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2-01 17:12:17
序論:在您撰寫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課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2012年12月7日,教育部頒布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下文簡稱《綱要》),為中小W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起到了強有力的指導作用。課程建設作為《綱要》的一項重要內容,擔負著提升全體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任務。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在近幾年得到了極大重視,并培養出了一批骨干教師,課堂教學水平也在不斷提升。
與此同時,筆者在聽課過程中也發現,部分教師對教學內容細目把握不清,如有的教師在一堂課中選擇過于宏大的主題――情緒,但對具體是講情緒覺察、情緒表達還是情緒管理,卻茫然不知,因為他從來沒想到過情緒課的分類;還有部分教師對于心理課教學主題的選擇有很大的盲目性,甚至出現了偏差,如小學、初中、高中在情緒主題上選擇一樣的教學內容,都講認識喜怒哀樂,學會調節情緒,沒有考慮到不同學段學生的具體特點及需要,比如在高中講“如何提高注意力”,就完全不符合高中生的年齡及心理發展特點。教師之所以出現諸如此類的情況,一是對于學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缺乏了解,關注學生不足;二是對《綱要》中各學段的主要內容缺乏深入的分析。
《綱要》只規定了各學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應該完成的教育內容,大致可分為自我認識、學會學習、人際交往、情緒調適、生活和社會適應、職業規劃六大專題,但對于專題內的具體內容,并沒有明確說明,也沒有將這些內容具體規劃到年級、規劃到學期,更沒有像學科教科書那樣,給教師提供可借鑒的上課內容。
因此,為進一步理順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內容,從整體上把握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框架,本文擬結合《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解讀》以及手中可利用的圖書資源,對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內容進行分析,以期為教師提供教學參考。
一、心理健康教育專題內容分析
我們首先將《綱要》中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進行了專題分類,并對每一專題的課題數目進行了整理,如表1所示。
從表1可以看出,自我認識、學會學習、人際交往、情緒調適專題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中占據很重要的地位,而生活和社會適應由于只涉及初一升學、升入初三兩個關鍵節點,教學資源較少;職業規劃專題對大多數學校來說是個新專題,教學資源也相對較少。
二、心理健康教育專題細目分析
明確了心理健康教育各專題主要內容之后,為在課堂教學中將這些內容落到實處,就必須對其進行有效細化,形成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細目。
(一)自我認識(含生命教育)
初中階段是中學生自我意識飛速發展的時期,根據埃里克森的理論,這時期青少年的主要任務是確立自我同一性,即青少年對自身及外界環境的有效整合。因此,回答“我是誰”這個問題就成了青少年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所以,客觀認識自己、評價自己,建立積極的自我信念,悅納自己就構成了自我認識專題的重點內容。此外,樹立自信、正確處理理想與現實的關系,強化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能力等也是初中生必須具備的素養。細目見表2。
(二)學會學習
學習是初中生的首要任務,學習成績直接影響初中生生活的各個方面。所以,要幫助初中生認識到學習的意義,制定適合的目標,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學會時間管理,發掘自身的創造力源泉??荚囎鳛樵\斷初中生學習效果的方式,對初中生來說意義重大,因此,認真總結考試的經驗教訓,學會正確對待考試對初中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毒V要》細目見表1。
(三)人際交往
在初中生的人際交往中,同伴對其的影響較大,同伴關系處理得好,會給其提供強大的人際支持。因此,幫助學生掌握人際溝通技巧,學會換位思考,正確解決人際沖突就顯得尤為重要;隨著性意識的覺醒,初中生對異性越來越好奇,渴望學會與異往的正確方式,因此,異往課題的比重也較高;初中生渴望得到教師的關注與公平對待,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學生融入初中生活;隨著自我意識的發展,初中生想要獨立但又不能完全擺脫對父母的依靠,在與父母的溝通中產生了各種矛盾,因此,引導學生理解父母,學會與父母積極溝通,對初中生來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具體見表4。
(四)情緒調適
美國心理學家霍爾將青春期稱作“暴風驟雨”期,這是因為初中生情緒起伏較大,兩極化現象較為明顯;同時,調控情緒、管理情緒的能力發展還不成熟,又被稱為“高馬力,低控制”。因此,培養與訓練初中生敏銳地覺察情緒,面對憤怒、壓力情景時學會正確表達情緒,進而調控情緒、管理情緒就非常重要;善于引導初中生積極探索生活中的幸福因子、發現生活中的幸福元素,使初中生感受到幸福,積極生活。見表5。
(五)生活和社會適應
升入初中后,面臨新的生活和學習環境,許多學生感到很不適應,因此幫助其盡快地融入初中生活,意義重大;積極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在挫折中學會成長,有利于提升初中生的自我評價;學會理性消費,讓網絡服務自己也是初中生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有效實踐。見表6。
(六)職業規劃
隨著新高考改革方案的實施,初中生的職業規劃能力將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幫助學生了解職業、認識職業、確立初期職業發展目標、做好職業規劃,對初中生走好每一步意義重大。見表7。
三、教育教學建議
一節優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首先要做到“文要對題”,即要針對不同的學生主體,選擇適合的課題,這也是本文的初衷。
要選擇好課題,首先要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真實心理需求,這樣設計出來的課才能真正地“走心”,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所收獲,而不是徒有熱鬧的活動,學生卻沒有收獲。這一點做好了,也就避免了小學、初中、高中講的內容都一樣的尷尬。要做好這一點,心理教師一定要多與學生溝通,走到學生中去,從學生的角度發現問題,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心理教師還要與班主任多多交流,畢竟班主任與學生朝夕相處,容易掌握他們的思想情況和情緒狀態,這樣就能夠盡快獲得第一手信息,提高心理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其次,心理教師要加強學習與研究,特別是加強對《綱要》及《綱要》解讀的學習與研究。只有把握對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正確方向,才能在課堂教學中實現學生心理素質的提升,因為心理健康教育課內容的政策依據也是出自《綱要》。通過對心理健康教育優秀教材的學習與研究,可以拓寬我們的教學設計思路,激發我們的創造性,設計出更符合學生需求的教學內容。
最后,實踐出真知。只有通過一節一節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積累,我們對心理健康教育課內容的把握才能越來越準確。通過實踐探索,下一步,我們可以將其進一步細化到年級授課主題,這樣,教學內容設計更有針對性,更符合學生心理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3]山東省教學研究室.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初中分冊)[M].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2.
[4]山東省教學研究室.心理健康(七年級全一冊)[M].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4.
[5]山東省教學研究室.心理健康(八年級全一冊)[M].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4.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素質要求
中圖分類號:G6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1)05-0080-0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傳統教法已不能滿足新課改的要求,教師在面臨機遇的同時也面臨挑戰。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只有領悟教育教學的新理念,掌握新教學技能,才能擔負起增進和維護學生心理健康的重任。隨著我國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推進和深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地位和獨特作用越來越受到學術界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視。尤其是正處于身心發展的中學生,加強其心理健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一、加強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中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隨著生理、心理的發育,社會閱歷的擴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等方面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問題,有些問題如不能及時解決,將會對他們的健康成長產生不良的影響,甚至會使部分學生出現行為障礙或人格缺陷。中學心理健康教育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動,是培養跨世紀高質量人才的重要環節。因此,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刻不容緩,不僅事關學校,而且事關家庭、社會。我們只有把社會、學校、家庭各方面的力量調動、聯合起來,才能把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抓好。總而言之,當代中學生是跨世紀的一代,加強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二、新課改下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對教師的要求
面對新課程改革的實施,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增進和維護初中生心理健康是每位教師值得冷靜深刻思考的一個重大課題。從事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師,不僅僅要完成“老師”的任務,更應當成為一個合格的心理輔導員,及時更新教學思想,承擔起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
(一)更新教學理念
為了適應新課程,教師應從改變教學觀和改變評價觀兩個方面更新教學理念。第一,改變教學觀。教師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應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努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以及參與到活動之中,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自信心理。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學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充分引導學生。第二,改變評價觀,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初中生對復雜的社會現象還不能了解,又不善于自覺地主動控制和調節自己的心理活動,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的各種活動以及教學中,耐心、正確并全面評價學生的進步,對于每個學生的質疑,必須耐心的教導,決不能埋怨或者責備學生,要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心和鼓勵,從而增強學生的信心。
(二)優化自身的心理素質
在學校,教師的言談舉止無不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健康,這就對教師提出了優化自身心理素質的要求。若教師經常悶悶不樂,使學生緊張、情緒易波動、沒有熱情,甚至先入為主地對學生抱有明顯的偏見,這對學生無疑是一場災難。所以,教師為了在學生的個性發展方面施加有力的影響,以保護和增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必須先培養自身的心理健康才有可能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師要以“愛”作為教學的基礎,要對學生有耐心,以公正無私、民主、體諒人的態度對待學生,善于利用表揚的方法。甚至應每天檢查一下自己的儀容儀表,令人有愉悅感,讓學生一聽到鈴聲就有“盼”的感覺,讓學生對教師有信任感,有安全感,有仰慕感。只有在人與人之間、人與集體之間情感交流呈現了積極的狀態,才能為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氛圍。因此,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不斷完善自我,竭力使自己成為學生的表率。
(三)善于引導學生,不斷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不少初中生自信心較差,主要體現在有的學生由于自己的學習成績差,就自認為自己不行,產生自卑感。這樣的觀念十分不利于學生自信心的培養。這就對教師提出了善于引導學生,并讓他們在參加平時的課堂活動中建立自信心的要求。比如,在平時的一些班級活動中,老師均不參加,讓學生自己組織各個環節。長期這樣下去,每位學生的潛能都會得到發揮,學生也會逐漸充滿信心。這也要求教師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只參與不參加,并在教育過程中善于運用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增強學生的自我承受能力。這樣學生會越做越好,自信心理也會不斷增強。另外,教師也應與學生建立一個平等、和諧的關系。新課程以人為本的精神要求教師正視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建立一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并落實到所有教育活動中去。這也是新課程實施的一項基礎工程,只有真正建立了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步入坦途。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門專業性、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這就進一步促使教師在對待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進行根本性的變革。作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除了要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行為規范并形成相應的態度和情感外,還應當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優化自身的心理素質;善于引導學生,不斷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同時,更要寓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與日常生活之中,與學生建立真正的友誼,以適應新時代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劉志芬.心理健康教育課評價標準的探討[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03).
[2]徐璇.淺談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之結合[M].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二卷),2005(11).
一、初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存在的問題
1.學校管理存在的問題。首先校領導和管理部門缺乏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認識和了解,盡管近幾年國家非常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為心理健康教育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認識到現行的應試教育體系存在很多弊端和不足。素質教育應該得到提倡,尤其是對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墒窃陂L期的應試教育影響下,很多學校為提高升學率,只注重學生的考試分數,根本不顧及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這就使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很難實施。很多學校只有在上級部門檢查時,偶爾開設課程,檢查過后又把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放在可有可無的位置。雖然有些學校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課的必要性,也納入學校教育體系之中,但在課程實施時往往不能保證課時,因而其有效實施存在困難,更別提實施的程度。
2.教材存在的問題。教材的偏差存在于價值取向上。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材的價值取向以學科本位或社會本位為主,這種教材只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各種知識點編入,忽視了學生的價值,不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抑制學生的健康發展。
3.課程目標、內容存在的問題。從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設計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目標、內容理想化傾向比較普遍。課程目標的理想化表現為有些課程目標的制定不符合初中生的實際情況,人為地杜撰,目標過于呆板,沒有意義。課程內容的理想化表現為內容不符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年齡特點。
4.課程評價存在問題。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評價在實際操作中缺乏相應的理論支撐,采用的評價方式和方法較為混亂。目前對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采用的評價方法都以考試的定量方法為主,這種方法不能反映學生是否在心理健康水平上有所提高,只能反映學生對心理學知識的了解和掌握。因此這種評價方法是不能評價出心理健康課程實施的效果的。
二、優化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方法
1.“熱身”法。心理健康教育課的開始一般用于這種方法?!盁嵘怼本褪亲屓韯悠饋淼幕顒?,好比運動員參加比賽之前的準備活動。要讓學生盡快地興奮、活躍起來、積極投入到各種活動中是“熱身”的目的,讓學生盡情地參與,大膽地展示自己?!盁嵘怼钡脑O計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可以沒有明確的目標,讓學生開心、興奮即可;有時可以圍繞課程的教學目標而設計,它猶如一個序曲或前奏?!盁嵘怼钡男问讲幌?,完全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場地來設計。
2.情景體驗法。心理課教學是一種情感體驗的過程。情景體驗法就是通過教師對模擬或想象的情境,讓學生進入其中去感受、體驗、分析,在具體情境中獲得情感體驗,明了自己的心理反應狀態,對學生適應能力培養的一種方法。例如,針對有些初中生常出現考試過度焦慮,教師可以設計模擬考試的場景,再現考試的場面,讓學生在場景中反復訓練,不斷強化,逐步消除焦慮;對有些學習自控能力不強的初中生,教師可以帶他們到最熱鬧的地方去看書,地點可以是學?;蛐M?,讓他們討論問題,從而測定和訓練學生的自控能力。通過情景輔導活動,學生辨別哪些情緒情感是消極的,哪些情緒情感是積極的,在學會調節的同時疏導自身的不良情緒,提升健康的情感。
3.討論分析法。討論分析法是多種教學活動中使用最為普遍的教學方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中討論分析法要在教師的引導和組織下,讓學生針對某一專題各抒己見,通過交換意見或辯論,集思廣益,交流思想和感受,促使問題的解決。討論分析方法通常采用小組討論和全班討論兩種形式,小組討論的形式較為常用,而且效果比全班討論要好。小組討論時的組合可以是老師隨機指定,也可以是學生自愿組合,一般以自由組合為主。這樣的組合有利于學生廣泛地交往和暢所欲言。
4.心理自述法。心理自述法是讓學生自由地表述自己的心理狀況,也就是自己述說事情的經過和感受的一種形式。這種形式既可以幫助情緒合理宣泄,又可以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有關問題,還可以激發學生運用心理學的相關知識認識自己、分析自己。心理自述法一般遵循自愿原則,在活動中初中生可以講述自己對某些事件的感受、講述自己成長的過程、講述自己的某次經歷、講述自己的朋友、講述自己的家庭等。心理自述法是學生參與心理健康教育課活動的基本方式。所以,活動課要求每個學生通過自述,認識自己、了解別人。在具體運用的過程中,教師在引導學生表達自己內心的同時還應注意尊重學生的人格,不觸及學生的個人隱私。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素質要求
Value junior high school new course reform bottom of mental state health education
Peng Li
【Abstract】Along with new course reform of implement, tradition the teaching method have already can't satisfy new the lesson change of request, the teacher is face opportunity of also face challenge in the meantime.In this kind of case, the teacher only comprehend education teaching of new principle, control Protestantism to learn technical ability, then can start to carry to promote with maintenance student mental state health of heavy responsibility.Along with our country mental state health education of overall push forward with thorough open an exhibition, mental state health education of importance position and special function be more and more subjected to academic circles and educational circles of height value.Particularly the high school student who is be placed in mind and body development, strengthen it mental state health education seem to be is importance.
【Key words】New course reform;Junior high school mental state health education;Character request
在中學階段,有不少同學心理并不健康,細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幾方面:家庭、社會、學校教育。比如,學校教育中教師的不斷施壓、學生心理的超負荷、教師對學生的不尊重、教育方法簡單粗暴、體罰學生,這些都使學生自信心、自尊心受傷害。教育體制、教育結構上存在的問題――應試教育也使學生榜上無名時因沒有立即走上社會的心理準備和技能訓練而導致心理的不健康。此外,有些學生個人抱負水準過高,家長對其期望過高,而這樣的抱負和期望又無法實現,長期失望,也會導致心理異常。社會環境也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很大的影響,現在的社會環境允許各種思潮、各種生活方式有自己的生存空間,各種媒體尤其是電影、電視中對暴力的顯性或隱性的宣揚,使很大一部分學生對野蠻、粗魯、暴力情有獨鐘,而缺少基本的文明修養,其中,過分沉湎于虛擬的網絡世界也會導致學生們的心理失衡,有時甚至是一種不可逆的永久失衡。此外,地區的文化狀況也對人的心理健康產生一定影響,文化水平低的地區,歇斯底里患者較多,反之,發達地區,憂郁癥患者較普遍。一個地區乃至一個社會普遍的精神文化狀況無形中會影響到學生們的心理。
一、加強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中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隨著生理、心理的發育,社會閱歷的擴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等方面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問題,有些問題如不能及時解決,將會對他們的健康成長產生不良的影響,甚至會使部分學生出現行為障礙或人格缺陷。中學心理健康教育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動,是培養跨世紀高質量人才的重要環節。因此,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刻不容緩,不僅事關學校,而且事關家庭、社會。我們只有把社會、學校、家庭各方面的力量調動、聯合起來,才能把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抓好??偠灾?,當代中學生是跨世紀的一代,加強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二、新課改下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對教師的要求 面對新課程改革的實施,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增進和維護初中生心理健康是每位教師值得冷靜深刻思考的一個重大課題。從事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師,不僅僅要完成“老師”的任務,更應當成為一個合格的心理輔導員,及時更新教學思想,承擔起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
(一)更新教學理念
為了適應新課程,教師應從改變教學觀和改變評價觀兩個方面更新教學理念。第一,改變教學觀。教師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應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努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以及參與到活動之中,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自信心理。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學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充分引導學生。第二,改變評價觀,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初中生對復雜的社會現象還不能了解,又不善于自覺地主動控制和調節自己的心理活動,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的各種活動以及教學中,耐心、正確并全面評價學生的進步,對于每個學生的質疑,必須耐心的教導,決不能埋怨或者責備學生,要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心和鼓勵,從而增強學生的信心。
(二)優化自身的心理素質
在學校,教師的言談舉止無不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健康,這就對教師提出了優化自身心理素質的要求。若教師經常悶悶不樂,使學生緊張、情緒易波動、沒有熱情,甚至先入為主地對學生抱有明顯的偏見,這對學生無疑是一場災難。所以,教師為了在學生的個性發展方面施加有力的影響,以保護和增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必須先培養自身的心理健康才有可能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師要以“愛”作為教學的基礎,要對學生有耐心,以公正無私、民主、體諒人的態度對待學生,善于利用表揚的方法。甚至應每天檢查一下自己的儀容儀表,令人有愉悅感,讓學生一聽到鈴聲就有“盼”的感覺,讓學生對教師有信任感,有安全感,有仰慕感。只有在人與人之間、人與集體之間情感交流呈現了積極的狀態,才能為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氛圍。因此,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不斷完善自我,竭力使自己成為學生的表率。
三、在中學階段的教育中,該如何增進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呢?
其一,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懂得媒體中所宣揚的東西不一定符合現實,那些浪漫的生活情境是與現實有一定差距的,懂得面對生活,確立切實的生活目標的重要性。
其二,要教育學生培養良好的自我意識
1.幫助學生了解自我、接受自我,把生活中的自我與看電影電視時想象的自我區別開來,把追星與切實的生活、學習區分開來,把網絡世界與現實世界區分開來,從而強化現實的自我意識。
2.指導學生確立適當的志向水平。不能好高騖遠、眼高手低,適當的志向水平才有實現的現實可能性。有理想又有實現的可能,這就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學生才能有健康的心理。
其三,要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1.要多與家長溝通,勸導家長改善教育方式,從而建立學生與家長之間的良好關系。當學生犯了錯誤時,家長應耐心地說服、引導,使學生切實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在這樣溫暖的家庭氛圍中,學生們的心理會變得越來越健康。
2.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者必須有積極的情感,對學生能真誠地關懷熱愛,這才能縮短師生的心理距離,因為情感的呼應才能生發出學生對教者的信任,有了相互的信任,才能讓師生之間的關系和諧融洽。
3.指導學生參加集體活動,豐富生活體驗。聯歡會、文藝會演、運動會、假期社會調查等等,多參加這類集體活動,能讓學生們增強團隊意識,培養集體榮譽感,豐富生活體驗,從而在集體的主導意識傾向中不斷培養積極的心理價值取向,促進心理健康。
其四,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者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積極情緒、確立較合適的報負水平。培養學生對集體活動、衛生值日、學習等活動的積極參與情緒,而不是任其處于被動狀態,這才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才能使學生心理得到持續健康的發展。同時,在對學生的教育中,還應教育他們樹立切合實際又能激發努力學習的熱情的較遠大的理想,確立較高的抱負水平,心理學家克洛爾、甘特曼通過研究發現,抱負水平低是人的一種保護性機制,它可以逃避失敗,降低不能達到目標的危險,這就引起在完成任務中降低刺激負荷。而樹立一個根本不可能實現的目標也反映了逃避失敗的動機,這種高抱負水平同樣會降低刺激負荷,因為建立難以達到的目標有助于原諒失敗,這同樣也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信心和熱情。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門專業性、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這就進一步促使教師在對待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進行根本性的變革。作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除了要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行為規范并形成相應的態度和情感外,還應當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優化自身的心理素質;善于引導學生,不斷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同時,更要寓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與日常生活之中,與學生建立真正的友誼,以適應新時代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
參考文獻
[1] 劉志芬.心理健康教育課評價標準的探討[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03).
[2] 徐璇.淺談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之結合[M].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二卷),2005(11).
關鍵詞:歷史課;心理健康教育
一、歷史課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課堂管理
初中學生的興趣和愛好非常豐富,每個學生都有自己不同的愛好和特長,因此,教師要改變課堂中枯燥的、單一的知識傳授的傳統教學模式,能夠對歷史學科知識進行加工,結合身邊的典型事例,建構綜合性的歷史課堂。
1.構建課堂管理模式要選擇適當
我們首選的課堂管理模式是民主型管理方式。即在歷史這一學科的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這種民主型管理模式使師生之間的互動也較為自然、和諧,并營造出讓學生感覺到和教師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民主的、合作的一種氣氛,其氛圍使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縮短了,提升了學生的安全感和自主性,這樣學生能從中汲取更多積極的心理養分,相對減少了師源性的心理傷害,因此,在歷史教學過程中可以設計活動課、現場教學等,學業成績考評不再局限于考試,可以采用辯論、策劃組織活動等開放的測驗方式。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成長是非常有利的。
2.歷史課堂管理要行之有效
通過歷年的教育實踐證明,影響學生心理成長和心理健康的關鍵因素,在于教師在課堂上如何教學,對于學生的課堂行為問題使用的處理策略是否恰當,以及能否正確使用獎勵與懲罰手段,這些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產生不同的影響。因此,課堂管理方法要有效實施并能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教師就要在正確的學生觀的指引下,充分利用歷史教育學的有關原理和知識,并在心理學配合下教學。
3.課堂要努力營造良好的心理氛圍
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不但要精心組織教學內容,積極改進教學方法,精心設置問題,還要堅持課堂教學的心理衛生原則。即應在愉悅性、激勵性、差異性、支援性為前提下,著力于通過情境等引發學生的興趣,讓歷史教學建立在快樂之上,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并在平等、民主、合作的基礎上建立師生關系。在課堂教學中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保持高度的學習注意力,學習情緒愉悅,對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正確的學習動機的形成起到了促進作用。
二、歷史課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策略
教師的教學魅力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學生對該門學科的重視程度和興趣。如果歷史教師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人格魅力,做到課堂上幽默風趣,課下平易近人,學生也會在喜歡教師的基礎上逐漸愛上歷史學習。因此,如果教學是蓋一座大廈,那么師生關系就是這座大廈的地基,沒有好的師生關系,無法蓋起一座高樓大廈。教師一是要用愛心和耐心感化學生,二是要通過談心、觀察等方式,了解學生,找準學生的心理需求點,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
1.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
初中階段的學生在心理發展上存在了成熟化與幼稚性并存的現象,一方面,他們的思想、能力、知識儲備都不足,很多問題不能妥善解決。另一方面,他們的內心又非常敏感,渴望教師的尊重,需要獨立的空間和思想。因此,歷史教師在對待學生時要堅持“民主、平等、真誠”的原則,做到絕不勉強學生做他們不情愿的事情,絕不做侵犯學生的隱私,傷害學生人格尊嚴的事情,要通過說服、引導等辦法使學生心甘情愿地接受歷史教育、學習歷史知識。
2.滲透要講究有機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尋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合理滲透點可以依據教學的具體內容和這些內容所蘊含的可利用資源,不能只為了滲透而滲透,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歷史課程雖然含有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但也要因材施教,不能強行滲透,有些教好像為了完成某種“任務”而不論什么內容,也不論時間是否合適就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有些教師為了方便制作課件,尋找“滲透點”,這樣都會走進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誤區。教學中的內部滲透與整個學科教學的具體過程是緊扣的,是有機融合的,它貴在自然、貼切。
3.滲透要講究適度性
歷史課教學中課程本身的內在規定的知識性目標才是“主目標”,而心理健康教育目標是“副目標”“輔目標”。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學中應“適時有度”,即在一節課中,時間是40分鐘,其中如果有20分鐘以上集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時間就有點過長,也達不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使這節課變成了心理健康教育課而不是學科滲透了,因此,要“適時”。與此同時,“有度”主要指以下三點:(1)滲透目標不適合太高也不適合過低,即要注意滲透高度;(2)盡量考慮各層次學生的可接受性,并根據學生個性心理及個別差異循序漸進地滲透,即要注意滲透梯度;(3)教師要經常搜集學生的有關動態信息,并以此為依據調整滲透的策略,即要注意滲透效度。
4.滲透要講究靈活性
內容摘要:本文就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從課程標準到教材再到教學實際淺談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說明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重要地位,心理健康教育滲透了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的全過程。
關鍵詞:思想品德課;課程標準;教材;教學;心理健康
《九年義務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明確規定初中進行良好心理品質、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確思想方法的教育,把心理健康納入了學校德育體系,并作為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內容和重要任務。這一規定無論在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教材還是教學實際中都有充分的體現,可以說,心理健康教育滲透了思想品德課教學的全過程。
一、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中蘊含心理健康教育資源。
筆者對七級學生在成長中遇到的問題做了如下歸納:七年級學生遇到的主要問題是如何走向新的學習生活、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八年級學生處在青春期過渡階段,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處理學習分化、同學關系等各種心理矛盾;九年級學生面臨升學和就業,如何選擇和規劃未來,如何更好地認識社會、參與社會生活。以上這些都和心理健康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所以初中思想品德新課程標準在舊課程標準的基礎上在心理健康方面新增加和突出了以下教學內容:(1)正確認識自己;(2)認識生命的獨特性,珍愛生命;(3)了解自己的生理變化;(4)知道青春期心理衛生常識,調控好自己的心理沖動;(5)積極與同學,朋友交往,養成熱情開朗的性格;(6)正確認識與父母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7)認識情緒的多樣性,合理發泄自己的情緒;(8)學會區分情趣與興趣,追尋高雅的生活;(9)了解好奇與從眾心理,學會自我保護;(10)學會拒絕不良誘惑;(11)積極與教師交往,提高生活適應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12)學習在社會交往中養成寬容、謙讓、合作和共享等社會行為;(13)積極適應社會的發展與進步;(14)正確對待學習和生活壓力,提高心理承受力,做好升學和職業選擇的心理準備。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新課程標準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使學生養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樹立對學習、事業的堅定信心,把優良的品德轉化為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心理品質,始終保持樂觀的精神狀態,形成健康人格。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本身蘊含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
我們以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思想品德》(人教版)為例:七年級上下冊共有16課,分別是珍惜新起點、把握學習新節奏、珍愛生命、歡快的青春節拍、自我新期待、做情緒的主人、品味生活、學會拒絕、保護自我、珍惜無價的自尊、揚起自信的風帆、走向自立人生、人生當自強、為堅強喝彩、感受法律的尊嚴、法律護我成長??梢钥闯?,其中的絕大部分內容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八年級九年級思想品德課程中也有許多可利用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這些都為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可行性。
三.在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把握學生心態,引導中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和漸趨成熟。
在教學過程中,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發展規律,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有計劃、有步驟、分層次地實施心理素質培養,引導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和漸趨成熟。對此,本人就教學工作實際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 營造良好課堂教學環境。
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應該在課堂中營造師生關系和諧的良好教學環境。要做到師生關系和諧,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特別是在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心理環境時,教師要面向每一個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特別是那些品德、智力、心理不健全的學生。這是心理健康教育滲透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2.在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策略。
首先要講有機滲透。教師要根據教學的具體內容和內容所蘊含的可利用資源尋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合理滲透點,任何為滲透而滲透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策略就是“順其自然”.其次,要講究適度滲透。在具體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應“適時有度”。所謂“適時”,就是在一節課的有限時間內,花在集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只能利用5~15分鐘時間)。所謂“有度”,一是要注意滲透高度,即滲透目標不宜過高也不宜過低;二是要注意滲透梯度,即在了解學生個性心理及個別差異的基礎上,盡量考慮各層次學生的可接受性及滲透的循序漸進;三是要注意滲透效度,即教師要經常搜集學生的有關動態信息,適時調整滲透的策略。
3.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要適當巧移植。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有許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直接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有關,有許多知識點蘊涵著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教師應充分利用和發掘這一資源,通過適當的教學方式,進行巧妙的移植,以此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在新課教學的環節,老師可以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如小組討論、分組辯論、演小品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參與的主動性,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產生愉快、滿意、自信等積極的態度和體驗。
(1)心理測驗。借助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測驗及其他測評工具,有助于思想品德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有的放矢。
(2)角色的"移植"。根據活動需要,讓學生扮演活動中某一人物角色,按角色需要進行思考和體驗,揣摩該角色的思想和心理。發展良好的心理品質。心理短劇表演。例如:在講《老師伴我成長》時,設計了一個學生在超市遇到老師打招呼的短劇。讓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方式和老師打招呼。讓學生懂得和老師打招呼的正確方法。換位思考表演。初中生的自我意識在不斷增強,但常常以"自我"為中心,所以教師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問題,體驗他人的情感,正確對待自我。例如:讓學生說說自己是否被別人起過外號,是否被別人捉弄過,引導學生學會換位思考,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
(3)示范的作用。示范是一種借助于榜樣來學習或掌握新行為的方法。教學中,教師通過宣傳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輝形象,使學生認識到信念、精神的作用,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把榜樣的精神化入學生的人格培養之中。
(4)合作學習。學生要成為課堂的主人,就要在教師的指引下學會合作學習;教師要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學習機會,拓寬他們學習知識的渠道,幫助學生認識自我,認識他人和社會。例如,第二單元第四課《歡快的青春節拍》,首先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示自己收集的描寫青春的詞匯和顯示青春活力的圖片,再讓學生誦讀歌頌青春的優美詩歌和散文,并讓小組之間展開競賽,使學生充分體會到了青春的美好。在這一課時中,主要培養學生們的團結協作能力、應變能力、積極健康的人生態度。同時使一些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表演能力等也能夠表現出來,有利于學生良好品格的形成。
總之,思想品德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途徑。這不僅是因為學科課程標準、教材本身和學科教學本身所蘊含的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而且它確實對學生的心理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隨著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不斷滲透,不斷完善與發展,心理健康教育將進入每一個學校,進入每一間教室,進入每一個學生的心靈,最終定會走出一條現代教育觀念下的思想品德教育新路。
參考文獻:
[1] 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 思想品德教學心理學【M】林崇德 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1,7
【關鍵詞】初中政治;心理健康;滲透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7)12-0039-02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心理健康已經逐漸成為衡量個人綜合素質的重要標準。而對處于快速成長階段的初中生來說,在初中政治課教學中合理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眾所周知,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多數人的自身壓力也在不斷增多,而初中生更是如此,因為家庭、學校及個人等因素使其產生了嚴重的心理問題,不利于他們自身的全面發展。因此,各學校應在初中政治課教學中合理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內容,進而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和堅實的人格。
一、關于初中階段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分析
1. 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力量薄弱
根據相關調查數據分析可知,當前大多數初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都不具備較為專業的心理健康教師,雖然一部分學校有這一職位,但大多都是由其他部門調任過來的,自身不具備專業的心理健康知識和教學經驗。長此以往,心理健康教育自然也就成了空談,無法為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提供幫助。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并且在升學壓力越來越大的情況下,教師往往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選擇忽視,不對學生心理問題加以引導或是對學生心理問題疏導得不夠深入,只關注學生的綜合學習成績,甚至在課時緊張時還會占用正常的心理健康教育課時間。除此之外,還有部分教師自身心理也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無法放下身段,跟學生展開深入的溝通交流,往往都是高高在上,不能聽取學生的觀點看法,進而導致學生的心理問題愈加嚴重。
3. 家庭教育給學生心理健康帶來的影響
大多數家長由于受到社會環境和獨生子女觀念的影響,重視孩子的物質生活和學習成績,忽視心理健康,很少有人和孩子進行深入交流,致使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得不到應有的重視。
4. 不良社會環境給初中學生心理健康造成的影響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傳播的途徑也日益廣泛,進而導致一些不良的社會現象層出不窮,對初中階段的青少年帶來了嚴重的不利影響,如逃學、酗酒、打架及吸毒等,個別學生甚至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
二、關于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重要性分析
1. 有利于促進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正常發展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大多數初中生的生理成熟較早,但心理卻嚴重落后,具有嚴重的依賴性、幼稚性等特點。同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往往過于重視學生的生理發展情況,忽視了其心理方面的成長教育,進而使其生理發展和心理發展沒有實現有效統一。因此,對初中階段的學生實行心理健康教育勢在必行。
2. 有利于促進初中生綜合素質的健康發展
當下,初中生逃學、厭學及頂撞教師等現象較為普遍,而導致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出現偏差,進而使其做出了一些極端的行為,尤其是大多數獨生子女自身存在著自私、偏僻、驕縱及心胸狹窄等特點,在實際生活及學習中缺乏面對困難的勇氣和決心。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進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3. 有利于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不但能對學生進行知識方面的指導學習,更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從而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由此可知,對初中階段的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前提條件。
三、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政治課教學中的有效滲透
1. 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初中政治課教師若想取得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就要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及時改變教師自身的角色,引導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而最大限度地帶動學生積極學習。例如:在教學第六課“豐富多樣的情緒”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目前的實際學習情況,如考試后的失利、家庭帶來的負面影響及學習成績的小進步等情緒,適當引入“一位鋼琴家”的故事:“一個鋼琴家來到一個城市進行演奏,哪知道,第一次演奏,觀眾僅僅四成,這對于鋼琴家來說實在是非常丟臉的事,也容易對其日后的演奏產生負面影響,影響其自身演奏情緒,致使演奏質量大大降低。然而那位演奏家卻沒有為此而感到難堪,而是對觀眾說:‘你們這個城市很有錢啊,一個人都能訂到2個座位’,觀眾們聽聞先是一愣,后來則是會心一笑,為鋼琴家的幽默和樂觀鼓掌?!蓖ㄟ^這種方式的教學不但能有效緩解課堂氛圍,培養學生養成正確看待事物的心態,還能使師生之間的情感得到良好的融洽,進而達到初中政治課教學的最終目的。
2. 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深入挖掘心理健康教育
在目前的初中政治課教學中,大多數教材都包含著關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內容,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可以帶領學生對其進行深入挖掘,進而促使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例如:在教學“為堅強喝彩”一課時,教師可以充分發揮網絡多媒體的優勢,為學生播放《最初的夢想》這一首歌曲,“最初的夢想緊握在手上,最想要去的地方,怎么能在半路就返航,最初的夢想絕對會達到,實現了真的渴望,才能算到過了天堂”。歌詞激昂澎湃,聽完之后,大多數學生都陷入了沉思安o之中。這時教師再對學生進行提問:“大家從這首歌曲中體會到了什么情感?聽完之后自己有什么感悟?”學生在短暫的思考之后就會踴躍發言,最后教師再進行適當的引導:人生路途中總會遇到一些困難,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連面對它的勇氣和決心都沒有,即使失敗了,也要堅強地面對,不放棄總會成功。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展開了有效的政治教學,便于其對政治內容進行理解,還對學生進行了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其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3. 做到因材施教,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進行初中政治課教學時,教師要以學生的個性特點為基礎,精心設計具體的教學方案,進而充分發揮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使其主動融合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并且教師也可以積極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和活動展開教學,定期開展各種形式的主題會、演講會及談論會等,以此來達到課堂教學的目的。例如:在學習“友好交往禮為先”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自身平時與朋友進行交往的事例,以演講的方式展開,如課堂教學之前安排學生制作一份“我是如何與人交往”演講文稿,通過不同學生的演講敘述,可以讓我們了解到“金錢并不是衡量一切的基礎,只有以禮為先才能鞏固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進而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及道德觀。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有效激發學生對初中政治學習的熱情和興趣,還能逐漸提高其主動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心理素質,實現政治教學的最佳效果。
現階段,隨著初中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日益突出,在初中政治課教學中合理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就成為一個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不但要關注學生政治知識的提高,更要對其心理健康的發展加以重視,使初中生時刻保持積極樂觀的心理進行日常學習,從而促進初中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車玉雪.在初中政治課堂上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12,(7):87.
[2] 于海濤.試論初中政治課程改革教學的創新策略[J].卷宗,2016,6(6):511.
[3] 王莉.初中政治有效教學方法初探[J].學理論,2012,(31):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