟模式。目標是控制碳排放,維持生物圈碳平衡;實質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創建清潔能源結構;核心是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發展觀的轉變??梢哉f,發展低碳經濟是一場涉及價值觀念、國家權益、生產生活方式的全球性革命。
二、國外發展低碳經濟的現狀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家把環境保護作為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制定低碳經濟政策,積極推動低碳綠色增長。尤其是為了應對此次全球金融危機,一些國家更是把開發新能源、發展低碳產業作為重振經濟的重要動力。 德國發展低碳經濟的重點是發展生態工業。德國的生態工業政策主要包括六個方面的內容:嚴格執行環保政策;制定各行業能源有效利用戰略;擴大可再生能源使用范圍;可持續利用生物智能;推出刺激汽車業改革創新措施以及實行環保教育、資格認證等方面的措施。為了實現從傳統經濟向綠色經濟轉軌,德國除了注重加強與歐盟工業政策的協調和國際合作之外,還計劃增加政府對環保技術創新的投資,并通過各種政策措施,鼓勵私人投資。德國政府希望通過籌集公共和私人資金,建立環保和創新基金,以此推動綠色經濟的發展。
法國的低碳經濟政策重點是發展核能和可再生能源。2008年12月,法國環境部公布了一攬子旨在發展可再生能源的計劃,這一計劃有50項措施,涵蓋了生物能源、風能、地熱能、太陽能以及水力發電等多個領域。除了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之外,2009年,法國政府還投資4億歐元,用于研發清潔能源汽車和“低碳汽車”。此外,核能一直是法國能源政策的支柱,也是法國低碳經濟的一個重點。
美國選擇以開發新能源、發展綠色經濟作為此次全球金融危機后重新振興美國經濟的主要動力。美國政府低碳經濟政策可以進一步分為節能增效、開發新能源、應對氣候變化等多個方面。其中,新能源的開發是核心。2009年2月15 日,美國出臺了《美國復蘇與再投資法案》,投資總額達到7870億美元,該法案將發展新能源列為重要內容,包括發展高效電池、智能電網、碳儲存和碳捕獲、可再生能源(如風能和太陽能等)。在節能方面最主要的是汽車節能。此外,為應對氣候變暖,美國力求通過一系列節能環保措施大力發展低碳經濟。
三、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實踐
在低碳經濟的實踐上,英國作為低碳經濟的先行國,在2006年通過了全球第一個有關低碳經濟的法案一《氣候變化法草案》,制定了到2020年減少碳排放30% ,到2050年減少碳排放60%的目標。日本、丹麥和挪威等國的低碳經濟和低碳技術也取得了迅速發展,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果。國內對低碳經濟的實踐則主要集中于碳交易和創建低碳城市。
(1)碳交易。2006年,世界二氧化碳排放權交易總額達280億美元,交易的二氧化碳量達到了13億噸。目前全球有四個交易所專門從事碳金融的交易,包括歐盟的EU ETS、澳大利亞的New South Wales、美國的Chicago Climate Exchange和英國的UK Errs等。此外,還有很多知名金融機構活躍在這些市場上,包括荷蘭銀行(ABN AMRO)、巴克利(BarclaysCapita1)、高盛(Goldman Sachs)、Morgan Stanley和UBS等。美國的Chicago Climate Exchange是全球第一個也是北美唯一自愿性參與溫室氣體減排量交易,并對減排量承擔法律約束力的組織和市場交易平臺,它也是全球唯一同時開展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氫氟碳化物、全氟化物、六氟化硫6種溫室氣體減排交易的市場。在中國,2006年興業銀行基于品牌和市場價值與IFC合作簽署了《能源效率融資項目(CHUEE)合作協議》(即《損失分擔協議》),成為國內首家推出“能效貸款”產品的商業銀行。根據該協議,IFC向興業銀行提供2億元人民幣的本金損失分擔,以支持最高可達4.6億元人民幣的貸款組合,興業銀行則以IFC認定的節能、環保型企業和項目為基礎發放貸款,IFC則為貸款項目提供相關的技術援助和業績激勵,而中國銀行和深圳發展銀行則分別推出了“掛鉤海外二氧化碳排放額度期貨價格”的理財產品。
(2)低碳城市的創建。低碳城市是由新能源利用、清潔技術、綠色規劃、綠色建筑和綠色消費等一系列要素構成的城市可持續發展模式。2008年,國家發改委與聯合國自然基金會開始“低碳城市發展”的全面推廣,上海和保定成為首批試點城市,由國家發改委、建設部、科技部、環??偩帧⑸虅詹康葘<医M成的項目技術顧問組也正式亮相。同年,世界自然基金會了《保定:全球可持續能源生產的“電谷”》,肯定了“保定模式”在發展可再生能源方面做出的貢獻。廣東省珠海市也在2008年邀請專家研究低碳經濟,欲申報國家低碳經濟區。
四、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政策選擇 低碳經濟是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是實現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一種經濟發展模式。然而,中國正處在工業化發展階段,發展經濟、減少貧困和滿足就業等仍是實現現代化的最大任務,向低碳經濟轉型還面臨著許多現實條件的制約。為實現這些目標,必須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適時適度地創新公共政策,根據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環境的新要求,創立一種具有積極價值的、適宜的政策安排。
(一)、調整產業結構,限制高碳產業的市場準入,倡導產業低碳化
產業結構對碳排放會產生較大影響,同等規?;蚩偭康慕洕绻夹g水平相同而產業結構不同,則會導致碳排放量相差較大。以工業制造業、建筑業和交通運輸業為代表的第二產業則是能源大戶,需要大量消耗能源。我國正處在工業化高速發展時期,第二產業在一定的時期內還會顯示強勁的勢頭,這也是發展的客觀需要。所以,根據國情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倡導產業低碳化,這是我們當前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
(二)、增大陸海碳匯 森林可以吸收大量CO2 .相當于減少了CO2 排放,是良好的碳匯。據研究,我國人工造林的固碳率為1.4噸碳/(公頃?年),相當于每公頃林地每年可平均吸收5.1噸CO2 。2005年.我國森林面積達到17491萬公頃.森林覆蓋率從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13.92%。增加到18.21%,為促進全球碳匯建設和溫室氣體減排做出了巨大貢獻。根據國家《林業發展“十一五”和中長期規劃》,到2020年我國森林覆蓋率將達到23% 按照我國國土面積約960萬km (合96000萬hm )計算,相當于2020年比2005年新增森林面積4600萬公頃,每年可新增碳匯430.1萬噸,相當于減排1578.4萬噸CO22005.2020年間累計新增加碳匯5.2億噸,相當于累計減排18.9億噸CO2。另外,海洋也是重要的碳匯之一有研究表明,過去200年中人類燃燒化石燃料和制造水泥過程中釋放的CO2 .被海洋吸收了近一半。我國在東海進行的大洋碳通量研究也表明,東海是CO2 的匯。因此,通過加大力度開展研究,盡早比較準確地確定我國鄰近海域的碳匯結構和強度.有望進一步增大我國的碳匯規模。
(三)、創新文化政策,倡導生態文化 生態文明是黨在經濟和社會轉型的緊要關頭所形成的又一重要思想創新,并提出了文化“軟實力” 的概念。文化是基礎國民教育,它奠定國民的品味教養;文化是生活,它決定我們所見、所感、所思的整體環境的真善美或假惡丑;文化是經濟,文化產業在現代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不言而喻。低碳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全民普遍共識的、綠色的生態文化的構建。生態文化作為正在崛起的新興文化,是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觀念體系,是人們最優化的解決人與自然關系問題所反映出來的思想觀念的總和,體現在人類為解決所面臨的種種生態問題環境問題,與自然和諧相處,求得人類更好地生存與發展的種種措施和手段上。創新文化政策就是要形成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為核心的生態文化,在生活中堅決抵制鋪張浪費的奢侈文化,生態的觀念深入人心。
五、結束語
目前,我國正在科學發展觀的統領下進行創新型國家建設和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這與發展低碳經濟的目標基本上是一致的。從經濟的角度講,社會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有一個與其相適應的經濟發展模式:工業化初級階段,經濟發展依賴的是原始生產要素的高投入的粗放型經濟增長;工業化中級階段,經濟發展以投資和科技進步為主要帶動力量;工業化高級階段則以信息和現代服務業為主要發展方向。中國的經濟轉型摒棄了傳統的“高投入、高污染、低產出”的經濟發展模式,走出一條“低投入、低污染、高產出”的路子。公共政策的創新使我們主動融入到低碳經濟的實踐和世界發展的潮流中,獲得更多的可持續發展的資金和技術,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一個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新模式。
參考文獻:
[1]馮之浚,金涌,牛文元,徐錠明.關于推行低碳經濟促進科學發展的若干思考[N].光明日報理論版,2009-04—21.
夏墊堡.發展低碳經濟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J].環境保護,2008 (7A):33—35.
陳曉春,張喜輝.淺談低碳經濟下的消費引導[J].消費經濟,2009 (4): 71—74.
關鍵詞:低碳建筑;現狀;發展前景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
1 我國低碳建筑發展現狀
1.1低碳技術水平低
“低碳技術”(low-carbontechnology)也稱為清潔能源技術,是指以提高能源效率為手段,穩定或減少能源需求為目的,同時減少對化石能源依賴程度的主導技術。目前,我國低碳建筑發展的最大阻礙因素,就是國家整體科技水平比較落后,在關鍵的核心領域,我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更為巨大。
以風能技術為例,20世紀末,風電機組主流規格在歐洲是750kW,在美國是500kW。進入21世紀,世界的主流機型已經達到了1.5MW以上,最近德國在北海建設的近海風場,總功率在100萬kW,單擊功率為5MW,而我國的主流機組依舊停留在1.5MW水平上,也就是說我國的風力機整體產品功率等級與技術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有10年左右的差距。
1.2促進技術擴散與應用的機制不足
低碳技術的發展不僅僅在于核心的技術是否可以攻關,更重要的是低碳技術是否得到很好的擴散與應用。西方發達國家均已采取了多種措施發展低碳建筑,著力發展“低碳技術”,并注重低碳技術的擴散與應用,爭相占領低碳科技的制高點,以便形成競爭優勢,以搶占產業先機。以歐盟為例,歐盟于2007年,通過了歐盟戰略能源技術計劃,其目的在于促進新的低碳技術研究、開發與應用,據估計2010年到2020年的10年內,歐盟將投入總量達到530億歐元進行低碳技術的研發與應用研究,并明確指出要鼓勵“低碳能源”與“低碳技術”的推廣,促進歐盟未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3低碳建筑資金問題短缺
與傳統的建筑業不同,低碳建筑業屬于高新科技產業,因此具有高投入、高產出的特點,但是其回報周期比較長,市場風險巨大,這使得低碳建筑企業的融資十分困難。首先在我國的低碳建筑項目的經費籌集僅僅依靠政府的投入和少量的國際援助,使得低碳技術的研發經費捉襟見肘;其次,由于發展低碳建筑技術,企業需要面對巨大的風險,但是我國的低碳建筑市場缺乏融資能力,由于銀行沒有為低碳建筑發展提供資金支持的動力,使得企業的貸款越發艱難;最后,雖然圍繞低碳經濟的碳交易與碳金融機制有利于為低碳建筑資金提供支持,但我國碳交易與中國碳金融的發展尚屬于起步階段,圍繞著低碳建筑發展的金融體系遠沒有完善。
1.4國家激勵政策體系不完善與低碳建筑制度的缺失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低碳建筑的發展處于起步階段,依然沒有形成系統的低碳建筑發展政策體系,缺乏實質性的政策激勵,促使建筑企業的節能減排積極性不高。以美國為例,美國聯邦和州政府均采取了強制與激勵相結合的政策,先后出臺了《公共事業管制政策法》、《大氣清潔法修正案》、《能源政策法》等一系列強制性法案,同時采取減稅、生產和投資補貼、電價優惠和綠色電價等激勵措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價格,以激勵低碳建筑的發展。同時,我國的圍繞低碳建筑發展的制度設計依然缺失。盡管中國是最早制定和實施《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的發展中國家,但是相關的各項法律還沒有實現以低碳社會建設為中心的有效整合,圍繞低碳建筑的監督、處罰機制還沒有完善,這是制約我國建筑業節能減排的主要因素之一。以監督機制為例,目前我國還缺乏對建筑過程中的能耗及碳排放的監測系統;而在處罰機制中,我國也沒有形成統一的、完備的處罰辦法,缺少法律的支持,促使了企業一定程度上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
1.5社會參與意識薄弱
雖然現階段我國人民對低碳經濟的概念已經具有一定的認識,但是對于低碳建筑來講,其概念尚未得到普及,社會各界對低碳建筑的認識和理解尚不夠深入和全面,低碳建筑的意識淡薄。而且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公眾對低碳環保的意識及參與程度還比較低,參與的主動性差,仍然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與習慣,阻礙了低碳建筑在我國的深入發展。
2我國發展低碳建筑的對策
通過對我國低碳建筑的現狀與阻礙因素分析,同時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本文總結我國的低碳建筑發展應當著重解決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2.1加大低碳技術的投入,促使建筑業結構調整
低碳建筑的發展必須以低碳科技創新為起點,而低碳技術的發展需要巨額的資金支持,而這僅僅依靠企業自身的融資是不可能實現的,國家應當重視低碳技術的研發,并加大政府扶助力度,力求通過技術創新的手段為低碳建筑發展提供動力。在發達國家,高新科技的研發費用所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通常很高,日本在20世紀80年代,研發費用的投入平均高達近3%,而2000—2005年,我國的研發費用分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0.90%、0.95%、1.07%、1.13%、1.23%、1.34%,因此政府必須扭轉對低碳技術的輕視態度,以低碳技術帶動建筑業結構的升級。建筑業結構調整的目的是提高建筑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建筑企業可以通過低碳技術的研發,促進建筑業向“綠色環保型建筑”和“節能省地型建筑”轉型,從而提升建筑業的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水平。
2.2重點研究低碳技術在建筑領域應用,制定低碳建筑標準
在加大低碳技術的投入同時,也要注重低碳技術的建筑領域擴散。集中力量發展建筑發展相關核心技術,如太陽能技術、小型風力發電技術、生物質能系統等。從我國目前的減排效果來看,現行技術對降低碳排放并未發揮優勢,也就是說,科技的擴散作用還沒有真正體現。因此,先進低碳技術的擴散與應用將使得我國建筑業擺脫“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三高”現狀,是發展低碳建筑的關鍵因素。與此同時,建立二氧化碳排放動態監測系統,制定低碳建筑的排放標準,碳建筑標準體系的完善以及低碳建筑的評價標準的出臺,可為低碳建筑的認證和建筑碳排放的評價奠定基礎,將有利于控制建筑開發過程中的高排放,實現低碳減排。
2.3充分發揮市場作用,積極拓寬低碳建筑的融資方式
將市場機制引入環境保護的做法是國際環保機制的主流。發展中國家加入全球排污權交易一方面可為碳減排其帶來可觀的資本流入,另一方面可幫助其建立減排基礎,以便在今后長期的發展中更好地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同時,碳金融的發展,將決定著我國發展低碳建筑的成敗。發展碳金融不僅會降低減排的成本,減緩碳風險,也是我國向低碳經濟建筑轉型的重要工具。碳金融的發展不僅需要一個穩定的政策環境,還需要銀行、保險機構以及投資者的不懈努力,唯其如此,才能使碳金融市場真正為低碳建筑發展提供支持。
2.4健全政府激勵政策體系,提供低碳建筑制度
保障低碳建筑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政策支持,健全的激勵政策體系可以為低碳建筑發展提供有利的環境,政府可以通過一系列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激勵低碳建筑企業的發展,在市場經濟體制下,采取鼓勵性和限制性并存的策略,促使建筑企業可以積極的參與到低碳建設中來。同時,與發達國家完備低碳經濟的法律、法規相比,我國的制度建設體系依然很不完善,不僅制度的安排還不夠全面細致,其執行力與執行效果也還需要進一步評估,無法從制度層面促進低碳建筑的發展。因此,如何為低碳建筑發展提供制度保障將成為政府工作的重點。
3總結
低碳建筑是低碳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我國的低碳建筑才剛剛起步,在發展過程中,我們依然還面臨著諸多的困難與阻礙,但不可否認,我國低碳建筑發展正處在重要的戰略發展機遇階段。在全球氣候變化危機日益嚴重的今天,發展低碳建筑具有重要性、必要性與迫切性,這也是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實現生態文明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中國建筑節能年度發展報告2008[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