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30 15:14:00
序論:在您撰寫視覺傳達設計現狀和前景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論文摘要]本文從探討在當代中國科學構建視覺傳達美學觀的意義出發,展開闡述了在當今視覺傳達美學標準混亂的狀況下如何構建更科學、更優良的美學觀,在此基礎上積極展望我國視覺傳達設計的良好秩序和美好前景。
隨著社會的信息化進程,作為信息傳播重要手段之一的視覺傳達行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當代中國,視覺傳達作為一個新型且處于上升階段的學科和行業,在自身發展表面繁榮的掩蓋之下,其實呈現的是美學標準的混亂缺失和美學價值的良莠不齊?!皟让馈钡娜笔?,必然制約視覺傳達設計在社會范圍內的發展狀態,最終影響其學科及行業的生命力甚至扼殺之。科學構建中國當代視覺傳達美學觀,不僅是視覺傳達發展的內在要求,更是推動中國當代視覺傳達走向真正繁榮的當務之需。
一、科學構建中國當代視覺傳達美學觀的意義
科學構建中國當代視覺傳達美學觀有何意義,這個問題,需要從中國當代視覺傳達的發展現狀說起。
從廣義的范圍來說,視覺傳達設計包括所有利用視覺符號來進行信息傳遞的設計,但從狹義范圍來說,今天視覺傳達學科的主要內容依然是“graphic design”,即大家通常認知的“平面設計”。從廣義角度來說,因其所包含的內容在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拓展,尚無準確的外延和確切的定義,故而我們對其現狀的分析先從其較為嚴謹的狹義范圍說起。從形態的角度看,視覺傳達設計包括構造形態和應用形態兩大部分。構造形態包括字體、標志、插圖、設計影像、電腦圖形、動態圖像和設計編排;應用形態包括廣告設計、包裝設計、書籍設計、展示設計、企業形象一體化(ci)設計和多媒體傳達設計等。這些形態之中,對我國社會生活環境中廣大受眾影響較大的當屬熔鑄構造形態于其內的應用形態中的廣告設計、包裝設計、書籍設計、展示設計、vi設計等。這些設計形態基于一定的信息傳播目的,借助不同的傳達形式,廣泛而深刻地投入到社會生活中并對受眾的身心狀態起到了極大的影響和誘導作用。
綜觀以上各種形態的視覺傳達作品,不難發現,雖其傳達形式和內容不同,但總的風格類型不外乎以下幾種:
(一)傳統風格
因循中國傳統裝飾風格,將中國元素注入各類現代設計之中,使之呈現一種本土氣息的設計面貌。而此類風格的作品中,有些彰顯了中國元素的獨特魅力,成為此類風格中的上乘之作;而有的則淪為守舊之作,缺乏新意。
(二)外來風格
外來風格類的作品,吸收借鑒西方或日韓等國家的設計風格,體現出極強的現代個性。但這類作品中,亦有優質而凝聚著內在設計力度的佳作,和一些僅在畫面充斥喧囂著浮躁前衛的形式感的、不知所云的模仿之作。
(三)其他風格
其他一些風格的作品群中,其實是孕育新風格的蚌床,充滿著探索和嘗試的無限可能性。但也帶有一定的模糊性,需要在不斷的設計實踐中拔高,確立自我。
追根溯源,我們不難發現,上述情況的出現主要是由于視覺傳達學科在我國屬于一個亦古老亦新興的行業。如廣告、包裝等,在我國古代其實早已出現。如唐代詩人杜牧有詩云:“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這個“酒旗”其實就是我國廣告的初始形態。又如北宋時濟南劉家功夫針鋪商標拓本,其實也即我國古代附帶商業價值包裝的早期形態。然而這些視覺傳達的早期形式雖然存在于我國商業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中,但其作為一門學科或行業體系的形成卻是在西方社會,我國的視覺傳達學科和行業體系是從西方社會移植而來的。
移植而來的學科生命體在與中國本土文化相融合的過程中必然會引起一些混亂的反應,這表現在,一方面,原有的內在美學標準部分喪失;另一方面,本土化的美學標準尚未確立?;诖?,是中外混雜之下的美學標準的混亂。視覺傳達設計歸根結底是一種藝術門類,其內在美學體系的混亂,必然就造成了其外在形式的混亂發展,這是事物發展必然的內在規律。而時代經濟發展需要的契機,加劇了其混亂發展,也為科學構建中國當代視覺傳達美學觀的形成準備了一個充分的醞釀期。
二、如何構建科學的中國當代視覺傳達美學觀
科學構建中國當代視覺傳達美學觀,我們首先需要對視覺傳達在當代中國的發展狀況有一個深刻而清楚的透視,之后,再根據其實際特點,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對待,修正各種混雜的觀念并使其形成體系。
視覺傳達在當代中國的發展狀況,如前所述,處于一個假性繁榮的階段。其“繁榮”是·由于當代社會的商業化和信息化的推動和催化作用。是商業信息社會的必然要求;而所謂“假性繁榮”則指它是在一種中外設計觀念混雜、設計風格混亂、美學內涵半缺失的狀態下取得自身的自發發展的,缺乏科學美學觀的指導。特別是商業視覺傳達方面,其商業味道漸濃,形式感越來越強,內在的文化藝術性則日漸缺失,藝術形式淪為商業目的的載體。而這些,都是美學觀缺失或沙化的直接反映和后果。在認識到并承認這個現實之后,我們需要直面這個事實,既不要抱怨,也不要沮喪,而是要以端正的心態接受這個事物發展的必經過程,同時還要以科學的頭腦、正確的態度去理清現狀,糾正其不良傾向,引導其樹立科學的美學觀。
由前面可知,我國視覺傳達設計界多種風格并存,既有中國傳統風格的,也有外來風格的,還有其他自發形成帶有一定模糊性的尚未定性的風格。多種風格并存向來也是藝術發展的一個必然格局,我們不可能抹殺其中任何一部分而搞成整齊劃一的模式,故而就需要在“多元共生”的基礎上形成“和而不同”的局面,在各個風格類型內部促進其優勝劣汰。另一方面,不要過多地去扼殺新的嘗試和追求,設計界同繪畫界一樣,歷來就是在各種風格的激蕩交替中獲得自身的長足發展的。但并不是說要受眾縱容和忍讓一些一而再、再而三的無謂無益的嘗試,而是在堅守視覺傳達的文化藝術性的根基上,仍然堅持真善美的原則,簡化和美化視覺傳達的語言和外在表現形式。在傳播各種社會、商業信息的同時,使其形成一種優秀的文化藝術載體,使人們更樂意、更健康地接受其攜帶的內在的各種價值觀,而不僅僅是鴉片性質的消費觀的傳播。
科學構建中國當代視覺傳達美學觀,使其成為引領社會文化和時代精神的良性誘導,以其內在的優秀文化和精神清華,來協助創建科學和諧、秩序盎然的社會精神文化生活環境。
三、科學構建中國當代視覺傳達美學觀之前景
構建科學的美學觀,首先有助于中國當代視覺傳達成為有根基、有內在生命力的學科體系和行業體系,走向良性有序的發展軌道。視覺傳達設計最終要在當代中國走出自己的發展道路,獲得本土生命力,和中國傳統設計元素相結合,與世界設計相融合,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生命體和風格特點,并在世界設計領域確立一枝獨秀的地位。
其次,構建科學的美學觀,有助于中國當代視覺傳達設計在社會環境范圍建立起科學的、優秀的視覺秩序,消除視覺污染,美化視覺環境。在科學的美學觀的正確引導之下,中國當代的視覺傳達設計必將成為一種優秀的設計門類和行業,在社會范圍內起到優秀的文化藝術誘導作用,在美化社會環境的同時,對視覺環境和精神氛圍起到優化建設作用??茖W構建中國當代視覺傳達美學觀,使中國視覺傳達走上良性發展的道路,有利于視覺傳達設計在當代中國取得一個優化、長足的發展,走進視覺傳達設計在當代中國真正繁榮的生命階段。
[參考文獻]
[論文摘要]本文從探討在當代中國科學構建視覺傳達美學觀的意義出發,展開闡述了在當今視覺傳達美學標準混亂的狀況下如何構建更科學、更優良的美學觀,在此基礎上積極展望我國視覺傳達設計的良好秩序和美好前景。
隨著社會的信息化進程,作為信息傳播重要手段之一的視覺傳達行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當代中國,視覺傳達作為一個新型且處于上升階段的學科和行業,在自身發展表面繁榮的掩蓋之下,其實呈現的是美學標準的混亂缺失和美學價值的良莠不齊。“內美”的缺失,必然制約視覺傳達設計在社會范圍內的發展狀態,最終影響其學科及行業的生命力甚至扼殺之??茖W構建中國當代視覺傳達美學觀,不僅是視覺傳達發展的內在要求,更是推動中國當代視覺傳達走向真正繁榮的當務之需。
一、科學構建中國當代視覺傳達美學觀的意義
科學構建中國當代視覺傳達美學觀有何意義,這個問題,需要從中國當代視覺傳達的發展現狀說起。
從廣義的范圍來說,視覺傳達設計包括所有利用視覺符號來進行信息傳遞的設計,但從狹義范圍來說,今天視覺傳達學科的主要內容依然是“Graphic Design”,即大家通常認知的“平面設計”。從廣義角度來說,因其所包含的內容在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拓展,尚無準確的外延和確切的定義,故而我們對其現狀的分析先從其較為嚴謹的狹義范圍說起。從形態的角度看,視覺傳達設計包括構造形態和應用形態兩大部分。構造形態包括字體、標志、插圖、設計影像、電腦圖形、動態圖像和設計編排;應用形態包括廣告設計、包裝設計、書籍設計、展示設計、企業形象一體化(cI)設計和多媒體傳達設計等。這些形態之中,對我國社會生活環境中廣大受眾影響較大的當屬熔鑄構造形態于其內的應用形態中的廣告設計、包裝設計、書籍設計、展示設計、VI設計等。這些設計形態基于一定的信息傳播目的,借助不同的傳達形式,廣泛而深刻地投入到社會生活中并對受眾的身心狀態起到了極大的影響和誘導作用。
綜觀以上各種形態的視覺傳達作品,不難發現,雖其傳達形式和內容不同,但總的風格類型不外乎以下幾種:
(一)傳統風格
因循中國傳統裝飾風格,將中國元素注入各類現代設計之中,使之呈現一種本土氣息的設計面貌。而此類風格的作品中,有些彰顯了中國元素的獨特魅力,成為此類風格中的上乘之作;而有的則淪為守舊之作,缺乏新意。
(二)外來風格
外來風格類的作品,吸收借鑒西方或日韓等國家的設計風格,體現出極強的現代個性。但這類作品中,亦有優質而凝聚著內在設計力度的佳作,和一些僅在畫面充斥喧囂著浮躁前衛的形式感的、不知所云的模仿之作。
(三)其他風格
其他一些風格的作品群中,其實是孕育新風格的蚌床,充滿著探索和嘗試的無限可能性。但也帶有一定的模糊性,需要在不斷的設計實踐中拔高,確立自我。
追根溯源,我們不難發現,上述情況的出現主要是由于視覺傳達學科在我國屬于一個亦古老亦新興的行業。如廣告、包裝等,在我國古代其實早已出現。如唐代詩人杜牧有詩云:“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這個“酒旗”其實就是我國廣告的初始形態。又如北宋時濟南劉家功夫針鋪商標拓本,其實也即我國古代附帶商業價值包裝的早期形態。然而這些視覺傳達的早期形式雖然存在于我國商業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中,但其作為一門學科或行業體系的形成卻是在西方社會,我國的視覺傳達學科和行業體系是從西方社會移植而來的。
移植而來的學科生命體在與中國本土文化相融合的過程中必然會引起一些混亂的反應,這表現在,一方面,原有的內在美學標準部分喪失;另一方面,本土化的美學標準尚未確立?;诖?,是中外混雜之下的美學標準的混亂。視覺傳達設計歸根結底是一種藝術門類,其內在美學體系的混亂,必然就造成了其外在形式的混亂發展,這是事物發展必然的內在規律。而時代經濟發展需要的契機,加劇了其混亂發展,也為科學構建中國當代視覺傳達美學觀的形成準備了一個充分的醞釀期。 轉貼于 二、如何構建科學的中國當代視覺傳達美學觀
科學構建中國當代視覺傳達美學觀,我們首先需要對視覺傳達在當代中國的發展狀況有一個深刻而清楚的透視,之后,再根據其實際特點,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對待,修正各種混雜的觀念并使其形成體系。
視覺傳達在當代中國的發展狀況,如前所述,處于一個假性繁榮的階段。其“繁榮”是·由于當代社會的商業化和信息化的推動和催化作用。是商業信息社會的必然要求;而所謂“假性繁榮”則指它是在一種中外設計觀念混雜、設計風格混亂、美學內涵半缺失的狀態下取得自身的自發發展的,缺乏科學美學觀的指導。特別是商業視覺傳達方面,其商業味道漸濃,形式感越來越強,內在的文化藝術性則日漸缺失,藝術形式淪為商業目的的載體。而這些,都是美學觀缺失或沙化的直接反映和后果。在認識到并承認這個現實之后,我們需要直面這個事實,既不要抱怨,也不要沮喪,而是要以端正的心態接受這個事物發展的必經過程,同時還要以科學的頭腦、正確的態度去理清現狀,糾正其不良傾向,引導其樹立科學的美學觀。
由前面可知,我國視覺傳達設計界多種風格并存,既有中國傳統風格的,也有外來風格的,還有其他自發形成帶有一定模糊性的尚未定性的風格。多種風格并存向來也是藝術發展的一個必然格局,我們不可能抹殺其中任何一部分而搞成整齊劃一的模式,故而就需要在“多元共生”的基礎上形成“和而不同”的局面,在各個風格類型內部促進其優勝劣汰。另一方面,不要過多地去扼殺新的嘗試和追求,設計界同繪畫界一樣,歷來就是在各種風格的激蕩交替中獲得自身的長足發展的。但并不是說要受眾縱容和忍讓一些一而再、再而三的無謂無益的嘗試,而是在堅守視覺傳達的文化藝術性的根基上,仍然堅持真善美的原則,簡化和美化視覺傳達的語言和外在表現形式。在傳播各種社會、商業信息的同時,使其形成一種優秀的文化藝術載體,使人們更樂意、更健康地接受其攜帶的內在的各種價值觀,而不僅僅是鴉片性質的消費觀的傳播。
科學構建中國當代視覺傳達美學觀,使其成為引領社會文化和時代精神的良性誘導,以其內在的優秀文化和精神清華,來協助創建科學和諧、秩序盎然的社會精神文化生活環境。
三、科學構建中國當代視覺傳達美學觀之前景
構建科學的美學觀,首先有助于中國當代視覺傳達成為有根基、有內在生命力的學科體系和行業體系,走向良性有序的發展軌道。視覺傳達設計最終要在當代中國走出自己的發展道路,獲得本土生命力,和中國傳統設計元素相結合,與世界設計相融合,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生命體和風格特點,并在世界設計領域確立一枝獨秀的地位。
其次,構建科學的美學觀,有助于中國當代視覺傳達設計在社會環境范圍建立起科學的、優秀的視覺秩序,消除視覺污染,美化視覺環境。在科學的美學觀的正確引導之下,中國當代的視覺傳達設計必將成為一種優秀的設計門類和行業,在社會范圍內起到優秀的文化藝術誘導作用,在美化社會環境的同時,對視覺環境和精神氛圍起到優化建設作用??茖W構建中國當代視覺傳達美學觀,使中國視覺傳達走上良性發展的道路,有利于視覺傳達設計在當代中國取得一個優化、長足的發展,走進視覺傳達設計在當代中國真正繁榮的生命階段。
[參考文獻]
關鍵詞:新媒介;視覺傳達設計;研究與分析
中圖分類號:J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4)06-0286-01
在新媒介環境下,各種藝術形態的視覺傳達設計理念不斷侵入傳統設計格局,從數字技術演變而成的平面設計理念已無法適用于現階段媒體傳播需求。從發展前景上看,信息圖像、電子圖像、激光圖像等視覺傳達設計模式的傳媒價值更高。
一、新媒介視角下視覺傳達設計發展現狀分析
與藝術創作不同,視覺傳達設計是通過平面修飾信息,改變信息原有的傳播表現,突出信息的視覺傳播效果,讓人們在感知信息互動性能的同時,感受到新媒介藝術在色彩運用上、圖像合成上、影像資料編輯上的突出作用。以往,視覺傳達設計注重于平面設計與信息賦予,從多元化的語言詞匯中找到具有功能性的視覺圖像是非常困難的,在新媒體藝術的促進下,視覺傳達設計慢慢轉變了其設計理念,在平面設計的基礎上,又引進了多功能、個性化、多視角的視覺設計模型。瀏覽、閱讀內容會按照預先設計的信息按次序呈現給觀眾,在固定編輯體系中展現設計思維能力和平面設計風格。
二、基于二維碼外觀形態設計研究視覺傳達設計的發展特征
在二維空間上,傳統設計理念對包裝圖書的形象設計能力突出,文字編輯、色彩點綴、圖形組合等手段都可以突出視覺傳達效果。信息在傳遞的過程中會呈現出多種形態,所以設計理念、圖像結構、傳遞效率是影響視覺傳達設計的重要內容。平面設計發展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靜態向動態
人們長時間接受靜態圖像信息會產生一定的審美疲勞,視覺信息在固定框架內所展現出來的感染力被大大削弱,所以在新媒介藝術的促進作用下,平面設計的主體逐漸轉變成了動態設計,動態信息在給人帶來新鮮感的同時,也能豐富信息的內涵和意義。雖然二維碼外觀形態設計所體現的是一種靜態視覺設計,但在虛擬環境中,其設計內部隱含的動態元素非常多。人們在虛擬購物環境、溝通平臺上使用二維碼進行信息驗證,其構圖的動態可能性非常多。因此,二維碼虛擬構圖形式對促進靜態平面設計向動態平面設計轉化具有積極作用。
(二)多元化設計
科技與藝術的結合使得現階段視覺傳達設計格局更加豐滿,呈現出一種良好的發展態勢。打破固定界限,讓設計師在賦予其良好信息能力的同時,具有高超的傳播效果是多元化設計的重要目標。二維碼外觀形態設計是多元化設計中做成功的案例之一,從科學的角度講,二維碼所代表的信息含義獨一無二,信息的準確性非常高。目前很多大型認證服務平臺都開始引用二維碼識別技術,由此可見,二維碼在信息表達上傳送的功能性極強。從藝術角度講,二維碼外觀形態不易被人們記住,其設計的表象內容并不直觀,但是在復雜的亂碼條紋中人們能夠尋找到不同種類的視覺傳播理念
(三)物質性設計向非物質性設計
新媒體環境下,計算機在設計領域中的主導地位越來越明顯,信息從物質形態向非物質形態的轉變,標志著大多數視覺設計手段已經通過計算機來完成,如果但就圖形信息的內容價值上來分析,二維碼的非物質價值非常高,虛擬設計作品作為一種服務性信息設計內容呈現在大眾面前,這種特立獨行的設計模式給視覺傳達設計開辟了一條新的發展道路。與此同時,二維碼設計還充分利用了平面設計信息的交互功能,改變了傳統“填鴨式”信息造成的傳播障礙,讓人們更加關注于信息傳播的形式,而不對信息的視覺效果產生過分的需求。新媒體與網絡的聯合發展,二維碼外觀形態設計的信息傳播價值、認證價值大大提升,從交互體驗上來講,公眾對這種設計模式的認可程度很高。由此可見,計師要將事物變成虛擬的數碼編號,可以通過構圖版式、線條輪廓、借助數字、色彩和圖形技術手法來虛擬現實。
結論:通過上文對視覺傳達設計以及二維碼外觀形態內容進行系統分析可知,從傳媒藝術角度上分析,二維碼設計滿足了新媒介環境信息傳播的需求,讓傳媒信息更具真實性、更具準確性。無論是平面設計還是外觀形態設計,二維碼都能夠滿足設計師的設計要求,也能滿足公眾對新媒介信息的需求。綜上所述,在新媒介環境下,二維碼外觀形態平面設計項目的發展前景會越來越大,具有虛擬特征的視覺傳達效果,在當今社會中的研究價值也會越來越高。
參考文獻:
[1]何贊.論新媒介視覺傳達設計發展中的媒介和發展中的視覺傳達設計[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3(09):119-124.
關鍵詞:新媒介;視覺傳達設計;研究與分析
中圖分類號:J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4)06-0286-01
在新媒介環境下,各種藝術形態的視覺傳達設計理念不斷侵入傳統設計格局,從數字技術演變而成的平面設計理念已無法適用于現階段媒體傳播需求。從發展前景上看,信息圖像、電子圖像、激光圖像等視覺傳達設計模式的傳媒價值更高。
一、新媒介視角下視覺傳達設計發展現狀分析
與藝術創作不同,視覺傳達設計是通過平面修飾信息,改變信息原有的傳播表現,突出信息的視覺傳播效果,讓人們在感知信息互動性能的同時,感受到新媒介藝術在色彩運用上、圖像合成上、影像資料編輯上的突出作用。以往,視覺傳達設計注重于平面設計與信息賦予,從多元化的語言詞匯中找到具有功能性的視覺圖像是非常困難的,在新媒體藝術的促進下,視覺傳達設計慢慢轉變了其設計理念,在平面設計的基礎上,又引進了多功能、個性化、多視角的視覺設計模型。瀏覽、閱讀內容會按照預先設計的信息按次序呈現給觀眾,在固定編輯體系中展現設計思維能力和平面設計風格。
二、基于二維碼外觀形態設計研究視覺傳達設計的發展特征
在二維空間上,傳統設計理念對包裝圖書的形象設計能力突出,文字編輯、色彩點綴、圖形組合等手段都可以突出視覺傳達效果。信息在傳遞的過程中會呈現出多種形態,所以設計理念、圖像結構、傳遞效率是影響視覺傳達設計的重要內容。平面設計發展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靜態向動態
人們長時間接受靜態圖像信息會產生一定的審美疲勞,視覺信息在固定框架內所展現出來的感染力被大大削弱,所以在新媒介藝術的促進作用下,平面設計的主體逐漸轉變成了動態設計,動態信息在給人帶來新鮮感的同時,也能豐富信息的內涵和意義。雖然二維碼外觀形態設計所體現的是一種靜態視覺設計,但在虛擬環境中,其設計內部隱含的動態元素非常多。人們在虛擬購物環境、溝通平臺上使用二維碼進行信息驗證,其構圖的動態可能性非常多。因此,二維碼虛擬構圖形式對促進靜態平面設計向動態平面設計轉化具有積極作用。
(二)多元化設計
科技與藝術的結合使得現階段視覺傳達設計格局更加豐滿,呈現出一種良好的發展態勢。打破固定界限,讓設計師在賦予其良好信息能力的同時,具有高超的傳播效果是多元化設計的重要目標。二維碼外觀形態設計是多元化設計中做成功的案例之一,從科學的角度講,二維碼所代表的信息含義獨一無二,信息的準確性非常高。目前很多大型認證服務平臺都開始引用二維碼識別技術,由此可見,二維碼在信息表達上傳送的功能性極強。從藝術角度講,二維碼外觀形態不易被人們記住,其設計的表象內容并不直觀,但是在復雜的亂碼條紋中人們能夠尋找到不同種類的視覺傳播理念
(三)物質性設計向非物質性設計
關鍵詞:科學構建 視覺傳達 美學觀
隨著社會的信息化進程,作為信息傳播重要手段之一的視覺傳達行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當代中國,視覺傳達作為一個新型且處于上升階段的學科和行業,在自身發展表面繁榮的掩蓋之下,其實呈現的是美學標準的混亂缺失和美學價值的良莠不齊?!皟让馈钡娜笔В厝恢萍s視覺傳達設計在社會范圍內的發展狀態,最終影響其學科及行業的生命力甚至扼殺之。科學構建中國當代視覺傳達美學觀,不僅是視覺傳達發展的內在要求,更是推動中國當代視覺傳達走向真正繁榮的當務之需。
一、科學構建中國當代視覺傳達美學觀的意義
科學構建中國當代視覺傳達美學觀有何意義,這個問題,需要從中國當代視覺傳達的發展現狀說起。
從廣義的范圍來說,視覺傳達設計包括所有利用視覺符號來進行信息傳遞的設計,但從狹義范圍來說,今天視覺傳達學科的主要內容依然是“Graphic Design”,即大家通常認知的“平面設計”。從廣義角度來說,因其所包含的內容在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拓展,尚無準確的外延和確切的定義,故而我們對其現狀的分析先從其較為嚴謹的狹義范圍說起。從形態的角度看,視覺傳達設計包括構造形態和應用形態兩大部分。構造形態包括字體、標志、插圖、設計影像、電腦圖形、動態圖像和設計編排;應用形態包括廣告設計、包裝設計、書籍設計、展示設計、企業形象一體化(cI)設計和多媒體傳達設計等。這些形態之中,對我國社會生活環境中廣大受眾影響較大的當屬熔鑄構造形態于其內的應用形態中的廣告設計、包裝設計、書籍設計、展示設計、VI設計等。這些設計形態基于一定的信息傳播目的,借助不同的傳達形式,廣泛而深刻地投入到社會生活中并對受眾的身心狀態起到了極大的影響和誘導作用。
綜觀以上各種形態的視覺傳達作品,不難發現,雖其傳達形式和內容不同,但總的風格類型不外乎以下幾種:
(一)傳統風格
因循中國傳統裝飾風格,將中國元素注入各類現代設計之中,使之呈現一種本土氣息的設計面貌。而此類風格的作品中,有些彰顯了中國元素的獨特魅力,成為此類風格中的上乘之作;而有的則淪為守舊之作,缺乏新意。
(二)外來風格
外來風格類的作品,吸收借鑒西方或日韓等國家的設計風格,體現出極強的現代個性。但這類作品中,亦有優質而凝聚著內在設計力度的佳作,和一些僅在畫面充斥喧囂著浮躁前衛的形式感的、不知所云的模仿之作。
(三)其他風格
其他一些風格的作品群中,其實是孕育新風格的蚌床,充滿著探索和嘗試的無限可能性。但也帶有一定的模糊性,需要在不斷的設計實踐中拔高,確立自我。
追根溯源,我們不難發現,上述情況的出現主要是由于視覺傳達學科在我國屬于一個亦古老亦新興的行業。如廣告、包裝等,在我國古代其實早已出現。如唐代詩人杜牧有詩云:“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這個“酒旗”其實就是我國廣告的初始形態。又如北宋時濟南劉家功夫針鋪商標拓本,其實也即我國古代附帶商業價值包裝的早期形態。然而這些視覺傳達的早期形式雖然存在于我國商業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中,但其作為一門學科或行業體系的形成卻是在西方社會,我國的視覺傳達學科和行業體系是從西方社會移植而來的。
移植而來的學科生命體在與中國本土文化相融合的過程中必然會引起一些混亂的反應,這表現在,一方面,原有的內在美學標準部分喪失;另一方面,本土化的美學標準尚未確立?;诖?,是中外混雜之下的美學標準的混亂。視覺傳達設計歸根結底是一種藝術門類,其內在美學體系的混亂,必然就造成了其外在形式的混亂發展,這是事物發展必然的內在規律。而時代經濟發展需要的契機,加劇了其混亂發展,也為科學構建中國當代視覺傳達美學觀的形成準備了一個充分的醞釀期。
二、如何構建科學的中國當代視覺傳達美學觀
關鍵詞:科學構建 視覺傳達 美學觀
隨著社會的信息化進程,作為信息傳播重要手段之一的視覺傳達行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當代中國,視覺傳達作為一個新型且處于上升階段的學科和行業,在自身發展表面繁榮的掩蓋之下,其實呈現的是美學標準的混亂缺失和美學價值的良莠不齊。“內美”的缺失,必然制約視覺傳達設計在社會范圍內的發展狀態,最終影響其學科及行業的生命力甚至扼殺之??茖W構建中國當代視覺傳達美學觀,不僅是視覺傳達發展的內在要求,更是推動中國當代視覺傳達走向真正繁榮的當務之需。
一、科學構建中國當代視覺傳達美學觀的意義
科學構建中國當代視覺傳達美學觀有何意義,這個問題,需要從中國當代視覺傳達的發展現狀說起。
從廣義的范圍來說,視覺傳達設計包括所有利用視覺符號來進行信息傳遞的設計,但從狹義范圍來說,今天視覺傳達學科的主要內容依然是“Graphic Design”,即大家通常認知的“平面設計”。從廣義角度來說,因其所包含的內容在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拓展,尚無準確的外延和確切的定義,故而我們對其現狀的分析先從其較為嚴謹的狹義范圍說起。從形態的角度看,視覺傳達設計包括構造形態和應用形態兩大部分。構造形態包括字體、標志、插圖、設計影像、電腦圖形、動態圖像和設計編排;應用形態包括廣告設計、包裝設計、書籍設計、展示設計、企業形象一體化(cI)設計和多媒體傳達設計等。這些形態之中,對我國社會生活環境中廣大受眾影響較大的當屬熔鑄構造形態于其內的應用形態中的廣告設計、包裝設計、書籍設計、展示設計、VI設計等。這些設計形態基于一定的信息傳播目的,借助不同的傳達形式,廣泛而深刻地投入到社會生活中并對受眾的身心狀態起到了極大的影響和誘導作用。
綜觀以上各種形態的視覺傳達作品,不難發現,雖其傳達形式和內容不同,但總的風格類型不外乎以下幾種:
(一)傳統風格
因循中國傳統裝飾風格,將中國元素注入各類現代設計之中,使之呈現一種本土氣息的設計面貌。而此類風格的作品中,有些彰顯了中國元素的獨特魅力,成為此類風格中的上乘之作;而有的則淪為守舊之作,缺乏新意。
(二)外來風格
外來風格類的作品,吸收借鑒西方或日韓等國家的設計風格,體現出極強的現代個性。但這類作品中,亦有優質而凝聚著內在設計力度的佳作,和一些僅在畫面充斥喧囂著浮躁前衛的形式感的、不知所云的模仿之作。
(三)其他風格
其他一些風格的作品群中,其實是孕育新風格的蚌床,充滿著探索和嘗試的無限可能性。但也帶有一定的模糊性,需要在不斷的設計實踐中拔高,確立自我。
追根溯源,我們不難發現,上述情況的出現主要是由于視覺傳達學科在我國屬于一個亦古老亦新興的行業。如廣告、包裝等,在我國古代其實早已出現。如唐代詩人杜牧有詩云:“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這個“酒旗”其實就是我國廣告的初始形態。又如北宋時濟南劉家功夫針鋪商標拓本,其實也即我國古代附帶商業價值包裝的早期形態。然而這些視覺傳達的早期形式雖然存在于我國商業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中,但其作為一門學科或行業體系的形成卻是在西方社會,我國的視覺傳達學科和行業體系是從西方社會移植而來的。
移植而來的學科生命體在與中國本土文化相融合的過程中必然會引起一些混亂的反應,這表現在,一方面,原有的內在美學標準部分喪失;另一方面,本土化的美學標準尚未確立。基于此,是中外混雜之下的美學標準的混亂。視覺傳達設計歸根結底是一種藝術門類,其內在美學體系的混亂,必然就造成了其外在形式的混亂發展,這是事物發展必然的內在規律。而時代經濟發展需要的契機,加劇了其混亂發展,也為科學構建中國當代視覺傳達美學觀的形成準備了一個充分的醞釀期。
二、如何構建科學的中國當代視覺傳達美學觀
關鍵詞:高等職業院校 視覺傳達 人才培養 現狀
一、高等職業院校視覺傳達專業教學的現狀
視覺傳達設計是一種信息載體,以設計信息組合而成的具有傳播性圖像的一門藝術學科。根據市場所需培養專業化的人才,定位于為市場輸送一流的,既有藝術知識、又有技術知識的交叉復合型“設計精英”。可對于當前很多某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畢業生在工作選擇方面,問到自己應聘的崗位工作,在設計、媒介、策略、文案、美術、排版等方面,對職位的選擇不敢肯定,由于專業涉及較多,很多畢業生面對當前問題無法回復自己到底能做什么,這樣的現狀在當前很多。對于當前藝考生的人數不斷增多,人數“量”上得到提升,而“質”卻沒有很大的優勢,設計院系往往大多以安于現狀來面對,很多學生往往需要在校外報培訓班等“二次培訓”來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還有很多學生畢業后由于學藝不精找不到工作“失業”現象大有存在。[1]
二、高等職業院校視覺傳達專業教學的方法對策
1.改變教學方法以更新教學模式
如今互聯網的廣泛使用,很多大學生都可以在網絡上獲取相關的專業知識,專業設計的教師在這方面要轉變以往的經驗型教學方式。例如以前多是理論和技術教學,轉變后的教學方式要多以開發性來對學生思維起到啟發作用,讓學生多以主動來參與課堂學習,科學有效規劃自己的學習計劃,照明學習的發展方向。[2]
建議:視覺傳達教師在設計專業課程時要將理論與專業相結合實施的方法,多讓學生來回答相關的問題,以在課堂上演示、即興表演、小組討論、單元競賽等方式,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將動腦與動手相結合,并鍛煉學生演講能力,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積極參與,與此同時也推進了專業創作的實驗性,尊重學生個體,展現出多樣性的視覺形式。
2.貫穿大學就業指導的課程設置
經過與各高校視覺傳達專業已畢業學生的交流,本人發現關于視覺傳達專業在大二下學期首先還存在很多學生不明白的專業課程學習的內容,對畢業感到困惑;其次,還有許多學生到了畢業前設計創作時,對設計作品才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但是錯過了最佳學習的時間,很多學生只好通過專業再培訓來彌補過失。這兩個問題在高職院校視覺傳達專業普遍存在,雖然這些問題都是在將近畢業學期結束時,發現的問題,在對畢業生的就業指導方面還要注重對新生的培養,這方面經常被專業教師所忽視。[3]
建議:在大一時,針對新生,院校專業應開展相關的講座,如“設計專業的發展前景”、“優秀校友”講座,讓學生知道他們選擇的專業的就業方向,認識到與報紙雜志、廣告設計公司、網站策劃、個人工作室等相關,讓自己有個良好開端,來進入大學的學習階段;另外在新生入學時,設計系可以開展一些創作性的“視覺傳達設計趨勢和主題賞析”,“社會職業設計”類似的課程,讓新生意識到畢業后所面臨的就業問題,將壓力變成學習的動力。
3.遵循市場需求以調節課程安排
首先,專業教師在課程安排上要對重復的課程進行調整,增加具有指導性、前瞻性、區域性的課程。一般高等院校大學四年制,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四年里非專業課程占有很大的比例,專業課程的學習僅僅一年時間,因此出現很多學生都沒有了解如何設計,就蒙混過關畢業了。而高等職業院校是大學三年制,課程設計相對緊湊,但是課程設計安排遵循的路線往往是:“基本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專業課”,這樣的“拿來主義”的傳統視覺傳達設計教學模塊,出現基礎課、專業課與專業教師脫離的狀況大有存在。[4]
建議:合并課程,對基礎訓練和專業創作進行有效的過渡,延長課程時間,既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保證了教學課程的深度。例如在“平面構成”和“版式設計”合并成“平面版式設計”,“色彩構成”和“裝飾設計”合并為“裝飾色彩”,將“立體構成”和“紙盒結構”合并為“三維包裝構成”。 對于重復的課程“結構素描”和“設計素描”合并成“結構設計素描”,“海報設計”和“廣告設計”合并成“廣告海報設計”等等。
其次,從“口頭文化”到“讀寫文化”,到今天的“網絡文化”,隨著知識的不斷更新,教育不能再依照傳統的教育原則,要多貫穿現代科學技術,這樣設計教育部門才能做好“視覺傳達設計的不斷開拓”,讓視覺文化跟隨時代的發展。誠然,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在大一的課程安排上往往都是色彩、素描、速寫,強調手繪的創作,到了大二漸漸步入設計軟件相關的課程,相對于在技能和實用性的運用方面沒有過多的注重。
建議:在設計軟件的課程教學上,要做好對授課時間的合理安排,讓學生掌握好電腦技術的學習,以獲得更多的創作進度,使學生經過培訓練就好一技之長。此外,高職院校要結合與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優勢,積極開發新的課程,以促進專業發展,努力開展更廣闊的前景,如“包裝設計”、“書籍裝幀”、“多媒體藝術”等,這些課程處于視覺前列,為學生專業提供了更廣闊的創意平臺,有利于將學生往新型視覺設計師方向培養。
第三,視覺傳達設計整體課程結構,遵循“厚基礎,寬口徑”,強調“達”的研究?!昂窕A,寬口徑”是強調設計文化的傳承與拓展,“達”是以研究設計行為,為受眾傳播的最終目的研究。只有著眼于這一點,可以讓學生拓展設計思路,并產生有價值的想法,而不是僅僅趨于在設計表面的表現形式。
建議:在課程結構安排上,將“外國藝術設計史”、“外國平面設計史”、“消費者心理學”、“文案”和“新媒體”等課程作為專業的必修課,“信息學”、“市場營銷”等課程作為選修課,在課程的安排上要注重對專業的考察和對專題教學的市場實踐,例如在“廣告設計”課程上,專業教師應引導學生在設計最初考察好廣告目標,擬好廣告策略,做好廣告調查結果、文案等因素。
4.重視實踐,推進“開放式”教學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最終目標是要學會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對市場進入“消費需求營銷設計決策制作發展生產消費者新需求”這樣的循環階段。然而,目前的設計公司在招聘上,往往是需要有相關兩到三年的設計工作經驗,這說明公司對應屆畢業生的能力沒有信任感。
建議:視覺傳達設計系內部各部門成立“工作室”教學實施,教師和學生在完成設計技術相關的學習之后,可以在這個平臺上對設計所涉及到的材料和方案進行計劃實施;將設計愿景變成現實,解決理論和實際脫節的問題,鞏固學生的就業基地。與此同時,加大學校和社會企業公司的合作力度,以大型設計企業為本來對專業系的設計進行開發,注重“產、學、研”的相結合,實現促進學院的專業課程水平、提升學生專業技能、拓寬企業設計機構,以此達到共贏;而且在學生學習中,能夠過多的意識到團結的合作,了解到前沿的設計觀,對就業建立信心。[5]
三、高等職業院校視覺傳達專業教育的資源保障
1.完善師資隊伍建設
對于目前存在一些新成立的院校,建立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只有兩三個專業教師,教師在職位上“身兼多職”,對于全能型的教師,很難保證所授課的教育質量;一些學校,順著教育浪潮,將一些子虛烏有的教師隔夜間冠以“視覺傳達設計專家”的稱號。此外,還有更多的高職院校在招生之后,學生過多,由于缺乏教師,以大量的應屆畢業生加入到大學教師中,這些從學生轉變為教師在教給學生設計的實踐能力上,往往沒有真實的專業能力;甚至一些學院將社會上一些低層次的設計人士收入在教育領域進行教學;還有在聘請真實的視覺大師方面,有的教師將教學重點放在個人藝術項目或其他經濟收入方面,對教育的投入明顯不足。因此要狠抓高職院校的師資隊伍建設,注重對人才的選拔、人才的培養,留住人才上下功夫才是藝術院校資源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對于一些教師沒有實踐經驗,學院應安排他們在假期階段到一些大型的設計公司進行交流學習,讓教師了解市場需求,根據市場形勢來豐富自身的知識結構和教學方法;而一線專業教師,要對其進行定期培訓,安排高級課程,增強專業靈敏度。此外,還可以創建開放性課程,擴大校際教師在課程上的交流和溝通,以資源共享;聘請大型設計公司有十幾年行業經驗,受過高等教育的設計師為客座教授,進行戰略經驗教學。教研室內部要多以自我激勵、自我調整、集體備課,對教學方法進行授課互聽,對存在的問題敢于提出,集思廣益,以達到教學的共同提高。
2.強化環境育人意識
在設計教學中,課堂地點安排除了教室、工作室、畫室等教育和資源是必要的安排,以保證教學的質量,同時也更好地整合有利于教學用書、計算機網絡、工具設備等各種物質基礎。例如在圖書資料方面,高職院校主講教師往往都是自備教案,但“學高”方能為師,對于設計院系要保證對教師所用教材、教輔資料經費的持續投入,來保證教師自編教案及學生課堂質量,建議建立專業院系的書籍書庫,以鼓勵教師閱讀,并擁有對所需圖書的自行購置權,院系買單后,存于系部書庫作為通用資料供全系師生借讀通用。在“網絡”方面,專業教師應正確引導學生將其作為自己的“第二課堂”,利用網絡無國界互動的優勢,積極關注相關行業的發展,并在其基礎上提高自己專業能力,以更好的適應社會需求。設計部門教師之間也應定期組織內部,與其他大學之間,與業內人士和市場機構之間進行學術方面的文化交流,定期舉辦學術講座,聘請設計師、學術專家、視覺大師、美協會員等作出創意設計思路談要,定期舉辦設計比賽,如校園內的廣告大賽,學校與學校結合的包裝大賽,網站舉辦的設計,企業直接的項目設計大賽、創業設計大賽等,對得獎的教師和學生以獎勵,來不斷激發教師和學生的創作興趣和創造潛力,以促進院校之間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四、高等職業院校視覺傳達專業畢業生就業指導
1.開設高水平就業指導講座
例如,邀請大型設計公司設計師到院校做“人才就業”的講座;以專業系賦有一定造詣的教師聯合對畢業生開設“視覺傳達設計系就業形勢”、”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求職技巧”、“大學生就業知識”等講座。來幫助畢業生充分了解當前社會的就業壓力,深入了解有關國家就業政策,如“大學生創業計劃”、“選調生”、“留學海歸”等,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前景。
2.建立與時俱進就業服務網
根據畢業生和企業單位提供合理的信息服務平臺。包括:職業生涯規劃、優秀畢業生就業趨勢、畢業生求職信息、單位招聘信息、國家就業政策、創業政策、就業輔導、郵箱文件面試等。高職院校與大型企業、社會中介、知名求職網站做好鏈接,以便更好地提供快捷、方便的查詢,給畢業大學生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務。
3.努力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
學校在就業指導方面,相關的工作人員要與服務部門及時通過電話、互聯網、郵箱、來訪等,做好人才市場、當地就業部門、報紙雜志、新聞媒體和用人單位的聯系,積極獲取招聘方面的相關信息,力爭做到“早”、“廣”、“實”、“準”,以盡早給學生信息內容。高職院校要加強院系辦學特色的大力宣傳,積極聯系用人單位和企業的合作,實施“訂單式”的聯合推送人才。此外,對院校往屆優秀畢業生,可以選擇一部分作為學校畢業生推送就業的“聯絡員”,以幫助學弟學妹起到“幫傳帶”的作用,給企業單位也引進了優秀人才。
結語
綜上所述,根據目前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對視覺傳達專業人才還是存在一定量的需求,高職院校在為社會輸送人才的同時要時刻跟隨社會和時代的轉變,不斷持續對就業市場人才的分析和畢業生的社會經濟發展需求。以就業為導向,深化教學改革,調整視覺傳達學科結構,改進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內容,并完善專業教師教學方法,從而確保高職院校的高就業率,讓高職院校在競爭上處于優勢地位。
參考文獻:
[1]李舒白,視覺傳達高等教育與應用型人才的培養[J].電子測試.2013-07-15
[2]唐倩,視覺傳達專業漢字藝術設計教學內容體系研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3-10-15
[3]張煥芳,新形勢下視覺傳達專業人才培養的策略[J].美術大觀.2013-09-15