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2-05 14:47:28
序論:在您撰寫現代教育技術的目的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 現代教育技術:莫把手段當目的 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 傳統教學方式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下的應用 現代教育技術與傳統教學手段的比較研究 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促進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 談歷史教學和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和諧統一 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 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在英語課堂中的運用 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研究 英語課堂中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 淺談語文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 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運用 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整合應用 談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借力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提高美術教學效率的研究 略談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在政治教學中的應用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關于現代教育技術的思考 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2011-12-21.
[9] 徐仲安.基礎教育改革的歷史軌跡與教育家的深沉思考.中國教育學刊,1995(2).
[10] 張詩亞.析教育技術發展的兩個誤區.中國高等教育(半月刊),2001(22).
[11] 魯潔.網絡社會·人·教育.江蘇高教,2000(1).
[12] 梅英.教育技術工具定位成因分析及轉向探尋.電化教育研究,2011(10).
[13] 曲正偉,姜華.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誤區.中小學管理,2001(10).
[14] 卓么措,羅江華,汶川地震災區教育信息化發展的理性思考.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0).
[15] 浩洪江.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誤區種種.內蒙古教育,2006(4).
[16] 李永寧.論教育技術在現代教中的價值定位.成人教育,2011(3).
[17] 魯潔.教育的返本歸真.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1(12).
論文關鍵詞:項目化教學;現代教育技;數學能力
項目化教學以能力培養為核心,將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到高等數學的項目化教學中是一項充滿生機和極富發展前景的探索活動。首先,現代教育技術影響到學生的“學”,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將高等數學知識表現為文字的、圖像的、數字的和聲音的等多種形式并能有機的合為一體,使往日“呆板”和“僵硬”的高等數學的抽象內容得到極大的改善,使學生的學習形式更有趣味、更加簡便,也更為有效,豐富了課堂內容,提高了課堂的效率。現代教育技術也影響到教師的“教”,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為教師的教學創造出了圖文并茂、豐富多彩、人機交互、及時反饋的教學環境,能使過去難以實現的教學設計變為現實。在現代教育技術的幫助下,教師可以對高等數學中相對抽象的部分進行設計和操作,以便解決高等數學中復雜而真實的問題?,F代教育技術讓高校數學教師把相當多的精力放到設計教學情境,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活動資源上。下面就在高等數學項目化教學中,如何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談一下自己的教學實踐與體會。
1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想學”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問題情境,能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的教學情境可以使抽象的數學知識直觀化、形象化,將問題中難懂的和抽象的文字表述轉化為具體、形象和生動的圖形和圖象,變靜為動,變抽象為具體,克服了傳統教學“黑板+粉筆”的單調模式,使學生的學習狀態由被動變為主動,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到知識,并為學生實現探索式、發現式學習創造條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有利于學生建立表象,深化認識,強化記憶,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講授導數的概念時,先動態演示自由落體運動,激發學生興趣,再引導學生分析自由落體的瞬時速度建立數學模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通過聯想類比。抽象出導數的概念,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2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一一讓學生“會看”
達爾文曾經說過一段話:“我既沒有突出迅速的理解力,也沒有過人的機智,只是在發覺那些在時間上極易消逝的事物并對它們進行仔細觀察的能力上,我是一個超過中等水平的人”。數學觀察力表現為:a在掌握數學概念時,善于舍棄非本質特征,抓住本質特征的能力;b.在學習數學知識時,善于發現知識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結構的能力c.在學習數學原理時,能從數學事實或現象展現,掌握數學法則或規律的能力;d.在解決數學問題時,善于識別問題的特征,發現隱含條件,正確選擇解題途徑。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再現高數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看”清事物的本質,發現知識的內在聯系,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找出一條有效途徑,進而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我在講授微分及其在近似計算中的應用一節時,先提出具體問題,動畫演示,讓學生觀察面積改變量是多少,其面積改變量的主要部分是什么,分析面積改變量的主要部分與函數之間的關系,再提出問題,讓學生進一步觀察,找出函數增量主要部分及主要部分與導數的關系,引出微分的定義及計算,教學效果非常好。
3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的數學抽象能力——讓學生“會想”
高等數學中的數學概念是以無限結構中的變化的思想為基礎而建立的。它的特點是比較抽象.絕大多數學生理解起來感到困難.尤其是對在中學見慣了有限、具體、形象的數學問題的大一學生來說,對抽象的數學概念理解更感困難?,F代教育技術提供了理解、探索數學的平臺,把數學變得容易理解,使得數學更加情境化,走向生活,走向現實。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逼真的數學學習情境,并以視覺形式出現,它比以文本的形式出現使得數學材料更具有活動性、可視性和空間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識的形成,更能深刻體會數學的作用與價值,感悟數學的真諦,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例如,極限思想是高等數學學習中首先遇到的一個抽象概念,這時我們可以借助于現代教育技術進行如下的演示:隨著圓內接正多邊形邊數的不斷增加,正多邊形的周長會越來越接近圓的周長這一動態效果,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到這種無限的過程,先直觀地理解極限的概念,再把實際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提煉出極限的概念。
4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讓學生“會用”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設置現實的生活情景,使學生體會到所學內容與自己接觸到的問題息息相關,認識到現實生活中隱藏著豐富的數學問題,從而產生用數學的意識。荷蘭數學教育家漢斯.弗賴登塔爾認為:“數學來源于現實,存在于現實并且應用于現實,教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學生把現實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在高等數學教學中引人數學建模的思想是培養和提高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一個重要的途徑,要把數學建模意識貫穿在高數教學的始終,使數學建模意識成為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和習慣,并自覺地運用數學知識去考慮和處理日常生活、生產中所遇到的問題。為了增強學生的建模意識,教師應研究在各個教學章節中可引入哪些模型問題,如講到微積分時可引入變化率問題,極值、最值問題,經濟上的邊際問題,講到常微分方程時可引人人口預測模型、市場價格模型、振動模型等。而應用計算機解決建模問題,又是數學建模非常重要的環節,其一,可以應用計算機對復雜的實際問題和繁瑣的數據進行技術處理,同時也可用計算機來考察將要建立的模型的優劣。其二,一旦模型建立,還要利用計算機進行編程或利用現成的軟件包來完成大量復雜的計算和圖形處理。由此可見現代教育技術對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所起到的顯著作用。
5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讓學生“會創”
論文關鍵詞:項目化教學;現代教育技;數學能力
項目化教學以能力培養為核心,將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到高等數學的項目化教學中是一項充滿生機和極富發展前景的探索活動。首先,現代教育技術影響到學生的“學”,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將高等數學知識表現為文字的、圖像的、數字的和聲音的等多種形式并能有機的合為一體,使往日“呆板”和“僵硬”的高等數學的抽象內容得到極大的改善,使學生的學習形式更有趣味、更加簡便,也更為有效,豐富了課堂內容,提高了課堂的效率?,F代教育技術也影響到教師的“教”,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為教師的教學創造出了圖文并茂、豐富多彩、人機交互、及時反饋的教學環境,能使過去難以實現的教學設計變為現實。在現代教育技術的幫助下,教師可以對高等數學中相對抽象的部分進行設計和操作,以便解決高等數學中復雜而真實的問題。現代教育技術讓高校數學教師把相當多的精力放到設計教學情境,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活動資源上。下面就在高等數學項目化教學中,如何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談一下自己的教學實踐與體會。
1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想學”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問題情境,能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的教學情境可以使抽象的數學知識直觀化、形象化,將問題中難懂的和抽象的文字表述轉化為具體、形象和生動的圖形和圖象,變靜為動,變抽象為具體,克服了傳統教學“黑板+粉筆”的單調模式,使學生的學習狀態由被動變為主動,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到知識,并為學生實現探索式、發現式學習創造條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有利于學生建立表象,深化認識,強化記憶,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講授導數的概念時,先動態演示自由落體運動,激發學生興趣,再引導學生分析自由落體的瞬時速度建立數學模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通過聯想類比。抽象出導數的概念,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2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一一讓學生“會看”
達爾文曾經說過一段話:“我既沒有突出迅速的理解力,也沒有過人的機智,只是在發覺那些在時間上極易消逝的事物并對它們進行仔細觀察的能力上,我是一個超過中等水平的人”。數學觀察力表現為:a在掌握數學概念時,善于舍棄非本質特征,抓住本質特征的能力;b.在學習數學知識時,善于發現知識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結構的能力c.在學習數學原理時,能從數學事實或現象展現,掌握數學法則或規律的能力;d.在解決數學問題時,善于識別問題的特征,發現隱含條件,正確選擇解題途徑。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再現高數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看”清事物的本質,發現知識的內在聯系,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找出一條有效途徑,進而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我在講授微分及其在近似計算中的應用一節時,先提出具體問題,動畫演示,讓學生觀察面積改變量是多少,其面積改變量的主要部分是什么,分析面積改變量的主要部分與函數之間的關系,再提出問題,讓學生進一步觀察,找出函數增量主要部分及主要部分與導數的關系,引出微分的定義及計算,教學效果非常好。
3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的數學抽象能力——讓學生“會想”
高等數學中的數學概念是以無限結構中的變化的思想為基礎而建立的。它的特點是比較抽象.絕大多數學生理解起來感到困難.尤其是對在中學見慣了有限、具體、形象的數學問題的大一學生來說,對抽象的數學概念理解更感困難?,F代教育技術提供了理解、探索數學的平臺,把數學變得容易理解,使得數學更加情境化,走向生活,走向現實。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逼真的數學學習情境,并以視覺形式出現,它比以文本的形式出現使得數學材料更具有活動性、可視性和空間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識的形成,更能深刻體會數學的作用與價值,感悟數學的真諦,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例如,極限思想是高等數學學習中首先遇到的一個抽象概念,這時我們可以借助于現代教育技術進行如下的演示:隨著圓內接正多邊形邊數的不斷增加,正多邊形的周長會越來越接近圓的周長這一動態效果,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到這種無限的過程,先直觀地理解極限的概念,再把實際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提煉出極限的概念。
4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讓學生“會用”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設置現實的生活情景,使學生體會到所學內容與自己接觸到的問題息息相關,認識到現實生活中隱藏著豐富的數學問題,從而產生用數學的意識。荷蘭數學教育家漢斯.弗賴登塔爾認為:“數學來源于現實,存在于現實并且應用于現實,教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學生把現實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在高等數學教學中引人數學建模的思想是培養和提高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一個重要的途徑,要把數學建模意識貫穿在高數教學的始終,使數學建模意識成為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和習慣,并自覺地運用數學知識去考慮和處理日常生活、生產中所遇到的問題。為了增強學生的建模意識,教師應研究在各個教學章節中可引入哪些模型問題,如講到微積分時可引入變化率問題,極值、最值問題,經濟上的邊際問題,講到常微分方程時可引人人口預測模型、市場價格模型、振動模型等。而應用計算機解決建模問題,又是數學建模非常重要的環節,其一,可以應用計算機對復雜的實際問題和繁瑣的數據進行技術處理,同時也可用計算機來考察將要建立的模型的優劣。其二,一旦模型建立,還要利用計算機進行編程或利用現成的軟件包來完成大量復雜的計算和圖形處理。由此可見現代教育技術對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所起到的顯著作用。
5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讓學生“會創”
關鍵詞:項目化教學;現代教育技;數學能力
項目化教學以能力培養為核心,將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到高等數學的項目化教學中是一項充滿生機和極富發展前景的探索活動。首先,現代教育技術影響到學生的“學”,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將高等數學知識表現為文字的、圖像的、數字的和聲音的等多種形式并能有機的合為一體,使往日“呆板”和“僵硬”的高等數學的抽象內容得到極大的改善,使學生的學習形式更有趣味、更加簡便,也更為有效,豐富了課堂內容,提高了課堂的效率?,F代教育技術也影響到教師的“教”,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為教師的教學創造出了圖文并茂、豐富多彩、人機交互、及時反饋的教學環境,能使過去難以實現的教學設計變為現實。在現代教育技術的幫助下,教師可以對高等數學中相對抽象的部分進行設計和操作,以便解決高等數學中復雜而真實的問題?,F代教育技術讓高校數學教師把相當多的精力放到設計教學情境,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活動資源上。下面就在高等數學項目化教學中,如何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談一下自己的教學實踐與體會。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想學”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問題情境,能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的教學情境可以使抽象的數學知識直觀化、形象化,將問題中難懂的和抽象的文字表述轉化為具體、形象和生動的圖形和圖象,變靜為動,變抽象為具體,克服了傳統教學“黑板粉筆”的單調模式,使學生的學習狀態由被動變為主動,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到知識,并為學生實現探索式、發現式學習創造條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有利于學生建立表象,深化認識,強化記憶,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講授導數的概念時,先動態演示自由落體運動,激發學生興趣,再引導學生分析自由落體的瞬時速度建立數學模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通過聯想類比。抽象出導數的概念,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一一讓學生“會看”
達爾文曾經說過一段話:“我既沒有突出迅速的理解力,也沒有過人的機智,只是在發覺那些在時間上極易消逝的事物并對它們進行仔細觀察的能力上,我是一個超過中等水平的人”。數學觀察力表現為:a在掌握數學概念時,善于舍棄非本質特征,抓住本質特征的能力;b.在學習數學知識時,善于發現知識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結構的能力c.在學習數學原理時,能從數學事實或現象展現,掌握數學法則或規律的能力;d.在解決數學問題時,善于識別問題的特征,發現隱含條件,正確選擇解題途徑。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再現高數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看”清事物的本質,發現知識的內在聯系,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找出一條有效途徑,進而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我在講授微分及其在近似計算中的應用一節時,先提出具體問題,動畫演示,讓學生觀察面積改變量是多少,其面積改變量的主要部分是什么,分析面積改變量的主要部分與函數之間的關系,再提出問題,讓學生進一步觀察,找出函數增量主要部分及主要部分與導數的關系,引出微分的定義及計算,教學效果非常好。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的數學抽象能力——讓學生“會想”
高等數學中的數學概念是以無限結構中的變化的思想為基礎而建立的。它的特點是比較抽象.絕大多數學生理解起來感到困難.尤其是對在中學見慣了有限、具體、形象的數學問題的大一學生來說,對抽象的數學概念理解更感困難?,F代教育技術提供了理解、探索數學的平臺,把數學變得容易理解,使得數學更加情境化,走向生活,走向現實。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逼真的數學學習情境,并以視覺形式出現,它比以文本的形式出現使得數學材料更具有活動性、可視性和空間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識的形成,更能深刻體會數學的作用與價值,感悟數學的真諦,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例如,極限思想是高等數學學習中首先遇到的一個抽象概念,這時我們可以借助于現代教育技術進行如下的演示:隨著圓內接正多邊形邊數的不斷增加,正多邊形的周長會越來越接近圓的周長這一動態效果,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到這種無限的過程,先直觀地理解極限的概念,再把實際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提煉出極限的概念。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讓學生“會用”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設置現實的生活情景,使學生體會到所
學內容與自己接觸到的問題息息相關,認識到現實生活中隱藏著豐富的數學問題,從而產生用數學的意識。荷蘭數學教育家漢斯.弗賴登塔爾認為:“數學來源于現實,存在于現實并且應用于現實,教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學生把現實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在高等數學教學中引人數學建模的思想是培養和提高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一個重要的途徑,要把數學建模意識貫穿在高數教學的始終,使數學建模意識成為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和習慣,并自覺地運用數學知識去考慮和處理日常生活、生產中所遇到的問題。為了增強學生的建模意識,教師應研究在各個教學章節中可引入哪些模型問題,如講到微積分時可引入變化率問題,極值、最值問題,經濟上的邊際問題,講到常微分方程時可引人人口預測模型、市場價格模型、振動模型等。而應用計算機解決建模問題,又是數學建模非常重要的環節,其一,可以應用計算機對復雜的實際問題和繁瑣的數據進行技術處理,同時也可用計算機來考察將要建立的模型的優劣。其二,一旦模型建立,還要利用計算機進行編程或利用現成的軟件包來完成大量復雜的計算和圖形處理。由此可見現代教育技術對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所起到的顯著作用。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讓學生“會創”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 目標行為導向教學 素質教育 以人為本 電子專業課程
前言:國家教育部長周濟“以就業為導向,大力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快速健康發展”的提出,使國人的教育觀念更加趨于理性和務實,職業教育迎來了大力發展的良好時機。針對珠江三角洲在新形勢下電子類專業的發展和就業前景,重視人能力而非學歷,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搞好中職電子專業的教育。我校推行了與現代教育技術相結合、以職業活動為導向的目標行為導向教學法。結合本人多年來的教學實施過程,談幾點看法,希望可以拋磚引玉。
1、電子專業現代教育技術與目標行為導向教學體系結合的構建圖。
“目標教學的理論與實驗研究”課題是全國教育科學“九五”規劃重點課題,已有十多年研究探索。本質意義是借助人文關懷和情感教育,使教學活動處處體現教學目標,均衡發展智力與非智力因素,實現學生獲得知識技能的終極目標。教學目標的基本要素包括知識、能力、素質三個重要方面。教育目標分類體系包括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領域三個主要部分。
2.現代教育技術在目標設置中的應用。
2.1以學生為主體。
2.1.1 學生參與目標設計。確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主體觀,以能力發展為本的教育質量觀,以組織學生自主活動為本的教學觀。首先給學生介紹課程體系后,讓學生自主了解相關課程內容(網上搜索、電子雜志、報刊雜志閱讀等),提供感興趣的最新知識信息作為教師制定目標的參考。
2.1.2 以學生為主體。堅持“育人為本”的教育思想,注重綜合素質的發展,常登錄校園網的BBS及學生常去的網站了解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導入“終身教育”理念,確定正確目標,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方針,確定一系列教學目標。認定目標,在引導行為中實現目標,素質教育貫穿教學始終,充分發揮老師導向、激勵、調控等作用。
2.2 以就業為導向。
2.2.1 課程安排以就業為導向?;葜萃瞥隽恕八木S師資”建設條例,專業教師同時也是職業指導師,常登錄“人才網”及“企業網”,關注報紙、電視等“招聘專欄”,了解就業動態,以就業為導向,結合電子專業在新形勢下的發展和就業前景,參考校就業辦對專業就業職位統計,有的放矢,根據就業方向,添加社會職業元素,提高綜合素質與職業道德培養,增加社會需要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訓練,削減枯燥過時的純理論。
2.2.2 與考證接軌?,F代社會要求的是復合型人才,除了畢業證,還需要多種技能操作證書和相關專業上崗證書。師生都要常常登錄勞動部門的技能鑒定中心網站,了解對口專業的技能考證情況,還須根據社會需要組織其它考證,與社會實際工作需求相關聯,通過它來設置有關課程內容。
2.2.3 參考最新教學大綱。收集各中職類學校網上公布的電子類最新課程設置及優化課程方案,訂制合理教材,總攬教學大綱,結合大綱要求,根據學生實際個人情況,確定學生應掌握內容,制定目標。按教學內容要求,把不同教學特征的各種教學資料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2.3 形式多樣化。
2.3.1 方法多樣化。學校校園網上給學生提供了與校領導及老師交流的BBS、教師信箱及電子郵件等,同時校內‘網吧’機房管理員有收集和統計學生上網動態的工作,常和學生交流溝通,通過多種窗口了解學生,教學目標、教學手段與方法也隨之改變。
2.3.2 內容多樣化。多與同類學校交流,上網了解國家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洞悉國際電子專業領域發展動態,參考就業環境而設置專業目標,設置不同課程,確定課程目標,從知識、技能、素質三個方向確定實踐目標,設計多樣性和靈活性的教學形式,結合多種因素有針對地進行目標教學。
3、現代教育技術在目標實施中的應用。
3.1 讓學生了解目標行為導向教學。讓學生明白目標行為導向教學法的含義,引導他們登錄校園網了解電子專業使用這種教學法的具體實施細則,引導學生閱讀有關目標行為導向教學法的文章及相關網站,讓學生了解實施過程及意義.從而達到師生互動的目的。
3.2 實施:
3.2.1 教師準備階段。這一步非常關鍵,教師作為課程結構的開發者、組織者和創造者,他對課程內容的設計、實施方案的設置、組織方式的設計、考核方案的設置及資料的準備是非常重要的,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深刻領悟目標行為導向教學內涵,設定目標,以行為導向實現目標。
①確定目標項目。教師課前確定目標項目,根據最新專業信息編寫目標行為導向的校本化教材。教學設計的內容要有情景教學設計,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又充分體現學生認知主體作用。本著電子專業職業行為特性,以行為為導向,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涵蓋理論知識和基本操作規程及方法,體現教學內容的開放增長,教學手段的創新發展,教學方法的靈活多樣、推陳出新。
②制作課件。利用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等軟件來制作課件,體現了教師對課程內容的編制以及對學生的指引,要充分體現教師的教學主導作用,課件在這里的作用僅僅是作為學生的參考和復習資料,而非是用來作為教具。
⑨實訓器材準備。校園網上教學園地儲存了大量優秀教案、課件、教學器材及各社團情況,實訓課儀器儀表實現了網絡化管理:登錄校園網教學部分實訓室管理分支,進入到相應實訓室空間,里面有該實訓室的財物倉庫、元件倉庫、儀器儀表倉庫、實驗項目歸類、課件歸類及師生交流信箱等,了解所做實驗的器材情況,如果沒有,可以進行網上購物或市場購買。
3.2.2 演示階段。在多媒體課室,對基礎學科可利用投影儀等傳統教學媒體,展示教學課件;專業操作課程,教師可以現場向學生展示教師作品和學生優秀作品,學生瀏覽校園網上實訓1作品展,觀看其他學生的作品,讓學生明白操作(行為)過程要達到的最后目標效果。引導學生操作過程中采用分步實施或逆向過程進行,以便實行逆向教學和分步教學。
3.2.3 學生學習階段。
①融入素質教育。學校建立了電子感應考勤系統,進出每個區域實行Ic卡刷卡制,卡儲存學生的基本信息,可用來校內消費、登錄校園網、校園考勤及成績發送等。培養良好時間觀念和工作作風。遵守實驗室5S管理規則,安全工作。愛護公物,靜化工作環境,素質教育融洽到教學過程中。
②準備階段。分組:目標行為導向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在基礎課上學生按座位分組;在實訓課程中,當學生見到操作的對象,會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興趣,然后讓學生自主交流溝通后成組,讓他們以協作方式按循序漸進的原則,
逐步加深、鞏固、達標。
提取器材:進入實訓室,登錄到校園網的實訓室端口,自主選擇登錄校園網教學園地尋找操作目標,根據目標到所在實訓室終端查尋所需元器件及儀器儀表并打印出來,然后到倉庫刷卡提取所需物品(相當于商場的物品自動存放柜)。
③理論知識獲取。當學生了解操作對象及所要達到的目標與進行的步驟后,首先讓他們自學了解理論知識,可以閱讀書本、在實訓室內上網在線閱讀電予書籍,可以查看老師制作的課件,當然還可以課后到圖書館查看資料以及相互交流學習結果等.養成他們自主學習的習慣。
④學習過程。整個行為過程進行分步教學。實訓課先在電腦上模擬操作,然后進行實際創作,導入“團隊協作”運行機制,培養相互學習、協作完成任務的團隊精神。在過程中設置問題,在操作過程中協作尋求解決,完成后自我總結,老師對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歸納。出現問題.“授人以漁”而非“授人以魚”,引導學生上網查詢、同學互助、老師求助等多種方式解決問題。
4、現代教育技術在目標行為導向教學結果考核中的應用。目標行為導向教學的達標和測評遵循“面向全體”的教學原則,形成注重個體成長的“發展性評價”。采用了分層評價與個體化考核相結合。針對教育對象使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針對各階段,利用校園網測評系統和測評表實現考核。
分層評價:正確評價學生過程行為,綜合考慮行為過程要培養元素,考核的結果應該公平、公正,同時激發學生斗志和求知欲望,教育評價不只是用來分等,更主要是用它來改善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采用校園網的在線測評系統,由老師、個人、小組長打分,老師收集匯總。它分為前期、中期、末期考核,還利用與社會接軌的考證考核來進行驗收。
反饋矯正:這個環節很重要,是對目標結果的收集、分析、判斷、評價、交流的總過程。利用問卷、網絡登錄投票等方式進行。目標教學,教師是實踐者、反思者,通過分層評價后,才能知道未達標學生情況,從而采取相應反饋矯正措施,對個別學生提供必要的幫助和補救,從而有效控制學習上的兩極分化,確保大面積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5、現代教育技術在電子專業目標行為導向教學應用探討。
5.1 目標行為導向教學的收獲:學生學會收集、篩選、利用各種信息資源解決問題,培養了職業技能、職業道德、創新精神、團隊協作精神,能自主學習與“終身學習”。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專業能力、管理能力、協調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德育素質和業務能力得到提高。學校整體精神面貌和校園文化得到很大的提高,校園網管理平臺使管理由繁變簡,由模糊變清晰。教學是以就業為向導的,學生較好的現代信息意識、應用現代技術能力、健全人格,良好職業操守、團隊協作精神及創新精神,這都是促進社會發展所需元素。
關鍵詞:高職;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發展目標
伴隨著《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頒布,教育信息化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新機遇。本文結合遼寧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現代教育中心的實際情況,探討了高職院?,F代教育技術中心的發展現狀和未來幾年的發展目標。
1 發展現狀
(1)硬件建設
學院建有百兆主干的校園局域網,網通100M光纖接入國際互聯網。學院基本實現電話網絡和互聯網的部門“室室通”,校園監控系統成熟完善。目前學院擁有辦公用計算機600多臺,擁有多媒體教室52個,多媒體報告廳1個;擁有2個網絡教室,共150臺能正常使用的計算機,承擔了學院多項教學及其它相關任務;擁有教學攝錄編制作系統一套,包括sony攝像機2臺,sony線性編輯器2臺,國產非線性編輯器1臺,佳能單反數碼相機1臺。
(2)軟件建設
學院積極推行電子校務,已初步搭建能夠體現學院特色的網站平臺。
(3)軟硬件管理和維護
建立了具有豐富的軟硬件維護、維修經驗的技術團隊,維護工作及時到位。制定了多項管理維護制度。
(4)信息資源建設
多媒體影視制作一直是我學院現代教育中心的優勢,拍攝專題片和記錄片幾十部,其中多部在全國和省內發行,達到同類院校先進水平。
2 存在的問題
硬件建設初具規模,但還沒有完善到位——部分教室、實驗室里尚未安裝多媒體教學設備,大量陳舊設備急需更換。軟件建設初具規模,但還沒能與時俱進,跟上信息技術發展的速度。缺乏信息技術的推廣和培訓,師生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有待提高。學院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機制尚未建成,教育教學信息資源建設缺乏統一規劃,信息資源的統籌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學院各信息系統開發缺少科學、統一的規范和標準。
3 發展的總體目標
以提高學院師生信息素養、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專業人才為根本目的,深層次推進學院信息技術應用,形成與學院教育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教育信息化建設新局面,為把學院建設成為國內同類院校中具有特色的高職強院貢獻力量。
4 發展的具體目標
(1)硬件建設方面
完善硬件基礎設施,讓所有職能處室、教研室均可高速、穩定、安全地接入校園網,讓部分學生公寓實現上網,所有教室與實訓室實現聯網,讓學院的電話網、有線電視網、監控網統一接入校園網,實現學院多網合一,全面建成覆蓋全院的共享網絡基礎環境。同時,增加教室多媒體教學設備,教學環境全面實現可基于校園網環境下的資源共享多媒體教學創新模式。
(2)軟件建設方面
加強以學院政務管理、教育教學管理、學生管理、教學質量監測與評估管理等為主要內容的信息平臺。①優化學院網站設計、加強信息管理。以學院常規管理和學院宣傳為主要功能,優化學院網站模塊設計,逐步添加學生學習支持、師生互動、設備報修等模塊,加強信息管理力度,敦促學院各部門及時動態更新,提高信息共享數量與質量,加強信息安全審核、提高信息安全審核效率,轉變教職工和學生的信息獲取習慣方式,全面搭建校務公開網站平臺。②學習符合職業教育特點、發展方向的數字化校園建設標準,充分利用計算機及互聯網、智能信息終端等現代技術,大力加強學院的數字化環境建設,全面提高學院管理、教學應用、學生實訓等方面的信息化水平。
(3)軟硬件管理和維護方面
提高中心技術人員管理和維護效率。建立完善的符合我學院的管理和維護制度,凡事做到按章辦理。制定學院現代教育中心技術人員的培訓、參觀交流學習計劃。
(4)加強信息化培訓工作,實施學院信息化素養提升計劃
建立開放的、多層次的、可更新的教師信息技術能力培養培訓體系,提升管理人員的信息化實施和應用能力,促進教師的信息素養和技能;促進信息化環境下的教師專業發展,在我院打造一大批能有效整合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教學能手;利用多種形式全面培養學生信息素養,提高學生在信息環境中自主學習的能力;建立教育信息化應用評價體系。
(5)信息資源建設方面
從全院專業結構與就業需求出發,以服務專業整體教學和實訓為核心,以項目建設為主體,兼顧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需求,建設一批具有較強針對性、適用性和普惠性的優質資源,建成我院學科齊備、富有我院特色的優質教學資源庫,促進教學資源的可持續更新。硬件上學院大多數課程已具備多媒體教學,但相關教學軟件資源配備跟不上,各教研室自主開發的電子課件、電子教案、習題集等教學資源的數量與質量有待提高,“共建共享”意識不強,學院可以以網絡與教育技術管理中心資源服務器為統一管理平臺,以學科教研室為單位收集與“共建”所有優質課與精品課程資源,開展室內教研活動觀摩學習,并“共享”到日常教育教學中,提高精品資源利用效率,開拓教師信息化應用視野,提高信息技術整合課程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信息化素養。加強網絡與教育技術管理中心與各個教研室的合作,拍攝實訓教學片。
參考文獻
[1]陶祥亞.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建設科學合理的定位是關鍵[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 (7):194.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基礎英語;教學改革;影響
中圖分類號:H319
基金項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編號:2013【534】。
1.引言
以計算機和互聯網為標志的信息技術,正在給幾乎每一個領域帶來歷史性的巨變。如今,由大數據、慕課、微課等現代教育技術支撐的云課堂正向我們走來,“技術”自身走出了附屬或輔助的角色,第一次走上教育改革的最前臺?!澳秸n平臺在線模式將會引發‘學習的革命’” ,然而,英語專業“基礎英語”教學“在多媒體教學理論研究和實踐中發展緩慢,明顯滯后于大學英語教W,凸顯了英語專業的‘尷尬’” 。因此,傳統的“基礎英語”教學模式與新形勢信息時代的要求之間的矛盾日趨嚴重,其課堂教學模式迫切需要改革,學生能力培養的方法和手段也需要做出“革命性”的轉變。
2.“基礎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基礎英語”作為英語專業的專業必修課,是實施素質教育、貫徹《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大綱》精神的主要空間和平臺。該課程是學生獲取英語語言知識和培養英語交際能力的關鍵課程,肩負著培養學習者聽、說、讀、寫、譯等綜合
技能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艱巨任務,其教學效果直接影響后續課程“高級
英語”的學習,直接影響學生的知識結構與專業素養,也直接影響英語人才的培
養規格。雖然它一直受到學校、教師和學生三方的重視,然而課堂“費時多、收效低”的問題非常嚴重,教、學雙方對其教學效果的滿意度低得令人吃驚 。因此,該課程的重要性與其教學效果是極其不相稱的。由于受索緒爾及喬姆斯基
等語言學家的理論影響,“基礎英語”課堂中“語法翻譯法”大行其道。這種模
式重輸入,輕輸出,強調語法規則和詞匯的精確用法,忽視語言的社會交際功能。
課堂大部分時間教師在“一言堂”,作為認知主體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處于被動
狀態,其主動性、積極性難以發揮,無法達到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與反思能力的目的。同時,教學方法與手段落后,教師一本書、一支粉筆、幾張 PPT進行“滿堂灌”,學生死記硬背,機械操練,參與真實的語言交際機會很少,缺乏相應的互動和輸出,課堂氣氛沉悶,費時低效。由于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老師“填鴨式”地對學生進行的輸入既不是有效的,更不是高效的。過分強調知識的系統性、準確性的精致授課模式使本已嚴重不足的目標語的輸入和輸出量更顯不足。因此,“基礎英語”教學現狀與《大綱》提出的外語教學要著眼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反思能力的精神相距甚遠,不僅難以達到國家教委對這門課程規定的教學目標,更談不上培養學生的良好綜合素質。這種矛盾在計算機網絡技術日新月異的新形勢下顯得尤其突出。在現代教育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基礎英語”教學應順應時代的要求,把先進的教育技術手段引進課堂,增加教學的容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真正踐行“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
3.“基礎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的可行性
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又稱作結構主義,是認知理論的一個分支, 最早由認知發展領域最有影響的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J.Piaget)于20世紀60年代提出。皮亞杰把學習看成是學習者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被灌輸的對象。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與灌輸者。建構主義提倡在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這與素質教育的理念相吻合,被認為是西方教育心理學的最新教學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環境包含四大屬性即“情境”、“協商”、“會話”和“意義建構”。盡管多年來外語界呼吁教學模式的改革,由于九十年代以前理想的建構主義學習環境尚不成熟,“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建構主義教學理念在“基礎英語”課堂還只是停留在口頭上,教師“一言堂”現象仍很常見。如今,慕課等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促成上述四大屬性的充分實現: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創設真實情境, 多媒體技術正是創設實景交流的最有效工具,身臨其境的效果能提高英語實際使用和操練的積極性;音頻、視頻和基于Internet 的網絡壞境為超越時空和地域的“協商”與“會話”提供優越的條件;多媒體技術能提供形象逼真的互動式學習環境與圖文聲并茂的多重感官刺激,極大地促進學生的認知結構的形成與發展及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這是其它媒體或其他教學環境望塵莫及的。Hot Java加深多媒體技術與Internet網絡的融合,使建構主義學習環境更趨完善,建構主義理論應用于實際教學過程的條件也日趨成熟。
慕課是 MOOCs的中文音譯,由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s(大規模在線網絡課程)的首字母縮略而成,最早由加拿大學者 Dave Cormier和Bryan Alexander在2008年提出。它倡導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打破傳統課程內容固化和結構化藩籬,成為當前國內外教育領域的熱點話題。在教學方式上,慕課、微課等現代教育技術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模式,通過網絡化教學體系的構建與知識點的碎片化重組,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究學習與互動協作學習,使移動學習、自主個性化學習逐步成為現實。學生在課外可以預先觀看資源庫里錄制的教學視頻,對海量信息做出預判與選擇。學生課內通過討論內化所學知識,解決相關實際問題,教師則解難答疑,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不再像過去那樣占用大量的課堂時間來講授知識。長期以來,由于“基礎英語”課時的限制,教師在傳授語言知識、培養語言技能與創新能力三方面顧此失彼。師生課堂面授與網絡在線學習相結合很好地解決了這一難題。超文本、超媒體之類的電子教材等網絡學習資源已經為自主學習提供了極其便利的條件。因此,現代教育技術能夠為“基礎英語”教學提供有效的平臺和廣闊的空間,拓寬學生學習渠道,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課堂教學模式實現革命性的改變。我們應當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積極構建計算機網絡環境下學生自主學習的各種外部結構,促進學生的內部知識建構。
4.慕課等現代教育技術對“基礎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的影響
當今在國內迅速發展起來的多媒體技術給語言教學領域帶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慕課等現代教育技術有助于優化語言的輸入,增強輸出的動力,拓展課堂容量,培養自主學習能力,促成“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建構主義教學理念的實現。
4.1增加輸入數量,優化輸入質量
語言能力的獲得要靠一定量的輸入才能促成。有效的課堂教學應該包括大量的、多樣的和全方位的輸入。傳統的“基礎英語”課堂是以教師為主的單向溝通模式,雖然重視輸入,但由于教學方法與手段落后,輸入的量與質都事與愿違。多媒體集文字、聲音、圖像、動畫于一體, 能以互動的方式提供真實的語言材料和交際場景,有效彌補傳統教學法在視覺、聽覺以及立體感等方面的不足,大大提高教學內容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極大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多媒體的集成性和多元信息,不僅能優化輸入的質量,而且能增加輸入的數量。例如在課文導入環節教師采用多種豐富的視頻材料和音頻材料及吸引眼球的圖文說明,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將他們高效帶入課堂;課文講解時,生動形象的視、音頻材料直觀具體,同樣的教學內容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可以節省大量的課堂時間。一方面,大量圖形資料為學生營造真實、自然的語言環境,為課堂教學提供豐富的語言資源,增加學生形象和直覺思維訓練的機會。高度交融的多種思維形式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另一方面,現代教育技術通過提供與教學內容相匹配的翔實、炫動的感性材料而讓學生體會到原先很難或無法得到的直接經驗。其強大的經驗替代功能可以強化學生的各種感官刺激,拓寬感受的時空領域,為思維活動的展開構筑堅實的基礎,高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單憑教師的語言描述所開展的形象思維活動與現代多媒體課堂里的多維互動的效果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4.2創造仿真環境,增強輸出動力
長期以來,因受“輸入中心”理念影響,“基礎英語”過分強調語言知識的傳遞,忽略言語能力的培養。過分精致的輸入擠占了大量寶貴的課堂時間,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與機會進行討論或者交際,最終步入“一壺燒不開的水”的困境。眾所周知, 真正將語言知識轉化為語言能力,必須通過大量以學生認知為基礎的語言實踐才能實現?!罢莆胀庹Z這一交際工具的最有效的途徑就是通過交際實踐” 。“英語教學的實質就是交際” 。外語不是“教會”的,主要是“練會”的 。文秋芳教授認為,輸出比輸入對外語能力發展的驅動力更大。在英語專業學生整體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的今天,我們亟須在教學理念上把輸出作用凸顯出來。傳統的“基礎英語”課堂正是差“輸出”這一關鍵的“最后一把火”而收效甚微。如今,借助慕課等現代教育技術,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或者課后掌握基礎知識,騰出課堂時間進行交際實踐,加把“大火”,把“水”燒開。
“習得”和“學得”是外語教學理論中的兩個重要概念。“習得”指學習者在自然語言環境中,無意識地將隱性知識內化。“學得”常指在正式的環境(比如教室)中有意識的學習語言規則的過程。長期以來,我國的“基礎英語”課堂只能歸于“學得”。Krashen認為,只有潛意識“習得”的知識(隱性知識)才能使言語的輸入和輸出達到自動化,即能自然地運用語言;在使用第二語言時,“習得”看上去要比“學得”更重要而“學得”的顯性規則(語法知識)的作用不大。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是離不開一定的情境,知識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才有意義。只有把學習者置于真實的情境中,并盡可能在實際任務中獲取經驗和建構知識,才能使學習者掌握并學會應用知識?!皩W習是一種真實環境的體驗”?,F代多媒體課堂里,教師可利用視頻和音頻材料,讓學生更好地接觸真實的外語語言環境,身臨其境,潛移默化,在非強制壓力下快樂高效地學習外語。同時,通過創設真實性強的輸出任務或者貼近真實的交際情境,讓課堂環境盡可能的從“學得”往“習得”靠近,近乎“真實”或“模擬真實”的語境與大量真實的英語語料可以增強學生對所學語言的感性認識。集聲、文、圖于一體的多媒體技術能模擬出全新的學習英語的有聲環境,融聽、說、讀、寫等技能的訓練為一體,多渠道立體地刺激學生的感官, 給學生更深刻的印象,不僅有利于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發現各個知識點,還有利于學生在學習中發展聯想思維,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岸嗝襟w網絡教學在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方面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聽說讀寫技能”。大量優質的輸入信息與近乎“真實”的語境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語言表達的熱情,達到事半功倍的輸出效果。
4.3拓展課堂容量,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早在20世紀80年代,語言學者Holec就提出,外語教學的目標應該是兩個:一是幫助學生獲取語言和交際技能,二是幫助他們獲得自主,即學會如何獨立學習。另一位語言學者Benson也主張“自主”應作為大學教育的目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己成為我國教育的目標?!洞髮W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強調“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同時指出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應大量使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推進基于計算機和網絡的英語教學”,“使英語教學朝著個性化學習、自主式學習方向發展”。因此, 基于算機網絡的大學英語教學以及大學生自主學習這兩個方面已經成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重點。
5.結論
網絡環境下的“基礎英語”有效課堂模式以巨大的優勢沖擊著傳統教學模式,網絡英語教學將是未來英語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有了多媒體技術,“基礎英語”教學改革可謂如虎添翼,其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必將發生深刻的變化。教師應與時俱進,不斷提高對多媒體技術的駕馭能力,由傳統“基礎英語”課堂的知識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充分利用多媒體優勢,使教學過程情景化、交際化,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實現課程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周獻策.慕課熱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冷思考[J].懷化學院學報,2015(6):126-128.
[2]謝友福,孫飛鳳.多媒體網絡環境下對英語專業本科教學的反思與改革的構想[J].外語界,2008(6):52-56.
[3]李力.英語專業基礎教學課程設置及考試改革芻議[J].外語界,2000(3):18-21.
[4]陸明,丁萬江.換“藥”不妨也換“湯”――論英語專業基礎英語教學與教材改革[J].外語界,2002(1):37-41.
[5]束定芳.現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6]王才仁.英語教學交際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